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互联网利与弊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互联网利与弊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互联网利与弊论文

篇1

[3]洪长晖.微电影的成长及悖论——市场与受众的双重透视[J].现代视听,2011(12):49-51.

[4]王方、颜子澜.微缩的影像:微电影时代的“浅”表达[J].大众文艺,2011(20):182.

[5]赵磊.论微电影网络传播的利与弊[J].大众文艺,2012(20):156.

[6]李淑娟,曹慎慎.当电影遇见新媒体——微电影观念与实践初探[J].当代电影,2011(8):140-141.

[7]权亚楠.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传播机制研究[C].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8]郭倩微电影的传播解读及发展方向浅析田.前沿,2012(11):178-180.

[09]网易专题.第30次互联网报告: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10]陈新焱.微电影:生于“恶搞”,死于广告[N].南方周.末网站.

篇2

1、在日常教学中制作教案的形式。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案有纸质教案和电子教案,通过教师使用教案的形式可以看出教师对计算机的使用情况。从调查可以看出,有57.9%的小学教师以纸质教案为主,少量使用电子教案,有30.08%的小学教师用纸质教案,说明电子教案的使用率不高。

2、上课使用的课件是否自己制作。教师日常使用的课件有自己利用编辑工具制作的,这种课件在制作的过程中融入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但是这种方法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也有教师从教育信息平台下载进行加工的,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借鉴他人课件的优点,但是目前优质的教学课件较少。调查表明:50.6%的小学教师从网络上下载并修改,这样既融合了自己的思路,又借鉴了他人课件的优点,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3、能操作的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包括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不但会使用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这样的传统教学媒体,而且还会使用计算机这样的现代教学媒体。

4、会使用的工具软件。通过调查可以看出,90%的小学教师会使用Word,55.8%的小学教师会使用Excel,69.2%的小学教师会使用PowerPoint,说明大多数小学教师办公处理软件都应经会使用。而只有25.6%的小学教师会使用Photoshop,35.1%的小学教师会使用Flash,对于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Dreamwave和Authorware会使用的教师则更少。

5、能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调查表明:对于“能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这个问题,只有62.7%的教师认为还可以,说明部分教师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二)信阳市中小学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现状

关于信阳市南湾地区小学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现状的调查包括对盗版软件态度、对网上的不良信息的态度、对非法截取他人信息破坏他人网络或在网上散发病毒的行为的看法、是否经常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与弊四个问题。

1、对盗版软件态度。为了节省成本,很多人会使用盗版软件,这不仅危害了别人的利益,有时候也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便。对于盗版软件态度的调查,有30.3%的小学教师认为便宜经常购买,有66%的中小学教师会偶尔购买,只有3.7%的小学教师反对盗版绝不购买,说明部分小学教师这方面的意识较弱。

2、对网上的不良信息的态度。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中到处充斥着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很容易毒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调查表明:对于网上的不良信息,0.5%的小学教师经常浏览,35.6%的小学教师很少浏览,59.4%的小学教师从不浏览,说明大多数小学教师对于不良信息持抵制态度。

3、对非法截取他人信息破坏他人网络和在网上散发病毒的行为的看法。调查表明:对非法截取他人信息破坏他人网络或在网上散发病毒的行为,有86.2%的小学教师认为应该严厉惩罚,有12.3%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视情况而定,有1.5%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有高超技术是能人。说明大多数教师对非法截取他人信息破坏他人网络或在网上散发病毒的行为予以坚决抵制,但也有少数教师认识存在偏差,还有待提高认识。

4、是否经常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与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作为一名教师,有正确引导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给学生讲述网络的利弊,告诉学生哪些是道德的、文明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哪些又是不该做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信息道德观。调查分为三种情况:有55.8%的小学教师偶尔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与弊,有13.7%的小学教师表示从来不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与弊,只有30.50%的中小学教师经常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弊,说明大多数教师这方面的意识还欠缺。

(三)信阳市南湾地区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现状

关于信阳市南湾地区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现状的调查包括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次数、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主要方式、需要培训的内容、限制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最主要原因四个问题。

1、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次数。这个问题是了解教师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情况,教师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积极性。结果显示:有85.8%的小学教师都参加过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只有14.2%的小学教师从没接受过培训。说明大部分小学教师都愿意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但是还有很小一部分教师表现不积极。

2、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主要方式。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方式有很多,如,教师讲授、小组讨论、专家讲座等,还可以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中小学参加培训的主要方式是教师讲授为主、学员练习为辅,占67.6%,这说明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方法比较单一。

3、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重点应放在哪里。小学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才能更好的实施多媒体教学或信息化教学。因此,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学习以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才能实现。大多数小学教师认为应该以“课件制作技能”为重点,占92.6%,有53.3%的小学教师认为重点应该放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上。说明培训部门不仅注重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方法,还应该注意提升教师实际的课件制作能力。

二、结论

通过对信阳市南湾风景区及相关县区的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小学教师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道德水平比较高,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渴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但小学教师的信息意识随年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关于限制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最主要原因这个问题,有74.2%的小学教师认为是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这说明硬件因素已经不是限制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信息素养意识,提升信息技能。

(一)加强资源配置和有效管理,形成常态化的保障机制

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物质保障,南湾风景区小学信息化资源配置相对落后陈旧且不均衡,校园网络、多媒体机房和教室的合理管理和有效利用也亟待加强。管理区政府应该增加教育的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投资,购置较为先进的信息化软件系统,均衡学校的资源配置,尽可能地实现学校内部、学校之间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要保证在现有的条件下使各种硬件、软件通畅运行,真正服务于教学。为此,学校应该注重设施的日常维护和软件投入,并积极建设资源库,以促进精品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和评价体系是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有效推动力。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多层面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内容要求;二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此,建议学校建立各学科教师的新型评价体系,根据学科特点,把信息技术的使用细化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的各个环节中,并开展优质课、优秀课件及优秀研究论文评选活动,以评比促学习,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资格认证、考核等方面敦促教师提升信息素养。

篇3

(二)中文慕课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中文慕课依托互联网的优势,打破了院系间和校际间的阻隔。不仅不同院系、不同高校的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不同院系、不同高校的教师也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不但学生与教师有了交流的平台,而且教师间也有了不断提升自我的平台。同一院系的教师之间经常性地进行学术交流,共享科研心得,以促进本校教师科研水平上的整体提高。更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指导出更高水平的毕业论文,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教师还应自觉地利用学校日渐丰富的慕课资源,进一步开拓自身的学术视野。中文慕课的勃兴,为新建本科院校和偏远地区本科院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师提供可参照学习的范本。不仅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而且接触到科研领域的新动态、新观点。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古代文学教师不仅应该具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应该具有科研能力和科研理念。如同学生知识的积累离不开教师的传授一样,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一方面,只有教师关注学术发展动态,才能为提供有价值的选题;另一方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正如梅贻琦先生所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3]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才不至于使学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创作中束手无策。教师只有打破固有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教研合一,才能为学生创作出合格的毕业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文慕课对提高中国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消极影响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这种学习模式或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常态模式。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教师的共同进步。那么,中文慕课会反客为主地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主体、成为影响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吗?正确认识中文慕课的利与弊,才能真正实现中文慕课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

(一)弱化一线中文教师的存在感

慕课,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中文慕课,是科技与人文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合中,尽管科技是强势的一方,毕竟中文慕课需要互联网、视频技术的支持来实现,但是我们却无法否认人文的核心地位。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说: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推广中文慕课的意义亦是如此,以科技为手段用中文的深邃唤醒灵魂的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成为这一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要注意的是,承担着唤醒另一个灵魂之责任的灵魂,不是中文慕课中的主讲人,而是现实课堂上的中文教师。慕课是互联网上既定的精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课堂是日复一日却不可重复的激情宣讲,这才是积淀学生文学素养的主场。陈平原先生说:“我特别担心慕课风行的结果,使得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偷懒或丧失信心,自觉地降格为某名校名师的助教。别的课我不懂,但深知语文课不能对着空气讲,“现场感”很重要,必须盯着学生们的眼睛,时刻与之交流与对话,这课才能讲好。”[4]在我们推广中文慕课的同时,必须充分肯定古代文学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而不能有意无意地弱化其存在感。一个失去了存在价值的教师,如何能完成教学任务、如何能有效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

篇4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日

我国彩票分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两种,国家发行彩票的目的是筹集社会公众资金,用于资助社会福利、体育等公众事业的发展。彩票不同于一般商品,它由国家特许发行。2016年我国彩票销售约3,946亿元,彩票销量排名世界前列,已经发展成当今世界的彩票大国;筹集公益金约1,039亿元,成为发展社会福利、公益以及体育事业的重要支柱。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手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我们生存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提升市场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以及改善民生、方便百姓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彩票市场的发展。

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及电子商务发展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强调,要着力发挥信息化的驱动引领作用,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着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期待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需要,重点突破,推动信息技术更好服务经济升级和民生改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推动宽带网络、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三网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促进信息消费”。“促进重点领域电子商务创新和融合应用,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大力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业”。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造就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 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7.6%。其中,B2B市场交易规模达7.9万亿元,同比增长36.2%;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2.3万亿元,同比增长43.4%。2016年上半年网购用户规模达4.8亿人,同比增长15.1%。电子商务正在持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的市场。

二、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彩票的发展

彩票的发展不是独立的,而是依存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特别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彩票的再次腾飞插上翅膀,为彩票实现新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彩票发展带来新的变革。

事实上,彩票与电话、互联网的结缘早在2000年前后就已经出现。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销票也随之崛起,不少电商早已关注这一领域。据彩通咨询的《2014年互联网彩票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互联网销票规模达850亿元,同比增长102.4%。2014年全国发行销票3,823多亿元,同比增长23.6%。对比可见,互联网销票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彩票市场整体发展速度。未经财政部批准的互联网销票于2015年再次被叫停。

三、彩票创新发展的思考

财政部于2010年印发《电话销票管理暂行办法》和《互联网销票管理暂行办法》,电话、互联网销票在政策上已经放开。在国家相关政策许可的前提下,面对客观的市场需求,彩票发行机构应当加快新技术应用步伐,推进彩票创新发展。下面以互联网销票为例,从运行机制、销售模式、游戏产品三个方面对彩票未来创新发展提出研究建议。

(一)创新彩票运行机制。互联网等新型彩票销售渠道的应用,将会对彩票发展带来一次新的变革。互联网销票与以往传统实体网点销票有着根本不同,主要体现在:一是实现了无纸化;二是互动性更强;三是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这就要求创新彩票运行机制。

借鉴国外互联网销票运营经验,结合彩票运行的市场化特点以及互联网技术互联互通、无地域区隔特点,互联网销票应当由彩票发行机构统一规划运营。互联网销票应当建立一种彩票监管部门监管、主管部门管理、彩票发行机构规划运营、市场主体参与的权责明晰、制度健全、标准公开、优胜劣汰的运行机制。

互联网渠道与实体网点渠道的协调发展,也是互联网销票运行机制总体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将互联网渠道与实体网点有机结合,线上线下统筹考虑,发展互联网渠道的同时兼顾实体网点的利益,可通过游戏产品合理区隔市场,通过营销手段有效融合渠道,确保各销售渠道的协调、平稳发展。

与现行彩票游戏主要采取彩票机构自主研发、借鉴引进的方式不同,互联网彩票游戏生命周期短、游戏更新快的特点,要求建立专业化的游戏产品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市场资源,形成层出不穷、不断更新的游戏产品迭代供给,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彩票发展需要,高效快捷地满足市场需求。

(二)创新彩票销售模式。互联网销票,既可以选择彩票发行机构自行运营模式,也可以选择委托代销模式。基于论文前期的研究论证,通过学习借鉴铁路、航空等其他行业互联网业务的销售模式,并综合考虑自营与代销方式的利与弊,互联网可以采取委托代销与机构自营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通过代销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代销者的客户资源,以及代销者在市场推广方面的专业化优势;另一方面通过自营,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避免对代销者的过度依赖。两种方式并存,既能有效规范市场,又可提升市场效率,彩票发行机构可根据业务准备情况及业务发展需要,分阶段、分情况选择代销与自营模式。

(三)创新彩票游戏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的彩票游戏产品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现有彩票游戏产品;另一种是专门针对互联网渠道设计的“互联网彩票”游戏产品。

互联网首先是彩票销售的一种渠道,通过互联网可以销售现有的彩票游戏产品,正如苏宁易购为客户提供购买电器产品的线上交易方式一样,通过互联网销售现有游戏可以为习惯了互联网生活方式的特定群体提供一种购买现有彩票游戏的渠道。

互联网不仅仅是现有彩票游戏产品的一N新的销售渠道,我们应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看待互联网销票,互联网销票会引致新的彩票游戏的诞生,姑且将其称作“互联网彩票”。“互联网彩票”强调的是彩票游戏类型的概念,指的是适合互联网渠道销售的特定的一类彩票游戏。与现有彩票游戏相比,“互联网彩票”游戏种类更加丰富,娱乐功能愈发凸显。

四、结语

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改变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创造了无限商机。彩票业更需顺应时展趋势,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售新产品、开拓新渠道、拓展新业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推动自身转型升级,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互联网销票,不单是将互联网作为彩票发行的一种方式和渠道,更重要的是需要在彩票发行销售机制、彩票游戏产品设计、彩票业务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刻变革,以引领彩票消费需求,开创彩票发展的新局面。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16.12.

[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6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检测报告.2016.9.

篇5

一、网络教学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的优越性

1.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互联网上内容包罗万象,在表现形式上,将文字、图形、图象、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集中于一体,采用可视化窗互操作,扩充了信息量,营造了信息环境。

2.检索信息方便快捷

浏览器、搜索引擎提供了强大的检索功能,极大方便了信息的获取。

3.交互方便、反馈迅速

计算机网络具备高速传输信道,教师可充分利用在线功能,实现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得到及时迅速的反馈信息,大大减少了教学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双向交互,既加大了学生参与度,又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查找、处理信息)。

二、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只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最佳载体,但它并不能决定教学效果,只是具备了教学的硬环境,而教学中的软环境(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的组织)才是教学质量效果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有效使用网络开展教学,必须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同教学目标,教学组织过程以及学生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良好的效果。

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习惯。网络环境的适时性,交互性使教师实施教学任务,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如在进行网页制作教学时,可以设计班级主页、个人主页等形式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帮助适时点拨,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潜移默化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2.研究性教学法

我们可以借鉴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结合信息技术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用得不太多,主要是与其他学科在课程整合上的运用,在实施过程中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实践体验和表达交流。比如:可以选择“中学生走进网络的利与弊”,“中学生的网络生活”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查找有关社会、科技问题等资料,比如朝核问题、环境问题等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小论文,制作主题网页,通过这种方式的研究学习,极大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和研究能力。

3.合作式教学法

合作式教学法常与任务驱动、研究性教学法结合起来,基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方法,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利用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交互性,最大化个人和他人的学习效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4.学科整合教学法

学科整合教学法是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克服信息技术课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网络环境与信息技术的优势也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教学,提高整体教学的科技含量。

三、网络环境下创建学生自主学习方式

网络对学习最大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对学习方式的变革,它在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网络中堪称“海量”的信息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基础,网络高效快捷的交流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1.网络环境下创建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是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进行任务驱动,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多角度地找出答案,完成任务。输入关键词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到的相关网页资料可能会多达数百上千条,这是教参望尘莫及的。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能冲破课本的束缚,在学生面前展开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网络环境下创建基于协作的自主学习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很方便地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以及竞争和合作能力。学生们之间可以不用直接面对,而是教师通过网络把分散在课堂中的学生链接成小组性的学习团体。他们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图象等各种符号,加强互相交流的目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非常认真地学习、探寻,然后根据自己的搜索结果,谈谈自己的操作方法,短短几十分钟的一堂课中,每个学生都数次甚至数十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问题讨论到最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加以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协作式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篇6

“Right this way, son,” says a P.T. Barnum-esque注1 man, who greets you at the door. “Right here in this corner I am 1)débuting the librarian of the future, Marion 2000. Go ahead and ask her

anything. Any book, any document, any article, she’ll get it for ya注2.”

So now, back to the present.

Host: So now, here’s the question. Do you mean to tell me that Marion 2000 is a bad thing? Well, Nicholas Carr seems to be saying just that, because the super-librarian does exist, only she’s not called Marion, she’s

called Google, and in the latest issue of The Atlantic magazine, Nicholas Carr asks this question: 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

Hello, Nicholas. I’m glad you’re here rather than just having me 2)reference you and then not be here to defend yourself. So what do you mean? What do you mean “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 How could it be making us stupid?

Carr: Well, on the one hand, as you pointed out, Google and the Internet allow us to get all sorts of information very, very quickly. At the same time, I sense that they’re 3)imposing on us and I…and I sense this from my own experience a new way of thinking that’s very much 4)molded to the way we gather information online, which is to jump around very, very quickly, scan a lot of things, and not spend, really, any time concentrating in-depth on one subject or 5)contemplating one subject the way we used to do when we would, for instance, read books. So it’s…I sense imposing on us a kind of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we gain a lot, but we may be losing something as well.

Host: Right, but, I guess, to grab us with a headline, it’s not “is Google imposing a new line of thinking,” It’s “making us stupid.” So it seems to be emphasizing the negatives there. Now, do you mean Google or the whole internet? Are you really do talk about Google.

Carr: Well, I mean the whole Internet, but Google plays such an important role today, and really is, when it comes to the way we find information and 6)traverse the Net, is really the 7)dominant player out there. And so I use Google as an example and as kind of a symbol of this new, what I call “intellectual 8)ethic” that is emerging and kind of governing the Net as a[n] information resource.

Host: How’s it different from the really well talked-about 9)notion of just shorter…shortening 10)attention spans?

Carr: I think that’s part of it, but, really, the way we gather information itself is by jumping around. And that is something that’s promoted not only by the tools, the technological tools of the Net, but by the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interests of Google and other companies, who want us to jump around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see as many pages and see as many advertisements. And what happens is and I think this is true of new media or new intellectual technologies throughout history is it begins to shape the way we think and it makes it harder when we’re offline even to, for instance, concentrate on long pieces of 11)prose. It was my own experience in having difficulty with reading books, something that used to come very natural to me, that really was the 12)spur to write the article.

Host: But someone 30 years ago, if they were doing a research paper on Genghis Kahn and the Golden

Horde注3, wouldn’t they 13)skim the information that was returned? There‘d probably have be[en] a more 14)primitive search engine. It might be the Reader’s Guide to Periodical Literature or card catalogues. But you’re telling me back then they’d be reading the whole book? They’d just be reading long, long articles at a time? They’d be using it and trying to use the functionality,

like, it’s just that Google’s gotten more functional, no?

Carr: It’s as our brains adapt to this method of gathering information, and as a method of gathering information, I admit it’s extremely useful, and that’s why I use it so much but as our brains adapt to this, and again, this is something that happens when there are new media that we become 15)reliant on, our brains begin to work along the terms of that medium. You know, skimming begins to take over and displace any other mode of taking in information.

Reading, for instance, is not a genetic 16)trait built into the human brain. It’s something we have to learn. We have to literally kind of program the 17)neural circuits in our minds when we’re children and throughout our lives to do that…to accomplish that task. And any kind of information medium, any media that we use to gather information to read or whatever, our brains are very adaptable and very 18)malleable and the circuits will adapt to that new medium. And, for instance, you know, one thing I talk about in the article is that 19)neurological studies show that people who use 20)ideograms for reading, like the Chinese, have very different neural patterns inside their brain than people who use the alphabet to read. And in a similar way we can assume that reading information, taking in information online is gonna reshape literally those neural circuits from the way they were laid out when we take in information from the printed page, for instance. So, yeah, I mean, at a biological level, I think it will change and is changing our brains.

“这边请,孩子,”一位个马戏团老板似的人在大门欢迎你。“就在这个角落,我为大家隆重介绍未来的图书管理员――玛丽安2000。尽管问她任何问题――任何书籍、文件或者文章,她都会为你找到。”

现在,让我们回到现实。

主持:现在,问题是这样的――你想跟我说玛丽安2000不好吗?尼古拉斯・卡尔似乎就是这么认为的。因为这样一个超级图书管理员确实存在,只是她不叫玛丽安,她的名字叫“谷歌”。而就在最新一期的《大西洋月刊》上,尼古拉斯・卡尔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谷歌使我们变笨了吗?

尼古拉斯,你好。真高兴你能来到这儿,而不只是让我提及一下,不让你为自己辩护。那么,你是什么意思呢?你为什么说“谷歌使我们变笨了”?它怎么会让我们变笨呢?

卡尔:一方面,就像你所说的,谷歌和互联网让我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与此同时,我也从个人经验中体会到,它们会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强加给我们――这种思维方式形成自我们在线收集信息的方式,那就是快速地到处乱撞,在一大堆东西中寻找需要的信息,而不再花时间专注于某一课题的深度研究上,也不再像过去――例如看书的时候那样思考问题。因此它是……我认为它给我们强加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虽然收获良多,但是我们也许同样失去了一些

东西。

主持:是的,但是,我猜能抓住我们眼球的标题不是“谷歌给我们强加了新思维吗”,而是“愚化了我们”。所以它似乎强调了其消极影响。你指的是谷歌还是整个互联网呢?你真的只是在讲谷歌吗?

卡尔:我指的是整个互联网,然而如今谷歌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当我们提到搜索信息的方式和在网上冲浪时,它确实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我以谷歌为例,作为我所说的“智力准则”的代表,这种准则正从互联网上崛起,或多或少以信息源的身份统治着整个网络。

主持:这与我们常常谈到的“缩短了我们的注意广度”的说法有什么

不同?

卡尔:我认为那是其中一部分影响,但是,说实话,我们收集信息的方式本来就是靠到处碰碰运气。而这一方式不仅由这种工具……互联网的这种技术工具所倡导,也受到了谷歌和其他公司的经济和商业利益推动。这些公司希望我们尽可能多地到处点击、浏览网页,从而看到尽可能多的广告。而结果是――我想,历史上所有新媒介或新智能技术的出现也是如此――那就是它会逐渐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一旦离开网络,即便想专心阅读一些长篇文章之类的,也会觉得吃力多了。我自己便有这种阅读困难的经历,而阅读对于我来说曾经是一件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主持:然而在30年前,如果人们要写一份关于“成吉思汗和金帐汗军”的研究论文,他们就不会快速浏览一下前人反馈回来的信息吗?也许以前就有一种更为原始的搜索引擎。它可能是《期刊文学读者索引》或是一些卡片目录。但你是说,那个时候他们会把整本书都读完?他们每次都会看很长很长的文章吗?他们读它也就是为了找到其有用的地方,只是,谷歌的功能更强大,不是吗?

篇7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手机和互联网等现代化装备已进入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手机APP也应运而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健身类APP更是如此。通过对健身类APP的作用与缺陷进行剖析,可以为健身类APP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做出绵薄之力。

二、现状研究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关于与健身类APP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大多数学者主要研究了健身类APP对健身人群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较少有学者对健身类APP的缺陷进行分析。

三、相关概念界定

健身类APP。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学者们对健身类 APP 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本文综合相关学者的意见,将健身类APP概念定义为:健身类APP是指拥有可以帮助用户记录运动健身数据、指导运动项目学习、相约好友共同参与运动、公开分享运动数据等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第三方应用程序。

四、当前流行的健身APP种类

(一)健身指导类APP

健身指导类APP的功能主要是指导力量,瑜伽,健美操等项目的练习。此类APP的功能侧重于为健身者量身定制训练计划,同时该类APP还有视频指导教学等功能,部分APP还提供饮食配方和相应的健身知识。这类APP的典型代表有:每日瑜伽、爱活力健身等。

(二)跑步类APP

跑步类APP 的功能主要是记录健身者运动轨迹、运动速度、运动距离等身体运动的物理指标,同时也会记录运动者的心率、血压、消耗的卡路里等生理指标。有些跑步类APP还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跑步训练计划以及与跑步有关的运动知识。这类APP的典型代表有:咕咚运动、悦动圈等。

五、健身类APP的优势分析

(一)更加便捷的运动指导与数据记录

智能手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GPS定位、无线数据采集和高性能 CPU 完美地和通讯工具相结合[2]。这些技术的融合使得健身者只要带上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就可以享受健身APP的健身指导。在几乎人人拥有手机且大多数人几乎没有专门的锻炼时间的年代,健身类APP可以很好地解决健身缺乏身体指标监测以及专业指导的困境。因为拥有健身APP 你可以充分地利用平时的闲暇时间来锻炼,哪怕是你下班走路回家,健身APP都可以帮你记你的运动数据,让你的运动变得“有模有样”,让你收获运动的成就感。同时你只要打开健身APP你就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专业的健身指导,免掉了请专门的健身教练和去健身房的麻烦。

(二)更加愉悦的运动参与和运动体验

现在的很多健身APP除了有运动指导和记录运动数据等功能外,还有很多其他有趣的功能。最典型主要有运动交友、运动数据分享、运动排名、好友点赞、运动经验共享等丰富的好友互动功能。同时,有些健身类APP还提供了勋章系统、里程夺宝、等激发健身者健身兴趣的独特功能。少数运动类 APP提供了嵌入式的音乐播放功能,据尼尔森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美国目前有4500多万智能手机用户使用健身音乐应用程序,会根据运动者选择的运动形式、环境和配速等,推送适宜的中频、快频的音乐来伴随运动,从而促进大脑多巴胺的分泌,让运动的感觉和情感体验更深刻、美妙[3]。健身APP的这些功能可以使原本可能枯燥无味的运动变得非常的有趣,可以使健身者拥有更加愉悦的运动体验,同时更加愿意地投入到运动当中去,这对健身者体育锻炼行为的促成和体育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更加科学的健身指导

每个健身者都有自己的健身习惯和健身计划,然而,利用传统健身方式锻炼的人,他们的锻炼习惯和计划基本上都是本人根据自己以往的锻炼经验来制定的。这样制定出来的计划比较模糊,由于没有明确的数据作为参考,因此这种计划的科学性不是很高。与之相反的是,利用健身类 APP 进行锻炼却可以很好地做到科学锻炼这一点。健身类APP会记录和储存用户运动的物理指标和生理指标,系统会根据这些指标进行分析给用户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和指导。同时健身类APP还会为用户列出科学的运动处方和饮食配方以及动作指导。不论是徒手健身、跑步骑行还是器械练习,都可以以用户自身情况作为参考依据来提供合适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健身类APP的这些功能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健身做到用数据说话。使健身更加科学合理。

六、健身类APP的缺陷分析

(一)运动数据记录不够精准

尽管健身类APP会帮助用户记录一些运动过程中的物理指标和生理指标,但是曾有人下载多个APP通过做实验发现各个APP所记录的数据并不是完全一致,甚至有些APP所记录的数据与实际的数值相差还很大。虽说与体育健身类APP 相搭配的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不足,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科技产品,可穿戴设备价格昂贵难以普及,并且就目前来讲,可穿戴设备因为无法排除意外如情绪、服药、睡眠状况甚至天气异常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在数据采集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误差[4]。因此,健身类APP要想更好地为人们服务,当务之急是要提高硬件技术,同时也要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二)功能比较单一,不够智能

现在的健身类APP主要是分两类,一类是跑步类,其主要功能是记录步数,运动消耗的卡路里等。另一类是动作指导类,其主要功能是指导健身者进行练习。由于智能手机硬件功能的限制,目前来讲,这两类APP的功能都比较单一。就拿跑步类健身APP来说,由于其主要功能是记录用户的步数,再根据步数来计算消耗的卡路里,这样的话,用户在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等跑动范围不是很广的运动时,由于跑动步数不是太多,即使用户消耗了大量的卡路里,但APP的记录数据却不是很大,这就会造成很大的误差。同理,当用户在进行静力性的力量练习时,此类APP的功能也是无从发挥。因此,健身类APP要想更好地为人类的健身运动服务,丰富其功能,更加智能地适应人们的需求是必由之路。

七、结语

本论文通过研究发现,健身类APP的优势主要有:可以给用户更加便捷的运动指导与数据记录;可以使用户体验到更加愉悦的运动参与和运动体验;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加科学的健身指导。健身类APP的缺陷主要有:其记录的运动数据精准度不是很高;其功能还比较单一,智能化程度还不够。通过以上的剖析,希望能为人们正确看待健身类APP的利与弊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为健身类APP的更好发展尽绵薄之力。(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龚琼. 健康健美类 App 传播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14.

篇8

1.电脑进入学生宿舍的必然性

1.1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电脑知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交际等领域。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栋梁,只有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才能很好地工作、学习。

1.2与时俱避。

随着电脑网络应用的全面展开,当今高校也把电脑网络技术充分融入了教育的整个过程,如现在CAJ课件代替了传统单纯的板书,很多学校还开设有远程教学、网上学习园地等,作为受教育的对象――大学生,充分利用电脑网络工具进行学习也成为必然。

1.3高校的电脑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高校普遍设有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教学机房等,但数量和所配置的软件有限,且开放的时间也有严格的限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数高校现有的电脑配置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很多学生渴望拥有自己的电脑,实现专机专用。

1.4经济发展、电脑价格的下降、校园网的开通为电脑迁入学生宿舍提供了条件。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电脑的普及。电脑价格的下跌,以及校园网的开通方便了学生上网,这些都加快了电脑进入学生宿舍的步伐。

2.电脑进入学生宿舍的利弊分析

2.1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条件和信息环境,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方便。

网络不但开阔了大学生视野,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乐趣,而且由于突破了时空的局限,进一步拓宽了学生与学校和老师交流的渠道。学生的意见、要求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反映给学校、老师及管理部门,学校、老师又能通过网络及时将工作安排、解决办法反馈给学生,极大地克服了传统的信息不畅、消息不灵的被动局面。目前我校已建成教务管理系统,学生可以在网上查询每个学期或学年的成绩,进行学分计算、成绩打印,这样既大大减少了教务管理人员的负担,又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一举两得。

2.2有利于资源共享,促进跨学科交流。

校园网开通后,学院的系部和各个行政处室都建设了相应的网页,方便学生及时了解学院的动态,开辟了天使论坛,学生在此论坛上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下帖子。另外,学院的每个专业都有一个讨论区,里面有最新的课件,学生可以和老师、同学共同探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种资源共享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

2.3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由于学生思维活跃,而且又远离家人,缺乏自律性,因此他们渴望交流自由。在虚拟的空间里人与人的交往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性别、年龄,人们不需要为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承担责任,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内心的快乐、烦恼、狐独、痛苦。但由于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成熟,长期迷恋网上交友,一定程度上会弱化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疾病,逐渐形成孤僻、沉默、不善于与别人沟通等性格。中学时代是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近年来,大学生网上施骗抢劫的恶性案件时有报道,这些都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者的担忧与思考。

2.4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网上游戏或聊天时间过长必然会影响到休息与睡眠,很多学生甚至因上网不按时就餐长期坐于电脑前接受过多的电脑辐射,以及长期的坐姿不正导致出现健康问题。电脑有损学生视力。一些眼科专家认为,学生从早期开始,每天花大量时间连续盯着电脑屏幕,有可能引发与电脑相关的眼病。学生迷“网”易患失眠。另外,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越来越年轻化与长时间的上网是分不开的。

3.管理好学生宿舍电脑的对策

从网络对学生的正、负面影响相比较,我们知道,网络的正面作用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但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突出而尖锐。我们不能因为孩子使用剪刀剪破了手而不再让他们使用剪刀,同样不能因为网络中的一些负面影响而不让学生上网。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发挥互联网对学生的积极作用,摒弃和遏制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就要做好以下工作:

3.1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学校的统一与规范化管理,有助于学校良好秩序的维持。例如,为了加强学校中学生电脑的管理,可以制订一些如最迟关机时间、一般情况下的最长上网时间等相关管理制度;学校可以在晚上12点定时关闭网络等。

3.2加强网络道德宣传教育和正确舆论导向。

首先,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教师要加强监管,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其次,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上网规则》来约束、规范学生上网;通过举办诸如“上网的利与弊”、“网聊无聊”等班际辩论,开展“网页设计大赛”,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对网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思考。

3.3采取具体的技术措施进行信息选择,挡住信息垃圾。

除了在政策、法律上规范网络行为外,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过滤信息垃圾的目的。当前,最常用的技术是安装信息过滤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方便、更安全、更快捷的过滤软件会不断出现,到那时,信息垃圾就不会这么泛滥了。

3.4建立各层面的专门管理机构。

首先,可以成立由学生工作部、网络中心、团委、宿舍管理科、辅导员等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其次,可以成立由学生宿舍各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管理委员会;最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挑选一些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的学生干部组成管理委员会。实行宏观与微观管理相结合,学校领导、教师严把学生网络开通的审批,学生公寓局域网的运行、维护,并制订相关的管理制度,同时各工作人员、学生干部监管相关制度的贯彻实施。

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面对新的形势,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积极深入探讨大学生电脑使用管理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电脑。学校要大力宣传电脑的积极作用,开展有益的电脑活动,引导“公寓电脑”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学生把使用电脑的大部分时间用在学习和课外科技作品的开发上。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电脑和网络的“双刃剑”性质,引导学生在不影响其他课程学习、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学电脑、用电脑。

篇9

在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认识,培养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成才观。“互联网的全球性和无政府性特征,使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可以轻易渗透进来,一些大学生被不同程度的“西化”,这在无形中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海量的信息资源五花八门很难加以管理和控制,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互联网所宣传的资本主义精神和价值观是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矛盾、相冲突的,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运用国际互联网大肆宣传他们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然而大学生正是处于人生成长以及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西方意识形态的参透非常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一些混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学校生活的影响

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给传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网络游戏在中国市场的大肆展开,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了,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把玩游戏当作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不仅严重影响了其学习生活,也危害了其身心健康。倘若一个宿舍内有一个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影响到其他室友的休息学习时间,而且还有可能把这种玩游戏的心理传染给其他学生,使其也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是一个独立思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且努力创新的过程,然而现在大多数同学都是去网上下载一些现成的论文,稍作修改就去应付老师布置的论文作业。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广泛性、快捷性,虽然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给我们的学习氛围以及学术道德带来了破坏。

(三)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的影响

“从数字媒介对人的交往、生活的影响来看,人际情感的疏远,是由于‘人―机’频繁交往,导致人际现实接触减少,从而使人们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 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自由化的特征导致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世界中找到满足感以及成就感。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大学生想要和他人交往非常的容易,只要有共同的爱好和语言,不论对方的职业、年龄、性别、长相和居住地都可以成为朋友,然而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却没有那么简单,有时甚至很容易遇到挫折,这就使部分大学生选择逃避现实的社会交流,更愿意待在这个虚拟的封闭式的环境里,隐藏自己的身份尽情的向他人宣泄自己内心的想法,长期如此,必定会减少现实中和周围的亲人和朋友的交往,导致身边的朋友圈越来越小。同时其现实人际交往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下降,更不懂得基本的礼仪礼貌,极易导致现实人际交往障碍。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可以使人肆无忌惮的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这就使很多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放下自己现实中的思想包袱,冲破自己的道德底线,于是网络中就出现了相互漫骂、相互攻击的情形,这给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和影响。

(四)手机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课堂使用手机率为 97.4%,其中上课经常使用手机的大学生占 42.1%,偶尔使用手机的占 55.3%,只有 2.6%的学生上课从不使用手机。”大学生的课堂上面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需要师生互动的,然而多数学生都是埋头玩手机,不但影响了听课效率,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老师的讲课效率,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都有所下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时效性自然而然就下降了。手机网络的便捷性和隐蔽性为现在很多大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养成了平时不认真学习,等到期末考试通过作弊蒙混过关的习惯,这种恶性循环滋生了学生的不诚信心理。因此,手机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心态,也是不良学习风气的导火线,这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的考验

“网上信息涉及面极广,它包括了人类所创造的巨额知识财富,堪称信息海洋,这些网上信息每天都还在以很快的速度更新,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知识准备欠缺,就不可能充分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网络的优势就难以充分发挥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将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一直处于知识信息的优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就具有一定的威信,受到学生的尊重,这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很大的帮助,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的知识信息非常丰富,并且能够以极快的速度传递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时甚至处于略势。由此可见,倘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熟练的运用电脑,具备网络信息素质的话,将不能及时的把教育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网络潮流信息相结合,这样只会让学生感到课堂内容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听下去。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模式的冲击

“教育途径及信息来源的多向化促使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灌输式的领导优势削弱,自媒体的传播和教育功能被强化,教育主体之间传统的关系面临解构的危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教育者处于绝对的优势,学什么,怎么学,在那学几乎都是由教育者决定的,但是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以及共享性能够让上网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主的学习文化知识,甚至还可以和其他的教育者进行沟通和请教,传统的教育模式被彻底打破了,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可以随心所欲选择教育内容去学习,而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学生则只听感兴趣的部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把道德学习强机械的灌输给学生,这是一种静止、抽象化的教学模式,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迫在眉睫。

三、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

(一)强化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意识

“在网络的影响下,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觉得需要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当大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也是主要借助于网络排解自己的压力,解决自己的困难,而不再是依赖老师和辅导员。”通过简单的调查了解到现在很多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里没必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了,他们觉得网上的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很齐全,在网上都可以学习了,不需要再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说明很多大学生对于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意识很薄弱。网络能够让大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大家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面随时随地的交流、学习,但是这并不代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不重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神圣使命,因此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二)把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成才,怎么样引导学生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解决网络给生活带来的实际问题才是关键,把网络相关方面问题及解决途径编成系统化的教学内容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作为一个新事物出现在了我们这个时代,虽然给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希望。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把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通过教育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都更加客观的认识到网络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让学生真正受益于网络带来的优势。

(三)积极推进手机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成为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有效途径

手机已经成为现在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手机3G网络的普及,手机4G网络已经逐渐在发展,沟通已经突破了电脑的固定区域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流,广大学生已经离不开对手机QQ、微信、微博等通讯工具的使用,有的学生每天对手机使用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学习的时间,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些手机通讯工具的力量,建立一个班级或者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沟通的Q群或者微社区,教育者可以不但每天可以和学生进行无障碍的沟通,而且还可以把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这些工具传达给学生,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速度快有效率,而且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和随时随地的接受教育。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在网络时代下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高尚的思想素质、过硬的知识素质,同时也要具有充分利用网络和课程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针对人的思想的一门课程,课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现在的学生更多的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去吐露自己的心声,老师想要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需要学会掌握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利用网络的优越性去提升自身的专业性,因此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对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运用的素质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教育的发展。

篇10

影视艺术是当代最具群众性的艺术之一,是通过银幕或荧屏上的艺术形象进行思想熏陶,情绪感染的一种精神活动。为此有人说:电影,能从诗中学到语言和韵律;从小说中得到故事和描写;从戏剧中汲取角色和表演;从摄影中搬来光线和色彩;从音乐中窃取音响流动;从画师处偷得构图和情趣;从建筑那里摹得结构。它是各种艺术的综合,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是思想与艺术的珠联璧合。

电影融光、声、色、画为一体,形象逼真地、深入浅出地演绎着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它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打破了时空限制,能让全世界、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相会于课堂,相会于今天;有利于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化。主题电影能让学生走近名著,和名人握手,与“伟大的心灵”对话,从而完善人格,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同时它还能让学生随剧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惧、憎,从而发展学生的情感,张扬个性,成为中学生人文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载体。

二、主题电影是实施人文思想教育的客观需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地理和环境条件决定了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于农村,准确地说是一所农村孩子的学校,家长文化素质偏低,82%的家长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学生家庭缺乏文化氛围,家长眼界狭窄,文化品位不高,缺乏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人文认识,因而也就缺乏对学生,对自己孩子的人文关怀。同时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需要,农村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留守学生现象,更加促成了农村学生生活环境的单调、家庭教育的缺失、知识来源的匮乏,知识结构的单一的现象的形成。因而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相对封闭,课堂表现缺乏活力,往往难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模式需要。他们迫切需要开展现代人文思想的教育,需要一种媒体给他们进行认识世界、了解生活、培养意志的人文思想教育。在这样的客观教育背景下,我们择立了电影课程资源融入初中语文课程教育,整合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课改特点,目的就是想:“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知识广博,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人格高尚、胸襟开阔、志趣高雅、蕴涵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具有人文关怀,品德高尚的人”。

三、主题电影对语文知识有理解和内化的效应

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厚重的经典名著改编成了电视剧、电影,利用影视作品以其生动具体的银屏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面貌、本质,通过观看主题电影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中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背景的了解,提高学生理解、表达、鉴赏语文教学内容的能力,是现代初中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特色之一,具有对语文知识强化理解和内化的效应。

第一、利用主题电影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写作素材。影视作品作为学生文化生活的有机部分,备受学生关注。写作课可以利用影视作品这一资源,引导中学生关注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可以把影视作品中人物的塑造、情节、细节的叙事技巧,以及结构的章法借鉴到学生的写作教学中。比如在一次主题为《用什么打动“我“的心》的作文评讲课上,我通过学生的作文拟题、选材等的评析,引导学生得出:“真实、思想、创意、文采”是作文取胜的法宝。接着播放电影《围城》让学生讨论,这部电影,在写作上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学生讨论达成共识:换个角度去观察生活、去思考问题、去表达情感。如果我们的作文能在这“真实、思想、创意、文采、换角度”几方面考虑,一定会打动人心。生活、阅读是写作的源泉,中学生喜爱的影视作品也是他们写作的重要素材,可引导学生写影视评论文章等。

第二、利用主题电影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影视艺术是一种语言性很强的艺术,能够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越来越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运用才能逐步实现。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外,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实践,走向他们所喜爱的影视作品。如确立话题“我喜欢的电视剧”,“电影、电视给我们带来什么”,“你对影视剧中的什么最感兴趣”,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说说电影电视的利与弊,还可以与同学进行对话,甚至争辩。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交际能力。这样一定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热烈的交流气氛。

篇11

随着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必将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教育部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然而,当前的现状是大多数研究生虽迫切要求在学术方面能自由地与国际上的高层次人才进行交流,却始终无法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这主要表现在用英语进行学术论文写作和用英语进行学术演讲,用英语和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等方面。从本质上看,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确保教学质量,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基于有效教学的理论,从课程教学目标、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探讨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有效教学理论及启示

目前学术界对“有效教学”的定义可从两个维度来界定:一是从教学所耗与教学所得的维度;二是从学生学习出发点的维度。本文将以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为研究角度,探讨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显而易见,以学生学习出发点的维度来判断课程是否有效,是以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或学得好不好为衡量标准。倘若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最终没有获得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即便教师教得再费时费力,也都被视为无效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二是明确的教学目标,即教师要帮助并引导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四是运用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三、有效教学视阈下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

1.设定有效的课程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外语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满足四点要求: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与相关知识水平;具备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兼顾语言知识、技能与内容;具备系统性与逻辑性。研究生阶段英语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适应社会需求,兼顾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需求。由于我国不同地域和不同层次高校的研究生英语水平差异很大,制定统一的课程教学目标显然不现实,也违背了语言教学的规律。此外,同一个学校的研究生在英语水平上可能存在差异。从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来看,为了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往往需要设定多层次的课程教学目标来适应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比如,重点高校可设定较高层次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目标,将“培养研究生流畅自如地使用英语进行本专业的学术研究与国际交流”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非重点高校或研究生入学英语水平较薄弱的高校,可适当降低要求或设定多层次的课程目标,将“培养研究生的英语基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将“培养研究生运用英语进行本专业的学术研究与国际交流”作为较高层次的目标。实际上,在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些专业要求研究生具有较强的英语读写能力以涉猎本专业的国际化研究成果;有些专业要求研究生具备更强的听说写能力以适应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活动等。由此可见,有效的课程教学目标具有差异性、多层次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是为确保研究生英语教学实现最有效产出而量身定制的,应体现课程教学是为了适应需求。

2.制定有效的课程结构与内容

具有差异性、多层次性和灵活性的课程教学目标决定了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多样化。在制定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结构与内容时要兼顾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专业背景及本校的课程教学目标。《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指出:“各院校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为已通过基础英语学位课程考试的学生,开设实用性更强的提高性质的阅读、翻译、写作、听力、口语等英语选修课。”诸多学者就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周梅(2010)提出了ESP(专门用途英语)是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发展的方向,分为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在研究生阶段的ESP更侧重于开设学术英语类课程;朱葵、吴军赞(2012)提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应体现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有机结合,开设以“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训练为主的技能型课程,同时兼有以培养研究生中国文化素养和跨文化素养的中西文化类课程。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分为三类:一是基础语言技能课型,如听说、读写、翻译课程等;二是学术类课型,如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专业文献阅读课程等;三是文化知识类课型,如中西文化赏析课程等。作为一门语言课程,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肩负着培养研究生英语语言技能和语言文化素养的重任,同时要实现“培养研究生运用英语进行本专业的学术研究与国际交流”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制定有效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结构与内容时,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进行合理设置。

3.选取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

在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和互联网覆盖校园的时代,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手段需要与时俱进。学校要采取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与手段确保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多样化首先体现在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课型和课程内容灵活选用多重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法、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其次是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如多媒体设备、互联网等。近年来,由国外传入我国的微课(mini-lecture)及慕课(MOOC)等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将成为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备选教学模式。可见,有效课程教学模式是多样化、动态发展的。此外,多样化的学习模式是有效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他们更迫切地需要按照自身的学习需求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因此,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更具个性化,教师应充分考虑研究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允许和协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式的英语学习。

4.运用有效的课程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是有效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实现有效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传统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以终结性评价方式为主,课程考试是衡量研究生英语学习成效的主要手段。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过于滞后,无法客观地反映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发展状态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来确保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转变课程评价的观念,确立帮助促进研究生英语学习终身发展的目标;其次,课程评价应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兼顾不同课程评价方式的利与弊。形成性评价的优势是具有形成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估。有效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有:学生学习档案、自评/互评、访谈、教师观察、读书笔记等。同时注重课程评价的反馈,不断完善课程评价。有效课程评价应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双重作用,对课程教学实践也有反馈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本文倡导的课程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是否满足了研究生的英语学习需求,是否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的英语学习进步与发展,是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否最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是否满足了社会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应结合办学目标、本校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及学习需求构建相适应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同时各高校需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因地制宜地探究适合本校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Shepard,L.TheRoleofAssessmentinALearningCulture[J].EducationalResearcher,2001

[2]国家教育委员会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第一外语)教学大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105-04

一、网易云课堂简述

(一)网易云课堂的简介

网易云课堂在2012年12月底正式上线,是网易公司花重金打造的在线学习实用技能的平台,拥有海量的优质课程,都十分注重实用性,并且网易云课堂和多家培训、教育机构建立了深厚的合作。课程数量已经达到了五千余门,课时总计超过50000,涵盖的领域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软件开发、IT与互联网、外国语学习、生活家居、金融与管理等。并且用户可以自由地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自主地安排学习的进度。

(二)网易云课堂的特色

网易云课堂十分有特色,主要分为学习板块、技能图、题库和特色模块。

学习计划:是网易云课堂独立研发的,也是网易云课堂独有的,可以针对每个用户不尽相同的学习需求,来推荐或者由用户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创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周期。学习计划板块的制作,让用户的学习变得具有系统性,还能根据设计好的计划周期,十分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技能图:网易云课堂自主研发的技能图谱是一款学习知识图谱,通过蜘蛛网式的图谱,让学习者可以直观而又清晰地掌握、理解所学科目的整体框架,使用户可以快速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点位,从而迅速地完成用户自己需要的相关技能知识的学习。

题库:是网易云课堂针对研发的题目类学习模块,主要针对参加各类非常热门考试考生而研发的。用户可以参加会计、造价工程师、公务员、研究生等多种考试的真题练习的测试,并且还可以在线参与题目的分析和讨论,与此同时,网易云课堂还将题库和相对应考试类的课程、学习计划等整合在一起,从而全面地辅助考生的整个备考过程。

特色模块:网易云课堂还有许多特色工具模块,在问答模块中,用户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提问,网易云课堂会整理问题内容,反馈给讲师或者学习者,从而帮助用户快速地获得解答。网易云课堂专门设计了视频学习的笔记功能,用户在学习过程中添加笔记时,系统会自动保存学习视频的当前时间点,当用户回顾笔记的同时就可以观看当时的学习视频。用户还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笔记公开,也可以收藏、评论他人做的笔记,这样加强了用户之间的互动,使得学习交流更加简单,也便于笔记集中管理。

(三)网易云课堂《大学英语口语》课程

网易云课堂的《大学英语口语》课程是由国防科技大学彭天笑讲师所授,该课程是一门大学先修课,特别适合学习基础好,而且有空余时间的高中生,该课程主要以话题为内容,同时以口语技能为牵引,课堂丰富有趣,重点提升学员对英语口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学习完该课程,可以使用户更好地适应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使高中和大学的英语无缝连接起来。

该课程一共有20个单元,每个课时授一单元,课程涵盖了出国学习和生活中所设及的大部分话题,该课程还引入雅思托福等考试对口语的标准和学习培养方法。分三个层次逐步进阶性的培养英语口语的能力,分别是是基本日常对话、独立长段、多人讨论。不但可以为今后有计划留学的学员做应试的准备,还能全面提高学员日常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该课程能够使学员具备有进行国际交流的基本口语能力,可以与他人用英语谈论休闲类话题,自然地使用简单的交际策略,发表即兴演说等。

二、网易云课堂英语课程教学

(一)网易云课堂中的英语课程

网易云课堂中英语课程十分多,大约有六百多门,听力、考试、口语和语法各种课程都有,学习的用户很多,其中《英语语法入门精讲合集》、《和外教一起学口语》和《将英语变成口语》都有将近三十万人在学习。本文引用为例的《大学英语口语》也有将近七万人学习。总的来说,网易云课堂英语课程是非常受用户追捧的,是受学习用户所喜爱的。

(二)网易云课堂英语教学中的教学特点

以《大学英语口语》为例。本文作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多元化、层次化的特点。并且是以提高学习者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者的终身发展为核心的。我感觉到网易云课堂在教学目标设计时,不仅仅只关注能力和知识,还关注到了方法、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设计教学目标。通过兼顾学习者层次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在网易云课堂这样的网络环境英语教学中预设每一学习者不论其学习水平的高低,都能在课堂上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到新的知识,学习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处理问题的多种不同方法,并通过网络中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的作用,使得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向着好的方面改进。

网易云课堂是在互联网信息环境下进行英语教学的,所以在教学环节的设置时,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形式各样的教学环节,并且可以随时进行调整以有利于教学,所以它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具备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学时对所设计的教学环节可以根据课堂学习者的接受能力以及课堂有限的时间,适当地选择教学设计的活动,跳跃式地教学把课堂相关的知识链接起来。

(三)互联网环境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和传统英语教学差别

传统方式的英语教学还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根据,是强调的刺激―反应。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仅仅只是一个外部的刺激作用,在教学过程当中会忽视学生内在的心理反应。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学为中心的,使得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位置上,使得学生成了被灌输知识的对象,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统一式”的授课也是存在的弊端之一,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整整一个班的学生,并不能满足每个学习者对个性差异的要求,因此教师提供的有效信息量十分的有限。在九十年代的多媒体教学中,在教学的形式上虽然有一些变化,但是依然脱离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把人为的灌输变成了多媒体的灌输。

三、英语网络教学的现状

(一)英语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上文提及了英语网络教学有着传统的英语教学所不具备的很多优点,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英语网络教学在我国出现和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也难免产生一些问题。

第一,学生方面的问题。首先,学生学习准备不足,使得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英语网络教学大都是课前已经编制好的,通常无法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因此,当大部分学生觉得学习内容过难、学习速度太快,而教学不能调整时,学生就会出现焦虑和自我怀疑的心理,进而学习的信心就会受到沉重的打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而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其次,学生缺乏学习的计划性和系统性。由于学生长时间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习惯了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当参与新的英语网络教学时,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不懂得如何围绕网络教学的内容来安排自己的课外学习,不知道如何学、学什么,对自己的整个学习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差、学习效率低。最后,网络理论滞后。近些年来,世界的互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社会包括学校对网络德育却是一片空白,网络技术与网络理论的发展失去了平衡。例如,有些学生因为好奇,利用网络匿名性的特点相互攻艉兔÷睿有些学生甚至通过网络做出不负责的言行,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网络理论的滞后使得有些学生缺乏良好的自制力和判断力,不能有效地运用网络资源,其英语学习能力自然也就不可能提高了。

第二,教师方面的问题。首先,由于英语网络教学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因此英语教师接触网络教学的时间也不是很长,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对计算机地应用也相当不够成熟,对网络的驾驭和使用能力还需不断提高。其次,在英语网络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教学的效果低下,而且缺少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能有效集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注意力,时间一长,使得学生的兴趣开始转移,结果学生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网络游戏和聊天中。最后,在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理解误差。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和表情来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状况来顾及大多数学生的理解与接收能力,从而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但英语网络教学却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四、改善我国英语网络教学现状的建议

第一,把网络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范畴,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求学生正视他人在网上的言论,不要任意攻击他人,尊重他人的隐私。同时,要求学生不要在网上传播、具有不良影响的信息,要对自己在网上的行为负责。

第二,英语网络教学顺利、有效开展的前提是教师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因此,在开展英语网络教学之前,有必要加强英语教师网络技术的培训,从而保障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作为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也只有具备了熟练驾驭网络的能力,才能在网络教学中发挥指导作用。

第三,对英语网络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功能以及学习评价体系进行改善和完善,例如在教学平台上设立“作品交流”“留言版”等频道,为学生主题研究的开展以及协作学习提供广阔的交流空间。在对学生的电子作品进行评价的同时,也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采用教师评、学生评、家长评等各种方式,并将评出的优秀作品在网站上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

五、网络课堂教学在近几年和今后的发展

(一)将会全面影响传统教学

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我们的网络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方面的支持,在另一方面也开启了教育领域变革的篇章。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标准的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但是现在有了互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就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学生掌握主动,以学生自身的学习为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师生的关系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型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相互平等型。与此同时,网络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习者可以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学习更多的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所以教师如果仅仅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那是行不通的,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接受终身学习教育,学会使用系统的科学方法来指导教学活动。我们应当充分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改进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这就使英语课堂教学向着个性化、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方向发展。相信这种新的学习模式能够充分调动起教师和学生这两方的积极性,尤其能够锻炼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的地位。

(二)依然很难代替传统教学方式

网络教学虽然有着许多的优点和先天优势,但它短时间内依然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第一个方面主要是因为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发展能力和传授知识这两个内容,同时也是情感交流和培养学习者人格形成的重要过程,网络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人机交流,面对没有感情的电脑,十分枯燥乏味,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力量的影响都被削弱了,在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这些方面,网络教学就显得十分无力。第二个方面,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数字运算都是由电脑来完成的,学生大部分的表达方式不再是通过说话沟通,而是用键盘的输入来代替。这就使得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被降低。第三个方面,由于课程软件的缺乏,虽然课程繁多,但是真正的精品却不是很多,符合适用的选择过少。第四个方面,网上教学目前还受到网络速度和费用的制约,计算机的价格迟迟不降,网络宽带费用对于教学来说还是太高昂。

(三)传统的英语课堂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大部分是死记硬背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所以现代的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要重学习者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学习英语最大的困难就是英语的语言环境,学习者们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机会少。根据学习者身心特点,英语教学应发挥多媒体、网络功能,利用网络资源,创造各种语言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英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网络教学比传统的英语教学有以下优势:(1)网络教学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渠道;(2)大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3)丰富、优质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资源为听说能力训练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六、结束语

网易云课堂中的英语教学充分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创设教学的情景模式,优化了课堂的教学环境,有效率地培养了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交流的能力,并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用辨证的、客观的观点去看网易云课堂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从教学的方法来看,它只是英语学习任务很多种方法中比较重要的一种,但它并不是唯一的。俗话说:“教无定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结合在以往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灵活使用,这样才可以做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网络英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和学习手段,在将来必能得到极大的发展。在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差距较大,教育资源分配也存在极大的不均衡,而英语网络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却不受时间、空间、资源的限制,能有效整合我国的教育资源,为人们学习所用。虽然英语网络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我国在英语网络教学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理论分析、实践探究等。尽管在英语网络教学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全社会对英语网络教学的支持、理解与推动,英语网络教学将成为新世纪的主流学习方式,在中国必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远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金永健.高职英语网络化教学改革探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

[2]孙舒和,王坤鹏.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利与弊[J].世纪桥,2011,(1).

[3]王叶芳.英语网络教学的弊端及对策[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3).

[4]孙旭春.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4).

[5]郭朝明.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与存在问题探析[J].网络教育,2009,(2).

[6]杨利军.英语网络教学特点浅析[J].东南传播,2006,(8).

A Study of English Course Teaching of the "Netease Cloud Classroom"

―Taking "College Oral English" as an Example

YANG Chao-juan

(Changde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Changde,Hunan 415000,China)

篇13

网络道德:在Internet上,一些协会或行业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的网络规范,这些规范考虑了在网络上的一般道德要求,人们可以从不同的网络规范中抽取相同的、普遍的东西,最终上升为人类普遍应当遵循的规范和准则—网络道德。

自律意识:指在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使之符合社会行为规范。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主要研究方法

实践研究法。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从两个层面上开展研究:第一层面,邀请学校、专家对崇明中学如何在高中信息科技课中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方法进行论证;第二层面,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做到研究与实践双管齐下,并请专家同行指教,找到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方法,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帮助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学会自我管理。

调查研究法。作为实践研究法的辅助方法,崇明中学从2002年10月开始历时一个月,利用网络道德测试方式对高一年级50名学生的网络道德品质进行调查研究。

个案研究法。通过学生上网情况分析,结合个别学生经常上网吧的现象,有重点的找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探寻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引导其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养成健康的网络道德。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高中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

在历时一个月的网络道德测试阶段,学校对高一年级111名学生运用网络的目的、上网的场所和时间段、网上交流的对象以及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态度等因素进行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研究,并对平时喜欢上网聊天、打游戏的部分学生家长及城桥镇相关社会人员进行访谈与调查,然后又用一个月的时间抽取高一年级50名学生进行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测试。

2.网络道德行为规范的建立与培养

2002年10月,学校建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并通过信息科技课向高一年级学生进行宣传并付诸实施:

善于网上学习,浏览健康信息。

诚实友好交流,坦诚对待他人。

增强自护意识,慎重约会网友。

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

有益身心健康,正视虚拟时空。

首先,组织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在信息科技课上开展“虚拟世界的现实思考”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培养网络道德意识,让学生自己制订班级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班级公约。

其次,通过班委、团支部力量,建立“班级自我教育委员会”,其成员为: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自律委员、小组长、学生代表。班级自我教育委员会的“权力”组织是全体学生大会,行使制订班级网络道德教育计划、制度(班级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到班级公约中)等职能。它的职责是:督促全体同学遵守班级公约,督促值日班长做好工作,组织每月一次的民主生活会。

从2002年12月到2004年5月,学校借助德育部门的力量,开展“中学生上网的利与弊”辩论赛,通过论辩,选手们得出了上网有两个方面的弊端:

第一, 沉溺于网吧的学生上课时精神恍惚,身在教室心在“网”,中午与傍晚放学后会迫不及待地奔向网吧,课余时间都耗费在网吧里,它成了影响中学生学习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高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处在转型期,经网络中形形的不良诱惑,容易造成人格的扭曲,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辩论赛提高了中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参赛的选手和学生观众纷纷表示要远离“黑网吧”,远离“电子鸦片”。

学校还依靠信息教研组的力量,开设校园网网络道德教育专栏,进行网络道德案例的分析,如:孩子为何上网成瘾?QQ的背后……从一系列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黄毒侵害、上网成瘾、陷入虚幻。网络还使一部分学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中的人格表现完全不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正扮演着“光明破坏者”的角色。

为此,学校从技术层面普及学生网络知识,从社会道德、法律层面教育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吸收优秀文化、自觉抵制网络中不文明不健康的信息,把握好网络这把,,双刃剑”。 三、研究成果

(一)学生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曾经对111名高一学生开展网络道德品质的调查,主要调查以下几个方面:运用网络的目的、上网的场所与时间段、网上交流的对象、如何看待网友、是否侵犯或攻击过其他电脑或网站、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的态度等。

调查内容显示:从上网的目的来看,47.7%的学生上网是为了查找资料、26.1%的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等,26.2%的学生是为了和朋友联系:从上网的场所看,54.1%在家上网,17.1%在网吧上网,13.5%在同学家上网,15.3%在亲戚办公室上网;从交流的对象看,53.3%是和同学或认识的朋友交流,27.1%是与素未谋面的网友交流,19.6%选择为其他;对所交网友态度看,9.9%的学生认为不是真的朋友,25.2%的学生认为和现实朋友一样,64.9%的学生认为只是随便聊聊;针对是否侵犯或攻击过其他电脑或网站,0.9%持肯定态度,1.8%表示经常,9%的表示偶尔,88.2%的学生从来没有;对目前网络中部分不良现象所持态度(如在语音聊天室骂人等现象),60.4%的学生表示非常反感,11.7%的学生表示没什么而且很好玩,11.7%的学生表示别人骂所以我也骂,16.2%的学生持其他观点。

综上调查情况分析:不良网络道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欺骗恐吓行为。(2)访问“不宜”网站。(3)使用不文明语言进行网上交流。(4)摹仿“黑客”行为。

造成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道德的主观原因:一是高中学生双重人格的冲突,二是网络言行随意放纵,三是网络价值观念模糊。造成高中学生形成不良网络道德的客观原因:一是繁重的学业负担,二是缺乏现实的网络道德教育者,三是面向青少年的网络内容甚少。

(二)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的措施

首先建立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即“善于网上学习,浏览健康信息、;诚实友好交流,坦诚对待他人:增强自护意识,约会网友慎重;维护网络安全,遵守网络秩序;有益身心健康,正视虚拟时空。”

其次采取网络道德教育措施:

1.利用班会、论坛(网络与道德、网络语言的纯洁性等专题)、午会课(网络道德教育宣教片)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制订网络道德自律守则并加入到班级公约中。

2.通过学生会、团委建立自我教育机制,由各年级学生分会主席、自律部学生及干事组成,工作方法是同违纪学生谈话,进行思想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围绕违纪事件对违纪学生的思想,认识态度进行较深入的了解,给予相应的教育,并有专人负责记录,由违纪学生确认,提出改进建议,定期与违纪学生保持联系,掌握其思想动态及表现,鼓励其抛开违纪包袱,确立今后行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