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试卷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本次测试,二年级应参考人数为30人,及格人数为29人,及格率95.8%,优秀人数为25人,优秀率81%。
二、试卷的特点
注重基础,测试的题型坚持依据于课本,重点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试卷的难易度适中。
三、学生答题情况具体分析
学生卷面书写工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比较扎实、灵活。学生能够严格按照要求答题,无错答题和漏题的情况。
1、看拼音写词语。
学生对词语掌握很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全对,只有少数学生马虎出现了错别字。
2、词语组词
其中包括形近字组词和多音字组词。
学生掌握很好,能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多音字。
3、补充词语。
出现的词语都是平时常用的,反复练习的,学生都能正确完成。
4、查字典。
一共4个字,其中包括音序、部首、画数,词语组词。
大多同学做的很好,也有的学生对于音序掌握不好。
5、选词填空。
这个题做的很差,激动感动不能正确区分。
6、标点符号。
3个题很简单学生没有错误。
7、完成句子。
一共3个题,学生做的很好,都能按要求完成。
8、完成填空。
共3题,学生掌握很好,基本上没有错别字。
9、短文。
短的不好,有1个题有难度,学生不能很好地分析短文。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大短文的练习。
10、古诗文连线。
平时练得较多,学生背得很熟,全班没有出错的。
11、作文。
学生对于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有的学生分析图片意思,组成对话还有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让学生练习对话。
四、改进措施
1、平时注重学生多读、多练、多写、多背,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教学工作。
篇2
(一)、从学生的答卷情况看,基础知识中读拼音写词、变字、选择、反义词、连句做得很好,可见学生掌握较好。
三、今后教学建议:
1、以课本为本,加大对基础知识重视的力度,注意对拼音的整体把握,注意区分同音字,强调汉字的结构及笔顺,及时纠正写句中的错字。
2、在课堂教学中多教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尽快提高学生写句的能力。
3、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因生的辅导工作,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二)
本次五年级期末测试题是按新课程标准出题,知识覆盖面广,难易适度,特别是能结合汶川地震情况,考察学生的爱心写作题型尤其不错,这种从生活中选取材料的做法,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新课程、新理念。另外从测试结果看,学生无论是基础知识的积累,还是课内外阅读及作文部分完都成得较好。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分数分布情况: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试卷共有四大题:第一题是积累与运用,也是对字词句的检测。其中写诗句,按要求填成语,这几题学生做的较好,大部分学生全对,只有个别学生错了一两个。这与平时扎实地进行小学基础知识训练是分不开的。另外是对句子的检测,其中把句子写具体,修改病句,学生都掌握较好;问题出现在句子转述题上,比如:我把那张钞票交给他说道:“啊,那好极了,我向你道歉。”(换个说法,意思不变)学生搞不懂人称的转换,所以失分最多。
第二题阅读。其中按课文内容填空及歌颂人物两小题都做的较好。读短文回答问题学生答的很好,对短文的理解好。但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时,学生对于“无动于衷”一词的解释不是很成功,只有少数学生做对。
第三题是趣味语文,爱心写话。这类是篇章的检测。针对四川汶川的地震出题,运用“敬爱、关爱、恩爱”等词语写一段感谢的话。写话对学生不是难题,词语运用也很恰当,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却把称谓搞错了,不是以灾区的小朋友的口气来写的造成失分严重。主要是学生不细心读题造成的,而是根据自己平时的经验和直觉猜测而已。因此理解错误。这与学生缺乏静心阅读的习惯有关。因此有待在实践中去锻炼培养。
最后一题是作文,题目是写熟悉的人,学生做的比较好,大多数学生的习作感情真挚,内容具体。但是写简单的调查报告学生失分严重,这种实践性很强的题型对学生来说是训练的弱项。由于学生平时缺乏操作,结果出现了大部分学生格式不正确,行文内容不恰当,甚至部分学生连四大名著都写不全。
三、努力方向
1、重视对词语的理解教学。
2、针对部分学生字迹潦草,错别字多,建议老师要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特别是书写的指导和写字姿势的纠正。
3、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静心阅读,如阅读时候尽量培养他们默读的习惯,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的“含金量”,并且给他们充分的时间,促使他们的思考更深入,更周全。
4、课外阅读方面有待大大加强,学生视野有待拓展。
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三)
一、试卷评价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本次试卷从汉语拼音、汉字、反义词、词语的搭配、课文的知识记、课外理解和句子的运用等对一年级的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属中等难度。
二、试卷涵盖的内容,各题的分值及考核目的如下:
三、考试结果及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测验,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兼顾了过程与方法,体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从整体看学生发挥的还比较理想。
%数据分析:我班有44人参加考试,最高分100分,平均分81.68,优秀率34.09%,及格率86.36%。
正答率分析:
题次 一、
答对分数 :308分
正答率 :100%
题次 二、
答对分数:248分
正答率 :93.94%
题次三、
答对分数:164分
正答率:74.55%
正答率:80.97% ,80.45%,80.68%
正答率:79.55%,81.49%,70.91%,88.64%
题次六:
答对分数:751分
正答率:83.08%
答对分数:262分,62分,47分
正答率:74.43%,70.45%,53.41%
题次八:
答对分数:397分
正答率:90.22%
由表看出:
2、正答率低的是第三题和第五题的第三小题及阅读题,分别为74.55%、70.91%、66.10%,这说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还有待提高。
3、从板块分析,基础知识正答率较高,但课外阅读正答率都比较低。
(二)具体情况分析
第1题:卷面分
这一题其目的只是出于让孩子能够正确,规范的书写,并保持好卷面清洁。对于这一道全班都能得满分。
第2题:我会听
错得多的是“暖和和热水”这两个词的选择,由于课文中没有直接出现“热水”这个词,所以对于中下水平的学生这一题的选择就错的比较多,这也是这整道题失分最多的一小题。
第3题:我会图选择正确的音节写在四线格里
这道题主要失分在多数学生都把桃(tao)的音节写成了(tiao ),风(feng)的音节写成了(fong),其主要原因:对于双拼法和三拼法的音节,学生是难点,特别是三拼法,所以会把(ao)(iao)混淆起来,另外还有的同学是过于粗心。对于风的音节出错是因为在是(eng)(ong)相似读音,所以易混淆。由此警诫在平时对拼音的训练中要多主要相似音节的练习。
第4题:写一写
(1)看拼音,写词语。这一题比较会写错的字的是:雨衣、山羊。其主要原因:能拼准拼音,但是由于平时练得不够扎实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总会张冠李戴地把同音字写上去,如把“衣”写成“一”,把“羊”写成“半”。
(2)交朋友,组词。这一题的正答率为80.45%,其失分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词语积累不够丰富,很多学生只把两个字凑成一个词就行了,另外加上现代汉语里很多词语无论怎么颠倒都可以是词语如“心中”和“中心”,出于这两种原因,很多孩子在组词的时候就容易简单的认为只要把一个词语反一反就能组成一个新词了。如“小火”写成“火小”,“开车”写成“车开”等。
(3)加一笔和换一笔变成新字。错得多的是换一笔中“目”和“本”的换笔,特别是“本”字,很多学生都换成了“天”。原因:学生有点粗心,个别同学还没有掌握。
第5题:我来帮他们找朋友
(1)字和字交朋友。这一题其实就是让学生连线组词,多数同学都把“放”和“真”相连,“认”和“心”相连,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较粗心,个别是字混淆起来。
(2)词儿交朋友。这样的形式学生平时都有训练过,因此这道题并不是难点,但从正答率来看,却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捉”和“坐”两个字的读音较相似,学生平时只是口头说说,但遇到字的话就分不清了,所以都连成“捉火车”、“坐迷藏”。“送”既可以是“送报纸”也可以是“送雨伞”,所以当连成“送报纸”时,就没有检查,直接把“看雨伞”相连了。
(3)和一交朋友。这个题目学生平时也有训练过,但从来没有出现试卷上的这中形式。所以很多学生把所以出现的连起来。其原因是平时练习形式较单一,还有就是看题不够认真。
(4)“反着说”游戏。这是连反义词的练习,这样的练习学生有接触过,而且题型也和平时的差不多,所以这一小题是全题正答率最高的。
第6题: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个题目错得也比较多,填到“鱼米”时,“鱼”字错得很多,都写成“雨”。填到“菜园(一)(片)好(风)光”时,很多学生都把(一)的空格写成(里),然后以次类推,这样空格就不够了。另外还有的就是错别字如“无”写成“天”,“两”写成“雨”,“升”写成“开”。这个题得分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对于这些填空的形式学生还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还有就是对于生字的掌握还不是非常的牢固。
第7题:读一读,写一写,想一想
答题分析:
这样的阅读题型第一次遇见。平时都是有整篇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完成要求,而这一题要求学生根据拼音先写词,如果学生不能正确拼读出是什么词的话,也就不能正确理解短文了。短文都理解错了,就更无从做后面的题目了,所以有个别同学这道题全错。而更多的孩子失分最多的是第三小题中画了两幅图,然后让你找出在儿歌中的哪句话。如果学生对于句子的划分掌握不是很好的话,让你写出是文中的哪句话有一定的难度。
第8题:我能给“O”添几笔,变成美丽的图画,再写一写。
答题分析:
这道题由于在复习时有训练过,所以这题的正答率相对于整张试卷而言是较高的。就是在写话的时候个别同学出现错别字,或是拼音写错了。这还是学生拼音汉字掌握不够扎实的原因。
四、反思与建议
通过这次对语文试卷的分析: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我们却没有站在系统性的教学高度来审视。在教学中就文解文,教师重“教”不重“导”,学生所学知识不整合,缺乏促进继续学习的能力。因此我想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变学生“接受式学习”为“吸收式学习”,做到:引学生“悟”、教学生“法”、导学生“理解”、重学生“运用”、求学生“发展”。那么我们有该如何去实践呢,我认为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
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老师对于教材选学内容中带“*”或“”的训练,大部分教师采取的是走过场态度,视而不见,见而不问的做法,而对于文中重点出现的内容则讲之又讲,导致学生只知道课文中的知识,而对于稍微活点或是课外的题目就束手无策了。内容要讲到点子上,力求精讲点拨。作为引导者重在点拨,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如何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一年级的教学目标中并没有要求学生会组多少词,会数几句话,会分几段,但我们要学会点,学会拨,学会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无论学生遇到怎么样的题型都能从容面对。
2、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的想像力是无穷的,只要你给足时间。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要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要节省教学时间,把节省出来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读、背、思考、记忆,让他们在课堂上听、说、读、写,从听读中感悟、积累,在说写中运用、提高。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篇3
从本次语文试卷来看,大部分内容紧扣课本,试卷难易适中,题量适宜。试题注重语文基础知识以及能力的培养。
我个人认为本次考试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还是有进步,首先:
1.教师不断地钻研教材,通过“一课两讲”,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在不断提升。
2.从试卷中可以看出。教师能重视语文教学,尤其是字词教学、背诵古诗、积累名言警句等。因此,学生这方面内容掌握也较好。从阅卷来看,对于复杂的句式变换学生掌握不好。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失分较多,甚至比作文部分的失分率大。习作中,审题不认真,看来教师在这方面的教学还做得不够,今后教学中还要引起重视。
二、具体存在的原因
1.综合能力薄弱
本次考试内容,面广,有拼音,词语的理解,日积月累、句子的改写,阅读理解,习作。学生对综合性较强的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如,句型的变换(反问句、修辞手法)只有在试卷上、练习册上出现,综合性的习题训练较少。有的学生不认真读题,没有理解文章内容,没有真正领会句子含义,更缺乏理解的深度,所以失分较多。
2.学生的书写不规范
平时对学生的书写不够重视,对有些字掌握不牢固,要么少点,要么少横,比如,有部分学生在写“幼”和“幻”的时候,总是把两个字搞错,辨不清,真正到考试的时候,知道自己写得不对,涂抹好几次,但最后还是没弄明白。再如,“延”和“廷”里面的结构总是分不清,因此书写也出了问题。
3.课外阅读量不够
课外阅读有一定的梯度,再加上学生没有深入把文章意思理解透彻,回答问题抓不住关键。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不够,不会概括段落大意,意思表达不明确。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只要是老师没有讲到的,就不会做,做不好!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至于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分析短文,学生没有掌握方法,不会思考问题,就出现很多问题。
4.习作中审题不清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选材较好,文章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失分原因:
(1)审题不认真,没有按作文的提示去写,不能围绕一件事去写。作文显得条理不清,语句不通,非常零乱。
(2)文章内容空洞,思维不够开阔,缺乏优美的词句,叙述不够真实具体,文章字数较少,不能将自己的语言很好地组织起来。
(3)写作技巧欠缺,作文的方法没有掌握,文章叙述不完整。
三、教学中的启示
语文综合能力较强,涉及的角度很广,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努力。
1.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
教师在教学中应继续重视词语听写、词语抄写和组词、形近字的训练。课内的积累,凡是书中出现的四字词语,都让学生掌握,并学会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
2.加强阅读教学
每次考试学生的阅读得分最低,所以,只有让学生多接触文本,用心读书,才能获得个人的理解、体验和感受。因此,我们要再次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词句理解训练,注重理解的准确性。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掌握方法,灵活答题。
3.激发习作兴趣,抒发真情实感
篇4
考后语文试卷分析是在考试后对语文试题及学生做题情况所做的分析。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学生通过分析答题情况,可以得知前一段的学习情况:语法掌握得怎么样,重点文段是否能理解,各个知识点是否都弄清楚;还可以总结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2.有利于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教师通过分析试卷,可以看出自己的教学情况:各个知识点是否讲清楚了,重点是否突出了,难点是否突破了,便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考后语文试卷分析的内容要考虑的全面点
进行考后语文试卷分析时,分析面要广。
首先,要把这次考试情况作一整体分析,算出一些基本数据,如总分、人均分、及格率、高分率等。这样,可以使我们了解这次考试的全貌,并可同前一次作比较,这次考得好,究竟好在哪些方面,比上次考得差,也要分析是老师的原因,还是学生的原因,或是试题等其他客观原因。
其次,要分析在这份语文试卷中各知识点所占的比例如何,基础知识、文段阅读、写作训练等各占多大的比重。
第三,要分析试题的难度。一个试题的难度可以看作是能正确回答该题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这样分析能发现学生学习困难或教师教学不妥的地方。
第四,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如某一试题失分率很高要具体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没讲,还是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不够;是题目偏了,怪了,还是题型学生不熟悉,是哪方面的原因,在分析试卷时就要着重评析。
第五,还要分析试题的导向作用,是不是可能产生“误导”。比如试题偏、难、怪,或是超出了大纲规定的范围等,就可能使教师和学生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转向了偏、难、怪或大纲之外。
假如我们在语文考试后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内容作了认真仔细的分析,我们对这次考试的质量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那么考试“对考试结果的分析有效地用语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的目的便能达到。
篇5
全卷各部分比例适当,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多样,内容丰富,没有偏题、怪题,难易度适中。1、注重人文性。因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语文课标倡导的一个科学理念。小学生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对考试非常恐惧。我们尽力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和谐的试卷氛围,缓解学生紧张情绪,让学生轻装上阵,快乐考试。
2、题型丰富。
小学生活泼好动,一成不变的题目形式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厌倦。因此,试卷的题型尽量丰富多变,听一听、读一读、写一写等形式都出现,以不断刺激学生,增加答卷的快乐,启迪学生心智。
3、增加试题弹性,给学生选择空间。比如:第二题中的第三小题(3)我喜欢的一幅春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学生任意去写。还有写话部分,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并把所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写下来。这些题目灵活性强,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听老师读儿歌,然后回答问题。此题考查学生的听读能力,学生的得分普遍不高,失分较多。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听之前没有把题目看清,听时无针对性,比较盲然。二是低年级学生听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没有良好的听写习惯。可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
第二题按要求写字、词、句。
1、读拼音,写词语,相信你的字最漂亮。
此题给出拼音,让学生写汉字,重在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从答题情况看,孩子们书写正确工整,得分率较高。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的没认真拼读,把“飘荡”写成“漂亮”……还有的对同音字辨认不够牢固,把“遥远”的“遥”写成了“摇。
2、比一比,再组词。
这一小题重在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运用。此题答得很好,几乎没有失误。
3、把句子写完整。
重在考查学生语言积累情况。从答题情况看,孩子们都能正确填出。
第三题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本题共五小题,面广知识全。全面考察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孩子们对课文的内容掌握的非常好,令老师们满意。前三小题是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填空,几乎没有出错的地方,有的只是极个别孩子的粗心造成的写错字的现象。而后两题的填空较之前面的三题,虽说也是对课文的再填空,但灵活性非常大,主要考察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但是可喜的是孩子们的答案丰富多彩,在正确的基础上还加入了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第四题口语交际
此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从两个题目来看,都是出自课本中的,教学中都是重点训练过的,而且在口语测试考查时也是重点考查的,因此孩子们对此不是很陌生,相反非常熟悉。从答题来看,孩子们的答案也是值得肯定的,首先孩子们相当有礼貌,其次他们的表达清楚到位,最后孩子们的书写工整认真。当然这主要是我们的老师平时的教学中付出了扎实的努力的,希望这样的努力继续下去。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更加美好的交际明天。
第五题先读下面一段话再做练习
此题综合性很强,考查的内容很多,可谓神来之笔。给的是《美丽的丹顶鹤》一文中描写丹顶鹤外形的语句。有让学生填空的,有让学生写仿词的(ABAB),有让学生仿句写句的(写一句比喻句),更精彩的是让学生模仿这段话去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从答题情况来看,本题18分,百分之九十八的学生都能够拿到16分以上,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由于一段话写的活灵活现而的了满分。需要加强的是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四、建议:
1、教师要进一步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落实三维目标。
2、教学中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要让学生准确掌握字的音形义,。
3、改变重背诵轻默写的,从近几年的调研情况看,学生不是不会背诵,而是不会写,往往在写上丢分。
4、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上下功夫。
5、加强写话训练,要多为孩子创设写话机会,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6、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读题、审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二)
一、基本情况
本班有28名学生参加考试,60分以下的有2人,70-80的有7人,80-90的有14人,90分以上的有5人,最高分为94分。合格率为92。9%,优秀率为53。6%,平均分为80。88。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试题有“卷面书写、字词乐园、句子天地、阅读空间、写话展台”四部分。知识涉及面广,重在考查学生课内,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学习伙伴的话,亲切自然,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给予不断提醒和鼓励。下面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
一)、卷面书写
大部分学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但也有少数学生字迹潦草扣分在1-2分之间。
二)、字词乐园
第一题:拼写词语。除了“清脆动听”错误较多,其他词语拼写基本正确。差不多一半的同学把“清脆”与“青翠”混淆,或写成“清翠、青脆”。同音词没有很好区分。另外的错误一般都是拼音与字词没有掌握。
第二题:(做)工与工(作)没有区分,错误较多,混淆了。其他词语填较正确。
第三题:除了个别同学没有把词语类型弄清楚外,其他同学填写基本正确。只是少数词语中出现了拼音代替字,同音别字等情况。
第四题:第6句,请你( )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很多同学填成了诚心。词语意思没有掌握,缺少在语言环境中运用的练习,却少语言的感染。
第五题:反义词连线,“紧张、慌张”与“轻松、冷静”连错,近义词的不同点没有掌握。
三)、句子天地
第六题:补充句子。第三句,因为―――所以―――,有几个同学因果关系不恰当,还有几个同学,没弄清题意,与第二句连起来填写,句子不够通顺,不够恰当。
第七题:填空。泉水流进,流过,流到,穿过,这几个词,填写的时候顺序颠倒,没有按照课文填写。课文回生较快,另外对课文中泉水经过不同地方用不同的词,哪个更恰当,没有过讨论、比较,学生印象不深,难以区分。
第八题:默写古诗,学生基本上都能把古诗从头到尾默下来。只是默写的诗中出现了不少,错字、别字、用拼音代替的字。
四)、阅读空间
出错最多的是第1小题,部分同学数句子数漏了。围绕那句话写的,只有8个同学找对,很多同学不理解总起句的意思。第4小题,有的同学漏了这道题目,没有划。还有的句子没划全,或划了描写荷花的句子。这些错误都是学生粗心,没有仔细读题造成的。2、3两题除了个别同学没有在短文中找之外,其他同学基本正确。
五)、写话展台
文章短小,没有生动具体的描写,失分较多。很多同学都只是把四幅图连起来,用几句话把事情说清楚而已,写得不生动。扣分在5分以上的有9人,他们都只是说清事情经过,只能得基本分。有三个同学较具体地展开想象,有动作,语言等描写,而且点明爱护花草树木的主题,得分较高。
三、今后教学改进建议
做完试题,学生自我感觉良好,感觉难度不大。但一拿到批改后的试卷,都
觉得很可惜,试题灵活,他们一不用心,不该丢的分也丢了。根据学生失分的种种原因,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1、重视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要加强同音字,形近字,近义词的区分与比较。
2、要加强学习困难学生基础知识的辅导,不使他们掉队。
3、对课文重点篇,重点段要加强背诵,积累。
4、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他们认真仔细地审题,清楚整齐地书写。
5、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开拓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6、加强说话写话练习,使学生在把事情写清楚基础上,更进一步,学习把话写具体,写生动。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三)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本次试卷对二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测。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试卷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而进行编写。内容覆盖了教材8个单元的所有内容,有拼音的考察,词语的理解,阅读和写作的专项检测,体现了夯实基础和培养能力并重的理念,具体表现为:重基础、重积累、重运用、重联系生活实际。
一、卷面分析
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生字词语的书写相对较好,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显得有些匮乏。在利用识字方法照样子做题和新观察、新发现这两道题表现的尤为突出,两道题的正确率仅为83%、86%。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1、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正确使用识字方法。但是,利用识字方法记生字仍然是难点,有的学生只会用,而不会灵活运用,还有的学生对于此题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因此,这道题的正确率相对而言比较低。
2、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学生只会对老师交给的任务抱着完成的态度读一读、抄一抄,至于里面的意思以及相关联的内容一片混乱,不能及时提取所需信息。例如:红红会背许多古诗。元元背着书包上学去。中“背”字的特点是(),有的学生就不会了,平时练习的内容是“背”字是个多音字,写出不同的拼音并组词,问法一变,学生就无从下手了。
通过本次试题,还反映出学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审题的能力和习惯较差。
如:《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让我懂得了(),做这个题时老师反复强调和练习,仍然有学生没按道理去写,说明学生没有看,没读懂就开始做题,如此种种,答非所问的学生不在少数。
二、存在问题
面对试题,审视学生的状况,挖掘出现如此状况的根源,教学中的纰漏在反思中暴露出来:首先,学校早已大力倡导加大课外阅读量,教师也多想办法加以实施,可是,没有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没有把阅读转变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完全是在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给的任务,没有兴趣的学习也就没有质量可言。其次,教师对阅读方法指导不到位,没有系统的阅读方法的训练,检测跟不上,阅读就会放任自流,流于形式。第三,学生读书存在盲目性,只是一味地读,一味地摘录,到用的时候又成了大海捞针,不知从何下手。可见,平时的阅读我们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说一说,没有练到实处,于是,卷面上的得分低也在意料之中。
三、对策及建议
语文的世界是广阔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势在必行,问题虽然存在很多,可喜的是我们已自上而下地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并在努力地实践中,摸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方法,我们会结合试卷上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从读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具体做法如下:
1、关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既要重知识技能传授,更注重方法的指导。避免只讲知识,或片面理解。绝不能因为关注知识而搞题海战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习题练习,结果学生的思维,情绪,学习方法没有大的变化,造成学生枯燥的、超负荷的运转,不但没有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造成更大的危害。
2、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时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并不是一味地读,要有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和策略的支持。引导学生选择、尝试合适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阅读方法具有不同的阅读效果,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引导有效的阅读方式、阅读策略是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联想、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有助于理解,在头脑中再现,有助于理解、观察,有助于学生产生感受。
篇6
从整个试卷的题型来看,学生基础知识做得不错,但在能力题上失分较多,在今后学习复习的重点上应向能力题上倾斜,多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从这次考试中我还总结出我们班的两个亮点:一是对单个题型进行了专题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考试之前我对写笔顺,组词这两个题型进行了专题训练,因为开始时有些学生的笔顺总是写不对,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字更不容易记住,通过专题训练后,学生对笔顺不再陌生,从考试的情况来看效果还是不错。还有一个题型就是组词,其实你让学生口头组词没问题,组的词也挺好,可写到纸上就不行了,因为他们不知道组词的格式,在没有训练之前很多同学把组词的格式写错。训练之后写错的情况就极少了。
再一个就是对个别的学生进行了训练。我们班的舒雅琪,她就是拼音和组词掌握得不好,我就利用空余时间对她进行了辅导,专门辅导她拼音和组词。最后收到的效果还是不错,这次考试她语文考了104分。
当然,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我们不仅要吸取成功的经验,更应该接受失败的教训,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二)
本次抽样了93份试卷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从抽样试卷总体情况来看,较满意的,抽样试卷按好、中、差三等,人评分88.95分,优秀率55.6%,及格率97.8%。从学生答卷来看,95%以上的学生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干净从这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很注意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试卷结构、
1、考察学生知识的全面性。一年级语文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知识素养,既重视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素养,又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内容大多是平时练过、做过的题型。
2、试题总的来说难易适中,但有个别题目有点偏难。一、下面的音节补充完整、二、看图读音节,照样子连一连、三、看拼音写汉字、四、比一比,再组词、五、选字填空、六、写出意思相反的词、九、按课文内容填空、这几题能使程度稍差的学生看到自己努力学习的成果,增强自己答题的自信心。七、照样子,写一写、八照样子,把下面的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这几题偏难,这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十、看图写句子。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答卷情况、
答题情况看,从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把下面的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照样子,写一写比较薄弱。以下就答卷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题:把下面的音节补充完整,学生完成的较好,失分率25%。
第二题:看图读音节,照样子连一连、学生完成的好,失分率5%。
第三题:看拼音写汉字,本题得分率98%,说明学生生字掌握的好。
第四题:比一比,再组词,本题得分率99%,说明老师平时训练组词多,学生掌握的好。
第五题:选字填空,得分率80%,说明学生对量词座、位、片、这几个词有点模糊。
第六题:写出意思相反的词得分率95%,有些学生不知道“有”的反义词是什么。
第七题:照样子,写一写,偏难。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有点超纲,多是二类字,根据大纲二类字只要求认,不要求写。
第八题:照样子,把下面的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偏难,得分率50%。对于刚接触句子的一年级学生来讲,词语不能太多排成一句话。
第九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得分率70%。大纲要求背诵的课文学生都会填,没有要求背诵的课文失分率较高,因为有二类字不会写。
第十题:看图写句子,得分率98.5%,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题意,能通顺的组织和准确的表达语言。
三、检测内容、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拼音。把音节补充完整,看拼音写汉字,看图读音节,照样子连一连。
组词。选字填空,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句子。按课文内容填空,看图写句子。
四、教学建议、
对本套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来看,我们认为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下功夫,在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重视:
1、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能够使学生把心里所想的,准确的表达出来。在加强说话引导学生的同时,逐渐让学生能够用笔把它写下来。
2、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句用本子摘抄下来。
3、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动手、思考等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三)
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的结束,从卷面上看,学生做的还是不错的,但是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成绩,特对本次测试的试卷分
析如下:
一、测试成绩分析
本班现有50人,全部参加了考试,总分46分,人平均96.96分,优秀人数50人,优秀率100%,及格人数50人,及格率100%。本次测试比较满意,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二、试题结构和特点
结构:本试卷包括五大题:第一大题开心练习,第二题日积月累第三题是句子练习,第四题是阅读天地,第五题写话练习。
特点:1、突出基础知识。从知识点上看,覆盖面广,对整学期所学过的每个知识点都有涉及。在本次测试题中大部分来自于课本的原题或课本原题的改造。
3、体现知识综合。
三、典型错例分析:
1、错误率最高的是第三题连词成句,有的是顺序颠倒,有的没写标点符号,有的丢字少字。
2、第五题写话练习,学生有的开头没有写是哪一天?有的叙述不完整,十分较多。
3、其余错误都由于学生粗心所致。
三、反思与对策
1、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引起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加强易错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汉语拼音还是在识字、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字词产生混淆。在平常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在对比中自己辨析、掌握。
3、注重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型,如图文题,短文阅读题,及综合运用的题型。这些题大多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阅读来解决。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薄弱,原因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不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4、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从本次试卷成绩看,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5、在写话方面,坚持每天写日记,为写作打基础,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
总之,本次对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比较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四、今后改进教学策略
1、更加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
篇7
这次语文试卷依据小学语文程标准,紧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检测的内容全面,难易也适度,重视积累运用、阅读,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掌握情况。试题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试卷结构
试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积累与运用,包括看拼音写词语;查字典填空、四字词语分类、古诗文默写、句子排列、仿写句子等;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第三部分是作文。从总体情况上看,题量适当、灵活性强,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广。全卷题型多样,内容丰富,重视阅读、概括总结、表达交流和习作等语文综合能力的测试。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卷面和答题情况来看,全班大部分学生卷面书写工整、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和答题习惯,不乏有极个别学生书写潦草,态度不端正。
(一)积累与运用
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一类字的记忆,二类字的认读,成语的积累与运用,语文综合知识、古诗文的默写、句子排列、仿写句子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这部分总为36分。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出错主要表现以下几点:后进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查字典填空错误率高,古诗文的默写有错别字。
(二)阅读与理解
阅读分内阅读和外阅读两部分,虽本学期注重此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养成细读多思的好习惯,这部分学生说明性文章知识点掌握不全面,失分较严重。
(三)作文
此次作文题目是:给表妹的一封回信
本次作文要求学生以书信的形式推荐一本书,大分学生写的内容还可以,后进生的作文还需加强多练习。细细翻阅,发现大部分学生语言表达不够精炼,书信的格式掌握不牢固,今后习作指导一定要注意。
四、今后努力方向
1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读题、审题、答题的能力。
篇8
本次五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全乡参加考试人数为人,实考人数为人,及格率为%,均分为,最高分是分,最低分是分。
二、试卷特点
这次的语文试卷分五大块:能拼会写、遣词造句、文海拾贝、阅读理解和妙笔生花。试题突出了第三学段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试卷题型灵活多样,富有新意,处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既重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又加强了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关注学生的态度与情感,使考试本身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1、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试题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基础知识主要从字词句段、成语、古诗、名言警句、名篇等方面命题,基本技能则是从写字、字词理解,文章感悟等方面考查,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很好地涵盖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点,因此能客观准确地检测出学生的语文能力。
2、强调了语言的积累
学生充分积累语言,能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打好语言基础。在第二大题“我能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按要求写句子”这些考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阅读重态度与情感考查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强的基础课程,它要求学生以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收获,本次检测在阅读命题上就突现了这一点。阅读材料考题课内外有机结合,主要检阅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关于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4、习作重生活性与开放性
语文来自于生活,语文的学习最终服务与生活,本次习作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感可发,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写作水平,体现新课程作文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三、试卷逐题存在情况
1、第一题“能拼会写”是考察字词和拼音。出现的问题有:少数考生失分较多;多数考生书写不认真,错别字多。如:(1)我是出色的调音师(用“--”标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许多同学把“友谊”的“谊”标成了二声,把“威风凛凛”的“凛”标成了后鼻音。(2)我是小小书法家(根据拼音填入词语),一大部分学生把“香港”写成了“乡港”,“脸庞”写成了“脸盆”“榜样”写成了“傍样”“膀样”等。
2、第二题“遣词造句”,(1)我会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许多学生不按要求解释加点的字而是解释词语的意思。(2按要求写句子,错的类型五花八门。句子写的不具体;胡编乱造诗句;歇后语使用不当且有错字;仿写句子找不准句子特点等。
3、第三题“文海拾贝”其实是根据所学的课文填空。大多数考生做的很好。只有少数题目少数考生存在较大问题。(1)一曲高歌一樽酒。好多学生答不上。(2)填写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许多同学没按要求写,写的是关于刻苦勤奋方面的。(3)所填的空中错别字很多,如:“迁”写成了“忏”;还有许多学生写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字。
4、第四题“阅读理解”,第一个课内阅读题大部分学生做得好,只有少数考生不认真读题目要求,没有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写哪里的美丽景色。第二个阅读题错的原因是回答欠完整,表达不清楚,还有的学生审题欠仔细。如:(1)给第一自然段分层次,大部分学生只能分对第一层;(1)云的名称能找到,云的特点概括得不对;(1)要求写出文中使用最突出的说明方法,80%的同学做不对。许多学生分不清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把“打比方”写成了“比喻”。还有就是根本不知道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4、第五题“妙笔生花”,作文题目为半命题:我得到了。要求(1)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2)选择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层次清楚;(3)400字左右。由于命题宽泛、开放,所有学生都能较好地补充题目。存在主要问题是(1)一部分学生写两件事情或写许多件事情,中心不突出,层次不清楚。(2)在叙述事情的时候,所写事例不新颖,写得也不够具体,语句较平淡且不通顺。(3)书面不整洁,涂改勾画,字迹潦草。
四、今后努力方向
1、重视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而且能引起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养成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阅卷中发现,学生用圆珠笔书写涂改现象,卷面不够整洁。这说明学生具有粗心马虎的不良习惯,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将写字训练落到实处。
2、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再三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深入语言材料,理解作品内涵。阅卷中发现,虽然有部分学生能有个性、有创意地答题,但仍有不少学生显得知识匮乏,缺乏理解,生搬硬套,肤浅搪塞,反映出他们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仅限于课本,仅限于教师,缺乏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获取语文知识的心态与欲望。因此,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有针对性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从听、说、读、写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重视作文教学的革新
篇9
一、试题中“概括分析”的考查情况
1.“文言文阅读”第6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皇上并未因此发怒。
B.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大官们都很畏惧他。
C、D(略)
其实这里已经明确标注了考查的能力要点:“原文有关内容”主要针对人物和事件;四个选项表述一般是先概括说明,再做具体分析;设题“陷阱”一般在“分析”部分;错误设置一般在关键词语的理解有误或者人、事、时间、地点、官职等配合不当。
2.古代诗歌阅读第9题: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这道题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概括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如果有人被“突出”,则肯定有人在衬托,在跟他做对比,所以本题的手法很容易找出来。
其实,古代诗歌鉴赏,无论是内容鉴赏还是手法鉴赏,解题时都要用到“概括和分析”。鉴赏思想感情,需要先高度概括“何种感情”(包括内容和感情基调),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鉴赏景物意象,同样先概括画面――“什么样的什么图”,再结合诗句具体描述景物。鉴赏表现手法,更需要先找出手法术语,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2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从(1)、(2)、(3)题看出,实用类文本中的设问,都包含了“先概括后分析”的解题思路:答题时一般要先归纳分类、找出角度,并提炼概括,然后整合文本中的有关信息。
4.“作文”第21题
今年本卷的作文题将思辨的核心回归语文课堂,探讨传承民族文化的方法路径,蕴含深刻的文化自觉意识,要求我们辩证地分析问题,从所给材料中纵深切入比较分析“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三种培养语文素养的途径,并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个题目要求分析论证一针见血,富有思辨的深度和广度。这其实将概括和分析的考查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在平时作文训练中,学生经常使用的论据分析,其实就是一种概括分析。一般段首句用简练准确的语句亮明观点,然后使用材料分析证明。
二、概括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这种概括分析的思维其实就是先总后分(或者先分后总)的思维方式。概括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把所读所听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从现象中揭示本质,能把具体形象抽象化的能力。分析就是用材料证明观点,在叙述议论中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深入挖掘概括分析这一语文学科思想,理清头绪,将有助于我们提高认识,以清晰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概括和分析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尤其重要,它能使阅读者更精准地把握写作者所写的内容,能更快、更准地找到作者的写作思路,能更好地透过现象而看到本质,进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在信息社会中,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能使信息的表达和传递做到快速、扼要、准确。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概括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概括分析能力的培养
培根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呢?
(一)概括方法培养
1.抽象概括能力。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是以可感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在阅读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记叙性文本,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议论性文本,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
2.归纳概括能力。将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了规范系统的知识结构。如把分散在各篇课文和各项语文训练中的语文知识系统化、概括化,比较归类、系统联系、异中求同。例如散文结构,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
(二)建构基本模式
适度回归概括“段意”等传统教学方法,训练概括能力。如在对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的过程中,其实是让学生明了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这样能更准确、更好地把握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而段意的概括则可以直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
1.记叙性材料。(1)概括句的基本框架:主要人物在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主要的事(或话);(2)尽量撮取文中的语言(句子或词语);(3)如果是由几个材料构成的。
2.说明性材料。一般是由说明的对象+某方面的特征构成。
篇10
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学生在看拼音写词语、换偏旁再组词、 选词填空、、按课文内容填空等题,失分少,只有个别学生字词掌握不牢,出现错字现象,如:神州的“神”字多加了一点,可见字词应该常抓不懈。按课文内容填空题,个别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平时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背书草草了事,读书不动脑,生字记不牢。导致失分。
课外阅读则不容乐观,学生明显的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积累匮乏,这在阅读的第2小题和第3题,学生答题出现混乱。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如:2、这个娃娃长什么样?用“”线画出娃娃长相的句子,3、用 “—— ”画出写娃娃穿着的句子。有许多学生应该画横线就错画成波浪线。失分比较严重。这就证明学生做题太粗心,没有养成细心审题的习惯,学生理解能力较差,有待今后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自己读题、细心审题,认真答题的习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1、学生日常读书量小,积累的词语匮乏;2、教师引导不够,指导不到位。学生读书不得法,不少学生没有正确的读书态度。3、机械阅读,缺乏思考。
看图写话,学生得分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学生没能够看明白图画内容,这与试题的印刷有一定的关系。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有的学生的文章中人物混乱,有的写的太笼统,不够具体。个别学生字迹潦草,缺标点,错别字较多。还有一些学生没写完。
三 、整改措施
针对本次学生答题所暴露出的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个别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极个别学生做题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作业,多读,多写,多说,多练。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字,词,句,让学生掌握牢固,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阶段检测。以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抓好课堂教学,落实学生课堂的学习,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严格过关,每个学生都要会背,都要会写。
3、要多进行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多多进行小练笔,让学生积累语言,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方面,引导教育学生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丰富课外阅读。语文学习在于积累,要求学生积累名言,谚语,成语,背诵古诗,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1
新课改后,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中新增了实用类文本阅读题,2012-2015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全部是人物传记,试题包括1道客观题、3道主观论述题,其中客观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全文的整体感知能力,主观论述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全文的探究能力。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题,《考试大纲》中的要求包括:分析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与人生价值;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公用;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构成要素以及思想内容;准确、全面的解读文本,并筛选与整合信息;了解科普文章、报告、新闻以及传记的表现手法与基本特征。同时,《考试大纲》还将阅读能力划分为探究、鉴赏评价以及分析综合三个层级。
2.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2012年新课标颁布以前,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是必考题型,新课标颁布以后,散文题的设置主要针对学生对文本主题及文章内容的把握等方面进行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通常设置4-6道主观题,主要对学生对文章结构、文中句子以及词语的理解能力进行考查。2012年新课改之后,文学类文本题材转变成小说,采用主管论述题和客观题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增加了开放性论述题,分数由原来的22分提升至25分。同样,《考试大纲》将阅读能力划分为探究、鉴赏评价以及分析综合三个层次。
3.论述类文本阅读题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和新高考大纲的颁布,论述类文本阅读逐渐从自然科学论述类向人文科学领域发展,并且论述类文本在高考试卷中通常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分值相对较低,只有9分。《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范围,包括分析综合能力与理解能力。
二、基于高考试卷分析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1.转变观念,创新模式
新课标规定“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将流行理念与传统思维相融合”。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之后高考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的类型和变化趋势,不断地对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于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类型,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教材文本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内容进行扩展,重点采用启发式教学,为学生的思考预留充足的时间。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尊重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的整体性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精读,这样能够准确的把握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防止出现过分强调整体阅读而出现大而化之的弊端。语文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自己归纳和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作答,同时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相互交流阅读心得,这样能够准确的把握教学方向。重视对学生阅读意识以及阅读心理的培育,同时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学生基础、阅读能力以及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和策略进行教学,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以便于实现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篇12
试题主要从字词句段、名言古诗等方面命题,基本技能则是从字词理解,文章感悟等方面考查,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很好地涵盖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点,因此能客观准确地检测出学生的语文能力。
2、强调了语言的积累
学生充分积累语言,能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打好语言基础。在第八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阅读重态度与情感考查
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强的基础课程,它要求学生以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收获,本次检测在阅读的第5小题就突现了这一点。例:“我看到这美丽的蜻蜓,有什么想法?”此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是学生能想到的合乎情理的说法都能得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孩子们在答题的过程中,感觉到语文无处不在,语文如此可爱。
4、写话重生活性
语文来自于生活,语文的学习最终服务于生活。本次看图写话选材接近孩子们的生活,并且以关爱母亲为主要内容,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孝敬父母的教育。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学生在看拼音写词语、给多音字选音、形近字组词、填反义词、按课文内容填空等题,失分少,只有个别学生字词掌握不牢,出现错字现象,如:环绕的“绕”字多加了一点,辉煌的“煌”字写成了凤凰的凰等。可见字词应该常抓不懈。按课文内容填空的第5题个别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平时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师在此方面的引导不够,学生背书草草了事,尤其是对于本次选的课文,正好所填词语都是表示颜色的词,个别学生词语先后位置不对,导致失分。
而课外积累则不容乐观,学生明显的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积累匮乏,这在我会阅读的第1小题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如: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使句子生动。只有一半的学生能理解题义,填入合适的词语,部分学生填的就不是词语,也不会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填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1、学生日常读书量小,积累的词语匮乏;2、教师引导不够,指导不到位。学生读书不得法,不少学生没有正确的读书态度。每次给时间让学生读书,许多同学只是愿意看,而不愿放声去读,注意力不集中,对读书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3、机械阅读,缺乏思考。
看图写话,学生得分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学生没能够看明白图画内容,这与试题的印刷有一定的关系。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有的学生的文章中人物混乱,有的写的太笼统,不够具体。个别学生字迹潦草,缺标点,错别字较多。还有两个学生没写完。
三 、整改措施:
针对本次学生答题所暴露出的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个别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极个别学生做题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作业,多读,多写,多说,多练。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字,词,句,让学生掌握牢固,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的阶段检测。以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抓好课堂教学,落实学生课堂的学习,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严格过关,每个学生都要会背,都要会写。
3、要多进行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多多进行小练笔,让学生积累语言,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3
(一)词语辨析
词语辨析“传统”与“现代”混搭考查,选项显得更简洁、灵活;从文本角度看,材料书面色彩浓厚;而考察也兼顾双音节词语与成语,并且侧重现代汉语词汇。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摇?摇 ?摇。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摇?摇 ?摇: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摇?摇 ?摇的点睛之笔。
A.用心?摇?摇别树一帜?摇?摇浑成
B.匠心?摇?摇别树一帜?摇?摇饱满
C.匠心?摇?摇别有洞天?摇?摇浑成
D.用心?摇?摇别有洞天?摇?摇饱满
“词语+成语”题型加大了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难度,由原来单纯对成语的考查,增加了对词语运用能力的考查,增加对词语和成语的背诵量。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口头和书面表达特别是写作中要正确运用词语和成语,注意辨析相近词语成语的细微区别。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熟练诵读、扎实积累并深入理解论述类文本的优秀选文。
(二)诗歌联句
第2题考查了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样的题目今年考来更像是一种偶然,明年再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给出一句诗,“墙头雨细垂纤草”,要求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找出与其对仗工整的一项。
“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古代的骈文、诗词、对联对对仗这种修辞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中古时诗歌格律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对仗。对仗又称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墙头雨细垂纤草”,这句诗为唐末诗人张槟的《夏日题老将林亭》的颔联,此诗正因这两句对仗工整、意境清新而饮誉诗坛。这道题题干要求考生主要考虑的知识点是有关“对仗”的知识,涉及到词语的词性、短语的结构以及音韵平仄等相关知识。近些年江苏的中学语文教材忽略了汉语语法的有关知识的讲解,今年对仗知识的考查也许是给我们语文老师和考生一个暗示或提醒:要关注语法知识。语法是语言的基本法则,只有熟练的把握语法基本知识才能使语言条理清楚、表意明确。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孕育了灿烂丰富的文化,诗词曲赋、对联更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珍珠。如何弘扬和更好地发展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类文化遗产,普及诗词曲赋、对联的有关基础知识是一条必不可少的路径。
(三)语言得体
第3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得体能力。对交际用语的考查,从2004年至2013年,江苏高考是没有涉及的,此题的出现,出人意料。这是命题者一种文化复古理想的表达。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以及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地语句来表情达意。语言表达得体是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
(2)语言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
(3)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
(4)语言表达有分寸感。
语言得体考查的内容包括请柬、广告词、贺卡,建议、欢迎词、留言、便条、赞赏语、邀请语等。重点考查谦敬语,还包括全方位与语言运用的连贯简明。这类题型更注重学生生活知识的积累,与社会参与意识的培养。使语文的学习与考生生活的结合更紧密了。
(四)表达连贯
第4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是十几年前的旧题型。这样的经典题型重出江湖,也许是针对学生在具体的写作时出现的表述不清、逻辑思维混乱、前后矛盾等问题,想在阅读和写作上对学生有所启示。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摇?摇?摇?摇?摇?摇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连贯,是指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思路清楚、中心突出。这类考题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主要题型有三种:1.排列句序;2.复位补充;3.句式选用。今年江苏省考的是排列语序。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更多关注重视诸如《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一类的文章。而这些抒情类文章不但文学色彩浓厚,而且也能给同学开拓一种写作的领域,帮助同学在写作的文体上对记叙文与议论文的突围。
(五)漫画寓意
第5题考查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漫画在2012年考过,今年再次考查,但考查形式和以前有所不同,题型改为选择,这种图文转换题是江苏卷的首创,体现命题者的良苦用心。
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所提供漫画材料很抽象,专业性更强。曾经在一本知名杂志的某期出现过,这就要求考生要拓展阅读视野,广泛涉猎各类知识以及各类有益书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名家的漫画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指导。
二、反思
过去很多年,江苏各地各校的语文教学对语知部分的侧重点大多落在字音字形方面,很多学校的早读单就是由四道题构成:字音、字形、成语、病句。2014年高考试卷无疑把以往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三复习置于一个尴尬的处境。2014年江苏卷命题组的核心人物骆冬青教授说,“延续多年的语知部分的字音字形,虽然只有6分,却占用了高考语文复习30%的时间,我们坚决去掉了这两道题,以后也绝对不会再出现。这就是一个导向,高考应着眼于考查能力,而不是单个的知识点,死记硬背的东西。”
三、建议
1.早读单要与时俱进,形式要多变,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素养,可以直接拿出经典片段让学生概括、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