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煤炭企业安全发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煤炭企业安全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煤炭企业安全发展

篇1

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和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安全发展。安全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安全是社会进步、文明标志,安全发展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条件,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安全,企业和谐无从谈起。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安全工作是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如何搞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这一问题我谈几点建议。

一、领导高度重视,各方齐抓共管,是安全发展的关键

搞好安全生产,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加强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各个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领导班子都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做好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把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安全形势,认真研究安全工作,真正做到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尤其要明确领导责任,健全责任制,真正做到有人管、有人抓。

搞好安全工作,必须特别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安全工作是全方位、全过程、全人员的工作,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紧紧靠安监部门和安检人员去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由党政工团组织齐心合力、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全体职工协力相助。

二、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是安全发展的根本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意识的存在会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到巨大的促进和阻碍作用。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以“预防为主、预防为上”的方针进行,即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解决措施、进行有效防范或制止,不能坐等事故的发生,再就事论事的进行认识、教育。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安全,首先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才会有他们的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在安全管理当中,提高安全意识、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具有对施工安全的自觉能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常言道: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企业颁布的安全制度,就是保证安全生产的“规矩”,有了规矩就要严格执行。企业落实安全制度不是只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入脑入心,落实在行动之中,渗透到员工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使执行安全制度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和习惯。当“习惯成自然时”,安全制度就真正落到实处。

三、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制度,是安全发展的前提

第一,“全”字当头,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制度是行为的规范。只有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违章必查、违章必究,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有了章程,检查执行有了依据。

第二,“严”字当头,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最难得就是“严不起来”和“落实不下去”,致使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变形、走样,特别是在安全周期延长,安全压力有所下降的时候,安全与生产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重生产轻安全的就会逐渐显现,这往往成了许多事故的根源。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要狠抓一个“严”字,严制度、严标准、严明劳动纪律。特别是对那些日常违章人员,在对其做到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曝光、经济重罚等措施,督促本人增强安全意识和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坚持各级管理人员现场值班制度,如不能做到,不论涉及谁,都安规定进行考核和奖罚,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要把安全质量标准化贯穿到生产管理现场的各个环节,覆盖到工作质量、管理质量的各个方面。坚持高标准,把安全管理落实到公司决策、执行、监督、考核、惩罚等各个层面。

四、严格检查,精细管理,是安全发展的基础

第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时发展和消除事故隐患、落实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是发动群众参与安全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安全检查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安全检查中,应采取经常性和季节性检查相结合、群众性检查和联合性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第二,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严惩各类“三违”。长期以来,煤炭行业从在粗放管理,认为煤矿碰手碰脚,在所难免;零星事故在所避免;对生命漠视,对责任事故处理轻描淡写,完全不符合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精神实质和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嘱托。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严惩各类“三违”对各类隐患排查力度责任人和“三违”人员,一旦发现安全重大隐患或事故,严格追查分析、严格责任落实,严格要按照企业法律法规严肃查处,绝不姑息迁就,敷衍了事。

第三,强化细节管理,从小事着手,实现安全全过程、全方位控制。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做到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细节影响大局,落实决定成败。要想达到这一标准,就必须求真务实地抓住细节、责任到人抓落实,善于从具体工作、具体环节抓起,以具体求深入,找问题根源,细处入手,以务实求落实,并全过程,全方位地紧抓不放,一抓到底。管理不是单一的而是全面的管理;发展也不是片面而是安全发展。强化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更重要是24小时起作用。强化系统管理,主动去识别新的危险,制定积极主动的预防和应急措施,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工作要常态化、规范化,理解要明确,行动要坚决,执行要到位,那就是:抓安全工作在时间层次上要坚持警钟长鸣,常住不懈;在具体细节上要坚持见微知著,细处入手;在执行效力上要坚持长期一贯,不达目的不松手。

五、加大安全投入,提高装备水平,是安全发展的保障

篇2

一、煤炭企业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

(1)员工是安全法规及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每个干部职工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不尽相同。他们对安全操作知识及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的掌握理解能力决定了他们对规章的执行标准和力度。员工安全监督员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前沿哨兵,都是在班组中挑选的精兵良将,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了一定高度,工作中他们会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规范自己的作业行为,为班组成员起到一个良好的表率作用,潜移默化中带动班组成员自觉主动遵守规章制度。同时,在工作生活中与班组成员打成一片,更有利于提高班组成员安全生产的防范意识、安全技能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落实。

(2)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的第一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重点和关键在生产一线,群安员对安全监督检查最具工作优势,因为群安员既是监督员,又是操作员,在自我安全防范上更加主动;而且群安员是跟班作业,可以随时监控安全隐患,使工作更有效率;此外,群安员都工作在生产一线,更了解一线情况,经验更丰富,就像企业的一双双眼睛,把监督的责任和工作岗位相结合,一旦发生异常现象或事故征兆及事故隐患,都能及时报告,尽早处理,有利于第一时间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安全关口的守护者。群安员作为安全工作的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会从自身做起认真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积极倡导按章作业的良好风气。笔者认为,在群安员这个岗位上,应当始终把“五勤”当作自己的工作标准。即眼勤、脑勤、嘴勤、腿勤、手勤,力争避免因为人为疏漏造成的事故隐患。

(4)联系安全与各方的桥梁纽带。 群安员作为班组的安全卫士,不但能够自觉地抓好安全生产,还能够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安全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抓安全与同事、班组成员之间的关系。群安员工作在最基层,便于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群体的实际情况,思想动态,从总体上把握职工群体的变化趋势,积极参与协调企业不同员工群体间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了推动企业生产发展的合力。

二、煤炭企业员工参与安全监督管理的思路

煤炭企业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是职工群众。开展群众安全监督工作,是充分调动全员安全生产积极性,构成严密的群众安全生产网的重要过程;是促进企业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的形成的重要途径。

(1)重视群众安全工作在煤炭企业中的作用。一是群众安全工作的基层性赋予了她广泛的辐射作用;二是群众安全工作的渗透性赋予了她持续的影响作用;三是群众安全工作的直接性赋予了她有效的带动作用;四是群众安全工作的实用性赋予了她可靠的监督作用;五是群众安全工作的密切性赋予了她有利的保证作用。以上这些作用的有效发挥,必将取得任何一项行政管理制度所不及的事半功倍的作用。

(2)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安全竞赛和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在安全宣传教育方面,要认真研究如何做好职工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特别要探索对基层职工安全思想教育,真正把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到每一名职工的思想上,落实到每一名职工的行动中。

在群众安全组织方面,要充分发挥广大群监员、协管员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积极配合行政,认真抓好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特别是要加大对各级行政干部、班组长、特殊工种等现场关键人物的监督检查力度,上下努力,共同把安全工作搞好。

在群众安全活动方面,要组织开展好群众安全工作竞赛,不断丰富竞赛内容,广泛吸引职工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检查,努力提高职工的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能力;要真正把安全工作的关口前移到采掘生产一线,重心下移到区队、班组和个人,努力保证矿区和职工队伍的稳定。

篇3

1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1 档案管理对煤炭企业有一定的生产规划

随着煤炭企业矿井生产的快速发展,煤炭企业的设备也在不断的加强和更新,而对于相关设备的所有规划都必须记录在企业档案中。企I档案管理对资源的投入和支出,以及工作生产量和人员的工作状况可以更详细、更准确的做出记录,是企业建设的依据。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系统性的档案资料,那么企业在开启各项工作都会比较盲目,没有合理的生产依据会造成很多损失,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很重要。

1.2 档案管理规范煤炭企业的考核流程

考核流程是提高人员水平的重要步骤,通过考核可以有效掌握员工的实际情况。比如拟定一份考核内容,包括一些技术理论和实践操作,并提供相应的绩效奖励,对工作认真负责且生产效率高的员工实施奖励制度,同时把技术含量高与有待提高的人员详细记录在档案中。通过档案管理对员工进行考核是规范煤矿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流程。

1.3 档案管理积累煤炭企业的生产经验

煤炭企业的所有生产都应记录在企业档案中,档案管理工作是储存企业技术和产量的有效数据,在一定程度上积累生产经验,可以为企业建设铺垫更雄厚的技术基础。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安全、高效发展,是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为企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有效信息并积累真实的生产经验。

2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管理理念

大多数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认知,在理念上存在很多误区。认为档案管理就是简单抄写大概内容,应付一下就可以了,而忽略了档案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一味的敷衍只会使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松散,甚至逐渐影响安全高效生产的准确率,无益于煤炭企业的发展。

2.2 人员专业程度不够

档案管理人员是很重要的角色,如果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够,就会缺乏一定的管理常识。而很多档案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承担该职位,对企业和员工来讲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由于管理者自身管理意识不够,对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不重视,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2.3 信息水平不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每个企业都会建立档案管理系统,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保存了一些相关信息,不过档案管理的水平却不高。比如,管理部门习惯手写,这种方式只会造成资源浪费,也无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2.4 基础设施不健全

档案管理设施还存在很大差距,其中包括没有专用的档案室,基本都是使用几组档案柜,在一定程度上威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保存性。如果档案不能保存完好,放在潮湿或者狭小的柜子里,档案就会出现返潮、残缺等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导致档案资料不完整,甚至导致工作人员的相关信息缺失,对企业的建设有很大影响。

2.5 管理制度有待提高

由于企业管理者的疏忽,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其中包括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如果相关领导部门对档案管理人员不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那么管理人员就会缺乏管理意识,导致工作上的失误和怠慢,薪资也不会有所提高。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对工作不够热情,对企业的发展就会存在很大影响,因此,必须提高档案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工作意识。

3 加强煤炭企业管理的相关对策

3.1 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安全意识

对档案管理工作加强管理认识,在进行整合信息资料时,要深入了解档案内容,并做出准确详细的记录,如果有不准确的地方要进一步核实。尤其是企业领导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加强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在资金和人员方面给予工作上的大力支持。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对管理工作和生产工作岗位定期检查和监督,通过检查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3.2 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档案管理设施

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一方面可以管理员工,另一方面建立企业威信。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提升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有效方针,通过制度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并完善档案管理设施,引进计算机技术,有效记录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案,通过计算机辅助管理,及时输入企业资料、员工资料以及数据资料,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同时保证煤炭企业档案的安全性,并促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矿井复杂多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要想煤矿企业在矿井安全高效发展,必须要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只有档案管理工作到位,才能对煤矿安全和煤炭企业有所保障。

篇4

1、保障煤炭企业正常运作

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煤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通过安全保障生产,同时也要利用生产保障安全,进而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如果在实际生产中,未做好有效地安全管理工作,煤炭企业将会面临由于缺乏安全体系而导致的各种安全漏洞,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会面临停产、破产,严重阻碍了煤炭企业的正常发展。

2、促进煤炭企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的发展影响到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而影响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如果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不仅会减少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甚至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煤炭开采绝大多数为井工开采,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水灾、火灾、瓦斯等事故频发,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采煤工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加深,粉尘、高温愈发严重,煤矿工人职业病近几年呈现高发趋势,严重制约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煤炭开采工作的安全性,切实保障煤矿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到发展不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促进煤炭企业安全、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安全管理意识缺乏严重制约和阻碍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及发展,有的煤炭企业一味追求煤炭产量及生产目标,将安全管理工作形式化,或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水平达不到设计及实际要求,安全保障措施及制度无法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企业部分安全管理人员认识上存在误区,将本属于安全管理的区域划分到生产区域,进而淡化了自身的安全职责。部分煤炭企业没有严格的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办事,或企业安全管理生产制度不完善。一些从业人员违章操作,安全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屡禁不止,导致煤矿小事故不断,大事故不止。

2、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众多,但在在实际的煤炭安全管理工作中,部分制度过于落后或者可行性不大,同时留有空白漏洞区域,一些问题存在很久难以解决,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转。

同时,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方式陈旧落后,安全管理机构及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对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对好的管理经验一味照搬,缺乏针对性,墨守陈规,对先进的安全管理方式及发展嗤之以鼻,都会严重制约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发展。

3、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是保障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煤炭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只注重形式,不关注成效。同时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跟不上时代需求,缺乏针对性,培训形式单一、枯燥,理论培训多过实践,课堂讲授多过交流讨论,参加培训人员积极性不高,培训质量及效果大打折扣,对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方针不了解,基础理论知识脱离实际生产操作,导致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不断出现安全事故。

三、加强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措施

1、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保障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最重要的就是加强煤炭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因此,煤炭企业管理阶层应该加强对其自身及其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树立“培训不到位就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在做好安全培训的同时做好安全培训档案的建立管理工作,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对安全培训工作常抓不懈。除此之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而是应该将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当中,保障相应的培训资金投入,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注重实操培训。

2、完善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创新企业安全管理机制

在我国传统行业当中,煤矿企业是较为突出的代表之一,其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其安全管理工作又是煤炭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要结合国家关于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及企业自身发展的独特条件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尤其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目标,注重制度的执行与考核,创新企业安全管理机制,积极学习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做到与时俱进。

3、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监察力度

国家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来保障煤炭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及利益。同时还要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监察管理力度,逐渐形成政府监管、部门监察、企业负责、民众监督的多位一体管理体系。

4、加强安全管理预防控制体系的建立

加强安全事故预防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保证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而安全事故预控体系的基础即为安全事故预控系统,经实地调查发现,虽然有的煤炭企业建立了安全事故预控系统,但是其发挥的功能相对较为狭窄。因此,煤炭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预控体系的建立,同时借助现代的计算机信息化的手段,提高预控体系监测事故的准确性,进而减少煤炭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培养专业安全管理人才

篇5

关键词: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管理

前 言:随着当今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煤炭企业自身不断发展进步,企业的市场竞争已经从表面上的产品竞争逐步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理念之竞争。因此,煤炭企业应当大力着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卓越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来展示企业之精神内核,从而大大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我们认为,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塑造繁荣管理的核心理念之一。在此理念基础之上,我们认为,要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建设煤炭企业文化的重中之重

如今,作为高危行业的煤炭企业,其安全文化建设的研究已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研究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直接影响到煤炭企业生产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更是企业社会形象与社会声誉之基础与核心,对“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意义而言,它可谓关乎到煤炭企业之兴衰存亡。

概括地说,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包括煤炭企业及其经营者与从业人员在生产与经营活动中,所应具有的安全理念、安全素质以及安全制度、设施、机制与视觉识别体系等一系列内容。所以,我们认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煤炭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秉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价值理念,采取的一切能够采取的手段与措施,创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的思维理念,拓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和文化建设之行为模式,构建行之有效、全面和谐的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新模式体系。下面,我们从理念、制度、物态、形象等几个方面,浅谈一下煤炭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之构建与内涵:

1.理念文化体系是煤炭企业安全文化之灵魂。简而言之,煤炭企业的领导职工共同信守的安全基本准则与规范、安全价值观和信念,以及安全态度意识与职业道德等安全价值观之综合体现,就形成了企业安全理念的文化体系,它是形成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物资层与制度层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提炼出的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以人为本”、“安全先于一切也高于一切”,让职工可以“体面劳动,尊严生活”,从而构建全面、和谐的煤炭安全文化理念体系。

2.完善安全制度文化体系是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保障。企业安全制度文化体系,事实上就是对企业职工以及企业组织安全行为产生规范性、强制性与约束性影响的一个体系。煤炭企业应当在完善国家、地方政府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特性,将其细化为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到位,制定出煤炭企业安全工作规程,从而构建起完善的企业安全文化制度体系

3.煤炭企业的物质文化体系是构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之硬件。无论是哪个级别还是哪个类型的煤炭企业,都必须要科学规划以及制定同生产规模、生产指标相匹配的生产设备、安全设备强制性指标体系,因为煤炭企业物质文化体系企业的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管理哲学、企业安全工作作风以及安全审美意识的具体反映――只有科学合理有效的安保物化体系,才能构建出完善的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物质体系,从而使煤炭企业安全文化的硬件保障更加坚实有力。

4.营造煤炭企业安全文化氛围.构建煤炭企业安全视觉文化体系。事实上,企业安全视觉文化体系是以上三个体系的具体表现。笔者认为,要使企业员工对安全理念的认知深化到内心,进而转化为安全行为,从而升华为职工的自觉行动与自觉反映。对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负责人应当梳理、设计出一套符合煤炭企业实际、警示有效、亲切生动的安全文化警示标志,对职工视觉行为产生影响。

二、以人为本,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培养形成卓越完善的企业文化

根据社会当前的发展趋势与文化渐进性发展之要求,煤炭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人为本,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结合发展战略目标及任务,选择合适的煤炭企业文化发展模式。

在煤炭企业中,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实施人本管理,是煤炭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通过企业文化之培育以及管理文化模式之推进,使职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二者同属企业管理活动,统一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应当使之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1.从某种角度上说,人力资源管理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方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互动的,也只有在互动中才能促进企业发展。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也正是塑造和强化一个企业卓越文化的过程,因此人力资源簪理是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内容。

2.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是通过企业文化来引导、调控和凝聚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把人看作生产、管理的中心,看作企业的主人、管理的主人。企业的规章制度与标准条例等等企业文化的有效载体,可以有效地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保持在正确的文化方向上,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向导。

3.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彻底贯彻企业文化,而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完善贯彻企业文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基于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其措施、方法皆针对员工并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可以将抽象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念融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逐步培养员工的认同感,并最终为员工接受和遵守,从而形成统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使企业真正获取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充分协调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效整合与良性互动,从而有效发挥二者的作用,促进煤炭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我们认为,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企业文化,必须根据时展不断推陈出新、丰富完善。面对当今急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与煤炭企业的变化与革新,煤炭企业必须使自己的管理文化与时俱进,并且不断进行修正、丰富以及完善自己的文化内涵,以保证煤炭企业建设出卓越完善的企业文化,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实力。笔者认为,当前煤炭企业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1.加强创新煤炭企业文化管理机制,想方设法增强企业团队的创造活力,大力推行于部轮岗交流制度,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以及员工价值坐标,从而把精细管理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引入煤炭企业基本建设。

篇6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煤炭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这对煤炭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煤炭企业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就需要不断规范煤炭企业安全费用会计及税务处理的过程。特别是近年来,煤炭企业中频频发生重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建立安全的投入长效机制,指定相应的安全费用提取制度,不断促进煤炭企业持续发展。

一、煤炭企业安全费用的计提标准和适用范围

煤炭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主要是根据矿井灾害程度和生产能力的不同来进行制定,对于大中型的煤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高瓦斯、涌水量大的矿井、自燃发火严重的矿井吨煤应不低于8元,属于低瓦斯得矿井吨煤应不低于5元,重点监控的煤矿吨煤应不低于15元,而露天矿的吨煤不低于3元。煤矿企业根据上述标准的范围,确定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并报当地的煤炭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煤炭企业的安全费用主要用于改造和完善矿井瓦斯抽放系统与监测系统支出、矿井瓦斯突出与综合防治煤支出、矿井的防灭火与防治水支出、矿井供配电系统和矿井机电设备安全防护设备支出、通风设备更新改造支出、矿井运输系统与综合防尘系统的设备相关支出等。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均按照专款专用、专户核算的原则使用,并严格规定专项只用于安全生产,不得挪用、挤占[1]。

二、煤炭企业安全费用税务处理

煤炭企业安全费用的使用和提取,在企业的所得税法中都有体现,包括成本在内的税金、费用、支出和损失项目的管理。煤炭企业对安全费用中专用设备的税务处理,可以按照专用设备10%的投资额来抵免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可在五个纳税内结转纳税。对于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照设备的发票价税来合计价格。煤炭企业在购买专用设备投资额时,应依据自身的性质来决定是否需要抵免企业的应纳所得税额,但在增值税中,不包括有关规定允许抵扣的税额、退还的税款、及调试、安装和设备运输等费用[2]。政府所投资购买的,不在抵免范围内,但依靠自发融资购置和银行贷款,根据相关规定计入抵免的范围之内。

在煤炭企业的安全费用支出中,属于收益性的费用支出,安全生产费作为税前扣除,而资本性的资产成本,在税前扣除摊派或折旧报销费用,这与企业安全管理费用的性质有关。另外,安全生产的储备资金,属于费用项的支出,也要作为企业的所得税扣除。企业利用银行自筹资金和贷款购置一定的专用设备,使用的投资额可以按照规定的企业所得税法来抵免企业应纳的所得税额,而利用财政拨款来购置专用设备所使用的投资额,不能抵免企业应纳的所得税额。从现行的安全费用核算可以看出,安全费用的计提使用与增减变化,不仅简便合理,还能够促进安全生产稳步运行[3]。

三、煤炭企业安全费用会计处理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中的会计处理是依据国家政策实施的,安全费用的提取应计入当期损益和产品成本。从所有权和企业的角度分析,税收改革将安全生产的费用真正落实到企业优惠政策中。从政府对煤炭企业的安全费用处理办法来看,是为了能够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根据国家对煤炭企业安全费用会计处理的办法,加重煤炭企业税费,是改善国民经济基础行业与煤炭企业地位不相称的有效措施。在已经落实的税收政策中,“一次性提取折旧”的方法并不能作为会计处理的定式,应根据安全费用的处理办法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将其作为冲减煤炭企业专项储备费用的存在。

安全费用顺利提取完毕后,就可以进入会计核算阶段,应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分类记述借贷项目的实施情况,如借:生产成本——安全费用;贷:专项储备——安全费用。提取安全费用时,金额要转入相应的专户储存,在银行存款时设安全费的用的明细科目,并会计分录借、贷的情况[4]。对于原材料的投入,应按照安全费用规定与用途,选购材料,并按照原材料的核算程序进行验收入库,这时会计分录为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增值税;贷:应付账款。出库材料会计分录为借:专项储备;贷:原材料。对于成本费用的投入,如安全费用的培训、设计、咨询、差旅费等支出,会计分录为借:专项储备——安全费用;贷:银行存款——安全费用。固定资产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安全费用。

四、煤炭企业安全费用税务和会计处理意见

煤炭企业安全费用的提取,从表面上看,企业的利润和股东应得的股利都有所减少,但从企投资行为来看,却形成了两种独立的处理方式,即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费用性支出属于税前扣除,在相当程度上对专项储备进行核减,严重影响到企业可分配性的固定资产,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恪守会计准则,严格实施提取费用。

从财务的账面来看,实施一次性提取折旧的措施后,资产价值已形同虚设,在后续的资产评估和计量中,会出现许多的问题。国家政策调整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报表所反映出来的却不是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在新的核财企算中,增加了专项储备和盈余公积金两项。政策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煤炭企业的被动性,但总的来看,是为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步消解固定资产核算中账实不符的现象[5]。

由于煤炭企业的安全费用提取没有明确的标准,企业利用项目的调节利润问题来解决安全费用抵税及利润结余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特别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煤炭企业应紧跟国家步伐,做好相应的税务处理。无论是“一次性计提折旧”,还是“逐年折旧”,都应引起企业纳税人的重视。对于账实处理问题,企业资产负债和盈余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并坚持适度原则,促进煤炭企业的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新经济形势下的煤炭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这对煤炭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煤炭企业需要依据国家政策实施安全生产,建立安全的投入长效机制,指定相应的安全费用提取制度,不断规范煤炭企业安全费用会计及税务处理,以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煤炭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霞.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税处理[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1,8(10):171-172.

[2]王顺超,刘可芳.浅谈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12,3(31):144-145.

篇7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现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将安全生产能够有效落实,国家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但从目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执行情况来看,仍存在很多管理的薄弱环节,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居高不下。基于此,探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已刻不容缓。

1 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煤炭企业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但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的步伐却稍显迟缓。对于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来说,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其中的关键。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安全生产责任制与企业的部门未能有效衔接,在横向管理明显不足;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施,需要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为依托,但目前配套制度仍有待完善,对担负职责的履行要求、规范等未明确规定[1]。此外,煤炭企业各部门之间配合、协调的力度不够,致使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安全管理的死角。

1.2 煤炭事故预控管理未充分发挥作用

近几年,煤矿企业在管理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安全管理和行政管理都日趋完善,但同经济发展的程度来看,安全管理工作仍有待提高,与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尚存在一段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安全事故发生的事后处理比较重视,但却忽视对安全隐患的排查、管控,未能从源头上解决安全问题;部分煤炭企业存在事故预控管理的意识,构建了相应的管理系统,但却流于形式,未将预控管理落到实处,致使预控管理的效用未能

体现[2]。

1.3 安全管理的对象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侧重点为对人和物的不安全表象进行控制,为煤炭企业安全管理起到了一部分作用,却未起到根本作用,原因在于企业未对事故引发的原因进行重视,仅能够治标,但本的问题仍存在。以2009年的山西屯兰煤矿瓦斯事故为例,引起事故主要是由于企业对于现场和技术的管理力度不足。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安全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如何先进的设备,如何优秀的操作人员,如何良好的现场环境,没有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做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

1.4 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到位

教育培训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但目前煤炭企业在培训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安全教育培训未能实现全员培训,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尚可,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却流于形式;教训形式不丰富,培训常以说教形式开展,未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员工的学习热情难以调动;煤炭企业培训的目的不明确,对于培训工作权当一项任务,未能从心理上给予重视,培训的有效性未能发挥。

2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对策

2.1 积极建立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煤炭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前提。煤炭企业应以自身情况为出发点,对企业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换的市场环境。首先,煤炭企业应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不懈改进,将制度中与企业现状不符的部分进行创新或剔除,使安全管理按章行事、规范操作,构筑安全管理的严密网络[3]。其次,要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安全责任制度进行完善,将安全管理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者,每位员工头上。最后,再完美的制度没有贯彻执行也是空谈,因此,要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严格落实,增强员工的执行力。将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责任按管理级别进行下放,形成层次分明的安全管理网。

2.2 完善事故预控系统

在事故发生前便能对事故进行预警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事故预控系统便是实现事前预警的管理系统。当前,部分煤炭企业事故预控系统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煤炭企业要对事故预控系统进行合理完善,对信息进行网络化监控,以确保得到可靠的管理数据,对责任落实部门的预防和监控情况进行适度督促,以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2.3 积极建立起具有科技含量的安全管理系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煤炭企业来说,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煤炭企业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探索出一套适应企业发展的现代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系统。这套安全管理系统应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载体,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全过程动态管理,这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在人工管理具有主观倾向性的弊端。安全管理系统以准确、翔实的信息为基础,对现场管理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在事故发生前,对事故的产生进行预控;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预防事故和处理事故两方面解决安全问题。

2.4 积极强化素质教育与安全培训

安全培训是煤炭企业强化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于煤炭企业来说,培训的资金投入不高,却卓有成效,对企业的回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以体现;对于管理者来说,可以提高其安全责任意识和管理协调水平;对于下属员工来说,可以加深其安全管理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煤炭企业在开展培训工作时,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有重点的培训,在对员工培训工作予以重视的同时,对管理者的培训同样不能忽视,立足多种角度,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对安全培训的内容和模式要不断进行丰富和创新,以提升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使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能够完满的完成工作,实现全员培训的目标。

3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管理的重之中重,也是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是一项集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作为煤炭企业的管理者,要对煤炭安全管理的制度进行不断完善,构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创新安全管理机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依托,使煤炭企业能够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为构建和谐、文明社会尽一份力。

篇8

二、影响煤炭经济运行质量的问题

随着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从一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因为提高煤炭产业的经济结构和促进煤炭产业内部运行效率使其得到发展,而是单纯的由于市场需求的加大,提高开采强度,加大煤炭数量后实现的经济效益的提升。这说明我们的煤炭产业目前的发展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急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

1.经济发展不平衡。

近几年,我国的煤炭行业总体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并且实现了整体上的盈利。主要是一些大型的国有的煤炭企业由于本身的资金雄厚,从企业的生产到管理等各方面都是十分先进,这些大型的煤炭企业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发展十分迅速,由于这些大型煤炭企业发展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一些中小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很多企业还没有摆脱困境。具体统计2013年全面中小型的煤炭企业全年的利润率仅为5.97%,远低于大型煤炭企业6.78%的利润率,在国家进行大量的资金补贴后这些煤炭企业依然有很大一部分的亏损。

2.超能力生产。

很多的煤炭企业为了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极大力度提高煤炭的生产数量,将企业的整个工作重点放在煤炭的生产上,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生产,严重超出企业的生产能力,这种超能力的生产能够在短期内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目标看超能力生产带来的后果是煤炭的质量下降、煤炭的开采难度加大、煤炭开采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增多、矿井的服务年限减少等一系列问题,给煤炭企业带来了矿井的接续问题。这种生产方式不仅会对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还会产生许多的安全问题。

3.铁路瓶颈制约严重。

我国铁路的建设目前十分缓慢,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于铁路运输依赖程度很高的煤炭产业。铁路运输发展缓慢是限制煤炭经济运行质量的主要因素。

4.价格的上涨对于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大。

从总体上的调查情况看,价格的上涨对于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大。虽然目前我国的煤炭的总体价格有所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并不大,属于恢复性的上涨,影响煤炭价格涨幅的因素比较多,情况比较复杂,整个煤炭市场的煤炭价格有下降的趋势。我国目前各地的煤炭市场的煤炭价格很不统一,整个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煤炭的需求量比较大的原因,煤炭的价格涨幅的程度很高,而中西部地区煤炭价格的涨幅不大。

三、提高煤炭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的措施

1.努力提高煤炭安全供应能力。

提高煤炭企业的生产水平是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要努力提高企业的安全供应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步:第一,在煤炭开采之前要做好合理的规划,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方案,以保证开采工作的有计划的顺利进行。第二,采用先进的开采设备,实现开采的机械化和集约化以提高开采的效率。第三,在开采过程中要做好安全措施,整个操作程序需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在保证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的情况下提高煤炭的供应力。第四,煤炭企业要设立专门的市场部门深入市场,以确保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深化企业改革。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给煤炭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我国的煤炭企业一定要抓住发展的机遇,调整产业机构,改变企业经济增长的方式,以提高煤炭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根据我国目前中小型煤炭企业众多,发展缓慢的情况,我国各个地方政府要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加强对中小型煤炭企业的引导,促进各个煤炭企业的重组,集中优势建立大型的煤炭企业集团,以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建立以煤炭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群,促进煤炭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为了促进我国煤炭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深化煤炭企业的内部改革,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对于企业内部的机构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重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企业的规章制度、深化企业内部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实现对于企业内部结构的调整。

3.加强地质勘探。

煤炭资源勘查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煤炭资源前期勘查为接下来的煤炭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这有利于对整个矿区开采工作的规划,是进行之后煤炭开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煤炭勘查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勘查工程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勘查水平,为勘查出高质量的煤炭打下基础。4.重视科学技术在煤炭开采中的应用。煤炭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实现煤炭开采的机械化,并通过建立专业的科研技术团队,为煤炭的开采提供技术保障,促进煤炭生产的科学化合理化,提高煤炭的开采效率和质量。

篇9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15-0209-01

作者简介:张尤(1981-),女,河北邯郸人,本科学历,研究生在读,现就职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经济师,现就读于河北工程大学

所谓资质管理是在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中对煤炭企业的资格认定的一种标准,是煤炭局作为主管部门,对煤炭企业和市场的一种监督的重要的手段。资质管理中的资质制度是政府所管辖的行政主管部门对从事煤炭经营活动的企业的人力、财力、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资金数量、业务能力等诸多方面按照资质管理的标准进行审核和查看,以确定其煤炭企业能否承担和开展相应的煤炭经营业务。如具有相应的资格,并颁发相应的能够承担业务的范围和相应的企业的资质证书,这也是规范行业发展的标准,是有利于行业整体发展的。长期以来,煤炭行业的发展,都有相应的标准,和相应的国家制度,煤炭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不仅从资金要求、从管理制度、再到安全管理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煤炭局对煤炭企业的把关。客观的说,一方面,煤炭局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应的规定审查煤炭企业是否符合发展和开设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已经开设的煤炭企业更要定期检查,按照标准定期整改,才不会发生安全事故。煤炭局的资质管理是煤炭局中很重要的管理环节,众所周知,煤炭企业多数都是在地下作业,地下作业无论从作业条件和设备都需要更好和更高标准的要求,并且在管理上还要高要求、严标准,这样才能做好安全工作,安全无小事,只有时刻把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才能做好煤炭企业的工作,因此煤炭企业资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煤炭局资质管理是整个煤炭局工作的重要方面

资质管理是煤炭局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管理部门和审查部门,对国家管理总局来说,要深切的做到国家的要求,按照国家的要求的标准坚决的执行资质管理,尤其是要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对煤炭企业来说,资质管理的重点就是审查煤炭企业是否符合了国家的要求,保障煤炭的开采、安全等工作的顺利完成,并且要用科学技术来推进和强化煤炭企业的技术保障体系,提高煤炭企业的保障能力,救援能力要达到现代化水平,构建完善的煤炭企业发展体系。

二、煤炭局资质管理可以规范整个煤炭企业和行业标准

资质管理是监督和规范行业标准的重要管理手段,企业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在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这种资源一旦开采和挖掘就只会越来越少,再生要几亿年时间,因此,作为稀有资源,在管理上更应该规范。煤炭企业是深挖掘的企业,是地下作业的行业,煤炭埋在地下,必须要科学挖掘。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行业标准关系着煤炭企业和行业的深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资质管理关系着管理的标准和管理的力度。尤其是在煤炭企业可持续挖掘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煤炭的开采工作,具有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水准和资金雄厚的企业,资质过硬,才能科学的规划煤炭企业的未来发展,和资源的有效持续开采,若果资质不够过硬,就可能会导致煤炭企业哎开采过程中乱采一通,尤其是不懂科学和技术手段的企业,更可能导致煤炭企业管理的不合理。不合理的情况表现在,首先是,煤炭的乱开采,以市场利益为先,反而忽略了整个煤炭地下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其次是,资质不够过硬,在安全管理和管理力度上就体现不够,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企业不重视安全,比如瓦斯的检查和使用,没有严格按照瓦斯标准和资质来进行管理和定期审查,就有可能因为不规范导致瓦斯爆炸,从而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

三、煤炭局资质管理是规范行业市场的利器

一个行业是否能够有效发展,关键在于管理部门的资质审查,因此,管理部门在资质审查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高标准,严格要求。制度的制定,是需要把关人的执行,如果把关人不能有效把关,制度也不能很好的遵守,这样行业发展也能很好发展,尤其是煤炭行业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行业,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国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后代资源的享用,因此要高标准、严要求的进行资质审查,因为利益而铤而走险。其次,要从国家发展和资源发展的大局来规范煤炭行业,进行资质管理。资质审查是严肃的,也是严标准的,从国家大局的发展前提来说,资质审查和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管理部门要重视资质管理,并且要深刻的贯彻资质管理标准,做到滴水不漏。综上,煤炭局资质管理工作是煤炭局的重要工作,资质管理是标准,是一种行业的标准,也是一种行业的管理。资质的认定需要管理部门认真执行,也需要管理部门高标准、严格要求的执行,资质管理工作从资质的认定到后期资质的审查都需要认真做好管理工作,不能忽略,尤其是资质管理一旦有偏差,轻者就会造成管理的混乱,重者更会发生安全事故,引起重大的事故发生,甚至发生人员伤亡,必须要重视煤炭局的资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佩富.对我国矿山工程设计资质管理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勘察设计,2003,12.

[2]刘希娟,李伟锋.浅议地勘单位资质管理现状与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3,8.

篇10

在社会发展的最新形势下,煤炭逐渐成为了我们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能源之一,这种形势对于煤炭企业来讲,它既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是对企业的一种直接的考验;相关的煤炭企业要想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良好的位置,就必须要不断的加强煤炭企业中安全费用的税务处理过程,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某些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这就使得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威胁;企业可以相应的设立安全长效机制,明确对应安全费用的支出制度,这样才能促进煤炭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煤炭企业中的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及适用范围

在安全费用方面的提取标准重点是依据矿井的灾害程度以及生产力的差异来进行实施的。大中型的煤矿企业中,属于高瓦斯、大水量的矿井以及自然发火较为严重的矿井吨煤不可以少于八元,属于瓦斯较低的矿井吨煤要超过五元以上,重点监测的煤矿吨煤要保持在十五元以上,对于露天煤矿的吨煤也应该不少于三元。相关的煤矿企业依据以上的标准和范围,从而确立了安全费用的相关提取标准,并且向当地的相关煤炭产业管理部门提交,向相关的煤矿监测部门和税务机关提供备案。

相关的安全费用重点是用于完善和改进矿井对瓦斯的排放系统以及检测系统的费用支出、瓦斯突出和综合防治的支出、矿井的防治水及防火的支出、矿井几点设备的维护及供电系统设备的支出、矿井中的通风系统的改进和更新以及煤矿的运输系统和防尘系统的相关设备支出等等。煤炭企业相关的安全生产支出都是依据专款专用、各户核算的方式进行利用,而且严格规定了专项资金只能运用在安全方面的生产上,不可以私自挪用和占有。

二、煤炭企业对安全费用的税务处理过程在安全费用方面的利用和支出,在企业相关的所得税法律中都有提到,其中包括成本在内的费用、支出、税务以及受损失项目的管理。煤炭企业在实际中的安全费用方面上对专用设备相关的税务处理,可以依照专用设备的10%的专项资金来抵消企业所得税中应该缴纳的税额,也可以在五个纳税中结转进行纳税。针对专用的设备资金,企业可以遵循设备具体发票的价格来计算价税。煤炭企业在提取资金进行购买专项设备的时候,首先应该根据自身的特性来考虑是否需要对应纳的税款进行抵消。但是在实际的增值税当中,不包含相关规定所允许的抵消税额、返还的税款、设备的安装以及设备的运输费用等等。政府投资订购的部分则不包含在抵免的范围之内,但是根据自身通过银行贷款或者是融资购买,依照有关的规定是包含在抵免范围之内的。

在煤矿企业相关安全费用的支出当中,作为收益类型的费用支出或者是安全生产的有关费用都是在税前进行扣除,但是对于资本性的费用成本,在税前就进行折旧报销相关的费用,这种状况和对应企业在全管理方面管理的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外,安全生产的储存资金是包含在费用项目支出中,包含在费用支出的范围之内,这也要作为企业中的所得税进行扣除。煤矿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筹集资金用于专用设备的购置,其使用的金额可以依据相关规定的企业所得税进行抵免,但是企业利用财政的支出款项引进专项的设备的费用,不可以进行企业应纳税的抵免。从目前所实施的安全费用的计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安全费用的支出和变化,不但简单合理,还可以促进安全生产的稳定进行。

三、煤炭企业有关安全费用的会计处理

我国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会计处理都是根据国家的具体政策进行实施的,对于安全费用的支出应该计算到当期的产品成本以及损失和收益的范围中。我们从税收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可以了解,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费用经过税收政策的改革做到真正的实现到企业的优惠政策当中。如果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安全费用的处理方式来看,它是为了能够达到促进煤炭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来制定的。增加煤炭企业的税收,是针对煤炭企业的社会地位和我国国民经济基础不对称的有效方法,这一措施已经被具体的运用到相应的税收政策当中。

四、煤炭企业相关安全费用会计处理意见和税务煤炭企业在安全费用上的支出,从外表上看,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相关股东的股利都相应的下降,但是如果我们从企业的投资行为来分析,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独立的处理方式,即费用性支出和资本型支出。对于费用性支出来说,它是包含在税前所要扣除的范围之内,在一定程度上对专项的资金实施核减,这种行为对企业的可分配资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具体实施中,则需要会计严格遵守相应准则,严格掌控提取费用。

如果从财务部门的账面上看,实行一次性提现折旧的方式之后,企业的资产价值已经是不复存在,在以后的资产统计和评估过程当中,很多相关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国家在对企业的政策改革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推进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但是企业在实际的生产和运营的过程中,生产报表中所体现出来的数据并不是企业真正的财务情况。在最新的企业核算当中,增添了盈余公积金以及专项储备基金两种。政策方面的整顿在某种程度上也真实反映出了煤炭企业在发展中的被动性,但是从整体方面来看,实际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一步步的消除固定资产在核算过程中的名不符实的问题。

总之,通过本文的详细讨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社会发展的最新形势下,煤炭逐渐成为了我们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能源之一,这种形势对于煤炭企业来讲,它既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是对企业的一种直接的考验。本次研究主要阐述和分析了煤炭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上的安全费用以及税务处理的具体方法,煤炭企业要想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良好的位置,就必须要不断的加强煤炭企业中安全费用的税务处理过程,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处理方式,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去解决企业中的安全费用方面的实际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煤炭企业在日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鹏.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中国集体经济,2012(8).56:42.

篇11

[中图分类号]F426.21;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02

煤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能源材料,为了满足社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煤炭企业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加强安全管理,以避免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事故。煤炭企业在生产时需要坚持安全原则,保证工人作业时的生命安全,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在煤炭开采时也不能一味贪图速度,应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还要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1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问题

煤炭企业在社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着能源供给,在煤炭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安全生产,加强安全管理,用制度与企业文化武装员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保证企业稳定发展。安全是煤炭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前提,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了解企业当前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1 安全法规不完善

在我国煤炭企业中,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不利于实现安全生产,有的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生产效率,忽视了人员的安全性。煤炭企业安全法规很多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并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在一些偏远小镇的私人煤炭企业中,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薄弱,且没有贯彻执行国家提出的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增加了煤炭生产的安全隐患。

1.2 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对象缺失

煤炭企业加强安全管理,主要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员工的操作行为以及设备的运行进行监管,对不安全的行为进行制止与控制,从而提高生产环节的安全性。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对事故致因不够关注的问题,安全管理流于形式。比如某大型煤炭企业发生重大瓦斯爆炸,在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该企业缺乏有效的现场管理,没有准确定位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对象。煤炭企业实行安全管理是为了保证整个生产环节的安全性,相关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职能,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运用先进的设备设施,还要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才能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

1.3 监管体制有待完善

在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进行检查后发现,很多地区监督体系不完善,安全监管的力度小,在监督与监察的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并不了解其工作范畴,且存在不称职的情况,尤其是在小型煤炭企业的监察中,安全生产有待提高。一些小型的煤炭企业由于收益较少,面对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检查并不配合,影响了工作人员职能的发挥。只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很多煤炭企业在对自身体制进行改革后,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企业监管体制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完善,企业没有建立与制度体系相配套的责任制,所以存在员工职责分配不清,工作质量不高等情况,无法达到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要求。

1.4 缺乏有效的培训与合理的奖惩制度

很多煤炭企业不重视员工的培训与学习,没有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学习,员工掌握的安全知识不够全面。有的煤炭企业很少安排以安全生产为主题的培训活动,或者培训的方式比较单一,简单的理论式培训效果比较差,员工无法与实际生产联系在一起,而且从思想上也不够重视安全生产。一些接受培训的员工完全是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有认识到安全学习与培训的重要性,降低了培训的成效。另外,煤炭企业没有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无法推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实行。有的奖惩制度不科学,奖励与惩罚的比例不协调,缺乏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存在隐性的对抗,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违规行为,使生产环节仍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缺乏合理的奖惩制度,会降低奖惩的时效性,也会弱化安全管理的效用价值,无法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

1.5 安全意识淡薄

有的煤炭企业工人的安全意识淡薄,这与企业宣传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由于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所以在企业中没有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管理者只看重经济效益,忽视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出现安全隐患后没有及时停产。煤炭企业在开采经营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流程进行安全管理,相关监督人员需了解自身的工作责任,及时处理安全隐患,但是由于很多监管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不称职的问题,导致安全生产的要求很难达到。

1.6 缺乏严密的安全管理措施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较快,煤炭企业的规模参差不齐,有的煤炭企业在生产环节未按照相关法律实行监管,采用的管理措施也比较落后。一些小型的煤炭企业为了提高经营效益,经常进行私挖、滥挖,出现了严重的违规行为,当地相关部门也没有按照政策法规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存在执法松懈的情况,降低了我国煤炭安全管理的水平。另外,我国煤炭安全监察部门配备的人员数量较少,设备比较落后,缺乏严密的安全管理措施,这是导致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滞后的主要原因。

1.7 安全管理投入不足

在很多煤炭企业中,管理者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会增加设备投入,但是在安全投入方面却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很多设备已经出现了老化的问题,但是只要不影响生产效率,并未对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在采矿的过程中,安全系统不完善,在拓展矿井深度时,没有做好巷道的维护工作,由于井下的压力很大,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有的矿井的排水能力很差,无法达到生产要求。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应做好安全管理体系的维护,引进信息技术,不能仅凭经验进行安全管理,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只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定位、定量预测,才能保证监测的准确性。

2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优化途径

煤炭生产如果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可能会造成爆炸、坍塌等严重的安全事故,不但会影响煤炭生产的正常秩序,还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威胁着员工的生命安全,也威胁着企业的济效益,所以,煤炭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重视安全管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完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与义务,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安全生产。

2.1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存在安全法规不完善的问题,也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煤炭生产进行约束,所以,相关部门应做好《矿山安全法》的修订工作,并根据煤炭企业常见的安全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对生产流程进行必要的监督。我国《煤炭法》等大部分法律法规都是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制定的,为了提高煤炭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应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正。煤炭企业的管理者也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国家提出的安全生产要求。煤炭企业还要根据自身特点,做好管理制度的创新,使企业安全生产的同时,也能稳定的发展。企业在不断发展,制度也需要不断改革,只有构建出严密的管理体系,才能形成全面的管理格局。

2.2 加强监督与监察

在煤炭企业进行日常生产时,相关部门应做好季节性安全检查工作,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处理。煤炭行业一般在春季与冬季都会安排较大力度的检查,主要是进行“地毯式”的检查,做好危险排查工作,这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有着保障作用。在作业前,应落实监督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能,一旦发现违规操作行为,应及时制止,对难度较大的作业环节,还应配合一线员工共同处理。在井下作业时,需做好瓦斯检查,保证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发现瓦斯超标,应及时通知工人撤离,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定期对井下作业进行通风处理。煤炭企业还应做好自我评价工作,并与专家评价进行比对,找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也是加强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3 构建专业的安全管理系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运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煤炭企业应多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用科技武装自己,建立专业的安全管理系统,完善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在新的安全管理系统中,要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主体,注重质量监测,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对生产活动进行实时监控,这有利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利用专业的安全管理系统,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从而进行预测与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2.4 加强学习与培训

煤炭企业在日常的生产与管理中,应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加强学习与教育,定期开展以安全生产为内容的培训活动,从而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宣传工作,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煤炭企业还要制定出科学的培训体系,加强对员工的素质教育,提高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培训活动还要丰富方式、方法,不能只采取理论教育的方式,应加强实践教育,从实践中进行学习与体会,从而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煤炭企业应注重对员工素质与技能的培训,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正确的技术、方法,减少违规行为,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2.5 提高安全意识

为了保证安全管理的效果,企业首先应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安全防护,才能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煤炭开采是一项技术性工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持证上岗,还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所以企业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最新的安全技术。在井下作业前,应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科学的测定,确定出合理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工作人员还要具有随机应变、灵活处理的能力,能根据井下的异常情况,调整工作进度与方法,这样才能降低异常情况带来的影响。另外,煤炭企业还要加强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

2.6 构建企业文化,履行社会责任

煤炭企业在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也离不来煤炭资源,所以安全生产也是煤炭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煤炭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应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履行社会责任。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做好员工利益与权益的协调,实现安全生产,保证员工生命安全。煤炭企业为了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还应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理念,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企业发展理念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2.7 增加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不单是煤炭企业的责任,也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为了保证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增加安全投入,对陈旧、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新淘汰,还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完善的信息系统,对工作环境进行探测与监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好井下的通风与支护工作,从而保证工人作业的安全。引进信息化技术,还可以提高煤炭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是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3 结 语

煤炭行业是一种性质较为特殊的行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井下采矿,工作环境非常恶劣,这对安全生产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煤炭企业还应将安全作为生产的首要原则,不能只重利益,忽视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加强管理与约束,及时解决安全隐患,促进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继平.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发展趋势[J].工矿自动化,2015(4).

[2]周忠,周颐,肖江剑.虚拟现实增强技术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2).

[3]何叶荣,孟祥瑞,徐雪战,等.基于三维可视化的综采工作面过断层开采工艺仿真研究[J].煤炭技术,2015(2).

[4]贾保先.物联网相关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5(1).

[5]冯毅.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品牌,2012(2).

[6]李运娣,李莉,陈景河.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煤矿生产安全信息化系统[J].煤炭技术,2012(8).

篇12

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组织体系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稳定性差,主要表现是矿井数量多,单井规模小。目前,中国各类煤炭企业2.8万余家,其中相当一部分矿井生产能力不足3万吨,生产能力1万吨及以下的占41%,9万吨以上的仅占8%,年平均生产能力约7万吨,产业集中度十分低下。缺乏一批对全国煤炭供需平衡和市场稳定具有一定调节能力的大型或特大型煤炭企业,导致市场的无序和过度竞争。因此,我国煤炭企业要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必须加快产业重组步伐,组建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促进煤炭行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中国煤炭行业目前仍然走着低层次发展道路,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构建新型煤炭工业的发展思路。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并调整煤炭行业发展之路。其中的一个亮点就是转变煤炭行业发展重点,变“新建”为“重组整合”,而以国有重点煤矿为首的大矿已经成为重组整合“大戏”中的主角。

二、我国煤炭企业重组的界定

企业重组是对企业原有的各类要素(包括企业本身),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并按照市场规律实施的重新组合。企业之间通过产权流动、整合带来企业产权、产业和组织结构的调整,通过企业联合、合并、兼并、收购、破产、承包、租赁等实现企业组织再造,企业重组包括企业组织结构、资产结构以及资金结构 (债权债务结构)的变化和优化[1]。企业重组按照交易各方之间的市场关系,可以分为横向重组、纵向重组和混合重组三种基本类型。

狭义的煤炭企业重组是指合法矿井之间对煤炭资源、资金、资产、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以及合法矿井对已关闭煤矿尚有开采价值资源的整合。这种煤炭企业的重组是淘汰落后、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小煤矿本质安全水平、确保煤炭资源合理开发的必然选择;是煤炭工业节约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资源整合,可大幅度减少小煤矿数量,提高办矿规模和安全、装备、技术管理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煤矿事故。作为整合企业来讲,通过对整合的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后能否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决定了煤炭企业重组项目的成败。

广义的煤炭企业重组是指打破行业、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鼓励各种所有制煤矿企业和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参与重组,调整经济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现代煤炭产业的发展。这种煤炭企业重组是为了实现规模效益,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多元化经营,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分散经营风险;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整合优势资源,实行资金融通,提高整个集团的综合效益。

三、我国煤炭企业重组概况及其特点

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快煤炭企业重组整合的调控力度,促进发展大型煤炭基地和大企业集团,坚持整顿关闭小煤矿。通过关、停、并、转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使小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但短期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在政府和市场的引导下,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一些产能较低的小煤炭企业,才能使煤矿散乱差现象得以改变,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直至打入国际市场。

2004年以来,国有煤炭企业不断推进重组改革,调整结构、保护资源、做大做强、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这为中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2004年,陕西、重庆、黑龙江三个大型煤业集团宣布结盟。河南省从2004年起开始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以资产为纽带,强力推进煤矿企业重组。目前,河南省七家骨干煤炭企业的生产矿井数由整合前的65个增加到了151个,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占到全省的90%以上,合计年生产能力已提高到l 亿吨以上。全省小煤矿由整合重组前的1569个减少到目前的550个,关闭小煤矿923个,全省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大幅度提升,煤炭资源开发秩序明显好转。最近,河南省将以新形成的六大煤炭企业为依托,进一步整合省内煤炭资源,发展超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同时开展与化工企业的重组与合作,打造全国重要的煤炭和煤业化工基地。2010年3月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批转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的通知》拉开了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序幕,河南中平能化集团、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义煤集团、郑煤集团、神火集团、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等六家大型煤炭企业成为这次重组主体。《意见》还提出了“到2010年年底,全省要力争建成3个年产5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炭企业;省骨干煤炭企业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用煤炭资源量的85%以上;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单个矿井生产规模不低于年生产15万吨”的重组目标[2]。目前重组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省466处参与重组的小煤矿中,除4处自动退出,6处有特殊原因之外,其中456处小煤矿签订了兼并重组正式协议,工商管理部门已累计对306处小煤矿进行了新企业名称预核准。与此同时,省骨干煤炭企业已累计投入约50亿元用于资产转让价款及新公司的注册资本,“五职”矿长的选拔培训已达1582人。目前已有44处被兼并重组小煤矿复工复产。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推动煤炭资源重组和煤炭企业重组。一是加大对省国资委出资的煤炭企业的重组力度,将省国资委出资的煤炭企业由原来的7家,整合重组为目前的开滦、金能和峰峰3家。二是出台相关文件,提高小煤矿办矿门槛,促进小煤矿参与重组。三是先后制定了邯郸市、张家口市煤炭资源重组方案,以资产为纽带,整合重组地方小煤矿。全省煤矿企业由“十一五”初期的917家减少到目前的532家,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河北省下一步计划按照国家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发展思路,通过重组,形成2-3个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年产量分别达到3000万吨以上,再通过跨地区联合发展,最终达到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规模[3]。

贵州是我国南方煤炭资源大省,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条件差,矿区与矿区之间相距较远,不适宜建设大型煤矿项目。为加快推进煤矿整合重组工作,2006年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了《贵州省煤炭企业集团重组方案》,要求各产煤市 (县、区)提出煤矿整合方案,坚持一个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开发建设1-2个矿区,或1个矿区由1-2个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开发的原则,对煤矿整合重组进行布置,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进煤矿重组工作。同时,贵州积极引进省外大型煤炭企业参与本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山东兖矿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均已进入贵州参与资源开发和整合重组工作。目前,参与整合重组的煤矿由1423个减少为606个。

近年来,作为我国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的内蒙古的煤炭产业发展较快,2009年原煤产量已达到6亿吨,列居全国第二位。为落实好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要求,加快转变和调整经济结构,今后几年内,内蒙古将继续推动煤炭行业产能整合,进一步减少煤炭企业家数,计划到2015 年前后,使全自治区的煤炭企业数量由目前的350 多家减少到180 家左右,包括新建矿井在内的矿井数量稳定在500 个左右。

山东省也于近日启动煤炭企业重组工作,整合省内资源,组建新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按照规划,现有的六家煤炭企业重组为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亿元,打造新的煤炭主业上市公司。这六家煤炭企业为:新矿集团、枣矿集团、淄矿集团、肥矿集团、临矿集团、龙矿集团,该方案也被称之为“六变一”。而另一特大型煤炭企业兖矿集团将独立出来,作为另一国有能源集团公司,予以单独培植[4]。

我国煤炭企业重组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政府的协调推动作用明显

煤炭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因此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多是在政府的行政扶持下组建起来的,没有真正经历市场机制优胜劣汰这一关。政府主导的企业重组,会弱化市场调控的效率,表现为重组低效率或无效率,而且煤炭企业遍布全国各地,如果跨地区进行重组,可能会受到参与重组企业所在地政府的抵制,因为会触及他们的利益关系,这些人为因素可能对企业重组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

2.煤炭企业自身的特点

我国国有煤炭企业就业人员基数大,并且长期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当国有煤炭企业重组时,必须承担很强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要牺牲部分经济利益安置好冗余员工。国家和企业都要支付一定的重组成本,来确保社会稳定的大局和保证职工的切身利益。现实生活中诸多职工上访、闹事、围攻事件,就说明了有些国企重组的实践没能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

四、煤炭企业重组的意义

我国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组建对煤炭行业真正 “做大做强”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建煤炭企业集团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煤炭工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煤炭产业升级的需要。

培育大集团,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是世界发达国家共同走过的道路。世界主要产煤国家,如美国,大部分煤炭生产已被整合进10大生产商,有力促进了美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我国正在采取政策和资金扶助,加快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战略性重组,培育8-10个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煤炭企业,构建4-5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年产l亿吨以上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全国各产煤省区也根据各自的资源情况,对煤炭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战略性重组。山西、内蒙、河北、黑龙江、贵州、河南、江西、云南、宁夏、陕西、四川、重庆等省区都已对省属煤炭企业进行了重改组,组建了省级煤炭集团公司,努力做大做强煤炭产业,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能源全面趋紧的情况下,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占有和整合资源已成为资源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竞争主体已由大小煤矿之间转向大型煤炭集团之间,对全国煤炭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已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煤炭产业格局极其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导致同业竞争过度,造成资源浪费,限制了煤炭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使煤炭企业在同电力、铁路、钢铁等行业企业的价格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全行业没有达到社会平均利润水平,只有联合重组,才能形成控制力和核心竞争力。

2.搞好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是实现长治久安的需要。

近几年来,我国重特大事故多发于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而相对规模比较大的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障度较高。通过加强管理,更新改造安全生产系统,大型煤炭企业近年来基本没发生特大安全事故。

以河南省为例,根据煤炭资源赋存的客观条件,急切要求组建有较强实力的集团公司。河南省煤炭开发已逐步进入深部,深部煤炭资源的开发建井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要求高,乡镇煤矿基本无能为力。将省属煤炭企业联合起来,组建大企业集团,集中资金办大事,才具有开发深部资源的能力,并可保持和带动一批浅部小矿的建设和发展,增强河南省煤炭工业发展后劲,实现安全生产,稳定煤炭总量。

3.深化我国煤炭企业改革,是理顺煤炭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需要。

为适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必须对分散的省属煤炭企业进行重组整合,组建省煤业集团公司,构建起“省国资委――授权经营的集团公司――国有煤炭企业”三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经营体系。

4.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解决煤炭企业一系列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

我国煤炭行业的职工收入远低于电力、石油其它行业,这是由于一些经济利益问题引起的。目前只有通过重组整合,发挥行业优势,产生规模效益,提高职工收入,不断改善职工生活,才能实现安居乐业和矿区稳定,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何婷婷.国有企业重组若干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2.

[2] 李传金.河南煤企重组深水激流[EB/OL].

.

篇13

1煤炭企业的成本构成

1.1开发成本

在煤炭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开展地质勘查查明煤炭资源的储备量,以此对煤炭资源开发进行系统设计,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矿井建设。煤炭开发成本主要包括地质勘查成本、矿区设计成本和矿井建设成本。

1.2资源成本

煤炭资源成本是煤炭企业为了获取煤炭开采权需要向当地政府支付的费用。由于矿产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因此要想获得开采权,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以此来体现矿产资源的价值。

1.3开采成本

煤炭开采成本是在开采煤炭产品过程中,为了后续经营需要而产生的各项费用,开采成本包括的费用项目较多,如材料费、电费、煤矿沉降补偿费、设备使用费及维修费等。

1.4安全成本

煤矿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特殊性,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目前,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形势,从而使安全成本成为煤炭企业最为重要的一项成本内容,在开展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需要充分重视安全成本。

1.5环境成本

煤炭企业在对矿区及周围环境进行改善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为煤炭环境成本,即煤炭企业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改善矿区环境。

2煤炭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煤炭企业作为传统产业,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煤炭产品的生产、开发和销售方面,对于企业成本的管控意识不强。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煤炭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成本控制薄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会影响利润,而且也会导致企业无法实现战略目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失去竞争优势。

2.2成本控制方法落后

目前,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全面考虑煤炭开采工作的成本因素,在煤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控制不到位,再加上成本控制方法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不具有契合性,从而会制约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3成本控制程度不足

对于企业而言,成本控制需要贯穿于整个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但在煤炭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成本控制意识,成本控制理念并没有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部分成本控制措施还得不到有效落实,缺乏对于成本预测、评估和精细化的核算,从而导致煤炭企业成本控制严重不足,成本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3新形势下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

3.1树立成本控制观念

在当前煤炭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树立全面的成本控制观念,增强成本控制意识。作为煤炭企业的领导者,需要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能够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同时,在实际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还需要将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和内控有效结合起来,加强预算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同时,煤炭企业要落实岗位职能,将成本控制落实到企业战略目标中,构建完善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增强全员的责任感,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协同配合,确保煤炭企业实现利益目标.

3.2完善煤炭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体系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煤炭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精细化的成本管控意识,并将其渗透在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好落实工作,培养节约意识和成本意识,激发全体员工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同时,煤炭企业还要积极完善生产成本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的职责,使其与个人岗位职责相对应,明确各部门生产成本分析、预测和预算的职责。针对企业重点项目实施精细化成本管控,通过整合企业的现有资源,确保企业能够获得最大化的生产效益。另外,在当前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过程中,煤炭企业也需要积极完善安全保障体系、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以便将安全保障体系、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融为一体,以此促进实现精细化成本管理目标。其中,保障体系可以为精细化成本控制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实际生产经营管理中,市场要素、科学定额价格及结算体系共同组成运行机制,运用评价体系对煤炭企业目标实现过程进行科学评价,能够更好地将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状态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来。

3.3做好预防性、前瞻性的成本控制工作

在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需要基于预防性和前瞻性的眼光,积极引领成本控制的方向,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成本控制应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并与企业的组织结构相结合,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同时,煤炭企业要加快实现企业成本控制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化,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通过“责”“权”“利”的统一协调,实现煤炭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利润的最大化。煤炭企业还需要加强物资供应的成本控制,通过合理把握市场上生产物资和设备价格的变化情况,与信誉良好的厂家建立合作关系,完成生产物资的采购和配额工作。基于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思路,对生产材料进行控制,全面提高现场材料管理水平。

3.4精细化成本考核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成本控制工作中,煤炭企业应采用精细化成本控制理念,并将成本考核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作为重点,立足于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分解和细化考核成本要素,具体可以将精细化成本考核划分为三个等级,即区队成本考核、班组成本考核及个人成本考核。在矿井对区队的成本考核中,要将人工费、材料费、电费、租赁费和修理加工费作为考核的重点。在区队对班组的成本考核中,主要以人工费、材料费、电费和单项考核为主;在个人成本考核中,主要以人工费、材料费和单项考核内容为主。

3.5做好资金管理

随着煤炭市场经济走向低迷,货款回收不及时,资金严重短缺,如何筹集资金、使用资金、降低资金成本是每个煤炭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首先,煤炭企业要继续坚持“收支两条线”的资金集中管理制度,坚持“以收定支、适度从紧、保持重点、统筹兼顾”的资金预算原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执行资金计划管理,完善资金计划和使用审批程序,实现资金管理公开透明。其次,对于材料采购,实行“零库存”,推广“井口超市”,即将不同供应商的各种矿用材料全部暂时放置于井口超市,各生产区队根据需要领用质优价廉的材料,既节约了材料,又减少了资金占用。最后,按“先筹后用,量入为出”的原则,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专项资金要严格执行预算管理、计划管理,杜绝计划外工程。

3.6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提高煤炭企业成本控制效率

在成本控制工作中,煤炭企业需要通过对企业预算进行精细化管理,并结合企业发展计划和经济目标,制定具有动态性和弹性的预算制度。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物资的消耗制定科学的计算方法,并构建完善的预警机制,建立全面的预算考核体系,以此对企业成本进行动态化和全面控制。由于预算是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因此煤炭企业要运用成本分析方法,分析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核实预算执行情况。同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费用,以此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另外,针对预算执行情况需要定期进行全面分析,制定目标责任考核,加大全面预算考核力度,确保全年预算能够顺利完成,全面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和质量。

3.7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不发生意外

煤炭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从而会对企业的最终收益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煤炭企业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标准进行作业。同时,煤炭企业还要加强安全监督,及时发现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重视将新设备和新技术应用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保证生产安全。

3.8重视保护环境,减少治理成本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煤炭项目开发都会持续几年时间,必然会对矿区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若矿区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后续则需要支出大笔的养护费用,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因此,在煤炭企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并做到边开发、边治理,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