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朱自清春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发现问题后,我决定对原教案做修改。修改的基本思想是从批判性思维出发,深度解读,重构对文本的理解。
原处理
(一)“颇不宁静”
【依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二)暂时解脱
【依据】“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且受用”为“姑且享用”之意,“享用”的姿态证明作者暂时摆脱了内心的“不宁静”。
(三)最终无法摆脱“不宁静”
【依据1】“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此处流露出寥落寂寞的情怀,可见“不宁静”重返内心。
【依据2】“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将采莲那份“热闹”“风流”“有趣”视为“福”,可见对其向往;“现在早已无福消受”则流露出对现实的淡淡不满和此时的孤寂感。是“不宁静”重返的又一明证。
现设计
(一)“颇不宁静”
【直接依据】文中议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问题:从文本看,“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一种现实(“白天”)中“不自由”的感觉,言、行甚至思想都被约束着。白天里有“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不得不想的问题,现在,“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间接依据】“幽僻”“寂寞”、略显“阴森森”的小煤屑路“很好”。
步骤:
1. 夜晚小煤屑路的特点:“幽僻”,“寂寞”,略显“阴森森”(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2. 作者为什么会认为这样一条“幽僻”“寂寞”、略显“阴森森”的煤屑小路“很好”?
原因:
(1)“幽僻”“寂寞”的路与他此时“颇不宁静”的内心相谐。
(2)路的“幽僻”“寂寞”正可使他获得“独处”的机会,从而获得无人约束的“做”“说”的自由。
【结论】
朱自清内心确有因“白天”中的“不自由”而带来的“颇不宁静”,这种苦恼既体现在文中的直抒胸臆里,也体现在他对“小煤屑路”的认可上。正因为现实中的这份苦恼,所以他需要“独处”,需要没有不自由感的“另一世界”。
(二)暂时解脱
【直接依据】文中议论:“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间接依据】荷塘月色呈现的意境特征。
步骤:
1. 把握文中两个主要意象——荷与月的形象特点。
荷
(1)风姿优雅
【依据1】“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
将荷叶细杆、叶面圆而铺展的形象喻为“亭亭的的裙”,让人联想起芭蕾的曼妙优雅。
【依据2】“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叶子的“更见风致”是因为水的流动带动荷叶摇摆,这使叶子摇曳生姿,款款动人。这一笔很是精彩,水“脉脉”含情,叶不负“恩泽”,更为美好动人。
(2)娇美清丽
【依据1】“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袅娜”写出了开放的荷花柔软妩媚的姿态;“羞涩”表现了含苞欲放的荷花少女般的娇美。
【依据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和“星星”均为发光之物,“刚出浴的美人”皮肤细腻润泽,博喻刻画了月光照耀下,荷花的花骨朵和盛开的荷花色泽莹润的特点,使月下荷花的形象分外清丽脱俗。
(3)朦胧淡雅
【依据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香”是“清香”;量为“缕缕”而非“阵阵”;其美妙又如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歌声,若有若无,让人欲罢不能。作者笔下的荷香无疑是淡雅宜人的。
【依据2】“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月色赋予了花、叶朦胧的美,呈现出梦幻般的特征。
小结:
在作者笔下,荷这一意象具有风姿优雅、娇美清丽、朦胧淡雅的特点。
月
(1)幽静恬美
【依据】“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写出了月光的清澈和流动感,而“静静地”又将这种“动”置于绝无声响之下,此时动而无声的清澈月色呈现出的是一种静谧的幽美。
(2)柔和朦胧
【依据】“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朗照”则过于明亮;有云,但又用“淡淡”和“满月”去中和,这使月色在分寸上“恰是到了好处”,柔和朦胧,如“小睡”般“别有风味”。
(3)优美和谐
【依据】“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以小提琴名曲富有变化而又和谐优美的旋律喻因为月色的“不均匀”而带来的光影之优美和谐。
小结:
在作者笔下,月这一意象具有幽静恬美、柔和朦胧、和谐优美的特点。
2. 结合意象特点把握荷塘月色的意境
问题:文中荷和月这两个主要意象共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意象 荷—— 风姿优雅娇美清丽朦胧淡雅
月—— 幽静恬美柔和朦胧和谐优美
幽美、恬静、朦胧、柔和的意境
3. 通过意境把握作者的情感
问题:由荷塘月色幽美、恬静、朦胧、柔和的意境特征,可知作者当时什么样的心境?
——文中的景、情关系可理解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从荷、月的意象特点及它们共同营造的意境看,作者当时的内心应该是宁静、平和、喜悦的,只是这喜悦和景的柔和朦胧一样,是“淡淡的”,但“颇不宁静”毕竟是远逝了。
【依据】
王国维先生云:“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在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已非纯粹的自然之景,而是“着我之色彩”的景,所以,荷塘月色的“色彩”便是作者情感的“色彩”,景与情应该是交融统一的。
意象是表意的物象,是主观之象;意境是境界和情调,是抽象的氛围。袁行需先生曾简明地闸释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由此可见,依据对意象、意境的体味来把握作者的情感是可靠的,两者是相融相谐的关系。
【结论】
荷塘边、月色下的朱自清在自然美景中的确得到了暂时的解脱,收获了“淡淡的喜悦”。他“受用”着“无边的荷香月色”,暂时逃离了那个让他“颇不宁静”的现实世界。
(三)最终无法摆脱“不宁静”
【直接依据1】文中议论:“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荷塘月色的世界是一个静谧优美的世界,我“受用”着那份安静及和谐;现实世界是喧嚣的“热闹”,但这个世界里的“我”拥有的只是“什么也没有”的寥落寂寞的情怀。
【直接依据2】文中议论:“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无福消受”既因为年龄早已不是“妖童媛女”的年龄,更因为在动荡不安的现实世界里,早已找不到这样的嬉游之所。
【间接依据1】“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阴阴”与“一团烟雾”虽也表“朦胧”之意,但用词不再具有先前的美感,带给人更多的是昏暗的感觉。可见随着作者逐渐离开荷塘的步伐,回望中的荷塘之景也在作者心中、笔下生出了变化。
【间接依据2】“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隐约的远山应是美的,但“只有些大意罢了”却表达了“不足感”。梦的世界里有的是“月光”,现实世界里有的是“灯光”,与其说是灯光“没精打采”,不如说是走向现实世界里的朱自清变得“没精打采”了。
【间接依据3】“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美少年、美少女、美酒、美景,“恐”的是花“沾裳”,“畏”的是水湿裙。不得不说,《采莲赋》所描写的场景充满了风流热闹的暧昧色彩,这里没有成人的烦恼,只有少年、少女之间涌动的情意。这个世界和荷塘月色一样,也是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世界”,是作者可望而不可即的梦的世界。
【间接依据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对比之前“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中对流水“脉脉”的赞意,此时却变成了直截了当的“是不行的”,情感的变化已是再明显不过了。
【结论】
随着回家的步伐,朱自清离那个曾带给他淡淡的喜悦和短暂的超脱的梦幻荷塘越来越远,“不宁静”重回心头,沮丧、怅惘、寂寞、叹息成了他内心的主旋律。这种情感又附着在景物上,于是,目光所及(树色、远山、灯光),耳朵所闻(蝉声、蛙声)与心中所想(采莲的世界)都被这种情绪影响,他又成了现实世界中一个“不自由”的人。
反思
此次教案的修改,我的立足点是运用批判性思维解决作者情感的把握问题。
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Robert· Ennis)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基于这种思维特征的批判性阅读的三个基本特点是:质疑、思辨、建构。
按照这种思维的要求,我不得不问自己几个问题:
(1)既是写“荷塘月色”,为什么要花一个段落写那条小煤屑路?这条路和朱自清内心的“颇不宁静”有关联吗?
(2)何以见得他在荷塘月色中获得了暂时的超脱,仅仅凭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3)又凭什么说他最终无法摆脱“不宁静”?仅凭“蝉声”“蛙声”和“无福消受”这两处单薄的议论吗?
当我做这样的思考的时候,我发现,将文本中的景与情割裂分析是完全不恰当的,因为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藉文中占据主要篇幅的景物描写找到答案。
批判性阅读中的“质疑”指向的是是否“决定相信什么”,就《荷塘月色》而言,就是——我是否该相信作者的情感如他所说的那样。质疑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发现缺陷,也包括寻求理由以确保结论的正确性。因此,批判性思维既是否定性的,也是建设性的。现在的设计绕了一个大弯,但最终有力地证明“他的情感变化的确是这样的”,虽然结论和原处理一样,但是中间过程却大相径庭。对景物描写的分析和作者情感被有机联系起来;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被呈现出来;而作为诗人的朱自清的散文,其诗化色彩也逐渐被清晰化。
批判性阅读中的“思辨”指向的是“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就是运用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结合合理的想象、联想,对问题进行富有逻辑性的缜密分析和推断,这个逻辑思考过程在现设计中通过“直接依据”和“间接依据”被清晰地呈现出来。
篇2
面对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城市名校,许多农村学校的设备就显得捉襟见肘。目前,城市名校的老师写的教案,只适合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的学校,适合那些经过严格选拔的学生接受。比如讲朱自清的《春》,先提问学生写春的诗句,然后再出示这些诗。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的学校,用幻灯片或电脑在屏幕上一放就出来了。既省时,又形象,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果在农村设备差的学校,用粉笔在黑板上写要多少时间?另外,在农村学校的学生发言又不是那么积极,一下也总结不出这么多诗句。这就是人的智能差异大小和学校有无先进设备的区别。因此,必须结合学生的适应能力,写出适合学生的教案,然后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相反,在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哪怕是特级教师,面对农村的许多学校,如果不对学生调查研究,就用在名校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不一定听你的。违背教育规律,就不会取得好的成绩。
二、家长与学校的配合不如城里的学校
在城市,除了办学条件比农村好,家长与学校的配合也比农村好,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大多付诸行动,请家教,监督学生学习等等也很普遍。
在农村学校,许多家长只注意孩子的温饱问题,经济情况不景气的,连温饱都难维持,虽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可又顾之不及,他们只是让孩子混一个初中文凭就外出打工挣钱。这样的学生看到前途渺茫,对学习也就没了信心。有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长,不知正确的教育方法,只知奔一份大家业供孩子享受就行,这样的学生压根就不愿意刻苦学习。
种种原因,在教育方面也就拉开了城乡之间的距离。
三、改变农村的教育条件是有希望的
并非说在条件差的农村学校学生的总体成绩就差,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来了。许多贫困和不贫困的学生都有胸怀大志和素质好的,通过发奋是会取得好成绩的。
篇3
下节就是语文课了,可是还没有什么奇思妙想。这时同事的手机响了,优美的铃声让我突发奇想:何不把音乐带进课堂,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语文、品味语文。赶紧在网上下载了我最喜欢的轻音乐《高山流水》,当我刚把下好的音乐存进U盘,下课铃声响了。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课上,在缓缓的、优美的旋律声中,我大声尽情的朗读课文,把对焕发勃勃生机春天的向往和喜爱融入声音。朗读结束了,孩子们都还意犹未尽。看得出来,孩子们听得很用心,很入神。我的预期目的达到了,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一半。心中不免一阵窃喜。
接下来,我按预期的教学设计,准备用“讲述法”去赏析美文,逐段逐句地分析那优美的语句和意境,因为我怕孩子们对这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分析不到位、赏析不深入。
我先让孩子们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从第一自然段中读出了什么?孩子们踊跃发言,有的说读出了期盼,有的说读出了向往。有一位平时不太爱发言的男生王文涛站起来说:“我读出了春天百花竞相开放的热闹。”很显然,他没有听清我的问题,早已读到了第四自然段。孩子们马上开始反驳他,说老师让读第一自然段。
王文涛惊恐的偷瞄了我一眼就赶紧把头埋的低低的,我知道他在等我的最后裁决。虽然他的回答有点文不对题,但是他对文章的理解很有见地,我生怕自己有任何不屑的表现,会伤害到他的自尊心,就赶紧夸他的语言富有表现力。我鼓励的眼神和话语让王文涛坐下时自信的抬起了头。
我灵机一动,何不顺水推舟,让孩子们自己赏析文章,喜欢哪一段就分析哪一段,等他们分析不到位时,我再画龙点睛,让文本解读更深刻。当我把任务布置下去时,孩子们甭提有多高兴了。他们兴奋认真的读着课文中的每一句,为分析哪段而争论的面红耳赤。看到孩子们的激烈讨论,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将这个生动精彩的场面扼杀在摇篮中。
讨论结束后,孩子们高举的手臂犹如雨后春笋般让人目不暇接。我只好让他们按着小组的顺序依次发言。有的说“钻”字用得好,写出了小草的那种挤劲儿,表现了小草的勃勃生机和顽强生命力;有的说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句新颖贴切,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轮到王文涛所在的小组发言时,他抢先站起来说:“我眼里的春天就是小草萌发、百花齐绽;就是春风拂面、细雨蒙蒙;就是万物复苏、群鸟争鸣。”他的回答赢来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我明白,王文涛此后一定会积极发言并爱上语文的。
由于开放教学氛围的营造,孩子们敢于去想,去说,去发现,去感悟。他们很快就领悟到了朱自清先生这篇美文传递出的情感,并且对于“春”,也有了一番自己深刻的体会与感受。事实上,在这节课里,我也被学生活跃的思维所感染,我们师生双方互相启发着、影响着、促进着,所以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原先预设的点睛之笔根本就无用武之地,很感谢孩子们在课堂上生成的精彩所带给我的感动。
下课的铃声骤然响起。看看我的教案,还有两个环节的任务没能完成。但看着孩子们仍在意犹未尽地谈着上课的情形,我还是释然了。
篇4
这个案例,很好阐释“角色转换”。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能做教材的宣讲人练习题答案的裁判人,而要成为学生心理活动的关注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参谋人,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置上,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二、哪些方面需要角色转换,怎么转换
1.学生靠自己的能力能学会的。例如,语文课生字词掌握积累,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阅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等方面,这些学生可以通过工具书、资料书,自己查找并掌握,通过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理解文章大意。学生能自学成功的,老师就不用翻教参,抄教案地做苦力,老师需要做的是督促,给他们展示的舞台,让他们感受到做学习上的小主人能够带来的快乐。
2.学生之间合作能完成的。例如,课文赏析批注,学生们讨论交流中迸发的闪光点,冒出来的共同疑问。学生合作的环节,就需要老师有力的组织,积极地参与,鼓励中等生,感染后进生,关注优等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高涨的课堂环境,让孩子们在学海中破浪前行。
3.复习课、自习课,能力强的学生能胜任“老师”的。我的课堂,经常是我坐在下面,学生站在讲台上面。例如基础训练处理,单元小结复习,课外阅读心得交流等,这些课让学生讲,效果特别好。我培养的“小老师”们,一个个七十二般武艺样样精通,老师喜爱,学生崇拜。榜样的力量不可小觑,语文课堂上,学生们谁都希望能上讲台,哪怕只是读书、背诵、纠正学生演板的小错误……
上述情况,只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经验总结。其实,“角色转换”不仅仅指某一堂课上,某一个问题上,学生当一次老师,老师当一次学生就可以了。“角色抓换”就是重视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强调老师引导、组织的作用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彻底改变之前老师是统领,学生是兵,师命如军令的思想,才会把“角色转换”有效贯穿到每一堂课。
三、角色转换能带来什么
教师角色转换的思想一旦渗入到日常教学的方方面面,给教师本身也能带来巨大的转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常和学生一起完成作业――描述梦想的小作文,查找某个大作家的背景资料等。学生也经常帮我批改作业,同学的作文在他们眼中别有洞天。
学校里,有些老师日日夜夜地呵护学生,早中晚一次不落地进班督促学生,似乎一会不进教室,学生就会捅出娄子。校领导也喜欢这样的教师,兢兢业业、不偷懒、不懈怠。个人认为:保姆型的老师早该淘汰了,教育是脑力劳动,不是体力劳动,我们培养的是人,能独立思考,有独特个性的人,不是花花草草,修理成啥样就是啥样。
四、角色转换的误区
师生角色转换,绝对不是老师大放手,“放羊式”的管理、教学。认为师生互动就是简单的课堂提问和讨论,只要教师少说话,多提问,教师的话让学生说出来就是转换了教师的角色。认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就是随意地让学生讨论,说什么都可以,对学生的学习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把教师放在附属于学生的地位,让“教”围着“学”转,学生想学什么就教什么,让学生选择学什么和如何学等,这都是有失偏颇的。
篇5
精心的课堂预设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关键,当然也会为动态生成保驾护航――保证生成的合情、合理、有效,不至于形散神也散。可是再精心的预设也决定不了课堂的生成。课堂教学讲究预设,更讲究课堂的动态生成。我们对课堂教学案进行优化,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的需求和动态课堂的生成过程,给课堂上的不确定因素留有一定的空间,为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真正活化课堂留余地,同时也为学生灵活发挥留有空间。预设是教师面对教材、面对学生应考虑的两重问题。学什么与怎样学这是一个辩证性的双重质疑,也我们对动态生成课堂最有效的基本定位,也是我们要达到的教学基本规划。预设既包含了教学理念及在理念引领下的具体教学的操作层面,它也具有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动学习并有机整合学习目标的“理想意图”和操作思想。它是教师走进课堂、走上讲台之前的必修课。以往的教案、教学设计大都注重教学方法、方式,往往忽视对学习内容的再加工和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及学生学习情感的忽略。重教案而轻视我们的教学对象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教师一般只是依据教材呈现的次序和方式展开学习内容,而全然不顾学生的反应、“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不在少数,因此课堂也就缺失了应有的生命活力。 这也是我们生发新型动态课堂所面临的困境,任务艰巨,却也迫在眉睫。
新课标下的预设,这是教师生发新型动态课堂的第一步。新的课程,新的教学目标下的课堂预设首先要求构建一个“学习主题”,应该思考怎样合理组合学习内容,使内容与目标一致;应该思考运用哪些学习策略,使效益与方法一致,从而有效地达成目标与掌握学习方法相一致。教师更应该思考学生对学习内容会有臬的体验和情感。在预设过程中,教师从传统的线型设计(关注“教师怎样教”的设计),再转到了新理念下的框架设计(关注“学生怎样学”的设计)上,即从“以教定学”转到“以学定教”这一新理念上来。但是在具体的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心里背着新课标,手中还是那张旧船票。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关注课堂的生成教学,即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
第二步,新课标强调课堂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景(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它不仅要看教师“教”的怎样,更要看学生“学”得怎样,甚至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来看教师是怎样教的。作为动态的课堂,还会出现一些我们很难估计到的情况,这就是生成性;很多时候,这些难以预料的生成性情况,会决定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在预设时要注意根据学情,即学生可能出现的课堂反应等实际情形,设计具有一定弹性的教案,来响应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如我们上《夜宿山寺》这一课,初读、再读、三读课文后,教师请学生说说诗句中写了哪些事物,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兴趣的可以进行小组交流。但教师很快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参加小组交流,而是饶有兴趣地在画画,并发现其中一幅有问题的画,那是一张画有星星、月亮和一座倾斜的厉害的高楼。教师默许并支持了这一学习方式,并请学生对那幅画作出评价,学生很快纠正了错误,从而让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诗句中“危”字的正确解释不是“危险”而是“高”。 在课后我们可以反思: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不再死抱“预设”,而及时关注到了课堂的“生成”。
第三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中的独特的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不再视知识为确定的独立于认知者的一个目标,而是视其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探索这三大学习方式具体有效的操作方法。这些方法不单来自教师的实践和创造,更应该关注学习者自身的实践和创造,教师需要敏锐地捕捉和推广这类具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的“生成”。为生成留空间的弹性化预设,要着眼教学的多个要素。例如设定教学目标要首先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克服“满堂问”追求空洞热闹的倾向。而且要兼顾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灵活确定其侧重点,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要注意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余下时间和空间,切不可教师一讲到底;练习作业的设计也应关注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不同程度的有任务有收获,因此课堂预设要为学生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二 教师巧设情境 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动态生成“孕育”了课堂崭新的生命。在课堂教学中,情境的设置,要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重难点的成功突破,提供了一种可能氛围。情境设置的巧妙,可以帮助学生更快进入文本,把握内容,理解主旨;更重要的是它能成为激发学生本能的学习热情和潜在的思维力量、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的重要手段[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互相沟通,互相补充,引发群体的思想碰撞,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要敏锐捕捉富语文教学论文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反思教学行为,及时予以调整,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释放生命的活力,闪耀出智慧的光芒,飞扬起自主的语文教学论文个性。演绎“无法预约的精彩”,课堂也就必然散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我在教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歌颂它。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绘春色的?(生背)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怎样描绘的(生背)苏舜钦的《谁中晚泊犊头》一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生背)现在我们就欢快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但是我们往往知春,而不会写春,那么请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来描绘春景的色彩、姿态呢?”这段导语先温习以前所学关于春的诗句之后顺势引入新课。回味古诗,无形之中,学生就感受到春天的绚丽多彩,而朱自清的《春》更对他们有了诱惑力。这样导入,学生必会迫不及待的去赏《春》。
而在上《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时候,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将一位学生的眼睛蒙住,让他在另一个学生的掺扶下越过障碍行走,再由现场同学采访他什么东西也看不见时的感受,并让全班学生闭上眼睛体验一下。接下来的阅读中,同学们会很入境,对光明和爱的渴望,就能感同深受。影子对盲孩子的帮助也很让同学们感动,当问及读了这篇文章,同学们从盲孩子和影子的遭遇中获得怎样的启示。同学们就纷纷大胆而投入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的说:给他人帮助就是帮助自己;有的说:虽然盲孩子的眼睛看不见,但眼前的世界并不只有黑暗;有的说:我们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爱心,去帮助他们;有的说:人不管遇到何种灾难,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恰当的情境设置,让学生有了兴趣,有了对知识的渴望,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潜在的思维力量,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巧妙设置情境,除了可以通过活动,还可以借助媒体、图片、音乐,甚至角色表演,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获得教学双赢的效果。
三、教师掌握互动 在动态沟通中对话
语文教学论文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动态关系,这种动态关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是一种“共享”式的对话过程。要想让课堂活起来,就必须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课堂机智,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思维亮点,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以形成燎原的思维热潮。如前段时间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研讨课交流活动中,有一位教师在上《皇帝的新装》这一课的时候,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是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个人物最可爱?”
有学生回答说:“皇帝最可爱。”师问:“为什么皇帝最可爱呢?”生说:“我觉得他蠢得可爱。”这个时候,教师很机智的捕捉到学生的一个思维亮点,“哦,你认为他蠢得可爱,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皇帝还很感兴趣,那我们来个现场采访,哪位同学有勇气来扮演一下皇帝?”于是一场别开生面,贴近人物性格的采访开始了。教师趁热打铁,又让学生分别扮演了大臣还有记者,对人物性格特征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剖析。
可见,如果能及时迅速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抓住课堂教学的契机,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是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真正的思维主体的,只有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活起来。
四、教师启发点拨 引领课堂智慧
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 即创造学习的诱因。问题意识是让思维运转的不竭动力,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问为什么开始的。但目前还是有许多课堂用教师的问题代替学生问题,出现了“满堂问”这样的被动教学局面。尽管教师将一堂课设计得天衣无缝,讲起来滔滔不绝。但这样的课堂,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份,殊不知,学生产生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比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更有意义和价值。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
教学应该从情感体验开始。那么什么样的启发才能让教师应该创设好课堂的情境?是为了教学而创设情景呢,还是为了更好地育人而创设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用孩子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也就是教师是否有“童心”。只有有“童心”的教师,他们所创设的情境,才能让自己、让学生真正融“情”入“境”,让学生在情境交融中,主动学习、探究。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开放式课堂气氛,要善于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教师要放弃课堂话语霸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表达,支持学生寻求答案。这或许是给了学生人生的一个支点。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求语文教师有灵心慧眼,帮助学生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语文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在于培养人文情怀,涵孕精神意蕴,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更要提升学生;要立足课堂,更要超越课堂;要释放生命,更要点化生命。教师,也应该用诗意的课堂去点燃孩子的感情,尤其是语文教师。因为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
学生不仅仅是认知体,而首先是生命体,教育就是要把个体精神同生命的发展主动权交给他们,为他们提供一方自主学习、挥洒个性的栖息地,搭建一个激发智慧、释放个性的舞台,让他们的鲜明个性、生命之光永远亮丽。因此,弘扬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应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富有个性地表述,创造性地想象,还学生个性的解放,展现学生生命的原生态。上述案例,由于教者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课堂气氛,铺设了求异创新的土壤,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一个个独具智慧而又不失现代经济思维的想法“喷薄而出”。如果我们唯本是瞻,固守老一套的教法,一味地理性分析,学生的个性化的思维能被激发吗?学生能有如此独到而又精辟的个性化表述吗?
以上所述,是我对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希望通过上述各种途径的努力,活化语文课堂,以化解语文教学的僵局,实现教学双赢。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关注生成”,它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倡导的是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新课标理念的全新展示,也是我们教育的改革双赢之道。
参考文献:
篇6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从初中第一课的大处着眼,为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做长远规划。
二、实效备课蓄势,高效上课生花
学生年年不相同,认识水平有差距,学习方法有出入,视野广度有区别,岂能让一份教案、一个课件沿用若干遍、若干年?我常常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课前备课上,尽力做到教育教学短时高效。
虽说教无定法,但毕竟有法。我常常反复琢磨教学环节,并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尝试最优化教学。上《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名著阅读课时,我先做好一份课件,准备做当堂检测,其他老师又一起增加了题目。上课前却突然发现了一道选择题的疏漏之处——第四选项应该是对的。(D.汤姆在洞中遇到了印第安人乔和西班牙人,其实是一个人)赶陕找来原文查证,翻阅原著的第二十六章。
那又聋又哑的西班牙人咕哝着说:“没出息!”两个孩子见此大吃一惊。这个声音吓得两个孩子喘不过气来,直发抖,是印第安人乔的声音!
果然如此!“西班牙人”就是印第安人乔,此题无答案。转念一想:既然老师都犯迷糊,不如将错就错。课堂上学生争论未果,最后恍然大悟。这一招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教学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另外,学生在课堂检测环节上兴趣盎然。我们实现了预定目标:随着试题难度的逐渐加深,学生越来越觉得名著是解读不完、品读不尽的。
我和我的同仁就这样精细地磨每一节课,“疑义相与析”,取长补短,齐头并进。教师在课前多用心,多投入,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的实效与高效,可以让学生更好学,乐学,节约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保持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三、指导学生自习的具体步骤
我把“会学习”细化为3步骤: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预习是学习之始,最为重要,我做了具体的引领。
语文预习的基本要求:1.画出生字词;2.标好自然段落序号;3.做好课后习题;4.在书边做好批注,不少于3处;5.提好问题,不少于一处。
“疑为学之端”,有深入的思考,有切实的提问,思维才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开始有问题了,开始会从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文章风格、思想情感等方方面面来思考,来质疑了,问题开始有质量了。例如,在预习朱自清《春》一文时,学生提出了以下较高水平的问题。
1.第5小节的“卖弄”是贬义词,用在这里是否恰当?(杨洋)
2.为什么前文对春的描写非常细腻,后文却说“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杨书轶)
3.为什么雨下了两三天,作者就提醒人别恼呢?(翁允凡)
4.第6段下雨很恼人,为什么作者却说很喜欢?(袁签枫)
5.朱自清写春写得如此生动,是不是因为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朱谈立)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时时抓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契机。单元练习中《安恩和奶牛》有两个问题:1.试比较两段文字人物描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2.作者重点在于表现安恩的形象,为什么要写屠夫呢?学生答题时枝枝节节,语言拖沓不得要领。学生的这一困惑比较典型,沈坚老师一句话给了我灵感:“是否可以画棵知识树让抽象的知识体系形象化呢?”让谁画呢?与其老师画,还不如让学生自己画。每人画一棵知识树,就是积极地参与一次竞赛,愉快地完成一项作业,一举两得!最后选出最佳作品:周凌云同学创作的椰子树——3片狭长的树叶伸展开去,这3片椰叶分别指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每片树叶里按照叶脉依次标明“比喻”“夸张”“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记叙”“抒情”等。我把这棵美观实用的椰树发给每个学生。
一张表、一棵树,语文常见写作手法的知识体系完整、清晰、立体地呈现了出来,从此学生做批注的角度多了,回答问题也有了方向。这份自主作业既完成得快乐,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高效学习。
四、语文活动的延伸
3分钟的课外延伸也是促进自主学习的一个途径。每堂课40分钟,我挤出时间安排课前3分钟诵读。诵读按照学号进行,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自制演示文稿,配上背景音乐,声画并茂。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同学大约有3次上台机会,大家格外珍惜,所有同学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
每周摘录也能明显体现出学生阅读倾向的悄然变化。从一开始的东看一本西看一章逐步走向系统地亲近优秀作品,大量地阅读名著。两个月下来很多同学都至少阅读了五六部名著,如《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猎人笔记》等。
我们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每月进行一次主题语文活动。
9月份进行优秀语文作业展。从摘抄、随笔、练字本、默写这四类作业中挑选最佳作业复印展览,引来学生驻足观看,称赞惊叹之余明白了如何让作业更优秀,更上乘。
10月份进行名著竞赛。就《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进行书面竞赛。同学们积极预热,有的甚至都能说出汤姆用门牙换了什么东西,虽然我明确规定太琐碎的东西不要涉及。
11月份进行硬笔书法竞赛。每人都写《水调歌头》,自画格式,最后由学生挑选佳作,以对近两个多月的练字成果进行展示。
12月份将进行诵读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
篇7
首先是语言的音乐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中国电视报的的广告语:“中国电视报,生活真需要”。伊利优酸乳的广告语:“青春滋味,自己体会”。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诗歌最初也是要用来歌唱的,中国的很多诗歌都具有音乐美。如现代诗歌《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每节都有押韵。韵脚分别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并且第一节和第七节押相同的韵脚,形成一种民歌式的回环复沓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汉字的形体美。汉字是表意的文字,探讨汉字的形体美,可以激发兴趣,有利于使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如在讲解“莫春之初”这句时,如果只是按注释说“莫”通“暮”,这样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可以利用 “莫”字形体进行讲解。甲骨文“莫”字的写法是:上下部分都是草,中间是个圆圈,圆圈里面有一点,意思是太阳落入草丛之中,天色自然已暮。这个字是“草”和“日”两个象形字的会意字。后来汉字隶变以后才简化为“莫”。通过解析汉字形体,学生逐步养成了见形明义的能力,提高了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获得了破解汉字密码的愉悦,感受到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二、修辞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要求,这种审美能力当然主要是指语言表达方面的。修辞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为修辞让很多句子广为流传,成为名句。如运用比喻“古来万事东流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借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比拟“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运用夸张“士皆目,发尽上指冠。”运用排比“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运用对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更有用修辞手法来论证观点的,如《劝学》给人印象深刻最深的是,说理的话并不多,而道理却讲得透彻生动。这主要在于文章连续运用大量的比喻,以喻代议,比喻的作用是形象生动,使得说理不枯燥,易于让人接受,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在比如鲁迅的文章《拿来主义》,同样采用比喻说理。这些都是修辞之美的典型事例,并且要有意识的让学生自己也学会运用。
高考作文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有文采,如何才能有文采呢?其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谁在作文语言中运用了修辞手法,那么作文也提高了一个档次,修辞就成为了好文章的一个亮点。除了公文类的实用文体之外,大部分的文章都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总之,语言之美是离不开修辞的,文章要有文采更是离不开修辞。我们要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为我们的文章插上美丽的翅膀,让它越飞越高。
三、情感之美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可以看出“好”“乐”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的表现,如没有情感,“好”“乐”根本无从谈起。但在应试教育的体制的下,语文教师的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其工具性,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一个教案讲一生,注重对标准答案的讲析,语文逐渐演变得模式化、单一化,显得枯燥乏味、艰涩难懂,学生不自觉地远离语文,厌恶语文,学生心灵乃至人格素质逐渐解体,个性悄然消磨。其实,语文之美,是其他任何学科不可比拟的,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挖掘语文的情感内涵,还原语文的真与美,并将其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营养的同时,更能体验到语文带来的美的享受,从而引发兴趣,热爱语文。
朱自清的文章往往情感如恣肆,以《绿》为例:“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地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我们哪怕只用眼睛触摸这段文字,都能感受到朱自清对“绿”的倾慕、喜爱、陶醉。对于关键字的品味与解读,不但能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提高解读文章的能力。
篇8
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系统的重要因素。我们深知,教学系统的各个因素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本文就意在探讨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其他几个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其处理。
一、“教”的目标与“学”的目标的关系
传统教学论强调以教为中心,以教定学,注重教师的施教行为;而现代教学论主张以学定教,强调学生的动态生成。李镇西老师执教《荷塘月色》一文时开门见山地提出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揣摩语言,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如联系中心意思,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次含义、感彩等,进行辨析、品味。”李镇西老师对本文学习目标进行了恰切的定位,也因此师生在质疑解惑中生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可见“教”的目标在于定向,即规定教学中师生行为的性质和方向,是教学的起点;而“学”的目标则是定性,即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终点。这两者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教”的目标要依据“学”的目标来设置,才能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怎样处理“教”的目标与“学”的目标之间的关系呢?设置语文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学情分析,然后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进而运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合理设置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师以预设目标为基础,不断地实现预设性目标,而且积极地促成生成性目标。这样,教学目标就会在学习目标的“子集”中逐步扩大,从而无限地趋近于学习目标,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二、课程目标与课堂目标的关系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和“发现・创新”五组词语概括了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为了践行新课改,一位老师设计了《荷塘月色》教学目标:1.理解朱自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2.鉴赏文中对荷塘景色的描写;3. 体会朱自清的内心情怀。从以上设计来看,“探究”“理解”“鉴赏”等词语被运用到了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中。很显然,这些词语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用来陈述课程总目标的。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在微观上对语文教学操作活动应该达到的水平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确定性、具体性和可行性。语文课程总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总纲领,是较高层次的目标;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低层次的目标,是其中的一个个“零部件”。所以,语文课堂目标不等同于课程目标。
我们又怎样处理课程目标与课堂目标的关系呢?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受到国家教委统一规定的课程目标的制约,没有任意制定课程目标的自由,但在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又都有充分发挥作用的余地。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心中有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杆秤来作为标准。然而现实中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所以要有目标层级意识,以高层次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和单元目标等,合理设置出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三、三维目标与三类目标的关系
教育部于2001年6月在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课程与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某教案如下设计《荷塘月色》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鉴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揣摩语言,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2.能力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彷徨苦闷的心境和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整个目标的阐述看似合乎逻辑,但这明显的把“三维”当成了“三类”, 割裂了“三维”目标。事实上, 知识目标所谓“鉴赏荷塘月色美景”本身就包含了如何认识理解( 过程方法) 及作者情怀(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可见“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也非交叉关系。它们是一体“三维”的,任何一维必然会与另外两维有关系。知识与能力目标往往是显性的, 但同时又附着“过程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只是后二维往往是隐性的。“三维”目标是以知识、能力目标为核心的,其他两维是可以由它负载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能力) 寓于具体过程中,具体过程中又需要方法的指导与帮助,而这一过程中总是有态度、情感相随始终。所以不能简单地把三维目标看作是三类目标或者三个目标。
设置教学目标时,对“三维”目标之间关系的处理尤为重要。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可以分类别、分层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可在具体地设置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阅读、写作或者口语交际等),有所侧重地平衡三个维度,从而合理地设置出三维立体式的教学目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目标导向教学越来越重要。设置科学、合理、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尤为关键。因此,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处理好“教”与“学”的目标的关系、课程目标与课堂目标的关系以及三维目标与三类目标的关系。这需要教师的汗水与智慧。也许会经历寒冬的艰难,但却可以带给学生们一个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何更生.新课程语文怎么教[M].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1).
[2]沈海红.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设置的困惑与思考[J].语文学
刊,2013(10).
[3]罗祖兵.课堂境遇与教学生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12(04).
[4]何更生,等.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中学卷)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04).
篇9
行家说,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对作文教学来说,备学生就更重要了。所谓备学生就是根据学生实际来准备指导课。学生实际,就是班级全体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作文的实际水平。
生活实际,指的是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你不能站在一班城市学生的讲台上,去大讲农村农民的春耕与夏作。反之,你也不能站在一班农村学生的课堂上大讲红绿灯与斑马线。这就是所谓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吧。
作文实际,指的是班级学生作文时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如果班级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落后面大,备课时,教师就应立足大多数,抓基础训练,抓基本功的提高。如果学生作文只存在个别人有问题,如标点出错、词语搭配不当,教师应侧重个别指导。如果班级学生作文时,有畏惧感、厌倦感,教师则应因势利导,发现闪光点,表扬先进,培养作文情感。
2.结合阅读上好课
课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对语文学习来说更是如此。它不但是学习阅读的文本,更是学生作文时的“范文”。怎么利用好这一范文呢?我的做法是:
2.1 抓特点,培养过渡能力。有一阵子,我发现学生作文总存在写完这件事,就不知道怎么写下一件事了。在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我发现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事与事之间,上下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讲读时,我让学生重点体会,反复领悟。作文时,学生张媛就写出了:我的父亲不但勤俭持家,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许多值得称赞的地方。
2.2 赏佳句,培养表达能力。初一第一学期,写过几篇作文后,我发现很多学生语句平淡,用词单调。不论是景,还是记事都很枯燥。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品味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上,让学生揣摩比喻拟人手法在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方面的奇特作用。作文时让学生模仿训练。果然,学生余畅在《春天的田野》中就写出了“春风一吹,那些麦苗就像喝醉了酒似的,你推着我,我推着你,欢欢喜喜地拥向了远方。”的生动句子。
3.结合生活训练作文
学生生活虽然各有不同,但从范围上讲,大致可以分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对学生而言,重点是前面两种。
初一第二学期,在教完第一单元后,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我拟设了这样一组文题:《从 小学到彭场一中》、《我的初一生活》、《读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力图唤起学生记忆长河中的浪花,训练他们的写人记事的能力。
初二时,我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开学没多久,在其他任课教师的配合下,班纪班风有了很大的好转。一次主题班会后,我结合班级的发生的变化,拟设了这样一组文题《“雷锋”就在二(8)班》、《刻苦学习的……》、《她改变了不讲卫生的坏习惯》,学生李文涛说:这样作文,我们既有学习的榜样,又有文章可做。
篇10
一、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都是在摸索中前行的,“四步导学”教学法推行三年以来,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研讨,实践证明以前导学稿问题设计出现了遗漏,也就是说导学稿设计游离了课本。如在七年级第一次月考中,有一道题是:“昏睡了一冬的枯藤醒了。体会该句的妙处。妙在哪里?”这一问题实质是考查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课本第一单元第四课涉及此问题,由于备课时脱离教材,根本没注意到这一问题,导致课堂虽忙,却收效甚微。月考过后认真分析了考试情况,吃一堑,长一智,后来备课依据大纲要求。比如讲授古诗时,诗词鉴赏已成为考题类型之一,这其中“断句、赏析名句、诗词中心”是必考内容,针对此情况我们在备课、设计导学稿时就加大力度对上述内容的练习,学生在掌握答题方法之余,鉴赏能力、情感教育也得到提高。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中,考的就是鉴赏《过零丁洋》,学生掌握得很好。语文教学最优化的含义是:教师有目的地选定语文教学内容,对过程中各个因素进行优化调控,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今后的导学稿设计必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以确保忙而有效。
二、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一课时内容一般只有一个或两个重点,有的教师教学目标(重、难点)虽也有一二个,可在导学稿设计过程中内容面面俱到,重点内容不能重点处理,或者对重点内容涉及的问题研究不够,精力平均分配,导致一节课下来主次不分名,上课成了演课,导学稿成了课堂实录。如教学《罗布泊,消失的仙湖》第1课时的学习目标为:(1)了解罗布泊消失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品味语言,培养概括要点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在设计导学稿时除了体现上述目标的问题外,还设计了拓展延伸:胡杨诉衷肠。假如你就是昔日罗布泊边的胡杨树,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并进行关于环保的诗歌朗诵。通过课堂实践,一节课下来,学生是该掌握的不能清楚了解、掌握,时间上平均分配,导致主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
篇11
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初环节。在每学期初,教师就要有系统地研究和总体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合理确定本学期所要达到的教学总目标。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做到三次备课,切实提高备课质量。三次备课即:第一次备课――借助参考书与文献,按照个人见解准备教案;第二次备课――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集备组备课,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确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及方法;第三次备课――课后备课,反思课堂教学中的长处与短处,修改教案。通过三次备课,课堂教学的每一节课都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
此外,教师在备课中应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状况,认真分析学生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运用符合学情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二、在学生自学和教师引导方面
“先学后导,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学生自主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很少有机会自主学习。只有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完成“先学后导,当堂训练”的操作,就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在学期初,教师就应该先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比如,教会学生现代文阅读的整体感知方法,它能引导学生直接感受、整体把握阅读的内容。学生根据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进行自主阅读,通过阅读能初步感知教材,整体把握内容,从而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总体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打下基础。下面就自己在《春》的教学中实施“先学后导,当堂训练”举一个例子。
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首先出示学习目标:一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清文章的思路;二是学会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通过目标展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第一个教学目标的“先学”:一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学生通过课前查字典,课堂上默读、朗读及时正音。这样,既完成字词教学的任务,又培养学生独立动手的能力。这个环节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或互助完成。二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要求学生边读书边划分层次,写出大意,几分钟之后交流。如课文层次有几种分法,请学生各抒己见,说出理由,并请学生评价他人段意概括得是否准确、简洁。通过分析全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理清写作思路。第一个教学目标的“后导”:学生一般能通过自学或互助了解作者在“绘春”那一部分是通过对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来展现春天的美丽。但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是写春天,那么描绘春天美景就可以了,为什么在这五幅图外还要写其他的内容?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绘春图”前后的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随后学生即可从再读课文中体会到“盼望”、“赞美”的情感,由此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是“盼春”、“绘春”、“赞春”。本环节学习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通过教师的引导,教会学生分析归纳的方法,并举一反三,让学生说说在阅读和写作时该如何应用。
第二个学习目标的“先学”:在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时,请学生分析这篇写春天的散文为什么能写得这么生动优美。学生一般能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起到的作用,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赏析也颇为到位。但对于综合多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来写景这种方法,只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中能品味出它的佳处,大部分同学没有看到这一点,这时可以通过小组交流互助,让他们分享阅读体会。第二个学习目标的“后导”:在学生完成自学并交流后,教师可通过评判、点拨、补充、更正、归纳,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条理化,最终使学生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课文,检测学生有否读懂,通常要求学生用扼要的语言将阅读领悟的内容表述出来,分析的过程就是文章的思路、结构、内容要点的梳理过程,也是将整体分为局部,对比较含蓄或抽象的内容进行具体阐释的过程。在梳理内容的同时,要求学生有独到的理解。这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其表现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续写、改写、仿写,也可以是小品设计、内涵分析、绘制图表等,教师要善于精心选择适宜于学生的、能激发学生创造热情的内容。如学了《春》后,要求学生模仿本文景物描写方法来写街头一景;学了《紫藤萝瀑布》后,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这种在景物描写中寄寓作者某种人生体会的写法。
三、在当堂训练方面
篇12
一、语言感染
语言课就应有浓厚的语言感染力,这种语言所带来的历史感本身就有利于培养兴趣。
1.揣摩妙趣
特别是一些看来含义不深奥,学生也会懂的,但文中恰又因这个词而增色的,这就需要仔细揣摩。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诗人曾想到用“到”、“吹”“过”等字,虽然这里的“绿”有“到、吹”的意思,但它给人以江南岸的一片绿意无限的意境,更符合诗的意境。一字贴切、则全篇生色,通过仔细揣摩,学生可领会词的锤炼,在诗词创作上的重要作用。这是一种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将情与景结合在一起,从而培养兴趣的方法。
2.诵读知趣
在诵读的训练中则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的变化等技巧的培养。诵读是口、耳、眼、心并用,通过反复诵读,逐步感受语言内涵和文章蕴味,领会其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功能来体会语言优美。例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荷花时,用了这样的一个比喻“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这个比喻句中朱老先生用听觉来写嗅觉用得独到,用得精妙,真可谓妙笔生花。
二、情感熏陶
语文课要有情感,这是语文课的人文性和情感因素决定的。而有情感的兴趣才有可能是持续的。
1.教师动情在先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语文教材多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典范文章。要让学生对此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首先应该动情在先,同时要情怀而教。阅读是教师、学生、作者(包括作者笔下的人物)之间一种面对面的“对话”,是一种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互通。这就要求教师要“怀情而教”,即要在教学中注进浓郁的情感,用这种火热的情感去触动学生平静或不平静的心,对他们进行是与非、爱与憎、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的情感教育。同时,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关怀体贴、谅解、鼓励和期待之情,“物化”在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语言之中。教师怀情而教,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产生新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入境
为了语言的情感激发,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他们的想象、联想,令学生的心神沿着作者的潜思暗构的思路运向,再现课文中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产生出如闻其声、如岁其貌、如历其境的艺术之感,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那种境界,实现读者与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塑造的人物、编织的故事、论证的事理、抒发的感情在想象中的一致或大体一致,情感上引起的和谐共振。
三、趣味诱导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心情愉快时,做起事来效率高,而且表现出色;当心情不好时,再容易的事情有时也会完成不好。
1.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语文课的“趣味”首先是来自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正确的“教师观”(教师是主导而非主宰)和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主体而非装知识的容器),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参与到活动中来,寓教于乐,那么,语文课的趣味也就不愁不浓。有些老师的语文课,之所以深受学生欢迎,其秘密首先不在他们的教学方法如何巧妙,而是由于教学指导思想的明确科学,课堂趣味浓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2.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即包括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许多时候,语文课的趣味是从“变改”教学方法中来的。故也有人把这类能够引出“趣味”来的方法归为“趣味教学法”。然而,即使是“趣味教学法”,用久了用滥了,不加以更改,不给予“翻新”,学生也会生厌的。反之,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法,长期来几乎已处于废弃状态,你偶而拿它用一、二次,学生也会感到异常的新鲜。可见,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兴趣的培养也有积极意义。
3.发掘教材中固有的趣味资源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所学教材的兴趣。”作为经过学者专家精选的教材,应该说,无论哪种文体,都是有某种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只是侧重的是情趣还是理趣,是意趣还是风趣的不同而已。比如,诗词、散文多情趣,政论、杂文多理趣,小说、戏剧多意趣,讽刺、小品多风趣等。
4.从课外引进趣味资源
与语文课的课内“小圈子”相比,课外却是个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大世界”,一个教师,只要时时注意,事事关心,勤于并善于博采,简直是要什么有什么。事实也正是如此,凡是思路和视野开阔的教师,他们总是善于从课外“拾趣”,不断从课外引进学生喜欢的东西,特别是面对着那些学起来比较枯燥的课文,更是不放松作这方面的努力。
四、魅力引领
语文课的个人魅力,一般说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
1.备课时坚持“自学自得”
教师要尽量从自己直接钻研教材中获得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然后用这“烙上自我印记”的“真才实学”去上课,去启发、引导、激励、指点学生学,而不是“抄”全国统一的《教参》、“搬”全国著名教师的《教案》去“以贩代教”、“以抄搬代创造”。对《教参》、《教案》的利用,应重其“神”而轻其“形”。
2.上课时努力扬长避短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充分发扬自己的长处,尽量避去自己的短处,即突出“人无我有”,就会在课堂里显出与众不同的自己的个人魅力。例如,有的教师个性豪放,情溢意涌,那么,在施教中,就应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情密意中得到陶冶,受到情感美感的教育。
3.交往中展示惯性和特技
为了语文课有个人魅力,除了教师利用自己良好的教学惯性持续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每位教师都要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特长、优势。善画的要发挥“插画”的优势,善读的要发挥范读的优势,如此等等,各人都自觉地“潜进”、“溶入”自我,施展自己的一技之长、一得之功,那语文课能没有个人魅力?
课堂是学生从事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新课程下,我们语文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感受课堂气氛美,尽情品味教学内容之美,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活力,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
参考文献:
篇13
一、对学案要有正确的认识
学案不同于教案,也不同于练习,学案的内容,特别是“课堂学习”,不宜太细致,比如可以多给学生提供资料,或提出几个启发性的话题,或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意在给学生自主学习以帮助和启发,体现一个“导”字,而不是全部教学过程的提前告知,更不能是单纯的一份额外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
二、学案的编制要体驻体性、探索性
1、要以学生为主体。学案导学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学案的一个基本作用,就是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授课意图,让学生有备而来,去掉过去学习时的被动与盲目,找到主动学习的支点,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案的设计应从学生的“学”出发,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所以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备课时,不仅要备课程、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了解学情,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使设计的学案有较强的针对性。尤其是要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懂得如何学,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2、要富有探索性。学案导学,要求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学案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次备课时我都注意到课文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或值得争议的地方。我把它们找出来,然后以“问题探究”的形式设计在学案上,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通过讨论等形式自己探索答案,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要注意问题设计的特点
如果说编制学案是学案导学的关键,那么,学案中的问题设计则是关键中的关键。学案中真正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思维启发起导向作用的,则是其中的练习设计,所以,在设计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设计应有不同层次、有一定梯度。问题的设计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比如,可以先从字词预习开始,然后是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进而深入把握文章意韵,最后可以适当延伸或从读提升到写。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同时,不同的难易层次也可以顾及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可为他们专门设计一些练习,必要时要加强个别辅导,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被遗忘的角落里。
2、问题要有导向性和启发性。学案导学的核心理念在于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教”落实在学生的“学”中。因此,在问题设计时就应考虑到导向和启发作用。一步步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把握课文的深层主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下面是摘录自一位老师对朱自清的《春》设计的学案中的部分问题(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A、初读全文话“直觉”。
通过刚才的听读和朗读,你觉得这篇文章在哪些方面深深吸引了你?请在此畅谈一下你的初步感受吧!随便哪个角度都可以。
第一、___;原因是___
第二、___;原因是___
第三、___;原因是___
B、品评全文撷精妙。
在你准确流畅的朗读之后,请按下面的提示再次对《春》进行一次更为透彻的品味和赏析吧!
(1)语言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中的___等词语不仅写出了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而且突出了春草___的特点。
再如:_______
(2)写景状物善于抓住特征。例如: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以___修辞手法来突出春雨___的特点。
再如:_______
(3)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例如:对春花的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在描绘各种花的竞相开放中,将自己赏花的___之情倾注于___,使内在___与外在___和谐地融为一体,充满了诗情画意。
再如: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