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语文新课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新课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语文新课标

篇1

增加20篇背诵篇目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新课标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科普科幻作品,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

背诵推荐篇目

1至6年级(6篇)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几;《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

7至9年级(14篇)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礼记》一则(虽有佳肴);《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与谢中书书》陶弘景;《湖心亭看雪》张岱;《河中石兽》纪昀。

“课标之所以这样修订,或许是因为那几百个字不常用,没必要非让学生会写。”教育专家分析。部分老师则认为此举是出于减负的考虑,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灵活运用的知识。而增加背诵篇目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传承传统文化。

书法教育强调“软硬兼修”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从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在这次公布的新课标中,对三到九年级的学生提出了毛笔书法的要求。其中规定,三到四年级的学生除了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还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五到六年级学生能用毛笔书写楷书,而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分九级

篇2

在教学中,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即:备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快的发展。

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运用于教育教学。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学”出发,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控。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习中,给学生有利的指导和引导,精讲精练,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把课堂真的还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学习,自读自悟,成为获取知识的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

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要,使自己有很大的收获,思想观念上有了转变。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努力做到:

1、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在注意培养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自觉恰当地进行创新教育,指导学生独立探索、求异思维、发现新知识、创造新方法。

5、在阅读教学方面,指导学生探究性地自主读书学习,而不是单纯地讲“书”,还给学生与文本直接和多次对话的权利,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体验美感。

6、在写作与口语交际方面,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自由想象、自由表达,讲真话、讲心里话,内容贴近生活实际。

总之,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给学生恰当的指导和点拨,使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提供学习的时间、空间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每个学生健康发展。

一、语文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改善知识结构。

《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取得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教师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和条件,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形成教学风格和特色。“

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第一条,可见它在整个《标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在这个”素养“中包含着我们早已习惯了的说法——语文能力,因为”语文能力“只是指读写听说的能力,而语文素养则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这种语文素养应该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我们现代社会的学习讲究的是终身学习,只有具备了这些素养,才能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才能主动求知,才能终身求知。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等。由此可见,面对新课标,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功底,以便在教学中把更多的权力交给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当今社会讲究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语文课堂将是一个广阔的训练平台。

但要注意,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明确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起个人的责任,并寻求学生的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协商、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学会尊重、学会表现自我……通过合作,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这种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质上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给学生一片自由思考的空间。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良好氛围,那么,语文的课堂会给学生们提供这样一个有效的环境,进行合作,进行探究。

篇3

第二,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通过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据此要求,语文课程不仅仅是课堂上的老师灌输,而是课上课下、老师学生互动的学习整体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有资料补充,即针对课文内容及时整理出相关的背景知识补充资料与复习题,让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明确的理解,掌握基本的要点;要通过实践性活动来培养学生学语文的激情,如组织朗诵、诗词接龙游戏、文学常识竞答等活动,让学生关注和语文相关的东西,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锻炼加强。

第三,新课标注重突出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构建作用,力求建设有序、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下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比如议论文课程之一《横向展开议论》,课本给出具体的横向展开议论的例文,但具体怎么去讲,如何去填充,要靠老师去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并让学生在课后习题中选取自己有能力有感觉的题目以自己的理解,按照横向展开议论的方法去写作文,加上作文评析课,让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又有新的思想升华,这就是课程经过主体——教师和学生——建设性接受与创造之后的结果。

第四,新课标着眼创新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自主探究能力。

学习的过程应当是愉悦有活力的,新课标要求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充分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个人意见,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和发表不同见解。

自主是人主体性的彰显和个性的呈现,合作是人的社会性的本质体现,探究是人的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力,极大促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益于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增强交往能力;对学生问题意识、创新精神、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所以让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学会沟通和宽容,学会合作和分享。例如《祝福》讲读内容非常多,可以调整课堂结构,在10—15分钟之内,让学生读课文自主思考理解,分组讨论解决不同问题。之后分组进行交流,班级评价和老师指导补充。

第五,正确合理实施新课标

1.加强学习促进观念的更新。对新课标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也可能有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有的地方的课改是乱糟糟的闹成一团,包括教师和学生;有的地方是我自岿然不动。不管怎样,要加强学习,不光是学课标。还应该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的培训。比如教师进修,继续教育,考虑一种价值导向。让教师能自主地参与到个人的提高中来。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包括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和自编教材。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展开互动的教学。不要唯书本,应有改变的勇气。另外,可以调动学生,比如开展一些语文活动,甚至可以办报,学生编教材,扩大课程的内容。

3.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教育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生活的前景。学校周围环境提供的机会,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因素。新课标在执行当中,不可能不考虑实际情况。发达地区有新的观念、生活方式和内容,而落后地区,比如农村,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探究式和综合学习其实都能找到很多的题材。

4.以学生发展为本。所谓发展,指的是以下几方面: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生动的发展等。以学生为本,指的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语文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比较全面的体现了这个原则。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往容易忽略的东西,如能力、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做法并非是背离了新课标,而恰恰是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篇4

2.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的目的,从社会本位上来说,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发展社会的人才。新课标提出了新世纪的人才标准。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3.我国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我国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七次,“变革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不断上升、前进,这是课改的价值所在。而且,新的世纪赋予了它更丰富的内容,使它得到更多的关注。

二、新课标实施的客观局限

新课标正全面展开,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那里,却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障碍,从而影响它的实施。原因如下。

1.观念落后。经历了多次课改的教师,特别是比较传统的教师,可能不能一下子理解到它的精髓;落后地区的学校,可能还不会意识到课改的意义所在。他们可能更关心学校的条件设施、资金等。

2.师资不齐。全国教师的水平差异很大。单从学历来说,教初中的教师,有研究生,也有中师生。何况教师对工作的态度也不一样,并非都能视之如生命。不少人只是视之为一个弃之可惜的职业,这样的教师,对新课标是不会有太大兴趣的。

3.硬件落后。“多读书,读好书”。利用网络资源,这些在不少地方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书价高,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学生有些难以负担。自然,家庭藏书不大可能,学校的图书馆也无法建立,计算机、网络更是天方夜谭,新课标的一些要求也只能是空谈。

4.评价不配套。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以考试来衡量教与学的成果,仍然是学校教学评价的主导方式。学校以考试成绩评教师,教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瓶颈”。

三、新课标实施的理论思考

由于上面所说的种种原因,新课程对于不少地方、不同层次的状况来说还只是“乌托邦”,就是在教育发达地区,实施起来也并不能行云流水。它是一种理想,一个观念层次的东西。所以,基层的教师能做的、应该做的,只能是对它的创造性的实施。

1.新课标只是一个参照标准。新课标的编写组长巢宗祺教授曾提出:“新课标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不同层次适用,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参照标准。”因此,我们不能对新课标的各项要求进行盲目的断章取义的肢解。不同的地区,如东部与西部,教育资源、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区别,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优生与后进生,也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标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具体的实施,应该着眼于现实。

2.关于评价与教学。课程的评价关系到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如何评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幸运的是,大家已经普遍认识到高考并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在一所重点中学中,如果一名教师带高考屡战屡败,就算学生对他有很高的评价,校长也是要给他做工作的。高考还是指挥棒,它的地位几十年来都没有动摇。虽然多元智能的理论也开始被关注重视,但还仅仅停留在观念层次。评价的长期单一不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教学方式变革。巢教授提出了一个看似折中的办法:抓好考试题。但这也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处理方式。评价方式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所突破,但是教学改革不可能原地踏步、等待观望,必须作出积极的改变。

3.关于教材与教师。长期以来,教师是在“教课本”(教书),没有发展到“用课本教”。课本始终是有界的,有局限性的。如关注学科课程,忽视经验课程;关注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如全国通用几套语文教材,没有考虑到地域差异和教师的特点。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怀特海就提出学校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权利,如自己命题考试、编写教材、开发校本教材。教师自编教材在有些地方已有尝试。教师应该在充分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之上,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进行更有特色的教学。

四、正确合理实施新课标

1.加强学习,促进观念的更新。对新课标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也可能有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有的地方的课改是乱糟糟地闹成一团,包括教师和学生;有的地方是我自岿然不动。不管怎样,都要加强学习,不仅仅是学课标,还应该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的培训,比如教师进修、继续教育,让教师能自主地参与到自我提高中来。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包括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和自编教材。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展开互动的教学。不要唯书本,应有改变的勇气。另外,可以调动学生,比如开展一些语文活动,甚至可以办报,鼓励学生编教材,扩大课程的内容。

篇5

1.高中语文新式教学之“新”在何处

我认为当前高中语文新式教学的“新”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继承与发展并存。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理念的精华,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稳健发展。对教学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是新式教学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第二,活动与学习并存。高中语文新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习过程中充盈着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也就是以具体的活动推动学生进行语文学习,促使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活动的推动作用是新式教学得以开展的重要条件。第三,高效性与实效性并存。高中语文新式教学既抓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高效性,又掌握教学方法的实效性,真正实现“过程高效与结果实效相融合”的目标,为新式教学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第四,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高中语文新式教学的根本落脚点。

2.有效实现高中语文新式教学目标的途径

2.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为了有效增强新式教学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自由、和谐、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可以放松身心,真正对学习产生兴趣。可以说,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有效增强新式教学效果的根本前提。其次,教师应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一节课只有45分钟,那么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如何才能促进学生释放思维、进行有效思考呢?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调查显示,积极正向的学习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对学生的认知、学习、行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甚至是支配作用。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一般来说,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途径有如下几种:角色扮演、感情朗读、情境重现、音乐渲染、艺术描绘等。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感情充沛,以自身的激情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应在课前做好精心的准备和设计,课后及时针对课堂问题作出系统反思并总结经验。

2.2积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双向深度情感交流。

良好的师生、生生互动是实现新式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标背景下的互动并不仅仅以浅交流或课堂气氛活跃为标准,更以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为基本准则,即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二者互为主体,不分主次。对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互动式教学”取代“灌输式教学”,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双向的深度情感交流,最终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新式教学效果。

2.3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促进新式教育的开展。

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要抓住时代的便利即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促进高中语文新式教学的开展。具体来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视频材料、电子图片、音乐、电视、录音机等进行辅助教学。在引入多媒体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如下几条原则:第一,所引入的多媒体要突出教学重点及难点。第二,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必须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既要生动有趣,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及密度。第三,多媒体的使用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根本目的。

2.4积极组织有效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有效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实现高中语文新式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具体形式方面来看,活动主要有两大块即课堂教学活动、应用实践活动。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将学习转变为独特的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掌握学习内容,成为学习主体;在开展应用实践活动时,教师要在借鉴社会语文学习要义及规律的基础上,认真组织设计相关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5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有效实现新式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实现的万能钥匙,而且是所有学科教学目标实现的万能钥匙。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是通过不断学习所得到的,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规律及要义的探讨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分类,找出其内在规律及本质;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不同的学习策略,强化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引导,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并形成个性、高效的学习方式,最终有利于新式教学目标的实现。

3.结语

课程标准的改革造就了高中语文新式教学,而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及运用则是新式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如何才能实现高中语文新式教学目标。

篇6

不过,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讨论“对话”这个话题时,它的含义有更具体的所指。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以看出,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二是阅读对话。就是读者(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与文本的对话,也就是说,它包含了“教学对话”和“阅读对话”两个方面的含义,而且“教学对话理论和阅读对话理论应该适当分离”。[4]

二、教学对话

教学与对话是密不可分,彼此包含的。“教学对话”就是在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对话。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中,都进行着最普遍意义上的对话。优秀教学的本质性标识就是不管以哪一种教学方式方法作为主导,归根结底都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教学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各式各样的对话,具有对话的品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对话在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多重意义与价值。

(一)作为教育理念的“对话”

在一般教育学意义层面来看,平等对话理念来源于西方民主教育思想,是以追求民主价值为主旨的教育教学新理念。这种理念在我国先贤哲人的论述中也有不同程度地表述,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与学生一起学习,与学生展开对话,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孔子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坚持平等相待,他在和学生对话时说:不要以为我比你们稍微年长一些,你们就感到拘束(“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在“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思想的影响下,从人的价值教育的视角审视,平等对话理念促进了课程教学改革领域全新的师生观和教学观的形成,从而对新一代公民民主素养的发生、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作为教学原则的“对话”

当前我国的学者们在经受国外教育思潮影响的同时,对中国的教育现实展开了深刻的批判,他们一致呼唤教学的对话精神。教学对话原则在主体参与式教学、主体性教学、教学与交往等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浮出水面。其实考察世界教学发展史不难发现教学对话原则精神的闪烁。孔子是最早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深刻阐述的,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启发性原则,认为任何学习活动都要以学生自觉自愿的需要为起点,应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最早的教学论著《学记》中提出教学相长原则,即教与学相辅相成。在现代教学论意义下,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互动交流过程,通过这种信息互动交流,实现师生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三)作为教学方法的“对话”

作为教学方法的对话,实质上就相当于交谈式、讨论式的教学,主要表现方式为交流、探究,也可以有质疑提问与互相回答。对话式提问不等于知识的单方面考问,不应该是教师控制提问话语权;对话式回答也不等于学生单方面言说,教师需要面对、解答学生的质疑。比如教师可以说:你要深入阅读,进一步准确把握文章的意义;我在倾听你的观点意见,我赞同的是哪些,哪些是我不赞同的;我的观点看法是……,我的根据是……。学生可以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我的理由是……;我想知道您对文章是怎样理解的;我赞同你的哪些观点,不赞同哪些观点,你的哪些观点对我有启发等等。胡明道老师执教的《童趣》教学片段[5]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老师提出两个探究问题,学生可以任选其一:

1.苏州出版社要编辑《闲情记趣》现代版,你有无童年的趣事?说给大家听听。

2.如果苏州沈复研究小组或人教社编辑来访,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你羡慕沈复吗?你如同他的“趣”吗?你喜欢这篇课文吗?

(小组探究,全班交流)

生20:我想对沈复说,我很羡慕他,他有闲情去观察,虽然他没有现代玩具,但他能亲近大自然。(师:你不能吗?)我们功课很多。

生21:当年他觉得很有趣,但我想我们长大了,我们这种年龄,觉得这很无聊,蚊子很讨厌,我们有自己的爱好。

生22:我要问沈复两个问题:一、按他这种爱好发展下去,他应成为生物学家,他怎么成了文学家?(师:哦!他是热爱生活的文学家。)二、他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到底是什么?

生23:我想对沈复提一点意见,第一段是统领全文的,但他把获得“物外之趣”的原因仅仅归为“细察纹理”,其实他更多的是用了想象,(师:不简单!那你觉得要加写什么?)可在“细察纹理”后加“私拟想象”。

生24:我不赞成刚才那位同学的话,我认为我们都应保留一点童趣,有一点想象力。

生25:我提一点反对意见,我们每天在家做作业,不可能有这种“趣”。

生26:想象力可发现趣味,小时候,我看我家天花板上的水渍印子,像老鼠,越看越像。(师:你可能还会想,他是不是要去找妈妈。)

生27:小时候,我看见墙上有很多蚂蚁抬一大块食物,我很奇怪它们怎么抬得动,我就去一压,结果压死一些蚂蚁。(师:现在是否很内疚?不过你的好奇心还是可嘉的!)

生28:一次,我在同学家玩,看见湖里有倒映的树、草,我们以为是怪物,越看越像,于是吓得把玩具都扔进了湖里。

生29:我还想谈刚才那个问题,我认为“趣味”是靠自己去感受,去体会的,如果我们有情趣,那么在家写作业也应该会感到有趣味。作者的两幅图实际有联系,这就是他觉得什么都很有趣味。

师 :刚才我们的讨论棒极了,大家认可了沈复的“物外之趣”,他喜欢“细察”、“想象”,观蚊飞想象为“鹤舞”,视土墙为有山、有石、有树、有兽的“山林”,我们在阅读中通过联想和想象,也获得了“文外之趣”。

三、阅读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过程,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对话是阅读教学中读者主体与文本主体间在对话理念和对话原则支配下展开的合理“倾听”和“言说”的动态沟通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等多元主体展开认知、情感、精神等领域的多向交流和多重对话,在平等民主理念下进行着一种以文本言语形式为媒介、以学习语言为本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师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另外,对话的态度,则强调“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6]

(一)阅读对话的误区

我们考察当前阅读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发现,教师普遍欠缺对对话理论方面知识的应用,在实际对话操作中显得过于生硬,导致对话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走入了一些误区,主要表现为:对话无视学生主体,对话失去教师主导,对话脱离文本中心,对话偏于“言说”“倾听”等。有的课堂,教师、学生的言说很普遍,但是其言说没能形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不能算作对话。其实对话与否,究其实质不是一个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交谈式”的“言说”或“倾听”,也未必产生“有意义”的对话。请看一位教师与学生关于《孤独之旅》(曹文轩)的对话交流片段[7]:

师:同学们读了此文,读出了什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吧。

生1:我读出了小说节选的主旨,它通过对杜小康因家道中落失学不得不跟父亲到野外放鸭经过的记叙,表现了杜小康面对陌生的自然环境,心理由恐慌、孤独走向坚强的经过,体现了人的力量: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生2:我认为本文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战胜自我。

生3:本文启迪我们,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师:此文也启迪我们,人由幼稚到成熟,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好,你们的理解很到位,很透彻,祝贺你们。

生3:我认识了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我认为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在困难中成长、越来越坚强的孩子。

生4:我认为他还是一个能理解父母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

生5:我认为他还是一个念念不忘求学上进的孩子。

生4:我还认为他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

生6:我理解了标题的含义,在孤独、漫长的放鸭旅程中,杜小康从一个幼稚的少年,经历了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后,变得坚强了。

师:对,这个标题在揭示人物战胜自然与战胜自我的心理历程。

学生们每一个讲得都非常好,但是偏于各自的“言说”或“倾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少交流、沟通和碰撞,导致对话无实质意义。

(二)阅读对话的有效实施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阅读教学,无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这是违背阅读规律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的是教师预设的问题答案,这不是真正的阅读;学生提问教师回答,教师回答的是他自己的阅读理解和阅读结果,这也不是真正的阅读。实现阅读对话,要求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活动的实践者和参与者,走进文本,细读文本,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是一场阅读活动的见证人或旁听者。

2.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学生当下的阅读经验、人生经历、知识结构决定他们能否走进作品、走进作品会有多远,决定阅读对话能否形成。当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足以形成与文本的阅读对话时,教师唤起、补充学生的知识经验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不是用教学参考书中的现成标准答案应对学生,而是要有自己的阅读心得,以此与学生交流对话,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要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以此与学生沟通;也不仅是训练能力,而是要有自己对文本的感受,以此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教师所有的智慧都应该体现在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帮助学生实现与文本对话上,而不是精心预设一系列问题让学生猜测教师的意图。教师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读者的身份参与阅读对话,与学生沟通交流,产生思想碰撞,但不可以权威者自居标准答案,也不可以指手画脚横加指责与批评。当然,有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向学生补充提供文本解读信息、介绍写作背景、讲述文本文体知识和自己的阅读感受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可以通过感受教师的理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创设民主、平等、真诚、和谐的课堂氛围

真正的阅读对话要在一个民主、平等、真诚、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一个能够畅所欲言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各抒己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敢于质疑,主动参与。教师要善于使用鼓励性、客观性、具体化语言评价学生并与学生对话,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与众不同。每个学生都是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体,对话教学中的民主平等精神,要求教师应该承认这种独特差异,把相同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成为对话中平等的一员。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对话情境和对话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充分地发展自己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努力克服传统教育教学中追求整齐划一的弊端。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6]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11).

[4]王荣生.语文课程标准的对话理论[J].语文学习,2002,(11).

篇7

一、新课标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

新课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次课程改革(第八次)。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语文教师,是非常盼望语文课程改革的,虽然以往的教改似乎并没有收到特别明显的效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还是那样教,学生还是那样学,高中学生还是为了高考。这次的课改,处于世纪之初,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也被更大程度的关注,这是一件好事。新课标如果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师生能够切实可行的操作,就可能走老路。不管怎么说,新课标的实施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1.课程理论的发展向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课程本质由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到课程是活动,课程理论在不断的发展、丰富,相应的。要求在实践上体现出来。

2.社会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从社会本位上来说,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发展社会的人才。新课标提出了新世纪的人才标准。否则,教育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3.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与发展潮流的要求

国外,如日本2002年提出的新课程,美国2000年的课程标准,英国1999年的课程标准,新加坡2001年的课程标准,都提出了新世纪的人才培养方向。其中如“提高国际意识”,“交往,信息技术,共同操作”。“善于获取信息”,“每所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与标新立异”等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引起迫切感。

4.我国课程改革的继续推进

我国的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七次,新课标是在新世纪对它的一次有力的推进。“变革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不断上升、前进,这是课改的价值所在。而且,新的世纪赋予了它更丰富的内容,使它得到更多的关注。

二、新课标实施的客观局限

新课标正全面展开,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那里。却会遇到一些现实的障碍。从而影响它的实施。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

1.观念落后。经历了多次课改的教师。特别是比较传统的教师,可能不能一下子理解到它的精髓。落后地区的学校可能还不会意识到课改的意义所在。他们可能更关心学校的条件设施、资金等问题。

2.师资不齐。全国教师的水平差异很大。单从学历来说,教初中的教师,有研究生。也有中师生。何况。教师对工作的态度也不一样。并非都能视之如生命。不少人只是当作一个弃之可惜的职业。这样的教师,对新课标是不会有太大兴趣的。

3.学生水平不一。学生差异也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也存在这个问题。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新课程的标准的。

4.硬件落后。“多读书。读好书”。利用网络资源,这些在不少地方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书价高,连我们这些人都不大舍得买,何况是贫困地区的学校和学生。自然,家庭藏书不大可能,学校的图书馆也无法建立。计算机、网络更是天方夜谭。新课标的一些要求也只能是空谈。

5.评价不配套。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以考试来衡量教与学的成果,仍然是学校教学评价的主导方式。学校以考试成绩评教师,教师以考试成绩评学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瓶颈”。

6.素质培养成效具有滞后性。素质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形成的。它往往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如语文的语感就不是读几篇文章就能形成的。而且,它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检验的。

三、新课标员活实施的理论思考

由于上面所说的种种原因。新课程对于不少地方、不同层次的状况来说还只是“乌托邦”,就是在教育发达地区,实施起来也并不能行云流水。它是一种理想,一个观念层次的东西。所以,作为基层的教师,能做的,应该做的,只能是对它的创造性的实施。

1.新课标只是一个参照标准

新课标的编写组长巢宗祺教授在他的讲座中曾提到“新课标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不同层次适用,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参照标准。”因此,我们没有道理对新课标的各项要求进行盲目的断章取义的肢解。不同的地区。如东部与西部,教育资源、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区别,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要求。不同的学生层次,优生与后进生。也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标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具体的实施,应该着眼于现实。

2.关于“赋权于教师”

教育改革中,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权力就如无视学生的主体性一样。将使教改失去活力而僵化。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而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成都教育学院的严先元教授认为,课程改革大致相当于教学改革,教师是连接二者的中间环节有人说: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课程改革的过程。可见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张华把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即不同的教师在课程实施时的不同方式。忠实取向认为。“教师这一角色的实质是,教师即课程专家所指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教师就是课程的‘消费者’。”相互适应取向认为,在课程变革过程中。实践者对课程做出修改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富兰所说:“变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相互适应取向中的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三种取向都有存在价值,有其优劣,这里不加评说。其实,三种取向当中,展现了教师权力的增加过程。现实生活中,教师连第二种取向都还不能做到。教师是教学层次的课程实施者,在他前面。观念层次、社会层次、学校层次,特别是社会和学校,赋予教师的自太少,毫无疑问,这极大地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没有了教师观念和行为上的进步,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3.关于评价与教学

课程的评价关系到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如何评价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幸运的是,大家已经普遍认识到高考并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在一所重点中学中。如果一名教师带高考屡战屡败。就算学生有很高的评价,校长也是要给他做工作的。高考还是指挥棒,它的地位几十年来都没有动摇。虽然多元智能的理论也开始引起了教育的关注,但还仅仅停留在观念层次。评价的长期单一不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教学方式变革。巢教授提出了一个看似折中的办法:抓好考试题。但这也只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处理方式。评价方式不可能短期有所突破,但是教学改革不可能原地踏步、等待观望,必须做出积极的行为。

4.关于教材与教师

长期以来。教师是在“教课本”(教书),没有发展到“用课本教”。课本始终是有界的,有局限性的。如关注学科课程。忽视经验课程;关注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如全国通用几套语文教材。没有考虑到地域差异和教师的特点。早在8O年前,怀特海就提出学校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权利,如自己命题考试,编写教材等。开发校本教材。教师自编教材在有些地方已有尝试。教师应该在充分理解新课标的基础之上,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进行更有特色的教学。

四、正确合理实施新课标

1.加强学习促进观念的更新

对新课标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各种偏差,也可能有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有的地方的课改是乱糟糟的闹成一团,包括教师和学生;有的地方是我自岿然不动。不管怎样,要加强学习,不光是学课标。还应该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的培训。比如教师进修,继续教育,考虑一种价值导向。让教师能自主地参与到个人的提高中来。

2.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包括对教材的合理使用和自编教材。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展开互动的教学。不要唯书本,应有改变的勇气。另外,可以调动学生,比如开展一些语文活动,甚至可以办报,学生编教材,扩大课程的内容。

3.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教育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生活的前景。学校周围环境提供的机会,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因素(怀特海语)。新课标在执行当中,不可能不考虑实际情况。发达地区有新的观念、生活方式和内容,而落后地区,比如农村。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进行探究式和综合学习其实都能找到很多的题材。如果让西部农村的孩子去研究交通堵塞问题只会显得荒谬。超级秘书网

4.以学生发展为本

所谓发展,指的是以下几方面: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生动的发展等。以学生为本,指的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语文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比较全面的体现了这个原则。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往容易忽略的东西,如能力、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正确处理地域厦学生差异

应因地因时因人而教。这一点,前面已有一些阐述。

篇8

一、 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

篇9

我国的新世纪教育改革开展已经小有时日,当今新一轮的初中教育改革亦筹备启动。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新课标的理念必将更加深刻地走进教学。新课标对初中语文的新要求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可见新课标是一场综合性的全面改革。新课程标准注重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及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于学生发展能力的培养力度,并且新课标的出台避免了知识的单纯传授,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法,感知学习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初中语文新课标探究性学习现状

全面且个性地培养学生是新课标的核心。它的主要任务在于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转变。纵观我国的教育发展,多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应试影响,人才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地利用。受教育时间长,不过学习效果并不显著。大多数学习的语文学习局限于教师的“一言堂”,机械的记忆学习并不能得到学习能力。这样的状况会日益偏离素质教育,很难顺应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

三、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转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不能强制学生被动地接受“填鸭式”教学,等待和默默接受是不能够使学习达到主动追求知识所能达到的作用的。显而易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发思维的有效学习方式,它主要是指“从语文学科中选择主题,在语文教学中创建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充分利用新课标理念下的探究性方法

1.特别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联合国曾经提出,“学生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因而,教师应当将语文知识变无趣为有趣,把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变活,做到真正地生活化,使学生有感同身受的生活体味,从内而外地有欲望来表达自己。学生一旦产生了探究兴趣,这样就可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对教师课堂气氛的合理烘托还是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都是可以发挥出极大作用的。

心理学中提到,当教师提出问题或者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会进入一种与之前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学生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适当提示,学生继续思考,这时学生内心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

2.既要重视课内引导,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

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教师的责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导学生积极查阅工具书,每天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督导的作用,设计和指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尽管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更多探索的机会,不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教师需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语言材料,以吸引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学生提出疑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作者鲁迅少年时期最难以忘怀的两个地方,是什么样的原因会使作者有这样的感受?这时就要求教师适当适时地交代给学生作者鲁迅对自己少年时期的特殊感受。教师可以提供鲁迅先生更多的作品给学生加以补充来扩大知识面,并且强化刺激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既要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又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可以灵活科学地加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兴趣,把学生从枯燥无趣的语文“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就必然会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探究性潜质,并且现代教学手段的确可以指导学生提高朗读能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当代的初中生对现代科技前端有着极大兴趣并且掌握得比较扎实,教师可以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和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真正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04.

篇10

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传授教科书上呈现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基础性知识,而更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与作者的灵魂交谈。但是要真正地让师生从或矫揉造作或沉闷刻板或花架务虚的教学程式中摆脱出来,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其中既需要一种理念,更需要一种教学策略。那么,如何实施高效课堂语文教学策略呢?下面就我校语文组的做法来谈一些认识与大家分享。

1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树立起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念,并在此指导下优化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因素,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教师应摒弃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策略的改革都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解读学生的需求和意愿。“以学生为本”需要教师真正从思想上、从认识上进行转变和调整,而不仅仅是“装装样子”、“做做门面”,应真正地理解和认识到,学生乃教学之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启发激趣,营造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

我们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么,他就不会有什么学习效率。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从老师的角度看,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是很多的。首先我们要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比如多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讲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笑声中轻松学到知识,在笑声中学有所成。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多积累一些幽默的词汇和灵感了。同时,在课堂上碰到学生的违纪现象,可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化解,效果也挺不错的。其次,要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成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再活泼的合作学习呀,探究拓展啦都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3探究合作式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高效课堂的开展,有利于以“小组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优势互补,激发潜能,共同发展,同时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采用分工与合作的形式进行,全班同学在学术助理的“领导”下学习,各组成员在各学科长的“监督”下进行。

首先要全面预习,个人要有专项研究,然后将研究结果或疑惑提交小组讨论解决,依次按照独学、对学、群学的顺序进行。还可试行“师生合作”,教师完全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平等地探讨问题,要注意放飞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讨论中建立自信,在讨论中产生兴趣,在讨论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要放下身段,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用春风般的话语叩开学生的心扉,启迪学生积极思考、踊跃答题,让传统意义的“双向互动”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激情。

此外,我们应该积极挖掘身边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一些艺术、审美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多样的文化,吸取人类优秀的文化营养,从而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篇11

王尚文:较之于实验版,我觉得修订版有四个方面值得赞赏,有一个问题值得商榷。

剑男:那我就先听值得赞赏的吧。

王尚文:好的。从表面上看,修订版改动的幅度看来不是太大,但仍有实质性的重大进展。众所周知,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只有基于学生个人自身的发展,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现实;否则,无异于空谈。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明确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必须明确就是以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为本。离开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只是强调所谓一般的抽象的“学生”,“以人为本”往往就可能是一句空话,或者简直就是一种忽悠。修订版比较重视每个学生个体这一理念,贯穿课标始终,值得赞赏。例如,关于阅读,它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关于写作,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关于评价,特别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等等。当前,由于“应试”的绳索愈拉愈紧,功利主义、专制主义、科学主义几乎无孔不入,到处肆虐,“素质”的空间愈缩愈小,在非人性化的歧路上愈走愈远,雷人雷语雷事也愈来愈多。如果联系当前苦苦挣扎在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浊流中学生的现实处境,新课标的这一理念确实是弥足珍贵。此为可赞赏者一也。我只是担心,由于过分“奢侈”而学生无福消受。

剑男:重视每个学生个体这一理念确实是新课标亮点,它能给我们多大空间也确实值得担忧,王老师的远见让人钦佩,但我觉得它还是值得期待的。同样,我也期待王老师的可赞者二。

王尚文:当然,它是值得期待的。可赞者二则在修订版反复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涉及语文教育核心与本质的概念,于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可谓功德无量。——我们可看“前言”第一段: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开宗明义,一段之中三致意。紧接着第二段开头又明确“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再次分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良苦用心可见一斑。往常我们一般总是将“理解”和“运用”并列,这当然没错;但是我认为,新课标聚焦于“运用”显然更科学也更富于实践指导意义。追根溯源,原来“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提法是由更早的相关文件中“理解语言(汉语)和运用语言(汉语)”综合而来的,似乎“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并列的任务,各自具有不同的对象,理解语言(汉语)对应于阅读教学,运用语言(汉语)对应于写作教学。其实“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的“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概念,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特别是“理解”不能笼统地指向语言(汉语),应当明确化为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众所周知,除了语文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正确理解所学的教科书的语言文字的任务。如果不突出“运用”的特殊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语文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理解”,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是理解文本、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运用”才是语文教学的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守住了“运用”,也就守住了语文教育的正道,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语文课程滑向“非语文化”“泛语文化”的可能。

剑男:让语文回归语文本身,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新课标在这方面真的是用心良苦。我觉得,新课标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要求上也有新颖之处。

王尚文:是的。关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修订版返璞归真,一再强调“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的教法学法满天飞舞的现实环境里,这犹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能使广大一线教师循此不二法门,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让全体学生真正打下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我们民间历来称“上学”为“读书”,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的下一代要和人类先进文明接轨,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读书是必由之路。“学富五车”“胸无点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不认真、积极地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势必使语文课程空心化、无效化,后果不堪设想。修订版挽狂澜于既倒,这也是我认为可赞赏的第三个方面。

剑男:呵呵,很高兴在这点上与王老师认识一致,语文不强调阅读就成了无本之木。在这样一个快餐文化时代,引导学生多读书我觉得确实十分必要。

篇12

学生的身心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课程标准正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方面整合,列为语文课程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中应倡导的“以学定教,主体凸现”的学生主体性,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在以往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简直是在沉重压抑下度日,这是语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而像于漪老师那样,适时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正是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也是极富创意的,现代教育学论认为,各门学科都必须摆脱唯知主义框框,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这正是课程标准力求达到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多元性。

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最亮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难看出“综合性学习”这一要求,第一,打破了“学科中心论”。最终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第二,要重视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重视参与,培养个性和人格。第三,要培养课程资源意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成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意识,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就是学习过程突现学生主体性。教师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它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决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探究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发明创造出新的成果,而是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现代教育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因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3、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标准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内容。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的同时,更提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学生视野”,这是过去语文教学大纲从未涉及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空间。为改变长期以来分科教学形成的知识相隔断的局面,强化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二、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有诱人入胜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改革,一改以往历次大修改只在行文表述上有一些变动,总停留在语文学科这一层面上的做法,顺应时展的需要,突出了课程改革应有的重点。

1、课程地位有新高度。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表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支撑课程有新理念。

课程标准以四大基本理念为支撑。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这一理念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首先,强调自主性,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年来,美国兴起的构建主义心理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毫无疑问,二者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强调合作性。学生对课文及人物形象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心得各异,体会不同。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这就特别需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再次,强调探究性,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重在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决不是追求学生探究的结论。探究中包含有训练,探究学习不排斥接受性学习。

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无疑也是一个引人注意的基本理念。

3、教育过程有新特点。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是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反对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二是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用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注重潜移默化。三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水平。四是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注重对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重视隐性教育。五是教学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用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

4、对教师素质有新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工作,无疑是对语文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而具体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开放意识,对学生、对教材、对评价尺度都要有开放意识。其次,是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会自主学习。一个常年不读书、不看报、不思考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适应新要求的。再次,在更新自己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这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发人深思的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但它仍有许多值得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理论工作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

第一,目标制订无梯度。各地情况不一,学生差异很大,统一目标,不可能适合全体学生。对于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学生也要分层施教,因材施教,因此,目标一元化,不利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实践操作高难度。课程标准怎样更有可操作性。它的实践性不强,因为很多目标是带前瞻性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有待实践中不断完善。要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还需要进行大量探索。

篇13

角色原是一个戏剧上的术语,是指舞台上演员所扮演的人物。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角色用以表示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身份以及相应的行为模式。

一、古代教师角色

“教师”这个角色随着中国古代小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教师”这个词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礼记・王制》中有记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根据后人的解释,这里的“下庠”就是当时的小学,而庠的本意原是指羊圈,因此有人认为当时的“教师”可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而是指看管羊圈的一些老人,他们看着羊圈的同时也照看着儿童。到春秋时期《尚书》中有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天地君亲师”中将“师”放在了天,地,君,亲之后排在第五,可见“师”在那时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角色和职业。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其著作《师说》中对“教师”这一角色作了精辟阐述,他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道一般意义上指道理的意思,传道就是说老师给学生传授各种人生道理,让其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帮助的人。“授业”如其字面上的意思一样,就是老师将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其掌握一门养家糊口的技术,学会生存的本领。“解惑”是指老师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帮助学生解决疑惑的问题,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习知识,如何去做学问。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古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小学“教师”仅仅被定义为“教育者”,教师只是传授教材上有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很多时候都是适应统治者政策发展需要的,对于统治者没有规定要学习的知识,教师就不会去教授学生。比如在宋明理学产生以后,中国古代小学教育开始特别强调小学的道德教育内容,在明代,道德教育的内容开始以皇帝强制命令的形式介入小学教育的课程安排(如“《大诰》”学)。清代的小学课程中将朱熹的《小学》,《四书》等放在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虽然这两本书名义上是作为道德教育内容被编入课程的,但这种做法毫无疑问地是为将来的科举考试打基础。即便是强调道德教育,也不过是为把儿童培养成具有统治者所期望的那种类型道德的人。

二、现代教师角色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教师的角色也在变化着,教师开始作为“普通人”和作为“教育者”这两类角色的复合体而存在着。

1.教师作为“普通人”

为师首先是做人。教师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一员,工作中,对于领导,他是下属,对于别的老师,他是同事;生活中,对于父母,他是后辈,对于家长,他是朋友;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教师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教师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劳动者,虽然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道德色彩,但作为一个“职业人”不可避免地带有谋生的职能,教师作为学校的雇员,是一个“受雇者”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就带有一种经济关系。

2.教师作为“教育者”

教师之所以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是由于他受社会,家庭的委托,承担着教书育人,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传承文明,促进社会的延续和进步这两项重要的任务和职务。与家长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相比,教师作为专职的教育工作者,一方面体现在教师以此为专门职业和谋生手段,因此教师必须全心全意地投身到职业活动中去,以育人为天职,以“教育者”为核心来处理各种角色关系,分清本末和主次;另一方面,这种专职还在于教师受到专门的职业训练,具有一定的职业资格和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