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设计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半截蜡烛教学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半截蜡烛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环节】

一、板书课题,预习反馈。

1.课前交流“蜡烛”。

2.板书课题:半截蜡烛(指导“截”字的写法,强调结构和偏旁)。

3.屏幕出示: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少校、中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根据事情发展的起因、发展、结果的顺序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预习带着要求读课文,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三、欲抑先扬,关注“蜡烛”。

1.过渡语:没有剑拔弩张的对抗,没有严阵以待的战斗,一场没有硝烟的搏斗却在潜伏上演,让我们聚焦“半截蜡烛”。

2.屏幕出示课文一、二自然段:绝密、绝妙。

(1)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

(2)你认为怎样的情报才是“绝密”情报?

(3)这个“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它真的就万无一失吗?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回答。

3.转折:“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

通过比较朗读,感受形势的紧迫和急切,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环境烘托对表达的作用,同时得出统领全文的重点问题——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伯诺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德军斗智斗勇的?

四、走近人物,精读赏析。

1.过渡:面对险情,母子三人各自想出了不同的办法与敌人周旋,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3-7自然段。

出示导学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这天晚上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敌人周旋、化解危机的?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在相关的词句下圈圈画画,简要写写自己的感受,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导学。

伯诺德夫人

出示: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预设1:“急忙”。

这时候为什么母亲会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预设2:轻轻。

伯诺德夫人刚才是急忙把蜡烛换走,而现在她却轻轻地将蜡烛吹熄,这又是为什么呢?(指名说,并请他读好这句话。)

预设3:交流伯诺德夫人说的一句话。

(1)是啊,当中尉点燃蜡烛时,母亲意识到情况十分危急,生怕这份藏在半截蜡烛里的绝密情报会泄露,所以她急着想用一盏油灯来取代这半截蜡烛。这时候,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来细细地咀嚼品味一下,你觉得读这句话时应该强调什么字眼?想想为什么(点击伯诺德夫人说的话)。

(2)尽管你们强调的字眼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

(3)是呀,我们这样读,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不引起德军的怀疑,保住那半截蜡烛。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这句话。

(4)多么机智而又镇定的伯诺德夫人!

(5)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是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杰克

过渡:伯诺德夫人急中生智轻轻地把半截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了(板书画烛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半截蜡烛越来越短(擦去一些),一家三口的性命危在旦夕,这个时候是谁站了出来?

(1)此时,杰克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这时候……暗了许多。)

(2)读读杰克的举动,看看你能读懂一些什么?(学生思考,交流:杰克想借机把蜡烛拿走;说天冷需要搬些柴来生火,用这个理由来端走蜡烛。)

(4)杰克想端走蜡烛,德军有什么反应?由“厉声喝道、夺”你能联想到什么?指名读德军的话。

(5)面对凶残的德军,杰克未能端走蜡烛,他为什么还要搬回一捆柴呢?

(6)好聪明的杰克!你能读好这段话吗?

(7)当转移蜡烛的计划失败,杰克默默地坐待着,他可能会想:______。好一个镇定的杰克!

蜡烛继续在燃烧,出示第五自然段最后两句话,齐读。

蜡烛更短了,危险更近了,是谁最后扭转了局势?

杰奎琳

(1)读读写杰奎琳的自然段,想想杰奎琳最后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杰奎琳将烛台端起来上楼时,她会想:_____。

(3)同学们的体会都很深刻,那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杰奎琳在生死关头的镇定读出来呢?

(4)就在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擦去烛焰)。

(5)绝密的情报保住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也得救了。他们一家靠什么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呢?(相机板书:机智、勇敢、镇定、齐心协力、爱国。)

(6)学到这里,你对这半截蜡烛有没有新的认识?(点拨:这半截蜡烛里藏着的仅仅是情报吗?还藏了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机智、勇敢、镇定、齐心协力,和他们对祖国深深的爱。)

(7)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再次深刻感受一下他们身上的那份大智大勇。(分角色朗读)

篇2

整堂课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用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如:上课伊始,让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意,明确了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再通过引读抓住描写紧张氛围的文字进行渲染,使心灵受到激荡,深入地理解情况之危急,心于是随之跳动,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其次在读对、读顺、读好的基础上,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读,使其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如课上将伯诺德夫人与德军周旋的一句话作为“抓手”,切实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个人感受,读后有所想,有所为,体会到她的镇定和机智。

二、多元解读,引导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在文本、教师、学生相互对话中,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课堂上让学生自由读文,告诉学生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还学生自主权。如读伯诺德夫人的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让学生自己考虑应该强调什么字眼。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个体理解的丰富的非预期性与创造性,这正展示了他们各具风格的思维特征与阅读视野。在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后,我分别作了这样的引导:“尽管你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这种有意之为,旨在通过一种价值的引领使学生真正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和人物的个性特征。

篇3

实践中,高年级的教师往往将单纯的课前预习助推为“阅读式预习”。学生通过网络查找与本文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原著或同一作者其他作品,各种知识背景资料一应俱全,方便快捷。笔者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图片、文字资料,做好预习工作。有些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将厚厚的资料分门别类罗列整合,其丰富性大大超出笔者的想象。

如学了《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等课文后,教师会让学生收集资料,结合课文内容向家长、朋友介绍风光美景,或制作一些宣传卡片,或让学生做小导游,来介绍祖国的壮美山河与灿烂文化。信息技术这片丰腴的土壤,弥补了教材及资料的不足,让学生有大量的探究空间,在利用网络搜集信息解决问题和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学了《天火之谜》《诺贝尔》《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等课文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网络渠道搜集资料,会自觉向父母、家人、朋友等介绍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感人事迹。

2 利用信息技术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

2.1 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个性化体验

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再现文本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教学过程也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精彩。

在指导学习《半截蜡烛》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此时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段文字时,笔者先提问:同学们,如果此时我们要给这个画面配上音乐,你会选择怎样的声响。继而课件出现时钟“滴答滴答”的声响,怦怦的强烈心跳声,德国士兵狰狞的笑声,烛焰摇曳……这些声光电的场景交织在一起,带来了强烈的感光刺激。此情此景,让学生如临其境,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呈现出各种个性化的体验。有的说这烛焰摇曳,恐怖让人窒息,这滴答声是死神的脚步,让空气变得凝固了;有的说烛焰摇曳,自己紧张的心快要跳出来了,此时,伯诺德母子三人好像已经闻到了鲜血的腥味。紧接着,笔者又让学生设想:如果要来个镜头特写,你的镜头会捕捉些什么呢?在学生回答后,笔者利用课件展示这样的场景:烛焰摇曳,飘飘悠悠,暗淡的烛光中,一双饿狼般的眼睛闪着凶光,蜡烛越来越短……画面交替,不断聚焦,学生都觉得此时此刻,它哪里是半截蜡烛呀,它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此时,笔者又抛出这样一个问题:那摇曳的烛光就像什么?学生说像一枚定时炸弹,随时都会爆炸,这蜡烛就是一把把手枪。那令人窒息的紧张在教室中弥散开来。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学生真切地感受着伯诺德夫人一家无畏的革命献身精神,深深地被他们一家的崇高精神折服。

2.2 整合资源指导学生合作探究

利用网络教材提供的影片、图片、文字资料,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学中,笔者采集制作了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动的生活场景。在观看了大量的有关西湖的图片后,先让学生对照图片阅读课文,感受文字,描绘文字背后的画面,再呈现整理的文字资料,有文人墨客赞美西湖的诗篇,有西湖的历史、传说、风俗等人文景观,让学生再次感悟文字。这种阅读方式,将阅读与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把阅读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探索解决问题打开了方便之门。学生通过如此真切的阅读,对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心中已经有了语言和情感的积累。这时,笔者组织学生围绕自己研究的问题进行精读品悟,在精读品味中注意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并及时点拨。

2.3 架设平台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麋鹿》一课教师设计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内容,结合自己课前收集资料、课后查找的网上资料,播放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的麋鹿群活动场面,让学生或以导游的身份,或以游人的身份,介绍麋鹿。这一教学设计把个体学习、小组学习、班级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的说话训练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得到了语感的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学习能力。

篇4

与单篇课文教学相比,单元整体教学以一个单元为教学单位,视教材内容、学习方法为一个系统,进行统一的教学设计。单元整体教学具有整体性,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呢?

一、整合教材内容

首先,单元整体教学侧重围绕作者表达,比较和整合教材内容,结合语言表达的目的调整单元内容,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有趣的实验》一文,目标是让学生学习作者对实验过程的一系列描法,并在课后进行练笔。教师在完成这一内容的讲解后,将本单元习作《有趣的蚂蚁实验》作为练笔题目,要求学生结合《有趣的实验》,制作详细的实验记录表,按照“猜想―实验―得出结论”这一步骤进行实验,最后写出不一样的蚂蚁实验的文章。

其次,在文本阅读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可有效实现同类型、同一主题文本之间的横向对比,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语言运用方法。如,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囊括了一系列景物描写的文章:《记金华的双龙洞》《三亚落日》等。虽然同为写景文章,但表达方法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以游记的形式呈现出来,采用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后者借助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对景点进行细致描绘。教师可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写作手法,描写自己周围的一个景点。

二、关注个体差异

单元整体教学还要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整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由于学生成长环境的不同,他们的学习能力、阅读兴趣以及思维习惯也不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最大限度地整合成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掌握学生学习的难点,并调整教学重点,推动语文教学进程。

如,苏教版十二册第三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诗文的学习,带领学生了解我国四大经典名著。由于小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原著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可选择该类书籍的青少年版,要求学生对比阅读,进一步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别。例如,将《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与原著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深入浅出地感受文字的魅力。这样可激发学生对原著的阅读兴趣,为日后的阅读创造条件。

此外,教师可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合理地调整探究内容。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螳螂捕蝉》一文,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法去完成文本的阅读,然后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起生生、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三、拓展知识体系

教师通过“整体感知―重点运用―情感升华”的教学流程,将教材内各单元的教学过程划分成导读教学、探究教学、延伸教学、整理教学四大板块。导读教学旨在对单元内知识要点进行提炼,尝试整体感知并提出问题;探究教学则对单元各文本内容进行欣赏,进而学习文本的写作手法;延伸教学即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本,掌握词语的用法,丰富个人积累,以达到一定的阅读量;整理教学是学生完整地展示个人收获的重要过程,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效果的环节。

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我制定了详细的探究方案。该方案包括重点识记单元生字词;掌握单元难理解词语并做好注释;组内朗读全文,并由组员互相评价;用精练的词语总结该单元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整理单元内文章的写作背景并做好笔记。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和理解,。

篇5

语文教学必须要实现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身,潜入文本的核心内容,从文本的语言文字形式入手,在全面感悟、深入体验情感的基础上而得“意”,从作者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方法策略上以得“言”,从而追求言意兼得的教学境界。“教语文”的视角就是从文本的语言形式入手,引领学生解开文本语言的密码,撩开遮挡在文本表层的面纱,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熏陶情感,习得学习方法,提升语文能力。

一、“教语文”就要淡化文本的内容,重品味文本语言

文本的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但在具体语境下能生发出富有生命的气韵。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感悟文字的弦外之音,从而提升学生的言语生命质量。教材中,文本的一些语言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匠心独运。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自身的质感、意蕴进行悉心体悟。如,苏教版教材《半截蜡烛》一文,小女儿最后通过“娇声”的语言成功地将蜡烛转移,保全了情报,让伯纳德夫人一家成功脱险。而“娇声”一词看似普通,然而用在此处却意味十足。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让学生发现了这一词语在表达中效果的:首先,“娇声”一词符合这一年龄段女孩子特有的个性特点,体现出用词的精确性;其次,这个词语的使用打消了德国军官的提防意识,为成功转移蜡烛奠定了基础,体现出用词的贴切性;最后,这一词语的使用与下文中德国军官想起自己的女儿形成了有效的逻辑联系,使语言文字彼此之间产生了联系,体现出用词的衍生性。

二、“教语文”就要淡化学习的结果,而聚焦学习方法

语文新课标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及时进行方法的提炼和习得。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构思的框架、段落结构的安排、遣词造句的风格、描写说明的技巧入手;也可以以阅读方法为切入点,提出统领性的问题,理解关键词的表达效度,对主要内容进行提炼概括,让学生习得方法,从而触类旁通。例如,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以不同的方式和视角解读“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一是逻辑联系法――雪松适时地弯曲,既保全了自己,在赢得生机的同时也获得弹出积雪的能量;二是案例阐释法――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能复国;三是名句印证法――大丈夫能屈能伸,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对文本的核心语句进行深刻地体悟解读,学生在感知品味的过程更习得学习的方法,可谓一箭双雕。

三、“教语文”就要淡化教师的精彩,而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中,课堂的精彩源自于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应该借助教材文本,为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提供有效的历练平台。在教学设计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内容分析”向“语言能力”的突围。例如,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设置相应说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文本内容的复述、焦点问题的辩论、不同角色的转述等方式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从而为自身的言语积累和表达欲望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写的训练,则是在倾听、表述、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言语实践,是学生主体对材料进行整合、归类和提炼的过程,是最为鲜明直接的言语实践活动。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树立阅读与写作双重本位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会阅读中获取写作的营养,从而将读写有效落实在阅读教学之中。如,在教学《九色鹿》一课时,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就在总结提升时,进行了以下教学――评一评:你们对九色鹿和调达各有怎样的评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读一读:激情朗读凸显人物形象的典型语句,深化自我的体验感悟;写一写:如果调达能够幡然醒悟,他将会怎样自省,请尝试写一段话。

篇6

纵观苏教版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要让语文课堂突出“语用”,就需要教师抓住不同学段学生的学情特点,有效进行语言训练。

如《蒲公英》一课,面对三年级的学生,教师如何抓住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蕴涵的人生道理呢?

师:蒲公英种子随风自由飞翔,太阳公公看到了,它想对蒲公英种子说话,你们听……(课件展示太阳公公的动画,并播放它亲切的话语)

师:同学们,能听懂太阳公公的话吗?

生1:我听到了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的种子们,不要到沙漠、湖泊中去,应该到黑黑的泥土中去。

生2:我听到太阳公公说话时的语气不一样,太阳公公说“别”“也不要”时语气重了点;而在说“只有”“才”时声音特别响。

生3:太阳公公用不一样的语气,目的就是要让蒲公英的种子们记住它的话。

师:是啊,太阳公公善良地告诉蒲公英的种子们,就是希望它们能快乐地找到生根发芽的地方。

师:如果你是太阳公公,为了让蒲公英的种子们找到好的“家”,你还会对蒲公英的种子们说些什么呢?

生4:孩子们,别落在石头峭壁上,也别落在干涸的泥土里。只有到了青山绿水的土地上,你们才能生根长叶。

……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第二学段的目标,将语言训练渗透到文本的学习中,借助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在对话中感受文本的情感。同时,教师抓住文本的特点,有效引导学生模仿文本进行语言表达,巧妙突出了“语用”。

二、抓住学习过程,关注语言,巧妙学习“语用”

要构建“语用”课堂模式,需要教师增强课程意识,敢于冲破传统阅读教学中注重内容理解、文字解读的束缚,大胆采用借课文教语文的方式,让学生在语境中形成语言文字能力。如《船长》一课,我突破传统借助情境来渲染人物的方法,通过关注言语形式,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从而巧妙学习“语用”。

师:夜雾朦胧中的一声巨响,睡梦中的乘客被惊醒了,震荡中的大船会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出示:“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师:请认真读读,你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什么?

生1:当时场面非常混乱,气氛异常紧张,死神随时会来临。

生2:乘客非常的惊慌,不知要怎么办才好?

师:如果我将这句话改一改,你们再读一读,能发现什么?(出示:“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其中包括男人、女人和孩子,他们半裸着身子,有的在四处奔跑着,有的在不停呼喊着,还有的在绝望地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生3:感觉有些啰嗦,现场紧张又慌乱的情景没有快速表达出来。

生4:费劲。原文虽然短小,但是让人感觉窒息、短促。

师:是啊,原文里的句子都写得特别的短。虽然很短,却能震碎人心,我们仿佛也快透不出气来了。谁能把这种慌乱急促的感觉读出来!

……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通过设置对比句,抓住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语用”训练点,让学生通过对比、感悟还原事件发生时的危机情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小说所描写的环境,体会到特定情境中短句的妙用,习得语言表达形式。

三、结合教材实际,直面文本,凸显“语用”价值

直面文本,就要结合教材实际,挖掘教材中适合学生语言训练的关键点,从而让语文训练无痕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凸显“语用”的价值。

篇7

在教育教学上,师傅追求“和美”。在引领我们学员时,师傅同样是以“和美”的思想在教导我们。她经常说:“你们不仅仅要了解‘和美’,还要关注更多的教学风格。你们可以博采众长,并融合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因为‘和美’的内蕴之一就是‘和而不同’。”师傅就是这样以一种“和美”的思想给予我们学员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我们在语文这片天地里自由地驰骋,快乐地翱翔。

记得2011年6月16日,我尝试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的教学。上完课后,师傅给予了评价:“教学构思新颖独特,但上课时人要在课中,找到课的感觉。”师傅的话中有鼓励也有要求,既给了我继续磨课的信心,又指引了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以前,我也常听师傅说:“作为一名教师创造课境很重要。一堂好课应该是人课合一,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达到人与课的‘和美’。”

那“和美课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一直以来,我只是觉得这应该是课的最高境界,大概和武侠小说中描绘的武术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师傅对我的课做出点评后,我努力尝试着想进入这种课境,但总觉得遥不可及。虽然在师傅的著作中对“人课合一”从理论上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自己要融入课文,融入课堂,达到人、文、课的自然和谐;同时,教师还要亲近、宽容地走向学生,组好课堂上的“场”,让主体和客体融合在一起,让师生之交变得“美”。但理论毕竟是理论,与实践总隔着一段距离,如何将书本上学到的付诸实践呢?工作室的学习活动让我有幸亲历了师傅磨课的过程,才知道原来“人课合一”不光是课堂上下功夫。

《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不仅篇幅长,还很难教学。师傅毅然向高难度挑战。

2012年2月16日21:50,我收到了师傅发来的短信:明天上午在605班试教《跨越百年的美丽》,有空过来听一下。

第二天听课后心头怦然一震!这篇课文还可以这样教啊!可是,师傅并不满意,她觉得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还不够浓厚,学习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于是,对第一稿进行了调整,又开始了第二稿的尝试……

当我再次聆听师傅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后,又觉眼前一亮,心中不禁感慨:每次听师傅的课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啊!在师傅自身的高要求下,一堂好课又出炉了。这次磨课过程,我看到了教学中的师傅:课前充分准备,大量阅读关于居里夫人的资料;课中不断磨砺,精益求精;课后及时记录下教后感,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

篇8

(1)不是老师的主讲堂,而是学生的主讲堂。

(2)不是一言堂,而是百家争鸣。

(3)不是靠死记硬背的积累,而是靠主动积极的思维和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

(4)不是被动的接受式,而是主动的探究式。

(5)不看老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以学定教。

我们理想中的转型课堂是和谐自由的课堂,学生真正把学习变成自己的事情,自主自发地参与课堂,教师只是陪伴者与点拨者。可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堂转型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那么学生应具备哪些自主学习能力呢?

1.让学生会“读”――培养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遵循从扶到放的原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提出学习要求,抓好三点:(1)预读。用于课前预习,即“先学后教”,学生提前自学,了解教材基本内容:发现知识疑点,注上标记。为避免预读放任自流,教师可提供预习单,让学生依据预习单去读书。(2)精读。课中,在教师讲解点拨的基础上,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深入思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3)串读。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要求学生串联阅读同类型内容,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线组成知识网,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2.让学生会“思”――激发自主学习的敏锐性。

思维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襁褓,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从以下三方面学会思考:

(1)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

(2)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

(3)善于多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

3.让学生会“问”――强化自主学习的深刻性。

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他们好学深思,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的表现。纵观日常教学,让学生质疑的环节往往设置在新课课题出示的环节,例如:《推敲》一课,学生的质疑往往是:谁推敲?推敲什么?最后推敲出来了吗?这些质疑在课前质疑,孩子早已了然于心,这样的质疑只是为了迎合教师的教案,并不是对文本真正思考后产生的质疑。

4.让学生会“说”――提高自主学习的延拓性。

传统课堂教学“一问一答”的模式,随着学生主动性及独立性的增强,逐渐变为互问互答式。教师不再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而是点拨者,启发学生说思路,然后借助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如个人陈述、同桌互说、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等等,让学生畅所欲言,不仅使团结协作、个性展示等人文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张扬,还促使思维方法得到训练,观察、思辨、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有哪些呢?

1.兴趣入手,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思考兴趣,让学生活跃在积极思考的世界中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首要条件。

例如:教师在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半截蜡烛》一文时,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想象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国军官巧妙周旋的,并从中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教学中,先通过师生对话进入故事情境,体会故事的紧张惊险。接着引导学生抓住伯诺德夫人的动作、语言及心理等体会她的机智与冷静。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杰克”和“杰奎琳”与德军周旋的段落。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读书、思考、写批注,最后组织交流。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较大发挥。

2.分工明确,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现在已成为语文课堂上常见的学习方式。但有时教师只注重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忽视了对学习内容的设计和主题的构建。有的合作运用时没有把握好“度”,分工不明,时间仓促,课堂秩序较乱;有的合作所提问题过于简单,无合作价值,有画蛇添足之感,这种赶时髦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合作学习应该是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的实践过程。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不仅要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及时把握住那些生成合作学习的契机,这是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充分体现,也是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关键。

(2)合作学习首先要有合作成员对合作问题的独立思考研究,有了这样的前奏,才可能在合作时针对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思维碰撞、激发火花,互相启发,实现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目标。

3.把握契机,探究学习。

篇9

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第五自然段进行朗读,这一自然段采用了第二人称写“我”与“山中的朋友们”打招呼,把“我”与“山中的朋友们”之间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教师针对根据文中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深入体验“我”与“山中的朋友们”的情谊,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先让学生欣赏山中美丽风光的图片,并辅以娓娓叙说,让学生进入一种与友人交谈的境界;接着引导学生采用默读、轻声读、高声朗读、分角色朗读,也可以采用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配乐美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眼、口、手多种感官协调运作,促使学生沉浸于跟山中的“朋友”打招呼之中,对文中的“清凉的山泉”、“ 梳妆”、“汩汩的溪流”、“唱和”、“飞流的瀑布”、“气势”、“陡峭的悬崖”“宁静”、“湛蓝”等这些词句,教师应详细地引导学生对哪些字词应该读重音,哪些应该读轻声,哪些应该读得轻快些,哪些读得抒情些,学生在教师这种有目的、有层次的引导下,自然产生了一股急切想专注、充满感情朗读的愿望,学生一旦朗读起来就会倍感亲切、热情。通过学生深入朗读之后,教师可以适时提出:“为什么说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从中你能体验到作者与山中‘朋友’怎样情怀?”此时,学生品读课文内涵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从而使教师达到培养学生语感,实现让学生进行充分表达的目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课文重点词句,让学生再一次模拟当时情境与山中“朋友” 打招呼,学生就会充分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强烈体验到那种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感受了作者描绘的美好境界。

二、揣摩品悟词句,建构个性研读

教师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深入文本之中,让学生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内涵,紧扣文本重点、传神的词句进行反复品味、揣摩和研读,细读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让学生从文本字里行间感悟深刻的思想内涵,激发学生积极发表个性化见解,形成个性化的阅读品悟,体验作者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以及采用的表达方法,理解和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教学目标,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达到深入文本、探索文本的意蕴和真谛,培养学生阅读情感、思维以及探究的个性能力。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学案例片段:

师:大家初步熟悉课文之后,你们认为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生1:老汉是个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人。

生2:老汉是个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人。

师:你能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汉在凶猛的洪水面前沉着冷静、临危不惧?

生3:文中的“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句话概括了老汉在危险面前镇定自如地指挥群众转移。

师:为什么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呢?

生4:这时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表现出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乡亲们在山洪面前“惊慌”“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那种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老汉在乡亲们心中的地位。

生5:此时的老汉是人们的靠山,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生6:文中的“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句话也表现了老汉在人们心中威严的的地位。

生7:对,在这句话里老汉的口气十分果断,在危险面前临危不惧。

师:老汉是个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人,也是个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人。他的不徇私情表现在文中哪些词句?

生1: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此时的老汉给你什么印象?你从哪看出?

生2:老汉很凶,从文中的“冲”、“揪”、“吼”、“像一只豹子”这些词句可以看出。

师:他为什么这么凶?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

学生抓住文本重点词句研读与品味中,体验与感悟文本思想内涵,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掌握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积累和丰富语言储备,在阅读实践中提升个性阅读能力。

篇10

其实,“和美语文”的研究经历了“诗意语文”“两极之美”“和美语文”三段历程。2000年,我们启动了“追寻小学语文诗意课堂境界”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追求融“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于一体的诗意课堂,引起了较大反响。但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语文教学不光要追求阳春白雪的诗意之美,还要有下里巴人的实用之美,即要有两极之美。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又启动了新的研究“追寻语文课堂的两极之美”。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发展了诗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境界追求又向前迈了一步。2006年,我们在对语文教学进行深度思考后,发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两极融通后的和美之境。2006年,我参加浙江省首届高访学者培训班,“和美语文”第一次以课题形式进行申报。2007年,“和美语文”申报了浙江省规划课题,进行第二轮研究。可以说,这一系列的研究经历,推进了我的思考,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思考的轨迹。

王冬精:我完全同意您的观点,回顾近百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史,我们确实因为极化思维的作怪而走了许多弯路,甚至是回头路。我认为“和美语文”的研究,它的现实意义是很大的。那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和美语文”的基本教学主张吗?

盛新凤:“和”这个字有着很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儒家的“中和”、道家的“妙和”与释家的“圆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个节目就是“和”。“和”最早出于春秋史伯的“和同论”,其中提出的“夫和则生物,同则不继”,正是所谓的“和而不同”。要把不同的事物加以综合,形成“和”之态,就要把极化的事物进行融通。所以,“和美语文”以“融通”为关键词构建自己的理念体系。“和美语文”雅俗共赏的优课观是融通之一。阅读教学“雅而不俗和者寡,俗而不雅则无精神滋养:”太“阳春白雪”,会造成“曲高和寡”,太“下里巴人”,则会流于枯燥、机械,缺乏美感和情趣。雅俗共赏的阅读教学,正是追求两极融通的“和美”境界,达到“共赏”的目的以适合各个层次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既有美感,有可鉴赏性,又有实用性、适切性。“和美语文”显隐结合的学习观是融通之二。内隐学习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因为语文具有极强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忽视了学生的内隐学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揭开内隐学习的神秘面纱,充分发挥内隐学习的巨大威力,还应把内隐与外显两种学习方式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和美语文”主客相生的师生观是融通之三。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角色不断变换、冲突,直至胶合,使课堂生成一种“有冲突之和美”。 “和美语文”的言意相谐的性质观是融通之四。“言”和“意”是个相互转化的过程:由言到意的转化策略有据言悟意、由言带意、创言补意,由意到言的转化策略有由意带言、循意识言、会意生言,最后达到言意共振的境界。

王冬精:任何一种教学理念和主张,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涉及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和美语文都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操作策略?

盛新凤:和美语文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建构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操作程序。如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主张遵循“寻点―拉线―丰枝―画圆”的教学程序进行设计:先找到一个教学支点,再拉出一条教学主线,线要注意延伸性、流畅性,还要在主线的牵引下,上挂下联,通过对主体语言的聚焦和发酵,加上文本中背景语言的渲染烘托,使课堂的主线变得丰厚饱满。最后“画圆”,画同心圆、开放圆,使课呈现圆融之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采用内外融通、读写融通、讲练融通的教学策略,找到最佳融通点,把课内和课外、阅读和写作、讲授和训练巧妙融通起来,使两极要素不断转换、相互交织、促进。

王冬精:盛老师,您提炼的这个设计流程我看可以用“点线圆和”来概括。但我还有一个问题: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文体不同,你们又是怎样根据课文特点寻找不同的融通点的呢?

盛新凤:文体不同,教学各异,关键是要找准不同的融通点。如导读写人文章,如何透过人物外貌探究人物内心,使人物形象在读者视野中“表里融通”,是教学的关键。我们可以从描写人物外表的语言切入,在逐层朗读、感悟中不断在学生头脑中“塑像”,塑有形的外在形象之像和无形的内在精神之像。叙事类文章,往往情、理蕴含在事中,文章通过对事的描绘,说理表情,读者通过对事的解读,悟理悟情。此类文章的教学抓手在哪?最佳融通点是“事理融通”,应紧紧抓住事件中耐人寻味的“细节”细读品味。“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文章,景物之美,必融合了作者情感之美,在教学过程中,“和美语文”主张把感受景物之美与体会作者情感融通起来,找到最佳融通点――情景融通。导读状物类文章,透过文本语言文字,既要感受物之“形”,又要感受物之“神”,把两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做到形神融通。要读中悟形,形中悟神。民间故事的特点是用虚构的情节表达人民真实的情感。教学的抓手是抓住融通点―― 虚实融通。诗词类文章,体会诗词的意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此类文章的教学,要在诗词境与文章外显的语境之间找到巧妙的融通点,使诗词境与语境融通。

这几年,我带着我的研究团队,对不同文体的课文教学进行分类研究,总结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自己也对每类文体的课文都开发了公开课,如《番茄太阳》《燕子专列》《青海高原一株柳》《趵突泉》《文成公主入藏》《如梦令》《三个忠告》《最想做的事》《半截蜡烛》等,这些课例在全国各地公开示范教学,反响比较大,应该说是能很好地诠释“和美语文”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