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化学环境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化学环境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化学环境论文

篇1

(3)化学系统关系图绘制。有了化学系统的数据分布,要想获得更多的信息,还需要将这些信息有条理的建立联系。例如水文观测与地球环境化学转移,运用模拟迁移对地球化学的运动规律进行分析。景观地球学则更有利于展示地球化学的系统概览,对于化学转移的过程有更加直观的理解,相关化学控制因素也更加突出。这样的关系图能够有效的模拟真实环境系统的各项化学行为,并且在加入评价体系后,人类主观的参与可以将该图作为环境规划的主要参考内容。

(4)预测图绘制。更接近实际的地理图,通过分布图和关系图的分析,在预测图上针对区域进行环境污染的分析,预测污染的过程和涉及范围,在联系实际情况规划污染治理策略,是主要的环境治理参考图。

2.城市环境地球化学中人为因素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向自然环境中释放了多种有害元素,这些元素一是生产活动释放,例如化肥农药的使用,向自然环境中释放了打破原有平衡的元素,还改变了土壤的主要结构,破坏了土壤化学平衡,相应的土壤受到污染还会将这些有害元素通过循环作用释放到更大的环境中;二是生活废物的排放,这些有害废物不经处理直接进入环境中,例如生活废水和垃圾,因为食物变质产生的有害元素因此进入土壤或者水环境,城市垃圾的主要处理方法填埋等几种处理方法又将这些有害元素富集起来,加重了城市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污染。

二、城市环境地球化学治理工程学

篇2

说起化学,我觉得就不得不要提一提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了,如今科技发达,为满人欲,各类各式的物品更是层出不穷,有的是大自然的“复制品”,有的是我们双手创出出来的,但是人类发明了它,却又不知道如何分解它,以至于垃圾中绝大多数的化学垃圾不知如何处理,它们正在一步一步的侵蚀我们的家园、占领我们的土地,填埋?焚烧?似乎都不对,终究不是长远之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从工业时代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化学已经不再是学者们的专利了,它已经深入到我们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了,它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身边,例如,书桌上的油漆、更耐用的合金、耐磨轻便的跑鞋,几乎无处不在。确实,化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那就是这些原来不属于自然界的物品不知道该归去何方?由此也滋生了很多环境问题……

相信在现在信息发达的媒体网络上我们应该都知道很多关于环境的“传闻”了,各类环境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而且是日益突出,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它更是刻不容缓。人们常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虽然说的情况有些不同,但是我想道理还是一样的,既然我们运用化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那么多的“福利”,那么我们也可以从化学出发,找到能够分解这些垃圾的方法。自古以来,人类在大自然中得到、消失,循环往复,重复了几千年,如今我们也应该用我们创造新事物的方法去完成这场“循环”。

“剪不断,理还乱”,化学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依赖自然而生,也倍受化学的滋润,所以让二者平衡发展更是我们现在应该要去努力实现的。我们需要化学,但是我们同样也对自然有着一颗无比热爱的心!

篇3

1.2加强环境教育可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当前,很多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好。如光化学烟雾、世界公害、近几年在我国各海域都曾发生过的赤潮等常识都不甚清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教学中此内容涉及的很少。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必要加强和重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2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2.1据教材内容确定好结合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机渗透:

高中教材中有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学习NOx时,可按介绍NOx的性质介绍其毒性和对人类及环境产生的危害,介绍吸收防治方法(NH3吸收法及碱液吸收法)的步骤有机渗透。使有毒的NOx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少的物质,为人类所利用。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化学专业知识,同时也受到了良好的环境教育。

2.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法制教育: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全民普法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昀要求。一般的渗透方法是讲解某类物质或操作方法对环境的危菩,再提出相关的法律制裁条款,最后给出防治方法,例如学习SO2:时介绍煤和石油的燃烧、金属矿石冶炼等产生SO2导致大气巧染,进而产生酸雨,教师在介绍酸雨危害的同时,引入《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关于禁止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气体的规定,最后介绍防治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和环保知识,更进一步了解了环保法制知识,增强了环保法制观念,

2.3结合化学实验渗透环境教育

第一,改进实验方法。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内容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同时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需注意改进实验操作、装置等,尽量做到有毒气体不外泄,提高尾气的吸收量,向绿色化学方向发展。如铜与浓硫酸反应中产生的SO2气体,可以依次通过石蕊试液→品红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NaOH溶液,这样既可以验证产物SO2的性质又吸收了SO2,不污染环境。

第二,发展微型实验。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和改进各种实验为微型实验,如教材中氢气与氯气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反应,改成在小青霉素瓶中完成该实验,效果也很好。利用这些微型实验用量小、污染小等特点,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效果更好。

第三,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在平时教学中利用研究性学习课渗透环保教育。如高一讲授环境保护内容时,可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几个课题组,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通过上网查询、社会调查等手段去研究大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固体废弃物等几个大方面中的个别子课题去研究。如蔬菜杀虫剂的危害及合理使用、市内垃圾种类及处理、废旧电池的污染等。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成果,这样方式学生积极性很高,有数据、有事实、有图片、有调查报告、课件等,形象生动,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与环保知识充分联系,加深印象。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教学的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可将做不了的实验制成课件进行播放,既生动、又环保。如利用视频资料为学生播放塑料加工中的污染、小白鼠在Cl2中中毒死亡,还可利用网上和一些书中下载、扫描的图片播放给学生看,这些都是重要的素材。通过播放有关环境教育内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切身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丽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方法等,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五,在化学习题中充分体现“绿色化学”及环境保护的意识教育。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多注意收集各种资料,把有关环保内容的习题集中起来。在平时检测和练习题中逐渐渗透。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可作为专题教给学生,特别是有关国内新闻报道的热门环保话题更应多予注意,因为它常常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

篇4

(一)工具理性的“去生态性”效应

因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决定了在工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往往容易缺少足够的反思,受经济增长、城镇化、脱贫致富及相关政绩愿景的驱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将工业生产方式全盘引入,并在短期内构筑成的相对完整的工业生产系统,加之少数民族地区因缺少开发而固有的丰富的工矿资源,决定了该地区工业生产系统实现了对自然生态系统高速的“过度转移”。出于尽快实现全国统一的工业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目标,少数民族地区在工业生产开发自然资源方面自然少有考量,一切以经济增长为最高判别标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西南、内蒙古地区丰富的林地、草原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土地沙化现象严重。对工业化缺乏顾及的全盘引入,体现了建立在工业生产体系基础上的工具理性,即将工业生产视为实现有用性、最大功效的唯一路径,而将发展视为单线程的经济指标增长和人的功利目标实现。以工具理性引导下的生产方式,必然是以毫无节制地迎合现有生态资源的“失度转移”,不假思索地以促动高速的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为己任,从而形成了“工业财富登场、生态资源谢幕”的去生态化效应。

(二)现代主义的“去民族性”效应

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保留着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与少数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落后于汉民族地区,在内地工业化基本完成之际,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方式还停留在农耕、游牧阶段,而这种特有的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构筑了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与风情。可以说,当代少数民族风情文化具有一定的“考古再现”价值,是研究任何民族族群曾经建基于前工业生产方式之上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面貌的活化石。而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朝阳产业———旅游业,也是主打两大品牌,一是自然生态,一个是民族风情,而这两个品牌往往是共生共荣、互相交融的资源结构,少数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和精神面貌也确保了生态文化的个性和民族性。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讲求的是整齐划一、标准规范,为求高效率和高效益而忽视个性,在以技术上的对自然资源“失度转移”的同时,又在思想意识上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标准化改造,脱离了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而失去生命力。这种建基于工业文明的现代主义的自负,以压倒性的态势对少数民族区域生态文明体系中的民族文化属性进行干预、消解和驱逐,也正是当代环境伦理学的反思内容之一。

(三)功利主义的“去文化性”效应

工业文明有着强烈的功利主义倾向,体现在对物质利益的无止境攫取、物质欲望的自觉培养和满足上。相较而言,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精神力量的多形式体现,表现为一种长期、稳定而滞后的物质利益产能模式。这也就决定了现代社会文化在物质利益面前的非独立性困境,即文化的价值已经消失在人类精神世界中的自我把握、本质力量对象化之中,蜕变为刺激消费、迎合市场、拉动内需的动机要素。在全国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区位中,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要服从战略性布局,要在统一的、整体的经济发展规划上贡献出自己的多类型资源,以支持全国化的工业生产,这里就包括独具特色又亟待呵护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而在工业生产的视野中,通过转移资源、生产产品、创造利润等一系列环节实现功利价值,自然就将代表少数民族精神本质的民族文化也单纯地视为产品或者是消费动机,将这种文化更多地赋予了物质和功利的属性和效能。比如,西南少数民地区独具魅力的歌舞,虽然通过现代化的营销模式扩大其在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收获的巨大经济效益足以用于改善少数民族的物质生活,并为其文化业态的延续和发展确保了资金支持,但代价却是纯质态的民族文化基因遭到了工业化异变而成为一种橱窗化商品,其自身固有的文化属性也慢慢退场,代之以深层次的商品观念和营销逻辑。又如,很多参加青歌赛的西南少数民族歌手,取得名次后被收编至部队文工团,经过正统训练后,包括演唱风格、作品内涵,均丝毫看不到原生态的意味,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体现着少数民族独特个性的“敬畏自然、万物有灵”的生态文化的典型的失落。

三、民族生态文化建设的环境伦理学视域构建路径

(一)立足生态事业与产业

民族生态文化是社会意识,它所竖立其上的社会存在,即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生态建设,包括生态事业和生态产业。环境伦理学并不是一味地、不加节制地反对现代化,更不是拒绝、停滞工业化生产而退回到农耕时代,而是扎实深入工业化过程中人类生产行为与生态资源之间应有的对象化、非对象化关系,自觉地诊断并克服现代化尤其是工业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构建符合新型的、集约工业生产方式以及工业反哺生态、复归生态的文明类型。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就要推进国家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政策性保护和资金扶持,并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支持生态视野、协调现代经济发展与民族区域生态资源平衡的最佳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生态循环经济倡导的循环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完全符合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要求,有助于民族地区摆脱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把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线性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循环的经济发展,使民族地区走上发展循环生态经济的轨道。应大力扶持民族特色发展低碳特色产业,立足少数民族的族情、地方区域的区情和发展现代集约化经济的商情,选择适合本民族区域特色和实际的低碳特色产业。这种循环生态产业立足的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目标,往往是在维护和优化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少数民族获得发展,人民获得实惠。而这种产业模式所奉行的也正是环境伦理学作为一种“积极反思”价值理性的表现,即并不是把生态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对立面,而是将生态建设与克服贫困融为一体,形成真正的可持续的经济与生态双赢。

(二)立足文化事业与产业

针对现代工业生产对民族区域生态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的“去文化效应”,就要站在文化重建的高度上,推进国家对民族地区极富民族生态个性的资源进行保护、合理挖掘并进行品牌宣传、营销,使其保留文化业态的形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点。因建基于生产方式之上的社会历史与内地的巨大差异,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发生的生态文化往往奉行的是一种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从文化层面上表现为保护环境、敬畏自然的生态思维及其文化意识,这一点在其伦理价值层面是与现代生态伦理价值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文化基因在少数民族当代生态文化构建中往往能够起到正确引导、积极促进的作用。少数民族往往是歌舞之乡,、新疆、内蒙古、云贵川等都是输出歌舞文化的特色区域,而这些歌舞文化都有着天然、直接而弥久的“回归自然、崇拜自然”的朴素生态文化观。因此,可以通过现代文化产品生产、营销的手段,将少数民族歌舞文化进行适度的、保存其生态文化内质的包装,从而辐射全国、国际,继而通过实有的产业、市场手段将相对符号化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进行实体化、流行化和日常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是要发扬并总结少数民族文化中优秀的生态观念和意识,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而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生态文明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提供鲜活生动的文化氛围。国家各级文化管理部门也应确立文化产业的政策倾向性,强化宣传教育,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每个方面。

篇5

人类以其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却给自身带来环境污染的不幸.近代屡屡发生的公害事件终于使人们承认了这一事实,并发现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最为严重.治理已发生的污染固然重要,而根本大计还在防患于未然,要使人们在建设的同时考虑到环境的影响,树立“环境意识”.可见,在中学向学生介绍有关环境化学与防止环境污染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1加强中学生环境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我国广大农村这块净土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和劳动保护问题.“八五”期间报道,当时我国大气污染程度已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50~60年代污染最严重时期,每年的排尘量为2300万吨,年排放SO2量达14610万吨.到本世纪末,燃烧煤和机动车辆排放出的废气将对大气造成更为严重的污染.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若不加强环境管理,让不断增加的工业“三废”继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全民族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务必从中学教育抓起.

2结合化学教学对学生开展环境化学教育

2.1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小公民自觉行动

环境化学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即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去研究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以及反应机制、积累和归宿等.由于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相适应的.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首先就要从学生做起,从课堂做起.当学生在做制取Cl2,NO2,H2S等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强调学生注意对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化学药品用量的适当(尽量采用微量,只要达到实验效果明显即可)、以及设计吸收尾气的装置等.实验完毕,还应将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可回收的尽量回收,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2.2通过实验开展环境化学知识教育

中学教育目的之一,就是为社会造就合格的后备劳动者.中学化学教育对环境科学的学习将起着启蒙作用,应很好地利用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中学实验室的污染源多,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中的有毒物质有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例如,制取溴苯实验过程中逸出的臭味是溴蒸气,它既污染了教室环境又严重地影响了师生的身体健康.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是制取溴苯的装置不够严密,因此在反应过程中逸出的Br2通过长玻璃管时不可能完全被冷凝成液体,因而会从导管口逸出.要避免实验中Br2的逸出,就应设法改进实验装置,使整个涉及Br2的反应过程在一个密闭系统内进行,即将反应安排在“Y”形管内进行.在反应装置和HBr气体的吸收装置间串联一个洗气瓶,内装四氯化碳以吸收气体中的Br2.

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认识

3.1从人类与大自然的协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的《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联系实际,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应有所增加,可以充实包括环境保护、新内容、新能源、海洋、卫生保舰食品等方面内容,但应限于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范围之内”.可见,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原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并应着重于理论联系实际和基础知识面的扩展上.要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线索,讲授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展示好的生态小环境和污染严重区的对比,简明介绍当今世界关注的环境问题,以讲座、竞赛等形式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深切地感到环境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3.2针对温室效应引导学生分析此类生态问题

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温室效应”,使他们了解到由于大气层CO2浓度逐年上升,太阳能辐射的一部分——地球红外辐射热不能透过大气层,因而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升温、冰川溶化,直接影响着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提高对控制“温室效应”等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大力发展森林等结论,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3.3结合现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利用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取得当地环保、水保、森保等部门的支持,让学生们在宣传中了解我国有关这方面的规定和常识,以提高学生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方面的认识.

3.4结合第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

1.提问式引导,兴趣教学

化学是一门相当有魅力的学科.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的很多物质都与化学分不开.比如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调味料,再好的食材缺少食盐尝起来也不会美味.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含量大概为99%.在日常生活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或多或少都会将一些信息传递给学生.因此,学生就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学习时对未知的知识就更感兴趣,不会排斥进行学习.这就对教师发挥引导者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师要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未知的知识.引导的方式可借助提问展开.案例分析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过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的颜色?(问题一)学生1:红色学生2:黄色教师:那有谁了解木炭在氧气的条件下燃烧时的颜色,哪一种呢?(问题二)学生们:不知道(大部分摇头),学生3:白色(回答的学生可能从其他的途径获得了解,如科普知识节目)这两个问题,前者就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学生有机会观察到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颜色;至于后者,学生如果不借助专门的实验是观察不到的.毕竟纯氧气的条件日常生活中不存在.教师利用问题一作铺垫,再引入问题二,进而讲解有关碳、一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在讲述完学科知识后,插入这几种化学物质以及化学气体对环境作用的知识,由浅入深进行讲解.这样的讲课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易于接受.

2.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有助于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环保意识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求严密性.所以在化学课程的教授中,教师必须对课程实验予以高度的重视.教师在给学生讲授了理论知识以及实验如何操作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耳闻不如目见,学生在经过动手操作后,对所学的知识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案例分析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家庭小实验活动.利用一些废弃物品改造成为微型的实验仪器.如,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明塑料瓶、塑料管加以消毒处理,制作成微型实验仪器,比如微型酒精灯,微型水槽等.

3.开展实践活动促进教学

开展诸如社会调查、专题讲座这类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生活环境与化学的关系以及启发学生思考应该对环境的保护采取何种态度、何种措施.实践活动的开展,辅助化学课堂教学,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开阔思维,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案例分析开展以“调查学校周边的水环境是否存在污染问题以及从学生的角度提出解决措施”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考查,眼见为实,用自己的眼睛记录真实,并搜集资料,仔细整理归类,将第一手的环保资料握在手中.如此这样,学生就更能认识到环境保护与自身距离并不遥远,也能将理论知识派上用场,并且课堂教学活动也比较充实、丰满.

篇7

二、创作思路

除尘工艺设计课的教学内容枯燥、计算烦琐、讲述内容较多,学生的兴趣很难被调动,讲授法效果较差,因此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启发式教学法、发现法、讨论法、对照讲解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启发式为主导,利用动画对照讲解,观看实物照片,检索工艺设计国家标准,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完成简单旋风除尘器设计的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认识趣味,丰富空间想象力,将复杂的问题清晰化。在教学中采取自主学习策略、运用专业技术指南等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旋风除尘工艺的设计及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形成咨询计划实施检验的设计能力。

三、设计内容介绍

(一)布置任务

任务驱动法课堂教学的特点就是教师一上课就布置课堂任务,本课例任务为:设计简单旋风除尘器。根据已知参数,计算和选择相应尺寸、除尘效率等。用提问、设问、反问的形式进行师生互动,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改变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思考。

(二)复习回顾知识点

要完成以上课堂任务,必须用到之前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师通过视频和图片,生动展现旋风除尘的原理,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以及相应的设计参数,包括颗粒的分离直径、半分离直径dc、捕集效率等。生动逼真的网络动画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既能直观地回顾所学知识,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兴趣。

(三)使用网络资源实例导入课程主题

教师继续播放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视频短片“冲泡茶叶”、“神奇拖把”这些生活常见的现象来设问:视频中的现象源于什么原理?辅以大量图片资源,教师加以提示。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旋风除尘如何达到除尘的目的。

(四)任务实施

分组教学,每5人为一组,组长负责,相互提问、讨论、分工计算和选型。教师负责解释疑难问题,掌握学生对本堂课的了解程度。学生讨论,寻找疑难确定绘图重点。教师根据学生实施过程分组解答遇见的困难和问题,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目的。

(五)课程评价

针对重点和难点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学生自检:完成检验评分表的填写,学生各组内开展互评。评估本次教学的效果:教师对各个小组的作品进行归纳总结、评定,指出不足之处,对优秀小组进行表扬,对相应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

(六)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两道题,分别为一道简答和一道计算,从而巩固新知识。

(七)课后拓展

教师提供为学生收集罗列若干个环境类的相关网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网络相关的知识和新闻。

(八)时间分配

课程复习5分钟,导入新课5分钟,布置任务5分钟,任务实施45分钟,学生自评5分钟,教师评价10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

四、特色介绍

本课例采用信息化教学设计,但又积极突破传统方法,延伸教学时间,这样不仅改善了枯燥的教学过程,又增长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贯穿教学始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采用“任务驱动策略”,能使能力与知识点学习相结合。鼓励学生对课后学习的延伸,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程教学的空间。《环境工程学》是高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运用工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利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环境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对环境科学领域有较全面的认识,还要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激发他们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坚定他们专业学习的信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实现的,不是外界强加于学生的。从这个角度看,教学过程应该多利用任务驱动或理实一体化,设计课堂学生的活动,给学生提供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创新意识培养目标所需的课堂情境。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的参与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提高。课堂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是以学生实践能力、自主学习为基础的互动和开放的课堂;以激发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在任务驱动过程中应注意对任务涉及问题和知识进行研究,有目的的设计提问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思考,给学生进一步探究创新留下拓展的空间,优化思维品质。然后,教师再在课堂上揭示解决技巧和思维方法,这样不仅能起到一题多练、一题多得的触类旁通的作用,还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只要学生深入研究问题,善于反思和总结,就会有所发现,而且经过自己独立探索得到的创新思维的结果,我们要予以鼓励和正确引导,并长期地、自觉地培养这种探究、创新的思维习惯。

篇8

二、通过组织学生课外活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课堂教学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适当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十分有必要.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环保教育,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政策,了解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不道德和违法的.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受污染的江湖或化工厂等地参观,鼓励学生自行与湖泊周围的居民和厂里的技术工人交流,让学生了解产生这些污染的原因和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思考处理这些废气污染物的方法,同时明确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紧迫.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还能有效进行环境教育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课题研究,让学生走出校门,通过搜集相关材料,进行讨论和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写出《日用化学洗涤剂调查》、《周边居住环境状况分析》等课题的研究报告.在调查过程中,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关注环境污染和保护,关注生活现实,并联系实际用化学的角度去审视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也可以邀请环保部门的专家领导走进校园,向学生宣传环保的重要性,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扩大环境保护在学生中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通过一系列的课外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与化学息息相关,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化学,调动起学生内心为治理环境污染作出努力的决心和信心.

篇9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篇10

1.1.2供电系统造雪系统和照明系统以及电动力设备系统和索道运输系统是滑雪场的四大供电系统,其中造雪系统是整个雪场能源消耗系统中最大的部分,由于我国滑雪场基本上都采用人工造雪的方式,造雪系统的设备运转需要电能的运转,这部分的电能占了整个雪场电能消耗的70%以上;电动力设备系统指的需要电带动运转的设备,如电脑系统、消防系统、通讯系统等;索道运输系统是指滑雪场用于运送游客的运输设备,索道运输系统是雪场重要的系统之一,它从滑雪场开始营业到营业结束,有的大型雪场索道运输系统的耗电量占滑雪场日均耗电量的1/2,同时供电系统的特点是能耗大,价格高,是滑雪场能耗成本控制的重点,同时加强供电系统的能源控制,对提高滑雪场的营业利润有着重要意义。

1.1.3供水系统在滑雪场中,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滑雪场水的消费较高,在很多地方,由于滑雪场都建于山区,基本上用的都是水库水和深挖井水,每年向水资源管理部门缴纳水资源费,不单独缴纳水费,同时由于水费的价格较低,因此未受到管理者的重视,但是滑雪场是高耗水的企业,由于滑雪场一般都建有大型的客房系统,一般的滑雪场的餐饮和客房在规模上都相当于一个三星级的酒店。据统计,一般小型滑雪场平均每间房每天耗水1000L,而大型滑雪度假中心每房每天的耗水量则可高达2000~2200L。滑雪场的水耗主要来自于:客用水、厨房用水、职工生活用水、洗衣房洗涤用水、卫生间及公共区域的清洁用水、造雪系统用水等。

1.1.4供油系统滑雪场在供油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性,由于滑雪场是向游客提供优质滑雪服务的场所,为了保持雪的滑行感觉,滑雪场每周都需要用压雪机对雪进行压制和整理,一台压雪机工作3个小时的油耗成本都达上千元,一般规模较大的滑雪场压雪油耗成本上都达40万元左右。目前,很多滑雪场的管理者开始意识到,对于能源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滑雪场整体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使用管理和节约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通常一个中型的滑雪场能耗高达数百万元,能源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20%~25%,如果采用较好的节能措施,滑雪场能耗至少可降低20%~30%。

1.2滑雪场物耗成本控制现状

滑雪场除了能源的消耗,在滑雪场的日常管理过程中,餐饮、客房和日常办公方面都需消耗大量的餐饮原料、客房用品、日常办公用品、后勤耗材等,在滑雪场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对于餐饮成本、客房成本以及日常维修成本的控制都极其重要,对于滑雪场日常物耗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是滑雪场日常成本控制的关键。一般的滑雪场都有餐饮部,餐饮成本是滑雪场成本支出较大的部分,客房物耗、后勤物耗、管理办公物耗,构成滑雪场物耗成本的四大部分,是滑雪场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和经营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滑雪场餐饮规模的大小决定餐饮成本的控制模式,但很多滑雪场的餐饮部门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采购、验收、库存、发货、保管、领用、成本核算等各方面存在问题,成本差异分析环节薄弱,滑雪场餐饮收入一般占滑雪场总收入的30%,利润占滑雪场总利润的20%,创利水平仅次于滑雪。因此,加强餐饮成本控制是提高滑雪场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客房物耗方面,固定成本较高,变动成本较低,但是在客房物耗方面,一次性客房用品的使用加大了客房物耗成本,客房的服务方式使客人耗材使用浪费,比如布草的一日一洗等。在后勤物耗方面,维修材料随意领用和库房的管理松懈都是滑雪场物耗成本高的原因,管理办公物耗方面,打、复印机、电话的任意使用,纸张的随意丢弃都造成管理费用的提高。

1.3滑雪场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现状

滑雪场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人员的数量上需求较多,在滑雪场的人力资源成本构成中,特别是大型滑雪度假中心,人力资源成本是一项重要的支出,大约要占到全部支出的20%。人力资源成本一般由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离职成本五部分构成,取得成本是为了招聘员工所发生的手续费、广告费等,是为得到人力资源所付出的代价;开发成本是为使员工达到岗位需求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培训费;使用成本是在使用人力资源的过程中,补偿员工的体力或脑力劳动所付出的代价,包括工资、奖金等支出;保障成本是为保障员工丧失价值后所必须支付的费用,通常为各类保险;离职成本为员工离职时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同时,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由于专业的雪场管理人才不足,加上滑雪场一般建在较偏僻的地区,在专业人才的招聘方面成本较高,导致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

2循环经济观下的滑雪场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能源危机意识

由于滑雪场管理者缺乏能源危机意识,在很多滑雪场,还实行粗放式管理,电表、水表、燃油统计等计量设备缺失,无法找到能源消耗点,没有进行分区能源控制,不能形成能源成本控制责任制,同时在员工的日常操作中缺乏能耗节约意识,厨房、客房服务员,餐饮服务等环节没有能源节约意识,导致用电用水等能耗成本的增加;同时对不用的设备没有及时的停止运转,有资料反映,电脑显示器、打印机的待机功耗都为5W左右,下班后不关闭电源开关,一晚将至少待机10h,全年将因此耗电36.5度,按照国内办公设备保有量电脑1600万台、打印机1894万台测算,每年将浪费12.775亿度电。同时不重视设备的维修保养,这些都导致滑雪场的能耗成本增加。

2.2滑雪场建筑设计忽视节能要求

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32%,高于发达国家2~3倍,建筑本身采暖、通风、空调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2/3,而且还在不断提高。我国在滑雪场的建筑设计方面,往往注重以后建筑的使用功能,而忽视建筑的节能要求,由于滑雪场都处于较寒冷地区,对于节能的要求较高,但是很多滑雪场都追求独特性,加之不考虑房屋朝向和色彩对于能耗的影响,例如建筑的外墙可以因地制宜采用浅色涂料,白色墙面的反射系数可达70%,提高阳光反射率可减少能耗,室内采用浅色调可以节约1/2的照明电。同时,由于滑雪场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物的房屋顶层、墙窗比例等各方面考虑不全,导致能耗增加,同时由于滑雪场造雪供水供电系统较多,对于能源中心选址不当,管线设计不合理,导致大量的供水、供电浪费。

2.3设施耗能与滑雪场实际经营能力不匹配

现有的中国滑雪场都不愿意因为节能而减少供给,降低滑雪场的服务水平,因此在经营过程中,往往关注的是不满足的情况,而较少的关注过度满足情况下资源的浪费情况,从而导致很多滑雪场由于高耗能存在无法维持的情况。因此滑雪场耗能设备存在设计容量过大,设备设施本身的设置缺少节能保障,灯具不节能,设备的能耗方式没有根据客流量、季节、气候等情况进行针对性设计,比如对于压雪次数的固定,不会根据游客数量和气候及时对雪质进行检测,从而安排合理的压雪次数。

2.4能源缺少循环利用处理

滑雪场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存在锅炉在没有利用的情况下直接外排、管道散热严重的现象,有的时候一个小的方面,累计起来就是能源的巨大浪费。欧盟的专家在对我国一家饭店进行CP(清洁生产)审计,发现了厨房有7m多长的蒸汽管道没有保温,经过专家测算,这部分管道每年的耗能费用约1200美元,如果算上管道散发的热能再用空调降温的费用,还不止这个数。同时在小型滑雪场管理中,缺少中水处理系统,污水直接排放,导致供水的浪费。

2.5采购中的个体行为和短期行为

滑雪场由于自身经营特点决定其采购对象的复杂性,由于滑雪场对于设备的特殊性,大型造雪设备和压雪设备,国外价格都较昂贵,国内在质量上得不到保障。因此滑雪场在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采购过程中,要求采购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同时由于滑雪场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在餐饮和客房方面需要采购种类繁多的原材料,如肉、菜等食品原料以及客房用品,这些原材料都没有统一的采购标准,给采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往往存在采购的材料因不满足游客的要求而造成浪费。

2.6成本控制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监控手段

滑雪场由于专业管理人才的缺少,导致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在成本的核算过程中,目前的滑雪场都只关注总成本的核算,它反映的是从采购、生产、销售全过程的一个总的成本率,而没有成本差异分析,对于实际成本率和标准成本率之间的差距,原因分析不明,同时在物耗成本方面缺少有效的监控手段,成本管理方法简单等原因,导致成本的增加。

2.7专业人才短缺,人员配置不经济

滑雪场作为新的企业形态,我国在专业雪场管理人才培养上存在滞后的局面,由于滑雪场不同于一般的酒店,它兼具运动和旅游的特征,因此要求滑雪场管理人员具备滑雪的基本知识和酒店管理知识,对于人员有着特殊要求。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短期用工和长期用工规划不明,缺少计划性。同时由于滑雪场存在季节营运的特点,大部分都集中在使用成本上,缺少对员工的保障、激励,同时也缺少对于员工长期保障的考虑,导致滑雪场人员配置不经济,员工素质整体偏低。

3循环经济观下的滑雪场成本控制对策

3.1强化能源危机、成本规划和控制意识

滑雪场从业人员应有能源危机意识,在滑雪场的设计过程中,做到提前规划,对建筑设计选择、建筑材料选择、功能局域的布局和节能设计方面。建设好滑雪场的中水处理系统和滑雪场的雨水收集系统,建立大型蓄水池,加大对雪融水和地表水的收集力度,加大使用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加强对于员工成本规划、成本控制意识,避免无节制的浪费,通过奖励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成本控制理念。

3.2提高滑雪场设施的能源利用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滑雪场管理者,应学习国外的能源,使用先进经验,大力提倡绿色生态滑雪场建设,结合自身情况,为滑雪场购置更能控制能源成本的有效设施,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减少资源的浪费。加大节能灯改造,使用各种节水设置,使用经济且污染环境小的供热方式,对现有的设备要加大节能改造力度。重视设备的维修保养,培养科学的设备操作方法,减少失误操作对于设备的损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3加强能源的信息化管理

滑雪场管理人员总是关注日常能源管理,但是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却很难做到全局性和精细化的管理,因此应该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开发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能源使用的日常管理体系,在管理制度建设、人员培训、机构设置及管理网络的建立方面下功夫,使各种有关能源利用状况的信息流程规范化,获得最能够反映系统本质特征的数据,为管理者的管理决策提供合理保障。

3.4量体裁衣,注重服务的实效性

滑雪场应根据自身特点,定位目标市场,根据游客的要求和消费特征,制定合理的服务项目和价格,关注服务的实效性,滑雪场在服务项目的设置方面要有自身特点,应充分考虑到游客的消费特点、档次,滑雪场的最大资源是在于滑雪场地的提供,要最大限度的提供滑雪场地的增值效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消费项目,利用建设刺激的单板公园、雪地摩托场地、雪地球类场地、儿童雪场等方式来增加滑雪场的效益,保障服务得到最佳的效益。

3.5对滑雪场工作流程进行标准化再造

滑雪场为了满足游客的要求,在成本的消耗方面是多方面的,给成本的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再造能够有效提高滑雪场的经济效益,提高利润,可以通过各部门工作的科学化和条理化,提高各部门的运转效率,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可以为滑雪场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提高更优质的服务,从整体上降低滑雪场的成本。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再造,将有利于保持成本控制的一致性、可控性、效率性、科学性、安全性。

3.6实行环境友好型采购,控制物资采购成本

所谓环境友好型采购是指提前做好采购加护,采购一些企业急需的,同时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或无影响的产品。环境友好型采购能降低成本,提高资金效率并减少废弃物。在采购过程应坚持识别采购需要、保证采购质量、就地采购、批量平均、简单化采购、采购节能产品、租用、减少一次性产品、减少包装等原则。建立物资采购计划和审批制度,建立物资采购的询报价制度、采购物资的验货制度、严格控制采购物资的库存量。在采购过程中,直接将上述原则和制度应用于采购中,从源头上减少物资采购成本。

3.7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合理化配置雪场人员

加强对于滑雪场的人力资源管理,合理配置滑雪场人员,做好人员的“淡旺季”计划,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通过培训将滑雪场当地的工人和农民转化成雪场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优惠政策,稳住人才,留住人才,防止人才过分流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

篇11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毕业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毕业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着、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计划的教学改革

摘要:“卓越工程师计划”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更注重大学生工程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为改革对象,全面分析与探讨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必然性、基础与措施。通过改革与完善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与校内外多维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实现了学校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满足了国家培养人才的需求。研究结果对于卓越工程计划及在其它专业方面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卓越计划;环境工程;教学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提出的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改革项目和重要举措,旨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输送大量创新型的工程类人才,进而实行强国富民的目的,这将对国家全面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①②本文以安徽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改革为例,探讨在本校开展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在全校乃至全国的全面开展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将从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性、改革的基础、改革的具体实践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1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是国家和地方发展的必然性

1.1国家人才的需求传统经济不顾环境健康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环境危害事件频繁发生。因此,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环境污染形势尤为严峻,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现状,国家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社会对环境工程学科专业研究及应用型相关人才的需求将急剧增加。③作为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面对日益严重且更为复杂的环境污染现状,需要通过不断改革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1.2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和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安徽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问题将日益突出,我省所颁布了《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④实施重点目标为将我省基本建成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生态家园舒适、生态文化繁荣的宜居宜业生态强省。因此,不仅要培养环境工程专业方面的人才,更需要培养创新型、高端的环境工程工程类人才以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才能使人才培养真正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2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基础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正式开始招生,2009年,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实验教学中心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实验室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013年通过国家审核;2012年环境工程学科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学科”。从2005年至今,环境工程专业已有10届毕业生,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人才,有的直接进入环境方面的工作岗位,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工作单位的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有的继续进行深造读研或读博以便将来从更高层面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个“朝阳专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非常重视学科的创新型,通过不断输送教师外出调研、学习和参加会议交流的形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同时组织多人次成功申报国家教育部、建设部、安徽省教育厅等各级各类教研教改项目几十项,其中十余项获省级和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在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与教材体系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课堂教学手段的转变、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3.1制定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培养方案培养计划的制定是实现环境工程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指针。工程项目是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项目,以建筑物或构筑物为目标产出物,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按照一定的程序、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应符合质量要求。按照CDIO标准⑤来制定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需要培养出适于社会发展的工程型人才,那么就需要考虑在制定环境工程培养计划时以工程项目为导向。

3.2根据工程项目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工程项目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的必备条件。工程项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出来的工程型人才,必须全面系统地了解工程项目的相关知识。因此,环境工程专业需要建立以“通识课程、工程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特色课程”有机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学生可将课本知识与社会条件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全面提升自己,以便于学生后期从事工程实践的时候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3.3根据卓越工程培养计划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卓越工程培养计划需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方式,提倡自主和引导式学习,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并通过实行导师制,让学生跟随老师进入实验室、进入工厂企业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的活动。通过实地学习,完成一系列项目的方案的构思、项目设计、项目的实施和项目运行结果的考核等,使学生真正地从课本走向实际。

3.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完成的前提。在坚持高学历高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科研学术梯队和专业课程团队建设的需求,培养和引进1~2名具有相关工程背景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骨干2~3名,聘请一些有企业生产和管理经验、职称较高的技术人员作兼职导师,同时扩大对外交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教师交流互访、项目合作等合作制度,不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开设讲座与进行学术交流。

3.5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建设和改革,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践环节是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关键。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近几年改革较大的是实验教学,对所有开设的实验进一步整合、优化,按照“必做、选做、综合设计”开设,使学生不仅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将紧贴未来工作岗位、紧贴实际工程项目展开。既可在学校进行,也可在企业进行,主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志向、就业前景而定。

3.6强化教学与科研基地建设强化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建设是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保障。在巩固和完善“国帧环保集团”、“皖维集团”、“安徽丰源生化有限公司”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聘请企业业务水平较高、责任性强的工程师作为实习指导老师,选派青年教师参与企业或设计院项目,加强与“合肥水泥设计研究院”、“安徽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江淮汽车”等单位的广泛联系与合作,扩大实习基地。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化工设计院”等单位共同建设2~3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基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同时加大现有教学、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打造本专业省内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平台。

3.7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体系是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另一保障。设立院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加强对专业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督查,完善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人才质量跟踪调查机制。

4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工程类院校专业培养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本校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建立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的变革、建立校内外实践建设平台,有力地推动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卓越计划的改革实践,这对探索出一种适合安徽省地方土建类大学的实践教育新模式提供了案例。

注释

①李爱玲,申少华,胡忠于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10).

②杨子江,姚大飞,郭波.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34(3).

篇12

首先,需要教师自己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使用各种网络设备和资源辅助化学教学,必须转变自身的角色,需要从原来的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知识“讲解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例如:通过各种网络设备可以用来监控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计算机网络教室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条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可以通过电子举手告知教师,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监控系统来遥控学生的键盘、鼠标,以实现对学生的手把手的帮助。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讲解过程或某一学生的操作过程播放到全体学生或特定部分学生的屏幕上,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在化学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的得到帮助,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到他人出错的地方,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做可以减少学生范相同错误的可能性,并能够给保证学生拥有旺盛的学习热情。

(二)学生地位的转变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有了教师良好的引导,学生还必须自己努力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成就。所以教师应该通过网络设备与资源来让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选择性学习、合作化学习和竞争性学习,让学生转变为自主学习与积极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而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上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的化学知识和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样做不仅仅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进行超前学习和竞争性学习,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并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还能够让基础差的学生按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来选取知识内容,进行选择性学习和合作化的学习,从而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防止厌学情绪的出现。

(三)教学过程的改变

网络资源在化学教学的应用中,对教学过程有着巨大的冲击。因此教师必须对使用网络设备与资源来辅助化学教学,可以让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灵活的获取各种资源来为教学服务,同时还为教师指导学生从网络中获取化学教学资源并以此来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从而来改变传统的口授、板书、演示的传教模式,并改变学生的听、记、背的传统学习模式。例如:在上化学课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室中的各种多媒体设备来给学生播放自己创作的或下载的化学课件,以此来增加化学课课堂教学的容量。同时通过这些网络资源还能够在课堂上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景,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网络资源学生既可以观看多媒体课件来学习化学知识,也可以操作分机来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讨论,从讨论中去发现、理解知识,并构建出自己的的化学知识体系。这样做不仅仅可以对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充分的调动,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进行化学知识的探索,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的教学活动中解脱出来,让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新知识、研究先进的教法,并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需要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使用网络资源来辅助化学教学,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上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化学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教室和实验室,是化学教学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和扩展。例如::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将自己的教案和课件在校园网或internet的中学教学网站上,供学生在课余时间上机查寻和使用,给学生的预习、复习提供了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另外还可让有条件的学生与教师联网,鼓励学生在家中通过上网来进行学习和作业,来即时地向教师提问和请教,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得到延展。另外,学生还可通过internet来访问相应的中学化学教学网站,在网上接受其它化学教师的远程教学,学生的学习不再受限于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大大地提高了中学化学教学的效率。

二、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

(一)通过网络资源丰富教材内容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的基础学科,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面对如此丰富的化学知识内容,如果单单靠教师运用教材有限的信息资源,学生所学的必定难以完整,而现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其应用的层面将日益扩大,其网络中的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不同形式的资料,都可以利用简单的界面,通过网络快速地查询。适合中学化学教学的补充资料、更新资料可以很好地补充教材,加强教学效果。

(二)通过网络资源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很多都是最新的资料,因此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料补充。而这些对于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教学内容,为教师和学生第一时间学习最新的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网络上各种内容的更新速度较快,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各种信息来代替部分教材内容,这样既可以达到教学效果,又可以联系日常的社会生活。

(三)网络资源让教学内容更生动

网络上的资源丰富多彩,不仅有文字、图片,同时还有很多动画、视频等多种资源。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化学的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这些多媒体资源,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具体感性地了解学习内容。

(四)利用网络资源帮助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需要明确目标导向,规划完整的教学活动,选择有效的手段,由于教学理论的不同,所设计出的运用网络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教学策略与角色就不同。新课程倡导的主题式教学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化学教师进行主题式教学活动设计的首选。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的主题,教师可以事先将这些有关的环境网络资源整理成适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资料,或利用网络上的资料设计一些学生活动,让学生分组或参考网络上的资源展开学习活动,达到网络合作学习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配合章节教学内容需要,设计可以应用网络资源查询的学习活动,例如环境保护这个主题,让学生针对环境保护这个主题上网查询资料,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效果。

(五)通过网络资源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篇13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不能简单地将环境工程专业与化学工程专业的课程“拼盘”。根据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在请教专家、调查学生的基础上对环境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形成了培养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5个课程模块组成。公共基础和素质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训练、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包括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及CAD、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仪器分析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波谱分析。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包括环境化学、管网工程、环境微生物学及实验、环境生态学、环境监测及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及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及实验、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及实验、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特色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包括化工环境保护、化工污染控制工程、化工污染控制设备、绿色氧化技术、突发性化工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处置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模块。该课程模块包括环境工程仿真实验、工程设计、工程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PIDCAD工艺流程制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该课程体系在保留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基础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波谱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内容和学时与化学工程专业一致,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出环境工程专业与化学工程专业课程的复合;特色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课程模块体现出环境工程专业与化学工程专业课程的融合。

3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对于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要求综合培养学生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两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达到综合培养的目标,这就要求其相应的教学不能采用灌输性的教学风格,而应采用渗透式教学、融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等。(1)渗透式教学是指在上述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渗透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的教学,在上述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渗透化学工程专业知识的教学。例如,《物理化学实验》中动力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动手做“Fenton试剂降解除草剂2,4-D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2)融合式教学是指在上述特色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课程模块中将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中的知识、原理、技能融成一体进行教学。例如,《化工污染控制工程》中教师可结合工程实践进行“流化床化学反应器处理农药厂废水”的专题教学,将流化床工艺设计参数、原理、废水排放标准等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3)案例式教学就是指在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工程中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例如,《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教师可结合工程实践进行“电镀厂含铬废水的深度处理”的案例教学。(4)研究型教学是指在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创设学习情境,促进、支持和指导学生完成研究型学习活动,来综合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Fenton试剂降解除草剂2,4-D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的测定”实验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定溶液中2,4-D的浓度?如何用计算机软件绘制2,4-D浓度的标准曲线?让学生自己确定实验中所需要的仪器和使用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FeSO4和H2O2使用量对2,4-D降解速率的影响,如何求算该降解过程中的速率常数K和表观活化能Ea?

4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实施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要培养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首先必须有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的师资。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的师资匮乏问题,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培养具有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双专业学位的高水平的博士或硕士,他们在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教育期间接受过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的专业教育,具备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复合的知识结构和科研素养,是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想师资队伍。(2)教师交叉自学和资格认证。在学院内部要求有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的教师参加化学工程的本科理论与实践教育,要求有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的教师参加环境工程的本科理论与实践教育,教育期满后进行考试认证,达到认证资格的教师才能评聘为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师资。(3)聘请企业有工程实践经验,且有良好师范素养的工程师参与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