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地理科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0-0690
国内刊号:22-1124/P
邮发代号:8-3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2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7-6301
国内刊号:11-3858/P
邮发代号:2-94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3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1年4个月]
公 司:XX房地产有限公司
行 业:房地产开发
职 位:项目经理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地理科学
学 校:中山大学
自我评价
了解房地产行业的工作流程,专注于前期研究和策划,熟练掌握房地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管理制度有深刻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具备丰富的社会资源及优秀的政府公关能力;具有房地产方面的市场营销经验,善于组织和管理销售团队,曾获得****的销售佳绩。沟通和协调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承压较强的工作压力。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房地产开发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项目经理
工作经验
2012/1—至今:XX房地产有限公司 [ 1年4个月]
所属行业:房地产开发
开发部 项目经理
1、负责项目前期调研、定位、预算制定、设计等工作;
2、负责撰写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3、负责提出项目发展建议、推广思路、营销策略;
4、负责与施工方进行联系和沟通,把握施工进度;
5、负责客户的开发和维护。
---------------------------------------------------------------------
2010/3—2011 /12: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年9个月]
所属行业:建筑/建材/工程
项目部 项目专员
1、负责项目的各种协调工作,包括政府、业主以及施工方等;
2、负责准备项目所需的文件、材料等,并兼任翻译工作;
3、负责办理项目所涉及的相关证件;
4、负责规划报建,施工报建等业务。
---------------------------------------------------------------------
2008/7--2010 /2:XX房地产有限公司[ 1年8个月]
所属行业:房地产开发
顾问部 房地产开发顾问
1、负责开发前期的市场调研,包括地形、成本预估等;
2、负责撰写调研不高,并对项目进行整体定位;
3、负责对项目提出相关的规划建议以及成本的预算;
4、曾成功负责****项目,主要为项目提供开发策略建议等,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5、负责配合监督项目开发进度。
教育经历
2004/9 --2008 /7 中山大学 地理科学 本科
证 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篇4
4.THE BENCHMARK LAND PRICE SYSTEM AND URBAN LAND USE EFFICIENCY IN CHINADING Cheng-ri
5.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MAJOR ION CONCENTRATIONS AT WUHAN SECTOIN OF THE CHANGJIANG RIVERXIA Xing-hui,CHEN Jing-sheng,CAI Xu-yi
6.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N CHANGE OF AGRICULTURAL WATER CONSUMPTION IN THE CHANGJIANG DELTAZHANG Yong-qin,MIAO Qi-long,PENG Bu-zhuo
7.APPLICATION OF MAP AND FIL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YSTEM TO COMPREHENSIVE DIVISION OF NATURAL DISASTERS-Taking the Changjiang Valley as an ExampleHU Bao-qing,JIANG Mei-xin,JUN Su-lan,ZENG Qiao-song
8.CaCO3 CYCLES IN SALAWUSU RIVER BASIN SINCE 150KA B. P.Luo Kai-li,LI Bao-sheng,ZHU Yi-zhi,JIN He-ling,ZHANG David Dian,YAN Man-cun,LI Hou-xin,YAO Chun-xia,ZHANG Yu-hong
9.DRY/WET CLIMATE CHANGE SINCE 960 A. D.IN TAIHU DRAINAGE BASIN OF CHINAWANG Zhang-hua,CHEN Zhong-yuan,KOU Ying,CHEN Yu
10.ANALYSIS OF BIOLOGICAL GEOCHEMISTRY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Betula ermanii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S, CHINALIU Jing-shuang,YU Jun-bao
11.MANAGING SIDE EFFECTS OF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ZHOUZHUANGXU Hong-gang,TAO Wei
12.A STUDY ON LANDSCAPE MOSAIC STRUCTURE IN URBAN-RURAL AREA IN NORTHWEST OF CHINA WITH RS AND GIS-A Case Study of Xigu District in Lanzhou CityXU Jian-hua,LU Yan,AI Nan-shan,YUE Wen-Ze
13.THE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COVER CHANGE IN THE UPSTREAM AREA OF THE NENJIANG RIVERYE Bao-ying,HUANG Fang,ZHANG Shu-wen,ZHANG Yang-zhen
1.ANALYSIS ON LAND-USE CHANGE AND SOCIO-ECONOMIC DRIVING FACTORS IN HAINAN ISLAND DURING 50 YEARS FROM 1950 TO 1999XU Xin-liang,ZENG Lan,ZHUANG Da-fang
2.ON EVOLUTION OF MAN-LAND SYSTEM IN OASIS-Taking Minqin Basin as a CaseMIAO Lei-lei,CAI Wei-bin,WANG Ai-min
3.STUDY ON THE OPTIMUM PATTERN OF DAQING URBAN SPATIAL STRUCTURESONG Yu-Xiang,ZHENG Hong-bo
4.A CASE STUDY ON CONCEN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BEHAVIOR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SPATIAL EVOLUTION IN METROPOLITAN AREA, NANJING, CHINAZHU Xi-gang,ZHANG Jing-xiang,CHEN Hu
5.APPROACH TO THE REGION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ASTURALIZATION AROUND CHANGSHAN ISLANDS IN NORTHERN YELLOW SEAZHANG Yao-guang,DONG Li-jing,LI Chun-ping
6.STUDY ON FUNCTION OF COMPONENTS OF DYNAMIC SYSTEM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EVELOPED REGION A Case Study of Foshan in Guangdong ProvinceZHONG Yun,PENG Hua
7.THE STRATEGIES OF INTEGRATING SPATIAL DATA ANALYSIS AND GISMAO Zheng-yuan,LI Lin
8.THE DYNAMIC MONITORING OF HORQIN SAND LAND USING REMOTE SENSINGHu Yuan-man,JIANG Yan,CHANG Yu,BU Ren-cang,LI Yue-hui,XU Chong-gang
9.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 FUSION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ZHAO Shu-he,FENG Xue-zhi,KANG Guo-ding,RAMADAN Elnazir
10.RELATIVE BRIGHTNESS INDEX AND IT'S CLIMATIC SIGNIFICANCE FROM LACUSTRINE SEDIMENT OF NAPAHAI LAKE, NORTHWESTERN YUNNAN PLATEAU, CHINAYIN Yong,FANG Nian-qiao,HU Chao-yong,NIE Hao-gang,QING Zun-li
11.THE PRELIMINARY STUDY ON LANDSCAPE CULTURE ORIENT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SOUTH DONGTING LAKE WETLANDHE Ping,WANG Bao-zhong
12.STRATEGIC ENVIRONMENT ASSESSMENT ON LAND-USE PLANNING-A Case Study of Changchu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ZoneZHANG Yan,SHANG Jin-cheng,YU Xiang-yi
13.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HEAVY METAL ELEMENTS CONTENT IN COVERING SOIL OF RECLAMATION AREA IN FUSHUN COAL MINEYU Jun-bao,LIU Jing-shuang,WANG Jin-da,LI Zhong-gen,ZHANG Xue-lin
14.URBANIZATION AND ITS IMPACTS ON WATER ENVIRONMENT IN TUMEN RIVER BASINWANG Shi-jun,WANG Dan,YANG Xiang-hua
15.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TAIYUAN URBAN COORDINA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FENG Yu-guang
1.STUDY O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HIPPING CENTERS A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IN THE YELLOW SEA RIMJIN Feng-jun
2.STUDY ON BEIJING'S EMERG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USTRIAL CLUSTER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SUN Tie-shan,LI Guo-ping,LU Ming-hua
3.GULLY-SPECIFIC DEBRIS FLOW HAZARD ASSESSMENT IN CHINALIU Xi-lin
4.LAND RECLAMATION PROCESS IN NORTHEAST CHINA SINCE 1900ZHANG Bai,CUI Hai-shan,YU Lei,HE Yan-Fen
5.PRESSURE OF WATER SHORTAGE ON AGRICULTURE IN ARID REGION OF CHINALI Xin
6.DISASTER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AND SUBSIDENCE CAUSED BY COAL CUTTING IN CHINASHI Tong-guang,JIANG Lu-guang,LI Yue,YANG Yong-liang
7.WISE EXPLOITATION OF NEWLY GROWING LAND RESOURCES-An Assessment on Land-use Change of Chongming Island Using GISZHAO Bin,LI Bo,MA Zhi-jun,CHEN Jia-Kuan,NAKAGOSHI Nobukazu
8.SOIL EROSION AND ITS IMPACTS ON ENVIRONMENT IN YIXING TEA PLANT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ZHANG Yan,ZHANG Hong,PENG Bu-zhuo,YANG Hao
9.PREDICTION OF SEDIMENT REDUCING BENEFIT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CONDITIONS AND CONTROL DEGREES ON THE LOESS PLATEAUJIAO Ju-ying,WANG Wan-zhong
10.SEDIMENT TRANSPORT IN YALU RIVER ESTUARYGAO Jian-hua,GAO Shu,CHENG Yan,DONG Li-xian,ZHANG Jing
11.ANALYSIS OF HABITAT PATTERN CHANGE OF RED-CROWNED CRANES IN THE LIAOHE DELTA USING SPATIAL DIVERSITY INDEXWANG Ling,LI Xiu-zhen,Hu Yuan-man,GUO Du-fa
12.SUSTAINABL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SALINE- ALKALI SOIL AREA OF SONGNEN PLAIN,NORTHEAST CHINAWANG Zhi-chun,LI Qu-sheng,LI Xiu-jun,SONG Chang-chun,ZHANG Guang-xin
13.IMPACT OF OIL FIELD EXPLOITATION ON ECO-ENVIRONMENT OF THE DAQING LAKESYU Shao-peng,LU Jin-fu,SUN Guang-you
14.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VACANT COMMERCIAL HOUSING IN GUANGZHOU URBAN DISTRICTMA Yao-dong,ZHOU Chun-shan,FANG Yuan-ping
15.SPECULATION ON DEVELOPING TOUR RESOURCES OF THE TOURNAMENT ATHLETICS IN HARBIN CITYMENG Li-li
1.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 COMPLEX SYSTEM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HI Chun,Philip JAMES,GUO Zhong-yang
2.INFLUENCE OF SERIES OF SQUARE GRIDS ON FRACTAL DIMENSIONS--A Case Study of Mountains of China's MainlandZHU Xiao-hua,CAI Yun-long
3."BOTTLENECK" AND COUNTERMEASURE OF HIGH-TECHNOLOGIZATION OF MARINE INDUSTRY IN CHINALUAN Wei-xin
4.KARST ENVIRONMENT AND ECO-POVERTY IN SOUTHWESTERN CHINA:A CASE STUDY OF GUIZHOU PROVINCEWANG La-chun,LEE Do-won,ZUO Ping,ZHOU Yin-kang,XU You-peng
5.LAND COVER CHANGES AND LANDSCAPE DYNAMICS ASSESSMENT IN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IN CHINAWU Xiu-qin,CAI Yun-long
6.CONVERSION RATES OF SURFACE HOx RADICALS IN BEIJING CITYREN Xin-rong,WANG Li-xin,WANG Hui-xiang,MIAO Guo-fang
7.CRITICAL HYDROLOGIC CONDITIONS FOR OVERFLOW BURST OF MORAINE LAKEJIANG Zhong-xin,CUI Peng,JIANG Liang-wei
8.ASSESSMENT OF THE SFIM ALGORITHMXU Han-qiu
9.DYNAMICS OF SANDY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WESTERN JILIN PROVINCELI Fang,HE Yan-Fen,LIU Zhi-ming,ZHANG Bai
10.GROUNDWATER QUALITY AND CONTAMINATION INDEX MAPPING IN CHANGCHUN CITY, CHINAHamadoun BOKAR,TANG Jie,LIN Nian-feng
11.EFFECT OF ELECTRIC FERTILIZER ON SOIL PROPERTIESWANG Ya-qin,WANG Ji-hong
12.RELATIV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YE Dai-fu
13.UNRAVELING ECOTOURISM PRACTICE:PROBLEM ANALYSIS BASED ON STAKEHOLDERSLIU Xue-mei,BAO Ji-gang
14.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RT LIFE CYCLE AND RESIDENTS' PERCEPTION AND ATTITUDE--A Case Study of Putuo MountainYANG Xiao-zhong,LU Lin,ZHANG Guang-sheng,Lu Song,XUAN Guo-fu
1.EXTERNAL SOURCES OF URBAN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CHINAYU Tao-fang,GU Chao-lin,CHEN Xiu-ying
2.EVOLUTIONARY MODEL OF FREE ECONOMIC ZONES --Different Generations and Structural FeaturesMENG Guang-wen
3.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OF REGIONAL CONVERGENCE AT COUNTY LEVEL IN JIANGSUPU Ying-xia,MA Rong-hua,GE Ying,HUANG Xing-yuan
4.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SCENARIOS OF URBANIZATION IN ARID AREA -- A Case Study in Wuwei City of Gansu ProvinceYOU Fei,LI Yu,Dong Suo-cheng
5.LAND USE/COVER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S IN SOUTHERN LIAONING PROVINCE SINCE 1950SLI Lei,ZHANG Ping-Yu,HOU Wei
6.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 BASED ON ECOLOGICAL HEALTH --Case Study of Beiwenquan Town, Chongqing, ChinaSHAO Jin-gan,WEI Chao-fu,XIE De-ti
7.THEORIES AND METHODS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Dalian City, ChinaXU Ling,SHANG Jin-cheng,WANG Yu-mei
8.ESTIMATION OF ECOLOGICAL SERVICE VALUES OF WETLANDS IN SHANGHAI, CHINAZHAO Bin,LI Bo,ZHONG Yang,NAKAGOSHI Nobukazu,CHEN Jia-Kuan
9.EXPLORATION ON METHOD OF AUTO-CLASSIFICATION FOR MAIN GROUND OBJECTS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Zhang Bao-lei,SONG Meng-qiang,ZHOU Wan-cun
10.LAND-COVER DENSITY-BASED APPROACH TO URBAN LAND USE MAPPING USING HIGH-RESOLUTION IMAGERYZHANG Xiu-ying,FENG Xue-zhi,DENG Hui
11.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VISULIZATION IN SIMULATION OF GEOGRAPHICAL LANDSCAPE EVOLVEMENTPAN Jun,XING Li-xin,LI Bai-shou,MENG Tao
12.URBAN TOURISM RESEARCH METHODOLOGY --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AreaTAO Wei,ZHONG Wen-hui,HONG Yan
13.RELATIONSHIPS BETWEEN FRACTIONATIONS OF Pb, Cd, Cu, Zn AND Ni AND SOIL PROPERTIES IN URBAN SOILS OF CHANGCHUN, CHINAGUO Ping,Xie Zhong-lei,LI Jun,KANG Chun-li,LIU Jian-hua
14.SLOPE LITHOLOGIC PROPERTY, SOIL MOISTURE CONDITION AND REVEGETATION IN DRY-HOT VALLEY OF JINSHA RIVERXIONG Dong-hong,ZHOU Hong-yi,YANG Zhong,ZHANG Xin-bao
1.Empirical Analysis on Urbanization Patterns in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Spatial Economy and GISGE Ying,LIANG Qi
2.Farmer Income Differential in RegionsLU Qian,MIAO Shanshan
3.Globalization of Tourism and Third World Tourism Development——A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ZHAO Weibing,LI Xingqun
4.Hub-and-Spoke System in Air Transport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United StatesSONG Wei,MA Yanji
5.Character and Cause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Shenyang City,ChinaDU Guoming,ZHANG Shuwen,ZHANG Youquan
6.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Landslides and Debris Flows in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 by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ZHANG Baolei,ZHANG Shumin,ZHOU Wancun
7.Impact of Land-use Patterns on Distributed Groundwater Recharge and Discharge——A Case Study of Western Jilin, ChinaMoiwo Juana PAUL
8.Oasis System and Its Reasonable Development in Sangong River Watershed in North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Xinjiang, ChinaLEI Jun,LUO Geping,ZHANG Xiaolei,LU Qi
9.Energy Balance of Irrigated Intercropping Fiel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Heihe River BasinWU Jinkui,DING Yongjian,WANG Genxu,SHEN Yongping,Yusuke YAMAZAKI,Jumpei KUBOTA
10.Multi-agent Blind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Regional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LI Ruzhong
11.Virtual Huanghe River System: Framework and TechnologyLU Heli,LIU Guifang,SUN Jiulin
12.High-resolution Surface Relative Humidity Computation Using MODIS Image in Peninsular MalaysiaPENG Guangxiong,LI Jing,CHEN Yunhao,Abdul Patah NORIZAN,Liphong TAY
13.Effects of Climatic Change on Evapotranspiration in Zhalong Wetland, Northeast ChinaWANG Hao,XU Shiguo,SUN Leshi
14.Effec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on Tissue Nutrition and Biomass of Freshwater Wetland Plant in Sanjiang Plain, Northeast ChinaXU Zhiguo,YAN Baixing,HE Yan,ZHAI Jinliang,SONG Changchun
15.Digital Watermark-based Security Technology for Geo-spatial Graphics DataJIA Peihong,CHEN Yunzhen,MA Jinsong,ZHU Dakui HtTp://
16.Review of Remotely Sensed Imagery Classification Patterns Based on Object-oriented Image AnalysisLIU Yongxue,LI Manchun,MAO Liang,XU Feifei,HUANG Shuo
1.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Regional Population-Resources-Environment-Development System——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XIAO Sisi,HUANG Xianjin,PENG Buzhuo
2.Spatial Structure and Location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SamsungWANG Dan,WANG Shijun
3.Assess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ystem in Suihua City, ChinaZHOU Jia,XIAO Haifeng,SHANG Jincheng,ZHANG Xuelin
4.Scale-free Structure of Town Road Network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SU Weizhong,YANG Guishan,YAO Shimou,YANG Yingbao
5.Climate Chang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During Last Four DecadesZHAO Dongsheng,ZHENG Du,WU Shaohong,WU Zhengfang
6.Mid-Holocene Climate Variations Recorded by Palaeolake in Marginal Area of East Asian Monsoon: A Multi-proxy StudyLONG Hao,TAN Hongbin,WANG Naiang,TAN Liangcheng,LI Yu
7.A GIS-based Tupu Analysis of Dynamics of Saline-alkali Land in Western Jilin ProvinceREN Chunying,ZHANG Bai,WANG Zongming,SONG Kaishan,LIU Dianwei,LIU Zhiming
8.Dynamic Assessment on Regional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Using AHP-Statistics Model——A Case Study of Chaohu Lake BasinLI Ruzhong
9.China-Franc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ur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Beijing, China,23-24 September 2007LONG Hualou,LIU Yansui
10.Influence of Land Use/Cover Change on Storm Runoff——A Case Study of Xitiaoxi River Basin in Upstream of Taihu Lake WatershedWAN Rongrong,YANG Guishan
11.Effect of Temporal Resolution of NDVI on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Estimation and Hydrological Model PerformanceLI Xianghu,REN Liliang
12.A Method for Retrieving Water-leaving Radiance from Landsat TM Image in Taihu Lake, East ChinaWANG Deyu,FENG Xuezhi,MA Ronghua,KANG Guoding
13.Forms and Balanc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Cage Culture Wat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WEN Yanmao,WEI Xiange,SHU Tingfei,ZHOU Jingfeng,YU Guanghui,LI Feng,HUANG Yanyun
14.Distribution of Aluminum and Fluoride in Tea Plant and Soil of Tea Garden in Central and Southwest ChinaXIE Zhonglei,CHEN Zhuo,SUN Wentian,GUO Xiaojing,YIN Bo,WANG Jinghua
1.Approach to Delimiting Metropolitan Regions' Boundary and Grading Urban Hierarchy Within a Metropolitan Region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Metropolitan RegionLUO Shougui,Andrew JOHNSTON,CHEN Dongchun
2.Spatial Interaction and Network Structure Evolvement of Cities in Terms of China's Rail Passenger FlowsDAI Teqi,JIN Fengjun
3.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grated Impact Index of Mega-event A Case Study of Expo '99 KunmingDAI Guangquan,BAO Jigang
4.Influencing Factors for Form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in Metropolis Fringe Area Taking Shuangliu County of Chengdu in China as a CaseWANG Kaiyong,GAO Xiaolu,CHEN Tian
5.Application of SCS Model in Estimation of Runoff from Small Watershed in Loess Plateau of ChinaLIU Xianzhao,LI Jiazhu
parison of Some Vegetation Indices in Seasonal InformationHAO Chengyuan,WU Shaohong,XU Chuanyang
7.Detection of Acid Rain Stress Effect on Plant Using Hyperspectral Data in Three Gorges Region,ChinaSONG Xiaodong,JIANG Hong,YU Shuquan,ZHOU Guomo
8.Field Measurements of Influence of Sand Transport Rate on Structure of Wind-sand Flow over Coastal Transverse RidgeDONG Yuxiang,S L NAMIKAS,P A HESP,MA Jun
9.Flood and Waterlogging Monitoring over Huaihe River Basin by AMSR-E Data AnalysisZHENG Wei,LIU Chuang,XIN Zhongbao,WANG Zhengxing
篇5
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需要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验证,通过实践提高地理素养和核心能力。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自然地理实习是地理师范生学习自然地理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地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有重要作用。
1.自然地理实习概况
自然地理实习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考察与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1]。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应将自然地理实习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课程,重视学生调查、表达等能力的培养,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地理人才的需求标准[2],同时是提高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2.自然地理实习现状
目前,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已经认识到自然地理实习的重要性,基本上都有开设自然地理实习的课程,但我国地理学科教育起步较晚,经验不足,所受限制性因素较多,在实习安排、教学内容、师资力量等方面仍普遍存在一些不足。
2.1实习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片面性强。
大多数高师院校自然地理实习都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野外实习,由老师带队统一指导,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思考,教学形式呆板,缺乏创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人为造成不同自然地理要素教学内容的孤立,一般采用在不同的观察点讲授不同内容,每个观察点的实习内容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面和运用面狭窄,容易造成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片面性,缺乏“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认识不足[3],无法正确构筑完整的知识网络。
2.2实习内容宽泛,脱离实际,针对性弱。
自然地理实习内容过于宽泛空洞,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自然地理实习的时间过于紧张,使学生对各种自然现象认识的深度不够,只是粗略地观察,并未真正理解,很多学生对实习内容不能学以致用。多数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以地理专业知识体系设置教学内容,不重视与中学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师知识结构的结合,缺乏相互协调配合,易导致知识的重复与缺漏[4]。实习教学过度追求内容的广度,而忽视了挖掘知识深度的重要性。
2.3师资力量有限,经费不足,实施性差。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地理师范生人数普遍增加,这使得高校教师的教学压力加大,高师教师无法做到全面的学情分析,不利于老师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无法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实习安排。而且随着各高校的独立办学,大多数师范院校采取实习自费要求,没有很好地完成实习前期的各项准备和后期的归纳总结,实习质量下降,内容逐渐减少。
3.关于自然地理实习改革的建议
依据自然地理实习的现状,高师院校应结合高师教师和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改革措施,逐步完善教学过程。
3.1联系实际,接轨中学教育。
自然地理实习应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实习内容。对地理师范生的培养应考虑其今后的工作内容,中学地理在自然地理方面注重解释各种地理现象,在自然地理实习过程中可以设置相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实验报告和实验总结中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自然地理实习与中学地理内容接轨可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3.2与时俱进,合理利用资源。
针对不同侧重内容不同的自然地理实习应紧跟时代的步伐,采取合适的方法,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借助高科技向学生展示地理环境和地理事像,使之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的实践操作和综合分析打下基础[5]。利用学校资料从中吸取经验,进行深入探究。如对历届自然地理实习进行归纳总结,克服时间限制,拓展相关知识。自然地理实习受多种因素限制,大部分实习内容个人很难完成,需要集体合作,在实习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实习效率、节约时间、降低实习经费,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3.3转变观念,完善实习设计。
新课标改革中明确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更加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在自然地理实习中应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在实习过程中应带着任务进行实地观察,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地理专业野外实习,应该由单一的验证性实习转变为将验证性和探索性统一起来的研究性实习。借鉴成功的教育经验,建立层次实践目标体系,既包括多数学生能够完成的基本试验环节、方法与步骤,又要留有发展的余地,提出高层次的目标,使少数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4],培养出更多地理实践方面的研究人才。
结语
本文基于实践导向阐明高师院校自然地理实习的重要性,从自然地理实习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出具体改革措施:联系实际,接轨中学教育;与时俱进,合理利用资源;转变观念,完善实习设计。自然地理实习改革应紧跟时代步伐,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合理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更好地服务中学教育。
参考文献:
[1]蔡运龙.自然地理学的创新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4):576-582.
[2]王楠,许振文.高师地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问题及对策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3):122-124.
[3]许振文,王桂君,王鹏,赵国燕.新时期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17-119.
篇6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中国也面临经济“新常态”和转型发展的要求,“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地理学家和教育者在探讨地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多个方向进行研究,例如:“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一带一路”战略与新地缘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生产网络,“大数据”与区域经济格局,产业地理学与空间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很多学者对地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展开研究,例如:李天文等通过对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人才需求状况以及专业教育现状的调研分析,结合某校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教育实际情况,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板块式教学体系”的教学新模式,并从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铜仁学院地理科学专业于2010年申办,2014年6月成功申请学士学位。地理科学专业自申办以来,一直以培养服务地方的教育师范类学生为主,开设至今已有5年,共毕业2届学生,目前看来就业形势比较好,主要是充实到本省尤其是本市的中小学校成为地理教师,同时省内外高校师范类地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也进入到各中学成为新的教师,在可预见的几年内,铜仁市各区县地理教师队伍很快会形成基本饱和的状态。因此,铜仁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必须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在培养师范类学生的基础上促使地理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向向应用型、复合型、科技型转变,以便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学生掌握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掌握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
鉴于铜仁学院的培养能力和生源状况,地理科学专业的服务应该立足铜仁、面向整个贵州省、辐射整个武陵山区。经过调研,地理教研室认为转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 抓住转型发展的外部有利因素
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提出高等教育必须要重视实践,他指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高等学校肩负着教学与科研两大重任,其中教学更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素质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地理科学专业可以以此为契机,正确分析专业转型发展的社会环境,扎实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地理科学专业的转型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各级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要大力改善学科本身的硬件、软件设施,完善教学硬件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为学科转型做好准备。
贵州省铜仁市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中,明确提出要实现贵州省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新型旅游产业,转变工业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贵州省经济的稳步上升。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转变工业发展的模式,大力发展新兴工业,摆脱铜仁市经济发展的困境。当前铜仁市建有大龙经济开发区、大兴高新技术园区、川硐教育园区、万山工业园等工业发展新区,这不仅是铜仁市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挑战,更是一个契机。铜仁市大批新兴工业园的建立,急需很大一批科技型、应用型人才,这就给地理科学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为地理科学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支持。铜仁市目前仅有铜仁学院一所本科高校,对新兴工业园相关方面技术型人才的输送还很缺乏。因此,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制订完善的转型发展方案,更好更快地实现地理学科的转型发展。
二 制订整体发展规划
学校内部环境的优化是学科转型发展的核心因素。学科转型发展,高校必须构建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为学科建设的转型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学校领导层要制订整体发展规划,明确学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学校主要领导具有教育家的思想智慧,善于抓发展机遇,认真深入地研究了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等问题,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办学理念。各二级学院要树立为全校发展考虑的观念,不能只注重本部门的利益,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发展。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把科研和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发展,使教师个人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支持的发展新局面。同时,要培养各学科在各自教育领域的学科骨干力量。全校师生要在思想上实现转型,使转型发展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文化之中,形成人人思考转型、人人投身转型、人人服务转型的内生环境。
三 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定位和培养模式
1.指导思想
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强应用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省及武陵山区特色鲜明、开放创新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
2.办学定位
在办学类型上,向教育型、应用型、技术型迈进,让学生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在办学层次上,以本科教育为主,探索研究生教育。在办学服务上,坚持立足黔东、面向全省、辐射武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人格品质健全、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教师定位
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把科研和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发展,使教师个人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支持的发展新局面。同时,培养各学科在各自教育领域的学科骨干力量。全体教师要在思想上实现转型,使转型发展深深扎根于学校的文化之中,形成人人思考转型、人人投身转型、人人服务转型的内生环境。
4.学生定位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发展基础、服务方向、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等因素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倾向。因此,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按专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灵活设计课程体系,使其知识结构与业界需要对接而不是与学科对接,其课程内容需要打破学科逻辑关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在教学方法上,要学用结合,以“用”导“学”,以“用”促“学”。
5.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培养模式
与当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基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各个岗位工作人员上岗的技能需求,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动态教学模式。以课程教学为门槛,将合作的企事业单位中适合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工作形式引入实践课程中,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培养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
四 完善课程设置
1.夯实基础课程
地理科学专业边缘性强,与社会、经济、文化和政
治息息相关,与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经济学等学科有较强的联系。铜仁学院地理科学专业自开设以来,一直是文、理科生源兼收。根据教育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依照国内外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必须“精”且“简”。这样既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也能减少基础课程对学课时的占用。以前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对提高学生的思政政治素质有一定作用,但是应该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此外,要开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课程,夯实公共基础课程。
2.强化专业基础课程
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很具特色的,强化专业基础课程对提高地理科学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素质意义重大。结合教育部对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要求,具体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强化专业基础课程。
第一,地理信息类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规定的主要课程,主要有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学三门课程。
第二,自然地理学也是地理科学专业规定的主要课程,应分别设置地质学、地貌学、气候与气象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土壤与植物学五门课程。
第三,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概论、CAD制图等课程也是专业中必不可少的课程。
第四,专业课应该设置在大二、三学年。
3.精细化的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是根据各地方不同的区域特色而设置的二级课程,应满足当地人才就业和深造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对地理科学专业下设二级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各地方对人才需求的差异,应开设地理科学和应用地理两个方向的专业课程。
4.完善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涉及各专业理论的实践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根据当前的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方向,要完善实践类课程,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结构,保障实践课程的课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 优化教师队伍
铜仁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已形成了一支以高级职称的教师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约为82%,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约为45%。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体,教师来源广泛,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
地理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经历了从相对薄弱到不断加强的过程,学历结构、职称比例、科学研究等指标都达到一定的高度。通过引进和自我培养,不断壮大地理科学专业的师资队伍,优化学历结构和师资结构,制订有益于师资培养的规划,建立提高中青年教师学历和素质的机制。具体措施有:(1)派遣高访学者学习深造。每年派遣1~2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学习访问,提高其科研与教学能力,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2)鼓励年轻教师提高学历。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本科学历的必须报考硕士研究生,鼓励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目前本专业的青年教师都有硕士学位,并有多人报考博士研究生。(3)进一步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逐年加大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力度;(4)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通过“以老带新”,为每个新教师确定一位指导教师。对每个新教师根据其实际制订和实施个性化培养方案,要求新教师认真备课;坚持实施新教师先试讲,试讲合格后再上课的试讲制度;通过让新教师当班主任,提高其管理学生的能力。(5)通过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硕博比和高职比,改善学缘结构,在未来5年内,师资建设方面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博士学位教师人数达5人以上,教授3人,副教授10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院级学术带头人5人,院级学术骨干6人。
参考文献
[1]彭俊芳.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3)
[2]韩俊丽.论高师院校地理专业课程与课程体系改革[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6(4)
篇7
一、关于地理科学的相关简介
(一)地理科学的概念。
“地理科学”这一概念,是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1986年提出的,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并列,一共分基础理论层次、技术理论层次和技术层次三个层次,多在一些师范类学校开设。那么什么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呢?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地系统。地理信息科学的战略领域一共包括三方面:地理空间和认知模型、地理概念的计算机实现以及信息社会的地理学。为了构建21世纪信息时代新世纪的新兴地理学科,地理科学要向着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主要是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大力推动地理科学的现代化和结构性调整进程。
(二)新时期地理科学面临的挑战。
首先,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极大,无法以精确的定量进行相关的描述。其次,人地关系变化速度十分快,人类认识与预警能力完全不能跟上其变化。另外,地理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竞争相当剧烈,有可能解体或者被其他学科给覆盖。不仅如此,在地理学科中地球表层系统的模糊性和科学价值精确性两者相冲突。
(三)地理科学的研究趋势走向。
关于21世纪地理学研究主要趋势有着以下的变动:第一,地理学研究生态化,并且地理学开始着手研究人文化;第二,自然地理研究热点又增加了一个,那就是界面研究;第三,地理学重大题材也在更新,全球研究已经被纳入其中;第四,地研究愈来愈受重视,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很快成为地理学重大领域。
二、关于网络化对地理科学的重大影响探究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网络世界正在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进行着全新的改变,我国的教育对此也深表重视。而现代地理科学的时空限域,是人类社会已经面临后工业期以及信息期。据资料显示,早在1992年美国已经提出了两门新的地理学科,那就是通讯地理学和信息地理学。美国地理信息与分析国家中心曾经与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会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数字世界”,在这一中心地理科学战略领域有三方面内容:信息社会的地理学、地理概念的计算机实现以及地理空间认知模型。
由于受到了信息技术的惊人进步的影响,社会和经济生活方式也正因此发生着改变,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时空观和人地关系也同样面临着更新的挑战。关于一些传统的空间观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信息地理研究出现开始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转变。
三、关于地理科学整体和传统的优势的探究
关于地理科学整体的、传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上:
(一)地理科学这门学科,对时间与空间分布规律十分重视,并且强调研究时间与空间相互转换的问题。通常,我们依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对地理坐标系进行相关的确定。在古代,人们用天文与时间定位来对地球的经纬度进行测定。然而,当年的那些计量地理学太早熟了,但是在如今的网络时代计量地理学很有可能通过融合区位理论、空间分析,提出一些有助于资源再分配与区域重组问题的新方法。
(二)地球信息资源极大丰富。21世纪的今天,我们可以借助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对地球进行全天候的观测。生态网络台站、地壳深钻、冰岩态、海洋浮标、地壳深钻、地震台站等等,我们都从其身上看到了自动化的影子,对地球进行多维动态监测以及为相关的虚拟实现提供了足够的数据。网络信息时代的带来,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我们要借此对地球信息科学进行大力发展和壮大,并且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大力推动地理科学本身的现代化和结构性的调整。
(三)地理科学是一门取法自然并且以人为本的综合性学科。古地理科学的体系,主要是以自然地理学为主。在19世纪和20世纪,地理科学进行了一些专业专门化的改变。地理科学这门学科,接触都是冰川、泥石流、沙漠、湖泊、高原、滑坡、山地等等这些自然现象,关于我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特点,在进行地图测绘以及卫星遥感等一些科研工作时,都要充分考虑到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四、信息化和现代化下的地理科学的探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的出现,关于传统的时空概念早已经陈旧不堪,如今人们对信息化和现代化下的地理科学进行了一个重新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空间结构、商业地理、行为地理、人地关系以及空间形态这五个方面。我们只有通过加大现在的教育改革力度,才能更好地发展地理学科,造就出一批具有符合时代的地理学思想家和战略家,并且在地理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对定量化方法进行探究使其符合时代要求,总结、集成以及创新相关的地理学方法论。未来的地理学科的相关重大课题,要紧跟时代的要求和现状,提高地理科学科研水平,使其研究理论和成果要具有一定的震撼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篇8
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国内高师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如下问题:课程体系设置重自然轻人文-经济;课程内容选择与学科根基有偏离倾向、重国际轻国内、与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脱节;教学环节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选择与学科综合性特点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不适应;等等。要解决国内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顺利实现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是目前国内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面临的当务之急。我们以为,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必须立足学科根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经济活动地域布局体系研究,凸显学科特色,并遵循经典与现代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等原则对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整体优化改革。近年来我们主要围绕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探索综合性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探索。
二、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1.修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架构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修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应明确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鉴于课时及经费等实际情况,经济地理学课程实习可与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联合进行,并在培养方案中以“人文-经济地理课程实习”课程的设置来体现。同时,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增加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区域发展论、可持续发展概论等必修或选修课程,适当时候还可以设置农业与工业地理、城市经济地理、乡村经济地理、第三产业经济地理、现代服务业地理等选修课程。
2.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针对目前流行的主要教材内容选择的缺陷,在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等原则指导下,经济地理学理论教学内容改革优化的逻辑思路是:
(1)人类经济活动必然面临区位选择: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体系或经济活动的区位与空间组织的学科。明确经济地理学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学科特点与内容体系等基本问题。(2)经济活动区位因素分析:经济活动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是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的基础。(3)区域产业部门结构与布局: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变化的交互作用导致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部门布局差异,该部分内容包括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第一产业布局、第二产业布局、第三产业布局。(4)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差异及其演变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该部分内容可以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等。(5)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经济活动区域分异必然导致区域分工及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分工与协调则成为必要的内容。(6)经济活动全球化及区域影响: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扩大,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影响等内容。(7)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篇9
人文地理学作为高等院校地理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已有20多年,与许多人文学科一样具有培养素质与能力的功能与责任。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问题一直在讨论[1-7]。笔者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
1 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矛盾及其协调
很多学者赞成将实践课、讨论课作为人文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以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即在教学计划内开展课堂讨论,在教学计划外设置社会调查与考察等实践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却存在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总课时的限制问题。虽然完成一项社会调查或者实践,学生会有很多的收获,但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不是教学计划安排的时间能承受了的。教师在其中的工作量也远远超过课堂讲授。第二,课堂讨论也是很费时间的,同样教学内容耗费的课时至少是课堂讲授的三倍。特别是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主观上将学生的个性理想化,认为每一个学生都会认真准备,积极参与讨论。其实不然,能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参与讨论就很不错了。即便是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也不可能都给每个同学演讲的机会。这就是说讨论课所收到的教学效果对不同学生来说差异很大。第三,地理专业的考察与野外实习多,这是必然的。如果专门针对人文地理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之外增加社会实践与考察无疑有一定难度。而目前专门将人文地理野调查与实践列入教学计划的院校还非常少见。此外,培养费用也会随实践活动的增加而提高。诸多原因,实践课、考察课、讨论课多是纸上谈兵,良好的愿望难以实现。
目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途径很多,本文试图在原有实践与讨论课的基础上,探讨网络教育的功能,拓宽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途径。
近年来网络博客(Blog或Weblog)飞快发展,无论在信息量、出版速度、自由空间等方面都是其他出版方式无法相比的。它能发挥个人无限的表达力,可以以文会友,结识和汇聚朋友,进行深度交流与沟通。
与传统课堂讨论形式相比,网络讨论具有以下优势:第一,网络资源与当前的教材、教参相比,内容要丰富得多;各高校在建设精品课程时都有网站建设方面的要求,可以下载更新、更前沿的资料;很多网络论坛都有人文地理学科的文章,有的还是重要的研究报道或成果,获取信息量很大;第二,网络提供的资料新,学术水平也很高。虽然网络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受到怀疑,相信当代大学生还是有这个辨别真伪的能力。教师给予适当指导,提供国内主流网址,如表1所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国内外很多知名学者,甚至学术界的领军人物也在网络设置专栏或个人主页,这是非常难得的学习资源。其学术层次远远高于班级内部的讨论。第三,网络讨论的开放性远比课堂讨论高,不受专业、地域、时间、对象限制。第四,网络讨论没有学术、行政等权威约束,是真正的畅所欲言,自由度非常高。第五,网络讨论是书面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同时培养了写作能力,表达与辨论能力。
2 素质与能力培养对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
人文地理学课程的社会实践、课堂讨论、决策能力培养等都存在一个总教学课时的限制问题。调查部分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结构,见表2。
注:全部课程学时及学分中不含社会实践、实习、军训等,自然地理学包括气象气候、地貌、水文、植被、土壤以及综合自然地理等,根据各校设置特点略有适当调整。区域地理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从表2可以看出,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与经济地理相当,比自然地理少得多。多数高校人文地理学按周3开课,总学时在50学时左右,只有西北师大稍高一些,总学时、学分占全部学时、学分的2%左右,而且少有单独设置分支学科作为必修课。自然地理课程设置比较系统,一般分为地貌学、植物地理学、气象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等,有的学校还设置了自然地理学导论,总学时占全部学时的9%左右,总学分占全部学分的7~16%,各高校差距很大。由此可见,人文地理学虽然作为主干课程或者称为核心课程,还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这种课程结构一方面不利于人文地理学开设社会实践课程,课堂讨论等开放始的教学方式也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也与人文地理学实现人文素质教功能不相匹配。一些学校将社会调查与实践课程安排在假期,或者在课余时间解决只是权宜之计。实际上课余时间也是有限的。
高校人文地理课程设置充分反映我国地理学科重自然地理,轻视人文地理。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一方面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接受原苏联的地理学科建设模式,将地理学划为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重自然而轻人文;另一方面,自然地理在我国经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发展,学科建设比较成熟,自然地理各分支学科的研究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人文地理课程的设置从上世纪80年代才得到重视,学科建起步晚,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尚不完善。 对此,很多学者曾提出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应改变这种不利于学科发展的局面,地理学应该以人文学科为主。
近年来,经过许多学者不懈努力,人文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已逐步成型,如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宗教地理学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的地位和发展水平要高于自然地理学科。行为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民俗地理学等也有大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应用型成果。这些为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起了促进作用。
面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所承担的培养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双重任务,一些学者对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改革建议。刘继生等提出,地理科学专业人文地理方而的课程,除作为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开设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外,还应在专业选修课或专业系列课中开设15学分至20学分的人文地理课程。每门课程的学分为2学分至3学分。所开设的课程应根据各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办学特色、社会需求和师资队伍状况形成一定的专业方向[8]。
3 完善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构想
考虑人文地理学科的发展、专业素质培养和人文素质培养的需要,以及建设合理的地理科学体系,本文提出完善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构想,如表3所示。
与传统课程设置相比较,表3设置方案作了三个方面的改革。第一,全面提高了人文地理系列课程在全部课程中的比重,其目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人文学地理学科建设;二是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一变化使地理学科的人文特征更加明显。第二,加强了实践环节,本专业的野外考察和社会实践共6周,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业素质是有利的。第三,人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处于并驾齐驱态势,改变了自然地理学一枝独秀的格局,为构建合理的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
调整后,自然地理板块的课程对应的学分仍比人文地理板块高得多,一方面在于学科发展水平的差异,自然地理各分支学科已经比较成熟了;另一方面,这里将地质学基础也纳入自然地理系列。特色课程是各高校根椐本地学科发展特点设置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一般作为选修课程,如安庆师院和徐州师大设置了环境规划、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烟台师院设置了海洋地理、灾害地理等。人文地理系列课程中,人文地理学导论与其分支学科分别设置,与之配套的人文地理学教材将面临进一步改革。旅游地理、城市地理、人口地理学等课程在我国发展很快,在人文地理各分支学科中已具有明显的优势,与自然地理各分支学科相比其应用价值也非常明显,作为必修课程设置的条件已成熟了。
建议将人文地理学导论纳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系列,作为理科专业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1] 李同升.基于能力和素质的考试改革探讨,西北大学教学研究文集,2004:98.
[2] 张晓平,李永文.21世纪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与建设方向初探.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10(2):49.
[3] 傅丽华,论高师人文地理课程教学与“研究实践型”教师的培养.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20(2):123.
[4] 杨载田,邱国锋.高师人文地理课程考试改革探索.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5,23(6):41.
[5] 张铁牛.论教学技能的形成与发展。许昌学院学报,2003,22(5):131.
篇10
目前,我国在经济体制方面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实行这个经济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通 过竞争,调动每一个地区,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企业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迅速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个体制势必影响到人们的择业观念,也影响到 高校的专业结构与方向,进而影响到中学,特别是高中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
地理学就其发展历史而言已有数百年之久。既然它能发展到今天,仍成其为一门科学,肯定有自己的生命 力,否则这门科学会被历史淘汰。而一般人,对地理学了解不一定十分全面。地理学什么,有什么用,知道得 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高考取消地理说明教育部门的一些人对地理学的内容和作用也并不十分了解,这一举措更 加剧了地理学科走入低谷和地理专业产生“危机”的程度。
地理学走入低谷,就社会原因而言不是地理教学改革本身所能完全解决问题的,但改革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地理学的科教工作者要宣传自己,宣传自己的专业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 是历史的“专利”。现在似乎一提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历史,尤其是近代史。其实地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有自 己的立足点,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学在中学教育方面,不仅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还可 以进行国情、国策教育。它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家乡,对学生进行建设、保卫家乡、热爱乡土的教育;能 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祖国,进行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能使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和对学生进行国际 主义教育;能使学生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学生进行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辩证唯物主 义教育,并进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在经济建设方面,可以获得关于生产资源分布知识,关于人口、环境、 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知识。此外,在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方面的知识的应用上也都 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因为此,地理教育,无论在中学课程中,或在大学为培养地理师资所设立的地理系都没有被砍掉过。无 论在中国,在世界其它国家重视程度时有起伏但都依然保留。只要肯定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大学师范地理 专业也定会被受到应有的重视。
当前我们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搞经济建设,建设工业、农业、国防、科技四个现代化的强国。在这种形势下 ,中学教育会强调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等学科。而地理教育其重要程度是应当削弱呢,还是应当加 强呢?结论是更应当加强。因为地理学来源于实践,也必然要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无论 是地理知识教育、地理技能教育、地理智能教育,地理教育中的德育都和实践,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上述种 种地理教育更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不可缺少的环节。我国许多地区,盲目上马了许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重污 染小型企业(如小造纸、小冶炼、小化肥、小水泥厂等),它们虽为部分人或局部地区带来了暂时的经济利益 ,然而却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国家、百姓,以致于子孙后代造成严重危害,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效益。这 些小企业经营者及其决策者们多是地理文盲。所以地理教育的重要性仅只地理工作者知道是不够的,更主要的 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尤其是一些决策者,党政工作者了解,才不致使地理学走入误区。
地理学摆脱“危机”,还要克服不可忽视的自身存在的矛盾,即要解决在当今世界和中国特有的环境条件 下地理学如何发展的问题。
地理学是研究人地关系的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就其综合性来说,无论哪一个专业都难以比 拟;但就其研究领域中自然经济各要素的深度来说,哪一个要素都有专门机构进行研究;就其实用性来说,也 不及许多专业产生经济效益明显。这是它在今天市场竞争的经济条件下不及其它许多学科之处,在竞争中处于 劣势地位。
地理学究竟要占领哪一个领域?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发展?尤其应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与经济建 设挂钩?地理学所涉及的领域广泛,其研究不能面面俱到,更不能偏离方向,应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综合性 和区域性的特点。如研究投资环境如何优化,研究资源、人口、环境和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研究区域经济特点 ,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全球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都能发挥地理科学的优势,体现地理科学综 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不少大学地理系更名,就是想要竖起一面改革的旗帜,与经济建设,社会实践挂起钩来 ,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以便广招生源。其实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地理系叫××系(有的叫“城市与区域信息科 学系”,“城镇规划与建设系”,“国土开发与建设系”,“旅游系”等),而在于它的实质。关于地理学的 发展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可作专题研究。这里需要认识的是地理科学今天不能仅是少数专业人员掌 握的科学的武器,而是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劳动者及中青年,人人都应具有的知识,因而地理科学的发展会 激发人们对大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视,而对地理教育的重视也会促进地理科学的发展。
目前中学地理教育存在如下若干问题。
1.高考不考地理,名曰“克服应试教育、而抓素质教育”,但在当前高考作为学校指挥棒是学生学习主要 驱动力的现实情况下,结果是造成学校对地理教育不重视,学生更不重视。有的由于对地理课时的删减,教学 计划完不成,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后果而言,高考取消地理,反而成为应试教育的举措。
2.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许多重要规定得不到落实。如规定高中一年级96学时,平均每周3学时,许多学校每周 只开2学时。理由是每周两天工休日,课表排不下,此外还规定高中三年级地理有选修课,实际早已名存实亡了 。
3.知识与理论脱离实际,重知识教育,轻技能、智能教育。教学大纲及教材安排实习、实践活动、校外调 查研究活动甚少。反映有关人地关系的上述活动更少。如原大纲中规定阅读课外读物,看地理影片、电视节目 ,参观天文馆、气象台、自然博物馆、天象观察、气象观测、地震测报、环境监测、野外考察,地理调查等“ 每年应不少于一次”。九年制初中新大纲在乡土地理部分笼统提出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但缺乏明确的 要求与规定。
4.师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理论应用水平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5.大多数学校实习、实验设备、电教设备不足,经费不足,难以安排正常的实习实践活动。
初、高中毕业生一部分去向是升入高一级学校,相当一部分是分流就业。无论工作在什么岗位,地理知识 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最基本的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职业变动的可能性要比计划经济时期大得多。 任何人都很难说没有面临新的择业的机遇与可能,而具有广博地理知识的人会在新的择业中占一定优势,更容 易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要当一个好村长、好乡长、甚至是合格的县长、市长,应当说必须具备广博的地理知 识与能力,所以如果对中学地理教育不重视,不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是很难达到上述要求的。
地理教育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措施是:
1.改进师范大专院校地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内容,突出应用技术课程比重,增加实习、实验比重,提高师 资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与能力。
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需要,必将要求各项地理活动的开展。地理教学大纲是指导中 学地理教学改革,完善人才素质学科构成,最终达到全面提高中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准绳。因而制定或修 改以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为重点的教学计划及地理教学大纲。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孙景沂先生在《中学地理教 学参考》94年7-8期和96年9期中先后介绍过编制高中地理新教学大纲的探索和编写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从 文章介绍看,在适应形势要求、内容更新与改进方面都大大优于现行高中大纲,建议地理实践活动安排要加强 ,要具体,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贯彻实施。
3.在课程设置方面初中以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为主,高中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主较为适宜,应保证时 数不得随意删减,加强对统考的严格管理,保证其严肃性,把好质量关,更应当恢复地理在高考中的原有地位 。
4.在地理教师任职资格方面切实落实教师法所规定的要求,非师范地理专业毕业的地理教师均属不合格的 师资,这部分人应通过进修达到符合要求的水平。
5.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省地市,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组织好现任教师师资培训工作,重点是提高对新 教材的授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验、实践活动的能力。
6.在教学设备方面要满足教材内容和实验、实习的要求,建立电化教室,将录像、幻灯、投影作为重要的 教学手段。全国统一编制地理图片、录像片、幻灯片、投影片,及时与教材同时配套出版发行,供应。
篇11
1.1我国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现状
我国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冲突,各高校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课程体系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衔接不好,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相违背,等等。不同高校在师资水平、硬件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1.2我国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2.1机械的灌输知识,忽视素质教育传统的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即使高分,遇到问题后也不懂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1.2.2注重专业课,忽视基础课传统的课程注重专业课,以培养出专业人才为目标,把专业课放在首位,对基础课不够重视。近年,地理科学研究越加深入,涉及的基础学科也越来越多,但在实际工作和应用中,很多人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情况正是因为基础课程缺失造成的。1.2.3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传统的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不重视。学生学习知识后对理论知识有所了解,但动手能力薄弱,就业后很难胜任工作。1.2.4思想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教学思想观念落后,学生在学习中并不是通过实验获取知识。课程体系中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导致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脱节。
2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与依据
2.1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考虑以下几点原则:A.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完美结合;B.在重视地理科学的同时要考虑资源环境;C.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就业并给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D.有利于学生的理论、实践、素质全面发展;E.促进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F.提高实践课的比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2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
2.2.1社会发展的需要地理科学发展日趋成熟,地理科学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大,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备本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侧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现在科技发达,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应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2.2.2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某些职业需要专门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求从业者要有稳固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从业者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教育质量的评定标准不应只看考试成绩,还应重视实践能力和素质教育。2.2.3地理学发展的需要地理学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体系。地理学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要了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学科,同时需要高新科技的支持。只有这样,地理工作者才能更好的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实验、研究。
3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置
3.1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构建课程体系应分阶段逐级推进和因材施教,还要注重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构建地理科学专业基础性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内容,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统一。根据学生的自身优势与特点,再结合社会需求,采用个性化课程,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鼓励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拓宽知识面。分阶段教学是根据不同年级设计安排不同的课程,比如第一学年主要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兴趣爱好的培养。二、三年级主要开设专业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第四年级开设专业发展选修课,注重学生的综合培养。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实践教学,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3.2课程体系建设的项目
3.2.1优化地理科学类专业的课程结构在教学中不仅要开展地理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还要添加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3.2.2完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的层次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实践课程可以弥补理论课程上的不足,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3.2.3丰富地理科学类专业的课程形式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资源,开展实地勘查、实验、走访等活动,丰富课程形式。每一门课程之间都是有关联的,无论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还是选修课程,它们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构建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程体系可以使各门课程更好的联系在一起,提高教学质量。
3.3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的特点
3.3.1地理科学类专业具有综合性地理科学类专业涉及地理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学科,同时还与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科学有关联。所以,构建课程体系应涉及自然地理学、区域地理和测量学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现代地理学的学科组成、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有综合的学习,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3.3.2充分考虑专业特性和发展需求GIS专业和规划专业同属于地理科学类,但它们又各自有独特的特点。GIS专业对计算机知识要求较高,而规划专业则与环境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3.3.3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十分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地理科学类专业的学生在修完本专业课程后,应根据个人兴趣和社会发展需要,再学习相应的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3.3.4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地理工作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实践技能。课程体系不仅要培养学生本专业的实践技能,还要开设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测量学等综合实践课程。
4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先进的教学观念做指导,还需要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做支撑。构建适合社会需求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可以为国家培养出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志忠.关于大学生创造性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6,(04):53-55.
[2]孙根年,黄春长,马耀峰,等.论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8(01):114-118.
篇12
(1)地质水文条件对地方旅游经济的影响。如刘南威在《自然地理学》中所说,地质水文是自然地理现状的最直观表现形式。天目湖地处南京与苏州之间,距离两座城市的车程均不超过2小时,整个景区内群山环绕、竹海茂密,给游客一种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该地区土质相对松软,土壤肥沃且易于耕种,温泉水中富含稀有的碳酸氢钙类物质,能靠热传导效应对人体起到医疗作用。湖水可饮可浴,对皮肤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也是该地区地方旅游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主要原因。
篇13
教育实习中地理科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高校地理科学师范生是中学地理教师的主力军,师范生的教学素质直接影响中学的地理教育水平及新时代中学生对地理知道的理解与掌握。因而需要高校在培养地理科学本科师范生时,积极探讨有效的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法,促进大学本科教育的良性发展。然而,目前高校地理院系的大多科研侧重于自然科学,而对中学教学改革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中学地理学科的改革的不断发展,大学地理师范生的培养模式越发显得陈旧[1]。如何通过教育实习,培养和提高实习生的教学能力,是现在许多高校都在探讨研究的问题[2]。为了更好的探讨高校地理科学师范生的培养,本文从教育实习入手联系中学地理教育,提出地理科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以期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学地理教师提供参考。1教师基本素质培养1.1心理素质:教育实习前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首先,要端正思想,认真对待教育实习,积极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理的问题、难题。其次,要做好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从学生到教师,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转变在心理上需要个适应过程,因此在平时课堂上的锻炼尤为重要。1.2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能力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音的标准性,二是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语音的标准要靠平时的口语训练和积累,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对实习生来讲必需通过认真备课、深钻教材、听课吸收来得到提高。1.3教学仪态:教学仪态主要要求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着装,二是上课时的肢体动作。着装要自然得体,符合教师的身份。肢体动作指的是上课时手势的配合,眼神的交流等,运用得当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肢体动作常跟个人的习惯有关,因此要克服相对较难,需要平时的观察、模仿及自我纠正。1.4板书书写:板书工具以传统的粉笔最为实用。随着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不再重视书法的练习。然而板书技能是一个师范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因而需要在大学本科教育期间坚持练习,而在教育实习前再进行一次强化训练,以期在教学实习时能学以致用。1.5教学逻辑:教学过程的逻辑性是一个值得教师探讨的课题,它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的表现能力,任何一堂精彩的课都体现了教师较强的教学逻辑性。地理科学师范生要加强教学逻辑性的训练,主要是加强上课过程中的引导与过渡语言表达的训练,可以通过教学详案的编写、不断的试讲及听众的点评来得到提高。2教学技巧培养2.1理解新课标,熟读教材:中学新课改浪潮下的新课程标准是中学教育的指南针,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处理必需以新课标为准,因此地理科学师范生要认真解读最新的课程标准,为自己的实习做好准备。中学的教学方式跟大学的教学方式差异较大。要适应中学的教学,首要的就是熟读教材,借鉴别人的优秀教案,研究如何在一节课内把要讲的内容讲完讲透。2.2了解学生,掌握学情:现在的中学地理教育以学生作为主体,学情复杂,体现在初中生与高中生不同,同样是高中生各校生源也有所相差。即使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各班也各有学习特色。要明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将自身定位为引导者,在实习初期积极听课,咨询中学带队老师,增加对学情的了解,做到胸有成竹,教学有法。2.3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运用: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中学教育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变得十分广泛。因此,师范生要借教育实习的机会培养软件的使用技巧,这些都将在教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也要掌握传统的黑板教学方法。学生在教育实习时要做到两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2.4教具的使用及创新:理论的课堂教学学生容易疲劳,而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教具一方面能形象的说明问题,另一方面能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使用甚至创造教具。2.5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教育实习评价方式:发展性教育评价理论认为,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而不是证明,同时,评价必须反映社会的要求和学生个人的需要。因而,评价是促进实习生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的一种手段。通过对教育实习的评价,发现每个实习生的潜质,找出每个实习生的不足之处,并为指导教师提供反馈,将是对实习生增进对教育教学的领悟的有效途径。对于具体的评价的方法,笔者认为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将实习分为四个阶段:实习前准备工作、实习中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实习后的总结工作,分别给每个阶段评定成绩,各占一定的百分比,然后合计总分作为学生实习成绩。3结语综上所述,教育实习是地理科学师范生必修的专业实践课,是师范生从学生到教师转变的过渡训练,对学生的教学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地理科学师范生是未来中学地理教师的主力军,高等院校应该紧密联系中学建立长久的实习基地,以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南针,培养学生的教学基本素质,加大地理教育实习的指导力度,使学生能合理处理教材编写教案、熟练驾驭各种行之有效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出新时代教育需求下的中学地理教师。
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