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建筑施工组织实训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施工组织实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施工组织实训总结

篇1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南方职业学院2014年度院级立项课题“基于工作过程施工组织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编号:14YB04)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施工组织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施工组织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其核心是根据工程实施复杂程度研究工程建设项目整体统一规划和系统性管理内在规律,是建筑施工单位以整体化、系统化理念对施工项目制定决策、做出规划、组织施工、控制质量和成本等并协调各个施工环节的统筹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因此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而很多时候我们的高职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综合能力有待加强,于是本文将从以工作过程分解施工组织的任务进行研究,以期提高施工组织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能力。

二、全面贴合建筑施工实际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实践型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追求,将岗位工作实践为课程的逻辑起点和主线,引入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形成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态度有机结合的课程目标体系,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形成课内外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工作岗位及所需工作能力分析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主要考虑工作过程中的系统性特点,课程组对湖南建工集团公司等建筑企业的调研,我国现在建筑工程项目主要采取的是项目经理责任制的生产组织形式,岗位组织普遍采取在领导决策层下设置执行、作业层的形式。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构成了项目领导和决策层;领导决策层下的执行层也肩负项目管理职责,主要由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等人员岗位构成;最基层的作业层主要是指各工种的施工班组,常见的有砌筑工班组、钢筋工班组、模板架设工班组等。建筑技术专业所涉及到的主要有施工员、质量员等位于工程建设执行层的岗位,而各个岗位所需要达到的工作能力要求则由企业技术人员以及课程组老师在分析岗位能力的基础上加以确定。

具体来讲,施工员所需的职业技能主要为读图能力,包括正确识读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构图能力,即借助建筑CAD软件绘制建筑图纸的能力;能够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能力;对建筑工程施工良好组织的能力;对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合理规划和制定能力;建筑工程的基本测量技能;正确使用、检验和保存建筑材料的能力;对项目工程费用进行预算和决算的财务能力;依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文件检验工程质量的能力等。通过对职业岗位分析,可以明确培养目标,使之具备建筑施工能力。

在总结相关职业技能之前,我们对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M行了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分析建设施工的具体施工过程,分解相关工作环节,依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和专项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力并进的策略与企业共同构建了基于行业需要、突出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二)创新“以实践为指导、课业评价”课程实践教学设计

1、以课程实训为主线的情景教学设计

结合实践情境进行教学能够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不仅易于学生接受、操作而且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1)课内实训。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之中有计划的引入实践教学,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巩固的相统一,使学生能在实践中了解诸如施工现场的布置、劳动量的计算等现实性的知识内容。实践教学能有效解决理论知识抽象、枯燥,不易掌握和运用的问题。

(2)集中实训。除了课内实训之外还要以课程集中实训提升实践教学的含量,可以采取与建筑公司合作进行学生顶岗实习,利用集中的实践有效提升学生对工程进度及主要施工方案编制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的把握和处理能力

(3)综合实践。实践教学的内容必须多样,形式也必须丰富,常见的形式有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以此提升学生对施工组织整体策划、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具体技能运用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识与能力相统一,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

2、模拟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设计

在课程理论讲解过程中掌握学生学习程度,正确理解技能为主理论够用思想,模拟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设计,前提要做好相关准备,教师要提前发放一套简单的图纸,积极准备教学过程的资料,才能使得该模拟实现。模拟实践教学法主要包含以下模拟实践环节。

四、改革的预期成效

1、教学实效性得到明显提升。我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该实践教学体系完成了2015届及2016届的教学,从教学效果看,我发现动手操作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和热情,更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较熟练地安排施工组织进度计划。教学做到老师教、实践教、学生学、学生做几个环节相统一,为学生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职业技能基础、个人兴趣基础。紧贴未来真实的工作环境设置教学领域,研究、设置教学内容,使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职业综合素质、职业兴趣得到同步提高,切实增进其未来的个人竞争力。

2、不仅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使学生职业综合素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通过对两届毕业生在顶岗实习工作跟踪调查,我系学生普遍表现出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勤奋踏实,拥有良好的工作能力,能专业地编制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进度计划,学生实习的各个岗位能得到相关岗位人员的好评。

五、结语

“以学生为本、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是以培养适应社会、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施工组织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要以就业岗位的实际工作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专项基础能力、综合实务能力、毕业顶岗能力、社会沟通能力,使学生达到毕业即可顶岗就业,成为生产一线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延该.加强专业建设实践“工”与“学”[J]. 新课程研究,2014.

[2]安素莉.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4.

篇2

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以建筑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施工技术为主线,与行业、企业专家联合按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开展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建筑工程基层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用5个学期完成职业基础课程领域、职业能力课程领域、职业素质拓展课程领域的知识及技能培养,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包括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第二阶段用1个学期的时间到校外进行顶岗实习。

1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现状

1.1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内容

目前,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是学生于第四学期末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为期三周的实践操作实训,主要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模板工、架子工、砌筑工、抹灰工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方法,为今后从事施工员等岗位的工作打下基础,学生按小组分别进行各工种的实训操作。

1.2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不足之处

通过往届学生的实训,我们感受到当学生穿着工作服在实训场的氛围中操作时是充满了热情,但没过多久由于工作的艰苦、单调学生中就反应出一些情绪,借口这些工种实训不是他们今后的工作,实训工作有所懈怠,最后经过指导教师的分析帮助,学生们还是按要求完成了实训工作任务,但是通过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对于下一级的学生来讲如果不认识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作用就不能认真完成该项工作任务,今后对现场施工工艺开展、施工工艺操作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就没有相应的经验,在顶岗实习时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指导教师的分析观察,发现了产生消极情绪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按照各工种实训要求开展工作,属于被动型完成任务,缺乏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各工种独立开展实训,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

2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改革

2.1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方案改进

针对以上情况,教研室成员经过企业调研及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探讨,制定了新的实训方案,方案能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提高,主要内容是据实训指导给出模拟工程概况,综合运用所学的《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预算》等科目的知识,分组进行模拟施工项目施工图设计、制定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因实训时间限制故模拟工程是简单化的一间房间)、工程量计算,各班实训小组成员根据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指导书的要求独立完成相应的资料并合作完成实训操作,小组长俨然项目经理,小组成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材料员、监理员、预算员、安全员、测量员,他们的工作既有独立考核的部分又有合作完成的内容。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按照指导思路自己主导组织开展实训工作。最后成果由指导教师现场分析评比,建筑施工模拟实训项目由单一的工种实训转换为综合实训。

2.2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方案实施

学生从接到任务开始就充满了热情和想象,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模拟项目但是都要完成相当于一个单项工程所开展的设计、施工、验收程序,从学生对人员的精心组织安排、设计方案的反复讨论制定、实际操作的互相比较竞赛、验收时认真听取讲评及合理的争论,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种施工模拟实训方式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阅读学生施工日记、施工总结及实训过程的指导,学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具备了一定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相当高,对其中的设计问题、计算问题不厌其烦的查资料、讨论、咨询,对施工的开展更是你追我赶不甘人后,对操作工艺精益求精,有的主动对某些操作项目重新返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综合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图纸的绘制不规范;图纸识读不熟练;设计规范不清楚;施工工艺、工种交接、施工规范不明确;操作不正确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既反应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同时也反应了教学过程的弱点,面对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实践教学改革,相关专业课程也应思考教学改进思路。

3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进一步改革——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这种方案目前得到了认可,但通过实训反应出的问题应得到进一步解决,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综合了各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怎么让学生把这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得到应用,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大纲讲授理论知识,同时还应结合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要求把对应的实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这样在今后的建筑施工模拟实训中学生才能熟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训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篇3

一、建筑施工实训课的现状

1.建筑施工实训课的内容

目前,建筑施工实训课是学生于第三个学期测量放线中级工考核,第四学期末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为期三周的实践操作实训,主要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模板工、架子工、砌筑工、抹灰工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方法,为今后从事施工员等岗位的工作打下基础,学生按小组分别进行各工种的实训操作。

2.建筑施工实训课的不足之处

通过往届学生的实训,我们感受到当学生穿着工作服在实训场的氛围中操作时是充满了热情,但没过多久由于工作的艰苦、单调学生中就反应出一些情绪,借口这些工种实训不是他们今后的工作,实训工作有所懈怠,最后经过指导教师的分析帮助,学生们还是按要求完成了实训工作任务,但是通过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对于下一级的学生来讲如果不认识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作用就不能认真完成该项工作任务,今后对现场施工工艺开展、施工工艺操作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就没有相应的经验,在下工地顶岗实习时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指导教师的分析观察,发现了产生消极情绪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按照各工种实训要求开展工作,属于被动型完成任务,缺乏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各工种独立开展实训,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在一起,因此学生积极性不高。

二.建筑施工实训课的改革

1. 建筑施工实训课的方案改进

针对以上暴露出的不足之处,我们教研组成员经过企业调研及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探讨,制定了新的实训方案,方案能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能力提高,主要内容是据实训指导给出模拟工程概况,综合运用所学的《建筑制图》、《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预算》、《工程测量》等科目的知识,分组进行模拟施工项目施工图设计、制定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因实训时间限制故模拟工程是简单化的一间房间)、工程量计算,各班实训小组成员根据建筑施工模拟实训指导书的要求独立完成相应的资料并合作完成实训操作,小组长俨然项目经理,小组成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材料员、监理员、预算员、安全员、测量员,他们的工作既有独立考核的部分又有合作完成的内容。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按照指导思路自己主导组织开展实训工作。最后成果由指导教师现场分析评比,建筑施工模拟实训项目由单一的工种实训转换为综合实训。

2.建筑施工实训课的方案实施

学生从接到任务开始就充满了热情和想象,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模拟项目但是都要完成相当于一个单项工程所开展的设计、施工、验收程序,从学生对人员的精心组织安排、设计方案的反复讨论制定、实际操作的互相比较竞赛、验收时认真听取讲评及合理的争论,我们欣喜地发现这种施工模拟实训方式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阅读学生施工日记、施工总结及实训过程的指导,学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具备了一定处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相当高,对其中的设计问题、计算问题不厌其烦的查资料、讨论、咨询,对施工的开展更是你追我赶不甘人后,对操作工艺精益求精,有的主动对某些操作项目重新返工,学生的基础知识及综合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图纸的绘制不规范;图纸识读不熟练;设计规范不清楚;施工工艺、工种交接、施工规范不明确;操作不正确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既反应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同时也反应了教学过程的弱点,面对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实践教学改革,相关专业课程也应思考教学改进思路。

三. 建筑施工实训课的进一步改革――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这种方案目前得到了认可,但通过实训反应出的问题应得到进一步解决,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综合了各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怎么让学生把这些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得到应用,教师除了根据教学大纲讲授理论知识,同时还应结合建筑施工模拟实训的要求把对应的实训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这样在今后的建筑施工模拟实训中学生才能熟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训能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建筑工程技术的专业教师在熟悉各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要加强课程之间联系,认真制定理论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大纲,对于理论教学中实践教学安排要引起重视,做好安排确实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使学生在建筑施工模拟实训中能把专业知识融汇贯通获得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实际能力,为后面的下工地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如《建筑制图》课程中通过实训练习要求学生掌握制图规范、表达方法及绘图技巧;《建筑材料》课程应使学生掌握材料的性能及选用、施工现场施工配合比的确定;《房屋建筑学》通过现场教学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的要求、通过课程设计掌握施工图的设计、《建筑结构》通过参观、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设计及计算;《建筑施工技术》通过视频教学、实训场边教边学、现场观摩使学生掌握施工质量规范、操作方法、工艺流程;《施工组织设计》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步骤,根据模拟工程概况及设计图纸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建筑工程预算》课程在教学中使学生能熟练计算出各种材料的工程用量,并能将工程量汇总编制成计算书(手工或软件计算);《工程测量》能熟练计算和掌握现场定点的精度。

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实际就是加强课程技能训练,主要是学生在学校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的操作。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点内容、特色内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基本技能、职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实践教学,形成“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工学交替为途径,理论教学与职场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任务驱动与顶岗实习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四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篇4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 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工程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管理逐步成为建筑施工的重要要素。建筑业的发展给传统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整个行业管理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鉴于行业管理、市场监督、行业自律、标准体系等诸多因素制约,这就要求传统的管理模式实行相应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市政工程还是其它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更是一门应用专业课程。而建筑事业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要求学校应该对施工组织与管理教学进行改革,着重于应用技能训练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

1.课程现状与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教材内容不合理,跟不上工程建设需要。现有的教材多是沿用本科教材或其基础上进行修改,理论知识比较多,案例较少或没有,不能适应本专业的发展需求。而且,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教材的编制理论性强,涉及内容多而深,专业技能训练无法体现,新标准、新技术、新设备等往往滞后。目前的教材,旧内容所占比例仍较大,脱离工程实际,学生学到的知识过于老化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从事的测量工作与教学内容差别很大。同时,随着建筑专业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测量教学的课时却不增加,较少时间完成较多的测量教学任务,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也就无法满足施工岗位的需求。二是测量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能适应现场施工要求。目前的现状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授课原理偏多,理论和实践之间严重脱节,出现了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对学生没有信心等不良的教学现象,实践课内容不能和工程实际紧密相连,实习内容空洞。

2.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1 合理选用教材和增加课时,学校应该摒弃盈利目的,不使用错误率较高、无权威性的教材。应该精挑细选,选择权威性高,编得比较好,错误率低,且内容难度相当的教材;高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增加本课程的课时,可以采取每星期多增加课时或者推迟课程考核的方法。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本着以能力为本位的精神,以项目教学为出发点,将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内容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划分为各个小项目,通过建筑现场工地的广泛调查,根据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围绕这一教学目的,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精选,做到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

2.2 通过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问建筑施工题的能力。一方面,可以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案例教学,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再举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也可以在讲解新知识点的过程中穿插、结合案例,让学生明白知识点的运用。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案例讨论教学,通过分组讨论、组间辩论等形式,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可作适当总结。总结时可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其讨论过程及所得结论的可圈点之处,同时亦应着重剖析其欠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案例要进行精选,有时代性,分析过程及拟实现的目标要有系统方案,案例要反映最新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突出该学科的实用价值。也可以让学生讨论经典案例,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

2.3 教学中贯彻实践教学为核心,以实训、实习为主线,理论教学为实训、实习服务,实训实习中贯穿理论指导,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生分成各个小组,选定学习项目,合理分工,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实训、实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完成任务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讲授知识,把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可以采用以下流程,先是教师给出多个实训任务,然后学生根据任务需求选定学习项目,再是各个小组制定完成任务的方案,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选定任务。教学形式改变了,教学评价也要随之变化,建立本课程学生考核档案系统,随时记录项目及任务学习情况,其中任务实践与理论考查分别占综合评论的比重;再结合学习表现、技能认证等方面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 李新梅.公路施工项目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年

[2] 张彦鹏.探析建筑工程质量事故产生的原因[J].中国科技财富,2011年第03期

[3] 邸利如.铁塔生产基地项目前期筹划方案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篇5

1毕业设计改革背景

该专业主要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单位培养施工技术员和监理员,学生应重点掌握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及建设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的能力和技能。而传统的毕业设计是进行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及预算,主要是训练学生建筑设计和结构计算能力以及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能力,这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业务规格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基于以上认识,在最后一学期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综合训练,取消传统的毕业设计,并以职业技能综合测评取代毕业设计答辩。改革效果较好,学生动手能力逐年明显提高,受到了建筑企业的普遍好评。

2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设计的改革对该专业学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作用,其主要是将毕业论文答辩的方式取消了,只是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检验和训练,这样一来,该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难度降低了很多,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的有效落实,还有就是通过毕业设计的改革,有效的统一了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了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同时也完善了该专业的毕业考核,科学合理的统一了专业规格和考核内容。最后能够促使该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样一来,对于专业能力掌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够被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在一定程度上,高职的教育特色能够完美的体现,同时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和择业。

3职业能力(技能)实训

根据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和人次业务培养的要求,工程监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实训分为三个阶段,一共具有17周的时间。首先第一个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实训阶段,其的时间共需要5周,这个阶段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建筑工程的设计能力、建筑制图能力和识别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第二个阶段是建筑工程监理规划的设计实训阶段,共有2周的实践,这个阶段主要的目的是培养该专业学生立足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工程项目的监理规划的设计能力。这两个阶段的职业能力的实训工作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图纸设计成绩和工程项目的规化设计成绩的评定。最后一个阶段是建筑施工和建筑工程监理的实训,这个过程共有10周的时间,主要的内容主要是训练毕业生的现场技术和现场监理工作,这个阶段有利于毕业生施工组织、施工技术和施工监理等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的实训完成之后,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的综合测评需要及时的进行,然后将第三阶段实训的测评成绩与前两个阶段实训的测评成绩进行相加处理,最后形成毕业生的最终成绩。

4职业技能综合测评

4.1测评组织。由建筑设计院工程师、监理公司监理工程师、建筑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站工程师、建筑工程公司技术员及我系建工教研室专业教师组成A、B两个工作组。A组为建筑工程施工测评组,B组为建筑工程监理测评组。

4.2测评试题。试题侧重技能操作和能力测试,由专业教师及施工、监理企业的专家共同编写。试题分为A、B两类。A类一建筑施工能力(技能)试题:包括技术员实务、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方案、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使用及检测等。B类一建设工程监理能力(技能),包括监理员实务、建设工程监理概论、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等,题型为案例分析。

4.3测评程序。由工作组秘书组织学生依次到A、B测评组参加测评。被测试学生随机抽取试题,需抽取A类试题建筑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施工实务或管理各一题,抽取B类试题一道。抽取试题后(试题原则上不得更换),准备10~15分钟。然后学生对测评试题进行分析回答或现场操作,答题和操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各组评委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现场打分,平均分作为学生该项成绩。

5成绩评定

最后综合成绩由建筑施工图设计、监理规划设计、施工技术和工程监理实训、综合测评等四部分成绩构成。

5.1建筑施工图设计成绩(15分)。根据房屋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表现、施工图质量、运用理论知识的准确程度、设计说明书等综合评定。

5.2监理规划设计成绩(15分)。根据监理规划设计阶段的实训表现,以及监理规划设计的质量、规划的合理性等综合评定。

5.3施工技术和工程监理实训成绩(10分)。包括施工表现、实训日记、实训报告(总结)、答辩成绩。

5.4综合测评成绩(60分)。其中建筑工程测量20分,建筑施工内、外业管理实务20分,由学生抽取A类试题现场测评;建设工程监理能力(20分),由学生抽取B类试题现场测评。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设计改革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其是大势所趋,对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具有良好的发展机会,通过毕业设计的改革,学校和社会能够很好的检验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有效的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经过调查显示,各个建筑企业和公司对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完善和健全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设计,可以有效的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要求,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还能够促进我国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朝升.对工程监理人才问题的思考[J].建设监理,2015(8).

[2]黄云龙,刘大成.工程监理为农发项目保驾护航[J].当代农村财经,2014(9).

[3]韩玉英.工程监理的现状及出路之我见[J].建设监理,1998(4).

篇6

在中职院校中建筑施工技术一直都是土建类专业重要的一门专业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这门课更注重实践与综合性。目前,学生学习该课程仍然主要是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即任课教师简单直接的课堂授课方式,学生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或者并不同步进行,主要原因一是安全问题,二是不一定找到合适的施工工地即实践场所。因此,急需创建一个高效的实训教学模式,做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既能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又能在实训过程中注重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一、示教模型实训场地的建立

因校外实训或实习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可选定校内某场地作为专门示教模型实训场地,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建筑结构从场地勘察、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封顶等过程的半成品,这个建筑结构要求与实际建筑结构同样大小,但是必须表现各项施工进程。我们称之为反映一系列施工进程的示教模型。该模型可作为土建类专业的模拟仿真的实训手段,尽管目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实训手段,但建设较完备的校内示教模型实训场地,发挥多种功能,具有自身突出的优势,可作为中职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

二、示教模型实训的多种功能

1.认识实习

示教模型相对完整地重现了实际施工中从图样识读、下料加工、安装施工、质量验收的全过程。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讲解,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境中完成了感性认识,这比在课堂中学习更生动、形象、便于理解。此外,在实训工场的计算机中,可收集、制作一些有关施工过程的动画片,作为参观静态施工过程的补充。还可以收集、自行拍摄一些实际工程当中的施工照片和视频。了解、熟悉这些信息将极大地丰富示教模型实训的内容,完全满足认识实习的需要。

2.施工实习

显然,示教模型实训场地不能仅仅满足认识实习的需要,还应该作为施工实习的场地,即直接动手进行施工操作、现场学习施工技术。实训场地还要设有现场操作场地,教师根据授课的进度,随时安排施工实训,在校内实训场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必要时辅助施工照片、视频,比如制作混凝土结构梁、板、柱、楼梯、楼盖、雨篷等整个构件或一部分,整个制作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决策实施,教师可以在之前课堂上介绍构件组成材料、制作流程、注意事项等,让学生按小组查阅资料写好操作步骤,做好充分准备,完成之后写出总结或体会。这种结合亲身动手操作,让学生更了解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学生在工程技术的问题上,有更好的解决与分析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等方面的能力。

3.复合实训

示教模型相对完整地重现了实际施工中的全过程,这也涉及很多其他专业课程,比如: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测量、施工组织、建筑构造、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安装等重要课程。因此,还可以用来组织复合实训。例如,在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课程中都讲到雨棚,它有多种形式,可做成结构形式,也可做成建筑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雨棚的受力钢筋应设置在上面,这与一般的梁配置受力钢筋有区别,为什么呢?在建筑力学课程中可以找到答案,该课程常将结构形式的雨棚简化为平面的悬臂梁,与墙的连接为固定端支座,受向下的均匀分布荷载作用时,上部受拉,因此必须将受拉钢筋配置在上面。

此外,在复合实训中由于时间长、涉及课程多,而且各门课程研究重点也不相同,所以也要注意场地的使用效率。如果某种构件在某课程中已要求制作过,在其他课也涉及时,不必再重复制作。这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存取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也可探讨在电脑中制作三维立体模型、动画模型。

笔者认为在复合实训中可加强计算机的使用。如在平法识图教学中,梁中的钢筋关系十分复杂,理解难度很大,虽然在施工实训中可以动手操作,但不会反复去做。这时可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一些三维立体模型,如三维模型软件3DMAX 、MAYA、SketchUp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软件,并利用它模拟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构件及施工过程,这样学生对此更有兴趣,既学习了软件,又巩固了专业知识。

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4-0136-02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中,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功能型、适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如何在校内培养高素质人才取决于高性能的教育,这其中的教育包含了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以及师资力量,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是任何从事学校教育的老师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笔者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核心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进行全面性的改革,并结合施工现场的经验进行教学研究,总结归纳如下。

1 教材设计理念改革

首先,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通过课程改革体现出来。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取是课程改革的灵魂,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材大多过于陈旧,施工技术课程中许多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标准和规范没有被编者吸收,比如钢筋混凝土施工章节中钢筋部分的讲解,很多教材还在沿用03G101图集,而新版的11G101图集已经明确规定将03G101图集废除,部分年轻教师对此没有太多的关注,一直沿用原先的图集。根据建筑市场施工工艺、建筑材料和新方法的更新情况,本校结合学校双师型教师丰富的施工经验,以及教师假期到企业定岗实习参观的回馈,及时将最新的图集、规范标准以生动有趣的图片和文字形式修订成一套学校内部使用资料发放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尽早的了解到新的市场动态,增强了毕业后到施工单位的竞争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习实训为三条主线,结合多种方法教学方法的优点,正确引导学生增强其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其次,要有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根据施工技术课程在市场中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使其完整结合,将工学结合环节真正落实到实处。最后,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立在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建筑识图等课程基础上的综合性课程,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将相关课程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因此对施工技术课程教材设计改革显的尤其重要。

2 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课程改革要始终坚持“实践出真知,创新出人才”的改革思路;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通过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的改革,让学生接触最前沿的学科动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阶段,坚持把握一条主线,即: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能力及对应课程,同时组对成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反映信息链。建筑施工生产一线需要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人员,该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大多数从施工员做起,主要工作内容是在项目经理领导下,深入施工现场,协助搞好施工监理,与施工队一起复核工程量,提供施工现场所需材料规格、型号和到场日期,做好现场材料的验收签证和管理,及时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和工程量签证,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工程的资料收集、保管和归档,对现场施工的进度和成本负有重要责任。应具备多项综合能力,即建筑识图能力、建筑施工测量能力、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常见建筑材料应用级检测能力、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管理能力、工程资料管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主要工种操作能力。

3 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

建筑施工技术与其它课程相比更侧重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尤其重要,同时,基础理论教学也不能放松。根据课程情况按照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工程实例,利用项目化教学法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完成课程理论教学。根据课程能力考查点的要求,按任务驱动确定课程教学单位设计(见表1)。针对施工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室内教学抽象性的特点,课程教学应以“教学能力点和教学模块”对接为蓝图设计,加强案例教学,将课堂转移到实训场地进行,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条件下由师傅操作,学生观摩提问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和归纳总结。例如,讲解分部分项工程中的混凝土工程时,可分别讲解钢筋绑扎、模板支护、混凝土浇筑、振捣和养护等检验批内容,能够让学生亲眼目睹具体施工工艺的操作过程,将书本知识理论和实践结合,达到理论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完美统一。

4 强化项目训练

项目运用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成果,也是每个参与学生最乐意看到的结果,其本质是对学生和老师努力最大的肯定。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选择任务目标相似,对应的相关技能和专业知识要求相似,规模同主体任务相当的内容,最大限度的让每一个参与的学生相互配合操作实施。当目标项目结束后,教师对目标项目进行评比和打分,随后制订强化训练任务,迫使每个参与项目的学生根据刚才团队合作的经验进行独立完成,此时,老师充当旁观监督员的角色,在学生强化训练的过程是考评学生知识和能力应用水平的最佳时间,是收集学习成果评估和个人能力掌握的可靠证据,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关键因素。

5 完善学生考核评价

由于建筑施工技术专业实践性很强,针对该课程改革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实践掌握能力,宜采用理论考试和学生的实际操作相结合来综合评价(如表2)。通过任务制定、执行、理论考试等几个过程,考核任务驱动教学的效果,最终达到学生学懂理论知识和掌握实践能力的目的。

总之,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课程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了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的完美结合,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专业知识,教学更加真实与市场实际接轨,增强了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改进,循序渐进,不断总结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篇8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具有课程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实践性、职业性、案例性强等特点。

(1)课程综合性强、知识跨度大。课程所含理论知识涉及工程技术、经济与管理等多学科领域。

(2)实践性强。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课程内容是实践的总结,它来之于实践,用之于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大都是典型的案例。

2.实训在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1)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的发展现状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能否在教学时间有限的前提下,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选择讲授的基本内容和确定讲授重点至关重要。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课程可以分为招投标和合同管理两部分,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每一章的内容都讲述一遍,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能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主要的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另外,还要搜集、选择国内外最新资料,以便能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补充最新成果,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能与实践保持同步。

(2)把选择讲授的内容整合成相对独立的模块,确定案例涉及的知识体系。把课程分解为招标与投标,开标、评标与定标,合同、合同管理等单元,可以设置一个模块;对于知识量大的单元,根据内容内在的连续性、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知识量的大小,可以设置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一个。

(3)确定各实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并规划教学环节。进行案例设置时,每一个案例一般都包括:针对本案例核心知识的现场录像、针对本案例核心知识的现状、提出针对本案例核心知识的问题、讲解本案例核心知识的基本原理与典型的操作原理的flash演示、讨论并解决上述问题。其中,现场录像、工程现状是案例教学的重要基础。

3.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实训教学的环节

(1)形成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阶段。通过多媒体播放案例背景,录像的内容主要涉及FIDIC合同条件,合同总价,合同工期。工程施工中发生的情况。

该阶段教学目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多媒体提供给学生大量图形信息,展示工程现状。这些具体、直观、形象的信息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感性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提出各类问题,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实训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2)以实际工程为载体,展示工程场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以文字为主,图形信息为辅,介绍正在准备的招投标工作,包括建设工程概况、招标文件、投标要求等,注意不要在本阶段给出问题的答案。

该阶段教学目的:以浓厚的工程氛围、严谨的工程语言向学生传递实际招投标中需解决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解决问题的责任心与紧迫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以上两个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知识,并能够以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强烈的责任心进入下一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

(3)构建理论知识体系。以课堂理论教学方式概要讲解该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同时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动态性,对一些典型的案例采用flash加以演示,必要时引入工程图片来说明。

该阶段教学目的:实训涉及的重要知识点,通过课堂讲解掌握,其他知识点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去熟悉或了解。

(4)理性知识的简单运用与加深。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通过讨论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向。将学生编成小组,启发各小组学生采用各种方式独立地完成问题。

该阶段教学目的:通过解决案例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实际现场意识,是对课程理论知识的再认识。

4.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实训的方案

方案一:学生综合集中实训。

《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预算》、《施工组织》、《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完成后,集中2~3周进行综合训练。

方案二:根据教学进度,学生可分阶段完成扩建工程的附属用房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的编制,待全部课程教学内容完成后,最后进行开标、评标、定标现场模拟会。

具体安排如下:

(1)要求15天内完成该工程招标文件的编制。在招标文件编制教学内容完成后,可立即进行工程招标文件的编写。

(2)结合《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施工组织》课程的教学进程,一个月内完成投标文件的编写。待投文件编写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基本完成后,学生即可进行投标文件的编写。

(3)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编制完后,相关课程教学内容也基本完成的情况下,进行开标、评标、中标现场模拟会。

其它要求:

招投标文件编写的安排如下:

①各班按人分组,每组一套完整的土建图纸,编写出一份完整的招标文件。

②然后每个组选择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名称,并以企业的名称,完成投标文件的编制;开标、评标、中标现场模拟会的全过程。

通过实训可以提升学生以下能力:

第一,主动分析并掌握问题重点的能力。

第二,思考及分析个案的能力。

第三,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

第四,通过讨论找出最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使学生更了解现实工程情况,通过互相沟通,培养及发扬团队精神。

经过对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显著。

5.结论与建议

组织课程实训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模块划分时,应该考虑模块的完整性及模块间的独立性,注重模块内录像、工程实例、工程原理的一致性。

第二,应该精心设计各案例要解决的主要原理,突出重点;所涵盖的内容不宜太多,否则,教学又将变成“填鸭式”的平铺直叙。

第三,实训教学时,所选择的工程实例应该既能反映该案例要传递的基本原理,又要尽量地反应现代建筑工程实践的前沿信息。

第四,实训教学的同时,应该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

考试应增加与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在考试形式上,要避免“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现象的出现,注重对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科]

篇9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先进的办学模式和优势的专业特色正是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核心课程的实施来实现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则是构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基于这一点,我院工程监理专业构建的课程体系,主张面向企业及就业岗位,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主抓能力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就是以就业导向、能力要求,构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相辅相成的理论课体系和实践课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就是按“够用,深浅适当”的原则,整合传统课程,开发新课,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淡化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结合实际生产任务、模拟仿真等实践教学,突出应用性、实用性,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建设工程监理专业、建筑工程专业的就业人才的现状、工作性质、内容、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等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市场经济下的监理企业需要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的监理人才:具有编制、收集、整理、总结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识读与绘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能力以及识读设备施工图的能力;具有常用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检查、试验、选用、保管的能力;具有建筑施工测量的能力;具有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的能力和对工程项目进行投资控制的初步能力;具有施工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的能力;具有在施工现场进行协调的能力;具有审查土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具有确定、审查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并能参与工程监理招投标的能力。为能培养出合格的建筑工程监理人才,突出我院工程监理专业的专业特色,我们针对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做出如下分析工程监理专业实行校企合作教育“2+1”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两年,学生在校内学习专业知识,接受基础能力、基础技能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初步训练,第二个阶段为一年,学生通过到企业生产一线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培养职业岗位能力。

工程监理专业的课程进程包括四部分。(1)基本素质课程:《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军训》、“两课”等;(2)专业技能课程:《建筑工程识图与绘制》、《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建筑工程计价与投资控制》、《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建筑工程监理与案例分析》等;(3)专业实践课程:《工程监理综合实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工程监理企业顶岗实习》等;(4)专业拓展课程:《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信息管理》、《工程测量职业竞赛训练》等。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根据用人单位反馈意见和企业需求,适时对课程进行局部调整、补充,以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要。

《建筑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建筑工程计价与投资控制》、《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控制》、《建筑工程监理与案例分析》作为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在第三、四学期开设,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专业能力培养,将工程监理的职业精华“三控、三管、一协调”贯穿其中;在第三学年开设《工程监理综合实训与职业技能鉴定》、《顶岗实习》等课程,进行综合能力训练;三年的课程设置安排形成了一条基于任务导向的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与能力素质形成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

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由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再由学习领域具体化到学习情境。核心课程建设应遵循先导性与可行性相结合、行业性与地域性相结合、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多元整合和整体优化相结合的原则,在转变思想观念、改进资源配置、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核心课程是为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必修课程,专业建设必须纳入行业、企业、职业、实践要素,以职业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组合的参照,建设任务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从而体现出高职课程特色。

篇10

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实训是工程造价专业顶岗实习前的综合性模拟实训,旨在利用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工作作为任务,引领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在不同角色扮演过程中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对造价员岗位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要求。我院的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模拟实训工作开展了8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工作和招投标工作的不断规范,以及电子招投标制度的推广应用,对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实训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做以下分析,期待与同行共同探讨提高。

1 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综合模拟实训的基本情况

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是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工程计价方式。2003年7月1日,我国颁布了第一套《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2003),全国各地陆续开始推广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宁夏地区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起步相对较晚。2005年,我院在第一届建筑经济管理专业高职班开始开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但对应的实训课程仅局限于招标工程量清单和投标报价书的编制能力培养。在充分的造价员岗位职业能力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建设经验,于2007年在工程造价专业开始试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模拟实训,该实训整合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课程内容,学生分角色扮演招标人、招标和投标人,在完成全过程模拟招标投标工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编制招标文件(含招标工程量清单)和投标文件的能力,在组织招标、开标和评标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2 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综合模拟实训的特点

工程量清单综合实训改变了过去学科教育背景下的灌输性教学方式,以项目驱动、任务引领、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教师为主的教逐渐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1 教育教学目标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

高职学生大部分是学科教育的受害者,对传统灌输性教学方式有着心里排斥感,加上专业理论知识的枯燥性,导致上课期间玩手机、聊天、看小说、睡倒一片等现象屡禁不止,老师头疼、学生烦恼。工程量清单综合模拟实训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状态。首先,通过一个真实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工作来驱动教学活动的开展,与今后学生将要面对的职场环境与工作相似,学生会带着对未来工作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投入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方法能力的培养;其次,学生要通过扮演招标人、投标人、咨询人等不同的角色,完成组建虚拟公司、成立组织机构、进行任务分工、完成任务、接受评价一系列的工作,在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评价能力等;最后,学生在完成模拟招标投标工作的过程中,要自主查阅相关书籍、规范和标准,合理安排工作进度计划,规范编写招标文件(含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文件(含投标报价书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学生学会了主动搜集、应用相关资源,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锻炼了学生严格的计划管理能力、严谨的专业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感。

2.2 教学内容由单一课程内容向多课程内容融合发展

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能力,大量的工作集中在工程量计算和综合单价组价等内容上,工作量大和内容枯燥,很容易造成部分学生中途掉队,为完成作业突击抄作业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的工作热情。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模拟实训按照一般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的工作流程设计,在完成实训内容的过程中,整合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课程内容,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过程中需要不断查阅相关课程理论,实现了多课程间的知识串联和专业能力的递进提升。

2.3 课程考核与评价由教师主观评价向多维立体化评价发展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以教师主观评价居多,如实训成果质量占80%、日常出勤占20%就是专业实践课程常用的考核方式之一。工程量清握斜晖侗曜酆夏D馐笛悼己似兰鄯桨冈谏杓乒程中兼顾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评价参与度,一般采用多为立体考核评价方式,评标结果占60%,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标委员会,完全采用目前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使用的评标办法严格评标,用行业企业标准客观评价学生工作学习成果,让学生感受社会竞争的残酷性和行业标准的严格性;日常出勤占20%,主要考核学生工作学习的纪律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情况占20%,主要考核学生小组合作情况、主动学习和承担工作任务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自评(20%)、小组互评(30%)和教师评价(50%)形成。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比例在50%以上,旨在通过提高学生评价参与度,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评价标准,客观准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及他人。

3 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模拟实训的发展思考

我院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模拟实训开展了近8年时间,在各个专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仍然存在内容覆盖面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个别学生积极性不高、缺乏行业企业评价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实训项目的效果和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优化和提升。

3.1 选择恰当的实训工程项目是前提

项目驱动教学法首要的任务是选择恰当的实训项目,实训项目太大,学生工作量太大,导致时间较长,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实训项目太小,不足以表现常见施工内容及工艺,导致因覆盖面不足而降低实训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除了体量大小之外,图纸的准确度、标准性、规范性对实训进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套版设计带来的个性化问题处理不当、分专业设计导致的各专业图纸矛盾等也是影响实训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选择规范的设计图纸会提高实训工作的准确度和速度。因此,实训项目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我院逐渐探索出学校专业教师与设计师合作设计教学项目的模式,由学院专业带头人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专业课程覆盖面要求,提出教学项目基本需求,由专业设计师提供符合基本要求的电子图纸,经过专业教师团队的全面测试,对项目提出教学化改造的需求,设计师在不影响结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化改造,最终形成符合教学需求的典型工程项目,以满足建筑与结构识图、建筑施工方案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软件应用、钢筋抽样与算量、工程量清单计价等课程实训教学需要,并且实现前后贯穿使用,确保实训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2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是行业需要

近几年,在工程量清单计价制度广泛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各地陆续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和新现象,如招投标阶段标准文件、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不一致导致工程招投标与结算期间的矛盾和争议等。为了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行业环境,国家先后颁布了《招投标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电子招投标法》《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013)等,这些更新需要及时体现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模拟实训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综合性实训项目,是培养造价员职业岗位能力的关键性实训项目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把宁夏地区最新行业需求和做法融入教学过程中,以适应行业对造价人才的新需求。如引进电子招投标相关软件、计量价软件、最新评标办法、电子辅助评标系统、BIM技术等,以适应政府投资项目电子招标投标工作的需要。

3.3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是关键

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模拟实训整合了多门课程内容,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授课教师熟悉招标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工作程序和电子辅助评标系统的应用方法,熟悉标准文件的内容及其应用,熟悉一般投标文件的格式及其内容,能熟练应用计量计价软件、电子招投标相关软件指导学生编制电子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熟悉开标、评标的程序和方法,能熟练指导学生完成开标和评标工作,熟悉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内容,能熟练指导学生拟定施工合同条款。因此,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综合模拟实训需要一个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同完成教学指导工作。学院可以采取“引”进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培高学历青年教师、“聘”请企业一线专家、“送”教师到高校深造、派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和通过老教师传帮“带”等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综合实训教学工作的需要。

3.4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是目标

俗话说“知识不如能力”,作为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是首要重任,而学生学习能力弱、主动性不足是普遍现象,少数学生对综合实训参与度不够,导致很难胜任顶岗实习工作。综合实训作为顶岗实习前的综合性实训项目,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自主学习能力,需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仿真职业环境,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思考、实践、总结的过程中习得知识、锻炼技能。

3.5 重视行业企业评价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保障

目前的综合实训评价办法主要以教师和学生评价为主,缺乏来自行业和企业的评价标准,如何把行业和企业评价标准引进校园,与学校评价有效结合起来,把行业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把职业技能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结合起来,形成行业、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多维评价体系,是确保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综合实训是职业院校学生三年专业学习的大练兵,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的重要桥梁,需要专业团队从实训项目设计、教室队伍培养、实施运行和考核评价等多方面开展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把综合实训真正落到实处、做出校企双方共同期望的实效,提升工程造价专业的建设水平。

篇11

(二)能力目标能识读建筑设备施工图,能完成建筑设备安装组织和施工;能解决建筑施工及管理工作中土建与安装的协调配合。

(三)素质目标树立协调配合、团结合作的观念、养成严谨踏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培养创新意识。该课程定位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前导课程有建筑识读与构造、建筑结构与识图,后续课程有施工组织与管理。一方面该课程在专业学习当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专业核心课程起到巩固和支撑作用,有利于学生将来的职业迁移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建筑设备安装内容不再是简单的水、电、风三部分,其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扩展,包括了建筑给水、排水、中水处理、热水、小区给排水、消防、建筑供暖、通风空调、建筑照明与供配电等多方面的内容,简单的水电知识已经无法完成现代化建筑的施工管理工作。教学内容繁多而课时量有限,一般建工专业该门课的课时量约为60-80课时左右,因此必须以“适度够用”为原则[3]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本课程学习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切入点,按照安装工程施工特点将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6个大的教学项目,依次为建筑给水系统安装、建筑排水系统安装、建筑消防系统安装、建筑供暖系统安装、建筑通风空调系统安装、建筑电气系统安装。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安装工作过程将每一个教学项目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整个课程6个教学项目可分解成24个工作任务。以第一个教学项目“建筑给水系统安装”为例,该项目可划分为建筑给水系统分析、建筑给水施工图识读、给水系统安装、给水系统验收与成品保护四个工作任务。结合完成工作任务所需专业知识和能力来确定教学具体内容,例如建筑给排水系统分析这一任务的教学内容包括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组成、系统的工作原理,给排水附件和器具,系统的设计与设备、附件的选型。表2是对整个建筑设备安装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分解。

三、教学方法设计

针对繁多的教学内容,应“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此处的“材”,一为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灵活采用任务驱动[4]、案例分析、启发式、讨论式等多样教学方法;二为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适合于本专业本阶段学生学习状况的教学方法。沿着将教学内容重组为6个大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划分为若干个教学任务的思路,可以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方法。以“建筑给水系统施工图识读”这一教学任务为例,开展教学任务前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按照任务布置—任务分析—任务实施—拓展训练—总结评价这五个步骤进行教学组织。具体步骤为:

(一)任务布置提出案例,要求学生识读《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给水系统施工图》。教师简单介绍工程概况,学生搜集查阅相关建筑外网供水情况、建筑构造特点、建筑内部供水需求等内容。

(二)任务分析首先分析给水制图规范,然后结合图纸实地参观,分析本建筑供水方式、供水系统的组成。

(三)任务实施1.分组分析讨论。将学生分为三个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区域的供水图纸识读任务。2.代表发言。每个组将各自的识读内容进行阐述。3.纠正补充。其他人对发言人的内容进行更正和补充。4.互评与点评。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这一阶段要控制课堂节奏,适时就有争议性的问题作出专业解答和补充,必要时在黑板上列出讨论的内容提纲,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重难点。

(四)拓展训练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整栋楼的给水系统试图报告,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学生完成识图报告后进行自评,教师根据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逻辑性给出成绩。

(五)任务总结总结内容包括识读的方法与图纸内容,学生总结,教师点评。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设定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后,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在教学进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可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建筑给水系统安装”这一教学项目为例,首先在多媒体理论课堂上讲授“建筑给水系统分析”,紧接着在实训室进行“给水管材、附件、供水线路的认知”实训;然后在理论课堂上讲授“施工图识图”方法,再进行“给水系统识图”实训;最后针对施工安装这一环节,在多媒体教室完成“施工准备要点”“安装工艺流程与验收规范”的理论教学,再完成“给水管道加工”“水表阀门、管道安装”“水压试验”等实训内容。

篇12

《建筑CAD》课程是建筑工程类相关专业,如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监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是将传统建筑制图与现代信息技术通用绘图软件AutoCAD相结合,以天正建筑(TArch)等应用软件教学相融合性课程。《建筑CAD》课程是建筑工程制图、工程识图、建筑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课程体系的补充与延伸。

我院(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建筑CAD》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AutoCAD与天正建筑软件,让学生熟练掌握AutoCAD基本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在熟练操作基本命令及绘制工程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前提下,能够熟练地绘制各种工程图,能熟练地应用天正建筑软件,快速绘制建筑工程图,培养学生计算机绘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其它工程图的技能。

2.模块化教学法应用

2.1模块化教学内涵

模块化教学模式,主要以“MES” (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和“CBE”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两种比较具有代表性。它们的区别在于CBE是从职业普遍规律和需求出发,侧重于职业基础通用能力,而MES是从职业具体岗位工作规范出发,侧重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它们的共性与内涵是都强调实用性和能力化,这也正是职业教育目标所强调的,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具有扎实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

2.2 模块化教学在职业教育的应用

对模块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早于“项目化”教学,职教界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所谓“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课程灵活划分、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知识、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其成为一名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本科层次以上的教育,高职教育突出的在于应用,在于具有某一工作技能,而模块化教学的内涵与应用正是“能力为本”培养的体现,所以模块化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2.3 模块化教学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的应用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版)中的结构要求指出: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其中的课程模块正是模块化进行组织教学的重要体现与应用,各教学模块课程模块由模块概要、教学单元集合、模块作业等构成,可理解为课程的章和节。

3.建筑CAD课程模块教学应用与实践

3.1 关于建筑CAD课程

建筑CAD课是《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简称,是将传统建筑制图与现代信息技术绘图软件相结合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基于行动导向的职教理论指导下,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定位,满足高职教育专业计划中人才规格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的实训要求。是从事工程设计及CAD建筑绘图应用的基础,课程共 60学时。

课程是通过学习AutoCAD与天正建筑软件两个软件,让学生熟练掌握与利用AutoCAD基本操作技能,熟练地操作基本命令来绘制工程图,并通过课程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工程制图的相关规范的理解,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够熟练地绘制各种工程图,如建筑施工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详图)、结构施工图等。通过天正建筑软件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利用天正建筑软件,快速绘制建筑工程图,培养学生计算机绘制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及其它工程图的技能。AutoCAD通用软件侧重于基础训练与制图规范的掌握,天正建筑软件则重于实际应用。

3.2 建筑CAD课程模块化单元的应用划分

建筑CAD课程是在60学时内完成AutoCAD与天正建筑两个软件的讲解、实习、实训、考核,课程知识点多,而现行的教材编写的关于AutoCAD教材一般以是一个学期,70左右学时编写,所以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知识模块单元的教学方法,不完全以教材的章节为顺序教学,将两个软件划分为不同的知识单元(模块)教学。通过精心的教学模块划分,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划分到不同的教学模块中,在大纲的编写,课程教学组织,学生实习实训资源的编写都围绕模块进行。例如将通过矩形命令REC的宽度、标高、厚度等参数的讲授时,同将AutoCAD的各种视图模式、视觉样式、三维动态观察等知识点融合其中讲解,还可以进一步讲解平面窗、剖面窗的绘制、定数等分、点样式的设置,对像捕捉等知识点融于其中讲授。建筑CAD课程模块划分如表1。

模块在划分时要将整个课程,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划分在不同的模块中,如模块6:综合实例,模块主要内容有:CAD的综合实例项目(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绘制)图框与布图、打印出图技术,文字与尺寸标注等。

模块在划分时对于各项主要内容,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如根据不同的专业,分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等内容。如第7模块,CAD复结、建筑工程图与结构施工图、建筑大样图、三维图基础部分,要求学生了解三维实体的绘制与编辑,面域创建及布尔运算、三维视图与观察,掌握建筑结构施工图,熟练掌握与应用,建筑工程大样详图的绘制技巧。

3.3 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申报与建设中的实践

建筑CAD课程是高职建筑类专业学生必修课程,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应用技能之一,在学院市级精品课程《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建设过程中,模块化教学模式得以应用、在2012年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中,明确提出以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版)的要求,整个课程的教学组织以模块为教学单元,将整个课程分为15个基本模块,AutoCAD分为7个模块,天正建筑软件也分为7个模块,还有一个综合考核模块。无论是教学大纲,还是学习指导教学课程录像、演示文稿、教案、实习实训、作业等主要教学资源都是以模块为单元进行组织教学与课程建设,

4.建筑CAD课程模块教学提升与发展分析

建筑CAD课程是一门专业应用非常强的课程,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建筑工程类相关知识、掌握常见的建筑制图规范,并结合规范与知识进行讲解,让这门课程真正成为建筑相关专业的课程的补充与延伸。

学生通过建筑CAD课程的学习,能快速利用计算机绘制建筑工程图,课程教学要能满足学生在毕业后,在建筑相关单位,不同工作岗位群中对计算机绘图需求,培养学生毕业前,就拥有能完成相关岗位绘图的能力,实现毕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教学目标。

如何提升模块化教学质量呢?如何推进模块化教学法在建筑CAD课程中的发展应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部份建筑CAD教师,因历史原因由计算机教师担任,他们有些缺乏建筑专业背景,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更利于课程的教学;

第二:建筑CAD教师与建筑制图课程老师相互配合,提升学生在建筑制图课程学习的质量与知识,将更利于建筑CAD课程的学习;

第三:精心制作与划分模块,各个教师可以根据自我教学习惯,将整个课程的知识点融合于不同模块中进行教学,特别要模块化与实例项目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模块划分知识点要完整、要灵活而不呆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学生类别、所授课程的特点等各种不同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模块教学法来完成教学,达到所要求的教学效果。

第四:教学过程中,要将建筑制图的相关规范引入教学课堂中,各种建筑工程制严格按相关规范、以及建筑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学习与绘制。

第五:编写模块化校本教材与模块化实习、实训图集或教材。将所有建筑CAD课程相关知识要点设计有图集或教材中,利于教师教学,学后课后实训。

5.总结

总之,模块化教学法是应用于建筑CAD一种很好的教学法,再结合实例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模块化教学法是建筑CAD课程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教学法。当然任何一门课程要达到理想的教学质量,都需要教师以实际的行动去研究、去总结适合于所教课程、所教学生的教学法,要以学生为本,以校为家,用心去教,用心去激发学生学的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这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之根本。

参考文献:

[1]王晶莹,高鸿翔.高职《土建工程CAD》课程模块化改革的教学实践[J].中国科技纵横.2011年16期.

[2]卞素兰. 模块化教学法在AutoCAD教学中的探索应用.科技风[J].2008年1月(上)

作者简介:

篇13

二、建筑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

如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并且越来越重视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一线专业人员,急需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对于建筑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在施工过程中其主要存在的现象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的专业基础比较差,不能够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偏低;其次就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低;再次,学生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实际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第四,不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建筑工作多在户外进行,而学生在家中很少吃苦,通常不愿意下工地;最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总而言之,目前建筑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普遍较差。

三、职业能力目标导向在建筑专业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针对职业能力导向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

组织与安排教学的依据就是教学计划,所以制定的教学计划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的良好整合,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基础,其课程开发思路就是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导向,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除此之外,在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导向的前提下,在建筑专业中实施教学的依据主要是教学大纲,同时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建筑专业职业能力目标导向的新课程体系包括: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实训;建筑安全管理与工程质量实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施工组织实训;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实训;建筑工程图识读实训;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2.针对职业能力导向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

建筑行业中在建材选择、施工设计等方面有许多规定和标准,如果施工时没有重视这些标准,很容易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埋下安全隐患。教育人员需要以建筑行业的职业与就业标准为依据,编写教材,并且遵循理论实践一体化、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编写教材前,可以深入建筑单位或企业开展调查,了解工程施工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企业专家沟通交流,共同分析总结建筑职业岗位与领域需要的素质要求、能力与知识。参考我国有关的技术标准及规范,根据岗位职业资格标准,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确保实际的教材具有实践和理论一体化的特点,有机结合实践及理论,使“能力为本、学以致用”的职业教育观念得到充分体现。处置之外,针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师还需要通过“课堂和工地一体化”与“任务驱动”等方式进行职业能力导向,并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教师要学会适应角色转变,要将学生当作教学的中心与主题,通过安排学习型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具体的步骤包括资讯、方案、决策、实施、检查与评价,交替实施外业实训与内业学习,使“做、教、学”一体化的教育特点得到良好体现,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3.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职业能力导向引导学生。

教师应当认识到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导向的涵义和意义,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素质,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加以培养;其次,教师需要适应角色转换,在讲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组织教学活动,给予学生建议,并充当主持人;再次,教师并不需要解决所有的问题,应当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第四,教师需要不断开拓创新学习形式,在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丰富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提高其工作能力;最后,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并且在教学中向学生反馈这种能力。建筑专业的各科课程均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为确保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能力指导,学校可以挑选优秀专业教师在实训基地学习(挂职顶岗),除了进行课题研究外,还要深入实践,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参与施工管理,学习施工技术,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使专业实践能力提高。此外,学校可以制定激励制度,鼓励建筑专业教师进行有关的执业资格考试,对于持有注册造价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等证件的教师可给予额外工资或福利奖励。教师在工程监理、工程施工、工程设计等工作中深入接触企业和行业,行业背景更加丰富,提升了自身知名度,也能给学生更好的职业指导。

4.加强建设实训基地,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各个院校应当多与当地的建筑企业沟通交流,从而为学生争取校外实习的机会,使企业能够发展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在此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需遵循的原则为“共建共管共享”,并且制定合作方针,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确保二者之间的合作能够持续进行。校内实训工厂应包括主要的实训工种,例如抹灰工、砌筑工、模板工、混凝土工、钢筋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