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爱情是复杂多变的,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丛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际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与分析,爱情心理的结构及其测量、影响因素等方面。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爱情心理的研究,并就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2.爱情的概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的心理学家从自己的理念基础出发,对爱情给出了很多的定义。Wstson(1924)认为爱情是由一种性带感引发的天生的情感。Freud(1922,1952)认为,对性结合的欲望是情感的中心。当这种欲望被限制的时候,作为对这种挫折的补偿,人们对就会将其他人理想化并坠入爱河。Frommn(1956)认为爱是一种工具,用来减少人的分离感和孤独感。Rubin(1970)将爱情定义为一种指向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人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Swenson(1972)认为爱情就是行动,例赠送礼物、共同活动和坦露私密信息。Centers(1975)认为爱情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被回报时引起的反应。Skolnick(1978)将爱情定义为一种由情感、想法、文化表征建立起来的建构的体验。这些定义有的关注的是爱情的起源,有的关注爱情的功能,有的则关注对爱情的描述。总之,爱情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每个人对它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3.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
爱情是人生的重大课题,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处在青春妙龄、充满着幻想与浪漫色彩的大学生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
3.1大学生爱情观所存在的问题
身处大学校园的爱情,由于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爱情观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常泓,侯赞华(2008)认为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对爱情真谛缺乏理解。2.恋爱动机的偏差。3.恋爱道德观念的弱化。4.恋爱行为的非理性化。而对于大学生的爱情心理问题,王素珍(2003)认为主要有:1.爱情价值观错位;在其对100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随机访谈后,发现大学生在爱情价值观方面,从总体上看是能够正确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和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但调查同时显示,也有一些人存在一些问题:①看重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②为了爱情影响学业。③推崇“爱情至上”。④对爱情的“忠贞专一、排他性”认识错位。2.爱情挫折。3.恋爱行为不当。。让人关注的是:如今的大学生“恋爱族”中,真正为爱情而相爱的人并不太多。詹灶福,汪琴(1997)据一项对11所大学近千名大学生的关于“你恋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调查发现学生回答的依次顺序是:满足生理和发展的需要、充实课余生活、双方接触产生爱情、作为一种消遣、寻求一种刺激、孤独、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对一行的好奇心、积累经验、为建立理想的家庭而选择伴侣。这一结果应该说是令人担忧的,。黄家兵(2005)认为有必要结合当前大学生恋爱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探讨其中的心理问题:1、恋爱普遍化与焦虑感并存。2.恋爱“过程体验”的空虚感。3.恋爱轻率而导致的无聊感。
3.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面对如今大学生爱情观所存在的问题。常泓、侯赞华(2008)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对策:1.深化对爱情本质的理解,增强恋爱道德观念。2.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3.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4.加强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王素珍(2004)则从爱情价值观、爱情挫折和恋爱行为不当方面阐述了调适方法,认为在爱情价值观方面应该做到以下自我调适:1.要学会思考。2.要学会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爱情与成才的关系。3.提高爱情的道德修养。在爱情挫折方面,要做到:1.要端正爱情认识。2.要分析失恋的原因。3.要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爱是道德的表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大学生的爱情必须健康、文明、高雅、大方,有利于促进身心发展。
4.爱情的测量
综观国内外有关爱情的测量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爱情观念的测量、爱情成分的测量、爱情类型的测量。
4.1爱情观念的测量
Rubin最早开始对爱情进行科学的测量。Rubin(1970)认为爱情是可以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Rubin通过项目分析、信效度考验建立了13个项目的爱情心理量表和13个项目的喜欢量表,这是第一个区分喜欢和爱的研究;并确定了恋爱中人们思想的三个主题:依恋、关心和信任。这三个主题创造的爱情心理量表可用来测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情思想强度的大小。研究者们常在问卷研究和实验室实验中评估RLS的有效性。
4.2爱情成分的测量
1)Davis(1985)曾对爱情和友谊进行了比较和区分,认为友谊之中的喜欢包括8个主要元素:欢乐、互助、尊敬、无拘无束、接纳、信任、理解和交心;而爱情除这些因素外还包括集束:激情和关怀。研究发现这可以让人觉察到什么时候友谊已经转化为爱情关系,或爱情关系正在逐渐降格为普通的友谊。Davis和Todd在此论基础上设计出了关系评定表(Relationship RatingForm),此量表共包括6大方面由19个分量表组成,它被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友谊,并能预测不同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属于哪种类型的友谊。2) Sternberg(1997)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爱情的三角形理论,他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 (decision/commitment)。Sternberg通过比较爱情类型的结构模型和评价这些模型中对多种亲密关系的有效性发展了36个项目、3个分量表的三因素爱情心理量表。3)Yela(2006)使用stemberg的模型作为指导,对其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最常使用的爱情维度:关爱、、激情、亲密、尊重、承诺和依恋这些维度可以被合成为只有四个成分:激情、浪漫激情、亲密和承诺,并编制了相应的爱情测验量表。量表包含55个项目用来测量爱情模型的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分别用15个项目来评价,每个项目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方式作答。4)李朝旭等人则依据激活扩散模型,采用“爱情”一词为刺激,让278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自由联想,再基于亲疏程度实施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内隐爱情理论包含以下5个方面:①伦理与责任;②浪漫体验;③冲突及痛苦; ④理性;⑤朋友式关爱。5) 王娟(2006)采用问卷法,以中国五个地区的大学生和社会人士为被试,通过开放式问卷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了中国人爱情心理的结构,包括接纳、关爱、激情、爱情价值观和浪漫5个维度。编制了包含26个项目的中国人爱情心理正式问卷,采用6点计分,4个项目设为反向计分。
4.3爱情类型的测量
关于爱情类型的测量主要是爱情态度量表(loveattitudesscale,LAs)。美国心理学家Hendrick和 Hendrick(l986)依据 Lee(1977)爱情类型理论,编制了包含42个项目,每个类型7项目的爱情态度量表,包括浪漫爱、游戏爱、伴侣爱、现实爱、占有爱和奉献爱6个分量表,采用李克特5分的作答方式。
5.爱情的影响因素
爱情心理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本文在对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爱情心理的影响因素。
5.1不同文化中的性别因素
David(2003)的一项涉及52个国家的研究表明,在世界十个主要地区中的人们,男性普遍比女性要求性方面的变化和多样性。Roy,Jean(2002)认同在多种文化背景下,女性的都是受到压抑的。国内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例如李志和彭建国(2000)在对婚前性容许程度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对不同性别的人常常使用“双重标准”,即男女标准不同,男人可以比女人更开放些。
5.2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因素
Donnellan,Larsen-Rife,Conger(2005)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考察青春期的家庭特点如何预测成年早期的爱情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家庭关系状况会导致爱情关系能力的不同。家庭中父母的冲突对青少年的恋爱中的认知和情感都有影响。并且,早期的家庭关系能预测人们恋爱关系和婚姻是否持久。王娟(2006)采用Olsont等1982年编制的家庭亲密度量表第二版,共16个项目,后由我国研究者费立鹏等(1991)对该量表进行了三次修订,使其适用中国的家庭环境状况。该量表为5点计分,根据被试得分的高低,家庭亲密度量表将被试的家庭亲密度分成四种类型:松散、自由、亲密和缠结。研究发现中国人爱情心理的结构包括5个维度:接纳、关爱、激情、爱情价值观和浪漫,来自于亲密度过高家庭的被试在爱情心理上更倾向于对各个维度有高的感受。
5.3其他因素
综合近年来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他一些因素也对爱情心理产生影响,比如恋爱状况、恋爱目的和动机、家庭收入等。根据王素珍(2004)对100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随机访谈,发现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动机大多是为了情感的寄托。大部分学生认为,谈恋爱是情感的依恋,他们重视恋爱的情感体验,注重恋爱的过程,对恋爱以后有什么结果并没有太多的思考。
6.爱情心理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关于爱情心理的研究在国外已较为普遍,而国内爱情心理研究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国爱情心理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因而研究就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6.1研究对象有待扩展
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大多以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而研究中学生和研究生的爱情心理的较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青少年发育成熟较早,中学校园频频出现学生早恋现象,有关其对爱情的认识,因此,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而研究生虽然在年龄和心智上都比较成熟,但现有很多研究生处于单身,并从而有过恋爱关系,其原因和对策的研究也有现实意义。
6.2研究内容有待丰富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国内对于爱情心理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存在问题和教育对策的理论研究和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研究上,对于爱情心理形成的原因机制的分析较少,也没有具体探讨不同社会人群中的爱情心理。如何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以当今中国人的爱情恋爱观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国人幸福满意度应该是研究的最终目的。
6.3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单一
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的研究大部分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质的研究虽然能够发现和说明一些问题,但要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还需要做出大量的实证研究。从研究工具来看,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量表可以使用,大部分测量工具要么借鉴国外的量表,要么是研究者自编的量表,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来研究结论上的差异,甚至得出了相悖的结论。
针对以上不足,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爱情心理的理论问题,如恋爱观、爱情心理教育、结构模式、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将一如既往地受到关注,但是更应该关注中国人的爱情心理原因机制。同时,对爱情心理的教育对策的效果评估也同步展开。
第二、探索并编制出结构合理、信效度高的中国人爱情心理量表,为有效地诊断和预测不正确的爱情观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工具。
第三、结合不同的研究方法,将量表法、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结合起来,相互验证和补充。
[参考文献]
[1]王娟.(2006).中国人爱情的心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张于.(2009).爱情心理及其与人际关系满意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武汉:化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常泓,侯赞华.(2008).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心理:问题与对策.中国商界,10,223-224.
[4]王素珍.(2004).大学生爱情心理调查与思考.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14-17.
篇2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课程设置必须依据教育目的来进行。我国的教育目的,在1995年颁布实施的《教育法》中是这样表述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我国的教育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且能幸福生活的人。实施大学生恋爱婚姻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和谐幸福、为其下一代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教育环境而使其下一代能健康成长,这是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文明的进步都是百利无一害的事业。所以,实施大学生恋爱婚姻家庭教育是切实符合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的事业;实施大学生恋爱婚姻家庭教育是我国教育根本目的的应有之义,不可或缺。
3是大学生身心发展和婚恋观现状的迫切需要
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看,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期望得到恋爱婚姻家庭方面的指导和教育。从年龄上来说,大学生基本都是17-25岁的男女青年,他们的身体发育基本成熟,已达到追求爱情的时期;从心理上来说,因性心理基本成熟和情感更加丰富,他们渴望世界上最甜蜜的感情———爱情。但因现行教育存在着某些片面或缺失,大学生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如何处理爱情与学业(或事业)的关系、如何对待恋爱婚姻家庭中的挫折和问题、如何才能做个好丈夫(或好妻子、好父亲、好母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大多都是一知半解或是困惑不解,大学生们心中都在呼唤着恋爱婚姻家庭教育的到来。高等教育应是以人为本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恋爱婚姻家庭教育也应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当代大学生婚念观现状看,总体上还存在着许多误区,主要有如下几点:其一,当代大学生恋爱动机复杂化。其中,有为了填补寂寞空虚而恋爱的,有为了满足好奇心而恋爱的,有满足虚荣心而恋爱的,有为了“练爱”而恋爱的,也有为了满足性心理和生理需求而恋爱的。其二,爱情婚姻脱节化。不少大学生把谈恋爱视为大学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恋爱不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终身伴侣,而是为了毕业后回忆起大学时光不因未经历过大学校园中浪漫爱情而遗憾的心态而恋爱,至于他们现在的表现是否影响未来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幸福,一概不论。其三,爱情地位之上化。有的大学生因缺乏远大的人生目标,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的人生追求,于是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花在爱情的追求上,导致荒废学业、淡化友情、耽误前途。其四,择偶标准功利化。不少大学生因受社会竞争环境、就业形势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在追求爱情上也变得急功近利,把物质、金钱、权势等作为选择恋人的首要标准,至于年龄、性格、修养、学识等等都退居其次。其五,对待爱情挫折非理性化。大学生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遭遇挫折是很正常的事,但因缺乏及时的发现、指导和帮助,一些大学生爱情遇到挫折后表现得很不理智,稍轻的郁郁寡欢、无心向学;严重的心理扭曲,对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或造成伤害。所以,此类问题亟待教育工作者对其系统地研究和破解。
篇3
高职学生自进入大学起,已被无形地标注为“高考的失利者”,这种标签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容易造成认知偏差,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忽视了自身的有利条件。因为缺乏“自爱”,找不到自我的他们,敏感多疑,易受伤害,往往遇事优柔寡断,进而错失良机。
2.高职学生易出现自我评价偏高———嫉妒
高职学生逻辑思维虽已基本确立,辩证思维也有相当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肤浅性。部分高职学生过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使其容易产生虚荣心,看不起别人,自我膨胀,一些家长的过分溺爱和袒护,更是令他们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包容心,严重损害了个人的身心健康,破坏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这点也正是“他爱”缺失的表现。
二、爱商的修炼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爱商能力的检测,可以提高我们对自身生存意义的认识,如爱的需求,从自爱到他爱,从悦纳自我到奉献他人,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的爱商修炼,由爱引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有助于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喜怒哀乐是人生常态,对高职学生而言,其心理相对不成熟,承受能力较弱,身心健康更容易受剧烈情绪的影响。而长期或过度的自卑、焦虑、抑郁、嫉妒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还将可能导致神经、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紊乱。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因此,高职院校增强学生爱商的修炼,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双重意义。
2.有助于改善人际交往关系
爱商可以将爱造就出一种机会,演变成人生中对自己甚至是对他人所需要的一次机遇。“力到处常行好事,力欠处常存好心”体现的就是最大的奉献,在爱己爱他中传爱。亲情、友情、爱情,在各种复杂的情感中都离不开自爱与他爱,高职学生的爱商修炼,能够在冲突、矛盾的情境下,宽容待人调节好人际交往关系。
三、如何加强高职学生的爱商修炼
(一)自爱:懂爱的伊始
爱自己,老生常谈,但真正做到自爱的人又有几何。懂爱、珍爱,才会感受到人间自有情,世界充满爱,所以,高职大学生首先要爱自己,学会爱己是一切爱的基础。
1.找到自己
发现自我,认清自我,才会有真正的自知、自信,也才会有真正自主的人生。高职学生独立性较弱,较为依赖父母老师,若他们只会奢望异性之爱、他人之爱,却不会爱自己。从未爱过自己,就难以养成自爱的习惯,结果在“等他爱”或者“爱他”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卑产生了,自信消失了,随之消失的还有志气、理想、信念、追求、主见和创造精神。
2.悦纳自我
笔者对一句话情有独钟:“每个人都是限量版,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爱自己,不是一种自私行为,而是一种善待自己的情感。高职学生若能善待自己,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就是学会了开始爱自己,当他们拥有了这种爱,意味着他们有能力可以把爱奉献给别人了。
3.提升自身
对于很多高职学生来说,也许暂时无法帮助他人,但他们可以努力做好自己、完善自己。笔者曾记得在一书中提到:“你只负责精彩,命运自有安排。”当然,任何的进步并非不痛不痒、无需付出,很多时候,大学生就是在失败和挫折中成长起来。关爱自己,也并非溺爱自己,而是敢于面对自己的不完美,修正自我,从而提升自身。
(二)他爱:自爱的延续
1.从人的需求来看
培养爱商,可以提升高职学生对爱的追求、对爱的获得和对爱的给予。按照马斯洛理论,人的需求大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把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作为基本需求,把后面三种作为高级需求,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当学生学会了自爱,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了满足和保障,人的需求从基本需求迈向高级需求,进而希望他人尊重自己、爱自己,同时力所能及地去爱他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正是他们由自爱到他爱的转变和升华。
篇4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就目前而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主要有:
1.自卑心理
自卑是由于害怕失败或缺乏信心而导致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的学识才智、外貌体态等都不如别人而否定自己。有的大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面对大学课程多、难度大、要求高等一系列变化,跟不上学习进度,在父母、老师面前,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形成了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由此导致有的大学生缺乏信心,不敢面对挑战,缺乏激情,不能发挥自己巨大的潜能。自卑是一种低劣的心理素质和消极的心态,是一个人的心理“软骨病”。
2.孤独心理
孤独心理是一种封闭内心的性格障碍,是一种主观感受。当代大学生普遍认识到,人际交往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他们很想广交朋友,希望有知心朋友。但是,大学生来到新的环境,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都是他们未曾经历过的,现有的交往能力又不能满足自身交往的需要,所以有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交往能力欠缺而害怕社交或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恃清高,常独往独来;有的学生好猜疑、多幻想;有的学生爱嘲弄讥讽别人等。这些表现长此下去,易使他们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而更加孤独。
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个体对一定的准则、规范或行为表现出来的反感、厌恶从而产生抵触的心理。逆反心理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积极的亲社会心理。诸如对高谈阔论、夸夸其谈的厌恶,对形而上学、教条主义、行政命令、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的反感,对不实事求是的批评或表扬的不满等;另一种是消极的心理。诸如对理想教育、信念教育等的厌烦,对政治理论及学习的反感,对教育者正确的批评不以为然,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政治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有消极抵触等。
4.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个体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危险出现而自觉难以应付时,由紧张、忧虑、烦恼、恐惧不安等感受交织而形成的复杂情绪状态。适度的焦虑是促进个体人格整合与个体社会化的内在动力。只有当焦虑表现为焦虑性神经症时,才可视为病态。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恋爱、工作上受到挫折和意外事故的伤害后,最易产生焦虑心理,出现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惶恐害怕、思维迟钝、心跳加快、易怒多汗、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心理、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如有位大学生得知父母要离婚的消息时,就紧张、心烦、害怕、坐立不安。又如大学生中出现考试焦虑心理较多,有的学习争胜好强,有的考试准备不充分等,都易出现焦虑症状。另外,毕业生特别是相貌一般或特困生等在择业时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5.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自尊心的一种异常表现,在不少大学生中存在。他们看到他人学识能力、品行荣誉甚至穿着打扮超过自己时内心不平衡,甚至痛苦愤怒。而别人遇到不幸或处于困境时或幸灾乐祸,或用贬损别人来求得心理补偿。在极端情况下,有个别大学生会发生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嫉妒是一种情绪障碍,它扭曲人的心灵,妨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
6.苦闷心理
苦闷心理是大学生经常存在的感受。目前的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上大学是一种投资行为。来自农村贫困地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日常生活往往比较困难。而有些学生花钱似流水,更使入不敷出的学生心理不平衡,产生苦闷心理。看到社会上存在的下岗现象,大学生往往感到将来很难找到称心的工作。由于对复杂的社会缺乏阅历,内心深处充满了苦闷。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1.自我评价失调使大学生产生自卑感
不少大学生在中学时是学习上的尖子,担任过学生干部,获得过很多荣誉,自觉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由于高等学府人才济济,部分学生失去了在学习上的明显优势,甚至出现补考、重修等情况。他们虽然也曾有过追求进步的愿望,但看到一些学生干部、学习尖子的上佳表现,而产生心理落差。
2.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使大学生产生孤独感
进入高校后,面对新的人际关系,有些大学生很不适应。他们希望了解他人又不想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与教师不易达成心理沟通,在同学中也不易找到知音,常常出现心里烦恼无人无处倾诉的情况。
3.体制转型时期的动荡使大学生产生压抑感
体制转型时期给人们的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冲击,各种压力也出现在大学生面前。考研、出国、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大学生深切感受到择业就业的压力,出现新的心理矛盾,甚至产生沉重的压抑感。
4.经济负担的压力使大学生产生失衡感
随着高校改革,大学生必须面对交费上大学的现实。这对于那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来说,往往为筹集学费和生活费煞费苦心。有的学生过分重视物质享受,使经济困难的学生自惭形秽。 5.成长中的矛盾使大学生产生焦虑感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阶段。这一阶段中充满成熟和不成熟的矛盾。例如,大学生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甚至常常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成为别人羡慕、追求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但幻想毕竟成不了现实。
6.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大学生产生烦躁感
应试教育使很多家长在子女考大学之前不把子女性格塑造放在首位,望子成龙心切,重智力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各方面的要求超过子女的实际承受力,造成一些大学生性格上出现了偏差。
7.情感问题使大学生产生困惑感
大学生由于心理与生理发育逐渐成熟,产生对异性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欲求,不少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步入爱情的殿堂。但由于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往往过于浪漫,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不少学生感受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心理困惑。
三、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
1.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支持性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是健康的心理素质,提炼的是优秀的心理品质,是心灵的“养育”,需育人环境中各方面的人共同参与。因此,除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开展心理咨询外,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种教学过程中都包括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把人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课更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2.通过不同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大学生在抗挫折、磨难方面普遍存在着缺陷。应根据大学生成长的需要,通过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学生认识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与失败都是财富。其次,要接纳大学生倾诉、宣泄挫折,帮助消除压抑,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第三,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挫折。例如对于交友、恋爱的挫折,对于考试失利,对于考研落榜,对于就业的悲观失望等要泰然应对,不要因挫折而否定自己的能力。第四,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挫折,领略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通过转移、升华、补偿等方面,帮助大学生理智地走出挫折的阴影,从而锻炼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3.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手段。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生看不惯世风又无力改变,于是有的大学生走向自我封闭的孤独境地。这种不良的人格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交往。实际上,大学生年龄相近,志趣相仿,朝夕相处,容易达到心理上的沟通,这对于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因此,第一,大学生要改变社交观念,不要把必要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而应看作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第二,要扩大社交范围,只要对学业、思想有所启发,都要乐于接触,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要多渠道交往,利用业缘圈、地缘圈、趣缘圈以及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第四,要注意交往对象的筛选,注意与良师、益友、学者、专家、事业有成的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克制忍让,宽容待人。
4.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施行适应性教育
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125―03
和谐道德是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社会要求人际关系和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一致,要求整个社会的道德和谐。大学生的和谐道德观作为社会整体和谐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研究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和谐道德观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新实践的迫切需要。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基本内涵
道德观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对一系列道德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中国特色的新道德观,是一种有助于社会整合、为选择不同的价值体系的利益主体――大学生所共识的能够协调其行为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第一要义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即大学生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形成人与人之间道德关怀的氛围、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二)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
同志在2003年12月5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要通过对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他们的利益的尊重,帮助他们确立起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系。它在和谐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举足轻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作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当前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再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和谐道德观。
二、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道德素质和水平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近年来,高校也积极探索和开展了诸多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悲观主义,在一些大学生中有所抬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存在严重偏差。具体表现如诚信意识淡薄,论文抄袭、剽窃、考试违纪舞弊,助学贷款拖欠不还,缺乏正义感,是非观念模糊,行为举止粗俗,吸烟酗酒;一些大学生婚恋观缺乏道德责任感,寻求感官刺激;对互联网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将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将个人事业成功列在人生追求目标的首位,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实惠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索取与奉献并重,并以索取多少来决定奉献多少。当代大学生这些道德不和谐的表现及因素,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和谐全面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提出,是高校道德观教育不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的新途径、新实践。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探索
从本质来看,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作为一种对道德规范认同与接受的过程,对个体生命而言,就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陶冶,个体潜能的发挥,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这一过程既不是简单的有关道德观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单纯的合乎价值主导的行为训练,而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灵魂震撼灵魂的体验。因此,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对学生行为的作用,改变过去单纯认为是理性因素决定学生的行为方式的观点。对学生始终要怀有深切的关怀与理解,关切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成为合格的具有高度理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一)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消除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不和谐因素
心智模式,是人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评价、一种判断。由于心智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隐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察觉或检视,但却影响个体道德观的形成。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利益格局不断变化重组,价值观念发生嬗变,一些长期以来被多数人接受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确立,道德困惑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容易产生不利于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如道德人格缺失、价值取向偏移、理想信念迷茫等。
2.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部分家长道德观念滑坡、家庭结构不健全等,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对和谐道德观抵触的心智模式,加之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宠爱,渐渐地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智模式,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道德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道德认知模糊、道德观念错位等现象。
在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中,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互动探询和辩论等方式,营造一种自由、平等、轻松的情境,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有机会聆听别人的见解并进行反思和“自悟”。通过比较、学习、鉴别,每一个参加者都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智模式对自己的道德观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改善、优化自身的心智模式,促进和谐道德观的形成。
(二)和谐互动,塑造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决定其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中的主课堂地位和主渠道作用。2006年秋季以来,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认真分析思想政治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通过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适合代际交流、站在学科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体系,开展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切实做到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间的和谐互动。这种和谐互动要求教师在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具体步骤如下: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公布一些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选题点,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选题。譬如确定大学生道德观研究这一个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组织讨论下自主选择有浓厚兴趣的题目,衍生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态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命伦理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爱情(恋爱)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消费道德观的调查研究等相关子选题。学生通过课后查资料、实践调查之后,形成论文观点,并做成powerpoint的幻灯片,以图、文、声三维的方式呈现。
篇6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第一要义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即大学生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形成人与人之间道德关怀的氛围、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二)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
同志在2003年12月5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要通过对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他们的利益的尊重,帮助他们确立起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系。它在和谐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举足轻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作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当前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再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和谐道德观。
二、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道德素质和水平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近年来,高校也积极探索和开展了诸多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悲观主义,在一些大学生中有所抬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存在严重偏差。具体表现如诚信意识淡薄,论文抄袭、剽窃、考试违纪舞弊,助学贷款拖欠不还,缺乏正义感,是非观念模糊,行为举止粗俗,吸烟酗酒;一些大学生婚恋观缺乏道德责任感,寻求感官刺激;对互联网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将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将个人事业成功列在人生追求目标的首位,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实惠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索取与奉献并重,并以索取多少来决定奉献多少。当代大学生这些道德不和谐的表现及因素,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和谐全面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提出,是高校道德观教育不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的新途径、新实践。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探索
从本质来看,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作为一种对道德规范认同与接受的过程,对个体生命而言,就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陶冶,个体潜能的发挥,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这一过程既不是简单的有关道德观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单纯的合乎价值主导的行为训练,而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灵魂震撼灵魂的体验。因此,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对学生行为的作用,改变过去单纯认为是理性因素决定学生的行为方式的观点。对学生始终要怀有深切的关怀与理解,关切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成为合格的具有高度理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一)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消除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不和谐因素
心智模式,是人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评价、一种判断。由于心智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隐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察觉或检视,但却影响个体道德观的形成。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利益格局不断变化重组,价值观念发生嬗变,一些长期以来被多数人接受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确立,道德困惑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容易产生不利于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如道德人格缺失、价值取向偏移、理想信念迷茫等。
2.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部分家长道德观念滑坡、家庭结构不健全等,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对和谐道德观抵触的心智模式,加之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宠爱,渐渐地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智模式,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道德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道德认知模糊、道德观念错位等现象。
在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中,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互动探询和辩论等方式,营造一种自由、平等、轻松的情境,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有机会聆听别人的见解并进行反思和“自悟”。通过比较、学习、鉴别,每一个参加者都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智模式对自己的道德观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改善、优化自身的心智模式,促进和谐道德观的形成。
(二)和谐互动,塑造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决定其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中的主课堂地位和主渠道作用。2006年秋季以来,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认真分析思想政治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通过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适合代际交流、站在学科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体系,开展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切实做到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间的和谐互动。这种和谐互动要求教师在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具体步骤如下: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公布一些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选题点,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选题。
譬如确定大学生道德观研究这一个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组织讨论下自主选择有浓厚兴趣的题目,衍生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态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命伦理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爱情(恋爱)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消费道德观的调查研究等相关子选题。学生通过课后查资料、实践调查之后,形成论文观点,并做成powerpoint的幻灯片,以图、文、声三维的方式呈现。
篇7
Key words: cooperative learning;PE;college students;social adaptability;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55-02
0 引言
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八十年代,因其集广泛的理论基础及良好的实践效果于一体,引起教育界同仁广泛的重视,在中国知网搜索发现很多教育研究者将合作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结合,对合作教学进行实验探索,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伴随2012年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出台,在加强实践教学的的背景下,研究体育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路径无疑对体育课中应用合作学习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 学校体育教学与合作学习理论的路径分析与整合
学校体育不仅可以传授学生“三基”知识,即基本体育知识、体育技术、运动技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比如情感、意志、品德、性格、兴趣、世界观,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课上学生交往、沟通更加全面、直接。在这里学生可以释放压力、放松身心、潇洒个性、展现自我。合作学习理论是建立在教育学与心理学两大学科基础上的,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改善学生社会适应等方面效果良好,这一点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在以下方面将二者有机融合。
1.1 教育理论发展趋势需要体育融入合作学习 任何事物都是联系的,都在矛盾范畴内,传统教学不可避免的存在缺点,比如传统教学“填鸭式”教学,教师是教学的中心,认为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略了学生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不平衡性等特点。每学期末的进行一次考试,即终结性评价,显得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单一。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着文化、教育等意识形态,现如今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必然要求先进的教育思想与之相适应,因此,时下国家提倡“实践教学”、“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教育要为人生四十岁做准备”,体育合作学习中,执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育三要素中属于主体,教师主导教学的教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互动的“导学”过程,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角,真正的中心。同时合作教学和传统教学在教学本质论、目标、内容、对象、组织形式、角色、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众多差别。
1.2 体育教学为合作教学创造机会 体育与其他课程有着显著的差别,即存在显著的活动性,使教学的组织工作显得多种多样。随着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变化,学生的角色,如练习者,指导者,帮助者等也发生了变化,随着这种变化学生间的关系也发生变化,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多。教师及时分组引导,强调配合、注重体验,深入交流,使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体验在合作的氛围中学习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1.3 体育教学的为合作教学提供了条件 体育教学具有集体性的特点这与其他课程同样具有较大不同,学生在集体实践活动中,身心两方面的角色体验会更加深刻,独立、合作的机会到处都有,如在篮球前场进攻时,后卫要努力将球控制好,锋线积极跑位,择机要球,其他同学或作假动作掩护等,五人默契配合,这个球的进球率才会最好。但这是理想情况,通常会出现一人过于粘球、单打独斗、配合效率低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对练习中存在的错误正确归因,及时对学生某些错误意识与行为批评指正。积极创造学生之间相互配合、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篮球技、战术的过程中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意识到一人之力是有限的,春雨润无声地将认知、情感、意志多方面的教育融入到群体教学中来。
2 学校体育教学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路径分析
个人独立处理事物达到他年龄所处社会所期望的程度称为社会适应能力。学校教育尤其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让自己能为他人喜爱,为社会接受,加速实现自己社会化过程。
2.1 体育教学与心理感知的关系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影响人,这种影响是生理、心理的双重影响。在集体活动氛围下开展的体育课,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高等教育阶段是青年学生各方面日益成熟和完善的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面对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自由恋爱及自主择业等各方面的挑战与压力,要求学生具备积极的认知、稳定而开朗的性格、从容的气质。实践活动影响学生认知,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内在心理驱动力,有锻炼的决心、坚持不懈的耐心、战胜自我的勇气。亲切、活泼、阳光、有创造性和良好社会适应表现通常是体育爱好者的共性。国内著名学者毛振明等人归纳出集体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具体连点(见表1)。
2.2 体育教学与人际关系 社会交往过程中,互通信息和交流情感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是人际关系。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黄金时期,此阶段的学生爱好广泛、渴望友谊、广交朋友、推崇爱情。此阶段人际关系有两种表现:一方面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青年学生正常发展的需要,且是他们日后踏入社会,顺利工作,承担责任的生存技能;另一方面,不良的人际关系会产生心理疾病。体育课互动、出汗、碰撞、摩擦、甚至争执的氛围中,学生神经系统交换抑制,放松身心,体内产生内啡肽,愉悦精神,在同组成绩好的同学影响下,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容易被调动起来,误会、矛盾、敌对在体育课合作学习中得以融释,降解,班级的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
2.3 体育教学与社会情感的关系 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譬如哥哥、弟弟、侄儿、儿子、学生、同学、舍友、老乡、朋友、恋人、领导、下属等等,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表现就是需要个体根据情况,担当角色任务,做出恰当的、合乎角色的情感反应。高校学生处于社会情感成型时期,体育运动可以为同学体会各种情感提供优越的环境与良好的条件。比如篮球赛中,两队有中锋、后卫等角色,学生通过该角色行为获得鲜明的情感体验,越是在激烈的比赛中,队员相互间的思想、意识碰撞越频繁,挫折感、成功感体验越深刻。此过程中彰显了群体中个体的权利与义务:个体有遵守体育规则、道德规范和的义务,有成功的权利,获得肯定的权利。在体育活动角色的学习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个人努力是可以获得成功的,所有这些锻炼活动可以为青年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适应需要,干好本职工作服务。
3 体育合作学习模式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整合
体育合作学习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联系密切,二者存在较多连接点。根据体育合作学习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共同交叉点,我们可以从角色意识,团队规范,个体社会化三方面考察该学习模式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合作学习理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三者关系紧密,叠加效果良好,这是从理论层面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否可行,如何完善,还需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进行检验、探讨。
参考文献:
篇8
2.1创建开放性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智力,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课堂听学”模式下学生的被动学习状况,本课程以情境、协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为基础,创建了讲、视、听、读、写、做、编、演于一体的快乐学习的教学模式;图文并茂,绘声绘影,形成外国文学史的视听化教学。讲:学生讲课,培养学生学术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课后的“作业与思考题”进行自学、尝试备课,并作好讲课准备,然后让这些学生登台讲解,师生一起品评。视:观看电影改编和美术作品,外国文学视听化。充分利用根据外国文学作品搬上银幕的电影改编视听资源将传统文字外国文学史教学变为视听外国文学史。听:欣赏音乐歌剧作品,回响外国文学天籁。充分利用西方音乐和歌剧改编视听资源,改变传统外国文学史教学的无声世界,营造外国文学音乐殿堂的氛围。读:阅读经典名著,把握外国文学精髓。按照外国文学史的演化规律,系统阅读外国文学3000年的经典名著,掌握外国文学的思想精华和艺术奥妙。写:撰写外国文学论文,增强研究水平。从视、听、读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撰写外国文学论文,为深入研究打下学术基础,为写作毕业论准备。做:制作多媒体作品,提高信息素养。学以致用,人人动手,将课程内容用新媒体技术表现出来,制作多媒体教学作品,课堂展示,协作学习。编:改编外国文学名著,重新诠释外国文学作品。学习编剧,抓住外国文学原著的关键元素,进行戏剧改编的再创造,突出原著跨时代的母题意义和全人类性的普遍现象。演:演出外国文学课堂剧,与外国文学人物生活在一起。人人参与演出,展示才艺,体验角色,使外国文学充满现实生活感。
2.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1)本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提倡研究性学习方法。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研究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浏览网络信息,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这种学习既补充了课堂教学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设计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比如讲授中世纪文学,根据学生对骑士和骑士文学的兴趣,将骑士文学的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去研究。
2.3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问题式教学、情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归纳教学法和角色扮演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使用多媒体资源呈现情境,导入教学,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思考;在课堂上展开讨论,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章节提要和图表总结。
2.4进行创意性的即兴表演课堂剧
在期初时列出外国文学名著目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也可以学生自编、自演、自导剧目来体会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内涵。分成协作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实践汇报演出。
3改革考试方法,建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
篇9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013-02
当前。与本科生相比,高职生整体素质相对较差,如何做好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最近,笔者以广西几所高职院校为个案对高职生道德素质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道德素质状况不容乐观。本文试结合调查结果,分析“90后”高职生道德行为失范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一、“90后”高职生道德行为失范现状
(一)道德观念模糊,社会公德失范。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建设的转型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许多“90后”高职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道德观念模糊,社会公德失范现象严重。如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排队加塞、破坏公物、上课接打手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言谈举止粗俗、不文明的恋爱行为、粗俗不堪的“课桌文化”和“厕所文化”等现象,在高职院校常见。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高职生的形象。
(二)缺乏理想信念,学习行为失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90后”高职生能按照社会需求塑造自己,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增强。但也有部分高职生缺乏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学习态度不端正,把大学校园当做“游乐场”,做新时代吃好、睡好、玩好的“三好”学生。一些高职生穿梭于网吧、酒吧、迪吧,上课迟到、睡觉、早退、逃课等现象严重,吃穿讲究名牌,消费高档化妆品,认为谈恋爱是大学必须体验的生活。短短几年的高职生活,除了无聊,便是无奈,待到就业时,才发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调查结果显示:78.1%的学生承认自己有逃课现象,5.8%的学生承认自己经常逃课;对“你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问题,有18.5%的学生承认自己每天的学习时间不超过1小时,38.6%的学生承认自己每天的学习时间不超过2小时,可见这些高职生的学习态度很不端正。
(三)法律意识淡薄,诚信道德失范。缺乏诚信是“90后”高职生存在的普遍现象,其作业和论文抄袭剽窃、评奖作假、考试作弊、求职简历“注水”、拖欠学费、还贷失信等现象屡禁不止。调查结果显示,41.3%的高职生曾抄袭、剽窃过他人的作业和论文;35.7%的学生曾有过考试舞弊行为;34.2%的高职生在交友上曾有过失信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少数高职生法律意识淡薄,出现打架斗殴、偷盗、赌博、敲诈勒索、、利用网络诽谤欺诈他人等行为。这些行为,与人们印象中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高职生形象有很大出人。
(四)强调自我价值,情感道德失范。当前,许多“90后”高职生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把自己凌驾于他人和集体之上,重功利,讲实惠。具体表现为一些高职生对集体漠不关心,很少参加集体活动,难于与他人和谐相处,缺乏团队精神等。同时,面对学习、就业和同学间相互竞争的压力,许多高职生的情绪消极多变,常常表现为缺乏同情心和正义感,世故、冷漠、嫉妒。调查显示,76.5%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还有一些高职生爱情观发生扭曲,责任意识淡薄,认为爱情“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爱情仅仅满足于填补精神的空虚。调查结果显示:52.3%的“90后”高职生有过谈恋爱的经历,其中14.6%的学生有过多次恋爱经历。
二、基于“90后”高职生道德现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一是加强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当前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但大多数辅导员都比较年轻,属“80后”一代,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对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不足。因此,高职院校务必加强辅导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引导他们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道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二是聘请部分思政课教师做兼职辅导员。聘请有工作经验的思政课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协助辅导员做好“90后”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兼职辅导员”可以与学生多接触、多沟通、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然后与辅导员一道有针对性地解决个体的思想道德问题。三是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应建章立制,培养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促使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二)充分发挥学生组织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组织包括寝室、班级、各级学生会和学生社团,“90后”高职生个性张扬,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加入各级学生组织,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各级学生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此,高职院校应加强管理,完善各级学生组织,在活动经费和活动场地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并发动高职生积极参加各级学生组织,让他们在学生组织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团队协作能力,消除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同时,利用这些学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发动“90后”高职生积极参加这些活动,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接受隐性教育。如:通过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障碍和消除心理危机,提高他们抗压和抗挫能力,增强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各类体育竞赛,可以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品质;通过各项专业技能大赛、创业大赛、辩论赛、知识竞赛,可以培养他们团队协作意识;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校报校刊、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可以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更多有益的思想和观点,正确地认识社会。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智育、美育、体育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这样能够增强“90后”高职生的责任心、凝聚力和使命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建立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保证“90后”高职生成为德才兼备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就是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结合高职生的专业特点和各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内容的取舍、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体现出专业特色,使学习更有趣、教学效果更好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有很大的作用,对培养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应建立与专业相结合的思
政课教学模式,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结合学生专业需求对教材的重点内容加以综合和提炼,形成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专题,实现专题教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围绕学生专业特点设计教学方法,综合采取启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教学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教学的选择上,围绕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项目来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提高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德才兼备。
篇10
随着影像时代的到来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方式都有了显著提高和变化,可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定弊端。2000年国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关于英美文学课程的描述是,“英美文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那么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重点应是促使学生阅读英美文学原著和教给他们文学批评的知识和方法。国内众多学者对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但是从重视经典英美文学文本阅读方面研究着墨较少,笔者试图从经典名著文本阅读的意义、价值以及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爱上文学阅读来进行阐释。
一、英美文学教学现状和问题
1)英美文学课程一般在众多高校中被设置为选修课,面向英语专业学生,课程开设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英美文学课程知识点繁多而课时量少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2)目前市场上,部分英美文学教材内容陈旧,涵盖面不全,且对当代英美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涉猎甚少。3)部分学生对待英美文学课程的态度冷淡,功利主义色彩浓。学生片面地认为学习英美文学课程不能使自己在职场上获得强有力的竞争砝码,就导致学生对该课程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兴趣。根据对某大学122名英语专业大三年级学生调查结果得知,由于课程考试和就业压力,81%的学生一般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啃”原著,转而采取阅读简易英文版、汉语版或者直接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根本就没有感受到英美文学原著中的语言魅力、韵味和深层次的人文精神。
二、文学的基本价值
文学是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食粮;文学使个体获得精神自由;文学具有改善人类精神文明生态的功能。每部文学作品是文学大师们记载人类的心灵史,承载着人类情感反思和人类良知。阅读这些传世的经典之作就是在阅读最鲜活生动的历史,是与文学大师们做跨时空的思想、情感交流,会促使人类思考人生意义,也会使读者们获得心灵滋养和巨大的审美满足。文学可帮助我们勇敢地面对和处理人类精神层面的困境和迷茫,让我们穿越现实生活中的虚无主义,不会被现实中的种种琐碎之事、亢奋的追名逐利之事所羁绊,从而直接触碰人们的内在,帮助人类抵达人生根本价值和更高目标。
美国诗人庞德说,“文学语言是语言中最有活力、最纯洁的部分。”法国18世纪学者孔狄亚克在《人类知识起源论》中提到,“假如语言的特征是按照民族的性格来形成的话,那么语言特征自身的发展,只有经由伟大作家的帮助才能达成。”文学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语言艺术,文学语言表达是个体文化教养、社会身份和品位的体现。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文学语言会不断地从其他语体中吸收养分以保持自身的鲜活,也朝其他语体中渗透。文学作品中新兴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语体移植,进入其他语言,必将给整个语言系统带来新的活力。所以文学语言是最活跃、最生动、最充满创造性的一个区域,也是语言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动力。另外,文学作品保存着个体对世界、对生活的特殊的感觉和看法。这样就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精神世界,不致使人类精神文明世界单一、僵硬。
美国文学批评家Norman Holland(1975)从认识论的角度阐述了文本意义的互动性和不确定性。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意义的不确定性,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对作品的理解也是个性化精神体验的产物。而且从文学接受理论来说,文学是读者经验的产物,文本的意义是读者个体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反应。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不要使学生拘泥于某一种文学批评理论,而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地去评论文学作品,而且要让学生明确意识到:文学文本的意义应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
三、赫钦斯名著阅读运动的意义和启示
美国著名教育家罗伯特・M・赫钦斯(1899―1977)倡导的名著阅读运动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1944年赫钦斯和阿德勒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名著讨论小组,再推广到全社会。赫钦斯认为,“一本经典名著在任何时期都具有现实意义,这就是经典之所在。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读过西方世界的任何名著,我们如何能称他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其次,这些名著是普通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没有它们,就不可能了解任何学科,不可能理解当今世界。”赫钦斯的经典名著阅读运动带给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启示:教师必须使学生注重文本阅读,回归语言的纯粹,教师不能仅仅被繁杂的知识点蒙住双眼,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不同文学时期的作家简介、作品特色、流派风格和文学批评理论等知识点,忽略了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本质。
赫钦斯认为,知识的追求沦为实用性教育的附庸,大学慢慢沦为社会的服务站,学生难以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教育陷于琐碎片面的困境,失去了教育智性陶冶的功能,这同时也使大学丧失独立的功能与职责。失去了大学的真正价值,无助于学生理性和道德的培养,只能让学生们更注重实际利益和职业收益,难以成为在社会中能正确行动的完整的人。经典文学阅读的意义就是在于帮助学生获得人文教养,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明显的收益,而是需要读者长期、大量积累才能看到效果和变化。经典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体现在对人的影响上,体现在人们对待世界的态度上,体现在一个民族的深度文化里。英美文学课程不是速成课,不是ESP,而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引导和培养。
孔子提到“不学诗,无以言”,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以文学语言为核心的语言教育观。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与记诵是学习语言的主要途径之一。国内许多著名的英语专家认为要想彻底学好一门外语,必须要坚持大量的文本阅读,这样不仅可以熟练地掌握其语言技能,也可以了解一种语言所承载的独特文化。即使对于母语学习者来说,他们也必须经常坚持大量阅读,保持其语言阅读能力。经典著作阅读可以使学生接受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获得深刻的文化教养,欣赏和理解人类生存的道德高度,学生通过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去感悟人生价值和真谛,致力于追寻美好生活。无论是哪个时代,经典文本阅读是不可或缺的。读书风尚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和道德风气的反映。在如今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经典文本阅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读书风尚尤为重要。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文化力量是永恒不变的,因为阅读经典名著不仅使人获得知识,促使人们进行深刻的思想交流和自我反省,并引导人们走向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成熟。而且经典文学名著是经过时间的洗练后留存于世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和声讯时代,经典文学阅读是启发人们思考、雕塑心灵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追求的是浏览阅读、快餐式阅读,然而这种浅阅读只能导致心灵上短暂的和浮躁,不可能获得阅读经典名著带来滋养精神和心灵的目的,所以需要重回经典文学名著阅读之路。不仅要尊重外语教学的客观规律,而且要重视经典文学阅读的重要性,不能忽视、改变英美文学课程开设的初衷和目标。
四、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上好英美文学课有着较大的难度和挑战,因为这关键取决于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还取决于学生是否能真正有效地完成文本阅读任务,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教师是否将学生当成教学的中心。实际英美文学课堂中,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把经典文学名著阅读任务放置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应是做好学生的文本阅读引导工作,打造开放式的、多元化的教学课堂,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激励学生阅读经典英美文学作品,而不是一味地讲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特点、背景知识等客观知识。
(一)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与课堂外、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的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理论是在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自由、独立与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是指不是由教师,而是由外语学习者自己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具有创建性地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形式。英美文学教师要明确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仅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学生可在教师设计的语言情境中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和学生双方转变角色。通过课堂内外的第二课堂活动,教师要有意识、耐心地培养学生的中心角色观念,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特征。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从细微之处着手精心设计开放性活动。这都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独特感悟,离不开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离不开教学细节的设计。至于英美文学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过程中采用具体的文本阅读为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学生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外开展自主学习。教师要系统地把课堂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外,使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教师可给学生分配10分钟进行“课堂报告”活动,以合作小组或者个人形式来进行。报告合作小组或者个人课后阅读文学作品情况,并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向大家汇报学习情况。此“课堂报告”活动的形式包括:将经典文学作品中著名经典片段改编成小型舞台剧、将自己阅读某部文学作品后的心得录制成小视频、利用PPT展示自己的阅读报告、演讲和扮演记者访谈节目等。每位学生或者小组成员“课堂报告”后,教师要进行及时点评和鼓励。英美文学课堂上可将经典名著改编影片(忠于原著作品的改编电影)片段剪辑成小视频,与文本阅读要求结合,设计出新奇有趣的作业任务,例如将经典文学作品拍成学生主演的微电影或者系列剧、将原声电影经典片段消音后组织配音大赛、模仿赛、辩论赛、朗诵大赛等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情。
课堂外教师仍然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英美文学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师每月可按照不同的主题或者文学流派来组织开展小型的书友阅读交流会。例如在开展书友阅读交流会前,教师事先选定浪漫主义文学的阅读书目,当然每次阅读主题要相对单一、达到升华主题的效果、达到阅读丰富生活的效果。在交流会上,学生可分享自己喜欢的名著段落,谈论自己有关某本书的阅读心得,也可阐释自己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理解,擅长朗诵的学生可以为大家朗诵经典英文诗歌,钟爱英语舞台剧的学生可以改编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进行表演。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英美文学学习与娱乐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体会文学的魅力和乐趣。
如今,视觉文本形态飞速发展的时代特征之一就是阅读文本的多元化。“90后”大学生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是伴随电子屏幕长大的一代,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已不是他们热衷的方式,他们更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教师对于学生的理想阅读行为要求应是传统文本阅读和数字阅读相结合,左拥文本阅读,右抱数字阅读的这样一种趋势。教师要竭尽全力为学习者收集、整合数字教学资源,积累数字化经典文学著作,进行资源共享,使学生免费下载从而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因而能够降低教学成本,解决数字阅读无源之苦。例如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和外研社出版的3 000英美文学名著电子书就是不错的教学资源。英美文学课程主张回归经典文学阅读,呼唤深阅读,但是阅读的手段和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进步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不能排斥现代多媒体技术,而应是利用多样化手段获得大量的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诚然,多样化教学手段的开展和实现都依赖于学生文学作品阅读的程度。有了文本作品阅读作为基础和前提,一切才有可能,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
(二)体验式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设计
随着体验式教学理论的兴起,英美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着一个新的契机。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所形成的一个强调学习者的参与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理念。1984年,体验学习理论的倡导者DavidKolb(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体验学习圈,并于1997年进一步完善体验学习圈的内涵,提出其包含四个环节:具体体验、观察与反思、抽象概念和主动实践。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呈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态势。体验式英语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交际情境的设计和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并学会如何在情境中学习运用语言。体验式教学法提倡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情境和略高于学生接受阈限的问题,使他们产生认知冲突或疑惑,从而达到质疑引思、积极互动的目的,使课堂教学从“灌输型”向“引导型”转变,从“说教型”向“体验型”渗透,最终促进所学知识的构建。在体验式英语教学之下,英美文学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境,并为课堂教学情境做必要的准备,如图片素材、音频材料、视频材料、道具等大量的教学素材,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参与体验式语言教学活动和实践。
情境体验是体验式英语教学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着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成败。首先,教师应对体验式教学活动进行介绍和说明,解释学习任务和活动规则,然后利用事先准备的各类素材引导学生进入模拟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体验。情境体验时,教师要消除学生的畏难和焦虑情绪,鼓励和帮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情绪来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体验触动情感。
情境体验教学案例一:“文明与野蛮的较量”。教师提前两周要求学生阅读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然后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利用音频、视频、道具等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身处险象环生荒岛的情境,荒岛四面临海并且充斥着各种野兽和危险。每班学生被分为若干合作小组,每组由教师指定一名组长,组长叫作“拉尔夫”,而教师在每个小组中暗中挑选一名有能力者,充当叛逆者的角色,命名为“杰克”。组长“拉尔夫”要带领大家在荒无人烟和现代文明的荒岛上建立规则和秩序,与此同时,叛逆者“杰克”提倡崇尚野蛮和武力,他不断发展自己的成员,暗中破坏规则和秩序,抢夺仅剩不多的食物和水。教师在此情境体验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充满哲理性的问题:理智文明的一派和野性原始的一派到底谁会成为胜者?成为这个荒岛的统治者?荒岛在不同的统治者手中会成为什么样子?教师要根据每个小组的成员情境体验进行评价,作为课堂表现的一个考量指标。
情境体验教学案例二:“爱情中的抉择”。教师安排学生阅读脍炙人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文本,提前布置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名著作品的改编,要求学生大胆创新,通过小型英语舞台剧的形式体现出对爱情的领悟和思考。
(三)文本阅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英美文学教学不仅是作为培养外语人才的一门课程,也应该正视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动机,帮助其获得英语技能,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取谋生手段的教学。英美文学课程从本质上讲属于人文教育,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的人文素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英美文学教学也不能排斥教给学生语言技能,而是将工具价值(英语词汇习得、口语水平、阅读理解、写作水平的提高)本身包含在内,英美文学教学的实效性、学生英语技能的掌握、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都是要认真考虑的现实问题。
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经典文学名著阅读和写作训练相结合,因为经典文学作品语篇中有着地道、讲究的遣词造句,语言学习者可从中拓展他们的视野,提高语言技能,其理应成为语言学习者的范本。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挖掘文学作品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又能使学生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流中产生思想的火花,这可比只记忆经典作品的特色、风格来得形象生动得多。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经典文本阅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经过经典文本阅读后,然后再根据相关文学作品的写作特点和风格,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无疑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大有裨益的。
(四)建立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模式
英美文学课程一般采用终结性评价,这样过于强调客观知识的识别和掌握,较少考查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此评价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态度和情感,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自主性,也无法有效地发挥测试的引导、诊断和促进作用。英美文学课程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因为形成性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评价,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评价,是帮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的评价方式。在形成性评价中,英美文学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重视激发学生的潜能;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性评价可包括课堂学习活动评比、课外活动参与评比、作业评定、学习效果自评、课堂平时测验、学生学习档案、合作小组自评、合作小组互评等。在英美文学课程实际教学中,终结性评价可采用写小论文、项目报告与演示、期末考试等形式。英美文学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发挥测试的作用。
五、结语
面对“90后”大学生群体,传统的英美文学课程授课模式稍显单调枯燥,教师仅一味地让学生接受和掌握文学知识点,这样无形中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翅膀,造成对英美文学课程是“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的介绍”的片面理解,而忽略掉英美文学课程深层次的含义和目标。教师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应该大胆创新,寻求灵活、新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的思考和探讨。英美文学教师通过创新性地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韵味,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意识得到提高,使学生学会谋篇构局和精准、地道的英语表达,从而使得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不断提升。教师应努力带领英语专业学生回归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之路,使学生感受到其带给人类的瑰丽色彩,使学生领会到世界的多姿多彩和人性的真善美,让英美文学课堂焕发活力,书香四溢。
参考文献:
[1]覃承华,刘玉红.论语用理论视域下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52-54.
[2]李晓曦.中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4(3):95.
[3]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6-47.
[4]张斌贤,张晨.赫钦斯与芝加哥大学名著教育[J].教师博览,2012(11):43-45.
[5]徐畔.多模态视角下的高校英美文学专业课构建――基于电影的多模态特征及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63-166.
[6]泓峻.文学对语言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文学价值论研究维度[J].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63-72.
[7]董亚芬.我国外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J].外语界,2003(1):2-6.
[8]杨尉.英美文学教学的人文审思[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4(3):48-52.
[9]左菊.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1):35-39
[10]郝素玲.今天,我们该怎样进行英美文学教学[J].博览群书,2014(1):80-83
[11]江春奋.互文性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4):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