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活动周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校心理活动周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校心理活动周总结

篇1

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蕴涵着素质教育理念。《纲要》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的栋梁,他们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精神,影响着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不少大学生因心理障碍的困扰,影响了身体健康、学习与生活、人际关系,甚至意欲轻生。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一直注重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适应新的要求提供参考,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更好地开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心理学理论简述——体育课程新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来源于希腊文,属于哲学范畴。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就这样,心理学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客观规律的科学。科学的心理学是在描述心理现象的基础上,对心理现象进一步说明,并揭示其规律。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恩格斯曾把这些心理现象誉之为“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 感觉和知觉是人对所注意观察到的事物产生的心理活动,人们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着,从而获得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知活动,被称之为思维。在人脑中浮现人们对感知过事物的形象,心理学称为表象。对人脑中的表象再加工的过程,产生了人类特有的形象思维和创新事物一种心理现象,即想象。由此可见,感觉、知觉、思维、表象和想象这些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记忆是对构成这个连续过程起重要作用的一种心理条件。记忆是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方式回想起来,以某种痕迹铭记在头脑中的各种事物的心理活动。以上所描述的各种心理现象,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对客观事物与对象在认识方面的心理活动。同时,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也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热情或冷淡、喜爱或厌恶、高兴或烦恼等感受和体验,心理学上把这些态度体验,称之为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心理活动。可是,人们并不总是满足于对事物与对象的认识、感受和体验上,常常根据自己的对事物与对象的认识与态度体验上,进一步改造客观事物和对象,进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这就产生了人的动机、意向、决心、坚持性等意志方面的心理活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这三方面的心理活动,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三种心理过程又以其彼此制约、相互联系而构成人的整个心理过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包括心理学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体育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他们对体育的认知、情感、意志这三种心理活动是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的。如果学生不能从体育课程的学习与锻炼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就不可能对体育产生积极的兴趣,学生如果产生“身顺而心违”、“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心理问题,体育课程目标就无法实现,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评价都无从谈起。因此,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既要快乐,又要能吃苦。

3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社会生活环境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其本身固有的个性,他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是动态发展的,心理上表现出下述几个方面的特点。

3.1 智力发展水平达到高峰

大学生较中学阶段,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观察力显著提高,并且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所以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显著变化,对事物的认识开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从广泛的范围内观察问题,全面地思考问题,能够抓住问题的基本轮廓,不会忽视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辩证逻辑思维占优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喜欢独立地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2 情感情绪丰富而强烈

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发育逐渐成熟,接近于成人水平,处于体力充沛和精力旺盛的时期,有活力,热爱生活,富有激情。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范围日益扩大,注重与同学间的交往,社会性逐渐增强。随着他们生活空间的扩大、思维空间的扩展延伸、知识的积累与文化层次的提高,导致大学生情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另外,大学生心理成熟又落后于生理成熟,价值观念尚不稳定,学习、生活、同学之间与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等变化,都会引起学生情绪的波动,容易偏激、冲动,心境变化快,因而大学生的情感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是不稳定的,情绪变化起伏大。

3.3 自我意识增强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及对周边事物的认识与体验。它是人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综合体。大学生生理发育已经成熟,心理也在不断地成长,文化素质越高,其自我意识就越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尊心、好胜心增强,处处显示自己的独立,有自己的主见,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同。更加关注自我的发展,力图在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根据时展的要求,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的模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使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认可、关心支持,反对教师把他们看成孩子,所以,处处显示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要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3.4 社会需求迫切

大学生在校时期的学习与生活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是大学生与社会接轨时期。接受大学系统严格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后,大学生思维独立性不断提高,喜欢发表自己独立思考后提出的观点,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增强自信。正因为如此,他们关注着国内外社会的发展,评判着各种社会现象,希望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独立思考后的想法,去改变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现象,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与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大学生这种迫切加入的社会需求,支配、指导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对他们大学时代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重要心理依据。

4 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构建的设想

基于以上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本文着眼于教育学语境中的课程建构,采用了“泰勒原理”所阐述建构课程所必需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的基本课程理念。因此,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设想,整体上应包括四个部分:

4.1 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教师应该通过挖掘学生理智与情感诸方面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确立学生的价值。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等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有着引发动力、定型化、补偿化作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目的是完美人性的形成、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及人的自我实现。教育目标和目的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体育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当然,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也要关注学生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该突出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把体育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占教学主导地位的理念转向教学引导者与组织者的理念,以学生情感体验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题,充分发掘体育学科内外的非智力因素教学资源,让大脑左右半球协调发展,真正有效地促进个别化教学的发展。

4.2 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关注学科知识结构

结构主义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人们对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并以意义和结构而构造起来的模式。布鲁纳认为:“每种学科都有其结构。”因为各科“知识有其内在的联接关系,即内在的意义”,结构恰好似联接各种中心观念的结子。从客观上讲,“一些事物被欣赏、理解和记忆,这些事物必须是恰当地安装在具有内在意义的结构之中的”。奥苏贝尔也认为,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因此,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归为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现行高校体育教材文本是多样化、丰富多彩的,具有显性特征的学科,每篇内容都具有相对独立的非线性复杂知识系统。体育教师若能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解构和重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认知图式的丰富和“扩容”,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问题的表征和解答,进而最大限度上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体育课程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上,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融合,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顺应或联合,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影响学生接受性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从学生方面讲,如能认识和理解体育这一学科的构造,他也就懂得了体育课程的意义。

4.3 体育课程实施——关注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智力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这一认知过程需要学生通过主动思维,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来建构对周围环境事物的理解与解释。大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增强,使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低级知识的掌握,他们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综合加工各种知识与信息,创造出新的技能、知识和方法。因此,体育课堂内容的实施,要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训练,体育课堂教学不能机械灌输。另外,他们也反对教师把他们看作孩子,反对“填鸭式”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反对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的支配方式。当然,这些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也违背了注重学生心理的教学理念,在体育课程实施上,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解读理论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严密的理性思维意识。

4.4 体育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

能力发展是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我们体育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关系,一定量知识的积累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和训练的介质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反过来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知识的高效掌握。在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显性的体育能力,如掌握动作情况、成绩标准等,更应重视对学生隐性的体育态度、体育习惯、情感意志以及交往和合作能力等心理标准,在体育课程新模式下的体育学习中,学生的心理感受应是:对体育运动的期盼;健康向上的自信心的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重视心理健康,是体育课程新模式与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重要区别。

5 小结

本文对心理学视野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论述,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应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设想:课程目标的构建应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课程内容的构建应关注学科知识结构;课程实施应关注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智力;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以期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谭炳坤,萧子健.现代西方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249-252.

〔2〕滕大春.今日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5-59.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4):17-20.

篇2

高校辅导员的困境

随着国家对于辅导员工作的重视,高校辅导员工作较之以前已有了很大改观,政策上支持、工作舞台的拓展都给辅导员工作指明了道路,但也存在工作积极性缺失、消极怠工的情况,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诸如:深层次的自身认同感缺失,加之不同层面的地被强调、被熏陶,“要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你们(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是无比高尚的”,找不到职业认同感;大力扩充辅导员队伍的过程中,大量的非思政、非心理、不热爱学生工作的人进入到了这支队伍中来,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方法不当、工作难以开展的局面,找不到职业成就感;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面对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且很多变数的学生而主要关注的对象又是困难学生、“问题学生”或者发现学生中存在思想偏差的,在长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收集了太多的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的累积,正在大量地消耗辅导员自身的心理资本,而心理资本对于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并且学生也会感受到自己老师身上的这种负面情绪、甚至会被迁怒。所以辅导员本身探寻提升心理康复能力强化心理资本的道路就变得非常之急迫。

高校辅导员强化自身心理资本的对策

(一)良好的辅导员协作团队,走好专业化发展道路。

目前高校中的辅导员队伍都是细化到各个学院,一个学院一般情况会配备二到四位专职辅导员,在具体工作安排中,应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以及辅导员自身的能力素养,有的放矢的做好辅导员团队建设,分工合作,负责党团、负责资助、负责就业、负责新媒体等等、这样在工作中辅导员本身更加能够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也更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认可,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成功带来自信,自信继而引发自尊,在这种长效性、稳定性的工作格局中,也能适度地减少焦虑,从多个侧面使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二)注重加强心理学理论学习和实践。

这不是一句空话、套话,很多辅导员在进入实际工作中,因为要处理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从而丧失了对于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故步自封。2014年3月24 日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就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就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以及危机处理部分专门作出了规定最基本要求是可以很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熟悉常见的一些大学生挫折心理,掌握倾听、共情、尊重等沟通技能,避免或减缓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更高的要求就是具备心理咨询师的资质,可以独立的识别一般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以及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症状并进行初步评估,能协助专业人士开展有效的相关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抛开曾经的工作学习背景,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我们需要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掌握和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我们也才能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应对。例如:心理咨询中讲求的一大原则“积极关注” 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并引导求助者积极的价自我关注。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这个是很值得借鉴的观念,对于我们的学生和我们自己都应该予以积极关注,这样做有利于疏解不良情绪,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心理内驱力,达到强化心理资本的目的。

(三)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找寻实操应对技巧。

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总是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不顺利,有的人可以奋勇前行而有的人却会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拥有强大的心理康复能力,就应多检试一下自己的观念,看是否存在一些错误信念,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如前文所述深层次的认同感主要是源自我们内心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干辅导员没有出路、我是名校毕业竟然做辅导员等等,只有我们自己转变了观念,正确的认识自我及工作才能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实际应对技巧当然因人而异,但是根据我国心理学家郭念锋1986年在他的著作《临床心理学概论》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是标准(1)心理活动强度;(2)心理活动耐受力;(3)周期节律性;(4)意识水平;(5)暗示性;(6)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作为辅导员我们可以注重在保持工作生活的周期节律性以及适度的社会交往上找寻突破口,合理规划时间并有详细的工作计划,加强辅导员队伍中的相互经验交流等。

加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主要强调了采取科学的方式去引导、帮助学生面对和疏导心理问题。作为学生引路人的高校辅导员更应该拥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强大的心理资本,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方法和途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教给我们的学生我们自己都尚不具备的知识或技能!

参考文献

篇3

心理学知识;思想政治;逆反心理;人格魅力

从以往的思想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得出这么一条规律,就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成败决定于教学师生的心理状态,与其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教学师生的心理状态正常或者良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之效果会很差。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在学校思想政治课中,会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用。

1 心理学知识在学校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

兴趣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需要,如果人没有需要,就不会对任何特定的事物产生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和条件,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心理学知识在学校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主要变现在三方面。

首先,满足学生的好奇求知需要。学生主动观察事物、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做学习的能动者和主动者,这就要求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思想政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并且巧设场景,揭示新事物,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这种好奇心抓住学生的心理,迫使他们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并且使学生有意无意的接近了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巧妙的化解他们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另一种乐趣。争取做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优化课堂教学实效的多重效果。

其次,满足学生的好玩娱乐需要。人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动,尤其是孩子们,这也是他们接触社会,认识世界的一种本能的学习。在思想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思想政治课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无形的思想政治知识用图片、动画、视频等等表现出来,化静为动。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有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能主动进行积极地思考和探索,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加全面深刻,同时也满足了娱乐的要求。

最后,满足学生渴望成功的需要。有奋斗的目标,才会有动力,才能走向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的目标或者要达到的标准,只有有了渴望成功的需要,才能为了这个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我们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知道,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学生的表现得到老师的表扬,心理就会得到极大的满足,然后会更加有信心和更加努力的去做事情。学校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2 心理学知识在学校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2.1 增强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思想教育课与其它的理科教学存在很多的差异,它的教育性极强,并且存在着各种的矛盾,这些矛盾深层次体现在心理因素上如: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等;浅层次体现了人们的不平衡心理。心理学着重研究的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和其规律的科学性,但侧重研究的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将心理学引用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实践总结,形成了科学的、行之有效原则方法,例如: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等等,并且很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运用心理学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更强,更有发展前途。

2.2 运用心理学的个体差异性更有针对性

世界上不会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不会存在两个完全的人,每个人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尤其心理差异更是大不相同。人在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为我们所说的个性心理差异。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特性和心理特征,教师才能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一般最常用的是激励法和暗示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性格内向、懦弱、害羞的学生的优点,不断的给予激励和肯定,从而发挥学生的潜能;针对那些性格外向、泼辣、自以为是的学生,暗示法可能比激励法更有效果,教师通过不断的暗示如:眼神、表情、姿势等,对他们的心里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

2.3 预防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人们在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与教育者愿望背道而驰的心理即为逆反心理。现在的学生自尊心都很强,他们也需要得到尊重和重视,教师需要注意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方式,要遵循事实基础,实事求是,既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胡编乱说;讲课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只照着课本宣读,要讲究艺术性,增强感召力;合理适当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置之不理,这些方法都可以削弱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另外,学生教师之间应该相互沟通,互相尊重,人格上平等,争取做到既是朋友可以谈心,又是师生可以传授知识。

2.4 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人格魅力

思想政治课比其他的课程教师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在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这方面,要有号召力和感召力,说出来的话使同学心服口服。教师的心理素质的优良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学生接受的程度,所以学校务必加强教师的培训,才能引导学生的良好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自身修养,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塑造一个阳关的形象去感化和激励学生。

3 结束语

当今这个世界竞争激烈,周边的诱惑不断,如何把握自己十分的重要。尤其是青少年很多思想还不是十分的成熟,极易走上偏路,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就突显。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关键,而运用心理学可以很好地辅助思想政治教学,使得教学效果显而易见,使得学校师生的整体素质上升,为社会培育更多的优良人才。

【参考文献】

[1]文冰.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心理学知识的运用[J].教学改革,2012,11(06):89-91

[2]王京军.心理学知识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J].论教谈学,2012,03(08):67-69

篇4

一、心理语言学与阅读 

“语言理解”是心理语言学集中讨论的话题,简言之,就是研究人们是如何理解语言的,其中包括言语感知、词汇提取、句子加工和语篇理解。而阅读正是将这四个过程进行综合运用的体现。 

在语言感知条件的研究方面,“语境”是影响言语感知最为重要的条件。语言感知研究的另一个领域是“书面语言理解”的研究,这牵涉到“视觉感应”、“字母辨认”、“词意确定” 以及“信息记忆”和“信息组织”等方面的探索。在“词汇提取”的研究方面,其探索主要集中在“词的基本元素”、“心理词汇的研究方法”、“影响词汇提取和组织的因素”和“词汇提取模型”等四个方面。马斯伦(marslen)和威尔森(wilson)提出,当一个人听到一个词的时侯,该词所有的语音邻词都会被激活。无论是哪一种理论,都很难适用于解释语言理解复杂过程的全部,但是,每一种“模型”都强调“激活”理论。 

句子理解是语言理解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够理解语言,是因为信息接收者和信息输出者的心目中有着共同的语法规则或“约定”。然而,句子理解研究并非如此简单,这里还牵涉到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问题,仅以a说的“it’s too warm here.”一句为例,如果b从该句的字面意思去理解,他很可能就没有理解a的真正指意。因此,句法加工便是心理语言学在语言理解方面所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句法加工的研究涉及到“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关系”、“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句子结构的分解”和“从句的加工”共四个问题,主要探讨人们是如何通过句法加工来理解复合句及其指意的。 然而,要正确理解语句,句子记忆也是重要的一环。 

“语篇理解”的研究而论,基本上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语篇连贯和理解策略的研究、语篇记忆的研究和语篇处理的研究。就语篇连贯的研究而论,由韩礼德和海森(halliday & hasan) 提出的“上指”(anaphora) 和“下指”(cataphor) 成为语篇连贯研究的一大主题。但无论是“上指”,还是“下指”,讲的都是语句紧密连结与语篇连贯的关系。在语篇理解策略的研究方面,语篇信息的“已知或未知策略”、“直接匹配策略”、“搭桥策略”以及“回顾已知信息策略”成为讨论语篇理解的重要思考线索。有关语篇记忆方面的探索,由巴特莱特(bartlett) 提出的有关人类认知系统的“组织计划构架”仍影响着当今心理语言学有关语篇记忆的研究,他认为,记忆是活跃的、有创建性的,是有计划的。就语篇的记忆而言,“命题”和“推理”成为研究的中心。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不仅话题的辨认和句子的组合与语篇记忆密切相关,语篇理解也有助于语篇记忆。在语篇处理的研究方面,“语篇处理模型”成为研究语篇理解的中心内容,诸如“语境模型”、“连接主义模型”、“建构与结合模型”等,均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语篇理解的过程。 

由以上的语言心理学对语言理解的相关理论分析中不难看出,“阅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而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并非是读者单方面的’对号入座’式的单纯语言活动”。 语言学家古德曼(goodman)还曾把阅读的心理语言过程分为“体验”、“预测”、“验证”和“肯定或修正”等四个过程。这些过程构成了一个彼此相联的、周而复始的理解、消化和表达的循环过程。他所阐述的阅读心理活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概念能力、背景知识和处理策略等三者互相作用的过程。 

语言学家威德森(widson)教授1979年曾指出,“阅读不仅是获得信息的过程,而且是解释信息的过程。读者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取决于他原有的背景知识和语言信息的重要性”,“阅读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四方面意义的复杂的脑力劳动,那就是认字、释义、思考和贯通。” 这其实正是心理语言学观点对于阅读的总结和概括。归根到底,阅读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心理语言活动,通过赋予文字符号以意义,来达到理解作者思想的目的。因此,我们往往把这种阅读活动认为是“视觉的谈话”,是阅读者与写作者之间未谋面的交流。 

纵观有关语言学家对阅读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发现,阅读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并不是读者不需要任何努力即可从阅读材料中了解到不曾了解过的东西,也并不是仅仅辨认出文字即可;相反,阅读是一个积极的心理过程,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之间相互交流的主动过程。读者不单纯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通过运用其所学的语言知识、文体辨认能力、以往的阅读经验以及已获得的阅读技能,来充分调动视觉、记忆和想象力等各种思维能力的积极活动者。因此,阅读实际上就是一种读者不断运用头脑已有的知识,对读物所提供的文字信息及含义进行选择、推论、记忆,达到最后理解的心理过程,是一个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阅读的真正意义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是一种十分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 

二、心理语言学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依据心理语言学对阅读特点的研究,为高校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诸多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可运用的方法,并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启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过多的讲解及其他的语言活动来代替学生自己阅读的心理过程。单纯的老师讲解、学生听的阅读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不能投入更多的机会来实践阅读的心理语言学过程,因此违背了阅读的心理活动规律,学生的外语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因此,他们必定要经历从“非自由阅读阶段”到“自由阅读阶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读,同时不仅要注重精读课的教学,也决不能忽略泛读和快读的训练,培养学生具有通读、略读、查阅、评读的能力,要为学生创造符合心理语言学模式的阅读环境,让学生真正经历阅读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 

2、注重文化背景知识传播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背景知识是影响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一个人所赖以成长的文化语境将会直接影响他自己要说的话和对对方所讲的话的理解与解释。如果学生缺乏对这些背景知识的掌握,势必会影响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准确理解,有时甚至会产生误解。因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首先把与阅读材料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及本课文中呈现出来的背景信息解释清楚,要让学生知道这种语言的母语使用者是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的,要让学生了解母语使用者是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的,扫清阅读理解中文化知识方面的障碍,弄清历史背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3、鼓励学生提高自身潜力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是把零星的信息升华为概念,也就是将阅读材料的感知输入转化为对阅读材料的最佳理解。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理解是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外语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利用所掌握的文化背景和外语语言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全面准确地理解文字中所表达的各种信息。由此可见,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充分发掘并发挥自身的各种潜能,加强从语篇水平上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辨证、分析、推论及综合理解的能力。 

4、积极创建语境,加强学生阅读技巧的训练 

在阅读过程中,语境对于将文中信息作为语篇理解的线索,综合运用阅读技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建语境,是指找出篇章的理解所依赖的各种语内境,把握篇章内新的语义联结网络。篇章内部的语义联结,体现在段落与文章中心、段落与段落、句子与段落中心、句子与句子、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并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将此种语境的建构程序运用在课内外的阅读训练中,例如,如果学生掌握了可根据阅读材料上下文的信息及词的前后缀来猜测词义这一阅读技巧的话,就不会因一词的障碍而使阅读的内容支离破碎、无法理解。在语境中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技巧可以达到获取不同信息的阅读目的。 

5.、以阅读为切入点,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技能 

在以往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阅读所能培养的英语应用能力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阅读即“读”的能力。而资深的英语学习者及英语教学者都十分清楚这样一个道理,即英语运用能力其实是一种综合技能的体现。只有将听、说、读、写、译之技能有机融合,综合运用,才能体现语言之娴熟,其中各项技能本身无一不体现了将人类的各个生理感官系统功能相结合的共同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他方面的能力割裂开,应以阅读技能为切入点,综合并全面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综上所述,心理语言学从理论方面对语篇的理解和分析提供了研究的重要切入点,并从实践方面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给予了重要启示。笔者相信会有更多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加入到研究心理语言学对阅读教学影响的队伍中。 

 

 

参考文献: 

篇5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二者有着相同的目标,并且他们均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的总体趋势,然而他们侧重于不同地方面。心理教育倾向于心理,它重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则较为倾向于思想方面;并且它们具有近乎相同的内容;然而具体来比较,它们的内容又有着区别,侧重不同方面。

(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渠道以及方法不仅存在不同,同时又存在交集;心理健康教育较为侧重自内到外得感悟。如今高校通常通过开展心理咨询以及讲座等途径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与提升学生个人对于环境的适应以及个人调节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倾向于理论方面的指导以及宣传,注重自外到内引导;通常借助于榜样的示范以及动手实践等若干方法来改变学生思想模式,提升个人思想素养。将二者加以融合,不但能够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新以往的教育模式,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信心。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一)教育观念上的整合

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加以融合,第一步要做的是概念的整合;广大教职工应当深入地来了解目前高等院校里两种教育的特征以及当前的具体状况。教职工要认识到只有具备好得心理素养,才有可能具备好得道德品质。同时,只有好得道德素养,才可能具备健康的心理。高等院校在教育学生方面,要充分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它不仅满足了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且,还能进一步地提升高校所有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结合的过程里,高校相关人员应当将以往的教育观念加以创新,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地整合到思想政治教育里,让它们彼此协调,共同促进。

(二)目标与内容上的整合

两种教育在教育目标方面是一致的,然而各自所侧重的地方又存在不同;高校相关人员应当充分地了解两种教育所侧重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之上,围绕着人才的培育目标,把它们紧紧融入一体。除此之外,它们不但存在交集,同时还彼此关联;比如说,它们在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相同的地方。如今,大学生周边的很多问题都是思想与心理共同交织才形成的,处理这些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问题,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所以,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加以结合,彼此渗透,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更加有利。

(三)方法与手段上的整合

不仅如此,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所运用的教育手段又有所区别;在融合的过程里,应当充分地吸收二者中的优点,剔除劣处,更加有效地体现出两种教育手段的综合性优点;高校在实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仅要吸收、学习心理教育的相关知识以及技术,而且还要了解高校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以及一些心理活动特征,再加以心理辅导等一些手段,来创造一些更加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以及方法。将心理学的教育方法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里,高校相关人员可以更加容易地了解高校学生内心的心理,更有利于在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师生信任,这样对于老师的教育教学也愈加有利。在实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高校老师要有机选取、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引导学生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逐步发展。

篇6

一、案情介绍――一个手机引发的愤怒

2012年4月中旬上午,某男生宿舍5个男生集体来办公室,坚决要求调寝室。理由是他们都不能再忍受同宿舍李某的自私、偏执和强烈的报复心理,坚决不能和他再住在一个宿舍了。

这些带有攻击性的词汇立刻刺痛了笔者的耳鼓。笔者静静的、不厌其烦的听他们喋喋不休的控诉。四十分钟后,问题轮廓逐渐清晰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他们共同认为:其一,李某性格孤僻,不合群;不v卫生;不知感恩。案发前的周日下午,李某把垃圾篓弄翻了,把崔某的衣服弄脏,崔某和他吵了几句,然后就出去打篮球了。他新买的智能机(价值1600元)放在寝室里充电。等到晚上回到寝室,发现手机已被人在水盆里泡过,不能再用了。而整整一个下午,寝室里只有李某在洗衣服。于是崔某和其他四个学生都怀疑是李某破坏的。鉴于对这种“强烈的报复心”的惧怕,他们害怕有一天会遇到“另一个马加爵”,所以态度坚决,集体要求调换寝室。

我感到事情的复杂性,略加思索,便安慰他们,并保证一定会尽快了解事情的前后情况,不偏不倚的解决这个问题。我说:“放心吧,通过这件事情,你们一定能和他共同成长的。”

二、过程分析――逐层深入,步步为营

凭直觉推断:这是一个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

笔者决定用最拿手的“心理组合拳”理性思考,准确定位,重拳出击。

初步确定方案如下:其一,解铃还须系铃人,要顺藤摸瓜,从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和其他学生那里充分掌控李某的真实心理状态;其二,实施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其三,寻找“和平”解决双方矛盾的中间途径;其四,最大限度发挥经验效能,将该经验以合适的途径向全班推而广之。

三、实施方案――心理“组合拳”的威力

1.出拳第一招:挖地三尺,不着痕迹

笔者马上叫来涉事学生李某,从学习和生活谈起,跟他聊天。谈到寝室里面大家相处的情况,他很坦白的告诉我,崔某的手机最近在寝室里被水泡过。问及其他寝友的反应,他说:“也没什么”。谈话完毕,我发现学生思路清晰、语言简洁,就是有点内向,比较害羞。

接着叫来班长和班里其他男生,以了解男生寝室状况为由,“顺便”问问李某的情况。但这次,除了“孤僻、不合群”外,我还听到了“害羞”的中性词汇和“善良”的褒义词。

和李某家长通电话后了解到他在单亲家庭生活中长大。

怎么办?从调查心理健康状况入手。把李某同寝室六个男生一起叫到办公室,给他们统一做了SCL-90问卷。统计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所有上述调查过程显示,李某是一个勤奋上进,但性格孤僻,不善交际的学生。

2.出拳第二招:太极八卦,乾坤大挪移

接下去如何进行?决定以集体辅导为切入点,主动出击,化解矛盾。

首先给全班学生做了一次《人际沟通技巧》的讲座,,全班重点“严寒”地带的气候开始变温发热。

其次乘胜追击。一周后,待上次讲座的内容已被我推动、消化得完全融入学生的日常交往之后,在一个无课的下午,我和全班同学,在操场上做了一次主题为“沟通无限”的主题班会暨心理团体训练。通过团体合作、没有压力的谈话、儿时的游戏,让他们有哭有笑、有喊有叫。活动结束后,大家久久不愿离去,同学们之间的感情空前融洽。

在这种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中,所有的感情冰山都融化了。这个宿舍的空前团结、冰释前嫌也成为上述活动的重要成果。室友们均和李某和好如初,他们主动要求不再调寝室,和谐、友爱的气氛在他们之间荡漾。

案例思考:

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变化主要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从教育工作的环境来看,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教育工作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市场经济在极大地解放生产力的同时, 也给人们的生活领域和认知领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比如离婚率的提高,会有更多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是从教育工作的对象来看,当代大学生同以前相比, 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想活跃,他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复杂、信息量更大。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形成时期,不够成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信息的影响。而应对这些变化,我认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应建立在用爱心、耐心和细心来了解学生真实情况的前期基础工作上,以真诚和恰当的引导作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这一案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辅导员深入学生心灵,多与学生接触、多多了解学生有多么重要。辅导员只有在学生工作中仔细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个案, 用心去体贴、感化自己的学生, 才能把学生工作做好。也才能用自己的爱心与学生一同成长。

要构建和谐校园,辅导员工作迫切需要积极探索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

篇7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问题探讨、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情感沟通,帮助同学解决日常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困扰,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推动学生群体的互动、关怀、支持,实现学生“自助”成长模式[1]。

一、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发展现状

目前,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处于探索阶段,天津大学在2006年举办了全国高校首届“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机制研讨会,并成立了“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之后每年举办一届研讨会。心理委员的工作机制在全国各类学校中进一步得以实施与发展。2007年,《北京工商大学班级心理委员手册》出版,在全国高等学校率先开展了“学生班级心理委员”的课程培训,得到了一致肯定。南京林业大学的辅导内容及工作体制在逐步完善和确立[2]。

二、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存在的问题

1.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经过归类分析,将学校的朋辈心理辅导情况总结为如下三种情况,第一类高校未能建立有效的朋辈咨询机构,他们中有一小部分正在筹划设立朋辈咨询中心,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因为经费等原因的限制而未能设立此类机构;第二类高校为综合大学,或是存在心理学专业的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比较完善,工作水平较高;第三类高校正在积极的完善朋辈心理工作队伍,但是受缺乏心理学专业的限制,只能在其他专业中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学生,通过学校专业心理教师的培训,使得这批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然而,总体上缺乏专业背景支持,专业基础不够扎实。

2.非官方性

由于大多数学校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以社团的方式建立,鲜有官方的组织推动其发展,使朋辈心理辅导不够名正言顺,极大地阻碍了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发展。同时,各校对心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同,河北省各高校学生心理工作,尤其是朋辈心理工作缺乏交流。每个高校都有自己开展心理活动的特色形式,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共享的平台,使得先进的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经验无法相互共享。

3.咨询手段单一化

通过问卷分析发现,59.7%以上同学开始建议通过电话、QQ、飞信等电子化的交流方式来与心理咨询员沟通,而在调研的院校中,几乎完全是以面谈的形式来进行,朋辈咨询方式的单一化与滞后性得以显现,阻碍了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发展。

4.宣传不到位

调研发现高校的学生普遍不清楚、不了解本校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学生组织,相关部门对朋辈心理辅导不甚了解则不予以重视,宣传平台不够完善,这就要求高校今后应该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途径。此外发现同学们热衷于网络平台,在心理学知识的宣传方面,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来完成。

三、高校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

1.构成要素

朋辈心理辅导站应作为一个战略统筹部门而存在,它上承校领导的指导思想,下达学生们的心理工作状况,统筹发展全校的心理工作。朋辈心理辅导站下设朋辈心理咨询室、朋辈心理辅导基础工作组和培训考核组三个部分。

1.1朋辈心理咨询室。朋辈心理咨询室是传统的咨询模式的集成和发展,主要负责接待前来咨询同学,为其解决心理咨询问题,询室还需要将经常遇到的心理咨询问题进行类别化的分析。

1.2朋辈心理辅导基础工作组。目前,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大部分都是在心理咨询室进行,这种形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班级心理委员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密切的注意班级同学的心理动向、对重点同学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这种心理辅导相对于到心理咨询室的沟通更具有及时性的特点,同时与当事人处在相同的班级,对当事人的了解程度可能更好。班级心理委员选定并不是单纯的依靠班级内部的选举,而是通过一系列选拔流程产生。

宿舍知心人的任务和工作与班级心理委员基本相同,但两者负责的内容方向可有所区分,向宿舍知心人倾诉时可能问题多面向于生活方面,而针对班级的心理委员可能就倾向于解决学习、学生工作上的问题。这两个咨询岗位的设立,可以拓宽朋辈心理的服务范围,能够为同学们提供更加及时的心理咨询辅导服务。

1.3朋辈心理辅导培训考核组。首先,基层工作人员即宿舍知心人和学生心理委员的选拔和培训,是基层工作很重要的环节。实践中,朋辈基层工作人员首先应该进行相关的心理测评,然后,分析通过面试考核应征者的心理素质等方面问题。最后,对前两个环节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人选。

具体的培训环节将由专业心理教师进行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公共知识和相关工作的知识培训。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存在问题的分析,制定培训的主要内容,设立听、阅、学、互、实五位一体的培训方案。

2.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完善

2.1咨询方式多样化。目前同学们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或拒绝求助于朋辈心理咨询机构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担心咨询会使其他人知道自己的情况,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鉴于此种顾虑,朋辈咨询机构应当考虑采取多种方式接受咨询,同时采取一些新的方式来消除咨询者的顾虑。例如,建立网上匿名咨询平台,通过此平台,咨询者可以有效地消除自己的隐私被泄露的情形,同时通过文字上的交流,能更好的走进咨询者的内心。没有面对面的接触,能有效的减少咨询者的顾虑;开设校园朋辈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是指对情绪危机者进行心理干预的一种电话服务形式,具有及时性的特点。

2.2建立高校间朋辈心理工作交流机制。在实践中,本研究发现高校间缺乏沟通,因而积极建立高校间沟通的桥梁,并建立了“河北高校朋辈交流群”。建设高校间朋辈心理工作交流机制,对于加强高校心理工作之间的交流与学习,逐渐缩小高校间发展差异,增强全体在校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对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篇8

    在实践中,由于高校足球裁判由于经验等各方面均与国际级裁判有较大差距,在执法足球比赛时常常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得出高校足球裁判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的主、客观因素做出分析和总结,旨在有效促进裁判员能够控制和调节在执法时的心理状态,发展和巩固积极性心理活动,提高自控、适应、应急综合能力,为培养合格的高校足球裁判员创造良好的条件,为高校足球运动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影响高校裁判心理状态的主观因素

    (一)足球裁判应具备快速反应能力

    高校裁判员普遍存在平时裁判的机会少,而且业务能力不高,进而在所执法的比赛中大多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对突发事件心理准备不足,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作为基础。所以高校足球裁判员普遍存在快速反应和准确判断能力差,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其注意品质方面存在缺陷。足球运动对裁判注意的特殊要求,主要体现在要求裁判员有较大的注意广度,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以及迅速转移注意的能力,裁判员通过自己本身的洞察能力越强,对场上队员动作观察的越多,才能更准确的作出判断,对于比赛的进程就有很好的主动权。因此,良好的视觉注意广度是裁判员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足球裁判应具备比赛掌控能力

    高校足球裁判员运用规则和掌控比赛的能力是影响心理状态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高校足球裁判员一般都是由学校的体育老师,以及高年级的足球队学生组成,日常的学习、工作很繁忙,没有专门的时间去研究新规则,甚至有一部分人都不了解新规则的实施情况,并且很多裁判员对于旧的规则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当双方队员提出异议的时候还表现的很固执,这就很容易迅速激起场上队员的不满,是自己的在场上执法的地位受到挑战,局面失控,给自己造成极大的压力,从而影响自己心理状态的稳定性。

    裁判员是足球场上的法官,规则是裁判员临场执法的唯一依据。一名好的裁判员不但要学习规则的条文,还要领会法则的精神和实质,更重要的是在临场工作中,灵活运用规则,贯彻其精神和意图,正确运用“有利”“无利”等原则,还要做到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犯规地点,能占据最好的观察位置,选择最好的角度。例如:对于进攻方来说在掌握有利原则的前提下,虽然一名队员遭到对手的侵犯,但是球权还在进攻方,这个时候裁判员不要轻易鸣哨,如果犯规严重可以在此次进攻结束后进行追加判罚,射门的可能哪怕在挣扎中,也不要轻易响哨,即使稍晚响哨也可补回,再有就是根据前后场队球门的威胁程度上来判断红黄牌,不要轻易出牌。

    (三)足球裁判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高校足球裁判员在执法时由于身体机能和状态较差,会影响自身心理素质的稳定。身体疲劳给判罚带来不便,在大型比赛中经常出现,这不仅直接影响到裁判的判罚,也会因此造成双方队员及观众的不满,激化矛盾,使比赛的进程受到影响。拥有充沛的体能是保证裁判员在场上正常执法的基础,反之,因体力降低,跑到不及时,就会出现漏判或错判。只有平时系统的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才能保证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中去,这是保证正确判罚,做好裁判的又一重要条件。也是保证足球运动竞赛的节奏、速度、对抗性更强的必备因素。

    三、影响高校裁判心理状态的客观因素

    (一)来自各方激烈情绪对足球裁判的影响

    参赛双方的运动员,裁判员以及场下观众的不合作行为,是影响高校足球裁判员心理状态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在比赛过程当中,由于对判罚产生分歧,教练员会对裁判出言不逊、场上双方队员之间也会因为某些判罚发生争执、语言冲突。有很多高校的比赛场地周围没有看台,这就使比赛存在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场下观众随时可能冲进场地影响比赛。这种赛场气氛会对裁判员的心理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来自规则的理解分歧对足球裁判的影响

    足球裁判员对规则上理解的分歧,是指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同时对同一种情况的不同理解所得出的不同评价。球的整体是否越过球门线,故意手球还是无意识手球,是否遵循有利原则,越位和违约犯规的判定等,裁判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不违背规则和原则的前提前掌握好尺度,控制好比赛,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必要的时候就某一判罚可以口头和场上的个别队员进行交流和解释。例如:同样的一个球在A队身上出现了裁判员没有判罚,反过来在B队身上裁判进行了判罚,裁判员虽然是根据情况等诸多因素才做出的该判罚,但是被罚方却把这种判罚理解为错判,与裁判员进行理论,从而对裁判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来自大型比赛规模的压力对足球裁判的影响

    足球比赛是一种直接通过身体接触且对抗性极强的体育竞赛。赛场情况瞬息万变,竞赛规则看似简单,但在执行过程中又有它的灵活的一面,这在裁判法中是找不到的,但却是场上裁判应具备的重要能力。有一些重要的比赛如:小组赛的最后一轮,半决赛,决赛等,这些比赛都关系到场上双方的生死,所以这样的比赛,一开场就十分激烈。运动员处于运动情绪的振奋状态,在某些球的争夺上表现的动作比较大,其实这也是场上队员在试探裁判员的判罚尺度。所以裁判员一定要掌握这样的动向,控制好比赛。如果一方进球比分发生变化,这时比赛气氛会更加紧张,争夺球、奔跑更激烈。这就会使裁判员心理压力增大,这个时候就要求裁判员要更加的注意力集中,跑动更积极,视角更准确。

    四、形成良好执裁心理状态的对策

    (一)提高裁判员对于比赛的判断能力

    良好的体能和奔跑能力是优秀裁判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在场上跑动积极,跟进及时,选位合理,视角清晰,才能做到判罚准确,才会有说服力。裁判员应该熟悉和了解高校足球技战术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具有运动实践感受,对运动员可能出现的犯规倾向有着合理的预见和辨识能力。特别是高校裁判员,平时执裁的经常是大学生运动队,更应经常观看其他各级别比赛录像,尤其是着名裁判员的经典案例,开拓眼界从,提高临场判罚的能力水平。

    (二)提高裁判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裁判员除了技术业务上要过硬之外,还应注意自身思想道德的修养。应真正树立为足球事业贡献力量的献身精神,做到敬业、爱业。自觉抵制物质诱惑和来自外界的舆论压力,做到廉洁奉公,洁身自好。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对严重违反纪律的裁判员和干扰裁判员执法的人员一查到底。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的前提下,裁委会应加强对裁判员的监督。

    (三)保持裁判员的临场注意力

    在紧张的执裁过程中,判罚和处理不当的情况会时有发生,作为场上的裁判,应尽可能避免反复回想,更不要将工作和生活中的不稳定情绪带到比赛中,防止破坏注意力的稳定性。在平时多学习和积累心理学相关知识,随着裁判经验的日益丰富,能够更好地应对体能下降时保有较好的意志力以保持适度的注意紧张性。

    参考文献:

篇9

当代大学生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的大环境下,因各种因素影响,其身心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自我约束力差,性格懦弱,经不起挫折等,时而导致发生一些极端事件,让人扼腕。教育部在2006年7月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应“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可见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包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学生以及培养学生成长成才,而心理健康教育是题中应有之义。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应当积极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创新研究工作,拓展工作思路,作好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及模式建构取向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政府方面。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政府政策层面给以保障,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得以持续有效进行,但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相关专题研究,多是引用教育部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二是社会方面。张耀灿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阐述了心理健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价值作用。纳玲则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指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高校的主要任务,而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1]。三是高校方面。樊富珉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既体现高等教育的双重价值,又与高校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密切相关,它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阐述了心理教育与德育、智育等教育因素的关系,明确指出德、智、体、美、劳等教育都离不开学生的心理活动[2]5-10。四是个体方面。部分学者从人的认知、情感发展以及自我实现与超越等角度,探讨了心理教育的价值,指出健康的心理是人才的根本素质。[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主要有三种取向:一是医学模式取向,二是教育发展型模式取向,三是教育综合型模式取向。我国早期心理咨询基本属于医学模式取向,20世纪九十年代则属于教育发展型模式取向,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步发现,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这对大学生本人和周围同学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现在部分学者越来越趋向于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积极面向社会的教育综合型模式。[4]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与辅导员责任担当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高校辅导员一般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缺乏工作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专业知识,包括尽可能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心理咨询经验,这种情况使刚踏上工作岗位的辅导员力不从心。其次,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区,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最后,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数量过多,精力容易分散,使得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大为减弱。

三、高校辅导员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的优势

1、高校辅导员的特殊身份与角色。教育部明文规定,高校辅导员既是教师同时又是高校管理干部,既是师长又是朋友,这种多重身份与角色使之易于和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高校中大多数辅导员与大学生年龄相仿,其知识背景、生活阅历等也和大学生较接近,这种状况可以淡化教师与学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代沟,便于以“朋友”的身份展开交往,使辅导员容易走进大学生的心灵,这为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进行创新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日常工作中,高校辅导员易于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接触较多的人物。辅导员长时间和大学生打交道,工作范围涉及大学生的方方面面,从而为辅导员接近并深入了解其心理状况提供了可能。一旦发现问题,及早进行研究,疏导解决问题,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3、高校辅导员能够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创新研究的较好施行。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之一,高校辅导员有责任、有义务将其做好。其次,高校辅导员是经专门选拔而担任这个工作的,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与理论水平。能够熟练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对当代大学生在心理活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解和把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懂得如何使用专业知识,有的放矢地选择相应的解决办法。再次,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实际情况,决定其与同学形成并保持密切的交往,对广大同学的情况较为了解。最后,高校辅导员在和同学的交往中形成了特定的关系网,各项工作能够得到传达、反馈和认真落实。这种理论和工作实践基础,使辅导员对学生了如指掌,能够较为充分地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极其创新研究有效进行。

四、高校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创新教育的具体要求与方法

1、高校辅导员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高校辅导员要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疏导者及创新研究的先行者,首先要对大学生群体各种心理方面的特征及表现有所了解。如,大学生心理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等。其次,加强与专业心理咨询辅导部门的沟通交流,不断地掌握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与思想观念。再次,作为高校辅导员,要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这样,在实际操作中,才能正确分析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成功地加以解决。2、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加大感情投入以增强信赖。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采取“提纲挈领”的班级管理方法,即下大力气培养班干部、树立典型,以此来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这种方式有好的一面,但另一面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所以,辅导员应经常深入学生当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与学生交流的覆盖面和透射度,增强师生间的沟通,有效地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如利用宿舍访谈、节日慰问等形式与大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的交流,达到增进感情的目的,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赖。3、迎难而上,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辅导员要建议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学生的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进一步常规化、制度化。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通过心里普查、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高质量的学术报告等,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着重指导大学生讲究心理卫生,保持良好心态,逐步达到人格的成熟与完善。[5]4、加强自我调节,养成科学生活方式,培养良好人格品质。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要促使老师与同学之间在心理上实现相互认同、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只有集体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有利于大学生达到学习上的满足、达到情感上的满足、达到道德自我实现的满足,从而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此外还要增强辅导员对学生的生活辅导,以求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主要包括情绪辅导和社交辅导两类。情绪辅导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帮助其掌握调解情绪的方式,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自我调节起到应有的作用。[6]5、辅导员应摈弃传统的认识误区,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面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种种新问题,辅导员应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创新教育机制,拓展教育途径,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心理意识,优化心理结构,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健康成长才有可靠的内在条件;而高校辅导员进行的心理健康创新教育研究,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利外在条件。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韩志宏(1982-),男,汉,河南博爱人,信阳师范学院教师,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纳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9):321-323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申荷永.心理环境与环境心理分析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学思考[J].学术研究,2005(11):5-8

篇10

5月份,按照心理咨询中心要求,开展“心理活动月”,我院共有7名同学获得院级奖,2名同学获得校级奖;6-7月份,根据学校宿舍管理服务中心的统筹安排,将居住在“海天”、“海蓝”、“海花”等宿舍的20xx级女生整体搬迁至“海念”宿舍,合计223名。整个搬迁过程安全、有序;9-11月份,指导学生参加“青春担当,正当其时”视频活动,共有5支队伍被推送,参加省级评比。

优良的学风、班风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无形的重要因素。一个优良学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通过长期的培养慢慢形成。11月份,协助举办“化学与环境学院20xx年学风班风建设表彰大会”。同时,按照学生处的部署,落实学风建设月的各项工作。目前年级学风建设已初具规模,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的学习。

在班风建设方面,我一直将学生干部的培养作为工作的重点,主张班委干部在实践中锻炼,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通过班级组织系列活动来凝聚班级的向心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班级是我家”的意识,都有与班级共荣辱的观念。

二、借款工作:

自10月份接手借款工作以来,我统计上报了我院的高校借款规模,共47人,合计321300元。随后,组织高校借款学生签订合同,并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在20xx年的催款工作中,我院合计85名学生需还款(本金及利息)。在各年级老师的不断努力下,最终有83名学生按时还款。

三、学生情况

经济极困难学生:4名。开学至今,我重点关注该4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将学校的相关政策告知他们,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国家和学校的关心。同时,我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帮助经济极困难克服自卑心理、梳理完成学业的自信心以及发奋学习的上进心。总的来讲,本年级贫困生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能够安心的学习和生活。

学习困难学生:5名。有部分学生由于积极较差,学习方法不得当、心态不正等多种原因,导致挂科。针对这些学生,我逐个谈话,个别则是联系家长,共同督促。同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组建帮扶小组,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分享学习方法,使其恢复信心,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习成绩。目前,年级学风总体情况良好,学生们学习积极性较高。

在与这些同学的谈话中,我慢慢体会到了“因材施教”这四个字的含义。作为老师,要从多方面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获得技能,更好的走向社会。

四、工作不足

辅导员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对于提高学校的人才教育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辅导员不仅要在思想政治方面给予积极的引导,同时还要在生活学习方面给予贴心的关照。因而,在这一年半的工作中,我愈发体会到辅导员工作的责任和意义,同时也愈发感受到自己的不足:

1、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过去的工作中,因为个人习惯用不同的方法去做一件事,但有时候又会考虑不周全,导致想法很好,行动效果却差强人意。因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加强对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的学习。在实际工作中有大局观念,考虑更周全。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探究,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

篇11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人类文化的传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门必修课程,也是一种文化形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是时代的要求,是大学生通往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殿堂的垫脚石,是促进河南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基础。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是要在体育课堂上渗透文化教育,不单单要教会学生运动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更要把体育当做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教给学生,培养他们全面的体育文化素养。因此,河南省高校体育课教学在文化教育方面还存在欠缺,导致河南省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相对缺失。于是,本人专门对河南省大学生文化素养进行研究,找出其影响因素,为河南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二、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概念

“素养”一词,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它是指一个人“平时的修养”,是一个人隐含的内在品质,所谓平时的修养,说明它是一种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表现。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后天养成的品质。因此,素养可以归纳为:是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下经过自身长期的学习与实践,逐渐养成的具有稳定性、渐进式发展的、可塑的品质,这种品质对其自身发展起积极作用。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大学生从高校体育课程中通过学习获得的文化素养,这些包括身体方面的和精神方面的要素。这些分别为体育技能、体育能力、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体育品质、体育行为、体育个性等八个方面。

三、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这八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这八个方面都做好,使它们充分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提高河南省大学生整体体育文化素养。在体育技能方面,体育技能是人有意识的通过身体的运动表现出一定的动作。在体育能力方面,体育能力就是人们通过自己掌握的体育知识、训练方法手段,自我完成各类体育活动的能力。在体育知识方面,体育知识是人得大脑意识对体育活动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支配人自身参加体育运动的心理基础。在高校体育课堂上必须要加大对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授,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的把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体育文化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这些体育知识包括体育基础知识、保健知识、运动技术知识等。在体育意识方面,其实质是人们通过体育运动对体育的特点和重要性的认识,还包括由于参加体育运动而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心理活动。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还要重视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而加快学生良好体育素养的形成。在体育精神方面,它是人类在体育运动锻炼中自我归纳、总结所形成的心理、思维和观念的综合,是体育运动的最神圣的东西。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更要重视培养他们的拼搏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在体育行为方面,它是高校大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外在表现,能直观的反映出该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在体育道德方面,它是高校大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中把体育伦理中的“行为应当”转化为自身的人格品质,在经过自己持续的行为追求,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品德。体育道德是衡量高校大学生体育行为的重要标准,是其体育素养的真实表现。在体育个性方面,它是高校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习惯性表现出来的并且具有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区别于他人并具有自身独特的行为、思维。体育个性包含有体育兴趣、习惯、态度等,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展现他们的个性,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罗少功.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理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6(4):73

篇12

(一)片面重视信息功能,而轻视教育功能

文献的功能是多样化的,既是信息资源,又是知识成品,同时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是多样化、多层面的。由于文献价值和读者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图书馆功能价值的多样化。因此,在强调图书馆信息功能的同时,不应当忽视文献的知识成品价值和图书馆的教育功能,更不应当忽视读者人的价值及其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二)价值取向上用经济收益取代了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

图书馆知识资源和文献服务是半公共物品,具有无偿使用的公益事业性,读者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实现自我创造和超越,成为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优秀创造者。从此,促进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便成了图书馆价值取向。

(三)人才队伍参差不齐,服务水平不高,育人环境有待完善

馆员的整体素质决定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水平,而在高职院校馆员整体管理水平偏低,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高层次专业人才。图书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图书馆的人员对自身工作的价值认识不足,相当部分馆员服务意识落后,对读者不热情,遇到棘手的问题则回避。

二、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特点及图书馆育人工作职能探析

(一)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特点

高职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学校的背景、教学、科研需求等决定其藏书的类目和范围。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各行各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对文献资料的需求有不同于本科高校学生和其他社会读者的特点。

(二)图书馆育人工作职能

第一,创新育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现代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图书馆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成立了读者协会和勤工俭学协会,让社团学生共同参与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读者服务和读者教育等实践活动中;尝试让学生建立读书网站,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创新思维,积极倡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人文精神。第二,以书育人、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图书馆的工作是提供文献书籍资料,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图书馆要把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来抓,同时这会使枯燥的高校两课与社会、与实际更贴近。第三,创建健康、和谐文明的大学氛围。图书馆健康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的创建是通过图书馆文化氛围环境的建设,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文化修养和陶冶情操,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文化环境。

三、高职图书馆育人工作途径和举措

(一)提高馆员的素质

提高馆员工作的自身素质是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第一位的因素,因而“以人为本”首先是以馆员为本,图书馆领导应注重馆员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让馆员将图书馆的组织目标与个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馆员理应做到以读者为本,真正从读者的立场上来改进服务方式,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读者的满意率;数字图书馆对馆员的要求很高,馆员要不断学习专业技能,爱岗敬业,提高服务意识。

(二)强化服务意识

馆员的言行给读者留下了最直观的印象,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馆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馆员利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借阅双方在借阅过程中形成和谐的互动,促进高校图书馆形成良好和谐的学习和人际氛围。

(三)完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数据库是图书馆实现计算机化、网络化的关键,通过开发专题数据库,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提高利用率,在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标准化、网络化的原则,引导数据库建设,图书馆与相关部门合作,将本馆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通过上网,逐步缩小所购文献信息的学科覆盖范围,实现资源的共享。

(四)建设高职院校专题特色数据库

进行专题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开发,以具有较系统的专业建设资料查询和有较强针对性的服务项目等为特色。图书合理布局,方便读者找书,在书库内设置新书专栏,以节约读者借书的时间,提高图书的流通率;定期做好图书的剔旧除滞工作;保持书库活力,避免由于书架拥挤给读者、工作人员带来不便和不必要的乱架现象;认真观察分析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活动,馆员根据读者的不同性格爱好和心理活动,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从而激发并提高读者的兴趣;利用现代信息设备和手段,引导读者,及时全面掌握学科发展方向及其动态。

(五)提升图书馆的育人能力和服务能力

发扬事业奉献精神,优化社会教育功能,坚持“图情一体化”,优化文献服务质量,实现科学量化管理,优化文献收藏质量,大力提倡馆员的服务育人精神,使读者对图书馆员在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文明、耐心、敬业的精神感到温暖和钦佩;认识到图书馆员确实是自己在知识海洋遨游的导航人,从而获得美好的、深刻的精神体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图书馆人服务育人精神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13

一、高校教师管理中实施激励的必要性

1.激励机制能有效的满足教师的需要,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心理学家认为,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它是人们由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求获得补偿的主观感受。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需要居于核心地位,是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内在原驱动力。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的开端,而需要的满足则是激励过程的完成,一定的需要往往要有特定的激励去满足。只有针对性地实施激励策略,了解个体的需要,才能发挥教师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教师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较为普遍而且有迫切要求的有:学历、职称、业务培训、科研经费、课程进修、国内外学术交流、住房等。当然,教师的需要也因人而异,具有层次性、相对性。因此,在实施教师激励实践时,主观上要有意识地把实施激励与实现上述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在可能的情况下,针对个体不同层次的需要,急其所需,分别实施不同的激励方法,以此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确保一个稳定优质的教师队伍的形成。

2.激励机制能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社会学家认为,人是社会人,人在社会中具有各种不同的身份,担任不同的角色,人们对社会角色的要求、认识也不一样,使得其行为不能始终符合社会的要求。在高校对教师进行激励时,一方面要给予表现突出的教师进一步认可、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增强自己作为一名现代经济时代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其他教师在对比中找出差距,从而修正和调节自己错误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地履行岗位职责。因此,有效的激励,有利于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群体氛围,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激励机制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励的过程包含三种基本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刺激变量、需要和动机等机体变量、行为反映变量。人们的行为过程,就其本质来说,就是由刺激变量引起机体变量产生激活与兴奋状态,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映,实现目标,提高工作绩效。激励无论从教师追求的目标,还是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过程来看,它是教师行为的动力系统。进行有效的激励,有利于营造一个不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群体氛围,对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鞭策和推动作用。在这种氛围下,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使教师的创造性潜力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在当前我国高教有形资产投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有效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功能的有效措施。

二、高校教师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复旦大学秦绍德教授曾经说过:“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管理的激励实践中,各高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物质性的激励,轻精神性的激励;重群体激励,轻个人激励;重职称激励,轻岗位激励;重行政、科研激励,轻教学激励等一系列弊端;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方面,一是重量不重质;二是心态浮躁,评价周期短,重眼前利益,不看长远效果;三是校内、圈内、国内自我封闭,在人才评价与激励上形成不正之风。”这是目前高校教师激励的普遍现象。我认为,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的管理者对激励的理解过于简单化。高校的管理者,其工作思路和模式或多或少的沿袭了过去人事管理的风格,认为激励就是提供物质刺激,激励就是年终津贴的发放和年度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认为高校教师激励与教师管理的其他方面没有关系。其实,高校教师的选聘、培训、职业规划、绩效评估、薪酬核算等,都是激励的内容,它们是息息相关的。高校教师是典型的知识型员工,他们的需要不同于企业一般的员工,仅仅从物质方面给予满足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对所有教师采取同一激励方式或手段,也是导致激励效果不显著的重要因素。

2.激励机制死板,激励模式单一。很多高校的教师薪酬与其课时数量、数量、承担课题数量等直接挂钩,导致教师片面追求多上课、多发论文或多做课题,忽视了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提升。在当今社会,高校教师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诱惑,缺乏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个别教师不思进取,教案几十年不变,发黄了还在用,下课时间一到,匆忙离开教室,离开学生。学生有事或有问题找不到教师。以至学生对部分教师意见较大。这是高校教师考核机制不健全的结果,也说明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不灵活,激励模式有待改善。

3.高校教师激励中公私天平的失衡。我国旧的教育管理体制一直不承认教师的“经济人”特征,排斥人的“自利”行为。过于强调个人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提倡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结果人们的“经济人”行为被扭曲,这是公私天平失衡的一种极端。其表现为有的教师,甚至是教授、博导过分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经济效益,过分追求个人名利。教学、科研本应是高校的功能,而教学理应是第一位的,而现在高校片面重视科研,以论文数量作为教师评职称的主要指标,导致教师不安心教学,上讲台的名教授更成了“稀有物种”。知名教授往往在某一学科领域颇有建树,有忙不完的社会活动,惟独冷落了讲台,成了“不教书”的教授,热衷于个人利益,热衷于社会兼职。这种脱离实际的公私失衡现象,其结果必然是制度效率的损失。

4.高校教师激励中物质激励普遍不足教师个人收入相对偏低直接影响了高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历史地看,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个人相对收入已跌至历史的低谷。如:1933年,各国立、省立和私立大学教授的月平均收入为200 00银元,是当时一般劳动者收入的几十倍。1957年,我国高校教授的最高工资与机械行业工人最高工资的比率达到了3.2倍。而1998年,高校教师的平均工资只是城镇在职职工的1.33倍。

5.高校教师激励实践中物质激励的形式主义严重。个人收入与个人的贡献、业绩脱节,分配平均化现象严重。在我国高校中,职称、职务是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据,职称、职务越高,个人收入水平越高,无论贡献、业绩如何,同等级职称、职务者的个人收入差别不大。不同等级个人收入差距小,使得高校的职称、职务独具形式,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抑制了人们提高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约着高等教育效率、效益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6.高校教师激励中主观因素过多,随意现象严重。高校激励这种经常性的而且是很重要的工作,在很多单位有淡化的趋势:一是除科技成果奖外,其他奖励的评选条件模糊,评选办法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科学性不够;二是评选中仍有轮流坐庄的现象;三是重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或是该重奖的强度不够,奖金使用上有平均主义倾向。

三、不断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建议

面对上述的种种问题,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高校管理者的激励意识。一方面鼓励高校人事管理的干部职工学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掌握组织成员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高校高层管理者应该将高校师资力量纳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中,这有利于高校教师激励的制度化和科学化。高校管理者只有向企业管理者学习,重视高校人才的管理,形成以人才管理为首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使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完善业务培训机制,优化学历结构,满足发展需要。建立与完善业务培训机制是优化高校教师学历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迫切要求满足的发展需要。以某大学为例,根据2003年教学评估数据显示,3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共有333名,其中拥有博士学位11名、硕士学位193名、学士学位127名、其他2名,岗位涉及专职教师、教辅和行政。除部分教师已经开始读研、读博外,至少还有20%的青年教师渴望攻读硕士学位,30%的青年教师渴望攻读博士学位。这种情况要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具体如: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脱产进修等,以多种形式的培训来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

3.建立和完善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励机制。高校应该根据教师个人的兴趣、特长和能力,为其提供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机会,并不断创造条件,优化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术环境。一方面要引导教师提高对教书育人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产生很强的自豪感、责任感,激发其潜能和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任何有效的激励都应考虑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要不断完善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小环境,为教师的工作和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环境和氛围。

4.改善科研条件,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满足创业需要。教师创业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主体能力,又受制于外部价值诱因和条件,评价的科学公允程度以及学校整体教学、科研等基本条件都是决定教师需要强度的因素。美国大学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工作七年后可享受一年学术休假,从事科学研究或著书立说;英国凡有终身职位的教师每六年可获一年科研和著述假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虽不可照搬,但为提高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应该而且尽可能积极创造条件,如加大购买先进科研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教学研究基金、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科研成果转化基金;安排合理的学术假期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创造与成就需要。

5.关注收入,注重公平,满足物质需要。首先,报酬和奖励应当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的需求。管理部门要充分了解教师的困难,并据此确定报酬和奖励的种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报酬与奖励制度的有效性。例如,住房问题是压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身上最重的一座大山。对此,作为高校的管理部门,应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居住条件。对于这一点,不管是引进的人才,还是“土生土长”的人才,学校都应该按照激励的“公平原则”进行正确对待。其次,报酬和奖励的多少应与工作业绩挂钩,建立向专职教师适度倾斜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如果实行的岗位津贴制度,其级差差距悬殊,那么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公平原则”,使一些专职教师情绪低落,进而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