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学认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情境导入有趣味性是激发探索欲望,经历活动过程,记录相关数据,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诸方面的要求,创设富有趣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求法”一课时,我出示课前准备好的正6边形与正4边形的动物图片:(并画上有尾巴的动物,尾巴在四边形上),让学生猜想、转动尾巴所在的正4边形,猜一猜,转动几次,尾巴和身体才能重新接回?
3.探究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探究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就是提出一个符合学生探究能力的问题。例如,学了“统计知识、价格与购物计算、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等测定”后,我们要尽可能提供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把数学用之于生活,我们可以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长、宽;量一量黑板、课桌、书本的长和宽;量一量家中家具的长和宽、爸爸妈妈的身高;测一测爸爸妈妈的体重;算一算逛街所购货物的价格等,在“用数学”中,体验所学知识的作用,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又使学生从中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这样的问题,与生活非常贴近,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通过调查,了解银行利率,并应用自己刚学的百分数知识,通过实际计算,学生不仅巩固学习知识,了解了金融知识,从而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学生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完成探究任务。
4.探究的过程要有“开放性”
篇2
2.工具论致使图书馆与文化相脱离
将图书馆作为文化的被动工具的这一认识,使图书馆在原则上就与文化相分离,文化本质也就脱离了图书馆,所以对于图书馆内在的人文情感就谈及不到起码的尊重,甚至一旦出现能够超越图书馆工具功能的工具,图书馆就会面临着被践踏与丢弃的命运。这就好比在人类社会的农业生产中,当收割机出现时镰刀等工具必将被成为时代的淘汰者。对于图书馆终将消亡的语言是基于对图书馆工具论这一认识,但是,随着消亡的不仅仅是工具层面,还有其自身内在的、没有被人挖掘与认可的文化本质之美。因而这种基于工具论下图书馆与文化相分离的认识,显然其预设是不成立的。
3.工具论认识下导致图书馆走向趋同
基于工具论认识下的图书馆在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其优劣的区分主要是根据是否适用,而最佳适用的标准为达到预期信息传递效率的最大化。但事实上,古今中外的图书馆既存在着作为工具的相同性,也存在着作为文化本体的相异性。比如:我国古代的藏书楼并不像如今的图书馆一般,只是工具的一种存在形式,而是蕴藏着文化的内在本质,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人高度体现,从而使其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只是将其视作为工具,那么如今复兴宁波天一阁等工程就没有实质意义了,因为他们并没有现代图书馆这一工具的性能强。
二、对图书馆文化本质的全面认识
图书馆是产生于特定文化环境之内的,并且归属于其所产生的文化,但事实上,图书馆在实现自身功能的过程中都呈现出了自我文化构建时对文化的选择。这一选择是主动的。所以图书馆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同时其也是文化存在的根本所在,图书馆是以自身的方式在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程,所展现出的是文化建构上的能动性特征。第一,图书馆在文献收集上所体现出的是自身传递文化的一种态度,从根本上反映出图书馆这一社会产物在社会文化展现上以及在社会角色承担上的选择。虽然在收集文献的选择上受固于特定文化,但是收集文献的方式在实践的过程中就会主动形成文化构建,比如:汉武帝时期“大收编籍”,现在看来不仅是藏书建设,同时其也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向,因此,图书馆文献收集工作已经参与到了社会文化的构建之中。第二,在文献整序方式上也体现出了图书馆的主观选择性,进而影响到了特定文化的定型。第三,在文献的利用上也体现出了很强的文化构建能力。比如在如何实现文献利用这一问题上,所体现出的是人们对于文化资源再分配时的价值判断。因此,图书馆在具体业务确定的行为中,直接影响到了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与接受,进而也参与到了社会文化的塑造与定型。
三、图书馆学研究的文化选择
1.重视图书馆活动中人的主体性研究
图书馆的形成是基于图书馆员与用户这两大主体。所以,这就需要重视图书馆收集、整理以及利用的具体工作过程,来研究这两大主体在文献活动中所展现出的有关文化主体以及个性特点。比如:文化被动产物视野下的知识组织,由于其所重视的为语言系统内部的组织规律,进而所形成的便是关于词汇、句法等形式上的理解,这就导致因忽略系统外部的制约因素使其在实际操作中举步维艰。事实上,知识组织需要以馆员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语境等为成立条件,这样才能进入内涵丰富的文献认知世界,从而才能形成“还原”研究。总而言之,只有将重视图书馆活动中人的主体性为基础,图书馆学研究才能够成为一种立足于文化本体的世界观。
2.重视图书馆活动中民族性的研究
将图书馆员与用户作为图书馆行为中的主体,并不代表个体不受社会历史环境的制约。所有主体都是特定社会或者历史语境下的主体,民族精神这一个体也如此,因此,重视民族的主体性不仅是重视个人主体性的必然深化,同时也是图书馆文化建构性特征的逻辑推导。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表述、组织与认识等问题上都有着自身的个性,这就形成了不同文化的构建,进而所表现出的就是图书馆的民族性与多元化特征。但是,自清朝以后,我国的图书馆学日渐趋势与西方图书馆学,致使中国的图书馆学缺乏理论根基,进而逐渐发展成一种“无根”学术。
3.重视图书馆学研究成果与其他学科实现共享的研究
图书馆学科在整个学科界并没有突出的影响地位,相反因其长期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致使其自身的成果无法实现与其他学科的共享。图书馆学自身属于一种文化现象,也具备着文化构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图书馆学同样就具备了学科的自主性。也就是说,只要图书馆突破工具论的束缚,其就能成为自身功能发挥的主体,并掌握自身研究与发展的主动权,进而其研究的角度、视野以及研究成果等,必将能够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从而实现自身研究成果与其他学科的共享。
篇3
一、人与自然:文明与野性的角逐
人类是自然界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其存在依赖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而人类创造的文明实际上是对自然深刻改造的结果。在《荒野猎人》中,主人公身负重伤,丧失自由行动的能力,遭同伴抛弃,当他的枪支也被夺去时,就完全成为一个自然属性的人。这时,他身上所体现的是人作为动物与生俱来的求生本能。尽管他依然心怀丧子之痛,尽管他依然遭受内心仇恨的煎熬,但他不得不放下心理包袱,理性思考在人迹罕至的蛮荒之中如何延续岌岌可危的生命。格拉斯目睹狼群掠食野牛,虽然他饥肠辘辘,但不敢靠前,这表明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并不具备优于其他物种的特权。如果一定要说有特权,那应该就是人类具有极其顽强的求生本能,这使其成为自然条件和其他物种的统治者。影片有一个镜头令人震撼:格拉斯为了在朔风凛冽的环境下存活,剖开马腹、去除内脏、赤身而卧挨过漫漫长夜。这是人类在恶劣环境下求生本能被激发的表现,也正是由于这一本能特征的传承,才使人类能够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除此之外,人一旦脱离文明重返自然状态,就是一个依赖自然恩赐的弱小生命体。自然界和其他物种的存在满足了人类衣食住行的需求,所以人类要心存感恩,珍爱自然。影片一开始,就出现了格拉斯等人捕杀麋鹿的镜头,可见动物是人类食物的来源。随后又出现了格拉斯的同伴们制取兽皮的血腥场面,他们只留下动物的皮毛,而将鲜血淋漓的动物肉体抛去,这一做法是对人类贪婪属性的深刻讽刺,人们掠杀动物已不再是为了满足自身对食物的需要,而是为了制成商品以谋取更大的利益。这一违背道义的行为也超出了人作为自然生命体存在的本源意义。很快影片便出现了印第安人前来抢夺毛皮货物,并与格拉斯的队伍互相厮杀的场面。可以说,战争是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一种极端形式。艺术源于生活,被欲望和贪婪蒙蔽双眼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因此,《荒野猎人》所传达的“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价值观,具有严肃的现实意义。影片中,印第安人首领和法国商人交谈的一句话颇具哲学意味,法国商人说印第安人的皮草是偷来的,而印第安人首领回复说:“Youallhavestoleneverythingfromus.Everything!Theland.Theanimals.”在自然面前所有人都是盗窃者和掠夺者,贪婪是人类社会性的本质特征,但不是人的天性。大自然完全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却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影片以人类捕杀物种这一轴线创造出了万钧的剧情张力,让人在“文明”的题旨之外,深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共存性和依赖性。影片中不断出现格拉斯来到一个堆积如山的牛头骨图腾前的镜头,这寓意着人类对其他物种的过度屠杀是一种违背自然法则的暴行。“人熊大战”激动人心,格拉斯攻击熊幼崽,却遭到母熊的猛烈反击,母熊两次放过格拉斯,但都被格拉斯拿起的武器再次激怒。这讽刺了人类对自然毫无顾忌的掠夺,同时也诠释了人与自然本可以和谐相处。如果有一天,其他物种全部灭亡,人类也将自行消失,因为人类也只是全部食物链中的一环。据说,格拉斯的扮演者莱奥纳多是一名素食主义者和环保主义者,选择出演本片也许正是其内心意向的真切表达。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自然都犹如一面镜子,将人类的行为结果投射给人类本身。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保持敬畏自然这份不变的信念,是勇气,也是幸福。人对自然的敬畏必然会提升人类的灵性,这也是维系文明的真义所在。
二、人与人:同化与异质存在的较量
就人的本质而言,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体,没有种族、地域、血统的差异。但由于生存空间和资源的限制,每个人一出生就如同商品一样被贴上了国籍、种族、出生地等人为标志。这种天生的差异造就了对自然资源和生存空间占有度的不平衡,更进一步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无端仇恨的产生。影片的主流价值观在于反对暴力和种族歧视,建立和谐世界,这与西方具有现代意义的主流价值观———反恐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荒野猎人》中有三种不同族群的人:印第安人、法国人和美国人,他们相互联系又相互斗争。美国人从印第安人的领地获取兽皮,遭到印第安人的杀戮,印第安人则将截获的兽皮转卖给法国人,以获取枪支和马匹来保护领地不被美国人侵占。法国人不仅暗中收购毛皮,而且绑架了酋长的女儿并栽赃给美国人,支持印第安人与美国人对抗,这样既可以消灭商业对手,又能买到廉价的皮草。可以说,利益是造成三个族群互相排斥、互相仇视的根本原因。格拉斯是一个美国白人,与一个印第安女人相爱并生下一子。但好景不长,妻子惨遭白人士兵杀害。为保护儿子、为妻报仇,格拉斯将这名士兵杀死。由于身世复杂,又带着一个拥有印第安血统的孩子,他常遭队友的猜疑。但在格拉斯身负重伤时,他的同伴起初并没有对他弃之不顾,这一点彰显了人性本善的精神内涵。然而,队友菲茨杰拉德利欲熏心,为了金钱,不仅杀害了格拉斯之子,还将格拉斯抛弃在荒野任其自生自灭。可见,人性中善与恶原本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而利益可以将这种平衡打破,将人类推向了罪恶的一端。格拉斯垂死之际,得到一名印第安人的救助而得以生还,不料这名印第安人又被法国人缢死于树上。为了报恩,格拉斯救出一名印第安女子,盗走马匹,最终回到营地。曲折的身世和坎坷的经历使格拉斯逐渐认识到种族并不能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屏障,人性的善恶也并不与人际关系的远近有着必然联系,素昧平生的所谓敌人也能出手相救,近在咫尺的朋友也会落井下石。“文明与种族并不等同。同种族的人可能因文明而产生深刻的分裂;不同种族的人可能因文明而趋向统一。……人类群体之间的关键差别是他们的价值、信仰、体制和社会结构,而不是他们的体形、头形和肤色。”[2]经历了起死回生,格拉斯获得了超脱世俗的大彻大悟,对生死和善恶有了重新的认识,也许这正是《荒野猎人》(TheRevenant)还被译为《还魂者》的原因。《荒野猎人》表现出利益是造成不同族群之间互相杀戮的根本原因。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惨绝人寰的事件的发生,无不与某一群人为了获得其觊觎的利益有关,而人与人之间仇恨的集中表现形式就是战争。战争不仅是自然惩罚人类的极端手段,也是人性中恶的一面的极致表露。翻开历史的篇章,战争对人的恶性所激发的程度每一次都超乎人的想象。格拉斯在弥留之际总是幻想与亡妻和儿子的重逢,表现了他对亲人的思念、对幸福的渴望,物质的欲望造成心灵的创伤使人类更加向往心灵的净土,而情感则成了心灵孤独空虚的唯一救赎,这也是对残酷现实斗争深恶痛绝的深刻写照。影片结尾,格拉斯为子复仇之后,独自走向陡坡,深深叹气,表情痛苦,眼神中流露出无奈和悲伤。可见,杀死仇人并未抚平他心灵的创伤,仇恨可以消除,伤痛却难愈合。每个人都能成为善意的传递者,也能成为恶行的发起者,如耶稣所言:“天堂在你心中,当然地狱也在!”不管是人与人的仇恨,还是不同人群间的战争,都是一把双刃剑,获胜方可能会摧毁所谓敌人的生命,也可能会暂时获得眼前所谓的利益,但仇恨和战争带给人们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永远都是难以愈合的伤痛。影片虽未明确表达,但可以看出导演和编剧的意图:只有敬畏生命,关爱他人,珍惜和平,人类才有享受幸福生活的可能。
三、人与自我的矛盾:人性中光辉与黑暗的此消彼长
“我是谁?”这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又最难以回答的问题。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对于外在世界的探索程度要远远高于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作为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意识的生命体,人本身充满了各种复杂的矛盾,如生与死的矛盾、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矛盾等。就《荒野猎人》而言,人的自我矛盾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矛盾
每一个生命体都具有很强的排他性。由于大气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获得它们是人与生俱来的求生本能。但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物种,正是由于人类还具有极强的整体意识。人类一方面要求个体需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又要约束自我不能超越道德的界限,这就构成了作为个体生命的人和作为整体社会一部分的人之间的尖锐矛盾。这种矛盾在菲茨杰拉德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他对利益有着迫切的追求,即使在与印第安人厮杀的生死存亡之际,依然不愿放弃毛皮货物;在格拉斯身负重伤之时,他建议杀死格拉斯以减轻全队的负累。唯利是图、以自我为中心、人的个体特征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但菲茨杰拉德又有着一定的整体观念,虽然与队长产生了激烈冲突并坚决要留在船上运送皮货,但最终还是服从整体放弃了木船和大部分皮货,选择跟随队伍回到营地。在杀死格拉斯之子,抛弃格拉斯之后,他明知罪行可能暴露,但还是回到了营地,既为了获得船长的奖赏,更为了获得在群体中的归属感。最后事情彻底败露,他才只身逃进森林。可以说,菲茨杰拉德在故事中一直处于个体性和整体性的徘徊状态,他一直在为自我利益考虑,但残酷的现实和恶劣的环境又让他不得不投身于整体以获得相对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现实也是如此,很多人终日忙碌就是为了打败竞争对手而获得切身利益,但同时又不得不与竞争对手保持紧密的联系以获得有用的资源和信息。这种矛盾状态的产生就在于人类的私心,只有改变自我观念,以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豁达心态去面对每一天,才不会为生活所累,为现实所烦恼。
(二)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矛盾
“Thewindcannotdefeatatreewithstrongroots.”这是格拉斯之子在格拉斯垂危之际告诉他的一句话,运用了隐喻手法。“树根”指人强大的精神意志,“风”暗指残酷的现实。不管现实如何残酷,它都难以击倒一个有着强大精神信念的人。格拉斯的复仇经历展示出精神信念对一个人的重要性。“Aslongasyoucanstillgrababreath,youfight,keepbreathing.”每当格拉斯接近死亡时这句旁白就会出现,呼唤他努力活着。这其实也是格拉斯自己精神意念的展现,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信念作为支撑,他不可能在残酷的荒野中生存下来,这种精神力量既来自对亲人的怀念,也来自对仇人的憎恨。爱与恨的交织,使格拉斯在没有希望的荒野之地,依然没有熄灭心中的希望之火。精神与物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首先精神依赖于物质而存在,人的精神依赖于自身的肉体。格拉斯在身体伤残之时,精神也几度崩溃。他曾在冰洞中手拿木炭写下“FITZGERADKILL-EDMYSON”,这一镜头暗示出他对于生存感到极度的绝望,对于现实的无奈,精神上对于复仇的放弃。这种精神上的退缩正是由于肉体的虚弱和物质的匮乏。相反,因为获得奖赏,生活在营地的菲茨杰拉德过着优裕的日子,但由于精神上的负罪感却精神萎靡,靠饮酒度日。同时,某些精神又可以脱离肉体而存在。格拉斯之妻遭受杀害之后,胸口缓缓飞出一只小鸟,妻子对格拉斯微微一笑;格拉斯在弥留之际,幻想与儿子在一处残缺的教堂之中重逢。这些画面都象征着,精神至上,精神不死,可以在依然思念自己的亲人中传递下去。通过正反人物的精神世界也可以看出,物质的满足并不一定带来精神的快慰,同时物质的匮乏也可能带来精神的迷失。物质与精神的矛盾统一,折射的是善与恶的较量,人性中光辉与黑暗的此消彼长。但无论如何,人只有保持一颗强大的内心,拥有坚固的精神支柱,才能在残酷的生命旅程中走到最后,这也许是影片带给我们的哲学智慧和精神启发。
四、余论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日益破坏,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电影题材逐渐增多,如电影《阿凡达》,也是在告诫人们要珍视生命、爱护自然。在现实的召唤下,文学工作者和影视文学的创造者也应该怀着一颗博爱之心,将这种敬畏自然的精神传播出去、发扬光大。其实,不管艺术手法如何复杂,艺术思想如何深邃,艺术形式如何丰富,艺术的本源意义始终在于教人求真、使人向善、为人创美。存在是人类永恒思考的哲学话题。时至今日,社会的发展已经使人类的存在形式远远超出其本源意义所限定的范畴。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活着”,而是为活着注入了各种形式,甚至不管这些五花八门的形式对生命体本身是否有实际意义。只要这些形式能够满足某种感官的需求,满足于欲望的膨胀感,就会有无数人趋之若鹜。于是,就有了各种畸形病态的行为方式出现,就有了人与人之间无端仇恨的产生。人们已不再追求生命本身所应有的“真”,也不再探寻不同生命之间所应包含的“善”,更不再创造生命存在所应带来的“美”,而只是一味地索取,企图以各种利益的获得来满足无尽的欲望。如此,到头来只会造成生命方向的迷失、人类道德的沦丧、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影片最后,主人公讲了一句话:“Revengeisatthecreator’shands.”这揭示出所有违背自然法则、违背道德的行为都会遭到惩罚,不管遭受惩罚者是个体的人还是整体的人类。正如海明威所言:“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3]不论是个体还是整体,永远都要对自然怀有尊重之心,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对自我怀有惩戒之心,在生命路途上,在历史长河中,且行且珍惜。
[参考文献]
[1]周思明.奥斯卡美学密码:谈《荒野猎人》的启示[J].中国文艺批评,2016(03).
篇4
[38]Office of Academic Integrity University of Waterloo.Toward a Level Playing Field:Enhancing Academic Integrity at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EB/OL].(sine die)[2011-02-19].uwaterlooca/academicintegrity/Report/Report_Towards%20a%20Level%20Playing%20Fieldhtml.
篇5
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它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在极抽象的形式下进行的,这是一种化繁为简以求统一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说,数学教育是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文明发展中数学所起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2.高中数学教育中影响教师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
2.1目前应试教育对高中数学教师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
大教育家韩愈说过:师者,传道解惑也。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形象思维结合逻辑思维,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教育主要包含对数学知识传授,对数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个体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功能和培育功能。但遗憾的是,现实的数学教育偏离了其本功能,数学成为一种竞争优势,表现在数学教学上是大题量的传授和练习中将数学知识点牢固记忆,其指向只有一个―最终达到数学考试成绩的提高,忽视了数学教育中的其他功能。教师在课堂传授数学知识,学生以听的方式接受教师所讲授的数学内容,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单方面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教师作为课堂的控制者,控制并监督学生的学习,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往往缺乏互动交流的过程和共同思考探究的过程。
2.2高中数学教育评价不够,教师人文素质偏低
在学生教育成效的评价体制上,功利性的泛滥是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缺乏的重要原因。数学作为人类发展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表现为对学生数学考试分数,并最终表现为升学率的高低,这种单一评价标准成为社会各界以及学生自身功利性评价标准的源头。目前,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评价在实践中表现出严重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如:评价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内容上基本上是一张考卷测试学生的解题技能。如果要去综合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人文素养,很多教师自身人文素质影响对学生评价,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贯穿于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到德与专的结合,培养一代新人。
3.对高中数学教师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3.1课堂互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猜想
“学问”应该像学问本身一样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可是,事实上教学生“学问”者并不多见。很多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自问问答,或问一些很简单的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这样的“问答”教学法是不利于学生创新和质疑精神培养的。为了使孩子具有全面的数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在数学教学中应将引导学生发问给以足够的重视。作为教师,如何恰当地介入学生的活动,尽可能少地干扰他们的思考和探索,给他们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和时间,这是课堂教学中文化氛围营造的一个重要标志。
3.2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中学数学教育由于十分强化学生的解题训练和计算能力的培养,以牺牲学生的时间和创造力为代价,使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恐惧和疲惫。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又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过程,从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不是被动地为了考试接受数学知识。
篇6
本次论坛下设“环境问题的多学科关怀”“环境·空间·社会”“动植物资源与人类活动”“环境·水利·经济”“外国环境史探研”“环境史理论方法与史料整理”等六个主要议题,共收到学术论文36篇,来自18个高校、科研单位包括历史学、人类学、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60余位博士生参加了交流和讨论。论坛邀请美国著名环境史家唐纳德·沃斯特、北京大学包茂红、北京师范大学梅雪芹、中国人民大学夏明方和南开大学鞠美庭、王利华、陈志强、朱彦民、余新忠、付成双等知名教授,及侯深、夏炎、曹志红等新锐学者发表专题]讲或现场评点。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高国荣研究员还对论坛评奖活动予以了特别协助。与会青年学者和专家、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针对中外环境史研究和当代环境问题分别发表了学术观点。论坛安排密集、紧凑,气氛热烈,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现简要综述如下:
1.对当代环境问题的多学科思考
为推动环境史研究的跨学科交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找学术接口,论坛特别邀请了部分从事当代环境问题研究的青年学人参加。面对当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现状,来自不同学科的博士生从专业角度为应对现实的生态环境危机给出了自己的专业见解和多角度的剖析。兰州大学王兰以青海省河南县为例,提出建立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牧民专业合作社对于有效地对抗自然灾害、更好地保护草场的意义。南开大学王瑜阐明了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关键是要建立起“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社会广泛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现代环境伦理观。南开大学王舒鸿认为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加大对中西部省区环境问题的政府规制,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中国环境效率整体提升。厦门大学周飞考察了新世纪以来以滇池为重点的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污染防治过程。云南大学和六花通过对云南丽江、大理、楚雄三地传统农耕方式和血吸虫病流行关系的研究,来考察云南少数民族农耕文化中的环境疾病观。
2.关于外国环境史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者在环境史理论、方法的引介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与此同时,有关世界环境史的实证研究也正呈现丰富之势。北京师范大学施雱以二战后美国畜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问题为中心,考察了其造成的严重公共卫生后果,并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王玉山认为殖民时期美国东北部移民的杀狼行为,不但满足了其生存需求,也通过传说承续了传统,并制造了英雄杀戮恶棍的正义,使其精神需求得以满足。广西师范大学刘榕榕总结了公元6世纪爆发的“查士丁尼瘟疫”复发的特征及其影响,认为瘟疫的不断复发令拜占庭帝国遭受了沉重打击。北京大学乔瑜认为在殖民背景下,“干旱说”被作为关键词写入了澳大利亚的白板论,用以证实殖民地开拓的正当性。北京师范大学严玉芳以美国资深环境史学家卡洛琳·麦茜特为例,认为她的研究在宏观上比较全面、清晰地展现了性别与环境关系]化的历史脉络。首都师范大学杜宪兵考察了19世纪的印度霍乱,并就其流行模式进行了分析。
3.关于历史上的动植物资源与人类社会生活关系研究
作为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动植物资源,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必不可缺,这方面的议题在本次会议上得到了重视。复旦大学黄权生考察了武陵民族地区森林变迁的历史过程。北京大学李欣指出秦汉时期社会常规性取材活动可分为薪炭消耗和材木利用,两汉社会频繁的自然灾害亦与此紧密相关。石家庄学院赵九洲考察了明代华北的燃料危机,并就其产生的原因、社会影响、社会应对进行了分析。复旦大学张蕾认为早期江南的野生水竹资源十分丰富,对宋元文人宅院产生了重要影响,曲水修竹成为经典的造园法式。北京大学罗玮主要针对元明时代中央政府所颁布关于树木保护各项法令政策进行梳理。复旦大学徐文彬考察了明清福建地区的虎患,并就其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
4.关于水资源以及相关作物种植、水利设施、水利工程研究
清华大学王炳文对中古时期敦煌吐鲁番水利研究学术史进行了整理。南开大学方万鹏就水磨在中国起源的时间问题、唐代官方水碾硙政策的转变以及五代、北宋时期水磨发展的新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杜新豪考察了明清畿辅种稻运动的生态背景,厘清了先前畿辅种稻史中的若干观点。南开大学朱华就隋唐时期关中水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南开大学刘小朦梳理了金元以来张家口坝上地区的盐湖周边生态与人类活动的历史变迁。厦门大学许博考察了清代“石羊河”名及其指向,认为其名的出现,与下游镇番县河源水权观念的兴起存在密切关联。复旦大学穆俊研究了1930—1937年间绥远省大黑河水利工程计划。
5.关于居住空间和区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南开大学张野认为以贵族为主体的游闲者与以苑囿为中心的游闲空间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文化互动。陕西师范大学刘兴成提出隋大兴城官员贵族住宅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西密东疏特点,此格局与城市地形地貌有关,受风水观念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荣华剖析了“含沙射影”一词从汉到唐词义的变化,认为这种变化反映了汉唐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陕西师范大学聂传平考察了北宋政府在对西北吐蕃居地的开发与开拓过程中的人与自然互动。陕西师范大学刘超建以1757—1795年天山北路东段屯垦为例,探讨了在国家政策下所进行的移民开垦—农耕技术选择—生态环境变迁三者之间的相应机制。上海理工大学刘振华在生态史的视野下考察了近代南阳盆地社会生态衰败的过程。西北师范大学雷兴鹤认为清代几百年间,甘肃陇东地区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6.环境史理论方法与史料整理
南开大学连雯从环境角度考察中西传统人天观之差异。南开大学潘明涛评介了加州学派、裴宜理和周锡瑞等人的研究中如何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历史尺度的考量中。南开大学陈林博考察了威廉·克罗农对单向度“自然—文化”观的批判。清华大学张景平介绍了清华大学历史、水利两系合作开展的“河西走廊水利史文献抢救性整理计划”相关情况。南开大学曹津永讨论了环境史研究中的文化视角。
以上诸议题在会议探讨中进一步得到深化,与会人员对于何谓环境史和如何进行环境史研究有了更深刻地理解。作为新兴学术领域的环境史,国内的研究一直受到欧美环境史研究的影响,继续加大相关研究成果的译介和对海外进行实证研究是当前研究必不可缺的一环。另一方面,如何汲取、融汇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资源,结合中国实情建立起有自己特色的环境史研究,亦是我们急需解决之事。
篇7
二、丰富的教育内容,体现了生活数学,数学大众的素质教育思想。
数学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其知识和技能将成为人们不断发展,生存的"通行证",实验教材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充实了丰富的思想、方法、能力内容,尤其是突出强调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例如:科学思维的有序性,数学思维的逻辑性,儿童思维的广阔性,问题解决的求异性等。如"100块糖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块?剩下几块?"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得出的是千奇百怪的"分法"。于是,教者就必须是不在理性上重视结果,而着重于过程。不否定他们真实获得的"分法"的优劣,只让他们在充分感知,不断升华"分法"的"我要学习"中提高判断、分析、统计、表达等诸方面的能力,进而在认识其难度的基础上适进地引入除法概念。这对于学生概念的理解、数量关系的抽象起到了降低了坡度、有效推进的作用。同时也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篇8
中外技术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虽然成果颇丰,但作为一门学科仍未进入“常规科学”阶段,仍处于哲学研究的边缘,仍未产生明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针对这种困境,为了适应当今技术时展的要求,为了促进技术哲学研究的繁荣,中外技术哲学家对技术哲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譬如:SPT前主席皮特主张加强技术认识论研究,通过科学哲学之门融人哲学主流;拉普建议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伦克和罗波尔主张建立一门“跨学科的实用主义的技术哲学”;费雷建议,技术哲学应联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思考技术;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技术文化环境,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米切姆指出,必须努力思考我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杜尔宾则呼唤行动主义,呼吁技术哲学家走进行动主义的领域,加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列中来;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
这些建议凸显了两个“问题意识”。其一,技术哲学研究如何融人哲学主流;其二,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切近社会现实。这两个“问题意识”的确应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技术哲学研究的“定向仪”,应是我们思考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定位的根本指针。
技术哲学研究要融人哲学主流,要切近社会现实,主要取决于它选择什么样的学科主题。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是什么,在中外技术哲学界有很大的争论。笔者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技术哲学是“哲学中的自然改造论”。从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观视角看,技术解释有两个基本观点,即“技术是目的的手段”,“技术是人的行动”。这两个基本观点实质上是“一体的”。它们贯穿在雅斯贝尔斯关于技术的界定中,它们也正是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本质时首先“穿过的正确的东西”。技术是人的行动,具体地说,国内学者称:“技术就是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人工过程或活动本身”。国外学者称:技术是“人们借助工具,为人类目的,给自然赋予形式的活动”;技术是“设计一实施”。说到底,“技术是做”,技术是属于自然改造的范畴,技术的问题是实践的问题。所以,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本应该定位为“自然改造论”,即是研究“关于改造自然这个领域的一般规律”。
更重要的是,这样学科主题的定位,不仅使技术哲学研究在整个现代哲学体系中有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价值,而且也使它真正切近社会现实。一方面,马克思在现代哲学的起始处要求“哲学家不仅要研究如何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改造世界”。_18_马克思提出的这项现代哲学研究任务至今远未完成。可以说,要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大力发展如此定位的技术哲学研究。而且由于在中外哲学史上,“自然改造”或“造物”的主题始终是缺失的,所以技术哲学研究如此定位就更有价值。另一方面,如马克思所说,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所以,以这种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哲学必然能真正切近社会现实。
笔者不赞同,技术哲学研究应“以技术认识论为中心”的主张。这种观点的理论预设是,把技术化约为一种“知识体系”,把技术问题归之于认识问题,把技术哲学归结为“技术认识论”。这种观点,究其实质是那种“重视超然的理论思考,轻视实践活动”的哲学传统在今日技术哲学中的继续。如上所论,现在真正需要的是“自然改造论”。“自然改造论”,首要的是指向“自然改造”活动本身,研究其本质、要素、结构和形态,但并不排斥“技术认识论”。技术实践活动中需要知识,有独特的认识现象,技术认识论问题当然有必要研究,但它不足以构成技术哲学研究的中心。
研究“自然改造论”,应该从更好的哲学开始。在这里,“更好的哲学”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人们通常把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称作“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聚焦于“人的”“实践的”“感性的”“现实世界”,以实践活动作为其世界观的支撑点,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寻求人类解放道路。比较不同的生活世界观,马克思实践哲学突出强调物质生活、实在的对象化活动之于生活世界的基础性,而其他现代哲学则都不同程度地把人的生活归结为日常生活或日常语言交往,都将物质生活、人的对象化活动排除于生活世界之外。所以,只有马克思实践哲学才有一个科学的实践观,才能为“自然改造论”研究提供全面的科学的理论框架。其实,由于其突出的“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内在地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改造论”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自然改造论”研究,不仅能使技术哲学作为一个哲学学科得以成长,而且也会推进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发展。如陈昌曙先生所言,“离开自然改造论,实践唯物主义就会被架空。”
综上所述,技术哲学要融入现代哲学的主流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事实上,当前欧美技术哲学的发展已经有走向这一定位的端倪。与经典技术哲学家相比,美国当代技术哲学家伯格曼、伊德和费恩伯格都更加走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伯格曼发现当代生活中存在着“装置范式”(deviceparadigm),伊德揭示了技术制品与人的中介联系(relationsofmediation)、他性联系(alterityrelations)和背景联系(backgroundrelations)。两人都专注于日常生活,但都没有关注产生技术装置或技术制品的技术实践活动。比较而言,费恩伯格更关注技术实践领域,他的“工具化理论”(instrumentalizationtheory)就是描述技术制品成为社会的适用工具的实践过程。当前,这种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在欧美技术哲学界已发展成为一场“经验转向”运动。它主张,技术哲学研究必须立足于对技术“内部”的认识,“必须基于对技术实践本身的理解,即技术制品是如何被设计、开发和生产的。”目前,“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还是初步的,可以预见,其进一步的发展必将指向技术实践论本身,必将使技术实践论研究凸显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技术哲学才能从“关注技术制品使用者阶段(theuserphase)转移到关注其设计、开发和生产阶段”,[]才能真正打开“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也意味着,这场在欧美兴起的“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只有彻底地走上“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之途,方能实现其目标。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创新哲学研究
一旦把技术哲学研究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那么在技术哲学研究的众多主题中,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就显得特别关键和紧迫。它不再仅仅是属于“技术哲学的应用研究”或“技术方法论研究”领域,而是属于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深入的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技术哲学就难以真正确立。从建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从理论逻辑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成为技术的实践过程,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技术形成的实践过程,才能向技术“敞开”,揭示技术的内在本质。历史上通常认为,技术是发明家的创造,而创造本身是一种无结构、无过程的心理顿悟,似乎是“来无踪迹”、“带有魔幻色彩”。这种技术创造的“恩赐说”L29J已先行地限制了人们对“技术内部的认识。现在人们则认为,技术从构思到社会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技术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过程。其中,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技术、与技术相适应的社会。这个技术产生的实践过程,这个技术成其所是的实践过程,被称之为“技术创新”。可见,“技术创新”概念本身就意含着使技术创造过程“祛魅”,使其“物质化”而纳入实践范畴的意思,已经内在地向“技术内部”的认识敞开。所以。只有研究技术创新,才可能切实知晓技术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产生。实质上,德韶尔早就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技术哲学惟有研究技术创造活动,才能发现“技术是如何可能的”。他正确地指出:“为了遇见技术的本质,我们必须到新形式首次被创造的地方去寻找。大规模工业生产只是类似于诗和音乐作品的复制和再生产,而只有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那里我们才更接近于诗和音乐的本质。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只可惜,他把技术创造活动主要归之于发明家的“内在的作出”(innerworkingout),而未能正确地把它视为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德韶尔这种原本正确的技术哲学研究思想,在后来的技术哲学研究中没有被实行。从整体上看,实际的技术哲学研究“最惊人的共同特征就是技术的外部化方法”。目前,在那些打算“认真对待技术”的哲学家那里,德韶尔的这个思想才逐渐成为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其二,从历史实践来看,技术创新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轴心,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社会发展轴心,才能向现实社会“敞开”,指导和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在古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隐含着的,可以从史前各种先王从事创造的传说中窥其踪迹,如《易·系辞》讲中国先王伏羲作八卦、网罟,神农作耜耒,黄帝尧舜作舟楫、杵臼、弧矢等;在现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显在的,种种事实显示,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社会的活力之源,是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驱动力。技术创新正作为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第一战斗力,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头等关切的主题。从历史深处看,从宏观上说,技术创新的体制化始于19世纪末,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技术创新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创造性本体,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和标志。从微观上说,技术创新恰恰就是一个新的“制作社会”的形成过程。所以,研究技术创新,必将密切技术哲学研究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促进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发展。如果不“下沉”到“技术创新”层面,则技术哲学研究就不可能实现其重在“改造世界”哲学旨趣。譬如,芒福德、马尔库塞、弗洛姆提出的技术人性化的思想,若要真正作用于现实社会的生活,则必须发展出相应的较为具体的人性化技术创新理论。
其三,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看,技术哲学研究之所以分裂为工程的和人文的两个对立的流派,主要是因为各自偏执于一端:工程的技术哲学,以技术发明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纯粹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而忽视了技术与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人文的技术哲学,以技术的社会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评价技术,往往对技术持敌对态度,而忽视了对技术自身的全面认识。由前所述,技术创新是技术成其所是的技术一社会过程,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既能向技术“敞开”,又能向社会“敞开”。由此,研究技术创新可以在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为建立一种健全的、连贯的、一致的技术哲学奠定基础。譬如,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技术创新实践活动至少要包括“实践结构论”和“实践形态论”,而要研究这两方面的内容就必须把“工程的”和“人文的”研究视角结合起来,工程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结构论”必须有人文的透视,而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形态论”必须有工程的基础。
篇9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过:“知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知道一件事物,另一种是知道从哪里可以找到它”,前者我们称为隐性知识,后者称为显性知识.人类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充斥着对知识的渴求,学习者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掌握新知识,知识可以是学习者通过对信息加以提炼、转化和表述形成的,也可以是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而难以被表述出来的.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是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享、更新、利用和评价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是指个人将获取的各种零散的和随机的信息转化为可被系统利用的个人知识,并帮助个人将隐性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显性知识,构建个人知识库,以利于现在和将来个人知识的存储、使用和交流.美国的PaulA·Dorsey教授提出了个人知识管理的广义定义:“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是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的一套科学方法,它可以整合个人信息资源,提升个人工作效率,提高应变能力.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与时展密切关联,只有不断发展的新知识才能为教育技术注入新活力,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它关注的焦点不是科学技术本身,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时所蕴含的教育、教学规律.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它探索如何分析、解决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获取改善教学的方法,并且强调能够在相同的教学情境中重复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体现了技术的本质属性即可重复性.同时,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着重研究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及方法论.
3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策略.只有了解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才能使教育技术本科生把握好学习的方向,从而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真正利用教育教学规律实现和现代技术高效的结合,从而优化、完善个人知识结构体系,提升个人对信息的感知和认识并进行提炼、转化和表述,使其真正为个人所用,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下面以赤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利用个人知识管理的方式开展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要求其具有教学系统设计能力、教学媒体设计与开发和应用与评价能力、现代化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与管理能力、持续更新补充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初步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知识、系统的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的能力.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就是围绕着这些能力要求进行设置的.首先,学生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基础教育理论知识,使之具备现代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和专业理论修养;教育技术导论的学习引领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概况、核心思想和基本观念以及专业范围和主要研究方向,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特征,展示本学科主要方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和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教育技术学是真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一门专业,更是教育知识、媒体技术和教学艺术相互渗透的学科,要求学生文理兼备,学生在学习教学系统设计、远程教育学基础、广播电视编导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编程语言、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等实践性课程,具体包括文字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课件制作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编程软件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等,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这些软件在知识加工的基础上形成实践作品.由于当今技术的更新速度飞快,各类信息数据和知识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教育技术学生具备不断更新补充和完善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快速学习软件并能够实践应用的能力,因此学习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就显得尤其紧迫和重要.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对个人知识管理缺乏系统地认识和了解,对个人知识管理这个概念模糊不清,对知识的系统掌握欠缺,没有构建起自己的知识库,不能够将知识进行很好的整合,终身程度不够;其次,在进行知识学习和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缺乏主动探索积极求知的精神.
4利用个人知识管理进行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者获得知识的途径和种类多种多样,具备个人知识管理意识的人才是真正适应时代的人.教育技术学是一门集教育理论、媒体技术和教学艺术于一体的学科,所学科目范围广、内容深、实践性强、更新快,在没有完全将一门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时,另一门技术又接踵而至,能够对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个人职业发展和能力水平提升的有效办法和手段,如何利用工具将个人知识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4.1几种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4.1.1个人知识管理工具———iNota这是一套个人知识管理编辑工具,以树状结构来分类及管理资料,包含详细的资料注解,可通过拖曳或剪贴的方式取得文字或图形,可自动转成XML文件,并以自动化的方式整理、归类,利用重点注记及内容加值的方法,建立个人的目录与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处理与知识吸收的效率.iNota的主要功能特色包括简易的操作接口、清晰的资料分类、详细的资料批注、简明的搜寻方式、轻松的数据储取和自动转存档案等.
4.1.2知识的交流与共享———Blog(也称博客)Blog是一种简单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技术门槛较低,简单易操作,容易生成.Blog是基于网络的类似个人网站的表现形式(见图1和图2),可以时时更新,可以“帖子”,也可以对个性化的知识以及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源进行链接,可以利用Blog完成数字化学习笔记,随时记录遇到的问题、产生的想法和思路,能够减少知识信息的流失.同时,Blog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期探究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Blog经济实用,对个人信息的获取组织、表达交流和安全性等都提供了适当的支持,是一个相对理想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4.1.3个人知识管理工具———WizWiz(为知)(见图3)集收集资料、截图、加密文档于一体,可以快速保存网页和离线浏览,能够随时随地记录灵感和想法,具有丰富的编辑功能,可以和谷歌日历同步(见图4),有丰富的接口导入数据,是一款主体功能丰富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篇10
二、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进行日期: 2010 年 12 月 22 日起至 20011 年 6 月 10 日止
三、 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地点: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四、 任务书的内容:
目的: 1.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提出有一定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的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2. 培养学生独立检索、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3. 初步具备搜集、整理、筛选信息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了解科学研究论文的写作技巧与规范化要求,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4.通过该论文的撰写,对360与qq的竞争战略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并搜集相关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加深对360与qq的竞争战略进一步分析。
任务:
1)提出选题《360与qq的竞争战略分析》的初步设想。
2)搜集、整理与论文有关的、充分的、准确的文献资料,扩充查阅范围。
3)构思论文框架,编写论文提纲,向指导教师提出开题报告。
4)分析、筛选已有的信息资料,提出研究设想与计划。
5)撰写论文初稿,反复修改,提交初、定稿及打印稿。
6)该文选题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求作者尽量挖掘已有的文献资料,同时根据需要多阅读有关激励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书籍期刊,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通过案例分析能对中国电信现行激励机制的现实指导意义作出较有启发的论述。
7)完成外文资料的翻译。
(三)撰写步骤与时间安排
1.2011.1.7前:按毕业论文写作要求进行选题,并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对选题进行分析并汇报与选题相关资料的占有情况。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对毕业论文提出明确要求。
2. 2011.1.8-3.8:完成开题报告,就所选课题明确写作的意义和目的、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预期写作进度等。
3. 2011.3.9-3.13:形成毕业论文写作粗纲,并提交指导教师审阅。粗纲应反映出论文的基本轮廓、基本观点及写作思路。
4.2011.3.14-3.18: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形成写作细纲,并再次提交指导教师审阅。细纲应能较详细地反映出论题所包含的论点、论据及相关数据资料。
5.2011.3.19-4.6:完成外文文献资料的翻译及不少于2万字的读书笔记的撰写。
6.2011.3.19-5.6:以细纲为基础,写作完成初稿,提交指导教师审阅。
7.2011.5.7-5.22:根据指导教师对初稿的修改意见,形成毕业论文正稿,交指导教师批阅。
8.2011.5.23-5.26:定稿并按规范化要求完成装袋并上交指导教师;进行答辩准备工作。
9.2011.5.27-6.10: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完成导师评语、评审意见、答辩评语及成绩评定、汇总上报等工作。
(四)成果要求
毕业论文要写出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及相应的外文摘要,毕业论文全文不得少于6000字。论文应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指导意义,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相关数据和专业术语运用准确。论文内容组成与打印规范按《集美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执行。
参 考 文 献
1波特, 竞争论(新版),中信出版社, 2009
2陈明哲 ,动态竞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李斯,劳斯特 ,22条商规,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9
4黄晓斌,网络环境下的竞争情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布里金肖,网络公司价值评估 ,经济管理,2005
6 陈墨,网络营销应该这样做,机械工作出版社,2011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篇11
一、感性与理性相结合——音乐美学特征语言表述的可能性探寻
上述关于音乐美学学科性质的论述使我们认识到,音乐美学的首要特征就在于它可感性与逻辑性的复合,这门学科的发展与其学科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科历史的角度来看,与这门学科一起呈现在研究者面前的除了这个跨学科的复合名称之外,还有附属于这种学科间多元、交叉的表述方式,在这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它的学科表述一直没有一定的主流范式或者规律,因此本文认为,这也是引起学者们研究这门学科时,对其学科意义不断探求而并没有最终达成相对权威成果的因素之一,而对于能够表现学科意义、表达学科特性的表述成为了研究者们尝试和探寻的新课题。例如于润洋先生认为,“音乐文本和语言文本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符号系统,用后者来阐释前者,其困难可想而知……人,特别是当他面对音乐作品时,总是不满足于对它的表层感知,而要去追问其深层的意蕴。而要去表述对这种意蕴的理解,又只能通过与音乐的符号系统完全不同的语言文字来表述……实现这种阐释虽然困难但毕竟还是可能的,值得做学术上的探索和尝[7](P9-10)试。”这说明语言在表述音乐时存在困难,但同时有一定的可实施性;邢维凯教授指出,“若要真正解决情感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的定位问题,关键在于我们首[8](P205)先必须充分肯定情感的纯感性价值……”其中强调了感性认识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的突出地位;同时也指出了音乐美学研究中需要具有学科特征性的表达诉求。杨燕迪教授在评价达尔豪斯音乐美学观时指出,“笔者并不完全赞同达尔豪斯这种在音乐美学中以历史解释全然替代体系建构的做法。体系建构的缺乏,实际上反映出学科内部存在思维力度不足、思考高度不够的弊端。”[9]这样感性和理性就都要以语言为载体进行阐释,至此二者有了交叉融合的可能,在这样的可能性下,才能形成一定的良性发展体系,而体系的形成就是这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显着标志。韩锺恩教授在具体的写作上指出表述的对象应该是,“第一,针对并围绕音乐事实,在作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结构描写,成就作品修辞的一部分。第二,针对并围绕音乐学实事,在音乐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纯粹感性表述,成就作品修辞的另外一部分,与此同时,对相应产生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第三,针对并围绕音乐自身存在,即在上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10](P108)的基础上进行tobe问题研究。”三位学者给出了具有音乐美学意义语言表述的基础、可能性以及大致的写作方式,由此,这种学科语言的讨论已经逐渐清晰。特别是韩锺恩教授在《音乐学写作问题讨论并及相应结构范式与马勒作品个案写作》一文中,给出了以马勒作品为研究对象的范例式写作,尤其在音乐美学范畴下的感性表述十分贴切。本文认为,此例旨在对于一直讨论而没有形成写作范式的学科语言表述进行尝试性的示例,同时文中对于马勒交响乐作品进行了具有相当高度的音乐美学式分析,但是由于在实际写作过程中,“音乐作品既是一个自身独立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物态性客体,同时又是一个[11]离不开接受者意识活动的、非实在的观念性客体。”(P55)因此,音乐美学的研究是一门从对客观存在的音乐进行特殊的感性认知到将其合理抽象上升为理性逻辑的学科,因此,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性认知是一切研究的基础,而音乐作品作为客体客观存在时,它本身具有的特性与审美主体观念之间的差异碰撞在所难免,最直观的感受经过修饰、描述后无法避免再次呈现时有效性的降低和缺失;另一方面,由于各人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性经验的差异,根据表述出来的语言还原音乐作品时仍然会遇到契合度和准确性问题的干扰,因此,怎样通过个人的感性经验表达、渲染进而达到一种具有思辨性、普适性的理性概念呈现,从而真正凸显音乐美学意义的语言表述是一个尚未得到较好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为,感性与理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界线,要取得二者的结合,可以通过借助某种“他物质”来改变性质或属性的“化学反应”来进行,这种他物质无疑就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调和物,使这两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在这门学科的研究范畴下获得一定的交集,从而解构二者之间的壁垒,改变绝缘状态,通过它二者得以融合。同时,二者交叉结合必须以可行性为前提,这种前提必须借助于其他形式的参与,这种“其他形式”是由具体音乐作品所呈现的固有特质而变化的一种可变因素,例如从音响和乐谱的听觉、视觉而进行的感性认识,要通过学科化的语言进行感性描述,理性的逻辑分析也要以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思辨性的总结作以理性分析,最终形成二者的有效结合,实现学科特征性语言表达。
二、具象与抽象的融合——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定位
上文关于音乐美学表述的实现已经论述了它的可能性和可实施性,虽然学者们对于相关问题在方向和方法上已经提出了引导性的建议意见,但要真正实现学科语言的表达还有需要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其中,使感性描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有效性和理性分析最大程度的还原音乐中呈现出的感性要素是一个具体而又复杂的过程。对于具体音乐作品中的感性与理性的认识在很多学者的研究中都有所提及,例如韩锺恩教授在感性与理性的中心问题上指出,①“逻各斯(logos)之所以退出中心,就在于它极端理性;语音(phono)之所以成为中心,就在于它复原感性。因此,所谓逻各斯中心主义向语音中心主义位移,其实质就是:由相对约定、模糊、虚幻、抽象的逻各斯,逐[12]渐趋向于绝对确定、清晰、实在、具像的语音。”本文认为,这种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虽然本身具有的不足是致使这种理性分析重心偏移的成分,但是真正影响这种问题平衡的是对于理性哲学部分的过分强调,而忽略了对于感性问题的重视。因此,学科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对学科性质和属性的定位上,如上文所述,音乐美学存在三种属性,即本质属性、感知属性和价值属性,三种属性之间亦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本文以为,这种关系首先表现在,以具象作品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上。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音乐美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属性都需要通过对于具体作品的感知来实现,因此,音乐作品中可以具体分析或可以被具体化的要素都是音乐美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切入点。其次,上述三种属性的关系还表现在,抽象属性的实现方面。价值的衡量需要一定的标准,本质的概括也需要某种对比,所以,这两种属性都具有抽象性,都不具备独立性,需要建立在可具体化的条件之上,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具体作品的感性认知无疑成为了实现二者的最有效方法。而这种具象属性与抽象属性的转换不是像法则一样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不同情况自由变化的,因此,上述三者之间更类似于一种游移关系。对于音乐作品的感知需要以一定的历史环境为背景,在不同的音乐历史时期,音乐风格有着显着的差异,因此,音乐具体表现手法也有着迥然不同的使用习惯。例如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的创作严格按照功能和声的写作方式序进,而浪漫主义的鼎盛时期,作曲家们往往有意规避传统中的规则与习惯,追求和声的复杂化,最大限度的去功能化,这样就导致了音乐在风格上的区别,从这个角度来说,音乐的本质发生了变化。此外,在两个不同的时期,音乐欣赏的标准也随着音乐风格的变化而变化着,因此,无论是创作主体还是审美主体对于音乐价值判断的标准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调整的要点即是对于音乐具象属性和抽象相对合理性的融合,同时这也避免了音乐美学由于侧重从理论到理论的研究而变得晦涩难懂,也能更加客观的从具体环境、风格、作品等感性认知的角度出发,使其通过有理有据的实际分析和理解,从而在理论抽象升华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对作品进行有效性表述,进而回归到具体音乐中,最终实现对于音乐作品从感知到解析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阐释的过程。结语随着当代音乐美学的发展,除了传统的学科基本问题依然存在之外,面对20世纪各种新理论、新观念的不断涌现,本文认为,首先对于学科的原理性和实践性研究仍然是研究的侧重所在,而关于二者相结合的问题仍然是一个有拓展潜力的领域;其次对于学科所具有的属性问题,很多学者都分别从一般性与特殊性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但二者的关联性及并存性并未得到相应系统化理解和认知;再次,当代的哲学对于本体的提倡使我们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于音乐作品感性认知进行更深层面的研究尝试。而如何将感性的音乐有效的描述,如何将理性的分析与审美主体表现的可感性相对应,如何实现音乐美学学科意义的语言表述等问题都是新时期音乐美学研究所涉及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当代的研究现状客观上加速了我国的研究者对上述新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而从现阶段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和相关学者们近期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在不断加深,在多元化的发展前景中怎样兼容他学科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显现音乐美学的学科意义是值得研究者们思考并研究的问题。
篇12
二、 如何在数学教育中进行人文教育
(一)让情感因素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
(1)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所持态度的体验,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师生情感的融洽,不仅可以沟通反馈信息,而且还可以令学生亲其身信其道,产生教育的想亲和力,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切美好的东西总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愉悦感受。美感能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因此,要寓美于教,用数学固有的美去感染,熏陶学生,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数学美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奇异简洁,图形的对称相似,整个理论的和谐统一等方面,数学教学中如能充分展示,如何在课程改革中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这些知识应在复习中注意弥补。
关于溶液较高要求的计算。在初中关于溶剂和温度发生变化时溶解度的计算不做要求,以后学生却要在高中习题中常常接触到,这些内容要适当加深一些。
有些选学内容。设立初中选学内容的主要目的就是既要提高整体素质,还要兼顾少数优秀学生的升学。有些初中教师认为不是“双基”,既不讲解也不指导阅读。有些初中教师很好处理了素质教育和高中升学的关系,采用分层教学法,就是针对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相应讲授深浅不同的内容。还要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地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如讲解燃烧、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范围将在高中进一步扩大,原概念就显得片面和狭隘,这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
篇13
(一)图书馆教育职能日益增强
现如今,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亟待提高。因此说,工人文化宫图书馆在发挥教育职能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培养职工专业技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这其中帮助职工有针对性的充实知识,提供专业信息是文化宫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调查表明,许多文化宫图书馆配合总工会工作,设立了职工图书角和专题书架,为职工免费提供定期的职业培训,并进行跟踪回访服务。所提供的书籍均受到了广大职工的喜爱。
(二)图书馆藏书观念不断转变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处于重要的位置,经济建设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传统的藏书制度已经难以满足知识经济下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改革。工人文化宫图书馆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努力转变藏书观念,充分利用有限的馆藏经费。由以前的文艺、小说类为主向科技理论类转变;由一般性藏书向重点性与一般性相结合藏书转变;由单一信息载体向多元化信息载体转变。逐渐克服了以消遣娱乐为办馆目的的思想,将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科技知识水平,加强科技信息传播做为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指导方针。
(三)图书馆现代技术不断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计算机在图书馆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断增强。以前以人工为主的工作方式逐渐被计算机网络所取代,广大读者不但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借阅信息,同时还逐步实现了网络自助借阅,并且通过开展电子阅读推广,让读书变得更加方便。工人文化宫图书馆在联机编目和图书借阅工作中,也均实现了计算机专业系统软件管理。一支由图书情报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人员组成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正在逐渐形成,作为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的主要技术骨干,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保障文化宫图书馆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现代化信息服务,同时也努力带动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的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
二、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的科学化发展
变的知识经济时代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早已不再只是专家、学者和学生的专修,对于新时代的广大工人阶级,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不断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工人文化宫图书馆作为工人学习的“加油站”,日益凸显出了它的重要地位。作为一名工人文化宫的工作人员,笔者经常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满足广大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只有对图书馆进行科学的资源优化配置,才能物尽其用更好的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对于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的科学发展,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人性化的发展理念
要实现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的科学化发展,首要任务就是以人文本,以满足人的根本需求和价值取向为核心。为了更好的满足广大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图书馆的建设要始终以人性化的管理为发展理念,坚持把人的管理视为一切管理的核心内容。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群众,因此,一切的发展办法、措施以及理念都应围绕职工群众的需求进行。
(二)加强科学化的馆员培养
图书馆馆员是管理整个图书馆的中坚力量,加强馆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对实现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的科学化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图书馆的功能逐渐由单一的藏书和借还书向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转变,图书馆馆员在现代图书馆服务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对馆员的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工人文化宫图书馆要实现科学化的发展,就应该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开发馆员的潜能、提高馆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为馆员营造舒适的工作和学术研究环境。
(三)开展多样化的服务
工人文化宫图书馆是本着为解决广大职工的各种文化需求而存在的,一些职工是为了借书阅览、拓展视野,一些职工是为了查阅专业信息资料,获得技术能量,还有一些职工是为了娱乐消遣、获取谈资。根据广大职工群众的种种需求,工人文化宫除了应提供基本的借阅书刊服务,还应该完善图书馆网站系统的建设,与市图书馆、省图书馆及其他公共图书馆联网,为读者提供更广阔借阅平台。图书馆还应该根据当地职工的特点,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使图书馆的服务更适合信息时代职工的兴趣与需求。例如,引进移动阅读机,通过微信扫码下载书目,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方式,实现随时随地的阅读。同时,工人文化宫图书馆作为基层公共图书馆更应该积极响应号召,针对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以阅读为主题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工人文化宫图书馆形象深入人心,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社会化。
总之,在新形势的影响下,只有切实加强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的自身建设,坚持发挥服务职工、促进改革的作用,才能实现图书馆的科学化发展,完成新形势下赋予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