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心脏搭桥手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我们是来自山东日照的求医者。2007年11月,我丈夫因突发心脏病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2010年3月16日,我丈夫在午饭后突然出现了严重的心绞痛。经我们当地医院检查,发现他的三支桥血管全部发生了闭塞。为了得到更好的诊治,我和丈夫于2010年3月25日入住了济南市的一家大型医院。经过15天的检查和两次专家会诊,主治医生的结论是无法为他进行手术,只能为他进行保守治疗。我听后很不甘心,决定另找名医给我丈夫治病。2010年4月,我的一位朋友在收看北京电视台的节目时,无意中了解到北京阜外医院的胡盛寿院长擅长做难度较大、危险性较高的心脏手术,便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我。我和丈夫在商议之后,第二天就赶到了北京。在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我们见到了胡院长。胡院长听了我的叙述后,又仔细地看了我丈夫的病历,认为可以为他进行手术。2010年4月21日,胡院长亲自主刀为我丈夫进行了心脏二次搭桥手术。在搭桥材料匮乏,乳内动脉过细且伴有斑块的情况下,胡院长用仅有的静脉血管成功地为我丈夫搭了三支桥,最大限度地改善了他心脏的血运循环。手术非常成功。现在,我丈夫已经出院3年多了,再没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其血压和心律等均正常,身体恢复得很好,达到了患病前的状态。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全家向胡盛寿院长,以及侯剑锋秘书、王立清主任、孙羽护士长和许晶晶医生表示衷心的感谢,祝他们一生平安。
山东 日照 曲丽丹
胡盛寿医生简介:胡盛寿医生是我国心血管外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现为北京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外科管理委员会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北京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北京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国际组织工程学会会员、美国心脏病学院(ACC)会员、美国胸心血管外科协会(AATS)会员、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胡盛寿院长1982年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郭加强教授,曾多次赴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著名心血管诊疗中心进修,此后一直在北京阜外医院从事心血管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心外科疾病,尤其在做冠心病、瓣膜病及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胡盛寿院长共计完成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4000余例,曾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奖项。
篇2
最初在室内和房子周围走动,开始走动要在别人的陪同下扶着东西,感觉没有困难时,可以开始散步,这个方法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开始行走时的速度和步伐以感觉舒适为限度。一定要循序逐渐,逐渐增加,以自己能耐受为准。一天散步1-2次,一般每次30-60分钟。如出现胸痛、气短、哮喘和疲劳应立即停止,如这些症状消失,可以再慢慢地开始恢复活动。在完全恢复体力之前,会感觉有些疲劳,这是不可避免的,活动时感到自己心脏跳动非常明显,但是只要心跳规律,不是特别快,这是正常的。如果一般活动仍感到心脏突然失控或跳动过快,或有轻度头晕、乏力、脉搏不规律,应去医院看医生。以下是推荐的活动计划:
第一周:每天两次,每次5分钟。
第二周:每天两次,每次10分钟。
第三周: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
第四周:应逐渐增加到每天散步30分钟。
保健
心脏手术后,通常情况7-10天可以出院。体力恢复,大约4-6周;胸骨愈合大约3个月。在恢复期内,要避免胸骨受较大的牵张,例如:举重物、抱小孩、拉重物、移动家具。
患者应注意:
保持正确的姿势:当身体直立或坐位时,胸部应尽可能挺起,将两肩稍微向后展,保持这种姿势在术后早期感觉有点不适应。但在恢复阶段,如不注意保持正确姿势,以后挺胸站立时,胸部会有被勒紧的感觉。
两上肢水平上抬:练习双上肢水平上抬,既不影响骨的愈合,又使上肢肌肉保持一定的张力,避免肩部僵硬。在出院后的一个月内,每天两次做两上肢水平上抬是很重要的。
护袜:在恢复期间,穿弹力护袜,能改善下肢血液供应,并减少体液在下肢聚集。在手术后4-6周内,离开床时,应该穿上弹力护袜,回到床上休息时,再把弹力护袜脱去。
生活
出院回家的头几个星期,应该注意安静,避免与伤风、感冒或患感染的人接触,避免被动吸烟。在身体完全康复之前,感冒会加重伤口局部疼痛或不适,应该尽量避免过多或长时间接待来访亲友,也不宜参加其他各类型聚会。
大约在术后两个月左右,如果自我感觉恢复良好,可以开始做家务劳动,如清理桌面灰尘、管理花木、植物,帮助准备食物。
心脏搭桥后患者康复中应注意事项
“心脏搭桥”是治疗冠心病的理想治疗方法,心脏搭桥后患者康复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1 伤口勤护理
出院时伤口处有轻微的发红、疼痛、肿胀,有时甚至会持续几个月,这是正常现象。回家后要经常检查伤口,若发现有感染迹象,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伤口处每日要用清水或抗菌皂冲洗,伤口要用无菌敷料覆盖。术后脚踝部可能会肿胀数星期,可以穿弹力袜或在休息时将患肢抬高,以减轻肿胀。
2 科学安排饮食
手术后每天应保证摄入适量的水果和蔬菜,多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鱼类、蛋类等)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玉米油、橄榄油、葵花子油等),少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油、奶油等)。
3 少量饮酒和严禁吸烟
术后最好不饮酒,每天最多喝50毫升红酒。吸烟是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故应严禁吸烟。
4 多多休息
在术后4-6星期的恢复期内,每天要保证8-10小时睡眠。所有活动应该安排在充足睡眠之后,活动量以不感觉劳累为宜。
5 适当参加活动
出院后先可早晚各散步10分钟,数天后逐步提高速度,并延长距离。增加运动量过程中,若有轻微头痛、疲劳、出汗、全身酸痛等症状是正常现象。若在运动(如散步)时心绞痛发作,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若仍不缓解,或伴有气急、大汗、疼痛超过15分钟,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夏天锻炼时宜选择在早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冬天可选择在体育馆内。
上楼是一种中、重度体力活动,家住楼上的患者,可以自行缓慢上楼。以后可改为做一些轻微的家务,如打扫卫生、做饭、洗菜等。要避免抬举重物,如搬家具、擦地板等。术后4-6星期内避免牵拉胸部的动作,包括抱小孩、推移重物、开车等。
6 注意记忆力和视力的改变
篇3
冠心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其病因是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壁上出现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动脉管腔狭窄、血流不畅,导致心脏本身的血供减少,不能维持正常跳动。所以,有效地恢复心脏供血,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为此,世界各国学者做了大量不懈的努力。1967年美国率先成功地施行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搭桥术),现在美国每年搭桥手术的数量已超过30万名。我国的搭桥手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搭桥手术已成为治疗冠心病安全而有效的一种常规方法。
所谓的心脏搭桥手术,就是采用病人自身的一段血管(常取自于大隐静脉、乳内动脉、桡动脉等)作为“桥”,两端分别吻合在主动脉和狭窄的冠状动脉远端(见图),让血流绕过有狭窄的冠状动脉,通过“血管桥”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传统的搭桥手术需要使用人工心肺机代替心脏的功能,即让心脏暂时处于“静止”和“无血”的停跳状态,然后医生在“安静休息的心脏上”架桥开道,以保证手术安全、准确地进行。这种手术的缺点是,体外循环对病人的生理状态影响比较大,有时还能引起某些重要器官的损伤,甚至出现多种并发症,如神经系统病变、肾功能不全、出血等,或使病人的康复时间延长。这个弊病在老年病人中更为突出,一些合并肾功能、肺功能、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病人往往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微创技术的逐渐成熟,无须借助于体外循环直接在跳动的心脏上搭桥的方法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兴起。心脏不停跳搭桥术是借助心脏稳定器,让心脏需搭桥的局部处于“静止”和“无血”状态,而大部分心脏仍在正常不停地工作。由此可省去体外循环,大大地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了体外循环可能带来的种种弊病。
心脏不停跳搭桥术是微创技术在心脏外科应用的一个成功的典范,它具有以下优点:①失血少,病人只需少量输血,甚至无须输血;②病人恢复比较快,一般术后一周左右就可出院;③手术费用比较低,比传统的手术住院费用约低1万元;④术后疼痛也较传统的搭桥手术轻;⑤除少数病人,如心肌梗死病人合并有左心室室壁瘤(需切开心腔)仍需要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做传统的搭桥手术以外,绝大多数需做搭桥手术的病人均可适用,对高龄有心功能低下、肝肾功能不全、升主动脉钙化、出血倾向、脑卒中后遗症等有体外循环高危因素的病人同样安全有效。
心脏不停跳搭桥术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施行,因为他们除了具有较高的医技水平外,还能根据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手术方案。不过,接受了搭桥手术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手术后病人仍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病症,并服用一些降低血黏度的药物,保持“血管桥”的通畅,预防冠状动脉再次狭窄。
篇4
关键词 危重;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a)-0102-02
[作者信息] 阿依别克·乃比(1977.1-),男,新疆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心外科。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以及介入技术的逐渐发展,在外科收治冠心病的患者中老年高危患者越来越多。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既可以减少体外循环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也可以避免患者的心脏停博对心肌造成的损伤[1],同时也减少了手术中患者的病死率和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的患者不能接受进行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所以需要进行体外循环的辅助。进行体外循环虽然已经将其损害的程度降到了最低,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利的因素。对病情严重并且具有高危险因子的冠心病患者一般认为内科的治疗效果不是很满意。这一类患者一般曾经进行过心脏移植的手术适应症,所以禁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随着麻醉和心肌保护以及外壳技术的提高,特别是非体外循环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开展以来,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重新受到临床重视及评价,为了减少对患者造成手术的创伤,该研究2011年1月—2014年5月主要研究对危重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该院所有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患者103例,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42例患者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区间为25~50岁,平均年龄为34.2岁;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播冠脉搭桥组的31例患者中,男16例,女15例;年龄区间为26~51岁,平均年龄为34.3岁;在体外循环心脏停搏冠脉搭桥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区间为24~52岁,平均年龄为34.5岁;经过灌装动脉造影表明灌装动脉3~4支发生病变,合并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为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30%的为20例,急性心肌梗死16例;前将至狭窄进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另加支架术后再狭窄,合并二尖瓣重度的关闭不全患者6例;前后降至狭窄合并室壁瘤及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4例,冠心病合并多脏器的功能不全患者18例,6例有心肌梗死病史,合并高血压病史15例,糖尿病史13例,肾功能不全5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7例,病窦综合征置心内永久性起搏器1例。对比3组患者的一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根据患者的心肌情况
将患者分为3组进行手术治疗,分别为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体外循环心脏不停博搭桥组及体外循环停搏冠脉搭桥组。首先,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心律失常,出现早搏现象。体外循环心脏不停博搭桥组患者心绞痛严重,心肌缺血现象严重。体外循环停搏冠脉搭桥组患者出现脉搏间歇性停止。
①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对患者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并进行胸骨正中切口的常规开胸手术。其他位置进行大隐静脉搭桥,根据心脏决定为何部位,用局部的心肌固定器固定,切开冠状动脉,在冠状动脉的切口植入冠状动脉塞子[3],这样可以有效的止血,保证良好的手术视野。在进行左回旋支和后降支搭桥手术时,要采用无损伤线缝合心肌,并辅助进行局部心肌固定充分显露出吻合部位,以减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保证血压的平衡。手术中如果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者是心律失常,则及时寻找原因并调整。
②体外循环心脏不停博组:患者全麻后的切口金雄,取LIMA断离远端前全身肝素化,为患者建立体外循环;暴露患者心脏,心脏固定器固定血管,阻断血流,放置冠脉分流栓,去除血管夹,先完成远端的吻合,在完成近端的吻合,待循环稳定后停机。
③体外循环停搏冠脉搭桥:采用人工心肺机及膜式氧合器。
预充液选择使用聚明胶肽1 000 mL、5% 碳酸氢钠100~200 m、林格式液 500 mL、甘露醇 0.5 g/kg、白蛋白10~20 g及甲泼尼龙 15 mg/kg[4]。采用主动脉、腔房静脉插管,开始转流。转流开始动脉端给血及静脉回流管道钳缓慢开放并保证平衡,平衡后保持呼吸机的潮气量及血管活性要用量适当的减少,严格监视血气及电解质。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在进行治疗后,分析3组患者心脏搭桥情况,进行对比。
1.3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分析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经过治疗,非体外循环组搭桥支数(2.81±0.70)、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组搭桥支数(3.75±0.45)、体外循环心脏停搏组搭桥支数(3.26±0.40)。引流量相比,3组患者分别为(256.3±52.71)、(369.55±62.49)、(436.14±72.86),3组患者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患者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博冠脉搭桥组术后死亡1例,体外循环心脏停搏冠脉搭桥患者术后死亡3例。见表1。
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到,经过3种方法的治疗后患者的死亡分别为0例、1例和3例,t=8.437,患者的搭桥支数和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相关的研究结果认为,伴有以下中的一项以上的患者就可以是视为危重冠心病[5]:①急性心境而公司或者伴有时间隔穿孔,或二尖瓣肌功能不全,已经出现心源性休克的患者;②以心功能衰竭为主,心绞痛并不明显,冠状动脉主要为弥漫性的多支病变,LVEF<30%;③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同时需要性瓣膜手术的患者;④室壁瘤并伴有心律失常那个或者是心功能衰竭的患者;⑤多脏器的功能出现衰竭,在次进行搭桥手术的患者。
对具有高危因袭的冠心病的患者的治疗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争议,过去的大多数病例都选择溶栓和冠状动脉球囊或涨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等一系列的内科治疗,但是经过以上的治疗后,治疗的效果并不满意,尤其是远期的病死率更高,患者大多数通常死于反复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有报道显示,经过内科治疗的危重冠心病的患者的存活率仅仅为25%。由于受到了供体少和费用高的因素限制,心脏移植也不能是治疗此类疾病患者的首选方法。过去的研究认为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部可能改变心肌损伤的这个不可逆的过程,并且在有广泛心肌痕的基础上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很难保证桥的通畅,这样就会影响手术的效果。而通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根据心肌缺血发生的程度、持续时间及发展的速度的不同及缺血区域的心肌是否在关注货侧支循环的血流供应,在心肌缺血区域存在着冬眠心肌及重创心肌等心肌,这一部分的心肌因为机体能量储存出现下降,造成心肌的运动减退,他们与心肌坏死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提高危重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存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组的患者在手术前合并重度的高血压、心功能衰竭、糖尿病患者的对症治疗,并给与控制。术前术后给予患者激化液及扩充血管等药物,并且在手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的心肌保护,充分保证患者的左心系统得到良好的灌注,同时要对患者的冠状动脉进行逆行灌注以保证对右心的保护。
该次研究中,将患者分为非体外循环组、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组、体外循环心脏停搏组进行分析治疗,治疗后3组患者搭桥支数、引流量和死亡病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样的研究结果与肖苍松,王嵘,李伯君,吴扬,王刚等人《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救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中期随访》[6]结果一致,具有参考性。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为高龄的冠心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法及康复的机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已经挽回了很多高龄冠心病的患者的生命,而有关的护理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经过手术的治疗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的水平,同时,如何能够是更多的高龄患者远离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及生存质量依然是临床工作需要研究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邹小明,王武军,刘亚湘.危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80-882
[2] 狄海冰,刘红梅,卞慧,等.8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护理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2(34):434-435.
[3] 陈德峰,张健,叶海峰,等.危重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1):889-891.
[4] 王丽丽,郭宇.延续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79-781.
[5] 吴学志,朱海文,梅永成,等.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457-459.
[6] 肖苍松,王嵘,李伯君,等.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救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中期随访[J].临床研究,2014(34):120-121.
篇5
那么,该项手术究竟是怎么回事?术后能不能正常生活?让我们来看看本文的主人公王晓琴,无意间被查出冠心病,在有惊无险地经历心脏“搭桥”手术之后,精彩地生活下去的故事吧。
口述者:王晓琴(退休医师) 年龄:72岁
亲历事件:心脏“搭桥”
按时吃药,血压却居高不下
当时,67岁的我,还在自己和几位好友合伙开的诊所里当内科医生。除了高血压、血脂有点高之外,我身体状态一向不错,每天精神抖擞地给患者看病。
一天上午,我刚上班不久,只看过几个病人,就感觉自己很乏力,有一种说不出的不适。我没有患感冒,怎么会有这种感觉?测了一下血压,结果吓人一跳——上压180毫米汞柱,下压100毫米汞柱。
“奇怪,我上午出门前,吃过降压药,血压怎么还这么高?”女儿知道后就陪我去大医院心血管内科看门诊。
“你得马上住院。血压这么高,随时会发生危险,需要尽快查明原因。”医生的话,让我们顿时紧张起来。
心电图、心脏CT、冠状动脉造影……住院期间,我做了很多检查,最后查明是心脏血管出了大问题,就是冠状动脉主干狭窄,还有多支血管病变,所以血流受阻,引起血压不稳。
心内科的专家对我说,要做个介入手术,在血管里放个支架,把狭窄的血管撑开,让血流正常。没过几天,专家又对我说,这个手术不好做,因为我那心脏血管狭窄的地方相当于“交叉路口”,即便放上支架,也容易掉,所以手术就不做了,专家让我今后做保守治疗。接着,我带着治心脏的药物,出院了。
转院治疗,犹豫要不要“开胸”
后来,女儿和女婿打听到市区另一家大医院的心胸外科专家,就陪我找这位专家看门诊。医生仔细查看我的心脏血管造影检查说,你需要心脏“搭桥”来治疗,否则随时会发生心肌梗死。
作为医生的我,很快明白心脏“搭桥”是一项创伤性的大手术,需要开胸,还得启用体外循环(一种特殊的装置,暂时替代人的心脏和肺脏工作),也就是手术操作要暂停心跳。面对这么大的手术风险,我和家人都犹豫了。
反正,我现在没有胸闷等不舒服的感觉,我装作无事地继续上班,其实,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我上楼梯开始觉得吃力。女儿家在七楼,我得走两层歇一歇。
恰巧,几天后,我和上海的哥哥通电话,聊起自己的病情。没想到,他在三年前,也就是73岁时,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因怕我担心,没告诉我。他说手术很成功,把原先的胸闷、气短等问题都解决了,术后身体一直很好。
哥哥还提醒我,母亲65岁时是因心肌梗死而去世的;我们心脏血管不好,是家族遗传的。他建议我到上海接受心脏“搭桥”手术。
手术顺利, 住院半个月就出院了
哥哥的一番话,打消了我对手术的恐惧感。那么,到底去上海做,还是在本地做?我和老公商量了半天,一时定不下来,我们又去找原先那个胸外科专家咨询。专家向我详细介绍手术的过程以及风险率,还说,“你现在没患糖尿病,身体状态不错,适合做‘搭桥’手术,术后能改善心血管循环,预防心肌梗死。”
听说这家医院当时已为100位患者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其中只有1例死亡,原因是患者术后护理不佳,感冒咳嗽、肺部感染并发心脏衰竭造成的。
经一番了解之后,我就决定在本地接受手术。“哥哥岁数大,去上海给他添麻烦;万一手术失败,我死也要死在自己家。”抱着最坏的打算,我坦然地面对手术。
当天手术,医生从我的小腿上取下一段静脉,然后移植到心脏那几条病变的血管上,共搭了四条“桥”,手术很成功。我在监护室待了4天,普通病房待了13天,就出院了。很幸运的是,我术后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每天做健身操一小时, 每周爬山一次
性格开朗的我,在手术后不久便继续上班了,直至去年在家人的劝说下,我才真正过起退休的生活。
现在,我胸口留下的刀疤就像长长的“拉链”,偶尔会有紧绷感。除了它在提醒自己经历过大手术外,我几乎和正常人无异。
每天清晨,我都会上附近的公园做健身操一个小时,每周爬山一次。爬山,走楼梯,能一口气走到底。饮食上,我会以清淡为主,肉类尽量少吃。我从不吃滋补品,而是坚持服用降血压药、阿司匹林、保心药物。每年体检,我的健康状态都不错,连血脂也变正常了。
我庆幸自己,在经历大手术之后,可以精彩地生活。
【专家视点】
“搭桥”更需“护桥”
问:冠心病出现哪种情况需要手术治疗?
答: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是因为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脏缺血的一类疾病。
通常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这三种方式。当冠状动脉狭窄达到一定程度时,服药效果不大,必须通过冠状动脉搭桥或者支架植入,重建心脏血运。
介入治疗就是支架植入术,属于微创手术,现在心内科开展。但由于部分患者不适合,如像主人公血管狭窄在交叉口,那么就需要心脏“搭桥”术。该手术医学名为“冠状动脉搭桥术”,“搭的桥”可绕过病变冠脉,从而给血液流动开辟一条新的通道。
问:心脏搭桥手术是否意味着治愈冠心病?
答: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能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减少心绞痛发作,可以预防猝死。但是它只除病症不除病因,如不加控制,冠状动脉的其余血管甚至新搭的“桥”仍会病变、狭窄。因此,搭“桥”病人一定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肥胖。术后患者必须定期检查,坚持服药。还要加强锻炼,锻炼有助于心功能的恢复,促进血液循环,提倡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每天1小时,分次进行)、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等。合理饮食,荤素搭配,宜清淡,低脂、低胆固醇,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不吃油炸、烧烤食品。术后患者要特别注意不能熬夜,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
篇6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改善心肌供血的有效方法。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在心脏不停跳下利用心脏固定器及CO2吹管将局部固定进行多支血管吻合,避免了体外循环给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并发症,还可以降低病人的手术费用及围术期的死亡率等诸多优点。已成为临床手术的首选方法,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35例患者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21岁~75岁。冠状动脉造影多数显示为多支病变(常发生于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主干、左冠状动脉主干、左旋支和后降支),搭桥数为1~4支,均采用自体左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搭桥。
2 手术步骤及手术配合
2.1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2.2 手术:仰卧位。
2.3 手术切口:胸骨正中切口+切取大隐静脉切口。
2.4 手术器械:大体包及搭桥器械。
大体包:蚊式钳20、小弯钳6、中弯10、大弯2、扁桃钳2、小直角钳2、组织钳6、持针器3、胖头持针器1、扣扣钳12、钢丝剪、线引子、套管(硅胶导尿管14#)2、组织剪2、线剪1、粗剪子1、大刀柄1(23#刀片)、小刀柄2(11#、15#刀片)、甲状腺拉勾2、肋骨撑开器、凯旋T、勾镊2、大平镊2、吸引器、卵圆钳2、治疗碗3、弯盘2、小量杯3、洗手盆、量筒、灯罩2、胸骨锯。
搭桥器械:搭桥无创镊3、笔式针持2、动脉剪(黑把)、前向剪、回头剪、冠脉刀、硅酮吊带(带钝头针橡皮筋)2、钛夹钳、主动脉侧壁钳、动脉探子、动脉夹2、乳内拉勾、无创镊2、血管针持2、橄榄头2、治疗盘(外包中单)。
取血管器械:蚊式钳8、小弯钳6、组织钳2、针持2、乳突牵开器、甲状腺拉勾、疝气拉勾、剪刀2、大刀柄及刀片、大平镊、勾镊。
一次性用物:手套、电刀头、长电刀头、吸引器管、慕丝线(0、3-0)、护皮膜、纱布20、纱块20、注射器20ml、肝素盐水(0.9%氯化钠200ml+肝素钠50mg)、罂粟碱(0.9%氯化钠30ml+30mg)、钢丝3根、引流管2、负压引流瓶、钛夹、骨蜡、血管滑线(7-0、6-0)、薇乔线(358、422)、无创线(7×17)、无菌弹性绷带、绷带、心脏固定器、吹管、打孔器。
2.5 手术配合
2.5.1 常规消毒铺巾:消毒:递弯盘碘伏纱布消毒,范围上至颈部下至双足。铺巾:中单两块铺于腋下至双下肢下中单两块铺于双下肢下治疗巾折三角包双足会铺一四层疗巾颈部两侧各放一治疗巾卷双层中单至于切口左右两侧治疗巾四块铺切口平胸骨切口至头侧铺一中单切口下缘平肋缘至膝部铺一双折中单大孔单(至膝部反折以暴露双小腿)头侧左右拉中单两块(以扩大无菌范围)平腹部将中单做器械兜平大腿至治疗盘(下垫中单两块,避免压伤)。
2.5.2 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一组取大隐静脉,一组常规开胸(两组手术器械不可互用,避免感染)
2.5.2.1 取大隐静脉组
内踝切口游离大隐静脉,静脉远端慕丝线(3-0)结扎,近端接橄榄头针头,根据静脉走形做分段皮肤切口以减少损伤,游离静脉至膝部遇分支带慕丝线(3-0)结扎,当静脉游离至所需长度后递小弯钳夹住,组织剪剪断,带线结扎。取下的静脉针头接肝素盐水注射器,远端用动脉夹夹住管腔的3/4,注入肝素盐水使其逐渐充盈,同时检查管腔,若有漏液,用钛夹夹闭或慕丝线带线结扎,也可用血管滑线(7-0)缝扎。如无漏液将静脉置于肝素盐水中备用。常规止血,缝合筋膜薇乔线(358),皮内缝合薇乔线(422),纱布及弹性绷带包扎。
2.5.2.2 开胸组
2.5.2.2.1 胸骨正中切口:常规开胸
2.5.2.2.2 切开胸内筋膜,游离左乳内动脉。将床升高,左侧升高30°,递乳内拉勾牵开胸骨,换长电刀头,遇肋间穿支电凝或钛夹夹闭止血。游离足够长度远端递小直角钳夹住,组织剪剪断,慕丝线(0)带线结扎,近段用动脉夹夹闭。用罂粟碱纱块包裹备用,防止血管痉挛。
2.5.2.2.3 切开心包,圆针慕丝线(0)吊心包,换凯旋T拉勾牵开胸骨,探查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选择搭桥部位。递无创线(7×17)悬吊后心包,将针剪下,递线引子带套管将绷带固定于后心包上,以便暴露心脏。
2.5.2.2.4 乳内动脉搭桥 是属于动脉-动脉吻合术,乳内动脉和冠脉的口径相似,流速快,涡流少,扭转小,通畅率高,左乳内动脉适合前降支吻合。连接CO2吹管、热盐水,递心脏固定器固定需搭桥的部位,递动脉剪修乳内动脉,小圆刀(15#)切开冠脉浆膜层,血管针持夹硅酮吊带阻断吻合口两侧,以阻断血流,递冠脉刀切开冠脉,前向剪扩大切口(回头剪剪开后侧),递笔式针持夹血管滑线(7-0)吻合,注射器打水打结,线剪剪线,松开动脉夹。
2.5.2.2.5 动静脉桥远端与冠脉吻合 心脏固定器固定,动脉剪修剪大隐静脉,小圆刀切开冠脉浆膜层,硅酮吊带阻断,冠脉刀切开,前向剪扩大切口,滑线(7-0)吻合,打水打结,线剪剪线。
2.5.2.2.6 动静脉桥近端与升主动脉端侧吻合 递主动脉侧壁钳钳夹主动脉前方,11#尖刀刺透主动脉壁,打孔器在预定的主动脉壁上打孔,递笔式针持夹滑线(6-0)吻合,打水,剪线,撤走侧壁钳。
2.5.2.2.7 排气 检查血管桥,如有残存气泡,用针(7-0滑线)刺透有气的血管壁使气泡溢出。
2.5.2.2.8 止血、放引流管、关胸 检查血管桥有无漏血、扭曲,彻底止血,放置引流管,清点器械及敷料,常规关胸。
3 讨论
该手术是高难度精细手术,缩短时间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关键。器械护士必须熟悉手术步骤,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必须严密观察手术进展,主动、及时、准确的传递器械,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克服了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带来的不良反应,降低了ICU的入住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心功能恢复快,有利于增加病人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护理要点,熟练运用完善的医疗设施、监测技术进行监测,从而及时判断病情变化,迅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术后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促进其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33-464.
[2] 盛艳、杨慧.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配合.黑龙江医学,2001,3(25):211.
[3] C1] McCaughan JS Jr. Photodynamic therapy;a review. Druga Aging CJ. Ann;Therac Surg,1999,68(4);1490一1493.
[4] 刘彤,孟雷,刘均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的术后监护.中华护理杂志,2002, 37(2):99-100.
[5] 郭加强,吴清玉.心脏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707一708.
[6] 谢艳芬,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健康教育[J].现代医院。2005, 5(11):100一101.
[7] 张永科,陈红卫,丁军,等.86例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回顾性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4, 10(5);7-8.
[8] 宋强.盖东和.燕书能,等.冠状动脉搭桥术loo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06. 7(9);554-556.
篇7
冠心病是现代人类最危险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日趋增加。目前,心脏搭桥手术在国外已经是非常普及的治疗手段,我国的心脏专科医院和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心脏中心也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技术条件。2008年,我院心外科就完成了200余例冠脉搭桥术,成功率达100%。
通过心脏手术冠脉搭桥后,病人在1-2月内就可以恢复正常工作,65%以上病人术后5年无心绞痛,5年生存率为93%,10年生存率为80%。
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也非常成熟,只要治疗及时,瓣膜置换手术是相当安全的。
在心脏疾病里较为凶险的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等大血管疾病,目前手术治疗的死亡率已大为降低,手术效果满意,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绝大多数先心病须手术治疗
胎儿的心脏早在母亲怀孕后2个月就发育完成,心脏异常在胚胎早期就可能发生,目前的医学手段尚难以在胚胎早期就发现心脏异常,因此,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有心脏病,称之为“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有多种。常见的先心病分为非紫绀型和紫绀型先心病。非紫绀型先心病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紫绀型先心病有法洛氏四联征、大动脉转位等。非紫绀型先心病早期可以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有杂音,后期可以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体力活动受限等症状。紫绀型先心病,如法洛氏四联征可有紫绀、蹲踞、体力活动受限等症状。
先心病绝大多数需要开刀手术,有些病人还需要一次以上手术才能完全矫正。实际上,只要就诊及时,先心病不能通过手术进行医治的情况很少见。
大多数患儿在孩童期需要手术治疗,但是,若病儿发紫、缺氧很厉害,影响其生长,或反复出现肺部感染。短期内病情迅速恶化时,则必须尽早手术。目前,由于婴幼儿心脏外科技术日趋成熟,对于较为复杂的疾病,我们亦主张尽早开刀,以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大部分孩子的饮食和日常生活在术后数周内都可以恢复正常(包括上学),当然,有的还需按医嘱继续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并做追踪。不少手术后患儿长大后可以从事正常工作,结婚生育。
作为父母,如何早期发现孩子的心脏缺陷呢?通常,宝宝出生后医生会为他(她)做新生儿检查,并告诉父母宝宝是否存在心脏缺陷。有时候,在产前常规的超音波检查中也能查出胎儿有严重的心脏缺陷。有少数宝宝的心脏缺陷没有在出生时被发现,但是如果孩子的发育较同龄的小孩要差,并容易患感冒、咳嗽,稍有活动就气喘、气短,玩一阵就要在地上蹲一会儿。脸上很容易出现青紫等症状,就应该马上到医院检查以确诊。
“冠脉搭桥”治疗冠心病最彻底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的后天性心脏病,全称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由于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因为粥样硬化等原因,使管腔狭窄了,造成心肌供血不足。轻者可出现心绞痛,重者可以造成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
药物治疗是应用一些扩张血管药物以缓解冠心病的某些症状,然而绝大多数药物不能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也不能消除管腔的狭窄。因此,药物治疗是一种姑息性治疗,不能改变冠心病的自然进程。对于冠状动脉病变较为局限,狭窄超过50%的患者,可选择介入治疗。但是,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如果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比较重、累及的血管支数较多,则应该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通俗称作“搭桥手术”,以恢复冠状动脉病变远端的血液供应。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不但可以解决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遇到的难题,而且是目前最彻底的治疗方式。搭桥手术后1~2月,病人就可以恢复正常工作,其早期心绞痛症状的消除率高达85%~95%,65%以上病人术后5年无心绞痛,5年生存率为93%,10年生存率为80%。
经医生诊断为冠心病需要手术的患者,应尽早手术,以防止急性心肌缺血或心梗的发生。
由于急诊冠脉搭桥手术的准备时间仓促,故风险大,心肌梗死6小时内手术,成功率在95%以上,超过6小时手术成功率便大大下降,死亡率高达30%左右。另外,急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亦高。
相对急诊冠脉搭桥手术,常规冠脉搭桥手术前的准备充分,手术过程相对简单,手术风险小,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
心脏瓣膜病变应早诊断早治疗
如果把人的心脏形象地比作一栋房子的话,那么,心脏瓣膜就是各个房间的门,所不同的是,这种“门”只能朝一个方向开启,所以更像是一种单向阀门。正常的人体心脏共四组心脏瓣膜,即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它们的存在使得心脏内的血流能够保持单向流动,从而使人体的血液循环得以正常进行。
由于某种病因使得心脏瓣膜开放和/或关闭受限,即临床所称的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即可造成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增加心脏负荷,长此以往则造成心功能损害。出现临床症状,即心功能不全乃至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可分为内科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三种。仅靠药物治疗不可能逆转瓣膜疾病,内科保守治疗只是病人用于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的前期准备:介入治疗对瓣膜弹性尚好,单纯二尖瓣狭窄或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是较好的选择。而对绝大多数窄、漏并存或合并血栓的患者而言,只有进行外科手术方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前,临床广泛采用的手术方式有瓣膜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瓣膜成形术可节省人工瓣膜费用,且术后无需长期服用抗凝药,但对手术医生的水平要求较高,有一定的再手术风险。因此,手术之前,患者要慎重考虑和选择。
篇8
篇9
晚期血栓成为药物支架“硬伤”
心脏介入治疗的出现,最直接的原因是患者对“搭桥”等外科手术创伤大、有发生并发症风险的恐惧,促使医生找寻创伤更小的疗法。
20世纪70年代,心内科医生尝试用导管经皮穿刺输送球囊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但单纯的扩张容易发生术后的血管再次狭窄。人们发现,在扩张血管的同时放置金属支架能很好防止血管再次“坍塌”。但是,不安分的病变血管被刺激后,会很快生长出过多的细胞来包绕浸蚀金属支架,使血液流通再次受阻,再狭窄率达到20%。聪明的研究者又发现,如果给金属裸支架“穿”上一层化疗药物(如紫三醇、丝裂霉素等) “外衣”,可以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这种穿有药物“外衣”的支架就是药物缓释支架(DES),又叫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洗脱支架,一般简称药物支架。
早期的临床研究显示,药物支架可以保持零或者不到1%的再狭窄率。医生群情振奋,患者趋之若鹜,促使药物支架的使用比率迅速攀升,冠心病血运重建的治疗格局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心脏内科介入治疗与外科搭桥的治疗比率,从2001年的1.9:1提升到2003年的3.5:1。
然而不久,就有不大妙的消息传来。德国和意大利的研究组在欧洲三个心脏中心对DES植入者进行了21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DES术后较高的血栓形成率,连续2,229位患者成功植入DES后,29位(1.3%)出现支架血栓,其中13位病人因此死亡。
专家指出,药物支架携带的局部化疗药物破坏了血管的自身修复机制,导致局部血管过敏和炎症反应等,都可能会增加晚期血栓形成,再次堵塞血管,脱落的血栓会造成新的心肌梗塞、脑卒中、部分脏器缺血性坏死,使患者再次陷入疾病的苦难中。
心脏搭桥VS药物支架,孰优孰劣?
在介入治疗的冲击下,曾经备受宠爱的冠脉旁路移植血运重建术(CABG,俗称心脏搭桥)的命运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药物支架热潮涌动的今天,一个问题自然萦绕在患者和医生的心头――CABG和DES到底孰优孰劣?应该怎样选择?
中华胸心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说,循证医学早已证实,外科治疗和介入治疗均有各自最佳的手术适应证,两者不可偏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因为其极高的再狭窄发生率(30%~60%),使其使用受到限制,在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金属裸支架)可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但仍然在10%~30%。目前药物支架的再狭窄率也在10%左右。因此简单的血管病变(局限血管病变)是介入治疗较好的适应证,而对于复杂病变(多支弥漫病变,尤其合并糖尿病、左主干、心功能不全等),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仍是最佳的选择。
目前国内专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医生和患者在选择冠心病治疗方案时,如果是直径≥3毫米的大血管病变,应选用廉价的金属裸支架,对糖尿病、小血管、长病变则可选用药物支架;对于左主干和多支病变,尤其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则应首先考虑搭桥。
心脏搭桥术的不断改进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心脏外科医生们一直都在寻求更新、更好的手段以减少手术创伤,比如采用非体外循环方式,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冠脉搭桥。试图减少“搭桥”手术的各种并发症;针对某些特殊类型病变(最常见的是前降支的单支病变)采用局部小切口搭桥术,获取血管桥材料的方法也从直接开放式的获取逐步过渡到使用内窥镜进行采取,这样几个小型切口加在一起总长度还不到5厘米。近年,机器人辅助的搭桥术的出现,已经将手术创伤减到最少,只在胸壁上开3个小窗,运用机械手的遥控操作即可完成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迅速朝微创、安全、快速康复和无痛等方向发展。
胡盛寿指出,冠脉搭桥不是面临“过时”,而是可以更好。它是目前惟一经过30余年临床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证实的侵入性治疗方法,尤其是应用动脉材料所搭之“桥”其远期通畅率是“药物支架”远所不及的,研究显示,乳内动脉至前降支的血管桥5年通畅率达96%,到10年时仍高达93%,这比目前几个有关药物缓释支架临床研究的1年通畅率还要高。他强调,综观国内外现状,冠心病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三者并举的格局并未根本改变。
新趋势:心内、心外走向融合
当心内科医师沿着听诊器+口服药造影剂+X线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支架这样一个日益增大的“有创化”路径前行的同时,心外科医师也走上了传统开胸微小切口手术“孔穴”手术+经皮体外循环这样一条日益明显的“微创化”道路。最终的结果将会是介入与搭桥技术的不断融合、交叉,从而诞生全新的“心脏科医生”。
事实上,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崭露头角的“Hybrid”手术(即杂交手术)就已经预示了心内科与心外科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融合的趋势。
“Hybrid”手术的英文全称是“one-stop hybrid procedures”,一般译为“一站式杂交手术”。世界上第一例融搭桥与介入于一体的冠心病Hybfid手术完成于1999。我国第一例冠心病Hybrid手术在1999年7月,由阜外医院胡盛寿、高润霖联手完成。2007年6月20日,亚洲第一个心脏“一站式杂交手术中心”在阜外医院开始运行,它标志着一个新型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模式在中国启动。
植入药物支架后,如何预防血栓形成
对于已经植入药物支架,或者符合植入药物支架指征的患者,要想预防或延迟后期血栓形成,预防心梗等不良事件发生,临床上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篇10
当然,不是哈得勒的所有观点都会得到主流医疗界的认可,有时双方尖锐对立,争论不休。近来他们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心脏搭桥手术有多大的必要问题上,哈得勒语出惊人,从根本上否定了心脏搭桥手术的意义,让全世界的心脏病医生一片哗然。
有人说他过于偏激,还欠思考。可他坚持认为心脏搭桥手术应成为历史。因为做这样的手术只有两个理由:一是挽救生命,另一个是改善症状。但是,现在已经证明,从这类手术中获益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并且都是些既有左冠状主动脉严重缺陷,又有心绞痛的人。而在100个年龄为60岁且患有心绞痛的人当中,有左冠状动脉缺陷的人只有3个,并且只有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才能知道是否有缺陷。所以,为了找到3位真正的患者,你得检测100个人,而检测的步骤又异常复杂。在检测过程中至少可能对百分之一的人造成伤害。所以,你可能会说,“为发现3%需要帮助的人,我必须冒着伤害100%的人的风险。”可是这对受到伤害的患者是极不公平的。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人得益于这种心脏手术,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便是很好的例子,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似乎明显改善了。这该如何解释呢?
哈得勒认为,医学常识说明心脏绞痛是一种间歇性疾病,时断时续,时有时无。你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的绞痛,然后又有几个月平安无事。过去心脏病专家一直把心绞痛当作一种慢性病来治疗。到了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医生开始为病人开一些硝酸甘油之类的药,并开导病人学会等待。有些病人的疼痛减轻并非是治疗的结果,是心理安慰在起作用。在一项心绞痛手术的实验中,有一半病人在皮肤切开后没有做任何处理就缝上了,而对另一半病人则进行了一种特殊搭桥手术。在这两组人群中,症状有明显减轻的人数基本相当。安慰剂对心绞痛特别有效,因为病人对心绞痛的期待心理增加了发作的频率。在对随机选取的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后发现,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的心绞痛药的有效率为55%,安慰剂的有效率为45%。即使能证明手术确实能减轻痛苦,你也得考虑是否应该冒险做搭桥手术,因为有近一半的患者在术后出现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状,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记忆力衰退,还有许多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胆固醇,并非想象的那样坏
哈得勒理想的人类寿命是85岁,既使有基因工程的介入,人类的寿命也不会马上发生质的变化。如果人在这个年龄死于心脏病,其实他们并不仅仅是死于心脏病,尽管可能那是正式的诊断结论。多系统疾病,或我们常说的衰弱,才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医生将胆固醇视为心脏杀手,让它承受了过多的不白之冤。可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多年调查的数据显示,对45~60岁的人来说,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正常者的死亡危险只比胆固醇高的人低1%。到目前为止,这是哈得勒从事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研究,涉及6000名被认定胆固醇“高”的人,其中3000名每天吃一片降胆固醇药斯达汀,连吃5年,而另3000名则每天吃一片安慰剂。研究发现,两组实验对象的心脏病死亡率并无明显差异。斯达汀确实减少了有严重心脏病家族史患者的死亡率,这些家族的人得病年龄通常都很小,但这些人毕竟只占很小的比例。根据某些研究资料,有人可能会说,斯达汀对那些已经得过一次心脏病的人有很大帮助,但是,对其他人来说,这种药根本没有什么显著的临床意义。
利益驱动是黑手
既然心脏搭桥手术并不适合所有的心脏病人,胆固醇的高低与心脏病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为什么那么多医生总拿它们说事,并将它们视为法宝呢?
“为了赚钱。” 哈得勒一针见血地指出。心脏病已然成为美国大小医院的摇钱树,连美国政府财政收入的相当一部分也来自有关的心脏病产业。全美国每年都要做50多万例心脏搭桥手术和60多万例血管成形术,每例的平均花费都在2.8~6万美元之间。有许多人把钱花在了心脏手术上。但是,在西欧,没有一个国家有如此高的心脏病手术率,而这些国家的人的寿命却比美国高。
作为一名医生,我想告诫患者的是,就医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对了医生,尽量避开那些一见面就拍胸脯打保票,看见患者就两眼放光的家伙。负责任的医生能认真倾听患者对病情的叙述,还能和患者一起分析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现在的医疗体系不是按有利于病人的目的建立的,而是巨大商业模式的一部分。患者稍不留神便会钻入设好的圈套。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医生,或医生都不为病人着想,祸害根源是利益驱动,硬把好人使劲往坏道上拉,不幸的是好人们又都身单力薄,很难抗拒利益的黑手。
篇11
总体来说,大多数心血管疾病都有药物、介入和外科手术三种治疗手段。不能简单地说哪种治疗方法最好,而是看所患疾病适合哪种治疗。例如,冠心病早期改变生活饮食习惯,服用扩冠、抗凝、稳定斑块等药物即可。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5%以上就需要干预治疗了,但到底是介入治疗支架置入好,还是外科手术冠脉搭桥术好,目前业界已有明确指南。简单来说,局部的单纯、钙化不严重的病变甚至某些三支病变,倾向介入治疗;而左主干外加三支血管复杂病变,则外科冠脉搭桥远期疗效更好。
第309医院治疗心血管病的领先技术是什么?
目前,第309医院在治疗心血管病症方面,可完成房、室缺,室缺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室缺合并右室流出道狭窄或右室双腔心,法乐氏三联症,部分及完全房室管缺损,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法乐氏四联症及右室双出口,二尖瓣、主动脉瓣等单瓣膜、联合瓣膜置换, 以及冠状动脉架桥及主动脉等手术;熟悉完全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单心室等各种复杂先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心脏移植,心室辅助装置等心衰外科治疗的手术及术后监护。有达芬奇(Da Vinci)机器人心脏手术的经验。
第309医院擅长停跳和不停跳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架桥手术,包括常规切口手术和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手术。擅长复杂、重症、高龄患者的冠脉搭桥术,接受手术的患者最大年龄86岁,平均72.3岁;远端吻合最多6个,平均3.6个。
治疗心血管病的典型案例
篇12
2 手术前配合
2.1 手术前一天到病房了解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既往史、血压、脉搏、精神状态、运动状态、实验室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利用图片介绍效果更好、更直观。重点介绍治疗效果成功的手术的患者,减少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患者信心积极配合手术,达到手术最佳效果,做好心理疏导,防止因紧张导致血压波动。
2.2 准备手术用物 器械护士准备双组电刀、体外器械、搭桥器械、乳内开胸器、打孔器、银夹、冠脉刀、胸骨锯、吸引器、除颤仪、罂粟碱、肝素、滑线。常用药物准备:多巴胺、副肾、异丙肾、阿托品、速尿、地塞米松、鱼精蛋白、利多卡因等。
3 手术配合
3.1 手术间温度调节 保持手术间温度适中,手术前调节好室温在22℃~24℃,湿度在50%~60%,注意患者保暖。
3.2 建立静脉输液通路,手术前30 min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协助麻醉医生麻醉诱导、桡动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并留置导尿、肛温检测、粘贴电刀负极板,妥善固定各管路、导线。
3.3 患者平卧位,胸背部置胸垫,上肢收在身体两侧并用中单固定,双下肢绷带悬吊进行皮肤消毒,范围:上至下颌,下至双足。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所用物品并记录。术中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仪器使用情况。
3.4 手术配合 配制取血管用水:取大隐静脉用水(250 ml生理盐水+ 70 mg罂粟碱20 mg肝素),取乳内动脉用水(100 ml生理盐水+100 mg罂粟碱)手术铺巾顺序:治疗巾一块盖会阴-骨科单长边对折从头端至足端铺在身体右侧、左侧-骨科单两条横铺在双腿下面-治疗巾两块包裹双脚-中单一条对折铺在头端麻醉架上-中单两条对折铺在胸部切口两侧-两块治疗巾铺在胸部中单上-一块治疗巾铺在胸部切口下缘-两块纱布擦干切口-两人协助粘贴护皮膜-骨科单两条铺在麻醉架上、胸部切口下缘-洞巾上端展开铺在麻醉架上、下端折叠-中单覆盖一侧下肢。
4 搭桥手术步骤
常规开胸,经胸部正中切口,劈开胸骨,骨蜡止血,递小开胸器打开心包。递搭桥开胸器游离乳内动脉,电凝功率25w,递银夹闭合侧支血管-直角钳夹乳内动脉远端,钳线结扎,近端用哈巴狗钳夹,血管喷洒罂粟碱水。 打开心包,暴露心脏,圆针7号线悬吊心包,检查及修剪乳内动脉、大隐静脉。递大开胸器,探查心脏冠状动脉,缝主动脉荷包两针,小皮管两个、灌注荷包一针,小皮管一个、递尖刀,主动脉插管.缝右房荷包、插腔房管,灌注停跳后递冰水,递牵引线、冰纱垫。 吻合远端 递冠脉镊、圆刀-冠脉刀-向前剪-向后剪-探条-7/0滑线-皮管蚊式钳,缝合期间用生理盐水冲洗视野,确保手术视野清晰,缝合结束后用残头线将血管固定在心脏表面。同法吻合吻合乳内动脉。开放主动脉阻断钳-复跳-除颤 吻合近端 侧壁钳-尖刀-打孔器-6/0滑线、皮管蚊式钳吻合后松开哈巴狗钳检查有无出血,用6/0针或1 ml注射器针头作血管桥排气。 平稳后拔管,清点物品,消毒剑突处皮肤,放置心包、纵膈、或胸腔引流管,圆针7号线缝心包。
再次清点物品无误,钢丝固定胸骨,收回钢丝残头,2/0滑线缝合肌层、皮下组织,皮针4/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皮肤,消毒后敷贴盖切口,连接负压胸瓶,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共同护送患者回ccu。
5 小结
搭桥手术要求洗手护士操作熟练,传递器械准确,物品准备充分,保存手术用缝针,保护好血管桥。手术所需纱布、缝针较多,严格做好关心包前、关胸腔前后、缝合皮肤后清点无误。取大隐静脉器械和心脏手术器械做到不混放、不混用。取静脉后需要更换手术衣、手套后方可参加心脏手术操作。巡回护士做好手术间人员管理,及时供应无菌物品。手术室护士要求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急救技术,密切配合抢救,注射抗生素、鱼精蛋白时应稀释缓慢,并时刻关注血压变化。心脏搭桥手术成功不仅需要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的共同努力,还需要手术后严密的心电监护,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并补足血容量确保血管桥的通畅,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2]。
篇13
目前,我国老龄化的问题较为严重,随之与心脏相关的疾病发病率在迅速增加[1]。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在手术操作时较为复杂,手术风险也较大,但是手术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液输送能力,减少输送血液给心脏带来的负荷,并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且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2-3]。就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6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置换术的60例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40~82岁,平均(51.2±13.1)岁。46例临床表现以心功能不全为主,且在术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发现冠状动脉有病变,14例患者有心肌缺血的症状,且在进行手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合并心脏瓣膜病变。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
Ⅰ级12例,Ⅱ级18例,Ⅲ级20例,Ⅳ级10例。术前心电图检测,右束支完全性传导阻滞13例,心房纤颤32例,右心室肥厚25例。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为41~83 mm,平均(54.1±9.5)mm,左室射血分数0.43%~0.65%,平均(0.49%±0.24%)。60例患者术前经医生诊断、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其中25例患者发生单支血管病变,20例患者发生2支血管病变,15例患者发生3支及3支以上的血管病变。术前所有患者均服用或静脉注射强心、扩充血管、利尿药物。本次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进行,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在中低温(28 ℃~30 ℃)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胸骨正中位置进行切口。切开心包后显露心脏,取大隐静脉作为备用,游离出乳内大动脉。用主动脉插管,右房插入房腔管,建立体外循环系统。并采用冷血晶体液(4∶1)对心肌进行保护,在主动脉根部顺行间断灌注冷血晶体液,在冠状静脉窦进行逆行灌注,将冰屑放在包腔内[4]。采用生物瓣膜或人工机械瓣膜对瓣膜进行置换。待心脏停止搏动后进行冠状动脉与大隐静脉的远端搭桥吻合,再进行瓣膜置换,最后完成病变冠脉与乳内动脉的远端吻合。开放升主动脉上的阻滞钳,待心脏恢复跳动后进行静脉桥近端吻合,完成手术。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置换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经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46%、46.15%,而经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89%(P
2.2 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置换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各临床指标比较
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在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趋势在不断地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常见的冠心病和心脏瓣膜等疾病的发生[5]。这给患者在精神和身体上带来了极大的苦痛,所以要应用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及时治疗[6-8]。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对患者进行心脏同位素扫描,确定患者有心肌缺血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准确地对患者进行诊断。
在冠心病患者中可能因缺血或心肌梗死原因造成二尖瓣病变,在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中,也同样可能有冠心病[9-10]。在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这样对心功能恢复极为有利,且可以提高手术疗效。在本次研究中得到经过冠状动脉搭桥术、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46%、46.15%,而经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89%(P0.05)。经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后脱险所需的时间较短。
总之,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手术效果较好,及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可观。
参考文献
[1]陈林,肖颖彬,王学峰,等.1566例联合瓣膜置换手术早期疗效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0,29(5):378-381.
[2]张宁,荣宁宁,师吉艳.瓣膜置换同期冠状动脉搭桥术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26-27.
[3]何俊杰,万峰,梁景芳,等.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55-56.
[4]吴秀华.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5):76,78.
[5]韩志伟,邹龙,王晓明,等.冠状动脉搭桥术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4):478-479.
[6] Goksedef D,Omeroglu S N,Ipek G,et al.Coronary artery and mitral valve surgery in Takayasu's Arteritis:A case report[J].Annals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ons of Asia,2012,18(1):68-70.
[7]朱宇翔,王凯,孔祥荣,等.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冠心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4077-4078.
[8] Pieter J S S,Masood A S,John P N,et al.Experience with a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to combined valve surgery and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through bilateral thoracotomies[J].The Heart Surgery Forum,2013,16(3):E125-E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