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校园德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开辟校园宣传栏目。宣传教学是德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大多时候老师借助各种新闻,故事来教育学生,提升学生的德育理念,学校还可以创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栏目,如报栏、板报、知识角等,发播新闻时政、优秀师生典范、发明创造先进个人等众多信息,及时展现出校园的新面貌、新气象,让学生从中获取正能量,培养他们优秀的思想品德,学校旨在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建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求知欲,把全面发展、立志成才的希望种子播种在每个学生的心田。
二、深入社会,感受以德立足
通过社会实践这一途径让学生走出单一封闭的校园课堂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大讲堂,亲身在实践中认知、感受、适应社会。更好的发挥出社会实践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作用,也让学生更好的学会并掌握做人、求知、生存、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有计划地开展“我做合格小公民活动“”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专题演讲比赛或板报宣传活动。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学生调查探究改革对家乡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在学生课余生活多样化,知识视野全面化,个性特长亮点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爱国热情、社会主义情感及家乡荣誉感的培养,引导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
1.角色转换,感受他人的生活体验。课堂上,老师提供学生机会,可以跟学生互换,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大多数学生都羡慕当老师,这正好让他们过把瘾,同时经历如何备课,如何传授,遇到调皮捣蛋的学生怎么处理等等,从中体验老师的辛苦,老师的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敬重老师,遵守纪律,配合老师努力学习。
2.可以让学生进入设定的事件和设定的环境情景中去体验,以设定的事件和设定的环境为体验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平时不易遇到但未来很可能出现的有意义、积极向上的事情,以丰富经验,作好克服挫折的心理准备,获得宝贵的人生财富。
3.开展精英假日小分队活动,培养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倡导学生在假日小队活动中学科学、用科学,尝试小制作、小发明等,定期搞成果汇报展示会,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走入社会,多多实践,培养锻炼生存技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三、对学生进行从小胸怀大志的理想教育
平时让学生阅读张衡、、、鲁迅、爱迪生等古今中外名人的书籍画册,从名人的成长经历中汲取力量、感受心灵、时刻对比,从而使自己幼小的心灵受到震撼,得到鼓励和启示,平时要教育学生特别注意理想和实际相结合,切不可好高骛远、华而不实。让学生在逐步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大目标中不断设立相应的阶段性小目标,让他们懂得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去做,才能不断克服许多外在困难,不断战胜自私、骄傲、懦弱等内在“障碍”,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内涵”。
篇2
二、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弘扬红旗渠精神的重要意义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进一步加强的需要:大学生中没有信仰、理想信念弱化、信念缺失的情况很突出,需要加强并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大力弘扬,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加强大学生在思想方面的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红旗渠精神对大学生道德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一些高校存在重视不够,宣传教育不到位的情况,而且,当代的大学生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多数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之当前一些不好的摆阔、拼爹等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重要任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道德观教育。红旗渠精神所倡导的道德观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和价值导向,突出对人民、国家、社会负责,是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的道德观。它倡导勇于拼搏、大公无私、平等有爱、团结互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大学生中间弘扬红旗渠精神,是弘扬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有力举措,有利于高校建立起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有利于持续更新思想道德教育观念,有利于不断契合社会发展实际,有利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在这些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难免鱼龙混杂,特别是西方庸俗、腐朽、有害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冲击着我们的传统观念。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成型阶段,在目前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今天,极易受到影响甚至是误导,因此,需要我们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大力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要弘扬红旗区精神所提倡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的人生观、价值观,摒弃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等错误的价值观,使大学生养成自检、自省的习惯,坚决抵制腐朽的东西。
(三)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大学生群众观的重塑。现代大学生中身为独生子女的较多,平时所受呵护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行为做事时较为主观,多凭自由心性,甚至我行我素,不结合实际,冲动盲目。而红旗渠精神的本质是群众观,具体说来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是科学的实践论、人民主体论。对正处于各种观念重塑期的大学生进行红旗渠精神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真正认识自我,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有利于大学生在致力于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其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在高校中弘扬并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艰巨,要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更要付之于行动,要坚持发扬,也要坚持与时俱进。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红旗渠精神融入德育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将红旗渠精神和德育教育二者形成合力,提高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一)将红旗渠精神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当代西方大学在德育教学中,非常注重环境育人的功效,我国高校在德育教学中应当充分借鉴西方这一隐性的,不是一味说教的德育教学方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校园软件、硬件设施建设两手抓,突出文化氛围,注重环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积极营造德育教育的氛围和环境。西方的德育教学实践已经证明,先进的、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成长,能够培育他们高尚的人格,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真正发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应用一切渠道广为宣传,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内网等传播渠道传播红旗渠故事,也可以建造红旗渠主题雕塑、红旗渠精神文化广场、文化墙体等硬件设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红旗渠精神在校园中处处存在、处处彰显、处处影响广大学生,以红旗渠精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篇3
每个学校都一定有德育先进的教师或学生,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件和人物并发挥其教育作用。从教师中、学生中找到德育先进者之后,不能简单地表扬或是宣传,而应该使他们的事迹得到大家的认同与赞许,这样才有说服力,其他的师生才会向他们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去改正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比如说有的学生贫穷,但不气馁、不自卑、积极向上、阳光乐观、学习成绩优良,那么此生带给大家的便都是正能量,他将影响到本班级的其他同学,学校对这样的事迹进行全校性的重点宣传后,可能不会使全校学生得到感染激励,但绝对会影响一大批学生,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专业技能,不再因为自己家境不好而自甘堕落,也不再因自身学习成绩不好而一蹶不振。他们会受到先进典型的熏染激励,一定要克服困难、改掉恶习,积极行动,做一个让同学、老师、家长放心的好学生。
三、聘请国内优秀宣讲团进行宣讲
当今社会有很多有感染力的宣讲团队,他们演讲的内容与形式是经过仔细研究、认真推敲、反复实践的,宣讲的教育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的,广受好评。尤其是德育方面的教育宣讲,对学生与家长,甚至是教师的教育效果都是让人惊叹的。学校一定要寻找好的宣讲内容、好的宣讲团队,一旦找到,就应该尽其所能聘请其到校园内进行演讲,这样做的德育效果是教师在教案里、在课堂上都无法相比的。
篇4
当前的职业院校学生群体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造成了他们家人们对他们的期望都较高。而他们本身的自我控制、约束能力,独立性较差,这就使职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加大。在这同时因为德育工作要求过于理想化,而学生的自觉性和参与性较弱,这就造成了德育工作成为了一个形式,产生的效果不明显。总的来说,就是以下几点:一,因为学生之间的家庭背景各异,成长环境不同,这导致了他们在认知不同,职业院校教育方式的局限性,使得在道德教育的工作中,以群体性教育为主,没有针对性。或许在学生之间产生了影响,但实际的效果并不明显。二,在职业院校学生中,学生的生活习惯懒散,行为举止较为夸张、缺乏社会公德意识。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开展德育工作仅仅是以制度约束,通报批评教育为主,不仅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反而让其抵触,起不到教育的效果。三,职业院校的学生中考的成绩低于重点高中的学生,这使他们中很多人产生了自卑心理,对未来的生活缺乏信心,导致大多数人迷恋于上网、游戏、恋爱等。
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如何去发展
(一)在校园文化基础建设中把德育理论列入进去,让学生重视德育理论校园的文化建设展示的是一个学校的传统的历史、优良的精神道德风貌、正确的价值理念、卓越的目标追求。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把学生和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以学生思想追求为主体的精神风貌以这种他们为主的感召力,引导学生把自我的追求和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弘扬和发展德育工作建设。
(二)根据不同类的学生展开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职业院校的学生伴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和对生活的体验增加,所遇到的问题是截然不同的,处理的方式也是带有个人感情特色的。例如:刚懵懵懂懂进入职业院校生活的一年级新生,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开始适应新的生活;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年的磨合,适应了学校生活,但是又会产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生活观念等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则基本是学业的压力;四五年级的学生通常就是就业的问题。因此,对于他们的德育工作的展开要有针对性和着重点,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最大化的激励学生的参与热情,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比如说对一年级新生用入学教育、访谈、晚会等系列形式让他们融入进学校生活,融入进校园文化。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开展主题辩论赛、主题班会等活动扩展他们的交际,同时将所遇到问题和解决办法通过活动的形式展示出来,启发他们去思考,和体会进而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另外一点,对于个别个性有差异的学生,可以利用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兼容性以及特色的奖励体系,弘扬和发展德育建设,发展不同类型学生的特长,培养特色的社会人才。
(三)组建优秀的学生团队(学生会或社团),让学生参与到德育建设中让学生参加到德育建设管理的队伍中,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加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同时也是一次学生自己锻炼和提高自己德育方面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认同德育工作。在学生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要动用一切有利的因素,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团体的建设中去。着力训练一支素质过硬的学生团队,培养其团队队员对学校德育建设工作的认可,从而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潜能,通过他们影响周围的人和其他学生群体,通过学生和学生沟通合作,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比死板的条例更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和信任,使德育工作顺利的进行下去。总的来说,学生才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只有把德育教育理念,转化成学生的个人思想认识,才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
篇5
总之,改革开放的社会大潮,一日千里。我们教育的航船却慑于大潮冲击,蹒蹒跚跚前进,有的学校不思适应而遁入桃花园里,颇赞尝高打院墙。紧锁大门,有封闭式,所谓“桃花园里好教育”。
面对学校德育层层困惑,我们认为需要采取必要的对策。与市场经济的潮汐共涌,与时代脉搏共振,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改革招生制度的德育考核,促进德育工作的加强和落实。
升学考试是个“指挥棒”。现存的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主要是凭文化考试成绩录取,至于德育素质却很少考虑。这种招生制度必须改革,增加德育考核成绩的录取比重,才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加强和落实。
1、可通过学生座谈,问卷了解,班主任的反映等途径,对考生进行品德考核,作为录取新生的第二大依据。
2、取消不切实际的“三好”生,“优干”生的优惠加分。
3、改革政治课考试办法,政治课成绩要与平时思想品德表现挂起勾。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使社会、家长都来关心德育。
二、面向改革时代,转变教育观,改革教育内容。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要确立符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点。这就要做到既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又必须剔除形式主义和“左”的影响;既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又必须借鉴外国的伦理道德教育;既要进行艰苦创业教育,也必须进行消费教育等。
2、要压缩超越当代少年思想接受能力的部分德育内容,增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的新知识,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学生是社会大环境中学生,脱离现实的德育,是收不到好效果的。
3、要建设好一支有时代特点的德育队伍。搞好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团干部的培训。
三、走向社会,建立基地,变学校德育封闭式为开放式。
改革开放的年代,学校封闭式的德育当然是行不通的。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和认识社会,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从而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
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建立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要以市尝商店为基地,进行改革开放的商品经济观念教育,提高学生的商品意识,培养学生将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优化教育环境,建立学生、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1、公安、文化和教育部门要共同整顿文化娱乐、书刊市场,清除“病菌”,净化育人大环境。
2、建立社会德育管理委员会。
可由当地政府、团组织、学校、家长等各界代表,吸收退休干部和教师组成。
篇6
一是以规范的管理提升高职生社会实践的成效。社会实践是高职学生体验社会、探讨人生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高职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体现自身价值。为进一步提高高职生的社会实践意识与能力,我们应该建立健全高职生社会实践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经费保障中探讨高职生社会实践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对社会实践过程与结果进行监控与评估,确保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规范有效。二是引导高职生参与志愿活动。高职院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决定着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为帮助高职生在价值多元化的情况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活动,让其通过志愿活动形成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优秀品质。一方面,各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将志愿者活动指导中心、志愿者协会、班级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完善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训与奖励各环节。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志愿者活动持续、稳定,并充分利用好校内外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将志愿活动推向社会,从而扩大志愿者活动的影响力与效果。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职学生德育的重要资源,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发挥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篇7
1.以文明养成为主题的平台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样,良好的习惯也是文明道德形成的基础,学校的德育实践工程分别从自我修养、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文明习惯四个方面组织开展针对性活动,通过开展礼貌教育、礼仪教育、守时教育、诚信教育、尊重教育、美的教育、爱心教育、孝道教育等,促进学生养成文明习惯。如制定校园文明行为“十提倡十反对”,着力打造校园文明素养教育文化(包括楼梯文化、走廊文化、宿舍文化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升文明素养,成为言说得当、行皆中矩的人。
2.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平台
将德育实践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相结合,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具体通过加强专业技术社团建设,如汽车之家、机电之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所有的社团归各学院负责,由学院安排专业教师指导社团开展活动。同时,依托团学工作平台组织技能竞赛月、社团成果汇报等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在社团中获得提升专业技能的机会。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开创性、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和良好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技能和专业竞赛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和扶植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大学生进行实践,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3.以社会实践为目的的平台
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绝不能仅仅依靠在学校里和书本中去感悟提高,而应该更多的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为此,学校为学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假期见习、毕业实习、“三下乡”及深入农村、城市、企业开展社会调查等。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学校相对封闭的格局,让学生有机会面对社会各种道德实践的情境和场景,德育内容也由学生单纯的道德知识的学习转化为道德知识学习、道德认识能力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统一。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督促学生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从学会奉献开始,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作为宗旨,大力倡导“随手公德”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助残敬老、爱心助学等活动,让学生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让敬老助残、爱心帮扶、关爱未成年人、文明宣传、道德实践等服务活动成为学校学生业务生活的主旋律。
(二)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三个德育实践体验阶段
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差异性,因此,对学生德育效果的提升也是一个渐进和逐步提高的过程,鉴于此,学校德育实践活动设计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分为三个不同的体验阶段。
1.生活体验阶段
这一阶段,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从学会做人开始,根据行为规范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确定实践体验目标。围绕学生校园生活,设计出了各类德育实践活动监控办法,活动也以学生生活体验为主,如校园内公共区域的卫生打扫、协助门卫安全督查、学业上一对一辅导低年级学生、系院安排的劳动周活动等。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布置给他们的假期实践任务就是让他们每天在家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1个小时,开学后,学生们都表示已经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的伟大和自己个人的不足。在这样的生活体验中,学生不仅学会守时、守纪、自我控制、尊重他人等基本道德规范,培养了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养成了互相合作的良好习惯,而且掌握了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本领,拥有了自律、处理应急事件等关键能力,为今后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职场体验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学生入校一年以后,我们根据“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历练”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逐步引导学生将实践转移到职场上来,利用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既锻炼学生的岗位技能,又让学生了解职场,形成职业道德;同时,利用学校团学工作平台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校园职场招聘等活动,突破了传统就业指导模式,邀请企业专家、行业精英为学校人才培养诊断把脉、建言献策,将校园文化活动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完美融合,让学生逐步适应职场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信、自立、自强意识。
3.社会体验阶段
这个体验主要是面向临近毕业的学生。学生之前已经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服务社会的活动,如“三下乡”、“四进”社区及其他扶贫帮困、义务劳动等体验到了服务社会的快乐,也对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到了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年,学校将德育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社会体验结合在一起,紧紧围绕暑期实践、公益,让学生走进社会去实践,去体验,参与社会管理,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提升思想境界。如安排学生走进街道社区担任助理,协助社区开展各项活动等,都有助于学生通过实践提高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落实德育实践的三项举措
由于德育实践的核心是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因此活动要求以每个学生为主体,自主完成规定的德育实践活动。在德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上既有围绕活动目标设计的个体活动,又有通过社团平台、志愿团队等开展的集体性活动。为确保该项工程实施到位,我们可在实践体验环节通过以下三项举措来进行落实:一是过程记录。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首先要自我记录在特定的“德育实践证”上;其次每项活动都须有相关的认定人(见证人)核实签字,认定人可以是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门卫、宿管员、保洁员、社区负责人、家长、系院部门领导、各班班长、团支书、劳动生活委员等。二是成果统计。每学期的德育实践活动的统计汇总工作,辅导员(班主任)为统计汇总的责任人。辅导员(班主任)可以在每周班会上询问每个学生完成的情况及体会,进行交流并提出指导意见;每月小汇总一次,在班内公布;每学期总汇总一次,上报学工处。三是考核奖励。根据要求,每学期每生需完成一小时的德育实践活动(分为四次完成,一般活动每次按十五分钟计算),完成的为合格,未按时完成的为不合格;德育实践不合格者将取消在校期间的一切评优、评奖资格,如“三好生”、“奖学金”等,对在德育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给予表彰奖励。
篇8
校园传媒作为高校思想宣传阵地和信息交流工具,它包含教育、经济、文化、娱乐、体育等众多内容,满足了大学生学习、娱乐、交往的需要。作为高校德育对象的大学生,他们在与校园传媒接触的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校园传媒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超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因此,认真分析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关系,利用校园传媒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校园传媒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既互相结合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其互相结合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能经常接触校园传媒的德育信息
由于校园传媒几乎覆盖了学生所有的信息来源,无论是听广播,看报刊、宣传栏、电视,或者是上网,校园传媒在课余时间成了与大学生相依相随的生活、学习的伴侣,大学生在与校园传媒接触的过程中也有意或无意地受到德育信息的影响。这为高校德育信息的选择、定位、宣传,做好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新途径。
2大学生愿意接受校园传媒这种教育形式
由于高校的报刊、广播、电视和校园网所采取的讨论、深度分析报道、广泛参与等教育形式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情感共鸣,所以,更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大学生愿意接受这种形式的教育。这为高校改变德育方法,做好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3大学生乐于参与校园传媒的各种活动
由于校园传媒能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实践机会,所以很受学生欢迎。大学生既是校园传媒的受众,又是校园传媒的参与者,有的参与了校园广播的编辑、播音和撰稿,有的成为高校校报的作者、新闻记者和通讯员,有的担任了高校电视的播音员、主持人,还有的成了校园网的维护者和管理员,他们在主动参与校园传媒的活动中提高了能力,受到了教育。这为高校拓宽德育形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切入点。
4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校园传媒中能真实地得到反映
由于大学生乐于参与校园传媒的各种活动,他们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把自己的思想体现在所创作的作品中,无论是他们创作的诗歌、散文,喜欢的人物、歌曲、关心的国内外大事,在网上发表的观点、意见,进行的各种交流、讨论,都能流露出他们真实的想法。这为高校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好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的结合提供了重要载体。
二、校园传媒与高校德育的互相促进
在加强对高校德育与校园传媒互相结合的研究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探讨二者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问题,不断探索借助德育促进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和利用校园传媒创新高校德育的新路子。
1校园传媒是消除现代大众传媒负面效应的中坚力量
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大众传媒的多元文化以及良莠不齐的传媒信息,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面对现代校园传媒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单纯地采取“堵”的办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高校应该主动出击,充分利用校园传媒这一宣传、教育阵地,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针对现代大众传媒中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来袭,我们要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重建东方优秀的传统文化,用深层次的稳定的内涵文明,充实浅层次的脆弱的肤浅文明,充分展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校园传媒的文化含量;同时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现代大众传媒的本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传媒素养,增强他们对现代大众传媒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和筛选能力。
2校园传媒为高校德育提供了坚强阵地
校园传媒是高校理论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的有力工具和重要阵地,也是开展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因为,校园传媒直接面向大学生群体,能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的甚至与大学生形影不离,并且传播的信息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和知识性等特点,所以它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将相关德育信息随时通过校园网、校园电台、校园电视台自办节目、校报、系报、社团刊物、橱窗、板报、横幅等传媒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职业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以及将所开展的相关活动的信息,传递给大学校园的学子们,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3校园传媒已成为当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
校园传媒弥补了高校德育课堂教育的不足。高校可利用校园传媒各媒体的优势,促进高校德育的有序开展。校园报刊传媒具有易于收藏保存、随身携带、反复阅读、相互传阅等优势,高校可利用这一优势对大学生关心的国内外社会热点问题做深度报道,刊登相关的理论文章,使大学生在阅读报刊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启发和鼓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高校广播作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体,有着快速、灵活、生动、覆盖面大等优势,是高校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之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学校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高校广播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栏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思想,引导他们的行动,配合课堂教育,完成教育任务。校园宣传栏是师生相互交流、沟通、传递信息、探讨学术的园地,它具有内容替换方便自如、常换常新、形式设计多种多样等优点,尤其是大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各种各样的宣传板面,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更是学校德育潜移默化的催化剂。校园网具有数字化、高速化、交互性、全时性、丰富性、开放性等特点,它真正地实现了把只有老师说教的“单向式”德育改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双向式”“多向式”德育,把以处罚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式”德育改为以引导为主的“引导式”德育,把单调、呆板的“单一式”德育改为生动活泼、声图、音像并茂的“多样式”德育,把靠堵截为主的“封堵式”德育改为面向社会的“开放式”德育。
4校园传媒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高校德育取得实效
校园媒体作为独特的校园舆论宣传工具,一直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近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它由原来的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单纯传媒,发展到今天拥有校园网、手机等多种传媒;它由原来较单一的校内舆论宣传、文化服务等功能,发展到今天多样的社会化、开放性、人文性、信息化导向性等功能;它由过去大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发展到今天的“主动吸纳式”;它由原来自身设置的单一栏目,发展到今天的合理、多样的栏目;各栏目的内容由过去的呆板单调,发展到今天的图文并茂;由过去单纯的纸质信息发展到今天拥有数字化等多种信息;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它将有着更大、更惊人的发展。从校园传媒的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它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受众获得更多的德育信息,有助于对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进行及时指导;有助于大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受到德育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及早了解德育信息;有助于德育工作者采用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由此可见,校园传媒的丰富与发展,使高校的德育信息和德育内容更广泛、更快捷也更多样化了,并且为高校德育的创新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使高校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高校德育的创新有助于推动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德育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如果惯用以往的一些德育理论、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校园传媒作为高校德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高校德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校必须借助于在大学生中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校园传媒,来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对校园传媒的发展规划做出统一部署和要求:一方面要加大校园传媒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化和整合校园传媒资源,为校园传媒的和谐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保障;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传媒的的栏目设置和主要任务,用具有时代特征的高校德育信息,不断去更新校园传媒内容,以自己的特色去应对社会媒体的影响;对校园传媒中出现的不良信息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治。同时要实现校园传媒间的有效互动,发挥协同效应,构建校园宣传强势,以达到多个传媒之间相互造势增值、延伸各个传媒功能的目的,实现对大学生的有效教育和指导。
参考文献:
篇9
本文作者:陈艳工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体育部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校园为空间,以教师、学生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1]。校园体育文化由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场馆设施、器材和服装等、体育制度与行为文化(体育管理制度、组织形式、体育认知、教学活动、竞赛活动、课余体育活动以及宣传与推广活动等、体育精神文化(体育观念与目标、体育道德、体育精神以及体育作风三者组成(表1。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大学生活与大学生精神风貌的积极反映;校园体育文化是也学校办学理念、特色与校风的个性表现。13世纪网球运动起源于法国,在漫长的网球发展史中,随着网球运动“走出宫廷、走向平民”的普及发展,如今,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参与网球锻炼,网球运动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精神面貌以及幸福生活水平指数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竞技体育的典型代表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它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以及“和平、友谊、团结”的信条激励人们不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向新的人生目标迈进[2]。网球运动是竞技体育项目的典型代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网球运动就被列入正式奥运比赛项目,是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快、更高、更强”口号的宣传载体,充分诠释了“和平、团结、友谊”的奥运信念,激励人们爱国拼搏、积极进取、求实奋进的追求人生理想和幸福生活。高校开展网球运动对高校网球场馆设施、器材的影响网球场馆设施是网球教学活动、竞赛活动以及课余网球锻炼的保障,是校园体育文化继承与宣扬的物质保证。对西北地区高校网球场馆设施和器材、用品的调查得知:近1/2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其学校网球场馆设施严重不足,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原因:1高校网球场馆设施确实存在紧缺的状况,网球教学和运动队训练对场地的需求较高;2大学生的网球锻炼受场地用于网球教学和地区季节、日照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网球锻炼时间如下午5:00以后,时间选择容易发生“冲突”的情况,以此出现锻炼“扎堆”的现象,从而片面导致场馆的紧缺局面。网球器材基本由学生自己提供,器材的需求程度和对需求的满足行为主要受大学生自己支配和控制,因此,调查也得知西北地区大学生认为网球器材完全满足其锻炼需求。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积极程度与完善网球场馆设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47.6%的学生认为西北地区高校开展网球运动对完善网球硬件设施有非常大的影响(表2。高校积极开展和普及网球运动,扩大了校园网球人口,激发了师生的网球兴趣与激情,也加剧了场地紧缺的状态,为解决场馆设施“供不应求”的问题,高校管理者须积极完善和补充网球场馆设施,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同时,也对校园体育文化起到了建设和保护作用。为了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通过打造特色项目而提高学校知名度与体育文化底蕴,网球运动在西北地区高校的积极开展,刺激了网球场馆设施的需求,对完善高校校园体育设施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网球器材与服装等的消费行为对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影响体育消费是人们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或观赏体育竞赛,以满足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等要求的过程[3]。高校大学生的网球消费水平是衡量大学生参与网球锻炼的重要指标。调查得知:西北地区高校大学生网球消费主要以购买网球器材、服饰等实物型消费为主,也符合了当前大学生身份的消费水平与观念。网球锻炼仅仅是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方式,大学生对网球的认识和接触仅处于初级阶段,满足器材和服装需求就具备了大学参与网球锻炼的基本条件,因此西北地区大学的网球实物消费类型是大学生当前身份和网球参与程度的综合表现。41.6%的学生每年在网球运动的消费额度是300~600元(表3在整个被调查对象中占了多数,也反映出陕西省高校学生的网球消费水平偏低下。由于西北地区高校大学生生源地主要以农村和城乡地区为主,学生对网球运动的认识与自身经济消费水平均较低,参与网球锻炼对器材和服装等的要求并不高,以基本满足使用需求即可,进而导致了西北地区大学生的整体网球消费水平偏低的状况。随着网球运动在西北地区高校的积极开展和西北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培养了大学生强烈的网球兴趣与长远的体育目标,更广泛的网球参与和投入带动了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增长,也有助于良好校园体育风气的形成。
网球运动对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影响完善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和健全规范的体育规章制度是校园体育文化建立和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是校园体育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关键,是一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准则,约束着人们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4]。37.5%的管理者和教师认为网球运动在西北地区高校的积极开展对学校体育管理制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且40.8%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影响较大(表4。被称为“绅士运动”的网球运动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有别于其他体育项目,这种“绅士”“高雅”的文化形式因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会相应对校园体育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校园体育制度具有保护和建设体育文化的功能,网球文化导致校园体育文化的分层必然需要借助于体育管理制度的政治功能进行协调和适配,因此,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对优化和完善体育制度有积极作用,合理、优化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有助于矫正、扭转不良校园风气,积极营造健康校园“绿色文化”人文环境,培养学生正确体育意识与目标,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建设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等。网球教学活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网球运动对场地设施要求较高,受到地方经济水平和普及程度的影响,并不是西北地区所有高校都开展了网球教学课程,部分高校根据自身场地设施和人力资源的情况,制定了符合实际要求的网球教学课程类型(必修课、选修课、兴趣公开课等、教学学时(12学时、16学时、32学时等,以满足学生对网球技能、知识的需求和广泛普及网球运动的趋势。网球教学活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具有激发性和全面性特征:网球教学活动促进了场地设施的保障和完善;网球教学课堂是学生网球兴趣、网球认识、网球参与的“发源地”;网球教学活动是“三位一体化”大学体育模式的主要组成因素,有效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网球热情与兴趣,传授学生正确体育观念和技术动作,带动着课余网球锻炼和竞赛活动的积极开展,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根基。网球竞赛活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网球竞赛活动有助于学生巩固网球技能,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品质,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自信心与抗压能力,全面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品质。西北地区高校大学生参加网球竞赛的目标调查得知:7.5%的学生希望参加网球竞赛活动获得更扎实的运动技能;33.3%和32.2%的学生希望参加网球比赛可培养体育精神和锻炼意志品质;愉悦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交往分别占了14.9%和10.1%(图2。随着大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价值观的逐渐形成以及对精神意志重要性的认识,西北地区大学生逐渐认识到应该积极、主动加强自身意志品质的锻炼和体育精神的培养,以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因此,大学生相应选择通过体育竞赛、锻炼的方式,以丰富体育精神和加强意志品质。在调查中也了解到西北地区高校校内网球竞赛活动相对匮乏,影响了校园体育风气的营造和师生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受场地设施紧缺、管理者重视程度不够和网球竞赛组织宣传不足等的影响。网球竞赛活动的积极开展所形成的良好校园网球氛围与学生参与网球锻炼的良好习惯直接影响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传承。网球课外体育活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网球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的延伸,是网球教学的“再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行为的有效途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网球锻炼次数、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等,最终达到愉悦身心的锻炼目的。调查显示:每周参加3次以上网球锻炼的人占整体的37.5%,同类中并将网球运动作为终身体育一部分的学生占80%,每周参加网球锻炼2~3次和1次的学生在整体比值中分别占35.0%和23.3%(表5。反映出西北地区高校大学生中的网球爱好者基本保持每周参与网球锻炼一次,且大多数学生能保证每周参加3次或3次以上网球锻炼,网球锻炼较频繁的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也较明显,也间接反映出西北地区高校大学生的网球锻炼参与性高、兴趣性强且终身体育意识较深刻的特征。网球运动在校园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开展,促进了西北地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大学生参与网球锻炼既丰富了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与氛围,又舒缓了大学生紧张的学习气氛和压力,且有助于完善大学生乐观、健康的品质与人格。
校园网球宣传推广活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体育风气的形成有直接、广泛的影响。“就对人们影响最大的渠道而言,无疑要首推电视、广播和通俗性杂志等大众传媒[5]。”调查了解到,34.2%的学生认为网球宣传推广活动调动了师生的网球热情,31.7%的学生认为其丰富了网球氛围,且认为网球信息宣传和网球新闻广播起到丰富网球氛围作用的学生分别占了35.2%和31.5%。网球宣传、新闻广播等活动产生的网球氛围使大学生的体会较为直接和深刻,无形中使大学生体会到网球运动的影响力,尤其新闻广播使习惯参与网球运动和不参与网球锻炼的学生都被动的接受了网球知识的宣传和氛围的熏陶,而网球宣传推广活动和信息宣传对有积极网球兴趣的学生影响较深刻。校园网球宣传推广等活动创造了积极的体育氛围和气氛,使人们产生对体育活动的感性认识和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提高了网球运动在校园体育中的普及率和重要性,而且有效带动了师生活跃参与网球锻炼的热情,使其了解网球讯息、知识,将网球运动融入到大学生活中。网球运动对学生体育观念与目标的影响体育观念就是人们对体育在健身、娱乐、审美以及在心理素质、道德、智力培养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的认识态度[6]。在对西北地区部分高校2400个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得知,89.6%学生承认网球运动对增加体育兴趣、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和增强自信心等体育观念持肯定态度,其中认为通过参与网球运动树立了加强吃苦耐劳能力目标的学生有1962人,从选择人数排名分析得知,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增加体育兴趣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等体育目标位于第二、三和四位(图3。西北地区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与目标是在网球锻炼过程中形成和培养的,对大学生“身、心、意”三个层面都产生了影响,对其吃苦耐劳能力的提高和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是大学生共同的网球锻炼目标,反映出大学生更注重精神意志的提高和文化生活的丰富,主要与大学生对吃苦耐劳能力、精神意志锻炼以及对文化熏陶的较高需求有很大的关系。总之,网球运动不仅刺激了校园体育行为,而且培养了学生正确体育意识和观念,进而对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终身影响。网球运动对学生体育道德的影响大学生在网球锻炼中所表现出的体育道德素养是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以及人格品质的反映,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内在观念、价值和修养熏陶的表现。调查得知:西北地区大学生在网球锻炼中能表现出诚实守信、公平竞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和裁判以及不骄不躁的体育道德,其中,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表现更明显,分别占了整体的80.8%和73.3%(表7。由于“诚实”和“公平”是网球比赛中对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大学生在网球比赛中体会到诚实守信、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等基本体育道德的重要性,并做到“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等,进而有助于大学生社会道德的培养和提高。面对当今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校园人文环境和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积极开展网球运动,营造健康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修养和有力抵抗社会不良风气的袭击。网球运动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影响校园体育精神是指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逐步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共同的健身目标、理想、信念、体育传统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与群体意识[7]。网球运动对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影响较显著的精神依次有:竞争精神、意志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爱国精神(表8。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社会大环境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校大学生也意识到自身竞争意识、团队和敬业等精神素养的缺乏和不足,迫切需要改善和提高以应对走出校园后的社会挑战和磨练,而参与隔网、同场、技能主导类项目的网球运动,更能体现竞争、意志和敬业精神的价值,因此,西北地区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球锻炼不仅培养了大学生竞争拼搏的意识和不惧困难、挫折的意志品质,也促进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并巩固了精神文化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支柱作用,同时使得更多的师生参与网球锻炼,享受网球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1西北地区高校网球场馆设施的缺乏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网球运动在西北地区高校的积极开展与推广提高了对网球场馆设施的需求度,对完善高校网球场地设施具有推动作用。2网球运动在西北地区高校的积极开展有助于完善校园体育管理体制;网球教学、网球竞赛活动以及课外网球锻炼调动了师生的网球参与积极性、提高了身心健康水平、丰富了校园体育生活、提升了校园体育文化底蕴;网球宣传推广活动有效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网球活动,广泛促进了校园体育风气的形成。3西北地区大学生在网球锻炼中树立了健康、积极的体育观念与目标;孕育了“终身体育”意识和理念;培养了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不骄不躁的体育道德;养成了竞争、意志、敬业、爱国等精神,以及责任感、集体主义品质,有助于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品质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西北地区各省市体育局和学生体育协会应积极组织每年春季、秋季大学生、教师网球比赛,调动师生的网球热情与参与积极性;各省高校网球协会应积极组织高校间教职工、校领导干部网球交流活动与比赛,促进西北地区高校之间网球文化交流。2实施“扩建网球硬件设施”、“选拔优秀网球苗子”、“诚聘高水平网球教练”、“组建科研训练团队”四步走的途径,建设高校高水平网球队,有助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3各高校体育部或体育学院部门应积极倡议“健康网球、快乐工作”的口号、采取“上门培训、主动陪打”等措施,主动引导学校领导、行政干部以及学科教授积极参与网球锻炼,营造高层次校园网球氛围,对完善校园体育体制和体育场馆设施有重要作用。4设立校园“网球宣传专栏”、增设“每日网球新闻广播时讯”栏目、组织“网球表演赛”、开展“网球知识讲座”等宣传手段,以加强校园网球宣传推广;定期开展春季、秋季“网球文化周”、“校级网球比赛”、“每月网球体验日”、“网球拉拉队选拔”、“网球征文”等相关网球文化活动,以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创造健康、和谐体育风气。5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模式,西北地区高校应主动走出校园,鉴戒国内外一流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模式和经验;并邀请知名高校高水平网球队、专家教练等到西北地区高校交流、指导,以促进西北地区高校网球的发展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篇10
第三,加强课外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学校充分利用课外集体活动,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环保教育、国情教育、理想教育等。利用各种社团、影视、论坛、音乐赏析会、文艺演出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如开展教职工篮球赛,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同志间的交往与友谊。
丰富课外活动。学校可以成立各种社团或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如音乐、舞蹈、书法、美术、剪纸、手工、田径、球类、棋类、游戏、鼓号、横笛、文学、趣味数学、科技与创新、阅读与诵读、节目主持、演讲与口才、书画艺术展等。各兴趣小组活动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坚持真理的态度,可使全校师生充分发挥特长,做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
篇11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武术文化的发展策略
篇12
(三)、H职业院校德育课教育现状。1、德育课教师任务重。目前在校生总数约为4700人,而专任的德育课教师仅为11人,承担着学校所有德育课的教学工作,所以每个教师每周的课时量比较大,平均每位教师每周课时有14节,有的教师每周课时甚至达到20节。2、学生方面。随着H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地下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3、课程设置方面,尽管教育部对德育课的设置有规范,但是在实践中,学校每个系部与教务处的协调不合理,很多系部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安排,德育课只是凑数的课程,设置很不规范,如有的德育课程这个年级是每周2课时,下个年级就成了每周1课时。4、学校管理方面。尽管每周都有固定的素质教育课的时间,但是德育课很难利用这个时间段与学生进行交流。此外在教师培训方面,德育课老师很少有机会走出去,很少获得学校的培训机会,很多时候都是被忽视了。
篇13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作为校园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涵盖范围很广,远远超过学校单纯的体育课和体育竞赛,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无意识的、内隐的,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与学校的校风校纪、办学特色、培养目标及生活方式等密切联系。校园体育文化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氛围和无形的客观存在,是和谐人文校园文化的有机部分。
校园体育文化在中学素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特色体育校本课程,充分考虑各自的地域特征、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体育传统及学生的兴趣等具体课程情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选择性,极大的丰富了素质教育下的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一、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在核心内容上是一致的
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校园精神,校园精神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灵魂;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理想和道德方面的素质,理想和道德在人的诸方面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校园精神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在从事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时,以及在所特有的生活方式中体现出的思维活动和共同心理状态,是师生员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达到某种教育效果,而在长期的教与学、工作与生活等方面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校园精神是一种校园文化现象,是体现校园文化特征并引导校园文化发展的内在的重要因素,也是对全体师生员工产生强大凝聚力、创造力、适应性和持久性影响的根源。素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一方面,适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指导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规范各方面专门人才培养的项目与环节,统帅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另一方面,它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的过程,是现代人才培养的总纲。素质教育在其运行中,体现着新时期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对于新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形成都贯穿在素质教育之中。
二、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在原则特性上是一致的
校园体育文化和素质教育在原则特性上是一致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创造性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确立了校园体育文化和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体现出一致性。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一是要改变重知识、轻能力、轻综合素质的现象。学校教育作为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是培养适应现实社会并能造就现实社会的人才,除了应当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能力外,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这就给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才导向注入了新的内涵,改变了以往重知识、能力的培养,轻思想、心理素质的提高;重科学技术的掌握,轻人文素养的熏陶等现象。引导学生融知识与能力、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为一体,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辨证统一。二是要改变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素质教育是通过种种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心理、观念、情感和行为上培育高尚情操和社会道德,在掌握综合知识的基础上培养适应力和创造力。三是要改变重塑造学生轻个性发展的现象。要把学生从被塑造的对象转变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定格的模式塑造转变到承认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四是要改变重学生教育轻教师培养的现象。教师和学生都是校园体育文化和素质教育的主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否认教师在校园体育文化和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要培养出有综合素质的学生,就必须有综合素质的教师。只有知识面广的教师才可能组织和指导内涵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只有教师自身具有创造力,才可能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只有教师注重发挥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才可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的发展。
三、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
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都是要通过创建优良的教育环境,实现现代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培养的人才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无论待人处事、工作创业都能稳当妥善、应付自如。校园体育文化要通过校园体育活动、体育设施以及体育成果所具有的立体的、广泛的教育功能对学生思想品德、精神情操、价值观念、性格心理、专业素质、健康体魄实施全面培养。素质教育的内容一般要求是,要具备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四大方面。思想素质,包括政治理论水平、热爱国家、有事业心、人格修养、竞争意识、献身精神、职业道德、法则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等;心理素质,包括自信心、自主性、自尊性、独立性、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评价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文化素质,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相关学科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等;业务素质,包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研究能力、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所以说,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体现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校园体育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校园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是形式与内容、作用与目的、过程与结果的辩证统一。学生诸多素质之中首要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导向功能所体现出的积极引导态势来形成和确立的。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和稳定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校园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人文精神的一条纽带,在培育校园文化精神,营造学校文化气息和人文氛围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文化资源,以人为本,提高中学生的人文修养,加大体育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在体育课程中不断渗透人文精神,大力开展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营造一种文明、健康、蓬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张进才.体育文化基本概念辨析[J].体育与科学,2003,(6).
[2]黄欣加.高校体育文化与素质教育[J].体育与科学,2004,(3).
[3]奚凤兰.《校园体育文化在素质教一育中的作用》,临折师范学院学报,2000(3).
[4]杨文辉.《论学校体育文化环境的建设》,韶关学院学报,2001(9).
[5]张杏波.《论新时期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