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英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

篇1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学综合英语教学必须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及全球化语境对文化和科技交流的要求。我国培养出的大学生,应当适应高层次专业人才需求,尽可能熟练而得体地运用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相对自如地应对国际间的学术和信息交流及各种涉外业务活动的挑战。然而事实是,由于长期的应试及灌输式教育,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虽然能够使学生正确而快速地解答听力、阅读及词汇等英语习题,却不能得体地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换句话说,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较强,而语用能力却很薄弱。所以对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总体素质和全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更应当为适应需求而进行改革。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综合英语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在具体情境中形成的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来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优化完善认知结构,获得自身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作为学习所必需的四大要素。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很好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英语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支持者、引路者、评价者。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拥有解决问题的自,通过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者,培养适应2l世纪的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设置情境,渲染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入学习

设置情境活动是大学英语教师应当重视的一种手段。“情境教育更关注学习者本身在教育、学习情境中所扮演、担当和确立的角色。学生角色扮演,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从而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习者学习并建立起“主动角色”,使学生从传统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积极主动投人,参与教学教育过程。具体在日常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参与、操练口语、感知语言运用、陶冶情操,如组织英语辩论赛、课堂英语游戏、舞台表演、英语演讲、英语小品等语境活动。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如讲授上外出版社出版、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Thesportsmeeting这一课时,作为英语教师,可以身穿运动服、手持扩音器,带着口哨走进教室。告诉学生将要举办SportsMeeting,利用教室通道做小型跑道举办Relayrace,利用讲台进行Longjump等,配上录音机里的运动员进行曲,整堂课有着浓郁的运动会氛围,接近一种真实的语境。学生始终怀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从随后学生的课后作文中了解到,实际上学生也乐意用这种方式学习英语。实践证明,只要英语教师善于组织和引导,情境活动是一种很好的途径,而且是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做得到的。

(二)指导学生协作学习,营造民主和谐气氛

在综合英语学习过程中,协作学习是始终发生的,其中包括与教师的协作,与同学的协作等。每当教师启发时,学生应当积极与教师协作,自发通过教师作为中介来获取知识,如围绕教师所提问题,全神贯注思考,认真对待,积极回答。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什么程度,还要讲授哪些、强调哪些知识。教师在导人英语文化时,设计的任务应当建立在合作学习基础上,如发现了哪些文化间的差异,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以社会性的互助,促进学生学习。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学习既是个体性的建构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社会性的、团队中介的知识合作建构过程。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培养协作精神,共同建立学习群体,这就是一个知识合作建构过程。以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Unit6Goodmanners为例。在老师指导下,预先让五个组长带领各自团队,将教材Warmingup中素材里的四幅画,组织自己的小组设法改串成整个对话,为表演做好准备。学生分别在团队小组中,共同学习其中的词汇、语法和篇章等,然后进行讨论改写,协作学习。接着在老师组织下,开展小组问竞赛,相互提问,相互辩论,如“Inourdailylife,welikepeoplewithgoodmanners.Wedon’tlikepeoplewithbadmanners.Whataregoodmannersorbadmanners’?.Whetherweshouldpunishthepersonswithbadmanners9.WhatarehtediferencesbetweenChinaandtheWesterncountries?”辩论胜出的团队在班级内进行表演,其他同学在原来分组基础上对各个角色的Manners进行辨别,哪些是Goodmannesr,哪些是Badmannesr,并协作写作,总结该团队最后的意见,提交老师。教师总结后,给予鼓励,希望其他同学下次继续努力。因为同一班级的学生具有共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经验和思想情感,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易于相互传递和接受信息,易于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可以相互扩大知识面,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三)组织会话交流活动,促进英语学习

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学习者如果能充分把握这一点,那么对英语的听说以及对知识的温故知新会有相当大的帮助。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组织会话学习小组,让成员之间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以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更多地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其实,组织会话的过程就是促进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都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在课上教师经常按角色分组,好差生搭配,上台表演,选出最佳组合、最佳表演者。笔者有时还故意安排不同组的同学相互检查近期的学习效果,要求临桌几位同学相互交流怎样学习英语单词,如何加深单词记忆等,并从交流中体会不同学生的单词学习方法,从中感悟适合于自己的最佳方法。这样多种教学手段并用,不但促进了学习,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加深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四)意义建构

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深刻的理解。这反映在英语知识结构学习上,便是要充分理解所学新课文的篇章结构、语言点、句子结构、正确语法等,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而后将其纳人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如:笔者利用一节课时间,帮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篇章,使之能复述课文,并且归纳本文的教学目标,写出心得,综合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第二节课整体处理学生不了解的重点词语、句型,利用测验检查其具体的字、词和语法等是否能灵活运用,然后发一份与本单元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设计几个问题,要求学生5分钟之内完成,可以口头完成也可以写下答案;第三节课做一套同步训练题,包括单项填空、完形填空以及阅读理解两篇。学生能自我检测是否掌握了该单元的重点。教师在综合英语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同时帮助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而不要求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的内容。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听说能力的提高

根据建构主义所倡导的教学模式,语言教师的任务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情景。那么如何创设语言情景呢?可利用多种手段或媒体(投影图片、挂图、录像、声音模拟等)。学生置身于这种情景之中,在教师启发下,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设想或者疑问。其中疑问可以是关于语言情景方面的,也可以是语言表达遇到的各种障碍,或者是由学生自己创设的、由感而知的、与主题有关的感受及设想。由此与主题相关的诸多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学生也应尽可能全面地用语言倾诉出来。这时,程度好的学生应尽情表现(提问、回答、描述情景等),其他的学生注意听、学习、模仿。在教师适当引导下,程度好的学生应该进一步挖掘出问题。这部分学生表现完了以后,中等学生的自信心会大增,也会积极地发表意见。经过这两轮演示,程度差的学生此时也基本上能掌握一些词语了,也可以进行基本的语言操作了。这时,教师或一个程度较好的学生提问,相对较差的学生回答。这样,相对较差的学生在较好的同学主动带领下,可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这是个协作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全体学生都应该踊跃参加,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口语能力,增强自己的信心。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语言和自己不会表达的语言做到心中有数了以后,在教师创设的情景的帮助下,能够清楚而自然地听出并能说出新的语言。接着教师迅速检查,以确保学生都能理解掌握,同时,学生应认真思索,给出暗示,以便教师知道是否继续深入讲解。

(二)读写能力的完善

新的语言点介绍完毕,教师安排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对话或文章,由教师给出设计好的问题,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回答,以便教师检查其阅读的速度及质量。下一步由学生提出难点,教师解答;而后教师进一步提问,此时对重点、难点作一些解释,必要时运用汉语帮助解疑,最终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目的。同时,根据文章的题材类型、学生的读后感言,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如短文、信函、故事及调查报告等。其实写作教学更应当重视过程教学。新的写作教学并不是只给学生一个写作题目,学生完成后上交,而是更注重写作的过程步骤。整个教学步骤包括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头脑风暴了解学生的观点,学生计划和组织观点,然后起草写作,最后进行反馈教学等。在这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写作,即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并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感兴趣的主题,通过简短的分组讨论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学生各自完成自己的文章,而后在小组中分别读出自己的文章并相互给出改进意见,此时应重视文章的中心内容。接着学生分别完善各自文章,然后互换修改文章的组织和语言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注意倾听并相应地给出参考意见,最后作出总结。通过这样的建构意义教学,学生语言、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将共同得到提高,达到多赢目的。:

教师在大学综合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应当注意,当新课文的阅读理解已经没有了疑难后,教师便顺应变成了“乐队的指挥”,先集体后分组,或按集体——女生——男生等形式进行听说写教学组织工作。先人多后人少最后到每个人都会说能写(用时约1O至15分钟)。练习阶段,学生尽可能用所学语言表达实际意义,这需要做许多实际性的练习。教师逐渐减少对学生的控制,学生应开始试着独立运用语言,进行口头表达,也可先把要说的内容大致写下来再表达。在操练过程中巩固学过的词汇、语句、语法等。

一堂课可主要设计以下几个步骤:

1.创设情景——学生

2.置身于情景中——学生

3.介绍语言点——教师

4.操作——学生

5.练习——学生

篇2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工学结合是一种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是学生,导向是就业,目的是通过市场需求的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高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学生在课堂教学获得的理论知识和校外工作获取的实际经验有机结合,并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这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任务;以适应社会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实际技能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及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需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积极推进实习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

二、外贸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外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高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商务英语和涉外经贸专业知识,具有外贸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涉外经贸专业应用能力的学生。因此毕业生主要在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等行业从事商务英语应用、涉外文秘、国际贸易业务员、单证员、货代员、跟单员等工作。对外贸英语人才的需求一直是与日俱增,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合资和独资企业急剧增多,对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掌握外贸运作常识的外贸英语人才需求十分迫切,该专业毕业生有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

但外贸英语专业学生实际就业情况并不乐观,在 2007―2009 年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调查中,外贸英语排第七位。造成以上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部分英语课程设置仍重理论而轻实践,缺乏一线实例;教学以教为中心,未能突出学生主体;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工作所需理论相脱节;教学与岗位能力没有实现有效对接,“就业导向”被束之高阁,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工学结合、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因此,要想提高外贸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技能,以适应市场需要为目标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大力提高实践教学在课程中的比重,使毕业生不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广阔的知识面,更具有超强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此提高就业质量。

三、外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一)科学设置外贸英语课程

科学培养模式的建构是以科学的课程设置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与社会要求相结合,特别是与工学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这就要求外贸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时要打破原有的外语学科课程设置体系,形成一套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体系。黑龙江科技大学外贸英语专业将课程模块分为基础必修、基础选修、专业必修、专业选修模块。每个模块都围绕某一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理论与应用的综合设置。特别是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模块,更注重强调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针对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方、涉外导游、涉外文秘、货运员等职位要求,开设了商务英语翻译、金融英语、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英语视听说、外贸英语口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等课程。

表1 黑龙江科技大学外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模块

(二)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外贸英语课程的科学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一支强大而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分不开的。一个好的外贸英语专业的师资队伍需要教师们既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功底,同时又需要有丰富的对外贸易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而外贸英语的授课教师大多分两类:一类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学士或硕士,英语基本功扎实,但是缺少外贸工作的相关经验;另一类是常年从事外贸工作,对外贸业务精通,有丰富的外贸行业的实践经验,但是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

黑龙江科技大学外贸英语专业的师资队伍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在17名教师中,最终学位为英语语言学和英语文学的教师为15人,2人为管理学学位。在全部教师中,有2人有外贸公司工作经验,1人有海外商务专业留学背景。由此可见,大多数教师缺乏外经贸行业实践经验和对国际贸易实质性的了解。因此,要想建设一支专业的外贸英语师资队伍,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聘请兼职教师。这类兼职教师既可以是本校外贸专业的教师也可以是在外贸等相关企业工作的人员。这种方法见效快,需要的时间周期短。他们的强项是外贸工作实践经验丰富,能够从多角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对外贸英语专业学生的要求。但是这种兼职教师也存在弊端,他们的英语功底不是很扎实,此外,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以及兼职教师的责任心也因人而异。

二是加强教师培训。这种培训包括让现有教师深入外贸相关企业,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以较快提高英语教师的外贸业务知识水平,也包括让有一定外贸经验的教师考取相关的资格证书,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这种方法虽然需要的时间长,但是有利于英语教师扎实掌握外贸行业的业务知识,是建设一支稳定师资队伍的必然选择。

三是加强教师团队授课。只有团队化的师资才能满足模块化的教学需要,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协作、能力互补、突出优势。英语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以讲授基础课为主,具有外贸行业相关经验的教师以讲授专业课为主。因此,在外贸英语师资团队建设过程中,要努力打造一支形成梯队的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专业技能突出、合作能力超强的高素质教学团队,为外贸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黑龙江科技大学对外贸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根据黑龙江科技大学的定位以及自身条件,外贸英语专业改革了原有以理论为主的培养模式,确立了“3+1”人才培养方案,即理论学习时间为3年,实践教学活动累计为1年。该专业最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在原有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增加了1周的语音训练,1周的翻译训练及6周的专业实习,使实践环节从原来的30学分,占总学分17% 增加到了现在的43学分,占总学分21%。

第二,提高实践课的教学质量,突出实践的专项性。以新增加的英语语音技能训练实践环节为例。专业语音训练设置在第二学期,时间为一周,之所以定在此时开设是因为学生刚好完成了一个学期的语音理论课学习。语音训练的辅导教师通过把学生英语发音中语音、语调等具体问题逐一记录成册,然后对每名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和训练,最后评定成绩。通过大量的有针对性的语音训练、教师认真严谨的监督指导和定期开放的语音实验室保证了语音训练的效果和质量。此项实践环节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具备标准的语音、语调和良好的语音面貌。

第三,加强毕业设计和实习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现在多数外贸英语专业实习流于表面,学生没有得到实际锻炼,而学生的毕业论文又空谈理论,缺乏实践支撑。正是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该专业实行了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就业一体化的实践方式。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将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和顶岗实习选题计划进行公开,并要求学生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必须与所从事顶岗实习内容密切相关,还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安排实习计划和毕业论文,让学生直接带着选题去顶岗实习,目的更明确。通过实习单位开具证明的方式,确保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与实习内容具有相关性。这样能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丰富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3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教育部和高教司的领导下,我国大部分高校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列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求我们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理解素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内涵,在教育实践中妥善处理好其辩证关系。

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为期两年的大学基础性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他专业课程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英语教学有着明确的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英语听、说、写、译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语言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实际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信息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自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质以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但是,作为在全国各高校普遍开展的语言类基础课程,大学英语仍然局限于单一的语言技能的教化和培训,无法真正体现新时期基础课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大学英语课程长期以各种英语等级考试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考核方法都受限于应试型教学理念,英语的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学过程只重视语言的认知和考核,而忽略了语言的重要载体――人文知识和文化教育,语言素质教育更无从谈起,导致学生普遍语言素质低下,难以适应社会迅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探讨大学英语全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以通识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渠道,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完善手段,成为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二、以通识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渠道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理念,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通才而不是工具人。

新的教育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从单一的工具型语言技能培训转变为英语综合人才的培养。有意识地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不仅能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而且能使其拥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在英语语言的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又要有意识地使其能够在全面、开放、宽容、民主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欣赏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在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和鉴赏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实现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参与国际交流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以培养高素质通识人才为目标,重新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就要求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文化知识的长久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陶冶高雅的语言文化情趣,构建合理的英语知识能力结构,提高语言文化综合素质。

作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识教育的实施渠道是开设通识课程:继续长期以“大学英语”为公共基础课程;适当合理地设置外语选修课、语言类通选课等;开办旨在扩展外语学习兴趣的语言素质课堂,如英语专题讲座、课外阅读和竞赛等;开展英语社会实践活动,如外企参观访问、跨文化交流调查等;课程作业的设计要体现“通识”特点,如英文电影观后感、跨文化交流体会、英文访谈记录、社会实践论文等。大学英语教学中开设多样化的通识课程能满足不同类型、层次和特点的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要求,使语言教育的目标不再局限于掌握基础知识、语言理论和技能的运用,而重点在于能否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体验和感受语言的运用,能否培养学生较高的语言学术品质和思维方法,能否在语言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转变讲授型大学英语课程中严格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局限性,在通识课程中实现学生对语言文化的体验与感受,领会人类文明的精髓。

三、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完善手段

从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来看,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均可作为传统、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的有效改革途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教育理念和实践手段。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理念主要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统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在特文化素质教育环境的熏陶下,在文化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通过个性化文化素质教育实践的开展,将优秀的文化教育成果转化为被教育个体的内在品质,使其在情感、理念、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均得到发展,促进其身心发展与文化素质的内化,并通过教育实践外化为人际交流中的个性化表现。

文化素质教育能有效地完善单一的大学英语评估方式。传统的大学英语评估体系主要依赖于终结性评估方式,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定学习和教学效果:期末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英语考试等。文化素质教育落实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有效地将其评估手段的重点转向形成性评估,使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相结合,既能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和评价的力度,又能体现终结性评价的重要。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意识、跨文化交际技巧、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课堂活动参与的主动性、能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方面均可作为考察和评定的范围,英语教学的主体、形式、内容、标准等方面都成为评估内容。在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不仅学生的学习过程受到了全方位的督促和调动,教师也能及时更新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加强教和学双方面效率的提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全面推行英语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不仅能充实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素质教育内容,而且能提高学生在交际环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以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英语文化节;校际间英语交流夏令营;各种主题式英语晚会;英文歌曲、演讲、朗读、写作比赛;组织学生定期收听英语广播、英语节目;开设英语原版电影赏析课程。全方位、多渠道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更加丰富了大学英语素质教育活动,极大地改善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单一乏味、效率低下的弊病,双方面调动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对比研究和实践,将其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实施手段,既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又能全面提高大学生语言文化素质和应用技能。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将其长期作为教学改革的课题,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篇4

本文在分析前人对任务型课堂教学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任务型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方法,引入课堂案例,对理论研究进行实际任务设计,旨在改善阅读教学课堂效果,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研究均建立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基础上,包括课堂案例和实验数据。

二、任务型教学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海量查找有关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在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中涉及的主要范围有:任务型语言教学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应用于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等。尽管国际语言学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发展经历了30年,但国内研究者和教师广泛关注任务型语言教学还是近十年的事,它的发展经历了实践总结和理论论证的过程,研究成果还不是很成熟。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于是自2001年以来从事英语教育的研究者以及一线中小学英语教师掀起了学习、研究和尝试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热潮[2]。其中具代表性的人物有:袁昌寰、鲁子问、罗少茜和龚亚夫、程晓堂。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袁昌寰《任务型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4],探索了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他倡导大学英语教师采用任务型进行语言教学。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鲁子问教授调查了任务型教学程序,在初中进行了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总结出了课堂任务教学的三种程序,著有《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软件》等著作[5]。罗少茜和龚亚夫解释了任务的定义、任务的基本环节和过程,引进“任务链”等概念[6]。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来源、理论基础、定义、特征、教材大纲、任务设计和实施进行了阐述,从理论到实践为中小学英语老师、教研员、任务型教学的专本提供了实用参考[7]。此外还有余泽标、施嘉平、方文礼、刘福生等人在任务型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国内已有研究看,关于任务型预言家学的研究主要采用了经验总结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用以探索该方法的有效性,但这些研究是不足的,也没有达到成熟的结果,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更显稚嫩。国外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有些方法已经得到了实用,那么就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结合阅读教学自身的特点,研究阅读教学中任务设计的方法。

三、任务型阅读教学理论研究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任务的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设计的主要思路是从五个方面来设计阅读教学课堂任务。第一,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阅读课是学生提高阅读技能技巧的关键,学生对阅读课的兴趣是影响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语文阅读课兴趣越浓厚,对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越有帮助。因此,阅读教学课堂任务设计要求真实、生动有趣能够提高学生对阅读课的兴趣。第二,阅读方法也是影响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使阅读达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则是阅读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设置的任务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促进作用。第三,学生阅读能力c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正相关关系,即阅读能力越高,思维能力越强,语言表达能力也越强。因此,阅读教学设计中要带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都得到锻炼,从而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第四,小组合作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语文学习中的阅读教学很有帮助。在阅读教学课堂设计中,可以设置众多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中完成。协作中,小组各个成员通过讨论、汇报、交流,共享了阅读教学的成果,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第五,课外阅读面的大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影响是显著的。课外阅读越量大,阅读能力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小,阅读能力越低。因此,笔者不仅对课本的内容进行阅读课堂任务设计,同时还结合课外阅读的有关素材进行任务设计。

结合以上五个方面的因素,笔者把阅读教学任务设计分为读前活动、读中活动和读后活动[8]。在读前活动中,教师运用提问、讨论、图像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把任务呈现给学生,引入阅读文章话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充分做好阅读准备,熟悉阅读任务。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内部动机得以驱动,他们根据已有知识和自身的经验,纷纷发表看法,兴趣盎然,这时,教师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阅读。经过阅读前活动,学生无论在心理、情感还是在认知结构上,都得到了预热,整个状态已开始进入读中活动的阅读中,学生将检测并校正自己的预测,教师提出若干阅读任务,对阅读中出现的语言难点进行讲解,并向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发现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并予以矫正,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以阅读来理解课文,并获得一定的知识信息或培养阅读技能和阅读习惯,都只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在任务型教学中,阅读课文还是语言知识输入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学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任务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认识语言现象。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地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学生常常不得不进行诸如参考字典、阅读书刊、网上查找资料的课外阅读的能力。

四、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任务设计

下面是笔者利用上节理论研究内容,针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课程内容进行阅读教学任务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领悟梅花不畏“L欺雪压”的品格。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语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2.体会外祖父深沉的眷恋祖国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步骤

1.读前任务

任务一:用一分钟的时间查字典,说说“魂”字的解释。

任务二:用两分钟的时间观察屏幕上的墨梅图后读课题思考:梅花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它代表的是什么样的魂,或者说品格?

2、读中任务

(1)读前准备,任务是:用三分钟的时间扫除生字词障碍,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在这三分中内,学生可以就不懂的字词问题向老师提问。在老师指导下,全体学生正确朗读字词,准确地朗读课文。

(2)略读课文,任务是:用五分钟的时间自主略读全文,同桌交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构脉络,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精读课文,任务是:用五分钟的时间细读课文,同桌讨论交流。课文围绕梅花写那几件事?

(课文中一共讲了五件事,分别是: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第三件事: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第四件事: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第五件事:临别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4)研读课文,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评析。

任务是:用五分钟时间根据老师出示的课文中的一系列句子,选择其中自己认为难易程度合适的一项进行优劣比较。学生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语句。

任务一: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较句子:“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很珍惜。”

小组讨论,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任务二:“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稠子慢慢抹净。”

理解:“清白”、“玷污”两个词的含义。

讨论: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它吗?

(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墨梅图的珍爱。)

任务三:“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梅花的秉性像什么?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的是什么?

(体会比喻象征的写作手法。)

任务四:“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一句,找出唐诗宋词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体会:老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任务五:学生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并写下自己对语句独特的感受。

3.读后任务

用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小结“梅花魂”的含义。全班交流朗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汲取有价值的观点。

用两分钟的时间对本堂课进行小结。

用两分钟的时间布置课后任务:小组合作,找出一首与课文内涵相关的一首诗或散文的视频、录音带。先模仿,按照吟诵的要求派代表来在下节课展示。

篇5

1.任务型教学产生的背景

“任务型”教学是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指让学习者通过完成一系列特定设计的“任务”,从而达到语言习得和语言应用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1]根据前人的研究,将“任务”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两种背景:一是交际语言教学的发展,二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2]

第一,交际语言教学。交际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培养交际能力的语言教学流派。交际教学法阐述了交际能力与语言的依存关系,其核心理念即语言学习者在信息传递和意义表达的过程中学习语言。[3]

第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二语习得研究者开始注重研究任务的作用,这源于以Krashen的输入理论为代表的二语习得研究,后来有学者指出语言的输出也是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研究者又发现,任务能够给学习者提供输入和输出的机会,有利于学习者发展语言能力。[4]Rod Ellis(2003)的《任务型语言学习与教学》是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对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任务型语言学习的理论做了全面的阐述和总结。[5]

2.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设计高质量任务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新课改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外语教学后,受到了一线教师的热烈追捧,但是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而使得该方法的实施困难重重。对任务型教学方法,不少学者和教师也提出了反思和质疑,如陶战勇认为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存在较多问题:任务过多,任务设计脱离实际,任务前准备不充分,分组安排得不到重视,任务后的评价单调等。[6]

“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它强调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把握任务设计的基本方向,任务型教学研究者对任务设计的原则进行了归纳,本文主要列举了以下基本原则:

①真实性原则。罗少茜认为[7],任务的“真实性”应该涵盖以下四层意义:(1)语言输入的真实性;(2)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理解的真实性;(3)对语言学习有益的练习活动的真实性;(4)语言课堂所需再现的社会情境的真实性。

②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原则。设计任务时,要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学会自我培养掌握语言功能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任务的训练来理解语言的功能,并能运用在交际活动中。

③学生中心原则。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经历,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使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的语言应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

4.对高中英语任务教学中任务设计的建议

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部分。任务设计的好坏关系到任务型教学实施的最终效果,本文结合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和最新研究,给出下面几点建议:

①首先教师要转变个人观念,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语言系统和语言应用设计好任务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任务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时刻反省自己设计的任务并根据需要作出调整。

②注意所选取的任务类型必须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和他们的认知层次相匹配,注重任务设计的难易度,在保证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的同时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③任务设计素材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要发扬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定时举行备课组的活动,相互探讨如何设计任务;而教研组可以建立资源库,让教学资源共享,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又能够让任务素材多样化。

5.结语

任务型教学模式把语言教学真实的融入课堂,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发展的完美结合,很好的贯彻了交际性的原则,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应用任务型教学,最首要的工作就是深入了解和研究任务的设计。本文对任务型教学做了一些介绍后,分析了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针对实施任务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给出了一些卓见,高中英语教师要随时更新教学理念,结合我国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Richards J,Rodgers T.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Second Ed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篇6

2.构建阶段目标体系

第一步,通过专题培训,全体教师都能够形成共识并主动参与项目的试验探索;成立项目研究工作室,建立领导、组织、管理系统和专家指导机制;形成学习项目试验的具体落实途径和检测评价标准。

第二步,总结阶段经验,教师撰写相关论文,进行学生项目研究成果展示;建立北京项目试验目标地,和美国等国家开展高中的合作、交流、游学等互访交流活动;开展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经验交流活动以及成果展示活动。

第三步,通过项目试验研究,全校教师进一步形成“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终生学习与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共识;促进教师的角色转变和专业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进一步提高,为其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健康人格的优秀毕业生奠基。

3.构建科学发展评价体系

组织上,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核心团队。校长亲自抓“十二五”总规划中的特色校建设规划,相关处室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制度上,建立与特色建设相配套的工作制度和流程,把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根据特色建设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学年目标各研究项目单位制定适合本组的研究计划,每个学期总结研究成果。资源上,加大特色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物力资源保障,组织相关人员考察学习,进行专项研究实验,邀请专家讲学,召开专题研讨会议,确保学校特色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和特色建设目标的实现。科研上,组成科研课题研究,教科室为研究提供必要的信息资讯。发挥科研为先导的引领作用。

创建特色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的平台

师资队伍建设是特色校建设的关键,为加速我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升,弥补年轻教师偏多的弱点,分“梯度”培养。

骨干教师是学科带头人,是常规工作完成的模范。为此,学校选派12名骨干教师出国学习,20多人到全国各地参观考察;请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到学校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已开设4个名师工作室,把特级教师等名师的经验推出去。市级化学学科带头人吴海君荣获全国说课大赛一等奖,市级物理骨干教师王仕新荣获全国高中物理教学大赛一等奖,市级骨干教师张洪斌带领学校男篮11次夺得北京市高中男篮冠军,他的名师工作室对全县中小学体育教师发挥了指导和示范作用。

对青年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指派骨干教师作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或观摩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成立“青年教师沙龙”,引导青年教师作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王英莉、王金海、苏颖娜、王仕新、刘岩等5位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获首届高中教师新课程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一等奖,另有3位青年骨干教师获得二、三等奖。

开辟特色校建设的“绿色通道”

1.提炼必修课程的实践要素

学校组织力量研发《密云二中新课程社会实践实施纲要》。在高一、高二年级进行主要学科教学改革的专项实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上进行科研实验探索。学校先后组织了语文、生物、英语、数学、物理等五个学科的全市性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全市有1200名多教师或教研员到我校参加研讨活动。

2.开设多种社会实践类型的选修课、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每周安排一节选修课加入课表,学生跨班级自选课程。每学期都有40多种选修课课程。每个月组织一项学生参与的主题实践活动,如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既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校内实践活动积极性,更使特长生有了自我发展的广阔舞台。组织军训磨炼学生革命英雄主义的意志;通过校内执勤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实践能力。

3.创造有语言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把校园环境建设视为隐性的教育课程,将每一个物质实体当作文化教育因素对待,将可见的显性文化元素和隐性的教育元素结合起来,通过物质实体与心灵感受的和谐关系,体现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学校初步实现了生态化、人文化、数字化、书香化: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锻炼活动区功能齐全,综合体育馆全市一流,图书馆藏书11万多册,校园网与互联网链接,沟通每位教师的笔记本电脑终端。庄重的孔子像、神圣的论语走廊、醒目的标语传递着厚德博学的理念,楼道内展示的科学家画像引导着学生的追求目标,橱窗优秀教师和学生的事迹熏陶着见贤思齐的风尚,文明礼仪标兵的执勤示范标志着向善的情操,专业展室的奖杯、证书演奏着学校辉煌历程的旋律。

4.校内外结合的研究性学习

学校选择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导学生开展问题研究,每个学期学生都有200多项研究立项课题。选派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实践活动设计。任课教师担任学生的立项、开题、研究、调查报告与解题的指导教师,确保研究性学习不流于形式。

5.走进社区和实践基地的社会大课堂活动

学校先后创建了“四路一园”的学生实践基地,由团委或年级组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或周末组织学生到乡镇或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在社区开设英语角,为光荣院孤寡老人演出等,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每学期年级组都组织全体学生到市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参观了清华、北大和国家体育场等人文景观,并进行了拓展训练;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到美国、日本、韩国等考察学习,并与美国和韩国中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

全体学生参与特色校建设

1.健身育心的体育活动,创建了浓浓的体育文化

密云二中是“全国传统体育项目(田径、篮球)学校”。田径队近年来参加北京市中学生运动会,连创佳绩:2009年市47届中学生运动会获得冠军4人;2010年市级竞赛夺得7枚金牌;2011年市田径试点校比赛取得了6项第一名,其中张伯伦、邵楠、李健代表北京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取得佳绩,市教委授予密云二中“学校贡献奖”称号。

密云二中男女篮球队都是北京市强队,女篮夺得北京市高中生女篮冠军。男篮从1997年成为北京高中男篮冠军以来,夺得北京市冠军11次,全国冠亚军1次,季军2次,代表北京市出访台湾和韩国。为北京市青年队和高校输送了100多名优秀运动员。

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雷打不动”。每学年都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体育文化节。学生综合体能素质不断提高,2009被教育部和国家体委授予“群体运动先进单位”称号,2010年体能抽测名列北京市第一名。

2.观察实验的科技活动,培养了创新意识

把学校科技教育和社会科技教育有机结合。我校获得“2004年北京市百万家庭数字生活技能大赛”家庭队第一名,获得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优胜奖。

组织专题科研小组深入密云水库地区、石匣小流域治理工程处、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研究,撰写科研报告。学校已经出版了“社会实践论文集”等学生科技论文作品集。

篇7

我校2016级本科大一新生主要来自本省的各个县市,这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比较高,其中还有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和戏剧表演有浓厚的兴趣,可以发挥积极带头作用。传统的中学英语课堂课时紧张、教材单一偏语法,还受到升学压力等各方面的束缚,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个性化发展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若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适当加入戏剧表演,则可以帮助学生把应试阶段累积的英语知识转化为口语输出,达到语言学习的优质效果。基于此,笔者将英语戏剧课堂表演引入到大学英语课堂,尝试为学生多提供一个平台,弥补了传统教材中以叙述或论证为主的教材交H性、实用性不足的遗憾。

笔者把英语戏剧随堂表演安排在2015级学生的大一下学期到大二上学期进行,时间跨度为一学年。因为大一新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课外时间也比较充裕,能够保证课后诵读台词的时间和质量。为了确保实验班级里的每位同学在这次大学英语改革中都能参加到戏剧表演中来,教师预先根据班级人数进行合理组合,将学生分组。一个班级大致可分5-6组,每组5-7人。教师充分利用好每次课的前十分钟时间指导学生挑选剧本,选取冲突明显的情节,讨论安排具体的人物角色,熟悉剧本,了解剧本背后的文化背景,给予学生朗读方面的指导,最后组织随堂戏剧表演,这样既能保证完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任务,又能顺利进行英语戏剧实验教学。

2教育戏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2.1确定主题

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是整部戏剧表演的必备条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期准备包括班级分组、收集确定剧本,小组角色分配、诵读剧本、准备道具和设计舞台几个主要环节。

戏剧表演成功与否离不开剧本的选择。选择剧本时,不要把范围局限在书本上的内容,让学生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独立自主地去选择剧本。丰富多样的经典英语戏剧或电影,折射了灿烂的欧美文化,兼具时代性和人文性,从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选择剧本素材时,教师要从专业角度积极引导,借助于网络片段欣赏、教师文化介绍、学生自主查阅书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剧本的创作背景,最终选定一些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容易理解、记忆和表演的剧本。

2.2角色分配

在小组进行角色分配阶段,教师要按照自由组合的原则,由组员相互协商确定所扮演的角色。若某个角色的台词量比较大,可由两个同学分担台词,在不同的场景中交替出演,从而避免的个别同学背诵任务繁重或长期担任配角,任务分配不均的局面。在分配角色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中协调把关,确保任务的合理分配。教师帮助学生做好时间规划,安排好角色的分配,才能达到提高该环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终目的,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

2.3台词背诵

准确到位的朗诵和记忆台词是语言输入的关键环节。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去熟悉剧本,在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号。到了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有重点地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讲解生词和词组的意思,分析复杂句式、纠正错误发音。再者,要结合剧本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去揣摩所扮演人物的性格、心理和戏剧冲突等,确保学生在对人物和剧情有一定理解之后再进行诵读。教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让学生先在网络上观摩相应的视频,这样才能极大地帮助学生去揣摩角色的性格和心理。

接下来,学生各自朗读所扮演角色的台词,务必做到声音响亮,发音清晰,表情和语气模仿到位。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必要的示范朗读和个别针对性辅导,鼓励学生模仿的和原剧越像越好,同时也可发挥一定的创造性,加入个人的风格。同时,教师针对各个学生暴露出来错误加以指导,纠正语音、语速和语调、改进表情和动作,争取语言输入达到最优化。

2.4作品的展示

正式表演前,可以提前选取一些简单常见的实物来充当道具,手机、多媒体则为表演提供音乐和音效;表演的地点一般在讲台旁,可围绕主题在黑板上画画写字或制作PPT充当表演的背景。教师还要帮助学生降低紧张情绪,让学生意识到随堂英语表演是一个团队行为,每个组员都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

小组即将走上讲台进行小组展示时,教师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大胆放松地去表演。就算在表演时出现忘词等意外状况要学着去临场发挥,将表演任务完成。课上前10分钟小组正式表演时,由组长上台向全班预先介绍一下本组的剧名和各个角色的扮演者,并在黑板上列出必要的背景词汇让观看的同学尽快了解剧情。为了完全融入角色,模仿到位,学生们都精心制作了一些简易的道具。表演过程中,利用起手机或电脑播放相配的音效和背景音乐。同学们流利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独特的创意吸引了同班同学的注意,不时赢得大家的掌声,推动了整个班级学习英语的气氛。通过课堂表演,同学们加深了对剧本中人物的理解,也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大量英语词汇和习惯用法句式。

2.5讨论与评讲

表演后的班级讨论与评讲这个环节安排在两节小课的十分钟休息期间。首先,教师让观看的同学就该组戏剧的主题、演员的英语表达、道具和舞台设计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并选出一名该剧目的最佳表演者,极大地提高了小组积极性。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刚刚观看的小组表演,围绕该剧的主题、人物的性格特征、演员的表演方式等进行提问或给出建议,这样可以促进观看表演的学生认真去观看和思考。最后,教师进行公正公开的评判,对各小组表演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总结性点评。通过这三轮讨论与评讲,同学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完善。

3教育戏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难点

3.1课后的台词背诵

在保证不影响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只能利用课堂上十分钟的时间向学生介绍戏剧,指导语言和表演方面的训练,台词的讲解,语音语调的纠正。但是,课堂时间非常紧凑,学习任务繁重,就只能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背诵剧本台词。大学生的课外业余活动形式比较丰富,公共基础课上的英语课文都不能做到精读熟读,保质保量,要求他们背诵额外的大段台词难上加难。若学生不能将台词背熟,课堂表演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大打折扣,因此,这项改革对于学生的课后投入要求较高,需要学生的配合。

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加以引导做好思想动员,指导学生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剧本的基础上再背诵台词,切勿死记硬背,磨灭学生背诵台词的热情。另外,来自同辈的压力往往能有效促进学生自觉去完成台词背诵任务。在课后排演的过程中,台词没有背熟的同学在对戏时困难重重,拖慢整个团队的进度。在这种情况下,英语能力较高,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就能发挥带头作用,督促其他同学尽快完成背诵任务。

3.2学生文学修养的欠缺

在确定各小组表演节目之前,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这些文化产生的背景知识时,学生们的接受能力要弱一些,需要教师耐心地讲解该作品产生的年代和背景文化。受到课时紧张的限制,教师不能对每部作品讲细讲透。

教师应该在讲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向学生灌输阅读意识,多读书多读文学经典,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可以在每次课堂学习中加入一些文学小知识,将一些经典素材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长期的潜移默化之下,学生方能深切地体会到剧本中形形的人物的悲伤、痛苦、快乐、懊恼、悔恨等各种情绪感受,体会故事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和曲折命运,切实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

3.3教师专业素养的定位

将戏剧表演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主要分成前期语言指导和后期现场表演两个部分。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英语语言方面的指导往往不会存在问题,不足之处是自身表演鉴赏能力有限,在指导表演方面往往心有余力不足。

在小组准备阶段,教师不能亲身示范的确有一定的遗憾,但是这点不足可以借助于多搜集原版音视频资料供学生欣赏,邀请一些表演比较出色的同学亲身示范等方式来弥补。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师还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充实课堂教学,加强自身英语欣赏能力的培养,更多地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指导起学生也益发得心应手。

4结语

篇8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英语教育界兴起的一种语言教学理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设置相应的真实、互动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从而掌握目的语。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是一个重点,而在初级汉语的教学中,综合课又是课时量最大的主干课。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法能否与初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结合及其怎样结合。

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实施两人简单任务小组活动,是任务型语言教学与初级汉语综合课比较适合的结合方式。

1 初级汉语综合课需要改良

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模式基本是传统的语言结构讲练为主的教学模式(Presentation-Based Approach)。Skehan(1998:93)曾把这种模式概括为三个P,即Presentation, Practice和Production。首先是教师讲解语法结构(Presentation),然后是学生根据语法结构进行机械的模仿性操练(Practice),最后是学生运用语法结构进行表达(Production)。

应该说,这一教学模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实际教学中,第三个教学环节(Production)往往没有完全展开,有的甚至完全被忽略跳过。这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初级阶段的语法结构教学密度比较大,每一课时的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张,进行完前面的两个环节之后,往往几乎没有剩余的时间。但更重的原因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和教师缺乏设计这样练习的意识和技巧,在教材中没有这样的练习,或者是设计的练习比较生硬、空泛,激发不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也感到难以组织,于是,索性弃用。

可以说,在我们的综合课的教学中,对语法结构的操练很大部分都是机械模仿性的,这就造成了课堂气氛比较死板、沉闷,学生只是被动地进行复述或替换性的朗读。更大的弊端是,学生在进行机械的模仿性操练中,虽然说出了正确的句子,看起来掌握了所学习的语法结构,而实际上一旦让他们用语言去交流,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意义上时,仍不能正确合理地运用语法结构。

2 两人任务小组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理念是,设置相应的真实、互动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地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从而掌握目的语。为了实现这一理念,任务型语言教学注重交际性任务的设计,所设计的任务自然、真实,能激发学生主动地使用所学过的语法结构进行交际性的言语交流。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多样的形式和设计方式对于我们设计交际性的语言练习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思路设计相应的交际性语言练习,这正好可以弥补目前综合课Production环节的不足。

通观西方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的任务,由于其设计理念是以任务为纲,所设计的任务大都操作时间较长,占用较多的课时。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综合课作为主干课,承担着语法的教学以及听说读写各技能的综合训练,其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张。鉴于综合课教学的实际,我们必须简化任务难度,设计能在5―10分钟完成的简单任务,围绕每一课的语法结构设计交际性的简单任务。

任务型语言教学以任务的真实性作为设计任务的原则,与此不同的是,这种简单任务设计的根本原则是以特定语法结构的使用为根本原则,即,任务能够成功地激发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特定的语法结构。根据特定的汉语语法结构的语用功能,很多语法结构可以被设计到任务中去。如,具有某种操作过程的活动频繁地使用“把”字句,如,使用自动取款机取钱,做菜等活动的描述需要大量地使用“把”字句,如“先把卡放进去,再把密码输进去……”“先把油倒进去,等油热了,再把葱姜放进去……”因此,我们就可以据此来设计任务,如,要求学生尽量使用“把”字句向别人介绍如何使用自动取款机取钱,如何做一道菜。

再如,在描述人的穿着的时候,会需要大量地使用“V着”句型,我们可以安排给学生这样的任务:两个学生一组,学生甲看好班里的某个人,学生乙通过询问这个人的穿着来猜出是谁。两个学生在问答中,必然要大量地使用“V着”的语法结构,如“他上身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他戴着眼镜吗?”等等。

在设计任务的时候,除了要考虑使用语法结构的限定性,使任务具有更确切的目标以外,还应该考虑任务的自然性和真实性,尽量设计学生熟悉和符合生活实际的任务,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我们的这种任务实际上与Skehan(1998:125)提出的“中间型”任务(intermediate position tasks)基本一致。则既重视任务的自然性和真实性,也强调要通过任务的设计与方法的选择,照顾到语言形式的练习,以增加中介语发展的机会。

与简化任务相适应,同时也为了让任务活动更有效,我们还要缩小小组的规模。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大都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往往是要把班里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安排给小组特定的任务,让学生与小组成员的语言交际中完成任务。小组的规模可大可小,少则两三人,多则七八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很多任务比较复杂,往往需要三人以上的小组完成。

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多人小组往往会出现“搭车”(free-rider)现象,即小组成员中的某些学生很少发言,甚至是无所事事。特别是那些语言水平相对较差,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往往只是作为一个倾听者,或者注意力游离于小组之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责任的扩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因为在小组的交际对话中,对于发言者的对话要求,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回应,那些不愿发言的学生自然就采取了回避,把发言权交给了别人,而如果小组中有的成员有着极强的表达欲望,往往小组活动就成了“一言堂”,造成了学生在小组中的交际机会不平等。

要解决这种现象,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小组的规模,小组的规模越小,个人责任也就越大。我们比较倾向于采用“两人小组”(pair work),这与任务的简单化相适应,更重要的是,在两人小组中,每个人都承担着两种角色――发言者和回应者,而且两个人的角色是互相对应的。一个学生作为发言者表述的时候,另外一个学生就成为必然的回应者,这样,两个人对言语交际都承担着责无旁贷的责任,注意力必须集中到对话中。

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在初级汉语综合课中实施两人简单任务小组活动,是任务型语言教学与初级汉语综合课比较适合的结合方式。

参考文献:

[1]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鲁子问.中小学英语真是任务教学实践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5]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Prentice Hall Regents,1994.

[7]Ellis R.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8]Num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篇9

在幼儿教育百花齐放的今天,大大小小幼儿园都在构建自己的园本课程,掀起了一股园本课程建设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我园始终在冷静地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幼儿教育追求的最终价值是什么?构建园本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构建一个怎样的园本课程才更有利于幼儿园全面和谐发展?

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实践和研究,我园对园本课程有了更深地认识:园本课程是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适合幼儿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课程。幼儿教育追求的最终价值是促进每个幼儿整体的、全面的、和谐的、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园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幼儿愉快生活,为了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作为“广东省一级幼儿园”,要引领辐射,构建园本课程是提高园所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核心动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指南》的这些思想是指导我们构建和实施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原则,因此,我们结合成熟的社区人文环境,以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主线,构建了园本多元化课程。

一、确立课程理念和目标

我们“以幼儿发展为本”作为园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因为这一基本理念反映了对幼儿生命的珍视和发展权利的尊重。为了使每个幼儿个体获得主动、和谐的发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让课程去适应孩子”,而不是“孩子去适应课程”,因此我们把幼儿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落脚点,把幼儿的表现和反应作为教育内容和策略的依据,把幼儿的健康、快乐、完整、和谐、创造、放在核心的地位,全面促进幼儿和谐发展,并且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素养的新一代。

二、设计课程内容和形式

我们秉承“一日生活皆课程”,把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当作整体的课程来对待,充分发挥一日生活整体的教育作用,一日生活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教学、游戏和日常生活相互渗透,将促进幼儿发展的基本目标落实在现实的一日生活之中。我们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五大领域教育目标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借鉴了《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和《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的主题设计框架,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充分挖掘幼儿园自身及周围的课程资源,构建并实施了以幼儿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园本多元化课程,包括学习课程、游戏课程和生活课程,促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中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一)“学习课程”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好的学习品质能为幼儿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习课程”主要以“主题探究活动”为主,多年的实践使我们形成了以“主题探究活动”为统领、五大领域教育内容为支撑,体育活动保证,区域活动拓展,自主游戏丰富,环境资源渗透的学习课程模式。

在“学习课程”中,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满足幼儿需求的内容,与幼儿共同商讨和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领域教育活动和主题探究活动相互补充下,幼儿除了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外,还学会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和遇到困难时能积极面对并寻找解决办法。如小班的美术活动“点点和线线做游戏”,幼儿乐于尝试新活动,运用波洛克式大胆作画,线条流畅,图案自然;中班的数学活动“小小记录员”,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物品的数量,学习在老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并在解决中了解记录表的作用;大班的综合活动“我换牙了”,幼儿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主题探究活动“颜色变变变”“大大小小”“花花世界”“我上小学了”,幼儿通过主题的各阶段活动,以探索、操作、观察、访问、调查、讨论等学习方式,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爱提问、爱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 “游戏课程”让幼儿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幼儿获得最佳发展的一种途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我园“游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课程”主要包括自发性、规则性和探索性等三大类游戏,自发性游戏是由幼儿生成的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规则性和探索性游戏是由教师设计的智力游戏、体育游戏、探索游戏和区域游戏等。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目标以及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自己选择玩伴、游戏内容,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从无意中、发现中、练习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如幼儿在智力游戏中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材料,保持安静,完成一项到一项;幼儿为进入微型家具和厨具的“娃娃家”,也要遵守该区域的约定,人数够了不能进,游戏后要收拾好“娃娃家”,会与姊妹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等等。

“游戏课程”既满足又保护了幼儿的心理需要,使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幼儿在与成人或同伴交往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还了解并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提高其社会适应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生活课程”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养成习惯,习惯养成体现于一日生活中。幼儿园生活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对幼儿来说,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也是其生活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从“一日生活”的角度构建“生活课程”,主要包括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每月一节日”活动等。

日常生活活动主要包括吃饭、穿衣、穿鞋、盥洗、种植、烹饪等技能练习,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组织幼儿参观城市规划馆、地震局、居委会、派出所等社会职能机构部门,带领幼儿参与探望孤寡老人、打扫公共卫生、爱心扶贫捐款等社区惠民活动,引领幼儿走进社会、亲近自然,帮助幼儿在怡悦身心的同时懂得关爱、懂得环保,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意识和亲社会行为。

“每月一节日”活动,即一月成长节、二月欢乐节、三月爱妈妈节、四月感恩节、五月劳动节、六月艺术节、七月毕业节、八月环保节、九月礼貌节、十月爱国节、十一月科学节、十二月体育节,各级组根据幼儿园的总体目标和实际需要开展系列活动,遵循“综合渗透”原则,实现整体教育效果――形成尊重人、尊重环境、尊重文化、尊重资源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园本课程的实效性

园本课程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同样,园本课程在设计――实践――反思――修整――再实践过程当中,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

(一)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以幼儿发展为本”一直是本园的办园宗旨和园本课程的基本理念。通过园本课程构建与实施,幼儿学习和发展是整体性、全面性的,并且从自己原有水平上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向更高水平发展。幼儿通过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获取经验,从而建构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学习品质,努力将“给孩子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的办园愿景成为可能。

(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

在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育观念转变了,从课程开发的全程参与者和研究者,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实现传统教师到学习者、研究者与教育者三位一体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教育行为和策略上,以了解幼儿发展水平和观察幼儿行为表现为抓手,将活动目标分解为多层次的学习步骤,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材料,经过思考――设计――实施,努力为幼儿提供最适宜、最有效、最科学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增强,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实践前反思,我要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实践中反思,随时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检验预定措施的可行性,调整策略。实践后反思,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及时记录,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

(三)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

经过几年研究实践,园本课程的发展,营造了“文化育人”氛围,幼儿园里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幼儿和教师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化中成长。

近年来幼儿园荣获“广东省绿色幼儿园”“佛山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并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ESD)项目实验学校”,《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优秀成果集》获“2014-2015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有多项科研课题在省、市、区成功立项,其中2项课题分别获“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三等奖”“佛山市禅城区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教师撰写的100多篇文章在省、市、区论文评比中获奖,其中《有效地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获“佛山市《指南》实验工作征文等奖”,《在主题作品中发展小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获“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大赛作品评选中一等奖”,并在《教育世界》杂志(CN 13-1278/I)发表。林悦小朋友获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幼儿组(广东赛区)第一名,王一然小朋友和卢睿颖小朋友家庭分别获“佛山市亲子故事会大赛一等奖” 和“禅城区幼儿故事大赛特等奖”。幼儿园集教师辛勤汗水和教育智慧编制的《幼儿园优秀教育成果集》《园本多元化课程》和《幼儿创意小宝典活动――翻绳》等书籍,在同行中起到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园本课程的构建需要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园本课程的实施和需要紧密结合本园教师、幼儿、资源等实际,立足于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园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用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实际行动能给孩子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塑造均衡、优质和可持续发展的幼儿园!

参考文献:

篇10

The Building of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Cultivation Modelfor Train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FANG Ailian, CHEN Liang,CHEN Hong,QIN ZengBao

(Department of P.E,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273100, Zhejian g China)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quality education,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nd ma rket economy, the training of P.E. college majors is facing some problems, suchas inadequate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inflexible training model, which lead to t he deficiency of student’s ability. The paper proposes solutions by building th e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mode. The idea includes creating and optimizingcurriculum structure system, founding teaching skill “practice field”, achievi ng the inosculate of “implicit learning” and “external learning”, exploitingmulti-intelligent by multi-channel and perfecting educational quality monitorin g and evaluating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it proposes the steps of implementati on of this model.

Key words: training of P.E. majors; Allway Practice Teaching; cultiv ation model

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体育教育(师范)专业本科(四年制) 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 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 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尽管在现行的培养目标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逐步呈现出课程结构优化,教 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的特点。但在对10所高校的调查中发现,多数高校的体育教 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依然存在着培养目标和模式数年不变,与社会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呆板, 实践环节薄弱,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等诸多问题。这些人才培养中的弊端加上体育 专业学生入学文化基础较差等原因,导致不少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既不能满足素质教育、 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也造成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脱节。有学者[7]对 体育教育 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现状进行调查并排序,发现专项运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竞赛组织与裁 判能力位于前三位,而知识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则排名 靠后,这反映出该专业学生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特别是与教师职业相关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方面相对欠缺,尤其是教学能力欠缺。这些能力上的缺陷无疑将成为该专业毕业生快速步入 社会,谋求理想职业的绊脚石。对此,笔者试图构建以“全程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的人才 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体系,一方面突出体育专业学生的自身优势,另一方面对其能力上的劣 势加以补偿,以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

1 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现实意义

1.1 素质教育依然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面对21世纪挑战,全面实现教育自身现代化真正内涵的有效途 径,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特长和潜能,使之能够更好掌握知识和获 得技能,懂得如何思维,如何做事和如何做人,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 才[6]。由于体育专业学生入学时的文化成绩普遍较低,文化基础差;入学后又因 专业技能 训练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影响文化课的学习;教学实践中往往强调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 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加上实践教学环节时间短,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结果是 相当数量的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体育专项技能,但对包括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人文社会 科学知识却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在就业择业时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语言表达不畅、教态与教 法组织不良、自我学习能力较差等劣势。这些不足,使该专业学生往往会给人一种“头脑简 单,四肢发达”的主观偏见,不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1.2 市场经济要求学生更快的融入社会浪潮之中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社会分工的普遍化和商 品交易的市场化。在人才的使用上,市场经济打破对口培养,对口分配的格局,人才竞争和 竞争上岗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就应真正 理解高等院校教育 “质量”的本质内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质量的界定是:“产品 、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它相关方面要求的能力。”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 教育培养活动应该是一种教育服务,人才培养的固有特性是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 要,使顾客和提供服务的高等学校相互沟通,最终就产生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体育教育专业质 量标准,也产生了该专业的市场培养目标。面对市场经济下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 对本科毕业生需求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应届毕业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角色转 化慢,适应过程长。因此,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既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体育教 育教学基本技能,又要增强其面对竞争和教师职业的自信心,不断培养学生实现教学目标能 力所必需的知觉和信念。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渴望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体育师资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 我国基础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而实施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在这次改革中,新的课程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行为、新的课程评价观念的出现,强烈冲击着现有的体育教师教 育培养体系。首先,新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构成了身体运动和健康 两条主线,融合了包括体育、生理、心理、卫生健康等在内的多学科知识领域,因此,要求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体育师资;其次,新课程要求不仅使学生 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及在不断体 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再次,新课程提出的积极地、因地制 宜地利用课程资源,体现课程弹性和地方特色的要求,也对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 的期望;最后,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 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 ,并将人文教育融入课程之中。这样,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高等院校体育教育 专业人才培养又将如何改革,无疑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社会需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然而,实践 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创见、创立、创新来源于实践,“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现实意 义便在于此。

2 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及其构架依据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段性实践教学环节,而是一个系统的 、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过程。它是将教育教学实践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将实践内容落实到1-8个学期的每门课程,在不同学期的不同课程 教学中侧重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并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 ,教学训练与竞赛强化相结合” 的“课内外一体化”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多角 度、多层次、开放性、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 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理论模型(图1)。

就实践教学形式而言:从分布在各课程内的微格教学实践到教学基本功大赛的强化实践 ,再到综合性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改变毕业前的一次性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为“全程性 实践”。

就实践教学内容而言:从课程单项实践裁判考级实践外出观摩优质课体育基本功 、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教育见习以公共体育学生为对象的校内实习专业教育实习。集 “行为规范、课堂教学见习、实习,多项裁判工作实践,教师基本功实践,班主任工作实践 ,社会体育工作实践,社会调查实践,人文素质检验”等内容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从重 视课堂教学实践到重视综合的体育教师基本功、体育教师基本素养实践,扩大了实践教学环 节的内涵。

就实践教学平台而言:从以各课程为实践平台到以社区、乡镇、企业、校内公共体育课 、中小学等实践基地为实践平台,拓展了实践平台的外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

就实践教学的时间而言:从每生课程内的3-15分钟实践到全堂课教学实践,从原半学期 左右的实践到一个学期的实践,增加了实践的时间。

实践内容具体安排见下表1。

“智力生态环境”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告诉 我 们,人类在独立思考、创造思维方面的能力仍然是很弱的,当客观世界和科学发展需要长时 间等待一个新思想产生的时候,通常需要在外部刺激下,使它实际产生。一个重大的突破要 有环境,新思想的产生也好,学术水平的突破也好,重大贡献也好,不仅靠钱、人,还要营 造一个氛围,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可以叫“外部刺激”,我们称之为“智力生态环境”。

早在1937年 7月撰写的《实践论》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阐 明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 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 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 要的飞跃。并深刻地指出,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 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现代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立体化。所谓立体化就是教学要具有多角度、多层次、境界化、 整体化,并带有开放性和较强的综合性。

爱因斯坦关于“智力生态环境”的论述和的《实践论》及现代教育的特点无不为 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成长的“智力生态环境”的营造应该多角度,多层次,境界化,开放 型,综合性,全程性。

学生只有“掌握了比较深厚宽广的基础知识,有了比较深入的实践锻炼,经过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制作功夫”,才能将知识“内化”成做人和做事 的基本心理品质,才能有敏锐的观察、深刻的判断、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勇敢的创造精神,才 能得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适应素质教育、市场经济和新一轮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对人才的要求。

3 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3.1 创新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模式的实施,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同 时,课程的内容又对教学过程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因此,构建和优化与“全程实践教学” 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无疑对该模式的实施具有先导作用。

第一,创新与实践能力相关的课程内容。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 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了“增大学校课程设置自由度”;“增加课程门类,力求课程形 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课程结构弹性化,课程形态多元化”的课程改革思路,这为创 新“全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条件和依据。因此,本着“少而精、新 而实、薄而通”的原则,增加实践性、应用性、小型化、专题性课程,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文 理渗透,注重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激发和形成 学生自信心为主的教学效能感培养的课程。

第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顺序。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过分强调各 课程内容的完整性,缺乏相互间的渗透和衔接,缺少优化统筹,课程庞大琐碎,教学效率低 下。一方面不同课程中往往涉及较多相似内容,另一方面某些课程间具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特 点,如果各科任课教师只注重课程讲授的纵向深入,忽视了课程与课程之间、专项与专项之 间的横向联系,无疑既浪费教学时间,又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因此,优化实践教学 内容的课程顺序,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炼出各学科课程中与实践能力有关的课 程内容;二是,依据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规律以及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提炼 的课程内容讲授顺序进行优化,使之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行,帮助学生将课程目标 不断再现、巩固、反馈,最终“内化”为教师技能。

3.2 全力为学生创建教学技能“实践场”我国现行的教育方式、考试方式和学习方式导致了“惰性知识”的产生,学生在学校中 所学习的知识仅仅是为考试做准备,不能有效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而在无背景的情境下获得 的知识经常是惰性的和不具备实践作用的。对此,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知识和互动不 能与这个世界分割开来,我们不能只看到情景或是环境,也不能只看到个人,真正起作用的 是人们和环境的相互协调,所以只把重点放在孤立的方面是破坏互动,是抹杀情境对认知和 行为的作用。由此而构建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事实和规则的云集,而是一种动态 的建构与组织,同时还应该是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并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环境的能力[3 ]。

依据“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后所主要从事职业的特点,笔者 认为应在该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努力构建教学技能的“实践场”,即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设 置、创设的功能性学习情境或环境。同时,鉴于体育运动所普遍具有的室外性和团体性特点 ,在创设“实践场”时,应同样考虑“实践共同体”的构建,这种实践共同体并不意味着一 定要同时存在,而是由一个明确定义可以确认的小组共同参与,在确定的任务要求下,将学 生按照规格置于不同的团队之中,加强彼此间的学习,共同分享实践学习过程的乐趣,以便 增强学生的角色感和任务的真实感。因此,“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 生毕业后快速角色融入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不是一时的、短暂的,而是贯串于大学四年的 培养体系中。每个学期、每个阶段都为不同程度的学生群体制定出适当的任务要求,鼓励并 督促他们合作性的按时完成,使其在毕业时基本具备了协调自身行为组织体育教育、教学的 能力。

3.3 实现学生“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融合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到理论提高,再回到实践中加以验证的往复循环的 过程。由于体育学科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在运动技能教学的某些领域,如情景多变、紧 张应激、事物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确等学习情景中,传统课堂教学所具有的感知不 强的劣势便表现出来,此时,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具优势。学生在尚未进行相关理论学习 时,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情景的复杂感知,同时又无意识的将这些感知加以运用,可以对 日后进行的有目的的、受意识控制的外显学习创造机会[4]。

在实践课教学或参与社会体育工作中,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轮流带操试教或分组准备 计划与部署落实实施,培养学生策划开展专业工作的基本意识和方法,并在工作中注意善于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具体的实践再进行案例分析加 深印象,总结提高,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技能实践、讲评分析,不失为加强内隐学习的有效途 径。相关理论学习后,某些理论还处于独立状态,至少是独立于学生的知识体系之外,这时 加强实践便成为知识“内化”的有效手段。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来看,理论对实践具有 指导作用,同时实践又会反过来验证理论的有效性,并提高对理论认识的“内化”。相对于 任何一种单一性的理论,实践运用的方式多种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并培养了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4 多渠道开发学生多种智能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 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 认识智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 同等重要性。并且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以上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 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有重要作用[5]。“多元智能理论”同时认为 ,因为每 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也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 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教育和指导必须以智能 发展的轨迹为基本依据,以准确地了解学习者的智能状态为先决条件,明确评价在教育中所 扮演的中心角色,从而制定出特定发展阶段的培养策略,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利。而我们所传 承的西方智商测试和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社会实践,单纯依赖用纸笔的标准化 考试来区分学生智力的高低,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甚至预言他们的未来发展和贡献是片面的 。这实际上是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其它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 导致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考试成绩很 好,而走上社会后却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弊端,这实质是人才培养的极大浪费。

现代教育的最大特点是立体化,这种立体化要求教学具有多角度、多层次、境界化、整 体化,并带有开放性和较强的综合性。这种开放化、立体化的教育特点为有效开发学生各种 智能提供了环境保证。以此为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应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 ,不但要“扬长”,还要“避短”。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求“一专多能”,“一专” 体现在过硬的专项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上,“多能”则要求发展各种适应现代人才需求的相 关素质。所以,“全程实践教学”培养体系的构建,既应包括通过各项比赛所建立的专项和 教学的促进性评价,也应包括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所欠缺的各种逻辑、人际关系、自我认 识等智能下的文化素质,从而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多重培养体系。

3.5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学生在学习时间和学习力量上的分配,常常与考试中将要出现的各种知识的题目和性质 成正比。检测内容、评价标准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从而左右学生努力的方向 、学习的重点和学习力量的分配。如果评价的标准和检测的内容能有效地反映学校或教学大 纲对学生的要求并体现特定学科有代表性的内容,那么,学生受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引导的 倾向便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向这些标准的努力中,在对这些内容的掌握中,逐步 向特定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迈进。因此,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与体育教师教育“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首先,将实践能力培养作为课程 体系和学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除考试外,定期在各年级组织不同专项、教师技能 、文化素质的测试、比赛、沙龙;最后,在对各类评价做出科学判断,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 生和任课教师,使学生产生适当的焦虑并演化为努力的动因,使教师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根据获得的信息修正、调整或改进教学工作。

4 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实施步骤

为了营造人才成长的智力生态环境,促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 事的基本心理品质,且具备比较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勇敢的创 造精神,笔者制定了“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保障体系和实施步骤。

4.1 以人才培养计划为保障,强化实践教学地位1)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中安排30学分,保证了各课程都包含25 %的实践教学课时。2) 在各课程组充分研讨、达成共识、确定本课程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的基本内容之基础上,拟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 力培养》作为各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依据。并从培养时间的阶段性和空间结构的层 次性两个维度建立“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3) 将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 践教学”培养模式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行为。会同校教务处,形成体育院(系)与学校 教务处共管,体育院(系)技术和基础部门及各课程组老师共抓,举全院(系)、全校之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2 课内外一体化,落实实践教学任务

4.2.1 实践教学融入课堂第1-4学期:实践类课程内实习。例如,在课内学生自带准备活动方面,由任课教师提 出课堂教学内容后,要求带队学生对该专项该堂课相关的技术动作进行系统分析,不但要认 真考虑相关肌肉运动特点和能量供应特点,还要“挖空心思”地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准备活动 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并最终实施。

第1-5学期:裁判工作实践。一是利用术科教学组织课内教学比赛,让学生轮流进行裁 判实习;二是利用校内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篮、排、足球赛等各单项比赛,组织并指导 学生制定竞赛规则、编排秩序册及临场执法;三是学校联系本地、市体育局、教育局,派遣 学生组织执法各部门系统及中小学比赛;四是各运动项目裁判员考级实习辅导。

第5-6学期:《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等教学类课程 课内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把学生分组,将部分难度较浅的内容实行组间分配,根 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编写准备教案,课前由任课教师审阅、修改,再由学生实施讲解,教 师课后简单小结并给予评分,计入考评。

4.2.2 走出学校,步入教育实际第5学期:外出观模优质课。要求学生到中小学观摩优秀教师教学,让学生熟悉中学教 材、教学大纲,熟悉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学生 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了解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与体育教师一起进行体育教学、训 练等。

第6学期:教育见习。

第7学期:教育实习。利用本学期一半以上的时间到教育实习基地进行教育实习,实习 内容是全面地、独立地承担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7、8学期:毕业论文习作。

4.2.3 强化各类技能考核第3学期:体育各运动项目基本功大赛和文化基础知识大赛(英语、计算机、三笔字等)。

第7学期:面对全校公体学生进行两周试教,组织体育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包括:教 师着装、精神面貌、教态、队列、口令、口哨、基本徒手操、广播体操、课堂常规等。

每年在院(系)内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娱比赛(包括辩论赛、演讲赛、迎新、新年晚会、 卡拉OK比赛等);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文体表演,鼓励学生创建各种俱乐部(如 轮滑、健美操、跆拳道等),并将其列入评奖、评优及入党参考条件。

5 结 论

1) 虽然在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逐步呈现 出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的特点,但却存在实践教学不足,培养 方式呆板等诸多缺陷,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畸重畸轻。面对素质教育、知识经济、市场经济 的诸多挑战,创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2)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段性实践教学环节,而是一个系统的、 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过程。旨在多角度、多层次、开放性、综合性地培养学生 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3) 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认为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思 路包括:创新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全力为学生创建教学技能“实践场”;实现学生“内隐 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融合;多渠道开发学生多种智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等 五个方面。

4) 体育院(系)可以依据学校的办学实际状况,在学校和学院(系)各部门的共同支持下 ,构建贯串大学本科4年的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并从政策依据、实施 步骤、评价体系、实施保障等方面加以落实。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和适应社会人才需求为基 本出发点,将学生不同素质的培养分阶段、按步骤、循序渐进地实施在各个学期、各个阶段 中。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M].国发[2007]14号文件.200 7,5,18.

[2] 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 体育科技,2003,39(11):1-6.

[3] JEAN LAVE, ETIENNS WENGER.Situlted Lc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 pation[J].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98-100.

[4] REBER, A.S.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J].Journal of VerbalLearning&Verbal Behavior, 1997, 77:317-327.

[5] [美]加德纳.王成全译.多元智能与学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

[6] 陈磊,等.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

[7] 陈兴胜,方世峰.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对社会需求策略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 育学院学报,2006,40(4):104-106.

[8] 胡建国,黄彩虹,阳艺武.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 院学报,2007,41(10):68-71.

[9] 于振峰,王晨宇,胡法信,等.21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 体育学刊,2006,13(3):67-69.

[10] 刘久成.知识经济与大学生素质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7.

[11] 粟丽.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及教学体系的创新[J].上海体育 学院学报,2003,27(5):109-113.

[12] 蒋心萍.体育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5,26( 1):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