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工程师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机械设计工程师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机械设计工程师总结

篇1

工程主体建筑项目包括上游交通桥、前池、泵室、集水池、跨堤出水箱涵和出口扩散段。其中交通桥、前池、泵室底主高程为16.50m左右,集水池、出水箱涵和出口扩散段底高程在22.00m左右,现地面高程22.00m。

拟建泵室基础底板在设计高程为16.00m,根据地质资料,厂房大部分地基岩土为第2层―软可塑褐黄色粘土。由于该层厚度较薄且变化大,其下部发育较为更为软弱的第3层―软可塑深灰色含淤泥粉质粘土和第5层―软可塑黑色含淤泥粘土,对地基稳定不利,因此建议采用桩基础,桩端应深入到弱风化基岩内。

基础开挖支护方案的比较

由地质资料可知,整个泵站处在软弱地基上,为了防止渗漏而导致开挖渗水厉害,危及到堤身安全,为安全度汛,必须通过计算来分析比较一下采用钢筋砼灌注桩和预制砼桩两种方案。基本的地质资料如下表一:

渗流计算Q=kωj

k为渗透系数,k=0.496×10-4cm/s,ω为渗流过水断面面积,取7×25=175m2计算,j为渗透坡降,J=H/L=6/15=0.4,

所以Q=0.496×10-4×10-2×175×0.4=3.472×10-5m3/s

属于中等渗流量情况,可以采用现浇钢筋砼桩基础,应该注意开挖过程出现险情,防止管涌的情况出现。

由于建基面在22.50m高程,开挖面最低在16.50m高程,高差6.0m,整个作业面为25m×30m=750m2的矩形面积。坝址的开挖放坡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东面与旧泵站连接,南面为农田保护区,西面为竹林,北面作为乡级二级公路,不能采用放够自然坡的方式来进行基坑开挖,必须另找其他的处理方式,经过讨论和结合已有的工程经验,现按照打钢板桩和化学灌浆两种方式进行比较,采用9m长钢板桩,化学灌浆为水泥浆,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二:

从上表的分析可以知道,方案一采用钢板桩方案无论是工程造价还是工程进度明显优于方案二化学灌浆方案,因此采用方案一处理基础开挖。根据实际的使用效果来看,起到了很好的防渗作用,而且可以兼做边坡开挖的支护,达到了预期效果,使得后续施工能够顺利开展。

二、各种形式挡墙方案的比较

根据设计,前池进水段的挡墙净高为7米,基础为软塑状态的――含淤泥质粘土,可以通过基础处理达到承载力要求。现通过方案比较来选择挡土墙的形式,特性表如下三:

从上表可以看出,方案二和方案三造价相差不大,但是施工工期提前一半以上,对于在汛期施工的工地来说更具有优越性,因此直接选择C20纯砼挡墙方案。此方案通过优化设计,可以达到节约投资和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多思考,多进行方案的比较,不断优化设计。通过不断完善设计,努力提高设计水平。

三、闸底板的基础处理方案

从地质资料可知,闸室底板处在软弱基础上,必须进行基础处理,才能满足承载力和稳定的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投资和建筑材料的供给等考虑,可以采用打松木桩和预制混凝土方桩的方式进行处理。先进行比较两种方案的优劣来看其可行性,如下表四:

可以防止松桩的腐烂而失效,本地松木桩资源较为丰富,方便购买运输等市场因素,因此直接采用松木桩基础方案。对比采用混凝土方桩或者其他的处理措施,达到了节约投资和因地制宜的目的。

四、跨堤箱涵基础处理方案

按照设计的建筑物布置,跨堤箱涵通过河堤向外江排水,由地质资料知道其地基基础有部分为软弱地基,对于软弱地基有几种的处理方式,先列表进行比较,如下表五:

篇2

然而如何搞好毕业设计,各学校由于操作方法不同,结果也有很大差异。我校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级毕业设计中,本着面向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教学目标,采用了模拟产品设计的教学改革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经验,并从中探讨和研究了工程教育培养的目标、要求和方法等问题,对开展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毕业设计教学方案的探索

我校是从2002年开始招收工科专业本科生的,作为专业课教师,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考虑如何开展毕业设计了。由于笔者和几位教师正在研究和设计一种称作支盘成形机的建筑地基施工机械,为此曾多篇,出版专著一部。在设计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位机械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联想到教学中的毕业设计,如果让大学毕业生达到或基本达到能够开展类似产品设计的程度和能力,将会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能力一定会有突出的收获和效果。但是要完成这样的设计,从教学计划的时间上看是不可能的。于是,就考虑吸引部分机械设计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进行模拟产品的设计。

这样的教改思路与教研组教师和系领导通报之后,立即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支持,于是决定在06级学生中开展一次探索性的、非正规的教学改革:由学生自愿报名,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这项模拟产品设计的教学活动。

由于各方面工作都组织得比较好,设计工作进展顺利,同学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项活动。并经教研组和系里研究决定,即以此业余教学活动为起步,延续到利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进行一次面向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项目,设计题目确定为《ZPCXJ-×××/××××型支盘成形机结构及机加工工艺设计》。

二、设计课题的选择及设计任务的确定

1.设计课题选择的依据

(1)作者近年来一直进行此方面的科技研究和开发设计工作,手头有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和设计经验,能够方便地指导学生开展这项活动,这是能够开展此项教改工作的外部条件。

(2)项目组主要成员在开展“支盘成形机”的设计研究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作为一个机械工程师,当他走上工作岗位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和能力。为此对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促进了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创新,这是能够开展此项教改工作的内部动力。

(3)这个课题的设计内容比较全面。其结构为一个涉及连杆机构、液压装置等的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产品;其制造涉及车、铣、刨、镗、钻和磨削等各种冷加工技术,铸、锻、焊等各种热加工技术和各种复杂的热处理技术;其内容既包括机械设计,又包括加II艺设计。这不仅培养了机械工程师的整体能力和全面素质,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学目标。

(4)这是一个新产品,一个正在研究和开发的未定型产品。开展这样的设计,不仅局限在机械设计的理念上,而且更具有产品开发的意义,这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5)这不仅是一个传统的学科,而且还可以和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形成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因为学生必须在了解工程地质、地基基础和建筑施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后,方可进行设计。这是实现现代教育思想,培养新世纪宽基础、跨学科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展此项教改工作的更高层次的目标。

2.设计内容和要求

(1)关于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虽然只有一个,但原始数据每人一组,设计的结果在方案上可以是相同的,但其计算结果、图形结构形状和尺寸等是完全不同的,这样不仅保证学生的设计必须要由自己亲自完成,同时还将这个产品开发为一个系列化产品。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互相协作、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分析、研究并最终找到一个共同的解决方案。当然,也有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或由指导教师确定,或者干脆就保留几种不同的方案,形成明显的对比,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2)关于设计任务

按照项目组的教学实施计划,本次设计要求每位同学完成如下任务:

①设计任务的内容。对“支盘成形”设备的总体设计和其两个主要部件――“工臂工作机构”和“推力液压缸”,从几何参数计算、结构原理设计、结构尺寸和强度等设计、装配图设计、全部60多个零件及精度设计、大部分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等进行全面设计。

②设计成果的形式。设计成果要求同学完成《支盘成形机设计计算说明书》、“设备工作系统示意图”、“总体设计外形图”、“各主要部件装配图”、“主要部件全部零件图”、“大部分零件加工工艺卡”、“个别复杂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等。

三、设计过程中的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

1.知识准备和课题调研

首先是由同学自学《挤扩支盘桩及其成形设备――技术与应用》等书籍;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本设计课题的服务对象、应用价值和国内外最新动态等。这是一个知识准备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学能力和资料检索能力的培养过程,更是一个有目的、自觉的课题调研过程。

之后,带领学生深入地基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调研和方案构思或方案设计。这个过程非常重要,是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式,是激发学生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开展创新的良好切入点。

2.设备总体设计方案的确立

首先要考虑设备的作用是什么?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在合理规划设备的工作过程和基本要求、设备工作机构的工况特点和动作要求等的基础上,还应考虑设备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等。分析和研究之后,即可拟定出“支盘成形机”工作机构的工作原理图、设备配套装置及工作系统图和整个设备的机械传动系统及液压传动系统图。

这个设计过程是十分复杂的,需要机械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还需要设备服务对象的基本知识。学生把在大脑中的形象思维转变成产品模型的初步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多种设计方案,需要进行比较和优化,经过多次修改或迭代,最终确定合理方案。

3.设计原始数据及技术参数的确定

一些设计只有其原始数据还远远不够,必须经过进

一步的分析和计算确定一些其他必要的技术参数,方可进行下一步设计。这些参数的确定,常常要运用数学和力学等理论知识进行详细精确的分析和计算,确保设计能够科学合理,这是对学生开展技术设计的思想意识、从事技术工作的负责精神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的考验和培养。

4.部件结构设计及计算

机身及推力液压缸连接装置的设计及校验计算,机身及工臂工作机构主要结构尺寸及其各连接结构件的设计和校验,零件图设计等。推力液压缸各缸体内、外径的设计计算,推力液压缸推、拉力的计算,推力液压缸的主要结构件尺寸及其各连接结构件设计和校验。最后完成机身及工臂工作机构和推力液压缸的装配图设计和全部零件图设计等。

设计计算的知识涉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液压传动与控制等专门知识。这是检阅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扎实与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基本功的强化训练,是学生能否成为一个合格工程师的必然途径。

5.零件及其精度设计

零件精度设计是一项看似容易,实际复杂的工作。它是机械设计与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有机联系的纽带,是机械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关键技能。机械设计是否合理,能否达到设计的要求和理想目的,零件能否加工制造,产品成本是否科学合理等一系列指标,都与零件的精度设计有关。计算和经验虽然在零件精度设计中非常重要,但通过产品的试验和试生产,发现缺陷与不足,进而加以适当的改造才是更重要的一环。

6.部分或全部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所涉及的知识包括公差配合、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装备设计、数控技术和CAM等一系列相关专业课。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由若干个工序组成。机械加工中的每一个工序又可依次细分为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不管什么样的生产类型都要求有较为细致的组织分工及合理的机械加II艺规程。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必须具备快速并且合理的设计工艺路线和填写工艺卡片的能力。此外,对一些高精度零件,还进行了数控加工程序设计,培养和强化了学生数控编程的实际工作能力。

7.技术文件的编制

技术文件主要是毕业设计说明书及其相关附件等。这些文件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全面记录和总结,是体现设计者的思想、意志和行为的书面文件,是完成设计任务的重要标志,是设计者介绍设计成果、产品价值和使用说明等的重要手段。编制这些技术文件时,学生需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机办公软件的使用,从而成为一个现代化办公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行家里手。

四、教改成果

1.知识应用比较宽阔。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对其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细致的应用,而且还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机械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这是培养多学科、跨专业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的有益探讨和有效途径。

2.能力培养十分全面。这样的毕业设计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多方面的。比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跨专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基本能力,机械设计及机械制造的基本能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初步能力,自学能力和资料检索能力,论文的撰写能力等。

3.学生素质得以提高。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素质也得以大幅度提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改造世界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新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意识、创业意识和市场意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用于科学工程技术描述和论证的文学素养等。

4.教师能力有所强化。通过这样的毕业设计,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得到有效强化,显然,这也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工作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符合时代特色和要求的合格教师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

5.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由于这种教学模式科学合理,教师在指导中方法得当、孜孜不倦,学生在设计中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兴趣盎然,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篇3

机械设计课程是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和机械电子工程3个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和就业能力。与学生在低年级阶段所学的单一基础课程(如数学、力学等)相比,机械设计课程涉及了多门前修课程中的知识,如制图、力学、材料、机械原理、公差、制造工艺等,综合性强;同时,机械设计课程又是机械类专业学生从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一门课程,和前面的基础课相比,已经上到工程实际的层面上,开始接触到了工程实践。在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利用“学有所用”的思想和“思维转变”的方法,对提高教学效果很有帮助。

1学有所用

“学有所用”指的是在教学中渗透和贯穿“学有所用”的思想,让学生体验到“所学即有所用”的收获与喜悦。在教学中渗透和贯穿“学有所用”的思想,可以按照下面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在每一堂课内容讲授之前,告诉学生:我们这一堂课的内容针对的是工程实际中的哪个问题,学完之后,能够解决什么样的工程问题,因而我们这堂课所学的内容是有用的,学完之后在实际中就能用上。并且可以对学生强调,如果你这一堂课旷课了,或是打吨、开小差了,那么你将失去获得解决这一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的机会。比如讲到过盈联接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对学生讲,我们这一堂课针对的是工程中采用过盈配合使两个零件联接到一起的问题,学完之后,你就会设计工程实际中的过盈联接问题了,你所设计的过盈联接,不但能保证联接在外载荷下能可靠的工作,同时又能保证被联接件的强度。

第二个环节,在讲课过程中尽可能多地采用设问、启发、师生互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讲课内容要尽可能多的联系工程实际。比如讲到用“温差法”装配过盈联接时,笔者讲述自己在工厂所见过的情景:目前有些工厂里采用液态氮气冷却被包容件的办法,工人师傅带着绝热手套把被包容零件浸到温度非常低的液态氮气中,待冷却后取出来就能够顺利地装配到包容件中。此外,教师一定要把内容和思路讲清楚、讲明白。

第三个环节,课堂内容讲完之后,在下课之前,教师要做总结。教师进行课堂内容总结,首先可以反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是否解决了某个或某些工程实际问题?我们是如何解决的?然后尽可能的按照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思路进行内容总结。例如讲完过盈联接这一堂课后,就可以反问学生,我们现在是不是学会了解决工程中的过盈联接问题呢?我们是如何解决的呢?首先,联接件的材料、结构形状、尺寸等条件是已知的,该过盈联接所要承受的载荷(如轴向力F、转矩T等)我们也知道,接下来我们要为被联接件选过盈配合;我们的思路是既要保证联接的可靠性,又要保证联接件的强度;我们所选配合的最小过盈量min对应一个配合面间的最小压强,该压强在配合面间所产生的摩擦力必须能够抵抗外载荷(轴向力F、转矩T等),这样就保证了联接的可靠性,即在外载荷作用下联接不打滑;同时,我们所选配合对应的最大过盈量max,对应着配合面间的最大压强该最大压强对联接件所产生的应力必须小于零件材料的许用应力,这样就保证了被联接件的强度;配合选好以后,再提出对零件的粗糙度、公差等工艺要求以及装拆压力或装配温度等装配要求。这样,我们就解决了这一工程实际问题。总结之后再反问学生:这堂课我们是不是学到了真本领?是不是有收获?参加工作以后再遇到这样的工程问题是不是自己有能力解决了?笔者在课堂上经过这样的反问后,学生情绪表现的异常高涨,反响强烈。

机械设计课程中处处渗透着“所学即有所用”的思想。例如在学完螺栓组联接这部分内容以后,笔者反问学生:现在大家想一想,火车卧铺和车厢是不是用的螺栓组联接?现在大家是不是会设计这一螺栓组联接了?以后你们在工作中再碰到类似螺栓组联接的例子是不是能独立解决了?学生表现的兴趣很浓。又如,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设计螺旋千斤顶的大作业,课下有学生问我:螺旋千斤顶是一个成熟的机械产品了,如果我要想设计一个目前还没有的机械产品该怎么办呢?我就给学生解释:机械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你可以根据自己头脑中的想法,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如机械原理的知识)来完成所要设计机械的结构、功能等的构思,利用我们机械设计课中所学的知识,通过选材料、分析可能存在的失效形式、根据相应的强度或刚度设计准则进行设计计算、细化结构、精确校核、提出加工工艺要求等这一思路,把你想要的机械产品设计出来。这就是典型的“所学即有所用”的例子,我把这一例子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学生同样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

2思维转变

“思维转变”就是把“教师一学生一课堂”思维转变为“企业领导一设计中心技术人员一加工车间”思维。

广西工学院高中庸老师在其《机械设计课中的案例教学》一文的中写道:“毋庸置疑,一个在学校真正学懂了机械设计的大学本科生完全可以胜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作”。笔者也有类似感受。笔者认为,这句话不但说明了机械设计课程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说明了机械设计课程与生产第一线的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要提高机械设计这门课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思维转变,把了教师一学生一课堂”思维转变为“企业领导一设计中心技术人员一加工车间”思维。

篇4

教育部2010年6月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此计划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无疑是一个难逢的机遇。使卓越工程师培养与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工作更好地结合,是高等院校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

高校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深化、拓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过程,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本科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创新成果的全面总结。本科毕业设计通过深入实践、了解社会、毕业设计任务的完成或撰写论文等诸多环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等。这对于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1]。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既有设计计算说明书又有设计图纸,难度较其它专业高,同时,在高校扩招和就业的压力下,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自主设计的自由度极大降低,毕业设计脱离工程实际,高校的工程教师自身缺乏生产或工程一线的实践锻炼,从而使毕业设计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力度、工程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的贡献率很低,学生毕业后创新工程能力太单薄而不能很好适应现代工业创新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改革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方式以适应新的要求是教学流程面临的突出问题。

1 强化机械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1.1 毕业设计是建立知识联系的有效途径

机械毕业设计过程可以把学生大学期间学习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以及专业知识有效的融合,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有效联系,使学生的基本知识在设计过程中形成有序的知识体系。在毕业设计的实践中,通过设计指导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了解知识的运用过程和如何合理的利用所学成果。

1.2 毕业设计是进行专业综合训练的有效方式

机械设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是机械设计专业教学必要的集中实践性环节,是实现该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同时也是衡量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该过程培养和考察学生应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与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毕业设计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职业培训,其成绩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

1.3 毕业设计是适应工作环境、建立学生与企业 之间联系的有效途径

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本专业学生能否在毕业后短时间内适应社会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地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有关设计、制造和控制方面的问题。通过实践和实习,可以了解企业技术人员工作现状以及企业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1.4 毕业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机械毕业设计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直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等实践环节中去,在实习、实验中获得大量的材料信息,通过实习和设计,将学过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培养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独立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1.5 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的需要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经济领域中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企业与机构相互合作的现象[2]。在产业集群建设的推动下,企业只有适时地利用集群的力量,注重自身发展后劲,吸纳优秀工程人才与技术方案,才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与提升产业集群整体实力的目的。企业可从高等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毕业设计当中吸取到更多技术创新的思路,从而转化为企业工程实践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1.6 高校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的需要

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工作是高等院校提高工程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契机,也是校内检验未来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最后一次综合考试,更是高等院校增强实践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另外,高等院校通过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工作,更有利于密切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更有利于高校以优质的科研创新能力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1.7 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与顺利就业的需要

优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将极大地提高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另外,企业重视高等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的质量,这是注重卓越工程师最基本的科研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的体现,这对初入职场的卓越工程师而言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2 卓越工程师培养对毕业设计提出新要求

“卓越计划”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具有的明显特征为“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按照“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与企业综合实践相结合、符合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要求”的原则,通过校企合作途径,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以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搭建专业实践、企业综合实践等平台,构建满足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实践和专业实践是企业综合实践的基础,企业综合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必要环节[3]。

2.1 搭建企业综合实践平台

在以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为主进行搭建专业实践平台的基础上,搭建企业综合实践平台,主要包含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企业(行业)项目课题实践、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践环节。通过在合作企业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以及企业(行业)项目课题和实践,让学生在实际工程环境中进一步培养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经济分析等综合素质;通过完成基于岗位工作的毕业设计综合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创新能力。

2.2 推进毕业设计指导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

改革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法和考核方式,适应工程师培养的需要。在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改革中,着力推动基于问题或项目式题目的布置,采取项目带动,做与学结合,指导为主,加强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设计兴趣和设计热情;在考核改革中,改变传统考核评价方式,采取学校和企业分别答辩方式,重在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3 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参与“卓越计划”的教师应具有在企业工作或锻炼的经历。(1)新进专业教师到企业单位顶岗工作一年,提高工程实践能力;(2)青年教师培养实行“教学、科研、实践、管理”业务培训工作,并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聘中;(3)借助生产实习机会,专业教师到企业中与企业指导老师共同指导学生,接受短期企业生产训练,形成校企互动模式,培养专业教师的工程经验;(4)专业教师引进或录用考核时,除理论研究和考核外,要求参加过工程实践项目,“双师型”教师优先引进和录用,并在科研资助经费、引进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5)聘请企业中技术水平高、实践工作经验丰富、综合素质好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签订兼职教师协议,并鼓励其为学生主讲相关课程或专题报告。

2.4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由校企共同制订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毕业设计流程和指导内容,联合开发设计课题和实践环节,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1)组建校级层面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邀请行业代表和企业代表参与,其中行业代表和企业代表总人数不少于二分之一,并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2)由试点专业牵头,联合合作企业,建设集成式、综合性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明确运作方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3)由学校和企(行)业共同制定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共同开发企业项目,并明确每个项目的训练内容、训练时间、训练要求和考核办法;(4)企业毕业设计阶段课程采用“顶岗实习”和“项目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确保各项任务安排落到实处。

2.5 加强企业实践教学管理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不仅包含校内实践环节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加强企业学习阶段的管理,建立企业实践管理保障机制。学生在进入企业学习前,试点专业应专门组织开展二级安全教育,并签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议,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也可以在各高校间实现合作与共享。

3 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机械专业毕业设 计指导的具体做法

3.1 厂校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厂校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针对以往的机械专业毕业设计不能联系工程、生产实际的局限,鼓励教师与各行业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通过校企联合指导课题,真题真做,增强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环境。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请教企业中相应的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工人师傅,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学校教师也无法传授的实践经验。

由校企共同制订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由学校和企(行) 业共同制定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共同开发企业毕业设计课题,并明确每个课题的训练内容、训练时间、训练要求和考核办法;企业实习和设计阶段采用“顶岗实习”和“项目设计”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确保设计任务安排落到实处。这样,不但解决企业培训问题,而且企业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考核学生,有目标的培养待招聘的企业人才。

3.2 双师型教师

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中机械专业毕业设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毕业设计改革的关键。这要求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高等院校缺乏能够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进行毕业设计指导的优秀教师,同时,企业参与高等院校毕业设计环节的热情不高,不愿向高校提供稳定的技术指导人员,所以很难形成一支由校内教师、管理人员、校外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实践能力强、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因此,以参加科研项目与科技大赛为契机,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加强与企业产学研合作,与企业科研人员联合进行科研项目攻关。教师要以“科研项目引领”的方式,吸引优秀的卓越工程师进入课题组。教师从工程类科研项目全局出发,更全面、客观地指导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另外,卓越工程师的指导教师要通过“在赛中学”的方式,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校不同级别的工程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以此开阔学生科研视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毕业设计的工作能力,加强学生实施毕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

3.3 毕业设计题目引入竞争机制

毕业设计题目一般情况是一人一题,虽然是自己做自己的,但横向对比性不强。如果类似的题目布置于一组同学当中,考核结业成绩时,容易判断出毕业设计成绩的优劣。同时,实行末位淘汰或与就业挂钩的方式,尤其是与就业企业相联系,无形之中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会有危机感。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类似题目的设置可以是历届保留的精品题目,或者根据校企联合指导的实际,由企业提供现场题目,也可以是指导教师或企业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项目。

3.4 强化应用与实践

强化应用与实践过程必须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巩固,能力需要在实践中锤炼,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过程,因此培养工程应用能力必须作为贯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主线。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学生掌握了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后,有计划地到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针对性实习,在真实的工作岗位环境中进行“教、学、做”,使已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加深、细化、熟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岗前培训及预就业的目标,从而促进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毕业设计的课题必须结合实习企业的具体工作,真正做到“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5]。

3.5 项目式题目

开发基于项目和科研的毕业设计课题的教学主要目标是通过布置项目或科研任务,有针对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推动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结合生产实践,在项目制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进行改进和创新[6]。项目式课题的显著特征是将学生的选择项目与生产实际、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要把学生的学习研究过程、实施实践过程、强化训练过程三者有机的融为一体。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课题布置后的指导要集教师启发、学生理论研究及现场实践与主动探索研究为一体。

3.6 创新方法的引入

Pahl和Beitz指出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大约有70%属于变型设计[7]。机械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题目基本属于变型设计范畴,完全可以与创新教育即TRIZ结合起来[2],实施毕业设计的大学期间全程训练计划、校外毕业设计与所学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毕业设计全程监督管理的新方法。学生的毕业设计应与科技训练、创新活动结合起来,是学生在校期间科技活动的延续和总结,这样既可以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营造学术研究氛围,又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机械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大多数设计题目属于实际工程应用类型,在大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把TRIZ理论的创新原理和创新过程应用在毕业设计的方案设计、原理设计或结构设计中,不但可以实现符合实际要求的变型设计产品设计,而且可以借助于创新工具实现原创性设计产品设计。这样的过程对于机械设计专业强化毕业设计质量无疑是有效的,同时,学生毕业后面向企业的管理、技术和研发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设计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有着积极的影响。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在学生未来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机械专业毕业设计必须根据培养要求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厂校联合指导、双师型教师培养、毕业设计题目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应用与实践、项目式题目设置和创新方法的引入等做法不但可以实现对高校教师的培养和锻炼,而且能够对学生实行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同时满足就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存有,吴卫东,孙月华. 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应用TRIZ理论的实践研究[J].教学研究,2011,34(6):71-73.

[2]李莉.教学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中毕业设计(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 2011,(12):109-111.

[3]潘艳平,包秋燕,江吉彬.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1,14(6):213-215.

[4]张荣沂,须莹,付彦虹,等.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J].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0,62(6):126-128.

篇5

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率,如何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增加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势在必行。由于以往的教材与日新月异涌现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脱节,部分陈旧的课本内容已无法和时代相顺应,所以首先需要对课本内容进行整改。将传统内容和现代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可引入一些较新的与材料类相关教材加以辅助。同时在制定教学改革时,对教学课时也应加以调整。由于主要是针对机械设计专业学生进行讲授。重点应放置在铁碳合金和合金钢章节,其次是钢的热处理,讲授时金属材料部分重点讲解,复合材料部分次重点讲解,合金钢部分可侧重介绍几种典型合金钢的牌号、特点及应用,热处理部分可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热处理的方法、特点及应用,铸铁与有色金属部分以介绍相关材料的类型、牌号、特点及应用。

3.改革考核方式

大部分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方法,主要是采取期末考试这样一锤定音的方式,很显然这是不全面的,如果采用这种方式那么考核的只是学生对内容的记忆,而考核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概念的掌握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工程材料概念多,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到困难复杂不好学,进而导致厌学的情绪。想要扭转这种不好的局面,让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除了从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改革,在学生的考核成绩测评上也非常有必要改革。对于考核方法的改革,在这里笔者通过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课上表现等)10﹪,阶段小测试10﹪,实验20﹪,小论文10﹪,期末考试50﹪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与以往的教学相比,实验成绩的比重增加了10﹪,其次新增了小论文撰写测评。工程材料本身是建立在科学及生产实验上的一门科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能力-方法”的同步提高。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安排了“金属材料试样制备及组织分析”、“金相材料热处理”、“硬度计操作培训及材料表面硬度研究”、焊接及砂型铸造。要求学生在做实验前充分预习了解实验,给出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认真完成实验,将课程理论与实际实验结合起来,在实验完成后总结实验,分析实验过程、数据。而增加论文考核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及写作能力,在给出高质量的论文前,学生必须大量阅读文献及查阅相关书籍,并且自行树立论文观点,增加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篇6

2.1增加设计题目的多样性和新颖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工程设计能力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题目首先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即题目中应包括原动机、传动装置、工作机三部分内容,并能够对机械设计课程所学大部分零部件进行设计训练。在此前提下,应改变原来的只针对减速器的定式设计模式,从学生设计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独立设计能力。在传统课程设计内容基础上,设计题目可从教师相关的科研项目中抽取,或者与工矿企业建立联系,去实际中提炼一些综合性、创造性的设计题目,这样一方面替工矿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学生设计过程具有挑战性,同时起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机械类专业往届毕业设计中传动装置设计部分一般雷同度小、综合性强,与工程实际结合度高,整理后也可作为课程设计题目。课程设计题目的多样化和新颖性能够吸引学生,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先修机械类课程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建立整体设计的理念,激发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2.2采用启发式指导,促使学生由模仿型设计转变为思考型设计

课程设计中包含方案确定、初步计算、草图设计、装配图设计、零件工作图设计和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等几个阶段。在每个设计阶段,教师应组织学生设计小组展开讨论,对设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从前人成功设计案例中寻求设计要点并形成独立的设计思路。尤其进行到草图设计和装配图设计阶段时,牵涉到大量的结构问题,由于在《机械设计》课程讲授的重点都是基础理论,很少涉及结构方面的知识,学生在进行到这一设计阶段时普遍感到困难,错误较多。在这一阶段,指导教师应悉心引导,最好借助实物模型教学,多进行正误结构的比较。只有通过启发式指导,学生才能很好的把握机械设计的规律和其灵活性,达到举一反三的训练目的。

2.3加强计算机CAD/CAM/CAE技术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时代,机械工程设计领域已广泛使用计算机CAD/CAM/CAE技术进行设计,进入数字化设计、分析与制造的新时代。传统设计中采用的是半理论半经验的计算公式进行静态计算或估算的设计方法,设计过程费时费力,设计结果的可靠性验证滞后。在CAD技术平台上可实现机械零件的结构设计和机构运动仿真,所见即所得。运用CAE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力学性能的分析计算以及结构性能的优化设计。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过程中,手工图板式设计方式明显落后于机械行业实际设计方法,因此要加强学生在计算机绘图方面的训练,增加学生用CAD软件绘图环节。鼓励学生运用CAD三维造型技术进行仿真设计,由于设计过程处于三维空间,形象逼真,因而有助于学生创新潜力的发挥。通过运用计算机绘图,将学生从大量的手工绘图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可以将精力重点放在方案设计和结构设计上,提高课程设计质量;同时模拟了真实的企业环境,培养学生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使学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成长为合格的机械设计工程师。

2.4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理论必须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接触机械工程实际,了解同类系列产品的性能、结构特点及生产过程。学生对设计对象有了感性认识,获得产品的有关工艺知识后,才能建立机械设计与机制工艺之间的联系,课程设计的机械装置才能和实际生产相符。因此,在课程设计之前多安排学生到工厂参观或者以多媒体的方式观看相关的工程案例,以此拓展学生设计思路,提高机械设计能力,达到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目的。

篇7

一、培养工程设计型人才是工业现代化的需求

随着计算机、微电子、自动控制等技术的发展,工业自动化正向集成综合自动化过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综合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机械产品及设备的技术复杂性和涉及知识的交叉性,使得现有的技术人才难以胜任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

机械制造业是工业自动化的重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工科院校主要专业,其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相当一部分将直接面向工厂、面向车间、面向工程应用与设计的现代化主战场。而现有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长期采用灌输式理论教育,且受多种因素制约,学生对工程实际的认知较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由于遇到的实际工程问题通常是隐性的,无法再像课堂学习一样,根据已知条件和固有步骤就可得到答案,加上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大量应用于生产实际,设备的复杂性和涉及学科的交叉性大大提高,使得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阻碍了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其培育的纸上谈兵型人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工业现代化的需求。因此,各高校工科专业进行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设计能力的内涵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现代机械工程师,使学生接受机械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受到机械工程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除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般知识与能力外,作为现代机械工程师,还应具备以下能力:(1)能够正确判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工程实际问题;(2)具备针对工程实际问题的系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备机械制造行业的工程设计、工程开发能力;(4)能适应机械制造行业涉及学科的交叉性和复杂性,具备协调与合作能力;(5)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三、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教学培养现状

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包含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数控技术等理论课程,以及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每门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与相关课程关联关系强,在机械类学生的知识结构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机电传动控制》为例,该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强,涉及动力学基础、电机与拖动、传感器、机床电气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传动控制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等知识面,关乎《理论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前期课程,和《金属切削机床》、《机床夹具设计》、《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等同期课程,甚至《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后期课程的关联教学,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尤为重要。现有教学体系中,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均存在内容量大,知识面广,教学以理论为主,实验为辅的现状。理论教学方面,由于原理图多,文字叙述较抽象,学生又无实物接触,难以全面了解、掌握机械工程技术在生产实际应用中的内涵和精髓,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降低了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的后劲。在工科教学中尤为重要的实验或实践教学环节,多采用验证型实践教学,且往往由于受控对象体积大、重量重、价格高、维护难等因素,难以大量装备于实验室,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无法感受工程实践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实验成功后的成就感,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对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另一重要环节,即考试,现有的考试方式仅注重于考查具体知识点的了解或掌握,比较理论化,并不注重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往往出现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考、考后即忘的现象,无助于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机械工程领域知识的复杂性和交叉性,使得实际工程问题通常是隐性的,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无法再像课堂学习一样根据已知条件和固有步骤得到答案,企业必须投入相关资源进行二次培养,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高校的人才竞争能力都大受影响。因此,工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针对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实施以培养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是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需要。

四、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我校以培养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是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总体目标,贯彻以工程项目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全过程为载体的CDIO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打破以理论知识全面性为原则的专业课程群设置方式和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方式,以完成工程项目CDIO过程作为课程群设置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含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方法以及师资和教材建设的核心,系统推进教学改革。一个典型的领域工程项目(一级项目),其CDIO过程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几乎可以涵盖一个专业方向甚至一个专业的所有课程(含实验),这就给专业课程群设置及其教学内容整合提供了一个内在的“纲”,极大地增强了专业课程群的整体性。与此同时,工程项目的实施流程及各部分工作内容也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安排提供了有效依据。以工程项目运行过程来驱动课程教学实施,构建真实的工作场景,以完成“完整技术工作”的训练并以此来实现工程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加速学生从在校生到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变。解决现有教学体系中重理论轻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的引入、教与学均是纸上谈兵等教学问题;解决现有实验环节以传统的验证型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学生动手能力差、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欠缺,以及现有实验设置与工厂实际脱离、与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脱离的现状,使实验教学环节与培养工程设计人才目标相促进;解决现有考试方式“考”老师所“教”、考试内容简单化、命题标准化等教学问题,真正避免现有教学制度下,老师教学生“考”而不是教学生“学”和“用”的现状。

针对教学体系改革,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工程设计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如教学过程中,以“车用气瓶螺纹接口自动加工专机”的完整设计工作为主线,给出学生某企业待加工气瓶产品的不同形状与尺寸规格、加工精度要求、加工效率与设备成本要求等参数,要求学生直接进行该产品加工设备的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既围绕“气瓶螺纹接口自动加工专机”的实际工程课题研究,又紧密围绕《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各章节内容,注重工程实际在恰当知识点的引入。如进行第二章“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内容的教学时,将转矩折算与电机选择、专用钻孔动力头设计、车床变频器主轴改造等工程实际案例逐层相结合,扎实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思路和能力。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三通球阀加工专机设计”、“铝塑药品包装机改造”、“80喷漆线伺服系统”等相关工程设计实例贯穿课堂的教学和设计指导。部分章节如“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PLC控制技术”等采用了现场教学模式,使学生易学,老师易教。

在《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过程,共有三条主线:其一,课程自身教学系统主线;其二,工程设计项目与实验教学主线;其三,对相关课程知识进行验证学习的主线。三条主线围绕工程设计项目主线同步展开,最终为学生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服务。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在授课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企业委托项目《气瓶螺纹接口自动加工专机》的研究与设计。因涉及学习内容多,工作量大,单靠课堂学时远远不能完成。但是由于构建了一个学生进入企业后真正的现代化生产主战场,极大地激发了整个团体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课后大量的资料查阅与学习,课堂上再结合教师对《机电传动控制》相应章节的讲解与对该工程项目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即完成了该项目的工厂调研、工艺分析、方案设计、刀具设计等工作,完成了企业要求的设计任务。并成功申请了发明专利“气瓶螺纹接口自动加工生产线”1项和实用新型专利“直动式电控叠加溢流阀”、“专用锪车复合刀具”等9项,目前均已获得授权。由于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后主动学习时间大增,在这个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相对以往教学模式轻松。教师更多是扮演“导师”角色,而不是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学生通过实际的工程设计历练逐步建立和深化了工程意识与能力,达到的是双赢效果的工程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步实施的实验环节改革,强调针对工程实际进行设计、选型、搭建、调试的系统性实验,培养动手操作和创造能力,注重该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联设计,注重该环节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对于考试环节,不以最后一考来定输赢,而以阶段性工程设计与期末整体性设计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结合,注重工程设计的实际应用方面的考评。

五、总结

目前,我校《机电传动控制》课程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已经实施了五年,并带动了机械工程系列相关核心课程群的教学改革。由于在改革实践过程中,以工程项目运行过程来驱动课程教学实施,以完成“完整技术工作”的训练实现工程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加速了学生从在校生到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转变。从用人单位反馈情况(两届)看,就业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知识结构、团队意识、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较往届有较高水平的提升。

总之,我们将继续积极进行改革,密切观察实施过程,冷静分析成绩和不足,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期望能为中国的工程教育改革做些实事,提供新的改革思路,为培养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庄哲民,沈民奋.基于CDIO理念的1级项目设计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

[2]宋靖华,李喧溪.设计类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

[3]徐秀英,韩美贵,李中华.高校毕业生社会评价反馈与教学适应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

[4]顾佩华,等.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5]眭依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呼唤:重构大学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8,(19).

篇8

1、UG主要的功能模块

1.1 内置CAD模块

UG的CAD模块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实体建模、特征建模、自由曲面建模、工程制度、装配建模等。

(1)关于UG的实体建模

该模块可以实现特征建模和几何模型方法之间的无缝连接,这样就便于用户传统的点、线、面、实体造型集成起来,也可以很容易地建立二维和三维线框模型、扫描以及旋转实体等。

(2)关于UG的特征建模

特征模块比实体建模模块高一个层次,用户的设计信息可以根据工程特征的术语进行定义,它不仅可实现孔、槽、型腔、块体、凸台、锥体、柱体、管状体、球体、杆、倒圆和倒角等实体的快速建模,也可以建立薄壁件。

(3)关于UG的自由曲面建模

自由曲面建模不仅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曲面造型,同时它也可以把实体建模和表面建模的两项技术巧妙地合并,从而建成一个功能强大的建模工具组,其中沿曲线的通用扫描法、按比例地建立外形以及标准二次曲线的方法都是该项技术的内容。该模块还提供计算复杂模型的形状、尺寸和曲率的易于使用的工具。

(4)关于UG的工程制图

该模块可以使设计者、工程师和绘图员从三维实体模型得到完全相关的二维的工程图。

(5)关于UG的装配建模

UG的装配建模可以提供自上而下的、并行的产品开放方法,可以在整个装配过程中进行设计与编辑。

1.2 UG的CAM模块

UG的CAM模块能够为产品的加工提供有力的保障,UG的CAM模块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来观察刀具的移动,通过对图形进行编辑的方法,实现刀轨与执行图形的变化。UG的CAM模块点到点的子程序,如钻孔、攻丝以及镗孔在内的子程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修改对话框以及建立被改编到它们的专用菜单,这样就使得用户化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个性化操作,如精密加工、精加工、粗加工等,这些操作通过频繁使用的参数和方法被标准化。

1.3 UG的CAE模块

UG中的CAE模块作为众多分析软件之一,它可以实现静态结构的分析和动态的分析;也可以对线性及非线性问题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固体结构、流场、物理场等进行分析。利用CAE进行机械设计有以下优点:

(1)可以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分析计算的优势,利用CAE可以实现样机的模拟,从而保证了产品设计的合理性,这就避免了设计的不合理而造成的资源浪费,虚拟样机作用能预测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

(2)对设计的产品进行最优化处理,可以找到产品设计的最佳方案,从而降低了成本;

(3)可以通过对各种试验方案进行模拟,就可以使产品制造或工程施工前就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从而减少试验时间和经费;

(4)一旦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通过UG软件可以进行事故分析,查找事故原因。

2、基于UG/CAD参数设计的应用

我们通常把设计对象比较定型的结构形状,使用一组参数来对产品的尺寸进行约束,即为参数设计。在实际产品的生产中常常用到系列化、标准化的设计理念。参数设计也可以对一些需要修改尺寸的产品进行参数尺寸的修改,从而实现产品尺寸和形状的变化。参数设计主要适用于产品的初始化设计以及产品的修改,这样就可以满足产品的设计图纸随参数结构尺寸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进行产品参数修改时要考虑产品的约束问题,我们常常基于UG的来进行产品的参数化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2.1 采用草图方法对产品零件进行参数化设计

采用草图方法对产品进行参数化设计,是在UG模型中建立参数化模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由于草图曲线本身就是参数化曲线,因此可使用草图曲线绘制产品建模的大体轮廓。当绘制好产品大体轮廓以后,要对绘制好的草图添加几何约束和尺寸约束,以便确保产品精确的形状。然后使用拉伸或者旋转等命令将这些精确的轮廓曲线转换成符合该产品设计要求的零件的三维参数化模型。如果要对零件进行修改,只需要对草绘图的尺寸进行修改,这样就使草绘建立的三维模型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2.2 采用表达式对产品零件进行参数化设计

由于参数化设计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利用表达式,而利用表达式对产品零件进行参数化设计也是十分方便快捷的。通过表达式不仅可以快捷地对零件进行建模,也可以对零件进行定义或者对零件尺寸进行控制,例如利用表达式就可以实现齿轮零件的参数化设计。根据零件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关系就可以建立条件表达式和算术表达式,根据建立的表达式可以对一个零件特征之间的尺寸和位置关系进行控制,同时也可以对若干草图之间的相互关系尺寸进行控制,使他们之间产生相关性。通过关系式很容易对零件进行修改,这样就可以使零件的系列化生产变得可能。也可以通过修改表达式中任意一参数,来实现零件的三维模型形状的改变。

2.3 采用形状约束来对零件进行参数化设计

通常也可以对零件的形状进行约束,建立截面与界面之间相对应的关系,从而实现产品零件的参数化设计。在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曲面进行设计时,按照通常的方法是要建立各截面的形状,然后可根据各界面的形状求出指定平面与实体、表面、平面以及曲线之间的交线或交点,然后利用零件之间几何形状的约束条件建立与零件截面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样就可以使各个截面之间彼此建立起相对应的参数化关系。如果需要对产品进行修改时,只需要对零件中的某一个截面进行修改,就可以实现三维模型的改变,从而实现产品形状和尺寸的变换。

3、经验总结

综上所述,根据多年在机械设计中应用UG软件的经验可知,UG功能的强大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完全可以为机械设计者提供最优的产品设计方案,从而为我们开发新产品节约了宝贵的时间。随着UG软件不断地完善,它的优点必将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也必将成为更多机械设计者首先选择的机械设计与分析软件。可以预见,UG软件将来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1]朱凯,李晓武.UG NX中文版机械设计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赵岩,成刚虎,张景霞.基于UG的自动装配模块开发[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3.

篇9

培养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为此教育部于2009年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借助校企合作,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湖南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简称:机械设计)专业作为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参与创新性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加强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专业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在专业特色、教学体构、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意识培养等环节展开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对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是本专业多门专业课程的综合应用,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一些高校都把现代制造综合实践教学作为重点和亮点进行投资和建设。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绝大部分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相继购买了数控设备,为此急需一批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现代制造综合实验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丰富学生生产实践知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了解现代数控加工全过程,培养学生科学、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创新能力,构建“三层次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1.“三层次”,即基本技能层、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

“三层次”实践教学体构,形成了由单一到综合,由各自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分层递进。(1)基本技能层:包含大学化学、大学物理等通识基础课程及学科基础课程的实验,机械零部件测绘课程设计,以及金工实习、电工与电子实习、企业认知实习等环节,此层次重点进行基本技能训练。(2)综合应用能力与初步设计能力层:包含机械设计专业课程实验、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环节,此层次重点为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初步设计能力的训练。(3)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层:包含工程项目训练、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课外科技活动、企业轮岗训练、毕业设计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

2.三结合,即课内课外相结合、校企结合、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结合

(1)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内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能力训练,与课外开放性、自主式科技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2)校企结合:发挥学校、企业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学校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育与在企业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相结合。(3)工程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结合:培养履行机械类工程师职责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和弘扬并实践以“求真、求实”为主要特征的工程人文精神的培养相结合。

“三层次及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构,即由浅入深、分层次、分模块地进行工程实践教学,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分层推进的工程实践教学体构。

二、培养创新意识,探索基于产品设计制造的综合实践内容与模式

我校机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厚基础、适口径、有专长、强应用”,与企业用人要求实现“零距离”融通,专业原有的实践教学体构已不适应市场新要求。为此,本专业确立了以机械产品、装置设计制造为教学项目,以实践实训为教学手段,以创新意识培养为教学重点的大型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基于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即综合实践),满足企业对人才的现实要求。

“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是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学校完成的最后一项综合实践项目,当校内所有理论学习完成后,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具备一定功能和用途的产品总体设计,包括零件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检验装配,并对加工、装配环节进行质量分析,撰写设计说明书。我校2002级机械设计专业于2005年开始实施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近十年来,对综合实践内容及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根据对2006-2015届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我校实行综合实践教学是成功的。

综合实践作为训练平台的目的是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企业用人要求实现“零距离”对接,积累工程经验,培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只有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综合实践教学的目的。

1.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比较复杂并且有技术难度的机械产品或装置作为实践项目。所以,我们精心挑选了各种传统产品,如各类油缸、减速器、千斤顶、齿轮泵、机床夹具、冷冲模等,同时将机械创新设计的竞赛项目无碳小车、指导老师科研子项目等作为实践项目,使其既能在机械工程学院范围内实施教学,还能充分发挥学院现有的设备资源。若选择难度较大的汽车发动机等产品作为实践项目,虽然工程实际意义巨大,但因其技术难度太大,一般高校也不具备这种加工能力,从而达不到综合实践的教学目标。若采用单个的机械零件作为综合实践项目也能进行工艺设计和加工制造,但是远远达不到机械产品、装置所具有的综合实训效果。

2.教学环节设置的创新

按照实际工程环境真刀真枪地进行工程化的综合训练,具体设置是以专业班级为基本实施单位,8?10个同学组成一个项目合作团队,实行项目组长负责制,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将产品研制分成四大模块进行:即产品造型设计(含产品三维造型、工程图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产品装配及分析总结。按模块划分将综合实训分为四个时间节点,每个模块分别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和重点,同时又通过实践项目把四大模块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学生经过以上四个模块的实训后,在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整个实训产品的研制,每个学生需完成相应的实训任务,并撰写相应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个模块的具体任务是:第一个模块为产品造型设计,主要任务是按给定的项目(指导老师给定功能及技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掌握的设计工具设计出给定产品三维图及各零、部件工程图设计并完整给出零、部件相关技术要求,重点是创新意识和综合设计能力培养。每个团队按给定功能及技术参数设计出两个以上不同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原理结果最优,又能进行加工生产的方案作为团队实训产品,后续三模块环节实训将以此优选方案进行实训产品试制。

第二个模块是工艺设计,主要任务是按照所设计的零件的工程图结果和技术要求,并结合现有的工艺的文件,重点是制造技术的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按着单个零件为一个工作小组,各小组要编制相应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卡,并进行工序卡的编制,每位学生至少完成一道以上工序(卡)文件的编制。所编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卡、每道工序中的安装定位、切削三要素、刀量具等工艺基本要素必须齐全。

第三个模块是零件加工制造,主要任务是学生能够独立操作机床并能出色地完成零件的加工,以此来验证所编工程程序是否合理,重点是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工程制造技术问题的能力训练。这一模块仍以单个零件作为独立工作小组并以零件各工序卡编制者为主操作各类加工设备,完成各工作小组零件加工试制,对加工制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处理。

第四个模块是产品装配调试及分析总结,主要任务是进行产品装配调试并撰写设计说明书,重点是训练产品装配调试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装配技术问题的能力,以项目团队为单位,在各工作小组完成了产品零件的加工试制后再对实训产品进行装配调试,最后撰写设计说明书。

三、注重过程管理,创新考核评价标准

综合实践环节采用“工程化”的模式,且有很强的专业性。为此,作为教师,必须加强现场实时的指导,多关注过程管理,保证这个环节的效果。综合实践不能只看实训产品的最终研制结果,更要注重整个实践过程中学生所学到的技术能力,还有他们能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术和方法。所以综合实践应该更多的是模拟工程实际环境,采用“工程化”模式的标准,从工程的实际出发,也能使学生参与到工程实践的氛围中,通过相关的实践的锻炼,积累工程经验,从而大大提高工程实践的能力。针对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各类工程技术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能力,也培养他们自己想办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环节时间跨度大,实训内容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注重团队协作,更是其考核评价建设的关键。只有加强过程管理,创新考核标准才能达到综合实训的最终目标。在本环节中采用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过程管理,突出能力培养,提倡个性发展;建立了按模块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即评价也分四个模块进行,每模块都采用五级制评分,在四个模块中以个人最擅长,并且能力最强的评价模块成绩作为本阶段的总成绩,这样就能够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特长完美结合,又能把实训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与考核评价相结合,并且在这个环节中只要学生能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也会提高自己的工程能力。最后,还要让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

四、结语

我校已开展“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活动近十年,探索出了一条基于创新能力的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实训新模式,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每位学生都基本掌握了一般机械产品的研制过程,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实现与企业用人要求“零距离”融通,同时培养了学生科学、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学生毕业后的求职能力。因此,近年来,我校机械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这样的就业率也一直处于我校各专业的前面,也证明了我们教学改革目标的正确性,培养的学生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某些方面需进一步完善,如课题能够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或技改相结合将更具价值和工程实际意义,部分课题创新显得不足等。

总之,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践,实现了产品设计、零件设计、加工制造和装配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了大型综合实践的适应性和综合水准,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相信,一定能培养出满足企业要求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新型机械相关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建华.重视工程教育,提高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25-127.

篇10

名:

别: 女

婚姻状况: 已婚

族: 汉族

龄: 24

籍: 福建-龙岩

现所在地: 广东-深圳

高: 158cm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求职意向

希望地区: 广东-深圳

希望岗位: 公司文职类-其他相关职位

物流/采购类-物流调度员

寻求职位: 采购文员、PMC文员、跟单

教育经历

2004-09 ~ 2007-07 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管理 专科

培训经历

2009-06 ~ 2009-09 新生代人才培训 ERP采购管理

工作经验至今5年0月工作经验,曾在2家公司工作

**公司 (2011-05 ~ 2012-09)

公司性质: 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 其它生产、制造、加工

担任职位: 采购文员 岗位类别: 物流专员/助理

工作描述: 1、下达日常订单及作相应登记。

2、每日更新新物料到货情况一览表。

3、对下达的订单交期回复的跟进。

4、采购部文件整理及部门间的文件传递。

5、协助采购员完成价格谈判等工作;

6、月底与供应商对账。

7、部门经理交代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离职原因: 帮亲戚开店

**公司 (2007-09 ~ 2011-04)

公司性质: 外资企业 行业类别: 其它生产、制造、加工

担任职位: PMC文员 岗位类别: 其他相关职位

工作描述: 1、每日报表数据录入,统计,核对,更新。

2、跟进生产发料/废料退料情况。

3、负责部门文件整理,资料发放。

4、在ERP系统里开立、更改、关闭发料单。

5、和相关部门沟通处理ERP相关问题。

6、做每周会议记录。

7、负责PMC人员相关考勤及加班申请。

8、协助PMC经理处理其它相关事宜。

离职原因: 提升自已

技能专长

专业职称: ERP采购管理应用师

计算机水平: 初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 熟练操作,EXCEL/word/PPT办公软件,熟练应用金碟K3/统率ERP系统/用友ERP系统。

技能专长: 有日语基础,学过ERP采购管理

语言能力

普通话: 流利 粤语: 一般

英语水平: 一般 口语一般

英语: 一般 日语: 良好

求职意向

发展方向: 采购相关工作

自我评价

经验方面:做文职方面工作将近5年,熟悉工厂(PMC、采购、仓库、生产等)流程,熟悉ERP运作(已操作4年以上),了解ISO9001运作流程。了解五金/电子生产流程。

本人方面:性格开朗,做事积极主动,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且有条理,口才较好,能和各部门进行有效沟通,悟性较强,学习能力较强,工作上手快,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

新的个人简历模板范例二:姓

名:

别: 女

婚姻状况: 未婚

族: 汉族

龄: 20

籍: 广西-百色

现所在地: 广东-东莞

高: 162cm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求职意向

希望地区: 广东-东莞

希望岗位: 财务/审(统)计类-会计

财务/审(统)计类-出纳员

财务/审(统)计类-会计助理

财务/审(统)计类-其他相关职位

财务/审(统)计类-成本分析/核算员

寻求职位: 财务

教育经历

2007-09 ~ 2010-06 百色 会计 中专

培训经历

2010-05 ~ 2011-07 新活力培训中心 会计专业知识 会计从业资格证

**公司 (2011-02 ~ 2012-04)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行业类别: 物业管理、商业中心

担任职位: 客服专员 岗位类别: 客户服务专员/助理

工作描述: 1、负责公司前期各项物业服务工作的推动与跟进;

2、负责对日常区域进行不定时检查,并及时提出建议和意见,及时解决突发性的工作;

3、客户对公司服务引起的建议、意见、咨询、投诉等相关问题给于相关解决的方案

4、负责公司仓库的管理、维护;

5、不定期的对客户进行服务调查工作;

6、公司领导分配的其它工作;

**公司 (2009-09 ~ 2010-08)

公司性质: 私营企业 行业类别: 批发零售

担任职位: 会计文员 岗位类别: 会计助理

工作描述: 1、客户每天传真过来所要购买的物品信息一一整理再复印给每一位采购,自己备份;

2、每天对采购前一天已购买的实际物品与数量录入电脑,再输入物品的单价算出总价存档;

3、将业务员及管理人员用于作中开销的发票整理并保管做为原始凭证;

4、每天对已回来的整套税务单据进行检查,入档做出明细表并复印备份,原件交由相关责任人;

5、每天对办公用品库存情况进行核实,掌握库存量确保办公用品不会出现紧缺的情况;

6、月初必须做好上月所购买物品数量及卖价的汇总及明细表,检查核对无误后打印交给相关人员再转交给客户;

7、月初做好员工考勤交由相关会计人员;

8、配合会计人员及上级领导分配的其它工作;

离职原因: 更换工作地点

技能专长

计算机水平: 中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 计算机word,Excel,金碟财务软件,数据库等软件熟练。

技能专长: 除了对计算机一些基本软件熟练,最主要的是账务会计专业知识也比较熟悉。

语言能力

普通话: 流利 粤语: 较差

其 他: 汉语

求职意向

发展方向: 本人学的是会计专业,熟悉文秘的相关工作及电脑知识及财务知识,还在深圳市参加会计培训考取会计证,希望能从事相关的工作发挥所学到的知识,在财会方面能有更大的进步。不求能有多高的薪水,只希望能有一个发展的空间。

其他要求: 给我一个机会,希望把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企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自我评价

熟练基本电脑知识、财务会计知识、金碟财务软件、爱好学习与人各蔼共处,原则性强,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工作认真负责能积极完成上极给予的任务、很注重在实践中寻找和总结做事技巧,以提高做事效率。

新的个人简历模板范例三:姓

名:

别: 男

出生日期: 1988年02月

婚姻状况: 未婚

口: 河南省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团员

历: 大专

毕业院校: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时间: 2009年07月

所学专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外语水平: 英语 (PETS-3)

电脑水平: 熟练

工作年限: 5年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部

单位性质: 不限

期望行业: 机械制造、机电设备、重工业

期望职位: 机械工程师、机械设计师

工作地点: 杭州市

期望月薪: 不限/面议

教育经历

2007/09--2010/07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专

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公差,机械加工设备,机械夹具,冲模的设计与制造、塑胶模的设计、PLC、单片机、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加工设备与自动化等。

工作经验

2013/03-至今: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电子/半导体制造

公司规模:5000人以上

设备研发部 机构研发课工程师 主管以下

工作描述及业绩: 1.负责PCB光板自动化贴标设备、摩托罗拉掌上电脑按键自动测试机台、光学检验仪及自动化测试设备(ICT、ATE飞针测试)。 2.设计人员工作分配与绩效考核。

2010/10-2013/03: 苏州××清洁器具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机械/机电 公司规模:500-999

技术开发部 机构研发工程师 主管以下

工作描述及业绩: 主要负责使用PRO/E进行美国伊莱克斯、泰怡凯、韩国LG吸尘器的外型及结构研发,模具跟进及吸尘器测试相关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开发验证,SOP、SIP的制做及BOM清单的编写,产品的包装设计。

篇11

机电设备准确的安装与调试工作是确保控制设备正常运转的基础。大型机电通常体积庞大、配套机组和附属设备多,而且技术难度高,安装和调试步骤也较复杂。笔者以多年来在公司担任机械设计工程师的工作经历为例,浅析做好安装调试工作需要完成的几方面的工作。

二、安装调试费用的预算

机电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过程都会产生相应的费用,在机电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开展前做好费用的预算是安装和调试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必要条件。以笔者2007年在参与完成岩谷气具(珠海)有限公司燃气自动化设备为例,安装调试费的预算用主要包括:安装费、调试费、和其它费用的预算,其中安装费是整个安装调试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安装费

木材、铁丝、铁件、水泥、青砖、中砂、片石等都是砌筑上料台所需要的材料,安装基座、吊装设备、小型机具和人工使用量等这些都是机电设备在安装时会产生费用的因素。在进行安装费用预算的时候应结合待装机的实际情况和上述因素,参照工程预算额定的基价,计算其费用。

2、调试费

机电设备能否正常运转,相关的调试工作也是不可或缺的。调试的过程中也会有相应的费用产生:机电设备运行的动力燃料费,提供加工的工程材料费,配套机械费,人工费,管理费等。除此,对除此使用的进口机电设备,一定时间空载、负载和连续、间断的生产考核是必须经过,工程材料更要注意准备充足,工程燃料费需纳入预算费用。各项费用要按照各自的单价和用量计取。

3、运输费

除了安装费和调试费以外,运输费也在整个费用支出中占有一定比例。机务部门应根据大型机电设备的体积、解体装运对象的数量和质量,安排不同运输能力的车辆,并确定各种运输车辆的车次。然后,按相应运输车辆的吨公里运费、被运物的搬运历程计算运输费用。也可根据运输车辆的台班费定额和使用台班计算运费。在预算运费时,还要考虑计算装卸、捆扎等人工费用。

4、其它费用

主要包括设备初到时的看管费、管理费等。这些费用的预算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三、机电设备的安装

机电设备的安装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涉及到工业、民用、公用工程的各类设备、电气、采暖、消防、通风、给排水、通信和自动化控制等系统的安装。安装过程中,常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新兴技术。大型机电设备对吊装、检测技术、装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现今的安装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革新、提高。机电安装工程常作为整个建设工程的一个部分来进行,因此,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机电设备的安装具有很高的重要性,需要提高机械设备安装的重视程度,严把质量关,完成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

就笔者工作经历而言,曾于2006年参与完成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继电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设备的开发设计和加工制作工作,当时的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共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基座安装、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安装施工。

1、基座安装阶段

机电设备的机电安装时,先要合理设置设备安装的位置和周围的布局,布局好相关的机械配置及车辆通道、上料台等设施,适时地进行调整。机电设备的组合配件往往复杂而且数量很大,需要进行放线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安装才能保证设备的顺利安装和运行。

2、安装准备阶段

机电设备安装进入准备阶段后,工程管理人员负责按照顾客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开工和竣工时间,根据工程量及施工设备情况配备工作人员,制定安装网络计划。在设备安装前,要对设备及其外观的质量进行检查,比如焊接件之间有无裂缝,螺母、螺栓等有无松动、管道接头之间是否牢固是否安全等情况。另外,工程管理人员应划定安装人员的工作区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等工作。还有,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技术、设备、材料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的重视。

3、安装阶段

这是保证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的重要阶段,其中施工设备、材料、施工方法、施工人员、外界环境等都是影响安装质量的因素。因此,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制定有效的安装措施进行设备的安装。(1)随时检查设备质量, 例如燃润油及水、气的储量及管道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气,电路布线是否整齐,绝缘性能是否良好,测量工具是否精确,在工艺文件中编制关键工序控制点表,列出重要的控制参数和控制内容。(2)做好安全防卫工作,安装现场派专门人员负责,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工作人员要带好安全帽,安装工作要循序渐进,按设计顺序进行,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3)人员分工和协作要进行合理安排,以便于提高安装效率。安装完成后需要对机电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检查,并及时进行处理和完善。

四、机电设备的调试和验收

机电设备的的调试和验收是确保控制设备正常运转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曾于2005年7月至今,长期担任机械设计工程师,从事机电自动化设备设计,并负责机电设备调试和验收相关工作,对机电设备调试和验收的必要性深有感触。

1、机电设备的调试过程

安装完成的大型机电设备还需要进行调试,原因是机电设备在出厂时一般都无法进行总装和负荷试验,有的使用过的机电设备,在拆卸、搬运、再安装后改变了原始的安装面貌,因此都需要进行及时的调试。除了初次使用的大型机电设备在解体装运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所有更新、改造、新增、大型或中型的机电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调试都是必不可少的。调试前,首先检查机电设备安装是否完整,是否合理,是否安全、是否有渗漏痕迹等等方面。这样能确保调试工作能够顺利、安全地进行。机电设备的工作质量、可靠性能、操作性能、经济性能是调试工作的主要内容。考核时,为了能直观准确地检验机电设备是否能达到工业化生产技术条件的要求,我们应该在施工现场进行空负荷和负荷试验。参加调试的机械技术人员和随机操作人员在调试工作过程中应主动了解设备的现实技术状况、操作控制方法、调试的程序,做到时时到位,切实负责。调试过程必须由机械技术人员现场进行笔录,切实保存原始记录,在日后撰写技术报告、操作机电设备、解决留问题中能够起到提供重要的依据。

2、撰写安装调试技术报告

撰写安装调试技术报告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这份报告的作用是:是大型机电设备初次安装调试后进行技术、资产及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是设备运行后检查机电设备的依据。技术报告应能够达到还原技术人员安装、调试现场的真实性,报告和实际得出的结果也应一致。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报告属于科技文件,内容精、深、专、细,是十分重要的文件。在撰写报告时,也有相应的要求,不同于一般的论文,需做到有主有次、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在技术报告的结尾处,需向安装调试工作的以及支持、帮助或者知道的人员和部门致谢,这样同时也是对安装、调试过程中的相关人员和部门的工作和成绩的如实记录。

3、技术验收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结束后要进行技术验收和总结。大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完成、生产考核合格,经济和技术性能符合订货合同的规定指标,并且具备工业化生产条件,符合这些条件才是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成功的标志。技术验收和总结的主要内容是:对安装调试技术报告、设备有关文件、单证、资料的审查和现场进行考查后,决定是否通过技术验收。通过后,才能办理资产、财务手续,交付使用。否则,无法入账和投入使用。要认真总结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并认真总结。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责任分明。在有效期内妥善解决相关的索赔事宜。

五、结语

就笔者多年来一直担任机械设计工程师负责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管理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安装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机电设备从安装到调试到最后的投入使用都必须由一个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对设备的安装、调试到最后的技术报告,交付使用进行全程管理和控制。机电设备技术安装过程是一个多工序、多系统的复杂过程,我们应严格按照规章和标准进行每一环节的操作和实施,确保机电设备的顺利安装完成投入使用,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进步总结,并致力于机电设备技术安装工程的逐步完善的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张炜. 浅谈大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

篇12

作为文理见长的浙江师范大学自2004年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来已有两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既要发挥文理优势,同时适应工科和社会对用人的需求,本文通过浙江师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两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分析和总结。

1 当前毕业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学校和学生对毕业设计要求不高,经调查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产品不多、质量不高

一方面,由于毕业设计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而这学期学生一般忙于找工作,对毕业设计穷于应付。第二毕业设计学校一般只作为一门课程解释,没提供经费支出,许多学生因经济原因,只能放弃产品制作。第三学生平时学习基础不实,自扩大招生规模以后,学生总体素质普遍下降,学习主动性普遍不强,平时的学习如制图等课程不够扎实,设图制图、创新等能力不强。

(2)把关不严

新建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有的老师还是首次的指导,对毕业设计要求本身了解不够,经验不足,还有的老师对毕业设计规程研究不够,对学生要求不严,使毕业设计总质量下降。

(3)学生认识不足

许多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只是一种形式,对毕业设计的认识不高,因此平时不认真,时间把握不好,设计进度缓慢,快到答辩时才临时抱佛脚,应付了事[2]。

(4)学生不能深入单位企业,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不能深入到企业基层,做不到较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当前企业需求或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了解。因此做毕业设计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2 解决毕业设计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毕业设计是完成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毕业设计的优劣必将影响培养质量,必将影响学生能否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新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规范的毕业设计管理体系,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2.1 规范管理,严格制度

以专业为单位,成立毕业设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订该专业毕业设计规程和实施意见,负责制订工作计划,组织命题、选题、开题、落实指导教师、检查督促、组织答辩、评定成绩以及质量分析和评价。详细提出规定、要求和备阶段进度表。提倡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应用计算机进行计算、绘图,具体对学生图纸的数量和质量有明确的规定。

2.2 毕业设计过程中,切实把所握各环节

2.2.1 把好选题、审题关。毕业设计题目视专业性质而定,教师出题提倡选择实际题目,可以是机械设计类题目,也可以是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设备调试等题目,更提倡结合教师自己的课题或企业的革新项目,或者是课题中的某个部分,对工科专业提倡制作产品。但题目份量要适当,毕竟要考虑当前学生现有实际,难易程度要适中。过程要完整,要根据教学计划内安排的结业时间使学生能按期完成任务。对教师的题目,由领导小组组织审核。学生在完成过程中确实有困难或不切实际的题目可以换题,但必须经领导小组批准。

2.2.2 把好开题关。建立统一开题制度,要求指导教师在学生选题后下达任务书,包含本题目的目的、要求,包括参考资料、学生搜集资料方法、研究方法以及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的方法。学生按指导教师的任务书写出开题报告,由领导小组确定开题报告的时间地点及分组情况,统一组织开题。开题报告明确研究计划,说明本题目的研究基础、可行性、发展前景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

2.2.3 把好过程关。能否高质量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关键还在过程。整个过程中,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调研到位、教师指导到位、检查到位。在可能的情况下实行集中管理、集中检查、集中设计、集中指导。以便随时了解学生设计的情况,掌握动态。

2.2.4 把好中期检查关。中期检查的任务主要有:任务书、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进展、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等内容,同时了解完成情况,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学习纪律、指导教师的到位情况、毕业设计工作的安排落实及组织管理等。中期检查也要实行学生自查、指导教师检查、专业负责人检查和领导小组检查相结合。检查后要写出书面报告,并提出下一步改进方案。

2.2.5 把好审查和答辩关。毕业设计审查首选由指导教师把关,对学生的成果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写出书面意见,并明确提出能否参加答辩的意见。指导教师的检查还包括对论文的格式的审查,保证论文的格式符合《规程》的要求。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报专家组审查,专业组对毕业设计的内容质量进行把关,包括文字、格式、产品、成果,力求做到文字严谨、格式规范、产品合格、成果创新。专业审查后提出意见,写出评语。

2.2.6 把好材料关。毕业设计材料是学生的成果的体现,也是对毕业设计进行检查的依据,因此,要认真收集并规范管理。总体材料主要包括毕业设计工作日程安排表、领导小组名单、答辩委员会名单、开题报告安排、过程检查材料、答辩安排及相关材料、成绩汇总表、情况分析表、工作总结等。个体材料主要包括封面、目录、正文、产品清单(含图纸、图片)、任务书、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指导记录、中期检查表、答辩资格审查表、答辩记录、论文评审表等。

3 充分发挥人文优势

师范类学校经多年的积累,形成了具有教师教育理念的文化形态,主要表现于人文关怀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发挥人文优势就体现于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要求上。

3.1 对教师的要求

3.1.1 各专业要选派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较丰富的教授、副教授、讲师担任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助教一般不能独立担任指导毕业设计工作。尽可能让老师具备在企业工作、在企业担任顾问,或与企业合作开展研发工作的经历,并在工程合作研发等工作中被证明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担任导师[4]。一般一个教师指导3-5名学生。

3.1.2 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学生,要做到教书育人,全面负责。要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前,把有关参考资料、设计任务书发给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学生课题进行情况,认真指导、严格要求,发现问题,要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为检查学生设计状况,教师在每个阶段均应对学生进行指导,有条件的还可采用“中期予答辩”等方式。

3.1.3 教师要做好答辩前的设计评阅工作,并督促学生做好答辩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3.1.4 以专业为单位成立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会由5~9人组成(个别专业学生人数较多,可设11人),设正、副主任各一名,委员会成员均应由教学经验、实践经验较丰富的讲师以上的教师担任,也可以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具有工程师以上工程技术人员参加。

3.1.5 成绩评定标准及办法。评定成绩依据《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标准》进行。答辩委员会依据每个学生设计(论文)说明书、图纸、指导教师和评阅人意见及答辩小组意见,综合考虑,评定出成绩。评定成绩应做到实事求是,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一般情况各专业成绩的优良率不得超出50%(优≤20%;良≤30)(特殊情况经领导小组同意后可放宽到60%),及格和不及格的学生在10%~15%。

3.1.6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答辩委员会统一向学生公布,在公布前,任何人都不得向学生泄露成绩评定情况,成绩公布之前,应经小组组长审批。成绩公布后,不再作任何变动。

3.1.7 答辩时应做好记录,答辩结束后将记录本交教学管理部门存放2~3年,以便备查。

3.2 对学生要求

3.2.1 虚心向指导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认真查阅国内外先进科技文化资料,刻苦钻研,奋发学习,提倡在完成基本训练的要求下,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2.2 要在教师指导下,按每个阶段的内容和进度要求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不弄虚作假。

3.2.3 毕业论文和设计说明书,要书写整齐、文字通顺、语言简练、条理清晰、图表精确、计量单位规范统一,原理、概念准确。

3.3 发挥团队作用,提高毕业设计成果

征题时可考虑题目整体性,借鉴师范传统人文观念,强化协作意识。开题时允许多位同学选具创新意义同一题目进行研究,也可以让多位选同一项目不同部分进行研究,通过分工合作形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这样有助于培养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有助于发挥集体智慧,对培养人才更有意义。

3.4 延长毕业设计时间。

在执行新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当前就业的实际情况,将毕业设计提前到第七学期开始,提前做好毕业设计的征题、选题等基础工作,指导教师及早制订好指导计划和任务书,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思路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搜集资料,指导学生进企业如何设计调研思路和切入口。

4 结语

毕业设计工作要保证质量关键在教师,根本在学生。因此,要求教师从选题、指导、评分要充分认真把关,严格检查学生的各个环节完成情况,要把毕业设计工作与教师的切身得益挂钩,以引起教师对此项工作的足够重视。对学生而言,既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充分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更要妥善解决社会需求、就业和毕业设计工作的矛盾,确保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参考文献

[1] 王绍兰.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石油教育.2005(1).82.

篇13

机械设计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工作的质量可以直接关系到机械产品的质量性能、研究周期和技术经济效益等。主要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结构、工作原理、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方法、形状尺寸等进行构思并进行分析和计算,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人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根据德国工程师协会文件VDI2225的调查分析,产品设计成本决定了产品制造成本的75%到80%左右,但是仅仅占了产品成本的5% 到7%。

1.常规设计技术及应用

目前各大专院校所使用的《机械设计》及《机械原理》教材是学习、应用、发展现代设计技术的基础,主要讲述的是常规设计技术。

1.1 理论设计

理论设计是指根据长期总结出来的设计理论和实验数据所进行的设计。下面以简单受拉杆件的强度设计为例来讨论理论设计的概念。杆件必须的横截面积可以利用公式直接求解,也可以按其它方法先初步设计杆件的横截面尺之后再用强度计算公式去校核。由于实际情况复杂多变,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安全系数,才能保证安全性。

1.2 经验设计

经验设计是指根据设计者个人的工作经验用类比的办法,或根据对某类零件已有的设计与使用实践而归纳出的经验关系式所进行的设计。经验设计常用于那些像机架、箱体、传动零件的各结构要素等结构形状己典型化而使用要求不大变动的零件。随着设计产品的技术系统越来越复杂,产品更新发展速度加快,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经验类比的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1.3 模型实验设计

模型实验设计适用于一些结构很复杂而尺寸又巨大的重要零件,尤其是一些重型整体机械零件,可以有效提高设计质量。即把初步设计的零、部件或机器做成小模型或小尺寸样机,经过实验的手段对其各方面的特性进行检验,根据实验结果对设计进行逐步的修改直至达到完善。由于这个设计方法昂贵、费时,因此一般用于特别重要的设计中。

2.现代设计技术及应用

2.1 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可以成功地解决解析法等其他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它是建立在数学规划理论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数值计算出一切可能的方案,并在一切可能的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使期望的指标达到最优的设计方法。

2.2 有限元设计

有限元分析技术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新的数值计算方法,是最重要的工程分析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设计在各个工程领域中不断得到深入的应用。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结构离散化并用有限个容易分析的单元来表示,通过有限个节点来连接各个单元,然后根据变形协调条件综合求解。由于节点的数目也是有限的,单元的数目是有限的,所以称为有限元法。这种方法只要改变单元的数目,灵活性很大,就可以使解的精确度改变,得到与真实情况无限接近的解。

2.3 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进入机械工程领域,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零件的可靠性设计。将常规设计方法中所涉及的设计变量如材料强度、疲劳寿命、尺寸、应力等,看成服从某种分布的随机变量是可靠性设计的主要特征。然后根据产品的可靠性指标要求,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得出零部件的主要结构参数和尺寸。

3.现代设计技术与常规设计技术的关系

3.1 产品结构分析的定量化

常规设计技术只能对复杂结构的零部件或整机进行类比或定性的估算。现代设计技术引入了边界元及有限元方法,可实现对任何产品结构的定量化分析。

3.2 产品工况分析的动态化

常规设计技术对产品的工作状况仅限于动态的估算和静态的计算。而现代设计技术中的动态设计方法可以同时利用实际工况相符的数学模型与理论和测试数据建造,在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预测出产品的动态性能和改进效果。

3.3 产品质量分析的可靠性化

常规设计技术中采用的安全系数法仅仅依靠经验,不能定量给出产品质量的可靠性预测。而现代设计技术中的可靠性设计法基于概率论建造模型并进行分析计算,把零部件或整机的各种具有离散性的性能参数均视为随机变量,从而定量的做出产品质量的可靠性预测。

3.4 产品设计结果的最优化

常规设计技术比较依赖设计者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主要通过近似系数、经验公式或类比等方法进行校核、设计。而现代设计技术中的优化设计法是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和设计目标构造数学模型,应用数值计算方法和数学规划理论,通过计算机求得最优化结果。

3.5 产品设计过程的高效化和自动化

常规设计技术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重复性高,但是设计方案却不一定最优。而现代设计技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均是教会计算机,让计算机去完成,从而为实现制造的自动化做好了准备,并且实现了设计过程的高效化和自动化。

4.现代设计技术与传统设计技术的关系及比较

现代设计技术是相关科学技术综介应用于设计领域的产物,是传统设计技术的延伸与发展,它使常规设计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传统机械产品设计也称常规设计,是一种以低压控制和强度为中心的经验设计、安全系数设计、类比设计。而现代机电产品设计方法则在注重产品整体功能基础上,以现代设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工具的一体化系统设计,强调创造性,这种设计小但可以大大提高设计的质量、精度和效率,而且可以将产品的经济性、适应性、可靠性统一起来,从而高效率、高水平地设计出市场欢迎、性能优良、效益显著的新型产品。

从常规设计方法到现代设计方法有以下转变:从静态分析道动态分析,从定性分析道定量分析,从安全性设计向优化设计,从手工计算向自动设计计算等转变。

5.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