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学生在正式学习本节课程之前,已经学会了部分知识,比方说网页浏览、下载等等,对于互联网络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设计思想
首先,我要引导学生分析常用的信息交流手段(如电话等),找出它们的优点和缺点,特别是找出这些手段无法达到而只有收发电子邮件才能完成的信息交流的任务(如发送图片和视频等),由此促使学生对学习Email的兴致得到全面提升。
之后,对电子邮件的相关概念以及格式做出相应的讲解,促使学生从感性方面来认识电子邮件,对其格式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为学习邮箱申请和邮件的收发奠定基础。由于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的太抽象,所以不宜马上讲解,待学生学会收发邮件后,再通过探究题来了解它的工作原理。
第三,以本节课程的教学目的为核心,针对学生设计了三大任务、一个探究题目。教师可以事先对学习加以引导,对任务加以分析,比方说对操作流程的适当解析。凭借完成任务,使其学会申请电子邮箱,收发邮件及附件等知识,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其创新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凭借对电子邮件工作流程的探究,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最终,教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归纳,进一步展开详细的解析以及示范,尤其对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需加以深入总结。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如果我们想要与远方的朋友交流信息,有哪些方法呢?
学生:写信、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聊天。。。
教师:那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方法有没有缺点。
学生:写信太慢,打电话费用高,发短信麻烦,网络聊天又必须同时在线。
教师:那有没有一种办法克服以上的这些缺点呢?
学生:用email,………..
教师:如果想给远方的朋友看看我最近的照片或者自己写的文章或者自己家庭的一段DV录像,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用email……….
教师:非常正确,就是用email(电子邮件)。那么怎样用电子邮箱来与朋友交流呢?
这样自然的导入到电子邮件的学习之中。之后,对电子邮件的相关概念以及格式做出相应的讲解,促使学生从感性方面来认识电子邮件,对其格式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为学习邮箱申请和邮件的收发奠定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这一环节之中,为了对学生做更进一步的引导,激发其探究兴趣,针对学生设计了三大任务、一个探究题目,具体如下:
任务一:如果你还没有电子邮箱,先申请一个免费邮箱。
任务二:登录自己的邮箱,给老师或者同学发一封带附件的邮件。
任务三:查收老师或同学回复的邮件,并把老师或同学的邮箱地址添加到通讯录里。
每个任务我都为同学们引路,提示关键步骤地操作,有些操作计算机也会给出提示(比如出现“下一步”字样)。教师展开巡回指导,最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归纳,进一步展开详细的解析以及示范。
探究题目:Email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这一题同学们利用前一节课学习的信息搜索的知识利用搜索引擎来查找相关信息,同时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的过程。
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困难不大,但很容易出现问题。不少学生会问:“附件都可以发送哪些文件”,“什么是抄送?”,“什么是密送?”此时,作为教师,需针对这些问题加以讲解,亦或是让学生自己在网页中搜寻答案。当学生写完一封邮件之后,通常会面临发送失败的问题,作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所在。同时,教师还必须要让学生明白邮件主题的意义所在,要求他们正确填写,不可偷工减料。当发送视频文件,或者是一封邮件之中存在多个附件,通常会出现总容量超出限定的问题,致使邮件发送失败,此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加以解决。
案例解析
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设计三大任务以及一道探究题,让学生有事做,愿意做、会做,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同学之间能相互协作学习。为了完成任务,同学首先会去分析任务,思考用什么知识和通过怎样的操作步骤才能完成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掌握了知识,完成了知识的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篇2
高一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计算机课堂的基础之上,不能够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对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也是陌生的;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更是一无所知。本节课内容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史。②理解信息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教材阅读、小游戏互动、问题回答等形式,知道信息技术的概念,理解信息技术的本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通过阅读教材,归纳提炼主题内容填写表格等活动,加深对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认识信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难点:信息技术的社会功能。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幽默短信:俺村穷,穿衣基本靠纺,吃饭基本靠党,致富基本靠抢,结婚基本靠想;听说你们村更穷,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通过这则短信,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如果在喧闹的城市,通讯靠吼能让对方听到吗?如果在喧闹的大城市,仅仅靠走去办事,是否能达到目的?大城市的治安还要哪些配套措施?
设计意图:短信笑话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并通过问题引出人自身信息功能的不足,从而得出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2.理解、记忆信息技术定义
实例引入: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此定义可以用学生关注的运动会实况录制为例,录制运动会的过程是信息获取;把录制的视频导入计算机并通过视频软件进行编辑的过程是信息的整理、加工;把视频存储在计算机上或刻录光盘是信息的存储;把视频文件发给使用者或上传至网站的过程是信息的传递;学生、家长、教师等看视频的过程是信息的利用。这个过程中使用到的技术和方法就是信息技术。
提问学生:人体信息功能有哪些?相应的信息技术是什么?填充图1。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会的录制和编辑”为例,剖析信息技术定义,以便学生理解。通过填图,让学生理解人体器官、信息功能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关系。
学生看“现代信息技术”内容,通过下页图2加强理解记忆。
设计意图: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对比,现代信息技术的图形化显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虚设情境,引入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在讲解信息技术五次革命的时候,教师首先假设一个情境,如你要给远在外地的亲人介绍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情况,而你们又没时间见面。在不同时期最方便的方法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此例子,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铺垫。
4.学习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
提出问题: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人类是怎么传递信息的?让学生上讲台演示手势传递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让学生认识到没有语言的时代,有些信息是很难准确表达的。由于这种需求,语言相应产生。学生总结语言产生带来的变化及作用。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
互动游戏:教师说出10个词语后,立即让学生复述这10个词,学生抢答,能复述6个或7个的给予加分(截图如图3)。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在教室讲课,正常情况下,隔壁的班级能听到吗?更远的地方能听到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叙述老师刚说过的词语,回答提出的问题,引出语言是受时空限制的,由于这种限制,文字相应产生。学生总结此次革命带来的变化。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用不同的方式写信息技术定义,由两个学生演示,一个用钢笔在纸上写,另一个在黑板上用粉笔写,看谁写得最快。
设计意图:通过此活动让学生看出在黑板上写比在纸上写慢,明确由于写字工具的不便,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相应产生。
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当时写文字的载体是什么;教师还可以适时插入一段有关活字印刷的发明过程,最后由学生总结此次革命带来的变化。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问题引入:①古代打仗,为什么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②《亮剑》里的李云龙攻打平安城,大获全胜,为什么不请示完上级再攻打?如果等请示完再打,结果会怎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回答,得出由于信息的传递速度慢,有了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的需求,在这种需求下,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相应产生。学生总结此次革命带来的变化。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没有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神舟七号是否能发射?为什么?
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学生讨论,并引出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发生。学生总结此次革命带来的变化。
5.根据表格内容归纳总结,知识升华
学生总结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特点并填写表1。
6.总结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如表2)
设计意图: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内容不多,大部分内容能够自己看懂,所以让学生来总结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疑难的知识点,如数字化、多网合一、构件化等,教师适时以实例给予讲解,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7.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教学网站评价加分
由于这节课在班级进行,我拷了一个随机显示学生名字的程序,学生名单已经提前录入此文件中。点击“转动幸运”, 学生的名字就会陆续在上面闪烁,然后点击“抽取幸运”,抽到谁就由谁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给予加分奖励。课堂上不同的问题,有抢答和必答加分项目,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分不同。然后把分数加到“教学评价网站”,以个人和小组形式体现。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起到引导学习、提出问题、解决疑难等作用。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本节内容,回答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互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联系实际,深刻理解和消化本节所学内容,学习效果很好。
1.创设贯穿学习内容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以一个和“信息技术发展”有关的幽默短信导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又渗透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作用。在讲信息技术五次革命时,虚拟了一个情境,这个虚设贯穿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不知不觉了解到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中心内容。
2.实例引入和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思考
本节课内容在涉及难懂定义的时候,以学生熟悉的实例透彻地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定义。在讲第四次和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时候,分别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导入。实例和问题的使用,使学生对定义和每次信息技术革命理解得更透,领会得更深。
3.互动小游戏,引发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
篇3
一、试题原题及出处
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选择题部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忠信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0-11题。
2.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江苏卷)选择题部分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移示意图。回答ll~12题。
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江苏卷)选择题部分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3~4题。
试题分析
考点: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数字地球的含义。
考法:(2011北京卷)本组题考查的是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10题以地理信息技术图为情景,考察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城市交通和城市功能分区。遥感技术只能显示瞬时交通状况、全球定位系统只能做到对事故地点的准确定位,二者属于数据的采集系统,根据题干可知,该图为“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事故次数的统计只能是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的范畴,故选C。11题从图中观察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集中于城市交通干道上,可以看出大致呈环状分布,推断该城市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为城市的主要环线交通快速通道和主要放射状快速通道、普通道路的交叉点上。甲地位于环线,非市中心,也非中心商务区,排除A;乙地为市中心,地价昂贵,不适宜建大型停车场,排除B;对外联系的通道呈放射状,东、西较密集,而不是单独集中于西北,排除C;根据监测点的分布,东部较密集,说明车流量大,商业较发达,得出结论商业网点密度应该东部大于西部,故选择D。
(2010年江苏卷)该题主要考查“3S”技术的各自特点和应用范围或应用领域。要想访问多个国家馆,就要分析各馆之间的距离以及各馆的人流量,分析采用的就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故选择A。
(2013年江苏卷)本组题3题题目较易,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新情境,考查同学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中“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的含义,清楚遥感提供灾区的影像,地理信息系统参与统计灾区经济损失,故选择D。
一、对教学的启示
高考对本内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3S“技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实际应用,难度不大。依据高考试题对应的课标和高考说明的考点,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复习,不局限于课本的知识,预测2014年高考对本内容的考查仍可能以地理信息图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查读图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学关注国土整治、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调查、灾害监测与救援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训练,培养学生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
二、改编依据
1.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2.高考说明要求:
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数字地球的含义。
3.学情:
学段:高三一轮复习课
问题分析:一是我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阐述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目标及途径
1.通过读图,获取图中信息-普通道路,交通干道,交通事故和监测点。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图中信息,该图为“某城市中心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结合“3S”技术的各自特点,事故次数的统计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得出的结论。
3.通过图观察出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集中于城市交通干道上,帮助学生推断该城市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为城市的主要环线交通快速通道和主要放射状快速通道、普通道路的交叉点上。
4.通过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知道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说明审题是得出正确答案的关键点。
四、教学案例
(一)知识铺垫
科学家观测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信息的获取,主要采用了(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2.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采用了(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技术
【思路解析】本题较基础,学生复习“3S”技术的各自特点,找准关键词“上升”和“分析”,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可以获取海平面上升的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幅度作出分析预测。
【参考答案】1.B 2.B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结合下图回答3~4题。(限于篇幅,图省略)
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思路解析】找准关键词“监测变化”和“预测趋势”,对比分析不同时期北极遥感图像,能够监测北极冰川的发展变化。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资料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并进行空间数据预测北极冰川的变化趋势。
【参考答案】1.A 2.C
6.见我国获得的第一张月球表面形态图。“嫦娥一号”卫星获取月球表面形态信息及处理这些信息主要应用的技术是( )
①RS ②GIS
③GP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思路解析】本题较基础,学生通过读图、读题,找准关键词“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嫦娥一号”卫星获取月球表面信息可应用遥感技术(RS);处理所获取的信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参考答案】A
案例分析
例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选择题部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忠信城区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3题。
图中甲在乙的方位
A.西方 B.西北 C.西南 D.东北
2.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3.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地区
A.甲地是城市中信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设计意图】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方位,提高学生图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和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3S”技术主要的各自功能:遥感系统是获取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已有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是定位导航。
【思路解析】该题以地理信息技术图为情景,考察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城市交通和城市功能分区。1题图中找到指向标,按照常规解题思路绘出“十”字就可以判定甲在乙的西南方。2题,遥感技术无法测定监测点的分布,故A错;全球定位系统无法预测交通流量,故B错;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故C正确;该图制作与数字地球无关,道路与监测点是确定的,数字地球技术无法将其互换,故D错。3题从图中观察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集中于城市交通干道上,大致呈环状分布,推断交通事故频发地主要为主要环线交通快速通道和主要放射状快速通道、普通道路的交叉点上。甲地位于环线,非市中心,也非中心商务区,排除A;乙地为市中心,地价昂贵,不适宜建大型停车场,排除B;对外联系的通道呈放射状,东、西较密集,而不是单独集中于西北,排除C;根据监测点的分布,东部较密集,说明车流量大,商业较发达,得出结论商业网点密度应该东部大于西部,故选择D。
【参考答案】1.C 2.C 3.D
例2.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江苏卷)选择题部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184天。见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移示意图。回答4~5:
4.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小亮走进某个国家馆,门口的人流状况电子显示屏主要应用的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设计意图】该题考查“3S”技术的各自特点和应用范围或应用领域。
【思路解析】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多种功能,能够进行线路的模拟及预测分析等,访问多个国家馆,就要分析各馆之间的距离以及人流量,采用的就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数字地球都不能根据人的需求而设计出合理的线路,故4选A,5选B。
【参考答案】4.A 5.B
例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江苏卷)选择题部分: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据此回答6~7题。
6.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设计意图】本组题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新情境,考查同学获取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技术的介绍,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空间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思路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中“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的含义,清楚遥感提供灾区的影像,地理信息系统参与统计灾区经济损失,故选择D。
【知识链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缩写为BDS,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起提供连续导航定位与授时服务。
【参考答案】3.D
知识结构与方法归纳
“3S”技术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篇4
1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要贴进生活”、“英语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英语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为了激活英语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感知吸收和消化语言知识,作为教师我们都应尽可能地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信息技术的出现,无疑给中学英语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因此,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为更好地创设语言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起了重要作用。它能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成为语言交际的直接参与者,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从而真正优化了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例如,“weather” 是英语中必不可少的课题之一,也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what’s the weather like? 在这节课中,教师用课件呈现一张天安门的图片,并与学生问答,同样的方式,教师用课件呈现哈尔滨刮风、杭州西湖晴空万里、悉尼下雪的图片教授windy, sunny,snowy新词。教师领读rainy 这个新词并让学生用这个词来造句。然后教师呈现一张中国地图,并在城市旁边标出天气,让学生两两一组针对地图操练对话并汇报。在这节课中,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这是什么地方,然后再观察说明这个地方的天气并说出新句型。这种运用图片呈现新知的方式,给学生设置了一个学习的情境与氛围,比单独的凭空想象更形象化、具体化。这节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了逼真的情景,将新知单词的音、形、义,词组的表达方式、句子的结构和功能清楚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学生实践和交际能力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的学习,忽视它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与之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我们通过多媒体,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这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性学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如,“Numbers”为了让学生迅速走进“数字”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三个需要利用数字来打电话的情境。此过程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教师较好地把学生的“生活世界”与课堂的“科学世界”恰当地结合了起来。“救护伤员”、“火灾”、“打架”都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场景,而三种情境所需要拔打的电话号码则是本课的教学内容。这三个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既因为能准确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而有成就感,而且也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字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点拔,让学生理解了会用英语表达数字的重要性和数字的实用性。这些枯燥的数字被都这样精心地联系到实际生活当中,使学生在完成语言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进行了情感教育及生活常识的教育。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轨迹识别传感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能够编写出“自动按轨迹行走的循迹机器人”程序并在仿真界面调试成功。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了解轨迹识别传感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图片、顺口溜策略,理解轨迹变量4个返回值的含义并能正确应用到程序编写中;通过任务驱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思维导图策略,理清循迹机器人程序设计的思路,学会综合使用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编写程序,体验和感悟探究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把大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解决问题,培养编程思维;在探索过程中,善于思考和分析,并能归纳总结,体验成功与失败;在与他人交流中,感受创新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轨迹识别传感器4个返回值分别代表的含义;实现循迹机器人的程序设计。
难点:使用多重条件判断让机器人检测轨迹识别传感器的状态,明确左转、右转和直行。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学校正在进行长跑比赛,操场上你追我赶,加油声此起彼伏,好热闹呀!突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运动员——机器人,它也来参加长跑了。)教师请学生观察这个机器人有什么特点。(板书:探秘循迹机器人)
生:机器人沿着轨迹线走。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轨迹线的颜色与周围颜色的差别。
设计意图:通过运动会情境创设,唤醒学生情绪体验,激活学生思维,把学生带入到问题思考中来,引出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点。
2. 任务分析
师:想一想,机器人如何能识别轨迹,从而沿着轨迹线行走呢?(板书:轨迹识别传感器)
师:机器人如何能做到沿着轨迹线行走而不会偏离轨迹线呢?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了解轨迹识别传感器开始。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关键问题,把机器人循迹任务分解为两个子任务,引出新知的学习,为学生探究机器人循迹技术提供方向指引。
3. 自主学习,认识轨迹识别传感器
教师出示自学任务:可以利用微课“认识轨迹识别传感器”、学案或课本P64-P66自主学习轨迹识别传感器。
自学任务及要求:(1)轨迹识别传感器有哪些构成?(2)请说出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功能,并在RC软件界面对模块进行正确设置。(3)轨迹变量4个返回值分别代表与轨迹线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你是用何种方法记住它们的?(提示图片策略和顺口溜策略)
教师提问自学情况。
师:盲道与我们走的道路有什么不同?盲人走盲道时,手中的棍子起到探测障碍物的作用,那么盲人的双脚起到什么作用?它与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功能有什么相似之处?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学习方式、学习习惯、认知风格的差异,提供不同类型的学习支架服务于学生的学。与学案、教材相比,微课通过视频动画更生动、形象、立体、逼真地展现了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体现了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的优势。通过实际生活中盲人走盲道的实例类比轨迹识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加强理解。建议学生用顺口溜和图片策略学习知识,渗透学习方法。通过一道选择题,提醒学生表达式的正确写法,与已经学过的红外避障变量表达式对比理解记忆,厘清易混淆知识点,突破难点。
4. 头脑风暴
怎样编写程序实现机器人沿着轨迹“走”呢?教师请各小组头脑风暴,讨论编程思路,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策略,最后由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各组方案共同点:偏左,则右拐;偏右,则左拐;不偏的话就直行。
师:用什么模块、怎样实现机器人左转、右转、直行功能?(引出高速电机与转弯模块的区别)
教师双手模拟车轮游戏,启发学生如何设置高速电机模块。
(1)下列哪种设置可以让机器人执行右转动作?
A.左速2,右速8 B.左速0,右速10
C.左速10,右速0 D.左速10,右速10
讨论总结出轨迹变量返回值与机器人执行动作的关系。(板书)
(2)当轨迹变量==2时,机器人在什么位置,将如何行动?
A.机器人在轨迹线上,需直行;B.机器人在轨迹线右侧,需左转;C.机器人在轨迹线的左侧,需右转;D.没有检测到轨迹线,需转圈去找。
师生整理总结编程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头脑风暴,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碰撞智慧火花,渗透“先思后行”解决问题的思想。运用思维导图策略渗透学习方法。通过双手模拟车轮游戏,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设置高速电机以实现左转、右转和直行功能,突破难点。通过一道选择题深化巩固理解高速电机设置。最后总结完善思维过程,理清思路,为实施编程做充分铺垫。
5. 程序设计
探究任务:根据任务分析方案或思路,完成机器人走轨迹程序设计。
鼓励学生先独立设计程序。最先完成程序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本组有困难的同学。有困难的同学也可以自行观看微课来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设计程序,发现问题,适时个别评价,并就发现的共性问题进一步讲解。鼓励学生自愿上台演示,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小组内互帮互助,组长起到协调示范作用,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小老师”“微课”策略体现了教学差异分层。微课满足了个体差异化学习需求。
6. 深化拓展
拓展任务:机器人在循迹时,如果前方轨迹出现了障碍物,机器人如何能避开障碍物再次回到轨迹呢?
请同学们尝试修改程序,进入仿真环境调试。
设计意图:任务难度递增,为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深化探究的空间;体现了差异分层、关注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
7. 评价展示
小组代表展示程序及仿真效果,师生评价、组间评价、代表点评贯穿始终。根据小组得分,师生评选出优胜小组;根据个人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设计意图: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团队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自我反思和发展。
8. 课堂小结
师:循迹技术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让机器自动按照指定路线行走的问题,在生产和运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揭秘了机器人的循迹技术后,大家是不是还有很多想法呢?欢迎大家登录班级微博群、微信群或者QQ群,在网上你的观点和想法,和其他同学进一步分享、探讨和交流!
教学反思
机器人程序设计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绝不仅仅是把程序图完成,在仿真界面运行成功就行了。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特别是教给学生在面对陌生领域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呢?本节课不是由教师讲出编程思路,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或者课本思路将程序补充完整,在仿真环境运行成功即可;而是从任务分析展开,引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自主学习新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头脑风暴,将大任务分解为子任务,在此基础上剥洋葱式地分解、分析、解决问题,到最后形成编程思路。之后才是具体的编程实施,注重学生思维训练,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目标的达成。
篇6
一、教材分析
《黄河》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中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了我国河湖概况之后,教材着重介绍了我国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河和长江,但是两条河流学习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长江侧重于水利的开发而黄河侧重于水患的治理。
二、学习者分析
初二学生对地理科学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他们对黄河并不陌生,从所接触的诗文、电影及有关的歌曲中,对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在前两节地形、气候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也已经了解了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作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一是能根据地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人海口、长度、年径流量、流经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二是能分析黄河的主要贡献和存在的忧患。
(二)能力目标。一是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二是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并提出基本的治理方案。
(三)情感目标。一是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奉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二是通过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原因的分析和黄河断流的情况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黄河的现状及黄河的危害,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
针对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上宜采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以活跃课堂气氛。
五、教学程序(截取部分教学实录)
(一)播放视频,激趣引入。播放黄河录像,将《黄河大合唱》作为背景音乐,以雄壮的黄河景象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到黄河雄壮磅礴的气势,在增强视觉感观的同时,也对黄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二)学科整合,丰富情感
(导语)师:提到黄河,我们总会想起黄河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那么,为什么我们把黄河叫做“母亲河”呢?
生1:早在远古时代,中国境内的原始祖先就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
生2:那里气候温和,水文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从各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对黄河的热爱,让学生领略到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气势和英雄气慨,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
师:“母亲河”的称呼倾注了人们对黄河的一往深情,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诗客为了表达对黄河的这份感激,写下了许多隽永的诗句,你能说出其中几句吗?
生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生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生争相回答,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设计意图:在地理教学中整合语文学科,体现民族精神,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人文素养都得到一次升华。
(三)师生合作,探究交流。(过渡)师: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难道黄河之水真的从天上来吗?
接下来便向同学们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并配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政区图”,并用课件展示发源地景观图和发源地的标志,然后用FLASH动画展示黄河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
(播放课件的同时,让学生说出每个省区和地形区的名称)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使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同时,复习和巩固旧知识,温故而知新。
六、拓展延伸,课外探究
篇7
传统计算机教学方法注重讲授,对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锻炼不够,计算机行业的技术更新快,新技术不断出现,技术的种类繁多,所有种类繁多的技术组合在一起,不稳定因素增加,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和极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何谈解决问题呢?如果没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何谈创造性和创新精神呢?因此在校期间就应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
二、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是一种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特点是:这种教学模式极大的丰富了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及实战经验,有利于改进工作态度,提高工作责任心。这种教学形式要求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积极进取精神,不断探究计算机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时刻关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要根据中专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不断地从现代信息技术实际运用中寻求适合教学的例子。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活动始终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地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这种教学形式充分彰显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常常是到倒过来的,学生的自主学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养。而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这并不是说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可有可无了。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案例的设计者,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是教师指导下的探究者,更有利于实现师生互动。学生可以积极参与阅读、分析案例和课堂讨论等学习活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既要选择好切入点,设计好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案例,又要在课堂讨论中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协作,实现生生互动,使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首要任务是编写案例。在编写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高度的拟真性。教师所选的案例既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切合实践需求,既要具有先进性,又要具有真实性,既要和教学内容要相融合,又要体现时代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通过模拟当代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复杂现象来训练学生,对教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最终获得适合学生学习的案例。其二,案例要有启发性,教学案例必须设计好思考题,给学生创设一个思考、分析、挖掘、探索的空间。这种案例提供的情况越有启发性,就越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可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其三,案例要有鲜明的针对性,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总的来说就是要提高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案例能使学生在复杂的问题上进行广泛的思考分析,不断地推敲、归纳、领悟,形成一套独特的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因此,可以说案例教学不是单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这个思考过程正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流程为:
描述案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总结
(一)描述案例介绍案例的来源、意义和学生进行案例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至于案例的详细设计方案可通过学生讨论采用边提问、边描述、再提问、再描述的方法推出,这样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思考。如《A公司按B单位的要求配置了一台电脑》的案例可通过描述B单位的要求、A公司情况、A公司配置结果推出(可最后推出)。
篇8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集文字、图案、音乐、影像于一体,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以多样的方法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带来了光盘、多媒体素材、网络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制作课件,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呈现更多的信息,丰富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习效果。必要时,可通过扫描或者相机拍照把材料呈现在课件上,或者利用实物投影仪呈现在幻灯片上,既方便,又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强化记忆效果与学习效果。
3、拓宽语言知识学习渠道,丰富语言学习资源
在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语言学习资源,可以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有大量优秀的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的专业性网站,我们可以很方便地下载到很多实用的课件、教案等资料,还可以下载最新的CNN、VOA、BBC、CRI等听力材料或一些名人的演讲,非常实用。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整合的案例分析
以下是笔者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英语教学的一个案例。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笔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教材中的材料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了设计与改编。利用音频视频剪辑软件把材料进行处理以适合课堂的使用,缩短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时间利用率。课前的视频材料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利用百度搜索获取的方言音频材料以及童谣等文字图片材料丰富了课文的教学内容,向学生直观地输入了更大容量的信息。利用QQ空间以及Blog又可以将教学效果进行展示,将教学延伸到了课外。
篇9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1/03-0078-02
一、案例教学法简介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环境中学会相应的知识点。案例的设置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
(1)教学案例应该与教学内容具有相关性。选择教学案例应该是为了更好地讲解某个知识,与自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应。
(2)教学案例应该是学习者所熟悉的。在选择教学案例时应该充分了解学习者是否熟悉这一案例,以免陷入无限举例解释的圈子。例如:在《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节课中课本导入环节选择的是杨叔子打猪草的例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猪草,有的学生对猪的认识都不深,面对这样的学生就应该注意改变自己的教学案例。
(3)教学案例最好不要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获取信息的方法,让学生们思考班主任平时是怎样得知学生表现的,并展示了一张班主任从门后面偷看学生情况的图片,这样也许会使学生感兴趣,但是,会不会影响学生对班主任的印象?所以,教学案例还应该注意传递正能量。
二、案例教学法实例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这节课是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然后一一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这样一种先整体后局部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的,其教学目标是:①掌握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能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②学生在获取信息时能够正确地定位信息需求并且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获取到相关信息;③能够正确地评价信息。其教学案例的设计如下。
1.课堂引入
展示诗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找一位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通过这首诗歌说明生活中到处都存在信息,我们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引出本章学习内容为信息获取。
2.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师用“大武汉春秋”这个笑话(易中天和于丹都是在《百家讲坛》上的名人。易中天说:“我出了一本新书,叫做《大武汉春秋》。”于丹却说:“老易出了这本书,我只看书名就知道是本科幻小说,武汉哪里有春秋啊?”)来说明武汉天气变化无常,那么获取明天武汉天气是很有必要的,然后让学生思考获取武汉天气信息可以通过哪些途径。通过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获取信息可以通过看天气预报、看报纸、打电话以及网上搜索等方法,说明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应该学会选择适合的方式来获取信息,让学生回答最想采用的方式,为什么。然后教师总结,引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3.定位信息需求
展示《宫锁心玉》、《步步惊心》宣传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引出穿越的话题,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穿越了会是什么情况?假如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穿越,但机会只有一次,你应该做哪些准备?通过学生的回答(想好自己穿越到哪个时代的哪个时间,什么地点,那个时代的情况,然后再搜索相关信息),教师总结怎样定位信息需求:考虑时间、地点、内容三个方面。
4.选择信息来源
教师提问做好穿越准备,可以从哪些地方获取到信息?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从而引出信息的四种来源:文献型信息源、口头型信息源、电子型的信息源、实物型信息源,并让学生尝试分析各种类型信息的优缺点,教师再总结。最后教师再将话题引向媒体(以电视、报刊、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因特网为核心的新媒体),让学生对媒体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5.确定信息获取的方
教师询问学生:班主任平时是怎样得知你们表现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出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观察法、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网上搜索等。
6.评价信息
教师先告知学生评价信息的几个角度,然后通过几个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信息。其中,以香蕉和苹果的例子(我想要一根香蕉,可是你却给了我一车苹果,然后你说你被自己感动了,问我为什么不感动,我无言以对,然后,你告诉全世界,你花光了所有的钱给我买了一车苹果,可是,我却没有一点点感动,我一定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来说明相同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以《我是歌手》这一热门节目引导学生想想平时是不是收到过“《我是歌手》栏目组”给出的中奖彩信(展示两张中奖彩信的图片),让学生判断信息的真伪,从而引导学生从信息的来源和可信度这个方面来辨别信息的真假;以兰德公司在朝鲜战争中预测到“中国将出兵朝鲜”但美国军方没有采用的例子说明信息是具有时效性的。最后,以孙悟空的图像结束本节课,希望学生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也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学会正确地评价信息!
三、教学设计反思
本设计采用教学案例法,通过生活中具体的、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掌握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的整体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本教学设计也是几经修改,第一次是想通过一个“请带我到______旅游”为话题进行探讨,贯穿信息获取一般过程的各个环节,但发现这样做难度很大,学生兴趣可能也不会很高,所以,又一次修改:通过天气的例子引入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然后,一一剖析各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中使用不同的例子。在第一次讲课后发现学生兴趣不大、配合度不高,又再一次修改,增加了一些比较有趣的话题,尤其是引入了穿越这个热门话题。通过课堂实践发现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教学效果较好。这也说明教学法在设计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考虑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的实际情况,认真备好一堂课,让学生爱学、乐学,这样教师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篇10
本单元话题为“地震”,主要描写了 1976 年唐山大地震,各项语言活动也都是围绕地震展开。本课为第一课时,我把Warming-up、Using Language中的Listening和Workbook中 66 页的 Listening Task 整合成一节课,因为在语言学习环节中它们是语言知识和文化意识的输入过程,并以“地震”为主题来进行听说训练。
(三)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1、语言知识目标(Knowledge objectives)
帮助学生熟悉有关地震方面的话题。
2、语言技能目标(Ability objectives)
培养学生听和说的策略,同时培养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熟练掌握与话题相关的常用词汇与表达,进一步了解应急措施,提高说的准确性、得体性、流利性和连贯性,增强语感。
3、情感态度目标(Moral objectives)
(1)通过与话题相关的音频、视频和图片的欣赏,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养成协作的能力,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3)进行人文主义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养成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关爱社会的精神,并掌握在地震中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4、学习策略目标(Strategy objectives)
(1)通过个人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并在此过程中提高信息的有效交流和处理能力。
(2)通过对课文的听和说的策略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听说课中尽可能使用这些策略,从而逐步提高英语水平。
5、文化意识目标(Culture objectives)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一些知识以及如何自救。
(四)教学策略(Teaching Strategies )
1、创设情境(Situation setting)
在课前给学生播放“汶川地震”的视频,旨在将学生直接带入即将学习的地震的情境中。观看视频的同时,给学生提出相关问题。
2、教学媒体设计(Teaching Medium Design)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选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片,创设较好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信息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能。
3、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s)
采用交际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法,设定小组任务,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分组讨论等方法,开展促进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强调合作探究和独立思考相结合,突出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为主体的合作性学习。
4、学习方法(Learning Methods)
采用合作学习、主动构建的学习方法。
5、辅助手段(Auxiliary means)
使用 Powerpoint 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mp3 等辅助教学。
6、准备材料(Preparation of Materials)
有关地震的音频、视频、mp3 和图片。
7、评价手段(Assessment)
课堂及时评价法:学生对自己本节课的表现做出评价。教师和小组成员都可以在课堂上对某位同学的表现做出评论和评价。采用课堂竞赛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五)教学重难点(Teaching Focuses and Anticipated Difficulties )
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说服对方。
(六)教学过程(Procedures)
Step 1 lead-in (4 mins)
Show a video about Yushu earthquake, and ask students to name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as many as possible.
Aim: To focus the students’ attention on a certain topic and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预设1:在引入环节,通过信息技术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来直接引入话题。
预设2:在说的环节,通过信息技术播放视频,为接下来要听的内容做铺垫。
预设3:在听力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用 mp3 播放录音内容。
预设4:在讨论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用电脑投影要讨论的问题。
预设5:在听力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用 mp3 播放录音内容。
预设6:在说的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用电脑展示要讨论的物品和内容。
预设7:在讨论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有关地震与灾后重建的信息和图片,为讨论的内容做好铺垫。
预设8:在听力拓展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用视频播放从因特网上下载的歌曲。
预设9:在作业环节,用信息技术展示一些有关地震的网站。
篇11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和总目标,要求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信息素养不断提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也提到,学生的学习不是机械的知识积累,而是在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中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重组。学生的学习是自身经验在某种环境中自内而外的构建,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以能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为导引,实现学生学习中的意义建构。而现实的情况大多不是这样,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操练教师指导的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了限制。因此,探索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新方式非常有必要。
在实际网页设计中,点线面的应用十分普遍,尤其是图片的插入,用得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网页的艺术效果和对浏览者留下的观感。《合理运用点线面设计网站首页》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插入合适的图片装饰网站首页,利用各种形状来制作网站的导航。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后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学会运用在Photoshop中外加图片并添加图层蒙版以模糊边缘来装饰首页的主体;②掌握利用Photoshop中的各种形状工具来绘制各种图形装饰首页;③学会外加字体,利用字体来装饰首页。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能通过观察几个网站首页,在教师的引导下领悟点、线、面在网站首页中的作用;②能模仿网站首页例子,运用简单的技术,制作自己的网站首页;③能利用教师提供的视频教程以及操作步骤等资源,自主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在制作网站首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②利用精心的设计和制作的作品,使学生热爱生活。
(2)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插入合适的图片装饰网站首页;利用各种形状来制作网站的导航。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审美观融合到网站首页设计里。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成效受到他们自身的特点、风格和基础等制约的,要想教学有效,就应该关注教学对象——学生的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广东省一级学校高一的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较好,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字及图像加工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利用Photoshop软件加工处理图像信息,Photoshop运用有一定的基础。学生经常上网,对网页并不陌生,对这部分内容也比较感兴趣,但对如何制作网页还不是很清楚。
3.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为实现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所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分析教学内容的目的是规范学习内容的宽度、深度,及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等。本课的教学内容为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的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中的第一部分“信息集成”里的“开发制作阶段”第一课。信息集成这部分的内容主要讲的是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包括选题立意阶段、设计规划阶段、开发制作阶段、评估测试阶段。本章书是以制作网站为例,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信息集成、和交流的能力。本课是开发制作网站的第一课,让学生用Photoshop软件设计网站的首页。
(三)教学策略选择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实现不同的教学成效采取的手段和方法。本课中主要采用如下策略,也包括教学媒体的选择。
策略一:范例引入、激发兴趣。找了几张合理运用点线面设计的网站首页图片作为范例,引导学生如何设计网站首页。
策略二:自主探究。教师把本节课的知识点的主要操作步骤都做成视频的形式,放在教学网站上,供遇到困难的学生自学探究。
策略三:任务驱动、实践创新。本课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网站首页的创作,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是根据学习目标对教学活动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判断与学习导引,并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的活动。在本课中网站首页评价指标项主要包括:①能把图片放入首页中,并进行模糊处理与背景相融(20分);②能运用形状工具制作出美观的导航(20分);③网站标题美观大方(15分);④能运用各种元素装饰首页,达到整个页面的平衡美观(15分);⑤风格统一,与网站主题内容匹配(15分);⑥界面美观、布局设计独到,富有新意(15分)。评价方案与标准提前告诉学生。评价实施采用“网络教学评价系统”。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
三、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检验信息技术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效果,笔者选择所在学校高一年级的若干个班级进行了教学实践,本次教学实践在多媒体课室进行,时间为一课时40分钟。笔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自然观察和提交作品的方法,并对学生的反应进行了现场记录。教学实践结束后,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和几位听课教师进行了交流,听取他们对教学实践的反馈意见和建议,通过课堂上对学生行为的观察记录,以及和教师的交流与对学生的访谈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教师设计的问题有几大特点:第一,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第二,难易适中,学生觉得和自己已有知识体系有关,学生不会觉得太难,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在一节课40分钟内,学生的注意率都比较高,达到85%以上,说明本次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引起学生兴趣,有效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在课题引入时,教师展示两组网站的首页进行对比,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美化好的网页更能让人赏心悦目,增加访问量,让学生有美化网页的冲劲,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后面的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学生大都能够做到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得也比较热烈。但由于学生存在着知识的差异性,教师及时针对这些学生进行指导,基础较好的学生继续探究后面的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保持得很好,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访谈,学生和听课教师认为这种方式很新颖,学生比较感兴趣,注意力集中,高效地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探索打下基础。
总体上来看,学生对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非常满意,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了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学生对是否有助于理解知识和技能掌握等都持肯定态度。另外,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程度分层次教学,设计简单图片处理例子,让学生易于模仿,并加以引导和帮助。综合观察访谈和作品提交情况可以看出,本节课问题情境的设计比较合理,课堂教学也比较成功,学生基本学会了如何用photoshop处理文字、小图片或形状工具等,学生也掌握了网页排版和美化的方法与技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审美能力,可以把自己的审美观融合到网站首页设计里。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动手实践的快乐中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卜湘玲.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述评[J].太原大学学报,2005,(9).
[2] 李伟.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篇12
案例:打印出如下的菱形图案
*
***
*****
*******
*********
*******
*****
***
*
互动教学过程:
(1)教师给出任务,并请学生思考、交流、讨论,给出程序。
(2)有学生给出【程序1】:
Print Tab(5);"*"
Print Tab(4);"***"
Print Tab(3);"*****"
Print Tab(2);"*******"
Print Tab(1);"*********"
Print Tab(2);"*******"
Print Tab(3);"*****"
Print Tab(4);"***"
Print Tab(5);"*"
(3)教师请其他学生评判【程序1】,并说明理由。学生的共识是反复使用Print语句,非常麻烦。有学生联系教材上等腰三角形的打印思路,想到用“嵌套循环”的方法。给出不完整的【程序2】:
For i = 1 To 9
Print Tab(???);
For j = 1 To ???
Print "*";
Next j
Next i
(4)教师总结学生的意见,并进一步表明,下面的任务就是找到i值与起始位置、“*”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即:
i:1 2 3 4 5 6 7 8 9
起始位置:5 4 3 2 1 2 3 4 5
“*”的个数:1 3 5 7 9 7 5 3 1
(5)学生研究这些数字关系,发现很难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困难之处在于起始位置和“*”的个数都是对称变化,而i值不是。但i值是可以自由设定的,那么,能否让i值也对称呢?有学生考虑让i值的范围为[-4,4],则Abs(i)为一组对称的数列。即:
Abs(i):4 3 2 1 0 1 2 3 4
起始位置:5 4 3 2 1 2 3 4 5
“*”的个数:1 3 5 7 9 7 5 3 1
(6)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很容易找到i值与起始位置之间的关系:
起始位置 = Abs(i)+1
这样,【程序2】可以完善为【程序3】:
For i = -4 To 4
Print Tab(Abs(i)+1);
For j = 1 To ???
Print "*";
Next j
Next i
但此时仍旧看不出i值与“*”的个数(即内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
(7)在教师的帮助下,借助另一组单纯的对称数(n)找两者的关系。即:
Abs(i):4 3 2 1 0 1 2 3 4
“*”的个数:1 3 5 7 9 7 5 3 1
n: 1 2 3 4 5 4 3 2 1
这样可以看出,
“*”的个数 = 2 * n – 1 , n = 5 - Abs(i)
所以,“*”的个数式= 2 * (5 – Abs(i)) – 1
(8)完成程序,【程序4】:
For i = -4 To 4
Print Tab(Abs(i)+1);
For j = 1 To 2 * (5 – Abs(i)) – 1
Print "*";
Next j
Next i
本例是一道理解上比较困难的题目,如果单靠教师讲解,则教学效果不好,如果放手让学生摸索,则很多学生会无功而返。而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集全体师生的智慧,随时互通信息,相互提高,相互补充,寻求最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案例中,正是不断有学生提出方案,又不断有学生提出修正意见,才能让全体学生一起到达解决问题的成功彼岸。整个过程是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是对以往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之间信息、情感的交流过程。
恰当把握教师的引导度是互动式教学成功的关键。缺乏教师的引导,学生可能进入误区而难以自拔;教师过分引导,又会阻碍学生的自主研究。在本案例中,当学生的思路畅通时,教师只作信息的接收者和复述者;而当学生陷入很大的困境,或研究方向出现混乱时,教师才给予恰当的提示。提示的情况视学生研究的情况而定,换句话说,学生的研究情况决定了教师的授课内容。这种师生互动,既保证了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又让学生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力。
在本案例实施后,有位学生并没有限于课堂上的结论,而是继续思考并提出了新的思路,他认为用内层For-next循环控制“*”的个数本身就很麻烦,而干脆改用String()函数就简洁得多,他给出了令人吃惊的【程序5】:
For i = -4 To 4
篇13
1 案例教学法遵循的原则
案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实际的案例来训练学生,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及视野,强调学生动手实践,案例的选择在教学中是十分关键的,这关系着是否能顺利完成教学的基本条件,因此案例教学法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教师从理论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依据来精选的典型案例能决定教学效果,还要明确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的水平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其次案例的覆盖面广,不仅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还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如恰当选取Excel中数据分析、图表处理的应用性案例来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 案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是为教学服务的,能够依据教学目的有计划进行,围绕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完成的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课堂教学为主,从课前准备、课堂实践、课后巩固三方面对案例教学的实施进行分析。
2.1课前准备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就应精通案例材料,对其有一个完整的把握,掌握案例主题,了解相关背景信息,还要预测学生会如何看待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要选择对学生有挑战性的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确定案例教学的重难点,制定教学计划及具体实施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确立关键问题并制定备选方案等决策能力。学生的课前准备也很重要,在课前就应充分研究案例并进行分析,组建小组讨论案例,注重如何实现并完成案例,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要求提高,体现更强的自主性。
2.2课堂实践
案例教学有相对稳定的操作模式,在课堂实践中的每个环节教师都要实时发挥引导、组织者的作用,保障教学的进行。首先通过各种方式将精选的案例展示出来,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指导学生讨论交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形成多项思维的空间。在学生进入案例情境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让学生自主独立地深入案例,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处理案例中遇到的问题,再通过全班交流,小组汇报分析结果,最后教师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归纳概括相关知识,总结评价,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分析案例、合作意识、拓展思维等能力,同时能督促学生能对知识点进行应用,能够查漏补缺,学以致用。
2.3课后巩固
案例教学法还包括课后巩固及教学评价,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案例分析到位与否,学生参与度如何,讨论的效果是否深入,评价是否科学等等,并进一步收集相关案例并生成分析报告,对学生课堂学习后完成的作业进行评价。课后为学生布置习题用以巩固案例教学的效果,对课堂上的学习再次进行整理补充,强化知识点,能加强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形成讨论交流的技能,受用无穷。
3 总结
信息技术是技能性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最为恰当,所采用的案例也必须具有使用性,案例设计要循序渐进,让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能解决信息技术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接受案例知识,并能通过其他多渠道进行自主、创新性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友良.利用案例进行新课程教学的体会[J].科学教育.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