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小学生中秋节小报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生中秋节小报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生中秋节小报

篇1

爸爸骑着摩托车,载着我去奶奶家过节。叔叔和爸爸、奶奶在厨房里准备丰盛的晚餐,他们煮的菜散发着浓浓的香味,真叫人嘴馋。

吃完了晚饭,快七点半了,许多人给我们送月饼。有各种各样的口味,有草莓味、菠萝味、香蕉味等。我迫不及待地想尝尝。可是要等到月亮出来才可以赏月哦!

我和妹妹站在门外放烟火。烟火有的像波浪,有的像太阳花,有的像满天星,还有的像降落伞。

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升上了天空,照得大地亮堂堂的。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远处的星星像一颗颗珍珠。我们坐在大榕树下,边赏月边吃月饼,不由得想起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古诗。

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我该回家睡觉了。临走时,奶奶送给我一盒我最爱吃的草莓月饼,我高兴地和奶奶告别。爸爸骑着摩托车回家了。

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小学生中秋节的日记范文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农历八月十五,今天是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是家人团聚、品尝月饼、饮酒赏月的好日子。

我和爸爸妈妈吃完晚饭,等待着月亮公公的出现。透过窗户,我看见月亮从楼角慢慢上升,好像害羞的小姑娘,升到楼顶时,似乎胆大了,一下子跳了出来,顿时,月光洒满了大地。月光照在树叶上,在地面就能看见影子。我呆呆的瞧着月亮,仿佛看见了正在砍桂花树的吴刚,美丽动人的嫦娥,活泼可爱的玉兔。你瞧,嫦娥姐姐正朝我笑呢,它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说:“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我们坐在阳台上,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我们拿出几个月饼,月饼有五仁的,黑芝麻的、莲蓉的。好吃极了!我想起了《古朗月行》里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吃完月饼我们一家去了楼外散布望月!天空中挂着一轮金色的明晃晃的圆月,好象深蓝色的天空中衬托着一个大玉盘。一阵风吹到身上,感觉真舒服!

小学生中秋节的日记范文三

今天是中秋节,学校放假了,一大早,我就起床了。今天可以好好玩玩,还可以吃好吃的东西,想到这里,我心里乐开了花。

下午,外公、阿姨他们都来我家做客,妈妈准备了许多好菜,有水煮活鱼、还有红烧肉、啤酒鸭等等,荤啊、 素啊样样齐全。望着一桌子香气逼人的菜肴,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鸭腿狼吞虎咽地啃起来,惹得客人们一个个地哈哈大笑起来。

晚上,我们全家人一边在阳台上等着月亮出来,一边吃月饼,突然看见天空中有一个“白玉盘”,哇!月亮仿佛像一位魔术师一样,一下子把天空变明亮了,这时,我突然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便深情地吟了起来“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逗得全家人捧腹大笑。

唉,时间过得真快啊!马上就到睡觉的时间了,所以我们恋恋不舍地进入房间睡觉了。

啊!今年的中秋节过得真是快乐,但愿明年的中秋节也过得这么快乐!

看了小学生中秋节的日记的人还看

1.小学生中秋节日记

2.小学生中秋节作文日记

3.小学四年级作文中秋节

篇2

中秋文化的魅力,使中秋成为非常有凝聚力的节日。根据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让我们小学生在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临之际,亲自体验中秋节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将相继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系列活动之一――走进中秋”这一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活动。

二、活动方案

(一)主题

走进中秋节。

(二)目标

1.加深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源远流长,增进对传统文化的探究情趣。

2.切实锻炼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及调查访问的能力。

3.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

式,增强自信心。

(三)人员

五(1)班师生。

(四)时间

2012年9、10月份。

(五)注意事项

1.活动在指导老师或组长的带领下有序进行,注意安全。

2.调查采访时态度诚恳,注意文明礼貌,做好相应的记录。

三、活动实施

(一)准备阶段:提出主题,合理筛选,制订计划

1.预设铺垫,引入主题

3.引导思考,生成课题

3.指导研究方法和汇报方式

4.分组选定研究课题

5.制订研究计划

6.研究活动开题报告会

7.小组修改研究计划

8.总结延伸

(二)实施阶段:组内合作,实践研究,整理资料

1.小组分头行动,分工协作,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

第一组:“中秋起源”组

根据计划开展活动,同学们有的上网查阅资料,有的去图书馆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

第二组:“食在中秋”组

同学们到食品批发市场、各大超市,了解中秋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况。并拍摄月饼的照片,品尝味道。从实物到图片、文字,最后到自己亲自动手做月饼,做桂花糕,从中感受到活动的无限乐趣。

第三组:“爱在中秋”组

他们到各大商场、超市进行现场调查、采访,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和中秋节前后最受人们欢迎的中秋节饰品。同学们还学写对联、制作贴画,培养了动手能力。

第四组:“吟在中秋”组

该小组定点定时,集体查找中秋节诗词,并一一理解。资料收集后,又进行了工作的分配:制作ppt,编电子小报,在社区出黑板报等等。

2.整理归纳研究成果,准备汇报交流。

(三)展示阶段:信息交流,动手实践,展示成果

1.交流研究成果

小组代表介绍本组活动获得的成果及调查研究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出示相关资料,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同学提出感兴趣的相关问题进行询问。

(1)“中秋起源”小队收集了中秋由来相关的典故、大量图片资料等,制作手抄报,制成了ppt,给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

(2)“食在中秋”小队,主要研究中秋节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即“月饼”的来历、象征意义及制作工序,并模拟操作实践。

(3)“爱在中秋”小队,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主要研究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及中秋节风俗习惯的由来,如对传统对联的制法、写法、张贴的讲究等等。活动中,同学们当场写对联,送上全组同学对大家诚挚的祝福。

(4)“吟在中秋”小队通过去图书馆,上网查阅,还有集体学习等途径,以制作电子小报、出黑板报、绘制手抄报,还有以表演诗朗诵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成果。

2.归纳总结,班级展示一星期

3.总结延伸

(1)将研究过程及成果展示的资料归类汇编成册,制成专题网页,上传到学校网站上展示,与大家共享。

(2)鼓励继续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系列活动,为下一个传统节日的研究做好准备。

四、活动评价与反思

(一)学生

这样的课真好,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使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比如:做调查时如何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如何使用数码相机等。更让我们了解到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自己动脑筋去解决。我们特别愿意上这样的课,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陈××)

我是一个成绩在班里不是很好的学生,常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在这次活动中,我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地进行了实践活动。出色地完成了组长分配给我的调查任务,并在交流会上进行了展示,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受到:我能行!(杨×)

(二)教师

1.以学生为主,提供开放的空间

基于学生直接经验的原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课题,选择由他们自主实践和探索,从而有兴趣地对已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对“中秋节文化”的研究活动中,学生面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了其生动活泼地发展,发展了综合的实践能力。

2.指导学生阶段活动后进行多种形式的反思

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或是自己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建议他们组内召开讨论会。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加深对自己的活动进程、进步情况及自己优缺点的认识,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本次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还提供了调查问卷供学生进行反思。

篇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见,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见证,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在编抄报中积极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兴趣的重要性,但兴趣也是靠培养的。为了培养学生办手抄报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编抄报,在教学实践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榜样示范

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同龄孩子更能让学生零距离的接触、学习,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中提升自己编抄报的水平。为此,教师平时可在班级中挑选编抄报好的同学为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来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榜样学习中激发编抄报的兴趣。

2.以身作则

为了激发学生编抄报的热情,教师还要善于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亲身实践编抄报的乐趣。研究中,每一次布置学生做手抄报,我都会亲自动手编抄报。因为有了亲身经历,在跟学生讲解编抄报的心得时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经验的分享,学生也就更乐于倾听。

3.鼓励引导

多萝茜·洛·诺特尔在《学习的革命中》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编抄小报,学生尤其需要鼓励。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在编抄报中提高能力

小学生只有掌握了编抄报方法,才能在编写中找到乐趣,才会乐于编抄报、善于编抄报、精于编抄报,才会逐渐提高读写能力。要想编出赏心悦目的小报,下面最基本的编报知识需要学生掌握:

1.精心确定主题

编抄报一定要先定好主题,这是因为学生制作的手抄报一般只有一张纸,能够容纳的内容并不多。如果把一个话题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写上去,就会给人凌乱之感。所以在教学生编抄报时要让学生学会从大主题中选一个小主题,围绕这个小主题做好文章。例如:“诗词赏析”“相约名著”“走近名人”等等。

2.创意起好报名

确定了主题,下一步工作就是取一个新颖、贴切、有创意的手抄报报名。好的报名既能吸引人的眼球,还能引起人的深思,激发人们阅读的欲望。好报名如:“畅游书海”“名人面对面”“成语串串烧”等。给手抄报取个好报名,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之妙。

3.用心策划栏目

在小报中,栏目的设置同样需要花心思。我们应用心设置好小报栏目。比如当我们制作一期与阅读、写作有关的手抄报时,可有以下栏目:“读书快讯”“好书推荐”“美文赏析”“小小评论家”等。

三、形式多样,让学生在编抄报中有话可说

要想通过编抄报来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那么手抄报主题的确定就是重中之重。在指导学生编抄报时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手抄报主题,让学生在编抄报时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可从以下方面来确定手抄报的主题:

1.联系教材

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载体。教师如能独具慧眼,就能从中挖掘出许多值得拓展的主题。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为例,教学《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可让学生出一期与环保有关的小报;教学《早》,可让学生出一期与鲁迅有关的小报;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可让学生出一期与《史记》有关的小报;教学《七律》可让学生出一期与有关的小报;教学《水》可让学生出一期与水资源有关的小报等。凡是与课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主题都可以作为小报的主题。

2.联系生活

明代的董其昌早就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在让学生编抄报时也要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这也是拓宽学生学习渠道的有效方法。生活中可以编进手抄报的内容很多,一是传统节日、纪念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教师节等;二是时事政治,如疾病、自然灾害及重大事件等;三是校园生活,如六一儿童节、读书节、运动会等。

3.联系爱好

在指导学生编抄报时,还可让其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因为是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学生在编抄报时就会有话可说,就会将报纸办的更精彩,如喜欢航模的同学可以办一期与航模相关的小报,喜欢漫画的同学可以办一期与漫画有关的小报等。而学生在编抄报中也面临着资料的收集、遴选等工作,这对学生的概括能力、选择能力、编排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只要我们方法得当,正确引导,通过编抄报,就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读写水平;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渠道;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等。编抄报,为学生读写水平的提高打开了一扇新门,学生的学习潜能也将在这片新天地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23

[3]冯爱东.走近孔子.[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19

[4]多萝茜·洛·诺尔特.学习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76

篇4

创造性思维需要民主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站在同一线上,唯有如此,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才会畅通无阻,学生才会畅所欲言,学生们创造性思维心理氛围的营造才会水到渠成。在课堂上,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不同意见,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一节课题是《走进春节》的选题指导课上,教师和学生围坐成几个小组进行分组讨论:最想研究和春节有关的哪方面的问题?讨论中,有的说:最想研究春节的习俗;有的说:最想研究春节的歌曲;还有的说:最想研究春节的由来。这时教师又问:“还有想研究春节其他方面的同学或小组吗?”一位学生怯怯地说:“我特别想研究春节人们会吃哪些东西?就是不知道如何表述这个研究的子课题?”于是,马上有学生提议道:“就叫‘春节的食俗’吧。”大家听了纷纷赞成。讨论的过程中,还有些学生说想研究春节的故事、春节的诗词等。就这样教师把学生带入了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以及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使学生们迸发出了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动起来”“活起来”,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自由讨论交流、集体评议等多种形式让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在一节课题是《腊八粥》的研究性学习课上,要求学生知道制作腊八粥的原材料和制作方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课前教师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采购制作腊八粥的原材料,并学会制作腊八粥,烧法不限。于是学生回家后便开始采购原料、学习烧粥。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说采购了哪些制作腊八粥的原材料以及烧腊八粥的方法,然后选派几位同学进行全班性的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了解了制作腊八粥的原材料,还学习掌握了制作腊八粥的方法,更有学生提出除了制作甜味腊八粥,还可制作咸味腊八粥的新异想法。

三、鼓励质疑、激发想象、打破定势,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读到这里方是长进。”当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讲,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首先,应激发兴趣,养成质疑习惯。其次,应教给方法,提高质疑水平。最后,应积极引导,解决质疑问题。发现学生提出带有规律性、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应尽量在课堂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无法一时解决的,要向学生说明。

2.激发想象,培养思维的连动性

爱因斯坦说:“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化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它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感知,丰富其表象积累;启发引导他们,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

3.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思维定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存在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考虑它的积极和消极作用。首先,要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帮助学生冲破狭隘的老框框,开阔视野。其次,在形成求异思维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教师可这么做:

①同一个任务,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完成。如研究“中秋节的习俗”时,鼓励学生多渠道收集资料,采访长辈、上网查找、拍照留档、摘抄剪贴等方法均可使用。

篇5

日前,网友“细雨夜无声”在网上发帖问:“大家的娃寒假作业完成了吗?我家的在‘赶死队’中。”这位妈妈说,年前孩子想得很美,还去图书馆借了书打算过年时看,结果回老家十多天里,写作业、看书的时间加起来不到2天,其余时间都玩去了。“回来后当了两天‘赶死队队长’,现在说还剩下3个大作业:需要背诵的国学文章2篇,2篇读后感,5篇周记。”

记者了解到,有些小学贯彻了“分层作业”,根据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不同来布置个性化的作业。有家长介绍,老师要求期末考试没有达到满分的同学在寒假期间写5篇读书笔记,她的女儿得了满分,就免去了这项作业,只需每天练习写字,加上数学的一页口算,很轻松。

但也有学生写到“吐血”。一位家长晒出了孩子寒假作业的清单。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寒假作业:60页的数学口算一本,已完成;小学生报的数学评价一本,还剩十多页没写。语文生字表共八单元,每个字写三次、组两个词,还剩四单元。小画报,未做;课外阅读20本书,读了不到10本,读后感还剩两篇未写。英语要求每天听一课,听了不到10次。众多家长感叹:“作业实在是太多了!”

有家长认为,孩子做不完作业,主要原因还是作业量实在太大。比如,寒假除了要做一本语文作业,还要写5篇周记、两篇读后感,临一本字帖。默写上学期学过的所有单词,每个单词写一行。有小学二年级的家长问:“小孩总共都不认识多少字,却要写那么多文章,包括读书笔记,这科学吗?”

讨论 家长应督促孩子做作业

一些学生和家长也坦承,作业写不完,还是因为时间没有分配好。番禺区的家长吴先生告诉记者,孩子放假了,大人还没放假,老人督促孩子做功课也不得力。等到大人放假了,全家又一起出门游玩,根本不可能写作业。最后只能“沦落”到开学前突击。

海珠区昌岗东路小学校长杨青桦认为,家长应该关注、参与和引导孩子完成寒假作业,而不是仅仅简单地问一声“你的作业写完没有”。“比如说寒假阅读,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交流,知道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再加以引导。”她认为,应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时间分配上要科学合理,最好是每天保持一定的量,到开学前夕全部完成。

老师 尝试布置个性化作业

近年来,有不少中小学尝试在寒暑假作业中布置开放性、个性化的作业。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的学生们完成寒假作业基本不需要答题,他们在“做项目”。该校初二物理备课组让学生在寒假选取某些实验项目进行实际操作,拍照并冲洗出来,贴在“我的物理寒假作业”纸上,供同学们分享。生物备课组提供了两类“作业”让学生二选一,一类为纸笔类,学生要自选主题,撰写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小论文。一类为制作类,学生自主制作生物标本、模型等。语文备课组要求学生做志愿者,抒写做志愿者的过程与体验;或者采访亲友里的成功人士,并写出访谈过程。

家长 部分个性化作业是在折腾家长

篇6

1、利用队会、黑板报、广播、校园网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

2、认真做好《安全日志》的填写工作,各处室要协调配合,思想重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上报,要实事求是真实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3、加强课间操的管理制度,责任到人,由体育组负责安排各体育教师的具体岗位职责,包括每天的学生队伍的组织,各个楼道口的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具体岗位由体育教研组长负责,各年级德育副主任在每天的课间操要对本年级的各个班做操情况进行登记,值周队员分工到各个年级,结果一并纳入到班主任的绩月考核。

4、要求队员做到5条标准——会背一首平安童谣;会一门自救自护本领;向一个同学宣传过安全知识;对家庭安全或校园安全提出一个建议等。

5、各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各班选拔五名责任心,有安全意识的队员担任小小安全监督员,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队员全面发展。

1、组织一次校园环境大扫除。

2、开展一次文明过马路实践活动

3、“我和老师零距离”特别活动。

访一访:采访一位任劳任怨地工作在第一线的普通教师。

议一议:围绕自己的所见所闻,从工作或生活细节入手,分析,讨论在普通教师身上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写一写:为自己的恩师写一句祝福,一条短信,一个感人的小故事。

乐一乐:给老师一个惊喜,讲个笑话,做个游戏,发个电子贺卡,策划一节班队会。促进师生间的了解,增进师生间的情谊。

4、开展少先队的光荣感,责任感教育。

各班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分别在低、中、高年级中开展以“我是少先队员”、“珍爱红领巾”、“我为红领巾添光彩”为主要内容的光荣感,责任感教育,让同学们在体验中戴上红领巾,了解少先队组织的责任,明确在组织中的作用和地位。引导队员回顾自己在队旗下茁壮成长的历程,从而激励他们自强不惜、努力奋斗。

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严格落实绩效考核

1、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遵守校纪校规,组织全体教师填写师德承诺保证书。

2、召开各年级班主任、体育教师工作会议,明确职责,认真做好每次的记录(升旗、队会、课间操、安全、行为习惯)。每周一小结,一月一汇总,数据纳入班主任每月的绩效考核,做到真实、公平、公正,真正起到激励先进的作用。

3、学期末认真组织好教师师德评议,结果纳入教师期末考核。

四、常规工作扎实有效,不断推进队员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升国旗。

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和周末降国旗制度。由各年级的班主任负责,确定班级值周,并做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学生安全准时到校;班主任按时跟班;穿校服戴领巾;队伍整齐;安全情况;做好每日的升旗日志记录。做到考评有依据。

2、值周检查

要求各年级班主任选拔十名品德好、组织能力强的队员值周。要事先对其进行培训,做到:言行举止文明规范,见了老师要主动问好;协助值周领导搞好本周的上下学、课间操的记录,做到实事求是。对本周表现好的班级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公布,客观、真实地进行考核评比。

3、主题队会。

根据学校的实际,本学期实施隔周开队会的办法,为辅导员能自主开展班级工作提供平台。学校统一开队会由少先队统一安排主题。

学校领导对每次队会的开展情况(活动备课、活动过程、活动效果)进行检查。要求做到:1队会主题鲜明、立意新颖;2队会内容健康、贴近实际;3队会形式新颖、生动活泼;4队会程序规范、衔接流畅。

a、面对9月10日教师节,以中队形式来庆祝教师节,以小队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敬师、爱师活动,做到在细节中感动、在体验中感恩、在成长中感悟。在教师节庆祝活动中,不能只有班主任、语、数、英老师,还有音、体、美等其它老师参加,以中队的名义,在他们的办公室桌子上放一张贺卡、一枝康乃馨。

在教师节开展感谢恩师“五个一”活动:召开一次以“献给教师的歌”为主题的中队会;制作一张“感谢师恩”小报或贺卡;组织队员为教师撰写一段贺词或一句谢语;举行一次有队员代表发言的国旗下讲话;号召队员真诚地向老师问好;并为老师送上一杯水。让课堂充满温馨,让校园洋溢喜庆,让老师享受幸福。

b、年年过中秋,今夕月更明。今年9月22日是国定传统节假。开展“观月、赏月、探月、颂月” 的团团圆圆过中秋的主题活动。月儿亮,桂花香,和谐家庭喜洋洋。队员们要以小主人、小帮手、小当家的姿态,参与家庭的中秋团圆活动,准备好对老人、父母的祝福语,增添晚宴的诗情画意。各中队辅导员引导队员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收集相关诗词、图片等。高年级同学可自编诗歌并收集整理成册。在赏月中体验合家团圆的浓浓氛围。

c、10月1日是我国第61个国庆节,各中队、小队以出板报、看影片、故事等形式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对大队委进行改选

1、充分发挥队员的自主能动性,在五六年级中竞选大队委机构。

2、健全各中队、小队干部机制。颁发中小干部标志,使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六、强化养成教育,提高德育实效

1、以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为出发点,引导广大队员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使学生“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以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篇7

做监工 老师每天短信“派活”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林女士的手机短信量大大增加,每天中午后,她的手机都会陆续收到来自各科老师的作业短信,有的短信多达整整一屏。语文老师要求家长协助子女默写、听写、看图说话,一样不能落下;数学老师要求为孩子准备两个魔方,明天上课要学习正方体的问题;英语老师要求监督孩子听录音5遍,家长陪说陪练,课文背熟后签字;甚至还有体育老师布置的任务,让孩子熟练掌握仰卧起坐,晚上掐时间一分钟做30个……

用短信给家长布置“作业”是不少学校的普遍做法,虽然孩子们在学校也会抄“记事”,记录当天要做的作业,但是一二年级的小孩经常会有记不清记不全的情况发生,所以老师不得不养成给家长发短信布置作业的习惯。

然而,“监工”的任务之艰巨完全超出了林女士的想象,以至于每天签名签得有了“明星感”,“孩子一做完作业,就把各种各样的练习本摊在我面前等签字,有时竟然达到9本之多,感觉自己像明星一样。”而且家长不仅要签字,有的还要检查对错,甚至作业完成情况、数量、时间都要写清楚。“你说不陪,能完成老师的任务吗?”

更要命的是,如果家长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这些功课,受罚的是孩子。一位家长在学校论坛上抱怨:“这星期孩子总共被扣掉了11朵小红花,大部分都因为签字原因,不是忘记签了就是签错位置了。都说第一年需要家长多花点力气,现在我是累得不得了,每次他自己整理书包,要问几句作业都签了吧,我俩严重神经紧张……”

林女士告诉记者,如果家里有一名小学生,起码要占用家里一位大人的全部业余时间和精力,“这么复杂的事情老人或者保姆根本做不来,只能自己亲自盯着,我现在下班回家连看报纸、看电视的时间都没有,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做网虫 随时上网关注学校动态

对于小学生家长,熟练运用电脑上网是一项基本技能,“很难想象,家长要是不会上网怎么办,简直就没资格做家长!”林女士说。因为很多小学,尤其是重点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站,都有班级论坛,很多有关孩子的信息以及家长的任务,老师都是通过校园网的。

“我现在已经养成了每天上校园网的习惯,否则漏了什么重要信息,后果自负。”林女士告诉记者,每科老师都会在论坛给家长留言,总结这一周的学习进度;还会出一些小练习,让家长打印了给孩子做;还有一些竞赛的报名,也要家长在网上完成;还包括一些学习软件,网上英语小故事什么的,也需要家长下载了给孩子用……“我的工作本来和电脑不沾边,以前不大用,可是为了孩子,我恶补电脑知识,学会了下载软件,学会了论坛发帖,还加入了班级的QQ群,我现在整天泡在网上,都快成了网虫了。”

家长上网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协助孩子完成作业,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老师们也开始习惯在布置作业时跟电脑搭点边,比如让孩子去网上搜索相关资料、上网写博客等等。一二年级的孩子还无法独立使用电脑,所以这些事又落到了家长身上。林女士这学期已经做了不少这样的功课,例如“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讲述古代四大才子的故事”等等,在网上搜到之后,还要整理打印出来,让孩子带到学校去。

为了帮助孩子完成这些作业,很多家长纷纷置办设备。二年级女生娇娇的爸爸是班里公认的“设备狂人”,他先是置办了一台高性能的数码相机,不久前又买了一台集扫描、打印、做照片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彩色打印机,这样可以保证孩子作业“保质保量”完成,“寒暑假和黄金周假期,学校都要布置孩子做‘小报’,我本想让孩子自己画点画,写几行字就可以了,可老师说太简单了,看有的家长做的那叫一个专业,照片、文字、标题、排版真跟报纸差不多,我才痛下决心添置设备,咱不能给孩子丢人不是?”于是,比拼设备成了家长间的“暗战”,也让娇娇爸练成了专家,不少家长经常在QQ群里向他请教这方面的专业问题。

做陪读 奥数英语作文样样精通

好容易到了周末家长们也不得清闲,更艰巨的任务是“陪太子读书”,记者了解到,在各种课外补习班里,如今“陪读”之风非常盛行,不少老师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学,这样孩子有疑问可以随时求教。

在一所知名的奥数学校,记者看到,最后一排坐着10多位家长,局促地挤在小小的桌椅里,专心地记着笔记。一位妈妈告诉记者,来这里陪读实属无奈,四年级的奥数已经相当难了,孩子回家总喊听不懂,上课跟不上。“奥数如今在小升初的测试中还是一个标杆,不敢不学,老师建议家长跟着一起学,回家以后如果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给孩子再讲一遍。”

有趣的是,老师对家长们的表现也有一番评价,一位奥数班的老师告诉记者,海淀家长积极性最高,在这里陪读的基本都是海淀的,西城的就差点,家长最多帮助孩子判判作业。“海淀的尖子校多,孩子学习压力大,所以家长在这方面就更上心。”这位老师表示,小学中高年级的奥数课确实难度越来越大,一些课后习题会要求孩子和家长一起讨论完成,“这也是为了孩子能更好掌握知识,现在竞争这么厉害,家长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成绩。”

记者了解到,陪孩子上英语课的家长比例更高,因为不少培训学校都要求孩子练习口语要有一个同伴可以经常对话,而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哪里去找同伴?于是家长只好担当起陪孩子练口语的重任。张女士跟孩子一起学《新概念英语》已经一年多了,她向记者表示“英语已经扔了十多年,现在又从头学起,不把语音语调学标准,回家怎么指导孩子呢?”

记者在巨人学校的一个培训点转了一圈,发现不仅是奥数班和英语班陪读家长众多,其他如作文班,甚至航模、单片机等兴趣班都有家长坐在后面听讲,不少年过四十的父母俨然小学生一样认真记着笔记,场景感人。

放手难应试教育下的集体焦虑

记者调查发现,学校的知名度越大,学生家长需要参与孩子作业的现象就越多,因为这些名校更强调“素质教育”、“快乐教育”,孩子在学校快乐了,就需要家长在课外下更大的工夫。

为什么老师要把担子压给家长?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小学老师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深意”,根源还是应试制度惹的祸,大家都看重分数,而小学生成绩的差异往往就取决于家长的关注程度。家长抓得严,看得紧,孩子的成绩就有保障,最后老师家长皆大欢喜。

一位重点小学的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在每年开学的家长会都会向家长强调这一点,就是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家长绝不能当甩手掌柜,那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对这一点,大多数家长都表示理解,并且积极配合。这位老师还表示,不少家长甚至还有放大老师要求的倾向,比如寒暑假的小报,老师要求孩子独立完成,可每年都会交上来很多极其专业的小报,一看就是家长做的,老师禁止了多次也没用。

篇8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语言基础知识,获取言语技能,培养情感态度,发展智力与创造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因素除了显性课程外,还有隐性课程,而且后者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课题通过探讨英语教学过程中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利用,提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一、加强理论学习,做好实验调查

1. 加强理论学习

通过理论学习和文献研究,一方面对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学和学习理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回顾与梳理,以方便运用;另一方面摸透小学英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状况,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确立研究小学英语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一问题的立论依据及理论基础。

2. 做好实验调查

首先要找准研究重点,选定研究对象。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实验小学四(1)和四(2)班,共2个班级的学生。四(1)班为课题研究实验班,四(2)班为课题研究对照班。在课题研究的前期和后期,课题组分别进行2次有针对性的调查,分别对四(1)和四(2)、(五)(1)和五(2)班的学生展开问卷调查。前期调查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学生反映的英语教学现状出发,了解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情感态度、动机、策略、情境等隐性因素产生的隐性课程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情况。

后期调查是在课题研究过程即将结束时进行的,通过调查,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英语课堂现状,整理、收集数据,分析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习惯、策略、能力和发展的改变情况。通过分析两个学年度期末考试的成绩,发现实验班学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隐性课程资源的研究”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英语运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还发现英语教学中依然存在问题,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开发身边的隐性课程资源,为学生今后的语言习得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探讨课堂教学,相互听课、评课

我们采取“相互听课,集体评议”的方法。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己所制订的研究内容上好实践课,向同组教师展示课题实施进程,其他教师听完后要做出评价,包括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口头评价与上课教师进行切磋以求共同进步,书面评价为课题组积累一定的资料。通过这种互听、互评活动,使组内形成互学并进的良好气氛,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营造学习氛围,着力建设校园英语文化

1. 增加校园英语标牌、标示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在校园里增添了部分英语标牌、标示,走廊上挂放一些中英对照的名人名言,如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A well begun is half done.(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草地旁边写上“Keep off the grass,please!”(勿践踏草地),这样的布置可以让学生随时可见,形成双语的视觉效果,更从思想品德教育上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 营造班级英语文化氛围

班级英语文化氛围的营造是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的主阵地。通过班级的英语标示、学习园地、英语角、黑板报、班级教室的布置和“Everyday English”“one new word a day,one sentence a week”等形式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出英语板报是普遍的做法,板报的内容适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可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如一些节日的小知识、外国的著名风景点介绍、谜语等。在班上的英语园地可根据年级和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写一些与教材同步的练习、语法知识,也可以写一些复习词汇的有趣练习,如填字游戏、单词接龙等。

3. 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

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为吸收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

四、开发英语课程资源,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题组动员学生挖掘身边的有用资源,开展了丰富的“寻找英语”活动,学生走上街头,寻找商铺店名的英语,寻找广告中的英语;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电器、香烟、化妆品中的英语;学生走进课本书籍里,寻找数学中的英语,科学、音乐课中的英语……只要是对英语学习有用的都可找出来,看一看、认一认、学一学,也可以贡献出来,一起分享;在班上建立“阅读角”“学习角”,通过英语墙报或英语学习园地,介绍课文背景知识、学习方法、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刊登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童话、寓言、谜语、英语游戏等……给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能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还使学生感受到英语无处不在,学好英语用处大。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1. 合理利用课前5分钟,丰富小学生的英语知识

课题组教师专门为学生开辟了每周一次的课前5分钟语言表达时间,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主题丰富,可介绍英美国家的风俗人情,可自主拓展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单词和句型,也可讲英文小故事,等等。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在教师每天悉心地指导下不断完善。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收集有用的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开展英语展示活动,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为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丰富课余生活,课题组举行了“英语情景剧比赛”“英文手抄报比赛”“英文小书签设计比赛”等课外活动,开展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组织学生经常性地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小报。此外,课题组还结合实际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等。活动中,让英语走进生活,走进校园的每个角落,真正体现了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六、潜心解读教材,挖掘文本内涵,打造有效课堂

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应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即活化教材。实践证明,照“本”宣科无法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开发教材的第二生命

PEP小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安排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内容有趣、富有新意,但部分教学内容应适当调整顺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部分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调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当每个节日来临之际,教师总是尽量把与该节日相关的知识提前教学,让学生在深切地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对与之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充满了渴求。

另外,在现行教材的使用中,有个别单元涉及月份、星期的教学,若按正常的教学顺序,学生在一堂课输入所有的月份(或星期),根本无法吸收消化。因此,笔者将这些与平时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在低年级教学中加以渗透、铺垫,到五、六年级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已经熟能生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个体智慧的碰撞与梳理,同题异构

此种备课形式类似于沙龙性质,大家可以各抒己见,提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想法,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某一个教学环节,然后进行资源整合,最得出自己的方案。同题异构是指由组内几个教师同时选取同一教材内容,确定同一目标,各人根据自己个性化的思路备课,然后进行一次组内集中性的磨课。最后,集体讨论,取长补短。

3. 挖掘课堂教学资源,巧用动态的生成性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应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要想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单一信息资源转化为积极的、丰富的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这取决于教师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教学机智。

七、小主题研究,培养探究意识,展示综合运用风采

组织学生开展小主题研究、探究活动,拓展英语课程资源。开展小主题研究的实践活动是指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的课内专题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探究、掌握知识、体验过程、形成技能。

在组织形式上,小课题研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形式,可以是小组的形式,也可以是亲子的模式在家里完成。在课题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是教师提供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小课题供学生自主选择,也可以先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提出一些研究课题,然后教师进行汇总,最后各小组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字母、单词(学校、教室、朋友、家庭、职业、农村、购物等)、语法(时间、颜色、数量、复数、三单形式、建议、请求、命令、介绍、描述等)、节日(妇女节、儿童节、端午节、教师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中秋节、新年等)等项目的研究。小主题研究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变接受型学习为发现型学习,把课堂教学与课后自主学习结合起来。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我们逐步构建了“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言语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教师更新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重视情感教学,多角度、多层面、多途径地开展活动。创建人际、心理、文化方面的情境策略:以情感教学为纽带,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情境体验为核心,调适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极大地开发了隐性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了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光明.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迷茫与抉择[J].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03,(3).

[3] 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篇9

一是加强孝道教育,可以促进爱国守法的道德教育。在中国,自古做官讲究清正廉洁,两袖清风;做人讲究光明磊落,不屈不挠。在国家面临外敌威胁入侵时,涌现出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去做呢?是源发于“孝”的爱国精神。“孝”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无数爱国志士献身的精神动力。

二是加强孝德教育,可以营造团结友善的和谐环境。“孝”不仅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安定的社会秩序的重要的精神支柱。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孝道为基础而展开的,发自于人的仁爱之心,以礼为它的表现形式,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宗族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孝德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做到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人民、爱国家,长大后多尽责任,多做贡献,在这种道德教育下,以孝德扩展仁心,保持谦虚恭敬的态度对待他人,就可以逐步营造出团结友善的和谐环境,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设。

三是加强孝道教育,有助于完善学生人格。孝为入德之门,德为成事之本。人的优良品德由孝产生,一个要成就大事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道德修养由孝道教化来培养。不教孝道,其他的品德便无从教起。因此,在学生中进行和加强孝德教育,对他们人格的自我完善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孝道教育就其实质来说是塑造人格的教育,具有鲜明的普适性和时代性。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孝道教育要顺应历史潮流,把孝德中的忠孝仁爱、谦和礼让、诚信守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倡导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培养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及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等良好品质。

四是加强孝德教育,可以帮助解决代沟隔阂的社会问题。代沟是一个社会问题,父母、老师、学校、社会为下一代付出了许多关爱,可得到的却是埋怨。而在我国古代,“孝”的教育发挥了重要的连接作用,“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在古人心目中,十分重视承前启后的责任和生命的整体性与连贯性,道德、宇宙、人生是一个一脉相承、物我契合的统一体系。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些人伦理观念模糊,对父母缺乏孝道,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缺乏尊师意识,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针对这种现象,如果从孝道教育入手,强化学生对父母的孝,就可以树立其社会责任心,消除代沟隔阂,成为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孝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基础道德的有效途径。我们大力提倡和建设的社会主义道德,就是要对人类一切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孝德则是一种最低限度的道德,是一种“底线伦理道德”。

二、挖掘孝德教育的生长点

中国古代的孝道教育源远流长,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资产,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有其不可泯灭的贡献。

《尚书》记载了距今四千多年前尧舜时期的一些关于孝道的主张,即“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要求对待先人应该坚持孝道。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作为一部诗歌形式的文学作品中,“孝”字的出现大约有18次之多,表现了西周时期和东周早期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于孝道的极度重视。

可见,传统孝德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过至深至远的历史性作用。今天的中国是由过去的中国发展变革而来的,家庭、亲情关系依然十分重要。因此孝德仍然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对待传统孝德这份历史遗产,我们应根据新的时代条件与教育要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其糟粕,汲取精华,赋予其时代新意,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新孝德教育。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

一是感恩图报。在孝德教育中,让学生学习古代、现代及身边各种典型的孝敬事例,从事例中感受种种孝心,体会到做一个有孝心人的那种快乐,真正懂得感恩报恩。感恩报恩是一个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类社会基本的道德准则。

二是孝亲敬长。引导学生应满怀对父母的尊重之心,尊重父母的感情和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从而内化为发奋努力、立志成才的动力,以进取向上的人生姿态与良好成绩来回报父母;也只有学有所成,将来才有能力赡养父母。孝亲,既是我们的法律义务,更是我们的道德责任,不仅要有物质供养,更要有精神关爱和心灵抚慰。

古人云:“道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以敬养为核心的“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宝贵财产。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孝者德为本”的古训千百年来,在调节代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促进人类幸福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在当代少年儿童中开展孝德教育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孝德教育是实现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家庭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敬爱、仁爱、忠爱之心,奠定人的道德素养。

三、找准孝德教育的切入点

我校地处绍兴南部山区,越中三庙的舜王庙就坐落在这里。绍兴作为虞舜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民风淳朴,社会和谐,孝德氛围十分浓厚。各届政府历来重视推进舜的孝道精神,每年都会在农历九月二十三至二十七期间举行隆重的绍兴虞舜文化旅游节,今年又恰逢当地“舜德精神践行年”。为此,学校将此作为孝德教育的切入点,结合学校“以舜的孝心感染人”的办学理念和“孝信雅达”的校训精神,积极创新孝德教育载体,搭建多种平台,使学生从知到行,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自发的行为到养成有意识的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孝德品质。

一是校园文化渗透。一方面,我们构建充满浓郁传统美德气氛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出利于孝德教育开展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自编“孝心小报”,自制“孝敬卡”,讲“孝德故事”,参加“孝敬演讲会”,开展“孝心签名”,组织“绘舜德”现场书画展示等活动,使我们的校园里始终洋溢着浓浓的“孝道”气息。

二是学科教学渗透。教师利用语文、品德等学科,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渗透孝德教育,同时积极挖掘语文等学科孝亲、感恩教育资源,特别要求学生对一些名人、伟人的孝亲内容,能认真学、记得住、讲得来,还要学着做,力求入心入脑,内化为行动。要求所有学科教师协助班主任老师,搞好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拓宽对学生进行孝德教育的途径。

三是家校合作互动。家庭是孝德教育的肥沃土壤,学校是孝德教育的主要阵地,社区是孝德教育的重要保障。我们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把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孝德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孝德教育开展的良好环境。在孝德教育中,各班都成立了家长学校,积极协调家长签订《家校协作公约》,鼓励有条件的家长参与到学生孝德主题活动之中来,全程关注孝德教育和实践,关注孩子成长,努力促成家校整体联动,社区做好评价,共同育人。

四是制度约束保障。制订《学生孝心评价手册》,分年段确定学生“行孝”规则,要求学生对照《手册》记于心中,落实到行动上。同时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提出要求,比如在“敬”父母方面要做到“三要”:早上起床要向父母问“早上好”、上学或外出要和父母打招呼、睡前要向父母长辈问安,并将是否孝亲敬老、感念亲恩作为评价学生道德品质和评选“星级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是榜样激励引领。在班级中开展“孝贤之星”评选活动,在身边的熟悉人中树立楷模,正确引导“孝德”教育的深入开展。规定每天晨读时间各班级要认真诵读有关“孝德”教育的内容,并纳入思想品德课,纳入家长学校,真正做到孝德教育进课堂、进家庭。

四、把握孝德教育的着力点

对小学生而言, 开展孝德教育不能光靠传统的说教,单一的课堂教育或者带有强制性的制度约束难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必须辅以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这就需要把握好一个着力点,那就是积极创新教育形式,运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践行孝道的兴趣,以入情入境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孝德品行。

一是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每个月要求学生为父母做一次家务,捶一次背,洗一次脚,说一句问候的话,遇到节日时制作一张贺卡。通过“五个一”活动,让学生感受一种孝德意识,形成一种孝德习惯。

二是利用传统节日尽孝心。节日里往往是孩子们情绪最好的时刻,充分利用这个最佳时机对孩子们实施孝心教育,往往会收到比平时更好的教育效果。如:春节给孩子们布置的亲情作业――“把劳动带进家庭”;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给孩子们布置的亲情作业――“把快乐送给父母”;儿童节给孩子们布置的亲情作业――“把成长展示给父母”;中秋节给孩子们布置的亲情作业――“把欢乐带进家庭”;重阳节给孩子们布置的亲情作业――“把健康送给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