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商管理制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承包商管理制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承包商管理制度

篇1

引言: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与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投资)控制共同组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三大重点控制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与经济费用息息相关,如果工程不能按期完成,一方面会影响建设方的投资效益,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承包方施工成本的增加。因此,做好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与管理,对保障建设方和承包方的经济效益来说意义重大。

影响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因素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投资大,周期长,施工涉及方面广,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多而复杂,包括设计变更因素、组织协调因素、资金因素、技术因素、施工场地因素、气候因素等。这些因素常常会对施工进度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就使得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都呈现出不均衡性和可变性的特点。

设计变更因素的影响

在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中,设计变更因素是最大的干扰因素。设计变更的原因包括设计图纸的错误、建设单位或者政府主管部门在项目实施中突然间改变了部分工程的使用功能等。这些设计变更打乱了原定的施工进度计划,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

材料物资供应因素的的影响

在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如果需要的机具设备和材料,无法按期运抵施工现场,或运到现场的材料质量不符合合同中规定的技术标准,由此产生的窝工现象必将影响工程进度。

与相关单位协调因素的影响

除了工程承包商会直接影响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外,设计单位、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材料物资供应单位、材料运输企业、供水供电部门、政府相关审批部门的工作效率,都会对工程的进度有着不小的影响。因此,在控制施工进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施工单位的施工速度,另一方面需要与有关单位或部门的工作进度相互协调配合,这样才能够确保项目的施工进度得到有效控制。

资金原因

施工过程中,如果建设单位不能够按照合同条款如期支付工程进度款,那也将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不利的施工条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超出预期的恶劣施工条件,比如说在施工中遇到溶洞、超标准洪水、地质断层、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台风等极端气候条件的发生,这些都会直接延长施工的周期。

工程承包商施工阶段进度控制与管理的工作内容

工程承包商施工阶段进度控制与管理的工作内容就是在施工准备阶段编制出实施性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按照监理部审核批准后的计划执行,执行的过程中要不断比对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的偏差,产生偏差后要分析原因,特别要注意关键线路上的工期偏差,对于影响工期的偏差必须制定具体措施并加以落实,而后继续收集比对计划和实际工期的偏差。在整个施工阶段动态的控制进度计划直至项目竣工。

工程承包商施工阶段进度控制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施工组织设计无针对性

目前许多的项目招标时,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仅仅是为了招投标,针对性不强,进场后编制的进度计划也是应付监理和甲方,施工管理人员大多只了解几个节点时间要求并不了解具体的项目进展计划。对于项目进度计划的控制大多停留在加班加人等粗犷的管理模式上,缺少精细化管理方案。

工程承包商本身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有限

完善的建筑管理制度、合理的现场组织机构,专业的管理人员不仅能够使现场施工变得有条不紊,循序渐进,还能提高工人的功效,减少返工提高工人积极性,从而有效控制施工工期。现在的许多承包商管理人员并不重视对进度控制和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凭经验制定出简单的进度计划,这样的进度计划可操作性不强,主观因素大,制定的好坏与制定者个人因素密切相关,无法做到对进度计划的动态控制,浪费了资源。

承包商对建筑施工阶段中可能会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考虑不周

在建筑施工阶段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比如,人为因素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与业主方、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跟踪审计单位关系的协调,对分包商、材料供应商的日常管理都会带来人为因素对进度的干扰,如果这些因素不能很好的处理,将可能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再如,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设计变更或现场签证等,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或者达成一致,将导致窝工,严重的影响施工进度。还有像自然灾害的影响、天气因素的影响等,都会使施工无法正常进行,如果对这些因素考虑不周,对工程进度将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四、完善承包商施工阶段进度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一)认真、科学的编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

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工之前,作为项目承包商必须结合工程实际和业主的需求,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方案的内容,认真、科学的编制建筑工程项目总施工进度计划表。在编制过程中应形成相应的资源需求计划,确保所编制的总进度计划表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借助总进度计划表,对每个施工工序在时间、空间、资源和强度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调配,形成月进度和周进度计划,从根本上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落实和优化。

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控制进度

在进度计划表编制完成之后,必须严格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表对项目施工阶段进行全程动态的管理和控制。在此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关键线路的变化对工程进度的影响。落实进度计划交底制度,明确班组进度目标。同时严防出现因质量和安全事故等因素而导致施工进度被拖延。

建立并落实信息传递通道。

一是完善例会制度。每天早晨召开一次项目部成员参加的碰头会;每周召开至少一次由项目部成员和个专业班组长参加的生产调度例会;必要时召开有关进度问题的专题会议。

二项目部与业主方、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物资供应商等相关单位之间,需建立横向、纵向联系。在影响进度因素出现之前提前预警、及时反馈。

(四)充分考虑各种风险源和影响进度的因素

针对承包商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以及各种风险源考虑不周,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来改善问题。一方面,要做到充分考虑各种风险源来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制度,严格审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设施是否完善,每一道工序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问题进行预测,从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和对策,尽量减少或避免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计变更因素、组织协调因素、资金因素、技术因素、施工场地因素、气候因素等都可能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

项目承包企业要多途径的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对本企业的技术领导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强化风险意识和预控管理,对可能出现的影响进度的因素早发现、早控制真正做到动态管理。同时还应该重视增加科技成果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加强资源信息共享。

四、结束语

对承包商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进度管理和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度控制就是经过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分析和调整的动态循环。进度管理是一项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工作,考验了承包单位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作为现代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进度管理,就必须认真、科学的编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控制进度,合理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人才培养,加大检查和管理力度,消除各种影响进度的因素,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完工,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1、引言

FIDIC施工合同条件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组织编写的施工合同标准格式,是推荐用于由雇主或其代表工程师设计的建筑或工程项目。这种合同的通常情况是,由承包商按照雇主提供的设计进行工程施工,雇主和承包商都严格执行合同规定条款。

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立法(法律、条例、规程)和建章立制,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目的是保护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财产不受损失和环境不受到破坏。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对安全管理有明确要求,包括现场防护、人员管理和安全保障等。

2、合同条件对安全管理的要求

2.1 遵守所有适用的安全规则

所有适用的安全规则除包括企业所在国的国家、行业、单位的法律、条例、规定和规章制度外,也包括项目所在国家的有关安全法律法规。

2.2 照料有权在现场的所有人员的安全

有权在施工现场的人员不仅包括承包商人员和雇主人员,还包括由雇主和代表工程师通知承包商作为雇主在现场的其他承包商的授权人员及任何其他人员。承包商应始终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维护承包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承包商应指派一名事故预防员,负责现场的人身安全和安全事故预防工作。

2.3 现场安保

承包商必须在工程竣工和按规定移交前,提供围栏、照明、保卫和看守,负责阻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现场。

2.4 文明施工

在工程施工期间,承包商应保持现场没有一切不必要的障碍物,并应妥善存放和处置承包商设备或剩余的材料。承包商应从现场清除并运走任何残物、垃圾和不再需要的临时工程。承包商应使该现场和工程处于清洁和安全的状况。

2.5事故报告

任何事故发生后,承包商应立即将事故详情通报雇主代表(工程师)。承包商应按雇主代表(工程师)可能提出的合理要求,保持记录,并写出有关人员健康、安全和福利,以及财产损害等情况。

3、安全管理对策

3.1 项目安全管理策划

项目安全管理策划就是根据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安全管理条款,工程系统、环境系统以及社会系统相结合,全过程、全方位的考量,完善安全管理组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合理调配安全资源投入,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完善项目安全管理系统,确保安全工作目标的实现。

3.1.1 安全管理目标策划

项目安全管理目标的策划就是根据项目现有的资源,即人力、物力、财力,以及项目可承受的安全管理风险,合理确定项目的安全管理目标。这一目标的确定就要求全体员工在工程建设中,遵章守法,自觉防范安全风险,不断地营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3.1.2危险源的辩识和控制策划

(1)危险源的辩识

项目危险源辨识应建立一个由专业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有经验的工人或聘请安全评估专家组成危险源辨识及施工作业风险评价小组,对所承担建设施工项目的施工区域、生活区域中每个环节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所有施工作业活动环境和管理两方面的不足点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再就是对已辨识的危险源进行施工作业风险性评价。

(2)危险源的控制

1)危险源风险控制的原则

对危险源风险控制的原则首先是考虑消除风险,其次是考虑降低风险,最后考虑采用个人防护设施和用品。即首先考虑从本质上消除风险,而后退其次后求之。

2)危险源风险控制的三种方式

①运行控制:通过严格地执行公司和项目部的各项制度,加强过程性的日常的安全监督检查,达到对各类安全风险和环境影响的控制,包括对一般危险源的控制;

②管理方案:部分重要危险源在现有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手段不能有效消除的情况下,需项目部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才能有效消除危险源风险时,需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对这一部分重要危险源进行控制。

③应急控制: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对可能突发的事件启动“应急预案”,达到对安全风险和环境影响的控制。

3)危险源风险控制策划

①首先依据风险控制原则,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如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程序、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等等。

②对危险源进行分类控制:重大危险源制定安全管理方案,重要危险源必要时制定安全控制措施,一般危险源做好运行控制。

③应急控制:对于潜在的紧急风险情况,如火灾事故、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等应制定应急预案。

3.1.3 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

(1)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项目部必须收集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严格遵守适用的各项法律法规。如在国内进行施工的FIDC合同条件施工项目,必须收集如下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等等。根据FIDC合同条件相关条款要求,在境外施工项目还要收集并严格遵守所在国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如我公司在安哥拉进行FIDC合同项目施工,收集了《安哥拉劳动合同法》等,并严格遵守安哥拉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完善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部根据本工程项目的特点、地域环境,建立《项目安全和卫生文明的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安全施工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施工检查制度》、《安全施工措施管理制度》、《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安全考核与奖惩(含违章处罚)制度》、《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安全用电管理制度》、《安全设施、防护装备管理制度》、《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机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车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当地劳工安全管理规定》等等。

3.2 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文明施工是指设施标准、环境整洁、行为规范,施工组织科学,施工程序合理。FIDIC施工合同条件要求:在工程施工期间,承包商应保持现场没有一切不必要的障碍物,并应妥善存放和处置承包商设备或剩余的材料。承包商应从现场清除并运走任何残物、垃圾和不再需要的临时工程,应使该现场和工程处于清洁和安全的状况。包括:

(1) 施工生产区域尽可能实行封闭管理。主要进出口处应设有明显的施工告示牌和安全警示牌,与施工无关的人员、设施不应进入封闭区。

(2)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遵章守纪,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3) 施工道路平整、畅通、安全标志、设施齐全。

(4) 风、水、电管线、通讯设施、施工照明等布置合理,安全标识清晰。

(5) 施工机械设备定点存放、材料工具摆放有序、工完场清。

(6) 现场建筑垃圾定点放置,定期清运,不准随意丢弃垃圾。

(7)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尘、毒、噪音等危害,废渣、污水处理符合规定要求。

3.3 施工过程安全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要强调一个“严”字,主抓一个“细”字。我们应该认识到,安全事故存在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尤其是施工安全管理,要通过识别和控制施工过程的危险源,达到预防和消除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是施工安全管理的根本目标。在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标,但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标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必须列入过程控制管理的节点。事故发生往往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到轨迹的交叉所造成,从事故发生的原因看,也说明了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应该作为安全管理重点。要做好施工项目的安全过程控制管理,必须要做到四个坚持:

第一是要坚持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着促进与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安全的统一。

第二是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进行安全管理不是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预防为主,首先是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在安排与布置生产经营任务的时候,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是最佳选择,在生产活动过程中,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的措施,明确责任,尽快地、坚决地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

第三是坚持全员管理。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共同的事,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当然,这并非否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和安全监督机构的作用,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安全管理涉及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从开工到竣工交付的全部过程,生产时间,生产要素。因此,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第四是坚持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其管理就意味着是不断改进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消除新的危险因素。需要不间断地摸索新的规律,总结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5 事故的报告

按照FIDIC 施工合同条件相关条款要求,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必须立即将事故详情通报雇主代表(工程师)。事故报告除了我们国家规定的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外,还要报告有关人员健康、安全和福利情况。

篇3

公司设立了由参建各方组成的安委会,作为××工程的最高安全管理机构。公司工程管理部作为公司的日常安全管理部门,部门配有一名专职安全员和一名兼职安全员,两名安全员都经过合格的安全培训。

2、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情况

××公司从开工到现在制定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下发各承包商要求严格执行。建立了由业主、监理、设计、各承包商四方共同参与安全管理的全方位立体式安全管理体系。今年来重点修订几个专项安全管理制度,包括:(1)××水电站2009年防汛预案和抢险预案,已通过凉山州防汛办审查,修改版已重新报××县防汛指挥部备案。(2)针对工程特点和所在地森林防火要求,制定了公司防火防爆管理制度。(3)制定了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预案和管理办法。

二、××公司二季度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1、妥善及时处理了“××”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立即召开了全工地安全工作专题会议,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加强安全检查。

2、4月份签订了××核能源公司与××公司的《安质环责任书》,并通过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到各承包商和××公司内部各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

3、配合××核能源公司对××工程进行安全大检查活动,召开了与各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座谈会,布置全年安全重点工作。

4、按照××核能源公司要求重新修编制定了《××工程2009年防洪度汛及应急抢险预案》。

5、组织开展了3月底、4月底、5月底的全工地安全大检查活动,共查出安全整改隐患上百个,由监理专项发文给各承包商进行专项整改,目前隐患大多已完成,有的正在进行之中,公司联合监理将严格督促承包商完成相关整改,并把情况以月报形式反馈。

6、6月份是全国安全生产月,按照××核能源公司和××县安全委员会的要求在工地全面展开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三项活动”等安全宣传、教育、检查工作。

三、目前××工程现场安全生产状况

1、首部枢纽按期实现了汛前全部完成水下工程施工,实现了导流洞封堵,闸坝过流,完成进水口工作门安装的目标,基本实现了闸首安全度汛。

2、“××事故”洞段1#下游爆渣已经清理完毕,正在进行塌腔回填工作,下阶段掘进严格按省安科院提出的安全措施进行。

3、下发了通知要求隧洞各标段,加强弃渣管理。尤其是ci-2h、ci-3h标,必须在特定渣场弃渣,不得沿河、沿高边坡弃渣。

4、通知要求××公司××料场沟口生活营地原则上汛期不[此资料转贴于学习网]gzu521.com

能住人,施工管理人员应撤离到砂石加工厂房居住,防止泥石流危害。

5、加强了××料场高边坡变形观测,遇有大雨、暴雨长时间的雨水情况,则将开采区人员和设备撤离至安全地带,停止毛料开采。

6、针对厂房后边坡局部存在变形加大的趋势,召开了四方会议,停止压力管道开挖,先进行一期衬砌、加强支护,同时加快压力管道岔、支管施工,尽快完成砼回填压坡,保证厂房安全。

7、开始汛期24小时值班工作,按防汛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8、砂石骨料毛料开采:汛初和汛末可适当保持一定开采量,有持续降雨或高边坡有不稳定(变形)时停止施工,在保证高边坡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汛期毛料需要。

四、××公司下季度(第3季度)安全管理重点工作安排

1、检查各承包商安全月活动情况,总结安全月活动成果。编制总结报告汇报公司。

2、组织开展每月全工地的安全大检查活动,联合监理督促承包商完成安全隐患整改,检查整改完成情况。

3、加强工地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工作,督促各施工单位务必做好汛期24小时值班工作,严格按防汛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4、检查各承包商做好弃渣管理工作,督促各承包商对沿河堆放的材料、设备以及建在不稳定渣体上的临时房屋进行及时的转移、拆除。

篇4

2、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情况

*公司从开工到现在制定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下发各承包商要求严格执行。建立了由业主、监理、设计、各承包商四方共同参与安全管理的全方位立体式安全管理体系。今年来重点修订几个专项安全管理制度,包括:(1)*水电站2009年防汛预案和抢险预案,已通过凉山州防汛办审查,修改版已重新报*县防汛指挥部备案。(2)针对工程特点和所在地森林防火要求,制定了公司防火防爆管理制度。(3)制定了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预案和管理办法。

二、*公司二季度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1、妥善及时处理了“*”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立即召开了全工地安全工作专题会议,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加强安全检查。

2、4月份签订了*核能源公司与*公司的《安质环责任书》,并通过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到各承包商和*公司内部各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

3、配合*核能源公司对*工程进行安全大检查活动,召开了与各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座谈会,布置全年安全重点工作。

4、按照*核能源公司要求重新修编制定了《*工程2009年防洪度汛及应急抢险预案》。

5、组织开展了3月底、4月底、5月底的全工地安全大检查活动,共查出安全整改隐患上百个,由监理专项发文给各承包商进行专项整改,目前隐患大多已完成,有的正在进行之中,公司联合监理将严格督促承包商完成相关整改,并把情况以月报形式反馈。

6、6月份是全国安全生产月,按照*核能源公司和*县安全委员会的要求在工地全面展开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三项活动”等安全宣传、教育、检查工作。

三、目前*工程现场安全生产状况

1、首部枢纽按期实现了汛前全部完成水下工程施工,实现了导流洞封堵,闸坝过流,完成进水口工作门安装的目标,基本实现了闸首安全度汛。

2、“*事故”洞段1#下游爆渣已经清理完毕,正在进行塌腔回填工作,下阶段掘进严格按省安科院提出的安全措施进行。

3、下发了通知要求隧洞各标段,加强弃渣管理。尤其是CI-2H、CI-3H标,必须在特定渣场弃渣,不得沿河、沿高边坡弃渣。

4、通知要求*公司*料场沟口生活营地原则上汛期不能住人,施工管理人员应撤离到砂石加工厂房居住,防止泥石流危害。

5、加强了*料场高边坡变形观测,遇有大雨、暴雨长时间的雨水情况,则将开采区人员和设备撤离至安全地带,停止毛料开采。

6、针对厂房后边坡局部存在变形加大的趋势,召开了四方会议,停止压力管道开挖,先进行一期衬砌、加强支护,同时加快压力管道岔、支管施工,尽快完成砼回填压坡,保证厂房安全。

7、开始汛期24小时值班工作,按防汛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8、砂石骨料毛料开采:汛初和汛末可适当保持一定开采量,有持续降雨或高边坡有不稳定(变形)时停止施工,在保证高边坡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汛期毛料需要。

四、*公司下季度(第3季度)安全管理重点工作安排

1、检查各承包商安全月活动情况,总结安全月活动成果。编制总结报告汇报公司。

2、组织开展每月全工地的安全大检查活动,联合监理督促承包商完成安全隐患整改,检查整改完成情况。

3、加强工地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工作,督促各施工单位务必做好汛期24小时值班工作,严格按防汛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4、检查各承包商做好弃渣管理工作,督促各承包商对沿河堆放的材料、设备以及建在不稳定渣体上的临时房屋进行及时的转移、拆除。

篇5

(一)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收集和利用化工过程安全生产信息;风险辨识和控制;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通过规范管理,确保装置安全运行;开展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新装置试车和试生产的安全管理;保持设备设施完好性;作业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变更管理;应急管理;事故和事件管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等。

二、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二)全面收集安全生产信息。企业要明确责任部门,按照《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AQ/T3034)的要求,全面收集生产过程涉及的化学品危险性、工艺和设备等方面的全部安全生产信息,并将其文件化。

(三)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信息。企业要综合分析收集到的各类信息,明确提出生产过程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制作工艺卡片、编制培训手册和技术手册、编制化学品间的安全相容矩阵表等措施,将各项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纳入自身的安全管理中。

(四)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及时更新信息文件。企业要保证生产管理、过程危害分析、事故调查、符合性审核、安全监督检查、应急救援等方面的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最新安全生产信息。

三、风险管理

(五)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企业要制定化工过程风险管理制度,明确风险辨识范围、方法、频次和责任人,规定风险分析结果应用和改进措施落实的要求,对生产全过程进行风险辨识分析。

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统称“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进行风险辨识分析,要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一般每3年进行一次。对其他生产储存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针对装置不同的复杂程度,选用安全检查表、工作危害分析、预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HAZOP技术等方法或多种方法组合,可每5年进行一次。企业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装置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要及时进行风险辨识分析。企业要组织所有人员参与风险辨识分析,力求风险辨识分析全覆盖。

(六)确定风险辨识分析内容。化工过程风险分析应包括:工艺技术的本质安全性及风险程度;工艺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严重事件的安全审查情况;控制风险的技术、管理措施及其失效可能引起的后果;现场设施失控和人为失误可能对安全造成的影响。在役装置的风险辨识分析还要包括发生的变更是否存在风险,吸取本企业和其他同类企业事故及事件教训的措施等。

(七)制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企业要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的要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参照国际相关标准,确定本企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对辨识分析发现的不可接受风险,企业要及时制定并落实消除、减小或控制风险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四、装置运行安全管理

(八)操作规程管理。企业要制定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内容,明确操作规程编写、审查、批准、分发、使用、控制、修改及废止的程序和职责。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至少包括:开车、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正常停车和紧急停车的操作步骤与安全要求;工艺参数的正常控制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防止和纠正偏离正常工况的方法及步骤;操作过程的人身安全保障、职业健康注意事项等。

操作规程应及时反映安全生产信息、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的变化。企业每年要对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至少每3年要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核修订;当工艺技术、设备发生重大变更时,要及时审核修订操作规程。

企业要确保作业现场始终存有最新版本的操作规程文本,以方便现场操作人员随时查用;定期开展操作规程培训和考核,建立培训记录和考核成绩档案;鼓励从业人员分享安全操作经验,参与操作规程的编制、修订和审核。

(九)异常工况监测预警。企业要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重要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预警;要采用在线安全监控、自动检测或人工分析数据等手段,及时判断发生异常工况的根源,评估可能产生的后果,制定安全处置方案,避免因处理不当造成事故。

(十)开停车安全管理。企业要制定开停车安全条件检查确认制度。在正常开停车、紧急停车后的开车前,都要进行安全条件检查确认。开停车前,企业要进行风险辨识分析,制定开停车方案,编制安全措施和开停车步骤确认表,经生产和安全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要严格执行并将相关资料存档备查。

企业要落实开停车安全管理责任,严格执行开停车方案,建立重要作业责任人签字确认制度。开车过程中装置依次进行吹扫、清洗、气密试验时,要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引进蒸汽、氮气、易燃易爆介质前,要指定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流程确认;引进物料时,要随时监测物料流量、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变化情况,确认流程是否正确。要严格控制进退料顺序和速率,现场安排专人不间断巡检,监控有无泄漏等异常现象。

停车过程中的设备、管线低点的排放要按照顺序缓慢进行,并做好个人防护;设备、管线吹扫处理完毕后,要用盲板切断与其他系统的联系。抽堵盲板作业应在编号、挂牌、登记后按规定的顺序进行,并安排专人逐一进行现场确认。

五、岗位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

(十一)建立并执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企业要建立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教育培训的具体要求,建立教育培训档案;要制定并落实教育培训计划,定期评估教育培训内容、方式和效果。从业人员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十二)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企业要按照国家和企业要求,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使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及本岗位操作要点、操作规程、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掌握异常工况识别判定、应急处置、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技能与方法,熟练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当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发生改变时,要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再培训。要重视开展从业人员安全教育,使从业人员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化工安全生产的特殊性和极端重要性,自觉遵守企业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企业要采取有效的监督检查评估措施,保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和效果。

(十三)新装置投用前的安全操作培训。新建企业应规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要求,变招工为招生,加强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养。工厂开工建设后,企业就应招录操作人员,使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先接受规范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培训。装置试生产前,企业要完成全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确保全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合格后参加全过程的生产准备。

六、试生产安全管理

(十四)明确试生产安全管理职责。企业要明确试生产安全管理范围,合理界定项目建设单位、总承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方的安全管理范围与职责。

项目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负责编制总体试生产方案、明确试生产条件,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对试生产方案及试生产条件提出审查意见。对采用专利技术的装置,试生产方案经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还要经专利供应商现场人员书面确认。

项目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负责编制联动试车方案、投料试车方案、异常工况处置方案等。试生产前,项目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要完成工艺流程图、操作规程、工艺卡片、工艺和安全技术规程、事故处理预案、化验分析规程、主要设备运行规程、电气运行规程、仪表及计算机运行规程、联锁整定值等生产技术资料、岗位记录表和技术台账的编制工作。

(十五)试生产前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商要及时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生产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三查四定”(三查: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查工程隐患;四定:整改工作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确认工艺危害分析报告中的改进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已经落实。

系统吹扫冲洗安全管理。在系统吹扫冲洗前,要在排放口设置警戒区,拆除易被吹扫冲洗损坏的所有部件,确认吹扫冲洗流程、介质及压力。蒸汽吹扫时,要落实防止人员烫伤的防护措施。

气密试验安全管理。要确保气密试验方案全覆盖、无遗漏,明确各系统气密的最高压力等级。高压系统气密试验前,要分成若干等级压力,逐级进行气密试验。真空系统进行真空试验前,要先完成气密试验。要用盲板将气密试验系统与其他系统隔离,严禁超压。气密试验时,要安排专人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气密检查记录,签字备查。

单机试车安全管理。企业要建立单机试车安全管理程序。单机试车前,要编制试车方案、操作规程,并经各专业确认。单机试车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操作、监护、记录,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单机试车结束后,建设单位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及制造商等方面人员签字确认并填写试车记录。

联动试车安全管理。联动试车应具备下列条件:所有操作人员考核合格并已取得上岗资格;公用工程系统已稳定运行;试车方案和相关操作规程、经审查批准的仪表报警和联锁值已整定完毕;各类生产记录、报表已印发到岗位;负责统一指挥的协调人员已经确定。引入燃料或窒息性气体后,企业必须建立并执行每日安全调度例会制度,统筹协调全部试车的安全管理工作。

投料安全管理。投料前,要全面检查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和应急准备等情况,具备条件后方可进行投料。投料及试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现场指挥,操作人员要持续进行现场巡查,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人员要加强现场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投料试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现场人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七、设备完好性(完整性)

(十六)建立并不断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建立设备台账管理制度。企业要对所有设备进行编号,建立设备台账、技术档案和备品配件管理制度,编制设备操作和维护规程。设备操作、维修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资格考核,培训考核情况要记录存档。

建立装置泄漏监(检)测管理制度。企业要统计和分析可能出现泄漏的部位、物料种类和最大量。定期监(检)测生产装置动静密封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标定各类泄漏检测报警仪器,确保准确有效。要加强防腐蚀管理,确定检查部位,定期检测,建立检测数据库。对重点部位要加大检测检查频次,及时发现和处理管道、设备壁厚减薄情况;定期评估防腐效果和核算设备剩余使用寿命,及时发现并更新更换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

建立电气安全管理制度。企业要编制电气设备设施操作、维护、检修等管理制度。定期开展企业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和风险评估。要制定防爆电气设备、线路检查和维护管理制度。

建立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新(改、扩)建装置和大修装置的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投用前、长期停用的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再次启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要建立健全仪表自动化控制系统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建立安全联锁保护系统停运、变更专业会签和技术负责人审批制度。

(十七)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开展设备预防性维修。关键设备要装备在线监测系统。要定期监(检)测检查关键设备、连续监(检)测检查仪表,及时消除静设备密封件、动设备易损件的安全隐患。定期检查压力管道阀门、螺栓等附件的安全状态,及早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

加强动设备管理。企业要编制动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动设备始终具备规定的工况条件。自动监测大机组和重点动设备的转速、振动、位移、温度、压力、腐蚀性介质含量等运行参数,及时评估设备运行状况。加强动设备管理,确保动设备运行可靠。

开展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估。企业要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安全仪表功能(SIF)及其相应的功能安全要求或安全完整性等级(SIL)。企业要按照《过程工业领域安全仪表系统的功能安全》(GB/T21109)和《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设计、安装、管理和维护安全仪表系统。

八、作业安全管理

(十八)建立危险作业许可制度。企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断路、吊装、抽堵盲板等特殊作业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实施特殊作业前,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十九)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责任。实施危险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分析、确认安全条件,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风险和掌握风险控制措施、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预防和控制风险措施得到落实。危险作业审批人员要在现场检查确认后签发作业许可证。现场监护人员要熟悉作业范围内的工艺、设备和物料状态,具备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严禁监护人员擅离现场。

九、承包商管理

(二十)严格承包商管理制度。企业要建立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将承包商在本企业发生的事故纳入企业事故管理。企业选择承包商时,要严格审查承包商有关资质,定期评估承包商安全生产业绩,及时淘汰业绩差的承包商。企业要对承包商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的方可凭证入厂,禁止未经安全培训教育的承包商作业人员入厂。企业要妥善保存承包商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记录。

(二十一)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承包商进入作业现场前,企业要与承包商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交底,审查承包商编制的施工方案和作业安全措施,与承包商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范围与责任。现场安全交底的内容包括: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坠落、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等方面的危害信息。承包商要确保作业人员接受了相关的安全培训,掌握与作业相关的所有危害信息和应急预案。企业要对承包商作业进行全程安全监督。

十、变更管理

(二十二)建立变更管理制度。企业在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公用工程、备件、材料、化学品、生产组织方式和人员等方面发生的所有变化,都要纳入变更管理。变更管理制度至少包含以下内容:变更的事项、起始时间,变更的技术基础、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消除和控制安全风险的措施,是否修改操作规程,变更审批权限,变更实施后的安全验收等。实施变更前,企业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变更具备安全条件;明确受变更影响的本企业人员和承包商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变更完成后,企业要及时更新相应的安全生产信息,建立变更管理档案。

(二十三)严格变更管理。 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原辅材料(包括助剂、添加剂、催化剂等)和介质(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工艺路线、流程及操作条件,工艺操作规程或操作方法,工艺控制参数,仪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报警和联锁整定值的改变),水、电、汽、风等公用工程方面的改变等。

设备设施变更。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非同类型替换(包括型号、材质、安全设施的变更)、布局改变,备件、材料的改变,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计算机及软件的变更,电气设备的变更,增加临时的电气设备等。

管理变更。主要包括人员、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机构、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和标准发生变化等。

(二十四)变更管理程序。

申请。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由专人进行管理。

审批。变更申请表应逐级上报企业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负责人审批。

实施。变更批准后,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没有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

验收。变更结束后,企业主管部门应对变更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并形成报告,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相关部门收到变更验收报告后,要及时更新安全生产信息,载入变更管理档案。

十一、应急管理

(二十五)编制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完善。企业要建立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要定期开展各类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评估预案演练效果并及时完善预案。企业制定的预案要与周边社区、周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预案相互衔接,并按规定报当地政府备案。企业要与当地应急体系形成联动机制。

(二十六)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企业要建立应急响应系统,明确组成人员(必要时可吸收企外人员参加),并明确每位成员的职责。要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对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发生紧急情况后,应急处置人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各自岗位,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处置。要授权应急处置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组织装置紧急停车和相关人员撤离。企业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动态管理,定期核查并及时补充和更新。

十二、事故和事件管理

(二十七)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的管理。企业要制定安全事件管理制度,加强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包括生产事故征兆、非计划停车、异常工况、泄漏、轻伤等)的管理。要建立未遂事故和事件报告激励机制。要深入调查分析安全事件,找出事件的根本原因,及时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二十八)吸取事故(事件)教训。企业完成事故(事件)调查后,要及时落实防范措施,组织开展内部分析交流,吸取事故(事件)教训。要重视外部事故信息收集工作,认真吸取同类企业、装置的事故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

十三、持续改进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

(二十九)企业要成立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领导机构,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开展本企业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

(三十)企业要把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纳入绩效考核。要组成由生产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负责,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人力资源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人员参加的考核小组,定期评估本企业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功效,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限期整改,并核查整改情况,持续改进。要编制功效评估和整改结果评估报告,并建立评估工作记录。

篇6

2、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体系建立情况

二、**公司二季度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1、妥善及时处理了“**”安全事故。事故发生后立即召开了全工地安全工作专题会议,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加强安全检查。

2、4月份签订了**核能源公司与**公司的《安质环责任书》,并通过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到各承包商和**公司内部各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

3、配合**核能源公司对**工程进行安全大检查活动,召开了与各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座谈会,布置全年安全重点工作。

4、按照**核能源公司要求重新修编制定了《**工程2009年防洪度汛及应急抢险预案》。

5、组织开展了3月底、4月底、5月底的全工地安全大检查活动,共查出安全整改隐患上百个,由监理专项发文给各承包商进行专项整改,目前隐患大多已完成,有的正在进行之中,公司联合监理将严格督促承包商完成相关整改,并把情况以月报形式反馈。

6、6月份是全国安全生产月,按照**核能源公司和**县安全委员会的要求在工地全面展开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三项活动”等安全宣传、教育、检查工作。

三、目前**工程现场安全生产状况

1、首部枢纽按期实现了汛前全部完成水下工程施工,实现了导流洞封堵,闸坝过流,完成进水口工作门安装的目标,基本实现了闸首安全度汛。

2、“**事故”洞段1#下游爆渣已经清理完毕,正在进行塌腔回填工作,下阶段掘进严格按省安科院提出的安全措施进行。

3、下发了通知要求隧洞各标段,加强弃渣管理。尤其是CI-2H、CI-3H标,必须在特定渣场弃渣,不得沿河、沿高边坡弃渣。

4、通知要求**公司**料场沟口生活营地原则上汛期不能住人,施工管理人员应撤离到砂石加工厂房居住,防止泥石流危害。

5、加强了**料场高边坡变形观测,遇有大雨、暴雨长时间的雨水情况,则将开采区人员和设备撤离至安全地带,停止毛料开采。

6、针对厂房后边坡局部存在变形加大的趋势,召开了四方会议,停止压力管道开挖,先进行一期衬砌、加强支护,同时加快压力管道岔、支管施工,尽快完成砼回填压坡,保证厂房安全。

7、开始汛期24小时值班工作,按防汛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8、砂石骨料毛料开采:汛初和汛末可适当保持一定开采量,有持续降雨或高边坡有不稳定(变形)时停止施工,在保证高边坡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汛期毛料需要。

四、**公司下季度(第3季度)安全管理重点工作安排

1、检查各承包商安全月活动情况,总结安全月活动成果。编制总结报告汇报公司。

2、组织开展每月全工地的安全大检查活动,联合监理督促承包商完成安全隐患整改,检查整改完成情况。

3、加强工地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工作,督促各施工单位务必做好汛期24小时值班工作,严格按防汛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4、检查各承包商做好弃渣管理工作,督促各承包商对沿河堆放的材料、设备以及建在不稳定渣体上的临时房屋进行及时的转移、拆除。

篇7

0 引言

油田承包商涵盖了地面工程建设、检维修作业、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可以说油田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这些专业的承包商队伍,但在目前安全环保形势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如何做好承包商HSE管理,杜绝承包商事故发生,营造和谐、美好油区,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思考,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下面就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承包商HSE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供各位同仁商榷。

1 油田承包商安全管理现状

1.1 明确主体责任,完善管理制度

胜利油田在2012-2016年先后制定下发了《承包商安全环保监督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承包商安全资质审核工作的通知》《关于实施承包商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工作的通知》等从顶层设计方面逐步规范了承包商管理职责和管理内容,明确了“谁主管谁负责”、“谁引入谁负责”、“谁发包谁负责”、“属地管理”等原则,将承包商HSE管理纳入建设单位HSE考核,特别在2017年初下发了《胜利油田“承包商安全管理十二法”》,对近年来油田承包商HSE管理方式、方法进行了总结。采油厂作为油田的下级实体单位,修订完善了承包商管理制度,制定了承包商管理流程节点,成立了HSE分专业委员会,明确各专业委员会、业务部门在承包商HSE管理中的职责。

1.2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安全技能

针对承包商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现场安全技能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 油田推行了承包商管理人员“双证”制度,将政府安全资格证书、油田承包商培训证书作为承包商录用的前置条件。同时采油厂做好承包商入场厂级、三级单位级、车间级“三级”安全培训,提升承包商员工的法律、责任意识和风险识别、控制能力。

1.3 强化监督考核,规范现场管理

采油厂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日常与专项检查结合方式,从“人、环、物、管”四个方面,对承包商进行全覆盖式HSE检查。受益三级单位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承包商施工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查出问题现场反馈,落实整改责任人,实行闭环管理,对突出问题从严进行考核。

2 承包商管理存在问题

2.1 主体责任制落实不严,监管时紧时松

一是承包商乙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承包商现场HSE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管理混乱的情况,现场检查过程中多次发现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无暇开展HSE管理,导致现场管理混乱的问题;存在承包商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现场管理人员标准、制度掌握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督指导;存在承包商“以包代管”的现象,对分包商的管理缺失,使得分包商在安全意识、操作技能以及硬件配套等方面达不到HSE管理要求,导致“低老坏”、 “三违”现象重复发生。二是甲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引入部门责任制落实不严问题,业务部门引进承包商之后,专业监管不足,过程监管存在缺乏;存在受益单位责任落实不到位情况,“属地管理”原则未完全落实,对承包商施工检查流于形式。

2.2 承包商HSE培训不足,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油田承包商特别是地面建设类承包商存在施工人员临时工居多,人员流动快、基础HSE素质薄弱的问题,此类人员缺乏延续性、系统性的HSE培训,操作规程掌握不全面,风险辨识防控能力弱,给企业安全监管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

2.3 承包商安全投入不足,现场本质安全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承包商事故频发,采油厂各承包商单位在安全投入上也有明显改善,但是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小型施工队伍、零散承包商、个别分包商仍然存在现场本质安全偏低现象,如临时用电不规范,未能达到“一机、一闸、一保护”;劳保用品配置数量、质量不足;现场施工特种设备未检验等问题。这种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现场本质安全水平的提升。

3 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对策

3.1 深入落实甲、乙双方主体责任

落实HSE责任要甲、乙双方共同入手,才能均衡发展、协作共赢。一是明确承包商HSE责任,承包商必须要依法合规,取得相应的施工资质以及人员、设备等资质证件;必须大力开展内部HSE培训,确保上岗人员具备胜任本岗位的基础素质;必须建立自己的HSE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施工现场的HSE检查等工作;必须杜绝施工转包。二是强化甲方主体责任落实,必须将承包商纳入企业主体管理,统一监管、统一考核;必须明确引入部门、主管单位、受益单位、监管部门“四方”职责;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对各部门承包商管理职责落实情况以及承包商自主管理情况进行监管。

3.2 源^把控,多层审核,严格控制承包商进入

能够选择一支优质、高素质的承包商队伍,会使承包商HSE管理事半功倍。一是多部门协作,进行承包商资质审核,引进部门负责审核承包商相关施工资质;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审核承包商营业资质以及工程业绩等;安全环保部门负责审核承包商安全生产许可、施工人员资质、HSE体系建立等,全部合格后相关部门签字确认,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合同签订。二是要开展年度审核工作,每年度要对承包商相关资质全部进行重新审验,避免承包商出现资质过期、资质不符等情况出现。

3.3 强化监管,从严考核,杜绝“地老坏”、“三违”现象

一是承包商要按照甲方承包商管理相关规定,双方签订HSE管理协议,明确双方HSE责任。二是安全部门、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受益单位、监理单位均要开展承包商检查,全覆盖、全过程对承包商施工进行监管,并按照纳入甲方考核。三是对承包商施工实行全过程视频监控,定期回放检查。四是凡发生工业重伤及以上事故、重大质量事故和对甲方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事故承包商,坚决予以清退,纳入承包商“黑名单”。

3.4 大力开展承包商帮扶工作

承包商HSE管理作为甲方管理的一部分,甲方在强化监管的基础上,同时要做好帮扶指导工作,促进承包商HSE管理水平的提升。一是要帮助承包商健全HSE管理机构,配备HSE管理人员,完善HSE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二是组织承包商参加主体单位的各类取证培训,促进承包商各类人员持证上岗;三是建立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承包商应急处置能力。

3.5 年度评价,分级分类,激励承包商做好HSE工作

从承包商全年施工项目建设情况,HSE管理情况、日常监督检查情况、隐患整改情况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估承包商,对承包商实施“留优退劣”的管理模式,激励承包商主动做好HSE工作,使承包商感受到业绩评价带来的潜在市场和效益。同时做好“平安工地”创建活动,发挥典型承包商的引领作用。

结束语

篇8

固定总价合同是一种常见的合同价格形式。本文就固定总价合同的特点论述其风险,提出采用合同复合模式减少风险的重要性。工程总价包干合同是一次性包死的总价委托,固定总价合同是承包方以招标图纸、工程招标文件、图纸答疑及相关规范等为依据,在明确承包指定范围和工作内容后进行投标报价,确定总价后一次性包死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形式,合同价款一经确定,除发包方增减工程量和设计内容调整外,一律不许调整,价与量作为一个整体“包死”,即合同一旦签订,总价就已经确定下来,任何合同总价的失误,无论是统计上的失误,依然是别的失误,皆确定为已获双方认同,且不因环境的变化和工程量的增减而变化的工程承发包合同。

固定单价合同是合同总价格的风险将由业主和承包商共同承担,其中,由于工程数量方面的变更引起的预算价格的超出,将由业主负责,而单位工程价格中的成本增加,则由承包商负责。与固定单价合同相比,便可知固定总价合同的特点更单一、风险更大。

2、固定总价合同的风险

首先,工程量风险由承包商承担。招标实践中,投标时间往往比较短,承包商如果不能及时根据施工图精确计算工程量,只能凭经验结合图纸作估算的话,漏算、错算情况一定会发生。即使业主提供工程量清单,也仅仅是承包商投标报价的参考,业主往往声明有经验的承包商应该对各项工程量作出正确的计算,并根据过往的工程经验对清单工程量进行调整后报价,而业主不对清单工程量的计算错误负责。另外,因地质条件恶劣而增加工程量等风险。例如:因为承包方投标报价时对地质及地下水等状况考虑不周,从而使得制订的建筑物基础左右或构筑物垫层左右工程施工计划方案不够准确,对大概产生的岩石爆破及开挖,灌浆及基坑支护,换填及强夯,打井及降水等状况推断不足,从而使得额外增加工程造价。因此在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后,除业主要求而引起的建筑规模、设计标准变化可以进行合同价格调整外,在合同履行期间,组成工程总价的各分项工程量不作任何调整。

其次,合同履行过程中单价的风险都由承包商承担。只要业主(发包方)不改变合同施工内容,合同约定的价款就是承发包双方最终的结算价款。对于业主来说,这样的价款确定形式可以节省大量的计量、核价工作,既节约计量审核时间又可以集中精力抓好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但是,对承包商而言,固定总价合同一经签订,承包商除了承担投标时咨询错价的风险,还要承担合同履行时期价格上涨风险。劳务市场价基本上只涨不跌,材料市场价下跌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对承包商来说承担了更多的风险。

3、减少固定总价工程风险的措施

3.1 在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前如何减少固定总价承包的风险:

3.1.1 如果工程规模较大、投资较大的工程,而业主未完成施工图设计,只用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图进行招标的项目,建议不采取总价包干形式。因为图纸的不明确而造成的风险较大,承包商损失常常很大。即使有业主提供工程量清单,施工图纸不详、不清晰、各大样及细部做法不齐全,承包商计算再精确也有较大风险。如果因业主提供图纸不明确而造成工程量有错误或漏项,承包商不可预见风险会较高。

3.1.2 工程施工难度较低,使用传统的成熟的工艺技术进行施工的工程可以进行总价包干。因为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运用较少,对施工组织设计有把握,变化不大及简单重复的工程,承包商的风险就降低很多。

3.1.3 工期较短,一般不超过一年,承包商能预测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在短期内的波动范围,以便准确把握中标价的施工成本。

3.2 在合同谈判时如何减少承包的风险:

3.2.1 采用施工合同洽谈权、审查权、批准权三权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的办法,减少合同中的漏洞。大中型建设工程合同一般由业主负责起草,业主为了预防承包商在合同履行中的索赔,特意聘请有经验的法律专家和工程技术顾问起草合同,合同一般质量较高,其中既隐含许多不利于承包商的风险责任条款,又有业主的反索赔的条款。所以要求承包商的合同谈判人员策略上,应善于在合同中限制风险和转移风险,对可以免除责任的条款应研究透彻,做到心中有数,切忌盲目接受业主的某种免责条款,达到风险在双方中合理分配。对业主的风险责任条款一定要规定得具体明确。在合同淡判过程中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谈判显得十分重要。

3.2.2 在合同谈判中明确总价包干是具体按哪份图纸进行包干,并双方共同对该份图纸进行封存。当出现变更或另外出新图纸时,可以对比封存图纸与新图纸的差异,再向业主申请变更。发生变更时应该以什么作为计算变更的依据呢?这里就要用到单价了,一般由于合理变更(业主确认)所引起的工程量变化,在结算时应直接采用原组成工程总价的各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乘以经过审核后的变更工程量。这样合同在加上一些具体的变更调整原则,就变成了一份考虑完整的综合合同。

篇9

中图分类号:TL372+.3 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0020-02

1 前 言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要满足工程项目过程中的进度、质量、安全要求,又要做到项目成本控制到位,如何恰到好处的管理与控制好分包商,做到互利与双赢就显得更为重要。

2 分包商的确定

目前分包商在企业中的定位不太明确,而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特殊性,因此,分包商的素质和管理等因素,直接就体现在工程项目施工上,分包商的好坏和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自身利益。

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源头控制分包商。在项目中标后进行前期策划,根据施工任务和以及企业资源情况,确定哪些项目需要选择分包,具体是采取专业分包、劳务分包、还是工序分包必须确定。首先应从企业已经建立有的合格分包商库中选择分包商进行合作,通过与分包商合同谈判、合同草案的拟定,并报送公司机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核,通过对选定分包商的资信情况、分包单价测算对比分析、分包合同草案内容等进行层层严格审查,实行审批制度,审批通过项目才能进行分包。如果没有满足项目施工的分包商,按照程序从外部引入合格的分包商,以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只有严格按照程序对分包商进行考察和审批才能确保引入分包商的素质,从而在源头上进行控制。

3 分包商的管理

在确定了分包商及签订施工合同后,就进入合同主体的实施阶段,如何保证在实施阶段保质、保量、低成本完成项目,对分包商的管控成为关键。

3.1 建立健全完整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首先,建立1 个高效精干的项目经理部是项目管理的基础,如果是大型工程的项目部,则分包商的实力应更强,素质应更高,对项目班子成员自身的素质要更好、管理水平要更高,要具备从工程开工准备、现场布局、施工过程的控制、施工计划安排与落实,以及与业主、监理单位的协调等全面有工作能力,这样才具有较强的驾驭能力和较高的权威性,对于分包商的管理和控制更为有效。

其次,项目经理部需要成立专门的分包管理部门,对分包商的现场进行协调管理,这就要求企业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对现场施工进行专业指导和技术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

3.2 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对于项目的分包商管理应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管理制度,项目部应按照公司管理制度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下去,监督并指导分包商在过程中有效执行,不能流于形式。严格按照管理程序进行,禁止分包商超越合同所规定的管理权限,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符合项目的实际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3.3 严格控制过程中的质量关

质量控制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对分包商的人员组成、设备资源、技术方案以及企业资质和业绩进行全面的审核,确保所选择的分包商符合分包工程的需要。事中控制是通过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的审核与分析,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通过开工前的检查、工序交接检查与工序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分项、分部工程完工的检查、成品、材料、机械设备等的检查以及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控制与检查,来确保质量有效控制。事后控制是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工程竣工资料校验整理以及保修等工作的控制,保证工程质量的终身责任。

质量控制监督是以施工验收规范为标准,对完成各个工序、分部项目的质量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验收,对于不合格的坚决不给予验收,由分包商造成的质量问题由分包商承担责任及费用。质量控制的程序是贯彻以自检为基础的自检、互检、专职检的“三检制”检查制度,首先由总承包商质检人员检查验收合格后,然后报监理(业主) 检查验收,未经业主、监理签字认可,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4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 建立组织机构。总承包商要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把分包商的安全管理列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分包商也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而且要持证上岗。

2) 安全教育。定期对分包商进行安全教育,认真学习国家、行业和工程项目地区的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编制项目的安全保证措施,并向分包商贯彻实施;分包商必须增加合格安全设施的投入;加强安全检查和考核,发现有安全隐患要立即采取措施解决;严格检查制度,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奖罚、行政处罚挂钩。

3) 文明施工。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是施工企业品牌的宣传手段,分包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总承包商的形象,因此,总承包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分包商的身上,要让分包商从思想上认识到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加强资金和物资的投入,在保证安全生产、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文明工地的建设。

3.5 保证工期的控制

工期是合同履行的重要内容,如果工期滞后会给总包单位带来很大影响,为了让分包商按期完工,总承包单位首先要如期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和图纸;及时拨付工程结算款;每天按节点要求控制日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和调整,现场每日召开调度会,协调有关单位的关系,建立奖罚制度。其次,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管理,对无力保证工期的分包商,随时有权解除合同。

篇10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科学合理的工程承发包交易模式就是无标底招投标制度。无标底招投标制度能够规范招投标的行为。在我国的招投标活动中,根据现行预算定额,无标底招投标是按照工程量清单,结合市场的价格信息,根据企业内部定额,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技术水平以及综合测定自主报价。为了选出科学合理的中标者,招标人通过对技术标评审投标人的报价聘请业内人士和专家进行评审,量化评价各投标人的报价。而目前,我国缺乏符合国情的无标底招投标制度理论的支撑。无标底招投标制度的实施能够促进工程造价体制的改革,有效地避免标底泄露,是我国建筑市场和国家惯例接轨的需要。同时,对施工企业有利于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对主方有利于节约投资。从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避免不法行为的发生。

依据法律法规,加强建设监理制度的力度

目前,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由于建设工程无标底招标制度会使中标价格偏低,从而,认为建设工程领域中,建设工程无标底招标制度是出现的质量安全事故的根源,承包商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防止亏损,导致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头功减料,降低质量。在建设工程中,这种观念认为标价和建设工程质量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而在实践中,在很多建设工程中标价很高的情况下,光利用道德来约束承包商不利用偷工减料的手段增加盈利是不行的,其工程质量也不一定好。因此,如果外部有了完善的配套制度,会制约承包商的不法行为,只要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承包商就要承担比偷工减料更大的成本损失。因此,为了趋利避害,承包商会自己权衡利弊,努力确保工程质量。而建设监理是根据法律法规,根据有关的技术标准,接受业主委托授权,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明确工程承包合同和设计文件的行为准则,在实现项目投资目的下,围绕着工程项目各项活动进行的微观监督管理工作。因此,为了预防出现一些安全事故,通过建设监理制度来监督承包商,使其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监理健全监理制度是建立完善外部配套制度的方法之一,为了营造一个比较完善的外部保证环境,从而很好的开展建设工程无标底招标制度。

加强完善业主责任制,逐渐改变政府的投资状况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主体中,国有投资仍旧占有很大的地位。但是,在投资主体趋向于多元化的今天,由于醒目业主为了达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就会利用建设工程无标底找标制度来降低工程造价,从而使经济效益和自身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因此,全面推行无标底招标制度的源动力是业主责任制,也是推行无标底招标制度坚实的基础。在国有投资项目中,由于业主对资金和资源拥有支配权利,因此在项目的运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灰色的非法收入的可能性。另外,业主不需要对可能发生的投资失败承担责任,加剧了这种可能性的发生。因此,要加强完善业主的责任制,改革建设工程无标底招标制度,将项目投资效益和个人收入奖惩直接挂钩,将项目投资效益和法人、执行者直接联系起来,改变政府为工程投资失控的状况。

建立建设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约束规范工程的交易行为

利用信用保证体制,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是来约束和规范建筑工程的交易行为。当建筑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引入保证人的时候,保证人应该建设工程合同一方的要求,需要进行工程保证担保,向另一方权益人做出书面承诺。作为第三方的保证人在被保证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时候,在规定期限和金额内,需要承担代替被保证人的义务,从而继续履行合同或者赔偿相应违约债务。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是增强委托人或者保证人遵守信用和约定的一种机制。是为了让违背信用的委托人和保证人遭到惩罚,是让遵守信用的人能够获得相应的奖励。在市场信用保障体系中,担保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降低某些独立经济实体对整体市场造成的影响,有效地减少机场经济波动,也可以帮助市场交易减少存在的一些风险,能够形成一种市场退出机制,调节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工程担保制度能够确保履行合同,促使工程招标单位能够遵守工程合同。在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中,运用招投标制度的目的是使招标方以自己合理的价格寻找满意的承包商。在国际上,由于实施了严格的保证担保措施,根据最低价中标的原则,会严厉处罚投标方不合理的低价中标。从而使市场竞争得到规范,保证低标中标,严格实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加强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做好监督工作

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正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中。在新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中,旧的体制已经解体。因此,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没有完全匹配的状况下,改制改革也正在进行中。针对目前这种过渡阶段中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规定,投标人竞标不得低于成本的报价,低于陈本的投标价格不能中标。而耨写承包商在现阶段建设工程无标底招标制度的开展过程中,都希望通过低价中标,在工程进展过程的合同管理中,某些承包商寻找业主方存在着一些疏漏,承包商为了挽回损失,利用变更设计、索赔以及增加工程量等手段达到“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目的。因此,做好权利的监督工作,搞好廉政建设,是完善合同管理制度的关键。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提高业主方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能力,才能完善业主方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顺利的推广无标底招投标制度,要完善外部环境的配套保证,即:完善业主责任制,加强合同管理,完善建设监理制,完善工程保证担保制度。从而建立发展无标底招投标制度,确保建筑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杨维,刘鹏,黄英.无标底招标存在问题及思考[J]. 云南水力发电. 2008(06)

[2]孙静红.浅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J]. 山西建筑. 2010(29)

篇11

针对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来进行有效的分析:一方面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进行有效的接轨性控制,并能够满足市场的相应需求,提高企业的整体适应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另外合同管理爱企业的管理中还能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施工企业的整体合同管理工作不仅对于改善企业的经营与控制有良好的体现形式,在实施合同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也是全部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之所在。承包商作为建筑市场的主力军,对建筑生产和管理工作进行控制,并根据施工合同调节业务与承包商经济管理活动的相应管理措施,只有加强建设工程的施工合同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并根据合同管理过程中的相应特点来调节业主与承包商经济活动关系的法律依据,最终加强建设工程的整体合同管理,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性要求。而且项目合同管理也在双方共同管理的基础上,还能根据双方协商签订的合同款项履行各自的义务,保证项目的质量与安全。赢取企业最大的利益性胜利。

2.加强合同管理是规范参建各方行为需要。目前工程建设的参与各方普遍缺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正当竞争行为时有发生,承发包双方合同自律行为较差,再则,目前僧多粥少的市场供求关系并未改变,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也一定程度上加剧建筑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因此,加强合同管理,是国家大力倡导依法治国背景下,建设法制经济,以及施工企业加强依法治企的必然要求。

二、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合同、法律意识淡薄认识不清,对合同管理重视不够。

1.不习惯按照合同办事。在合同履行中,有些企业依据合同办事的意识淡薄或执行的不严格,随意性较大,对合同变更、应发出的书函、证据的搜集等重视不够。出现问题不是首先查找合同,而是习惯于找领导协调,或请客送礼。即使是正当的索赔也不能理直气壮的提出。

2.不设合同管理部门,也缺乏有效的分包合同管理,总承包商和各专业分包商之间以及各分包商之间因合同界面不清,责权利不明而出现互相推诿,影响工程顺利进行。

3.不重视合同文本分析。在合同的签订的时候总是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在合同的实施过程中也就常常因为缺少一些重要的条款,漏洞较多,再加上双方对条款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合同风险性评估不足等。

(二)合同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合同法律专业知识缺乏。

合同管理是高智力型、涉及全局的又是专业的,而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在施工企业普遍缺乏。在有的企业,存在管理合同的人没有看过合同法,管理工程招投标的人没有看过或不熟悉招投标法、招投标管理条例,这其实也是企业管理浮躁的一方面。

(三)重视合同的签订,不重视签订前的洽谈、草拟、调研等工作。

有的企业只重视合同签订与否,而对合同主体是否合格,文字条款是否严谨,合同内容及方式是否有效,对要约要件是否经过认真审查等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出现合同主体不当、合同条款不齐全、文字把关不严谨,甚至违反法律法规,以致签订无效合同的情况,为企业维权埋下较大隐患。

三、解决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有效的合同管理模式,形成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

1.统一归口管理与分级、分块结合管理模式。企业应设定一个部门统一归口负责管理、检查和指导企业的合同工作,按合同的重要性可分批准、审查、备案等不同方式。该部门主要承担合同内容中专业内容的把关。对于集团型施工企业,应按集团各级机构的设置(子公司、分公司)、各专业部门作为合同二级管理单位或部门,具体负责层级范围内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等工作,执行合同订立前的审批和履行情况定期汇报等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应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尤其要重视项目部层级的合同管理。

2.增强合同风险防范意识。在项目管理中,没有风险的合同是绝对没有的,必须增强合同风险防范意识,防范和降低风险。为此须聘请法律顾问或委托法律咨询单位,协助合同专业管理部门共同工作。现在大多企业尤其施工企业没有设置法律事务部门的情况较为普遍,但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企的概念普及,多数规模企业都聘请有法律顾问或咨询单位开展长期合作,法律顾问主要承担合同中涉及法律方面专业知识的把关。不经法律顾问审核的合同文本,不得进入合同会签程序。

(二)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要使企业的合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律化,企业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这是合同管理的重要保障。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不难,难在要使企业的所有员工和部门都遵照执行。为此,企业应高度重视对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的宣贯和培训,让各层级合同管理部门和人员,对管理制度的各项条款内容要有充分理解和掌握,弄清合同管理各环节应达到工作标准或要求,为提高合同管理制度执行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应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必须进行严肃处理,确保管理制度的严肃性。

(三)对全体员工进行合同法律培训,增强每一位员工的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

增强员工的合同管理的意识性控制和法律意识的强化,保障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实施。在增强全员管理的管理意识的同时,还应该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针对工程的合同管理不仅需要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全员的参与工作并能够主动配合,将合同管理人员的能动性得到积极的发挥,并能够根据人员素质的高低提升合同管理的诉求。故企业应对全体员工进行合同法律的培训,根据定期的培训工作,使得每一位员工能够在工作当中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提升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

四、合同管理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做好投标报价工作

1.投标时要慎重报价。做好投标报价主要措施有:一是投标前调查研究,认真调研施工现场。承包商只有做好工程项目现场的调查研究,透彻了解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工程规范及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才能在投标报价时考虑到这些困难。二是要认真进行市场调研。由预算管理人员来提供材料的询价清单,并交由材料部门根据图纸的要求以及品牌、产地及其他性要求来进行相应的市场询价管理,以此来确定工程材料的一般性市场价,最终能够保证企业按照最低的数据报送给预算员。

2.适当采用投标技巧,但要摈弃“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策略。比如可适当采用不平衡报价,在总价不变的前提下,将能够早收款的项目或预计实际工程量会增加的项目单价报高,以取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但有的承包商为了中标,有意压低报价,企图“低价中标,高价索赔”。实践证明,企图以索赔收入来弥补投标报价时已形成的亏损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签约时须吃透合同。业主在编写招标文件时有机会把风险较多分配到承包商方面,承包商利用合同谈判机会力争减少自己合同风险,要求业主承担某些方面的义务,从而保证承包商的利益。必须对一些关键性条款逐字推敲,钻研。一是支付条款是否明确,付款是否及时,有无延期付款补偿措施;二是遇到物价上涨时如何进行价格调整,调价公式或方法是否合理;三是否有工期延长条款,允许工期延长条件考虑是否周全;四是有无索赔条款。在发生额外开支时是否允许索赔,索赔规定是否合理;五是是否有“不利的自然条件”条款,当遇到天灾时是否允许承包商索赔(包括工期索赔和经济索赔)的要求。

(三)施工期间合同管理

对承包商而言,施工合同管理的工作也是千头万绪的,而且还要注重项目的实施阶段中的合同的交底性工作,而且合同也是作为当事人所能正确履行义务的根本性的控制措施,也是能够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的合法性依据,因此,企业、项目部以及公司全体的成员在先了解合同管理的基础工作内容上,对合同条款还要有一个统一性的认识,避免出现不了解或者误解合同条文造成工作上的失误。

二是要强化项目合同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建立起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相应管理机制,并理顺各方的关系,积极的形成相应的有机运行体系,并能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能够强化企业成员的合同管理的意识,并能够认真研究、理解和运行合同管理中的相应条款范畴,收集和整体各种施工原始材料的整体性数据,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索赔性工作。

篇12

EPC承包是承包商负责项目的全过程,这样的承包模式不仅可以加快工程的进度,还具有以下几种优良特性:第一,如果对工程项目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就能够为企业赢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此时通过应用EPC模式,还能够减少工程建设中的麻烦,有助于管理人员和记录成本开支。第二,可以增加分配风险的方法。在EPC模式下承包商和业主分配风险的方法各不相同,所以这也使风险分配的方法更多样化。第三,EPC总承包中承包商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负责分配工作人员,查看施工情况和地形以及保证各方面工作按秩序进行,因此对总承包商提出的工作要求是要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第四,业主权利被总承包商压制,总承包商占核心地位,这也使得业主的管理工作与承包商相比来说更简单些。

2EPC承包模式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设计存在风险。因为总承包商承担的风险比较大,所以很容易在工程项目设计中出现问题。首先就是技术问题承担的风险,在设计过程中,如果不把握设计精准度就会导致工程的质量很差,在日后的材料买进中也很难配合好前期工作;在应用新技术中,经验较少并且相关技术人员能力不足,也会产生较大风险;其次就是自然环境给总工程带来的风险,在设计施工项目之前要先勘探施工所在地的地形,如果土质不适合建设或是水文地理不适合人类居住,就要停止施工并重新制定施工方案。最后是管理风险,在管理施工过程时,如果聘请到的设计人员专业性不强或是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也会给工程带来风险。(2)采购材料设备存在的风险。第一,技术风险。工作人员在采购设备或购进建筑材料时没有对质量进行严格的筛选,生产厂家不规范。第二,市场经济变动性很强,利率变化不定,承包商的资金和业主的资金容易出现问题。

3对EPC模式下项目管理的要点

篇13

风险识别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横观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纵观项目建设的发展过程,将引起风险的极为复杂的事物分解为比较简单的、容易被识别的基本单元。从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找出因素之间的最本质的联系,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并且分析它们所引起的投入产出变化的严重程度。这包括识别出风险的来源、类型、影响及后果。

1 业主自身方面的风险因素的识别

1.1 合同管理风险

1.1.1 合同中明确规定业主应该承担的风险

1.1.2 合同条文不清楚、不细致、不严密

1.1.3 合同内容不全面、不完整

1.2 财务管理风险

1.2.1 筹资风险

1.2.2 收支计划风险

1.2.3 投资控制风险

1.3 业主工作错位的风险

1.3.1 干涉管理招投标

1.3.2 协调工作不到位

1.4 法律责任风险

工程项目合同签订是一种法律行为,合同当事人均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后果是经济赔偿,这对业主无疑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风险。

1.5 业主方管理人员工作不尽责风险

业主负责整个工程的总协调、资金拨付等许多重要工作,因此,保证每个员工认真和高效地完成工作,是业主不可推卸的责任。电力工程项目由于具有投资巨大、产业关联度高、受社会和政府关注大等特征,需要业主的工程协调和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否则将会给项目业主造成很大风险。

1.6 业主越位管理工程的风险

1.6.1 受传统国有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影响,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人、建设管理者,拥有极大的权。而在EPC项目管理模式下,业主原有的这些权力都将交给EPC承包商代为实施。对于原有权力的丧失,有些业主不适应,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业主利用自身的地位,越位对工程管理加以影响,给承包商等工程参与方的工作施加压力,危及项目的正常进行。

1.6.2 EPC管理模式在国际上虽然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但在国内还刚起步不多久,业主与总承包商之间以这种方式的合作尚属不多。而电力工程项目责任重大,投资巨额,使得业主不敢放权给承包商全权处理工程的一切事物,也容易造成业主对工程进行越位的管理。

2 政治制度方面风险因素识别

2.1 政策法规风险

2.1.1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有所放缓,同时世界经济也持续低迷,导致这一时期政府会根据经济、战略发展的需要不断适时地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给项目的管理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2.1.2 目前,在EPC实施中关于承包商的取费标准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有的取费是按照合同约定,有的是参照建筑管理费收取,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这就造成一些EPC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无序竞争,以不合理低价吸引业主,取得业务,而在随后的施工过程中增加向业主索赔或以牺牲项目质量为代价获取丰厚盈利。这样给项目的高质量成功完成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而这正是与业主息息相关的利益所在。

2.2 专业人士执业资格管理制度不配套风险

在我国建设工程领域,建立了诸如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造价师等多种执业资格管理制度。但是,还没有专门从事EPC项目管理模式的项目管理人员执业资格管理制度。在电力工程中,从事EPC项目管理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从施工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员等方面转业过来的,这些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管理和实践经验,但是他们的管理和实践经验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此种情况会给项目业主造成一定的风险。

2.3 EPC总承包企业资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风险

由于我国的电力工程EPC管理模式刚刚起步,电力工程建设领域内关于EPC总承包企业的资质管理不够健全。目前国内仅仅有少数几家大型的电力设计院(如华北电力设计院、西北电力设计院、山东电力设计院等)能够有EPC总承包的许可。因此,我国对EPC总承包的企业资质管理没有单独做出相关规定,项目业主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合适的 EPC总承包商。这使得业主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电力工程自身的特征,使得项目不允许失败,所以没有相关的企业资质管理制度也将给项目业主造成风险。

2.4 相关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不配套的风险

2.4.1 我国现阶段的建设工程领域工程担保制度不健全,这使得项目业主的权益缺乏保障,给业主造成风险。

2.4.2 我国现阶段的建设工程领域虽然有保险制度,但是没有强制规定要求承包商必须购买足够数量的能用以应对项目风险的保险,承包商在多数情况下,只按照最低限度购买保险以应付业主主管部门的检查。而电力工程自身的特征要求工程必须要在保证投资、工期、质量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顺利完成,最低限度的保险和担保是不够的。这也造成业主的权益没有保障,将会给业主造成风险。

3 工程方面风险因素的识别

3.1 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不可抗力因素主要分为不可抗力自然因素和不可抗力非自然因素两类。不可抗力自然因素风险主要是指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力事件,偶然及突发事件。不可抗力非自然因素风险主要是指战争、社会动乱、恐怖袭击、核辐射等引起的损失或灾害。这些风险虽然在EPC合同范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承包商来承担,但是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效的风险转嫁,至少在国内是这样的。

3.2 市场材料、设备供求和价格变化风险

按照FIDIC条件规定EPC合同属于总价包死合同形式,材料和设备的市场供求及价格风险应该完全由EPC承包商承担。但是,由于电力工程投资巨大、材料设备复杂、工期相对较长、国内建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特别是近年来通货膨胀严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实际国情,国内的EPC 承包商无力承担如此之大的风险是一个不可置否的事实。

3.3 工程变更风险

3.3.1 工程原因的变更主要包括: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更以及原招标文件未包括的“新增工程”等内容,这些变更经常会导致工程量发生重大变化、施工进度发生变化等问题,所以一个工程项目的变更量多与少,对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起着一定的作用。

3.3.2 人为原因造成的变更主要包括:业主管理人员随意变更工程,导致工程内容变化太大、工程进度和投资失控。

3.4 设计风险

在电力工程EPC项目中,由于承包商介入项目较早,工程功能体系庞大而复杂,业主往往在与承包商签订合同时无法精确的定义项目具体功能。而功能实现多少、好坏主要取决于设计的优劣。因此,总承包商的设计好坏对于此项工程能否顺利投入使用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设计不合理带来的后果,往往在项目投入使用后才会暴露出来,这将会严重影响项目的正常使用,给业主酿成风险。

3.5 工程参与方工作不尽责风险

在EPC项目管理模式下,一个项目通常由业主代表、总承包商、指定分包商、指定材料、设备供应商等若干个工程参与方共同协作、共同工作,最后完成项目。如果这些工程参与方的任何一方,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就会使得项目的质量、投资、工期达不到预期目标,给业主造成风险。

3.6 安全风险

3.6.1 人员安全风险

3.6.2 设备安全风险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建筑业特别是电力工程建设行业逐渐与世界接轨,EPC项目管理模式将越来越受到业主的亲睐,因此,EPC管理模式的业主风险管理必然会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