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劳动技术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当前城乡教师流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城市教师向农村流动,二是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对于城乡教师的这两种流动方式,笔者对宁夏不同地区的部分城乡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与这些学校的教师、管理者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和座谈,发现在实践操作和现实效果上,这两种流动方式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陷入了难以摆脱的困境。(一)城市教师向农村流动的困境城市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是以特殊政策为主导进行的,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短期性的,如轮岗、支教、挂职等短期的政策性措施。二是较长期的,以特岗教师为代表。这两种城市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师资失衡的矛盾,部分地促进了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但就整体而言,其在实施过程中效果有限,且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短期性流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从教师方面看,被流动到农村的教师很多都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而被迫流动,从调查结果看,这些流动到农村的教师,大多并非出自内心的需要去帮助农村学校,而是因为教育行政部门把到农村学校进行一定时期的任教与教师个人职称评定挂钩,迫使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其结果是这部分教师把到农村任教看作是敷衍应付的差事。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流动到农村的教师无归属感和幸福感,无法真正融入到农村学校中去,认为自己是编外人员,是“客人”,只管上课,对学校的其它事情不敢也不愿发表见解。调查还发现,流动到农村的城市教师面临着家庭生活的极大困难,城市教师交流到交通不便的农村,很难照顾家人和孩子,无法安心在农村执教。其次,从派出学校来看,有相当部分城市学校因为害怕自己学校教学质量会受影响,在选派教师方面重形式轻质量,只做表面文章。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城市学校总是想方设法把真正优秀的教师留下,而将教学水平一般或闲置人员交流到农村学校,甚至有的学校用按人头排序的办法来确定要流动的教师。调查结果还显示,对于流动到农村去的教师,派出学校在流动期间一般是不管不问,认为既然该教师不在岗,就无法也无需对其进行考核。第三,从农村接受学校来看,对从城市流动来的教师很难管理。调查表明,农村学校认为这些城市来的教师是来帮扶的,自然是优秀的,而且又是短期在农村执教,不能和本校教师一样进行管理,而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调查还发现,交流到农村的城市教师的衣食住行,已经成为农村学校的一项负担,并且派到农村的教师都是短期执教,教师更换频繁,使学生难以适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特岗教师是一种较为长期性的向农村学校进行教师流动的措施。特岗教师政策的实施给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师资短缺和师资质量问题。虽然在数量上,特岗教师暂时缓解了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但特岗教师的质量却令人堪忧。在调查的157名特岗教师中,非师范毕业生竟有87名之多,占总人数的55%,本科学历的仅有37名,占总人数的23%,非师范生充斥,学历层次整体不高,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更令人揪心的是,特岗教师队伍极其不稳定,在调查的157名特岗教师中,有143名表达了在任期内有离职的可能性。而且,农村的特岗教师在满三年服务期后,绝大部分都想方设法调离农村,在访谈中,一位农村校长不无感慨地说道:我们学校就是特岗教师培训基地,辛辛苦苦培养三年,结果都调到城市学校成了那里的骨干,去年到期的14名特岗教师,只有一人留了下来。(二)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的困境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大致有两种,一是政策性的流动,二是市场性的流动。政策性的流动是教育行政部门以政策的形式从农村选拔优秀教师到城市任教,选调政策是一种常见的选拔方式。对宁夏不同地区15位农村学校校长的访谈中发现,教育行政部门定期选调农村教师到城市是目前农村优秀教师流失的主要途径。一位校长谈到,学校经过多年培养,打造出了物理、英语两个较强的学科,不料去年县里把这两个学科最优秀的教师全部选调走,不但造成这两个学科教师的突然短缺,而且使这两个学科出现了巨大滑坡,至今难以弥补,数年的辛劳毁于一旦。有校长指出,县里为了集中办一两所优质学校,三年内将本校业务强、潜力大的老师几乎全部选调走,使本来就缺乏优秀教师的农村学校更是“雪上加霜”。政策性地从农村选调优秀教师进城,虽然能为部分优秀教师进城发展提供了机会,但却人为地加大了城乡教育差距,加重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严重损害了教育公平。一位农村校长不无感慨地说,培养一位农村优秀教师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但却被选调到城市中去,这极大地伤害了农村学校和农村孩子的感情。随着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市场化机制在教师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市场性流动也成为农村教师向城市流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市场性流动以趋利为根本原则,由于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较差,市场性驱动的城乡教师流动只能是农村教师向城市进行单项流动,流动到城市的大多是学历高、工作能力强的农村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一位校长在访谈中谈到,我们现在不敢让学校的优秀教师参加县市的公开课,因为一些城市学校的校长经常在公开课上发现优秀的教师后,直接把这些老师带走。市场性流动还带来了教师的隐性流动需求,即受利益的诱惑,随时可能找机会流向城市的教师,据对15所农村学校的调查显示,这些学校最低有56%、最高有87%、平均为74%的教师有流动到城市的倾向。市场性流动直接威胁到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造成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滑坡,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流动目标定位
篇2
吴玉琦的《中国职业教育史》一书,按照历史发展顺序与专题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地挖掘整理丰富的史料基础上,首先归纳了从古代到近现代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和变革的历史规律。随后,已中华职业教育社为主要线索,依照其逐步建立的一整套以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在普通学校中兼施职业教育、农村改进及职业指导等几个环节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结构,先后分章节进行著述。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一文是刘桂林的博士论文。该书把近代职业教育思想运动分成三个部分:实业教育思潮,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民国初年,形成我国近代实业教育制度;职业教育思潮,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为形成标志,以导向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制度确立为主要目的的;30年代的职业教育思潮,以1932年《职业学校法》的颁布为界。该书以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发生、发展的历程作为研究对象,论述前后三次思潮的演变,阐明他们的共同点是实用精神的张扬,还着力展示职业教育思潮与职业教育实践存在的密切联系,提出近代职业教育思潮的演变是努力探索职业教育中国化的过程。著作观点独特新颖,论据充分。
谢长法的《中国职业教育史》一书,全书较为全面的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状况,从实业教育的引入制度的确立为出发点,深入的展示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并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关键做用的人物进行了深入介绍,利用较多的篇幅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核心人物进行剖析,并对其观点进行深入比较。该书相对完善的阐明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
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的研究,在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学书籍中也有专门章节形式出现,或散落在诸如中国教育史等一类的教科书和一般著述之中。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毛礼锐的《中国教育史简编》、郝新生和袁吉林等主编的《比较职业教育》、石伟平的《比较职业技术教育》、高奇的《职业教育概论》、周明星的《职业教育学通论》。这些书籍中所涉及的职业技术教育史,多以描述史实为主要形式出现,篇幅较短,内容简洁,通常不是作为专题史来研究,其深度和广度上受到限制。
关于中国职业教育的起源及发展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就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久远,可称之为“古代职教说”,国内部分学者持此观点。如米靖的《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一书就采取的这种观点,米靖老师的观点则认为“古代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以隐性的形式存在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中;古代的学校教育则以培养统治人才为目的,其核心内容为经史之学,与之相关的大量历史文献也就无法承载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古代的职业技术教育表现在当时专门以技艺为业的有农家、兵家、技家等,他们重视生产、劳动等应用型的教育,由此观之,认定中国古代缺少职业教育有一定的偏颇之处,另一种观点认为,到了近代机器的工业的工业时期,中国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可称之为“近代职教说”。谢长法的《中国职业教育史》就采取的这样的观点,谢长法老师的主要观点认为,“中国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源头在于清朝末年的实业教育的发展,包括实业教育制度的引入以及确立,以及职业教育理念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生产方式主要是自然经济,技艺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学徒制,当时的教育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也都与机器工业生产无关,因此古代所谓的教育都不能被认为是职业教育,应该算是专业教育。由此看出,这些是对职业技术教育界定的标准,内涵和特征认识上的不同而导致的不同观点。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未来研究的趋势收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人们强调应对人物思想史进行深入研究,应该重视普通大众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只有加强对他们所处的历史角色的详细分析研究和考证,才能更鲜活的展现历史的本来面目。还需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专题研究。中国教育自古以来就是开放包容的,各朝代各时期与外域均有频繁额交往历史。中国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影响过外域,同时我们也在汲取着他人的长处,采用中外不同的文化角度去比较和研究历史,会使职业技术教育史的研究更加全面完善。
参考文献:
[1]王炳照:《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的历史反思》,《教育学报》2005年第2期。
[2]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3]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吉林出版社,1991年。
[4]李蔺田、王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5]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6]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7]田正平:《黄炎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8]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6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9]孙培青:《中国教育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篇3
探索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教学新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通过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一、与时俱进,转变
1、树立正确的人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工作,教学是培养人的具体教育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我们不但需要
2 、树立多维的教
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灌输书本知识的过程,是以传授静止的知识为特征,把育人渠道仅限于校内、课堂上、书本中,是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导致“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新的教学观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把传授知识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把课堂教
二、开展实践探索,优
1、调动主体性,培养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学生的主体
2、强化实践性,培养学生
强化实践性的教学就是给学生本源的学习空间,将学生的两个世界——生活
实践性教学就是让学生了解现实中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克服时空的限制,真正达到将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目的。学生通过调查采访、个案分析等方式进行
3、强调个性化,开发
每一个体都有相对的优势智力领域,教学中必须尊重每个个体的智力特点,让每个个体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个性的表现,是关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体现。教育的责任在于每个人的智能得到更好地发
三、探索素质教育个性化发展
1、以“自主——合作——探究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也将成为自我调节的学习。(1)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并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2)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给学生需要或渴望的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要有以下条件:(1)有吸引力的主题;
探究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解决问题。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
2、以活动为中心的同
所谓“以活动为中心的同时学习”是指以活动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促进多种才能同时发展。其结构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活动——发展”模式。“活动”属于课堂的基本组织形式,一是课堂中可以以一种活动贯穿始终,也可以几种活动有机组合。活动的形式可以有
四、改革评价机制,增强
1、改革学生的评
学生的学习效果可分为课业知识掌握效果和智能行为发展效果。课业知识掌握效果是学生掌握的内容,它容易用各种测验、考试的办法进行评价。而智能行为发展效果是学生智能思维、
2、改革教师的评
教师的评价内容包括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德指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奉献精神、为人师表等方面的表现。师德的核心是爱: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勤指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的表现。能是指教师具有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
3、强化实施考评
实施考评制,即通过课程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观察记录、学生之间的互评互测、学生自己命题、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
4、推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注重全面素质的测评素质教育论文,充分体现教育目标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广泛性。因此,采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单形式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素质发展。素质发展报告单的内容包括文化知识、实践技能、思维能力、道德品
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发展学生多种才能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质、行为习惯、身体、心理、观念、态度、特长、兴趣、社会交往等方面免费论文下载。以概括性、实质性的、贴切的词语进行描述性评价,使考试的区分功能得到淡化,以减少学生、教师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
报告单制度
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作出评定。尽可能给学生创设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轻松、欢快气氛中得到充分的张扬。
制
实际工作水平及胜任本职工作的业务能力,包括管理学生能力、思想工作能力、教学能力、教改和科研能力。绩指工作实效,学科教师指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差、学生素质的培养及教科研成果的价值、参加各类比赛成绩和论著发表情况。
价
行为习惯等素质发展效果能力。由于学生个性差异较大,这些能力很难用一纸试卷加以检测,因而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生活过程、思维过程,对这种过程的评价就十分重要。
价
素质教育实效
模拟式、实践式、表演式、创作式、探讨式等等。二是多种才能同时发展,努力追求一举多得的成效。该模式的教学形式是立体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情绪、形式,活动的内容都比传统教学更加丰富、生活,发展的不仅是传统的学习才能,还有表现才能,沟通才能,创造才能等等。
时学习
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构建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大目标。
(2)可分解的任务;(3)有凝聚力的稳定的团队;(4)激励性,发展性的评价;(5)合作学习经常需要延伸到课堂之外。
额外帮助;(3)以建设性,激励的方式给学生快速、准确、详实的反馈;(4)使学生感到自己有价值,与他人联系和被尊重;(6)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为主的合作学习
的课堂教学模式
挥,使每个人更具特色。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涉及多个智力领域,提供各种智能展示的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智能展示的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完全挖掘潜能。
学生潜能
研究,学会了分析与综合,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等三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真正将所学创造性地运用到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中。
世界与学习世界统一于学习过程之中,还学生一个健全的人格。
的多种能力
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发展。
自我教育能力
化教学过程
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与未来的创造发展结合起来;把学校的工作与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的多维网络系统,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全面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
学观
各方面的高级人才,而且迫切需要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和其他受过良好训练的劳动者。
才观
教育观念
篇4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部分。信息能力指恰当选择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的采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信息以及创造新的信息的能力川。它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是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时代要求。
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完全有能力从各种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中获取大量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不再是无知者,渊博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权威地位以及话语权的资本。网络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性第一次弱化了教师在传统教育意义上作为知识传播者的功能。平等对话、多向交流逐渐成为教学常态。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借助信息技术及时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学养,把握信息化环境下专业结构的新内涵与新转变,并且以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吸纳各学科的知识与理念,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专业知识的创造与开发,把学科最新成果特别是自身的最新研究过程与成果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的专业深度与广度并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研究,包括研究信息技术与所教课程的整合等,达到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与研究相长的理想境界。
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应该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学识以及自己经过长期的学科训练而形成的方法,并且能借助信息技术去指导大学生对大量信息进行甄别、处理与加工,培养大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并且激发大学生的探索研究精神、批判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决策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具有很高智慧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甚至是学生成才的设计者。教师自我的人生价值在这样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地实现。这又会激励教师更自觉、更主动地投人教育事业。这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高校教师在有组织的、系统培训缺乏的情况下,可以借助信息化环境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高校教师谋求自主培养、自主发展在当前来说会是一条很好的发展出路。当然对于不具备一定信息能力的部分高校教师来说在开始时会是艰难的,但就像计算机不是全学会了才能开始操作使用,而是往往在不断地犯错误中学会使用计算机一样,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是适合走“做中学”之路的,也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逐渐提高信息素养。总之,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教师应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具有终身学习和研究能力并自主发展的智慧型教师。
二、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网络教研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能力是习得的性能,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在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中,“反思范式”正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高的主要途径是教学反思,教师持续不断的教学反思是应对能力发展艰难的较有效的方法。目前中小学教师比较广泛采用的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是两种非常强调反思的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对高校教师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网络教研是随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点是能够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以及专家引领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目前高校教师如果能把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和网络教研密切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必将非常有助于教学能力的发展。
1.两种教学研究方法
(1)叙事研究法。在教学中的叙事研究法指教师通过记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情况、教学事件来反思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方法。教育叙事研究与Blog(博客)相结合,恰是一种天赋的完美结合。一个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一个是全球化的数字化的交流环境,二者融为一体,为每一个普通教师的发展掀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第二,通过合作研究,提出和解决教育问题;第三,以叙事研究的方式表达出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公开讨论。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些方面都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2.在网络教研中可采用的技术形式
(1)教育博客。教育博客对高校教师个人来说可以作为开展叙事研究、行动研究的电子记录本,可以随心所欲地、有详有略地自主记录教学中发生的教学故事、教学事件并进行教学反思。和传统纸质记录本相比高校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管理教育博客中的内容,比如增添、更新、分类、保存、备份、共享等。另外,教育博客依托网络技术具有的共享性、互动性也是传统纸质记录本望尘莫及的,可以很方便地与他人或群体开展合作研究。
(2)网络教育论坛。网络教育论坛可以帮助教师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变成话题、专题,及时地展开讨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学活动以及叙事研究、行动研究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目前网络教育论坛形式非常多样,比如有的以独立主题出现,有的分布在综合类教育网站中或在具体学科网络课程特别是精品课程中,有的由个人自发主持,有的由官方组织机构主持,等等。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教育论坛参与交流、讨论,甚至可以参与论坛的创立,成为论坛主持人。
此外,聊天室和QQ群也可有效开展教学研究。
3.网络教研的主要优势
篇5
“2011中国(上海)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传出,中国正加紧修订《职业教育法》,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力争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于《职教法》的修订有两大呼声。多数人认为现行的《职教法》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修订。也有少数人认为不宜修订。理由有二:一是现行《职教法》中有很多规定还没做到,主要问题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二是目前职业教育的问题不是仅靠修订一部单项法律就能解决的。不论赞成还是不赞成修订,目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更好的发展职业教育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论述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的论文很多,文章各具千秋。论述如何修订和完善《职教法》的文章也很多。不过,研究如何运用《职教法》的法规来发展职业教育的文章比较少。该文拟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存在的内外部问题和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对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一、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存在的外部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外部问题主要有:①认识低位,重普轻职。在“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传统思想、“学历社会”和招生制度的影响和限制下,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依然存在,职业教育仍然处于边缘地位。大家普遍认为读中职学校没有前途。②经费短缺,条件不足。经费不足使得部分学校校舍简陋,实验、实训设备落后,甚至没有经费购买实训设备。据测算,中央2004年-2008年,共启动五项建设计划,平均每个项目投入250万元,如果按中职生2000万人算,生均投入不到400元。③体制分割,缺乏统筹。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多部门管理,条块分割的现状较严重,具体表现为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教育部门与行业部门、教育部门内部的中职与高职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衔接、公办职教与民办职教之间分类管理等,这势必造成统筹协调难、职教资源浪费等问题。④体系断裂,沟通不畅。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是中职与高职衔接不畅,职教与普教沟通不顺,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继续升学和就业等多元化的学习需求。⑤企业乏力,合作困难。在校企合作中,很多企业承担了接纳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的责任,但却没有得到国家对企业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造成企业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困难重重。⑥高学低工,待遇底层。受多年来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产业工人在身份、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与知识型人才差距大。⑦准入不严,资格无位。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以企业用工自为由,降低招工准入门槛,造成就业准入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执行不力。
(二)职业教育存在的内部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内部问题主要有:①专业错位。一些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②基地薄弱。由于资金等问题的困扰,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薄弱。③课程滞后。一些职业院校的课程不能适应当地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无法培养当地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④模式单一。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沿袭传统的普通教育“三段式”模式的情况比较严重,忽视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⑤生源不足。受国家连续扩招政策和初、高中毕业人数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一些职业院校纷纷展开“抢生源大战”。⑥教师问题。职教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匮乏。
(三)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相关法律法规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减效的问题是目前职业教育法律法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严格执行法律的意识亟待加强。目前我国对《职教法》的宣传力度不够、关注程度不高,很多人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薄弱。我国法律制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有少数的法律法规形同虚设,这些法律的内容很多人不清楚,甚至有的人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法律。
二、解决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现行的《职业教育法》中有很多条文还没有被认真的贯彻和执行,事实上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在《职教法》中已经有了答案。下面基于《职业教育法》的相关条文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认真执行就业准入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人们上岗前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
职教面临的外部问题之一是准入不严,资格无位。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以企业用工自为由,降低招工准入门槛,造成就业准入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执行不力。我国《职教法》第八条:“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①这一制度的实施需要企业的配合,如果企业能够只招收有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参加工作,这样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就会得到相应的保障。职业教育的普及率会得到提高,劳动者再就业和上岗前如果没有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就暂时不上岗不就业,这样就会保证每个就业和上岗的劳动者都接受过职业教育。现在中专招生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严格执行这项法律造成的。很多初中毕业生高考落榜后不来报读中专而是去打工,按职教法第八条的规定企业不应该招收这些初中刚毕业没有经过职业培训的青少年务工。
(二)建设完善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1. 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
职业学校教育的优点是可以批量培养人才,它的不足是与实际工作脱节。职业培训的优点是针对性更强一些,不足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各具千秋导致在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劳动者可以拿到学历,但是技术水平达不到企业要求,在企业学习接受企业内部职业培训的劳动者技术达到企业要求了而没有学历。因此,我国《职教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①关于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措施方面可以借鉴瑞士的经验。瑞士中等职业学校多数实行学徒培训制。学徒每周1至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3至4天在企业实习。近年来,行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学徒培训,建立专门的培训中心或实训车间。同时,企业参与决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和考试内容,为学徒提供培训教师和工资。瑞士1/3的企业参与学徒培训,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和实习机会。
2. 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体系
我国中专与其他教育的衔接不够好,接受初级和中级职业教育的劳动者缺少进一步深造的平台,如何让中专生毕业后可以继续攻读更高学位,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台湾的职业教育模式。台湾的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并不去找工作而是继续升学要么去读四年制的大学,要么去读两年制的大专,大专和大学毕业之后可以参加工作也可以去报考研究所。台湾的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
关于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问题,“考虑到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现状,采去‘3+3’模式(前三年在中职,后三年在高职),可以作为中高职连续的主流学制,而‘五年一贯制’,3+2、4+2模式可作为补充形式,不同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选择。”[1]
3. 职业教育进中学普及职业教育
我国《职教法》第十六条提出普通中学可以因地制宜地开设职业教育的课程,或者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这一条法律明确的指出了如何普及职业教育的方法,如果可以在中学阶段就普及职业教育,那么就可以基本上达到人人都接受职业教育了,因为现在除少数偏远落后地区之外,几乎所有孩子都读过初中。中学阶段增加职业教育一方面有利于职业教育的普及,同时有利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技术能力。在我国经历过职业教育的劳动者,基本上是通过读中专,大专和大学也有少数是进入私人的培训学校学习,剩下那部分没受过职业教育的人群就是初中毕业后直接去打工还有高考落榜后转化为劳动力的,如果我们在中学阶段就进行职业教育那么就几乎没有职业教育空白了。在普及职业教育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瑞士的教育模式。瑞士《职业教育法》规定,在小学二年级就要开设各种手工课程,养成劳动兴趣和习惯。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指导。在这样的环境下,没有人会因为选择了职业教育而感到低人一等。
我国可以采用这样的教育模式,初级和中级职业教育进中学,高级职业教育进大学。职业教育与中学教育结合,中学深入职业教育,职教中学化。这样的职教模式去掉了中专这个教育形式,就是说中专不必要单独存在,中专和中学合二为一。把现在的3+3结构的中学教育模式改为4+4的中学教育模式。就是说把原来的初中读3年,高中读3年改为初中读4年,高中读4年。初级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初中阶段完成;中级的职业技术教育在高中阶段完成;职业高中取代中专教育。初中和职业高中均采用四年制的教育方法,在四年中初中生即学习初中课程也学习初级的职业技术;职业高中即学习高中课程又学习中级职业技术。实行双学历双证书制度,学生在中学阶段即学习基本的文化课也学习职业技术,毕业后颁发中学毕业证的同时发给相应级别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可以直接参加中考或高考也可以直接参加工作。
(三)鼓励学校办企业、企业办学校大力发展工学结合
很多人在研究如何工学结合,其实工学结合的最好办法就是,企业办学校和学校办企业。《职教法》第十九条指出:“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应当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组织、协调、指导本行业的企业、事业组织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第二十条指出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有计划地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也可以委托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①第二十三条指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举办与职业教育有关的企业或者实习场所。”①以上条款从法律上肯定了学校可以办企业和实习场所;企业可以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学校自己办企业的优点很多,学校只有走自己办企业的路子才能很好的解决学生实习和工学结合的问题。企业办学的优点是可以培养出自己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促进和加快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
注释:
篇6
世界著名舞蹈教育家特德·肖思说过:“我认为真正的舞蹈教育也是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舞蹈教育作为陶冶心灵的艺术,具有独特的素质教育功能。用舞蹈培养高品位的“文化”人,是舞蹈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更深层的意义。
我作为一名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通过对舞蹈教学的实践发现,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密切相关。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的审美要求,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如何通过舞蹈教育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以舞蹈教育推动德育教育
我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曾经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舞蹈表演教学,能够发展大学生对生活情感的客观体验,让他们能够掌握运用一定的舞蹈艺术形式表达情感。舞蹈创作教学能够激发大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创造能力。
二、以舞蹈教育推动智育教育
在舞蹈教学中,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更多的是对潜能的全方位开拓与挖掘。舞蹈是依靠千姿百态的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它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与观察力,舞者必须进行仔细观察,才能领悟到其韵律、风格、特点。舞蹈从体裁、主题、表现形式等都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舞蹈的学习、排练、表演过程中都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和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三、以舞蹈教育推动体育教育
美国著名舞蹈家沃尔特·特里说:“把舞蹈素材用于教育,去发展身体肌肉,调整肌肉,保持身体平衡;舞蹈练习、舞蹈节奏。用于治疗,可以帮助受伤的肉体和挫折的心灵复原。舞蹈在这一方面便是一种锻炼了。”
首先,舞蹈教学训练可以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体形和姿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育。其次,舞蹈教学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再次,舞蹈教学与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灵活性。舞蹈教育之所以是有显而易见的体育教育功能,是因为它不仅可以强健学生体魄、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m而且在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协作精神,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四、以舞蹈教育推动美育教育
舞蹈教学是推动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最好的途径。舞蹈艺术审美的过程是经过人的大脑的形象思维方式并伴随人的情感体验完成的。在实施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舞蹈韵律的把握产生抒情、联想与想象,从而唤起美的感觉,美的欲望,美的理解,进而起到美育的作用。持之以恒的美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自身的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道德情操美,使学生的外在形体和内心人格形成美的统一。
舞蹈教育的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并形成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舞蹈是依靠千姿百态的人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因而人们称舞蹈为人体动作的艺术。它集人体动作、音乐、服装、色彩、舞台美术、灯光和情节于一体,又是一种表情性的时空艺术。舞蹈中的动态与造型,恰恰证明了“舞蹈是活动的雕塑,流动的画卷”这一名言。
总之,高校舞蹈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专业的舞蹈家,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素质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舞蹈欣赏水平,最终送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新一代的艺术素养。
由于舞蹈艺术教育以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为宗旨而展开,它不仅作用于受教个体,而且作用于全体大学生,它不仅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大学生,而且从审美的诸多方面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修养。舞蹈艺术教育能够调动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使大学生获得一门专门的艺术技能,并且在体能上得到锻炼,意志品质上得到磨练,智力上得到发展。同时,丰富情感,提升人格,净化心灵,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艺术感悟力。
随着社会对全面素质人才的高度重视与需求,尤其是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发之后,正确认识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起到重要的作用。舞蹈教育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确实具有独到的、显著的、无可替代的功效。
参考文献:
[1]王继恩,舞蹈培训中家长心理的探测与引导[j],舞蹈,2006。(06):14。
[2]杜燕,浅谈舞蹈艺术培训与少儿全面发展的关系[j],青海教育,2005,(23):33。
[3]吴红,舞蹈的作用与影响[j],今日教育,2007,(06):45。
[4]贾建文,舞蹈人才的培养[j],河北教育,2005,(15):35。
[5]李涛,浅析舞蹈的教育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05):58。
篇7
一、职业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职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相对稳定的工作。职业本身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性质,具体体现在:第一,职业具有社会性。职业本身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分类也越来越细化。只有在社会之中提供社会发展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职业才能存在,才有它自身的意义。第二,职业具有历史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社会生活中的每一种职业都经历着一个产生、发展和变革的过程。第三,职业具有道德性。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是社会生产实践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和纽带。因此,职业必然与社会伦理相关,强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服务于社会,从而获得合理报酬。第四,职业具有“生活”性。任何职业都必须由具体的人来承担,每一个人也都必须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从事一份职业。因此,职业不仅关乎社会,而且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来说,职业本身就是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之所在。总之,职业的内涵具有丰富的社会意义和鲜明的人文主义性质。
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以职业人文主义为基本价值诉求,就是要突破“专业学习训练+人文(通识)课程=融合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框架,以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属性为基点,全面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科学体系和创新模式。具体来说,职业人文主义教育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建立职业社会使命。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化生产网络上不可或缺的纽结。每一种职业都以其专业化的劳动和贡献服务于社会的良性运行,推动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这是每一种职业的社会使命和责任。选择一个职业,就是选择一个直接服务社会的舞台,也是选择一种社会使命和责任。崇高的职业社会使命,体现着具体职业和社会整体的有机联系,也为每一个劳动者提供努力工作的不竭动力和意义源泉。
2.理解职业历史文化。在职业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那些影响行业兴衰的典章制度文献、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职业技术革新事件、成就卓越的行业先驱人物等构成了每一种职业或行业发展变迁的轨迹,积淀为每一种职业或行业的独特历史文化。只有理解职业的历史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当下职业选择的社会意义。
3.培养职业价值意识。特定职业既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包含着特殊的职业价值意识。职业价值意识具体体现在: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精神、职业信仰、职业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凝结为每一个从业者的职业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荣辱观。职业价值意识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从业者的内在价值理性和道德自觉,这是职业人文主义诉求的核心内容。
4.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活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亦是一种人生教育。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职业理想实现的过程。人生需要引导,职业生涯需要设计规划。设计职业生涯的目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结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特点,确定人生的目标,设计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生涯设计,真正体现着职业教育的人文关怀。
二、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依据
1.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核心是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好、实现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二,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人文主义为价值诉求,正是以人为本的切实体现。职业人文主义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彰显职业的人文主义性质,真正把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使社会需求、职业特性和人的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职业人”。一方面,通过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实现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提高,使受教育者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各行各业现实需求;另一方面,通过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为进一步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升职业水平和职业形象提供人才支持。
从文化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全社会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第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个体。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人文主义为价值诉求,就是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渗透在职业教育之中。职业人文主义具有强大的整合作用。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自己所即将从事的职业的社会意义,为专业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乃至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方向感与和谐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够很好地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关系,开拓和谐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这样,高等职业教育就能够通过培养和谐发展的“职业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对技术学校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校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
2.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教育是继承和发扬我国近代职业教育优秀传统的要求。在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倡导和关心职业教育的教育家都特别强调职业教育目标的人文主义取向。
著名教育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办人黄炎培对于职业教育可能存在的弊病有着清醒的认识,指出“办职业教育,最易犯两种病。其一,学生误解了‘自尊’的一个名词,于是不知不觉看轻一切作业。随你学什么工艺,都成为贵族的工艺。除掉规定工作课程以外,不愿动手。其二,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一些儿没有自动的习惯和共同生活的修养。这种教育,顶好的结果,不过造成一种改良的艺徒,绝不能造成良善的公民。”为了防止这两种弊病,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所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一律要写誓约书。誓约书的内容是:“一、尊重劳动(学生除半日工作外,凡校内一切洒扫、清洁、招待等事,均由全体学生轮值担任);二、遵守规律(校中有全校学生组织自制团,自订一切规律而自守之);三、服务社会(学生除校内服务外,兼于校外从事一切相当之服务)。”此外,黄炎培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宗旨是:“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与社会生产事业,藉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惟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在培养崇高的人格及深博的学术,而以职业教育为主要任务的“专科学校的使命在造就实用人才,同时亦须重视人格训练,以免由实用而流于功利化。”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职业作用之所在,即职业教育主义之所在。职业以生利为作用,故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生利有二种:一曰生有利之物,如农产谷,工制器是;二曰生有利之事,如商通有无,医生治病时。前者以物利群,后者以事利群,生产虽有事物之不同,然其有利于群则一。故凡生利之人,皆谓之职业界中人,不能生利之人,皆不得谓之职业界中人。凡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得谓之职业教育;凡不能养成生利人物之教育,皆不得谓之职业教育。”他还强调“生利主义”对师生之精神的指导作用:“生利主义侧重发舒内力以应群需,所呈现象正与衣食主义相反。生产一事一物之时,必自审曰:‘吾能生产乎?吾所生产之事物于群有利乎?’教师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自具一种利群之精神。”这种“利群之精神”就是一种超越一己私利、以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和族群共同福祉为价值理想的人文精神。总之,黄炎培、陶行知等教育家都强调必须把正确价值意识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只有把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统一起来,实现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有机融合,才是真正健康的职业教育。
3.倡导职业人文主义是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英国出现了新职业主义思潮,主张把职业教育纳入主流教育,构建一个以培养高技能的、弹性的、富有合作精神的劳动者为目标的全新职业教育体系。其指导思想是:职业教育定位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职业训练,而是要从“培养工人从事单一的、刚性的和细琐任务的泰勒主义和福特主义”中摆脱出来,以培养“核心技能”为目标。所谓核心技能,是指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度专门化的、狭义的技能。它具有通用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通常包括“共同的知识与理解”“与民主社会相关的共同的价值观”“可迁移的学习内容”“共同的学习经验”等。显然,这里强调的“共同的价值观”就是职业素质中所包含的人文素质。英国新职业主义教育思潮对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的职业教育都产生了影响。美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曾经兴起过一项以提升青年的学术成就和就业能力为主旨的“学校向工作过渡”(简称STW)改革运动,进入21世纪之初,这项改革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持续。在其基础上,当前美国职业教育正在进行“学校向生涯过渡”(简称STC)改革。从STW到STC的转变,绝不是单纯的名称的改变,而是反映出美国乃至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倡导学生本位,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着眼于个体职业生涯的持续终身发展。很显然,从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努力沟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职业训练和人文教育,使职业教育服务于劳动者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大势所趋。
三、实践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策略
1.确立职业人文教育理念。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随着经济生活的市场化和社会阶层逐步分化,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趋向于多样化、世俗化和功利化。我国教育的人文主义传统呈现出式微之势,教育目标也越来越功利化和工具化。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重实用轻人文、重技能训练轻道德养成、重专业成长轻全面发展成为普遍现象。“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被误读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技能训练、学生上学的目的就是找个工作,而作为人的发展必需的知识结构的完善、和谐人格的塑造、全面素质的培养被置于次要的地位。这些都极大地制约着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持续发展。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较,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科相对比较单一、人才培养周期较短,不可能完全照搬普通本科院校大量开设人文通识类课程的人文教育模式。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文教育,应当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从职业教育的特性出发,消除“职业/人文”二元对立的思想,充分挖掘“职业”本身的人文内涵,确立职业人文主义理念,探索基于职业特点、面向职业生活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创新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这应当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根本价值诉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理念。
2.构建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价值。高等职业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不同的行业在劳动对象、工作任务、工艺流程和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其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办学所面对的主体行业的职业岗位要求,确立自己的职业人文素养核心价值目标理念。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一所面向首都第三产业特别是商业服务业、以财经贸易类专业为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财经贸易类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对从业人员的职业人文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根据财经贸易类职业的特点,我们把“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确立为职业人文素养的核心价值目标。“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这五个要素组成的财贸职业人文素养核心价值目标体系,是根据时展对职业人文素养的要求提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简明性和整体性,构成了一个从情感层面到认知层面再到行为规范层面,紧密衔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完整系统。
3.科学设计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课程体系。职业人文主义教育的实施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支持。我们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注意其职业性和全面性,主要包括: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社会和职业生活实际,发挥对学生职业学习的理论指导作用。第二,职业历史文化课程,主要介绍职业发展的历史和独特文化。例如,根据行业和职业特点,我们筹建了中国商业文化教学中心,就中国古代商业、中国十大商帮、京商、中华老字号、中国商业街、中国货币史、中国广告文化史、立信会计文化等专题编写教材,开设通选课程,使学生理解财贸职业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第三,职业道德和法规课程,使学生全面理解并牢牢掌握所选择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职业道德规范和基本法律法规。第四,职业心理学课程,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普通心理学常识的基础上,了解并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第五,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生活与人生价值、人生幸福的关系,了解职业发展的规律,使学生把职业理想与生活理想紧密联系起来,积极主动地把个人职业选择与社会发展趋势统一起来,按照“社会所需、个人兴趣所好和力之所能”的原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长远思考。
另外,我们也十分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我们在校园里设立以“丝绸之路”“运河通商”“郑和下西洋”“茶马古道”为主题的雕塑,举办中国货币史的展览,张贴古代著名商人、现代财贸行业先辈和模范人物的画像和格言,邀请知名商贸企业家开设专题讲座,使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在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渗透职业精神、职业伦理的教育内容,使学生确立“做人先于做事、正确的价值观重于娴熟的职业技能”的意识。在学校日常管理中,我们精心设计了“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五个教育板块,开展经常性的学习和教育活动,构成了职业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体系。
4.注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想实现职业人文主义的教育目标,从事职业教育的人必然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加强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的教师人文素养教育,把“爱心、责任、诚信、严谨、创新”作为学院师德建设的主题。我们要求所有教职员工都要真诚地爱学生,以对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做诚信的表率、严谨的模范和创新工作的标兵。我们相信,只有师德优秀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才能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
5.注重知行并重。职业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只有体现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才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因此,职业人文素质的培养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利用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体验职业生活,逐步培养清晰、自觉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同职业价值、体验职业精神,切实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人文品格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千朴.职业素养基础[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4]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5]余祖光.学会做事:全球化中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
[6]石伟平,等.新职业主义:英国职业教育新趋向[J].外国教育资料,2000(3).
[7]刘春生,等.美国基于新职业主义的职教理念及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7).
[8]付雪凌.从STW到STC: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0).
[9]丁继安.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10]高宝立.职业人文教育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11]陈新文.从人文学科到人文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5(8).
篇8
1何为教育公平
教育的公平问题,易与“教育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相混淆,将二者与“教育公平”混为一谈有失妥切,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深入讨论造成影响。作为实现教育民主化的前提,教育领域中的“教育平等”来自于政治、经济的平等,包含着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经过使用与推广,“教育平等”的概念在相关文章指教育权利的平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可与“教育平等”的概念相通用,两者皆反映数量的一种相等,属于一种实证的概念。“教育公平”的概念则综合教育的各种内外因素,并对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判断,按照公平原则进行教育策略选择,它涵盖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属于一种规范的概念。从范围大小来看,“教育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包含在“教育公平”之中,与“教育公平”分属于不同层次,比较而言,“教育公平”的概念更为宏观。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教育公平是以不区分种族、性别、家庭成分、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条件为前提的,在教育领域中进行利益分配,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质量相同、机会相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2城乡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性
教育公平是主、客观相统一的概念,人们所处的时代、政治、文化背景、视角等不同,故而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有所不同。我国社会正值转型时期,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城乡基础教育差距正由原来的显著化向隐形化的教学质量差距转变,城乡基础教育的不公平问题更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关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对受教育的个体十分重要。由于教育城乡失衡,引起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致使一部分儿童、青少年缺少受教育的机会,缺乏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和文凭。迈入社会后,与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同龄城市人相比,毫无竞争力可言,部分人也只有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劳动。这样的个体无法平等的分享文化资源,也没有好的物质条件,他们亦无法享有同等的各项公民权利。且他们的后代也同他们一样面对同样的问题,需要比其他同龄人花费更多的汗水与艰辛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但其后的一代甚至几代人仍旧在社会的底层与边缘苦苦挣扎。关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对社会十分重要。第一,教育不公,为教育腐败的滋生提供温床。一些教育部门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又由于有效监管、规范、相应制约的缺失,使得违法乱纪与腐败滋生。第二,教育不公,加大贫富差距,影响社会均衡,阻碍经济发展。由于教育的不公平,势必加重城乡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失衡,加大贫富差距。第三,教育不公,加大社会分层,不益于社会稳定。由于社会保障与教育制度的弊病,造成社会流动不畅,致使贫困农民的后代处于且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城乡教育不公,使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微乎其微,导致他们对社会绝望,甚至会造成他们对社会充满仇恨,如果这种不公平继续夸大,势必会引发社会动乱,不益于社会稳定。关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对教育体制十分重要。教育不公将导致教育发展秩序的混乱,如教育乱收费现象、教育腐败问题等诸多社会问题。在教育不公的环境下,教育目的无法实现,教育反而会变成一种剥削、歧视的手段,导致教育的办学目的偏离。由于城乡经济差距大、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致使乡村师资流失,乡村教育质量低下,教育不公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3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些改进措施和启示
3.1措施———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第一,加强基础教育,实行劳动技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根据各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对基础教育的教学进行改革,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同时编写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反映当地自然资源社会风情、历史沿革等的乡土教材,以此激励学生献身家乡建设的事业。第二,大力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兴办职业班,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同本地经济、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在专业设置上重视实践能力,把系统职业技术知识和单项实用技术技能整合在一起。第三,提高农村师资力量。农村教育难题是农村师资不足、素质不高,不但要保障农村教师利益,而且要实施校长、教师轮岗交流。
3.2国外教育公平经验的启示。
日本的启示。日本保证了各学校的软、硬件水平都处在同一水平。通过“教师定期流动制”,细化管理中小学教师的流动规定,使得择校现象鲜有出现。鉴于此经验,我国政府应尽力保证城乡各校的教学环境、设备等硬件和软件师资处在一个基本相同的整体水平上,以此减弱各校之间的差距,推动“择校”等问题的解决。同时,在各个中小学推行教师流动制度和校长轮换制度,以此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古巴的启示。古巴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做法堪称世界典范,各级教育免费制四十多年来始终不变,在享受教育权方面全体公民都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政府首先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保证受教育机会,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使在偏远山区的农民子女仍能接受义务教育,学校更是配备了网络教学设施,为“一个学生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器材。由此经验得出:第一,我国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投入义务教育以保证各阶段的学生享有完全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二,政府的政策应优先向经济落后的地区倾斜,对贫困学生进行费用的减免和补助;第三,对贫困学生无息贷款的力度加大,并加强监管力度,使无息贷款提供给那些真正迫切需要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新华社北京,2010
[2]李淼.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鲍传友.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12月
[5]海洁.促进教育公平的政府行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6年12月
[6]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3月
[7]熊卫平.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策略问题.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1月
[8]何东亮.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育差异.常熟理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6月
篇9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政府对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监督管理能够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起到直接作用的外部条件。所以, 政府必须通过制定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对学校进行相应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政府要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企业必须参与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制定激励和督促企业参与的相关制度、政策等。
(二)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
由于职业教育对办学经费的需求比普通教育要大得多,而实际得到的中央财政补贴又不够维持学校的运转,这使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过度依赖学费。这势必会减少其对实训设备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继而难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就背离了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初衷。国家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
二、高职院校应完善内部保障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涉及到学校和上级行政管理部门,而且牵涉到学生、家长、教师以及企业的利益。高等职业院校要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高职院校的产品是课程及其教学服务。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开发的, 通过教学活动向被服务者提供教学服务。
(一)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内部的自我管理机制。
作为高职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主体的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大对质量保障体系的监管力度。首先要重新定位高职院校的社会功能。要使此体系能灵活、适时地反映社会、企业、个人等的需求,要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社会对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需求, 这些需要要能反映在对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与时俱进。还要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的合作和沟通, 实现高职教育的“社会化”办学。
(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确保提升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职业院校对实践教学的考核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校要注重考核标准紧扣职业能力培养,在企业的参与和指导下,依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注重考核主体的双线性,由企业和学校考核评价实习过程与效果;注重考核方法的多样化,通过学生现场操作、实习周志、实习报告、毕业设计和答辩等形式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实绩,对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轮岗/顶岗学习工作经历证书》。根据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的需求,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教师参加留职带薪培训,实行教师适度超前学习,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使教学内容始终处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前端。
三、企业主动参与外部保障体系的质量评估
评估是企业培训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对培训质量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与反馈的重要措施。障体系的实际效果时,企业应该在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对质量进行评估及改进。
(一)对教学过程的质量保障参与评估。
职业教育是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是要为企业所用的。而教育影响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所以企业对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参与应尤其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在此阶段,企业对于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参与可以体现对教学过程中实践课的设计和参与、对实践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与监控等。第一、教学过程中对实践课的设计与参与。工作现场的学习已经被赋予全新的理念,它远远超越了传统的课堂学习、书本学习或以培训者为中心的学习,它更加关注从经验中学习、从项目中学习、从与他人的共同交流与合作中学习。第二、参与实践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与监控。对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是评价者依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和客观标准,利用科学的、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职业技术学校各方面的教育现象和活动的质量或功效做出价值判断,为深化职业技术学校的改革,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质量提供信息的一种活动。企业管理中对技术型员工的绩效考核同样适用于学生实践课教学结果的评价。
(二)对教育售后质量跟踪、反馈。
职业教育提供的是教育产品和服务,是内化于人身上的知识、能力和道德素养。以“就业为导向”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要能为企业所用。而不断发展的职业教育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才能获得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份额,达到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认可,实现学生的充分就业。企业对其质量保障体系的参与则可以使职业教育的质量提高事半功倍。第一、企业要有意识地加强对职业院校毕业生任用期间的考核。企业要对毕业生在企业岗位上的就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要求企业给予客观的评价数据,从企业对毕业生的期待值的满足状况入手,统计企业对毕业生能力满意与不满意的方面和程度,并以此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第二、企业要重视考核结果的反馈。这里的反馈就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考核出来的结果要反馈给职业院校,二是职业院校根据企业考核结果所做出的反馈。
总之,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可能通过那些自我激励的人、通过教师和培训者、通过学习者和所有的其它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来实现。而如果质量提高的战略和实施是由职业教育提供者本身来掌握和领导的,那么这样的结果就只会有维持的作用。质量是整个机构的质量:越多的人被卷入并积极参与质量过程,质量的提高会越有效。
备注:此论文是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 “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051276。
篇10
文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然而,就目前普通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来看,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但对文科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却明显不足[1]。为了弥补不足,高校提出在相关学科中渗透科技教育,或在选修课中开设科技教育课程,或在活动课中增加科技含量,强化科技实践活动等等,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来说,远远达不到要求。如何对高等综合院校的文科学生进行生动活泼、行之有效,学生又乐于接受的科技教育?笔者认为,可以创建文科大学生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信息素养。
2.文科大学生中实施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的界定
2.1 基于STS的“三位一体”科技教育学习环境构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STS教育作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改革方向和一种模式提出。这一教育模式实际上是以对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为出发点,安排现代社会的科技教育[2]。STS课程设计思想强调科学、技术、社会三方面的相互联系,强调对个人的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结合相关科学和技术,为学生提供一种理解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并采取行动措施的有手段。在大学文科生中开展科技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活动。现代科技素养的内涵包含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知识、国家经济的发展、个人生活质量与社会责任、科技文化的塑造等多方面的思考[3]。
结合STS教育实践和科技素养的认识,在大学文科生中加强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模式,构建出适合学生学习环境是根本,其中,包括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工构建环境。自然环境,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自然界中物质和资源的总和;社会环境,指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氛围;人工构建环境,指由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多媒体学习系统、校园网络环境、教育网站、网络课程、虚拟学习社区等。如图(1)所示,自然环境是学生直接接触自然科学的环境,通过自然环境,培养文科学生自然科学素养;学生通过社会环境接触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平台提高文科学生社会科学技术素养;人工构建环境主要以学生的能力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出符合文科学生科技教育发展潜能的环境,通过人工构建环境的摔打和锻炼,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科学技术能力。在这三类环境中,学生都处于主体地位,体现出STS教育的群体没有改变,三类环境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及能力各有侧重,但是三者却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和社会一脉相承,相互促进。(如图中的双向箭头)。图(1)表示的是基于STS的“三位一体”科技教育学习环境构建图。
2.2 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的界定
科技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模式和传统的科技课程开发过程中,人们将主要的目光都集中在教材的编写,再围绕教材来设计教学资料和教具,这种状况属于一种封闭式的课程开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文科大学生科技教育发展的需要,有必要针对这种情况开发基于STS的科技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笔者通过多年担任文科《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开放式课程开发模式:课程主题课程资源课程活动。如图(2)所示,简单来说,就是围绕某一主题或某一中心问题构建课程资源,从而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该开发模式的三个组成部分中,课程主题是课程开发的核心,课程资源是课程开发的关键部分,科技活动是课程开发的基本成分,三者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部分都需要其他部分的支撑才能够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
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是一个开放和动态的生成过程,随着活动过程的实施,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目标、新的问题、新的活动设计,同时需要相应的课程资源的支持。课程主题、课程资源、课程活动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校和教师应注意恰当处理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和生成性主题的关系,并加以运用,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领域。
从点到面,开发和利用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实验操作、网上搜索、网站建设等),了解相关课程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以及其对科学研究领域、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等多方面的影响,乃至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课程的设计,将科技知识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各领域完全融合在一起。这就是本论文所说的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具体界定如下:
大学文科生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主要是以STS课程设计思想为基础,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将某一科技主题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融合。
对文科生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界定,如下面图(3)示意图所示。
3.文科大学生中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的实施
实施模式的构建将有助于改进文科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应该紧紧抓住其“实践性”特征,以实践活动的创造性为横坐标,以实践的目的为纵坐标。
3.1 科技主题的选择体现创新性
科技主题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体现创新性:
其一,科技主题的选择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将来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其二,要研究地方、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结合实际条件选择科技主题。其三,选择某一科技主题,从点到面的展开,从而动态的生成教学资源。
3.2 课程资源的教学体现合作性
课程资源的教学合作性,体现在对教师教学表现形式的转变。在文科大学生科技教育视角下,传统课程实施和综合实践模式课程实施在表现方式上要实现转变。具体如下表1所示。
在转变教学方式的同时,逐步生成动态课程。以达到科技教育的目的。原因在于课程内容不是预先规定的,而是以某一科技主题为出发点,由教师和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共同搜集、筛选、整理相关内容,对该主题的内容不断地扩充而生成的。
实践活动方式是结合具体的科技内容和现有的课程资源而设计的。结合课题内容,适当介绍给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如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研究方向,有计划地设计探究活动的具体方案,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不断生成的实践活动。比如,设计了一种由某一科技主题为出发点,从科技内容和活动方法两方面展开的坐标模式。科技主题是根据“三个面向”的原则,在充分挖掘周边环境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选定的(定原点);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展开是教师和学生不断交流中,共同创生的(建立坐标轴);学生自主地选择活动方式和研究内容,自主决定研究课题(选定自己的坐标位置),然后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探究活动。科技教育的综合实践模式动态课程生成如图(4)所示。
3.3 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现多元性
文科大学生实施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全面评价。评价应突出体现全程性、多元性、多样性。
全程性是指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多元性是指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者可以是指导教师,或是教师小组,或是学生本人,或是学生小组,甚至是与实践活动相关的校外人员等;多样性表现在评价的手段和方法上,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
4.总结
文章对文科大学生实施科技教育综合实践模式进行探讨,主要以STS理论为依据,从模式的界定、科技教育主题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以及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几个方面来探讨,与此同时,尝试在本校展开实践,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文科大学生中实施科技教育综合模式,需要精心选择科技主题,不断优化课程资源,以科技创新技能培训为突破口,以课程科技活动的搭建为平台,走出了一条有学校特色的创新科技人才培养之路[4]。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杨宏霞,张玉琦,霍涌前.以化学为主题的对文科大学生科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广州化工,2011,(14):159.
[2]亓殿强.中小学现代科技教育导论热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163.
[3]孙可平.STS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9,131.
[4]薛振田,陈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广州:中国冶金教育,2011,(5):1.
作者简介:
钟友坤(1977年-),男,汉族,广西岑溪人,广西河池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物理教学与研究、计算机应用技术。
篇11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正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然而,多数院校并未取得理想的实质性进展,其原因是高职院校在实施工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须加以解决。
一、目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指导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虽然我国于2004年在国家层面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但还没有建立具体的执行或工作机构,地方层面的相应协调和执行机构基本上处于缺失状态,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还没有得到相关的财政、税务、产业和科技等部门应有的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几乎是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工作的唯一领导者和推动者。教育主管部门与财政和税务等部门在制定或执行政策和法规方面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协调。由于政府指导或调控的缺位,使得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缺乏必要的桥梁和外力的推动。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先后做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一系列鼓励高校工学结合的政策,但是现有政策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之处。其主要问题是这些规定比较宏观,不具体和不明确,缺乏强制性和可操作性。
2.缺乏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
工学结合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与实际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工与学是密切关联的,其学习目标是培养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仍沿用普通高等专科院校的固有的专业,在课程建设上,只重视理论教学,不注意或忽视职业技能教学。习惯于传统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对产业及相关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了解不够,缺乏实践经验,理论和实际脱节,课程建设偏重于学术性,过分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体现高职教育核心标准的职业能力却得不到保证。随着工学结合办学理念的提出和特色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之间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工学结合的特点决定教材整体应该由高职院校的教师和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教师熟悉教学基本规律,了解学生学习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而拥有行业背景的企业技术人员掌握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和新规定,由这两类主体参编高职教材,才能保证在教材编制形式和内容上体现工学结合。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采用的教材多是普通高等专科院校的教材,编写的课程教材往往是由不懂生产实践、缺乏职业技能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单独完成,其内容往往是套用多年来使用的普通专科院校教材的知识,其特点是学问化、著作化,强调学科结构的完整性,其思维定式是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先基础后应用。这样的教材脱离生产实际,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起不到培养职业技能的作用。
3.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不适应产学研合作的要求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立起与工学结合完全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教学制度。第一,大部分学校还没有专门的产学研合作的管理部门,一般都是由教学管理部门兼管。由于教学管理部门功能的设定和主要服务对象是在校内,所以,很难胜任大量的对外联系工作和有效实施过程管理。第二,在人员结构方面,双师型教师队伍不健全,缺乏“双师结构”的管理队伍,这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教育的核心问题。第三,在教学制度方面,我国高职院校还没有成熟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和到企业实习受到一定的限制。第四,在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整体水平不高,学生作为“非职业人”在企业的实习活动,一定程度上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干扰。
4.缺乏具有工学结合教学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一方面,由于大部分职业教育的专业师资来自工科大学,接受的是与培养工程师同样的教育;即使是毕业于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类学院的职业教育师资,也只接受了普通教育论的教育,职业教育师资只能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教学方法,或是模仿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由于缺乏基本的专业教学论的学习,一些教师不能进行相关的职业劳动过程、职业工作环境和职业活动空间一致性教学的开拓和实践,也不能针对职业变化进行教学研究,而据此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学情景设计,更是力不从心,因此,也就无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实现工学结合。
另一方面,工学结合要求高职教育教师的教学实践必须适应企业的职业实践,但是,目前高职教师在专业课上常常是纸上谈兵,与企业工作实际相去甚远。
二、相应对策
1.建立政府层面的促进机制,完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是隶属于不同管理部门的单位合作,涉及教育、产业(企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为保障合作能够持续深入开展,必须建立政府层面的促进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保障体系,尤其是法律保障体系。
职业技术教育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工学结合工作。
要深入开展我国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应重视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规划和发展中的统筹和协调作用,可由政府牵头,建立由行业主管、行业协会、教育、财政、税务、劳动和科技等部门联合组成的从中央到省、市(地)的各级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及其具体工作或执行的机构(隶属于政府综合部门),统一协调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工作,并负责研究和制定有关工学结合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负责执法检查,分析和实用性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和需求趋势,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促进工学结合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抓好工学结合的课程教材建设
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的前提是学习领域课程或项目课程的开发。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体现职业工作过程特征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必须有校企深度合作机制为保障。课程教材建设主持人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职业实践和教学实践,懂得课程开发技术。教材
编写需要把握两个原理和三个核心技术。两个原理即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和用典型产品或服务引领工作任务。三个核心技术即工作任务描述、工作任务知识负载均匀化和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典型工作过程的选择要听取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
教材内容的展开顺序应由原来的“应用模式”,转变为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的“建构模式”。教材的选用和编写,不仅要考虑工作(或项目)过程在学习现场较好地实现对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要求,也必须考虑适应高职学生的智能特点和知识、技能基础。学习情境排序要从简到繁、先易后难,知识学习优先主要是指职业经验性知识,最终是基于经验的专业系统化深入知识。教材的运用要有利于激励学生争取成功的欲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享受智慧开启的经历,享受成功,增强自信。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中,合理安排过程导向课程中必要的学科教学内容及必要的学科性理论辅助教材;要加强多元媒体组合教材的建设,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和性质,选用不同的媒体进行教学,包括文字教材、视听媒体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信息学习资源等。在诸多媒体中,文字教材应作为主体教材。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必须在个人经验基础上建构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达到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技术水平。
3.提高高职院校的工学合作的服务能力和机制建设
(1)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研究与开发。
高职院校要以科研作为产学合作的媒介,在服务中争取企业的支持,尤其是技术性较强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的支持和参与。通过技术开发研究活动,使高职院校的专业与企业的产品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从而达到“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的互动效果。高职院校还应建立专业建设指导(顾问)委员会并发挥其作用。
(2)改革工学结合教学制度和课程设置。
一是实行弹性学制和三至四个学期的学年制度。要采用同年级同专业学生分组轮换上课的课程安排,为学生自主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创造条件,切实解决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瓶颈问题。二是要采用完全学分制和模块式课程设置体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专业教学内容许可和职业需求的范围内进行自我选择课程。三是借鉴美国上世纪提出的“以地方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将学生的工作分散安排。这样可有效减轻企业的负担。四是深化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的改革。这样可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与用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体系。
适应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体系不仅涉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而且还包括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教师聘用和培养制度、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和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分配制度等。
4.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工学结合的有力执行者。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在世界职业教育界,德国对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给予了高度重视,集中了大批专家、教授,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理论及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并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实践中,取得了许多极具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有两个阶段,即大学学习阶段和教师见习阶段,专业教学论都是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的内容。在高职教育师资进修方面,一是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定期到
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二是鼓励教师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担任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这些措施会有力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保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齐艳苓.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9(5).
[3]邵庆龙.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中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篇12
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旨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培育学生的大语文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呵护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同时深刻体现了“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
那么作为课程需要以一定的材料和资源作为依托,才能够得以顺利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其实是十分丰富的,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具备发现资源的“眼睛”。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指出:“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2.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农村学校相对于城市学校来说,也许校内的语文课程资源不足,但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校外语文课程资源却是非常丰富。农村地区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历史名人、传说故事、民间特色文化、特色农产品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地开发利用,服务于语文教学,必将促进农村语文教育的发展。
当下农村学校语文教学普遍不够重视“综合性学习”,农村地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尤其是丰富而有特色的校外课程资源。由于教育观念、升学压力、教育管理干预等方面的原因,农村语文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据了解广大的农村语文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新课程标准并不太感冒,最近有人调查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满意度不高,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村的教师,可以想象新课程改革在农村的实施是相当的不乐观,很多的程度上是广大的农村教师没有受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熏陶,没有接受新课程改革的良好培训,调查显示就没有接受任何形式培训的农村教师达到百分之八点五,即使是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大部分是低水平的培训,效果十分有限,因此农村教师获得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知识只是皮毛,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理解领会不深刻,更谈不上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所以大家还是固守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而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耗费相当的时间,结果不能直接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可能会耽误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升学压力也使广大的农村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倾向于应试教育,整个社会以功利性的眼光来看待审视学校教师,考试成绩好的学校、教师就是好的学校、教师,否则就是差的。所以为了应付考试,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得不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语文知识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上,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上被视为摆设,可以教也可以不教,处在这样尴尬位置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们去充分地开发语文学习资源是不大可能的。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视,这种重视也影响到学校教师。有农村教师反映只要召开会议学校领导就会首先强调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几乎每周都强调,而且不止一次,也要求教师在班级里面反复强调安全问题,大力开展安全教育,部分学校甚至和教师签订了安全责任状,谁出事故谁负责,校外活动几乎已经被完全禁止了。一些教师开玩笑说,安全教育胜过教学了。在这种教育管理环境之下,外面的世界再精彩,相信语文老师们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在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语文教师对于开发综合性学习资源,可谓举步维艰。尽管如此,为了农村语文教育取得突破,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也为了农村学生的发展,必须开发丰富的语文语文课程资源尤其是校外的综合性学习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农村地区丰富的综合性学习资源,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语文生活观
语文生活观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刘国正先生提出来的。刘国正先生提出语文生活观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首先是语文的工具性,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全民使用语言进行交际,要使得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全体社会成员必须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因此语言也就具有社会性。这决定了学习语文不能单靠课堂、单靠学校,必须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学习、应用、掌握语文这个工具。“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刘国正先生强调语文教学必须以“联系生活”为前提,他说:“与生活相结合,则读有嚼头,写有源头,全局皆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不到生活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生命力。关于“社会性”问题,刘国正先生认为:“社会性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学语文,语文课堂是主要场所,第二场所就是学校各科的教学,乃至各科的课外活动。”“如果把圈子划大一点,家庭也是学语文的相当重要的场所。再划大一些,就是社会。”“第二层意思,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反观刘国正先生的语文生活观,突出了语文教学的两翼――课内和课外,也就是要在课堂、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广阔的天地中学习语文,就要充分开发利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两种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广大的农村语文教师应该从“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出发,解放思想,改变传统落后的语文教育观念,树立语文生活观,在充分利用好课堂资源、校内资源的同时,要不断寻找语文教育教学新的发展点,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校外可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
二、建立转换协调机制
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需要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建立起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转换协调机制。首先应该树立课程资源共享的观念意识,加强农村地区学校之间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合作,鼓励各个学校与学校之间合作,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建立起社会广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运行机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其次应该争取地方各界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只有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才能确保建立健全校内校外综合性学习资源的转换协调机制。这样可以利用地方和兄弟学校的学习资源,也可以将校内的课程资源向地方和其他学校辐射,强化各种公共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共享。为此,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并且提供相关的服务。
三、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其实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校园中也有许多的综合性学习的资源,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阅览室、黑板报,校园竞赛活动、教师和学生等也是重要的资源。语文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的专题“图书馆”,相信绝大部分农村中学都有图书馆,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并且供人们阅读和学习的场所。农村地区学校的图书馆可能规模比较小,空间有限,仅仅可以供师生们借书,尽管如此,还是可以借此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介绍图书馆的设施、藏书规模和服务的项目,介绍有关借书的规则、借书的方法。学生还可以以自己的一次借书经历为例,展示借书的整个流程,如何借到自己喜欢的图书资料。同时抒发一下借书的体验和心情,增强对学校的情感。将此整理成文章,和全体同学交流分享。又比如办黑板报,可以让学生学习有关板报的知识,注意相关的注意事项,集思广益亲自办一期较高水平的板报,最后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总结办板报的经验教训,并且形成书面报告。整个过程,学生可以获得知识,得到锻炼,还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只要教师肯动想办法,能够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精诚合作,和学生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充分使用校内的学习资源,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挖掘地方特色资源
农村地区的地方特色资源可谓丰富多彩,民情风俗、神话故事、文物古迹、历史名人、自然风光等。而且农村学校的学生对这些综合性学习资源比较熟悉,便于开发利用,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加强地方资源的开发利用。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人杰地灵,素有“名人之乡”的美誉,曾有“一县八进士,三科两状元”的美称,如今更被誉为“状元之乡” “将军之乡” “冠军之乡”。主要名人有清代乾隆年间的贤相陈宏谋、“三元及第”者陈继昌、民国时代总统李宗仁和国防部长有“小诸葛”之称白崇禧、中国人民副总参谋长李天佑等,此外还有唐灵生等奥运会冠军。临桂县还有六塘虾子舞、四塘牌灯、两江板凳龙、五通农民画、彩调等民间传统文化。自然景观众多,有桂柳古运河的源头――会仙湿地、桂林“九寨沟”――桂林红溪原始森林瀑布景区等享誉全区的十多处景点。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开发利用这些可贵的资源,围绕这些资源可以分为许多专题,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例如可以设计以“名人”为专题的综合性学习,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工合作,每个小组负责一位名人的调查了解,通过网络、书刊和民间实地访问,了解他的生平事迹、成长历程、主要成就(历史贡献)等方面,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然后举行课堂交流会,最后撰写成文。也可以结合语文版初中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的专题“为本地人物立传”,给某一位历史名人或者现实的著名人物立传,例如奥运年会冠军唐灵生。此外,还可以“传统文化”、“旖旎风光”或者以某一土特产等等为专题让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开发利用本地的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这样可以使广大农村孩子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以生长在这块热土上而感到骄傲自豪,以家乡的这些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奋斗的动力,多年以后回报家乡、建设家乡,使家乡更加美丽繁荣。这样能够在培育乡土情结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文素养。
农村地区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丰富多彩,教师们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树立生活语文观、大语文观,努力发现、积极开发利用本地区的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努力建设开放、有序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将促进农村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
篇13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达23%。全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数和学生数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大众化和高职教育大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发展中两个重要的特征性要素。WWw.133229.CoM以马丁·特罗依据美国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作为揭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和趋势的预警理论(“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达到一定发展目标之后的一种预警”)为起点和线索,可阐发为分析我国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发展新视角。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得依靠高职”,所以,体现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新高职教育模式,不仅表现在数量、规模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即“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制度创新”带来高职教育整体的根本性变革,使得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至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应对这一变革的新理念:
第一,在教育思想的转变方面,形成了平民化的教育理念。相对于“精英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们不再把接受高等教育视为“有钱者或智力上具有卓越天赋者的特权”,接受高等教育也不再是实现特权的途径,而是在知识化、信息化经济社会条件下,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和途径,并且越来越被赋予公民社会义务的观念色彩。基于社会平民生活需要的技能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引导学生提升品质的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等教育目标被弱化。
第二,在教育角色的转变方面,形成了平等化的教育理念。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和对外开放带来的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大众化以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的自主、平等、多样等基本观念,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角色由“理所应当的权威”向“社会思想多元竞争的优胜者”转变。使得运用和中国化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首先证明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并比较其他理论学说的先进性,才能发挥其主导性和实效性。
第三,在教育过程的转变方面,形成了人本化的教育理念。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旨融合了当代社会消费市场、民主政治、人权文化以及和谐社会等时代文明成果。在教育活动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上,均发生了“以学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活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再视学生为必须改造的教育对象,而必须依照学生实际成长成才个人目标的需要,为其提供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满足学生在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两方面的均衡、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四,在教育评价的转变方面,形成了社会化的教育理念。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知识生产与传播功能的实现,已经不能在“象牙塔”内的自身循环中完成,而必须在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实践需要的过程中完成。这使得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评价的核心标准,由学生个人拥有的理论和学术水平向社会认可的能力与素质转变,知识标准体系向行动标准体系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也是要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是否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尺度。
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教育”发展阶段的质的区别,就是高等教育全面走向社会生产生活、服务和满足大众需求过程中形成的公平与平等理念。它不仅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指导思想,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根本性变革的基本原则,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诸方面、诸环节、诸活动内容创新与发展的灵魂。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体系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由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教育目标所决定的理论教育体系。它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是:为高职大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人才而展开的、旨在促进高职大学生掌握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思想素质的理论教育。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要通过和中国化理论课的教学实现教育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理论课教学集中表现为“四个体系”之间的“三个转化”,即由理论体系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素质体系的转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实现“三个转化”的过程中,必须在遵循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规律、新特点、新要求的前提下,体现高职教育的个性要求,把和中国化理论体系的一般原理,转化成为具有高职特点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素质体系。
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就是符合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职业人才的教育性质与目标的要求,能够满足高职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均衡、全面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和中国化理论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
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就是针对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通过合理配置师资队伍、教材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等要素,而建立起来的教育教学模式。它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和中国化的理论观点和科学方法,使其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职业变迁和生活变化的理论修养和认识能力。
具有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体系,就是针对高职大学生成为高级职业人才的全面发展要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学生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体系。高级职业人才必须具有适应职业岗位劳动需要的职业能力,但是这种职业能力的大小、发展潜力、对职业变迁的适应能力等,都是由素质的高低决定的,只有拥有高素质,才会在复杂的职业劳动中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创造力。面向21世纪、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新理念,使得职业教育不仅要解决学生面向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问题,更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培养其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综合素质。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方法
教学方法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质量水平的高低,而且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也是重要的约束性因素。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应对大众化发展的变革中,教学方法必须与教育观念、教育目标的变革同步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
学界对教学方法有“方法说”、“方式说”、“活动说”、“手段说”等诸多观点,笔者认同把教学方法定义为“在一定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整套操作策略”。其本质在于与教学观念、教学目的相适应、相配合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有效组合,它表明,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是~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伴随教学观念和目的变化而改变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应对大众化发展趋势和要求的过程中,由于教育观念和教学目的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学方法作出相应的变革。
首先,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平民化、平等化、人本化、社会化的新教育观念,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由对人的基本观念、思想方法进行强制性的修正转向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合乎人性发展需求的引导。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民主化”原则,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双边、多边互动型的教学方法,以良性的双向交流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顺应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大趋势的教学方法发展的方向。
其次,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掌握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和提升思想素质的教学目的及其实现目的的教学体系,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由单一的以掌握理论知识为最终目的转向实现遵循理论知识一方法能力一综合素质渐进、全面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由于新教学任务体系决定的教学活动内容、方式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企图制定经常使用、数目有限的几种教学方法是错误的。依照实现掌握科学理论知识,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等不同教学目的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总体过程中实现对这些方法的有效配置和组合运用,是顺应大众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展大趋势的教学方法创新的原则。
把“民主化”的方向与“组合化”的原则相结合,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方法实践发展的基本导向。
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评价
教学评价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它不仅对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更重要的是通过反馈于新的教育实践而产生导向作用,影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方向、内容形式和质量水平等诸方面的变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由于应对大众化发展,而在教育观念、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产生深刻变革,客观地要求评价标准、方式也进行相应的变革。
首先,在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价值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担负着对高职大学生系统地进行和中国化理论的教育任务。完成这一教育任务,就是把和中国化理论体系经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向学生素质体系转化的过程。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中介和载体,自然也是评价理论教育的内容。但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停留在对学生获得理论知识状况的评价,而是着重于理论教育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评价。只有把和中国化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的科学思想观念和方法,成为指导生产、生活实践的行动指南,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价值性才得以实现。
其次,在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外在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首先是一个把理论知识、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等内化为高职大学生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过程。对其评价中就必然要包括对内化的内容、方法,特别是结果,即对学生形成的内在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进行评价。但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在评价不是体现自身性质和目标的终极性评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最终成果,在于所培养的高职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更重要在于将其内在素质“外化”,表现为职业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基于良好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价值准则所展现的行为表现与行为习惯。只有把和中国化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良好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行为习惯,成为提升个人品质、规范公共行为的思想与方法基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才得以实现。
第三,在现实评价与潜在评价的统一中,更加侧重于潜在评价。同任何教育活动一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对学生即时形成效果,能够使他们接受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能够在现实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改善思维和行为。但是在当代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成为教育的时代性特征。高职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已有的观点和方法,更需要培养自我教育、终生学习的理念与能力,保证高职大学生作为职业人才,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中始终具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只有把和中国化理论转化为高职大学生现实与潜在的思想观念、科学方法、发展能力,为自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代性才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