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幼儿园幼儿护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幼儿园幼儿护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幼儿园幼儿护理

篇1

1幼儿园安全事故的类型

1.1幼儿同伴嬉闹致伤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即使教师在现场,幼儿的伤害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幼儿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活动时不小心绊倒、相互之间碰撞以及其他的伤害都不可避免。但幼儿园如果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就很难证明自己是没有过错的。

1.2教学游戏设施致伤

幼儿园教学游戏设施如滑梯、攀登架、秋千等玩具或楼道、走廊等因为年久失修或没有安全措施,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幼儿园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1.3幼儿被砸伤

幼儿在幼儿园内或园外活动,如果组织不够严密,教师麻痹大意,偶发事件将会不期而遇。

1.4儿童走失

儿童走失属严重事故。如在幼儿园儿童走失是幼儿园管理的失误,是幼儿园未尽看管之职。儿童在幼儿园期间(指幼儿从踏人幼儿园门到离开幼儿园这段时间),教师应该像家长一样看管幼儿。幼儿离园必须经教师同意,或者得到幼儿家长的许可。

1.5烫伤

幼儿烫伤通常是幼儿园工作疏忽所致。幼儿园工作繁而细的特征更需要幼儿园管教职工工作时的细致认真,对园内幼儿在饮用开水时需特别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1.6物品戳伤

物品戳伤事故在幼儿园也经常发生。幼儿园在购买教学用品时应注意其安全性,避免易引起伤害的物品被幼儿使用。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强调对幼儿进行常规的培养。

2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防范与护理

2.1营造安全的环境

营造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在教职工中倡导“五个一”:声音柔一点,表情笑一点,姿势蹲一点,手脚快一点,观察细一点。教师给幼儿母爱般的关爱,积极的鼓励夸奖,也允许孩子犯错误,满足其心理安全的需求。幼儿园的门卫由保安公司专职保安人员担任,严守幼儿园的大门,幼儿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2.2设置安全教育课程

2.2.1安全主题活动为主的课程内容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安全基本常识,如饮食卫生、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交通安全等组织一系列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时时树立安全意识,积累避开危险的技巧和方法。例如,保健老师对幼儿进行“保护自我”的主题系列课程活动――能辨别不当的触摸;增进对他人的警觉性;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和应变的能力;受到伤害时能寻求有效的协助(会躲闪、让开或叫喊求援);学习辨别危险的情景。又如,通过分组谈话活动,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容许被他人碰触的地方,这就是身体的界限。只要你感觉不舒服,就可以拒绝他人的接触。不可以让别人随意碰触,尤其是隐。身体有一些特别需要保护的地方,我们称之为隐,指的是臀部、胸部、两腿之间及唇部。因此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时,对幼儿的厕所以敞开式且在教师的视觉范围之内为好。

2.2.2 整合性的安全教育内容

根据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直接的、整体的体验,将安全教育内容整合于幼儿一日活动中。设计场景“小鬼当家”,让幼儿分成几组进行表演,其间教师有意以各种极具诱惑的内容来干扰幼儿,引起孩子们的注意,目的是让幼儿了解自己一个人在家时不能随便让陌生人进家门,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让幼儿知道独自在家时不做危险的事,懂得遇到危险会拨打110或家人电话救助。

2.3创设安全教育的情境

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个体发展目标,创设丰富的环境,提供充足的材料,和孩子们一起去体验危险,学习紧急避险。我们认为,如果亲身经历了模拟的危险,孩子就知道什么是危险,也慢慢会保护自己了。

创设图文并茂的活动室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尤其是在生活操作室内,可以特意摆放烤箱、电磁炉、烤面包机、砧板、擀面杖等,在教师的视线内让幼儿在使用“真刀真枪”的实践操作中积累经验,提升幼儿使用工具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创设让幼儿亲近的原汁原味的活动场地,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上提供更多具有挑战性的原材料:泥土堆成的小土坡,大片的草地,用绳索编织的爬网,简易的梅花桩,自制的轮胎秋千、冰箱盒爬筒,用草席组合的滚筒等等,这一切都力图培养孩子预测、判断、回避危险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自主的精神。

3结论

总之,由于幼儿园在管理方面存在欠缺、教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对幼儿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环境布置及设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上自然、人为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等因素,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屡屡出现。为此,园长及教职工只有充分了解幼儿遭受意外伤害的特点,吸取教训,借鉴经验,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幼儿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才能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伤害给幼儿带来的痛苦。

参考文献

[1] 杨斐然.浅析幼儿园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改进的依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

篇2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以健康的思想、文明的言行和正确的方法教育影响幼儿,保护幼儿的合法权利,使其健康成长。作为监护人应做到以下各项:

1、尊重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不应剥夺幼儿接受教育的权利,不得使在幼儿园的幼儿辍学。

2、关心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不让幼儿接触不适当的视、听、读物,不带幼儿进入不适合、不安全的活动场所。

3、教育孩子遵纪守法,尊敬师长;要求讲真话讲实话,不说谎话,不骗人。

4、接受家长学校或幼教机构的指导,学习掌握教育幼儿的科学方法。

5、对于重新组合的家庭或非婚生幼儿,继父母必须依法履行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不得歧视、虐待、辱骂乃至遗弃。在以上第四条提及的对父母或监护人的培训和指导方面我国做的远远不够。美国的早期教育提倡教育从生命第一天开始,把父母作为老师培训。美国还实施以家庭为基础的父母教育计划,直接把培训带入家庭,计划中的母亲们每周受到一次访问,每隔一周参加一次与其他父母们的集会。

在中国家庭中存在一种较普遍现象: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不让孩子自食其力,孩子从幼儿时期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母的态度和行为难道说就是维护了幼儿的权利吗?不是。美国人十分注重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的精神,从婴儿1岁半就开始培养其自我服务技能。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婴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婴幼儿和家长双方都受益。

孩子是需要尊重的,尤其对于父母或监护人而言,孩子需要父母或监护人的尊重,这是家庭保护中维护幼儿权利的特殊营养。在美国,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而是在于他们从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大多数情况下师长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进行选择,所以要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说话不但要认真听,而且有时大人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孩子吃饭是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得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自卑的阴影。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则最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呵斥。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和说明,以做指导。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人面斥责孩子“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这样做是一种对孩子的伤害。

著名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自己的名誉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有人认为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太过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同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说话没有一点拘束感,自我独立意识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尊重的良好反应。

二、幼儿园对幼儿权利的保护问题

幼儿园是专门从事幼教工作的场所,也是保护幼儿受教育权的主要部门。幼教工作者应当尊重幼儿的受教育权,关心爱护幼儿,应当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不得实施体罚,变相体罚以及侮辱人格的行为。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安全的活动器材和教育设施。幼儿园的保护具体内容如下:

1、幼儿教师应为人师表,以自身良好的言行影响和教育学生。对调皮、不听话的幼儿应当耐心教育,不得放任不管或任意剥夺其参加各项活动的权利。

2、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合格、卫生的教学和生活设施,要保证幼儿活动、饮食的健康与安全,保证幼儿充足的休息时间。

3、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合法权益,维护幼儿的合法权利,对于损害幼儿权利的行为,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来交涉处理。

4、幼儿园应与家长密切联系,并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共同探讨教育幼儿的有效方法。

篇3

治疗限制了日常活动及对各种治疗的恐惧住院给患儿增加了许多以往没有过的限制,例如:抽血前不能进食。因输液而不能下地自由活动等,这些问题使患儿丧失了住院前的自由。各种治疗(如抽血、打针、吸痰等)对患儿的威胁,使患儿产生恐惧。

对疾病的认识有限而产生情绪反应儿童因本身认识能力不足,或因身体不适而产生情绪反应,有可能将疾病与惩罚联想在一起而导致焦虑、恐惧。甚至因不当的幻想而失眠、作恶梦,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

身体形象改变所造成的情绪影响随着疾病及治疗的进展,接履而来的是身体外观的变化,药物副作用所造成的脱发、满月脸、水牛背等,甚至身体某系统功能丧失或某部位丧失知觉,均使患儿产生害怕及焦虑的情绪。

陌生环境及对其缺乏安全感奇怪的病床、推车及各式各样医疗器械取代了家中熟悉的环境。各种器械声、吵杂声、消毒水的异味等使患儿缺乏安全感。

离开亲人及接触陌生人住院需要与亲人、朋友分开,原有的舒适及稳定被不安全感及害怕所取代。以及陌生医护人员所施予的各种强迫性检查及治疗。

2 幼儿对住院的心理反应

幼儿对母亲的依恋变得十分强烈,对住院误认为是惩罚,而且害怕被父母抛弃。

对医院环境不熟悉,生活不习惯,缺乏安全感。

幼儿语言的表达及理解能力有限,入院后在语言沟通上有很大困难。幼儿的话有可能被误解或被忽视,这些使他们感到十分苦恼。

此期患儿开始探索世界,开始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完全依赖别人的状态,发展自主性。患儿在医院里受到束缚,有可能形成羞怯、疑虑,甚至产生孤独感和反抗情绪。

幼儿开始知道身体器官的名称,但不知道其功能,不知道患病的含意及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不知道为什么要住院等。害怕打针、手术及害怕影响身体的完整性。

分离性焦虑:⑥连续呼喊妈妈,拒绝护理,拳打脚踢,企图逃跑去找父母。②越加感到没有希望找到父母,明显地表现出悲哀、压抑,面带愁容,没精打采,对周围的一切不感兴趣,可有退缩或抱怨行为,如吸吮自己的手指或紧抱玩具不放。当父母来探视时表现哭泣,以安慰自己。③住院时间长,患儿不再抑郁,假装对周围的一切有较大的兴趣,假装乐意和其他人接触,表现得很愉快;把对父母的感情全部压抑下来,父母来院探望时,表现满不在乎,父母离开后不哭。

退化如尿床、吸奶嘴和过度依赖等。退行是儿童逃避压力常用的一种行为方式。

3 主要心理护理

护士长在排班上尽量固定主管护士,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连续的护理,加强关心爱护,使其得到母爱的替代。

尽可能满足幼儿住院前的爱好及生活习惯,允许患儿带自己喜爱的玩具进入病房,并耐心讲解医院内的生活安排及介绍周围环境,使其对陌生环境有所了解,减少焦虑情绪。

重视非语言沟通方式,护理人员应采取亲切和蔼的语言与患儿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主动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儿惯用的词汇及表达需要和要求的特殊方式。在生活上给与照顾,在治疗前做好其思想工作,争取患儿愉悦配合。

篇4

1.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大舞台,是个搭建异龄同伴互相交往的桥梁

混龄教育源于幼儿教育家玛丽娅・蒙台梭利。她认为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的交往,可以扩大彼此的交往空间,掌握交往的技能,正确把握交往态度,形成良好的亲社会,有助于幼儿健康个性的形成。“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它们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没有与年长者的交往,将减少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学习机会;没有与年幼者的交往,使社会责任心、自主感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提升难以实现;没有与同龄者的交往,对事物共同的体验就失去了比较的机会和协商合作的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同龄交往和不同龄交往对儿童的成长是缺一不可的。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没有相互体贴、照顾的经历,没有互爱互助,相互模仿,共同努力的经历,这不利于发展儿童的集体意识,而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而户外混龄体育游戏活动恰恰为孩子提供了社会交往的一个大舞台,为幼儿提供与异龄伙伴交往的机会,在混龄群体交往中,幼儿的年龄参差不齐,彼此间如兄弟姐妹一般。这种如家庭式的组织方式可以弥补独生子女的不足之处,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通过与不同年龄同伴的相互交往与接触,共同活动与生活,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克服“自我为中心”,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方式,即让幼儿在互爱互助中受益,又能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2.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在未来的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合作是幼儿健康心理的一种表现。在混龄游戏中,同伴之间的差异成为他们合作与学习的前提条件,这种差异有利于培养儿童在责任、分享、帮助等方面的亲社会行为,增强了年长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制力,提高了年幼幼儿的活动参与度与社会适应性。给孩子们必要的机会与鼓励,让孩子跨越年龄的界限结交朋友,不但可以扩展他们的社会生活世界,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在活动过程中,让孩子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异龄孩子之间的交往合作成为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

二、实施户外混龄体育游戏存在的弊端

1.发生冲突时,幼儿没能正面解决矛盾

在户外混龄体育游戏时,孩子们混龄交往能力欠缺,在活动中很容易发生冲突,发生冲突后,又不懂得如何处理、解决矛盾,而是依赖他人介入,向他人求救,存在着畏惧、逃避心理。幼儿此种畏惧、逃避心理的形成是与他人的心理引导密切相关的。如果这时候老师能正确把握这一契机,充分利用时机,老师对幼儿同伴关系的良好发展给予及时有效指导,那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就能得到飞跃,如果这时候给予的是命令,强行中断正在发生的同伴交往现象,那就使大量的教育机会流失,使孩子养成了畏惧心理。

2.关注个体差异不够

开展户外混龄体育游戏中,由于幼儿都是穿插到各个活动

中,在不同活动区里游戏,活动区孩子的流动量也较大,活动区的老师对不是本班个别幼儿个体差异难以察觉。例如:个别幼儿的情绪老师难以关注到,就算你关注到了,孩子对你不熟悉,加上还要负责本区活动的指导,安抚孩子的情绪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孩子的情绪不好,对活动的参与度就不强,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活动的效果。

篇5

【摘要】集体午睡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许多农村大班幼儿却出现集体“罢睡”的现象。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造成幼儿“罢睡”的因素,包括幼儿园管理因素、幼儿园物质环境因素、幼儿教师因素、幼儿因素、家庭因素、自然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班幼儿;午间“罢睡”;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117-03

一、问题提出

睡眠是人脑进行的另一种活动方式,对消除疲劳、保持体力、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起着积极作用。对每个人而言,充足的晚间睡眠有利于第二天精神充沛地生活、学习和工作;适当的午间睡眠则有益于下午精神抖擞地活动。午间睡眠不仅有助于幼儿恢复身体机能,愉快地进行下午活动,也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幼儿来说,午睡与夜间睡眠同等重要。

M园在孝感地区属于政府新建的乡镇中心幼儿园,笔者经过一个月的实地观察,发现大班幼儿集体“罢睡”的现象经常发生,通过访谈发现,该幼儿园幼儿不午睡的现象长期存在。由于本地与M园情况类似的乡镇园较多,因此,本研究以该园为样本进行研究,以期了解造成大班幼儿“罢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教师和家长为调研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影响大班幼儿午间“罢睡”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

在观察M园大班“罢睡”幼儿午间活动及下午活动情况后,对园领导、带班教师及其他教师进行访谈,再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在参考有关幼儿午睡问题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自编《影响大班幼儿冬季不午睡的主要因素调查问卷》(包括家长版和教师版)。并随机选取M园大班的幼儿家长发放问卷62份,回收49份,经整理得有效问卷44份,问卷回收率为79%,有效利用率为71%;发放教师调查问卷8份,收回有效问卷8份,回收率为100%。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样本基本资料分析。

(1)家长样本的基本情况。研究所调查的男幼儿家长为56.8%,女幼儿家长为43.2%。填写问卷的家长主要集中在奶奶与妈妈两个群体中,分别占34.1%和27.2%;爷爷占20.5%,爸爸占15.9%,亲属占2.3%。调查“一直是谁在照顾孩子”这个问题时,由爷爷奶奶共同照顾的为34.1%,爷爷奶奶其中一方照顾的为29.5%,父母双方共同照顾的为18.2%,父母其中一方照顾的为15.9%,亲属照顾的为2.3%。莫继雄在《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生活在农村地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半年以上不能与子女见面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由此说明,该园81.8%的幼儿均为农村留守儿童。

(2)教师样本的基本情况。以湖北省H市M园教师为调查对象,全园教师仅8人,皆为女性。小班教师2人,中班教师2人,大班教师4人;教龄为10年及以下的教师有6人,超过10年的有2人;5名教师的学历为初中或中专,2名为高中,1名为大专。

2.大班幼儿午间“罢睡”影响程度分析。

表1所示,45.5%的家长认为大班幼儿午间“罢睡”会影响幼儿下午的学习活动,29.5%的家长保持中立态度,25%的家长认为不会影响。对大班幼儿不午睡是否影响园内其他幼儿午休的问题,56.8%的家长认为有影响,36.4%的未发表意见,6.8%的家长觉得没有影响。全体教师都认为大班幼儿不午睡既对自身学习活动有影响,也影响园内其他幼儿午休。

3.影响大班幼儿午间“罢睡”因素归类。

(1)与幼儿园相关的因素。

从表2可以看出,21.6%的家长和40%的教师认为睡室光线亮是影响幼儿午睡的原因,27%的家长和20%的教师认为睡室冷影响了幼儿午睡。笔者观察到,幼儿园的睡室独立,缺少窗帘、暖气和卫生间。29.7%的家长认为睡时长最影响幼儿“罢睡”,可见家长对幼儿园睡时安排有要求,而教师却没有意识到这点,甚至根本不将睡时长作为影响大班幼儿“罢睡”的因素。认为午睡制度有影响的教师占30%,而家长只占5.4%。通过访谈发现,教师认为园内的午睡制度不完善,少数家长强制要求撤消午睡活动,园内因担心生源流失,迫于家长压力而更改幼儿的作息安排。

表3显示,39.4%的家长认为教师缺乏培养幼儿午睡习惯的方法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列在后的是教师忽视幼儿午睡习惯的个体差异和缺乏与家长的沟通,百分比均为21.1%。38.5%的教师认为自身与家长缺少互动交流,因而影响大班幼儿午睡集体活动的科学安排。另外,30.7%的教师意识到自身缺乏引导幼儿养成午睡习惯的科学方法。

(2)与幼儿自身相关的因素。

由表4可见,25.5%的家长认为幼儿夜间睡得迟严重影响大班幼儿午睡,而认同此观点的教师只占16.7%。33.3%的教师认为大班幼儿集体“罢睡”主要是受少数入睡难的幼儿影响,家长仅占10.8%。家长与教师对影响大班幼儿午睡的主要因素之间的分歧是正常的,教师看不到幼儿在家里的表现,家长不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家长认为易睡病和幼儿午睡习惯的个体差异影响较大,各占20.6%和18.6%;认同此观点的教师分别为16.7%和33.3%。认为大班幼儿年龄较大不需要午睡的家长为11.7%,认为幼儿不适应午睡环境的家长占10.8%。

(3)与幼儿家庭相关的因素。

表5显示,28.0%的家长不信任教师的午睡保教工作是影响大班幼儿午睡的主要因素,而23.1%的教师认为家长干预园内午睡工作对大班幼儿午睡有影响。可见家长对教师的工作要求较高,而只有11.5%的教师意识到这点。教师希望家长配合工作,而只有6.5%的家长认识到这方面。可见教师与家长缺少及时地沟通与交流。另外,幼儿家长认为受家长晚睡影响是重要因素,24.3%的家长能意识到家庭因素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21.5%的家长认为大班幼儿冬季午睡没有必要,19.2%的教师认为家长对午睡的科学认识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认为家长忽视培养幼儿的作息习惯、家长晚睡影响幼儿夜间入睡和留守幼儿的隔代教养问题都对大班幼儿不午睡造成影响,百分数皆为15.4%。

(4)与天气相关的因素。

表6显示,家长和教师认为冬季天气冷会影响大班幼儿午间“罢睡”,各占47.7%和37.5%;而认为冬季日短夜长会影响幼儿午睡的,分别为34.1%和12.5%。

四、结论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所得初步结论为:

1.约半数家长与全体教师都认为大班幼儿午间“罢睡”对幼儿良好作息习惯的培养以及对园内其他幼儿的正常午休有影响。

2.该园安排的睡时较长、睡室光线亮、睡室温度低以及午睡制度不完善影响幼儿午睡。

3.教师缺乏引导幼儿午睡的有效方法、家园缺乏沟通和教师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4.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午睡会导致夜间入睡迟和在园午睡易睡病是重要的原因;而教师普遍认为幼儿午睡习惯的个体差异和受少数难入睡的幼儿的影响是重要因素。

5.幼儿家长认为自身晚睡习惯影响幼儿晚睡和缺乏对幼儿午睡的科学认识影响幼儿集体“罢睡”,而教师认为家长的硬性干预与对幼儿午睡的不科学认识会影响幼儿午睡。

6.冬季天气冷、白昼短会影响大班幼儿午睡。

五、对策与建议

影响大班幼儿午间“罢睡”的原因诸多,包括幼儿园、幼儿自身、家庭和天气四个方面,基于我们无法改变冬季天气,所以天气因素不展开讨论。因幼儿年龄小,完全期望幼儿主动作出改变难实现,更多地希望家长与教师进行积极引导,因而也不展开讨论。本研究聚焦幼儿园因素,并从改变教师的保教理念入手,希望通过幼儿园主动采取对策、家长全力配合、政府教育部门给予支持,使午间“罢睡”的大班幼儿在作息习惯和其它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

1.幼儿园方面。

(1)改善幼儿园睡室环境。幼儿园睡室的光线直接影响幼儿的入睡速度,白天强烈的光线影响幼儿的睡眠,因此,幼儿园应在睡室安装冷色窗帘,以避免光线直照幼儿眼睛而影响睡眠。最适于睡眠的室温是15~20℃,湿度是55%~60%,氧气充足有利于脑细胞恢复疲劳。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温暖的睡室,教师在幼儿午睡前后也需开窗通风,睡觉时保留一定的空隙。培养幼儿午睡的良好习惯还需要一些符合幼儿年龄的卧具,如枕头、被褥、床垫等。

(2)完善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科学研究表明,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一日中所需的睡眠时间呈递减,大班幼儿一日所需睡眠时间为10小时左右。幼儿园可依据幼儿年龄、季节、特殊家庭环境、教师数量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午睡制度。

(3)开展培养幼儿午睡习惯的教师培训。幼儿园可开展午睡专题教师培训,使教师了解科学的睡眠与环境、运动、情绪、进食等方面的联系,掌握引导幼儿午睡的科学方法和技巧。

(4)加强家园沟通与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保教制度,了解幼儿园保教的措施和方法,向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幼教知识,并积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纳合理化的建议。同时也认真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及幼儿家庭情况,为改进幼儿园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5)增设科学育儿的家长宣传栏。幼儿园可在接待室创设一块家庭教育墙,除园内活动公告外,也可以张贴幼儿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小短文,并附上相关图片。

2.幼儿家长方面。午睡虽然只是一个习惯问题,但对它的认识反映出幼儿家长的育儿观念与合作观念。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主动、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自身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在了解幼儿园保教制度和方法的基础上,主动介绍自己对幼儿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介绍幼儿在家中的生活情况和家庭情况,力争在育儿上与幼儿园形成共识,使家园共育协调配合。同时也应向幼儿园多提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幼儿园改进保育工作。

3.政府教育部门方面。乡镇中心幼儿园起步晚、规模小、经费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留守幼儿居多,它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教育部门的帮助与扶持。幼儿园大班幼儿集体“罢睡”从侧面反映出幼儿园教育设施不足,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幼儿园尤其是乡镇幼儿园的投入,改善幼儿园的条件,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同时,还要加大对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保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莫继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5).

[2]范红华.影响睡眠的因素及睡眠的舒适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4).

[3]吴丹,王顺妹.大班幼儿午睡安排改革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6,(9).

(编辑:朱泽玲)

篇6

设计中应体现对特殊儿童的关怀

身体有残缺的儿童。他们通常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自由玩耍,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或者被其他的孩子排斥。因此,对于这些孩子,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帮助他们得到良好的身心锻炼,走出阴影。身体残疾的儿童需要加强锻炼和活动。无障碍设计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为残疾儿童的行动提供很多方便。此外,虽然每个残障儿童的情况都不一样,为他们所做的设计也应该有所侧重,比如,对于肢体残障儿童,地面的坡度、道路宽度、游戏器械等都要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对于智力残障儿童,设计的重点是组织顺畅的空间秩序,加上丰富的色彩、声音、质感等都可以刺激他们的神经。[7]但是在幼儿园有限的空间中我们常常做不到如此细致,因此,要找出最为基本的问题,那就是要解决交通障碍,技巧障碍和信息障碍,使他们能够自由通行,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参加一些游戏。

丰富多彩的设计要素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感知觉、注意力、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在幼儿期会迅速发展。而这种发展依赖于幼儿的各种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都充分地敞开,接受各种适宜的刺激。在此阶段,教育者一方面要创设一种刺激丰富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和引导儿童的兴趣[8]。

1植物造景。不同的植物,其颜色、气味、外形、花朵、果实等都有所不同,随着季节的转换又会产生很多变化。在选择植物种类时,首先要选择生命力强和便于管理的物种。其次,要考虑功能要求,比如,夏季遮阴、降尘除噪。然后,要适当选择具有观赏性的植物,儿童对于形状奇特、色彩鲜艳和有独特质感的植物会显示出更多的兴趣和热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选择对儿童无危害的植物,坚决不能使用有刺、有毒和有刺激的物种。在进行植物配植时,要注意常绿植物和色叶植物的搭配,为孩子营造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这也符合儿童活泼的天性;建议常绿和落叶、乔木和灌木的多层次搭配,在丰富空间的同时也能满足多种功能需求;在幼儿园区的重要节点处要进行特别处理,可以利用大体量或者具有独特树形的植物进行强调。

2其它自然元素。儿童天生是与大自然亲近的,水、沙、石等自然元素都能给儿童带来游戏的灵感。建议根据幼儿园学生的数量在户外空间中设置面积和大小合适的沙坑,可以在沙坑周围摆放长椅作为边界。同时在沙坑旁边应该有可以遮阳的植物或者伞,既可以丰富景观又具有实用价值。此外,还可以在空地和绿化范围内增加石块的摆放,有时你会发现,仅仅是几块石头就可以令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园区内设置浅水池,儿童生来是亲水的,若与喷泉、雕塑和一些小品结合则更具趣味。各种各样的自然元素都能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刺激,应该被广泛地应用到幼儿园的户外空间中。

3游乐器械。游戏器械能给孩子们提供大量的锻炼体力和脑力的机会。我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当环境不断地对儿童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提出挑战时,它向儿童提出的新要求与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会不断推动着儿童的心理发展。[9]因此,我们常会发现,像秋千、滑梯等单一的游戏器械很容易令孩子乏味,而能提供更多挑战性和选择性的组合型游戏器械,则可以令儿童保持长久的兴趣。同时,儿童游戏器械的安全性要受到足够重视,材料的选择、尺寸或是安装过程等环节都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

篇7

英国教育家尼尔把情感教育和人的生活意义联系起来,他认为教育的重任就是让儿童感到爱、学会爱。情感培养了儿童的自信心,使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尤其需要这种爱和关怀。刚入园的幼儿,突然改变了生活方式,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接触到陌生的成年人,周围多了许多不认识的同龄人,会出现不安和焦虑情绪,自然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和不安全感。教师的安抚固然重要,但是儿童间的个性差异使他需要心理安慰的程度和需求也有所差异。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幼儿,不可能时刻关注个别人,这使某些适应性较弱儿童的心理落差会更大。这时候如果有同伴对其关注,会使其产生强烈的好感和安全感、缓解其离开家长的分离焦虑情绪。同伴的言行也会成为其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儿童间逐渐建立了一种依赖和被依赖、模仿和被模仿、关注与被关注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对单方有利,对儿童双方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这是儿童间自然产生的一种友爱和亲密行为,这种情感是天真无邪的,这种爱也是特别珍贵的。它能使情绪不安的幼儿很快安定下来,感受到他人给予的爱,并渐渐接近、接纳他人,尽快地融入集体。

二、 优势剖析:幼儿间的心理依赖和互助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经过长时间观察,笔者发现幼儿间建立起一种友好的心理互助关系,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极为有利。

1.促进幼儿适应集体能力的发展。个体融入集体需要一个过程,融入的过程就是心理适应的过程。成人和幼儿间信任关系的建立远远低于幼儿与幼儿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同年龄段的儿童,他们的需求相近,生活经验相似,所以更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幼儿间的互相帮助和关爱,能让心理适应能力较为弱势的孩子寻找到一个榜样,并以此为目标为自己定位,努力让自己也尽快达到同伴的标准。虽然这个标准在教师和成人眼中觉得很低,但是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模仿和学习的榜样,这是一个幼儿自强和自我成长意识的体现,也是让孩子自然地进行“心理断乳”,尽快融入集体的良好途径。

2.促进幼儿间交往能力的提高。成人间的交往需要通过语言沟通和情感交流等方式。而小班有“心理互助”心理的幼儿交往会通过语言或者是肢体动作。因为小班幼儿的思维方式是具体的形象思维,当他们用有限的词汇交流不起来时,他们会直接用行动表示。而这时候作为榜样的孩子就会表现出良好的、正确的行为,成为同伴效仿的榜样,同时也增加了他自身的责任感。而仿效中的孩子会得到自发学习的一种快乐,正确的学习行为甚至会得到同伴的赞赏。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增强了双方的自信心,形成良性的互动效应,幼儿间会越来越了解,彼此越来越默契,交往越来越顺畅,幼儿的交往能力因此而得到提高。

3.促进幼儿自立心理的增长。人有被关注的心理需求,但是人不可能时时被关注着。成人如此,孩子亦然。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关注某一事物的时间也有限,时常会被新的事物所吸引。每个孩子总有自己成长的空间和时间,所以当幼儿逐渐接受并慢慢融入新集体后,他对新环境和新事物的关注也多起来了。活动中的孩子会相互鼓励,初期的互助会大大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寄托,但是随着对环境的熟悉,孩子间的心理互助现象逐渐减弱,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发展,更主动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在同伴的帮助和鼓励下,孩子的独立性在增强,个性在发展,更多时候他们会像同伴一样投入到学习和探索新知识中。虽然在遇到困难时也会继续寻找同伴的心理互助,但是这样的情况在逐渐减少,幼儿的自立性正在不断增长。

三、 因势利导:积极保护和引导幼儿的互助互赖心理

对幼儿互助依赖心理的积极保护和引导,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要成为有心人。当儿童面对一群陌生的同伴和教师时,心理压力是远远高于教师的。教师要学会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并利用孩子自然亲近的特点,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和喜欢的孩子坐在一起,让他们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起午餐午睡,使他们尽快地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和友谊。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间的互助行为,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宽松,让孩子们彼此之间由亲近到信任、由信任到互赖、由互赖到共进。最后,老师可以由点及面地在班级中开展“我有好朋友”系列活动,鼓励幼儿间相互多了解和交往,让幼儿间的交往从“我有一个好朋友”到“我有很多好朋友”,使幼儿在同伴的关心和帮助下,心理上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并尽快地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帮助幼儿走进集体,迈稳进入社会门槛的第一步。

篇8

幼儿园教学观摩活动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观摩课”“研讨课”“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等。这种活动的参与主体除了教师、幼儿外,还有观摩者、点评者;地点多在幼儿园内或大型的会场内;教育内容和方法上讲究创新;通常有多个教学活动集中展示,每个教学活动一般在15~30分钟,以集体教学形式为主。

“观摩”在《现代汉语辞典》中的解释是“观看,多指观看彼此的成绩,交流经验,互相学习”。“观摩”中的“摩”的意思是“研究切磋”。古代把骨头加工成器物叫“切”。把象牙加工成器物叫“磋”,“切磋”用以比喻共同研究,互学长处,互纠错误。可见,“观摩”一词含有研讨的意思。当前很多幼儿园的教学观摩活动还被特别命名为“观摩研讨会”,以显示对研讨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层面,目前的教学观摩活动还是重“观”轻“摩”,“观”多“摩”少,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观摩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幼儿园开展的教学观摩活动良莠不齐。虽不乏优秀的活动,但很多活动差强人意。有的一味追求创新,错误百出,甚至贻害幼儿;有的没有经过审慎的价值判断,误导幼儿;有的课程内容不适合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的教学形式不适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还有的一味追求预期的教学效果。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等等。笔者将教学观摩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教学活动的价值取向有偏差

《狮王进行曲》是《动物狂欢节》中的作品。笔者观摩过一个大班音乐欣赏活动“狮王进行曲”。据执教老师介绍,这个活动旨在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力。活动过程中教师运用了故事、图谱、动作、游戏等方法。无论是从教师的教学重点把握及教学活动环节的时间安排来看,还是从幼儿注意的焦点来看,视觉的、情节性的东西成了重点,音乐本身则被忽略了。幼儿缺少自由感受和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只是在教师高结构化的教学安排中一遍遍地表演。我们看到的情景就是,教师或某个幼儿扮演狮王,其他幼儿匍匐跪地,山呼“狮王万岁”。试问,这样的表演活动,价值何在?

2.教学内容的选择不恰当

这是一个大班科学活动“微生物”。活动的过程是这样的:教师先出示新鲜食品和变质食品让幼儿观察,然后出示放大了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形态图和汉字卡“微生物”,让幼儿观察、认读。教师告诉幼儿,食物长毛和发霉是因为有微生物在起作用。接着,教师请幼儿品尝酸奶和鲜奶,告诉幼儿是微生物把鲜奶变成了好吃又有营养的酸奶。教师还告诉幼儿,面包、馒头等的发酵过程也是微生物在起作用。随后教师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前些时间我们把肉骨头埋在小树下,之后小树的树叶会由黄变绿。教师总结,是因为微生物使肉骨头腐烂了,变成了小树需要的营养。最后教师组织幼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

该活动的核心内容是讲解微生物的作用。尽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多处使用到“启发”一词,但从活动现场看。幼儿难以理解平常看不见的微生物是怎么起作用的。难以理解为什么有的微生物可以使食物变坏。有的又可以使食物变好。变坏了的食物又可以成为植物的营养。就活动过程而言,幼儿只是在鹦鹉学舌罢了。

纵观笔者观摩过的教学活动。有的教学活动内容太容易,对幼儿缺乏挑战性。这类活动表面上看起来开展得很热闹,教师也往往要花很多功夫进行前期准备。但事实上对幼儿的发展没有太大促进作用;有的活动内容则太难,幼儿无法接受,但教师为了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则一遍遍让幼儿尝试,无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笔者看来,这都是教师罔顾幼儿的发展阶段和特点,随意选择教育内容造成的。

3.教学方法的选择不适宜

这是一个大班健康活动“我们的骨头”。教师要求幼儿“感知身体里的骨头,并在纸人相应的位置上作记录”,引导幼儿“把零散的骨头纸样贴到人体轮廓板上相应的位置”。从活动现场看,幼儿虽然上下、左右、前后仔细地摸自己和同伴的骨头,但完全作不出记录。当教师要求把头骨、四肢的骨头、胸骨、肋骨、髋骨等纸样贴到人体轮廓板上时。幼儿也不断出错,最后在教师的不断帮助下,模仿骨架图,才算贴好。从教案上看,该活动的目标被表述为帮助幼儿了解骨头的作用,懂得用多种方法保护骨头,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但实际上教师在组织活动时选择的方法很不恰当,甚至偏离了目标,违背幼儿的认知特点,自然无法达成预设目标。

4.教学活动的结论有错误

这是一个大班科学活动“落下来”。教师请幼儿讨论“两样物体,同一高度,同时落下,为什么速度不一样”,最后教师总结得出的竟然是“重的物体落得快。轻的物体落得慢”这样的结论。这样的错误实在不应该发生。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教学观摩活动不完全等同于幼儿园日常进行的教学活动。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时容易受到场地、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教学观摩活动确实是幼儿园课程实践的一种表现和缩影。一般来说,对外开放的观摩活动大多是幼儿园认为比较优秀的活动,开设观摩活动的教师也是幼儿园比较优秀的教师。无论是幼儿园还是教师。都想把自己认为好的、有价值的东西呈现给来观摩的人。可以说,教学观摩活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幼儿园所选择的课程价值取向。教学观摩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也反映了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教学观摩活动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1.课程编制的权力不清晰

这是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课程编制的权力究竟在国家、地方。还是在幼儿园?谁更有话语权,是专家、教师、幼儿,还是家长?众所周知,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理论上讲,幼儿园课程设计极其专业,不是谁都可以设计的。

2.教师承担了本不需要承担的任务

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任务本来已经很重。再让其承担极其专业的课程编制、课程创新任务,实在是勉为其难。事实上,许多教师并不具备课程编制的能力。课程编制要考虑众多因素。往往需要特定的专家团队作长时间的努力。在笔者看来,教师的任务是用好课程,而不是去创编课程。让并不具备课程编制能力、缺少课程编制条件的教师编制课程,这样的课程质量可想而知。

3.对园本课程的理解有误

在课程权力下移的大背景下,原来的由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变成为现在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园本(校本)课程三级共存的局面。从这

三级课程各自的含义和目的以及我国的国情来看,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辅。在中小学里,通常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各占总课程的10%左右。幼儿园教育虽然与中小学教育有所不同,但笔者认为,把园本课程视作幼儿园课程的主体肯定是不合适的。有的幼儿园花费了大量精力创编所谓的园本课程,幼儿在园的所有活动都按这个园本课程进行。结果由于这些园本课程没有经过审慎考量。导致问题丛生。

4.对所谓“创新”的过分追求

组织教学观摩活动的教师在准备活动阶段就缺少相关标准的指导。观摩活动参与者在评议观摩活动时也缺乏依据和标准,通常只是根据大家各自的默会性知识和个别专家的意见进行讨论。教师想要展示自己的水平,想代表本园、本地区的水平,还要面对专家、上级、同行那么多双眼睛,主观上都想让活动出彩。如果选择大家熟悉的内容和方法,很难出彩。于是,“创新”成了不二法门。也许正是因为过分追求所谓的“创新”,所以出现了教育价值有偏差、教育内容有误等问题。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可归因于幼儿园课程标准的缺乏。不是说要建立一个大一统、一刀切的标准,而是说要有一个课程的基本门槛,以保证课程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幼儿园课程的质量和水平才能有基本的保证。

三、呼吁建立幼儿园课程标准

针对幼儿园教学观摩活动中出现的大量问题。我们呼吁建立幼儿园课程标准。建立这个课程标准“有两大好处:一是‘灯塔效用’,即它应该像一座灯塔一样,指明课程发展所必须遵循的航线。使大家按正确的方向去发展课程;二是‘手电简效应’,即它应该像手电筒一样,照亮每一个活动所必须遵循的方向,使每一位教师和幼儿都知道他们应该按怎样的方向往前走,而不至于迷路”(李辉,1998)。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于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使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和评价有了客观标准。”目前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可以部分充当国家的幼儿园课程标准,但与我们所期望的幼儿园课程标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至于某些地方根据《纲要》制定的一些幼儿园课程标准,虽然有对《纲要》的具体细化内容,但大多并非是从课程角度出发制定的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标准。

1.建立什么样的幼儿园课程标准

(1)要分别建立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差异很大。所以既要建立国家的幼儿园课程标准,又要建立地方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目前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作为国家课程标准需要进一步细化。各地应根据这个《纲要》制订适合各地的幼儿园课程标准。

(2)要建立内容标准与执行标准。内容标准必须明确幼儿应该学习和能够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应重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执行标准应是一套关于内容标准执行情况或完成程度的评估标准。它是保障内容标准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手段。

(3)要建立领域课程标准与综合课程标准。领域课程标准比较容易建立。《纲要》就是按领域来划分的。综合课程标准则需要根据综合课程改革的现有成果。探讨课程的价值取向、目标、内容、活动方式、评价、物质环境、人际环境等方面的标准。

2.怎样建立幼儿园课程标准

幼儿园课程标准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考虑先建立优秀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如网上资源库、光盘资源库等。并在审慎论证和反复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补充。大家可以把自己认为优秀的教案放到资源库中,并可附上自己的思考,以供其他人借鉴、评论。资源库要由专人负责维护,有各方专家参与讨论。在互动的过程中,各种价值取向相互碰撞,有利于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与此同时。研究者还应加强对现有幼儿园课程的文本研究,特别是通过内容分析来研究课程文本。众所周知,课程文本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应是主流价值观的物质载体和社会控制的有效工具。研究者可以通过具体的图片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人物研究法、语言分析法、故事情节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课程文本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以及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揭示文本内容的潜在意义,以反思、改革现有课程,为制订幼儿园课程标准作准备。

篇9

    2009年1O月一2o10年10月,我院出生新生儿290例,其中男婴154例,女婴136例,新生儿出生后住院天数为3d-7d,平均为4.

    1.2方法

    个别指导,集体讲解,发放书面材料。

    2、指导内容

    2.1新生儿要注意保暖。新生儿的衣服应以棉质、柔软、轻便、保暖为宜;经常摸摸新生儿的小脚,要保持脚的温暖,但不能过热,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不成熟,要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调整新生儿的衣服。

    2.2坚持纯母乳喂养4个月一6个月,因母乳营养丰富、经济实惠、方便、温度适宜,且能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如奶水不足,产妇可增加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汤类饮食,并增加新生儿的吸吮次数,促进乳汁的分泌。

    2.3沐浴及脐部的处理。沐浴时,先将新生儿头部用温水湿润,再将新生儿专用的洗发液倒在手上搓一下,然后轻揉在新生儿的头上,再用清水洗净,然后依次洗新生儿的颈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上肢、腋窝、躯干、下肢、会阴及臀部;沐浴时不要浸湿新生儿的脐部,如不小心将脐部浸湿,可用O.5%的碘伏棉签消毒脐部,如脐部有渗液,需每天用0.5%的碘伏棉签消毒脐部2次,直到脐带脱落结痂愈合,防止感染。

    2.4臀部护理。新生儿最好使用棉质的尿布为宜,一经尿湿或被大便污染要及时更换,并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然后再涂擦少许的尿湿粉或爽身粉。易被尿液浸湿的部位在每次清洗后可涂上少许的油性膏剂(如凡士林)等,这样尿液不易刺激皮肤。

    2.5有时新生儿啼哭不休,也不吃奶,这时妈妈首先要看新生儿是否有大小便污染,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并清洗,其次检查新生儿所穿衣服的松紧是否合适,有无系带过紧或缠绕在新生儿的某个部位,再看看新生儿是否过冷或过热。总之,新生儿当有不适时才可能出现啼哭不休的症状,如上述方法均无效,则有可能是生病了,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2.6有些新生儿睡眠时间很短,一会儿就要吃,这可能是新生儿一次没有吃饱;新生儿吃奶时比较用力,中途会将含在嘴里休息一会儿,这时有些妈妈以为孩子已吃饱了,其实新生儿吃奶一般需要半小时左右,如中途休息时间过长,可轻揉新生儿的耳垂,如果吃饱了,这时新生儿就不再吃了。

篇10

一、创设健康的心理发展环境

1.创设温馨、宽松的幼儿园环境

幼儿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是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保证。因此,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宽松、平等、自由发展的精神心理环境。教师应经常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学习,让幼儿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得开心、玩得愉快。晨间接待时,给幼儿一个亲切的微笑、温柔的抚摸、舒适的拥抱,让孩子一到班上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爱。在平时的活动中,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幼儿的视角看待问题,蹲下来和幼儿交流时多用温柔的眼神鼓励幼儿。

2.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健康快乐的家庭环境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一个人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的形成、完整的人格塑造,都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

(1)家长要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家长不良的心理状况,往往会引起对幼儿教育方法的不当。父母的不良情绪,会使幼儿产生种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一个缺乏理想、抱负,没有责任心、进取心的家长,是不会给子女起到好的楷模作用的。

(2)营造和睦快乐的亲子氛围。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气氛融洽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合作、友好、自控,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其独立性、积极性、首创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孩子会更活跃、开朗而外向。家长要为创设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幼儿健康发展的环境,为幼儿提供充满快乐、能陶冶心灵的自然环境,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观察、比较、判断的能力,使其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在关爱中成长,在愉快中学习,在欢笑中生活。

二、做好宣传,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幼儿园可以开设家长指导讲座,讲授有关的科学知识,提高家长的自我修养。利用家园联系栏、校讯通、QQ群等平台向家长宣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请专家举办心理讲座,丰富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开设家长学校,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

在每年的九月份新生入园阶段,大部分幼儿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老师和同学是陌生的群体,每天一想离开熟悉的家人来到幼儿园,而且长达几个小时见不到最亲的人,由此许多幼儿产生了抵触情绪,哭闹着不愿上幼儿园,年轻的家长们对此也常常觉得束手无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幼儿园可以在入园前夕召开新生入园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为大班家长开设幼小衔接讲座,因为进入小学后,幼儿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 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学习以口头语言为主改为学习以文字或符号写成 的教科书。

篇1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观察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4个月~11岁,平均年龄(5.7±0.2)岁;对照组男24例,女29例,年龄5个月~12岁,平均年龄(6.1±0.9)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患儿入院后,根据医嘱实施分级护理,并耐心做好三测工作。开展卫生安全宣传,向家属或稍大患儿介绍病区规章制度,病房需保持通风,以保证空气新鲜,室内需打扫干净,保持整洁,在呼吸病流行季节,需每天对空气进行消毒。每天3次测量新入院患儿的脉搏、体温与呼吸,针对3岁以内患儿,根据情况免于测量呼吸与脉搏。患儿体温在37.5℃之上,每天需要测量5次体温;患儿体温在39℃之上,每3h需要测量1次体温。等到体温恢复至正常3d之后,每天测量体温1~2次。严格执行消毒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加强巡视,与患者多交流,了解患者生活与饮食习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1.2.2观察组1.2.2.1转变护理理念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推进护理工作思路、模式与方法的创新,把功能制护理转变为责任制护理,从患者入院到离院,执行全程护理与治疗模式。包括办理病人入院手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进行护理治疗、检查与指导,执行消毒措施,办理离院手续,离院后继续进行健康宣传教育与指导等。在执行护理当中及时发现传染源,减少传播途径数量,隔离易感人群。1.2.2.2加强常规护理依据儿科状况,细化基础护理标准与方法,除严密监测患儿各项指标外,要对以下几方面的护理进行细化:口腔护理、高危皮肤护理、引流管护理、会阴护理、留置尿管等,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1.2.2.3提升护理人员沟通技巧,实施人性化服务大多儿科类病症都有发病突然、变化快的特点;患儿由于年龄小,恐惧医院与医务人员,很难配合治疗;患儿家属大多缺少耐心,且担心焦虑。如此以来,护患交流不顺畅,导致患儿与家属不能足够信任护理人员,易出现医疗纠纷问题。因此,儿科护理人员有必要保持与患儿及家属的顺畅沟通,了解患儿心理状况,使用轻柔口吻鼓励患儿。另外,需要适时把治疗方案、医院感染途径与预防手段告知家属。儿科患者多、病种多样,所以需要嘱咐患儿及家属主动降低探视人员数量,提醒患儿与家属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2]。1.2.2.4强化护理知识与技巧安排护理人员学习各类医院感染法律法规,提升消毒隔离意识,增强护理人员专业知作者简介:王晓燕,女,本科,主管护师。识技能。根据消毒隔离规定,定期对儿科病房空气、室内物品进行检测,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查房、处理与诊断治疗当中,务必洗干净手,防止细菌通过不同环节进行传播。1.3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医院感染情况比较:对照组儿科医院感染率为15.1%,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为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儿科医院感染相关研究显示,导致医院感染高发的科室之一就是儿科发生因素。儿科的患儿较多,管理难度大,对患儿进行护理时,病症不同的患儿呆在同一科室内,极易诱发交叉感染,从而引起医院感染。另外,患儿家属未能较好掌握相关知识,探视人员过多,感染路径扩大,整个儿科室内环境状况下降,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生概率。一般来说,儿科患儿抵抗力都不强,易患消化道与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通常都带有传染特性,所以也就增加了医院感染概率[3]。3.2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是优质护理的护理宗旨,为在执行基础护理与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前提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个体化护理服务。优质护理除了对患者执行生理护理,还需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所以,要想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就要提高护理人员沟通技能与专业修养。优质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生活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病情,进行药物治疗护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教[4]。3.3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儿科医院感染优质护理强调以患儿为中心,根据患儿与家属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护理。大力开展宣传教育,让患儿与家属更多掌握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让交换玩具、互相串门、随地大小便等所引起的医院感染率得以下降。管理好周围环境,适时对病房空气进行监测,有效管理室内空气,定期用紫外线对室内进行消毒,从而减少传播途径。针对容易感染的患儿,执行专门性隔离护理,从而减少传播途径,提高护理成效[5]。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以增强护理人员重视医院感染的意识,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对病房内设备与抗菌药物实施严格控制,以降低儿科医院感染率,从而较好地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缪大宏,张小鸥,全和和.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9(21):2011-2013.

[2]袁春艳.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23(1):248-249.

[3]马福霞.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评价[J/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6(10):1871-1872.

篇12

这理应是一个巨大的“金矿”:中国计划生育年鉴资料显示,中国一天出生5. 3万名小孩,即便定位于婴幼儿市场(1-3岁),每年也至少有5000万人口的容量。

纵观目前国内儿童化妆品市场现状,强生占有大量的市场份额,其市场定位以“高品质、中低端”的品牌形象切入市场,在儿童化妆品市场领域已经深入消费人心了,也成为了中国儿童化妆品市场上的代名词之称。强生一直在儿童护肤品领域大道其行,在终端表现为好的外资品牌,当强生在儿童化妆品领域吃到这一大块的蛋糕市场后,也引起了众多国内化妆品企业看到了儿童化妆品领域的无限商机,引发了众多国内化妆品厂商试水儿童化妆品领域发展。如过几年后,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大量儿童化妆品在市场上,在百货、商超/KA卖场、化妆品专卖店、日化小精品店等通路销售。

根据资讯了解,从终端市场来看,目前在国内大部分KA卖场、专营店渠道的货架上陈列整齐的儿童化妆品品类都是强生、郁美净、青蛙王子、孩儿面、史努比、爱婴等品牌占据了大量的陈列排面,而强生、郁美净、青蛙王子、皮皮狗、安安、小浣熊、调皮宝、小叮当、宝宝金水等品牌在通路渠道表现较为强势。虹猫蓝兔、多啦A梦、火星娃等品牌借助动画片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和该动画片的影响力开拓市场,初入市场就获得了竞争的品牌优势。同时,也有一部分儿童品牌如童乐、小豆仔、大眼睛等品牌依然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蓝海。

对于儿童化妆品品类来说,如果要真正在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脱颖而出,就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特色切入市场,这样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要做好一个有特色的儿童化妆品品类就是要找准自身的特色和定位,结合品牌的自身定位和结合市场现状趋势切入,首先是要根据自身的定位情况出发。如下表1详细解析。

前期市场策划和市场定位

市场渠道竞争分析

在国内许多化妆品品牌都是互相在竞争,而从同类产品竞争趋势也不断明显增多,从国内一些商场专柜渠道来看,做儿童护肤品类的产品比较少,几乎都是覆盖在KA卖场及大型商超渠道,还有就是少部分的日化精品店渠道内,因为,儿童护肤品品类的价格都以中低端为主,主要遍布在一些超市及大型卖场内较多。对于外资品牌来说,他们几乎都在大型商超内垄断陈列销售,而本土儿童护肤品进去的机会比较小,一进去就会面临很高的费用,如进场费、条码费、陈列费、店庆费、人员促销管理费、季节型广告费等,这些对于本土品牌来说是很大的市场考验,一但,销量没提升上来,卖场商到季度考核达不到任务目标,随时会把此牌子淘汰出局,这个就是市场竞争激烈的格局。

而从目前中国儿童护肤品市场来看,商超渠道进去是很好,但是,很多本土品牌承担不起高额进场费用,所以在这一渠道领域是难以跟外资品牌做抗衡的。

笔者对市场了解发现,在中国的化妆品市场,其实成人护肤品领域和儿童护肤品领域操作的思路上更要细化一些。在不同的渠道操作上,必须找准定位和终端目标消费群切入。用护肤品的模式切入儿童护肤品领域操作,专注专营店渠道运作,我觉得市场有很大空间和发展潜力。

市场定位和操作的思路上要细化,如表2详细分析。

走出自己的品牌特色之路

一、价格定位

目前在国内做儿童化妆品的几乎都是以中低端价位为主,而主要的通路渠道都是在KA大卖场及一些中小型超市为主,而在化妆品专卖店这个渠道来说,儿童化妆品在这个渠道还是比较少卖的。

这几年,儿童化妆品品类有了很快的发展,笔者觉得在专卖店这个渠道销售就是很好的发展前景,定位中高端路线来走,别人没走的渠道,别人没定那么高的价格的时候,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商机。因为,进入专卖店的门槛比较低,市场容易拓展,所以,对商来说,他们有了现有的终端店铺资源和团队来服务。对于儿童化妆品运作上,还是主要以儿童品类的特色品类切入市场,成功的机会和可能性就很大,抢占市场先机,重点铺垫终端,快速占有市场率,抢占市场份额。

二、文化营销

做品牌就是在做文化特色,做产品特色,往往在终端市场上,你的品牌能被买单,也有被品牌文化特色及产品特色吸引的地方,因为,现在的消费者都喜欢有创意、特色的东西,这样一来,消费者对此产品的购买欲望的机会就大一些。

如针对儿童化妆品来说,小孩子可能喜欢卡通类型的东西比较多,比如根据你产品的包装设计,针对小孩子的需求点来切入。比如,小狗狗、青蛙、小鸭子、小熊猫等形象设计包装,因为在几岁的小孩子都是很喜欢小卡通类型的东西,如抓住这样的特色及概念切入是能吸引小孩子喜欢的。

三、团队打造

在国内真正做儿童化妆品来说,很多品牌厂家做得都不是很好,现在都是刚摸索的一个阶段,不像强生在国内市场上表现那么好。国内很多品牌商都是探索和试水阶段,能表现为好,没几个品牌,如在市场表现为好的郁美净、宝宝金水、青蛙王子、皮皮狗等牌子还可以,在终端市场上都有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首先,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他们有了成熟的市场基础和品牌沉淀,也经过了多年的市场培育。当然,不能否定的是他们有了成熟的团队在运营及管理品牌,在售后服务体系上还是比较被受认可的。往往一个品牌的发展其实都是靠整个团队的支撑运作,在每个环节上都是密切相关的。其次,他们都会有对团队多次的培训及提升管理,让整个团队对品牌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同类品牌做对比之处能讲出真正品牌比别人好的地方,这个就是一个企业团队的对品牌运做最大的信心。最后,这些表现为好的儿童品牌,在独特的市场定位及推广模式上有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在团队服务终端商的层面上能一一的解决终端的实际运作问题,也能帮终端提升了产品销量。

四、教育培训

产品要更好的快速提升销量或是提高品牌的竞争优势,那品牌商就做定期的教育培训,首先在儿童护肤品本身的专业知识要能了解的更透彻,而且在产品版块更深入的了解它的功能诉求点在哪里,寻找符合消费者品类需求的那一点,这样一来,才是真正锁定目标消费群的关键点。无论是从企业团队本身还是商团队也好,要做好定期的培训,提高团队对品牌的竞争优势认知及操作方法。

在终端市场,品牌商要更注重配合商及终端店铺的教育培训,只有对他们进更全面的输送品牌意识和专业知识,才能提高他们对品牌运作信心。

五、广告投入

既然作为一个长线的儿童品牌,那在运作的层面上肯定缺少不了对广告的投入。在品牌传播和推广上,商和消费者都需要认知你这个品牌是做什么的,只有在广告宣传的基础了,品牌了有一定的知名度后,商认可了,肯定会接招。对于商来说,没有广告的品牌是很难运作的,品牌没知名度的话,前期市场很难开拓,也下了很大功夫和精力去做,这是商在一定的程度上很难以接招的原因。就算有了广告,厂家也要扶持商的运作,从市场开拓、网点铺设、终端运作、售后服务、市场维护管理等层面都要支持商。(如品牌广告传播图3详细解析)

而对消费者来说,购买产品,也需要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大家都觉得这个品牌有实力,大家都比较认可,这样消费者购买也放心。不单单是这一个层面,而从品质上面也要做到保证不伤害皮肤。商是比较注重品质的,如果光有了广告投入,品质做不好,消费者一次购买了,品质不保证的话,就没有第二次回头客了,这样,估计商也不会在运作这个品牌了。

五、终端策略

目前在国内很多儿童化妆品品牌商,他们都在模仿抢生的做法,但是,真正在商超渠道领域,本土儿童品牌是玩不过强生的,毕竟强生在这个商超渠道领域已经扎根多年了,在儿童化妆品市场上也已经成熟的品牌了,依然在儿童化妆品领域是龙头老大。而对本土儿童化妆品品牌来说,要在市场上突破,就采用差异化的营销模式来去做,走别人没走的模式,这样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1) 价格定位:以中高端切入市场,根据品牌定位来切入终端市场。

2) 渠道定位:以专卖店为切入点,因为专卖店渠道是一个低门槛,容易拓展的渠道,可以打开儿童化妆品领域的局面。

3) 推广方式:以精准的目标市场投入广告,锁定目标消费群体。

4) 产品特色概念:以独特的产品特色概念切入,引领儿童领域的唯一之星。

5) 体验式营销:以明星产品切入终端,真实体验产品的品质和功效,让顾客信任你的产品,赢得市场口碑。

篇13

一、教师的引领和主导

德育教育是教师工作中需要的主要因素,为了使教师获取更多信息,体现德育教学,就需要在四方面改进。其一,将爱和责任作为教师自身具备的两个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心孩子,还需要公平、平等的对待孩子,并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其二,教师要积极投入到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做为教学中的主要引导者,不仅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还需要在教育中保持一颗纯净的心。其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的注意力也较为分散,所以,教师要经常研究和学习。如:教师可以研究一些民学专著,并加强对师德教育的理解,为了促进自身的规范性,还需要与其他教学组织结合,从而使他们感受到教师职业的规范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主动意识。其四,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还需要引导年轻人积极参与研究活动中去,所以,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年轻教师参与到专题研究中去,并使他们对教师职业道德工作进行思考,然后,利用声音、影像或者文本的方式将其记录,从而促进职业道德工作内容更为丰富,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园管理文化的丰富性,还能使教师成为职业道德工作的主要构建者。

二、民主的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下,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参与进去,保证自己的信息获取期间获得更多体验。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为了促进其规范化和平等化,一定要实现民主化管理工作。其一,实现全体人员的全过程监督与管理,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可以设立不同的小组,促进其民主化的形成。例如:在园区内建立维修小组,并保证预算、价格工作的形成。在该情况下,不仅能实现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发展,还能提高总体的工作质量。对于幼儿园中的一些重大事件,还需要实现集体化研究。根据统一的工作思路,还需要在多层次、多角度实施管理,以保证各项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相关的目标合理形成。对于幼儿园中实现的新项目,对其预算与研究,特别是一些数字化研究话题,首先要经过一定的研究,在相互研究下共同研究。最后,与教师零距离接触,可以统一建立微信群,并在群中推送一些观点与信息,这样,相互之间不仅能随时交流,还能维护好教师的形象,促进其园区的规范化工作。

三、家长参与管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家长也不断参与到幼儿园管理工作中,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来实现,如:微信、QQ等相关软件,因此,在管理工作中,更应该做好带头作用,促进正确方向的积极形成。在工作中,允许家长可以随时观察孩子的活动,不要只局限在每个开放日,还要促进幼儿园的开放性,这样家长在入园时不仅能了解到科学化管理, 还能对教师的工作有更多的理解,并给幼儿园更多支持。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还要为其提供数字化平台,以保证家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数字化平台的形成是一种开放性、专题性,每个家长参与进来,不仅能为幼儿园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保障,还能让家长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例如:在幼儿园的每个班级中建立共享云盘,家长利用自己的云盘账号不仅能时刻关注自己的活动情况,还能实现专题活动,从而保证家长提高自身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使幼儿园管理活动规范进行。同时,还需要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伙食管理工作中去,其中,可以在幼儿园中成立伙食相关的监督部门,并根据科学、合理的制度让每个家长参与到监督工作中,他们不仅要了解一些供货渠道,还需要做好幼儿园的财务核算工作,并保证验收工作的全面进行。最后,在工作中,还需要以调查问卷的方式积极采纳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自身的工作计划进行积极调整,如:家长与幼儿园管理人员可以在每学期举行相关的讨论会议,期间,可以将相关的问卷数据输入到电子平台中去,这样,针对家长对相关评价,促进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完好实施。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和阐述,为了使幼儿园管理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需求,在现代化教育发展中,不仅要将教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还要实现民主化管理工作,并促进家长与教师的结合进步,从而保证幼儿园管理工作达到较高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