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传统管理会计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传统的管理会计教学方法,可以归纳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比较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难以培养出发展后劲足,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具体表现为:
(一) 教师满堂讲授,学生被动接受
长期以来,我们把管理会计知识本身看得太重,在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注教学法,重管理会计知识的传授,轻管理会计知识的运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二) 重理论,轻实践
在管理会计教学中,教师重点介绍管理会计的原理和方法,学生掌握和做作业时“依样画瓢”,使管理会计理论与企业实践严重脱节。
(三) 考核方法单一,教师考,学生背
长期以来,管理会计考试以试卷形式命题,题型侧重于静态测试,学生死记硬背,唯“分”是图,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加以考核评价。
三、管理会计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
传统的管理会计学教学忽视了专门技术方法的操作训练,缺少了实践环节,学生难以取得实效性的知识收获,因此我们将管理会计学的教学方法沿着内容如何讲授――过程如何体现――形成何种变化这一主线总结为“三式”、“四变”和“六讲”。
(一)三式
课堂教学过程体现“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二)四变
变单项灌输为双项交流;变简单作业为复杂作业;变注重问题结论为注重解决过程;变重视记忆训练为原理应用。
(三)六讲
课堂讲解做到“讲重点、讲难点、讲要点、讲疑点、讲思路、讲方法”,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学弄懂的内容,教师不讲,实行个别问题个别解决。
四、管理会计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模块教学法
我们将管理会计课程划分为三个模块,包括管理会计基础理论模块:涵盖有管理会计概述、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的内容;管理会计应用模块:涵盖有预测分析、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存货控制、责任会计的内容;管理会计发展新领域模块:涵盖有作业成本法、战略管理会计等内容。三个模块之间的关系是:第一个模块是课程的基础,第二个模块是课程的核心,前两个模块是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第三个模块是课程内容的拓展,属于学生应当了解的新内容。这样的划分,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能够区分重难点内容并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
(二)案例教学法
课程教学中我们每章都设有导入案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内容讲授,其间再及时穿插课堂教学案例,即适合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单一知识点的案例加以分析。每个重点章结束后,再给出相应的讨论案例,即涉及多个知识点的分析性案例,由学生以小组形式课下准备,课上派代表上台进行总结,交流学习体会,最后再留出课后思考题,以巩固强化相关知识。这样,将教学内容全部用案例贯穿起来,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统一,做到了相得益彰。
(三)辩论赛法
在学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内容时,对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进行比较,我们将学生分为正方(变动成本法)和反方(完全成本法),并选出学生评委,进行辩论赛。这种方式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意识,效果较好。
(四)小组调查法
在学习企业短期经营决策方法的具体运用时,我们采取小组调查和上台演说的形式,将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分为若干小组,各组分别设调查分析者,报告撰写者,上台演说者,并选出评委和教师一起评判各组的调查分析效果。
(五)参观情景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进入大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和调查的建议,我们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参观情景法教学。即让学生到企业参观,或引入管理会计仿真软件或模拟实验室,增加学生动手实践、参与企业具体管理操作的机会。
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因而也就无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深刻的认识,不能真正了解学习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要性,更无法了解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这样既不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参观情景法教学是一种既注重获得间接知识,又注重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它可以逐渐改变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机会少的状况,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应尽可能多地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场所,以便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六)参与科研学术法
篇2
为了保持各专业教学的前沿性,及时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变化,在多数专业课程体系中都会安排介绍国外相应专业的课程。例如会计学专业会安排《国际会计》等介绍国际或美国会计的课程,审计专业则安排《西方审计》等课程的学习。这些课程的设计,一方面能够扩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及时了解该专业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掌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类课程存在诸多问题。
一、《西方审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障碍
《西方审计》教学采用的是由美国学者阿尔文·A.阿伦斯(Alvin A. Arens)等编著的《审计学一种整合方法(第12版)》英文版。该教材是教育部高校工商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双语教学推荐教材,也是审计教学界公认的一本介绍美国审计较好的教材,在国内使用广泛。学习英文版教材,第一个难关就是语言问题,学生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难以使用英语准确表达所学知识,这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二)背景障碍
《西方审计》的教材主要以介绍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带有浓厚的美国文化、社会、经济等背景。该课程的学生并没有系统学习过有关美国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在理解美国审计准则的产生、发展、应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同时,由于我国审计准则的发展采取的是趋同路线,借鉴国际审计准则较多,缺乏审计准则产生、发展的自然过程,这使得学生缺乏对审计准则产生与发展基础的学习,进一步扩大了课程背景带来的学习困难。
(三)思维逻辑障碍
美国等学者编写的教材具有显著的西方思维逻辑特色,这种逻辑更贴近实务,但难以形成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和体系。而我国教材的编写,具有高度抽象的逻辑特色。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得习惯于国内教材编著逻辑的学生较难适应国外学者编著的教材。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比较教学法,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比较式教学”框架,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克服语言、课程背景和思维逻辑带来的学习障碍,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一)比较教学法的研究现状
我国教育界对比较教学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就已有学者发表了有关比较教学法的文献(颉爱民,1991)。从文献来看,该方面的研究更多集中于语文、英语等课程教学上,有少数涉及会计学课程,鲜有涉及审计专业课程的。在会计学课程研究中,陆晓萍(2006)对比较教学法在财务会计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思考,认为在理论课教学上应用好比较教学法,利用比较找出异同点,帮助学生加深认识、掌握规律。随后,该作者将该方法应用在了高职会计教学上。傅晶(2008)以新准则为切入点,介绍了比较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上的应用。还有学者将比较教学法应用到了具体课程上。
(二)审计专业教学研究现状
美国会计教育改进委员会(AECC)在其第一号公报中强调“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里查德·E.弗拉赫扬,1999),审计教学也应具有相同的目标。而我国目前审计教学的现状是,现行审计教学是一种应试教育,与能力教育、实务操作严重脱节(陈梅花,1999);传统审计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其难以适应21世纪对审计人才的需要(叶雪芳,2001)。
为了克服审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大量学者做出了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法受到了较多关注。何芹(2009)利用调查问卷法研究了审计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课时比例、教学效果和满意程度,发现学生对该方法认可度较高,但效果较差。
除了案例教学法外,还有很多学者在其他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赵敏、张凤、李雅丽(2008)通过建立“模拟会计师事务所”,深化审计教学改革和完善审计实验室软件建设,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体系;朱志红、薛大维、任秀梅(2011)对体验性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刘晓波(2011)研究了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张文秀、许莉、和秀星(2010)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创新融入审计中教学,而黄秋敏、杨俊峰(2012)则将研究性学习模式引入本科审计教学中。可见,诸多学者为提高审计教学效果作出了大量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诸多学者在比较教学法和审计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尚未看到有将比较教学法应用到审计教学中,特别是应用到《西方审计》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但是,该课程也属审计专业课程,与上述研究对象具有共性。因此,结合上述研究,本文认为以学生为主体、依托其已掌握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进行比较教学,将是该门课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加以联系,对某一方面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比较教学法具有比较对象、比较标准、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四个要素。
比较教学法按照比较的方向可以具体分为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就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对象,根据一定标准对同一方面或层次进行比较分析,得到比较结果的比较教学法。纵向比较法是对同一对象而言,对其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的教学方法。
比较教学法最重要的原则是可比性原则,即进行比较的对象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属性,针对这类相同或相似属性才能比较出高低、大小、优劣等。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要求的是属性相同或相似,而非属性值。另外,比较标准也要具有一致性,即在可比较的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时,衡量属性值的标准应当是一样的,不能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标准,否则,将失去可比性。
根据比较教学法的原则,在研究《西方审计》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学课程和现有知识架构为前提,采用横向比较法,选择《注册会计师审计》为比较对象进行研究。《西方审计》主要介绍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而《注册会计师审计》主要介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理论知识。正如上文所述,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编制借鉴了国际审计准则,而国际审计准则吸收了大量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可见,美国与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职业道德、基本原理、审计流程等诸多方面具有共同性。
四、《西方审计》教学方法设计
原有的教学方法以“满堂灌”为主,即便使用比较教学法也是零散的、非系统的,不能给学生一个全面的感知,难以解决上述提出的语言障碍、背景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而采用比较教学法能够克服“满堂灌”式教学方法的弊端,克服上述三大障碍。
在比较教学法应用中,任课教师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在课前教师应当深入分析《西方审计》教学大纲,明晰教学重点,并确定与之相关联的知识点。然后,考查学生已掌握的相关知识理论,尤其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学习情况,进而确定一个比较范围。以此范围为基础,构建出理论框架的比较模式和框架内各知识点的比较模式。根据比较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授内容,概述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回忆起相关知识,对新课程的教授进行铺垫;然后讲授《西方审计》新知识点,并及时抛出已设计好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由学生在课下分组讨论、制作PPT课件,上课时演讲分析,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给出中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该知识点的异同。这样,一方面教师利用比较教学法为学生知识迁移搭建桥梁,另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迁移效率、增强迁移效果。
在教学后期,可以鼓励学生将课上比较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异同点背后的原因,或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进而形成论文。通过该部分,一方面能够不断巩固学生所学《西方审计》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其以后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可根据学生论文写作情况,选择质量较高的论文不断完善,推荐发表。论文的发表,将大幅提高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内在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西方审计》教学方法改革将涉及教学前期准备、教学过程和后期巩固,比较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前期准备和教学过程。教师首先要分析《西方审计》的教学目标和特点,然后从框架和内部知识点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设计问题;在授课过程中,以《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知识点进行铺垫,讲授《西方审计》新内容,及时抛出已设计好的问题;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制作PPT演讲,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课后,还可以比较的内容为切入点,撰写相关论文,择优推荐发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个环节中,只有第一个环节由教师主导,其余两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导进行的。这能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其信心,提高学习效果。
五、总结
《西方审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语言、文化背景和思维逻辑障碍,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克服上述问题。但其与学生前导课程《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紧密的内部联系,这就为比较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比较教学法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到《西方审计》的课程教学中,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习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颉爱民.比较教学法浅谈[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73-74.
[2] 陆晓萍.对财务会计学比较教学法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6(27):49-50.
[3] 陆晓萍.比较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94-95.
[4] 傅晶.新准则下财务会计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等职业教育,2008(26):46-48.
[5] 里查德·E.弗拉赫扬.美国会计教育改革与会计教育委员会[J].会计研究,1997(9):20-22.
[6] 陈梅花.知识经济时代与现行审计[J].审计研究,1999(5):5.
[7] 叶雪芳.关于审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审计研究,2001(3):49-51.
[8] 何芹.案例教学法及其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7):126-129.
[9] 赵敏,张凤丽,李雅丽.模拟会计师事务所建设与审计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0):64-65.
[10] 朱志红,薛大维,任秀梅.体验性教学模式在审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6):61.
[11] 刘晓波.基于项目导向视角的审计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9):53-55.
篇3
双语教学,是指同时用两种语言进行专业授课。目前各个高校所开设课程中的“双语”主要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因此,如何让学生用英语理解专业知识至关重要,而会计双语课和其他双语课的不同或更高的难度还在于,会计学科具有技术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即技术性上具有共通性,但内容上存在较大的国别差异(朱洪荭等,2008)。我国的会计设置虽然不断在向国际接轨,会计准则也在变化,但是基本还保留着原苏联的模式和中国特色,在指导思想上有很大不同,很多细节如账户设置、会计处理上差异较大。而合作办学要求用西方的教材,学生在接受西方的内容之后,接触我国的各种会计考试和会计实践,对国内企业的业务处理无法适应,所以会感觉无所适从。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是所有从事国际合作办学中,会计专业老师费尽心思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同时,由于国际合作办学中的双语课程,学生事前并未学过中文专业知识,教材和考试全是英文,不利于学生的复习和理解,尤其是对英语程度较差的学生是一大挑战。因此,针对课程的不同特性,需要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与课堂组织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学到专业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二、会计双语课教学方式选择
会计双语课教学方式可以分成四种(朱建华,2010):一是用英语按中国会计准则制度讲授;二是用英语按国际或英美等国家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国外会计准则)讲授;三是用汉语讲中国会计准则,用英语讲国外会计准则,即穿插式教学;四是用英语同时介绍中国和国外会计准则。采用哪种方法讲解最合适,根据个人理解,要看学习目的、教材选择和适用对象。第一种方式,常用于一般高校会计学科双语课程,学生不以出国为目的,不用和国外高校进行沟通协调,因此采用多是国内学者编著的英语教材,内容体系和国内教材基本相同,类似于会计英语,只是将国内的会计处理进行翻译,讲解时主要是以国内为主,学生重点掌握的是会计专业术语,知道国内的会计如何用英文进行处理和交流。第二种,常用于国际合作办学中会计双语课程,因学生出国的需求,需要和国外高校负责人就教材选择和内容讲解进行沟通确认,因此采用国外教材,其结构安排和会计处理均是国外体系,讲解的时候要按照国外的准则进行。第三种和第四种是在上述两种的基础上根据授课对象和具体课程进行合理安排的。如果是国内一般高校开设的会计双语课,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基础会计,学生对会计还非常陌生,同时对英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采用第一种方式比较合适,同时讲解国外会计无太大必要,且容易混淆知识点,加大理解难度。但如果是对稍高年级开设中级会计或审计之类的双语课程,学生已学过基础会计和其他一些专业基础课,英语四、六级考试等可能已经通过,对英文的理解有所加强,因此可以稍微增加国际的会计处理,但要以国内为主,国外为辅。如果是国际合作办学中的会计双语课,如基础会计这样的课程,可以只采取第二种方式,但因为有些同学不需出国,而且需要考会计证之类的国内证件,可以采用第四种方式,讲解国外会计处理时,同时介绍国内的做法,但需要掌握好度,因学生初学,容易混淆。如像中级会计这样的课程,针对不出国的同学,因为考研、考注会或考职称和在国内就业的需要,可以采用第三种方式,增加课时补充国内的会计处理,这时候用汉语讲解国内准则,用英文讲国外会计准则。
三、国际合作办学中基础会计的课堂组织与教学方法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和其他管理类专业的入门课程,如果基础会计理解不了,很难再深入学好中级会计和其他会计类课程。基础会计的核心关键就是“基础”二字。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一定要讲明白原理,为什么这样处理,最基本的规则是什么。国际合作办学中的基础会计课程,为满足学生出国需要,采用国外教材,讲解国外的内容和体系,同时,还要就国内的会计处理向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外和国内的差异。笔者采用上述第四种教学方式,即用英语同时介绍中国和国外会计准则。当然,侧重点还在于国外会计准则的讲解和学习,国内会计准则的要求会适度介绍。很多学者关于如何处理会计双语课的问题都是大而化之的介绍,如教材选择、师资培训、教学方法多样化、考核内容变革等(刘,2009;刘玮玮,2010等),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方法与课堂组织的比较少。笔者以基础会计为例,根据自身经验,介绍了国际合作办学中的会计双语课是如何进行,以达到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的。这就需要解决五个关键问题。
1、语言问题
很多学生学不好专业课,有一半的原因是语言的问题。因为涉及到英文的专业术语,学生无法像中文一样提前预习,这会造成课堂上进度较慢,需要专业老师详细讲解这一点,在会计专业尤为突出,而基础会计则更甚。学生对会计几乎无了解,英文几乎也无法预习,即使看中文教材,但中文很难与英文的术语对照起来。因此,基础会计的专业理解,几乎全靠老师的讲课。这样的话,如何能让学生克服语言问题,理解专业知识,成为基础会计老师很大的一个关键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现总结出解决语言问题的几点经验。
(1)在开始讲授课程各章节内容之前,先将关键专业术语用中文标注。简单介绍这些术语的含义和在本章节的地位,让学生先对其了解并留有印象,然后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这些术语有了感知,便于更快更好地理解专业内容,不影响上课进度。如在讲解会计要素时,有很多关键的会计专业术语,应在讲解部分专业知识之前,先将英文和中文对照的关键词在PPT上向学生展示,并作简单介绍,此时,学生可以做笔记,将中英文对照起来。如Assets (资产)、Liabilities (负债)、Owner’s equity(所有者权益)、Accounts receivable(应收账款)、Accounts payable(应付账款)等。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这些关键术语不应一次过多介绍给学生,可能到几次课后才会用到,学生会记忆吃力,可以将一章分几部分安排好,然后每讲一部分前给学生一些关键词,这一部分讲完,再给一些关键词,进行下一部分讲解。
(2)讲课内容中,注重安排好中英文比例。会计双语模式可以分成三种:渗透模式,日常授课以母语为主,然后将第二语言日渐渗透到母语教学中;整合模式,教师结合日常教学活动,难度小的用英文,难度大的用中文;主体模式,教师用英语讲授前沿的会计理论知识(洪荭,2008)。基础会计一般安排在学生大二上学期,因此用整合模式更合适。在涉及到口语交流时,可以用英文进行沟通,但涉及到会计术语及主要会计重点及难点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英文,多用中文进行解释。一般程序是,先把定义、规则或要求等用英文介绍,甚至语法的构成也要补充,然后,重点用英文详细解释。这时候,中文比例较高。当学生充分理解含义后,开始进行应用,如开展习题、案例等进行练习时,就可以用全英文进行。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较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锻炼了英文的理解能力,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2、专业问题
会计课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技术性强,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因此讲解专业知识时要多种方法并用。
(1)在介绍比较难记晦涩的会计术语时,使用学生能理解的形象语言,并要用实物辅助,帮助学生理解会计术语的含义。如介绍账户和分类账的定义时,先介绍科学严谨的定义,然后告诉学生账户和分类账的关系,类似书页与书的关系。所有的书页合在一起就构成一本书,也即企业所有的账户放在一起,也就构成了分类账。同时,将会计账薄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看到实物,就会对这些概念有具体和形象的认识,记忆更深,理解更好。
(2)在课堂上,引入小案例,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与分析,注重启发与互动。如在讲会计的概念和原则时,其定义比较抽象,如何理解实体概念(Entity Concept,国内通常称为会计主体假设),就要引入小案例,如一个人同时开办两家企业,一家是咖啡店,一家是化妆品店,那么,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这两家店都归属你一个人,可以将业务或经营成果集合在一起,但从会计角度上来说,业务必须要分开核算,不能混合在一起。当然,你个人的财产也不能和这两家企业的任何一个相混淆。还有稳定货币计量概念(Stable-Monetary-Unit Concept,国内通常称为货币计量假设),可以用一家超市进行举例,虽然商品有很多种计量单位,如重量、体积、数量等,但只有通过货币计量才可以将各种商品加总起来。另外,货币计量还有一前提,就是忽视物价变动因素,假设币值稳定,这从英文的表达上就能看出来。类似问题,不胜枚举,都要采用这些小案例进行教学,这些案例要和学生的日常认知接近,便于理解所学内容。
(3)在课堂组织上,可以做如下安排。教学前五分钟,回顾上次课的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中进行提问,随堂多做练习。最后,留有五分钟复习本次课的主要内容,课下留作业,并及时批改讲评。同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强调解释疑难点,下次课再次回顾。通过每次课的这样安排,不断循环往复,学生就能区分混淆点,计牢关键点。
(4)习题安排。合理恰当及时的习题,会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国外的教材课后习题很丰富,考察同样的知识点,会从多个角度出发,有选择、判断、解答、案例讨论等。这时候,选择合适的习题,就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使学生更有应用感。
3、中西方会计差异问题
在向学生讲解国外会计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介绍国内的情况,让学生对比记忆,这样学生在学会西方会计处理的同时,了解国内的会计处理,方便学生参与国内的考试和企业实践,从事国内企业工作。
(1)课程内容差异。如讲到会计账户时,西方没有会计科目,所以设置比较灵活,但国内财政部统一颁布的有会计科目,因此企业比较统一,各有优缺点。西方的会计设置账户名称比较自由,具有灵活性,但企业间同样的事项所记账户名称不同,不利于对比分析。国内的固定,灵活性受限,但企业间记账口径高度统一,便于理解和比较。这样向学生讲解后,学生就会较好地理解国内外的处理差异。
(2)实务中账表的差异。除了理论教学外,还安排有十个课时的课内模拟实验,让学生充分掌握会计的整个循环,了解中西方会计实务差异。要求学生从分析业务开始,进行记账、过账、调账、编制报表、结账,完成会计循环,最后要求学生上交各种账页、报表,让学生知道实际是如何操作的。其中的业务采用国外的英文实验材料,具体账表采用国内的方式,如记录业务国外用普通日记账,国内的却是记账凭证,国外的普通日记账和我国的记账凭证在格式上差别较大。在进行实验时,采用我国国内凭证,并分别说明各自的登记要求。这样,一个流程下来,一方面用英文材料,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西方的会计处理与整个循环体系,知道报表是如何完成的;另外一方面,用中国的账表格式,让学生知道中国实务账页的样子,可以解决好中西方的实务差异,加深学生印象。
4、专业拓展问题
结合专业,向学生引深会计前沿问题。如讲到资产确认时,强调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在将来为企业带来利益,且能可靠计量时,才能确认为企业资产。这就涉及到目前探讨的一个热点,就是人力资源是否能够资产化。人力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因为人力资源所有权归属于个人,且具有流动性,因此不能简单来说为企业拥有或控制,而且很难用货币进行计量,所以从现有的资产定义上,不能确定为企业资产,需要改变目前的会计要素或会计等式,对人力资源相关问题展开探讨。这样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前沿性的论文,如吴泷(2005,2010)、黄晓波(2007)、朱炎(2010)等的论文。
5、与学生沟通问题
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将会计的知识用双语讲解,而且是入门知识,学生会存在很多理解上的困难,因此除了上课时间的讲授处,还存在与学生交流与沟通问题。这个交流可以有很多方式,因上课时间有限,课下沟通就更重要。可以用E-MAIL、电话、面谈、精品课程网上留言互动等沟通。这样,能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学生和老师会更加贴近,学生学习兴趣会更高,能够更好地学好课程知识。
【参考文献】
[1] 洪荭、曾扶群、张珊珊:完善本科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理工高教研究,2008(8).
[2] 朱建华:国际化视角下会计教育的双语教学探讨.会计之友,2010(4).
[3] 刘:财会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
[4] 刘玮玮:关于会计双语教学的若干思考.会计之友,2010(2).
[5] 吴泷: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与应用之再思考.会计研究,2005(10).
篇4
多数西方国家的大学都认同本科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种专业基础教育, 因此, 它们的教学计划都十分注重通识教育, 即培养学生广泛的文化意识, 这当然也会反映在金融学这样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中。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会要求金融系学生在头连年里学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的基础课程, 甚至还需要学习文学、写作、数学、生物和物理。然后才是是公共核心课程部分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 主要由经济学类、金融类、会计类、管理类及市场营销类等课程组成,其金融学专业课程包括金融会计、公司金融、投资学、衍生证券
和金融中介机构等。这样的教育模式强调基础和能力的培养,辅以良好的教学,就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与国内金融学教育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国外大学的金融学专业都是以微观金融,即金融市场、投资和公司财务为主,而不是以宏观金融,即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主的。
国外高等学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大体上都有以下几个特点:(1) 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 一般均有十分严密的前导课程安排, 以保证学生在修学高级课程之前已经掌握充分的理论基础和前导知识。比如, 在学习金融经济学课程前, 一般都要求学生修完微
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学习公司理财课程之前, 学生一般都要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等课程修学完毕;学习金融工程之前,必须学完投资学等,这既能保证每门课的授课质量和教学要求的严格贯彻, 又能指导学生在种类繁多的课程中进行选择。(2) 专业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多采。国外高校在金融学课程的设置上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专业必修课一般只有3 到4 门。尽管课程的命名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是集中在货币经济学,金融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学和期货期权这几个方面。而专业选修课可以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特长设置。这些课程有的紧密联系实际, 有的紧紧扣住金融学前沿理论的进展, 有的课程国际化色彩浓厚, 都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为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有益。(3) 国外高校金融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的内容, 一般都会涉及该课程应该涵盖的金融学理论和知识点, 这一点对于保证金融学本科生完整的知识结构至关重要。但是与每一门专业课程所具备的广度相比, 其所涉及的有关理论的深度则是参差不齐的, 有的课程紧紧围绕现代金融学前沿理论, 例如资产定价理论。而一般的课程, 由于其出发点主要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因此这些课程往往重介绍轻分析、重实践少理论,例如固定收益证券,房地产金融等。(4) 在国外高校所有的金融学专业课程中, 都十分强调实践环节。最为简单的就是强调通过课程作业,包括作文、小课题、案例分析等,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还会安排金融和统计软件的学习和练习,案例研究,学生讲述,乃至社会调查等。比之课堂讲授,这些方式的优点都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的差距是明显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教材陈旧,教学手段僵化,都是急需改进的地方,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对金融学这个学科的内容和办学目标的认识问题。
二、 国内金融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在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下,直接与国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化、国际化的竞争,同时,我国的宏观金融监管也必须走向国际化,融入国际金融协调、监管过程中。这就需要高等教育部门顺应时代的呼唤,培养出既熟悉本国金融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又通晓国际金融规则和惯例,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竞争、国际合作需要的金融人才。高校金融教育的改革可以说势在必行,根据以上分析,这里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首先,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在对照国外教学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上实现突破, 才能保证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成功。具体而言, 就是在教育观念上要实现以传授知识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 在培养目标上要实现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到以培养综合素质以及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金融学通才为目标的转变。
其次,全面与国际接轨,以现代金融学为核心规划金融学教育体系。彻底转变我国金融学科以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为主的教学思路,突出微观金融学为主的办学方向,强化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根据金融学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的特点,在注重金融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 建立起全面的金融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建立起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让学生不仅仅是学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培养出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为未来个人发展和工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篇5
(二)市场经济发展对卓越注册会计师培养提出新需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转变政府职能,突出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组织的一种,在我国已有8000多家,为发挥事务所的监督和鉴证作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规划在国内做强做大100家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提升和规模扩大势不可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国际化对卓越注册会计师培养提出新需求
卓越注册会计师培养国际化是中注协“十二五”规划五大战略之一,致力于培育600名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为国民经济转型和企业经营管理升级储备优秀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与资本市场的不断演进,注册会计师作为一个新生的主力军角色悄然转变,需要注册会计师以更完备的知识体系、战略的全局思维来应对新的挑战,培养能够在国际竞技场上掌握话语权、主动权的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端人才。
二、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与卓越注册会计师的特点
高校作为协同创新重要的主体,在整个协同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协同创新包括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文化传承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有机融合、密不可分,这几个关注点的协同创新在不断演化发展,也催生了新的协同创新模式。
(一)高校协同创新模式
1.开放式创新模式
开放式创新模式着眼于创新主体资本、技术、信息的整合与共享,也打破了高校独立作战的单一局面。开放式创新第一要求各种资源的配合,一种思想要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研发、试投产、投产和销售,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技术联盟、资金联盟、战略联盟等。开放式创新第二要求多部门、多行业以及多学科的配合。多部门方面,开放式创新不仅需要科研机构、高校、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类主体的积极参与,还要加强技术在各个行业的扩散,同时也需要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结合,以及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内部的交叉应用。
2.产学研创新模式
产学研合作首次于1995年出台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并通过国家直接资金支持的方式加强产学研合作,这是产学研创新模式的发端。随后,1999年和2005年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进一步提出强化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合力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2011年提出的产学研创新模式,并没有采取原有单纯经费支持的方式,而是构建了资金和政策的组合支持方式;另外,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大的改革。首先,政策上优先支持高校在人员聘用、考核评价、人才培养、薪酬制度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其次,改变了教师的考评方法,从过去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方式,改为逐渐重视成果的实用性,要求研究成果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以创新为标准,注重成果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3.协同创新模式
协同创新的涵义是指打破创新主体间的隔阂,充分释放人才、资源、技术、信息、资本的潜力,实现要素间的紧密融合,不仅表现为人与人的合作,也表现为不同系统之间的合作,还有人、系统、技术等方面的相互合作。因此,相比于开放式创新和产学研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模式更能激发主体的创新意识,实现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最大化。通过建立高效的运作机制,使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用户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协同创新模式不但整合了供应链中的各方资源,还将供应链发展的平台环境融入进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创新体系。
(二)高校协同创新下卓越注册会计师的特点
1.市场型人才
协同创新最大的特点是面向社会,跟市场接轨,因此,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卓越会计人才应该是面向市场、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如今的社会瞬息万变,高科技的发展以及大数据的运用,都对市场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企业的组织形式在变化,其经济业务也在不断创新,由此而来,会计计量手段、记录的方式等都在发生变化。从高校来讲,培养的注册会计师要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不仅要能够迅速掌握会计准则的变化,还能够根据已经掌握的财务会计知识去识别现有会计准则没有规范的业务,并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
2.国际化人才
协同创新不仅要面向市场,还要面向国际。经济的全球化以及企业的国际化要求卓越注册会计师不仅具有国际视野,而且还能处理跨国经济业务以及同一企业会计报表依据不同国家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在国际趋同大背景下,各个国家的会计准则虽然正趋于同一化,但由于各个国家政治和法律环境的不同,导致会计准则还具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在企业国际化的背景下,很多国内企业已经在国内和国外同时上市,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识别不同国别会计报表中重大错报漏报;另外,企业国际化还会延伸出企业跨国并购、投资、融资等方面的业务,这些业务都具有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需要特别关注。
3.创新型人才
协同创新理念的核心着眼于培养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和个性化的创新人才,这要求卓越注册会计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完备的知识结构,而且随着会计准则和信息处理手段的变化,还要创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专业技能,打破定势思维的壁垒,探索性地思考现实问题,将所学的知识跨学科运用到实践中。在2011创新协同背景下,为卓越注册会计师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个新的契机,要求卓越注册会计师综合战略管理、风险投资、审计、会计等相关知识,对于前瞻性的社会经济问题和企业经营管理提出新的发展路径。
三、协同创新背景下卓越会计师培养模式构建
协同创新对高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培养出与市场协同、与国际接轨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进行培养方案的创新、培养平台的创新以及培养方式的创新。
(一)培养方案的创新
1.专业培养标准
(1)个人素质标准卓越注册会计师个人素质具有五个方面的标准:一是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豁达的人生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坚持真理不弄虚作假,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三是具有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信息解读能力、甄别真假信息的能力;四是思维缜密、认真细致,具备扎实的财务理论基础和学科素养;五是具有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善于思考,具有独立思维能力。(2)专业知识标准卓越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具有五个方面的标准:一是构建学科综合知识树,灵活运用会计、审计、税法相关财务知识;二是通透会计、审计、财务管理、战略决策、税法等学科的核心知识;三是熟练掌握国内和国外的会计准则以及相关审计、财税政策;四是熟悉现金、银行、采购、税务等实务处理能力;五是了解会计和审计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具备较强计算机、财务软件应用能力。
2.课程体系重构
卓越注册会计师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市场化方向以及创新性能力,以此为主线,其课程体系需要重构,除了学科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外,还需要增加拓展专业素养和视野课程,并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1)学科基础课程注册会计师为管理类人才,基础课程中除传统的数学和英语外,还应该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统计和税法之类的课程。(2)核心专业课程在核心课程中,需要将注册会计师的六门课程融进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与学生的学习周期相匹配,将会计分成三个阶段: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分为三门课程教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分为审计学原理和审计案例。(3)拓展专业素养和视野课程为拓展学生专业素养和视野,需要增加一些选修课程,包括会计、审计以及财务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审计的双语课程以及提高学生修养的管理思想史、企业伦理等课程。(4)校内校外实践课程校内校外实践课程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专业实验;二是专业实训;三是行业认知;四是顶岗实习。包括会计、财务、审计以及税法的模块实验、模拟实训、企业参观以及校外公司或事务所顶岗实习等。
(二)培养平台的创新
1.建立会计产学研基地,提供会计理论和实务交流平台
为更好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需要构建以高校为中心、企业为战略合作伙伴、项目为载体的三位一体的会计产学研基地,为卓越注册会计师的培养提供一个绝佳的平台,也是注册会计师在激烈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的战略选择。(1)建立以高校为中心的会计产学研基地高校是卓越注册会计师培养的主阵地,应充分挖掘高校内部优质资源,整合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学术交流等独特优势,建立会计产学研实验基地,确定基地学科带头人,负责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和重大事务决策,并成立教研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和工作推进,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这样充分发挥高校的主导作用,形成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会计产学研基地。(2)以企业和事务所为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和事务所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高校结成战略联盟,由企业或事务所来确定合作的项目并承担科研费用,高校为企业或事务所提供人才服务、技术支撑和相关咨询服务,鼓励老师和学生到企业和事务所中见习,从企业和事务所实践中挖掘课题,研究成果再运用到教学和企业实践中,既解决会计实务问题,又将企业和事务所的实际需求有机地融合起来,双方达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为卓越注册会计师的培养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路径。(3)以项目为载体迄今为止,我国的科研成果真正运用到实际的比例不到百分之十,如何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践领域一直是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难题,这就需要高校与企业和事务所的协同创新。鉴于高校不具备成果转化的实际条件,需要有企业和事务所具体的项目为支撑,成立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激励高校与企业和事务所在实务研究领域以项目为载体,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对会计实务进行探索、论证,从而转化成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以期培养优秀的注册会计师,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构建多维度会计实训教学平台
多维度会计实训教学协作平台强调的是校内手工操作与上机模拟实验、校外实习基地、校外会计服务平台和全真实验室的内外糅合、有机统一,逐步形成并完善“手工实验+上机实验+实习基地+全真实验+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综合框架。在现有基础上,卓越注册会计师人才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还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与优化。(1)校内模拟实验平台的优化在高校内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当前已筹建财会手工模拟实验室和会计学综合实验室,并配套了3D会计虚拟财务软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建立的财会手工模拟实验室与相关实验教学资源,在学生学习完会计学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之后,通过模拟企业不同部门会计、出纳等岗位设置,对学生进行岗位分工,并依据各自所处的岗位进行手工和电算化账务处理,之后,学生实行岗位轮换制,让学生体验不同岗位的实务技能和要求。而在校内上机实验平台建设方面,还将继续补充建立财务分析、会计软件演练、APC测试、年报审计模拟等多个实验软件平台。(2)校外实习基地的多元化建设一方面,在现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基础上,争取与原有的实践基地等建立更深层次、更全面的合作关系,积极创造条件让老师参与顶岗实习,实行“双挂双学”,培养“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赴合作企业和事务所进行会计、审计相关岗位的实务训练,实现学校与社会共同培养人才的有效衔接。(3)校外会计服务平台和全真实验室的建设聘请实务工作者为学生讲授实务知识,建立全真实验室,将中小企业实时账务纳入校园,以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贯彻与实施。
3.建立校友联合会
优秀的校友是学校宝贵的资源,建立校友联合会为卓越会计师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的服务平台。定期邀请知名校友来学校交流分享实践经验,通过组织校友活动为学生提供实习资源对接、应届毕业生招聘等,校友企业或校友所在单位能够优先给母校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可以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扩大人际网络,增强沟通合作,为学校增加融资渠道等。建立校友基金会,资助奖励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推动高校科研和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与知名校友的优势互补,实现多方位的相得益彰。
(三)培养方式的创新
1.改革招生方式,建立优胜劣汰的招生机制
首先,从大学入学开始选拔卓越注册会计师班学生,采用高考成绩与入学面试成绩相结合的甄别方式,在全校范围内选拔素质优秀且对会计学有兴趣的学生成立卓越注册会计师人才实验班,面试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素质、创新潜质与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拔具有优良素质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其次,在大一学期结束,对已进入卓越注册会计师班的学生进行淘汰考试,对没有进入卓越注册会计师班的其他同学进行准入考试,实行优胜劣汰。
2.实施双导师制,构建“理论导师+实践导师”的教学模式
针对卓越注册会计师人才实验班学生,在校内会计专业教师和校外专家学者中实施双向选择配备理论导师,理论导师重点关注学生科技能力的培养,包括指导学生论文的写作,并根据学生的个人需要和实际情况,对学生考研就业等问题提出参考意见。同时,在校外合作的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会计师事务所中聘请相关专业人士担任实验班学生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践与就业指导,实行“理论导师+实践导师”的双导师制教学模式。
3.联手行业协会培养师资力量
在2011协同创新背景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在中注协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下,教师是学生专业的指导者,更是学习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引路人,所以联合中注协培养高校师资力量是新时期注册会计师发展的战略选择,充分发挥中注协的领头羊作用,加强高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教师在专业咨询、政策评估、绩效评价等方面的教学能力,通过实务的锤炼促进其教学联系实际,提升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4.联合同类院校参与学科专业竞赛
一方面,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内与国际交流,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夏令营或研讨会等,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进行审计学术交流与实践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实验班学生参加海峡两岸会计学辩论赛,加强与内地和台湾两岸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学术交流,提升学校声誉和知名度,为学生专业深造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广泛的平台。
篇6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着两大严重问题:第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许多高校在人才的培养方面闭门造车,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导致许多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一方面浪费了国家稀缺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也给广大考生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第二,许多高校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千校一面”的现象,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同类专业缺乏区分性特征,特色不明显。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声誉,长此以往,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教育部于2008年10月7日颁布了“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意见》的规定,“十一五”期间,将遴选3000个左右本科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2008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关于批准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教高函〔2008〕21号],批准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等691个专业点为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编号TS10638)。这是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目前唯一一项国家级的专业建设项目,也是该校专业建设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二、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目标明确之后,我们便按照“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的要求对经济学特色专业开始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
特色专业建设是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活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为此,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最终确定了较为科学的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
由于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中也得到了体现。例如,在08级培养方案中将运输经济学由原先的专业选修课调整为必选的专业方向课,添加了必选方向课流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这些课程设置方面的变化都进一步突出了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的流通特色。
其次,加大了实践环节的课时和学分。实践环节的教学由原来的20学分增加为27学分,而且在大二、大三两个学年中,每一个学期都专门拿出2个星期作为教学实践周,由班主任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学生动手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根据社会对经济学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吸收用人部门参与方案研究制定的有效机制,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先后和多家单位确立了联合办学的方针,定期请校外企业专家来校为学生上课,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在联合办学的基础之上,我们正在和相关企业探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具体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专门为该企业培养他们需要的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单位上班。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
通过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课(必修)、学科基础课(必修)、专业课[又分为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方向课(选修)]、拓展课[又划分为专业拓展课(选修)和素质拓展课(选修)两种]、实践环节课(必修)等五大模块,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深入研究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行业、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如对大四学生专门开设了一门《经济学前沿》的课程,该门课程主要采取讲座的形式,由教授和新进博士就经济学方面的某一前沿问题进行讲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此外,我们还努力将行业与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着力减少课程间教学内容简单重复问题。对于课程间存在着交叉重复的部分,经过讨论后明确规定在哪一门课程中讲授,而其他课程则不需要对此再做重复,这样既节省了重复的授课时间,也避免了相会依赖最终谁都不讲的空白缺陷。
在教材的选用上,我们明确规定每位授课教师必须首选教育部推荐的高质量的优秀教材,教研室必须组织编写与教材相对应的教学参考资料,如已经编写使用的《西方经济学习题集》等,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等)都必须挂在经济学院的网页上,供大家相互学习使用,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完全实现多媒体教学,建成网上教学平台、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调查反馈系统。
此外,我们还特别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保证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比如对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我们采取的就是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经过对多年的教学经验的总结,我们发现要想实行因材施教,必须把教师、学生、教材及其他所有教学资源等等这些“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又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因此,我们在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区别授予不同的课程侧重点,采用多样的考核方式,以培养“术有专攻,博采众长”的各类高级人才。具体的操作办法是:针对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开设要求不同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也就是实行分层教学。
(三)实验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我们组建了“经济学实验教学与数据处理中心”,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一门计量软件的使用。在实践环节方面,主要包括读书活动、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实践周和毕业实习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读书活动的实践要求经济学专业学生修读的必读书目5本,选读书目5本。考核方式通过读书笔记、读书报告等方式来进行,具体考核方式由导师确定。读书活动总计3学分,安排在第一、三、五学期完成。社会调查与实践要求学生通过暑期社会调查与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经济分析、社会调查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暑期结束后撰写调查报告或政策分析报告。由导师根据其报告的质量评定成绩。社会调查与实践总计3学分,安排在第1、2、3学年的暑期进行。实践周一般安排在第二、三、五学期。学生在第二学期,主要是运用《政治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所学的经济理论和原理对社会进行认知和体验实习,实习结束后,写出社会实习报告,合格者获得1学分;在第三学期,学生结合所学的《会计学》课程,在会计学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本实验课程由会计系教师承担,合格者获得2学分;在第五学期,学生结合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程实验,合格者获得2学分。毕业实习则在第七学期末由实习指导老师或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学生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第八学期第六周前完成毕业实习。实习时间为8周,4学分。实习完毕提交实习报告、实习鉴定等。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根据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在流通领域的定位,建设了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到日本流通经济大学等在流通经济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高校进行进修的方式,不断优化经济学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学与研究资源用于本科教学的目的。此外,我们还鼓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整合科研力量,凝练科研方向,突出流通经济这一研究特色。通过交流考察调研等方式,扩大教师的对外交流,使教师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以及流通经济方面的学术前沿,同时整合科研力量,争取取得一批在国内外流通经济研究领域占有领先地位的优秀成果。
(五)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为了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优秀教师为学生上课,不同教师上课的薪酬也有所区别。在部署毕业论文的时候,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实行双向选择,如果连续两年指导教师没有指导毕业论文,则该教师不能参加职称评定。
为了有效衡量教师的授课效果,我们还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网上评教活动,对评教结果排名靠后的老师,统一由教务处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实行“一帮一”的服务,如果连续两年评教结果排名在全校后十位,则该老师自动失去职称晋升的机会。
此外,为了倡导以本科学生为研究主体的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我们按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要求,积极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鼓励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特色专业的建设与领导
特色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特色专业建设点也由学校按照“质量工程”的有关要求,加强对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加强监督、考核和评估,按年度对建设工作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经济学院专门建立了特色专业建设责任制,组成了以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任专业建设的负责人、校内外学术专家和行业专家构成的工作机构,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研究和解决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充分发挥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在流通领域方面的优势,不断突出流通领域的研究特色,培养流通领域的理论研究人才和实际经济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我们力争经过四年的建设,把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建设成为方向定位明确、特色鲜明、专业课程体系合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取得明显成效,并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专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Z].教高司函〔2008〕208号.
2、北京物资学院.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任务书[Z].2008.
篇7
要理解和定义资本成本,先要理解和定义好“资本”与“成本”。
按照马克思的定义,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基于经济学中“资本”与“资产”不分,我认为,会计学中“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是资本的定义。一个佐证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对资本的定义。他认为:资产是可用的经济资源;资产必须有主,才可能被善用,但清楚界定产权,从来也不意味着“自己的资产只能自己用”;资产须经交易而转手(资产转让),才能提高有主资产的利用效率;资产的自用权利一旦可以有偿放弃和让渡,资产所有者就拥有一个未来的收入来源;这时,资产就转变为资本;所以,资本是构成独立的未来收入流的资产,即可以独立提供与本人劳动无关的权利租金的资产(1)。
会计学中的“资本”一般是指“资产(资金)的来源”,按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来解释,“资本”即指“负债+所有者权益”。我认为,在公司财务理论中,资本成本中的“资本”应作会计学上的解释。
张五常(2000)认为,“成本是所放弃的价值最高的选择”。可见,经济学家是把成本定义为“机会成本”的。汪丁丁(1996)进一步认为,机会成本的两个要素是:(1)任何成本都是选择的成本;(2)任何成本都是对于某一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而言的成本。因此,成本概念是建立在人们依据主观价值标准作出选择的基础之上的。不存在选择,便不存在成本;也不存在独立于人们行为选择的“客观价值”基础上的成本。据此,在经济学家看来,沉没成本、历史成本不是成本。在公司财务理论中,经济学的成本概念应是可取的。还要注意的是,选择是面向未来的,所以成本也是未来成本,而且必须弄清楚谁将承担成本。公司财务中的筹资、投资等财务决策正是面向未来的,作为财务决策标准的“资本成本”自然要能面向未来,所以用面向未来的“机会成本”来理解“资本成本”是合理可行的。
二、资本成本的定义与计量
(一)资本成本的定义及相关问题
在公司财务中,资本成本的一般定义为:公司筹集和使用资本所付出的代价。根据上面的分析,这个“代价”应以“机会成本”作衡量,而且承担资本成本的主体是特定的公司。因此,资本成本是特定企业筹集和使用资本应承担的机会成本。
根据上述定义,资本成本由两部分构成:(1)筹资费用,指在筹资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即获取资本之前所发生的费用,如手续费、谈判费、发行费等,属于市场交易成本;(2)用资费用,指在使用资本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即获取资本之后所发生的费用。具体表现为:①以利息(利率)形式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②以发红或股利(股息)(投资报酬率)形式支付给所有者的报酬。进一步,资本成本的静态(不考虑时间价值)表现形式有:(1)绝对数,即“资本成本额=筹资费用+用资费用”;(2)相对数,即“资本成本率(k)=年平均资本成本额/筹资总额”。实务中则常用“资本成本率=年平均用资费用/(筹资总额-筹资费用)”。通常,用到“资本成本”时,即指“资本成本率”。
资本成本有四层含义:(1)个别资本成本,指单独使用一种筹资方式下的资本成本。(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或总资本成本),即对同时使用多种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以加权平均方法的综合计量。(3)个别边际资本成本(MCC),指单独使用一种筹资方式去新筹资本的资本成本。它有三种定义方法:①数学上的定义。若y=f(x)[y:个别资本成本;x:筹资量],则MCC=dy/dx.②经济学上的定义。x=1时的y(因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本而增加的资本成本),即为MCC.③财务管理实务上的定义。企业新筹资本的个别资本成本,即为MCC.这个定义的误差大,但实用。(4)加权平均边际资本成本,它是对同时使用多种筹资方式去新筹资本的资本成本以加权平均方法的综合计量。
在公司财务理论中,资本成本一般是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或加权平均边际资本成本,而且并不严格区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加权平均边际资本成本,笼统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二)资本成本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1、资本成本是比较筹资方式、选择追加筹资方案的依据。个别资本成本是比较各种筹资方式优劣的一个尺度(但不是选择筹资方式的唯一依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基本依据;个别、加权平均边际资本成本是比较选择追加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
2、资本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比较投资方案和追加投资决策的主要经济(财务)标准。人们通常将资本成本视为投资项目的“最低收益率”(Aminimumreturnrate),即视为投资项目的“取舍率”(Acut-offrate),还作为比较选择投资方案的主要标准。
3、资本成本作为资本化率,是运用贴现的现金流量方法进行价值评估(财务估价)的关键因素(变量)。
4、资本成本还可作为衡量整个企业的经营业绩的基准。近年来,在对公司的绩效进行财务衡量时,人们越来越喜欢用剩余利润(剩余收益)、经济增加值(EVA)或调整的经济增加值等指标。这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便成为上述指标中不可或缺的解释变量之一。
(三)资本成本的计量
要发挥好“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对公司的财务决策与绩效解释的功能,如何准确计量(也许用“预测”更恰当,因为要计量面向未来的“机会成本”可能是徒劳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便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1、所罗门的“现代公式”(2)。所罗门于1963年出版的《财务管理理论》认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就是“促使企业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资本化价值与企业当前价值相等的折现率”。据此,所罗门建立了一个被学术界称为“现代公式”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计量模型:K=[(x-kD)(1-t)/V](S/V)+[k(l-t)D/V]/(DV)
式中,x为企业预期未来净营业收入;k为债务资本成本D为债务的市场价值,S为(所有者)权益价值;V为企业价值(V=S+);t为企业所得税的边际率。
阿迪提(1973)认为,“现代公式”所隐含的下列假设以成立:①预计企业将有永续固定的盈利(为了运用永续年金值公式);②企业盈利等于预期未来净营业入。
我认为,“现代公式”还有两个致命缺陷:一是推导的问题。所罗门的推导起点是“K=x(1-t)/V”,然后将“x=(-kD)(S/V)+kD(D/V)”代人“K=x(l-t)/V”,即得“现公式”。问题是,x≠(x-kD)(S/V)+kD(D/V)。理由如下:x=xkD+kD=[(x-kD)+kD](V/V)=[(x-kD)+kD][(S+D)/V](x-kD)(S/V)+kD(D/V)+(x-kD)(D/V)+kD(S/V),而(x-k)(D/V)+kD(S/V)≠0,所以x≠(x-kD)(S/V)+kD(D/V)二是本末倒置。在财务估价中,人们本来是要利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来估计(预测)适当的折现率,以便评估企业价值。而“代公式”不过是这一过程的逆运算(有“循环论证”之嫌),试问:“企业价值”又如何确定?用折现现金流量之外的方法确定的“企业价值”代人“现代公式”,反求“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能保证与折现现金流量方法匹配(即能否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这恐怕是“现代公式”无法回答的。
2、MM的“平均资本成本方法”。MM在1966年出了另一种计量“行业平均资本成本(C)”的公式:
C=f(K,dD/dA)=K[1-T(d/dA)]
式中,K为企业权益资本成本;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D/dA为企业负债比率。其中,K=1/■,■由下列模型回归而得:
(V-TD)/A=■+■/A+■+■(A/A)+U/A
式中,V为企业当前市场总价值;D为企业负债的市场价值;A为企业总资产的账面价值;A为资产的变动量;X为企业预期息税前收益;U为随机干扰项;■为常数项;■为规模系数;■为预期收益系;■为增长系数。
笔者发,这一方法可能存在如下问题:①MM方法不是对个别企业资本成本的计量,虽然它对个别企业的财务决策有参考作用,毕竟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②难以从MM方法发展出个别企业资本成本的计量公式;③C=f(K,dD/dA),而与负债资本成本本无关,在理论上难以令人信服;④MM方法放弃了“加权平均”思想,未必可行;⑤“X(1-T)”的做法与实践(税法)不符,改“(X-I)(I-T)”才对(I表示因负债而发生的利息费用),与因变量“(V-TD)”相匹配;⑥1/■是企业资产收益率,用来作为K替代,显得很牵强;⑦寻找V的替代变量(计量方法)成为成功运MM方法的关键,而对V的计量本来不易;⑧就算MM方法正确,也只能求得历史(过去)的资本成本,但这与资本成本的定义相。未来不是过去的简单的、线性的延伸,因此经验估计的结果对来的指导作用要大打折扣。
国内,沈艺峰(1999)、王宁(2002)运用MM方法检验了“股权成本高债务成本”理论的正确性。裴平(2001)用自己构建的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进行了计量,但与前两位的结论相反,少安(2001)的研究结果支持裴平的结论。他们的相互矛盾的结果难以解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MM方法存在缺陷。
3、财教科书方法。几乎在所有财务管理教科书中,多是先求出个别本成本,再以财务结构(各种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作为权数,用统计学上的加权平均方法,最后算出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笔者把这种方法叫做“财务教科书方法”。胡玉明的博士论文《资本成本会计》,就是用的这种方法。既然大量财务管理教科书财务学者采用上述方法,笔者认为必有一定道理。
纵观个资本成本的计量方法,无不是利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而求的。这说明资本成本是面向未来的机会成本,在理论上是站得住的。“财务教科书方法”还有一大优势是,它能求出个别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而可直接用于财务决策。正如胡玉明博士所:“如果世界上存在一种简单易行且不必涉及任何主观判断就准确的计量出普通股资本成本的方法,那将是一件非常美好的情。不幸的是,至今,我们仍然没有找到这种方法(作者注:也永远也找不到)。这就要求公司必须根据其自身所面临的各种经环境,对各种计量方法的实用价值进行判断,从而,选择出在现有的情况下相对合理的计量方法。”(1997)笔者以为这种概括深“机会成本”概念的真谛。据此,可以预见,资本成本的计量方法构建与选择不能偏离“机会成本”概念,否则,都将难免犯错误。
三、对“资本成本”的分拆及可能的创新
将“资成本”理解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才有可能对其进行分拆。一种最简单的办法是“还原”,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还为债务成本和(所有者)权益成本。进一步,将债务成本分拆为短期借款成本、短期债券成本、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债券成本等,将权益成本分拆为普通股成本、优先股成本、留存收益成本等。在笔者看来,这种分拆没有什么理论价值,因为财务决策需要的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在此,我们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分拆为“债务成本”、“市场交易成本”、“所有权成本”等成本概念(魏明海,2003),以开拓现代财务理论的创新空间。
1、债务成本。公司因债务而导致的未来现金流出一般是预定的,不存在太大的预测难题,所以债务成本的计量相对容易做到。不过,因公司一般有多种债务,所以债务成本也应是一个加权平均概念。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是,增加债务可以增加税盾(TaxShield)效应,降低成本(信号传递效应),但债务成本本身却会因此增加(债权人将要求更多的风险报酬,破产成本也会增加),那么债务成本与成本之间究竟存在一种什么样的此消彼长关系?这种关系对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有何影响?此外,金融市场是如何影响债务成本的?在公司重组(如债务重组)时,降低财务杠杆,随之降低债务成本,是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效率),资本市场又作什么反应?
2、市场交易成本。在新制度经济学那里,“交易成本”并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再加之学者们的注释与发挥,更使人坠入云里雾里。为此,我们尝试作一粗浅的梳理。
张五常(2000)认为:“必须把‘交易成本’定义为所有在鲁宾逊。克鲁索经济中不存在的成本。”汪丁丁(1996)提出了批评:“这个定义显然不是构建性的。因为它只能说明哪些成本不是交易成本,而不能说明哪些成本是交易成本。”
新制度学派把交易成本按照发生的时间分成两类:(1)事前费用,发生于契约签订之前,包括生产信息、交换信息,讨价还价等等的费用;(2)事后费用,发生于契约签订之后的执行契约的成本,包括监督、惩罚、奖励、怠工等等行为造成的费用(汪丁丁,1996)。于是,交易成本即指人的契约成本(尤金。法马,1990)。
在迈克尔。詹森和威廉。梅克林(1976)那里,交易成本即指成本,它包括:(1)委托人的监督支出;(2)人的保证支出;(3)剩余损失。
张五常曾经提出,“交易成本应该称为‘制度成本’,这一点科斯也完全同意。”汪丁丁同意这个观点,并给出了如下定义:制度成本是选择制度的机会成本,这个机会成本是那些没有得到实现但经由参与博弈者的影响可能实现的博弈均衡中具有最高价值的均衡价值。他还分析了这样的定义无法回避的四个困难:(1)交易成本是在一群利益不一致的人们中间组织分工所花费的机会成本。然而这群人可以通过许多种方式来组织分工并协调利益。有些方式如宗教的、权威和意识形态的、自我约束和社会道德规范的,等等,其“成本”是无法定义的。(2)交易成本往往不能从生产的“技术成本”(Transformationcost)分离出来。(3)交易成本存在的前提,是存在着不确定性。于是,当事人不可能确定他的每一个选择的机会成本是多少。(4)任何交易成本必定涉及两个以上人的行动,所以必定是博弈行为。改变交易成本就意味着博弈的人“选择”从一个均衡跳到另一个均衡。但是,这种跳跃到底是怎样实现的,就连博弈学家也还没有找到答案。他的分析表明,计量交易成本是困难的。
至于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威廉姆森(Williamson)认为影响交易成本水平和特征的三个因素(交易维度)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而亨利。汉斯曼(HenryHansmann)在《企业所有权论》中则认为下列因素对交易成本产生影响:单纯的市场支配力、置后的市场支配力(锁定,Lockin)、长期合作的交易风险、信息不对称、策略性的讨价还价、客户偏好的信息传递、客户的不同偏好的妥协和协调、异化(Alienation)。谁来承担由此产生的交易成本?他回答道,企业所有人、企业客户、其他生产要素的供应方将分担这些成本,最后究竟落在谁的头上是由企业涉足的其他市场的性质来决定。无论这些成本由谁来承担,总是存在着一种动力或利益驱动推动企业以重组的方式采用一种更有效率的所有权形式,以尽可能降低这些交易成本。可见,要对象化交易成本并不容易。
将“交易成本”概念引入公司财务理论中,笔者以为至少还要解决如下问题:(1)可操作的交易成本定义及其构成;(2)交易成本与成本、契约成本之间的关系;(3)不应将交易成本等价于制度成本;(4)如何分清楚各种交易成本的承担者;(5)哪些具体的交易成本才可以进入公司财务理论视野,即将宏观意义上的“交易成本”微观化(深入公司层次);(6)公司资本成本中,哪些属于交易成本。
想搞清楚上述问题难度很大,交易成本经济学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目前,可行的选择是进行简化处理:将公司资本成本中的交易成本分为显性的交易成本和隐性的交易成本。显性的交易成本即前述“筹资费用”,即企业获取资本之前所发生的费用,如手续费、谈判费、发行费等。至于隐性的交易成本,由于计量的困难,我们暂时不作考虑,有待经济学和会计学研究的新成果来解决。但在决策时,我们必须定性地考虑诸如隐性的成本、破产成本、寻租成本等的影响。
经过简化处理后,还必须明确一点:计算债务成本和所有权成本时,就不要重复计算显性的交易成本——“筹资费用”了,必须将交易成本从原来的债务成本和所有权权益成本中分离出来,以便单独考虑。单独考虑市场交易成本的意义在于,将促使公司财务管理关注其外部市场环境,从而更加重视对理财环境的研究,以便在筹资时大大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3、所有权成本。相对于经济学而言,“所有权”概念在法律上比较明确。按照钱颖一(1989)的理解,经济学中的“所有权”有三种常见的含义:(1)对财产资本回收的权利,这是“产权学派”的定义;(2)对实物财产的控制权利,这是格罗斯曼(Grossman)和哈特(Hart)的定义;(3)资本回收和控制权利。现在,一般取第三种含义,并表述为:对企业决策的控制权和收益的索取权,而且收益权(而非控制权)是所有权的本质(李笠农,2001;殷召良,2001)。这时,企业所有权事实上被不同的要素所有者分享着。由于一些要素所有者只享有固定的控制权和收益权,企业所有权被严格定义为: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谢德仁,2001)。亨利。汉斯曼在《企业所有权论》(中译本)中写道,企业的“所有人”指分享以下两项名义权利的人:对企业的控制权和对企业利润或剩余收益的索取权。由此可见,企业所有权不是企业的所有权,而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所有权。
亨利。汉斯曼进一步提出了“所有权成本”概念:企业所有权的两项核心权能——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本身都有其固有的成本,这些成本可大致分为三种:管理人员的监督成本、集体决策成本和风险承担的成本。前两种是与所有权的剩余控制权这一权能相关的,第三种则是直接与剩余收益的索取相关。具体而言:(1)管理人员的监督成本其实就是成本。它包括企业所有者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的成本(企业所有者为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而付出的获取有关企业运营信息的成本、所有者之间交换意见和作出决策而沟通信息的成本、敦促管理层执行决策的成本)和监督不力而导致的管理人员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2)集体决策成本是指当多个人共同分享一个企业的所有权时,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可能会不一致甚至会发生冲突,他们要作出决策就必须采用某种形式的集体选择机制(如表决)。当所有者之间出现利益上的分歧时,这种机制本身也会制造成本,即“集体决策的成本”,包括因决策无效率产生的成本和决策过程本身制造的成本。(3)所有权的第二种权能——剩余收益索取权也涉及很多成本问题,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与企业经营的重大风险相关的风险承担成本。因为这些风险通常都直接反映在企业的剩余收益中。
笔者认为,所有权成本是企业所有者获取和维护所有权而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同样用“机会成本”计量,而且由企业所有者承担。不过,这种所有权成本最终将在企业得到补偿——企业支付给所有者的报酬(除非企业失败)。因此,转换一下,可以认为,所有权成本即财务管理中的“(所有者)权益资本成本”,从而使所有权成本回归“资本成本”的逻辑体系。“(所有者)权益资本成本”可定义为企业支付给权益资本所有者的投资报酬,投资报酬又可分解为无风险报酬和风险报酬。这里,大致可以这样理解:管理人员的监督成本和集体决策成本对应“无风险报酬”,风险承担的成本则正好对应“风险报酬”。在财务理论中,“风险报酬”、“无风险报酬”均可以单独计量,只是要将“无风险报酬”分解为管理人员的监督成本和集体决策成本,并进一步分解成管理人员的监督成本和集体决策成本的具体成本项目,这个计量就困难了。
将“(所有者)权益资本成本”分解为“管理人员的监督成本、集体决策成本和风险承担的成本”,是一种理论上的创新分类,将有助于改进财务决策理论,使决策分析深入“分子”层次,考虑问题将更周全,并提高决策效率。为了区别传统的(所有者)权益资本成本的分类(如分为普通股成本、优先股成本、留存收益成本等),将“管理人员的监督成本、集体决策成本和风险承担的成本”总称为“所有权成本”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定义。
“所有权成本”概念还将企业与其所有者联结在一起,必将拓宽公司财务理论的研究视野。公司财务管理应该为降低所有权成本作出贡献。同时“所有权成本”概念为论证“所有者(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提供了支持,或者说,公司价值最大化也是为了“所有者(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了改善公司绩效,我们必须重视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公司控制权市场对所有权成本的影响,理论上值得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真研究。
参考文献:
1、亨利。汉斯曼(HenryHansmann):《企业所有权论》(于静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路易斯。普特曼(LouisPutterman)、兰德尔。克罗茨纳(RandallS.Kroszner):《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伟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沈艺峰、田静:《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定量研究》,载于《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谢德仁:《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陈晓、单鑫:《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载于《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A.A.阿尔钦H.登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迈克尔。詹森威廉。梅克林(1976):《企业理论:管理行为、成本与所有权结构》,载于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尤金。法马(1990):《契约成本与融资决策》,载于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汪丁丁:《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钱颖一:《企业理论》,载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13、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易宪容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4、王宁:《企业融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裴平:《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胡玉明:《论资本成本会计》,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17、李笠农:《探寻新的模式——从所有权到国有资本经营体制的创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殷召良:《公司控制权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9、刘芍佳、从树海:《创值论及其对企业绩效的评估》,《经济研究》2002年第7期。
20、孙铮、吴茜:《经济增加值:盛誉下的思考》,《会计研究》2003年第3期。
21、魏明海:《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会计研究》2003年第2期。
篇8
要理解和定义资本成本,先要理解和定义好“资本”与“成本”。
按照马克思的定义,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基于经济学中“资本”与“资产”不分,我认为,会计学中“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是资本的定义。一个佐证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对资本的定义。他认为:资产是可用的经济资源;资产必须有主,才可能被善用,但清楚界定产权,从来也不意味着“自己的资产只能自己用”;资产须经交易而转手(资产转让),才能提高有主资产的利用效率;资产的自用权利一旦可以有偿放弃和让渡,资产所有者就拥有一个未来的收入来源;这时,资产就转变为资本;所以,资本是构成独立的未来收入流的资产,即可以独立提供与本人劳动无关的权利租金的资产(1)。
会计学中的“资本”一般是指“资产(资金)的来源”,按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来解释,“资本”即指“负债+所有者权益”。我认为,在公司财务理论中,资本成本中的“资本”应作会计学上的解释。
张五常(2000)认为,“成本是所放弃的价值最高的选择”。可见,经济学家是把成本定义为“机会成本”的。汪丁丁(1996)进一步认为,机会成本的两个要素是:(1)任何成本都是选择的成本;(2)任何成本都是对于某一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而言的成本。因此,成本概念是建立在人们依据主观价值标准作出选择的基础之上的。不存在选择,便不存在成本;也不存在独立于人们行为选择的“客观价值”基础上的成本。据此,在经济学家看来,沉没成本、历史成本不是成本。在公司财务理论中,经济学的成本概念应是可取的。还要注意的是,选择是面向未来的,所以成本也是未来成本,而且必须弄清楚谁将承担成本。公司财务中的筹资、投资等财务决策正是面向未来的,作为财务决策标准的“资本成本”自然要能面向未来,所以用面向未来的“机会成本”来理解“资本成本”是合理可行的。
二、资本成本的定义与计量
(一)资本成本的定义及相关问题
在公司财务中,资本成本的一般定义为:公司筹集和使用资本所付出的代价。根据上面的分析,这个“代价”应以“机会成本”作衡量,而且承担资本成本的主体是特定的公司。因此,资本成本是特定企业筹集和使用资本应承担的机会成本。
根据上述定义,资本成本由两部分构成:(1)筹资费用,指在筹资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即获取资本之前所发生的费用,如手续费、谈判费、发行费等,属于市场交易成本;(2)用资费用,指在使用资本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即获取资本之后所发生的费用。具体表现为:①以利息(利率)形式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②以发红或股利(股息)(投资报酬率)形式支付给所有者的报酬。进一步,资本成本的静态(不考虑时间价值)表现形式有:(1)绝对数,即“资本成本额=筹资费用+用资费用”;(2)相对数,即“资本成本率(k)=年平均资本成本额/筹资总额”。实务中则常用“资本成本率=年平均用资费用/(筹资总额-筹资费用)”。通常,用到“资本成本”时,即指“资本成本率”。
资本成本有四层含义:(1)个别资本成本,指单独使用一种筹资方式下的资本成本。(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综合资本成本或总资本成本),即对同时使用多种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以加权平均方法的综合计量。(3)个别边际资本成本(MCC),指单独使用一种筹资方式去新筹资本的资本成本。它有三种定义方法:①数学上的定义。若y=f(x)[y:个别资本成本;x:筹资量],则MCC=dy/dx.②经济学上的定义。x=1时的y(因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本而增加的资本成本),即为MCC.③财务管理实务上的定义。企业新筹资本的个别资本成本,即为MCC.这个定义的误差大,但实用。(4)加权平均边际资本成本,它是对同时使用多种筹资方式去新筹资本的资本成本以加权平均方法的综合计量。
在公司财务理论中,资本成本一般是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或加权平均边际资本成本,而且并不严格区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加权平均边际资本成本,笼统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二)资本成本概念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1、资本成本是比较筹资方式、选择追加筹资方案的依据。个别资本成本是比较各种筹资方式优劣的一个尺度(但不是选择筹资方式的唯一依据);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资本结构决策的基本依据;个别、加权平均边际资本成本是比较选择追加筹资方案的重要依据。
2、资本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比较投资方案和追加投资决策的主要经济(财务)标准。人们通常将资本成本视为投资项目的“最低收益率”(Aminimumreturnrate),即视为投资项目的“取舍率”(Acut-offrate),还作为比较选择投资方案的主要标准。
3、资本成本作为资本化率,是运用贴现的现金流量方法进行价值评估(财务估价)的关键因素(变量)。
4、资本成本还可作为衡量整个企业的经营业绩的基准。近年来,在对公司的绩效进行财务衡量时,人们越来越喜欢用剩余利润(剩余收益)、经济增加值(EVA)或调整的经济增加值等指标。这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便成为上述指标中不可或缺的解释变量之一。
(三)资本成本的计量
要发挥好“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对公司的财务决策与绩效解释的功能,如何准确计量(也许用“预测”更恰当,因为要计量面向未来的“机会成本”可能是徒劳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便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1、所罗门的“现代公式”(2)。所罗门于1963年出版的《财务管理理论》认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就是“促使企业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资本化价值与企业当前价值相等的折现率”。据此,所罗门建立了一个被学术界称为“现代公式”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计量模型:K=[(x-kD)(1-t)/V](S/V)+[k(l-t)D/V]/(DV)
式中,x为企业预期未来净营业收入;k为债务资本成本D为债务的市场价值,S为(所有者)权益价值;V为企业价值(V=S+);t为企业所得税的边际率。
阿迪提(1973)认为,“现代公式”所隐含的下列假设以成立:①预计企业将有永续固定的盈利(为了运用永续年金值公式);②企业盈利等于预期未来净营业入。
我认为,“现代公式”还有两个致命缺陷:一是推导的问题。所罗门的推导起点是“K=x(1-t)/V”,然后将“x=(-kD)(S/V)+kD(D/V)”代人“K=x(l-t)/V”,即得“现公式”。问题是,x≠(x-kD)(S/V)+kD(D/V)。理由如下:x=xkD+kD=[(x-kD)+kD](V/V)=[(x-kD)+kD][(S+D)/V](x-kD)(S/V)+kD(D/V)+(x-kD)(D/V)+kD(S/V),而(x-k)(D/V)+kD(S/V)≠0,所以x≠(x-kD)(S/V)+kD(D/V)二是本末倒置。在财务估价中,人们本来是要利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来估计(预测)适当的折现率,以便评估企业价值。而“代公式”不过是这一过程的逆运算(有“循环论证”之嫌),试问:“企业价值”又如何确定?用折现现金流量之外的方法确定的“企业价值”代人“现代公式”,反求“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能保证与折现现金流量方法匹配(即能否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这恐怕是“现代公式”无法回答的。
2、MM的“平均资本成本方法”。MM在1966年出了另一种计量“行业平均资本成本(C)”的公式:
C=f(K,dD/dA)=K[1-T(d/dA)]
式中,K为企业权益资本成本;T为企业所得税税率;D/dA为企业负债比率。其中,K=1/■,■由下列模型回归而得:
(V-TD)/A=■+■/A+■+■(A/A)+U/A
式中,V为企业当前市场总价值;D为企业负债的市场价值;A为企业总资产的账面价值;A为资产的变动量;X为企业预期息税前收益;U为随机干扰项;■为常数项;■为规模系数;■为预期收益系;■为增长系数。
笔者发,这一方法可能存在如下问题:①MM方法不是对个别企业资本成本的计量,虽然它对个别企业的财务决策有参考作用,毕竟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②难以从MM方法发展出个别企业资本成本的计量公式;③C=f(K,dD/dA),而与负债资本成本本无关,在理论上难以令人信服;④MM方法放弃了“加权平均”思想,未必可行;⑤“X(1-T)”的做法与实践(税法)不符,改“(X-I)(I-T)”才对(I表示因负债而发生的利息费用),与因变量“(V-TD)”相匹配;⑥1/■是企业资产收益率,用来作为K替代,显得很牵强;⑦寻找V的替代变量(计量方法)成为成功运MM方法的关键,而对V的计量本来不易;⑧就算MM方法正确,也只能求得历史(过去)的资本成本,但这与资本成本的定义相。未来不是过去的简单的、线性的延伸,因此经验估计的结果对来的指导作用要大打折扣。
国内,沈艺峰(1999)、王宁(2002)运用MM方法检验了“股权成本高债务成本”理论的正确性。裴平(2001)用自己构建的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进行了计量,但与前两位的结论相反,少安(2001)的研究结果支持裴平的结论。他们的相互矛盾的结果难以解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MM方法存在缺陷。
3、财教科书方法。几乎在所有财务管理教科书中,多是先求出个别本成本,再以财务结构(各种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作为权数,用统计学上的加权平均方法,最后算出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笔者把这种方法叫做“财务教科书方法”。胡玉明的博士论文《资本成本会计》,就是用的这种方法。既然大量财务管理教科书财务学者采用上述方法,笔者认为必有一定道理。
纵观个资本成本的计量方法,无不是利用未来现金流量折现而求的。这说明资本成本是面向未来的机会成本,在理论上是站得住的。“财务教科书方法”还有一大优势是,它能求出个别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从而可直接用于财务决策。正如胡玉明博士所:“如果世界上存在一种简单易行且不必涉及任何主观判断就准确的计量出普通股资本成本的方法,那将是一件非常美好的情。不幸的是,至今,我们仍然没有找到这种方法(作者注:也永远也找不到)。这就要求公司必须根据其自身所面临的各种经环境,对各种计量方法的实用价值进行判断,从而,选择出在现有的情况下相对合理的计量方法。”(1997)笔者以为这种概括深“机会成本”概念的真谛。据此,可以预见,资本成本的计量方法构建与选择不能偏离“机会成本”概念,否则,都将难免犯错误。
三、对“资本成本”的分拆及可能的创新
将“资成本”理解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才有可能对其进行分拆。一种最简单的办法是“还原”,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还为债务成本和(所有者)权益成本。进一步,将债务成本分拆为短期借款成本、短期债券成本、长期借款成本、长期债券成本等,将权益成本分拆为普通股成本、优先股成本、留存收益成本等。在笔者看来,这种分拆没有什么理论价值,因为财务决策需要的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在此,我们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知识,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分拆为“债务成本”、“市场交易成本”、“所有权成本”等成本概念(魏明海,2003),以开拓现代财务理论的创新空间。
1、债务成本。公司因债务而导致的未来现金流出一般是预定的,不存在太大的预测难题,所以债务成本的计量相对容易做到。不过,因公司一般有多种债务,所以债务成本也应是一个加权平均概念。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是,增加债务可以增加税盾(TaxShield)效应,降低成本(信号传递效应),但债务成本本身却会因此增加(债权人将要求更多的风险报酬,破产成本也会增加),那么债务成本与成本之间究竟存在一种什么样的此消彼长关系?这种关系对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有何影响?此外,金融市场是如何影响债务成本的?在公司重组(如债务重组)时,降低财务杠杆,随之降低债务成本,是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效率),资本市场又作什么反应?
2、市场交易成本。在新制度经济学那里,“交易成本”并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再加之学者们的注释与发挥,更使人坠入云里雾里。为此,我们尝试作一粗浅的梳理。
张五常(2000)认为:“必须把‘交易成本’定义为所有在鲁宾逊。克鲁索经济中不存在的成本。”汪丁丁(1996)提出了批评:“这个定义显然不是构建性的。因为它只能说明哪些成本不是交易成本,而不能说明哪些成本是交易成本。”新制度学派把交易成本按照发生的时间分成两类:(1)事前费用,发生于契约签订之前,包括生产信息、交换信息,讨价还价等等的费用;(2)事后费用,发生于契约签订之后的执行契约的成本,包括监督、惩罚、奖励、怠工等等行为造成的费用(汪丁丁,1996)。于是,交易成本即指人的契约成本(尤金。法马,1990)。
在迈克尔。詹森和威廉。梅克林(1976)那里,交易成本即指成本,它包括:(1)委托人的监督支出;(2)人的保证支出;(3)剩余损失。
张五常曾经提出,“交易成本应该称为‘制度成本’,这一点科斯也完全同意。”汪丁丁同意这个观点,并给出了如下定义:制度成本是选择制度的机会成本,这个机会成本是那些没有得到实现但经由参与博弈者的影响可能实现的博弈均衡中具有最高价值的均衡价值。他还分析了这样的定义无法回避的四个困难:(1)交易成本是在一群利益不一致的人们中间组织分工所花费的机会成本。然而这群人可以通过许多种方式来组织分工并协调利益。有些方式如宗教的、权威和意识形态的、自我约束和社会道德规范的,等等,其“成本”是无法定义的。(2)交易成本往往不能从生产的“技术成本”(Transformationcost)分离出来。(3)交易成本存在的前提,是存在着不确定性。于是,当事人不可能确定他的每一个选择的机会成本是多少。(4)任何交易成本必定涉及两个以上人的行动,所以必定是博弈行为。改变交易成本就意味着博弈的人“选择”从一个均衡跳到另一个均衡。但是,这种跳跃到底是怎样实现的,就连博弈学家也还没有找到答案。他的分析表明,计量交易成本是困难的。
至于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威廉姆森(Williamson)认为影响交易成本水平和特征的三个因素(交易维度)是: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而亨利。汉斯曼(HenryHansmann)在《企业所有权论》中则认为下列因素对交易成本产生影响:单纯的市场支配力、置后的市场支配力(锁定,Lockin)、长期合作的交易风险、信息不对称、策略性的讨价还价、客户偏好的信息传递、客户的不同偏好的妥协和协调、异化(Alienation)。谁来承担由此产生的交易成本?他回答道,企业所有人、企业客户、其他生产要素的供应方将分担这些成本,最后究竟落在谁的头上是由企业涉足的其他市场的性质来决定。无论这些成本由谁来承担,总是存在着一种动力或利益驱动推动企业以重组的方式采用一种更有效率的所有权形式,以尽可能降低这些交易成本。可见,要对象化交易成本并不容易。
将“交易成本”概念引入公司财务理论中,笔者以为至少还要解决如下问题:(1)可操作的交易成本定义及其构成;(2)交易成本与成本、契约成本之间的关系;(3)不应将交易成本等价于制度成本;(4)如何分清楚各种交易成本的承担者;(5)哪些具体的交易成本才可以进入公司财务理论视野,即将宏观意义上的“交易成本”微观化(深入公司层次);(6)公司资本成本中,哪些属于交易成本。
想搞清楚上述问题难度很大,交易成本经济学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目前,可行的选择是进行简化处理:将公司资本成本中的交易成本分为显性的交易成本和隐性的交易成本。显性的交易成本即前述“筹资费用”,即企业获取资本之前所发生的费用,如手续费、谈判费、发行费等。至于隐性的交易成本,由于计量的困难,我们暂时不作考虑,有待经济学和会计学研究的新成果来解决。但在决策时,我们必须定性地考虑诸如隐性的成本、破产成本、寻租成本等的影响。
经过简化处理后,还必须明确一点:计算债务成本和所有权成本时,就不要重复计算显性的交易成本——“筹资费用”了,必须将交易成本从原来的债务成本和所有权权益成本中分离出来,以便单独考虑。单独考虑市场交易成本的意义在于,将促使公司财务管理关注其外部市场环境,从而更加重视对理财环境的研究,以便在筹资时大大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3、所有权成本。相对于经济学而言,“所有权”概念在法律上比较明确。按照钱颖一(1989)的理解,经济学中的“所有权”有三种常见的含义:(1)对财产资本回收的权利,这是“产权学派”的定义;(2)对实物财产的控制权利,这是格罗斯曼(Grossman)和哈特(Hart)的定义;(3)资本回收和控制权利。现在,一般取第三种含义,并表述为:对企业决策的控制权和收益的索取权,而且收益权(而非控制权)是所有权的本质(李笠农,2001;殷召良,2001)。这时,企业所有权事实上被不同的要素所有者分享着。由于一些要素所有者只享有固定的控制权和收益权,企业所有权被严格定义为: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谢德仁,2001)。亨利。汉斯曼在《企业所有权论》(中译本)中写道,企业的“所有人”指分享以下两项名义权利的人:对企业的控制权和对企业利润或剩余收益的索取权。由此可见,企业所有权不是企业的所有权,而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所有权。
亨利。汉斯曼进一步提出了“所有权成本”概念:企业所有权的两项核心权能——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本身都有其固有的成本,这些成本可大致分为三种:管理人员的监督成本、集体决策成本和风险承担的成本。前两种是与所有权的剩余控制权这一权能相关的,第三种则是直接与剩余收益的索取相关。具体而言:(1)管理人员的监督成本其实就是成本。它包括企业所有者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的成本(企业所有者为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而付出的获取有关企业运营信息的成本、所有者之间交换意见和作出决策而沟通信息的成本、敦促管理层执行决策的成本)和监督不力而导致的管理人员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2)集体决策成本是指当多个人共同分享一个企业的所有权时,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可能会不一致甚至会发生冲突,他们要作出决策就必须采用某种形式的集体选择机制(如表决)。当所有者之间出现利益上的分歧时,这种机制本身也会制造成本,即“集体决策的成本”,包括因决策无效率产生的成本和决策过程本身制造的成本。(3)所有权的第二种权能——剩余收益索取权也涉及很多成本问题,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与企业经营的重大风险相关的风险承担成本。因为这些风险通常都直接反映在企业的剩余收益中。
笔者认为,所有权成本是企业所有者获取和维护所有权而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同样用“机会成本”计量,而且由企业所有者承担。不过,这种所有权成本最终将在企业得到补偿——企业支付给所有者的报酬(除非企业失败)。因此,转换一下,可以认为,所有权成本即财务管理中的“(所有者)权益资本成本”,从而使所有权成本回归“资本成本”的逻辑体系。“(所有者)权益资本成本”可定义为企业支付给权益资本所有者的投资报酬,投资报酬又可分解为无风险报酬和风险报酬。这里,大致可以这样理解:管理人员的监督成本和集体决策成本对应“无风险报酬”,风险承担的成本则正好对应“风险报酬”。在财务理论中,“风险报酬”、“无风险报酬”均可以单独计量,只是要将“无风险报酬”分解为管理人员的监督成本和集体决策成本,并进一步分解成管理人员的监督成本和集体决策成本的具体成本项目,这个计量就困难了。
将“(所有者)权益资本成本”分解为“管理人员的监督成本、集体决策成本和风险承担的成本”,是一种理论上的创新分类,将有助于改进财务决策理论,使决策分析深入“分子”层次,考虑问题将更周全,并提高决策效率。为了区别传统的(所有者)权益资本成本的分类(如分为普通股成本、优先股成本、留存收益成本等),将“管理人员的监督成本、集体决策成本和风险承担的成本”总称为“所有权成本”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定义。
“所有权成本”概念还将企业与其所有者联结在一起,必将拓宽公司财务理论的研究视野。公司财务管理应该为降低所有权成本作出贡献。同时“所有权成本”概念为论证“所有者(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提供了支持,或者说,公司价值最大化也是为了“所有者(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了改善公司绩效,我们必须重视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公司控制权市场对所有权成本的影响,理论上值得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认真研究。
参考文献:
1、亨利。汉斯曼(HenryHansmann):《企业所有权论》(于静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路易斯。普特曼(LouisPutterman)、兰德尔。克罗茨纳(RandallS.Kroszner):《企业的经济性质》(孙经伟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沈艺峰、田静:《中国上市公司资本成本的定量研究》,载于《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谢德仁:《企业剩余索取权:分享安排与剩余计量》,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陈晓、单鑫:《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载于《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A.A.阿尔钦H.登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迈克尔。詹森威廉。梅克林(1976):《企业理论:管理行为、成本与所有权结构》,载于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尤金。法马(1990):《契约成本与融资决策》,载于陈郁编《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汪丁丁:《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钱颖一:《企业理论》,载汤敏、茅于轼主编《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第一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13、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易宪容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4、王宁:《企业融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裴平:《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胡玉明:《论资本成本会计》,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17、李笠农:《探寻新的模式——从所有权到国有资本经营体制的创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殷召良:《公司控制权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9、刘芍佳、从树海:《创值论及其对企业绩效的评估》,《经济研究》2002年第7期。
20、孙铮、吴茜:《经济增加值:盛誉下的思考》,《会计研究》2003年第3期。
21、魏明海:《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会计研究》2003年第2期。
篇9
1 电子资源的含义与特点
1.1 电子资源的含义
电子资源又称电子信息资源、电子馆藏、数字资源,是相对于传统的纸质资源而言的,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一种数字化信息资源。图书馆通过购买、租用、自行开发、建立镜像、链接等一定方式,为用户提供使用信息资源[1]。它有三种类型:即电子出版物、网络资源、图书馆自己组建的数据库。它具有下载方便、不占物理空间、可远程访问、更新快等优点[2]。
1.2 电子资源的特点
1.2.1 检索功能强,检索手段方便、快捷。只要有网络,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检索软件进行跨库检索所需要的文献资源,以知网节点的方式链接相关文献,不仅大大节省了读者查阅资料的时间,而且在提高了馆藏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提升了读者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1.2.2 实现资源共享。纸介质文献如图书和期刊,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有一位读者借阅,而同一种电子资源可在同一时间段内供多名读者同时使用,极大地提升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1.2.3 存储模式多样,内容更新较快。电子资源能充分满足广大读者的多元需求,特别是90后在校大学生,因为他们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数字资源的使用得心应手,手中的智能手机已形成了馆外阅读电子资源的大平台。
2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现状
2.1 电子资源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于1995年就启动了电子资源建设,主要是书目数据库建设、计算机编目与网上借阅。2006年图书馆新馆建成后,将加大电子资源建设作为提升图书馆建设质量的抓手,并提上议事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我馆现拥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2个,自建数据库3个,电子资源存储总量高达695GB。我馆主页中的“电子资源”包括中文数据库、外文资源、试用资源和自建数据库四个子库,不仅初具规模,而且文献资料已初步形成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相一致的结构化馆藏体系,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也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服务。
2.2 电子资源建设的特色
2.2.1 硬件设施。我馆在网络设施方面,构建了图书馆局域网与校园网、CERNET和Internet连接,读者不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均可通过互联网访问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我馆同时建立了分类科学且与纸介质分类编目相一致的光盘数据库、镜像站和网络虚拟资源相结合的电子资源保障系统,建立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精品教学资源视频资料、优质视频资源共享平台,为广大师生检索和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2.2 数据库资源。近年来,在注重电子资源建设的同时,我馆积极引进多种服务模式的电子资源:建立镜像站4个,开通与教学、科研相长的网络数据库,购置了博云非书资料管理系统。我馆拥有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远程访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本地镜像版)、维普镜像、人大复印资料等资源。在工具类资源建设方面,拥有万方中国科技视频数据库电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财经报刊数据库。结合作为独立学院的特色学科建设,我馆拥有银符模拟考试系统(试用)、网上报告厅(试用)方正Apabl电子图书、创业数字图书馆、就业数字图书馆、国泰安数据服务中心、读秀中文学术搜索;外文资源有SIAM全文电子期刊、OA资源服务平台、ACM Digital Library,可为读者提供及时、快捷、全面的多种载体的信息支持。近年来我馆将服务向微型化、智能化、移动化方向转型,主动实现同教学单位课程建设的需要相对接,自主开发“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优质视频资源共享平台”等,构建与读者共建共享的新型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形成“纸质文献+数字文献+自建特色数据库”三位一体的文献馆藏体系。
2.2.3 提供的服务种类。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电子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的需求。基于此目的,我馆积极为读者提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精品教学资源视频资料、优质视频资源的检索和下载,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课程检索、下载所需资料学习,另外还有参考咨询、情报检索、定题服务、检索培训等服务。根据读者留言将随书光盘资料上传到网上,供读者在线阅读和下载使用。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我馆服务呈现多样化。图书馆的服务由传统的借还书、阅览、咨询等向多元化功能发展,数字资源服务、微信服务、学科联络服务、阅读推广服务等新的服务手段和方式不断拓展。我馆相继启动的网络服务项目可以帮助读者“足不出户“获取本馆没有的资料;创建的“微”学科营销团队可以促进图书馆与教学单位或个人的交流;通过外借、阅览、参考咨询、公益讲座、网络服务、移动服务等方式推介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基本涵盖了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形成传统服务与数字服务相融合的现代化服务新格局。
3 独立学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资源系统整合度不高
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应用是建设电子资源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不同格式的信息整合,使其相互融合,无缝链接。用户可以在一个界面上对多个异构的网络数据库进行同时检索,多途径、多角度利用馆藏资源,从而提高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整合后的资源有利于系统对各数据库的统一操作,既节省了用户操作多种数据库的时间,也充分体现了电子资源的价值,提升了信息服务水平,实现了“满足广大师生对多种信息需求”的建设目标。目前,我馆正在着手做这方面的工作,计划整合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管理系统和优质网络视频课程资源管理系统,把两个平台融合为一个平台,为进一步提高读者使用资源的便捷度打下基础。
3.2 专业技术人员欠缺
图书馆搞电子资源建设必须有一支专业技术队伍做后盾。他们除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网络知识,还应具有对无序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筛选、识别、评价等能力,同时还应对电子信息资源的信息载体、信息内容及格式技术进行正常的维护,以保证馆藏电子资源得以长久保存及正常使用。我馆专业人才和技术人员相对较少,人员结构也有待优化。从专业结构来看,大部分馆员没有图书馆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习背景,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图书资料信息化的建设。为此,我馆在引进复合人才的同时,要加大在职人员多内容、多形式的业务专业培训,通过对新知识、理论、技术的再学习,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便捷服务能力,为电子资源整合系统建设提供长期的技术保障。
3.3 宣传力度不够,资源利用率较低
在阅览室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咨询怎么借书、怎么下载光盘之类的问题。这一方面说明有些学生没有重视图书馆的基本常识,另一方面反映出图书馆自身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这是导致电子资源利用率低的因素之一。另外,电子资源从采购、整合到开发利用等没有建立同用户实时交流的机制,加上独立学院经费不足的制约,不可能满足学院所有专业教学与科研的需求,而只能根据各教学院系特色专业、重点学科建设的重点需要购买电子资源,为此,也影响了读者对电子资源的使用。
4 优化建设电子资源的策略
4.1 加强电子资源建设,优化专业资源结构
首先,随着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部分教师在外文文献的需求上将会逐步加大。因此,我馆应在全文型外文电子期刊、电子图书方面加大资金投入。而面对目前图书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可以停订利用不好且读者需求少的数据库,引进读者非常需求的数据库[3],这样能更充分地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其次,要根据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自主开发有特色、有个性的数据库,对我馆丰富而有专业特色的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从而形成具有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特色的品牌产品。
4.2 有效整合电子信息资源
电子信息资源整合是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核心,而网上免费资源的整合在电子信息资源整合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之一[4]。我馆从2014年开始根据本校的学科特色及科研需要,组织管理人员对网络上各种信息进行细致的分析、筛选与研究,并根据用户特点,对网络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整合,使杂乱无序的信息有序地存放于数据库,提高信息检索的利用率。我馆下一步计划构建一个信息检索平台,读者通过这个平台将检索结果链接到不同的数据库,可以实现跨库检索,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全方位的信息需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建设我馆有特色的电子资源库,一可以充实我馆的馆藏资源,二也缓解了我馆经费紧张的尴尬局面。
4.3 优化、整合资源管理系统,构建社会化网络分享平台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教师和学生对网络课程资源的需求,我馆计划将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管理系统和优质网络视频课程资源管理系统整合为一个平台,以便提高读者使用资源的便捷度,并将继续重点建设100门课程的优质网络资源,使平台资源总量增加到11万件(篇或条)以上。另外,图书馆要充分利用Web2.0技术,采用微博、博客、RSS 等形式,主动到学生喜欢去的网站搭建平台,包括学术交流区、问题解答区、推荐服务区、经典书评区等,让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分享以及新书的推荐和评论,这样把传统的、单一的信息服务变为互动的、个性化的高效服务。
4.4 重视宣传教育,开展专业知识培训
从笔者多年来从事图书馆工作的经验看,较多的读者只关注纸质资源,真正使用电子资源的读者较少。所以,图书馆应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工作,让读者及时了解图书馆有哪些电子资源,有效避免读者不知道图书馆有哪类电子资源,或者只知道少部分电子资源,这样对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要多开展电子资源的使用培训活动,使读者掌握检索电子资源的技巧与方法,从而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及使用效果。另外,图书馆在建设电子资源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用户信息素质的培训,以提高他们更加快速、有效地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篇10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现代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概念定位是应用工程科学、技术科学、数学、系统科学及社会科学知识,对人员、物资、设备、技术、能源和信息等组成的各种系统进行设计、评价、决策、改进、实施和控制的一门学科。
概括地讲,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要具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其知识结构应建立在工程技术平台、管理学平台、经济学平台、法学平台这“四个平台”的知识体系之上。四个平台的课程内容如下:
(一)工程技术平台的知识体系
工程技术平台的知识体系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从事与工程、特别是土木工程有关的管理的学科基础。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有别于其他管理的基石,工程管理人员若不懂得工程技术的相关知识,就无法实施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首先应该是工程师。
(二)管理学平台的知识体系
管理学平台包括通用管理学和项目管理方向管理学两个方面。在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管理学规定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而且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既培养工程师,也培养管理人才,工程管理人才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性人才。
1.通用管理学知识体系
通用管理学知识体系由以下课程内容构成:运筹学、组织行为学、质量与安全管理、数据库应用、管理信息系统、ISO质量管理体系概论、风险与保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PMP)。
2.项目管理方向管理学知识体系
项目管理方向管理学知识体系由以下课程内容构成: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工程管理软件应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施工企业经营管理、项目总控、外资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
(三)经济学平台的知识体系
经济学平台的知识体系是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知识越来越显得重要,而且在工程管理中,大量的管理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管理与经济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因此管理科学与工程(特别是工程造价管理)必须掌握相关的经济知识。经济学平台包括通用的经济学和工程管理方向的经济学两个方面。
其一,通用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由以下基本课程构成:西方经济学、工程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会计学、则务管理、项目融资、可行性研究与评价。
其二,工程造价管理方向的经济学知识体系,由以下课程构成:建筑工程概预算、安装工程预算、道路工程预算、市政工程预算、投资估算、工程估价、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造价软件应用。
(四)法学平台的知识体系
法律是调整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从事管理者必须熟悉、掌握、应用法律,因此法学知识也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知识平台,一般包括以下课程内容:建设法规、经济法等。
在四个平台基础上构建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体系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较完整地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业务素质能力的基本要求,也较好地体现了“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以及整体优化”的要求。
二、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在课堂上,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这些特殊情境(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探讨处理方案,在课堂外,帮助学生选择一个专题,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过程,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经验、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
案例教学法最早应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美国哈佛工商学院将案例教学应用在管理学科教学中推动了这一教学方法的普遍应用,目前它己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经济、商贸、管理、法律、教育等各类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将特定的情境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并在群体中展开共同讨论,使学生主动地进人特定情境和实践过程,建立起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在分析探索和讨论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它以其先进的“能力本位”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满鲜活性、灵活性、启迪性的教学手法和极具针对性的实施方式,成为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教学方法之一。然而,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出现之前,案例教学仍然多是以教师讲授的形式在课堂中出现的。尽管有一些教师讲解案例可以十分生动,有时候还可以将案例印发给学生边听讲边看,但是案例本身的特点不能充分展示,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案例教学模式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案例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和由其提供的无限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一)优点
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又称为学习情境(或学习环境)。这种教学环境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交互与交流方便、时间与空间开放等特点,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其中多媒体技术的超文本信息组织方式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他们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素养;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性,不仅可以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及创新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互助,促进合作精神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二)特征
第一,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作为该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和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而且为学生的学习和学习环境的创建提供无限信息资源,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本身就象教室、黑板一样,是学习环境的一分子。
第二,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第三,教学形式多样,提倡师生、生生、师师等多种教学因素的互动。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因素,结合东北林业大学的信息化硬件水平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课程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过程中探索教师和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挖掘、提炼、展示、讨论、评价案例的方式方法,寻找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培养和评价学生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能力的途径,研究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案例教学过程中所处地位和应当扮演的角色。
四、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案例教学模式的模型设计(图1)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建立在案例学习任务基础之上的,设计或提出学习任务是教学模式形成的灵魂:学习任务不同,教学模式也应有所区别;同一学习任务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学习任务的提出或设计又是以学习者特征分析和教学目标分析为依据的。通过教学目标分析,教师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确定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分析学习者特征,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智能水平,从而为正确提出或设计学习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从创设情境和设计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并通过相互协调的循环设计,最终形成稳定的教学模式。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将一个个学习任务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内置其中的认知工具(含会话与协作工具)有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内置的大量信息资源有助于问题的理解和可行性方案的提出。教学策略的设计为学习者指明活动的方向,提供可供选择的问题解决模式。
五、案例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效果分析
一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得到增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引用书本上的理论、独立寻找案例、独立分析和撰写学习报告、独立进行分析演讲、独立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一系列学习中的独立行动,摆脱了一贯依靠教师的倾向,大大锻炼了学生的独立自学精神,并使得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后来有同学表示,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展示他们的个人才华,一部分同学还争着要上台演讲,主动提问的同学也很多。
二是积极思维与创新思维得到发展。最近.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2006)说:“我们的高等教育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连贯性,这的确很重要。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完整、系统连贯地学习知识,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大学生可能直到毕业都来不及学到最前沿的课程。”这席话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传统填充式教学方法的弊端。而案例分析教学采用紧密联系现实,自学、讨论、演讲、面试等多种方式,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舞台,极大地推动了学生积极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发展,也获得了参与学生的热烈拥护。
三是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在案例分析中,让学生演讲,互相提问辩论、毫无准备地回答学生临时性的各种问题,这对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都带来了很多好处。由于学生事前有所准备,又有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对于讲演的好坏自然也有自己的看法,今后他们会去总结经验和教训。特别是今天的大学生就业往往遇到面试这个环节,如果在学校中从来没有得到锻炼的话,将给自己的顺利就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在案例教学前把这一点说明清楚,更鼓励了学生演讲的积极性。许多学生由于演讲的成功更增添了自信心。
四是开创了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佛莱雷种指出:‘役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过去的教学是教师一言堂,现在是群言堂。不但允许学生提问,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在下面谈论或商量问题。总的来说,课堂教学和学习气氛热烈、学生发言积极,学生自己的评分更具有神秘感和吸引力,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了推动作用。另外,在课前的小组学习准备中,学生主动自由讨论,常常争论激烈,一份案例分析报告经常要修改多次才能定稿,开创了课内外学习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六、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教学以讨论式教学为主,但也应注意和讲授式教学相辅相成。无论哪种教学方式都应在现代教育理念框架下,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在学习中感到问题无所不在。只有强化问题意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除注意克服落后的传统教学方式外,要利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手段,如现场调研、网络应用、CAI多媒体教学等。
案例教学需要创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案例教学重在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考试的目标、内容、形式也应随之改变。
篇11
众所周知,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统计学与数学的交 叉学科,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地位逐渐加强。经过21 年的《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探索,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 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教学手段 与形式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兴趣 不够高;
二、没有有效的适合本科层次学生学习的互动式教 学手段,从而使教学效果提升不明显;
三、学生通过课程学 习,却不能很好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及其实践的前沿发展动 态,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不能通过课程学习得到有效启发。 这些成为摆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人员面前的主要研究课题。 基于以上的不足,本文试图解答以下几个疑问:(1)是 哪些因素阻碍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2)从实 证检验角度验证对教学效果产生阻碍的因素进行改进,能否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3)推行“问题导向型”计量经济学教 学是否可以通过这些措施加以实现?由此,本文通过向地方 综合类高等院校(xx大学经管学院)财经类本科学生随机投 放《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为基础,利 用Ordered Probit模型进行计量,实证分析了教学质量绩效; 通过实证分析为“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寻找理论支撑点; 并提出从教材设置、多媒体互动环节、实验课时设置与利用 案例提高操作能力这几个环节入手来完善本科计量经济学教 学手段的教学建议。 本文的正文安排如下:(1)对现有《计量经济学》教学 研究文献的回顾与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创 新点;(2)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利用序次Probit模 型和实证分析;(3)最后提出从教材设置、教学安排与其他 交叉学科互动这几个环节的教学改革建议。 二文献回顾 计量经济学具有多学科(统计学、数理经济学、经济学) 知识交叉渗透的特点,一般本科学生都是在先修学完统计、 数理经济学及经济学基础课程后才学习该课程。计量经济学 教学日的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各类案例操作实践,掌握 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能够运用 统计工具与经济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 习和与工作打下基础。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 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 置和规范课程内容。教学应改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Ⅲ。大规模采用多媒体 教学,统筹安排实验课时与理论教学课时,建设教学案例库 来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计量经济学教学”’。 EDP(Exploration—Discussion—Practice)教学模式能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引导性、教学互动性、方法多样 性和措施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深刻理解 和灵活应用,激发其学习激情和创造力口1。通过组织学生参与 统计调查实践活动,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结合实际经 济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也未尝不是教学工作的新颖方 式“1。计量经济学自主性实验教学可以成为一种教学效果较好 的教学模式,适合于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计量经济学课堂教 学嵋““;指导学生重点学习一个统计应用软件的学习,掌握有关计算软件的操作技能,可以提高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 兴趣‘71【8】。
“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将前人提出的“研 究型教学法”与“案例型教学法”有机结合并加以拓展9。纵 观过去的计量经济学教研文献,“研究性教学”与“案例型教 学”的教学建议提出得非常具体、也较富有针对性。但不足 的是,这些论述基本停留在对教学现状归纳总结和教学建议 层面上,利用调查问卷信息的教学论文尚处在定性分析阶段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研究很好地利用调查问卷数据进行 相关定量分析,以序次Probit回归实证检验结果来验证前人的 理论论述;为“『口j题导向型”教学方式运片j在计量经济学教 学实践提供了实证依据,教学改革的教学建议因此也变得更 有针对性。 三数据说明与实证分析 从文献综述可以看出,众多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者普遍 认为:选用适宜的教材、通过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通过 学生与教师在课内外的教学辅助活动都会对教学效果的提高 产生正效应。为此,我们进行相应实证检验。 首先,将教学改革调查问卷设计为两部分:教学现状问 卷与教学改革意向”。在)【x大学(地方综合类院校)经管学 院大四学生中随机投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6份, 有效问卷比率达76.5%。该学院财经专业采用国内大多数二本 院校采用的传统计量经济学教材。教材以数学的公理化、形 式化为基础,该校计量经济学教学环节共48课时,形式为考 试科目,教学注重数理逻辑推导与定理证明的知识连贯性, 但理论联系实践尚待提高。 学生反馈信息显示学生修学完计量经济学课程后对该课 程的认识:有10.87%的认为对将来学习工作有用,用处不大 的达到69.48%,认为无用的为20.65%。这说明现有的计量经 济学的核心课程地位与重要性并未在教学中充分表现出来。 另外对现有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满意程度来看:表示对现有教 学满意的为11.96%,比较满意的为40.22%,不太满意的 34.78%,不满意的达13.04%。从这一结果更看出现有的教学 尚有改进的余地。表l对教学现状其余部分加以说明。在教学意见部分,问卷显示认为现有计量经济学选用的教 材不合适的主要原因:(1)认为课本内容过于复杂;(2)难以 理解的比率为61.29%;(3)认为课本内容太浅的为3.37%;(4) 课本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为33.87%;(5)认为教材质量尚待改进 的为1.61%;(6)其它理由为1.61%。对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 中不满意的意见集中在:(1)公式推导部分的枯燥乏味为 56.52%;认为计量分析解释部分繁琐为34.78%;(2)实际经济 含义解释过程冗长无味的占22.83%;(3)联系实际经济现象的 讲解不够精彩7.61%;(4)其他部分为4.35%。而对教学改革 的建议则认为应该增加实际案例讲解达60.87%:应增加计量统 计软件使用讲解为35.87%;增加多媒体互动环节教学的为 33.69%;增加实验教学(上机实践)为43.48%;增加总课时安 排的为9.8%;其他要求为2.17%。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现 有教学模式创新的努力方向。问卷调查数据还显示,学生愿意在白备电脑或网络机房学习使用统计软件的比率高达56.74%,不愿意的仅为1 8.265%;无所谓的比率为25%。由此也看出创 造条件激发学牛学习统计软件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可 操作性。反馈信息对增加案例教学环节与问题导向犁教学法的 建议集中在:(1)通过阅读经典计量文献,增加计量经济学论 文研读与分析为14.13%;(2)增加与国际贸易、会计学、市场 营销、财政学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经典案例的论证分析上的为 48.91%;(3)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分析的为20.65%; (4)提出以学期课题形式,在老师指导下实际解决现实问题 的为35.87%。另外对是否愿意利用所学知识,协助教师完成科 研的反馈意见显示:同意的为51.09%,不同意的为27.17%, 无所谓的为21.74%,这也反映出学生急切希望认真学习计量经 济学课程、更好地学以致用的热情。 为得到定量分析结果,我们采用序次Probit与序次Logistic 回归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检测“。首先因变量为对现存计量经 济学教学的满意程度,用Y表示,Yt的分类为{2-“满意”,l_ “比较满意”,o=“不太满意”,一l=“不满意”};对有无统计 学课程的前期课程准备为xIl’其取值分类{l=“满意”,o=“不 满意”,;对选用教材的满意程度为)c12t,其取值分类{l=“满 意”,o=“不满意”};x3t、)(0、X5I x翻分别表示对是否需要 进行统计学课程的前期准备、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否采用 案例作业进行教学与有无上机实验课教学环节,其选项定义分 类均为fl=“有”,o=“没有”}。回归检验结果见表2与表3。从表2与表3的分析结果来看,表2中卡方值、Pseudo R2均大于表3中的结果,同时回归结果也较为合理,所以选 择Ordered Probit作为回归模型。序次Probit回归检验结果显 示有无统计学学习背景与对现有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呈现弱 相关性,但在序次Probit回归显然比检验要比输出的渐进z从实证检验结果清晰地看出,增加计量经济学教学统计 软件讲解、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有效采用、增加实验教学环节、 利用实际经典案例进行授课以及改进计量经济学教材选取, 会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其作用排序呈现递增的态势。从这几 个方面入手能够有效改进计量经济学教学质量与学生对该课 程的重视程度。而有无统计学等课程的前期准备虽然在实证 检验中表现出与教学效果的弱相关,但这并不能说明前期课 程的知识储备不重要,结果只是反映出计量经济学教学在课 程前半段的统计学基本知识的回顾可一定程度弥补统计学课 程缺失给计量经济学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教学建议 对于以培养满足地方建设需要人才为目标的地方普通高 校来说,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能力,增加学生就业机率成为教学首要目标。通过计量经济 学这样的交叉学科课程改革,形成具有特色的“问题导向型” 教学模式,十分具有现实意义。从实证结果中可以发现“问 题导向型”教学模式可以从教材改革、案例讲解、用好用活 多媒体互动环节、增加实验教学环节,以及引导学生参与相 应课题的研究等形式来加以完善。
由此,本文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l以选择适合的教材为切入点。根据笔者在国外留学以 及回国任教担任计量经济学专任教师的授课经验发现国外对 于计量经济学本科阶段教学中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由易到 难,具有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本科初级计量经济学值更为准确,可应用LR卡方检验结果验证xlt是否应该被剔 除。同时,利用Likelihood.Ratio检验是否应该将xlt剔除出 回归方程式,其结果显示LR般1)2=10.32,Prob>t2.司.0132;说 明原有orderedprobit模型中Xlt不可或缺,学习统计学前期课 程对回归方程式的贡献显著,无法剔斛101。ECON315与理论为主、实践辅助的本科中级计量经济学 ECON435和其他计量经济学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类课程组 合。课程设置具有梯度,能较好地将理论、实践和案例教学 结合,凸显出计量经济学经济与管理类主干核心课程地位。 在这方面我国地方高校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尚无法达到,因此 选择一本好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入手引导学生自助学习,尤为 重要。采用国外主流本科计量经济学教材的中译版,如东北 财大出版社出版的希尔等人著的《初级计量经济学》与詹姆 斯H.斯托克、马克w.沃特森著的《计量经济学精要》的中译 本,教材偏重实践应用,大量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实例贯穿 全文,较适合数学功底不强的文科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可 作为普通高校财经专业学生《计量经济学》入门教材的首选。 2提倡互动式教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对于各教学章节,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 辅以实验教学环节,让学生先模拟课本例题,完成课后习题。 对于理论教学部分更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 多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板书的电子版,完全照抄课本内容,知 识传授过程完全“一言堂”的弊端。采用声光影结合,通过 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经济现象,模拟采集经济数据的全过程, 通过统计软件运行演示,对统计结果的注解与分析来指导学 生更为直观与具体地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用途。指导学生通 过课后使用统计软件完成布置的习题与小课题,以抓问题主 线为中心,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研改革下一 步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3以加强实验环节来夯实教学效果。建议增加实验课程 课时,利用实验课指导学生掌握一种统计软件基本操作。在 实验课环节中,充分利用学校网路机房的硬件资源,通过对 上机实践、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来熟悉该软件, 引导同学自主完成统计回归分析与简单统计编程的练习。提 倡实验教学中采用导师指导下的学牛自主研究,将学生划分 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研究课题(现实经济问题的处 理)。小组内部采用组长负责,自主寻找感兴趣的小课题,利 用业余时间搜集实验数据,选择应用模犁及进行小型科研创 新,完成计量分析,最终合作完成最终研究报告,做剑学以 致用。 4通过与其他财经课程的横向合作丰富教学案例库。货 币银行学、宏观与微观经济学、财政学、市场营销的实际案 例比比皆是,可以借鉴使用。备选案例还可从教师的研究课 题、历届学生的统计调查分析实践材料、以及统计教学案例 集中抽取,构建教学案例库,以备教学实践。 5提高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兴趣小组 来提高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科研与教学实验中,利用团队的 能力来实际解决经济问题、提高他们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工作能力。
利用知识竞赛和论文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将所 学的统计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利用竞赛、知识问答、学 术研讨会等方式启发学生“比学赶超”。 6改革现有成绩评价制度。学校往往采取闭卷考试这种 单一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水平,这种评价方法重知识考核, 轻能力考核,造成学生平常不用功、考前搞突击,只注重书 本知识学习、轻视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 模式,避免以期终考试成绩定终身的情况,将卷面成绩和平 时上机实验成绩和课程论文的成绩结合起来评定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