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扶贫就业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扶贫就业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扶贫就业

篇1

一、当前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弱势状况分析

(一)就业能力上的弱势

就业能力是一种以学习能力为基础,通过教育培养获得的与职业相关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多来自边远、偏僻地区和城镇低保家庭、单亲家庭。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和家庭经济能力的限制,很难像家庭经济好的学生那样,自幼就参加音乐、美术、舞蹈、外语等培训,一些农村学校甚至就没有很好地开设这些课程,导致贫困家庭学生人文素养整体欠佳,视野不开阔,缺少特长,表现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不强,举手投足较为拘谨,面对用人单位的考察无特长展示,显得不自如、不大方,随机应对的能力较差,难以让用人单位了解和赏识。还有一些贫困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不热衷于班级工作和校内各种活动,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无法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面试时缺乏推销自己的能力,失去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同时,很多贫困生在校期间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在社会上兼职,耗去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业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应减少,学业成绩优秀的较少,专业能力的不突出也加剧了贫困生在就业中的弱势。

(二)就业信息上的弱势

地方院校大多处在地方,远离中心、发达城市,同区域高校少,难以举办影响大的招聘会来吸引用人单位集中选聘毕业生。同时,高校扩招加剧了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的差距,导致不少地方院校办学经费短缺,学校走出去为学生搜集就业信息的难度大,为贫困生提供的就业信息少,信息渠道不畅,而贫困生也因为经济上的窘困而不容易参加在大城市举办的招聘会和异地应聘,得到的就业信息受到极大限制。

(三)社会资源上的弱势

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子女接受教育以及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在任何国家都普遍存在,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虽然强调公平、公开和公正,但在社会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健全的今天,各种社会资源对毕业生的就业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贫困生主要来自边远农村和城镇下层,经济窘困,生活圈子狭窄,缺少可依靠的社会关系,在社会资源的占有量和质量上都相对贫乏,依靠家庭背景支持就业的可能性小,几乎没有社会资本可利用。北京大学“高教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的调查显示,不同阶层子女受教育后的结果不平等,行政管理人员子女的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女高14%。在目前许多城市就业竞争中“聘人唯熟”“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仍然存在的情况下,贫困生就业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四)就业期望上的弱势

贫困作为一种生存状态,已经给贫困大学生以深深的印记,地方院校贫困大学生背负摆脱现状的压力和寻求回报的愿望更加强烈。因为这些家庭往往是节衣缩食、负债累累供子女上学,家长把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毕业以后在城市找到高薪、稳定的工作。很多贫困大学生也深知家庭经济状况,渴望工作后对家庭有所回报,而目前存在的城市与乡村和基层在基础设施、发展空间和收入等方面的差距,使很多贫困生不愿意到小城镇和基层就业,而自身就业上的弱势地位又难以在城市谋求好的就业岗位,从而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造成“就业难”。

(五)就业成本上的弱势

近几年,毕业生求职成本不断攀升,在就业过程中,从制作简历、形象包装、通信费用、往返路费、住宿费以及参加各种求职技巧讲座,取得名目繁多的资格证考试等费用,动辄上千元,对于富裕家庭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对于贫困家庭却大大超出了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特别是异地参加一些大型招聘会,更让贫困大学生不堪重负。

(六)学校影响力和专业设置上的弱势

地方高校大多数属于一般院校和民办高校,缺少名牌、重点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不容易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认可,加上地方院校受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学科建设滞后,专业设置陈旧,学科结构不合理,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社会竞争力不强,导致不少当地的用人单位也“舍近求远”,钟情于重点大学或“211”工程大学的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名牌、重点大学毕业生的偏好剥夺了地方院校毕业生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作为地方院校的贫困生更是处于弱势。

二、政府统筹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贫困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万个贫困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工作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本质要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消除贫困生就业难问题是不可能的,但是改变贫困生就业弱势地位,把贫困家庭学生失业率限制在自然失业率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贫困家庭学生充分就业,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政府应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把促进贫困大学生充分就业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

政府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应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认识,把经济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调整为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并重的发展战略,在目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特殊背景下,甚至可以牺牲一些经济增长的速度。努力扩大就业,将贫困大学生就业纳入当地社会就业考核体系,建立目标考核制。政府各级主管部门要把工作重心从以前的就业管理转变到就业服务上来,树立“就业优先”的观念;要加强人事、劳动和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尽快取消各项限制性政策。

为贫困大学生到基层、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和民营企业、非正规就业扫除户籍、人事档案、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障碍,解决他们今后工作流动、户口迁移、子女人学、养老保险受益等方面的问题,为人才自由流动和贫困大学生自主择业创造宽松、公平的社会环境。

(二)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创造就业岗位

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是政府促进贫困生充分就业、援助就业弱势群体的根本出路。以当前达州市为例,地方经济发展仍然不够,传统工业企业如纺织、机电、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企业相继在20世纪90年代末倒闭。以钢铁、煤电、天然气开发加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群发展势头较好,这些产业群的建设和发展,必将新增大量就业岗位,吸纳各类劳动力就业。政府应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规范行政行为,为产业集群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建设环境。此外,地方院校所处的地级城市,大多数是本区域的商贸集散地,第三产业发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吸纳大量下岗再就业职工和新就业人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看,在工业发展水平很低时,都出现过第三产业发展超前的情况,这是因为金融、保险、服务行业是第三产业的支柱,这些行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求得到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满足这些要求必须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才能胜任,这些行业的性质介于白领与蓝领之间,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也易于接受,工作安心和稳定,可有效地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还可通过财政、税收、金融贷款等手段和优惠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对聘用贫困大学生就业达到一定数额的中小企业给予倾斜政策和纳税优惠,以激励他们扶持贫困大学毕业生就业。

(三)实施就业激励,对到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工作的贫困生给予合理补偿

多年的实践证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解决大学生从事艰苦职业的效果欠佳,需要政府通过有效的政策激励,来促进劳动力供求均衡,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落后地区、危险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并对他们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从传统的政策安置转向政策激励的进程中,通过制度化的激励,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应该在激励的具体化、补偿水平的确定以及大学生未来发展上给予更多的考虑,消除行业和城乡二元分割状态。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西部、基层就业的回报与大学生人力资本投入不成比例,为了解决山区、落后地区的人才需求,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应拨出专款,对到这些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收益进行合理补偿。如对到山区、贫困地区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在工资定级、职称评定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在安家补贴、住房补贴、岗位津贴等方面给予补助,特别是对达到一定工作年限的贫困生,在助学贷款方面给予减免,在招考公务员时优先录用,吸引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参加“西部计划一三支一扶”,不仅可以解决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不愿意到山区和艰苦行业就业的问题,还可以缓解山区和贫困地区因劳力转移带来优质人才尤其是村干部和科技人员稀缺的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和储备人才。

(四)建立和完善统一规范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按组织主体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校主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承担了大部分毕业生就业的任务,具有针对性强、签约率高的特点,成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体;第二类是教育部门主办的区域性或行业性的就业市场,是对第一类市场的有力补充;第三类是人事、劳动部门举办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这类市场虽然以在职人员为主,但也招收部分大学毕业生,这类市场影响较大,管理规范,需求较多,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重要补充。但这样的市场格局不仅信息分割,而且还存在封锁,使毕业生疲于奔命地“跑场”,也难以得到准确信息。亟待政府出面建立一个信息共享、资源贯通的就业市场。

政府应利用公权加大对就业信息平台的打造和财力投入,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信息系统,加强信息调控。目前全国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已构建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定期向社会公开供求信息,通过快捷的服务信息化水平,打破就业信息地区分割和行业隔离的现象,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效率。地方政府还应充分依托和大力开发互联网资源,督促职能部门牵头建立与全国性相结合的区域性网上就业信息集散平台,开辟贫困生网络就业信息专门通道,把各地、各单位的需求信息与国家和高校的毕业生信息在网上实现高效的对接,形成国家、地方和高校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实现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相互连通,资源共享,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网上就业指导、网上招聘、网上签约等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贫困生就业成本,提高网上签约率和就业成功率。同时,政府要加快制定高校毕业生人才市场相关政策法规,明晰市场主体中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校三者之间的权、责、利,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的审批制度,完善举办毕业生双选会的审批制度,明确举办毕业生招聘会的条件和审批程序,提高毕业生招聘会的实际效果,强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从法律的层面上制止乱招、滥聘、乱收费、就业歧视和毕业生随意违约等的行为。

篇2

一、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整体水平低

贫困大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就业中往往处于劣势,在就业时贫困大学生对考虑职业情景更加考虑的是收入的多少,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就业之后也会频繁的跳槽。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之后一般不会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有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也往往和自己学习的知识内容不符。从就业时间来看,贫困学生的签约时间往往比较晚,这样就导致贫困生初次就业并不是那么理想,使得贫困生的就业整体水平比较低。

(二)目的性过强

贫困大学生相对于其他的大学生群体在教育教学中往往会考虑到很多的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家庭因素,在就业时会考虑到改变自身的家庭状况。这样导致贫困生在就业时往往就会考虑到收入方面的高低,至于专业对不对口则不是很在意。在高薪的追求时,对于去基层、回老家发展更加倾向于向大城市发展。

(三)自主创业艰难

贫困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也会有创业的想法,希望通过创业能够快速的改变自身的家庭状况,但是贫困大学生在创业时也会受到经济方面的限制,另外创业时也寻找不到较好的资源。这样就导致学生仅仅是有创业思想的萌芽很快就会减退。国家在发展中不断出现相关的就业政策,会设置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政策,但是实际对贷款资金需要经过烦琐的审批手续,这样就导致学生不愿意麻烦去申请贷款。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和高校发展的关注,对于贫困大学生德吉就业问题要不断完善相关帮扶政策,以此提升学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一)注重心理辅导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帮助贫困大学生,除了在生活、学习中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通过和贫困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通过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氛围,更好地进行就业指导。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就业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够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层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对心理存在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调节,以便更好地排除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贫困大学生在校园也会接触一些励志性的人物,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这些励志人物的作用,可以让一些贫困大学生进行毕业回访,通过一些贫困毕业生的成功就业给贫困大学生在心灵上的震撼,通过贫困大学生之间相似的经历来传递能力,让贫困大学生能够克服自身负能量,从而能够取得就业上的成功。

(二)注重能力帮扶

为了更好地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要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的能力帮扶,在专业设置上要能够联系实际岗位,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应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实验课、实践课等形式在提升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帮扶应该从大学开始,要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让学生形成对自身就业的清醒认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自身就业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以便更好地进行努力。贫困大学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要能够注重对其的帮扶效果,以便更好地提升贫困生的就业效果。

(三)注重经济帮扶

在对贫困生的就业帮扶时要注重对学生在经济方面的帮扶,可以通过设置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方式来帮助贫困生进行就业。当前高校在发展中针对贫困生也设置了一些勤工助学岗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经济方面的压力。但是学校本身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岗位毕竟有限,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满足贫困大学生的需求。为此,学校在发展中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勤工助学、实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劳动中获得相应的收入,以此解决贫困生在就业上的竞争力。

结语

贫困大学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就业中往往处于劣势,在就业时贫困大学生考虑的是收入的多少,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就业之后频繁跳槽。目的性过强、自主创业艰难等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在教育教学中注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教育教学中不仅仅注重相应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能够注重对贫困生的理论指导,高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帮扶,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重加强与贫困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对其进行思想上的引导,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创设一定的氛围。要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的能力帮扶,在专业设置上要能够联系实际岗位,注重对学生在经济方面的帮扶,设置了一些勤工助学岗位,在高校发展中还要不断注重对贫困生的就业帮扶,以便更好地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张勤景.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帮扶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10):153-154.

[2]陈智旭.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帮扶对策[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02):42-47.

篇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高校在校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相应地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高校贫困大学生也逐年增加,根据统计,普通高校中的贫困学生一般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20%左右。

1 高校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由美国学者上世纪50年代提出,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并受到我国企业、学校等组织和部门的高度关注。

1.1 高校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扶的必要性

贫困大学生大多接受的是相对薄弱的基础教育,教育观念落后,很多学生的英语、计算机等综合能力较弱。考入大学后,出于家庭经济的考虑,努力学习,想尽快找份工作,出人头地,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过于简单。同时由于性格原因,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较少,他们往往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缺乏就业竞争能力。这些贫困毕业生对于当今需求综合素质的企业来说不具有吸引力,而不能顺利就业的经历将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困惑、焦虑、无所适从,严重的甚至产生躯体不适及精神疾病症状,因此高校贫困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十分必要。

1.2 高校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帮扶的重要性

1.2.1 帮助贫困大学生端正就业心理,增强自我认知的主动性

许多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有许多错误的就业心理,导致就业难度加大,而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他们客观分析自己,主动认知自我,进而改变不良的就业心理。通过一些专业测试软件的测评以及专业老师的指导,贫困大学生能客观地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主动认识自己后,他们就会有的放矢地在优势方面下功夫,不断完善自己,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走出心理误区。

1.2.2 帮助贫困大学生自觉挖掘自身潜能,提高综合能力

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学生的优势、劣势、短期目标、长期目标,让贫困大学生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在远大的人生目标指引下,贫困大学生克服自卑、逃避的心理,主动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团学组织和活动,以此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为贫困大学生以后的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1.2.3 帮助贫困大学生积极进行职业探索,尽早确立职业发展目标

高校贫困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着择业目标不明确,盲目无所适从的思想倾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贫困生了解自己将来适合的职业,尽早地确定职业目标,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关心并主动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便于其尽早调整。同时激发贫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和探索,提高学习的自主性,鞭策自己自觉地学好专业知识,有助于今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2 高校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面临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以及职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贫困大学生的家庭期望、心理素质、社会资本等方面的特殊性,造成贫困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2.1 就业期望值与现实相悖

贫困大学生出于改善家庭经济的考虑,在职业价值观上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我,把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作为就业期望值的重要标准,从而不愿下基层、到农村、到非公有制企业、到西部地区开创事业,就业期望受到很大的局限。大部分贫困生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与现实社会的岗位需求出现较大偏差。

2.2 心态不成熟、不健全

家庭经济上的困难直接影响了贫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出现,引发了自卑、压抑、消极等心理障碍,导致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过重,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态造成较大影响。贫困心理的长期积压导致贫困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时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少理性的眼光和辩证的思考,好高骛远。

2.3 综合素质相对缺乏

一方面,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贫穷的农村或经济收入偏低的城镇, 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落后使得他们往往在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在大学读书期间,由于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使他们失去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从而造成了语言表达、人际关系、组织管理、动手操作等方面的不足。同时,在追求“证书热”求职环境下,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而使证书缺乏,从而影响了其就业竞争力。

2.4 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针对性不强

近年来,高校相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课程,对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专业的生涯规划指导,但是针对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内容较少,不能给这个特殊群体提供有力的指导。

3 如何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扶

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扶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既需要贫困大学生积极主动、正确对待职业生涯规划,也需要高校在个性化、全员化、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上下功夫,同时也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3.1 帮助贫困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自身要认识到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发展、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将教学和教育管理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规划的观念,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把它作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进一步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不断健全和完善职业规划指导和辅导,以此帮助贫困大学生主动做好职业规划,应对激烈的职业市场竞争。

3.2 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 加强个体指导

高校从学生入校起建立贫困大学生的档案,将贫困大学生的家庭情况、特长、兴趣爱好等进行登记。根据贫困大学生个体的情况,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贫困大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并进行调整。与已就业学生保持联系,关注他们的就业情况,跟踪服务,从中找出经验,为在校的贫困生提供更好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3.3 开设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关课程

通过开设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能从理论上系统化地对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指导,比较全面覆盖在校贫困大学生。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多样化,可以是授课,也可以讲座或增加实训的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深入和系统,有效引导贫困学生进行科学规划。

3.4 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测评和指导

学校为贫困生提供与职业选择有关的性格测试、职业兴趣测试、职业能力测试等服务,为他们提供各种测试工具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指导贫困大学生进行自我测试和评估等,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3.5 对贫困生进行辅导和培训,帮助其更好地自我认知

举办励志讲座,邀请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和较为成功的曾为贫困生的校友来校为贫困生作报告,用成功案例激励贫困大学生,发挥榜样引领的作用,让贫困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信心的同时,借鉴成功人士的职业生涯过程。邀请企业家或校友通过讲座的形式介绍行业的发展状况,为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积极联系企业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帮助。

3.6 加强就业平台建设,帮助贫困生获取更多的社会就业资源

有效就业信息的缺乏导致了贫困生就业机会的缺少和就业路径的狭窄。学校可以尽早建立目标用人单位与贫困生的沟通交流机制,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把这些目标单位请进校园,通过贫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习的机会加强学生和企业的相互了解,增加就业机会。同时,社会也应该通过政策、资金等给贫困大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3.7 鼓励贫困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尝试走创业之路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就业市场的逐渐饱和,自主创业日益成为年轻人的职业选择。目前,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政策支持,贫困大学生在了解市场、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可以提早树立正确的创业观,端正创业动机,培养创业兴趣。同时贫困大学生可以配合学校开展的各种创新团队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为今后将创业确定为职业目标奠定基础。

总之,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对保证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帮助贫困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和社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邓红珍等.高校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初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戴勇.高校贫困生就业援助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

篇4

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为5%-10%,人数大概在160万。其中,农村贫困大学生又占贫困生总数的9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大学里有很大比例的贫困人口。针对这部分人群的扶贫任务很重,却又很特殊,因为他们虽然现在贫困,将来却有可能有能力去消除贫困。

从学费上看,中国大学生的年平均学费是6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书本费,生活费,一年的总消费在12000元上下,四年就是48000元。有统计显示,85%的贫困家庭总收入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11%的家庭教育支出比例高达家庭总收入的80%。

从大学生日常消费来看,据一份关于全国贫困大学生的调查报告显示,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费平均每月约260元。在大城市,这260元只能满足学生们的吃饭等基本需求,还有约18%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费。而贫困生周围的同学每月生活费平均在660元左右。

据调查,44%的贫困生偶尔参加校内勤工俭学;35%是有就参加,没有就不参加;8%的人总是参加从未中断过;从不参加的占到14%,这说明在高校内勤工俭学的机会不多。基于此,不少贫困学生选择了寻找社会上的兼职,以解经济贫困之优。然而,校外兼职往往机会少、成本高、风险大,并且与所学专业基本无关,大部分是一些促销、家教之类的工作。

在贫困大学生眼里,就业是件无比重要的事情,因为他们面临的是偿还学费或者助学贷款,面临的是必须及早承担家庭经济的重担,面临的是自己在城市里迅速扎根立足的生存压力,因此他们的就业期望值也很高。调查显示,对于就业单位,82%的贫困大学生希望能到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10%选择自主创业,7%选择建设新农村。即便如今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贫困大学生也没有放低就业期望值,这种矛盾,导致了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两难境地。

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把贫困大学生纳入国家重点扶贫对象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一,扶持一个贫困大学生上学就是扶持了一个贫困户。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家庭,40%的贫困学生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主要来自父母外出打工及种田收入。他们的父母大多知识水平不高,且缺少培训机会,难以改变家庭的贫困现状。但是,如果能帮助贫困大学生读完大学,顺利就业,他们就自然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这类贫困户如果不出现大病负担,一般都会脱贫致富,较之政府的普惠式扶持,脱贫效果可能更明显。

当然,教育投资存在着很大风险,如果受教育者在消费了大量投资之后没有得到合适的工作机会,或者无法将所学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收益和回报便无从谈起,家庭极可能长期陷入贫困的泥淖。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延续,将会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极大隐患。因此,在对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的顶层设计上,对那些来自重点贫困县的贫困大学生,既要扶持他们“上得起学”,还要扶持他们“就得了业”。

第二,培养一个贫困大学生成才就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从现实情况看,大学毕业后会选择去贫困地区工作的,绝大多数还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目前趋势较好的有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两种潮流,他们对建设新农村、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已经和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相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农村更熟悉,也更有感情。

应对策略

在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具体帮扶上,也应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

第一,专项扶贫方面,国家在对农村贫困户按现有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应对有子女上大学的贫困户有专门的扶持,作为扶贫到户的一项专门政策,确保他们上得起学。

同时,国家应为贫困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在就业培训、企业招聘、政策宣传等方面进行政策指导,缓解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税费优惠政策,使得部分有能力有条件的贫困大学生能通过自主创业走向富裕之路。

第二,行业扶贫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在对贫困生助学贷款方面,应该出台更加宽松的政策,坚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国家可以放宽助学贷款的金额及期限,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费压力,使他们更加集中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费收取方面,可以适当降低贫困家庭学生的收费标准,也可以根据地区贫富差异设定不同的收费标准。

第三,社会扶贫方面,应扩展定点扶贫的内涵,参与定点扶贫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可以承担各自扶贫点的贫困大学生上学困难问题,作为定点扶贫的一项任务。

篇5

1大学生就业能力含义

所谓大学生就业能力目前在国际上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虽然在具体的定义上存在这一定的差异,而总体上还是可以将其归纳为一种与职能相关的综合能力。而在我国目前较为认可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个体所具备的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重新就业的能力,也是大学生个人所拥有的吸引雇主的一个知识、态度和技能的一个组合。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大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问题,一是基本工作能力不强、二是专业能力不足、三是求职技能有待提高。

2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不足的主要因素

2.1心理因素

贫困生由于家庭背景原因,长期处于生活压力中,没有富裕的家庭做后盾,而产生自卑,而且背负着家庭的责任。就业期望值高,在就业激烈的竞争中又无法实现,产生出失落感。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能力培养不足第一方面原因就是高校贫困生在心理上的成熟度不足。进而在就业上一方面想要快速就业,一方面又想要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而从这一点也可以观察出很多高校贫困生在心理上不成熟的现状。

2.2专业能力不足

就大学生而言,所指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对自身大学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具体而言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操作能力、体现大学生专业素养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而从目前社会现状可以说专业能力是现代职场中的首先必备条件,同时也是高校贫困生稳定自身根基和不断提升的一个制高点。但是因为大多数的高校贫困生都是来自偏远的农村,因此在成长的基础上就十分弱,因此发展的空间较小。

2.3创新和实践能力不足

就目前的社会职场需求现状而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日常工作的必备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一方面指的是当代大学生所拥有的核心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市场中企业进行人才挑选的一个主要参考指标。但是对于我国的大多数高校贫困生而言,因为家庭的原因所以其在思维上自然就会更加注重实际面,进而就会在创新能力上多有不足;再加之社会背景的不足,也会进一步导致高校贫困生在社会实践的锻炼上得不到充分的锻炼,继而在实践能力上也会有所不足,这也是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

3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提升措施

3.1心理疏导为主,保障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

思想面的领悟直接决定着行动面的取舍,因此要提升高校贫困生的就业能力,首先就必须在思想的层面入手,以心理疏导为主要工作,保障高校贫困生在心理上的健康。通过克服焦虑心理让高校贫困生树立起就业的信心,让高校贫困生更敢于在职场上竞争、拼搏,也就提升了其就业能力。

3.2强化专业技能培养,贫困生的专业能力

在保障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基础上就需要进一步的保障高校贫困生在实际的技能面掌握足?虻淖ㄒ的芰Γ?这是保障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硬通货。具体而言一方面要高校在课程上需要渗透专业的思想,为高校贫困生准备最具有引导作用和启发性的课程内容,创造一个系统、全面以及科学的学习环境,并且还需要向高校贫困生传导最新的专业发展理想和思想。另一方面还要在教学中将优质教学的理念投入其中,让高校贫困生学会学习,进而切实的提升高校贫困生的就业能力。

3.3注重创新教育,提升贫困生的创新能力

篇6

一、帮助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重要意义

从长远角度分析,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一直是教育的重点所在,这不仅关系到个人与家庭,更重要的是关乎到贫困阶层心态。因而必须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尤其是要帮助他们消除“心理贫困”,这样才能促使他们在心理上能够逐步强大,而且具有良好的就业心态,在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前提下,必须要进行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之中,面对就业时需要克服心理障碍,主动追求自己喜欢的工作。除此之外,心理脱贫还能促使大学生整体素养得以改善,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循循诱导,从而让他们消除心理阴影,在面对就业时具有良好的心态,组织他们参与到不同集体活动中来,以提升他们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二、困大学生“心理脱贫”可以促进就业

(一)政策给予支持

正因为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心理上的弊端,因而必须对其进行“心理脱贫”的循循诱导,并且帮助贫困学生树立就业的信心。政府作为职能部门就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以稳定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素养,针对贫困应届高中生,或是初中生给予经济上的补贴,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因势利导。针对贫困家庭中接受中职教育的,政府必须提供相应的生活费与交通费补贴。而针对贫困大学生,他们的就业一直是政府比较关心的问题,将其纳入扶贫计划之中,制定扶贫政策,通过扶贫任务的推行促使他们的就业有所改善。与此同时,还可以开辟相应的就业岗位,给予相应创业资金服务,从而为贫困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构建勤工助学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贫困的导火索还是由经济状况引起的,因而还是需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的重视,只有解决经济问题才能真正让他们消除心理贫困。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彰显人性化的理念,设立相应的勤工俭学岗位,这样贫困大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取到报酬,由此能够解决他们经济上的困境。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出台相关的优化政策,比如延长学生还贷期限,这样就能让学生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通过这样的形式就可以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摆脱经济困境,由此能够让学生通过自我救助的形式减弱他们的心理自卑,帮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意识,从根本上摆脱心理脱贫,把握就业时机,实现顺利就业。

(三)完善高校心理教育

高校教育过程中还需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人的情绪主要受人的思想支配的,不良情绪对学生的身心有着极大影响,所以对贫困大学生来说需要从内心上消除负面情绪对他们的影响。高校相关部门必须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案,首先要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内心状态,然后根据于此拟定相应的辅导计划,予以适当的心理辅导,由此让他们能够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认清就业形式,了解社会需求,调整社会需求,调整择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促使贫困大学生能够从内心上转变观念。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能够让他们消除不良的情绪,从而强化他们自我调节能力,并且能够在择业受挫的前提下还能正确面对就业形式,保持相对平和的心态,高校在就业职业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有效的参考,让他们能够正确选择就业,从而摆脱心理贫困。

三、结语

总体来说,心理贫困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因而高校应该重视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脱贫,让他们能够拥有正确的择业观,这其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摆脱心理自卑不良情绪。本文中重点论述了当前心理脱贫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意义及具体的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王一卓,赵贵臣,仲晨星.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J].理论观察,2016(09):147-148.

[2]李俊.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21):406.

篇7

二、任务目标

培训农民工10000人,扶持创业1000人,带动就业5000人;实施“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按每名2万元的标准,为500名大学生创业提供贴息贷款。

三、实施内容

1、确定培训机构。以县职业技术学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十堰民生职业技术学校(家电培训中心)、县农广校、农机富民拖拉机驾校、县新宇职业培训学校等6所机构为重点培训机构。

2、整合培训项目。捆绑“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职业教育、星火计划等农民工培训项目,集中培训万名农民工。其中:劳动保障部门技能就业计划4500人(含创业培训400人),农业部门阳光工程2500人,扶贫部门雨露计划1000人,教育部门职业教育培训2000人,科技部门星火计划500人。

3、筹措培训和创业扶持资金。争取和筹措培训资金1000万元人,用于万名农民工培训。其中:县财政预算培训资金100万元,劳动保障部门就业再就业培训资金300万元、农业部门培训资金100万元、扶贫开发培训资金60万元、县职业技术学校325万元、科技部门培训资金30万元、产业培训资金85万元。筹措小额担保贷款基金350万元。整合中小企业贷款和小额担保贷款,建立“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基金”,存入专户担保基金1000万元。

4、工作进度安排。第一季度培训1500人,扶持创业200人,带动就业1000人;第二季度培训3200人,扶持创业300人,带动就业1500人;第三季度培训3300人,扶持创业300人,带动就业1500人;第四季度培训2500人,扶持创业200人,带动就业1000人。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县政府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劳动力培训和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计划、相关政策的制定及组织实施。各乡镇(场、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扎实推进就业和培训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明确1名领导主抓,确定工作人员具体抓。

2、强化部门协作,推进工作落实。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改、教育、科技、财政、建设、农业、扶贫等有关部门和工会、团县委、妇联等组织的作用,相互协作,共同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主要负责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抓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就地就近就业培训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农村初、高中毕业生通过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带技能转移的政策制定和组织实施;扶贫部门负责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团县委负责大学生创业扶持;工商、税务部门负责抓创业扶持政策落实。

篇8

首先,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存在着性别歧视。大部分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普遍认为男生无论在体力、能力、精力、创造和实践能力方面都要优于女生。因此,很多招聘单位明确说明“只要男生”或者“男生优先”等。其次,贫困女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她们思想单纯,胆怯内向,不善表达,更多地表现出自卑。这种自卑心理更加加剧了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窘境。再者,用人单位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愿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大多数企业认为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女大学生经验不足且很快面临结婚、生育等现实问题。这样就会增加女性劳动力资源成本,用人单位从企业效益角度考虑,不愿意招收女性。

2.高校在贫困生帮扶工作中职能的缺失

高等院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园地,大学生又是高校的一个主体部分,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高校在帮贫助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不合理。很多高校仅凭新生入学时由家庭所在地的有关部门开具的列有家庭人口、收入等基本情况的证明,而很少进行实地考察,致使一些确实贫困的学生因无法开具证明失去了受资助的机会。贫困女大学生往往因自卑和虚荣心理,明知家庭经济困难,却因不愿被别人知晓而放弃求助,这样也就严重影响了学校对她们的帮扶力度。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助学体系不完善。高校在多方面给予了贫困大学生许多帮助,但却没有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措施。高校贫困生总数迅速增长,而贫困生助学体系仍存在许多不足。奖学金、贷款比例有限,特别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勤工助学制度、奖学金制度的不完善,如奖优和助贫界限不清、贫困生获奖比例不高,勤工助学岗位缺乏、贫困生贷不到款等,影响了贫困女大学生的脱贫和发展。

3.学生自身存在的制约因素

第一,自身综合素质偏低。随着高校办学的社会化和自主化,一些不良的校风学风滋长了贫困女大学生的金钱至上观和消费奢侈观,使其深受攀比心理、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等不良风气的腐蚀,制约着自身的健康成长。有些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贫困女大学生,因为自卑,不愿参与社会活动,甚至对社会持极端观点。导致了自卑孤僻、抑郁焦虑、自我封闭等心理障碍的产生,部分女大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对她们的就业造成了不利影响。

第二,就业竞争力普遍缺乏。贫困女大学生因为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在评奖评优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雇主们看重的是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即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而贫困女大学生在这些方面都不占优势,这无疑会影响到用人单位的选择。

第三,自身就业期望值过高。大多数贫困女大学生认为父母含辛茹苦供自己上大学,甚至为此整个家庭债台高筑,因此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毕业后就业来解决家庭中的一切问题。这样,贫困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就不得不把薪水高、工作环境稳定等作为就业的首要因素。因此,贫困女大学生自身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项重要原因。

二、解决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要充分认识解决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中国长期以来受“重男轻女”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如果因为女大学生就业不理想甚至不能就业,其给父母的回报也就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回报国家、社会了。那么“女子读书无用”的思想势必会在广大农村和农民中重新抬头。一旦“男女平等”的思想不能被广大农民阶层所接受,那将是我们社会文明的倒退。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关系到个别的家庭,更是关系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和整个社会的文明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整个社会都应该充分认识解决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大批高学历的女性参与工作,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高素质、高学历的女性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我国人力资源积累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提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程度、对加快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政府宏观调控,完善资助和监督体制,保障贫困女大学生学而无忧,学有所成

首先,政府方面:(1)应将贫困学生(包括贫困女大学生)资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设立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只对贫困大学生)等专项资助基金。同时,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建立健全已有的助学体系,确保资助经费和各项资助政策的落实。完善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等等。(2)要完善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奖助学金政策。(3)政府有必要从女性的生理特征出发,制定和完善劳动人事制度,通过立法和监督制度保障女性就业。对拒不录用女大学生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录取男女比例不协调的单位,应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

其次,学校方面:应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如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基金等。同时还应积极建立扶助贫困学生的有效机制。要端正办学思想,严格控制办学成本,规范收费行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再次,社会也应关注贫困大学生,企业和个人都可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如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奖、助学金等。

(三)高校要注重对贫困女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的关注,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

我国目前的资助工作大多侧重经济扶贫,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却关注较少。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实行贫困女大学生的经济扶贫和精神扶贫“两手抓”政策:一手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一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做到物质资助与精神扶持并重,有效解决贫困生问题。对高校贫困学生要倾注更多温暖的人性关爱,帮助她们树立远大目标,找回自信。

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她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她们打破传统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等传统思想的禁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教育模式转变,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求就业观随之改变。不断从思想上引导她们坦然面对现实,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把视野放宽、眼光放远,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或自身弱势,一些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弱,自卑感强,她们不愿申请困难补助和接受别人的善意帮助,甚至自暴自弃,消极对待人生,严重影响其人格发展。所以,在帮助她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更要关注她们的心理状况,帮助她们心理“脱贫”,增强自信心。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她们消除心理障碍。同时,要把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她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多组织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使贫困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政府和学校积极搭建女大学生就业平台,提供专项就业优惠政策,为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广开渠道

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政府和学校要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争取社会多方支持,如举办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女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建立各种校企合作的行业协会等,积极为女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学校还应该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引导鼓励大学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在就业指导与就业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贫困毕业生特别是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帮助和建议,为实现女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必要保障。

(五)调整就业心态,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要靠外界的资助,更离不开学生的自身努力。在目前国内外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贫困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认真地设计好自己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观和积极到基层就业的就业观。

高尔基曾说过:“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高校贫困女大学生要正视现实、重视自身的目标与理想,决不因一时的贫困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贫困女大学生应正确对待贫困处境,摆脱自卑、畏缩的消极心理,树立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生存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应对就业的压力。

篇9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从1998年的9.1%上升到2005年的21%,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007年达到495万,2008年将达到559万人,是近年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社会对毕业生需要没有明显增加,毕业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严峻。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同时由于社会关系壁垒、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因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因此变得更不平坦。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体现

目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遇到的困难,首先是求职过程中面临的直接经济困难。根据初步调查,由于经济困难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表现为:比较普遍的缺乏差旅费,不能赴外地求职和参加面试;部分贫困大学生因购置不起一套求职面试的正装,不能自信地参加面试;部分贫困大学生支付不起上网、打电话等通讯费用,导致信息闭塞;部分最为困难的大学生甚至没有钱打印简历和求职信。

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困难,除了直接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欠缺。其表现在:一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弱势,由于经济困难造成很多贫困大学生不自信,就业期望值偏高,心理压力过大;二是缺乏城市生活的经验,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能力欠缺;三是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不够,贫困生专注于书本学习,应对实际工作和问题的能力不够;此外,贫困大学生还往往缺乏求职的面试应对能力。如何帮助贫困生消除心理阴影、化压力为进取的动力,培养其综合能力成为扶持贫困生发展、解决就业困难最重要的任务。

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还表现在,其自主创业资源稀少。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劳动带动就业。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就业市场的逐渐饱和,在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以创业带动就业将成为一种重要方式和潮流。但是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主要用功于书本学习,没有经费和心思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创业能力很少得到锻炼,他们的家庭更没有条件提供创业启动资金,极少有贫困大学生在毕业之际提出自主创业计划。目前条件下,他们即使具有创业能力并提出创业计划,也很难取得创业所需的社会资源和经费支持。

二、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有效就业的途径

1.要加强指导,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求职择业能力。组建一支由就业指导师为骨干的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分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旨在提高学生求职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的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包括:(1)帮助学生确立大学的学习生活目标。树立热爱学习、热爱专业、刻苦钻研的思想。(2)介绍本行业本专业就业现状及其趋势,帮助大学生挑选辅修课,填补个人能力的缺陷和不足。(3)讲就业前的学习准备、能力准备、心理准备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等,帮助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解除就业困惑,增加就业自信心。(4)开展求职方法、技术、技巧的培训以及求职资料书写、面试语言等训练,以加强学生的语言、思维、应变能力。

2.教育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拓展就业思路。针对毕业生包括贫困毕业生所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学校及有关部门要对其开展教育,加强引导。如针对毕业后只想当干部、去国企、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观念,要进行树立远大理想,国家利益为先、人民利益至上的教育,引导学生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西部、边疆和基层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要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只要是能发挥作用、于社会有益的职业工种,都不妨一试身手。“先就业,后择业”,这样将更为有利于毕业生的现在与将来的可持续发展。

3.以就业为导向,加大高校教学改革力度。高校应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一方面,按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另一方面,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毕业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应实行学历文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重,鼓励“一专多证”,增强毕业生求职竞争力。

4.加大帮贫解困力度,为贫困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关心贫困大学生就业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搭建贫困生就业的“绿色通道”。凡是贫困毕业生办理的就业手续,一切优先,一切从简。我校已经开展了“贫困生就业援助计划”,设立了就业基金,对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就业援助。学校应继续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档案及相关信息网络,增加更多的社会资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人单位要学会识才爱才、选优扶贫、理顺人员选拔机制,尽量减少人情因素,真正做到公开公平、竞争优先,让贫困生凭个人能力就业。

篇10

近两年来,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如何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一些国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对策:“目标工作税收信贷”政策――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实习记录。20世纪80年代,为降低自然失业率,美国联邦政府实施了目标就业政策。其中的做法之一就是实施“目标工作税收信贷”,对提供贫困大学生实习的雇主减免税收,发放暑期就业工作补贴等政策,帮助其建立就业实习记录;鼓励贫困大学生到艰苦地区从事艰苦行业或职业;通过向企业增收“教育培训税”来资助和培训贫困大学生,提高其就业能力;发展完善的高等职业服务,降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成本。这些政策在不同国家都取得了成功,促进了贫困大学生就业,体现了社会公平。因此了解国外经验,对制定和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内地高校中,厦门理工学院在帮扶贫困生就业上的举措值得借鉴。从2006年以来,厦门理工学院积极通过建立勤工助学信息库、启动就业训练营和出台贫困生就业资助实施办法等举措来帮扶贫困生就业。2010年该校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300余个,发放勤工工资80多万元。此外,学校启动了校系两级大学生就业训练营,专门出台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资助实施办法,2010年,学校拨款12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报销贫困生在找工作时的简历制作和交通费等支出,一共帮扶344名贫困生。此外,山东省在2011年开始实施“工程”, 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高校优秀毕业生每人资助6000元。同时,在高校帮助其就业的基础上,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上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施“一对一”就业援助,对其免费进行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

2 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体系的机制运行研究

2.1 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机制的研究

高校自身认定,一般是在经过贫困生本人申请,经过学校各级部门审核之后,列出贫困生名单,根据贫困程度进行分类资助。长期以来,贫困生的认定标准一直没有科学、统一的认定标准,贫困生认定存在种种问题。部分高校在执行中是通过贫困大学生提供的资料和学生每月消费情况来认定,由于贫困生本人提供的资料可能不真实,导致认定的贫困生可能不准确。贫困生的认定应当做到以学校认定为主,生源地证明为辅,实行学生民主投票选举贫困生,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对已经认定的贫困生在每学期末及时根据其经济条件变化实施动态认定,促进认定机制的动态管理。

2.2 对我国高校就业资助情况的调查

1)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社会的稳定。贫困生在大学校园里时刻体会到消费上的贫富差距,从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此外,严峻的就业形势往往会给贫困生们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在自卑、压抑的心理状态下,他们对成功就业往往缺乏信心,这不利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

2)贫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关系着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良好运作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当下,部分银行由于“还贷难”,出现了不愿发放学生助学贷款的情况。因此,贫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直接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的良性运行。同时,良好的就业率也是一个学校的办学声誉和社会认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关系着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目前高校在贫困生资助政策上侧重经济资助,就业指导不多。目前高校在贫困大学生工作中把重点更多地放在构建和完善物质资助体系上,对贫困生就业问题重视不够。随着当前就业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就业竞争加剧,贫困大学生就业人数进一步增长,高等学校应当随着当前的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贫困大学生工作重心,切实帮助贫困大学生尤其是特困生就业,让他们在经济上脱贫,减少对社会的依赖,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4)高校心理辅导与就业联系不紧密,就业心理辅导范围有待进一步普及。

当下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都比较重视,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相当缺乏。尤其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科学把握不够,一些辅导工作多停留在表面,服务面狭窄。

3 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

3.1 建立完善的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体系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资助除了目前国家已经实施的各种物质资助,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还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比如山东省实施的“计划”,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此外,出台相应的家庭困难学生就业资助办法,真正实现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的目标,即成功就业,摆脱贫困。

3.2 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就业指导导师制度

目前,高校一般通过就业指导课程、辅导员指导、专家讲座等形式,培养积极向上的就业观。可以尝试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实施就业指导导师制度,一对一指导。与高校一般职业生涯规划比较,针对贫困生实行的就业指导导师制度,可以全面了解某一学生的动态情况,通过深入了解、跟踪指导,为贫困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帮助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少走弯路,克服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以积极的就业心态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3.3 加强贫困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比较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单靠过硬的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一方面,高校辅导员、班主任或是一对一指导老师要鼓励贫困生参加集体活动,鼓励贫困生参与组织班级活动等。另一方面,贫困生在校期间要积极主动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有意识培养自身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联系企业为贫困生提供实习机会,通过暑期参加实习增加社会实践经验等等。总之,贫困大学生应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能力,增强就业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黄琴.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下贫困生就业力的培养.科技视界,2012(19).

[2] 丁德智,吴芮凌,赵燕,吴健.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资助体系的构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4).

[3] 管明清.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0(28).

[4] 马远.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

[5] 何海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3).

篇11

(一)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支出情况

对于大学生家庭的调查表明:教育一年花费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占到2/3的比重最高,最少的也是1/3。有些家庭甚至负载累累,需要多年还清,选择3年以上、3年、2年、1年还清借债的依次为:39%、27%、14%、20%。大学生家庭有60.9%的比例认为“昂贵的学费成了负担”。这也反映了农村偏远地区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明显偏低的现状。虽然经济状况有限,但家庭并没有因此压缩对教育的投资,特别是对于有大学生的家庭而言,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俨然已经成为了家庭的沉重负担。一个在校的大学生要支付的最基本的费用包括学费、资料费、住宿费、伙食费、生活用品费,学习用品费等,大部分的大学生家庭面对高昂的教育费用,则通过助学贷款来解决。助学贷款贷的是学费,学生毕业后就要还贷,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使得助学贷款的还款率并不高,也就更加重了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对读大学的看法有大学生家庭

在这方面最明显,样本选择“走出家乡,改变孩子命运”的选项占多半,为53%;对以孩子为依托,改变家庭状况甚至移民迁出、改变家乡状况并不抱太大希望。问卷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有同样一笔扶贫款,只能用于交通设施、产业项目和教育改善,您认为应该优先考虑:A.交通设施,B.产业项目,C.教育改善”。调查显示,大学生家庭表明要优先发展教育,且比例超过了50%。由此可见,大学生家庭对子女的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对投资高等教育的热情,几乎没有大学生家庭会主动放弃即将接受或正在接受的高等教育的机会。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让子女接受教育,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家长内心最热烈的呼唤。家长对子女的希望更多地偏向实际,希望子女在接受教育之后,能找个稳定的工作。

(三)孩子高等教育状况

尽管都十分支持孩子考上大学,但考上大学的比例很低。对于大学生家庭的调查表明,选择所在村寨的大学生数量为5-10个的比例最多,为49%,其次为5个左右,比例为31%,10-15个的比例很少,为14%。在古丈县一个村的人口一般在200人左右,按照一个村10个大学生比例算,大学生也只占到5%。而从考上大学生的性别来看,女性比例远远大于男性,为71%,高出男性21%。很多男性没有接受到更高一级教育,对社会的长远发展势必造成不利影响。

(四)教育对家庭经济的作用

大学生家庭反映,大学生工作后对家庭的经济作用,超过65%的比例认为暂无经济作用,但还是有17%的比例认为其对家庭经济贡献占到1/3。大学生家庭的孩子工作待遇多在2000-3000元之间,甚至还要稍微低一些。大学生刚参加工作,加之现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收入自然不多。大学生对家庭的脱贫致富作用方面,表现不很充分。选择“作用小”的比例最多,占72%,选择“没作用”和“说不清楚”的比例达到16%。“孩子书读得越多,家庭经济状况就越差;供养大学生越多,其家庭就越贫困”,这种高投入、低回报甚至无回报的高等教育体制,大大增加了贫困家庭的生活负担。

(五)毕业生工作或上学地点

大学生家庭已经毕业大学生的工作地点选择“在沿海城市”的比例最多,其次是“在本地县城工作”,再次是选择“在大中城市工作”。如果即将毕业,其就业地点也多倾向于“在大中城市就业好”。普遍认为这些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通过对湘西古丈县大学生家庭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大体可以得出武陵山片区大学生家庭教育需求的以下结论:第一,偏远民族地区能够考上大学的比例很小,同时大学生毕业工作后对家庭经济的即期作用不大,对家庭的脱贫致富作用也表现得不够充分,但让子女接受教育,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片区家长内心最热烈的呼唤。第二,贫困的片区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很有限,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很大比例甚至导致有的家庭负债累累,不得不依靠助学贷款的方式支付学费。第三,大学生家庭中已经毕业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大部分都倾向于在沿海和发达地区城市工作和上学,回乡工作和创业的热情并不高,这就造成了民族地区的人才流失,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都是一大笔损失。第四,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不乐观,城乡教育的差距导致城乡大学毕业生在素质、心理等方面的差距等原因,致使偏远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更是雪上加霜。

三、应对武陵山片区大学生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建议

应对武陵山片区大学生家庭所反映的教育需求问题,可以从政府的招生、就业政策、国家的助学贷款机制的优化以及高校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招生、就业、职业培养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逐步优化武陵山片区大学生家庭的教育需求。

(一)政府要制定并优化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首先,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应向偏远的武陵山片区倾斜,加大该区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让更多的有求学意愿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以便应对现代化社会对就业人才的需求。其次,政府应搭建覆盖全国的就业信息平台,深入到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让市场的供需双方能在全国的范围内和查看供需信息,实现更加全面的双向选择。同时,建议在信息平台中设立武陵山片区大学毕业生的专栏,以便引起社会各界对该地区大学生的关注,降低该区大学生就业的成本,同时,引导和鼓励用人单位为武陵山片区的困难大学生提供实习、培训以及就业的机会,坚决抵制在就业问题上出现的地域歧视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的出现,对优先录用武陵山片区困难大学生的企业和单位予以奖励和税收优惠等。再次,国家应采取诸如在高考招生中对该区的考生降分录取的政策,照顾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培养他们成为21世纪的有用人才,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基础。

(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

现行的针对学生的自主体系包括奖学金、贷款、助学金、减免学费、特殊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六种资助形式。助学贷款是贫困家庭对大学生的教育投资的主要途径,完善高校贫困生的助学制度,可以缓解贫困家庭对教育支出的压力,所以,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完善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体系,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简化贷款手续过程,让更多有需要的武陵山片区的贫困生实现顺利贷款来扩大对学生的资助范围,并且适当提高贷款的额度,延长学生的还款期限并丰富资助的形式,如可以号召社会各界捐赠资金、实物等学生所需等。

(三)积极促进民族地区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

武陵山片区的大学生在该区就业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还要创造一定的就业条件和环境,除了该区大学生自身转变观念,还需要国家、片区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和支持。武陵山片区的大学生创业同样也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一方面,要多方为该区的大学生毕业生筹集创业基金,通过国家财政和社会两个渠道为该区大学生设立创业基金,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必要的创业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应对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实行优惠政策,加大创业典型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回到武陵山片区创业就业。再次,优化面向武陵山片区大学生创业的专家队伍建设,为该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和专业性的指导服务,为回乡创业的武陵山片区的大学生保驾护航。

篇12

1.2 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机会 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尝试、新模式、新趋势,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难的困难境。国家积极鼓励大学生农村创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11 月,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措施,这十大措施中,有措施与新农村建设相关。具体内容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治安问题、小城镇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等,这些项目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创业的机会。例如,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发展等需要保险、财经、物流、经营、管理等各类专业的人才。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自主创业的同时,用知识反哺农民,在农村创立新的事业,不仅能解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还可以为农村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客观上将会加快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的步伐。可见,大学生到新农村创业完全能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和施展才华的平台。

2 影响大学生创业于新农村建设的因素

2.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滞后 我国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重视,纷纷通过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组织招聘会、提供需求信息等形式,为学生顺利找到理想的职业发挥了作用。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辅导科学化、专业化程度不够,主要表现为重视理论知识灌输和课堂教学传授,缺乏贯穿大学教育并突出每个学生个性的择业、就业辅导;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可操作的技巧。正因为如此,当前大学生普遍不能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受外部条件影响波动较大,眼光偏高、期望较大,不愿意到基层去更是通病,对此,学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和就业。

2.2 大学生缺乏创业教育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还没有真正进入绝大多数高校决策者的视野,开展创业教育的氛围还不浓厚。高校仅仅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的辅助渠道之一,由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或团委代管。大学生创业教育还没有纳入高校的核心考核指标之中,尚未形成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的联结和互动。因此,大学生普遍创业意识比较淡薄,不仅乐意在城市创业的大学生不是很多,而且想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更是少得可怜。创业教育的缺乏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意愿程度。

2.3 大学生对农村创业热情不高 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了不少大学生主动放弃城市的优越生活,而选择到农村创业成功的事例。与此同时,国家也对大学生到新农村创业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措施保障,创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但大学毕业生依然对农村创业持怀疑的态度,热情不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使大学生认为到农村创业没面子;二是创业环境的艰苦,如交通条件、文化条件等相对落后,许多学生吃不起苦;三是创业的内容、项目少,投入资金大,无成功的把握等。长江大学对2011届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毕业生问卷表明,愿意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寥寥无几。可见,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意识还相对较弱,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创业任重道远。

3 高校为大学生到新农村创业提供条件

新农村建设包含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新的目标要求,这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创业的机会。笔者认为,大学生到农村去扎根创业,无疑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就高校而言,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从自身条件出发,加强大学生创业精神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为大学生到新农村创业提供有力保障。

3.1 加强创业精神的教育 高校要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核心指标考核体系之中,既要与职业生涯教育紧密结合,又要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生涯辅导等多种形式,调动全校力量共同加强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社会责任感教育,为农村培养出一批有觉悟、懂科技、善创业、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同时,通过邀请成功人士和知名校友回校讲座等形式,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逐步加强大学生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基层意识、勤俭节约等创业意识教育,具体而言,对师范生重在培育他们“隆师敬来,扎根基层,自强不息”的品质,对农学生重在培育他们“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品质,对医学生重在培育他们“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的品质,这些优良的基层创业品质必然会使在校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到农村同样也能大有作为,到农村同样也可以实现理想。

3.2 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 服务地方经济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高校必须全面考察农村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利用教师教育优势、农林教育优势、医疗卫生教育优势等,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求。高校可以分年级分步骤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即一年级重视起点教育,帮助新生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二年级重视发现教育,帮助学生查找专业学习的重点,增强学习的动力;三年级重视超越教育,帮助学生加强团队合作,增强学生的协作创新能力;四年级重视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搭建平台,开展创业方面的有益尝试。总之,高校在重视学生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3.3 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 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这样才能找到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高校可以为大学生搭建实践体验平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与创业相结合,通过走访调研、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农民培训等方式,充分做到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合作技能、强化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今后积极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大学生投身于农村创业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助推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大学生若能积极投入到农村创业的洪流中,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实现的同时,也必然会成就自我。

参考文献:

[1]周俊等.新农村建设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吸引力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3).

篇13

一、“西部计划”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遴选

建立“西部计划”政策效果评价体系的出发点是用简单的评价指标获取尽可能多的评价信息,为把握和了解“西部计划”政策效果现状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从国外有关政策评价的理论研究来看,对于政策评估实践中的模式,德国学者韦唐在《公共政策和项目评估》(1997)一书中,把评估模式分为三大类,即效果模式、经济模式和职业化模式。包括目标达成模式、附带效果模式、无目标模式、综合模式、顾客导向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及经济模式、职业化模式这八种基本模式。

目标达成模式是效果模式的其中一种,是探讨评估问题的传统方法,它在早期的研究工作中是占了统治地位的,而且不断发展,应用至今。目标达成模式有三个优点,一是体现了民主;二是提供客观的评估标准;三是具有简单性。同时目标达成模式也存在忽略成本、在目标不清的情况下难以应用、不考虑预料之外的结果、忽视了公共政策制定中隐秘议程的作用、忽视实施过程等缺点。虽然目标达成模式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缺点,但这并不影响它的使用范围,它可在各种类型的政府政策(项目)评估中应用。

目标达成模式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一个是目标达成评价,关注的是结果与政策(项目)目标是否一致;另一个是影响评价,关注的是结果是不是由政策(项目)所造成。如此,应用目标达成模式,要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明确政策(项目)目标及它们的真正含义,并将它们按重要性程度而加以排序,再把它们转变成可测量的客体;第二步,测定这些预定目标实际可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第三步,弄清楚政策(项目)促使或阻碍目标实现的程度。目标达成模式是将预定的政策(项目)目标作为评枯的标准和组织者,目标便是评话的逻辑起点。因而,评估的主要任务是判断预定政策(项目)目标是否己经实现以及项目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二、“西部计划”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要对“西部计划”政策效果做内涵的科学界定,首先必须科学地界定“西部计划”政策的基本内容。《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了中央支持“西部计划”的各项政策。它的核心思想是国家通过物质保障、给予政治待遇,鼓励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基层,促进西部贫困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可以基于目标达成模式的步骤和方法,来构建西部计划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步明确“西部计划”政策目标,将它们按重要性程度而加以排序。中青联发的《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明确指出了“西部计划”的目标。一是就业目标,即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拓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渠道。二是社会事业目标,即促进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三是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四是志愿服务目标,即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重视性程度依次为就业目标、社会事业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志愿服务目标。

第二步将“西部计划”政策目标转变成可测量的客体。把宏观的“西部计划”政策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可量化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评价政策效果。指标的设定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原则。系统性指的指标体系具有足够的覆盖面,能充分反映政策目标。可操作性指的是指标的数据容易采集,计算公式科学合理,评估过程简单,有利于掌握和操作。有效性指的是指标体系必须与目标的内涵与结构相符合,能够真正反映目标的主要特征。

就业目标以“志愿者就业人数比例”、“志愿者创业人数比例”、“志愿者扎根基层人数比例”等三个可量化指标来反映。社会事业目标以“从事教育工作的志愿者人数比例”、“从事卫生工作的志愿者人数比例”、“从事农技工作的志愿者人数比例”、“从事扶贫工作的志愿者人数比例”等四个可量化指标来反映。人才培养目标以“志愿者提升学历人数比例”、“志愿者入党人数比例”等两个可量化指标来反映。志愿服务目标以“新增志愿者组织数比例”、“志愿者人均志愿服务次数”等两个可量化指标来反映。完整的“西部计划”政策效果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三、广西岑溪“西部计划”政策效果的评价

从2003年8月以来,岑溪市作为第一批“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受援县,先后336名大学生志愿者,其中党员141人,团员184人,群众11人。服务期满在岗304人,因升学原因提前离(换)岗的32人。服务期间,从事教育工作的志愿者56人,从事卫生工作的志愿者48人,从事农技工作的志愿者35人,从事扶贫工作的志愿者78人,从事其他工作的志愿者119人。10年内通过志愿者的努力,新增志愿者组织102个,协助大型晚会活动、宣传推介、社会公益等活动27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8800人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期满去向情况,有16人留在岑溪就业工作,有302人回家乡就业(其中195人在县级以下基层工作),有18人选择自主创业。具体数据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就业目标方面,94.6%的志愿者实现了就业,62.8%的志愿者扎根基层,就业人数超过90%,扎根基层人数超过60%,说明就业目标实现的效果好。志愿服务方面,新增志愿者组织占志愿者组织总数138个的74%,平均每人在服务期内志愿服务26.2次,说明志愿服务目标实现的效果好。社会事业方面,64.6%的志愿者从事教育工作、卫生工作、农技工作、扶贫工作,超过总人数的60%,说明社会事业目标实现的效果好。在人才培养方面,9.5%的志愿者升学,41.9%的志愿者入党,说明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效果较好。综上所述,“西部计划”政策在广西岑溪达到了政策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11,P318.

[2] 谢媛.政策评估模式及其应用[D].厦门:厦门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