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描写雪的散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雪》作者余秋雨,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未曾见着它。去年在福建,仿佛比此刻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的雪花。
2、《寄小读者》作者冰心,四周山上的层层的松枝,戴着白绒般的很厚的雪,沉沉下垂,不时的掉下一两片手掌大的雪块,无声的堆在雪地上。
3、《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4、《阳关雪》作者余秋雨,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晓雪散文题材广泛,如序跋、政论性的散文和艺术性散文,本文主要以其艺术性散文为主进行分析,其艺术散文中不仅有高耸的苍山,明亮的洱海,故乡人、事的记忆,主要是晓雪对红土地无法割舍的留恋。
一、对高原人民的生活、精神状态抒写中融入的高原情怀
首先是晓雪的散文中记录红土高原人民的“精、气、神”,也带我们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画卷中。让我们看到边地高原的美丽,高原的人民生活、精神面貌。晓雪如同艾青一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愿用一生的时间来抒写这块土地。《紫溪山拾零》中的紫溪山、紫光湖,《初见昌宁》中秀丽的村庄。“这里空气透明、风送花香,天空格外湛蓝,白云浸透阳光……这里是神话、史诗的土壤,是歌谣、故事的宝库,是五光十色、独放异彩的民间文学艺术的海洋”。[1]作家生活的经历,见闻都会成为作家的经验和创作的来源,体验的特性决定艺术创作的类型,高原成为其创作的依托。
其次是对红土高原人民生活、精神的描写。晓雪用动情的笔触描绘红土高原大地上人们的精神和生活:多姿多彩、恬静、充满乐趣,人民善良、豁达、乐观。如《我常常想起他》中鼓励晓雪写作的杨老师;《绿叶颂》的叶校长为红土地奉献了自己一辈子,繁荣祖国的事业。《他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老作家李乔,生活简朴,却一直为发展彝族文化而忙碌,为培养新作家而辛劳;他们不为自己,为一个更好的明天,在不停的追求探索,向前进,向上攀登,为他人,为祖国教育事业,为高原文化事业一直奋斗在自己岗位上。高原情怀也源于高原人的精神风貌,是高原发展的内在动力。
再次,描绘出红土高原上丰富多彩的民族画卷。在其笔下各民族间相互融合,各个民族特色在高原上绚丽绽放,构成一幅壮丽多姿的民族画卷,也是民族风情最为浓厚的地方,晓雪用艺术的散文展示着各类民族节日,白族神话、节日、风俗,纳西族风情等等。如《大理的杂忆》、《洱海月》、《银苍玉洱》等等作品中都有白族神话,白族童谣。
晓雪在《民族节日随想》中说,“节日期间,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最漂亮的民族服饰……真实地表现自我、享受生活、返璞归真的一种需要吧”。[2]“三月街”是大理白族的盛会,每年农历三月中旬在大理西门举行,各个民族都会盛装出行,有歌舞表演,也是各种物品的交流会,对大理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大理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节日,也是白族文化和藏族文化的传播途径。
二、晓雪散文中高原情怀的艺术呈现
晓雪散文主要以语言的清新朴实为主,在质朴中见深刻。在其文章中看到了晓雪对世人的关心期盼。
首先是以诗化语言来表达高原情怀。晓雪以诗人的气质来写散文。读他的散文给人感觉就像看白族扎染一样温婉、质朴但很精致,会越看越喜欢。“他的散文在自由自在和自然的语言风格中显示出一种富有诗意的散文味”。[3]
“妈妈的精气,融入故乡的春风,去吹开满山的花朵,去翻开洱海的碧波”,[4]抒写对母亲的爱,晓雪的感情都在这样温婉的语言下细细的悄然流露。
“诗情是散文中荡漾着的牵魂摄魄的氛围和情韵,诗情源于精巧的构思、丰富的想象……画意是倾注了强烈之情而创作出来的一幅幅色彩鲜明,能引起人们丰富想象的、给人以美感的艺术画感的艺术画面”。[5]《洱海月》中月的意象构成了全篇诗画一样的画面,用文字展现一个画面,这个独特的意象为散文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读者很容易随着晓雪进入他的故事。
其次,晓雪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抒发高原情怀。晓雪艺术性散文语言质朴清新,如风一样的美妙,如水一样的灵动,这是晓雪诗的特点,诗画的语言,像和老友叙旧一样自然。苍山上的绿叶永远那么翠绿,这是生命的延续。晓雪在用心创作,用生命赞颂故乡。
晓雪散文用的最多的是象征,其中有部分象征,整体象征,《绿叶颂》中的小叶,她一直在边疆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着,默默坚守岗位,这就是边疆群山中众多绿叶中的一片,繁荣了祖国的事业。把小叶比做绿叶,装点祖国大地,巧妙而又精彩。
晓雪散文中一大特点就是写实,“是因为散文是最接近生活的题材”[6]。晓雪说“散文贵在‘真’:真实、真诚、真切、真挚、真性情”,说“突出个性,即取自己的思潮”。通过散文,表达了一种开阔的胸襟,一种真诚炽热的情怀。通过晓雪散文我们看到了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真实的晓雪。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心里有自己的目标,为心中最纯净的“雪山”前进,这是他心中指路前行的灯。
三、晓雪艺术性散文高原情怀的成因
首先是童年体验的储备。一个作家创作是通过积累对生活的反应,情感的表达。《望夫云》、《羊龙潭》、长诗《大黑天神》创作都来源于童年母亲和外婆的故事。在他回忆性的散文里,这种“自叙传”的色彩是最为浓郁和充分的。童年的生活、事物都是晓雪不能忘怀的记忆,在故乡赤子之情的爱展现在对故乡的描写。
童年的生活在晓雪笔下是那么纯真,美好。晓雪幼年丧母,以致对每个亲人很珍惜,亲人的离世更是会加深这样的情感。童年看的风景会让晓雪心心念念,游戏更是一辈子不可忘怀的记忆,老师的鼓励让他永远记得。童年的点点滴滴都让他记得那么清楚,童年那么丰富精彩,成为他后来创作的一种储备和素材。
其次是独特的民族、边地文化的影响。大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宗教、文化独特。姑娘出嫁要奉给公婆自己制作的雕梅,下雪时有人卖雪;对尊贵客人还会献上传统的“三道茶”等,晓雪深受这些文化的影响,这些文化自然成了他书写的对象。晓雪文学作品中常有对美丽遥远的传说进行诗话加工,但不是简单的借鉴,这样让我们看到了与其他作家创作的不同之处,他的诗作以白族传统神话为基础,通过自己加工成为动人的诗语。
再次,是扎根心中的爱国理念对高原情怀的影响。每个人对祖国都有期望和特殊的感情,中学时搞地下工作,读主席“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讲话热泪盈眶。可以看到他对祖国母亲的爱,从激动的话语中透视晓雪对祖国真挚的情感。祖国养育我们,爱国之情是从小扎根于心的情感。红土高原只是祖国的一部分,对高原的爱和祖国的爱是交融的。
总之,晓雪散文中体现的高原情怀是众多云南本土作家文学精神一个重要部分,高原情怀是其具有的标志性精神,显示云南作家创作的独特性。晓雪散文以清新、质朴、诗话的语言带我们走入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其散文中的大情怀,体现着云南本土作家植根于高原,在边地和民族性中展示着一种独特的情怀。但晓雪散文中也缺少一种灵动变化的情怀。
【注 释】
篇3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雪景写得晶莹娟秀,绚丽多姿,“滋润美艳”四字准确地概括了江南雪的特质。但是,朔方的雪花却是另一番景象:“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它既没有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更无奇花异草相伴,但独立不羁、昂然向上。这两种美水融,构成一曲和谐的雪的二重奏,更显示出鲁迅散文诗的独特魅力所在。
二、对比衬情写景: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的作品中经常构成这样的对比:故乡与异地、童年与中年、过去与现在等。对比是一种运用广泛、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手法,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运用。《雪》的又一写景特色即对比。
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进行对比,作者的感情也逐渐由平静变为热烈。在文中,两幅雪景图营造的意境是完全不同的:一幅是记忆中的故乡雪景,一幅是眼前的朔方的雪景;前者美艳,后者冰冷;前者粘连,后者如粉如沙,“绝不粘连”;前者着笔在“积雪”,后者着笔在“飞雪”;前者蕴含着春温,后者抗击着严寒;前者会逐渐消逝,后者却“蓬勃奋飞”……而这一切对比都落脚在前者的明艳春色、情绪低回及后者的凛然难犯、顽强奋斗的精神上。
三、讲究层次写景:远近高低各不同
作者首先绘出江南雪的全景,“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各种鲜艳的花朵,在雪的映衬下显得分外艳丽。先生还写了“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写花草、蜜蜂,都是为了写出那在严冬里“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然后勾勒儿童戏雪的近景,“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最后突出坐在雪地上的“大阿罗汉”的特写——“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这一段描写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用一连串分镜头具体、细致地表现了雪罗汉消融的过程,暗示平和优雅的事物固然美好,但经不起外力打击,不可过于眷念。在这里,作者以实写虚,化景物为情思,从想象到现实,层层推进,笔触随情感而游走,愉悦的情绪因雪罗汉的慢慢消逝渐转深沉,这样,形成了意境的层次,使画面格外鲜明动人。然而更重要的是,雪罗汉在内容与结构上是联接朔雪之景的桥梁,继而立刻进入对朔雪的描写,读者不仅不感觉突兀,反因作者笔锋陡转,已感到压抑的情绪重新振奋起来,拥有了强烈的共鸣。
四、妙用修辞写景:浓妆淡抹总相宜
写江南的雪,晶莹娟秀,绚丽多姿。或形容,或比喻;或写色彩,或状形态,或暗示香气;或写静态,或写动态;或实写,或虚写……总之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这是运用工笔手法所致。在写朔方的雪时,采用写意手法,运用粗线条集中勾画“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的特点和“蓬勃奋飞”“旋转升腾”的动态。这样工笔和写意相结合,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文章以描写为主,几乎没有直抒胸臆的句子,作者的情感全都隐含在字里行间。
总之,这首散文诗在写景的手法运用上给了读者很多启示,从工笔与写意相比、相称到相谐,成就了散文诗的情景交融之美。
篇4
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雪后山景的描写
篇5
散文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不仅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还应该尽可能地写得优美。朱自清最初是以诗人的身份走上文坛的,所以他的散文或多或少受着诗歌的影响,但是朱自清在散文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要远远大过诗歌,他在散文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而且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中学教材里,《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诃》、《荷塘月色》、《绿》等名篇以高超的艺术成就蜚声文坛,他的散文蕴含着强烈的个人色彩,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把读者带入一个韵味悠长、遐想美妙的艺术境界,并且在心里留下经久不灭的痕迹。本文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1 结构方面的风格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大多篇幅不长,随意性强,但构思独具匠心。人们在读他的散文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文中的语句非常松散随意。但是,朱自清先生再随意的散文也会有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题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到处都充斥着精巧的构思和缜密的结构。散文《绿》,一开头就写了“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在朱自清的笔下,这种绿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绿了,它被赋予了灵性,因为作者情感的投入,是这片绿有了动感。我们的眼前出现了那微微泛起的绿色涟漪,一种柔和、明快、亲切的感情也会从心头漾起。作者只是顺着游历的足迹,对瀑布、对梅雨亭作了简洁而形象的介绍,没有详细地描述游览的经过。《荷塘月色》虽然一路写来,处处见“静”,但是处处的“静”,却衬托出了心中的“颇不宁静”。
2 抒情方面的风格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他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有细致状物的功力,正如他评论别人的描写艺术所说的那样,笔像“小解剖刀,银光一闪,骨肉判然”。他的抒情经验告诉我们,景物描写愈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绘画美,感情的抒发也就愈见真切、细致。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抒情主要分为三类:
首先是借景抒情,作者总是选取最有典型意义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二者融为一体,毫不给人以割裂游离之感。如《荷塘月色》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抒情的,那淡淡的月光,那脉脉的流水,那微微的荷香,都被作者笔下的情思所笼罩,真切地表现了当时那种心绪和感情,抒发了那种忙里偷闲的情趣,那种不愿同流合污的淡淡哀愁,表示了对故乡的怀念。文中写景较多,但很集中凝练,字里行间隐隐地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心里颇不宁静”的思绪。他不但把感情和周围的景物联系起来,也和历史联系起来。在这里,景色衬托着人的感情。如果没有这些景色,人的感情也无以附着,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也将受到损害。
其次是借人抒情,如《背影》中以父亲的“背影”作为艺术抒情的“泉眼”,由远而近,铺陈叙事,字字句句融注了惦念父亲的感情和无以孝感的痛惜之情。语言凝重,对父亲的怀念着之情溢于言表。“背影”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去买橘子时的背影,是作者描绘的重点。父亲岁数大了,加之境遇、心情不好,行动不便,但却要坚持亲自去买橘子,给儿子路上吃。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写得非常细,我们读这些内容,肯定不感到“繁”,只能感到父亲形象的高大。父亲的背影可谓凝聚了“千行辛酸泪,万斛亲子情”啊!
第三类是对日常生活事物的抒情,平时看似不经意的生活小事,却在朱自清的笔下散发出浓厚的哲学意味,通过娓娓动人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意化”,质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获得另一番抒情的“声色”。例如,《冬天》,写了三个冬夜的三件事之后,文章结尾说: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总是温暖的。事情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体现了真挚美。
3 语言表达方面的风格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用笔入画”,他的散文多采用“活的口语”,特别注重语言的锤炼,但在运用语言时,决不矫揉造作,加以修饰渲染。在他的散文中,它的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平易淡雅,如早春晨曦、晚秋山泉,给人们无限自然清新的感觉。如《春》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展示在你面前;“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把春风的轻柔,温情送入你的心田;还有写草、写花、写人的活动,这些语言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沿用了生活中的口语,形成了朴素、自然的语言特点。对春天中人的活动描写一段:天上风筝渐渐多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语言形象、新颖,含意深刻,把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写得如此鲜活,不能不给人以振奋向上的力量。让人在欣赏文章的同时,在脑海中也能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例如在《荷塘月色》中 “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 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利用“通感”的方法,把“嗅觉”(清香)转化为听觉(歌声),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给人以神奇般的感受。
事实上,凡是获得伟大成就的作家,都具有自己鲜明的写作特色。朱自清的散文有情致,有风趣,有诗的意境。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写出与文言散文媲美甚至超过它的精品,这是朱自清作为一位语言大师对现代汉语的重大贡献。他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像一面镜子一样将永远烛照后世!
参考文献
[1] 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完美的人格.三联书店,1987.
篇6
(选自朱自清《春》)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
借鉴点
写景散文是散文的一种。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感情的文章。它可以描写纯自然的山水景物,也可以描写人工的景物,还可以描写作者心中的景物。它要将这些景物的风采魅力提炼出来,以实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目的。这样的名家名篇有许多,如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西湖的六月十八夜》,巴金的《日出》,鲁迅的《雪》,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还有我们熟悉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等。这些散文写景亦写情,是我们模仿、学习的很好范本。下面以朱自清的《春》和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为范本,学习他们观察景物,描写景物的方法。技巧一:调动各种感官观察景物,描写立体的画面。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它有形、有色、有声、有味、有质地。它不仅看得见,还是听得着、闻得到、尝得出、触摸得了、感受得到的。所以,我们观察大自然就要调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调动我们的心理感受,整体把握大自然的特点。在写作时,将我们观察到的景物如实描绘出来,描绘出一幅立体的画面,这样能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朱自清《春》中写春花就是调动了各种感官来写的。先从视觉的角度写了花的种类:树上的花、地下的野花;写了花的形、态:“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了花的色彩“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从味觉的角度写了“花里带着甜味儿”。还从听觉的角度写了“蜜蜂嗡嗡地闹着”。让我们仿佛置身花的海洋,不仅看到花的形、色、态,还闻到了花的香,听到了蜜蜂“嗡嗡”“闹”的声音。
技巧二: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观察景物、描写景物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运用想象和联想将所描写的景物与人们熟悉的、特点突出的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可以更加突出所描写景物的特点。想象和联想还是多种修辞方法的基础,没有想象和联想,就没有多种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都是以想象与联想为基础的。朱自清《春》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句,就由春天万物萌发联想到了人刚刚睡醒时兴高采烈的状态,用拟人的方法将大自然中万物萌发的特点突出出来。“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通过想象和联想,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各种野花在阳光下闪亮,在微风中微微颤动的状态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中将雪后小山想象成一位穿着“带水纹”的“花衣”的羞涩的小姑娘,既生动,又形象。“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将“水藻”想象成有精神的人,将“水”想象成具有情感的人,将“垂柳”想象成有爱美之心的人,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大自然写活了。
技巧三:观察景物要有顺序,描写景物也要安排好顺序。
篇7
丁立梅,笔名梅子、紫色梅子。江台人。职业:教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的签约作家。在《哲思》等多家报刊开有专栏。出版有散文集《且听风吟》《忽然花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尘世里的初相见》《诗经里的那些情事》等十多部。她的文章被选进《灵感与感动》等上百种文集。
【作品风格】
丁立梅的散文作品“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堪称平淡之典范。她的散文作品描写的都是平淡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但她却善于通过细腻如丝的描写,从细微之处寻找到生活的真谛,让读者从中汲取精神的温暖、心灵的慰藉。丁立梅的文字干净得像云朵,凝练自然,又精致得如瓷器,她以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唤起了人们久藏在内心深处的幸福感。
【真题回放】
(2011年·湖南娄底中考题)
掌心化雪
文/丁立梅
①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②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③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地站着看,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④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⑤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⑥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⑦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⑧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⑨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⑩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11}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12}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1.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中“压”字用得精练、准确,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文老师为什么把“她”写的“雪是美的,也是冷的”确定为唯一的一等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语文老师形象鲜明,请结合选文分析,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11}{12}段中,“她”一次次跑到福利院,和孩子们做游戏,给他们发奖品,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8
正因为作者始终把葡萄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地呵护着,关爱着,对它的一点一滴的成长,都激动、欣喜不已,所以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葡萄的喜爱之情以及一步步见证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满足感。
如:“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请葡萄上架”中,一个“请”字表现了对幼小生命的尊重和爱护。“趴”字写出了葡萄在冬天里的憋屈,急于舒展筋骨。作者似乎亲身感受到了那种憋屈难熬的滋味。“舒舒展展、凉凉快快”既写出了葡萄上架后的舒展情态,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看到葡萄的生长无须再受束缚时内心的高兴和轻松。
二、诗化口语
汪曾祺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他主张“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还说,自己的散文“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文中作者像是抽着旱烟与你在田边果树下闲聊的老农,方言时不时地冒出:“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倒怕是装不紧,逛里逛当的”等,言语间充满了浓浓的乡土味。
篇9
二、走近作者――与作者对话
四篇课文分别描绘了四季之景。写春天,着重通过描绘五幅春景图,既有抒写春天蓬勃生机、希望和力量的自然美,又有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内在美。写夏天,着重通过描写麦浪、颜色、夏收三幅图景,既抒写夏天紧张、热烈、急促、蓬勃生长的自然美,也表现人们惜时、勤劳、追逐未尽之希望的内在美;写冬天,着重通过描写四幅山水图景,紧扣“温晴”的特点,既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感激之情,也表现出作者乐观进取的内在美。写秋天,着重抓住三峡秋天的山林水枯谷空、悲寂凄凉的特点,同时引用渔歌,从侧面表现了当时渔民的悲惨生活。
三、走进本文――和文本对话
看着优美的文句,如何有情味地阅读?又如何品味出其中的意蕴?
1.从写法角度赏析
(1)讲究炼词造句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围绕一个“妙”字,突出一个“小”字。“温晴”的特点,决定了雪是“小雪”;由于要突出“妙”字,下文描写时分别用山上松树的“矮”、雪花的“顶”,用山尖白雪的“镶”,山坡上雪色和草色相间,山腰光色的变化来一一照应和体现雪的“妙”不可言。匠心独运,可见一斑。
(2)活用表现手法
写景状物的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较多,本单元运用突出的有以下几种:
①对比衬托,主题突出。“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通过历代文人对春、秋的态度与作者对夏的态度对比,从侧面衬托了作者对夏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突出了主题。
②虚实结合,妙趣横生。“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实写桃树、杏树、梨树的多、艳、甜的特点,虚写了眼前树上的果实,一种喜爱、期盼之情油然而生。
(3)巧用修辞手法
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景物人格化,想象丰富,富有生命力,生动形象地表现景物的特点,在写景散文中运用最广泛、最突出。“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有暗喻,有明喻,将夏景的美,作者的喜爱和赞美巧妙地融合起来,真可谓妙笔生花,妙不可言。
②运用排比,增强语言气势,突出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内容上强调春回大地、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结构上为下文具体描绘春景图作了铺垫,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爱和激动之情。
2.从内容角度赏析
(1)从含义角度赏析
从词句的引申义、比喻义角度赏析:“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既表达了春天有充足工夫、充满希望的特点,但写在文章接近结尾处,还由景及人地启迪所有人:时光匆匆,即使时间充足,也要抓紧春光,努力奋发。恰似一位老者,意味深长地向读者娓娓道来。
(2)从作用角度赏析
有的词句在段落中间,往往少有作用,而在段首、段尾,大多有结构上的作用。如:
①总领全文(总括全文),并引出下文。“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也为下文具体描绘五幅春景图作铺垫――创设了广阔的背景。
②承上启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既总结上文济南有阳光从而“温晴”特点,又引起下文具体描写济南冬天的山和水是怎样的出奇。
③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题)。结尾首先从颜色上照应前文“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其次更进一步突出了夏天在作者心目中分量之重、价值之大。主题得到了深化和升华。
3.从感情角度赏析
篇10
2.交流探究,品味文章的意境美,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3.学习对比、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品评江南冬景的图画美
2.领会并学会运用对比、虚实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分组探究,讨论交流,诵读品味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播放乐曲《太湖美》创设情境
导入:
师:提到江南,总会有一种柔软的情愫涌上心头,这样四个字就会自然地浮现在脑海当中――烟雨江南!许多文人墨客在江南留下了自己不朽的诗篇。
大家看投影片上的这俩首诗:(同学齐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江南春季的景色,那么江南的冬季又是怎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郁达夫的这篇散文《江南的冬景》。
师:下面我们一起解决预习的字音题(投影正音)
(学生集体读两遍)
师: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个词回答)?
生:江南指江浙地区,总体印象: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师:你能告诉大家是在哪里看出来的吗?
生:在文章的第六小节和文章的第三小节。
师:很好,所以人们这样说:达夫的江南,明朗的江南。
师:明朗的江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朱自清在《春》中用五幅图画来描绘春天,本文和《春》有异曲同工之妙,郁达夫也为我们展现了五幅江南冬景图,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幅图并依次加以命名。
(学生分小组讨论解决)
明确: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
(只要同学们对课文有一个熟知的过程,目的就达到了。不必囿于与答案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
师:我们有些同学可能并没有去过江南,但郁达夫已经用他那优美的文笔带给我们一个冬日里的美丽江南。在这一幅幅诗一般的图画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幅图呢?
(学生七嘴八舌,尽管各人所言不尽相同,但绝大多数的同学选择了:午后郊游图、江南冬雨图以及江南雪景图。)
师:好,下面我们就分别看看同学们选择的这几幅图,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1:我喜欢午后冬郊图,它在文章的第五小节,在这幅图中作者写了许多的景,有芦花、乌桕叶、乌桕籽、野草、微风、阳光等。它们很符合江南冬天的特点,显得生机盎然。
生2:我也很喜欢这幅图,但是我觉得这位同学没有抓住要害回答,我觉得应该抓住一些修饰语,比如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赭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这些才是江南冬天的特点。
师:很好,同学的发现能力很强。白色的、火红的、雪白的、和煦的、温暖的,这才是江南的冬景所特有的,它们的特点是?
生:很温暖、非常美、很漂亮、色彩明亮(这些是同学们随口而出的描述江南冬景特点的词)。
师:这些字眼没有文学色彩,没有感情,也尚欠雕琢!请再想想。
生:和煦温暖、如诗如画、多姿多彩。
师:正如大家所言,这是一幅明丽、绚烂、生机盎然、和煦温暖的江南冬景。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也是郁达夫散文写作中的一个特点,这样写作会使文章更加丰满耐读。
师:请大家集体朗读第五小节,注意读出这种明丽、绚烂、生机盎然、和煦温暖的感觉。
(学生集体朗读,很投入)
师:还有同学喜欢其他图景的吗?
生3:我更喜欢微雨寒村图,大家看这幅图中写了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多么淡雅的场景,就像中国的水墨画一样,太美了。
师:嗯,你说得很不错,你把这幅图中的景和景物的特点都说出来了。那么这样的景给我们什么感觉呢?
学生抢着答:悠闲,洒脱。(文本中有这样的词汇)
师:同学们在品读文章时文本意识很强,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请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这段文字,看能不能把这种悠闲、洒脱的氛围读出来。
(一女生主动站起来朗读,声情并茂,很投入。同学们给以热烈的掌声。)
师:老师在读文章的时候感觉江南雪景图写得很有特色,大家一起品品看。
投影下面语段:(学生齐读)
最妙的是下一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老舍《济南的冬天》
师:看完这段同样是写雪景的文字,相比之下,我感觉到与《江南的冬景》写法上好像有所不同,同学们看看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生:有很多的古诗句。
师:对了,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些诗句,最好是摇头晃脑地读。
生:(做摇头摆尾状)“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师:不描写具体的景,而是借助于古诗词来描写,这在写作手法上叫什么?
生:叫间接描写。
师:《济》文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描写,而《江》文是引用诗句、虚写江南的雪景。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劲,绕这么多的弯子,直接像《济》文里那样描写不就很好吗?
(学生小组讨论)
生:优美诗句的内涵更丰富,更能让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
师:说得很好。郁达夫经常在散文中引入一些诗句,这样就让他的散文充满浓浓的书卷气,文章也写得不再平淡,也更富有诗情画意。
师:我迫不及待地想和你们一起去品鉴剩下的几幅图,但为了能让你们自己学会去感悟文学之美,我就将这幅美丽的图画交给你们自己课后去鉴赏。请大家读一读、品一品,看看这幅图画里有什么样的美景,这些图景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郁达夫先生又用了哪些巧妙手法进行艺术创造的。
师:在读文章的时候,老师有个疑问,既然文章写的是江南的冬景,那郁达夫为何要在开头写北方的冬天?
生:这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写北方的冬天突出江南的冬天晴暖温和的特点。
师:文章当中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吗?
生:还有闽粤地区的冬景和江南的冬景比较,和北方的夏夜比较以及和德国的寒郊散步比较。
师:美是由我们自己来发现的,江南的冬景美不胜收,美得有品味,但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对比,这种美也不会表现得如此突出,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郁达夫真正表现出了自己笔下江南冬景的特点。郁达夫曾说:“现代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这就是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
师: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手法。(投影)
1.多引用诗句,多用色,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2.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
3.运用对比写法突出景物的特点。
4.文章要融进自己的个性。
篇11
山水文化、历史文化、人文山水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的表征,也是实现文化之苦的寄托点,其感情的隐性表现,是其创作的最大特征,而分析《文化苦旅》自身的散文价值,其在语言、文字以及情境蕴含上呈现出“美”的姿态,而《文化苦旅》的散文价值和情感价值激化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新走向,实现着整个文化文学的承接与发展。
一、《文化苦旅》创作之“美调”
若说《文化苦旅》是美的,肯定会引起众多人的反对,因为文化的思想是“苦”的,这就是文学思想的作用性的力量,但若说《文化苦旅》言语、表达、情调衬托之美,则就恰如其分了。
(一)言语之美
文化散文是对《文化苦旅》的属性之解说,而作为散文,其主要特点便在于语言艺术,通过言语表述,文字调整,以及字间组合实现着散文之魅力,对于这个响世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其一,用字之美。语言之壮气,文字之霸气,字字简洁,字字着力,是余秋雨用字的关注点,而在文化描述之中,也许只有这样的文字,才能够将其心声放出,且看《夜雨诗意》中“将军眉舒了,谋士自悔了,君王息怒了,英豪冷静了,侠客止步了,战鼓停息了,骏马回槽了,刀刃入鞘了,奏章中断了,敕令收回了,船楫下锚了,酒气消退了,狂欢消解了,呼吸匀停了,心率平缓了。”其中的动词,是点点入心,而通过各项人物及事物的变态用字,使我们感受到战场之平息,体味激情下的平静。其二,组句之美。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组句,是《文化苦旅》的重要特征,其不仅在于句子与句子间的整齐美,而且以每句自身美,实现着整体性的语言、句子美。多种修辞方式是文章组句的基本承载体,其中对偶、排比、顶针、回环等是文章中最常见的,如在“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道士塔》,在借助历史文化之瑰丽的同时,以短语对偶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文字之美,而“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泥巴”,则以婀娜的体态――柔美的浅笑,变成碎片――变成泥巴,形成单句对偶。此外,文章中,还包含长句对偶、上下句对偶和段落性对仗的情况;而如上面《夜雨诗意》中的十五个短句,通过句与句之间的人物、事件呼应,动词变化呼应,以及结果程度呼应,实现了短句对偶的同时,运用了短句排比的形式,这就以排比力量增添了文章的磅礴气势;而“以漫想走向清晰,而又从清晰走向漫想”(《柳侯祠》);“侏儒变成巨人……巨人也变成了侏儒”(《阳关雪》)等句子,则实现了回环反复,以回环辨证的语言,将自身的感受言表;而在“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废墟》)中,则以“悲壮”顶针方式,实现了上下递接,首位蝉联。从中可见,散文之文字美,句子美以及组合美,在《文化苦旅》之中表现得到位足调,不得不让我们感受到余秋雨的文化之博大,用字之精湛。
(二)形式之美
《文化苦旅》虽是散文集,但是,从文章表达方式来看,散文的抒情、描写成分较少,而集中于议论叙述,但是,又在议论中注入了浓浓的抒情意味,这就使得枯燥的议论文学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同时,也就是这样的笔调,使得《文化苦旅》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著作。如“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弛了,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为废墟,变成荒原……”(《阳关雪》),文章中并没有以直接的议论来说明民族之沦落,也并没有直抒胸臆进行情感表达,而是借助于“废墟”“荒原”将内心之情怀寄托,这就使得文章婉转、含情,使得文章主见鲜明,而又渗入无穷的深思韵味,不得不让我们感受议论文字背后的悲情,不得不让我们体会感情之后的悲冷。景象描写是散文著作的基本笔触,而《文化苦旅》中的景象描写,却给人大无边、深无涯的感觉,这不同于沈从文的清美、天然、纯情,也不同于朱自清的清新、精致、细雅,更不同于郁达夫的忧郁、深思、伤怀,而是将余秋雨的淡淡的忧伤、轻轻的绚丽、静静的感悟融合在一起,如《道士塔》《阳关雪》描述的荒凉大漠之黄河文明盛衰景象,其悲凉、其沉寂流于词表;如《江南小镇》、《白发苏州》描写的桥流之柔丽凄迷、清新婉约,则将美景背后之文化、之人格,以淡淡的笔调呈现出来。《文化苦旅》是美的,因为作者的足迹已经渗入到祖国的各大江山,其心灵触动,已经与江山、河水、一草一木溶于一体。
(三)孕情之美
正如上面我们所说,《文化苦旅》的景象描写是美的,其情感融入是美的,那么我们就借助这些美的分子,将《文化苦旅》的美进行到底――其情境之美。大漠、风沙、山水、古迹是作者感情的寄托物,也是散文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景物名词,也就是借助这些地域性、民族性的景物,让作者的感情有所依靠,而这种融情于景、融情于物的方式,深化了我们的“美景”,然而这份美景却在美丽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淡淡的忧伤。正如《沙漠隐泉》中所说“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闲,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二、《文化苦旅》创作之“苦蕴”
《文化苦旅》是“苦”的,因为历史是苦的,景象是苦的,人物是苦的,情感也是苦的。是的,《文化苦旅》的悲情情调,为余秋雨的文化之旅程注入了苦涩与艰难成分,也为今天的文化探索与文化回归渗透了悲苦情调。
(一)情之苦
“我是一个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干属于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一项重要使命是接受文化和产出文化”,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思想,造成他笔下的文化“并不纯洁”,造成他周围的山水“并不优美”。
其一,自求探索之苦。在文化旅程之中,余秋雨涉足了几乎整个中国,他追寻着古人的踪迹,力图实现自己与古人之共鸣,于是他自身感受着独自旅行之孤单,文化求索之艰难,所以,他将“全身心的苦恼、焦灼、挣扎、疯狂在散文作品中燃烧”。正如我们所说,无论何种景象或是古迹,都是余秋雨笔下的附属品,他们都是余秋雨为求古人而进行的介体,或者说,他们对余秋雨的文化追溯只是起到引子的作用。从余秋雨的笔触上看,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古人身上,通过自身的旅程,企图实现全程性的把握故人情怀,把握文化之真谛。然而这耗尽了他的精力,也许就是这种拼了命的挣扎使他感到阵阵苦楚,然而,这份苦楚来得还不是那么明晰。他感情的表达,不像鲁迅那样敢骂敢言、淋漓尽致,也不像郁达夫那样自怨自艾、独悲苦楚。“手无缚鸡之力”是对古代文人的点评,若将其用在余秋雨的文人旅程情感实践上,则体现出了余秋雨面对文人不幸之无奈,也暗示了现阶段文化苦求的“米粟力量”。如《柳侯祠》中“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已经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其不单单说出了古代文人的艰辛之苦,也暗示了现阶段的文人力量之薄弱,或说是文化前途之危难。
其二,文化命运之苦。文化的论析、文化的零落是《文化苦旅》要表达的关键旨意,如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等,而作者在书中摘要也说,“本文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如在《道士塔》中,将敦煌石窟的变化、沦落一步步展现在我们面前:王道士毁坏殆尽――雕像被刷白并改换头面――低价卖出中国文化,将中国文化的变迁、将文化的不幸步步深化,而今天,当专家进行研究时,只能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微缩胶卷,他们叹息,他们无奈。这种文化命运之苦,在全书中随处可见,大到国家文化,小到个人情怀,无一不渗透着忧苦与情愁,如《老屋窗口》中的河英小人物之沦落,《信客》中两代人都逃不出交通不便之约束等。
(二)蕴之苦
其一,景物孕情之苦。山水是作者情感的借助物,在作者赋予情感的情况下,他们都带有了苦涩,然而,就其本身来看,也表现出无尽的“苦”处。如《道士塔》以漫漫黄沙开篇,让我们感受到环境之恶劣的同时,想到孤独者的行程之艰辛,以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让我们感受到探求者的心灵之孤寂,行动之无助,精神之沉重
其二,人物孕情之苦或是古迹孕情之苦。古代文人是余秋雨进行情感表达的直接力量,因为自身的文人特征,也因为文人力量的共同性,更是由于文人的精神走向,一般来说,古代文人都有忧国忧民的意识,然而他们是“苦”的。如《都江堰》《莫高窟》《风雨天一阁》中的古迹表象,作者并没有为我们详细描述,甚至是只字不提,而仅仅将各种古迹作为引子,进行古迹背后的故事讲述、或是事迹评论,如《都江堰》将笔落于李冰身上,以人物之描述,揭示独特的精神世界;而《风雨天一阁》也是通过描写范钦的意志力与人格特征进行情感表达;《莫高窟》关注于乐尊和尚等人物刻画,在其出场时,以其动作、表情之描写“怔怔地站着”“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以及出场后的影响力“天地没有一点声息”,突出人物的情感特征,这就打破了以往文题对应的特征,甚至表现出文不对题,但是,从其情感抒发,以及文化之苦的基础写作目的上来看,这些古迹形象,完全实现了物的价值,同时,让我们从其背后感受到的是“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
结语
纵观余秋雨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的旅程,他步伐沉重,内心充满了淡淡的苦楚与忧愁。但是,在苦涩之余,他并不消极,而是用一种文化的力量支撑着自己,正如上面《沙漠隐泉》中所说的那样,他有从“苦”中寻乐,从“苦”中找美的精神,他试图从文化中寻求历史、古人、精神、人格的足迹,试图以“米粟”力量支撑一份文化家园。语
参考文献
[1]任继梅.超凡的睿智来源于独特的感悟――谈余秋雨的散文[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10(01).
篇12
三、帮助抒发人物感情。例如《长亭送别》一文:“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通过描写凄清的景色来抒发莺莺在和恋人张生离别时候的悲凉心情。这也就是所谓的寄情于景。也还有一种情况用明丽的景色抒发心中的愁绪,这就是所谓的乐景写哀情或者叫反衬,例如诗歌《玉楼春》: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唯恐浅。随着岁月的流逝,作者不觉朱颜暗换,情怀已非当年。而眼前春色却偏偏如此明丽,不免令人断肠。这首词通过春光春色的描写,婉转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伤之情。
篇13
一、词语修辞之美――动词、形容词、副词
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任何文本创作是词语选择的过程。作者只有拥有丰富的词汇,才能在表达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感。“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a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作者在对济南冬天山水描写时,除用拟人手法外,“晒”、“睡”、“醒”三个动词用得贴切形象地描绘阳光下济南暖和、舒适、安逸的特点,紧扣“温晴”,勾勒出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作者在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选择的形容词极富特色:雪是小雪,山是小山,松是矮松,“白花”、“蓝天”、“银边”,薄雪覆盖下景物的光、色、态组合的画面是那样的和谐自然。还有副词与形容词的搭配也独具匠心,“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守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个“太”字修饰济南小山的特征“秀气”,除传达出作者担心大雪压垮小山之情同时,流露出是对小雪之后济南小山秀美的浓浓的赞美之情。
二、句式修辞之美――倒装、判断、商量
句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作者的语言风格和人文修养。不同的句式适合不同的表达需求,传达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这句话的正常顺序应是“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在文本中,“像我”一词倒装独立成句,起强调的作用。作者选择这一句式就是要强调济南在自己心中最为深刻和与众不同的赏阅感受:北国的冬天理应日光惨淡、寒风刺骨,而济南的冬天着实和我心中的冬天不一样。判断句式的作用是客观陈述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以便引导人们直接认同这一思想判断。“它真得算个宝地”,“真得算”在这里的意思是的确是、应该是的意思,是作者在对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雾、无毒日的奇特景象描绘后作出的判断,是对济南作为风水宝地做出的见解性判断。又如“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再次突出冬天济南的与众不同,点题,收束全文。而“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商量、推测的语气配合文本描写时温和舒适、宁静自然的冬景画面,是作者与人们对济南“温晴”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相通,用内心真实朴素的感受对读者的感染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更是作者对描写的景物和读者的尊重。
三、修辞手法之美――比喻、拟人、对比
比喻是以一种类比关系为基础的想象活动,是作者通过喻体传达喻旨的修辞手段。从语言功能看,比喻是一种常规意义上的心理联想活动。比喻最大的作用就是激起读者的遐想,化抽象为具象,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就《济南的冬天》文本而言,比喻这一修辞手法随处可见:“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山上的矮松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作者不断变换角度,采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济南冬天山、松、云、水、草等事物特征的与众不同,描绘了一幅幅独特的济南冬日暖景图。这一个个比喻无不流露出作者文本创作时对济南冬景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拟人手法的作用是赋予所描写景物以人的某些特征,让静态的景物活动起来,成了和作者、读者平等的一员。“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一拟人手法赋予济南冬天的小山无限的温柔、体贴和慈祥,作者在写出了这一圈小山可以挡住北风、保持气温的作用,从而体现作者对笔下景物和自然的尊重,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平等之情。把两种或几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描写的形象更鲜明,表达的感受更强烈。对比的修辞手法主要体现在文本的开头,作者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而这种“温晴”特点作者通过比较之后,用“奇迹”、“怪事”等词,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所以作者说它“真算个宝地”。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的语言艺术,“修辞是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是载意、求效的行为过程”。我们研习《济南的冬天》这篇优秀的景抒情散文的修辞艺术,绝对不能局限于修辞格这一狭小的园地,把文本景物的描写和创作主体的语言运用结合起来,从而拓展文本研习的全新空间。
【参考文献】
[1]《修辞学讲义》.崔应贤.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