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心里健康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心里健康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心里健康总结

篇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符合人的此能力成长规律的方式,开掘人内在的心理潜能的教育。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既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将其生命价值内化,增强他们对生命和健康价值的认知,增强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培育他们适应复杂社会环境并增强自身幸福感的能力和品格。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三个概念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厘清:心理问题、心理困惑和心理疾患。心理问题是个体成长中的必经之路,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每个个体选择以怎样的心态面对问题的过程;心理困惑是指心理成长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徘徊、犹豫、迷惑的状态,这时需要心理教育和干预;心理疾患就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偏离了“正常状态”,其行为已经对自我发展和社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专业咨询和帮助。

在高校中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把握好系统性原则和学生主体原则;需要着力于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心理卫生学有两大基本任务:1、客服消极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2、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我们应该具备三大积极心理的品质:1、能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有利于心理保健;2、能促进工作和学习绩效的提高;3、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水平。并且将这些心里品质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包括:智慧――认知的力量;勇气――情感的力量;仁爱――人际的力量;公正――公民的力量;节制――避免极端的力量和超越――精神信念的力量。了解积极心理学促使我们在反思自身具有哪些积极心理品质的同时,也进一步思考如何发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帮助他们保持心理健康

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技巧,包括用PQ4R法培养学生爱好学习的习惯,用PMI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洞察力等。最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发掘学生所觉有的优点,鼓励他们充分地培养自己的健全人格,恰当地采用共情的方法加强与学生沟通的效果,通过合理的归因和积极人文素质的培养,达成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目的。

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具体途径有:(一)营造积极心理气氛,(二)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提高团队的写作能力,(三)开创心理拓展训练,培养人际沟通能力,(四)通过讲座、班会、各类宣传等开阔思路,全方位积极贯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三、团体活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一)基本理论

团体是指:“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协同作用的工作群体......团体的工作任务必须通过其成员共同努力、积极协同方能完成,其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绩效的总和。”这个定义告诉我们,人的集合不等于团体,人要组成一个团体,需要通过良好的组织和配合,实现“绩效水平”大于个体绩效的总和才能叫做团体。团体的特征应该包括:有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相互交往和依存,分享和参与,相互理解,相互影响。

团体对团队成员既有社会助长的作用,又有社会懈怠和去社会化的作用。为避免团队的负面影响,应注意团队所有人的参与感,并且建议团队规模在8-12人为宜,超过20人就很可能会出现次小组或其他负面现象。

按团体结构分类,团体可分为结构性团体和非结构性团体;若按团体的开放程度分类,可分为封闭式团体和开放式团体,按成员的构成可分为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并且,在团体辅导中要注意豪猪原则和方舟原则。

团体辅导中要注意对空间的把握,特别注意影响沟通的因素,处于第一位的是团体与地位,辅导中要注意团体的大小、次团体、情感联结、使用暗示与增强等技巧。

根据领导中心与团体中心的类型,可将团体分为自由型、圆圈型、辐射性和热椅子型四种。其中,自由型最好,因为该类型的团体成员根据团体过程中的现象自由沟通,可充分地表达团体成员的意见,实现最充分的沟通,有利于沟通效果达到最好。

吸引成员的因素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团体成员的期待,此外要让成员感到安全,注意团体间的比较和团体资源的吸引力。培养团体凝聚力,需要通过明确团队任务、积极角色的规范、成员有授权感、合作与沟通,最后达成团队目标等步骤方可实现。

团体辅导中,要注意把握社会控制的度。影响社会控制的因素第一是成员地位,其次是成员在团队里的角色和团队规范的制定与遵守。但是,做团体辅导时也要注意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如团体盲思和社会性懈怠。在辅导员做团体辅导时,更常见的是社会性懈怠问题,可通过选择动机较强的成员、团体规模保持适当、明确成员任务,及时评价成员的表现和贡献等途径来降低社会性懈怠的危害。

(二)实践操作

一般而言,团体活动由1―2名组长主持(若有副组长,则坐在组长对面最好),由10名或更多成员组成(团体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如10人,大家围坐成一圈最好,并且,最好男女相间而坐,权力平衡的状况最佳)。团体活动的过程(以10次为例)包括:1、准备主题;2、建立关系(在第1―2次团体活动中完成);3、过渡(第3―5次);4、工作(第6―9次);5、开放讨论,最后一次收尾。每周一次团体活动,每次2-3小时为佳。团体活动/辅导一定要有开始、一定要有主题,一定要有结束。

四、大学生常见心理疾病及心理危机的甄别与干预

心理学的三大使命:(1)研究消极心理,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患;(2)致力于使人类生活得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3)鉴别和培养有天赋的人。对辅导员而言,首要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发展、教育和预防”工作,帮助全体学生发展自我,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完善自我,预防或减少心理疾患。其次是协助学生有效地应对心理危机、心理问题,合理帮助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

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包括:1、症状检查标准(通过精神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心理测验完成),2、数理统计标准(以统计和测量结果为准),3、内省经验标准(以病人的主观体验和观察者的体验为准),4、社会文化与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为标准)。对于缺少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而言,可用以下常识性标准来区分:1、言谈、思维和行为的怪异,2、情绪体验和表现过分,3、自身功能的不完整,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但是,判断的时候要注意文化背景、社会准则等。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抑郁症及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症、惊恐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分别讲了这些心理疾病的特征、识别方法、风险和应对策略,增进了我的知识,有助于我更好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在碰到问题时,不至于茫然无措。当然,面对心理疾患的时候仍要小心,毕竟我并不专业。

心理危机的分类:发展型危机、境遇型危机和存在型危机。产生心理危机时,一般有两种反应:交感反应(唤起与过度唤起)和副交感(迷失)反应(低唤起或缺乏唤起)。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做危机评估,即是否有即刻的危险和稳定性如何,是否能在此时此刻进行干预工作。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自杀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因此我特别注意了学生自杀的评估要点:1、目前自杀表现,2、精神疾病,3、既往史,4、心理社会状况,5、个人优势和弱点。

当然,碰到自杀问题的时候,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足的,必须依靠学校、公安机关的专业力量,平时经常保持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联系,遇到情况及时报告领导和公安机关,联系相关部门寻求支持,依靠团队应对和解决相关问题。

进行危机干预时,也要注意相关原则:及时预警原则、生命第一原则、亲属参与原则、全程监护原则和分工协作原则。

五、辅导员的压力管理与情绪纾解

压力是源自于负荷的超载。辅导员处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线,由于他们特殊的工作性质,面临的压力常常超出可承受的范围,如学生的安全问题、心理问题、学生违纪等。但是,内在压力源才是最大的压力。其实,在工作中,既不要让自己没有压力,也不要让自己的压力过大,而是要让自己处在合理健康的压力范围内。

压力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寻求自身心理状态的动态平衡。为此,可采用正向情绪调节法,多转变观念和态度,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有意识地注重用积极态度看问题等调节手段,实现内心和谐。建立健康动态平衡的工作模式,知道为什么工作和生活。

六、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能力的提升

本文多讲一点关于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容易碰到的问题。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心理能力(心理素质),包括:

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积极的心态;广泛的兴趣;良好的情感情绪;坚强的意志;宽广的胸怀;清晰的自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和鉴别力;有获取知识并整合的能力;自我调节力、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等。

辅导员群体应修炼和提升这些能力,提升知识素养,提升职能品质、情绪情感品质、需要与动机品质,及提升自我意识等为重点。那么,怎么提升呢?通过学习、积累、更新,通过实践,通过思考总结,通过升华等方式来实现。

对多数辅导员而言,工作中既面临专业性不足的困境,也面临需要调节好自身心理状况的问题。通过明晰与职业心理能力相关的心理素质,把握好提升自我心理能力的途径,有助于保持自身健康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辅导员的日常工作。

辅导员处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如果是带大一新生,还要正确对待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测结果,正确处理自身的角色冲突,区别好心理问题、发展性问题、情绪缺陷和人格缺陷等问题,以及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区别。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党团工作、班级建设、文化教育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事务管理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教育引导的融合等八个方面的融合,对做好辅导员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宝锦,马桂兰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篇2

活动地点:801教室

活动负责人:王金尤

活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09-1班全体同学

活动背景:据心理学家分析,大多数才踏入大学的新生,都会经过一过心理调适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之间,我们会逐渐的融入到大学的生活当中,充分的享受快乐和充足的时光。

和中学时代相比,大学里的学习丛内容、目的、方法、坏境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

最根本的不同在于,大学的学习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大学学习的适应以及应对来自学习方面得压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环节。

上大学前我们已经交了好多朋友,在一个未成年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单纯、随意。

进入大学一年多了,同学们对大学生活已经适应了,为了更好的增强班级的凝集力、巩固友谊,我们公共事务管理09-1班举行了心理活动,让同学们一起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增进彼此的感情。

活动目的:大学同窗好友的友谊,是每个人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通过这次活动希望能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到每个同学身上,通过大家的参与以增进彼此的了解,认识彼此,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一份责任,要善于发现别人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帮助别人走出心理问题的阴影,把笑脸带给每个人。

活动内容: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开始,主持人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心理活动的主题,活动背景以及活动流程。分别为:人际关系对心理的影响,彼此进行优点的点评,对大学生几个心理问题的讨论,针对问题进行角色扮演和活动感想进行总结环节。

1、人际关系对心理的影响

本坏节主要由主持人首先向参加活动的同学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定势效应,晕轮效应,蝴蝶效应等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有趣的演示以及人际交往中解决人际冲突等策略的内容“人际交往时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也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保证正常的人际交往才会有正常的心理坏境所以进行这场教育是必要的,进入高校后,学校也很少有系统的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与他人相处、沟通、交流。”

2、彼此进行优点点评坏节

本次活动主持人要求每一位同学坐在同学中间接受大家的点评,通过大家的点评,知道了原来自己子别人心中的位置。

3、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讨论

为了紧扣心理活动主题,主要由同学进行了分组讨论主要的心理问题。

4、游戏互动

本坏节由主持人向每一个小组的同学确定一个命题,让每个同学进行复分析后进行角色扮演。

5、活动感想环节

篇3

此次培训得到了xx市、xx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xx国际组织驻南京办事处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关注,早在今年4月份外语系李xx、蔡xx同学,机电工程系张xx同学,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程xx同学就参加了xx市首期高校青春健康——同伴教育骨干师资培训班,回校后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和健康成长指导中心老师的指导,主要由他们担任了校内的首次同伴教育师资培训主讲。

培训项目以其丰富的内容,互动式、参与式的教育方式,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在三个小时的培训时间里,同学们表现积极、活跃,也一改往日羞涩,阐述了自己对同伴教育及性知识的看法,系统地掌握了主持人技巧、爱情观与价值观、性与生殖健康、艾滋病有关的知识,为接下来的系部开展活动作好了初步准备。

培训活动结束后,留给主持人们的工作和义务仍将继续着,他们在各自系部将“青春健康项目”加以推广,整个心理健康月期间,同伴教育活动在大学生群体中遍地开花,系部共组织18场次培训,培训对象达680人。同伴教育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随着大家在青春健康这方面认识的深化和态度的澄清,将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素质拓展训练

5月15号下午,“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在学院图书馆六楼团体活动室举行,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协同外语系高飞老师、左其阳老师带领各系的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成员进行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学生处处长霍xx老师亲临现场观摩与指导。

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开展至今已是第四年,今年的素质拓展以“团队建设”为主题,主要进行了“鸡蛋进化”、“花开朵朵”、“知你识我”、“风中劲草”、“相亲相爱”等活动。

核能培训在全院老师的心中种下了一颗颗爱的种子,因而在本次素质拓展活动中,老师们将核能培训的形式与素质拓展结合,将核能培训的心得和体验与同学分享,引发学生对“团队沟通”这一主题的体悟。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中,同学们全心投入,用心去分享自己的感悟,真正体会到了信任和换位思考在团队沟通中的重要性,也将会把这些觉察延伸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三、“加强心理委员建设金点子”征集

为让学生更深切了解心理委员的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使我院心理健康工作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特组织了此次征文活动,要求大家围绕主题,结合学院实际,为心理委员这支队伍的建设建言献策。各系都进行了积极地组织和参与,共收到稿件100余篇,同学们在其中提出了不少具有建设性的小建议,如心理委员每班级选两位,一男一女;在学期初、末、换季等心理问题多发时期,应该多开展小活动,从点滴做起让同学们感到时刻被关爱;加强系部内班级心理委员及系部间心理委员的交流等,艺术设计系陈萧闲,电气工程学院刘学宜等18位同学获奖。

四、心理健康知识黑板报比赛

为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心理健康月期间的的良好文化氛围,举办了心理健康知识专题黑板报比赛。活动中各个班级精心准备、积极配合、互提意见。通过活动,大家对黑板报的内容选择、素材收集、版面设计、色彩运用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收获。最终艺术设计系广告1111和动画1111,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计应1111等班级表现突出,取得了好成绩。

篇4

2.在教育目的上存在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培养的是人们要以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做事,面对压力不轻易倒下的过硬的心理素质,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离不开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处世方式,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严重

大学生群体,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学业、生活、情感、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告急.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在不断警示我们,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2000年,由北师大心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倡议,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北京市团委、学联批准,确定每年的5月25日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目的是呼吁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以此掀起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

三、按照教育部号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及完善,网络也成为了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大学生接收着来自多方面的信息影响,许多思想观念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然而,我们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却没有与时俱进,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减弱,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也遭受着严峻的考验.现代大学生比以往更容易接触社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并不仅仅只有一小部分市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这方面的影响,对金钱看重,做任何事情都讲价格,都要讲是否对自己有利,大学生越来越关注的只有自己的切身利益,却不再学会为人考虑.大学生活是很多学生首次学会独立生活以及脱离家庭与他人相处的机会,不管他们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都要学会独立面对,不管事学习上的问题,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要学会做出独立的判断,树立正确的自己的是非观.

但是很多的大学生却往往没有适应这个转变,他们无法从以往的自我中心转移到集体生活中的角色.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好友,与人交往却不知如何沟通,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无法排解……这样那样的问题让他们极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西方有一句谚语“: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如何在进入大学生活后,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让自己融入集体,调节自己的心理差距感,找到自己适合的定位,培养正确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耐挫能力,是当代大学生踏入大学后的重要课题.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应当认真总结以往的各地高等院校开展过的工作经验,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在这方面先进的经验,更深刻的体会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力图探索出更多更先进的工作方法,推动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发展.

2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

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内容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便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加针对性的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针对学生的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心理辅导以及答疑咨询活动,最后达成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和心理品质,让大学生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疏解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些内容,可以有效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交友关系、恋爱及择业等,最终达成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人的一生,总会需要面临困境.然而,困境与磨难不是停滞不前的借口,如何从困境中吸取经验,找到前进的方向并最终走向成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培养的能力.作为一个成功的大学生,首要的就是保持自己乐观的工作、生活态度,不断在困境中吸取经验;要拥有和谐的人际交往圈,正确的沟通方式,树立正确的团队意识;要拥有远达的人生目标,正确看待自己暂时的得失;要拥有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保证自己乐观的态度.作为一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新时期大学生,正确的面对自己、面对他人,正确面对得失、面对困境,随时保证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在学习和生活中保证自己不会因为情绪变化而产生心理问题.

3高等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由哪些因素导致

最近大学生心里问题越加明显,而且越是名牌学府,越是高学历,这种情况就越显著,先前有清华大学学生硫酸泼熊事件,后有马加爵谋杀室友,到现在是投毒事件等等,而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和精神分裂等方面.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应当关注的问题.首先,好很多大学生感到学习有压力,却又没有学会该怎样释放压力,长期的生活、学习紧绷的状态让他们极易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中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家庭并不富裕,其中5%左右是特困生.经过相关调查,70%以上的贫困生感到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而这些压力给他们的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然而他们却并不懂得该如何调解.

其次,大学生大多数是在大学开始进入恋爱阶段.很多学生对情感问题的处理并不好,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据调查,高校学生犯案,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情感问题无法得到排解,学生长期为情所困,心理开始扭曲,有的人甚至走向极端,诱发大学生犯罪,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再次,当前我国多数高校学生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来自两代人所有的关爱,很多学生养成任性、自私、无责任感等不良恶习,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应当该怎样进入家庭以外的集体角色,遇到问题极其容易走极端,很多人甚至因为沟通问题产生暴力倾向.

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极差,不懂得如何调节自身心理状态,遇到问题解决不了,便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沟通,有严重的自闭倾向,无法融入集体生活,长期以来,与人接触都会产生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家庭环境、成长环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很多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单亲环境,以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从小养成浪费攀比,对其他弱势同学的歧视等不良习惯,长期以来很难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而言就尤为重要了.最后,由于近些年大学不断扩招,大学生要面临着十分残酷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毕业便面临着失业,因此他们面临着很大的精神压力,而不可避免的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强烈缺乏安全感,很多因为心理问题而造成的悲剧就不可避免.

4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日常通过课堂来教育我们的大学生,要通过生活的各种方式来教育,要懂得学生们的心里的想法,要了解学生们经常关注,愿意关注的一些事情,现在的大学生内心世界不容易被父母,老师甚至同学所了解,只有成为他们的朋友才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另外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教育方式,更高年级的同学心里更为复杂,更需要心里治疗和咨询,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不同的年级的同学的心里问题,这样的好处是更好的细化了不懂阶段不同时期大学生所处的心理变化,能够积累面对不同的心理问题的经验,可以更好地,更称职的成为大学生心理上的灯塔,指引大学生们在健康的心理道路上,茁壮成长不断前行.

5加强领导,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各高校更应当积极主动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积极展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帮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把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管理体系中,加强校领导的管理力度,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加以引导.其次,选取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高校教育的工作骨感,在编制等方面让工作者受到重视,让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受到重视的成都.最后,要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聘请一定数量的心理辅导或咨询人员,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

篇5

当今社会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很多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人们开始趋向于对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而人际信任显然是发展团队协作精神的必需品,大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目标对象,如何使其在几种主要的人际关系中把握好人际信任关系,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极为重要。

2.大学生几种主要的人际信任关系与心理健康

2.1 亲子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亲子关系显然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法定的血缘关系,落实到实际生活,则是指父母如何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对待、培养子女,反过来子女又是如何对待、反馈父母的一种相互的社会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大学生所必须要面对且在大学生内心所占比重极大的一种关系,相对而言这种关系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为重要的。由于血缘这一与生俱来的关系纽带使得亲子关系极为特殊,大学生对于父母的信任度也是极高的,二者之间的人际信任极为稳固。

据多种研究调查表明,父母对于孩子的基本教育方式直接影响成长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当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趋向于温暖、理解、关怀时,子女对其信任度极高,会逐渐养成自身热情开朗、积极向上、独立自信的性格特点,对于子女心理健康发展有些明显的促进作用。父母若是采取拒绝否认的教育方式,则会养成子女内心的自卑感,害怕被拒绝,无法融入集体,做事情优柔寡断的心理,不利于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如果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去干涉子女,会使得子女在成长中严重缺乏自信,过分依赖他人的性格特点。而父母若采取严厉的惩罚式教育,则会使子女产生严重的无助感和不安全感,表现出过分自我约束,极度苛求自己的行为,严重时甚至出现敏感、偏执、抑郁等症状,极其容易导致焦虑症和强迫症等心理疾病。

2.2 师生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受大学这一独特的教学方式影响,大学里的师生关系显然要比中小学时期的师生关系更为放松,没有传统意义上那种紧绷感,师生之间接触时间较短,相关而言沟通和交流很少。但是正是因为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师生之间的交流内容往往围绕学生在校情感问题,未来的职业理想规划,人生观价值观的修正等方面展开。大学生在这种关系中会趋于主动地位,他们更渴望从老师方面得到一定的思想指导,或者取得某些帮助,尽管如此,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独立性极强的个体,他们对于老师的信赖程度并不是很高。

师生关系是依托于日常教育活动中的教与学联系,是一种明显的以知识的教授、传递、接受为纽带的业缘关系,也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师生关系中老师的主体地位。对于大学时期而言,大学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统筹全体学生之间的各项活动,领导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日常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显然大学辅导员在大学的师生关系中同样占主导地位。尽管大学辅导员在这一师生关系中占据主导,但并不是指大学生只是单纯的居于被动位置,任何关系的构成都需要双方的共同维护和经营。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活动参与度,对于老师的理解程度以及对老师信任程度同样影响这师生关系的发展。师生关系正式在这种双方的共同作用之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环境。

2.3 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大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个个小群体,他们会根据自身各式各样的共同点,如生理、心理发展阶段相似,共同的生活经历,类似的生活内容,相似的兴趣爱好等,或者是日常相处过程中种种客观因素产生了各种情谊,这种情感联系了他们每一个个体,使其可以很容易的建立起这样那样的相互关系,这种逐渐趋于密切的关系,会使同学之间的信赖度较高,相互形成稳定的心理依附关系。

篇6

二、活动目的

此次班会的目的是丰富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加强班级同学之间的联系,是同学们在重压的环境中学会自我调节,采取有效的解决途径。解答一些实际的心理问题,增强班级凝聚力,破除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树立正确的维护心理将钢的意识。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20xx年12月4日19:30—21:30咸嘉心理咨询室

四、活动资源需要

(1)人力资源:公管0901班全体同学

(2)物力资源:心理咨询室、小奖品等

(3)小奖品合计23。5元

五、活动策划组织者

公管0901班团支部、班委、心育委员

六、活动参与者

公管0901班全体学生

七、活动流程

(1)组织全班同学做热身小游戏,制造欢乐和谐的氛围。

(2)进行心理测试,让同学们更了解自己。

(3)同学们将自己的烦恼写在小纸条上,大家一起协商解决方案。

(4)大家一起玩团体小游戏。

“心灵之约”团日活动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基础。同时,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面向全院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我院心育部和组织部倡导“心灵之约”心理主题班会。接到通知,我班班委、团支部积极准备、策划,12月4日,我们的班会如期举行。

活动分为三部分:

(1)由校心协心晴小组成员郑文华同学带领大家做“数三抓手”热身小游戏。在这个小游戏中,有几位同学不幸被罚,周芬芳和朱丛给我们表演了伦巴,廖胜强和祁双分别打了长拳和太极,宁凯也一展歌喉。他们的表演让那个同学们欢笑不断。

(2)由心理委员胡君给大家做心理测试,从个人喜好和小西关推到性格和以后的发展。然后大家讨论这样的心理测试准不准。在测试和讨论中,其实是在了解自己。

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5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逐渐深入人心。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当代高校辅导员就必须正确认识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大学是一个大课堂,是同学们走上社会的奠基石。由于社会对其要求以及学生的自我期望值逐步提高,大学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工作,还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现存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下面就简单谈谈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方法。

一、认真学习心理学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素质

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辅导员的心理品质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作为一名辅导员,其自身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对原有知识结构的掌握上,还应该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其次,要了解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着个性差异,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性格差异等,抓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从而使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更具有正对性。

二、了解学生,发展师生友谊,换位思考,做好学生的表率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了解学生是关键。高校辅导员虽然为全体学生服务,但是辅导员接触最多的还是班级干部,通过班干部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求,虽然也能达到目的,但这种间接了解学生的方法会让其他同学有种被忽略的感觉。因此,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多和学生交流,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辅导员在和学生的交流中会逐步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站在学生所处的年龄、知识水平和环境来分析所发生的事情,这样就会对学生多份宽容和了解。辅导员还要善于分析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在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的同时赢得学生的信任。

三、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在新生入学时,辅导员应该及时地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以通过学校体检结果、心理健康测试、深入学生宿舍谈心、班级干部汇报等方式,发现问题,追其原由并且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要依据科学的方法建立,记录要尽可能地详尽,档案的记录要根据学生心理状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完善,这样不仅有利于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积累教育经验,有针对性地改变教育计划。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可以粗略地分为;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和同学交流问题、感情问题、就业问题等,辅导员应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帮助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跨过心理障碍,以便更好地学习、生活。

四、参与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和问题学生展开心灵对话

高校辅导员要对整个班级负责,要做好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种体制在学校心理咨询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新生入学时,铺导员建立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要及时地送交到学校心理资讯室备份。在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时,辅导员要介绍学生到校心理咨询室咨询心理健康状况,当然,在现实条件下,学生对心理咨询室还存在一定的恐惧和担忧,这时,铺导员就应该积极地和学生沟通,向学生讲明心理咨询的重要性。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辅导员要经常和他沟通,关心了解他的处境和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其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更好地帮助同学。

五、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

家是温馨的港湾,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和家庭有关,父母和孩子的代沟也越来越深。因此,有些心理问题学生一般不愿意和自己的父母讲。有些学生家长对孩子也不是很了解,从小到大就只片面地注重孩子的学生成绩,忽略了他们的心理感受,这让孩子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辅导员要起到桥梁的作用,在家长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让他们之间多一份了解与宽容。通过孩子和家长的自我反省,加深感情,解决心理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校辅导员要认真学习心理学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做学生心灵的指引者;要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心理教育计划,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自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秦 或.大学生心理教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课 时:晚自习

   主要形式:班级会议

   目的与意义: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同学消除心理障碍,化解心理困惑,排解心理压力,也为了使同学在大学阶段更好地面对学习、生活,处理好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

    建议同学们在遇到挫折时要学会客观评价自我,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肯定自我,提高自我调整的技能;要做一个自信的人,因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要学会诚信、宽容、友善,学会倾听别人的心声;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人际交往的进行;要时时刻刻调整好自己,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即将面临的每一件事。

   准备工作:卫生委员搜集材料,心里委员总结。

   设计意图:卫生委员引入心里健康主题,由心里委员介绍生活中实际例子,对几种情况进行讲解。

   预设效果:使同学们大致了解心里健康的重要性

   总 结:到了大学,虽有了文化知识,但仍然缺少社会阅历,心理问题变的更加严峻,有一句说得好:“精神世界越丰富,在现实生活中就越悲痛;精神世界越高尚,在现实生活中反而变得愈加不幸!”近些年,在大学生中因心理疾病导致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主要参考资料:手机百度

篇9

1.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对父母、家庭的过度依赖,是独生子女的大多具有的通病,这主要是家长的过度管制造成的。

2.孤僻性。独生子女在家中没有亲兄姐妹,所以经常感到孤独,同龄伙伴的陪伴时间也十分有限。

3.怯懦脆弱性。当今的大多数独生子女成长中表现出明显的怯懦与脆弱性。在顺境中长大的他们,习惯于享受在家庭中的独尊地位和非常优待,父母的娇宠让他们处在生活的理想世界里,在经济上有保证,生活上有安排,一切应该追求奋斗的道路都被父母们铺好了。在安逸优裕的环境中,独生子女没有自己的坚定的意志品质、信仰和执着的追求,做事缺乏坚强的独立性和主见,不能为自己的未来作出良好的规划,常常表现出意志薄弱,遇到困难便畏惧不前,或手足无措,对突如其来的困难感到无所适从。感情上十分脆弱,遇到打击和挫折就一蹶不振,或消极堕落。

4.逆反与任性。在专制的家庭中成长的独生子女有着父母对他们过分的“爱”。这部分父母对孩子抱有极高的期望,提出严格的要求。孩子不得不在父母的“计划”中走自己的路,使得独生子女产生压抑、愤慨的情绪,从而导致逆反心理。

5.自尊心强,不易接收他人的负面评价。独生子女的优越感是表现在很多方面的,成长的环境为独生子女提供的便利不仅表现在物质上,也表现在精神上。很多独生子女只要听到别人的负面评价,就要暴跳如雷,所以孩子经常受不了别人的批评,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容易接受来自他人的负面评价。二、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1.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时期,其心理特征介于未成年人和成人之间,一方面,他们拥有强烈的独立需求,渴望自主的行为、社交;另一方面,由于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心理仍存有对父母长辈的依赖,并没有从本质上具备完善的心理素质和机能,当“独立”与“依赖”并存的两种心理需求发生矛盾时,强烈的内心情感冲突就容易诱发心里危机。2.独生子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不平衡和抗压能力不强也容易诱发心里危机。如今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之以往有所提高。高中时代单一强调成绩的评价模式在大学里已经不再适用。生活环境和评价系统的改变,容易让心里正处于发展建设阶段的大学生内心纠结,不敢坦然面对挫折。自我认知过低,加之其自我调控系统并没有趋向成熟、稳定,困惑心理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且我迷失的空虚状态,影响心理健康。特别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来说,日趋紧张的就业形势会从客观上给其带来沉重的压力,一旦调适不当,极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焦虑和躯体不适与障碍,引发心理崩溃。

三、如何通过体育教育进行必要的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当事人正视危机,解除心理困境,使其症状得到即时缓解和持公消失,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锻炼,因此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高校体育教育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势在必行。结合个人日常体育教育教学经验和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手段,以及放眼校园管理的全局,总结提出如下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入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每年开学伊始,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引导他们参加各类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运动协会,通过身心锻炼克服入学产生的各类心理不适,做到了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保证了学校教学、学生生活的有序开展。

3、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到体育理论课及训练课中,理论指导训练,进行必要的心理暗示促进教学开展,要着重激发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互帮互助感情及敢于吃苦的精神,帮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心理素质,着重强化学生生活上自理、管理上自治的个人学习生活观念,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学会与人分享的,提高学生对挫折的适应力,培养快乐的心境,增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努力追求健康人格和良好生活习惯。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离不开丰富多彩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管理者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体育设施及健身器材的服务作用,通过免费开放体育场馆,延长开放时间等措施,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文体生活,积极举办各类文体活动、鼓励发展社团组织,使学生在拥有一个健康体魄的同时拥有一个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心情,特别要注重良好校风的形成,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也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高校大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任重而道远。这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不懈地追求。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92.

[2]钞秋玲.大学生成功心理导航[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105-120.

篇10

“丰富校园文化,汇聚点滴爱心”

二、参加组织:

福建工程学院阳光爱心社、福建工程学院心理健康协会、福建中医学院耳针协会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9日

四、活动地点:

福建工程学院文化广场、福建工程学院学生宿舍楼

五、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去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活动领域用校园文化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爱心主题广场”正是立足于次,以心理健康咨询、健康义诊、生活小疾病预防、图书募捐、关注贫困山区教育大签名等多样的形式开展活动,展示了大学生的魅力,丰富了校园文化。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触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增长了自身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综合技能。“爱祖国,爱海西,爱工院”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六、活动具体安排:

1活动准备:活动开展前期各社团做沟通,共同探讨,做出详细策划。活动开展当天由爱心社成员负责布置现场,包括桌椅,帐篷,饮用水并接待中医耳针协会成员。

2活动过程:爱心社分成3组,1组成员到宿舍回收图书,2组成员在广场上做宣传,3组成员积极鼓励同学在关注贫困山区教育大签名横幅上签名,解释关注贫困山区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协会负责心理健康咨询,包括爱情、学习、性格、就业等当面问题。中医耳针协会:无偿常规诊断,包括测量血压,普及生活小疾病预防知识,介绍耳针疗法。

3活动结束:所以参与人员谈论本次活动的进行情况,各抒己见,并纪录总结。清点图书后,所以参与人员拍照留念。送走中医学院人员,爱心社成员留下来清理打扫现场。

七、活动总结:

1活动前期策划详细,使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絮;

2本次活动开始时间较早,持续时间较长,而所以人都能克服困难,坚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大家都很努力。

3与其他社团的协作较好,即分工明确又能相互帮忙。活动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4对活动的估计不足,未能联系到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的协会来参与活动。

篇11

(1)由校心协心晴小组成员郑文华同学带领大家做“数三抓手”热身小游戏。在这个小游戏中,有几位同学不幸被罚,周芬芳和朱丛给我们表演了伦巴,廖胜强和祁双分别打了长拳和太极,宁凯也一展歌喉。他们的表演让那个同学们欢笑不断。

(2)由心理委员胡君给大家做心理测试,从个人喜好和小西关推到性格和以后的发展。然后大家讨论这样的心理测试准不准。在测试和讨论中,其实是在了解自己。

篇12

从逼迫型学习到自主学习,很多学生难以适应。参与问卷调查的300名学生中,高达208人认为自己目前生活状态颓废,课程内容学习吃力,又没有学习动力,每天生活在自责中,造成恶性循环,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2.来自于就业的压力

大学生普遍自我意识淡薄,对于自己将来的就业迷茫又无助,不知道怎样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而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而言,家庭对他的期望是特别高的,造成包袱和压力更大。

3.人际交往中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非常看重,尤其是大一新生,十分乐于参加各种学生会、社团以及各种兼职,很多人是盲目参与和跟风,在参与过程中也会带来压力和困惑。也有一些学生在与室友、同学相处过程中,存在各种矛盾,心里压力过大。

4.因感情影响情绪

个别学生因感情事件影响到情绪,甚至有学生因此有自杀念头。目前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但各个学校心理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心理教师配备数量也较少,心理咨询工作开展效率较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和个人的发展,学校应提高心理咨询工作水平,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需求。

二、辅导员有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具备的自身条件

目前,高校辅导员选拔严格、条件要求较高,辅导员普遍素质较高,他们在学生时代一般都十分优秀,学习成绩优异、综合能力强、政治觉悟高,并且一般都是优秀毕业生、学生干部和党员,但他们心理学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笔者结合自身工科背景和多年辅导员工作经验和体会,总结出高校辅导员只有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够承担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辅导员自身应具备积极健康的内心世界。辅导员情绪自控能力弱、情绪波动大都不利于辅导员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的开展,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辅导员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遇到突发问题或矛盾时才能够冷静分析妥善处理,尊重事实,爱护学生。

2.良好的认知能力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全面而又细致的工作,而其中很多工作都是发展性和预防性教育。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应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尽早发现学生问题,并准确根据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等,全面迅速的洞察学生心理世界,及时发现不良苗头,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3.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

由于工作性质原因,辅导员与学生沟通接触较多,关系密切,学生出现问题首先都会找辅导员倾诉和解决。为了能够更迅速、有效的给学生提供帮助,辅导员要掌握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总结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般规律,并主动学习和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和沟通技巧,并在工作中灵活使用。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常规学生管理工作中去,提高心理教育效果,完善学生管理工作。

1.加强心理投入和心理沟通

大学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小集体,他们生活习惯不同、性格各异。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只有加强心理投入,加大感情付出,才能让学生对小集体有认同感,进而产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辅导员才能和学生真诚沟通,才能形成和谐、平等师生关系,学生对辅导员才能有亲切感,对集体才有归属感。

2.学会心理换位

每个时代的青年人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辅导员应学会用青年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在日常工作中,无论学生遇到任何问题,包括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上,辅导员都应学会心理换位,换位思考,才能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另外,辅导员也应指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这样更容易处理问题,也更容易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更好的进步。

3.开展生活辅导

生活辅导旨在学生形成合理的生活习惯和规范,能够适应社会,对其产生深远影响,在人生路途中能够选择意义的生活,又称人格辅导。辅导员对学生的生活辅导包括两方面,为情绪辅导和社交辅导。情绪辅导是指让学生掌握控制情绪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学会适当的发泄情绪。社交辅导是指帮助学生学会有效沟通,建立正确的社交心理,从而学会社交。同时,辅导员也应主动联系专业课老师、班主任,联合多方力量协同育人。

4.建立特殊学生档案

篇13

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在校大学生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疾病,而且具有健全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学校应针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培养。然而,现阶段的大学生健康教育却狭窄而单调。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严重不足。虽然大学生已进入人生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其缺乏社会生活的磨练,思想比较天真,易于情绪化,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控制能力较差,自觉进行自我健康教育和健康发展困难。因此学校仍应扮演好监督、督促的角色,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策,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健康教育的相关活动过少。大学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是曾经梦想的天堂,进入大学犹如获得了自由,获得了可以真正主宰自己的权利。缺少对大学的正确认识和合理规划,开始放纵自己,荒废青春。在大学中,许多学校较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许多学生不能有效的进行自我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教学方法不合理。在大学中,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已被同学们定为“必逃课“。单纯的理论灌输使得课堂显得极其乏味,同学们提不起兴趣,索性离开教室,或者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同学们不在乎的态度也使得授课老师失去讲课的动力,老师的授课激情和效率严重降低,如此恶性循环,阻碍学校健康教育的良好发展。

三、情况分析

在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认识上,一些学校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相当大一部分教育者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不了解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缺乏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基本常识,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甚至对还对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种种误解和偏见,没有真正确立大学生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不少人将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想工作混为一谈。大学健康教育老师专业素质缺乏,师资队伍是学校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此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然而,且前我国高校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问题突出也是不争的事实。其一,数量严重短缺。其二,专业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师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有的是各学科教师兼任,有的是学生管理干部兼职,有的则是来源于基层德育室、科研室的研究人员。这些人员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教育专业理论。从实际效果看,其中大多数也很难胜任健康教育工作。另外当前我国也缺乏规范的高校心理辅导员督导制度,许多辅导员缺乏必要的督导训练,因能力不足及个人日常生活问题而产生的压力与焦虑过大,导致辅导员本身工作效能下降。

四、措施与建议

大学生健康教育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大学生心理学、德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咨询、职业指导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等,同时,可举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生理健康教育是指普及健康与疾病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对疾病预防的教育,主要针对青少年多发病、传染病、艾滋病及性病的预防和教育。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图文、影视观摩等形式进行。但许多学校对健康教育不够重视,并未开展相关的课程,同时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认证体系仍未开发完整,对其规范性还处于完善阶段。为了提升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避免出现因为失误而给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就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保证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其中首要的工作是确定大学生健康教育者的任职资格。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离不开信息交流,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者缺乏必要的相互联系和信息交流,难以获得健康教育的最新信息。

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又是一项非常繁琐的系统教育项目,是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上和身体上以及与健康有关的知识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活方式,纠正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目的性明确的教育活动,培养其良好的卫生态度,促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使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心理。通过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普及,提升承受能力和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