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遗产公证书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遗产公证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遗产公证书

篇1

____________,男或女,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出生,现住_____省_____市_____街_____号。是_____的_____。

查被继承人_____于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因_____在_____死亡。死亡后遗留有属于死者个人的财产计有:房屋_____间,存款____元;日用家具、电器_____等。死者生前无遗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和第十条的规定,被继承人______的遗产应由其配偶、子女、父母共同继承。因_____的父亲_____、母亲_____分别在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和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先于_____死亡,被继承人的遗产应由其妻子_____、儿子_____、女儿_____共同继承。

[现被继承人的儿子_____、女儿_____均自愿放弃对遗产的继承权。故_____的遗产由其妻子_____一人继承。]

篇2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21-0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但大多数发生部位在盆腔。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的增加,发生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它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不同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这是由于妊娠期的蜕膜均有种植能力,可发生于会阴及腹壁切口。它虽然不危及生命,但是,周期腹壁包块增大和经期疼痛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痛苦,症状严重的还需要切除病灶。现将我院收治的15例异位症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9年8月至2014年3月,我院共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例,患者年龄25~39岁,平均32岁,发病时间为术后6个月~5年。但大多数在术后1~2年内发病,病灶大小为3.2 cm×5.6 cm,均为单发病灶。

1.2临床症状

均有不同程度的腹壁切口疼痛性肿块,经期增大,经后缩小,经过3~7 d,局部疼痛消失,具有典型的周期性,15例患者均为腹壁切口周围可触到大小不一的肿块,肿块多位于皮下,固定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不规则,边界不清楚,质韧或呈实性,活动度差,病灶表浅者,经期局部呈紫蓝色。

1.3治疗方法

因诊断明确,15例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壁切口周围肿块切除。术中见13例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2例累及腹膜,但无侵入腹腔者。术中锐性分离肿块于病灶周围正常组织2 cm处切除肿块,累及腹膜者,切除累及腹膜及其周围1 cm的正常腹膜组织。术中手术范围应尽量完整干净的切除病灶,勿将病灶切开以保证无病灶残留,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治疗。

2结果

患者切口愈合良好,7d拆线出院,出院后均未用任何药物,如:丹那唑和孕三烯酮等治疗,随访1~5年无复发。

3讨论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安逸,年轻夫妻害怕疼痛,不管需不需要的,都要求医生剖宫产,而且还越来越受欢迎。其实剖宫产,对年期妻子的身体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有一些并发症,剖宫产的手术难免有一些处理的不好的,可能有少许的子宫内膜组织流入伤口,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类型就叫剖宫产子宫内膜异位症。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可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响。患者如受孕,异位内膜可有蜕膜样改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症状与体征随异位内膜的部位而不同,并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多、不孕、疼痛、大便坠胀及尿频尿痛等,腹壁疤痕及脐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出现周期性局部肿块及疼痛。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腹壁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近年来逐渐增多。腹壁伤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就是手术时把子宫内膜“带到”了腹壁伤口处,子宫内膜在伤口处继续生长。主要症状为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进行性加重的腹壁病灶疼痛,出现逐渐增大的触痛结节或包块,月经后疼痛缓解,肿块缩小。

3.1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理

本文15例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均有剖宫产史,是由医源性种植引起,与既往的手术操作有关。因此,通过积极的预防可降低发生率。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属于一种特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剖宫产手术中具有异位生长能力的子宫内膜碎片被带出子宫,种植在切口创面,异位的内膜在体内激素的作用下反复出血,周围组织纤维化,聚集成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包块形成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为0.03%~0.47%,而本院诊治的1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与手术有关,说明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术中子宫内膜的种植有关。随着剖宫产手术的广泛应用,手术的安全性及熟练性得到了提高,各级医院均在进行,以为手术简单易掌握,从思想上掉以轻心,手术时间越来越短,步骤越来越简单,子宫下段切口越切越高,无疑增加了部分手术的并发症。多数医院实行一次性手术单,术前使用腹贴保护皮肤,而切开腹壁后不再保护切口,切开子宫下段同时破膜吸取羊水,快速娩出胎儿,常规宫腔擦拭,选择较高的子宫下段切口全层缝合,多数手术医生只注意进入宫腔的敷料一次性使用,但缝合子宫的针、可吸收线、器械、术者手套重复使用,均可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处,造成直接手术种植机会,形成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3.2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

从本组资料和文献报道,典型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以下临床特点:

1、有子宫手术史;2、术后6个月~3年内腹壁切口瘢痕处出现疼痛性硬结;3、疼痛与月经相伴呈周期性,硬结经期增大。经后缩小;4、手术切除硬结病理证实为切口内膜异位症。一旦确诊,及时手术治疗,这是由于子宫内膜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种植能力,加之反复性周期性出血导致周围组织纤维增生。因此病程越长病变侵犯的范围越广,甚至侵犯腹膜侵袭性,手术时切除的组织越多,对切口愈合影响越大,甚至可能恶变。因此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如遇诊断困难时,可在肿块处穿刺行细胞学检查。造成本病误诊的原因,主要是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追问病史不详或没有进行认真检查所致。应注意与切口部位感染、异物或转移性瘤结节等疾病相鉴别。切口部位感染多有脓性分泌物渗出,有红肿热疼等症状。异物可借助病史及X线鉴别。而转移性瘤结节可找到原发病灶,故应仔细询问病史,必要时以上鉴别可利用B超、核磁共振成像等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3.3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

关键是防止子宫内膜种植,1、降低剖宫产率,向广大孕妇宣传阴道分娩的益处,指导孕期合理膳食,控制产妇与胎儿体重,避免因胎儿较大而致剖宫产率增加,开展无痛分娩技术,增加产妇及家属阴道分娩的信心,从而降低剖宫产率。2、缝合子宫肌层时,尽量避免穿透子宫内膜,子宫肌层缝合完毕后,丢弃缝合子宫的可吸收线,此方法可大大减少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的发生。3、对胎盘的处理主张自然娩出,不主张人工剥离,胎盘、胎膜娩出后,应用浸润甲硝唑的纱布清擦宫腔。4、手术时应用纱布保护腹壁切口,避免于散落的子宫内膜接触,关闭腹膜后,甲硝唑或生理盐水冲洗腹部切口,然后逐层关腹。

4结语

以上就是剖宫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介绍,随着剖宫产率不断的上升,很多妇产医生都比较担忧,剖宫产不是一种安全的分娩,可是生活中国年轻人没有安全意识,知识想现在,对出现的短期并发症和长期并发症很是不会关心。希望年轻的女性朋友们正确的认识剖宫产,选择自然分娩。

参考文献

[1]谢幸.妇产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68―274.

[2]朱兰.郎景和.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8081.

[3]胡金蓉,何雯,王月芳.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报道[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33.

篇3

作者单位:130400榆树市妇幼保健院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明了,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子宫内膜异位症已成为剖宫产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本院自2006年至2010年共收治8例剖宫产术后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病例均在本院行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31岁,平均25.5岁,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其中腹壁横切口6例,纵切口2例(其中2例为剖宫产手术史),急诊剖宫产5例,择期为3例,其中1例为前置胎盘。4例为试产失败,发病时间最早为术后3个月,最晚为术后5年。

1.2 临床表现 患者于剖宫产术后3个月至5年不等。出现腹壁切口瘢痕处或切口瘢痕周围。疼痛性肿块,月经期疼痛明显,肿块增大,经后疼痛减轻,肿块略有缩小,用消炎药物及理疗无效,且进行性加重,有的肿块增长非常迅速,其中术后3个月出现的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较大,腹壁下横切口,来院就诊时为术后3个月,肿块大小约8 cm×6 cm×4 cm大小,位于皮下脂肪中,质硬呈实性,边界欠清,无红肿、热、痛等表现。3例位于筋膜层的肿块较小,时间较长,最长达5年。其中最严重的一例为脐窝下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3年,来月经时从脐窝内流血,出血量有逐月增多趋势。脐周质硬,面积约12 cm×10 cm×8 cm大小,脐窝皮肤呈紫蓝色,压痛明显。包块边界不清,深度也很难预测。最后行脐窝梭型切除术,术中见异位灶未达筋膜。脂肪中切开,内有腔,腔内有暗红色血。

1.3 术前诊断及手术方式 本组8例术前有6例行超声检查,提示腹壁内有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无完整包膜。其中2例根据症状、体征及检查,确定包块位置及诊断。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施行手术治疗,广泛清除肿块。其中最严重一例脐窝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脐窝梭型切除术。病灶未达膜,与周围紧密粘连,剖开病灶,灶内有腔,腔内有暗红血。

3 讨论

3.1 剖宫产术后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因剖宫产导致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为0.03%~0.47%[1]。随着近年剖宫产率的增高,有升高趋势。

3.2 病因及发病机理[2]。异位子宫内膜来源至今尚未说阐明,目前主要学说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1921年Sampson首先提出经期时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可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继续生长、蔓延,形成盆腔内异症。多数临床和实验资料均支持这一学说:①70%~90%妇女有经血逆流,在经血或早卵泡期的腹腔液中,均可见存活的内膜细胞。②先天性阴道闭锁或宫颈狭窄等经血排出受阻者发病率高。③医源性内膜种植,如剖宫产后腹壁瘢痕或分娩后会阴切口出现内异症,可能是术时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直接种植所致,患者有多次宫腔手术操作史(人工流产、输卵管通液等)亦不少见。④动物实验能将经血中的子宫内膜移植于猕猴腹腔内存活生长,形成典型内异症。种植学说虽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但它不能解释盆腔外内异症的发生,也无法解释多数育龄女性存在经血逆流,但仅少数(10~15%)发病。

3.3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并不困难。①剖宫产手术史。②腹壁切口瘢痕处或瘢痕周围有肿块。③结节有压痛,且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经期疼痛明显且增大,经后疼痛减轻且包块缩小。④应用消炎药物及理疗无效果。⑤结合超声检查,皮下有低回声包块,界限不清,无完整包膜,肿块内缺少血流信号,确定包块位置。一经确诊,应尽早行病灶切除术,因子宫内膜异位灶具有较强的种植侵蚀能力,加之周期性出血致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因此,病变范围较广泛及较深,手术范围要充分,应切除病灶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

3.4 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种植学说,手术造成医源性的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规范手术操作,保持手术切口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清拭宫腔的纱布不要重复使用,缝合子宫的缝线和缝针也要重新更换,胎盘取出后,要再次加辅无菌单,保持术区清洁。缝合腹壁切口时,要充分冲洗切口,减少切口内膜异位的发生。

3.5 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医源性造成的,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术后并发症也逐渐增加,故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此项术后并发症的唯一有效措施。注意以下方面:①加强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妊娠期合并症,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和围生儿死亡率。②正确处理难产:分娩是一个动态过程,受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因素四个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提高医师的技术水平,及时发现,及早处理,异常产程,可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③严格掌握剖宫产指症,减少因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做好宣教工作,让家属们正确认识自然分娩的过程,提倡导乐陪伴分娩,消除孕妇对阴道分娩的恐惧和紧张心理。提供舒适、安全的分娩环境,让她们了解剖宫产的利弊,减少没有指症的剖宫产术。这是减少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条件。

篇4

乙方:xx,女,x族,x年x月x日出生,现住x地。身份证号码:xxx,联系电话:xxx。

甲乙双方于x年x月x日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都愿共筑爱巢,白头偕老。但为防止今后可能出现的婚前财产纠纷,现双方理智地协商,就婚前财产达成如下协议:

一、婚前财产范围

甲方的财产有,住房一套(xx市xx区xx路xx号xx居民小区x号,面积100平方米),家具、日常生活用品一套,银行存款x万。乙方的财产有,银行存款x万元,xx牌摩托车一辆。为建立家庭,双方共出资购买了xx牌40寸液晶彩电一台,xx牌冰箱一台,xx牌中央空调一套,其他生活用品各一套。

二、婚前财产的权利归属

甲方住房归甲方所有,甲方与乙方共同使用;甲方的其他财产归甲乙双方共同共有。乙方的摩托车归乙方个人所有,存款归甲乙共同共有。双方为建立家庭共同出资购置的财产归甲乙双方共同共有。

甲乙双方无其他财产争议。

协议经公证机关公证后生效

立协议人:xx

甲方:xx

乙方:xx

婚前财产公证协议书范文

婚前财产公证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于2005年3月16日履行了手续,都愿共筑爱巢,白头偕老。但为防止今后可能出现的纠纷,现双方理智地协商,就婚前财产达成如下协议:

一、婚前财产范围:甲方的财产有,奥迪A6型轿车一部,木器加工厂一座(资产总价值50万元),住房一套(**市**区**路***号**居民小区*号,面积130平方米),家具、日常生活用品一套,银行存款30万。乙方的财产有,银行存款两万元,新大洲踏板摩托车一辆。为建立家庭,双方共出资购买了夏华牌40寸液晶彩电一台,海尔立式冰箱一台,LG中央空调一套,双人床一个,其他生活用品一套。

二、婚前财产的权利归属:甲方的轿车、工厂归甲方个人所有,甲方在轿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责任由其自行承担,工厂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利润、责任由甲方享有和承担;住房归甲方所有,甲方与乙方婚后共同使用,婚后增值或者价值下降等后果由甲方承担;甲方的其他财产归甲乙双方共同共有。乙方的摩托车归乙方个人所有,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责任由乙方自行承担,存款归甲乙共同共有。双方为建立家庭共同出资购置的财产归甲乙双方共同共有。

三、婚后双方各自收入归个人所有和支配,对方不得干预。夫妻共同生活的日常开支由双方分摊。

甲乙双方无其他财产争议。

协议经公证机关公证后生效

立协议人: 甲方:** 乙方:**

关于婚前财产公证程序的知识拓展

第一步:

当事人要准备好以下几种材料:

1、个人的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薄,已婚的还要带上结婚证。(已婚也可补办)。

2、与约定内容有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如房产证、未拿到产权证的购房合同和付款发票等能证明财产属性的证明等。

3、双方已经草拟好的协议书。协议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性别、职业、住址等个人基本情况、财产的名称、数量、价值、状况、归属,上述婚前财产的使用、维修、处分的原则等。一般双方当事人的签名和订约日期空缺,待公证员对协议进行审查和修改后,再在公证员面前签字。

第二步:

准备好上述材料后,双方必须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委托他人或是一个人来办婚前财产公证,是不会被受理的。

第三步: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2008年10月――2011年10月这段时间内我院产科收治的剖腹产术后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选对象的年龄在19-36岁之间,平均年龄24.3±2.1岁。所选患者在一般性资料方面无特异性差异,可进行比较。

1.2方法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中60例观察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病例、治疗及护理记录、手术记录、病程记录、各项检查报告等内容[1],统计患者剖腹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生原因。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5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计数数据均使用均数±标准差(χ±s)的形式来表述,分别使用卡方和t方法对计数数据和计量数据进行检验,设定显著学水准为a=0.05,当P

2结果

剖腹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生与有无痛经史、手术切口类型、切口大小、术中操作及术后切口保护程度等因素有关,剖腹产患者术后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见表1。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中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常发生于剖腹产术后2年左右的患者当中,临床上将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于宫腔外的子宫附件及组织中(宫颈部位、阴道、会、腹壁切口处等)生长的现象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2]。随着临床上剖腹产手术开展频次的增加,该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逐渐上升,且已成为剖腹产术后远期合并症之一。

就现阶段而言,临床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未确定,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展,但有部分临床文献报道,剖腹产术后患者引起该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与患者有无痛经史、手术切口类型、切口大小、术中操作及术后切口保护程度等因素有关。本次研究中60例患者产生该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术中过度挤拉等操作(86.67%)、切口类型为横切口(83.33%)、术后切口无敷料保护(80%)、切口过小(70%)、有痛经史(63.33%),与文献记载的内容相符。

产科医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来预防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首先,严格筛选手术病例,对可顺产的产妇尽量劝导其自然分娩。第二,对无法自然分娩的患者在剖腹术前对其进行充分宣教,告知其切口类型对术后预后的影响,劝导患者尽量选择竖切口以减少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第三,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操作时动作轻柔、精确,避免过度挤拉、清宫过度用力等不当操作引起的术后并发症。最后,术后要保护好切口,采用无菌敷料和纱布覆盖手术切口,避免感染[3]。

参考文献

篇6

人工流产一般是指24周以内的妊娠,因计划生育、疾病、防止先天性畸形、遗传病及非法妊娠等原因,采取人工方法进行流产。节制生育主要依靠避孕措施,人工流产仅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人工流产有药物人流及器械人流。妊娠月份愈小,方法愈简便、安全、出血少。人工流产的适宜时间,一般是在停经后2个月之内,因为这时子宫不太大,妊娠组织不太多,胎儿也小,容易吸净,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妊娠

虽然人工流产只是一般所谓的小手术,但并非简单的手术。粗暴或不正确的操作往往招来严重的后遗症:①子宫穿孔:妊娠周数愈大,危险几率愈高;流产次数愈多,穿孔机会也愈大。其他如子宫位置、形状异常或瘢痕子宫(如剖腹产或肌瘤切除),皆有较大的穿孔机会。②子宫颈或内膜粘连:在进行子宫扩刮术时,如果手法太粗鲁,导致子宫颈或内膜受伤、发炎,就有可能产生术后的子宫颈或内膜粘连,并会引起月经异常,如无月经或月经量过少。严重者会在以后产生不孕症的情况。③不完全流产:如果手术施行不完全,少量胎儿组织残留于子宫内,可能影响子宫收缩而造成持续出血或粘连、感染等情况。最好再仔细做1次手术清除残余的组织。子宫位置或形状不正常,一般比较容易造成此后遗症。④细菌感染:如果器械消毒不完全,或是手术者本身未注意无菌过程,即可能造成子宫内感染,甚至继续上行感染侵犯输卵管及骨盆腔,严重时会造成以后容易宫外孕或不孕的后果。⑤子宫颈受伤:在扩张子宫颈口的过程,如果不小心,或扩张速度太快,都有可能造成子宫颈的损伤,并造成以后怀孕较容易流产的情形,尤其是第1次怀孕或尚未生育过的妇女比较容易发生。⑥实行麻醉时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或呼吸停止的状况。⑦药物方式虽然没有上述的后遗症,且能避免一些妇女心身伤害的副作用,但仍需注意有可能大量出血及不完全流产的问题。

从医学角度来看,人流一次对身体造成的损伤比正常分娩还厉害。如果人流次数多的话,人体免疫力会下降,而且子宫内膜会日益变薄,影响受精卵的着床环境,怀孕后容易流产。不仅如此,近年来发病率日益提高的宫颈癌与早性、早育、人流和多密切相关。因此,一些无法避免的人流,一定要注意护理保养。首先,应该选择正规医院进行人流手术,人流后要充分休息,按照规定,人流后应该休息15天,实在没有条件最少也要休息1周。其次,消炎药一定要按时、按量坚持服用。

篇7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公证机构应当受理继承人之外的遗产取得人申请的取得遗产公证。 

第一,继承人之外的遗产取得人取得遗产公证符合《继承法》和《公证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首先, 继承人之外的遗产取得人取得遗产公证的证明对象是酌分遗产权。我国《继承法》第十四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对此,学界通常称之为酌给遗产制度,是继承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继承人之外的遗产取得人所享有的权利被称为酌分遗产权。继承人之外的遗产取得人取得遗产的民事法律行为应当成为公证的证明对象。其次,继承人之外的遗产取得人取得遗产公证符合《公证程序规则》关于公证事项受理条件的规定。根据《公证程序规则》第十九条的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公证机构可以受理:(一)申请人与申请公证的事项有利害关系;(二)申请人之间对申请公证的事项无争议;(三)申请公证的事项符合《公证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范围;(四)申请公证的事项符合《公证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和该公证机构在其执业区域内可以受理公证业务的范围。根据《公证程序规则》第十九条的规定,遗产取得人提出公证申请须符合:(1)遗产取得人与其所申请取得的遗产存在利害关系;(2)其他继承人对取得遗产没有争椋、自愿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取得遗产。《公证法》第十一条规定了十一大项的公证事项,第一至第十大项有明确的法定公证事项名称,第十一大项规定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由此可以看出,《公证法》的立法目的并不是将公证事项限定为已确定的事项名称,而是相对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公证机构没有理由拒绝遗产取得人的申请。 

第二,继承人之外的遗产取得人取得遗产公证可以成为遗产取得人取得遗产的有效途径。多年实践已经让房地产管理部门,金融部门等相关部门认可了继承公证书的效力,继承公证为这些部门厘清了继承法律关系,确定了继承权利义务,化解了法律风险,公证书成为了继承人继承遗产的重要法律文书依据。根据《房屋登记办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应当提交证明房屋所有权转移的材料。继承人之外的遗产取得人想要实现酌分遗产权,就应当向有关部门提交证明自己享有权利的材料。取得遗产公证完全可以为遗产取得人提供证明其取得遗产的公证文书,帮助其实现权利。 

篇8

继承人:×××(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住址、与被继承人的关系)

继承人:×××(同上,有几个继承人应当写明几个继承人)

经查明,被继承人×××于××××年×月×日因×××(死亡原因)在×××地(死亡地点)死亡。死后留有遗产计:×××(写明遗产的状况)。死者生前无遗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和第十条的规定,被继承人的遗产应当由其×××、×××(继承人名单)共同继承。(如果有代位继承的情况应当写明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况;如果放弃继承,应当写明谁放弃了继承,放弃部分的遗产如何处理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县)公证处

公证员(签名)

××××年××月××日

【出生公证书样本】

(××字)第××号

根据××省××市(县)××户籍管理机关××年×月×日档案记载(或××单位公务人员档案记载或知情人××提供的材料),兹证明×××,男(或女)于××年×月×日在××省××市出生。×××的父亲是×××,×××的母亲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市(县)公证处

公证员(签名)

××××年××月××日

【收养公证书样本】

(××)字第××号

×××于××××年××月××日被收养。养父是×××,养母是×××。

篇9

笔者通过查阅网络资料和其他省份的公证行业《关于小额继承公证的指导意见》了解到小额继承公证简易程序的操作模式主要体现在简易性和便民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权利人之中的一个或几个人均可提出公证申请,不再强制要求所有权利人全部到场。

2.申请人填写公证申请(尽量表格化),提交必要的证明材料。

3.申请人签署保证书或承诺书等书面文件。

4.公证机构对当事人的申请文件和证明材料进行形式审查,认为符合公证要求的,出具“申请人是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之一,具有领取和保管存款资格”的公证书。

二、适用简易程序办理小额继承公证的争议焦点

所谓公证简易程序是指对于申请人人数、受理条件、审查方式、提交的证明材料、出证时限等都有所放宽,这样在严格公证程序、风险管控与便民、利民间形成了矛盾,在证明部分事实与公证书证明效力之间形成了矛盾,赞成者与反对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赞成者认为适用简易程序办理小额继承公证是符合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和宗旨,是满足广大群众实际需要,是与公证发展方向相适应的。

1.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价值目标。由于继承公证程序繁琐,所需证明材料较多,许多当事人为了银行卡内的千余元几乎“跑断了腿”,付出的辛苦不说,支出的交通费、误工费、公证费基本与卡内存款相当;反观公证处,对于任何一件继承案件,都要审查、核实、制作笔录等等,一面承受着当事人的不满,一面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公证收费和当事人的满意度都上不去,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如果适应简易程序办理,以通过声明书、保证书的方式减少部分证明材料,缩小申请人范围,使得当事人以最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

2.符合公证发展趋势和规律。公证制度最根本的还是要服务当事人,我们自身制定再严谨的程序,再健全的证据体系,再完美的风险管控,如果没有了当事人的公证需求,那也没有生存的土壤。目前办理继承不仅只有公证一个方式,当事人也可以通过诉讼解决,当事人在权衡利弊后,放弃的不仅是某项公证的办理,而是对公证处、公证制度的否定,激化了矛盾,也影响了公证机构自身的利益。因此,适用简易程序办理小额继承公证,是符合公证发展趋势,符合服务大众、服务社会需要的。

反对者认为公证是有严格程序要求的,公证机构也好行业协会也罢,无权创设或修改法律法规的规定,公证机构只能严格执行,况且简化了程序,缩小了申请人的范围等同于遗漏继承人,为将来公证书作为证明材料使用办理更大数额的其他财产继承埋下隐患。

1.严格公证审查是确保公证质量的根本。公证机构办理继承公证,是有严格程序要求的,其目的是保证继承公证的真实、合法,不允许遗漏任何一位继承人,不允许较少任何一个办证环节,否则会成为错假证,适用简易程序办理,只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做形式审查,不要求所有继承人到位申请,不要求继承人提交放弃继承声明,这样做是故意遗漏继承人,不仅无法保障每个合法继承人的继承权利,还将公证处和公证员置于极大的职业风险中。

2.严格执行公证书格式是保证公证书严肃性、证据性的基础。公证员撰写公证书的格式是有严格规定的,无论是定式公证书还是要素式公证书都有明确的要素,不允许私自创设公证事项和公证书格式。公证机构自行出具“申请人是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之一,具有领取和保管存款资格”的公证书,没有依据。另外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公证法》第五章36条规定),如果是以简易程序出具的公证书对于继承人关系等内容,没有经过核实,无法作为证据材料使用,无法体现公证书的严肃性和证据性,将公证处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三、开辟新思路,以“声明书”、“保证书”形式办理小额遗产继承

面对赞成者与反对者思维的碰撞,笔者认为解决小额遗产继承难的问题,不仅是要从公证行业和公证机构入手,而应协调银行、证券等各部门,共同协商解决,无论是按哪种形式出具的公证书,都必须得到使用机关的认可。在与使用部门达成意向性一致意见后,可以试将办理小额继承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由继承人提供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财产权属凭证到公证处申请办理公证。

2.继承人之一或全部继承人都可以提出申请,其他继承人需出具同意由其中一人带领继承款项的声明书。

篇10

法官说法

1991年8月31日司法部、建设部了《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有关部门在办理房屋产权继承等问题时仍在适用该通知。

该《通知》第一条规定:继承房产,应当持公证机关出具的“继承权公证书”和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该《通知》第二条规定:遗嘱人为处分房产而设立的遗嘱,应当办理公证。遗嘱人死亡后,遗嘱受益人须持公证机关出具的“遗嘱公证书”和“遗嘱继承权公证书”或“接受遗赠公证书”,以及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处分房产的遗嘱未经公证,在遗嘱生效后其法定继承人或遗嘱受益人可根据遗嘱内容协商签订遗产分割协议,经公证证明后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对遗嘱内容有争议,经协商不能达成遗产分割协议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讼。房地产管理机关根据判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篇11

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31~42岁,平均34.7岁。足月剖宫产14例,早产剖宫产2例,前置胎盘剖宫产2例。纵切口6例,横切口12例,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首次出现症状距剖宫产手术时间为9个月至3年。

1.2 临床表现

均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腹壁切口肿块,15例有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胀痛,经期肿块增大疼痛加重,经后肿块缩小疼痛减轻或消失,3例肿块为无痛性。腹壁切口可触及肿块,直径为2~8cm,质韧,实性,边界不清,活动差,有或无压痛。

1.3 辅助检查

B超均可在腹壁肌层内探及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低回声区。行多普勒超声检查,11例肿块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信号。

1.4 术前诊断

18例术前均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2 结果

本组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壁肿块切除术。切口选择原剖宫产切口,切口大小依肿块大小选择。术中发现,18例患者肿块均无明显界限,形状不规则,质韧,不同程度侵及皮下脂肪、腹直肌前鞘,但未侵及腹直肌。切除范围:切口边缘距肿块边缘0.5~1.5cm。切口均为甲级愈合。全部病例术后病理报告均有子宫内膜腺体,有吞噬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经病理证实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不明,病因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学说:①种植学说:认为子宫内、膜组织具有异位生长能力,经期或妇产科手术时将子宫内膜种植于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在该处继续生长和蔓延,形成盆腔腹膜异位症。②化生学说:认为卵巢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系由腹膜的间皮细胞层化生而来。③免疫学说:报道异位内膜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巨噬细胞内含铁血黄素沉着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他们认为,是由于异位内膜病灶做为异物,激活了机体的免疫系统所致。目前子宫内膜种植学说被普遍接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由于医务人员在手术时无意中将子宫内膜带至腹壁切口内种植所致。异位的子宫内膜有周期性出血导致周围组织纤维化,形成瘢痕,聚集成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包块,患者可于数月或数年后在腹壁切口瘢痕深部触及硬结,可于经期时有痛感。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6年5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1例。患者年龄23~42岁, 平均年龄(31±1.5)岁, 妊次1~3 次, 产次1~2 次。发病时间:剖宫产术后0.5~6年, 平均发病时间(2.3±1.2)年。

1. 2 临床特征 腹壁切口处疼痛性肿块, 经期时肿块肥肿增大, 伴随明显的疼痛感, 经期结束后疼痛感减轻。经检查可发现腹壁切口处或切口附近有着不规则团状物, 无膜包裹, 边界依稀可见, 触碰或拿捏有疼痛感出现。患者切口处表面皮肤为淡紫色, 经期时紫色加深。经彩超检查显示患者切口处肿块内部有少量流血。血清检查:21例患者CA125正常, 轻度增高3例。

1. 3 治疗方法 硬膜外麻醉, 进行腹壁切口肿块切除手术, 同时又要剔除之前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切除病灶后, 为保险起见应切除病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1.5 cm左右, 直到看不见紫蓝色和病灶剩余组织且质地柔软为止。术后处理:消毒后采用褥式缝合, 以静脉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2 d。术后未使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1. 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均在SPSS18.0统计学软件上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本次研究21例患者均进行病灶一次性切除治愈。术后定期检查发现:增生纤维结构组织中, 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分化良好。术后6年的随访时间里, 21例患者均无复发现象。结果数据表明年龄与该病无显著关系,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 1 病理机制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在医学上尚未有明确的定论, 目前有多种理论: 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内膜种植学说等。总结本院2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理资料, 患者临床症状有共同特点:曾剖宫产子, 腹壁切口有不规则团状肿块, 其肿块明显随经期变化而变化。该病必要时可用B超、CT或MRI等医疗手段进行确诊, 一经诊断应立即进行治疗, 即采取手术切除法, 具有效果明显、见效快、无复发的优点, 是目前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

3. 2 术前术中术后预防 前期做好孕妇的健康教育, 加大对阴道分娩的好处宣传力度, 对孕妇的饮食作息、体重增长方面稍加控制, 提高医生的助产水平, 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减少因剖宫产术导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剖宫产手术时, 对于手术器械、纱布和线应严格消毒, 注意事项有:①尽量保护好腹壁切口, 不要过度擦拭宫腔或钳刮宫腔, 擦拭宫腔的纱布不能接触腹壁切口, 缝合子宫肌层时尽量不要穿透子宫内膜层;②缝合子宫切口后多余的可吸收线不再继续使用缝合腹膜或腱鞘;③及时清洗污染的器械和手, 通过每步规范合理的操作, 可有效地预防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5]。剖宫产术时应用生理盐水对腹壁切口进行消毒冲洗, 从而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种植。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 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25.

[2] 熊凯云.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35例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1, 15(26):2388-2389.

篇13

症状:①时间:多发生于剖宫产手术后;②部位:腹壁切口处可扪及结节或包块,病变一般在皮下组织,很少突破皮肤表面,却可以侵犯筋膜,或腹直肌或腹壁肌肉,较少侵入腹膜或进入腹腔。③特点:结节有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疼痛或触痛,经前期增大,经后缩小,随月经次数增多,结节逐渐增大,所有患者均无月经期的腹壁节结部位出血。④手术切除病理显示: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内膜腺体和间质。

发病年龄与潜伏期及病灶的大小:9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潜伏期8~125个月,平均59.2个月。29岁以前发病潜伏期多在1年以内,29岁以上患者发病潜伏期多在1年以上,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灶大小1.0~4.0cm,平均3.0cm,9例中仅有1例患者病灶多发,侵犯达筋膜、腹直肌。

辅助检查: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辅助确定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部位及性质,还可以帮助与腹壁的炎症包块、恶性肿瘤、手术缝线肉芽肿等鉴别,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灶超声显示肿块周边可见条索状、内部可见动脉样血流信号和频谱;炎症包块或肿瘤的超声图像为混合性低回声,中央无回声或均匀细小点状回声或边缘低回声;②CA125:对本病的检测意义不大,因该病的病灶局限,影响不到体内的其他激素和各种因子的表达;③病灶部位穿刺能增加复发的风险和扩散,但特殊难以诊断者除外;④术后病理回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手术时机的选择:为了手术切除彻底不复发,手术时间要选择在患者的症状比较明显的月经来潮期间或月经干净后的5天之内,这期间肿块比较大,呈紫蓝色,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易清除,故手术前后没必要用卵巢抑制性的药物,否则,只会增加手术的难度,9例患者术后随访中均无复发。

讨 论

腹壁内异症的产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有用移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及经血逆流,淋巴播散等学说来解释内异症的发生,各种宫腔操作均可将子宫内膜移植至切口,在该处种植形成内异症,这一临床现象说明切口部位内异症发生与宫腔内膜种植有关,如果这样每例手术都有可能,但并不是所有的手术都会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有没有手术史而出现内异症的病灶的,这就需要用其他应学说来解释。

腹壁内异症的诊断:①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胀痛,并有逐渐增大的触痛结节或包块,一般发生在有剖宫产史后,即使没有剖宫产史,需有以上明显症状者。②辅助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③如遇到诊断困难时可在肿块处穿刺行组织学病理活检。

腹壁内异症的治疗:确诊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后,应早期治疗,减少病痛,恢复健康,其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切除是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佳选择,在切除病灶时,要一次性切除干净,切口要充分,范围要达病灶外缘0.5~1cm,但病变有时可与腹直肌筋膜紧密粘连,必要时应切除部分筋膜,对较大的腹壁和筋膜缺损可采用补片或皮瓣移植等;药物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是应用性激素药物抑制异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增殖,药物仅能控制缓解病情促使异位子宫的内膜萎退化,但由于病灶处于大量的结缔组织包围中形成坚硬的瘢痕,药物的作用一般不明显,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术后口服孕三烯酮6个月或醋酸棉酚片4个月,防止复发。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①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难产发生率,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可能经阴道分娩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强围生期管理。②打开子宫肌层前,应将腹壁切口保护好,防止宫腔内容物污染切口。③缝合子宫时,不要穿透子宫内膜,以免将子宫内膜卷入肌层。④手术医生要从思想上重视剖宫产,不能只追求手术速度及切口美观,更应注意提高手术质量,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5 Jenkins JD,Coric D,Branch CL.A clinical comparison of one-and two-screw odontoid fixation.Neursurgery,1998,89:366-37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