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三月三”,即农历三月初三,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贵州贞丰在布依族过“三月三”举行祭祀山神活动,又叫“过三月虎”。“三月三”布依语称为“香尚”。传说古时,在三月初三这天,掌管着农业生产的“山王神”出生了,各种蚊蝇、蝗虫、蚂蚱等害虫也随之而来,使庄稼受灾,人畜患病。后来,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布依族村寨都要举行“扫寨驱邪”、“祭祀山神”等活动,以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布依族的“三月三”祭山活动,清乾隆年间《南龙志·地理志》就有:“……每年三月三宰牛祭山,各聚分肉,男妇筛酒,食花糯米饭,……三、四两日,各寨不通往来,误者罚之。”的记载,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2 布依族“三月三”节日活动内容
2.1 扫寨驱邪消灾
“扫寨”意为“驱妖魔、保丰收”,“三月三”当日,布依族寨子要进行庄重的“扫寨”仪式,“扫寨”程序是:先请来“补摩”(即摩公),召集“扫寨”队伍,将事先编好的草龙(又称“香火龙”)、 龙船(又称“小火龙”)、印好赶鬼符章等物件准备到位。由“补摩”手执法器带领寨老和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脚穿草鞋的扫寨队伍舞着草龙,鸣锣击鼓,浩浩荡荡地一家一户进行扫寨,摩公念颂祭扫词和驱鬼咒语,打“阴阳卦”测算凶吉;打开房门,将豆粒杂粮五谷向屋里抛撒,意为扫除妖魔鬼怪,最后,在门框上方和畜圈门上各贴一张赶鬼符章。完毕,集中到寨外三岔路口或河边焚化草龙和龙船,三天之内不许外人进寨,也不许本寨人拿东西进出寨。
2.2 祭山求雨祈福
“山神”布依语叫“墙苏”,在布依族人民的心目中,“墙苏”是全寨人丁繁盛,六畜兴旺的保护神。山神住所多建于寨子上方,能俯瞰全寨的僻静之处,以木石建墙,盖瓦,高约八尺。祭祀山神在“扫寨”之后进行,全村各户男性家长自带碗筷,香三柱,冥钱多张,到山神前集中,由寨老主持祭祀山神活动。在杀猪前,鸣放鞭炮,告戒全寨人不准喧哗,忌打闹。参加祭祀人员九跪三磕头祝福,烧香化纸,气氛肃穆,神色凝重,寨老祈求山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3 重申“议郎古规”
“议郎古规”也即是当今的“村规民约”,参加祭祀者,皆静听寨老宣布或重申“议郎古规”。“议郎古规”的内容包括:一是本寨各姓氏人家,须听从寨老的指挥,自觉保村护寨,主动者受奖,怠慢者惩罚。二是各家人户,须收拾好房前屋后,注意环境卫生,管好儿女,禁止玩火,违者严惩。三是各户家长,须教育子女,遵守礼规,犯禁者赶出村寨。四是所有村民,不能乱砍伐公共林木,不能放火烧山,犯者罚猪、鸡赎罪等,每年三月三节日当天,由寨老召集全村男女老幼重申“议郎古规”。
2.4 上山“躲虫”避邪
节日下午,每户一个男性家长去参加祭祀山神活动外,其余老少听到祭山神杀猪前鸣放的鞭炮后都要上山 “躲虫”,即躲避各种虫害、灾难和病疫。参加祭祀活动的人,分头在各路口插上标记,用龙竹建成寨门,门上系着一根绳索,索上夹起沾着鸡血的纸马,并扎一把木刀,横挡路口,以示禁止外人进寨和本寨去“躲虫”的人入寨,意为“封寨”。上山“躲虫”的老少,待负责祭供山神的寨老把害虫“封死”后,派人到各路口传令或鸣放鞭炮发出信号,方可回家。
2.5 “浪哨”对歌交友
“浪哨”对歌就是布依族青年男女进行的谈情说爱活动。在上山“躲虫”过程中,便是布依青年男女“浪哨”对歌的最好机会,“三月三”成了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择偶论嫁的吉日良辰。通过甩花包、吹木叶、吹勒尤、弹月琴、拉四弦胡、对唱竹筒情歌、对山歌等形式,选择自己心上人进行“浪哨”活动。
3 布依族“三月三”节日的特征及其价值
布依族“三月三”文化内涵丰富,是布依族文化认同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在沟通情感交流、化解生活矛盾以及建构民族情感、促进民族和谐发展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3.1 主要特征
(1)时间性。布依族大都以农历三月初三为节日,部分布依族则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寅日为节日,称“三月虎”。(2)民族性。凡是布依族村寨都过“三月三”,“三月三”传统节日伴随着布依族人民的生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沿袭下来,代代相传,带有布依族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烙印,渗透到布依族人民生活习俗和意识之中,充分展示了布依族生产、生活、饮食、服饰、婚姻、信仰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性。(3)群众娱乐性。“三月三”是布依族全民族性的节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基础。过“三月三”小孩玩耍放风筝;“浪哨”对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自己恋爱择婚求偶的一种方式,具有鲜明的社交娱乐性;中老年人扫寨祭山,是全民参与的节日。(4)农事祭祀性。节日中的扫寨、祭山皆与农业生产有关,通过扫寨驱邪消灾、祭山求雨、上山“躲虫”祈福等活动,实现平安、丰收的美好愿望。(5)约束性。“议郎规”是一个没有文字记载而是口头规定的行为规范,也是道德准则,全村男女老少皆受“议郎规”约束。
3.2 重要价值
(1)历史价值。 “三月三”反映出布依族历史发展的轨迹,是布依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活态再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2)民俗学价值。“三月三”集布依族风俗、民间歌舞、民间工艺于一体,是布依族生产、生活、饮食、服饰、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表现,是了解布依族风情习俗的重要窗口。其中的扫寨、祭山、躲虫的过程庄重神秘,是布依族风俗的一个缩影,体现着布依族的伦理道德和文化观念,对研究民俗学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3)文化价值。“三月三”节日的礼仪交往,“议郎古规”等是维系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和桥梁。草龙,作为布依族民族图腾,舞龙能激发民族意志,是布依族生生不息的动力。祭祀山神活动,不分姓氏,不论亲疏远近,只要是同一村寨就是一个团结的族群,共同享有一个山神的观念,增进社会和谐。
篇2
1、 贵州少数民族的节日有10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吹芦笙、击铜鼓、斗牛、赛马、斗雀、摔跤、赛龙舟、玩龙灯、演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布依族的“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歌节;彝族火把节;水族端节;瑶族盘古王节等。这些民族节日是展示贵州民族风情和民族节艺术的百花园。跳花节是安顺苗族的传统节日,传说是苗族英雄人物杨鲁兴起的,至今安顺北门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节日那天,高高 的“花树”披红带彩立于旷野场地中央,花树下设方桌置放香烟、香茶、美酒、芦笙等物品,并以花树为中心展开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参加跳花的,不仅是当地的苗族群众,方圆几十里乃至百里外的以苗族为主体的各民族群众也有不少人盛装前来跳花、观光。
2、贵州的文化与工艺。贵州的民族文化艺术和工艺丰富多彩,主要的有饮誉海内外的苗族、布依族的蜡染、刺绣以及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首饰等,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3、贵州择偶风俗。贵州的少数民族男女青年择偶、婚嫁都有不同的习俗。苗族的“游方”和“跳场”、瑶族的“凿壁谈婚”和“埋蛋择婿”、布依族的“丢花包”等,都各有特点,饶有风趣。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Key words: Buyi college students;Buyi culture;Cultural identity
耿亚军(2012)通过研究发现,多民族构成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扩大,与国际的接轨越来越深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文化的碰撞虽然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1]。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他们知识水平高,接受能力强,与传统并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相比,他们显然更乐意接受公认的便利的外来文化。
1. 布依文化传承的现状
张京玲和张庆林(2007)通过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成员在面对除本体文化以外的外来文化时表现出了矛盾,既想融入外来文化但是又担心失去自己的根本文化[2]。韦磐石(2010)运用问卷对黔西南布依族的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布依族人(84.5%)对自己的宗教文化有很强的认同,约有15.5%的布依人信仰不明确,且同时对自己的文化不怎么了解[3]。胡玲(2012)通过调查发现,在文化融合的环境下,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文化的接受和适应持一种积极态度[4]。李忠和石文典(2007)通过研究发现,在多元文化交织的格局下,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会产生分化:一部分人为了摆脱自己社会地位低的现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主流文化的动机,另一部分人则表现出对本民族文化消极认同的态度[5]。布依族的“五宝”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文化,但是余明浩(2012)通过对黔西南州布依族的调查发现,现在对“五宝”熟悉的多是老年人,中年人只是一知半解,青少年、儿童知之甚少[6]。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快速的发展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学习汉语,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步淡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年轻一代的传承中开始衰落。
2. 布依族大学生与布依文化
布依文化的内容多种多样,在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宗教、语言、身份和风俗四个方面来讨论布依大学生对布依文化认同的现状。
2.1 布依族宗教文化
2.1.1. 布依族的宗教文化概述
布依族的宗教是原始宗教,他们相信自然界具有神秘的力量,因此崇尚自然之力,这与人类早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一致。布依宗教文化也是在融合外来文化之下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尤其是儒家的祭祀文化[7]。布依族的宗教活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生礼仪和人的繁衍本身;二是农业生产时对自然的祈祷以及对畜力和生产工具的祭奠和禁忌;三是村寨社会的祭祀活动[8]。他们的图腾崇拜是从自然崇拜发展出来的包括相当多的方面,例如竹子和自身繁衍以及子孙绵延相关;莺与报恩和保护有关;牛能够保护家人和子孙后代的安全及幸福;猴子是祖先的象征;对于鱼的崇拜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祖先和鱼结合而繁衍的后代等等。
2.1.2. 布依族大学生对布依族宗教文化的心理认同
布依族大学生是布依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在他们走出封闭的生活环境,接触更大的环境,接受科学和开放的现代知识之后,他们并没有因为知识水平的提升而更好地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视界的扩大和交流的广泛使得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对本民族的产生了怀疑。科学要求唯物主义,而是唯心主义这与他们所受的教育相对立。他们在进一步接受教育后加深了对本族宗教的质疑,像是信仰神灵和图腾崇拜在布依大学生身上已经很少体现了,更有些大学生把这些当成愚昧的封建迷信而加以抵制。因此,他们无法完成相关的宗教文化传承。
2.2. 布依族大学生对布依族语言文化的心理认同
布依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中的壮侗语族壮泰语支,他们的文字是不健全的,因此布依族的历史文化主要是通过口头文学的方式流传下来。学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大家通常是使用通用语――普通话进行交流。布依族学生在校期间使用的是非本民族语言。生活于布依族中的他们也并不是耳濡目染本民族的语言,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一个布依族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布依族语,因为在布依族聚集的大部分人是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而不是所谓的布依族语。在布依族聚集地,掌握并使用本民族语言的通常都年岁已高的老人,以妇女居多,多数青年基本不会本民族语言[9]。尤其是现在族际之间通婚较多,大多数和汉族通婚的家庭汉语都会取代布依族语,这样就导致“双语”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外在环境的影响下会弱化对布依语的认识和理解[10]。文字的缺乏和语言的生疏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原本就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再加上长时间的外出求学使大部分学生觉得即使不会布依族语对他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在别人面前使用布依族语也很少人能够听懂反而不利于正常的社交,有这样的想法就会使得他们更加不会主动去学习布依族语,从而无法完成布依族文化传承的重任。
2.3. 布依族大学生对布依族身份文化的心理认同
少数民族成员在当今民族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往往会认为自己在多元民族的中国处于弱势,也就是说自己属于弱势民族。因此部分少数民族成员则认定了自己的弱势和不利地位,产生自卑、悲观、消极的态度,终而无法认同自己的民族[11]。布依族人世代居住于中国西南部的贵州。无论是科技、文化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比不上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原地区,这种环境中走出去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没有共同的背景和相似的爱好,从而无法和同学聊在一起,越发的孤独;由于接触到的事物远少于其他同学,使得自己越发的显得孤陋寡闻,越发的小心生怕同学的耻笑。起点低,见识少,这些都使得布依族学大学生容易产生厌弃自己民族的感觉,从而抵制并不愿意接受或者公开自己布依族人的身份。
2.4. 布依族民俗文化
2.4.1. 布依族的民俗文化概述
布依族的民俗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其节日的丰富多彩和饮食的“饭稻羹鱼”。布依族依山傍水而居,是典型的农耕民族。布依族从古至今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久而久之演变成今天的节日风俗。根据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起源于祭祀活动、起源于纪念活动和起源于庆贺活动[12]。其中“三月三”、“六月六”等是起源于祭祀活动的节日;查白歌节和毛杉树节等是起源于纪念活动的节日;大年节和四月八等是起源于庆贺活动的节日。“饭稻羹鱼”则是布依族人饮食的主要特点,这是因为布依人的主食是大米,而副食主要有蔬菜和肉食两类[13]。布依族人依山傍水而居,根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说法,布依族人的主食就是依水而生的稻米,肉类的来源自然主要是在水中随处可见的鱼类及其它肉类;蔬菜类也以当地特色为主,如洋芋和折耳根等。
2.4.2. 布依族大学生对布依族民俗文化的心理认同
虽然在布依族聚集地仍然保留着各种民俗风格,但是这些已经不是纯粹的民族传统了,而是一种吸引游客的方式和手段。各布依族聚集地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自己,纷纷以自己民族特色为卖点打出招牌,各种令人应接不暇的民俗纷纷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盘歌、独山花灯等),原本触手可及的民俗成为了展出的活化石,令人啼笑皆非。即使是布依族的人也不一定能够接触到正宗的布依族民俗文化,这种保护性发展使得布依族大学生无法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民俗文化,同时日渐走形的民俗文化吸引不住大学生的眼球而且无法使他们意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自然无法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做什么大的贡献。布依族今时的饮食也没有了往日的讲究,完全随性,民俗的特色日益消减。当今世界饮食总类何其繁多,在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乐趣的同时使得民族特色不断减弱。布依族大学生由于常年在外地求学,接触到的美食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更加符合当下大学生对时尚和美的追求。因此,传统的布依饮食文化自然就不在布依族大学生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也就无法承担起这种饮食文化的传承。
3. 结束语
布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通过上述的论述可以看出,布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容乐观,很多典型的布依文化已经消失或者即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是灵魂,是核心,是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手段来保护布依族文化。当然保护布依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 耿亚军.和谐社会背景下藏族大学生民族与文化认同实证调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61-64.
[2] 张京玲,张庆林.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态度模式与文化适应的关系[J].中国祖师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2(52):10636-10639.
[3] 韦磐石.黔西南布依族的发展及变迁[J].文史哲,2010,(12):180-181.
[4] 胡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J].群文天地,2012,(7):10.
[5] 李忠,石纹典.文化同化与冲突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J].社会心理科学,2007,(5-6):13-14.
[6] 余明浩.布依“五宝”传承与发展[J].文学界(理论版),2012,(8):355.
[7] 王冬梅.从祭祀对象看布依族文化哲学的融合性[J].贵州民族研究,2014,(1):74.
[8] 孟慧英.布依族的神话与宗教[J].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87,(4):116.
[9] 余明浩.布依“五宝”传承与发展[J].文学界(理论版),2012,(8):355.
[10] 周国炎,申建梅.布依族母语教育及其文化传承和保护[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篇4
前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群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不仅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至今流行于贵州贵阳、安顺一带的布依族抵杠运动就是其中之一。
1 布依族抵杠的历史渊源及演变进程
布依族的抵杠竞技活动由来已久,由于布依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我们已无法考证它始于何年。关于布依族抵杠的起源,当地老百姓传说:古时候,每逢有老人过逝,全村男女青年都要帮忙料理后事。一次,一个力大且善于竞技的人(抵扛竞技创始人)对大伙说:“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说罢,便拿起碗口粗约一米长的木棍,自己挑一端,另一端指向众人说:“谁能与我比试乎?”这时便有不服的人上前拿起另一端,在众人的加油声中,两人相互推抵,一决胜负。这样,最初的布依族抵杠竞技便产生了,后历经数代人的传承,抵杠技艺日益演变发展和丰富。
清朝末年,当地布依族首领柏登扬为了族人能更好适应艰辛的生存环境,增强族人的体质,招贤纳士,便在黄腊(今西秀区黄腊乡)一带组织开展赛马、抱石、射箭、抵杠等一系列竞技活动。“抵杠”项目便从此发扬光大,并沿袭至今。五、六十年以前,现在的布依族抵杠竞技表演在贵州中部的平坝县羊昌乡本寨村、蒙古村、深冲村等村及其周围布依族聚居的村寨一度盛行。如今,布依族抵杠的比赛主要在本寨村举行。
2 布依族抵杠的形式和内容
抵扛竞技最初较少受时间、地点、器材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后来由于取胜方能获得一定的奖品或资金,并赢得众人的敬仰,特别是年青女子的青睐,人们逐渐将对抵杠胜利者的敬仰演化为对抵杠竞技的敬仰。因此,抵杠竞技只在丧葬、婚庆、节日或各种集会时进行。
布依族抵杠是一项两人对抗性活动,两人各把持木棒一端,巧力加实力,斗智斗勇,一决胜负。抵杠运动讲究巧劲,参赛者不仅需要臂力、腕力、腰劲,还讲求桩功。在抵杠比赛开始前,先由寨老将比赛用的杠“请出”放置于寨前土地庙进行祭祀,以乞求神灵保佑寨邻平安,五谷丰收。祭祀完毕后,由寨老将杠取下,交给参赛选手。比赛在直径为3.2米和6.4米的两个同心圆内进行[1]。比赛开始时,比赛双方蹲在小圆内,双手把持木棒,并将木棒两端各自夹在右臂腋下。在规定时间内,采用抵、挑、摆、推、压等方式,迫使对方退出大圆或者倒地为胜。比赛一般采用三局两胜制。参赛者只能采用蹲姿,不可站立,也不可将木棒脱离右臂腋下,否则被视为犯规[2]。比赛采用计分制,使对手臀部着地1分,单肩着地1分,双肩着地2分,单手着地1分,双手着地2分,将对手挑出大圆10分。比赛结束后,谁的分数高就获胜,胜者由寨老亲自颁奖。胜者是力的象征,是姑娘崇拜追求的偶像,也在村寨中享有崇高的声誉。比赛结束后,寨老将木棒收藏保管,下次要用时再将木棒“请出”。
3 布依族抵杠的主要特点
3.1布依族抵杠简单易行
举办布依族抵杠比赛,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可随时随地进行。在场院田坝中、平坦的野地都可以进行;比赛用的器械更是简单,有一根长约1.6米的木棒就可以开展。简单易行,加上吸引人的表演和简单的计分方式,使其十分便于推广。
3.2布依族抵杠对抗性强,损伤率低
在抵杠比赛中,参赛双方都没有身体接触,只是将木棒夹在右臂腋下,在规定时间内,用抵、挑、摆、推、压等方式,迫使对方退出大圆或者倒地即可获分,虽然有很强的对抗性,但运动的损伤率非常低。
3.3布依族抵杠既有民俗性,又具有娱乐性
布依族抵杠是布依族传统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蕴涵着丰富的布依族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抵杠比赛每次进行前都要寨老组织祭祀,以祈求神灵保佑寨邻平安,五谷丰收。参加抵杠运动的青年男性还可通过竞赛展示自己的力量,以获得异性的追慕。每年的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和元宵节,热情好客的布依人会用对唱山歌、喝米酒、抵杠表演等独具特色的布依习俗来接待远方的客人,让客人从这些民俗活动中获得快乐。
4 布依族抵杠面临的困境
4.1生活方式的转变给布依族抵杠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布依族抵杠与传统的布依族农耕文化息息相关。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逐步减少,特别是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求学。同时,随着现代文明影响的逐渐深入,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娱乐形式逐渐增多,青年男女的交往方式也逐渐增多,布依族抵杠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生态发生了变革。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外来节日的冲击,审美观赏需求的提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民族传统习俗越来越缺乏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以致如今很少有人知道抵杠竞技表演的来历和意义,布依族抵杠运动传承和发展形势十分严峻。
4.2现代体育的强烈冲击,布依族抵杠逐渐被边缘化
现代体育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电脑等高科技媒体,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进而走上了体育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多元发展之路,并且潜力巨大,充满了勃勃生机。同时,学校体育教育的普及使得现代流行的体育项目,如体操、篮球、乒乓球等广泛进入城乡中小学校,在年轻人中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这些使得布依族抵杠逐渐边缘化,参加的人越来越少,缺乏进一步发展的群众基础。
4.3组织管理机构机制建设滞后,制约了布依族抵杠的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还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面发展我国的大众体育的有益补充。目前,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组织、管理机构和机制建设比较滞后,加之民族地区大都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在经费投入不足,在人才后继乏人,难以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入的研究、保护和开发,致使许多民族体育运动如今成为濒危的文化遗产。现在布依族抵杠竞技表演也只是在本寨村“六月六”节日中作为一个活动项目进行表演,且在竞技激烈程度和表演吸引力已大不如前。
5 布依族抵杠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5.1加强调查研究和保护传承
由于布依族抵杠运动的濒危性,其保护传承十分紧迫。体育、文化部门应将布依族抵杠作为重要的民族传统体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抓紧对布依族抵杠传承人进行走访,用文字、照片、影像等方法将抵杠的文化内涵和竞技形式进行科学记录,整理存档,以便研究、保护和传承。加强对现有传承人调查和保护,进一步培养新的传承人。可采取现场培训、比赛培训的方式培养传承人和爱好者。
5.2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构
采取“政府主导,部门分管,群众参与,社会联动”的模式,力促抵杠运动的传承和发展。体育、文化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布依族抵杠运动的保护和发展工作。体育部门可结合大众体育、全民健身和社区体育发展,将布依族抵杠纳入工作规划,并在经费、人才培训上给予适当扶持。文化部门应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抵杠运动申报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方法进行保护传承。当地政府、村支两委也可采取建立“抵杠文体协会”,组建“抵杠表演队”等组织,在村寨内部、村寨之间组织开展“布依族抵杠比赛”,大力倡导抵杠运动的开展。相关体育民间组织、体育协会也应给予布依族抵杠积极的关注。
5.3完善比赛规则,增强布依族抵杠竞技性和观赏性
相关民族体育研究专家应加强布依族抵杠运动的研究,进一步对比赛内容、判分形式、比赛规则进行完善。如祭祀仪式的丰富、比赛场地的规范、比赛服饰的要求、选手年龄的分段、选手重量的分级、选手性别的分类、比赛裁判的要求等均应进行完善,以提高布依族抵杠运动的竞技性和观赏性,便于普及推广。
5.4开展布依族抵杠进校园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托学校得以普及,依托学校得以弘扬。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3]。中小学校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应肩负起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建议首先在布依族抵杠传播流行地区的中小学,结合学校体育,开设布依族抵杠教学。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支持配合,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走上制度化、规范化。传统体育进校园不仅能健全中小学生体魄,还能提高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新形势下布依族抵杠的传承难题,提高布依族同胞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5.5结合旅游经济,开依族抵杠旅游项目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旅游消费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求新、求乐、求知、求动、求奇的心理日趋发展,人们要求在旅游业中提供更丰富的精神产品和娱乐产品[4]。因此,应结合文化旅游、民族旅游、乡村旅游、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增加布依族抵杠表演,并可以对有兴趣且想学习的游客进行抵杠技巧的讲解与教学,让游客参与抵杠表演。当地农民则可以在表演、教授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提高村民保护传承民族体育的积极性,丰富旅游体验和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6 结语
布依族抵杠竞技表演是一项独特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它依托自己独有的文化内涵和比赛形式,表达了布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体现了布依族人民的自信、无畏、勇敢的秉性。抵杠竞技表演的举办对布依族的服饰、语言、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增强民族团结和联系布依族人民之间,布依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情感纽带。保护和发展布依族抵杠传统体育,对带动和促进布依族地区民间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促进布依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布依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均具有重要而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安顺市西秀区黄腊民族中学;布依族传统体育项目抵杠产生与发展的研究[M].贵州民族出版社.
篇5
一、民族地区文化习俗因素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
(一)民族风俗习惯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本地布依族的思想观念是相当落后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的人才素质的提高。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视野较为狭窄,很多家庭根本就不重视女孩子的教育,很多女孩子在教育上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支撑,这使得素质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起来遇到很多困难。
其次,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较多,旧的习俗影响下,人们对节日过于倚重。例如笔者所在地区,布依族非常看重“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这些传统节日,这些又不是国家法定节日,学校不可能放假,有的家长就会让孩子请假回家过节,既耽误孩子的学习,又会培养学生不好的习惯。再说说本地区的婚俗,布依族每每出嫁一个女孩,都要请上兄弟姐妹,表兄表妹等等去“送亲”①,而且还要“坐三遭”②,而这些亲属当中,就有大部分是在校学生。这样一来,对正在上学的学生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民族地区自身的语言对教育质量提高的影响
笔者所在的学校布依族学生占绝大多数,当地人主要用布依语进行交流,学生也不例外,部分儿童在入学前没有用汉语和别人交流过,更不要说学习英语了。刚入学的儿童实际上是在重新学习一门口语,这对学生学习语文和英语产生严重的影响。再且,布依族儿童在说汉语时,容易受自身民族语言的影响。
(三)家长思想观念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
由于民族地区学生家长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子女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每个月也能挣个两、三千元,务工回来则故意炫耀,一些孩子容易受负面的影响,甚至会产生读与不读书一个样的错误认识。
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
我县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大多数学生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靠传统的农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家庭的开支,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选择外出务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不断扩大。
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对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的影响
相比较而言,民族地区由于师资不足,专业教师极为紧缺,导致学校课程开设不全。笔者所在的学校,全校500多名学生,仅有1名音乐专业教师,1名体育专业教师,一名英语专业教师,美术专业教师没有。
四、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解决策略
据前面所述,笔者认为,要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学校注重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家长重教意识
民族地区有许多传统陋习,影响到学生在学校的正常学习,这需要学校统筹决策,用科学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学生家长纠正认识,全力保证孩子在学校正常学习。
(二) 政府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改善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现在很多学校办学条件还跟不上要求,学校的设备不齐全。例如,笔者所在的小学,由于教师的缺编,导致“大班额”现象,有的班级人数多达70人,少的也有50人,全校近600名学生只有10个班。大班额的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老师们无法因材施教,很好顾及每一位学生,造成了学生素质发展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本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 不断完善民族地区的教育督导检查机制
民族地区很多边远学校,课程表形同虚设,音体美学科被挤占,学生片面发展。究其原因,除了专业教师紧缺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一些学校排课还有随意性现象,甚至还出现“两张课表”现象,应付检查的是一张课表,而真正执行的又是另一张课表;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功利主义思想作祟,教育教学中只抓语文、数学,不管其它学科的现象。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明确提出管理的奋斗目标,学校要真正把教学管理放在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安排和协调各项工作。重点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的管理能力。比如针对学生学习受语言环境影响着一因素,学校应提出“进入校园内,请说普通话”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环境。并要求学生平时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还有在对班主任的要求管理中,应强调重视学生学习环境的养成教育。
(四) 不断打造高素质的小学教师专业队伍
落后民族地区的教师应具备不断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成为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精深专业知识、较强业务能力的新时期从教者,才适应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需求。要实现这些目标,应该搞好民族地区的教师学习培训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教师培训上向民族地区教师倾斜。激发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整体水平,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让少数民族地区涌现出更多的懂知识,懂文化,会做人,会做事的优秀人才。克服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障碍,使民族地区拥有一个崭新的明天。
【注释】
①把出嫁的女孩子送到男方家。
②在男方家吃、住三天三夜才回家。
【参考文献】:
[1] 庄万禄,来仪. 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云南、 贵州、 四川三省为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5)
[2]唐远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四月八[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2)
[3] 刘志春,王小红.优化班级管理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8)
篇6
唱酒歌 喝米酒
篇7
生态博物馆是为外国人为适应外国的社会文化背景提出来的,18世纪工业文明迅速发展的同时污染、破坏也接踵而来,为保护人类仅存不多的遗产而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其“生态”的涵义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被选做生态博物馆的地方都是生态(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保持得较好的,意在通过这样一种博物馆的方式使该区域得以保持它的原始面貌。生态博物馆是广义的博物馆的一种,不同的是以各种文物的展陈研究为主要的保护方式,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它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
贵州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区具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一座生态环境保护得最完整的典型的布依族村寨。全村总面积为38平方公里,178户,620人,95%以上为布依族,是一处“梯田连白云,沃土遍平川”的“世外桃源”。错落有致的石板屋,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态以及布依族古朴而独特的文化习俗……简直就是一个人类原始社会的“活化石”。如今,这一“活化石”被以生态博物馆的名义保护起来之后,生活于内的居民不在如刚建馆时那般热情洋溢,反而多了几分无奈。
一、生活方式
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之所以会以博物馆的方式来保护,与镇山的自身条件有关。所谓的自身条件就是镇山具有的保护得较好的自然环境、民族异俗、原始的经济状态、生活方式、欠发达的社会环境等等。
1999年镇山作为生态博物馆被省际国家和挪威合作建立博物馆保护区以来,生活于其中的布依族人民依据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接待游客,来到此地的游客无不为镇山古朴的民风和奇艺的民族习俗所吸引:石板小路、石板院落、石板寨门、石板屋壁、石板房顶,四合院、三合院;民族风情浓郁,习俗古朴、传统节日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布依族歌会”等,其中“六月六布依族歌会”是镇山布依族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有蜡染、布依族头饰、布依族服饰、绣片、唢呐、鼓、敬酒歌等,敬酒歌歌词优美、内容丰富、语调优美,听后让人回味无穷;传统酿造的米酒、阴包谷、阴辣椒、血豆腐、腊肉等,饮食文化丰富,独具一格。有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还能穿上精致的布依族服装体验一把布依族人民的生活。勤劳致富,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原来男耕女织,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也随着人民钱包的鼓起已有所改变,或正在改变,准备改变。改变是要付出代价的,尤其是在生态博物馆保护区内的居民来说,改变和生态博物馆建立的初衷有悖。
条件改善了,就有了提高的需求。住石板屋的人们可能就会不满足于这样的现状,想盖楼房;穿粗布麻衣、蜡染衣服的都是老人,年轻人可能有了追赶潮流的想法,不愿意再穿传统服饰;有了钱,可以去旅游,或在城里买房,不再一年四季的呆在馆区……许许多多常人看来的很平常的想法、行为在生态博物馆这个社区里其实是很难得以实现的。总之,生态博物馆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矛盾出来了。社区居民都追求现代化了,成了和城里人一样,那谁还来生态博物馆?自然,它也就不是生态博物馆了。
二、管理方式
贵州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是我国和挪威王国的一个文化合作项目,是继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后建成开馆的又一生态博物馆。作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合作项目,镇山受到的国际管理者的影响虽然没有像六枝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的大,社会的关注以及争论也没有那么激烈,但引起了一些思考。
生态博物馆集展出与保护于一体,它展出的是生活于其间的人们以及人们创造的文化、习俗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它的建立也在是在考察、论证的有理论支持的基础之上,在一开始,它就有一套完整的成熟或比较成熟的理论方法。怎样管理,要结合理论和实践后遇见的状况而及时调整。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的管理有值得肯定和借鉴的地方,但也相应的存在有一些问题。
生活在其中的社区居民是最了解他们世世代代所居住的地方的。在外来因素还没有闯入、干预这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地方之前,他们祖祖辈辈都是一直这样生活。自己管自己,或是有声望的老者凭借道德的高尚管理众人,生活自在,不受拘束。突然有一天所谓的政府、国家要来破换这既定的程序,而且还带了一点强制力,这无疑是需要时间接受的。接受之后呢?遵守。什么不能干,什么必须干,什么可以干,都是有规定的,和传统的一切都不一样了。或者,利用一个隐形的、潜在的坏结果从潜意识里制止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其实,这样的管理方式是有问题的。生态博物馆的初衷是为了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在保护的方式、管理的方式的问题上,虽然已经过去了40余年,还有待改进。
三、理念和现实
生态博物馆的基本理念是以生态学为基础,以特定地域某一特定群体的全部文化内涵为展示内容.与传统博物馆相比,其最明显的创新在于,它以社区为基础,以就地保护的方式进行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它不仅包括着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而且对原住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可否认的是,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的建立,确实对保护文化遗产是有一定作用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社区居民的经济。这种方式、理念也启发了人们的思维,向人们展示了镇山的魅力,宣传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内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是与建立的初衷相符的,也应该看到与初衷相悖的情况。
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从199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颁文公布为民族文化保护村,到1994年批准在此建立贵州镇山露天民俗博物馆,1995年贵州省将其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至1999年决定建立贵州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已完成了对镇山武庙的加固维、石板至镇山的道路黑色化改造、停车场、码头的修建等配套设施建设。一系列的为旅游而建的设施早已破坏了这个外国人眼中与世隔绝的地方。过度开发、过度消费的传统文化、民族异俗,以及随之而来的、免不了的文化传统的破坏,至今天,其实已经破坏了一部分,只是当地的人们还沉浸在经济效益的狂欢中而不自知。今后生态博物馆的出路何在?社区居民的出路何在?这是面临的问题。
说要保护的生态博物馆,破坏的还是这种方式,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怪圈。在保护、利用之间难以找到一个平衡点,至少,目前是这样的。有人说这是生态博物馆中国化的悖论,无论对与不对,面对问题是必须的。
如今,再追问孰对孰错已经没有意义,从生态博物馆出现的那天起,就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等着后人去解决。无论保护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保护都是为“人”服务的,具体的操作部分还有待实践探讨。
参考文献:
[1]贵州生态博物馆纪实 胡朝相 中央名族大学出版社 2011.
篇8
“三月三”是壮族、侗族、布依族、苗族等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专门举办规模很大“三月三”歌节。其中以壮族为典型。
1、节日期间,有传统龙狮表演、芦笙踩堂、侗族大歌、六甲山歌、彩调、桂剧、侗乡电影、侗戏、传统扮故事、篝火多耶晚会等表演活动。此外,还有千人品茶、斗鸡、斗鸟等表演活动和奇石展、民族服饰展示、商品交易会、侗族香油茶等美食展。
2、三月三与越南一河之隔的边陲广西防城区瑶寨高林村瑶族同胞每年“三月三”都举办隆重活动。热情的瑶胞们吹起喃嘟嗬,打起陀螺唱起歌,用香浓的米酒,特色的瑶家菜喜迎八方来客。因此,三月三也是广西各民族欢庆的歌节。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自古以来,布依族依山傍水而居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布依族民族民间文化,塑造了布依族质朴、善良、真诚、以和善为美、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和优良传统,同时也赋予了布依人能歌善舞的本领。民歌是布依族民间文化的精华,对歌则是布依族人民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民歌文化的主要方式。
一、岗乌镇布依族对歌概况
岗乌镇布依族喜欢唱歌,无论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还是在传统节日里,无论是在婚丧嫁娶的民俗活动中,还是在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季节里,他们都喜欢用歌声来表达对朋友的友谊、对亲人的关爱、对恋人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的敬仰与崇拜。针对不同的对歌主体和不同的歌唱对象,岗乌镇布依族的对歌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表现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思想内容。在此,笔者根据切身体验,将岗乌镇布依族对歌分为社交礼仪歌、风俗礼仪歌、情歌和山歌四大类。
(一)社交礼仪歌
社交礼仪歌是岗乌镇布依族对歌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在当地,布依族村寨间的人们相互交往及彼此间的社交礼仪活动中,常常都会以对歌的方式来进行交流。日常生活中,社交礼仪歌主要是在接待客人或朋友的过程中对唱,社交礼仪歌通常是用来表达相互间的问候和赞美,表达布依族人热情好客、质朴、善良、真诚、以和善为美的民族性格。在对唱社交礼仪歌的时候,针对不同身份的客人和不同的时段,歌词中所表达的意义和内容各有不同。如果是招待初次认识的朋友或客人,岗乌镇布依族在以礼相待,将客人盛情请到家中,热情地让座、递烟、送水、亲切地和客人交谈的同时,主人还会准备一桌充满布依族特色的可口菜肴,拿出家中珍藏的米酒邀客人一道享用,席间开怀畅谈,亲切无比。在敬客人饮酒的过程中,主人不时地唱着敬酒歌:
他乡走到我乡来,来到我乡少招待;
亲戚朋友你才走,亲戚朋友你才来。
家下穷苦无好酒,端杯淡酒敬朋友;
请把淡酒吞下去,喝完一杯壶没有。①
醇香的米酒,可口的菜肴,再加上布依人真诚、质朴的歌声,让你有一种不
醉不休的感觉。同时,面对主人的盛情,听着主人悦耳的歌声,沉浸于欢乐中的
客人也禁不住要唱起回敬的歌来:
远方走到贵乡来,贵乡主人以礼待;
热情招待我就来,热情招待我才走。
主家富贵有好酒,杯杯是情敬好友;
这杯好酒我要喝,喝完一杯又一杯。②
(二)风俗礼仪歌
风俗礼仪歌是布依族较为典型的具有礼节性和民俗性的对歌,具备一定的程序性,更具民族传统性。在此以岗乌镇布依族婚礼上的风俗礼仪歌对唱为例。
婚礼是岗乌镇布依族民间民俗中较为喜庆的民俗活动之一,整个婚礼的过程漫长且复杂。在繁琐的婚礼中,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对歌,开亲时要唱《开亲歌》,接亲时要唱《接亲歌》,甚至是前来贺喜的客人间都要对歌,对歌人的年龄没有限制,下至几岁的孩童,上至70多岁的老人,只要会唱歌的人都可以尽情地展示歌唱本领,一场婚礼就是一片歌的海洋。
婚礼仪式一般分为“姑娘酒”和“正酒”两个部分。“姑娘酒”于“正酒”的前一天在女方家举办,接亲队伍进入新娘家中后,与新娘家中的主客欢聚一堂,彼此以对歌的形式来表达欢快的心情:
说话不完又要唱,唱歌不完还唱歌,
好比春燕想做窝,好比大鹅想下河。③
心中的话说出口,心中的歌唱起来,
心直口快端出来,唱得不好莫多心。④
这样的歌琅琅对唱,此起彼落,通宵达旦,使得婚礼在一种欢快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着。
第二天是在新郎家中举行的“正酒”仪式。新娘接进家中后,亲戚朋友们便开始前来祝贺,仪式正式开始。在客人未到之前,新郎家必须在寨中物色四个能说会唱、动作灵敏的年青小伙子,专门端着酒到路口接待客人。客人一到,他们便用方盘端着酒拦在路口敬客人喝,在敬酒的过程中,主客要进行对歌:
主唱:客从千里之外来,路途遥远多艰辛,来到寨门无安排,喝杯淡酒洗尘埃。
客行千里进寨门,路上坎坷又难行,寨上贫寒少招待,一杯素酒表心情。
客唱:千里之外来贺喜,走了一程又一程,多谢主人来敬酒,美酒杯杯斟满情。
走路千里进寨门,风一程来雨一程,主家美酒寨前迎,喝碗美酒洗尽尘。⑤
(三)情歌
从古到今,对唱情歌一直是岗乌镇布依族青年谈情说爱的一种交际手段。男女青年间的相互交流,主要是以对歌作为相互交流的工具,不会唱歌,便无法结交更多的异性朋友,失去更多择偶良机。因此,当地布依族青年男女都能唱情歌,甚至达到随口即来、信手拈来、即兴即唱的程度。情歌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共同赞美青春的、有表现道德标准的、有对美好生活热切向往的、有关于婚后如何教育子女的设想的、有吟唱家乡的风光和风土人情的、也有反对封建礼教与包办婚姻的。在这些所有的情歌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即是对终身伴侣和美满家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岗乌镇布依族情歌对唱往往是通过“浪冒浪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青年男女在“浪冒浪哨”的过程中,总是以对歌的方式来交流情感,表达对对方的赞美及爱慕等情怀。在男女间第一次相识,进行第一次“浪冒浪哨”时,最先对唱的是初会歌,以试探对方的心思。如布依族民歌选中搜集的《世间只有藤缠树》:
女唱:哥哥啊,世间没有树缠藤,世间只有藤缠树。
哥是山中长葛藤,妹是林中白杨树。
这回我俩初相会,应该哥哥先开口;
这回我俩初见面,应该哥哥先开头。
男唱:妹妹啊,世间没有沟跟水,世间只有水跟沟。
哥是山冲大水沟,妹是山谷溪水流。
这回我俩初相会,理当妹妹先开口;
这回我俩初见面,理当妹妹先开头。⑥
(四)山歌
在山歌的对唱中,对歌的对象可以自由选择,对歌的人数打破了“浪冒浪哨”的情歌对唱中一对一的界线,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二对二或多人一起对唱,可以根据情况自由组合。歌手在人群中自己物色对象,一旦双方达成对歌默契后,便相约走出人群,到邻近的树下或山前进行对歌。对歌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以问答的形式对唱,也可以用陈述的口气表达对人或对事的观点、态度及情感等。具体对歌的内容由对歌者双方自由选择或即兴对唱。如:
男唱:好久不走这方来,这方清水变青苔;
掀开青苔现清水,喝口清水连友来。
女唱:好久不到这边来,这边青山又清水;
走近青山有清水,守着清水等友来。
男唱:好久不走这方来,这方宝地出人才;
人才漂亮风情美,一心一意连友来。
女唱:好久不到这边来,这边山穷无人才;
无才有情终是美,留着友情等客来。⑦
男方以朴实无华的唱词对当地的自然生态及风土人情进行了赞美,女方则以婉转的语言巧妙地接受了赞美,同时表达了对朋友的热情和欢迎之情。
二、岗乌镇布依族对歌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集中反映该民族的特质和风貌,是该民族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文化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一代人都生长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他们自然地从上一代那里继承了传统文化,又一定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下那些不适时的部分。”⑧布依族对歌文化在形式上是一种民间口头文化艺术,在布依族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普遍性。在世代相传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布依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歌文化在不同.的时期注入了时代的元素,其对歌的内容得到了进行一步丰富和发展。
(一)岗乌镇布依族对歌文化的传承方式
岗乌镇布依族对歌文化源远流长。在岗乌镇,布依族人无论何时何地,遇人而歌,遇事亦歌,把对歌作为本民族待人接物的一种礼仪,作为交朋结友的一种必备手段,作为寻求异的胜利法宝。总之,在岗乌镇布依族地区,对歌成为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成了当地布依族交流和传承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一种主要方式。在没有文字作为记载工具的布依族社会中,民族传统文化多数是以口头传承的方式继承和发展的、对歌文化作为岗乌镇布依族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普遍性,因而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进而得以世代传承和发展。
在岗乌镇布依族的村寨中,无论何时何地,人们总能出口成歌,达到随口即来、信手拈来、即兴即唱的程度。在这样的环境中,布依族的后代从一出生便沐浴在歌的海洋中,耳闻目睹的是一个歌唱的世界,用不着专人的面传口授,他们就能在后天的成长中,在其生活的特定空间里自觉地传承该民族的歌唱本领。
布依族的民间对歌本身就是一种口头文化艺术,在没有文字作为记载工具的布依族社会中,对歌是一种语言的交流模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文化艺术传承模式。对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传达布依族情感,显现布依族人特殊民族气质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了布依族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因而,用歌唱的方式进行情感交流,是岗乌镇布依族的特有本领和民族习惯,也是当地布依族对歌文化在没有文字作为记载工具前的主要传承方式。
随着我国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往也日益频繁。1956年创制布依文后,80年代在部分布依族地区试验推行。岗乌镇作为布依族聚居区之一,但不是布依族文字的首批试验推行地区,因而布依族文字至今并未成为当地人们掌握的主要文字工具,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间的同化、融合不断进行着。在同化和融合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字逐步发展成为大多数民族共同掌握的交流工具,也成了大多数民族记载和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文字工具。
岗乌镇布依族对歌文化最初是一种口头文化,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得以生存和发展。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在当地布依族掌握汉语言文字后,人们在口头传唱的同一时,出现了用汉语言文字记录的民歌歌词,于是布依族对歌文化开始有了文字记载,从而进一步以文字记载的方式得以再现和传承。
总之,从岗乌镇布依族对歌文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其口头传唱的文化艺术特点,决定了口头传承一的主要方式。随着当地布依族对汉语言文字的掌握和应用,逐步出现了文字传承的方式。因为使用汉语言文字作为文字传承工具,在记录和传承的过程中便注入了汉民族文化特色元素,体现了当地布依族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民族同化和融合的社会发展过程,但对歌文化中浓郁的布依族色彩并未受到影响。应用汉语言文字作为文字传承工具,是对该文化内容的充实和发展,使其注入了时代的主题元素,在今后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更具生命力。
(二)对岗乌镇布依族对歌文化发展的思考
我国是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社会的发展和一进步需要各民族的共同努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民族事业,开发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各地根据现存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制定和规划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开发计划。岗乌镇布依族对歌文化吸收和兼容了邻县相邻布依族村寨对歌文化的特点,具有典型性,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保护和发展布依族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需要
布依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中,布依族文化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布依族人歌唱生活、歌唱友谊、歌唱爱情,倡导和睦、真诚、热情、友善的人际关系,追求纯朴、真挚的人类情感,其精神实质和内涵理念符合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扣构建和谐社会、倡导文明、友爱的时代脉搏。岗乌镇布依族对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全面展示布依族对歌文化的特点和性质的同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体现该镇布依族独具特色的人文风貌和生态环境。因此,有效保护和发展岗乌镇布依埃对歌文化,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引导,紧扣时展主题加大宣传力度,是有效保护和发展布依族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迫切需要。
二是发展地方经济,开发民族旅游资源的需要
岗乌镇地处北盘江流域,受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制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几年来,随着相邻新铺乡国家海洋地质公园的开发和境内光照电站的建成,为岗乌镇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海洋地质公园的开放和境内光照电站的建成蓄水并投入生产,带动岗乌镇各行业发展的同时,为境内旅游资源的开发,推动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地质公园的开放和电站的投入生产,给岗乌镇布依族对歌文比带来了发展的潜在机遇。作为布依族民族民间文化的精华,对岗乌镇布依族对歌文化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在有效保护和发掘布依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以促进本地经济、文化发展为目标,使其在发展中注入时代的主题,为发展本地经济、文化服务,推动旅游业等各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是抢救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
岗乌镇布依族对歌文化经过世代传承,经过当地布依族与邻县相邻村寨的长期交往和融合,形成当代具有典型性的布依族对歌文化特点,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经济、文化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小,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将出现多元化趋势。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岗乌镇布依族社会经济和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了强烈冲击,打破了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岗乌镇布依族对歌文化也注入了新的元素,其特有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魅力正逐渐被淡化。为了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各级政府部门、文化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同时,要完善和创建有利于该文化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使岗乌镇布依族对歌文化能按其原有模式生存和发展下去,这是传承和发展布依族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需要。(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注解:
① 对歌歌词由关岭县岗乌镇谷目村潘永堂唱,笔者收集整理。
② 对歌歌词由关岭县岗乌镇谷目村潘永堂唱,笔者收集整理。
③ 引自何积全、陈立浩主编《布依族文学史》第207页,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④ 引自《布依族民歌选》第76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⑤ 对歌歌词由关岭县岗乌镇谷目村潘永堂唱,笔者收集整理。
篇10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石头寨,位于贵州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黄果树镇。在布依语中,寨子名为“板波森”,意为“世代居住在石屋之中”。石头寨依山傍水,四周有秀丽挺拔的群山,寨前田连阡陌,寨后绿树成荫,寨边有宽阔的白水河,清澈见底,怪石磊磊,常见游鱼成群,互相追逐。竹林、果树相间的岸边是石屋村寨,这些石头建筑历经多年的风雨冲刷,越发显得洁白,在秀丽的群山环抱之下,构成了一幅幅山野秀丽的图画。
全寨的石屋依山修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布局井然有序。房屋建筑均为木石结构,不用一砖一瓦,却经久牢固,冬暖夏凉。石头的坚韧和沧桑,在这里默默契守护着历史,见证着生活的每一个变化。
不光是房屋,村寨中几乎一切东西都是用石料制成,桥梁、街道、院墙、房顶,乃至布依族人家用的一桌一凳,一磨一缸,一盆一钵,也是石头制成的。村头寨边的竹林柳荫下,安置了许多的石凳石椅。走进石头寨,踩在经历了600多年风雨沧桑的光滑石板路上,目光所及均与石头有关,仿佛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石头世界”。
石头寨共有200户人家,1000多口人,村民以伍姓为主。传说600多年前一户姓伍的布依人家到此后,逐步繁衍而形成了今天的寨子。所以村民彼此之间都有血缘关系,平时在寨中,村民按照辈分相互称呼。石头寨鼓励青年和寨外的人通婚,以免寨中出现近亲结婚的现象。
寨中的男人都会石工活,一家盖房子,全寨人都会去帮忙。在石头寨地区盖房子,一般都不对石头进行特别精细的加工,不规则的长方形、菱形、三角形及多边形的石块,经过石匠们的巧手,总能有不同的垒砌组合。而在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环节上,则要请寨子里的老石匠出马,比如在重要的位置用石头雕刻出精美花纹。这些装饰图纹多以“竹”“牛”图腾为主,这又与夜郎文化有关。
2000年前,石头寨地属夜郎古国――汉朝时西南夷中最大的一个方国部落。汉武帝因意图攻打南越国,事先通夜郎以制南越。汉使唐蒙出使夜郎,见其首领多同,并厚赐财物,期间多同因有了“汉孰与我大”(汉朝与我相比谁更大一些)之问,而成为“夜郎自大”的成语典故。助汉灭南越后,夜郎才被武帝封为国。该古国存在300多年,其文明发展在西南地区有较大影响,这里是中国稻作、鼓楼、巫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千百年前延续至今的“竹崇拜”“牛图腾”与斗牛、斗狗等独特民族风情,构成了内涵丰富、扑朔迷离的夜郎文化。
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他们的建筑、服饰、歌舞、婚丧嫁娶、生活礼仪等等,无不保留着古夜郎遗风。
布依美女 赠我蜡染包
走进石头寨,不仅能领略石屋的美丽与舒适,还可以感受布衣依族沉积几千年的土风民俗。而蜡染技艺,就是布依人家令人叫绝的另一门艺术佳作。石头寨的布依蜡染,有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大类型,清雅脱俗,素以古朴、典雅的风韵著称。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缬同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印染工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石头寨中,当布依男孩子开始接触石工手艺时,女孩子也会从10岁开始学习织布、蜡染等手艺。到她们成年时,就能得到自己的纺车和蜡染工具。布依族人的蜡染手艺历史悠久,石头寨的女性可以自己栽种棉花、自己纺织、自己染布,一直到自己缝制衣服,完成全套的制作过程。
蜡染因用蜂蜡作防染剂而得名,制作者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画出纹饰,然后放入蓝靛缸内染色,经过多次漂染,无蜡处变成蓝色或青色,涂蜡处仍呈白色,最后加温去蜡,经水冲洗即制成蓝白分明,花纹如绘的蜡染!这种貌似平凡的黑白相间的民间艺术,构图饱满,形象生动,题材广泛,造型优美,线条粗犷,无不凝聚着布依族女人的智慧和理想。
在当地,小伙子衡量一个姑娘聪明才智的标准是看她蜡染技艺的高低。
所以布依族女孩从小开始,就在长辈的教导下学习蜡染技艺,把自己的幸福和理想一笔一画描绘在布料上,寄托在蜡染中,待到成人时,已经拥有成箱成箱的蜡染嫁妆。因此,蜡染技艺也凝聚着母亲的心和女儿的爱。
在石头寨的院里门外,桥上河边,随处可见绘蜡、漂蜡的女子。白水河边,经常见穿蓝印花布衣服的布依女人,在河边漂洗各种图案的布匹。有年轻女孩边漂洗嬉闹,也有老太太专心地弯着腰低头劳动。偶有女孩扬起的水珠溅过来,老太太刻满皱纹的脸便在阳光下笑得灿烂的。没有浣沙溪边西施沉鱼的美丽传说,也没有易水河岸壮士不复还的悲壮,白水河几百年来都这样安静、平淡着。
一个残阳如画的黄昏,我漫步在石头寨外,一路上遇到从田间耕作归家的布依族男人,好奇而和善地打量着路人;河边几个漂蜡的小女孩看着陌生人,还带点羞怯。石头寨,布依族几百年来的“世外桃源”,确是少有外人来到的。而正是这种相对的“封闭”,让我们在今天还能感受到清幽的乡土气息,还能看到奇特的风光,体味到美丽的民族风情。
当我拦住一个漂蜡归来的美丽姑娘,问她有没有蜡染女包卖时,她羞赧地低下头说:“你如果不嫌弃我的手艺,可以送你一个啦。”受宠若惊之余,我跟她回到石头堆叠而成的家中,女孩拿出几个样式不同的女包让我挑选。我不仅惊叹连连,只见这些包包锦面鲜艳夺目,蜡花冰纹清秀,从色彩、面料到款式都令人一见倾心。它们透着国际潮牌所不具备的古朴美丽韵味,那是布依女孩用一漂一染、一针一线创造出的民族瑰宝。我挑了一个精美的蜡染女包,执意要付钱给手艺精湛的布依女孩,她却红着脸跑开了。
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六、七月半,是布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这时石头寨的布依家庭会做一种特色节日食品――“五色花糯米饭”。其制作方法,是从山上采摘一些天然新鲜的枫香叶、苏木、糯米花、观音草等植物,放到锅里煮沸后,用其五颜六色的水汁浸泡当地产的优质糯米,蒸熟后放在竹制簸箕中搅拌,就成了色泽鲜艳的五色花糯米饭。这种五彩饭不仅看上去很惊艳,吃起来更是芳香浓郁。此外,当地还有褡裢粑、血肠粑、特色狗肉等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配上色泽微黄的米酒,享用一顿石头寨的布依族美餐,真叫人大饱口福!我们曾有幸到石头寨布依人家做客,饭菜上桌后,女主人首先执杯唱起了动听的酒歌:“贵客到我家,如凤落荒坡,如龙游浅水,此情难言表,敬上酒一杯……”酒未喝,人已醉。
古老浪漫的“情人”
布依族不仅多能工巧匠,还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石头寨,男女老少都可以出口成歌。“一年一度查白节,八方宾朋来做客。情郎白妹生死恋,天上人间唱不谢”。2016年8月,石头寨村口一片空旷的场地上,成了歌的世界,人的海洋。周边一些布依族村寨的年轻人,都来此欢度查白歌节,唱布依情歌、品布依汤锅、寻情妹情哥。这个布依族青年男女的“情人节”,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之外当地成功申遗的,还有布依人特有的乐器――勒尤。
查白歌节起源于一个美丽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猎户的儿子查郎和一户白姓人家的女儿白妹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后两人心生爱慕,私订终身。这时,寨中出现了虎怪,它叼走牲畜、抢走娃娃,一时间人人谈虎色变。勇敢的查郎组织起全寨的后生,将虎怪杀死,请全寨的老少吃虎肉、喝虎汤。
邻村有个大财主看上了年轻貌美的白妹,让媒人到白家提亲,白妹一口回绝。可这“村霸”并不死心,他派人留话说,不管白妹从或不从,都要在七月二十八把她娶回家。面对财主的逼婚,白妹与查郎商量好要赶在七月二十八之前抢先成亲。财主得知后想了一条毒计:趁查郎和白妹下田时,派家丁用箭射伤查郎,把白妹抢回家。
查郎回到家中邀约众兄弟商量对策,决定由他到财主的庄园里骗家丁和自己打斗,其余的人趁财主家空虚救出白妹。白妹被救出来了,可查郎却因箭伤未愈被财主捉到捆在一棵大梨树上,并被残忍地杀害。白妹得知消息后痛不欲生,回家拜别父母后,趁着天黑悄悄返回财主家的大院,在柴堆上放了一把火。火越烧越旺,财主赶来捉拿白妹。白妹看到整个庄院将要化成灰烬,纵身跃入火中,为查郎殉了情。
为纪念这对布依族情侣,传承他们不畏、为爱献身的精神,后来布依族人就把白妹殉情的日子――农历六月二十一日定为“查白歌节”。
那几天,石头寨村头广场上万头攒动,布依族同胞从四面八方会聚而来, 载歌载舞,缅怀先辈,朝圣爱情……看! 对歌台上,这边的小伙才唱:“前回找妹妹不在,你妈打我一锅盖。上回找妹妹不在,你爸敲我一烟袋。今天查白场上来,大榕树下玩天黑。”那边的姑娘已羞答答放开如百灵鸟一般的歌喉,“油菜开花点点黄,钻进花里想情郎。爹娘问我做哪样?蜂子采蜜嘴巴长。”
在对歌台旁边一篷茂密的竹林下, 清脆的歌声又响了起来,还伴着阵阵欢快的笑声。仔细一听,才悟出歌词里的调皮劲来:“想哥想得眼晴花,看到蚕豆像芝麻。看到簸箕像筛子,看到哥哥像南瓜。”
篇11
一、提升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教育是人们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以情感的方式进行善恶评价,形成较稳定的道德情绪、情感和情操的过程,是直接与一定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相联系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道德情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对道德价值的感受和体验,构建自己的道德价值体系,塑造完满的主体人格。
1.教育族人学会尊敬
教育族人懂得尊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不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可能尊敬别人。布依族成婚后,夫妻双方都把对方父母视为自己的生身父母,做到敬重、孝顺、关心、体贴。有好吃的好穿的都先孝敬父母,悉心侍奉,每逢老人生白,要上长寿面,敬寿桃祝老人健康长寿,把“尊老”放在首位,堪称民族之美德。
尊老爱幼也是傈僳人的美德。年轻人遇到了长辈长者,要有礼貌,说话要客气,不管认识与否,在路上碰到都要侧身让路,等对方走过后,自己再走。在家里时,年轻人不允许到长者的上方或长者的座位上就坐。年轻人外出时,要向家中的老人说明原因,只有老人同意,才能出行。归来时,要先进屋向老人行礼请安。
2.教育族人学会礼仪文明
清初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文明是公共生活中符合公德的行为,礼貌是文明行为的主要内容。学会文明礼貌实际上是培养族人高尚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的起点。
在日常生活中,布依族人民也很注重礼节,布依族是一个知书达理的民族,热情好客、礼貌待人,为人仗义豪爽,这是布依族人们共有的道德传统。在布依族中有这样一个规矩,凡是来到本民族寨子的人,不论是远方的宾朋,还是邻寨的友人,只要到了寨上均是座上客,全寨男女老少都热情招呼,争邀客人到家里作客。若客人留宿,主人家会给客人端洗脚水,并把新棉被、雄染垫布从箱柜里拿出来给客人住宿用,俗称“客人被”,布依族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一两套专为待客的“客人被”。
二、培养道德选择能力
生活中,人会经常面对价值冲突,不得不对相互冲突的价值取向做出即时的选择。当原有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对新问题、新关系、新价值、难以或无法予以合理性的解释时,也需要重新加以判断与选择。社会生存要求少数民族具有选择、判断的能力。有了选择能力,进入社会也就不易在种种道德冲突面前迷茫无主,就可以通过选择坚持自己原有的或确定新的更加合理的价值取向。
团结互助是白族人民在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群体的行为准则。尤其是互助原则,可以说是白族社会生活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白族人民历来把帮助别人看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也把接受别人的帮助看成是一种权利,从而把个人和大家融为一个整体,借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故白族谚语说:“一根麦杆编不成一顶草帽”;“有花才有蜜,有国才有家”;“不怕巨浪再高,只怕划桨不齐’、“一根藤容易断,十根藤比铁坚”。白族传统中团结互助的原则,不仅局限于家庭、村落集团内部的互助关系,同时也包含着家庭、村落之间以及整个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广泛的互助关系。也就是真诚帮助别人,并为他人排优解难,使他人得到幸福。
道德选择能力为主体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提供具体的道德生活的目的和选择标准,从而使一个人的道德生活成为可能。人的本性、人的道德发展的机制及人生存的需要说明学生需要道德的自由选择,选择的过程乃是一种主体参与、主体适应、主体创造的过程。
三、促进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只有在实践中能明事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知不足;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对自我进行改造的磨炼;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行是否得到提高;只有实践才能使自己的德行在动中散发出光辉;只有终身的道德实践,才能形成固的道德品质。
“二八”节是纳西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二八”节要花费两天时间,即农历的二月初七和二月初八。2月8日整天,地点在白水台,参加者为所有来过“二八”节的人,以纳西人为主,也有周边的汉、藏、彝、回、傈僳、普米等族的人。主要内容为祭祀、野炊、对歌、跳舞、赛马、射箭比赛、篝火晚会等。上午10点以,人们陆续来到白水台,以家族为单位找到各自固定的火塘地。男人到圣泉边杀鸡献祭。孩子们或相约游玩,认识从外地赶来过节的新朋友;或留在父母身边帮忙干活。中午12点,吴树湾的人开始奏乐,跳“阿卡巴拉”舞。所有人聚集到圣泉边,东巴开始祭祀。祭祀完毕,人们到圣泉边烧香,默念自己这一年中犯的错误,乞求宽恕,并表达对来年的愿望。祭祀完毕,人们回到各自的火塘开始吃饭。献祭的鸡已被熬成鸡汤,没有自家火塘地的人被邀请到各家去用餐。饭后,所有人,不论男女老幼开始对歌和跳舞。年轻小伙趁此机会向姑娘表达心意;平时有矛盾的人通过对歌向对方道歉。下午晚些时候开始赛马和射箭比赛。在这些比赛中表现优异的男子,会成为女孩亲睐的对象。晚上点燃篝火,人们继续唱歌跳舞和开展各种娱乐活动。
社会成员在节日中学到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方法。人是群居动物,但每个个体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欲能全部得到满足,这无疑是矛盾的。如何使人社会化,适群居生活,特别是处理个人与他人间的矛盾关系,这是教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这方面,节日把所有人集中起来,进集中的教育。节日通过风俗习惯和各种活动,把这些方和原则表现出来。表面看,节日中的风俗很琐碎,活动也单,但抽象的原则却蕴含其中。以“二八”节为例。这天风俗规定,平常闹了矛盾的人要请对方到自己家的火塘饭;或送去一碗自己做的饵块等。表面上只是一种琐碎行为,实际却在告诉纳西人“应主动与他人化解矛盾”的象道理。类似风俗还有,在中国和西方,过节时富人习惯穷人送去钱、粮。这不仅教给后人处理贫富阶层关系的法,也传达了一种原则。这些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是祖们通过节日探索出来,再以节日风俗的形式教给后人。是,人们通过遵循这些节日风俗,不仅学到了处理人际关的具体方法,还学会了其中蕴含的道理。
道德修养实质上是一个实践性的活动,只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个体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磨炼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真正把握和适应社会的需要、道德的需要,才能使个体真正完成社会化、道德化的过程;才能使个体达到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李根.拉祜族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9
[2]蒙睿、吕星.傈僳族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篇12
Abstract:Education is the basic path for the inheritance of minority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minority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the educ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discuss the inheritance of the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from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ystem and folk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traditional sports of minority ethnic;inheritance;education strategy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体育文化绚烂多姿,就已发掘出的传统运动项目多达上千项。它们的存在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大的传承价值。其中,教育是传承和发展这些庞大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手段。本文正是基于学校教育和民间教育两种视角来讨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问题。
1 教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关系
1.1 教育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有能力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也都为人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服务,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体育文化亦然。而“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也就是说,传递社会文化(社会生活经验)是教育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来实现的,所以教育可以通过培养具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意识和素质的人才来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这是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和民间教育的功能和使命。
1.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塑造着一代新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塑造新人的教育价值,是培养新人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增加着人的知识并且改善着人的观念,影响着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学习围棋有益于人的整体观察,体育舞蹈对节奏智能、马术对动觉智能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在进行游戏和对抗性的体育运动时,调动和激发起获胜动机是参与游戏和体育运动的原动力;在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体验是增强青少年情感的必要条件,挫折和失败又可以锻炼人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可见,有选择地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当地高校和中小学,既可以解决民族地区教育经费短缺、体育场地器材匮乏的问题,又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后继有人,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那么,我们如何利用教育原理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服务,这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教育系统并且充分发挥民间体育教育系统的作用,让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学校体育系统培养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人才
2.1 中小学开发校本课程,引入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系列
课程体系是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保障,是教学的内容,也是实施评价的依据。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工程的施工蓝图,是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实现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强调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系列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机构和中小学要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体育课中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的教学。
2.1.1 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纳入教学课程的原则
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数量众多,不可能全部进入学校课程体系,只有符合一定的条件,经过筛选才能确定它的课程资源开发价值。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我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2.1.1.1 民族传统体育要经过课程“筛子理论”的筛选,才能成为课程资源
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要求被选中的运动项目必须有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即被选择的运动项目在教学时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被选择的运动项目要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2] 经过这三个筛子筛选后留下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就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具备了在现实体育课中实施的前提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经过“筛子理论”筛选后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有很多的,因为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传统运动项目都有休闲娱乐、促进身心健康的功效,适合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并且简单易行适合教学。
2.1.1.2 不同地区的中小学在具体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为我国有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每个学校就必须要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去选择。滑冰、滑雪等冰雪项目适宜在东北寒冷地区的学校选择,射箭类项目适合在蒙古大草原这些牧区学校选择,游泳等水上项目适合南方水乡的学校选择。而那些对地理环境没用限制的众多项目,如朝鲜族的跳板和秋千、黎族的跳竹竿、很多民族都流行的摔跤以及押加等都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当然,每个学校在选择时要以本民族的传统项目为主,把本族的项目传承发展好了再向全国推广。
2.1.1.3 中小学进行选择时要考虑传统项目自身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有些项目在民族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不适合在学校中开展,例如很多民族都流行的赛马活动,就不适合在学校开展,因为在学校里很难喂养马匹,一些体弱的学生也不适合骑马。像这样的项目就必须靠民间教育系统来完成其传承和发展,条件差的学校要多选择那些对场地器材要求低的项目。另外,学校在选择项目时还要考虑本校的师资情况,比如要选择本民族的武术进入课程,而现在的教师大都是师范院校毕业生,没有学过某个少数民族武术课程,这就需要向民间的艺人学习。
2.1.2 校本课程教材化操作
选择出适合本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后,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还要进行具体的教材化操作。在进行教材化操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2.1.2.1 充分挖掘出运动项目所蕴含的文化因素
各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都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教材化操作时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及项目动作原形,保持民族运动项目的原本风貌,使其特征鲜明、准确。比如,布依族传统体育“双拐”类似于高跷,但又不同于高跷运动。“双拐”是用两根手臂大小、长度与使用者身高接近的木棍,并且在此木棍上离低端20-30厘米处固定两个脚踏板的一种运动工具。人们站在踏板上,手扶木棍进行单人、两人或多人的走、跑、跳、打斗等运动的体育活动就称为双拐运动。双拐运动是布依族人们根据自己所处山区路面不平整的实际情况,在高跷基础上改造而出的一项运动,它历史悠久,深受布依族人们的喜爱,是民族节日庆典的重要表演项目。当地的学校在开发这项运动作为校本课程时,就要保留它的原始文化特色和项目动作原形,与高跷运动相区别,才能真正实现传承的文化意义。
2.1.2.2 体现传统项目自身的休闲性和趣味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少数民族群众在闲暇时间进行的重要娱乐活动,带有很强的趣味性。我们在进行教材化时,不能只看重它对培养学生身体和运动能力的价值,也要保留它的休闲娱乐性,让学生在玩中带着浓厚的趣味去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比如,竹竿舞具有特有的节拍,在教材化时就要充分利用它在音乐方面的优势,调动学生参与的激情;简易的舞龙舞狮是民族节日中常见的表演项目,学生对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材化时就要保留它的神秘性和娱乐性,不要扼杀掉它的趣味性。
2.1.2.3 利用各种方法对运动项目进行改造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部分都是民间的娱乐游戏活动,动作技能和运动场地器材都比较粗糙,进行教材化改造时要细化动作,规范场地、器材等教学手段。比如,陀螺素材在进行教材化时,可分解为旋放动作、抽陀动作、攻陀动作,其中每个动作都要明确到包括动作技术、动作要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易犯错误、纠正方法和注意事项七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这样,经过细化后的动作在教学时便于教师操作和学生学习。另外,还可以通过对场地器材等教学手段进行规范来达到改造目的。比如,“布依棒垒”在民间俗称“打耗尾”,是一人用一根长棒打一个短棒,另外一个人尽力接住短棒的活动,比较原始有趣。引入学校后,可以对场地和器材进行规范,并制定竞赛方法在教学中开展比赛。详细比赛方法和场地规定可以参考《布依棒垒开发研究》一文。[3]
2.2 高校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培养专门人才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中都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可见国家很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我们要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在高等体育教育系统中培养一定数量的中级、高级专门人才,来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科研和传播工作,这样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才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得到良好发展。全国各大体育学院和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来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此外,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开设,还能带动基础教育领域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选择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凭此来进入高校的门槛。同时,基础教育领域里的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开设得好,也会需要相应的师资,反过来又为高校培养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就业机会。这样,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里就实现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对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互相促进,彼此更好地发展,最终就实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系统中的传承和发展,进而带动其在整个社会的传承和发展。可见,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开设。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族地区的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院系还很少。在今后的发展中,民族地区的高校应该把本地区重点的民族体育项目纳入到专业课程中来学习,积极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民族文化传承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全国各大体育院校也要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本科阶段的教学和相关的科研工作服务。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确定是致关重要的,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方向和核心。结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和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点,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某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而又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建立课程方案时,可根据自己的师资等实际情况,借鉴国内现已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体育院系的经验。同时,还要注意体现民族特色,重视通识课程、选修课程和职业课程的比重。
3 建设民间体育教育系统,以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体系
因为有些传统项目本身并不具备进入学校的条件,而且学校系统目前也没用能力容纳全部的项目,所以这部分不宜进入学校的项目就需要靠民间教育系统来实现其传承。
民间体育教育系统的建设要从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两大方面着手进行。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我们只建立学校体育教育系统来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不够的,要做到三者结合,才能实现人类学意义上所强调的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形成教育社会化一体化的格局,真正完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外,正如前文所述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能进入学校课程体系,那么就只能依靠民间教育来完成其传承和发展。
3.1 家庭体育
家庭体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家庭教育的特点:它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情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也是一种终身教育。家庭是人出生的地方,也是居住成长的地方,对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作用。如马卡连柯所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正是基于家庭在人一生当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在研究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时要十分重视家庭体育的作用。
家庭体育的任务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身心正常发展,成为体格健壮和心理健康的人。家庭体育的内容可谓丰富多样,只要有利于孩子成才的体育活动都可采用,当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自身简便易行、娱乐性强的特点更是其中的主要内容,比如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踢毽子、跳房子、打陀螺等。而且,民族体育项目本身来源于生活,也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家长在劳动之余或闲暇时间里都可以引导孩子进行体育游戏,这样既增进了亲情,又发展了孩子的运动能力。比如,水族的武术中就有鱼拳、鸭拳,器械中有扁担棍法,还有各种棋类,以及传统节日中的赛马、顶扁担、翻桌子等活动,这些都是家庭生活劳动中经常涉及的内容,家长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活动就近就便地引导孩子去玩这些本民族的身体游戏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配合学校和社会来完成本民族文化的传承。
3.2 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时具有社会教育的特点,可以增进每个个体的兴趣、爱好、个性和特殊才能得到发展,是整个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能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进行。在探讨社会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作用时,要根据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点,重点探究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与传统节日的密切关系,从中发现传统节日对民族体育传承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传统节日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结构,是一种综合性社会现象。它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历史、心理、个性、道德风尚、宗教观念及文化传统。” 可以说,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争奇斗艳的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传统节日的重头戏,所以传统节日里发生的民族体育就能很好地代表民俗文化中的民俗体育。可以说,传统节日是某些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以生存和发展的舞台。比如说,水族端节的“赛马”活动,由于场地马匹等原因,不具备在学校开展的条件,而它又是端节的所在,没有了赛马,端节也就失去了那种沸沸腾腾的热气,失去了它的节日灵魂,所以说赛马是水族的优秀体育文化,也是水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绝对不能失传。可由于学校不具备把“赛马”纳入学校课程的条件,那么它就只能靠社会教育这条途径来传承,靠每年在端节里举行端坡赛马这种活动来延续,如果端节里没有了赛马活动,那么水族的赛马就很可能慢慢销声匿迹了。可见,传统节日是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舞台,政府要重视这种教育意义,注意保护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体育的发展。政府可以组织一些临时的教育机构,在节日期间来加大宣传力度,并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这样会带动平日里人们对这些运动项目的重视和参与,从而实现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
篇13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春节:
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以防"扎坏龙眼")等。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寒食节、清明节:
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
四月八:
相传是释迦牟尼的诞辰日,多有庙会和朝山活动。
端午节:
也叫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来。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
六月六:
亦称“晒虫节”,有“六月六,晒丝绸”的民谚。此日午间晾晒丝、绸、皮、毛等经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虫蛀。还有“翻经会”“晒袍会”等,陕西还有放捞河灯和汲水造酒的活动,有的地区还举行“六月场”活动,青年男女通过对歌、赶表,掷花包形式,寻求恋爱对象。六月六也是布依族和瑶族的重大节日。
七巧节:
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爱情节。
中秋节: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这一天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原来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此节被海外游子更为重视,不少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重阳节:
取九九重阳之意。主要活动为登高、赏菊、饮酒等,颇受老年人喜爱,所以也叫“老年节”。
十月一:
俗称“鬼节”、“寒衣节”,也是祭祖节。俗语说“十月一,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
冬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