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国市政工程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引言
伴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市政基础建设的步伐也随之加快,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工程随之动工,例如排水、大型立交桥、隧道、道路等工程。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市政工程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市政工程的施工特点
新时期的市政工程项目主要呈现出规模大、投资大、组织关系复杂、工期长、参与主体多等特点。本文以市政道路工程为例,分析市政工程的相关特点。城市道路施工与普通的公路工程有所不同,其涉及考虑人流量,以及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管道网线的布设,施工中涉及上述多家主管单位,比普通公路工程施工要复杂得多。
1.1、地下管线复杂
电力、通讯、燃气、给排水等管道犹如巨大的网络覆盖于城市道路底下,这些管线路线交错分布,位置难以确定,地下光线条件和氧气含量远远差于地面上的光线条件、空气含氧量,从而增大了市政道路工程人员的施工难度,盲目施工可能会破坏下面的地下管线,造成其他管道瘫痪,使得市民的生活受到影响,经济受到极大的损失。
1.2、施工场地狭小
市政道路施工顾名思义施工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由于城市的建筑密集、建筑成本高,使得在道路施工时必须对其建筑进行保护,不得过度损坏甚至轻微磨损,并且城市人口密集,人流量大,得以利用的场地极其有限,这为道路施工设置了一定的阻碍条件。
1.3、施工周期短
市政道路施工提倡环保型施工,即道路施工所产生的废物、废气必须得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道路施工难以避免产生噪声,而城市人口多,长时间施工带来的噪声不仅会影响市民的情绪,而且会影响市民的正常休息,危害市民的健康,扰乱市民的正常工作、生活,控制道路施工的周期是保证环保型施工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缩短道路施工工期在给市民带来好处的同时也给道路施工提出了新的难题。
2、市政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足
2.1、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施工现场中,经常会从发生施工事故,究其原因,就是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存在安全隐患。没有规范的施工操作,经常发生工伤事故;后勤的管理不合格;严重缺乏用电方面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用电的指导不到位,工地经常派没有专业资格的人员从事电力方面的工作,由此埋下了安全隐患;缺乏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经验,会出现材料采购的混乱,材料保管混乱,现场使用混乱等情况。
2.2、施工质量意识薄弱
态度是行动的先导,是最为关键的方面,在市政建设过程中,态度就是意识,包括多方面的意识:施工单位质量意识、监理单位质量意识和建设单位质量意识。当前的问题就是相关人员缺乏以上三个方面的质量意识,而且质量控制程序部完善。第一,市政工程的承包商缺乏质量意识,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短期利益,不看项目的质量问题,不能使业主满意;第二,施工方的投入不合理,没有按照施工规范的需要来投入,而且,违法分包等违法情况还普遍存在,对专业分包队的管理还有待提高,甚至联合起来做一些违法行为;第三,大多施工单位缺乏有经验、有质量意识的高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就不能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控制和把握作用,导致施工现场缺乏质量控制。
2.3、工程施工中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2.3.1、工程预算定额不健全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逐渐涌现出更多新兴施工技术、工艺,在为工程施工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预决算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因为新技术以及工艺的应用,在进行工程预算编制时,往往没有直接对应明确的定额可以套用,为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就出现了借用定额的问题,例如房屋建筑工程可以参照市政定额等。定额借用现象的出现,必定会对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施工技术水平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致使工程建设管理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2.3.2、工程量计算存在误差
工程量计算准确程度很人程度上决定了工程投资效益,以及最终造价管理效果。在确定市政工程工程量时,处理设计图纸上明确标出的材料用量外,还需要由专业人员结合工程实际全面进行核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为设计人员自身对工程掌握程度,以及对施工技术与工艺的了解程度不同,在工程量计算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漏洞,很可能导致工作内容重复计算,尤其是对于一些隐蔽工程,更是经常出现虚高情况。
3、优化市政工程施工的途径
3.1、提高监理人员素质以及队伍配置
质量监理工作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而监理队伍的建设是确保监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只有建立队伍的综合素质提升上去了,才能够确保监理工作能够发挥其应用的职能作用。首先对于质量监理队伍应当注重人员数量的扩充,通过人员队伍的增加保证每一个控制环节都能够受到监理。另外,还应当对在职的以及将要上岗的监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通过监理知识的丰富以及工作水平的提高对监理工作的质量予以提高,从而保证整体监理水平能够得以提升。
3.2、严控施工材料质量
工程建设离不开工程材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施工材料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决定了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施工进度。例如,市政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前必须要严格控制给排水管道施工材料质量,对施工所需的工程材料及零部件仔细检查,确保符合建设标准及要求。其次,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所采用的混凝土、钢筋都应该通过专业机构及质检人员的和个性检验,确保质量过关,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退换。总而言之,只有确保施工材料质量达标才能够防止未来出现给排水管道老化、损坏的现象,延长给排水管道使用寿命。
3.3、完善工程施工中的预决算
3.3.1、建立健全预算定额体系
而对建筑工程语段定额中存在的借用问题,建筑企业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工程施工现场特点,以及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按照规定合理来确定定额,制定出切实可行并趋于完整的定额体系。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市场变化的研究,更为深入的了解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尤其是要针对工程建设所需用料实际单价,避免出现漫天要价的情况。
3.3.2、合理套用工程量清单计价
选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应该尽量选择合同中存在的,并且能够使用或者能够参照适用的工程量清单报价,这样选择的目的是因为合同中已经形成的价格体系,相对来说是最为公平合理,并且双方能够全部接受的。如果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确定以合同内单价或者价格为标准,一般情况下会存在两种情况,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工程量清单上拿来使用,另一方面是以工程量清单为依据,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折算后使用。
3.3.3、加强施工现场签证管理
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设计等因素,导致工程量发生变更,预决算人员应该对设计变更、技术措施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确定其中存在的合理性与准确性,确保工程施工资料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对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成的各种文件、图纸、合同、数据以及变更签证等,应收集整理,并征求各相关负责人的意见,对数据、资料等进行调整,做到实事求是并合理计算,通过做好现场签证工作为预决算管理提供更多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当下我国市政工程施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保障市政工程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及经济价值,需要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切实保障我国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的大踏步前进。
参考文献:
篇2
一、市政工程景观化的必要性
因为市政工程属于城市景观的一种类型,所以它就必然符合城市景观的共同特性,即实用性与景观化的共存。由于城市景观首先是以一种景观的形式存在,它就必然要符合市民的审美感知与审美体验,即它应该具有审美性。我们市民之所以愿意生活在城市之中,不仅仅是因为城市中有满足市民生活的便利与舒适,更为重要的是,城市能够为我们市民营造出一种适宜人生活的情境,能够鼓励我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城市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能够满足我们审美的需求与向往。论文格式。而这正是需要在城市景观中予以体现的。
如果单单以城市景观这一实用性景观所设定的框架来看,市政工程无疑是最为突出的典例。科技论文。市政工程的主要代表便是道路、桥梁、给排水管道、变配电站、市政管网、防洪工程等,它们都在特定地履行着某种实用、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最能突显城市景观作为实用性景观之本意。但现在的问题是市政工程往往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即在注重实用性景观之本意的同时,却忽略了市政工程作为城市景观还应呈现审美性景观之内涵。论文格式。往往现今城市管理与决策者与设计师过于重视这些市政工程的实用性―――使用实用以及经济效益以便使我们市民的城市生活更加便利与更加舒适,而常常忽视市政工程的审美性―――审美感知与体验:不仅忽略了市政工程的外观与造型,而且还使之与周边城市景观造成视觉的极大突兀,令人产生不悦,从而造成感知污染。
二、市政工程景观化的实现
考虑到市政工程的实用性变得极为显著,使其出现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市政工程的景观化被外界因素所压抑、扭曲。道路、桥梁、给排水管道、变配电站、市政管网、防洪工程等是市政工程的主要代表,虽然市政工程需要重视其实用性,但不能一味的追求工程带来的作用,而是要适当的注意景观化设计。市政工程要想成为城市景观的典型代表以至于被人们所认可,就需要树立起这一观念,把市政工程作为城市景观的一种类型,正确处理好实用性、审美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想爱你市政工程的景观化过程中要积极考虑市政工程的实用性等问题,避免拙劣地加以掩盖,应该结合审美感知、运用审美原则来自展现出市政工程的审美价值。
但是在充分市政工程的实用性过程中不能把市政工程的景观化排除在外,而实现市公车的实用性与技术理性相互结合才是市政工程的关键所在。通常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为把市政工程的实用性与景观化互相协调起来以创造出饱含生命力的情境。这种张力中应该注意不能消除景观的实用性,也不能因为实用性而忽略了景观化,只有将两者互相结合起来才能展现出工程自己的个性。
实用性是景观化的基础,而景观化是实用性是依托。若仅仅在外表上对市政工程进行修饰与美化则难以得到人们的赞同,在艺术上体现出来的效果也仅仅是暂时性;而只重视培养实用性自身的美学价值,无限制地展现其理性特征,虽然在某个时间阶段能够增加其新鲜感觉,但是时间变长就会让市民们感觉到乏味,最终将遭到市民的情感排斥。
因此,这就需要城市管理与决策者以及设计师规划市政工程过程中注重结构的调整,对于工程的审美角度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会使得市政工程展现出城市的现代美,与其它城市景观元素相比也会更胜一筹。当这些美化元素全部融合在一起时就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现代化美。这不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精神上也给人们创造了无限的生活乐趣。加入我们市民能够在这些功用性很强的市政工程里感知到了美,这必将令市民为之惊奇,心情亦为之鼓舞。
其次,市政工程的景观化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技术理性是市政工程实用性主的衡量标准,而市政工程的景观化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出来,包含了人们的深刻情感。为了积极构建市政工程的张力之美,展现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美感。就需要设计者不断将技术理性运用于市政工程上,还要积极考虑人文关怀的市政工程效果。对市民以及环境的尊重是市政工程上注重人文关怀的真实体现。科技论文。
第三,市政工程的景观化应该做好必要的维护工作。科技论文。当前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一类问题是,当市政工程建设全部结束之后,很多建设者和管理者就将维护工作置之度外,对于建筑长期未能进行清理使得其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后大大降低了其使用功能。例如:街道中间突兀的电线杆,不同区域的地砖生硬衔接,垃圾箱在街道周围随意摆放等等,这些往往会被人们所忽略,给城市景观设计带来严重的影响,这些不良现象使得城市居民对于对市政工程的满意程度逐渐降低。论文格式。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共走进行:(1)安排专业人员对市政工程精心维护,不但使得市政工程保持干净、整洁的状态,还能给市民从它们身上看见活生生的人的影子,感受到市政工程带来的社会城市化元素,而不是将目标只定在城市功用的机器,冷冰冰的机器理性方面。维护时要保持路面的整洁,干净的通道扶手,有序的管网铺设和窨井盖布置,这通过这些很小的细节来给人们创造一种文化气息,感受到城市工程带来的魅力。还能在享受的同时让市民感觉到市政工程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2)作为城市居民。需要负起维护城市建设的责任,对于一些市场工程积极爱护,充分发挥出自己在城市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遵守社会公德,增加自己的环保意识,在实现城市现代化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城市现代步伐的加快。
三、结语
综上所言,城市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市政工程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它的实用性是满足我们市民自己的需求与便利,而它的景观化是愉悦我们市民自己的眼睛与心灵。能够为建造现代化城市创造良好条件,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市政工程不仅体现了社会生活的需要,对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是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4-47
[2]PETE MELBY TOMCATHCART,张颖,李勇译.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景观设计实际运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37.
[3]承均.LEEDTM中水体综合保护的策略―――美国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思维[J].江苏城市规划.2005.2:13-16.
[4]MichelConan.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Karen Taylor.The Crazannes Quarries byBernard Las-sus:AN EssayAnalyzing the Creation of a Landscapeby Michel Conan.Washington,D.C.:SpacemakerPress,2004.
篇3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城市各项基础建设的脚步明显加快,工程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市政工程与其他的工程建设相比而言,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质量不仅与人们的利益和出行安全相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就现阶段来看,关于市政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已经基本形成,对于市政工程质量的管理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市政工程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相对较短,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市政工程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之处。因此,解决市政管理的质量问题是现阶段下工程管理中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
市政工程每一项细节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最终使用质量,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市政工程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导致市政工程的质量事故频发,根据整理,影响市政工程施工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员因素的影响
人员因素对于市政工程管理和施工的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在他们的辛勤工作下,市政工程的管理和施工的细节质量才能够得以保证,根据德国相关部门的数据调查显示,超过75%以上的工程质量问题都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就现阶段的市政工程施工中,管理制度与施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管理混乱,施工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导致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本质的提高。
材料和设备的影响
材料和设备是市政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对于市政工程的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调查,施工材料占到了超过施工成本的60%,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导致工程发生质量问题,如,钢筋性能不合格,以劣质材料代替正常材料等等。此外,在经济的发展下,施工设备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比之以往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设备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果机械设备的操作不当,那么就会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包括作业环境、技术环境以及体制环境等方面。作业环境即施工的气候环境;技术环境即新技术的应用和科学进步对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影响;体制环境即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对于市政施工的影响。作业环境、技术环境以及体制环境都会对市政施工的质量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策略
强化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建设
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质量管理组织对于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没有质量管理组织的正确指导,那么工程建设都难以达到目标的成效。因此,项目部必须要根据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成立相关的管理组织,在成立管理组织时,要综合的考虑到人员、设备、材料、方法以及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将适合的人放在适宜的岗位上,将每一个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发挥到最大化,同时,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协调组织,实现人力资源效用发挥的最优化。此外,制定合理的策略,调动起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施工质量进行统筹管理。此外,要注意到,在施工管理组织的构建过程中要积极的听取广大基层员工的意见,对于员工的意见,管理人员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分析哪些意见正确、哪些意见错误,对于正确的意见要积极的借鉴,不断的提高管理质量。
做好施工质量的策划
在工程的施工开始之前,必须要实现对施工的质量进行策划,全面的进行质量管理,并选择施工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硬的管理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规定所有的施工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同时,要根据市政工程的特点以及施工难度规定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对人员进行科学的统筹安排,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可以实现高效的运转。再将人员安排好之后,要根据施工合同的具体要求,确定好施工的整体质量,将质量目标分解,合理的进行分工,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让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要承担相关的质量责任,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实现对施工质量的统筹管理。
加强施工质量的管控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好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落实到细节处,防止施工质量管控流于形式,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在市政工程的准备阶段,要做好标高、基准点以及测量控制网的测量工作,认真的对待施工方案的编制以及施工组织的设计,严防脱离项目实际闭门造车的情况,选择合理的供应商以及分包队伍,并定期组织相关的施工人员学习施工知识,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水平;在施工阶段,要对影响工程因素的工艺过程控制、工序质量检验、隐蔽工程的检验以及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入手,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严禁改变规定施工的发生。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质量指导,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严格的对施工细节进行控制和管理,每天进行例会交流,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于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制定好完善的质量改进措施,实施重点部位重点监控的策略,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在竣工验收阶段,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的检验,尤其是重点施工部位和隐蔽施工部位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如果发现质量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在确认好工程的质量符合合计标准的规定之后,再请专业的建设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
为了进一步的完善市政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管理部需要结合本次工程施工的难点和特点,将质量管理的每一项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中,形成一种系统的管理格局。同时,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在公司内部广泛的开展关于市政工程规程和条例的学习活动,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此外,为了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保证施工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格局,并围绕重点施工细节,对工程中的各项质量隐患进行排查,在施工完成之后,加大对施工质量的抽查力度,如果发现质量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发出整改单,第一时间进行整改。此外,还要不断的完善管理措施,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的修订各项管理文件,保证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市政工程在我国的承建进行的如火如荼,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与人民的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全程管控,并制定好完善的质量管理措施,结合市政工程承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文件,全面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书林.市政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研究[硕士论文].安徽大学,2012,05(01)
篇4
Keywords: build municipal engineering overall budget target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市场经济来看,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是对市场价值链分析后具体实施步骤,所以,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构建对市政工程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市政工程的良性进行和造价管控,同时对市政工程的管理也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它体现着市政工程的价值体系。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构建可以说是市政战略目标实施的载体,战略目标它是宏观的具有方向性的,而预算目标是具体性的。本文是我在现有知识水平上就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构建内容,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给予相关论述,希望能对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切实意义。
一、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组成部分
1、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内容体系:业务预算是指工程中单个分支机构的业务具体情况,是全面预算的分支,最终从财务预算中以货币的形式反映出来。所以业务预算是财务预算的基础,财务预算是各个业务预算的综合结果。
2、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组织体系: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由预算决策,编制,监控和协调四个机构有机组合而成,预算管理组织之间的设置和运作直接关系到预算管理组织的职能执行能否顺利,所以预算管理的各个分支机构一定要有机高效的进行组合。
3、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程序体系:预算目标的制定过程主要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自下而上式、自上而下式和上下结合式。这三种方式就不同的市政环境可以有不同的多种选择,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
4、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方法体系:全面预算有多种不同的预算方法,常见的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静态和动态预算、定期与滚动预算、定值和弹性预算、增量和零基预算以及概率预算等。
5、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监控体系:为了确保全面预算目标的实现和透明化,市政工程应该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监控体系,使得预算可以覆盖到市政工程的各个经营环节和业务过程以及各个岗位和部门;使得预算监控措施贯穿市政工程的整个过程,能应急各种突况。
6、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考评体系:制定了一个全面的市政工程预算目标体系,但是它能否切实有效还需要经过对其实施结果进行考评,才能得出结论,对该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给予肯定或者否定。但是考评的关键是为了完善目标体系,即发现该体系存在的缺陷,然后给与解决,最终得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
二、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构建的具体流程
1、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预算的制定
市政工程决策层要在综合考虑市政发展战略宏观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确定市政工程的年度预算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对市政工程制定业务发展和成本费用策略,同时以市场价值链为导向,编制预算。目的就是在市政发展规划和布局以及现有财政的基础上,通过市场预测分析,把握市场情况,再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因素和影响,最终制定出合理准确的支出和收益预算。
2、制定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预算执行和考核制度,同时建立实时预算信息反馈系统,以求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掌握和控制。
为确保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预算目标顺利实施和完成,一套完整的预算制度除了执行制度外还应该包括考核制度和预算储备制度,以求能够明确各项业务预算单位人员的权力和义务,使得预算执行和考核有依据,便于人员和流程控制,同时还可以设立奖罚制度,以求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和激励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3、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预算执行情况总结。在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预算执行结束以后,市政有关部门要对该市政工程的预算执行结果给予总结,同时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价。目的就是为了更加准确武安眠的掌握整个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相关问题以及最终取得的成绩,同时还可以为考核制度的执行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依据。
三、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构建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在整个预算的执行和监控以及评价的过程中都是根据人的意愿来操作的,所以人为因素对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预算执行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积极主动的对预算进行执行,监控和考评,坚决反对和制止现象的发生。
2、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全面预算要与市政工程的战略规划相结合。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是市政工程战略规划的具体化,只有把市政工程战略的思维引入到整个全面预算目标体系中去,才能使得整个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偏离航向,才能得到市政的大力支持,顺利的将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执行下去,长期的为市政人民服务。
3、一定要认真落实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的绩效评价体系,把对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的评价与市政工程战略目标紧密相结合。这样虽然加大了一部分非产出性的工程投资,但是这对工程的质量保证是非常有利的,有利于把市政工程真挚的做出一项人民信得过的门面工程,提高市政工程的信誉度。
4、建立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的审计制度。审计制度能够准确把握市政工程中的各项财政制度和政策,掌握资金动向和流向以及资金的各项活动状况,可以及时的向上级反馈全面的实况信息,为更好的实施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奠定资金运营基础,确保实现市政工程全面预算目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芬;基于企业价值链分析实施预算管理[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吴山;金陵石油化工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3]、赵卫东;;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2期
[4]、武景慧;;浅谈如何有效控制市政工程造价[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篇5
一、当前市政工程存在的普遍问题
1、质量意识不强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有些工程为了“献礼”或应付检查,往往重视工期而忽视质量,有时出现抢干和蛮干。各责任主体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更有的人认为,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与结构安全无多大关系,大不了坏了再修,人为地降低了质量标准。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与工程不同步,表格不统一,后补资料,甚至出现假资料。
2、部分工程资金来源没有保证市政工程多为应付重点工陧,其资金多来源于地方财政,而且有时是先开工后立项,资金不落实就仓促上马,一旦资金出现缺口就没有保障,就会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使工期一拖再拖,出现“胡子工程”。
3、在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市政工程的业务多为政府或主管部门,有些单位由于自身的权力,不执行基本建建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理管理制;有的工程开工多日还没有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有的工里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卟办,经常出现“三边工程”。
4、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不规范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质保体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图纸施工,施工到哪儿就变更到哪儿;有的设计单位也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或联名,因缺乏经验,不能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阿一题,边施工边变更,有的施工完了变更才到,耽误了工期也造成了.浪费;部分监理单位也存在资质问题和缺乏专业人才,不能严格履行监理职责。
5、监督处罚力度不够由于市政工程的业主多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站是其下属,对一些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工程强制性标准的行为迁就的多,处罚的少,或由于处罚难以执行,就不处罚。低调处理助长了各责任主体违法、违规行为,监督站的权威性不能树立起来,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遏止。
二、提升市政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1、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在施工过程中,人是最不稳定因素,由于管理水平不高,职工技术水平较底,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而且影响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必须加强对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法律、法规和质量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的良好氛围,并充分认识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和口原则性。必须对工程各类人员的生产技能、文化素养、生理体能等各方面素质进行培训,因此在工程开工前对特殊工种如水下作业、高空作业、技术难度大、要求高的作业工人,有计划的组织培训,控制培训效果及上岗认证。经过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其潜在能力的群体素质,从而保证劳动主体在质量控制系统中发挥主体自控作用,避免由于操作不当或不符合规范、标准而产生的一些危险的工程质量隐患,同时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要求。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studa.n
2、严把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关原材料、半成品、设备是工程实体的基础,其质量是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组成部分。故加强一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不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工程项目投资目标和进度目标的前提。如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特别是水泥的品种和标号,应采用425号以上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禁止使用小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水灰比与强度关系曲线进行计算和试配确定,宜高于设计强度的10%~15%。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为:控制材料设备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控制材料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的齐全程度。并采用“三把关,四检验”制度,即对材料供应人员把关,技术质量检验人员把关,操作使用人员把关;检验规格,检验品种,检验质量,检验数量。
3、控制工程所用机械设备管理对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包括起重设备、各项加工机械、专项技术设备、检查测量仪表设备等,应根据工程需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对施工方案中选用的模板、脚手架等施工设备,除按适用的标准定型选用外,一般需按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专项设计,对其设计方案及制作质量的控制及验收应作为重点进行控制。
4、控制施工工艺的质量施工工艺的先进合理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施工工艺的合理可靠还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安全。因此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中,制订和采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施工方案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全面正确的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资料,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的重点和难点;②制订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前者包括施工T艺、施工方法;后者包括施工划分、施工流向及劳动组织等;③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临时设施,合理布置施T总平面图和各阶段施工平面图;④编制工程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专项技术方案和质量管理议案;⑤为确保工程质量,尚应针对工程具体情况,编写气象地质等环境不利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5、提高市政工程政府监督的实效首先,要推进政府质量监督市场化。我国市政工程质量政府监督机构改革的方向就是社会化、市场化,以确立监督主体的法人地位,独立承担监督责任,有效配置市场资源,提高市政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有效性。其次。要规范政府市政工程质量委托行为。监督机构社会化,监督业务市场化后,公正授权问题至关重要。为减少和避免授权过程中的寻常行为和腐败现象,必须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形成有形的监督授权市场,规范政府授权程序和授权行为提供场所,把授权行为纳入规范管理中。最后,要完善质量标准、加大监督处理力度。国家质量标准管理部门,要根据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及时地组织有关单位对正在施行的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复审与修订。施工单位不按图纸施工和违反工程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的,监理单位不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执行强制性标准或与其他单位串通一气、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给予严厉处罚,以确保质量监督的权威性、强制性。
参考文献:
篇6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Safety produ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工程的特点及有效的管理体系
要做好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市政工程的特点有所了解,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市政工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作业场所多变,作业环境复杂;高处作业难度大,影响面广;施工作业方法多样性;作业环境差; 人员安保知识贫乏,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分包管理漏洞较多,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确保施工安全,这就需要依据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作业方法、作业人员等生产特点建立严格而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来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建立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在实际工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要抱着维护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态度,科学管理,规范施工,统筹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因此,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管理者应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把安全生产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使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 二、影响市政工程质量的“五要素”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市政工程的质量,在全面质量管理中,人、机械、材料、方法、环境被称为影响工程质量的“五要素”。
(1)人是决定的因素
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人员素质高低对工程质量影响的表现形式就是工作质量,因此对工作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管理。要通过岗位教育和技术交底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这样才能在质量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自觉行动,才能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重视质量的风气。同时耍实行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这样才能提高工作质量, 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
(2)“机械设备”的因素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影响
市政工程可以说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施工机械的好坏、能否有效使用,机械手的个人素质等,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在工程方案的确定中,选用先进的、可靠的、适用的、符合技术要求的设备,对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对带有计量的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使其达到额定的性能, 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
(3)“材料”的因素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影响 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台要求,工程质量就不可能符合标准。特别是对于市政工程,材料种类少、用量大,一种材料出现问题,就会对整个工程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4)“方法”的因素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方法,是指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尤其是施工方案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进度、质量、投资三大目标控制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此,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同样,施工组织的设计、施工顺序的开展和操作要求等,都必须以确定的质量为目标,严加控制。
(5)“环境”的因素对市政工程质量的影响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还有人文环境,如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治安、富裕程度等。环境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的施工条件,与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紧密结合,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三、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有的施工单位尚缺乏最基本的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手;施工用的设备不按照行业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投入,投入的设备质量和数量都潜存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施工单位的现场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施工经验,施工组织不合理、现场混乱;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片面追求工期,忽视质量,又因承担的风险小而忽视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施工过程中各方协调度不够,施工过程摩擦和矛盾不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要有明确的目标。在明确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目标之后, 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制定具体的质量管理计划时,就要以具体的行业技术标准为依据, 对过程中的各主要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效的计划措施。(2)加强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基本内容的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明确质量目标,进行科学管理、规范化施工,严格实行奖惩分明制度,有效地对市政工程施工项目进行质量管理。
保证工程质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施工准备是工程质量预控的基础。熟读图纸,对图纸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及时与设计等有关部门商量解决;及时进行图纸会审,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按照图纸要求及时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运用网络图统筹安排施工;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现场配备齐全有效的计量器具。
(2)抓好原材料采购和检验是实施工程质量预控的先决条件。通过认真计算工程量,备料做到数量准确,材料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采购实行先定样后采购,按样检查,认证验收。
(3)技术交底、及时检查监督是工程质量预控的精髓。通过采取以上的施工技术措施和工程质量管理措施,使得工程能顺利完成,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合格标准。
结语:
总之,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在是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是由于市政工程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这些特点使得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任务既十分复杂又很是繁重。而市政工程有关系着城市中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谓不重要。因而在市政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问题也具有举重若轻的地位,既关系民生也关系市政,应当牢牢抓住市政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对待、谨慎分析、小心控制、严格把关。以保证我国市政工程质量管理达到一个新的台阶,以保证居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7
市政工程的主要项目是公共、公益类工程,包括城市主、次干道的修建和养护,城市排水系统、电力系统的建设,城市供暖设施的修建等等。这些工程项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的生活水平与公共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体现了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与形象。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市政工程的数量增多,工程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内部人士的关注,施工企业、单位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要保证施工质量,实现双赢,主要靠的就是现场施工管理,足见现场管理对于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二、 市政工程现场管理的特点
市政工程的现场管理具有以下特点:一、管理内容复杂。市政工程的投资巨大,参与人数与相关利益者众多,对环境的影响大,工期紧,任务量大,对于一些献礼工程,常常出现缩减工期的现象,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巨大,如何通过现场管理,保证工期与质量,同时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下进行安全生产,是工程管理人员的一大难题。二、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多。由于市政工程的建设关系民生,且一般工程量巨大,工期时间长,在此期间的环境、原材料价格、周边社会关系、甚至市政规划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影响工程的正常有序开展,这就构成了对现场管理者的极大考验。三、市政工程有别于一般工程建设。因为它关乎民生与城市形象,政治性强,这也决定了市政工程的目标高,要求严的特点,对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质量监督人员都是考验。
三、 市政工程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市政工程相比于一般建筑工程更加繁杂,管理更加困难,但同样是工程建设,管理的方式也可以相互借鉴,通过对一般建筑工程的研究并结合市政工程的特点,归纳出市政工程的一般管理内容有以下几点:
1. 现场协调
现场管理人员的一大任务是满足各方需要,提供组织支持和各部分协调工作。因为任务量巨大,再设计完成后,必然会将工程进行分包,将整个工程拆解成多个部分,有一家公司的若干施工队或是多家建筑公司共同完成,在工程量的分配过程中涉及到利益的多寡,施工时分包的工程部分多会产生边界和工程细节的纠纷,这个时候就需要现场管理人员参与协调,明确工程任务与施工责任,将各方利益予以合理分配,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 技术要求
现场管理人员虽然不是施工人员,但对施工技术也要有一定的掌握,至少对图纸、施工流程、安全条例等内容要有所熟悉。拿现场协调为例,必须对工程图纸了解详细才能合理分配工程量,正确处理施工纠纷,同时,掌握一定的施工技术,对于协调现场的人际关系,保证施工的质量与施工的安全都有非常大的好处。
3. 材料的处理
原材料的处理是对现场管理人员的一大考验,从订货到进场、验收、对方、生产供应等多个环节的管理要求现场管理人员有一定的材料知识、物流知识,并且与检测单位,监测站等有着良好的沟通,任何细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材料的积压或供应不足,严重的还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为了进行正确的管理,首先要熟悉图纸,对施工进度与所需材料进行估算,确定材料的规格、品牌等因素,联系好供货商,及时供货。其次,要把好质量关,对供货商的经销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材料进场后要报告质量检测相关单位进行逐项抽样检测。最后,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材料摆放图纸进行合理摆放,并对各批次的材料进行详细记录、存档。
4. 现场施工控制
施工的关键是工期与质量,一般情况下,延长工期有利于质量的提高,所谓慢工出细活,但延长工期会对工程项目的使用造成严重影响,相比于一般工程,市政工程对工期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尽量缩短工期,是现场管理人员的一大目标。在施工开始之初,要设计完善的施工方案,管理人员应对施工流程非常熟悉,施工开始后,要对原材料供应、人员供应、机械设备供应、电力、施工用水等项目进行合理调配,因为工程量巨大,所以这些任务必须提前规划,现场管理的任务是保证规划的顺利展开,而非临时起意的指指点点。另外,对于工程机械和设备要时时检查,尤其安全设备和主要机械,这样可以保证人员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很多情况下的施工事故都可以通过事前检查予以避免。最后,要注意例会制度的养成,每天一小会,每周一大会,有宜于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方便协调各方关系。
5. 人员管理
施工的管理主要是人的管理,每一项工程细节都是由人来实现的,管理好人才能顺利施工,这其中,奖惩分明是不二之选。首先,要建立高效率的管理团队,里面必须包含多种技术人才,出现问题有专业的处理意见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制定严格的施工流程,管理条例,做到人人有法可依,施工人员在上岗前,除了要学习施工技术、施工流程,更要掌握施工的各项条例、制度,这是安全的需要,亦是效率的需要。第三,要设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对认真完成工作的员工予以物质上的奖励和精神上的表扬,对于出现施工问题的员工要予以一定限度的惩罚,这样可以将责任明确到个人,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6. 资料管理与成品保护
施工的技术资料、图纸、文档如: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竣工图、验收报告、设计变更、测量记录、隐蔽工程验收单,有关技术参数测定验收单、工作联系函、工程签证等,必须进行整理保存,有利于工程以后的使用和维护,同时,一旦出现严重质量问题,也有责任处理的依据。工程结束后,现场管理人员除了要整理资料以外还要做好现场的保护。在工程的最后验收之前,一定要保证工程的外观优美,这是市政工程需要注意的重点之一。
7. 成本管理
现场管理人员要熟悉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清单报价表,进行综合单价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先算后千,制定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8. 施工安全
这是所有工程都必须严格管理的一环,市政项目尤其如此,为了提高民生的利民项目如果因为施工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将会为市政工程留下难以消除的污点,前文提到了材料的安全和设备的检验都与安全施工息息相关。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电,工作人员要培训上岗,制定安全条例并强制遵守,严格检查安全设施如脚手架、安全帽的质量,对高危工作人员的安全设备要一日两查、三查,保证佩戴齐全与工作正常,对于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也要时常检查,避免漏电或是缺乏防护罩保护。对于事故多发的环节一定要加强管理力度,尽最大努力确保施工安全。
总结:
市政工程关系重大,现场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安全的最佳途径。它与普通建筑工程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要搞好市政工程的现场管理必须熟悉一般工程的管理办法,从质量与安全入手,结合市政工程自身的特点,加强现场协调与人员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同时,管理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因为管理是一项既需要技术,也需要经验的工作,只有提高自身,才能正确管理。最后,希望本文能对市政工程建设起到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宋兆平.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J].中国科技博览,2011(4)
[2] 梁国臣.如何做好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
篇8
市政工程质量的直接关系到整个市容市貌以及市政交通的安全性,能够对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意义与影响。本论文以市政工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为文章的切入点,从工程的质量、安全以及进程方面逐步进行分析与论述。
1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1 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对于质量管理的环节,首先要必须防止后期问题的出现,主要注重预防的标准与原则,要在设计、实施以及保养的环节进行全程的管理与控制。不过在实际的操作施工中,如果对人员、材料或者设备等某个环节管理或者控制疏忽,很可能对工程的质量以及进程造成不利的影响,导致工程的质量没有保证。
1.1.2 监理人员把关不严格
上文中以及提出很多造成质量问题影响因素,但是除了这些原因之外,监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个人道德修养也是关键的限制因素。在现实中,存在这样的监理人员,他们因为素质不够高或者责任感欠缺等对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有时候会出现疏忽,把关工作不够严格到位。一旦有这样的工作人员,势必可能对施工工程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
1.2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1.2.1 加强对市政工程的自检和他检
首先,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必须要注重对于材料的选择以及材料质量的把关,要对材料进行数量以及质量上的严格管理;同时,作为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必须要切实发挥监督管理作用,无论是施工的材料还是成品、办成品都要进行定期的采样检测与检测,在整个施工环节对市政工程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保证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
1.2.2 实行严励的工程质量负责制
首先,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无论是设计合同还是施工合同等相关协议合同中,必须有相关的质量标准或者约定,必须有比较科学合理的协议条款;第二,相关监督部门以及业主也要注意对工程质量的监督,要使用相应的严厉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对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监督,保证监督的力度以及 作用。
2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必须贯穿于施工的整个环节与过程之中。一般的市政工程都在城市的城区地段,很多工程处于半开放的状态之下,一边施工一边还能够顺畅通行,同时加之城区地下密集管道网络,造成施工工作存在很多不安全和不便利的因素。。
2.1.1 施工的机械设备和用电安全管理存在缺陷
现实中,存在很多的施工问题,比如机械设备方面,很多设备都是存在问题还在坚持使用,同时保养也不够及时到位,有时候会有操作不妥当的行为或者现象。
2.1.2 施工现场自身环境的复杂性
市政工程一般现场施工环境相对复杂,人员也比较繁杂,这样就会给施工安全带来不利因素,很多难以预料的安全问题也很难避免与控制。
2.1.3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对于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很多导致安全问题出现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于地下埋设的管线保护不当。二是施工环境现场保护措施不完善。
2.2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对策
2.2.1 实行安全生产公示制度,建立施工安全的培训机制
一方面,市政工程建设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使各项工作受到社会群体的监督。施工现场设立项目公示牌,注明项目具体负责人和安全管理责任人及联系电话,接受市民监督。另一方面,要从市政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季度安全生产施工的情况通报会,使相关人员能够从中学习经验和吸取教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同时,根据相关需求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并要求相关人员持证上岗。
2.2.2 建立严格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首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并明确规定各部门和人员的主要责任和义务。其次,要对相应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所应承担的安全责任进行合理划分,做到责任明晰,责任到人。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能够及时追究到固定的负责人员。再次,采取严厉的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
3 市政工程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市政工程进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市政工程会影响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正常出行,所以政府为了降低工程施工对人们工作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总是压缩部分工期,要求日夜加班作业,对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涉及到更多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比如:施工现场的指挥调度不力,协调各承建方形成合力团结协作问题等等。
3.1.1 多种因素的制约,造成对进度的管理不到位
市政工程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但会受到施工现场的环境、劳动力的状况、施工组织指挥等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自身管理水平等的制约。由于事前没有相应的应急机制计划,往往会出现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和协调解决问题不及时的现象。
3.1.2 对进度、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到位
工程的进程、资金使用以及工程的质量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其中一个方面出现问题或者变动,就会带动其他环节的变化。如果工程要将工期缩短,必然可能要将成本增加。如果加快进度就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不过在实际的操作中,也很难将这几个因素做到良好的权衡,很多顾此失彼的现象普遍存在。
3.1.3 工程征地拆迁和管线迁移不及时
由于市政工程都涉及征地拆迁和管线迁移工作,而征地拆迁工作和管线迁移工作涉及的工作部门多,许多征地拆迁问题,拖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果。其中涉及很多因素,工作难度相当大。
3.1.4 工程资金不到位
许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非常大,但是城市土地出让金和本级税收用于投入建设资金又十分有限,经常会出现因资金不到位拖欠民工工资和材料款现象,从而影响了工程施工进度。
3.2 市政工程进度管理对策
3.2.1 建立科学合理的进度管理制度
对于工程进度的管理,必须首先要有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与体系。首先,要在现有条件以及工程设计的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工程工期;之后依据工程进度的安排进行部署实施;最终将一些确保进化顺利进行的措施一一做到位,落实到实处,落实到各阶段、各工序的施工作业中,以最终达到进度控制目标。
3.2.2 计划组织管理措施要到位
第一,在进行工程设计的环节,必须要保证科学合理的将工程的进程进行详细的把握,做到统筹安排。在期间,必须将工作的重点抓清楚,保证工程合理科学的前提下,必须对进度工期进行及时的规划与调整。第二,各个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必须要依照计划进行相关工作的安排与部署。将材料、机械以及劳动力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调度,确保施工的顺畅开展与进行。
3.2.3 提前做好征地拆迁、管线迁移和工程资金筹措工作
在施工开始之前必须要进行相关征地、拆迁工作的部署与安排。杜绝出现以便施工一边征地的现象存在。并且,要对工程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并确保有比较稳妥的筹资渠道与方法。
4 结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出发,分别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述,从相对应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解决对策,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篇9
一、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
1、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
从国内外工程实践及工程造价资料分析表明,各阶段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的一般规律为:初步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约为20%,技术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约为40%,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约为25%,很显然,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在设计一开始就将控制投资的目标贯穿于设计工作中,可保证建设项目选择恰当的设计标准和合理的功能水平。
2、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可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设计阶段通过编制设计概算可以详细了解工程造价的构成,分析资金分配的合理性。并可以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分析项目各个组成部分功能与成本的匹配程度,调整项目功能与成本,使其更趋于合理。
3、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会使控制工作更主动
由于市政工程具有单件性、价值高的特点,采用被动控制等事后控制的方法,只能发现差异,不能消除差异,也不能预防差异的发生,而且发现差异时损失往往已经发生。如果在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即先按一定的质量标准,列出市政工程每一分部或分项的计划支出报表,即拟订造价计划。在制定出详细设计后,对照造价计划中所列的指标进行审核,预先发现差异,主动采取一些控制方法消除差异,使设计更经济。
二、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技术与经济相分离
由于受传统和设计习惯的影响,市政工程项目设计往往由道路、桥梁、给排水等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造价工程师待项目方案确定后再就工程造价进行核算。而专业技术人员在设计中往往更加注重工程的使用功能以及安全性能,对经济因素考虑较少。
2、设计取费有待完善
我国现行的设计收费标准取决于工程造价的高低及建设规模的大小,设计图纸质量好坏、投资是否超限与设计费没有太大关系,导致在项目设计中,随意加大安全系数,造成投资浪费。相反,优化过的设计方案给业主节约了投资,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所以不能调动设计人员主动控制造价的积极性。
3、重施工 轻设计
长期以来,项目管理普遍存在重施工,轻设计的传统观念,建设单位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上,而忽视设计阶段程投资的重要影响。由于项目的前期论证不充分、项目仓促上马后又对设计方案进行较大改动,造成实际投资超出批复投资,以及在项目设计阶段就由于急于开工建设,设计周期被不合理压缩,造成设计阶段缺乏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研究,不能进行设计优化等工作,导致“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时有发生。
4、设计阶段缺乏监督机制
在我国目前推行的建设监理试点工作中,虽然要求针对设计阶段实行监理,但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许多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没有开展,监理往往局限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进度和费用的控制。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严重阻碍了建设项目设计水平的提高,使得设计阶段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三、市政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的控制措施
1、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是采用价值工程理论就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是设计阶段的首要步骤和控制工程投资的有效手段。在设计阶段采用价值工程理论,按照“功能提高,造价降低;功能不变,造价降低;辅助功能在允许范围内降低,造价大幅度降低;适当提高造价,功能大幅提高”等原则,才能在优化设计过程中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最终推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2、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应按照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实施方案所确定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投资总额组织进行限额设计。其具体内容就是按立项批复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即将上阶段审定的投资额作为下一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总体目标。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控制投资支出,有效使用建设资金的有力措施。限额设计控制工程投资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种是按照限额设计过程从前往后依次进行控制,称为纵向控制;另一种途径是对设计单位及其内部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考核,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进而保证项目设计质量、控制工程投资的一种控制方法,称为横向控制。日常的设计工作实践证明,限额设计是促进设计单位改善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设计水平,同时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
3、增强采用标准设计意识
市政工程标准化设计是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适用范围比较广泛的设计。它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一个重要措施,是组织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采用标准化设计在保证设计质量、工程质量的同时,可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设计效率,并有利于节约建设材料,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
4、积极使用可再生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原有城市道路的改造工程也逐渐增多,改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旧道路工程材料,过去这些废旧材料通常采用填埋等措施进行处理,不仅占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而且对生活环境产生污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对既有道路改造的项目设计中,道路废旧材料的再生利用可以大大提高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如在北京市某区的道路改造工程设计中,道路基层设计中采用既有路基层冷再生技术,即将既有路结构层按面层和基层、石灰土底基层进行两次铣刨回收,面层和基层铣刨料水泥稳定后作底基层以替代二灰土底基层,石灰土底基层铣刨料用于路基高程调平。冷再生处理底基层较同厚度的二灰土基层降低工程造价36%。道路面层设计中采用胶粉改性沥青砼,其是以废轮胎胶粉作为改性剂加入沥青中并辅以其他化学助剂,通过物理和化学反应对沥青进行改性最终形成性能稳定的新型铺路材料。胶粉改性沥青具有降噪声、耐高温、抗车辙、寿命长等优点,其每吨的材料价格较普通改性沥青砼相比降低15%,本项目道路面层设计中采用的胶粉改性沥青砼,在解决越来越多废旧轮胎带来的“黑色污染”的同时,合理降低了工程造价,具有较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5、实行设计—建造即工程总承包方式
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施工是工程建设生命周期中两个有机联系的阶段。设计是对项目产品的详细和具体的描述,施工是根据设计描述建造项目产品。由于我国的建筑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把设计与施工截然分割开来,设计、施工的承包停留在平行承包的模式上。这种模式缺乏在一个主体下的有效控制,协调成本高,难以发挥设计的主导作用;设计与采购和施工的脱节,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采购和施工的返工,从而提高了造价。采用设计—建造承包方式,设计、采购和施工有一个工程总承包公司或设计与施工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承包,承包商对工程造价、工期、质量全面负责,这样能实现在一个主体下对设计、施工进行系统的整体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设计、采购、施工之间的深度交叉和内部协调,有利于设计承包商从设计、施工全过程和整体上考虑和处理工程问题;有利于主动地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能更好的配合设备、材料采购和施工;同时能调动承包商的积极性,在确保项目产品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
6、加强设计阶段管理,认真进行图纸会审
在设计监理还不能大范围推进的前提下,进行图纸会审是加强设计阶段管理的有效途径。在设计工作完成后,应组织各专业对施工图进行会审,对图纸的技术合理性、施工可行性、工程造价经济型进行全面审核,及时纠正设计中的各项缺陷以及工程投资中有无重复及漏项的现象,使得设计文件更加准确,降低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完善、设计变更而引起的投资增加风险。
四、结语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受相应外界环境和政策的影响,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通过设计阶段降低市政工程造价途径和措施的探讨,提高人们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使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较为合理的控制,提高建设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童沈勤 吴任剑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期刊论文]-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2] 黄建国 徐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浅析[期刊论文]-硅谷2008(23)
篇10
真正了解市政工作所具备的明显特征,就能对市政工程的管理工作起到决定性的帮助,从四点来分析其主要特征:1)市政工程所面临的环境较为繁杂。如今的城市里,我们能够看到市政工程在各处都建有施工场地,而且形式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不只是从城市的立交桥、跨河桥梁等处的高空性质作业方面来考虑,还有近些年以来不断飞速发展起来的高速、地铁等,这些都是在地下部分完成的工作。市政工作较为繁杂的一点体现在既有改造方面的工程,也有整治维护工作,这就形成了一落差。从市政施工的主体上来讲,其中的配套设施更是非常明显,所以,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非常繁杂,这些对于管理工作自然就有着更高标准的要求[1]。2)市政工程的可变性因素强。对于市政工程的整个施工工作,繁杂行可以度外部的环境形成非常大的阻碍,像是气候的变化、材质的应用以及对于社会上周边的沟通渠道等方面,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施工进度,由于施工内部工程的影响,工程牵涉到的各方利益度有所变化,还有建设本身就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所以,使得施工过程的可变性因素增强[2]。3)施工过程的作业受阻较大。在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要面临着许多的高空高危作业,还会经过诸如高架桥或者地下,这些地方都会有行人和车辆需要通过,由此一来,极易给管理工作带来非常大的阻力,对于这些工作的安全性往往也很严格[3]。4)施工工程的任务重、时间紧、标准高。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往往会关系到人民大众的生活状态和整个城市的美观形象,所以对于建筑施工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很多的市政工程都会被可以要求具备争创城市文明的素养。当然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紧急关头,以冬季为例,常常会显示出施工的难度相当大,而且投资也不小[4]。
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过程的质量把关较不严格。如今的市政施工往往都会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很多的工程却为了应付日期,而草草对待工程质量本身,快速将工程完成后,却不能完全达标,工作中常常会把控松散、作业不规范、不积极参与施工改造等,将施工用到的水沟没有真正好好挖掘,对于填土工程和打地基等都非常不上心,严重造成施工过程的质量把关不严,最终导致楼房出现问题。2)施工人员的整体品质和施工水平较差。如今的市政工程通常会用到很多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员,因为受到教育非常少,所以,施工队中的人员总体文化偏低,这样就会给工程造成一定的麻烦和漏缺。况且在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表现出来的技术水平较差,所以就为市政工程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麻烦[5]。3)施工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在市政工程中,由于监管不力,所以就会导致发展不利。因为缺少相关专业的监管人员,更缺乏对施工管理的整个调度工作,所以就会导致漏洞不断。另外,很多的监理单位并没有从正面考虑如何对市政工程做好监管,所以会造成很多负面因素。4)施工场地失管失控。施工场地经常失去管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施工场地经常上演危险事故,由于管控不到位,所以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就会受伤,发生事故。二是施工场地对于用电问题管控不周。由于工程自身没有对用电安全进行严格规范的要求和重视,所以就会导致用电出现错乱。三是施工材料管控不力。在施工场地上,很多材料在采购和管理使用上都没有一个笼统的管理,导致账目失算、浪费不断。
3关于强化市政工程管理的有关对策
3.1制定较为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案
要想为市政工程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施工质量方案,从三点入手:一是施工质量管理要以高标准的要求和规划实行。在工程进行中,要做到真正以高标准的要求来管理,就要从施工本身的规划和可行性来考虑,真正做到施工有序。二是施工材料和设施设备要严格把关和使用。从购买材料开始,到后期的施工管理都要进行严格管控,把好质量和数量。三是施工流程要做到良好管控。在工程质量把关中要严格跟着正规流程运作,对于人员和工程质量都要进行严格管控。
3.2强化施工队伍的思想教育管理
施工人员多是文化较为低下,所以在施工中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绝对工程质量的根本。从两点来做:一是加强人员对工程质量的忧患意识。要在施工人员心中注入安全为主的危机意识,让他们真正从大局来做好施工工作。二是培训力度要增强。只是思想教育不足以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更要结合工程实际,做到印象深刻。
3.3施工过程要做好沟通协调
一是技术方面要做好沟通。在施工中包含着各个方面的技术标准,所以要做到互相沟通,互通有无,遵照规范来实施。二是管理工作要到位。施工管理工作可以让工程进行更为顺利,只有有序协调,才能减少繁复。
3.4加强施工场地的管控
一是要树立安全标杆。在施工过程中强调安全,并成立小组,不断分化责任,真正做到有机制的施工。二是用电要注重安全。施工场地非常复杂,因此在各类用电上都要注重安全,使用电力要在认可通过之后,方可施工。三是施工场地的监管工作要强化。在施工场地要对人员与设施设备之间的连结做好管控,不断以正规流程施工。
4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与一般建设项目相比差异很大,对于施工的质量把关上都有着非常强的要求和标准,有关部门要不断拿出对策,真正解决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升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如宝.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3):112-113.
[2]魏茶凤.市政工程施工存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23):284+290.
[3]汪四红.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5,(45):212-213.
篇11
一、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1)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具备了较完整的施工建筑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但其规章制度主要以建筑系统为前提作为参考,不适于市政工程的特点,因此不能完全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导致了施工管理制度的不明确。
(2)施工人员素质较低
随着我国《劳动法》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农民工成为市政建设的主力军。在安全施工管理上的农民工,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施工经验的缺乏,施工安全意识的浅薄等,对所从事的施工工程工种危险性认识不深,意识不到意外发生的严重性。另外,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在危险面前缺乏安全技术知识随机应变能力,法纪观念不强,人员流动较频繁。
(3)安全责任制不够明确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施工的日常管理、事故的预防、处理和奖罚等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目前,各级部门的安全生产的责任规范过于宏观,不够明确细腻。在管理上出现漏洞或工程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往往找不到明确的相关责任部门。
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1)建立健全的安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
在市政工程施工安全中,安全组织机构的管理是其重要的核心工作。常言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 安全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国家安全法律的规定,使制度的内容更齐全,针对性更强,体现出安全生产具有的可操作实效性。安全组织机构要本着高效精炼的责任心和一定的吃苦耐劳工作精神;不但富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也具需要有扎实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分析能力。安全机构不是一个迫于形式的“花瓶机构。”图一为工程施工项目安全责任管理机构:
(2)不断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
工程施工中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是施工企业的必修课。具有长期计划性和系统性,由
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培训,安全职能部门管理和组织实施, 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知识,有效的防止人为不安全行为,减少失误。
(3)加强危险来源的识别与控制
在工程的施工中,危险来源也较为常见,如,高空作业、施工生产用电、民用爆破
器材管理与使用、特种设备作业现场、各类地下管道的保护、塌方危险地质段等。对危险源的准确识别才能有效的针对危险采取及时对应的技术措施和防御方法,减少施工损失。
三、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
(1)施工安全教育,在工程施工的安全教育内容中包括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对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安全管理工作人员针对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保护法律法规对工程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的警惕性;对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工作;施工中的安全技术知识是劳动生产技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在施工项目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施工中危险设备和危险区域的注意事项;电气设备的安全技术知识;施工中危险物品存放管理,防火基础安全知识;和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定等。”使施工顺利高效进行以及避免意外发生的手忙脚乱。
(2)施工安全检查,在工程施工的安全检查工作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包括:一般和专业性安全检查、季节性安全检查和节假前后的安全检查。
1.安全检查制度是工程施工项目部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和项目小组每周对施工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和突击性安全检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
2.安全检查的具体内容:
①对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切实落实,②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实施,③安全检查的真实抽查验收记录,④由于季节变化的多样性,对防火、防暑、防寒、防洪、防台风等预防工作检查。其中对防火的措施的落实要求更为严格,杜绝施工地火灾隐患的出现,保证安全生产。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从现行市政工程的不足出发,针对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做了分析和相应的解决对策。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有序高效生产的核心,是企业的命脉。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意义任重道远,防微杜渐把握好施工安全关,消除一切不安因素,使市政工程工作蒸蒸日上。
篇12
【key words】municipal services business enterprise;building material;management;practice
材料成本是构成市政工程成本中最大的部分,其质量、数量、工艺标准等关乎一个项目的成败,更关乎市政企业的盈利水平;从项目整体设计寿命来讲,也直接影响工程交付后的使用,因此市政企业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对于材料使用的控制与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本文从市政建材的使用入手,探讨市政企业建材管理与控制。
1.建筑材料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市政工程一般以道路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为主,在一般的市政工程项目成本构成中,建筑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的50%以上,机械成本占到30左右;加上材料的运杂费等间接费用,构成了市政工程中比重最大的成本。材料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特殊的工程材料如沥青料等受运输环节温度、湿度与摊铺机性能质量的影响较大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材料在市政工程中的首要地位;加强材料管理就是提升市政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同时也决定了材料的全员管理的重要性。
2.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2.1 大部分材料运输至郊外,运距长且受到道路限制。市政工程多在郊外施工,集中在市中心区的工程施工,往往受到城市相关部门的交通管制,大部分的材料需运输且二次堆放;闹市区的工程送料受限,多为夜间作业,因此材料运输环节的成本较大,运距一般较长,企业灵活性受限。
2.2 过多关注供应环节,对于材料的统筹管理意识不强。由于市政企业多年来形成的粗放式管理,因此企业对于材料供应环节把关较严,从而对于材料的统筹管理意识不强,比如一个工程中标后,做出了材料清单的汇总分析,但对于如何灵活的与市场接轨,以及统筹安排计划方面不强,轻管理,看重供应,要求是准时提供生产所需的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一旦延误生产,材料部门要负责任。因此,施工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人员唯能做的就是加强计划预算,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施工生产所需的各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宁愿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水平停留于传统水平,也不愿承担因改革创新带来的风险和责任。
2.3 区域性材料容易形成壁垒,导致地材价格偏高。市政工程施工多在城效野外,明明较近的地材价格应偏低,但区域性容易形成壁垒,外部材料基本无法入围市场,因此价格与社会整体价格的下浮关联度不大,导致价格偏高。
2.4 国内大中专院校没有专门的材料专业,专业性人才不足。国内大部分大中专建筑类院校,多以施工管理为主,次以造价,没有专门独立的材料管理与供应专业,因此很多大中专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材料管理岗位,专业人才不足;另外在工地现场中,材料员仅仅担负着收料记帐的工作,薪资待遇明显偏低;在市政企业中,没有针对材料专业的培训与继续教育,人才青黄不接。
2.5 企业对材料管理人员与管理手段普遍关注度低。由于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的人才严重缺乏;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
由于对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现代化管理尤其是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受到制约,野外施工期间,无法接入网络等先天条件限制,现阶段很多企业仍停留在原来的整套账务、采购、仓储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造成了当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是典型流程式、“标准化”的管理,而不是追求效益、主动进取的管理模式。
3.提升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措施
3.1 推进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信息系统。
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信息系统由按功能方式组成的各种职能子系统构成,它们主要包括价格分析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计划采购系统、质量跟踪系统等。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既可利用计算机来取代人工繁琐的事务处理,提高管理效率,又可完成手工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为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及决策提供信息分析及最佳决策方案,使供应工作处于最佳状态。
3.2 建立材料供应战略联盟,发挥互补优势。
物流市场快速发展,联盟重要性不言而喻。战略联盟可以减少渠道冲突,快速传递信息,降低渠道成本,突出共同价值和未来发展。建筑企业应选择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商,或者区域性销售商,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关系。通过应用这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手段,企业将大大提高外部形象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减少无谓消耗,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效益最大化。
3.3 确立科学管理理念,实施系统控制。
3.3.1 目标计划控制。根据工程项目用料计划,可运用abc分类法、订货点(fqs)法、经济订货批量(eoq)公式来解决。根据最终的计划,保证按品种、按规格、按质量要求。
3.3.2 采购控制。采购需要开展的业务很多,必须对采购程序的各项业务建立职责分工,实行职务分离。加强对采购对象、采购量、合同签订、付款、货物验收、运输方式和配送等各方面的控制。要强化信息情报收集,引入竞争机制,净化采购渠道。对采购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应本着“择优布点、货比二家、先近后远、合理定价”的原则,以降低材料的买价和运输费用。要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管理,强化纪检监督工作,杜绝采购人员个人为吃回扣、拿好处而不惜牺牲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市政企业建筑材料部门要提倡“多存信息,少存实物”的新观念,合理确定采购批次和采购数量,防止盲目采购和无计划采购。
3.3.3 存储控制。在存储控制中,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得到最合理的采购周期、采购时间和最佳库存结构。市政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段时间以后,都会造成部分材料、配件的积压现象。为了在盘活库存、减少储备、杜绝损失浪费,不再造成新的超储积压方面,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部门要加强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定(限)额管理,严格按计划和物耗定额进行控制,加大修旧利废工作,充分利用物流市场发展,不断探索材料“零库存”的可行性。
3.4 强化内部管理。
3.4.1 科学定位。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工作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应当定位于保供和创效。因此,不仅要建立可靠的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供应与质量保证体系以达到保供的目标,更要致力于降低市政企业建筑材料采购成本,节省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供应成本,强化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利用,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建立有效的材料责任成本控制体系,以实现创效增效的目标。
3.4.2 科学管理。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工作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因此,必须讲求科学,按市政企业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工作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措施,要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管理思想精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施各项管理职能工作,在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目标上创新。
3.4.3 以人为本。管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实现目的的中介是人。不仅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其职责,更要注意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行为规律,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市政企业建筑材料人员的聪明才智。要努力使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人员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运输装卸的专家,更应掌握企业内供应链的流程,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必须重视人才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采取各种方式,多层次地加大对企业内部物流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用人制度,吸纳大量有用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3.5 构建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的监控体系。
3.5.1 强化财务对成本的控制。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知识而所限,只有依赖于信息机构和自身的阅历对审核事项作出判断,从经济内容上看,不再限于原始凭证的完备及形式上,更应转移到数量和价格的真实性。
3.5.2 全员参与监督。市政企业建筑材料部门要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每季度将主要采购市政企业建筑材料张榜公告,公告内容尽可能全面、一目了然。对有疑惑的事项,职工可以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告。
4.结束语
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实体工程质量,对企业的信誉、产品满意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必须改变材料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必须与企业整个生产管理变革相适应。只有探索出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型市政企业建筑材料管理模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启蕾等.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2).
篇13
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
其一,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不科学。一些院校专业建设不尽合理,专业设置随意,更换频繁。一些院校盲目相信规模效益,片面强调院校规模,盲目扩大学校规模和专业规模。其二,“双师型”教师缺乏。一方面原因是专职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另一方面原因是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其三,应用科研能力不够,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很多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方面,应用科研能力是高职院校的软肋。不能很好地将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缺乏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其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落后。通过多年的示范建设后,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有很多专业的实习和实训无法在校内实训场所完成,这就需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其五,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很多院校和企业合作的方式还停留在表面形式,缺乏与企业的深度和广度合作。
2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内涵建设模式
经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要加强内涵建设,高职院校要从以下五个层面着手:一是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三是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四是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五是组织管理及机制、校内校外监督机制。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本专业的内涵建设工作。
2.1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本专业采用的是“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内进行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后一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同时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近年来市政专业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建设行业企业的建设工期和用人实际需求,聘请外校专家、行业专家进行论证,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2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鼓励教师提升学历水平。目前,我专业共有教师9名,其中教授3名,高工1名,副教授1名,讲师4名,以上教师均获得了硕士学位,都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提升专业技术水平。首先,定期派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其次,鼓励教师考取专业资格认证。本专业教师中一级建造师2人,造价工程师2人,二级建造师3人。再次,聘请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任教或做讲座,一方面为学生和教师带来新知识、新资讯,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
2.3应用科研能力提升
学院大力提倡和支持教师教育教学和应用科研工作。为了提升应用科研能力,我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学院设置科研处,综合管理全院师生科研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二是学院给予科研活动大量的经费支持。三是学院开通了“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据平台”等电子资源,供教师查询资料。四是学院将科研工作列为教师职称评选工作的量化指标,督促教师努力提升科研能力。在学院的带领下,我专业注重与企业合作,提升应用科研能力。近五年,市政工程专业教师共完成科研10余项,30多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其中,我专业与企业合作完成多项科研和专利,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2.4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结合本专业特色,大力推进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院已建有测量实训室、材料检测实训室、市政道桥工程施工实训室、桥梁结构模拟实训室等多个校内实训室。结合专业特点,开发了多个典型实训项目。因受市政工程形体庞大、施工周期长、施工流动性大、消耗资源巨大等特点制约,校内实训基地不能完成全部实训项目。为此,我专业积极开拓企业资源,与省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有5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为学生实践课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保障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的结合。
2.5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是“以企业需要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本领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合格人才”。我院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校企合作:一是积极加大组织力度。设立校企合作教育科,专门负责校企合作事宜。二是积极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定期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定期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用人等问题;聘请企业专家为客座教授进行授课或讲座;聘请企业专家为毕业答辩的专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市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与企业进行横向科学研究。三是加大服务力度。为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加深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
2.6顶岗实习
我院采用的是“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企业要完成一年的顶岗实习,既是学习任务,又是工作任务。它是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工作岗位的桥梁和纽带,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规范顶岗实习工作,学院制定了顶岗实习“22333”管理模式,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在这期间,制定了顶岗实纲、顶岗实习课程标准、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安全守则、顶岗实习协议书、校企合作协议书、企业工作经历证书、学生顶岗实习记录、任务书、鉴定表、日记、周记、实习评价等文件。从制度上规范顶岗实习工作,让顶岗实习工作能够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各方预期的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提出了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内涵建设发展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扩大“双师”队伍。提升应用科研能力,加大服务企业和社会力度。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扩大理实一体化平台规模。深化校企合作程度,秉承双方互惠互利原则。规范顶岗实习工作,保证学校、学生、企业各方预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