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元素周期律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元素周期律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元素周期律教案

篇1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能力目标:

通过自学、思考、对比、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探究式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慨排布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在学习碱金属和卤素时,已经知道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相似其性质也相似,人类已经了现了一百多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都有些什么联系?这就是本节要讨论的问题。

[板书]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一个星期由星期一到星期日为一周,种表记时,从零点到24点为一天。这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周期性。我们学过的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随原子核外电子数的增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但最外层电子依然是1个和7个,这也是周期性的一种表现,元素以什么为序排列表现周期性呢?

[设问]什么叫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的规定方法,该序数与原子组成的哪种粒子有关?有什么关系?

[板书]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我们把核电荷数从1~18的元素按课本P97页表5-5排列。

1.根据表5-5,你认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呈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将讨论的结果填在下表中。

讨论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

1~2

1

12

2

3~10

11~1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变化

[板书]:一。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2.根据表5-5,你认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稀有气体元素暂不考虑)?将讨论的结果填在下表中,并与P99图5-5对照。

讨论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0.152nm0。071nm

大小

11~17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的变化。

[板书]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注意:原子半径最小的是氢原子。

[建议介绍]原子半径似乎应该是原子核到最外电子层的距离,但事实上,单个原子的半径是无法测定的,原子总是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而在单质和化合物中,原子间总是以化学键结合的,一般:r(原)=r(共),共价半径为2个以共价键结合时,它们核间距离的一半。

3.根据表5-5,你认为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将讨论的结果填入下表中。

讨论

原子序数

化合价的变化

1~2

+10

3~10

+1+5

-4-10

11~18

结论: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的变化。

[板书]三。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注意:①金属无负价,O、F无正价;

②一般,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③一般,最高正价存在于氧化物及酸根,最低负价通常存在于氢化物中。

作业:P103一

第二课时

[引入]从上节课讨论中,我们认识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周期性的变化。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那么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也将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板书]四.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讨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可根据哪些事实加以判断?

小结:金属性的判断:

①单质与水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②单质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非金属性的判断:

①与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的难易程度;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以11~17号元素为例来学习。

[板书]1。钠镁铝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实验1: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2:将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加入3mL冷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讨论

实验3:将实验2中试管加热至沸腾,观察发生的现象。

1.镁与(冷水、热水)反应的情形如何?生成了什么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镁的金属性跟钠比较是强还是弱?说明判断的根据。

实验4:将一小段铝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加入3mL冷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5:取一小片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2mL1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1.镁和铝跟盐酸反应的情形如何?生成了什么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镁和铝的金属性哪种纱?说明判断的根据。

讨论

下面我们再来研究铝的氧化物的性质。

实验6:取少量氧化铝粉末,分别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既能与酸起反应的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两性氧化物。

实验6:取少量1mol/LAlCl3溶液注入试管中,加入3mol/LNaOH溶液至产生大量Al(OH)3白色絮状沉淀为止。将Al(OH)3沉淀分盛在两支试管中,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ol/LH2SO4溶液和6mol/LNaOH溶液。观察现象。

上面的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生成了什么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既能与酸起反应的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叫做两性氢氧化物。

[说明]

①镁只能表现出金属性不能表现出非金属性,铝既能表现出金属性又能表现出非金属性,这又是一个证明铝比镁的金属性弱的事实;

②虽然铝既能表现出金属性又能表现出非金属性,但在通常的元素分类中,还是将铝归为金属。铝是金属,但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③关于氢氧化铝能显酸、碱性的原理,以后还会以电离理论作分析。

[小结]:

反应

金属

与水反应

与冷水剧烈反应

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迅速反应

与冷水很难反应,与热水缓慢反应

与酸反应

剧烈反应

迅速反应

氧化物

Na2O和Na2O2

MgO为碱性氧化物

Al2O3为两性氧化物

对应碱

NaOH为强碱

Mg(OH)2为中强碱

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

结论

金属性逐渐减弱

作业:P103二

第三课时

[复习]1。钠、镁、铝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通常从哪些事实来证明?

[板书]2。硅、磷、硫、氯的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讨论1:硫和氯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能说明硫和氯气的非金属性强弱关系如何?

[介绍]硅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跟氢气反应生成少量气态氢化物——SiH4。磷的蒸气和氢气能起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PH3,但相当困难。硫在加热时能跟氢气起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H2S。

讨论2:在加热条件下,氯化氢易分解吗?

[介绍]SiH4很不稳定,PH3也不太稳定,在生成时就易分解,H2S也不很稳定,在较高温度时可以分解,HCl十分稳定。

讨论3:比较磷酸、硫酸和高氯酸的酸性强弱。

[介绍]硅的氧化物——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的对应水化物是原硅酸(H4SiO4),原桂酸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很弱的酸,易分解生成硅酸——H2SiO3,磷的最高价氧化物是P2O5,它的对应的水化物是磷酸,磷酸是中强酸,硫的最高价氧化物是SO3,SO3的对应水化物是硫酸,硫酸是一种强酸,氯的最高价氧化物是Cl2O7,Cl2O7的对应的水化物是高氯酸(HClO4),它是比硫酸更强的一种酸。

第18号元素氩是一种稀有气体元素。

小结:

Si

P

S

Cl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

最高价氧

化物

离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H4SiO4

弱酸

H3PO4

中强酸

H2SO4

强酸

HClO4

最强无机酸

酸性逐渐增强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11~18号元素性质的变化中得出如下结论:

NaMgAlSiPSClAr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稀有气体元素

如果我们对其他元素也进行同样的研究,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讨论:比较HF、H2O、NH3的稳定性。

[板书]五.元素周期律

[思考]什么是元素周期律?

[板书]1。概念: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练习: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

(2)氧化铝与硝酸

篇2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4.007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又强调: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然而,如何协调好教师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给予教师与学生恰当的定位?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又扮演怎样的角色?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引入教育主体间性理论,结合人教版化学2模块中《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一节教学设计,例析了教育主体间性理论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实现过程。

一、教育主体间性理论及其引入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主体性是指个人把自己以外的一切客体化、对象化,通过对客体和对象的认识、征服、掠夺,达到占有的目的,进而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自我的“自由”[2]。主体性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交往过程中主客体的对立分离,以至于出现个人的自我中心化,缺乏宽容、平等、关爱以及合作的意识。为了解决以上问题,20世纪德国哲学家胡塞尔(Hussel)提出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概念。胡塞尔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的互识与共识,即交往过程中多个主体之间互相理解、互相认识与对同一事物达成相同理解,使主体之间的交往摆脱“自我论”与“为我论”,通过移情与同感实现“自我”与“他我”的沟通。

教育主体间性理论是在主体间性理论的基础上,将教育理解为交往对话行为,从交往对话的角度重新审视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以教育资源(中介化客体)为中介(图1),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对话,为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主体关系难以界定提供了解决方法――教育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师与学生均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的理解方式有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主动性,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化学教学中引入教育主体间性理论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的: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多给予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机会,多给予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化学反应的原理、合作学习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对于教师来说,如何组织课堂教学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如何迅速成长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等问题又对教师的主体性提出要求;此外,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资源作为一个被“交往主体”认识的对象,它已经己经不是一种纯粹的客体,因为它肩负着沟通教学活动中另外两个基本要素(教师和学生)的重要使命。

二、教育主体间性理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为例

在《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章教学设计中,教育主体间性主要体现在教材重组、学案导学和实验探究三个方面。

1.教材重组,体现教育主体间性

在本章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以教材为中介,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有效接受方式进行考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教师和学生通过教材这一中介化客体的作用,进行了有效的对话。

人教版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章,教材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知识的逻辑性顺序非常强。但是笔者认为,如果将本章内容进行如下重新的组合,可以更好地增强本节内容的系统性,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

化学2专题1元素周期表第一部分阐述了有关原子序数和核外电子、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关系,第三部分阐述了核素的概念,而专题2元素周期表律第一部分又介绍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方面的知识。因为原子序数决定了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决定了其所在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决定了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所在主族。所以笔者认为上述三点可以作为一个专题来学习。而专题1中第二部分有关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则可以作为实例来加强学生对周期、主族概念的理解。专题1元素周期表第二部分向我们呈现了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两个知识点,我们可以得出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而专题2元素周期律通过比较Na、Mg、Al性质和比较Si、P、S、Cl性质,向我们介绍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所以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将上述二者放在一起讲解(见图2)。最后,结合元素周期表师生共同总结出元素周期律,并为后面的专题3化学键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2.学案导学,体现教育主体间性

“学案”是教师在备课准备教案的同时,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化学认知规律,设计编写供教学之用的导学材料。[3]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学案是化学教师的思想和智慧的体现,也是一堂化学课进行的主线。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教师则起到了主体的作用;而学案的设计的依据是学生的实际学情,同时学案导学法重在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又必定是主体;学案在此处则起到中介化客体的作用,学案将教师、学生二主体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体现了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学案案例(部分):

元素周期律学案

一、课前准备――问题引导复习预习

复习化学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预习化学必修2《第二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并回答以下问题:

1.钠、镁、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如何?

2.钠、镁、铝与氧气反应各生成什么物质?与水反应各生成什么物质?化学方程式怎样写?

3.以上三种金属与水和氧气的反应难易程度?与金属的化合价之间是否有规律可循?

4.三种金属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大小如何?有何规律?

5.硅、硫、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如何?

6.硅、硫、氯与金属反应的难易程度?生成物各是什么?(以Fe为例)

7.三种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如何?有何规律?

二、教学过程――探究引导知识学习

1.参阅元素周期表,完成课本有关碱金属元素结构的表格(P5),根据自己所得出的结构,猜测该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且设计探究实验验证你的猜测(以钾、钠为例)。同时,阅读碱金属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P7),初步得出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2.根据卤族元素原子结构,猜测氟、氯、溴、碘化学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写出自己所得到的结论。初步得出卤素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3.同周期元素之间的性质又有怎样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第三周期元素钠、镁、铝、硅、磷、硫、氯元素为例,试设计实验或者找到化学方程式证明你的观点。

4.观看多媒体投影,看看自己所得到的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的性质规律,以及第三周期元素的性质规律与正确答案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请解释为什么。

5.根据以上结论,归纳出元素周期律。

三、实验探究,体现教育主体间性

在探究实验中,教师和学生各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曾经,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起到主要作用――教师为学生设计好实验方案,为学生准备好实验药品,甚至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和“标准答案”不一致的的结论时,教师也只是搪塞过去,或者引导学生向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做下去。很明显,学生在此时所起到的作用只是将课本上的实验简单的验证一遍,而没有经过自己真正的思考,所以很大的抑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但是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只承认学生是主体,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又避免不了盲目性,危险性。所以我们只有引入教育的主体间性理论才能给予教师和学生准确的定位,给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解释:教师与学生均是探究实验过程中的主体,一方面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体性,适时适度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越俎代庖,将实验的主动权、操作权交予学生,为他们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说,通过实验探究,也很好地体现了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探究实验:比较钠、镁、铝的性质,尝试得出同周期元素元素周期律

问题提出:如何设计实验比较钠、镁、铝的性质?

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思考,提出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甲:通过钠、镁、铝与水的反应来验证,比较反应剧烈程度;

方案乙:通过钠、镁、铝与盐酸反应来验证,比较反应剧烈程度;

方案丙:通过钠、镁、铝与氧气反应来验证,比较何者更容易发生;

方案丁:通过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来判断钠、镁、铝的性质;

……

教师组织同学将各组实验方案进行讨论,并且分析其可行性,如果可行,则可以在下次的课上去实验室进行验证。在实验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比如方案乙,钠与酸反应的现象十分剧烈,所以建议学生不要去做该实验,如果一定要做,要注意酸的浓度应该要小,投入的钠块要小等问题。

对于方案丁,某组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将绿豆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MgCl2溶液,AlCl3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如果有沉淀生成,则证明了钠单质的还原性比镁单质、铝单质要强。

对于以上实验方案,教师没有当时就提出实验设计中的错误,而是让学生自己走进实验室进行验证,结果学生在实验后得到了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洗涤后,取出一部分加入盐酸,沉淀溶解却没有气泡产生!学生惊讶之余,努力寻找实验错误的地方。最后,某学生突然恍然大悟,认为钠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了NaOH,NaOH再与MgCl2、AlCl3反应,所以生成了Mg(OH)2,Al(OH)3白色沉淀。如何改进实验呢?学生又提出很多设想,结果认为镁和铝的性质通过置换反应就可以比较强弱,但是钠却不可以。所以适宜与前面几种方案结合进行元素周期律的验证。

以上为三种凸显教育主体间性理论的案例,而在我们教师实际中还有很多,笔者设计以上案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教育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的思考

在新课程理论背景下,教育主体间性理论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它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创设,体现新课改精神。所以说,教育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对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3

1 对教学目标的孤立性认识及其问题剖析

教师对教学目标存在孤立性认识是指由于教师没能够很好地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存在相互割裂、相互脱节、缺乏联系的特征。具体来说,在确定“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时仅仅罗列学生所要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谈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情境、方式、条件等;在确定“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时,则分别与“知识与技能”目标孤立起来,显得与之毫无关系,不谈或略谈教学目标达成所依靠的载体,从而形成目标要求上的空话、套话。

例如,针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的检验一节课的教学,某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正反映出该教师对教学目标存在孤立性认识。

知识与技能: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学会研究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程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从实验中感悟到化学的魅力。(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

可以看出,虽然上述教学目标从3个维度分别陈述,但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实属罗列知识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及能够表达对学生要求程度的行为动词(“掌握”),“过程与方法”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2)、(3)也都未能与“知识与技能”目标相互照应、取得联系。同时,“过程与方法”目标(2)中的实验方法和程序,也与“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明显重复、累赘之感,未能体现出“过程与方法”的实质内涵。

这种对教学目标的孤立性认识,首先违背了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和内涵。虽然科学素养可以被人为地划分为许多要素(如认识素养、实做素养、情感素养等),以便分别落实和深入研究,但是,这种划分显然并非要孤立各个要素,相反必须认识到各个要素只有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能够体现出科学素养的全面性、整体性和完整性,单一发展某个要素而忽略其他要素的发展仍然是片面的科学素养发展,是有违人的全面发展基本理念的。有学者指出,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意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过程”意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意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将这3个维度融为一体,所反映出的正是人们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具体到化学学科角度上看,三维目标旨在使学生在化学学科的知识、技能、体验、交往、方式、方法、兴趣、态度、情意、价值观等多方面形成化学科学素养的一个整体性发展。

其次,对教学目标的孤立性认识,使得教师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三维目标。对于教师来讲,“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较“知识与技能”目标来说,更为隐性、更难挖掘与深入、更不易凸显。同时,受制于广大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高效、常态化地开展一些有助于落实这2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也是一个难题。许多教师从过去的片面重视“双基”转变到现如今“三维目标”并重,虽然在认识上、观念上有了改变,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上依然存在“恋旧情结”,不易摆脱过去的教学状态和教学范式。在这样的状况下,如果孤立认识教学目标,则更会导致教师“避重就轻”、“顾此失彼”,造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空话泛滥、形同虚设,不能够恰如其分地融入课堂教学,仅仅存在于教师的教案里而不能够落实在课堂教学里。

2 对教学目标的整合性认识及其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基于全面发展观的教学目标设计,要按照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来重新构建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目标之间应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这体现了人们对化学教学目标从孤立性到整合性的更为深刻的认识转变。

教师对教学目标存在整体性认识是指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形成对三维目标的全面的、统整的认识,力图使三维目标之间能产生相互的联系,能有机结合,全方位地凸显三维目标的全部教育价值和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例如,针对“钠的氧化物”的教学,某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回忆前一节课中的实验现象,进一步了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和状态。

(2)通过类比氧化钙与水、二氧化碳和盐酸的反应,能写出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和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体会和感悟类比法在学习同类物质性质方面的重要性。

(3)通过教师展示的新闻信息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产生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物的猜想、讨论,进而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从而学生能正确书写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能标出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进一步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

(4)通过对过氧化钠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实例的了解,认识过氧化钠的重要用途,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

上述教学目标虽然并没有将3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分别列出,但却反映出该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整合性认识。上述教学目标既包含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和状态”、“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和盐酸的反应”、“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的实验”、“过氧化钠的重要用途”、“标出电子转移数目和方向,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实验操作技能”等知识与技能,也包含着“回忆实验现象”、“类比”、“猜想、讨论,进而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等过程与方法,还包含着“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十足地体现出了3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而且是相互交织、彼此交融的,突出地表现在“知识与技能”有其实现的背景、条件与手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其得以落实的基础、载体和方式。

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整合呢?有2种方法值得探讨。第一种方法是分别从3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中选出共同的或相关的的内容要素来做整合,形成既包含3个维度又体现相互联系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能够综合3个维度,也能够将其相互联系,但是,由于3个维度教学目标性质不一、价值各异,有些目标比较显性而有些又相对隐性,所以对于教师来讲,在进行整合的时候往往不容易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全面审视3个维度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不能将3个维度教学目标整合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反而容易使得整合流于形式、疏于斟酌,故不易操作。

第二种方法是先确定一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作为整合的基础,再通过分析该维度教学目标的教育价值来思考如何在此基础上去建构、发展其他2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整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中,“知识与技能”维度应该是整合教学目标的基础。这不仅因为“知识与技能”历来就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教师来讲,“知识与技能”最显性、最容易理解与把握。所以,比较可行的方法是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础,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础上去研究“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价值,探讨如何利用不同教学内容的特定教育价值去建构、发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这种以“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整合教学目标的方法同时也表明了这样的观点,即“知识与技能”是整合基础,不可脱离“知识与技能”去空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事实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也只可能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实现,否则就容易空洞、泛化。但是,这种整合方法最有可能产生的问题是仅仅局限于落实“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忽视了“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可发展性,或不知如何从“知识与技能”出发去发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所以,正确地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价值是关键,只有全面地认识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价值,才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整合。

3 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的整合策略

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出发去建构、发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然而组成中学化学课程的化学知识与技能的类型是有所差异的,所以应当分类去探讨不同类型内容的教学目标的整合策略。

3.1 “化学概念课”的教学目标整合策略

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化学概念是对化学事物本质的客观概括,也是化学学科的一种思维形式。例如,“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既是对一类化学反应的概括,也是一种研究化学反应的视角。化学概念可以用言语符号对其进行确定性的描述,但又由于人们对化学事物认识本身具有发展性特点,所以化学概念在整个化学学科体系中地位不断演进和变化,因而又表现出灵活性和发展性的特征。例如,人们对“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的认识正是随着人们对其逐步认识的过程发展的,每一个认识过程又可用特定的言语符号进行表达。

概念学习“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形式,概念的产生标志着认识过程的质变。”学生学习化学概念,不仅利用化学概念进一步了解了化学事物,让学生对化学概念所表示的化学事实和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学生掌握化学概念,还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化学认识的工具。再者,化学概念的建立过程经历了一定的心理认识过程和行为操作过程,学生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能够形成一定的心理认识能力和行为操作能力,获得重要的化学学习与科研方法,并逐步内化为自身学习化学的心理倾向、行为准则和活动样式。同时,化学概念的建立、发展、演进、变化也反映出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和规律,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哲学思想,这些都是有助于发展学生科学情意的重要内容。

明确了化学概念的教育价值,教师就可以针对不同化学概念,详细分析其特殊的教育功能,最终确定关于“化学概念”的教学目标。下例展示的是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整合性教学目标的设计。

(1)通过回忆已有知识来认识新知识,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理清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从两个对立的过程到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统一起来的转变过程,体会对立统一的思想,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与老师的互动,思考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局限性,发现氧化还原反应的优越性,逐步形成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4)通过变换角度对旧观念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观察,得出新的结论。培养多角度看事物的方法与习惯。

3.2 “化学原理课”的教学目标整合策略

化学原理是对化学学科所包含的客观规律的抽象与总结。化学原理由于其主要反映客观事实,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如元素周期律、勒夏特列原理)。它同化学概念一样,也可以用言语符号进行确定性的描述。但是,人们对化学事物认识存在渐进的特点,对于客观真理的揭示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过程,所以化学原理体现出发展性、灵活性和演进性的特点(如人们对于元素周期律的认识过程)。

学生学习化学原理,了解了化学原理所表示的化学规律的基本内容,形成了科学的认识。同时,掌握化学原理有利于学生在拥有丰富的化学认识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化学原理知识去进一步扩充、重组、建立新的、科学的、系统的化学认识。化学原理的揭示过程,蕴含着重要的化学科学方法和化学思维方式,如猜想、假设、归纳、演绎、实验、建模等,学习化学原理的过程也是获得化学科学方法和化学思维方式的过程。另外,对于客观原理的探索过程有助于学生获得科学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唯物观,有利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严谨细致、理论联系实际、不唯书唯上的科学态度,这些都是化学原理所蕴含的丰富教育价值。

对于不同化学原理,教师要详细研究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巧妙地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从而确定关于“化学原理”的教学目标。下例展示的是对于“元素周期律”的整合性教学目标的设计。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数据分析和实验,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及金属性、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规律,学会利用各种图表(直方图、折线图)处理数据,提高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2)在学习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周期性变化的过程中,设计实验方案并验证从而发现其中的内在规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和验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元素周期律,逐步建立“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通过现象看本质”、“由量变到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通过对门捷列夫的预言化学史的学习,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认识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发展的;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3.3 “元素及其化合物课”的教学目标整合策略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构成了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正反映出人们对化学物质的科学性认识。在中学化学课程里,“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涉及最核心、最基础的化学物质知识,反映的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性质、结构及其相互变化规律。“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化学概念和原理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化学概念和原理所表征的对象,同时,化学概念和原理也是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工具和手段。

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从认识的角度上来说主要是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增长见识,同时,积累与丰富学生发展系统化学认识所必备的化学知识资料和资源。发展“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最重要的方法是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化学研究方法,从而给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研究指明工作的程序和方向。另外,“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自然、社会、人文等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视域、认识事物、改造事物,也有助于丰富学生对化学与人、化学与社会关系的辩证认识,学会理性地看待化学学科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

教师在确定“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目标时,要善于挖掘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善于利用情境将知识“包装”起来,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发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丰富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前文已展示“钠的氧化物”的整合性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此不再另加例子赘述。

3.4 “化学实验技能课”的教学目标整合策略

技能是人们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练习而形成的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主要包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2类。中学化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最基本、最常见的技能至少包括化学用语技能、化学计算技能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这里就化学实验技能谈其教学目标的整合策略。

化学实验技能的形成一般以化学知识为基础,同时,化学实验技能的掌握又是获得新的化学知识的条件,学生掌握了化学实验技能,最重要的目的是掌握获得化学知识的必要手段和方式。然而化学实验技能的形成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地尝试和训练。长时间的尝试和训练最终能使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行为逐渐被固定和规范。在获得实验技能的同时,学生亦可获得必要的科学情意体验。例如科学的规范性、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实证的方法获得科学认知的意志品质;在深入了解并运用多项实验操作技能之后,学生可以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伴随着实验技能的发展的,这样也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和习得新的化学技能,进而获得更加丰富的化学认识。

教师在确定“化学实验技能”的教学目标时,不要仅仅局限于技能所包含的行为方式,也要让学生在学习化学技能中经历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感受科学的情意与价值。下例展示的是关于“中和滴定”的整合性教学目标的设计。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测量酸、碱溶液浓度的问题情境,认识中和滴定的原理和实验仪器,从而真正理解中和滴定的本质;

(2)通过计算与实验分析,了解为什么可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来判断滴定终点,了解酸碱中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测定未知酸溶液浓度的问题,掌握从多角度评价和分析实验的方法;

(2)通过实验,体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设计思路,学会分析数据、找规律的方法;

篇4

集中形式,是把一个单元里有关的一些知识(理论或概念)集中在一起,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排列起来,组成新的知识体系来讲授的教学形式。

集中形式的化学史教育,应本着“有论、有史、有人、有事”的原则组织内容,即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有令人信服的化学史资料,有科学家追求真理的动人事迹,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选的内容应是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例如近代化学史上的两座丰碑:原子分子论的建立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都可采用集中形式讲授。

分散形式是结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适当、灵活地穿插引入化学史的形式。

2.单元起始课和单元总结课

课外活动是除课堂教学之外,进行化学史教育的另一种有效形式,并经常采取如下活动内容:

(1)开设化学史选修课。

(2)开设化学史专题讲座。

(3)介绍化学最新发现及发展远景。

(4)组织阅读有关资料,看科技电影。

(5)参观科技展览等。

课外活动开展化学史教育的优点,一是内容可以相对系统,二是形式可以活泼多样。

二、中学化学史教育的方法

1.重视学生学习心理,设计有效学习循环。教师构思教案时,应注意以下学生学习心理,充分发挥化学史作用,设计有效学习循环。

(1)学习目的、动机、兴趣――动力因素。

(2)激情、自信感、想钻研――状态因素。

(3)成绩、成果、成功愉――成果因素。

2.采用启发式。中学化学史教育也应以启发式作为整个教学法的指导思想,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

3.尝试发现法。在化学史教育中,只要有可能,就应以实验和假说为中心,以学习自然科学方法论为重点。

4.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中学化学史教育时,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幻灯、电影、录像、电视、广播、电子计算机等。

5.语言方面。由于化学史的教学,绝大部分还需讲授法进行,所以务求“语言美”。

三、几点建议和思考

1.新教材中有些化学史的叙述过于简略,如果教师不加以适当引申很难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2.新教材中化学史的引入还有待继续开发。有些章节中化学史内容过少甚至没有,例如,我认为还可以渗透添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化学史料。例如元素部分,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古代人们是如何认识世界和给物质分类的,如中国的阴阳五行说、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帕拉塞尔苏斯的“三要素”说都是很好的素材;讲到元素周期律时,可以提及门捷列夫如何摆弄化学卡片的发现过程;讲卤素中的溴时,不妨联系一下李比希的“错误之柜”。

3.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学科的概念、定律、原理、理论等,可以在教材每一章节前以阅读材料和学生自学内容等形式给出该章节所涉及的作为科学认识成果的化学知识,与这些成果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正确与错误矛盾斗争的曲折经过以及化学家们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等。例如,在讲氯元素之前讲解人们发现、提取、利用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的过程;在讲简单有机化合物之前讲解我国悠久的酿酒工艺的起源等等。把这些介绍给学生,会使学生了解到知识的来龙去脉与动态发展,认识到知识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死板的,而是动态的、生动活泼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内在动机。

篇5

教育类APP主要是以高考、考研和出国考试英语(雅思和托福等)培训的应用为主,这些应用程序由于有较大的受众面而具有较高的下载量和使用量,并且多以收费为主;而涉及专门的专业类APP由于受众人群较少和缺乏足够的宣传,下载量和使用的人数较少,而其中化学类APP则相对使用更少。首先,高校化学类App专业化程度高,其开发和使用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其次,教师使用率不高,对学生缺乏足够宣传,学生对化学类APP兴趣不高。目前,教育手机APP针对高校化学教育教学中方面主要有中国大学慕课,学堂在线和蓝墨云班课等,这些为高校化学学生提供学习化学知识提供了支撑平台和学习资源库;当然针对化学期刊杂志类,有CNKI手机知网,ACSMobile,TheJournalScience等,其中美国化学会的ACSMobile作为手机学术期刊APP的典型[1],以图形化和文本摘要的形式为化学类学习者提供前沿研究信息和动态;针对化学工具类的有KingDraw,ReactionFlash,WebMO,Chemspider等,这些化学工具为化学学习者(主要为高校师生)提供学习化学所需要的必备软件工具。根据高校化学类学生开展移动学习的需要,利用中国大学慕课、蓝墨云班课手机APP进行化学专业的移动学习成为学生开展课下学习。

2手机APP在高校化学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2.1构建化学知识模块,帮助学生梳理和完善化学知识体系

在高校化学教学中,知识体系庞杂,各个二级学科如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彼此关联,但又各自成不同的体系。以无机化学为例,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元素化学两个大的方面,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平衡理论(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等)、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配合物结构等)以及热力学基础和动力学基础;元素化学主要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为蓝本,主要研究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化合物的通性、重要的反应规律及其应用等。通过手机APP的使用,从总的轮廓让学生知道都学了哪些知识,可以以图表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按照学习认知的层次分为了解型、理解型、熟练掌握型;按照题型设置呈现给学生,选择、填空、问答、化学方程式书写、推断和计算题等。在每一个板块当中设计微课或科普微视频,把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形象生动化地以图形、图片和照片、音频和视频或者3D动画等多种方式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和学习。一般来说,学生专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10分钟左右,因此,微课或者科普视频的设置不宜时间过长,通常设置为10分钟左右,适合学生短时间专注学习,而且又不会感觉厌烦和乏味;此外,课程的设置要以轻松愉快的形式呈现最好,实现玩中学和兴趣学习的理念。同时可以设计教案、学案、实验和网络知识链接等以立体化教材的形式多维度多角度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完整认知。

2.2创建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手机APP为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提供了可能,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实际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分享中参考教师提供的教案、微课、课件、参考资料以及网络视频等各种教学相关资料,这不仅仅限于通常意义上的教材和辅导资料;其次,学生可以通过手机APP中类似于微信朋友圈的课程圈,分享各种教学资源;第三,在手机APP学习中,老师没有严格的管控,相对自由,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展开移动学习。我们以手机APP中蓝墨云班课应用程序开设无机化学为例,老师设置云班课、云教材、学习要求、教学进度和考试安排等基本内容,同学们通过班课号加入到课堂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资源菜单中上传图片、课件、习题、视频以及网络背景链接,教师可以Excel模板编辑选择题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课堂学习实时训练。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自己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完成。这种新颖的方式,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同时,让学生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及时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实现有效反馈和改善教学和学习情况

篇6

化学要记忆的知识多,如概念和定义、元素符号、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律等。而一部分学生往往在上课时,机械听课,只听不记,没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听课也越困难,兴趣也渐渐消失,由此逐渐放弃化学这门学科。

面对上述情况,我采取了多种手段和方法:

首先精心设计教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做好化学实验,用新鲜的知识,变化多样的实验现象等吸引学生,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奠定好学习基础。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可以使化学实验教学情境集色彩、图像、声音、动感等多种特点于一身,使学生有置身于真实情境之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化合价,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有许多实验操作步骤,都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其次鼓励学生勤学好问,多思善疑。在辅导学生时,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困难生,即使是荒唐幼稚的问题,也要灵活回答。帮助找出错误的原因,千万不能训斥、挖苦,而要多多给予鼓励,老师主动询问学生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对学生能够回答出的问题,进一步问为什么?检验其知识的连贯性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掌握知识的快乐。每次单元复习,每位学生出一份测试卷,写上自己的姓名,然后交于其他同学去做。之后再收回进行批改并对其讲解。这样比老师给学生上两堂复习课的效果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巩固了学习兴趣,更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

二、加强实验教学

篇7

现在的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爱好广泛,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不会喜欢那门课程,也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所以,教学中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化学的开篇课“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中,教材安排了一些精美的图片展示,但没有安排实验。我觉得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补充一些趣味性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会变色的花”“喷水成图”等,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可唤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求之情。从而兴趣嫣然、热情高涨,迫切地想要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

二、利用化学故事,激发学习热情

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提出的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写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烧制瓷器、“侯氏制碱法”等,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设计良好方案,熟练掌握教材

1、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教师只有对教材的熟悉,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就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

2、要熟悉学生情况。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动向。

3、要充分备课。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情景。

4、充分准备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所演示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装置、实验药品等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无误,并从实验效果的直观性强、实验简易快捷以及确保实验安全等前提下做好预备实验。

5、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解惑。

四、课堂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进行评估,以便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五、实验教学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1、开设课外活动小组,培养独立思考和观察能力。平时结合教学内容,或穿插复习学过的内容及相应的实验,随机性的开展课外活动,让同学们亲自体验细铁丝燃烧的光芒、氢气吹肥皂泡浸有氢氧化钠的白纸遇酚酞变红等实验带来的乐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强化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利用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现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若将其改为探索性实验或并进性实验,效果将会更好。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教学时,我主要采取了由考题入手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首先回忆制取氧气的典型装置。然后介绍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药品,最后由学生分析找出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总结出中学化学的第二套制气装置。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启发思维、分析装置的基础上,又将个别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并及时检查结果,做好实验总结,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操作能力、创新意识。

篇8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教学过程]

[引入]投影(或挂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让学生从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写氮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根据元素周期律让学生通过论分析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教师引导]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学生总结]最外电子层上均有5个电子,由此推测获得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3价,最高价均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氮族元素的递变性:氮磷砷锑铋非金属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HNO3H3PO4H3AsO4H3SbO4H3BiO4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弱增强NH3PH3AsH3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教师引导]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学生总结]+5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3、+5两种价态。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后投影]课本中表1-1。

[引入第一节]

第一节氮和磷

氮气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边提问边总结]

(一)氮的存在

游离态:大气中N2的体积比为78%、质量比为75%。

化合态:无机物中(如硝酸钾等),有机物中(如蛋白质、核酸等)。

[引导]请学生观察周围空气并通过联想分析氮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

(二)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1:0.02),比空气稍轻。

[投影]常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让学生进行比较。

难溶气体:N2(1:0.02);H2(1:0.02);

微溶气体:O2(1:0.2)

可溶气体:Cl2(1:2)、H2S(1:2.6)

易溶气体:SO2(1:40)

极易溶气体:HCl(1:500)

[思考]实验室制N2时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三)氮气的化学性质

[引导]结构决定性质,先研究N2的结构。

1.N2的结构

电子式:;结构式:NN。氮氮三键的键能很大(946kJ·mol-1),所以N2很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2.氮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氢气反应

(2)跟镁反应:3Mg+N2Mg3N2

(3)与氧气反应:N2+O22NO

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上述三个反应。进而得出“氮气既能表现氧化性,也能表现还原性”的结论。

[引导]中国有句农谚,叫做“雷雨发庄稼”,谁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再来理解这句农谚。

[学生总结]

[补充演示实验]教师事先在一烧瓶内充满一氧化氮气体,让学生观察一氧化氮的颜色等。打开瓶塞,让学生观察变化。

[学生观察结论]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显红棕色。通常条件下,一氧化氮易转化为二氧化氮。

[教师引导]请用双线桥法标出以上三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完成以上作业,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加以说明。

(四)氮气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2.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填灯泡、保存粮食和水果。

[教师引导]请学生分析以上用途中利用氮气哪方面的性质。

(五)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途径:自然固氮(雷雨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工模拟生物固氮这一世界性研究课题的现状和前景,鼓励学生献身科学研究为人类作出贡献。

[课堂小结]

结构、性质和具体反应之间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随堂练习]

1.不属于氮的固定的变化是()

(A)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B)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NO(D)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答案:D。

2.在汽车引擎中,N2和O2进行反应会生成污染大气的NO(N2+O22NO+Q),据此,有人认为废气排出后,温度即降低,NO分解,污染也就会自行消失,事实证明此说法不对,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常温常压下NO的分解速度很慢

(B)在空气中NO迅速变为NO2而不分解

(C)空气中N2与O2的浓度高,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D)废气排出后,压强减小,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答案:AB。

3.利用下列方法,可以在实验室里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的是()

(A)把空气液化,然后分离出氮气

(B)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铜网

(C)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镁粉

(D)把空气通过装有氢氧化钠的洗气瓶

答案:B。

4.现有M、R两种第ⅤA族元素,下列事实不能说明M的非金属性比R强的是()。

(A)酸性:H3MO4>H3RO4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MH3>RH3

(C)气态氢化物还原性:MH3>RH3

(D)含氧酸盐的稳定性:Na3MO4>Na3RO4

答案:C、D。

5.在F、P、Si、Fe这四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区别于某它三种元素。若从中选出氟元素,选择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B)单质与冷水反应最剧烈

(C)单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D)在氧化物:OF6、P2O5、Fe2O3中,OF6最稳定

答案:BC。

6.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体积比充满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单位:mo

l·L-1)()。

(A)0.045(B)0.036(C)0.026(D)0.018

答案:B。

7.1898年,曾有人发明了固氮的一种方法,该法以石灰石、焦炭、空气为原料。第一步反应是石灰石分解;第二步是使第一步反应产物和焦炭反应,在电炉中的高温下制得第三步反应起始物;第三步反应中另一反应物是空气,该反应也是在电炉中完成的,生成一种固体;第四步是使该固体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氨气。又知该固体中有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1)试写出四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简评该固氮方法。

答案:(1)CaCO3CaO+CO2;CaO+3CCaC2+CO;CaC2+N2CaCN2+C;CaCN2+3H2O(g)=CaCO3+2NH3。

(2)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原料众多,设备重,生产成本高。

8.有A、B、C、D四种气体,能发生下列变化

A+DE+H2O,E+O2D,

C+DB+F,B+O2C。

且已知其中:C为红棕色,D能使石灰水变浑浊,E常温下是固体,F是一种酸酐。

(1)写出四种气体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C+DB+F所表示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篇9

教学过程就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并通过细节来实现培养人与完善人的教学目标。同一优秀教学设计,不同教师使用,其效果却不尽同。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教师“课堂教学执行力”的差异。只有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众多细节的演绎而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维和接受的力量,教学才可能成功[1]。关注教学过程的细节,有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执行力”,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以不断提高,让自己的教学能力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1 教学细节的涵义与作用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学细节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基本单位,如果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那么教学细节的生成与处理则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否根据新课程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研究教学细节,应该成为教学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的细节问题包括细节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课堂“突发”状况的处理、教学细节的反思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起主导作用。要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要善于引导,要设计精巧、智慧的细节,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的。

例如,在“元素周期律”的“主族元素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的教学中。教师甲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数据得出结论;教师乙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后追问:“你能不能用你学过的知识理解这一规律?”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相互作用理解这一规律。有此作为铺垫,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可见,高质量的细节设计可以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 教与学细节的生成与处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细节的生成与处理决定于教师的执行力,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细节?如何通过细节的处理提高教师的执行力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2.1 预设细节,预约精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设计文本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精彩的课堂需要精彩的细节,只有“未雨绸缪”,才能预约到精彩[2]。教学设计并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整理,更重要的是设计某些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重难点,认清一些迷思概念原理。在教学预设中应把握好每个知识新授点、能力训练点、情感体验点。

案例1 在“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设计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笔者设计了以下细节:

[思考与交流]

(1)电流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电流有何联系?

(3)如何让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得失的电子定向流动,形成电流。设计实验以实现设想。

在这一案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积极性。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有些教学细节表面上看似信手拈来,实质上却是教师的匠心独运,蓄意安排[3]。精彩的细节设计并非一挥而就,需教师运用教育理念、学科经验、人文素养,对文本进行积极感知、理解、评价、创作。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知识的积累很大程度决定了细节设计的成败。

2.2 捕捉细节,生成精彩

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使个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在具体的教学中,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时机,生成别样的精彩,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案例2 在必修2“化学键”的教学中,课本中给出共价键的概念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共价键”。大多老师都是通过H2、HCl、Cl2等分子的形成加以说明,但有一次我讲完学生对这个概念还是不太理解。

生:这种相互作用怎么理解?

师(我指着坐在第二组第一排的两位同学——A和B):A和B怎么会在一起,C怎么就没跟他们在一起?

生:A和B他们两个是同桌所以在一起,C没跟他们同桌所以不在一起。

师:对了,同桌之间因为共用一对桌子所以只能在一起,如果想不在一起就只能换同桌。同样的道理,Cl2分子中的两个Cl原子由于共用一对电子,所以只能如影随形,乖乖待在一起。若不想在一起,只能通过反应进行重新配对。

在这一案例中,我按原教学设计未能达到教学目标,我及时根据学生的反应,将教室位置分布作为生成性资源,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理解,提升了教学效果。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教学领域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它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施方式,创造性地有效地实施新课程,角色由“技术的熟练者”变为“反思性的实践者”:因此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重复昨天的故事,还应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的所得所失、所惑,不断总结,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自身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的螺旋式向上发展。

1 教学反思行为的内涵

美国教育家杜威把人们的行为分为“常规活动”和“反思活动”。认为常规行为是循规蹈矩的,不能引起相应行为上的变化,反思行为则是自发地对其活动进行认知和评价,能够促使行为向更理性和更高水平方向发展。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说,反思是一种复杂的内部认知过程。它不同于回忆,回忆的目的是指向过去的意识对象,是对象情景在头脑里中性的再现。而反思的目光是指向过去的意识行为,具有价值判断性质。另外反思与经验总结也有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对既有经验的再认识,但经验的总结可以是本人,也可以是别人。而反思只能是实践者本人,总结者必须在实践者反思的基础上经过提炼和加工,才能完成经验总结,因此反思是经验总结的基础。

所以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2 教学反思的意义

2.1 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一名成功的教师不只是经验丰富的教师,而是善于对自身教育实践自觉进行积极反思的教师。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把握具体问题的实质,形成实践理论,获得对教育的感知、顿悟和提升,使教师拥有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理论体系。这个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过程,可归纳为:已知知识和经验+实践+反思=教师素质的提高。同时进校执教十年的教师,“经验型”大多是将一年的教学程序重复十遍,而“反思型”总是在批判前一年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是不断进步的十年。

2.2 促进教学实践更加合理,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入

教学反思行为能促使教师不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还促使自己对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检查、思考和追问,千方百计地进行教学研究去追求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意识及行为促使其永不停歇去追求教学更高层次的合理性。新课程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因此,在学校教学中探究活动便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但如何组织实施探究性学习,如何提高研究性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需要我们不断尝试、探讨与反思:是否每堂课都开展探究活动?一堂课设计几个探究活动为宜?选择怎样的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才符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手段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最有效地驱动学生有目的积极探索?对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引导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习成果的展示是侧重于结论的介绍还是介绍探索的过程、方法等等。教师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研究去积极探索探究式教学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从而推动研究性学习的深化。

2.3 把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虽事先进行了预设,但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往互动中往往产生即时生成,超出预设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对它们进行有效充分的反思,检讨自己预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设计能力,为课堂教学提供多样化、深层次的动态生成。教师在这反思过程中自觉地成了一位学习型教师,同时在这过程中教师也是不断从学生学习角度去分析问题,进行充分地预设,考虑好问题的衔接、过渡,用组合、铺垫、设台阶等方法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查资料探究等方法去解决问题,进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3 实施教学反思的途径

3.1 对教学理念展开反思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对有关教和学现象所持的某种理论观念见解。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是教师做好反思的关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片面的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而奋斗。

3.2 对教材展开反思

现行的新教材吸收和积累了多年来国内外教师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在改革中做了多方面深层次的科学调整,是我们教学的最主要资源。但我们仍应抱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实事求是精神,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教材而不迷信教材。对教材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应大胆质疑反思,进而提出合理的改进。

如教材中Cu与HNO3反应的演示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现象不很明显,操作也不是很简单。本人就利用医用50mL注射器进行改进。先将注射器的活塞柄推出,在注射筒内放入一小块铜片,再装入活塞柄,并将活塞柄推到底部。吸入10mL稀HNO3,排出针筒内空气后,立即按上针头塞。当产生20mL无色气体时,可针头朝下,推出筒内液体。后又吸入空气,可清楚观察到颜色由无色变红棕色。再吸入水,按上针塞,振荡后观察到红棕色消失变成无色。此操作仪器少,操作更简便,颜色变化清楚。既可清晰呈现Cu与HNO3反应现象,又可呈现NO与NO2的转化现象,且可投影又可让学生相互传看。简捷的操作,清晰的现象,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明显地提高本节课探究活动的效果。

3.3 对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展开反思

教学方式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学手段。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那是否就不分内容和课型,用整节课对学习内容组织讨论或教师一问到底。去追求课堂表面上的热闹?多媒体课件展示确能加快教学进度,提高知识容量,但是否整堂课的音乐轰鸣、

眼花缭乱、一键到底就能提高教学实效。新教材中哪些问题可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学习有效性如何融合?都可令广大教师展开深入反思。

如在《元素周期律》教学中,本人从门捷列夫编制周期表的经历受到启发,决定把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成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把全部主族元素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主要价态、原子半径写在卡片上,把顺序打乱后分发给各小组。让各小组通过仔细观察、充分讨论排出合理的周期表。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们热热闹闹地展开了探究。但在巡视指导过程中发现,有些小组很快就排好,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探究的热情。课后对学生进行了解,学生反映:周期表在初中就已要求背1-18号。那时对周期表已有了初步的印象。而且多数同学进行了课前预习,所以这次探究活动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学生的话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不是任何情境都需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在确定是否采用探究式学习之前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智力水平。对一看就懂的情境进行探究是毫无意义的。对学生而言,对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须跳一下才能摘到桃子的课题展开探究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体会到探究的乐趣。这种探究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有效的学习。

3.4 对观摩学习展开反思

教师的学习机会是很多的。在听课、讲座、培训、阅读过程中,通过观察,对照自身已有经验、理念展开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成功的经验。将先进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教学反思的新增长点。

例如:在一次市公开教学课中,某位教师把“卤代烃”一节教学设计成为探究式教学。教材中有溴乙烷水解的演示实验,但没有消去反应的实验,这位教师就针对教材中的盲点,采用沸点较高的二氯乙烷替代低沸点的一氯乙烷与NaOH醇溶液混合,加入碎瓷片加热。通过对把产物通人酸性KMnO4及反应后溶液中加入HNO3及AgNO3的现象观察来引导学生探究产物及其性质,进行推导反应历程。这位教师通过设计新实验,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听课回来后对比反思自己的上课教学方式,思想上产生了很大的震动。自己平时只尽量演示好已有的实验,没有努力去发掘教材中隐生的生长点。通过这次观摩,也产生了一股动力,它促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深入地钻研教材、教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不断追求完美。

3 对作业反馈展开反思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作业与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重视作业评价后的反思,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准确定位,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也有利于教师对作业设计的科学性作出判断,从而实现作业练习的教育功能。

如现在的高三复习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理综考试中化学的成绩与单独化学(8+4)考试有较大落差。究其原因主要是综合后学生感到题量大,对三门科题不知如何安排解题顺序,产生焦虑心理,看到试卷就心慌神乱。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给以解题策略、技巧的辅导。引导学生在考试中树立平和的心态,树立全局意识,先易后难、有所取舍。又如作业中反映出学生对文字表述题错误率高。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之中要求学生严格对待此类题目,不仅要会讲、更应会写。同时教师对不同类型表述题进行分类,归纳解答时注意点、步骤、方法。再辅之以专题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答题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3.6 整理信息,撰写反思文本

教师在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反思后,应及时加以整理,撰写反思性文本,记录下来。

篇11

然而,有种观点认为,高三复习强调的是效率,不必象新授课那样创设问题情景,没有必要进行科学探究,于是"教师详细知识归纳+大量习题训练"成为高三复习常见模式。很多学生也认为复习课就是知识的重复,听课兴趣不高。其实如何进行有效的"重复",如何在"重复"中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优化思维品质,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高三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本人连续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教学,逐步在复习目标的有效性、复习课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习题设计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对传统教学暴露的问题要反思

第一轮的复习,我们一般都是进行章节复习。抓住课本的知识点,紧扣每章的重点、难点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以达到大章内容的综合与提高。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单纯的照课文复述一遍,炒一回冷饭虽然也能起到对知识点的回顾与落实,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的陈旧化、单一化会感到枯燥厌烦,上课反应冷淡,无精打采,甚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上课不爱听,复习效果自然低效。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我们教师的观念要改变,彻底摒弃旧的教学思想,打破传统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从新的角度积极探讨激发求知欲,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二、要认真研究目前高考的特点

2011年理综化学试卷仍然是8道选择题(每小题6分),和4道主观题,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以及试题的特征,都和2010年、2009年十分相似,变化不大,没有偏题和怪题,着眼点仍然在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化学考纲中的主干知识,成为今年化学试题的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题目都是围绕主干知识而来,对于PH值的计算、电解、元素化合物的推断、基本实验操作、氧化还原反应等。虽2008 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与去年高考化学试题相比,难度增大,命题人为求创新部分试题确有争议,但所考知识都是主干知识。纵观近几年来高考化学试题,总的讲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的测验题较少,单一识记题较少,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

三、高三化学有效复习的几点尝试

为了使高三化学复习效果好,在总复习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三轮一冲刺"第一轮复习:分章复习.第二轮复习:分块复习.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模拟测试。还有最后冲刺:查漏补缺,找规律,增加知识覆盖面。

(一)加强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新形势,接受并使用先进的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2、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广泛涉猎本专业的参考资料、教案、练习题、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05化学考纲人手一份,仔细研读,吃透考纲的要求,把握高考的动向。

3、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因此,要求每位老师开学后前三周详细做完2009、2010、2011年各三套高考试卷,将每一套题按考点归类,合计出每个考点的分数及题型。

(二)研究"纲""题" 把准方向

"纲"是理综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是理综高考化学试题,要加强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和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学习、研究,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要确明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对新课程不作要求的内容(如电离度、二烯烃、平衡常数、卤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硫化氢的性质、实验室制法等),复习可不涉及;对新课程增加的内容(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臭氧、过氧化氢、常见的生活环境污染和防止、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要特别关注。要明确理综高考化学科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具体要求,研究理综高考化学试题如何通过化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研究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学生达到高考要求;做到能力培养心中有数,教学有方。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控制好课堂教学的难度和容量(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分析、讲解的例题,要以中挡题为主;学生的练习,要紧扣基础,不回避常见题(高考都不回避常见题)。对一些资料上超纲超要求的偏题、怪题,要大胆拚弃。对于多数学校的多数班级,一堂课的例题讲解应掌握在3-5个为宜,要注重题上"开花"(举一反三),以一当十。对不同层次学生明确不同要求,注意分层教学,以注重科学、讲求实效的教学,提高复习效率。

篇12

        让学生多思考,只有思考才有问题,有问题才会有探究,有探究就会有发展。在这无形之中就能把你的教学理念融入到你的教学中,学生也在无形之中接受你的理念,同时学生自己也就在无形之中接受了新课标,在无形之中发展了自我。这样也就达到了新课标精神所要求达到的目的。

        (二)课堂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处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情境因素。因此,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构建一个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教学活动模式,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1、突出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重要作用:

        实验在化学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但有些学生只是看热闹,事后问那个实验是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却一概不知。怎么防止这种现象,在实验之前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来引起学生兴趣,这样效果更好些。

        实验为形成化学概念,认识化学原理提供了素材和依据。如学生实验金属钠的性质,通过对钠和水的反应现象观察,可以得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课上学生自己能做的实验要尽可能让学生做,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进行一些“选做实验”和“兴趣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化学知识面。

        2、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概括过程:

        思维乃至智力的最显著的特性是概括性。 

概括在思维乃至智力的发展及其训练中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不要像以前一样,让老师概括好了“塞给”学生,教师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

        根据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学习化学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使学生对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如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个别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别”的学习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概括和总结,对提高学生能力方面是很有帮助的。

       (三)加强教师的课前备课

        在新课程改革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有我们的设计是让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经验、体验建立了联系,搭起了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让我们的教材内容更好地激发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时,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般的活力,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材中死的知识才能成为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品质。

        注重学生差异,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发展。“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应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从现实的教学情况看,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更多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把自己当学生来想想:如果我是学生,学习时我会遇到什么问题?我怎样才能较快地掌握?……所以,在备课中要始终把握自己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备,是为学生学习而准备。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不是为自己好教而备。

        (四)注重课后备课,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篇13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新材料的发明和利用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非常重大。如果没有半导体材 料的工业化生产就不可能有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没有现代化的高温、高强度结构材料就没有今天的宇航工业, 没有低损耗的光导纤维就没有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光通讯……凡此种种说明新材料是新兴技术的基础,是高新 技术的突破口。新教材用一定的篇幅以必学、选学、阅读或资料的形式编入了这方面的有关知识。如在“硅” (第二册第七章)中增加了“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向我们展示了高温结构陶瓷、半导体陶瓷、光导纤维等 材料的性能和它们在现代原子能工业、半导体工业、激光、电子、航天等科技领域里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今 后的研制方向。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已从传统的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及合金材料发展为包 括稀土金属、贮氢金属、金属结构材料等在内的金属材料体系。为使中师生了解这一发展,教材在“几种重要 的金属”(第二册第九章)中编入了“新型的金属材料”作为选学内容。原有教材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介绍只 限于传统的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大类,而事实上高分子材料种类的增多和产量的增长远远超过无机材 料。所以对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适当介绍,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是很有必要的。教材在第二 册第十二章中选编了光敏性、导电性、生物活性等高分子材料。为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对这些功能高分子材料 的性能和用途的叙述主要突出了与化学的关系,如用感光树脂印刷制版来实现印刷工业的完全自动化,利用高 分子膜淡化海水等。

能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发展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需要 有充足的能源。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常规能源已无法满足需要,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一方面要想方设法 提高常规能源的使用效率,另外要积极探索和开发新型能源。在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中,化学学科发挥了巨大的 优势。教材在“烃”(第二册第十章)中编入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展望”简要介绍了太阳能、核能、生物能、 海洋能、氢能等几种新型能源的基本知识及其发展情况。配合“原电池及其应用”教材在阅读中介绍了几种新 型化学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

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生产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项 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保护和改善生产与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化学与环 境有着密切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造成的。教材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介绍中有机 地渗透了有关环境知识。如在氧族元素中增加了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减少和恶化对人类、对环境的危害等内 容;结合硫的氧化物的性质,教材叙述了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在氮族元素中,分析了氮氧化物作为大气的主要 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在石油和煤一节中教材指出了燃煤造成的污染、“三废”对大气、土壤、水域 的污染方式,对生态的破坏和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在“环境保护”(第一册第四章)一节中,教材比较全 面地介绍了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碱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物、放射性、噪声等污 染及其防治的重要措施。以使学生了解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保护和 环境改造的迫切性和可能性,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此外,教材还充分挖掘当今科学前沿新研究项目所包含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中师生逐步学会用已 经掌握的知识和概念去接近和理解前沿科学的新发现。如教材在叙述碳的同素异形体时引进了C[,60],教材还 在选学中编入了化学元素与人体的关系、8 千万年以前的琥珀化石中的空气成份与现代空气成分的区别等知识 ,以期使中师化学教材更具时代感。

二、适应培养现代人才 注意学科间的联系渗透

自然界本身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整体,我们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如能源、材料、生态环境等很难把它们绝对 归属于某一学科领域,因为它们都是综合性问题。各传统的分科课程,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 的严密性,有它们不少的优点。但由于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故不易使学生从知识整体与联系中来理解 和掌握知识,而易与现实脱节,不利于学生把学习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

为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教材在叙述新增加的材料、能源。环境等知识时,注意了与其它学科的交 叉。在介绍半导体陶瓷、光导纤维、超导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时结合了一些物理学知识,在彩色摄影中用到了加 色法成色原理和减色法成色原理;在石英晶体的重要用途中提到了压电效应等;在叙述呼吸作用、固氮、酶以 及三大营养物质时联系了有关生物学知识。

中师化学教材在保持自身的知识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还注意了与初中化学和小学自然的 纵向联系。如初中化学是中师化学教学的基础,小学自然中的很多知识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溶液等都是 初中化学的内容。但仅靠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将来难以胜任小学自然的教学,特别困难的是不能独立完成有 关实验的教学任务。所以教材通过有关实验习题和选做实验与初中化学合理衔接。在系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某 些章节中,通过选学、阅读、资料以及讨论题对小学自然的有关教学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使中师化学教学内 容和教学方法能适应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着眼提高全面素质 落实各项能力训练

中师化学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考虑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和培养高层次小学教师的需要,为了体现 师范教育的这一特点,新教材具体确定了以下能力训练的要点。 转贴于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指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能力。细致、正确的观察可以使学生获得完整、全面的感 性知识,它是记忆、表达的基础和前提。

中师化学教材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养成乐于观察、自觉观察的习惯。如教材的序言从一 开始就教育学生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需要结合起来,要研究小学生可能提出哪些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要重视 激发小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在全书中,配合教学内容的一些演示实验不少饶有趣味,如“焰色反应”、“蔗 糖碳化”、“彩色喷泉”、“点火成蛇”、“火箭”等这对于深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是十分必要 的。

研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材共安排了87个演示实验,25个学生实验,18个课外实验与制作。在这些 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适用于引导学生熟悉观察的原则、掌握观察的方法。如对于 气体的制取实验,教材注意了教会学生观察的顺序;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有机反应实验,教材指出了观察的重 点;对于诸如“钠和水反应”,“氨气易溶于水的反应”等实验,教材要求学生全面观察现象;对于浓、硫酸 与铜的反应,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等实验,教材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对比观察。

教材还通过习题要求学生对周围生活和自然现象进行广泛的观察,如要求学生课后观察家庭中养金鱼的水 是如何进行简易处理的?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有哪些腐蚀现象及常用于钢铁制品的防腐蚀方法。

在观察知识条目中出现了“空白”,这些“空白”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后归纳填写的。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开拓学生的思 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中师化学教材中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丰富内容和我国化学化工的伟大成就,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 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献身精神,培养他 们在顽强、自觉的学习中形成积极思维的意识。

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中师化学教材保持了相对完整、独立的知识结构体系。如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安排 上,保持了适当的知识面,侧重于介绍各族中的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突出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化学平衡、电离、氧化还原等基础理论对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的 关系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的关系,从周期律的角度介绍相关的物质的共性及其变化规律。对某一具 体物质,教材是以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为重点,以此带动物质的制取、用途等知识的介绍。这样学生可以从各种 元素,各族元素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教材适时介绍了化学理论和概念的发展改革,以使学生在充分理解它们的正确性和绝对意义的内涵的同时 ,认识到化学理论和概念的发展及其相对意义,进而诱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如在原子结构中,教材简介了 从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的原子有核模型玻尔的旧量子化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模 型的发展这一系列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教材还在每章小结中引导学生对一章的知识联线成网归纳知识链,通过精编与各类知识联系较密切的习题 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大纲规定,中师生不仅要会作实验还要求会自制简易教具和利用代用品,会指导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 ,这就必须要求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材是从以下几方面落实到实处的:

一是增加动手实验的机会。化学实验和制作具有很强的技能性,没有反复多次,认认真真的严格训练是难 以达到要求的。所以教材在确定必修课教学内容时,充分注意了实验的比例。如讲授课时与演示实验个数之比 为3∶1.84,大于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3∶1.02;学生分组实验的课时占总课时的19.2%,大于原中师化学教 材中的17.9%,更大于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12.5%。

二是确保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仅以学生实验为例,教材中安排了基本操作训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验证性 实验;与小学自然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习题;体现实验教学灵活性的选做实验;旨在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鼓 励课外研究和提高的课外实验与制作。

三是强调实验和制作设计的应用性。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特别是在小学自然教学和课外 活动中的应用(如粗盐的提纯、空气成分的测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自制蒸馏水,自制教具),在生活中的 应用(如配制消毒液,自制甜酒酿、化学刻字、自制雪花膏等)。

为了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效果,大纲强调了实验考查的必要性,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实验习题 可供教师在实验考查时选用。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 语言表达能力是合格教师能力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大量事实说明,在掌握了一定的学科知识,一定的教 育理论水平的条件下,教育、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为此提高和培养师范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中师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

教材上、下册设置了多处讨论、资料、选学等栏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练习、组织讨论、讲述化学史料 等方式和途径培养、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文盲不再是指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自 学能力的人。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学习门类偏多,所以中师生在校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 可以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学习提高,以便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