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建设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文化建设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篇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近几年,中国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比如2004年文化事业费达113.66亿元,比2003年增加19.63亿元,增长幅度为20.8%。2004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则达到了8.74元,比2001年增长了3.04元。最近几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十五”期间前四年对农村文化投入达到98.53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为27.2%。

2.重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使为农民服务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有了较大增加

实施了重点文化工程,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项目,成为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有效手段。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并通过卫星、互联网和光盘等传输渠道为社会公众服务。该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45亿元,地方累计投入2.5亿元,数字资源量已达到34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依托公共图书馆、县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成各级分中心和基层服务点4756个;与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合作,共建基层服务点14.6万个,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合作,共建基层服务点16万个。

3.农民自办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在各地农村,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乙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是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城乡差距还在日益拉大。

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尽管“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预算内专项资金4.8亿元用于支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安排项目1083个,但仍有部分县无文化馆、图书馆,一些农村乡镇无文化站。

三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文化馆、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县级图书馆购书费用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许多乡镇文化工作者待遇问题难落实,队伍不稳定。

四是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

这些问题都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农村文化的建设要从根本上转变地方领导观念

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根本上是要转变地方领导的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解决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农村经济要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生活要不断改善提高,除了丰富的物质需求之外,更需要精神的支撑,那就是农村文化。而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农村整体发展的进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长期以来我们一些地方领导“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比较严重,以至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缓慢。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我们一些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发展观念上滞后的影响,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领导农村文化思维模式和管理所致。因此要持续不断地发展农村文化,首先要转变和更新我们地方领导的思想观念,避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大搞形式主义,切实有效地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落于实处。

2.积极抢占农村文化阵地,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这块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必然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就会占领。然而,要想占领和巩固农村这块文化阵地,政府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从而获得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随着农村百姓的生活逐步走向富裕,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日益俱增。由于过去农村的发展主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度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和建设滞后,造成了农村文化滑坡的现象,文化阵地名存实亡,更有甚者一些农村文化阵地被寺庙、教堂所占领,封建迷信,赌博等现象死灰复燃。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又严重匮乏,封建的、落后的文化现象在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文化阵地,有的地方已经被这种现象所取代。面对这样的激烈较量,我们只有用重拳出击,抢回阵地,还农民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氛围,真正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性措施,需要全体民众的全力支持,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尤其是政府资金的注入将对抢占农村文化阵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加速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尤其是对乡镇文化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他们担负着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目前在许多地方乡镇文化站还是“一站一人一章”的局面,甚至在某些地方虽然有编制,但许多人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在职(专职),大多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不知文化工作怎么开展,加上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知识。本来乡镇文化站就是农村文化的一线管理者和组织者,村级文化室、图书室的管理辅导离不开文化站,农村文化中心户的建设、引导、辅导工作离不开文化站,乡镇一级的文化市场管理、监控也离不开文化站,集镇大中型文化体育活动以及文化体育协会网络组织的管理与引导,不仅离不开文化站,而且还需要文化站去组织、去发展。由此可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个过程之中,乡镇文化站所面临和承担的工作是繁重而复杂的,就这“一站一人一章”的文化站怎能支撑起所管辖的包括乡镇在内的十几至二十几个村组的文化发展工作?事实告诉我们,在文化站工作被削弱的地区,已经出现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流失、基层文化队伍涣散、群众文化活动“偃旗息鼓”、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贫乏的现象,同时,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腐朽落后的文化乘虚而入,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加强乡镇文化站和充实基层文化队伍已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建设和管理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我们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巩固和逐步扩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建设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稳步而健康地发展。

首先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大建设力度,使基层文化设施有明显改善。同时,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加强对现有的和新建的基础设施的管理。依法管理文化设施是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首先要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乡镇文化站是直接管理矛口指导农村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机构改革后,乡镇文化站隶属于乡镇政府管辖,加上宣传;文化、广播、电视等职能合并,实际上成为了综合性的文化站,是多部门业务的指导。由于体制发生了变化,相关问题还没有及时理顺,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编制不落实,人员不稳定,经费不解决,指导不到位的种种问题。因此,理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体制,解决乡镇文化站目前的困境,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是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次,要依法管理文化设施。国务院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是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改善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法规依据。但是由于一些地方缺乏法律法规意识,使一些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乡镇文化设施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甚至变卖文化设施,导致一些乡镇文化设施丢失严重。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依法管理文化设施意识,坚决制止和严肃处理破坏和损害文化设施的行为。通过强化管理使基层文化设施进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5.进一步开发民间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国的民间文化来源于广阔农村而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开发和发掘农村文化资源,实现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走出农村、扩大受众、弘扬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竭力改善农村文化生活,进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此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必然要与当地经济相结合,这样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就必然形成了文化产业。我们的农村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同时我国各地民族特色文化不胜枚举,很多乡土文化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状态,保持着得天独厚的“原汁原味”,故而更加符合现代文化消费者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在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却拥有独特乡村文化传统优势的地方,在农民渴望寻找致富新路子、城市人追求精神愉悦之际,完全可以利用”文化资源”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事实上,在我国许多农村,特别是山区单靠农业发展是很难改变农村生活的,我们只有因地制宜,改变观念,充分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利用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展演等等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已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以其独特性避开与大工业的竞争,开拓出新的职业和岗位,进而使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改变了农业人口的身份,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确保农民增收的“长效性”。同时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客观上可以提高农民的求知欲,推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从业人员若想不被淘汰,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事实证明,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较快的地方,农民们参加学习,崇尚科学,积极向上的精神已经凸现出来,逐渐培育起乡村文明的新风尚。同时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还可以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我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广阔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有许许多多的民族文化需挖掘、开发、利用。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让农村文化产业为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真正的桥梁作用。

篇2

人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长期以来,受到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对大自然肆意破坏,对资源环境任意开采,且不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致使当前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明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就是为了改变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化就是一种以和谐为取向的文化,它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人类作为一种类的存在物,和其他物种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他物种的生存权益为代价,要承认他们的生存权利,尊重他们的内在价值。生态文化强调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重视各物种相互间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人与自然界共同构成一个大生态系统,人类和其他物种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物种都有自己对应的生态位,相互之间存在着平衡与制约的关系,如果人类过多地考虑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了别的物种的生存发展,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加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推进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其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日常行为之中,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从而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幸福家园。

(二)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和谐的农村社区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友爱、相互帮助的社会。但在当前,农村在经济市场化、利益多元化的历史大背景下,农民群众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人们已不像以前那么质朴,变得日益冷漠,农村人际关系也日益复杂,农村居民冲突现象更是时常发生,农村社会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和睦与融洽。在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文化建设是基础,是农村社区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需要,农村社会越发达,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农村封建残余思想沉渣泛起、落后文化乘虚而入,一些群众精神文化匮乏、理想信念缺失,面对当今各种复杂的思想文化潮流,已渐渐迷失了自我。农村社会的和谐,是生态文化的深层次价值追求,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化尊重差异、提倡多元、鼓励包容,在加强沟通、增进感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地化解农村矛盾、整合农村社会关系,激发农村社会的活力。通过生态文化建设,倡导团结互助、互利和谐的文化理念,有助于农村社区营造出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农村社区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和精神面貌,更有利于协调好农村社区各主体、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优化配置农村资源及有效整合社会力量,促进农村社会的生态化转型,从而实现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三)实现农民自我和谐的客观需要

自我和谐是实现其他关系和谐的基础,其要求消除人内心的矛盾、冲突和对抗,实现身心的协调与圆融,塑造出一种乐观友善、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随着农村开放程度的增大,农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渴求更为强烈,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农民被严重异化,社区群众为贪欲所奴役,从而引发了如盲目攀比、肆意开发、任意开采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人的问题,生态危机归根到底也就是人的危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人发展的困境,实现人的自我和谐,那么环境问题就无法从源头上得到根本解决。在生态系统中,虽生命无贵贱,但能力有大小,人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如果被欲望控制,不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存权益,必然将引发大的生态问题。生态文化提倡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要求农民群众转变已有的思维方式,尊重种内、种间的不同差异,提升自身的精神层次,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它强调通过自身的不断调整,提高修养,健全人格,做到严于律己,从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民自身和谐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人之为人的时代诉求。人性本身就是自私的,善恶的评价本无标准,只能靠人性去衡量,只有加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引导社区群众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自身修养,充实和完善自己,摒除自身对自然环境的私欲,转变已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树立生态的文明理念,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类才能真正解决生态危机,达到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

二、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明显加强,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对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农民素质普遍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民群众生态意识淡薄

生态意识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价值观,对促进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却相对淡薄,严重制约了农村生态文化的发展。由于农村社区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同时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小农意识和落后生活习惯的影响,农民群众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却关注较少,农民的环保意识匮乏,未能认识到环境恶化给人们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而忽视了它们给农村环境带来的副作用。

(二)农村社区生态教育不足

一切文化的兴起、发展与繁荣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播、促进文化发展、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引导公民树立生态文明观,逐步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但当前我们的农村社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却明显滞后,总体暴露出基础教育设施不够健全、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农村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村生态教育严重缺位。一直以来,受到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制约,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主要倾向于城市,投入的重点也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农村社区的教育经费短缺,同时,在制定农村教育政策时“一刀切”,没有区别对待不同农村社区的具体实际,致使农村教育的严重滞后,解决农村文化教育问题已成为建设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重大问题。而且,近年来在城镇化进程中,实行“撤点并校”政策,使农村的教育问题更为严峻,更激化了农村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此外,“在现代技术文明的社会中,不能不令人感到教育已成了功利的下贱侍女,成了追逐欲望的工具”,当今中国教育现状更是如此,应试倾向严重,知与行、理论与实际脱节。考试(分数、升学率)已是教育的目的,考什么教什么(教育内容、活动严格局限于考试的学科);应试训练,题海战术;人(学生、教师)是考试的机器等。而农村此类现象尤为明显,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影响,农村社区的文化教育过度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忽略了生态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农村社区教育的功利化,已经使农村的教育工作迷失了教育本身的内涵,造成教育内容、目标、方法、实践的异化,这进一步加剧了生态教育的缺位。

(三)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缺陷

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良好的体制机制不仅是把握文化建设规律的内在要求,而且对加强文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的作用也相当巨大,但目前我国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体制机制建设尚不够健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在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上,政府部门的错位、缺位、越位问题突出,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服务功能交叉重叠问题严重,基层政府的文化管理模式陈旧,行政管理职责不清、管理不明,往往政出多门,文化管理的效率低下,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同时,文化管理的行政化严重,管理人员缺乏动力与活力,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其次,在生态文化的运行机制上,基层政府往往只重视文化硬件建设,而忽视了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运行保障机制建设,在现实中常表现出:重文化建设、轻运行管理,重上级考核、轻农民需求等问题,在生态文化的具体建设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农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和文化权益,许多建设活动偏离了农村实际,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再次,在生态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上,投入方式较为单一,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而且也没有刚性的资金投入要求,导致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使不少地方文化设施频现“建而不用”“建而少用”的现象。

三、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举措。因此,要针对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解决现实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生态文化的建设,促进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农村社区生态文化教育

建设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教育是根本。要深入开展农村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意识。生态文化教育首先要确立目标,突出主题,明确重点。要以转变农民群众的生态思维、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意识作为生态文化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以生态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为重点,紧紧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而展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借助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积极宣传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帮助农民群众了解生态规律,掌握解决社会发展和自然保护之间相冲突的具体方法,积极以生态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指导劳动实践。生态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是生态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生态文化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农民群众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和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的培育,注重农民群众生态责任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的培养,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态觉醒,自觉担当起农村的生态责任,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化建设的热情,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农村社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型,使农村社会树立起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理念,实现绿色社区的成功构建。此外,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充分发挥学校课堂的作用,从小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怀,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观,养成良好的生态行为,为生态文化建设打下扎实基础。

(二)加强农村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坚持优秀文化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资源开发并重的原则,更新人才观念,实行“以才兴文”战略,开创人才辈出、各尽其能、各尽其才的新局面。首先,要鼓励和引导高校优秀毕业生积极投身农村建设,充实农村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从事文化服务工作;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优秀文化人才、相关专家到农村基层挂职锻炼,或者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服务咨询等方式为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出谋划策、贡献智慧、提供智力支持;要鼓励和引导离退休教师、老干部、老同志、老党员回归农村,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发挥他们的能力,鼓励他们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其次,实施生态文化人才培训计划。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依托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人才培训基地,拓宽文化培训的渠道,建立多渠道的文化培训模式,扩大农村生态文化人才的培训规模,扩增文化培训的覆盖面,构筑农村社区生态文化人才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培训网络,培训要实现“培训一人,带动一片”的效果。再次,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社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壮大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发展社区生态文化社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促进生态知识的普及和生态文化的推广。

(三)充分发挥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

人民群众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决定力量,但一直以来,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中,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主体问题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是生态文化建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农民不仅是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生态文化发展的缔造者,在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努力使农民群众转变观念,消除对政府的依赖思想,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承担起文化建设的主体角色,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人们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打造“活力农民、魅力农村”的美丽景象。另一方面,牢固树立政府是主导、农民为主体的理念,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如日本造村运动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就是个典型,要坚持自立自主原则,充分尊重民意、体现民意,建设的具体行动由各社区、各村镇自己把握,主要依靠社区群众的自主奋斗,让农民群众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而相关部门主要起组织、引导和供给政策制度等作用,要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保障农村社区生态文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又好又快地进行。

篇3

重塑新农村乡风文明也是《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的要求,作为意识形态精神性的文化式样,群众文化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承担着规范集体成员的作用。比如在不少群众文化创作的作品中,宣扬儒家思想中忠孝节义、圣贤风范等作品占比很大,这些作品在有形无形中都承担了劝善抵恶的功能。而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农民感受到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丰富了农民们的群众文化生活,也让他们通过文化娱乐的熏陶,受到正面的道德教育、体会到文明,这样的群众文化有利于规范新时代下农民们的道德观念、人生价值、行为准则、是非判断等,使得艺术性与思想性达到高度的统一,所以说,群众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一个社会教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而依据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群众文化需要在内容上不断深化、创新,让群众在自愿、自觉地条件下,恪守的社会道德与伦理规范,并把自觉地把这种道德和规范传递到更多的家庭、群众当中。

三、激发新农村文化的活力,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群众文化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产物,更是农村文化生活的主要表达形式。群众文化的开展,可以给新时代的农民更多的娱乐享受和审美情趣,而且群众文化更多的是从农民自身的内在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带有符合新时代农民的情感需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更是满足了农民们日常娱乐的需求。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力实施下,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民们对越来越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他们希望可以通过交流、参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从这个角度上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突出农民群众在民间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在经过适当的支持与鼓励农民群众更多地参与到群众文化的建设中来,可以帮助农民群众提升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认可度、参与度与创造能力,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的热情,激发新农村文化的活力。

四、具有经济功能,促进新农村繁荣发展

国家提出要建设新农村,而这种要求更深的内涵是推动农村的整体发展,其中就包括了经济的发展。而可以积极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同样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艺术也是一种生产活动,艺术产生的作品从内在条件上说具有商品的属性”,群众文化也以艺术展现为基础的,更是适用于农民的自身需要和要求的。群众文化可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由产品到商品的质变,就可以给当代的经济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总之,如果可以在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中,把握好一个群众文化的原则,走推陈出新、贴近农民日常需求、文化特点的道路,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打好群众文化的文化战略,积极引导和开发群众对文化的创造力,培养出一批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群众文化形式,可以通过市场运作的有效机制,把这种群众文化的优势发展成为产业优势,进一步促进该地区的繁荣发展。

篇4

1.2结合农村本地特色文化形成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河南省是一个拥有农民数量众多的农业大省。在基层农村中,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逐步形成了适合本地自身条件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反映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特点,将农村自然地理等优势展现出来,符合当地农村生产劳动的特点。例如豫南地区依山傍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赛龙舟成为当地比较盛行的体育锻炼项目,政府可以对比赛进行全面的包装,合理规划比赛,使赛龙舟成为当地的一个品牌。不仅可以达到吸引游客观光,又能够使农民达到健身运动的目的。豫西北等地多以山地为主,当地的农民喜欢以登山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老百姓的兴趣爱好,组织好以登山运动为主题的运动健身项目,比如举办“登山节”或有奖登山比赛等形式的活动,积极促进农民参与体育锻炼。

1.3通过媒体进行舆论宣传,提高农民体育锻炼的意识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社区的居民也开始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表现出强烈的需求愿望,也希望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同时也对体育文化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政府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提高农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意识,鼓励农村居民更主动的参与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中来。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村内喇叭等对体育文化健身知识进行科学地宣传,也可以通过短信、彩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宣传,吸引年轻的农村社区居民产生对体育运动健身的兴趣,达到全面宣传巩固体育文化的效果。

1.4做好村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教育和培训工作,是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选择

村官是一个影响着村民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积极性的一个重要角,村官对体育的喜好程度对本村体育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村官对某个体育项目的个人情感也决定着村落体育发展的具体内容。在他们的支持、指导、示范和积极主动的带动下,更好地促进整个村落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新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高等学校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复合型的村官。大学生村官只有在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与手段,获取指导体育锻炼的技能与技巧,拥有丰富的体育文化知识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有效指导村落体育文化的开展。用科学的手段指导村官锻炼,使之成为村落体育的指导者,村落体育文化的建设者。

篇5

1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变迁

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基本由国家包办,通过农村基层的权力结构、组织体制进行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分配。但国家预算安排制度内提供仅限于公社本级一部分公共产品,公社级的大部分公共产品和生产队、生产大队的全部公共产品主要依靠制度外自我提供,农村文化投入始终处在一个极低的水平,这使得农村的文化产品短缺单一,但相对比较均等。

1.2 改革开放后至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早在”六五”规划时期,国家就提出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但从未达到。相当一段时期以来,由于观念认识差距、市场经济冲击和财政投入不足等多种原因,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处在一个相对滞缓的发展状态,甚至不少地方的建设急剧下滑,已有的设施或破损严重、或转为他用,人员队伍严重流失。尤其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更多地要由基层政府负担,与地方财力直接挂钩。而乡镇本身财源有限,这使得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难以为续。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1.3 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农村税费改革后,随着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步伐的加快以及非税收入的取消,县乡财政收不抵支的矛盾凸显出来,这使得整个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比税费改革前面临更大的资金缺口,更遑论文化产品的供给了。由于文化事业费总量偏少,加之城市发展日益成为关注的中心,因此有限的投入往往集中在城市文化建设上。广大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建设日益被边缘化。

2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改善农村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变化不大,我国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还很落后,城乡文化差距拉大的现象不容忽视,农村的公共文化生活严重式微,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更是走向衰微。

2.1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公共文化资源匮乏

中央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投入严重不足,地方财政尤其是基层乡镇则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上乏力,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都造成以政府供给为主体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严重短缺,农民很难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2.2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意愿失实,过剩与不足并存。我国现实生活中,文化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即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级”的偏好,由“上级”决定提供公共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而没有建立起村民文化需求的表露机制,这使得农民、农村文化产品的需求意愿得不到真实反映。

2.3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结构失调,使用效率低下

政府在供给农村文化产品中,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和制度规范,政府部门的负责人往往从功利原则和个人意愿出发,致使供给随意性很大,不仅在总量上短缺,而且在结构上也失衡,具体表现为:一是关系农民生活的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二是关系农民基本人权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品供给短缺,三是关系政治利益的文化产品供给过剩。这使得农村文化产品的实际使用效率低下,甚至无人问津。

2.4 基层政府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贫乏,难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农村基层政府或村级组织举办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数量少,而且极少针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即使是政府举办的少量文化活动,也主要限于节庆等特定场合,或者是为了满足政府经济活动的需要,或仅仅放几场电影,而非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一些乡镇文化站在国家大力推行“文化下乡'活动时,只选择放电影等成本较低的简单文化活动方式,从而造成了政府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的差距。

3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现状的剖析

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供需失衡及文化活动相对贫乏的现实情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很不相适应,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3.1 “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制约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总量的增长

所谓二元经济,简单地说,就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即在农业发展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超前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我国目前即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转移,二元经济特征非常明显,迟迟不能转化为一元经济。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我国财政资源长期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形成了城乡不均衡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造成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文化娱乐等公共产品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城市居民通过缴纳税收,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种文化产品,其供给进入公共财政体制。但农民通过税收等形式向国家缴纳资金后,享受的各种公共产品却仍要进行成本分摊,而不是由政府统一从财政支出中进行安排,其文化产品供给是一种制度外供给的方式,从数量、质量上都远远劣于低于城市文化产品。

3.2 分税制改革的不彻底,阻碍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

我国财政体制自1980年起沿着财政分权思路不断推进,并于1994年在中央和省之间建立了分税制,初步划分了各级政府的财权财力和事权范围。在分税制的具体运行过程中,财力逐级集中,事权层层下放。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尤其是乡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失衡加剧,乡村债务继续增加,乡、村组织正常运转难度加大。上级政府虽然通过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弥补地方财力,但因其支付有限,加之基层政府其财源多来自本地经济总量,增长小且零星分散难以征收,凭借其本身财力根本满足不了当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基层政府要么少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要么把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推给农民。

3.3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制缺乏科学性,造成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随意低效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制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决策权在县乡政府,农民被排斥在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运作和监督之外,缺乏对公共产品需求、偏好的表述,不具有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实际权利,无法在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中体现自己的意志。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3.4 监督不足造成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我国制度内提供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资金主要来源是财政支农资金,近几年国家虽然加大了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总量仍然有限,加上财政对农业支出实行分块管理,财政分散且自支自管,使得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财政支农经费在各级各地被挪用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量财政资金用于人员经费开支,或挪作他用,导致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极其低下。论文写作,公共文化产品。

4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是我国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它能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抵御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袭,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单治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经济学分析的启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5)

[2]刘颖,杨彦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03(11)

篇6

1 农村文化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基层文化形式,是农民群众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但随着农业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民的钱包是越来越鼓了,生活是越来越富有了,但那些值得回忆和研究的农村文化却消失殆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已迫在眉睫。

所谓农村文化,从狭义的角度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我们通常情况理解的农村文化,包括稳定文化队伍,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文化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关系着我国发展的快速稳定,是保障实现小康社会,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如何建立良好的农村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形成并积累起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事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态度,等深层心里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化程度,当前农村文化现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问题。

从经济发展方面来说,建设好的农村文化,是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与保障。只有拥有好的农村文化,才能丰富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从文化上来说,农村文化在我国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作为一个有5000多年历史的农业国,广大农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农村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这就需要我们健全农村文化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社会稳定方面来说,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发展水平差距还较大,特别在新疆,团结与稳定是发展的大前提。只有通过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各族群众的精神生活,缩小经济差距,才能从根本上,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2 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篇7

二、河南农村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成本问题。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彻底的农业大省。经济实力相对落后。农村信息化成本问题就是所面临的一个严重危机。面对经济实力低下,生活在温饱,甚至是温饱水平以下,文化素质又普遍比较低的农民来说,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经费来添置并不太奢侈的农村信息服务设备并支付数额不菲的运转费。因此,如何让需要农业信息的广大农民获得廉价的信息服务,是农业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

2.农村人口数量大,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河南有7000万农村人口,占人口数量的70%,相当一部分人连电脑都没有接触过。许多行政村中,只有一个人懂电脑,也就是从大学生中招聘的村干部助理。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河南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以及文化知识也是影响着信息化发展的要素。

3.农村信息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大大降低了其利用价值。目前我国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仍是广播、电视和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传播属于线性传播,速度快,播出信息不可任意回放;报纸属非线性传播,速度慢,但信息可以反复阅读。然而这些传统的媒体都是单向传播,只能把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却无法把农民的需求反馈回来,然后再主动向农民提供服务。农民只能通过另外的途径即电话和信函传递反馈信息,这种原始落后的信息交流方式和缓慢的信息传递速度使不少信息既丧失了信息的时效性,又缺少了问题的针对性。因此,信息化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

三、推进河南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成本问题过高。这些基本得到了解决。中央和河南省政府每年从财政中拨款,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专款专用。同时我们还应该从多渠道,多方法筹集资金。严格控制成本。防止出现重复建设,浪费建设。争取做到村村通网络,家家有电脑。

2.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切实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环节,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再次,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因此,要将乡镇学校和农村信息化的建设联系起来,以乡镇学校为依托建设当地农村信息中心,将乡镇学校建设成当地信息中心,作为农村信息化的突破口。另外,要有计划地开展信息队伍人才培养,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户利用信息,共同发展。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扩大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企业为依托,以农户参与为基础,以科技服务为手段,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创新研究机制。只有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扩大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信息化发展。

4.为农民提供可靠便捷的信息服务,建设村信息平台,帮助农民及时了解政府政策,形成反馈体制。其中,一要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线,使农业信息服务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挂钩,让农民从获取信息中得到实惠。二要联系农业、农村和农民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切实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工作,引导农户或组织专业人员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三要结合国情,使农业信息的进村入户工作积极而有效地进行,重点解决好广大农村的信息覆盖问题,使计算机网络和传统媒体在农村信息服务中优势互补,使农业企业和农户能用得上、用得起。

篇8

一、影响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根据制约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的一些主要情况,我们认为金融同业的竞争、城乡差别、政策体制和信用社内部建设是影响存款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1.金融网点竞争的影响。目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乡镇农业银行的机构网点开展的业务种类与信用社趋同,在网点硬件设施、人员素质的培训提高和服务功能方面都优于信用社,竞争性和功利性强而互补性较差,农村居民在储蓄观念上对传统的专业银行认可程度较高。传统金融机构,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仰仗几十年的经营和管理,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已经深入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在竞争储蓄市场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这种金融企业的综合优势,在农村居民的生活意识和文化领域得到了综合认可、接受,农村信用社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超越。

另外,近年来邮政储蓄业务迅猛发展,主要是由于人民银行付给邮政储蓄的转存款利率高于现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2个多百分点,在利益机制驱动下,邮政储蓄业务迅速向农村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渗透,甚至不惜采取非法竞争手段,争夺农村资金市场,从农村金融市场抽走了大量的资金,每年有近7000亿元的资金通过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流失。对农村信用社组织资金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2.城乡货币供应量差别的现实格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办法》关于货币总量层次划分的标准以及各层次所包含的内容,我们知道M1和M2的构成。

Ml=M0+企业活期存款十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十农业存款十信用卡存款;M2=Ml+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十信托类存款+临时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

从上面的构成分析:由于我国的乡镇大部分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不能满足企业和机关职能单位设置对配套功能的要求。现实的企业布局和机关部队的驻地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城市的中心或城市边缘地带,他们所掌握的大规模货币总量M1、M2中的企业存款和机关部队存款又以货币存款的形式集散在他们的布局地和驻地。因而他们的货币存款大多集中在城市的银行。加之在农村信用社服务功能的相对落后,国有银行的服务优势已经得到扎根,农村信用社在这块业务上明显失去了先机。截止2007年9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为382981.20亿元,其中:企业存款、财政存款和机关存款为533937.94亿元,占44.98%;农业存款8680.98亿元,仅占22.66%。

3.财政资金分配的制约因素。在政策方面,我国许多现行制度不利于银行间公平竞争。如国家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财政预算外资金、事业单位、保险公司的有关款项不允许存在农村信用社。再如在近年地方政府推行的地方财政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的政策,要求地方所有单位的预算资金统一由地方财政核算中心核算,资金帐户统一在指定银行开设,更加加速了区域存款货币总量的集中。为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的发展又增加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4.电子化建设的影响。在电子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信息在金融领域得到了广泛普及,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基本完成了银行业务电子化处理的推广,紧随其后邮政储蓄也完成了电子化建设。快捷的服务、方便的通存通兑结算,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飞跃。而农村信用社在管理改革的探索中,业务核算电子化已远落后于他人了,电子化进程滞后,结算渠道不畅,成了阻挡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最不和谐的因素。

5.业务创新的影响。近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各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更好地应对我国国内金融与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国外银行业进入的冲击,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适合客户需求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业务类型,例如银行卡业务、信息咨询顾问业务、电子银行业务等个人银行和网上银行业务。有一部分已经通过其他金融企业进入到了农村金融市场,影响到了农村信用社存款资金的组织。

6.农村农民理财意识的提高。随着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和农民个人素质的提高,农民对金融理财产品的认知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目前在农村地区却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能着眼于农村市场,从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出发,开发出有利于农民生活的理财产品,致使农民朋友参与基金买卖、期货交易、股票投资等相关产品的几率不断攀升。全国股票交易统计数据显示,受我国股市行情连续上涨的影响,2007年1至9月沪、深二市股票交易累计成交金额就达371168.32亿元,比2006年全年增长了280699.41亿元,增幅为310.27%。从某种程度上也分流了农村地区的一部分储蓄存款。

二、做好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的对策

怎样突破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发展的制约瓶颈,是解决我国农村信用社又快又好发展的关键。要达到这一目的,要从职工思想作风的提高、涉农管理体制的理顺、信用社竞争手段和工具的完善入手来得到破解。

1.提高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意识,改进支农作风。认真领会和宣传信用社的服务宗旨为“三农”服务的方针,在员工的思想上树立“存款立社”的经营理念,改变工作作风,做好柜台服务,同时鼓励员工跨出大门到家庭院户,田间地头宣传,与农民促膝谈心交朋友,动员群众把有限的钱存到农民“自己的银行”来。发扬背包银行的优良传统,推出流动储蓄、汽车储蓄、电话预约存款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吸储手段,把聚财生财的工作做到农民的心坎上,把储蓄业务办到农民兄弟的身边。改变坐等送钱的看门生意及“死”储和靠制度措施的“硬”储,将主动上门精心“揽储”、上门热心“劝”储和尽心开源“活”储同电子信息化相结合,解决农民异地存取款难的问题。推行客户经理制和联络员制度,培养信用社的“黄金客户”,使之成为信用社的生息基地。注重优质企业的扶持力度,利用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空间。从而达到存贷两旺的良好境界。:

2.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城乡差别对农村资金的分流效应日渐明显,企业、机关和财政在资金的再分配过程中有形或无形的引导着大量农村资金的分流。首先,政府应抓住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乡镇城镇化的建设步伐,着力解决乡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的问题,为企业的落地扎根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部分企业能扎根资源地;其次,政府还应减少对财政预算资金的直接干预,应当建立以宏观调控为主要手段的资金管理办法,允许农村信用社办理财政性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等的存款业务,而不是简单的上收、下拨,让农村资金能够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以适当的形式返回农村金融市场。借此,增加农村企业、农村机关团体和农村预算资金形成的存款货币总量在M1、M2中的占比,促进资金回流农村。

3.加快发展电子化建设。目前同业竞争日益激烈,电子化建设日新月异地发展,而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与同业相比已明显滞后,因而加快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既是适应同业竞争的需要,也是金融业自身行业升级换代的需要。从现实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发展上看,更要彻底解决结算渠道和通兑问题,以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信用社电子化建设的紧迫性和使命感。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主管机构来组织领导农村信用社的电子化建设。应充分借鉴商业银行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体制特征,引进科技专业人才和培养自己原有的人员相结合,统一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在引进设备方面,既要讲究先进性又要兼顾实用性和效益性。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统一各地主机型号、软件版本、网络平台,尽量避免软件开发管理及费用的重复投资所造成的巨大浪费,达到少花钱,多办事的目的。

4.加快业务创新步伐。要引进创新意识的高素质金融复合型人才,加强业务创新型人才的培训,消除业务发展的技术约束,健全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管理机制。针对农村企业和农户,开发适应农村各类市场主体需要的、具有差异性、多样化的系列金融产品,要大力发展个人银行、企业银行和网上银行,推出高品位、多功能的金融工具和先进的支付手段,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全方位服务,来稳定和扩展客户群体;迎合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推出全新的业务种类,如开办预约存款、基金存款、养老金存款、学生储蓄、住宅储蓄和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在农民理财方面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来吸引客户;开发培育真正适合农民工的银行卡产品,扩大农村地区银行卡服务的覆盖面。以达到增加信用社存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克华.货币银行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文献标识码:A

提到社区,大多数人会认为它似乎只是城市的专利,毕竟城市社区这一概念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但事实上,农村社区一直是人类历史上古老而又十分重要的社会共同体。其古老在于,它是私有制和商品经济产生以前就存在的原始部落;说十分重要,是因为从古到今,它一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共同体之一,至今仍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作用。如今,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推进,城镇一体化、农民居民化逐渐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这种新的时代背景要求社区建设工作必须与时俱进。虽然国家文化部已提出保障全社会公平享受文化权利问题,但是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依然存在诸多困难。

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

社区是滕尼斯提出的一个与社会相对应的类型学概念,与随着工业化出现的、建立在理性意志之上的社会相比,社区是指建立在血缘、地缘、情感和自然意志之上的富有人情味和认同感的传统社会生活共同体。在滕尼斯看来,社区是一个温馨美好的概念,它是与建立在契约基础上、充满理性计算的冷冰冰的“社会”相对照而提出来的。借此,滕尼斯表达了一种对前工业社会基于血缘、亲情、共同习惯和传统纽带的共同体的眷恋。在此后的社区研究中,尽管关于社区的定义层出不穷,但地域、互动和认同是公认的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并且社区一直承载着一种共同体精神:人们可以为了共同利益而产生集体行动。

然而,我国目前社区建设运动中建构起来的社区未能产生一种共同体精神。在农村,由村委会动员的参与主要是个体化的离散参与,参与过程也大多是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实现社会控制目标。参与过程并没有改变村民的心理特质,没能使他们产生一种超越个体利益的公民精神和因参与了社会改造过程而生发的主体性。那么,在当代中国农村,村民们该如何超越个体私利形成具有集体责任感和归属感的农村社区?这样的地域共同体在当代中国农村中该如何形成?

肯尼斯・纽顿认为通过互惠和信任,社会资本把个人从缺乏社会良心和社会责任感的、自利的和自我中心主义的算计者转变成为具有共同利益的对社会关系有共同假设和共同利益的共同体的一员,从而构成了将社会聚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即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能够通过促进合作来提高社会的效率,也有助于解决集体行动的问题”。他认为“在一个拥有大量社会资本存量的共同体中,生活是比较顺心的。公民参与的网络孕育了一般流的牢固准则,促进社会信任的产生。这种网络有利于协调和交流,扩大声誉,因而也有利于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而且“公民参与网络增加了人们在任何单独交易中进行欺骗的潜在成本;培育了强大的互惠规范;促进了交往,促进了有关个人平衡的信息之流通”。依据帕特南的理论,在一个拥有大量社会资本的共同体内,合作更容易出现,也就是说,社区治理与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关联性。

社区文化是我国新时期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娱乐、文化设施,还影响和包容着人们的行为规范、民情习俗、信仰观念、人际关系等。良好的社区文化不仅有利于培育文化认同,促进人际交往,强化社区自治意识,而且具有重要的利益导向功能。具体来说,通过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实现农村居民广泛的社区参与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趣味、文化价值取向和文化认同,使农民个体的利益冲突在观念上得以有效的溶解。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社会资本的培育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基于一项全国性调查数据(CGSS2005)的分析,本文考察了当前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其与农村社区社会资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对当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二、基于CGSS2005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农村社区文化的发展状况

由2005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数据显示,在问到“你所在的社区/村庄有没有以本地居民为主要参与者的文化/节庆活动呢?”,87.7%的人回答“没有”,8.9%的人回答“偶尔有,但不规则”,仅有3.3%的人回答“有,而且定期举办”;而在问到“在业余时间,您有没有参加由您工作单位以外的社团组织(如俱乐部、培训班、教会等)安排的娱乐/文艺活动呢?”比较农村居民与其他社区居民回答的情况,我们看到,农村居民文化活动不仅绝对数量上相当少,相对其他社区类型来说更是非常匮乏。

(二)农村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文化状况的相关分析

帕特南是一位较早将社会资本理论运用于社区治理研究的学者。他和他的同事们花了20年的时间就社会资本问题对意大利南北行政区进行了研究:意大利南北不同地区治理绩效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资本分布的差异。充足的社会资本使意大利北方的民主制度走入良性循环,信任、互助、互惠合作带来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充满活力、政府日趋民主。相反,稀缺的社会资本使意大利南方南部地区陷入了恶性循环,背叛、依附、剥削、强制服从带来了民主制度的水土不服,经济与社会的混乱如影随形。帕特南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运作的,这种社会环境即是包括了信任、互惠规范的公民参与网络。一个民众积极参与的、团结合作运作规范的公民参与网络,可以将一种制度的绩效发挥至极大;相反,一个缺乏凝聚力、缺少规范、勾心斗角、混乱无序的公民参与网络,则会将相同制度的绩效降至最低。依据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本文选取以下问题来考察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

关于互惠和网络,我们选取问题“您和同村其他村民相互之间的熟悉程度是怎样的?”、“在日常生活中,您与同村其他居民之间有互助行为吗?”来考察。回答采用的是李克特量表,5级评定法,分为:“非常不熟悉”、“不太熟悉”,“一般”、“比较熟悉”、“非常熟悉”;“没有”、“偶尔有”、“有时有”、“较多”、“很多”。

关于信任,韦伯认为,中国人的信任建立在血

缘共同体的基础之上,是一种难以普遍化的信任。福山也强调中国社会是一种低信任度的社会,因为一切社会组织都建立在血缘之上,人们缺乏对家族之外其他人的信任。但是,最近国内学者的研究并不都支持这些观点。例如,李伟民和梁玉成的研究指出,中国人所信任的人群,虽然以有血缘家族关系的亲属家庭成员为主,但同时也包括家族之外的亲密朋友。因而我们选取调查问卷中的问题“在不直接涉及金钱利益的一般社会交往接触中,您觉得下列人士中可以信任的人多不多呢?”来考察。选项分别为:“同村的同姓人士、同村的非同姓人士”,回答采用的是李克特量表,5级评定法,分为:“绝大多数不可信”、“多数可信”,“可信者与不可信者各半”、“多数可信”、“绝大多数可信”5个等级。

关于社区参与,我们选取问题“您对村委会日常工作和决策的关注程度是怎样的?”“您在上一次的村委会选举中有没有投过票”来考察。回答分为:“没有”、“有,但是因为村干部要求才去的”、“有,是自己自发主动去的”(分别记为1、2、3分);以及李克特量表,5级评定法,分为:“一点也不关注”、“不太关注”、“一般”、“比较关注”、“非常关注”。

为便于分析,我们首先采用sPssl3,0对以上各项进行因子分析,经斜交旋转后得到三个因子,结果如下所示,我们将他们分别命名为:“网络、互惠因子”、“信任因子”、以及“社区参与因子”。

再将这三个因子与农村社区文化状况进行相关分析。

我们看到,反映社会资本存量的这三个因子都与社区文化状况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三、思考和建议

(一)对农村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农村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文化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农村社区社会资本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内外的众多研究都已证明社会资本对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社区社会资本意味着其关系网络内的成员能够相互信任,并保持着密切的互惠交往和互动,因此它使成员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摄取其中的隐性资源(如信息、技术、构思等)提供了便利,因而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目标的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离不开强大的资源支撑:社会关系网络把拥有不同资源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动员社会关系网络能为资源匮乏者带来各种各样的资源收益,因此,挖掘、利用农村社区的社会关系资本,能够克服新农村建设的资源瓶颈。

第二,农村社区社会资本还意味着社区成员间和谐交往,遵守规范,因此它是能够协调社区发展的剂,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目标的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以村庄共识性规范的建立为前提条件。但是,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快,在当前的农村社区,村民原有的规范意识以及村庄的治安秩序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破坏,因此积极建构农村社区的规范资本,能够有力推动农村社区和谐秩序的建立。

第三,农村社区社会资本也意味着其成员具有明确的“社区归属感”,即“在这一社区中,我们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强化了社区成员的“我们”意识,推动了农村社区凝聚力和集体行动力的产生,因而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目标的实现。社区社会资本包括社区内的公众参与网络,如果农村社区建立起以各种社团和文化活动为载体的社区居民公共参与网络,那么村民在参与、交往的过程中就会逐渐产生互相信任感,并提高对集体利益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村庄公共事务,进而推动集体行动的产生,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

2,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增进农村社区的社会资本

从上述分析我们看到,“网络、互惠因子”和“社区参与因子”与农村社区文化状况具有最为显著的相关关系。

首先,构成“网络、互惠因子”的重要内容――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也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社区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是与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紧密相关的,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社区基础,缺少了这个基础,社区就成了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的纯地域性概念。频繁的社会交往和密切的社会关系是确立社会文化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条件。促进社会交往和强化社会关系的基本途径是开展社区中的“共同活动”。社区成员只有在共同的社区活动中,才能增进交往,形成社会联系。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人们参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对增进农村社区社会资本、强化社区认同感、增进地缘关系和人际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其次,社区文化作为社区活动建设的具体方面,有利于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形式形成共同的文化趣味和文化价值取向进而形成广泛的社会参与,例如增加村民对村委会日常活动和决策的关心程度以及对村委会选举的参与程度等等。有利于使他们产生一种超越个体利益的公民精神和因参与了社会改造过程而生发的主体性,这对于使村民最终超越个体私利形成具有集体责任感和归属感的农村社区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

首先,当前我国农村的社区文化建设十分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农民不是没有文化的人群,他们中间卧虎藏龙。因而,新农村建设一方面要培育先进的农村文化,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即对一些农村的仪式、风俗、习惯、信仰要给予尊重和扶持,让这些传统优秀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基础并发挥新的贡献;而散布于广大农村的“乡土艺术家”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养分直接来自于农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是农村文化事业中最活跃的因子,培养和激励这些“乡土艺术家”,也有利于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

篇10

2.1开展农机化生产合作模式

近年来,我国政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这对提升农民农机化作业的信心,实现全面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农村现行的经营模式将土地分割成小块给农民进行耕作,这使得很多大、中型农机具无法有效展开耕作,农业机械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尽早实现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机化生产合作模式,实现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机化生产合作模式是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经营,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农业机械作业,还能够将分散的农机户组织起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所以说,开展农机化生产合作模式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方式,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2.2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水平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对于百姓的生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加快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而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必施之法。新农村建设是为了让农民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实现农业增收、增产,还必须要拓宽农业发展类型,实现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农业机械化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机械化农业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完成农业生产任务,还能有效把控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标准,比如,实现种坑深浅一致,苗秧间距一致,施肥用量一致等,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将更多的人力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工作当中解放出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

2.3加强农机化人才队伍建设

农机化人才队伍是帮助农村实现农业机械化目标的重要团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仍有一段距离,笔者认为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与农村机械化队伍建设与培养落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想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就必须要加强农业机械化队伍建设,因为只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农业机械化队伍才能够帮助农机具更好的发挥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在这一方面,各级政府应重视对农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将农机“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的3支人才队伍的建设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首要大事来做,尽快组建起高水平农业机械化队伍,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和新农村的有效建设提供保障。

篇11

在推进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各级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应该把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当成一项核心工作来抓,想办法,做好工作,努力提高效益。当前发展农业机械化,要引进、开发、推广经济效益最好的机械化技术,满足农民的迫切要求,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要选准一个项目进行推广,找准主要环节,寻找成熟技术,抓住重点进行突破。农机部门首先要做大量调研工作,了解我县实际情况,根据这些情况选择技术成熟的、适合我县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机械进行试点推广。就如甘蔗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但目前收甘蔗主要还是以人工为主,农民很辛苦,这极大的影响了农民种甘蔗的积极性,我们也举办了一些不同机型的“甘蔗收割机作业现场演示会”但各种机型由于技术都不够完善,没有得到广泛推广,我们还要在这方面多下苦功夫,推广更好的适合本地实际的甘蔗收割机。农业机械服务部门应该将服务扩展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之中。这样就使农作物从播种到施肥、再到收获、最后到深加工的全过程都能实现机械化,从而降低农作物生产成本,增加农作物科技含量,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农产品加工的质量,提高农业企业生产率,增加农副产品的生产价值。因此,一项新型农机技术、农业机械能否得到农民的承认关键要看是否符合农民的生产需要。只有符合农民需要才能实现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的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水平。

3、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资金投入

目前制约农村机械化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资金的缺乏,农民本身就没有多少资金,加之大型农业机械的价格普遍较高,不是一般农民所能承受。农业机械化发展所需大量资金主要靠政府扶持、贷款、集资等方式解决。从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来看。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措施。为此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一方面要想方设法的获得争取国家的支持,各级人民政府也要充分的认识到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加财政支出,增加对农民购买农机的补贴力度。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自身也要通过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可以建立农机化发展基金,借助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有效地引导农民购买先进机械,利用机械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政府要加强对农机化专项资金的利用的监督和知道,鼓励帮助经济条件较好、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单独购买或采取股份制方式联合购买机具,提高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业机械化水平。

4.加强对农村农机手的素质培训

篇12

2.1 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更加强烈。今日农民,大部分不再是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庄稼人了。他们在劳作之余,有的参加自发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有的揣着书本或一头扎进图书室看书学科技;有的看电视,听音乐;还有的打开电脑遨游于网络世界,表现出对文化生活的强烈渴求。

2.2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加快。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娱乐工具也跟进了时代步伐。彩电、音响等家电已进入了农村干家万户,各种群众文化活动遍地开花,一些偏僻的农村也日渐热闹起来了。不仅县市有电视差转台,而且很多乡镇也建起了电视差转台,有些乡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帆,丝毫不亚于城市。卡拉OK歌厅、电子游戏机、录相、桌球等原来属于城市的文化娱乐设施快速向农村延伸、普及。

2.3 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农村文化事业的加速发展,娱乐项目的不断增加,极大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节假日,“送文化下乡”活动给农民送来了文化大餐,在接受现代文化熏陶的同时,沉寂多年的传统文化也被挖掘出来,并被赋予新的内容。以不同的艺术形式给予了农民精神享受,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现代文化与传统艺术的并举,满足了不同层次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不同需求,陶冶了农民的思想情操,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3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特殊作用

3.1 促进乡风形成的主导力量。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的,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其内容或是优秀传统的积累,或是现代时尚的体现,是在农村弘扬优秀传统和倡导时代新风的有效载体,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和历史价值,还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往往引领农村社会某一时期思想和精神领域所崇尚的主流,这一主流主导着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农民的群体性格,对农民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审美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乡村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乡风。

3.2 增强农民素质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农民才会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到社会变革和生产发展的实践中去,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长远而根本的保证。而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通过政策引导、法律规范、思想教育之外,农村当地所蕴涵的文化底蕴对农民潜移默化的熏陶,包括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往往能起到更为有效和深远的作用。

3.3 改变农村面貌的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通过发展生产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必须通过扩大民主来改进农村社会的管理。当前,生产效率较低、管理体制滞后,是我国农村存在的不争事实,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落后的生产力和落后的观念。要改变这一状况,一要增长农民知识,二要更新农民观念。为此,除了着力发展农村教育之外,乡村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所具有的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优势,更容易受到农民欢迎、吸引农民参与,有利于推广科普知识、宣传时代新风,从而增长农民见识、开阔农民视野,帮助农民认渺》部世界,激发农民学习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篇13

其次是生态化与现代化并重。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还要遵循现代化与生态化并存的原则。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的状态“村落从选址开基,一般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与环境的适应和发展演化,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俞孔坚,2004)。所以,当地的河流、池塘或者湿地这些具有清洁和改善错落气候功能的小生态区都应该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被尽量利用。

2新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建设办法

首先是文化背景保护。对新农村的建筑及景观文化背景进行保护是实现传承农村建筑及景观文化的基本要求和保证。建筑及景观文化发生、发展的背景与其传承的环境密不可分。在对土地规划及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道路交通、特色建筑、土地利用及区域景观这四个方面。结合原有的道路格局尽可能的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对现存的特色建筑进行保护和维护,既能减少大规模拆建浪费建筑资源又可以突出当地的建筑特色,增强其社会效益。

其次是既存空间扩展。保留并且扩展极富文化特色的既存的新农村建筑及景观,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对这些建筑景观的修复及扩展也是非常的有必要性,能够让人们对其内部体系的结构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再次是文化符号抽取。符号,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由于不同的符号和语言的影响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及景观特色,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语言对人们日常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特色的建筑及景观里的文化符号人们了解当地的民俗民风及文化传统提供一定的借鉴资料。抽取建筑和景观内的文化符号,使之与新时代的新文化和新精神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彰显传统文化更能够促进其更新。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借用既存的建筑及景观的特色文化符号特征进行转换和变形,运用比喻的手法,让大众感受到与时俱进的时代风貌,传递传统文化的特色信息。

其他注意事项。朴素美也是农村的建筑与景观重要特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极富当地特色的建筑和景观的建设对村民的生产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农村功能的要求,结合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创造出极富文化特色的、环保、生态的农村建筑及景观。

3新农村建筑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还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重建设的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事先进行合理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进行统筹的发展建设。在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在建设中的传承与保护。还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形势做到因地制宜的编制安排。不能改变农村的原有特色风格,做到延续性发展,同时要保护农村里的自然景观生态景观。

第二要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要对不同文化和类似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刻理解,将这些文化特质融汇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的景观建筑要体现出多元融合的精神,同时还要彰显出自身的独特死那个。对国内而言要将地方特色做到位,对国外而言,要极力弘扬自身的民族特色。要从文化的传承角度将民族文化的优秀部分展现出来,体现其文化价值。同时,文化的发展集成也要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保留传统但也要注重发展。

第三要调动农民的自主性积极性,同时还要发展支撑产业。新农村建设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是历史任务也是现实任务。要将新农村的建设和现代化的生活相结合,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发展和保护措施。这就要动员每一个农民积极参与这项工程,培养他们的文化传承保护意识。不仅要注重物质载体的传承保护,还要关照生活方式精神传统的保护发展。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产业作支撑,那么这项工程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因此还要发展地区产业,用产业的经济发展带动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