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林农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主题明确
主题就是旅游地发展的主要理念或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形成或强化旅游地特色,增强其竞争优势,满足核心客源市场的休闲、娱乐的需要。因此农业生态观光园的题是其建设、经营的核心,也是其卖点之一。“田园性”、“乡村性”和“生态性”是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基本出发点。
1.3兼顾生态与开发
(1)生态旅游是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和保护自然;
(2)生态旅游开展的前提是在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的基础上进行的:
(3)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展来宣传生态旅游的思想,明确生态保护的意义;
(4)通过居民的积极参与实现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当地社区的建设的互动推进。这四项标准初步判定观光农园生态旅游的基本条件。
1.4以人为本,重在参与
现代旅游者越来越看重旅游经历,渴望参与,应设计一系列供旅游者参与的农业旅游项目,如跳民族舞蹈、钓鱼、野炊等,以丰富游客的旅游经历,提高游客的满意程度。强调对游客参与性活动的项目的开发建设游人在观光农业园区中是“看”与“被看”的主体,观光农业园最大的特色是,通过游人作为劳动(活动)的主体来体验和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并成为园区一景。
2、农业生态观光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2.1入口的规划设计
园区入口是面向游客的门户,是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印象所在,在规划设计上遵循其生态、乡土的设计原则,可以考虑在入口处放置广场,在广场上设置具有民俗特色、富有田园气息的雕塑小品等,例如在入口处设置景观水车,既能吸引游客的视线,造成震撼感,同时又能体现出农业园的乡土特色。
2.2生产体验区的规划设计
生产体验区主要为进行农作物的生产,可细分为畜牧区、森林经营区、渔业生产区等。同时设有可供游人参与体验的蔬菜、花卉园艺生产,让游客认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参与农事活动并体验到农业生产的乐趣。
2.3科普示范区的规划设计
园内可架设玻璃温室大棚,种植日常生活中少见的新奇品种、野生品种,展示当今先进的无土栽培方式,如水培法、基质培、立体栽培等。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或高科技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增长教益。
2.4观光游览区的规划设计
观光游览区一般地形多变,同时栽培多种观赏型农田、瓜果,通过对不同植物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姿态、花期、花色、季相、香、果、叶等的合理配植,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加上珍稀动物的饲养观赏等,使游人身临其境感受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
2.5水体景观区的规划设计
在农业生态观光园中存在水体形式有湖、溪、泉、瀑等。为体现其生态自然性,溪流多为自然水体,一般是以观景、休闲娱乐为主,而湖塘大多则是用于生产的鱼塘、荷塘,在景观营造上应兼具生产、观景、娱乐的功能。在满足生产功能的同时也可满足游客观景娱乐的需求。游人也可泛舟其间自行采摘莲子、菱角或于岸边挥杆垂钓、捕虾捉蟹。
2.6休闲娱乐区的规划设计
本区应为农业生态观光园的核心区。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站在游客角度,开设尽可能多的游客感兴趣的娱乐活动,并进行大概划分,从而形成趣味丰富、适用面广的娱乐活动,满足游客的需要。
2.7民俗文化展示规划设计
民俗文化的体现应应用于园区的各处,大到园区主入口,小到角落的景观小品,都能体现其文化性,在规划设计中应注意通过强调园区设计的民俗文化性为园区整体增添魅力,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景观小品的文化体现,设计主题的文化展示,景物景点的命名来展示、特色民俗活动展示等。
篇2
1.3农村林业产业、特色林业发展缓慢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林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木本粮草、干鲜果品、花卉等已经成为一些地方新的经济曾涨点。但是,从总体发展看,林业产业、特色林业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干鲜果品虽然具有产量高、价格低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果品结构不合理,适合加工的果品少。目前的果品以苹果、梨、柑橘等鲜果为主,名优特新品种较少;适合加工的果品品种较少,而且加工技术落后。其次由于栽培技术落后等原因造成优质果率低,农药残留高。
1.4森林旅游业发展对农村发展的带动力不强森林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和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利用森林资源开展旅游,对解决森工转产后的职工就业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森林路由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一是体制上的限制。国有经济垄断旅游业局面仍然没有打破。二是缺乏管理专业人才。农民对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缺乏服务和管理经验。三是缺乏资金。有些森林公园基本的旅游设施建设跟不上,旅游设施比较落后,卫生条件落差。四是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多头管理、互相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森林公园体制上归城建部门管理,而森林资源的管理,如防火及病虫害防治等原由林业部门管理的业务无人管理,而森林资源的管理,如防火及病虫害防治等原因由林业部门管理的业务无人管理,结果由于体制上的问题,使林地成了无人管理的“飞地”。五是旅游项目、人文景观的开发建设落后,旅游产品档次低等等。
1.5薪炭林对满足农村能源需求的作用未充分发挥长期以来,薪材一直是广大农村重要的能源之一,但是近20年来,我国薪炭林发展速度一直缓慢,薪材供不应求,薪炭林在森林资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很小。由于国家对农村生物能源建设扶持不够,加上山区农民经济困难,因此,农村烧材仍倚赖于森林植被,有些地方烧完了乔木烧灌木,烧完了灌木烧草根,导致生态日趋恶化,严重影响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燃料短缺,乱樵乱采严重,这是造成林才植被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农民生活对薪炭林有着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有的薪炭林资源无法满足如此巨大的需求,必然以牺牲其他森林资源为代价,对其他林种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由于薪材的缺乏,农作物秸秆和蓄粪不能还田,降低了土地的肥力,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
2农村林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亟待改善
2.1推广服务滞后,科技支撑的作用未能从分发挥尽管人们越来越重视科技对林业建设的支撑作用,但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影响林业科技支撑作用的发挥。全国林业科研经费投入甚少,远不能适应林业建设的需要。很多成果难以大面积的推广,无法形成规模效益。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加上机构改革,进一步削弱了地方林业科技推广力量,科技推广人员不足,很多地方科技服务处于“线断、网破”状态,现存的力量多半也无力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主要是依靠“大户带小户”。多数新产品只是简单仿造,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产品。加上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等原因,林业科技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成果转化率低。
篇3
(一)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使农民直接受益。近年来,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生态公益林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相继在我县实施,2002年至今,我县累计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投入1.2亿元,其中包括退耕还林8000万元、长江防护林资金500万元、生态公益林资金2600万元。林业工程项目的实施,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为全县广大林农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二)林业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目前,我县有四大林业产业发展亮点。一是楠竹产业发展迅速。全县共有楠竹面积15万亩,年产楠竹200万根,楠竹工业发展迅速,全县共有楠竹加工企业6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的5家,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10000余人,仙女竹业、茶恩寺竹木加工工业园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2008年全县实现楠竹产业产值3.1亿元。二是油茶产业发展强劲。我县现有油茶林19万亩,占有林地面积14%,发展油茶产业有良好的基础,为此,我县已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林业发展的重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乡镇负责人、林业站长及相关人员到外地考察学习,目前,各地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高涨,已经有射埠、谭家山等乡镇正在规划建设万亩连片成块的油茶丰产林基地,特别是油茶深加工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第一条精品茶油生产线已在我县落户并顺利投产。三是水果基地初具规模。目前,我县已初步形成以云湖桥美国脐橙基地、谭家山杨梅基地等相关示范项目为主的水果产业体系,且规模不断扩大,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四是森林旅游业潜力巨大。我县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森林旅游条件优越。目前,晓霞山、金霞山等森林公园正在进一步的开发建设之中。2008年,全县实现森林旅游业产值3000万元,增长率达到15%,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就业等问题,带动了农民增收。
二、林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林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总体来说,发挥的作用的还不显著,林业促农增收的潜力还远没有得到挖掘,林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发展认识不足。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且不能立竿见影,导致基层组织抓林业生产力度不大,部分农民积极性不高。
(二)林地产出水平不高。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县耕地亩均产出的水平为700元,而林地资源亩均产出水平只有20元,我县林地面积是耕地的两倍,与耕地生产产出相比,差距很大。
(三)产权不够明晰。我县从2003年开始进行林地林权换发证工作,由于1982年定权时界限不清,导致遗留问题较多,确权工作难度较大,到目前为止,只完成换发证工作任务的85%,特别是我县集体林权所占比例大,集体只砍不造现象较为普遍,由于产权不够明晰,导致林业生产发展较慢。
(四)投入机制不够健全。从1983年开始,伴随着耕地的家庭联产承包和林业“三定”政策的实行,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虽然个体投资造林、经营林业的明显增多,但由于林业投资较高,加之政府投入机制不够健全,导致农民自发投资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仍然不高,规模不大,效益也不明显。
三、发展高效林业的主要对策和设想
林业生产的发展与管理,既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更应注重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有效调动林农和全社会投资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一)科学调整发展思路。在全面推进各项林业生产的同时,结合我县基础条件,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调整发展思路,着重突出发展油茶、楠竹等经济效益好、见效快的林业产业。油茶、楠竹在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比较效益高,是多种效益的完美结合,因此,在今后的营林生产上,应科学规划,积极引导,加大投入,逐步扩大油茶、楠竹产业基地规模,走产业化的发展路子。林业一旦形成产业链,附加值相应增高,行业增收的效益则更明显。
篇4
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生态农业认知是指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观认识与感知,是人脑存储的对生态农业生产的最终印象与知觉。目前生态农业在我国已经有多种发展模式,作者在陕南地区广泛调研得知,该地区农户选择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有以下8种:设施生态农业、猪—沼—果、生态养殖、稻鸭共育模式、生态旅游农业、高山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无公害或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开发模式。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退耕还林等政策的不断推进,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发展生态农业显得越来越迫切。而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决定了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意愿和具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不同类型的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认知水平必然不同,因此,只有在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差异的基础上,找寻提升农户认知水平的政策着力点和一般规律,才能有效提升农户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程度。
(2)理论基础。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该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态度是个人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的结果。因此,农户会基于自身所具备的常识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利弊进行评估,这种常识显然与农户所具有的相关知识、教育水平和生活阅历有关;同时主观行为规范也会影响个体行为态度,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会受到对其有重要影响的农户或群体态度的影响,诸如已经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或是对生态农业有所了解的亲朋好友会引导并提高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农户认知同时受到外界条件所决定的个体行为控制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是外界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农户深入了解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激励并且创造了条件。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势必影响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会通过影响其行为控制进而影响其相关认知。据TPB理论,农户行为认知会影响农户的行为意向,进而会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退耕还林工程会通过影响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进一步影响农户关于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行为意向,最终影响农户是否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这一行为;同理,外界条件所决定的行为控制变量,诸如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能、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政府相关政策除与农户认知相关外,也会影响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
(3)研究方法。
从农户认知行为理论来看,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特征、政策约束等方面,为了更加明确地阐明各因素与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的关系,本文采用列联表分析方法研究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影响因素。列联表分析原理如下:假设有A、B两种属性的类型变量,其中i表示A属性,当i=1时表示具有A属性,i=0表示不具有A属性;同理,用j表示B属性,当j=1时,具有B属性,当J=0时,表示不具有B属性。
二、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的实证研究
1.变量选择与理论分析
结合本文的研究框架以及研究内容,我们选取如下变量进行分析研究:
(1)户主个人特征。
作为家庭生产经营的重要决策者,户主的个人特征包括其年龄、受教育程度,这两者直接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具体而言,随着户主年龄的增长,其认识以及接触到的事物更多,眼界更宽,从而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可能更深刻;但另一方面,年龄的增长可能使得农户更加墨守陈规,相比年轻人接收新生事物可能更加困难,因而年龄对于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行为的影响方向暂时无法判断。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越强,相应的其认知能力可能也越强。
(2)退耕还林。
是否参与退耕还林是农户认知行为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变量。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过程也是农户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了解过程,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下,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可能更清楚自然环境对农户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和经济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对可利用要素的有效配置。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为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会充分关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认知水平。
(3)农技培训。
农业技术培训在农村非常重要,对于生态农业这类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农业生产方式,更需要有相关技术的指导。农户接受农业技术培训,一方面在培训的同时会接触到以农业技术为依托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农技培训能够丰富农户的农技知识,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能,加深对生态农业的理解程度,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4)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农业信息对农户的生产至关重要。由于交通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限制,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渠道来自于政府与媒体宣传。大量农户通过电视、广播以及乡村能人等常用渠道来获取农业信息,其他获取信息渠道包括农业书籍和报刊、政府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有限的网络资源,这些渠道对于普通农户而言较难实现。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农户对农业信息捕获的能力,农业信息越容易获知,农户对农业相关知识就更为了解,因此,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将会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5)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事件已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确保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生态安全是农产品质量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证,提升农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可以有效引导农户采取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在形成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关注,他们就越有动力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条件、方式和手段进行深入了解,进而提升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2.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的列联表分析方法属于描述性的横截面研究。下面将具体分析各统计变量与其对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
(1)户主年龄。
青年农户生态农业生产认知比率最低,仅为78.6%,中年农户认知比率最高,达到了91.3%,老年农户生态农业生产认知程度次之,为82.6%。卡方检验显示,线性检验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似然比卡方检验、皮尔逊检验在10%的水平通过检验。由此看出,户主年龄与认知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并不存在线性关系。
(2)户主受教育程度。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户生态农业认知水平都很高。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农户认知比率最高,达到90.9%;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农户认知比率稍低,为89.4%;而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农户的认知水平为83.5%。卡方检验显示,户主受教育程度的3个检验指标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在所选样本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认知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当地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推广程度已经较高,而同时该认知对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不高而导致。
(3)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高于非退耕还林户。其中,退耕户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为94.7%,非退耕还林户的认知比率仅为84.7%。由卡方检验表得知,皮尔逊检验、最大似然卡方检验以及线性检验均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说明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换言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4)农技培训。
农户是否参与过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有较大影响。其中,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比率为98.4%,未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仅为81.7%。进一步的卡方检验显示,3个检验指标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显然农户参与农技培训与其生态农业认知之间有显著关系,农技培训可以显著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5)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对农户的认知行为具有较大影响。其中,信息获取容易的农户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达到97.8%;而信息获取较难的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仅为53.3%。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该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了皮尔逊检验与似然比卡方检验,且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关系,信息越易获取,农户的认知行为比率越高。
(6)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
调研数据表明,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重视,对生态农业认知的比率越高。其中,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比率达到77.0%,这些农户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为92.0%;在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中,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仅为77.6%。卡方检验显示,该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了皮尔逊检验与似然比卡方检验,且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见,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农户越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越高。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本文主要在退耕还林政策背景下分析陕南地区不同类型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多种因素影响退耕地区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其中,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程度具有显著关系,参与退耕还林显著提高了农户的认知程度;是否参与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影响较大,参与的农户认知比率均高于未参与的农户;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认知行为,如果信息越易获取,则农户越容易产生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2.政策建议
(1)在退耕地区为农户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技培训。
对于退耕地区农户而言,林业与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等都是新生事物,不太容易掌握其生产技术与市场特点,而且农户需要维持一定的资金投入,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较大。例如,特色经济林栽培与加工技术、农业生产中的种养结合技术以及农产品运销渠道与管理技术等,绝大多数农户都未能真正掌握。调研过程中很多农户都表示希望政府能提供长期的技术扶持政策,帮助其规避市场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为退耕区农业与林业发展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保障,如为农户开展林业与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培训,同时为其农产品运销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2)拓宽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户农业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作者在调研中发现,虽然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但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传统媒体如电视、报刊以及乡村能人、集市等传统人际传播渠道,网络渠道普遍应用较少,从各级政府机构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通畅。因此,应该在退耕地区着力拓宽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首先,应充分发挥电视和广播传播农业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可以通过农业专栏形式在固定时段播发农业信息;其次,在县(区)、镇(乡)农业推广部门设立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第三,要注重发挥农村专业户、农民经纪人等乡村能人的信息传播作用;最后,应加快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为农民主动获取农业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篇5
2.1做好森林植物检疫有效防止境外有害生物的传入
在自然生态链中,生物的分布都是有地域性的,一种危害性生物从原生地传播到另一个地区,由于自然屏障的限制,单靠生物自身的能力是很难办到的。还有一种是由于人为的原因,指人们进行贸易或非贸易性活动。这些传播人为是关键,有很多危险性生物具有隐藏性潜伏在植物以及产品的内部,或者附人体外表、衣物上,在货运或者邮递,把他们带到了另外一个新地方。有害性生物一旦进去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加上有合适的寄主生物,就会避开了原产地天敌的制约,在新地区很快机会定殖下来,高速繁殖,泛滥成灾。如何能解决这类问题,就要做好植物检疫的工作。把好质量关,在引进优良的林木和花卉产品的时候,一定要防止有害性生物的传入。提供引种检疫的一些数据。
2.2开展森检工作是保障林业和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病害虫的影响。森林害虫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全过程,从新苗、种苗,到幼林然后成林,时时刻刻都会有病虫害的可能,轻者影响林木的成长质量,重者直接导致林业大片枯死。森林植物检疫是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必须要落实进行,它可以有效的阻止森林有害性生物的进入,消灭在产地之内,减轻预防工作的难度和成本,更是确保了种苗的质量和造林的成活率;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预防任务,也是从根本上能消灭病虫害的有效方法。目前青浦区病虫害检疫方面的形势。
3.积极开展森林植物检疫的有效措施
3.1根据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流通环节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
森林植物检疫的目的就要防止对森林有害的生物通过人为的活动进行远距离的传播,重点要防止传出和传入,两者必须抓牢。要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必须要在森林植物和产品没有进入流通区域之前、流通途中和已经到达新的种植或使用区域后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从根本上破环人为传播的链条,就可以终止有害生物的传播。针对各个不同的环节采取相应的检疫措施,如在森林植物和产品的培育阶段,可划定出“保护区”和“疫区”,分实行区域封锁、消灭和保护措施;开展产地检疫工作,把好产地质量检疫关,严格履行各级检疫审批手续。在流通过程中可以设置不同的关卡,我们会设置道口检疫、工程复检复查、调运检疫等措施,来做好森检工作。具体加入实际工作情况。如哪些环节,哪些措施,具体的做法。可操作性。
3.2正确处理好“把关”和“服务”之间的关系
森林植物检疫有两个重要的职能:一是预防对森林有危害性生物通过人为的活动进行长距离的传播,不仅要制止传出,还要防止传入。二是为森林植物以及产品的经营者、种植者倾心服务,为确保林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做好护航,维护信誉。在森林植物检疫工作中,“把关”与“服务”是相对的统一体系,“把关”是前提,“服务”则是目的,“把关”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服务的畅通,“服务”则是体现了“把关”的质量,因此“把关”和“服务”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导和推动下,做为为县级森检部门应该谨遵这样的口号:“发挥把关作用,服务对外开放,坚决做好森林植物检疫工作”。落实到具体做法上,经常派遣工作人员对境外地区的疫情进行调查,时时刻刻掌握疫情的变化,严格检查、监督包装和消毒处理,从根本上减少了入境检疫的时间,提高了检疫的效率,加强了检疫的实效性,促进贸易活动的发展。做为区县森林植物检疫的工作人员,根据多年经验,检疫重点应该放在产地上,抓住疫情源头,严格把好检疫关卡,把检疫性有害生物消灭在种苗生长期间,不仅保障了种苗的质量,而且也有效的防止了检疫有害性生物的传播。怎样严格把好检疫关卡,具体如何开展。
篇6
1.大学创业文化是国家和社会的创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国家鼓励创新,鼓励创业,建设创新型、创业型社会,大学责无旁贷。“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但可以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就业率,而且可以促进毕业生成为母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催生、兴办新的产业的先锋”[1]。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加强创业文化研究和建设,不仅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大学创业文化对国家、社会的创业文化建设的推动引导作用不容忽视。
2.创新创业背景下农林类高校的创业文化应该得到重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发展,我国的农林类高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科门类逐渐多元化,一些单科性院校也逐渐发展为多学科的综合性农林大学。但是,对照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林类高校的办学及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受长期的传统思想束缚,校园文化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循规蹈矩、求稳怕变等思想;二是二、三线城市的地域劣势,导致农林类高校难以吸引拔尖人才加盟师资队伍,现有师资的创业激情、意识、能力薄弱;三是主要靠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经费来源有限,教育资源紧张,难以满足师生创业需要的资金投入;四是培养模式陈旧,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低下;五是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就业率较低或者就业层次不高,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比例低。
农林类高校要想快速破解以上困境,必须紧紧抓住创新创业大好时机,大力构建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鼓励教师、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和科技创业活动,激发大学师生的创新思想,提升其创业能力;加速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吸纳社会资金办学;同时,还以实际行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二、创业文化的概念及内容
高校创业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创业特质的校园文化,其目的在于在大学中倡导和弘扬敢于冒险、敢于竞争、敢担风险的企业家精神,营造和形成宽容失败、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创业氛围,主要内容如下:
1.体现创业理念的校园精神。
这是大学创业文化的核心,是大学创业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是大学创业活动蓬勃开展的源泉和动因。它是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念等内容的概括和凝炼,其核心内容是创业精神,也就是敢于冒险、敢于竞争、敢担风险的企业家精神。
2.有利于创业活动开展的环境文化。
包括自然、人本、理性、人文等因素,具有社会自然环境、校园物质环境、物化人文环境、活的人文环境、教学信息环境、学生群体环境六个层次。[2]
3.适应创业特点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指各种规范、规定、指南,是调节和规范大学内与创业活动相关的各种关系的制度的总和。
4.丰富多彩的创业行为文化。
创业行为文化是指为推动创业而开展的创业宣传、创业教育活动及创业行为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创业价值观的折射,是创业精神、创业哲学的动态体现,同时又受创业制度文化的制约和导向。[3]
三、农林高校如何构建创业特质的校园文化
大学创业文化建设应该围绕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以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创业技能、创业意识为目的,从精神、环境、制度和行为四个方面的建设入手,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培育具有创业理念的大学精神是核心。
培育具有创业理念的大学精神,在整个创业文化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能反映大学师生面对创业的内心态度、意志状态和思想境界,是创业的根本和出发点。
(1)培养大学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倡导企业家精神。在当前的形势下,对大学师生加强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贡献国家贡献社会的精神,激发大学师生的创业激情,端正师生对创业的主观态度,变被动创业为主动创业,倡导企业家精神。继而逐步影响和改变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循规蹈矩、求稳怕变、官本位等封建思想,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创业文化。
(2)树立信心、宽容失败。大学创业文化应当更加注重对师生的呵护,倡导“敢于创业、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精神氛围,要逐步培养师生正视失败、敢于面对失败的创业态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培养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创业精神。创业道路上存在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越是在高技术领域,风险越大,失败的可能性也越大,尤其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创业者而言,树立信心,正视失败,是非常重要的。
2.营造具有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保证。
(1)大力建设创业物质文化。创业物质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研究对象的表层的创业文化,为鼓励和推进创业而建立的各种物质设施构成的有形的文化,如由高校和地方政府组建的大学科技园、创业服务中心、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开放性实验室等有形设施。创业物质文化环境是基础设施,要让它们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让创造性灵感在优雅的环境熏陶下迸发出来。
(2)大力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蕴涵广泛,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校报、宣传牌、橱窗、文化走廊、网站等都是。校园文化环境是重要的隐性教育因子,往往有正式教育达不到的教育效果。大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把具有灌输性特征的教育转化为蕴涵着教育意图的校园环境,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教育效果。[4]
3.不断完善的创业制度文化是保障。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与创业有关的法制体系,努力克服制约创业发展的体制,积极谋划体制和制度上的创新,才能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从而支持和保护好创业者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成果,促进创业文化的发展。[3]
构建大学创业制度要从一切有利于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的角度出发,在人事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方面要给师生的创业实践争取更大的空间,学校的仪器设备在保证教学科研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对创业师生开放,学校的创业基础设施应用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4.优秀的创业行为文化是载体。
(1)注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重新思考构建课程体系,修订教学计划内容,增加专业之间的横向课程开设,加强选修课程建设等。
(2)努力构建师生特别是学生的创业教育实践服务的体系。高度重视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创业实践能力,挖掘和开辟校内创业市场,将市场化运作社团活动和项目化运作社会实践、大学生勤工助学等活动,作为大学生校内创业的实践载体;开展“创业竞赛”活动,以展示创业实力和成果,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包括金融税务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知识、交流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等,积极帮助学生吸引风险投资,适时推出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完成学生创业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4]
(3)积极营造创业氛围。要利用好校园报刊、宣传栏、广播、网络等媒介进行创业教育宣传,树立勇于创业的榜样,把创业精神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大学生对创业的感性认识,注重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创业意识。要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举办创业论坛、主题活动、创业典型报告会,用专家、教授、企业家丰富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及成功的创业历程,激励学生,增强其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1]陈笃彬,吴敏生.创建创业型大学,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N].福建日报,2008-04-01.
[2]徐勋光,石国兵.略论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华中农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篇7
3.提前毕业设计的开题时间。将毕业设计开始时间提前至第六学期开学初,让学生充分利用第六学期和第三学年暑假,完成毕业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确定指导教师、确定题目、确定实施计划、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思路和理念),部分有能力的学生甚至可以完成毕业设计的主体部分,为毕业设计扩充有效的开展时间。
二、坚持毕业设计“seminar”,强化过程管理
1.坚持两周一次的学生毕业设计“seminar”一个指导教师单独组织或几个指导教师联合组织,组织自己所指导的所有学生每两周召开一次学生毕业设计“seminar”,每位学生汇报自己毕业设计的进展、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指点,相互借鉴。对于在校外实习的学生,可通过网络参加“seminar”;对所指导的学生在校外较多指导教师,也可组织网上“seminar”。指导教师对学生参加“seminar”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毕业设计成绩。这样既对学生可进行有效地督促,强化过程管理,又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前期不做,后期突击应付的问题。
2.坚持每月一次的指导教师“seminar”以教研室为单位,每月召开一次指导教师“seminar”,通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阶段性成果以及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发现的知识上的、态度上的、技术上的、心理上的、生活上的问题和不良倾向,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共同研讨解决办法与对策。
3.严格毕业设计中期检查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毕业设计中期检查专家组成员的构成及人数、检查时间、检查的主要内容、检查的形式、检查的组织管理以及检查不合格的处理意见,并明确中期检成绩在毕业设计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检查时所有学生必须以PPT的形式汇报参考资料查阅情况、论文(设计)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遇到的主要问题及下阶段进度安排。检查结果在网上公布并在毕业论文(设计)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三、细化毕业设计撰写规范,改革毕业设计答辩形式
1.细化毕业设计撰写与打印规范在毕业设计开展的中、后期,请相关专家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训,详细讲解毕业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设计说明的撰写要求与规范,使学生在撰写毕业设计说明时胸有成竹,心中有数。另外,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单独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说明撰写与打印规范,按照设明撰写的先后顺序,将总体框架与要求、具体的结构安排、每一部分具体的撰写内容、字数要求,打印规范等以表格或视图的形式详细列出,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具体的要求和规范,避免往届设计说明中所出现的结构混乱、条理不强、文字表述词不达意、打印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2.改革毕业设计的答辩形式改革以学生答辩汇报表现确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的考核形式,将毕业设计答辩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次答辩和第二次答辩,第一次答辩在毕业设计展览的现场进行,由相关教师组成毕业设计答辩小组(指导教师不参与所指导学生的答辩),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作品展览现场对毕业设计情况进行汇报,回答教师与其它学生的提问,答辩小组现场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评定。第一次毕业设计答辩规定20%~30%的学生不合格,命其限期整改参加第二次答辩。第二次在教室进行,答辩委员由学院指定,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毕业设计相关情况,答辩委员会对其毕业设计成绩进行重新评定,答辩通过则毕业设计成绩合格,不通过者则毕业设计成绩不合格,参加第二次答辩的学生不具备优秀毕业设计的评选资格。这样既解决了有限的时间内同时进行毕业设计展览和毕业设计答辩时间上的紧张,又有利于对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3.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评委聘请校外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担任答辩评委并进行打分,以促进学生毕业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符合社会发展、企事业单位生产与发展需要,防止毕业设计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与主观臆想,使学生的毕业设计的考核更加客观公正,使毕业设计更有参考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兴趣。
四、为毕业设计成果提供亮才现艺平台,激发学生兴趣
1.举办毕业设计作品展,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每年在毕业设计答辩前举办由学校牵头,学院承办,并邀请兄弟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参加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并对已参加国内其它竞赛获奖的或获得专利的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奖励,促进学生相互监督、交流、学习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与成果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认真开展毕业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
篇8
二、数据与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考虑样本农户数据的有效性,选取了3096个样本农户。采用国家统计局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把样本农户的收入及其分项收入折算成1994年不变价。
(一)不平等的水平分解
利用离散收入数据,采用下式计算基尼系数:
三、经验性结果
利用所获得样本农户的数据资料,对收入不平等进行水平、变化、县间与县内分解,以期更好地分析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水平分解
利用式(1)和式(2)计算出样本农户的基尼系数、收入结构与收入集中系数(见表1)。ckl,ck2和ck3分别为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林业重点工程和非农收入的集中度;sk1,sk2和sk3分别为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和非农收入的结构。
样本农户收入的基尼系数呈现出下降态势,从1995年的0.3663下降到2006年的0.3004,与全国农民收入基尼系数的趋势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不大(见表1),这与选取的样本农户分布在贫困地区有关。1995-2006年,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所占比重呈现出逐年下降态势,从1995年的68.56%下降至1998年的64.46%。林业重点工程启动以后,其比重下降态势呈现出加速态势,2000年、2005年和2006年样本农户的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占农户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7.65%,40.79%和41.65%,2006年较2005年的该比重有小幅回升。非农收入占样本农户收入比重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从1995年的31.13%提高到2006午的50.01%。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占样本农户的收入比重从1995年的0.30%逐步提高,2005年达到最高点,为8.90%;2006年有所下降,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0.56个百分点。
根据式(3)计算出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和非农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结果见表1。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态势,1995年其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为49.2462%;1998年其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为42.3465%,年均下降了2.2999个百分点。林业重点工程启动以后,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亦呈现出下降趋势,2006年较1998年下降了13.5823个百分点,年均下降了1.6977个百分点,与林业重点工程启动以前相比,该比重下降有所减缓。表1的结果表明:非农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一直高于50%,2005年达到最高点,为69.723026;2006年较2005年下降了2.2813个百分点。
(二)变化分解
利用式(7),1995-2006年样本农户收入的基尼系数以及分解为收入结构效应、收入集中效应和综合效应的经验性结果见表3。除2000-2001年样本农户收入的基尼系数出现0.0002的增加以外,其余连续2个年度的基尼系数呈现出下降态势。
表3中的结果显示,除2003-2004年和2005-2006年以外,收入结构效应与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呈现出逆向变化,一般情况下,收入结构效应的增加能够降低样本农户收入的不平等程度。除2005-2006年以外,以土地为基础收入占样本农户收入比重的变化与样本农户基尼系数变化呈现出同向变化,表明以土地为基础收入占样本收入的提高增加了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程度。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占样本农户收入比重以及非农收入占样本农户收入比重的变化与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基本上呈现出逆向变化,且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占样本农户收入比重的变化对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变化的影响呈现出增强态势。收入集中效应与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变化基本上呈现出同向变化,收入集中效应对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基本上为正向变化,收入集中效应的增长导致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的增加,导致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拉大。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集中效应基本上与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变化呈现同向变化(除1999-2000年、2002-2003年和2003-2004年以外),表明样本农户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集中效应对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化是正向的,样本农户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集中效应的提高,会导致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增加;反之亦然。与收入集中效应和结构效应相比,综合效应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影响比较小且呈现出混合效应。综合效应与样本农户收入基尼系数变化呈现出同向变化的有3个年度,而呈现出逆向变化的有8个年度。
(三)县内与县间收入不平等的分解
利用式(10)~式(12)计算出样本农户1995-2006年平均对数离差、县内、县间收入不平等及其对平均对数离差的贡献,计算结果见表4。
1995-2006年样本农户的平均对数离差基本上呈现出下降态势,与样本农户基尼系数变化态势基本一致。样本农户的收入差距以县内差距为主,县间的差距为辅。样本农户县内差距对平均对数离差的贡献均在85.00%以上,最高为1995年的90.52%;最低为2003年的85.64%。样本农户县间收入差距在8%以上,最低的为1995年的8.86%,最高的为2003年的14.57%(见表4)。
案例县间基尼系数及分项收入对案例县基尼系数的贡献情况见表5。
表5的结果表明,从样本农户县级平均收入来看,与按照样本农户层次上的收入计算的基尼系数相比,县间基尼系数显著下降,1995-2006年均低于0.20。表5与表4中的结果是吻合的,样本农户收入差异主要是县内差异所造成的,县间收入差异对样本农户收入差距的贡献属于次要方面。
从分项收入对县间基尼系数的贡献来看,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和非农收入,与表3按照样本农户层级的计算相比,上述三分项收入对县间基尼系数的贡献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上述三分项收入对县间基尼系数的贡献呈现较大的波动性,造成分项收入对县间基尼系数贡献主要是分项收入集中度所致,如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的集中度最高为0.4767,最低为0.0050。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从县内与县间收入差距、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水平及其变化等视角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进行了分解,分解结果表明,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样本农户收入差距的县内收入差距较高,县间收入差距较低。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对样本农户收入的基尼系数的贡献呈现出上升态势,从1995年的0.3307%上升到2006年的3.7941%。样本农户收入结构效应对样本农户基尼系数变化呈现逆向变化,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的结构效应对样本农户基尼系数变化基本上呈现逆向变化,提高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在样本农户收入中的比重可以降低样本农户的基尼系数变化,能够缩小样本农户的收入差距。样本农户收入集中效应以及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集中效应基本上与基尼系数变化呈现同向变化,降低样本农户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集中效应可以缩小样本农户收入差距。综合效应对样本农户的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混合效应,因此,可以忽略此方面的影响。
与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和非农收入相比,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是比较小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对样本农户基尼系数变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亦使县间样本农户收入差距的贡献呈现出波动,需要关注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对样本农户收入和区域间收入差距所造成的影响。
把样本农户按照人均收入从高到低进行五等分,图1列出了不同阶层的样本农户获得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等样本农户获得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依次提高,低收入的样本农户获得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最低;高收入阶层的样本农户从林业重点工程实施过程中获得的补贴收入最高。虽然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增加了所有样本农户的收入,但是不同收入阶层从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中获得的补贴收入不同,高收入样本农户获得较高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低收入的样本农户获得较低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因此,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拉大了样本农户的收入差距,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对样本农户收入的基尼系数的贡献呈现出增长态势。一些案例县采取了大户承包等形式,大户承包使高收入阶层样本农户获得高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成为可能,从缩减样本农户收入差距的角度出发,应当考虑适度减少大户承包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选择;或者选择考虑大户与其所租赁退耕地的农户之间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分配比例,适度缩减大户获得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的比例,相应地增加出租退耕地的农户收入比重。
不同阶层样本农户从林业重点工程获得的补贴收入占其收入的比重呈现出与图1完全不同的结果,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占样本农户收入比重与收入高低呈现逆向变化,低收入阶层样本农户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占其收入比重最高;高收入阶层样本农户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占其收入比重最低。若采取增加较低收入阶层样本农户的林业重点工程补贴收入能够有效地增加其收入水平,进而有效地缩减收入差距和促进缓解贫困。
参考文献
[1]胡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宁夏南部山区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5).
[2]刘璨,张巍.退耕还林政策选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我国京津风沙治理工程为例[J].经济学(季刊),2006,(1).
[3]徐晋涛,陶然,徐志刚,退耕还林:成本有效性、结构调整效应与经济可持续性——基于西部三省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4,(1).
篇9
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要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村社会的安定就必须对农村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那当前农村面f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农业发展后劲问题
农民要减负增收,农村要繁荣稳定,就必须首先发展农业。因此,发展农业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和切入点。农业的这种发展,不仅仅是量上的增长,更应当是质上的提高,是科技与农业相互溶合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为了鼓励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作为农村集体所有的经营形式,这种经营方式是建立在公有和公平的基础之上,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制度的优越性,每个家庭都按其人口数承包到一定数量的土地,于是农村土地就被零星分割。农村土地的零星化,根本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农村家庭的这种“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先进科技的推广。农民在农村劳动工具系统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只能把手工大量地投入到农业,进行精耕细作的传统生产,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在国际竞争之中处于不利地位。WWW.133229.COm据测算,1998年,我国玉米价格要比国际市场的价格高出一倍,而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国的粮食商品将以更凶猛的势头,以更低的价格涌入我国市场,这对中国传统农业来说是致命的。可见,要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就要推广农技,而要推广农技就要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
第二,农村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障问题
中央实施了二十几年的“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膨胀,为中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腾飞,人民生活有了质的提高,医疗状况明显改善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却在引发之中:人口老龄化。
至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约1.3亿,据人口学者估计,再过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人口总数的22、23%,其中农村老年人口约占全国老年总人口的75%,显而易见,农村将成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灾之地。今后我国居民家庭大都将显“四二一”或“四二二”结构,即上面有四个老人,下面有一至二个孩子,中间的俩夫妇成了家庭的全部支柱,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还要承担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义务。在人们逐步关注知识的今天,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将日益增大,这势必严重挤占对老年人赡养的费用。但我国目前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老年人只有3000多万,剩下的只能靠家庭养老,这部分没有享受退休金待遇的老年人大部分居住于农村地区。而农村所谓的家庭养老,基本上是老人自我养老,甚至有占82.2%左右的农村老人还要照顾子女和孙辈。孝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但这种美德正日益受到商品经济意识的冲击,越来越多的老人认识到子女是靠不住的,可见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乃当务之急。
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正进入小康水平,家庭财政盈余不多,暂无能力缴纳数目巨大的养老和医疗保险金。由于农村老年人人口众多,国家、社会即使有巨额的福利款项,分发下来,对老年人的生活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国家、社会无法承担这个问题解决的主要责任。那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养老体系呢?解决农村问题,必须立足国情,立足点只能在农村,依靠农村自身的资源和力量来解决本身存在的问题,这才是治本良方。
第三,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问题
目前,发达国家只拥有世界农业人口的l7%和耕地面积的25%,却生产了世界粮食的2/3,而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农业人口的80%以上,却只生产世界粮食的l/3。可见对于现代农业,人力太多也是负担,只有紧紧依靠科技才是强农之策。而且农民生活“自给自足”成分较高,如果农业人口比重过大,很难拉动国内消费,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发展农村经济,要发展农业,就必须减少农业人口,消除农村人口“农转非”在人为和体制上的障碍,转移农民,增快城市化进程。
我国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这还不能表明我国已实现或接近工业化。作为我国现阶段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目标,工业化要求实现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实现以机器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但目前我国农村手工劳动依然普遍,农业人口仍占多数,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因此不能不说这种形势将阻碍我国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
二、对探索农业产业化实现模式几种设想的分析和探讨
农业要产业化,大家已达成共识。但对于如何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社会上已经出现许多种模式,主要有:使农业土地私有化,发展“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应当说这些模式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笔者认为它们也都有一些不妥之处。
其一,使农业土地私有化的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实现农村土地私有,土地所有者与投资者通过土地的买卖关系,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毫无疑问,投资者在获得土地所有权之后,将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入,根据市场的变化,迅速地调节生产。这样有利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但我们应当看到这种设想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农业土地私有,就动摇了我国的经济基础,这将改变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人民是绝不会允许的。
其二,发展“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即公司与农户按照他们签定的合同,相互合作,联合生产。企业以一定的价格向农户购买农产品,企业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原料,农户也没有了产销不对路的后顾之忧。从表面看,这既方便了企业,也富了农民,好像是一个双赢的方式。但笔者认为这种设想只能在短期内呈现其优势,却不符合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1.在这种产业化模式当中,公司确实是进行了规模生产,但对农户、农业来说仍然是分割经营,农民只能对自己的土地精耕细作,继续进行他的小农生产,这不符合时代潮流。2.与强大的企业相比,农民显然处于弱势群体,有可能引起“坑农”事件,伤害农民利益情况的发生。因为企业经营决策的目标是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其决策绝不会把农户的利益放在重要的地位。3.由于农业有了赚头,会造成“民工返乡”潮,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将被束缚在土地上,这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实现。
其三,农业股份经营模式。即农户以土地一定年限的经营权当作股份,入股于某企业。作为股东,农民靠股份的分红、股息获得生活来源;而企业有了土地,便可以利用其自身的优势进行独立的生产和经营。这看似一条成功之道,但我们应当清楚,农民一旦入股于某企业,他就必须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如果企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农民将血本无归。这对农民来说是致命的,可以说农民根本没有条件去承担这种风险。
三、农业土地集体租赁是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有效途径
基于上述三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和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看到比较能够适合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经营模式必须是:1.改变农业土地被零星分割的局面,以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增加农业发展的后劲,又不致于改变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2.充分保证农民的利益,保障农民特别是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3.解放束缚在农村土地上面的农村劳动力。笔者觉得农村农业土地集体租赁模式能够弃上述几个模式的弊端、扬它们的长处。这里所谓农业土地集体租赁模式,就是要求农民放弃一定年限的土地经营权,交由集体统一管理,在确保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集体作为出租人,以收取定额租金为条件,通过一定期限的契约合同,将土地出租给投资人独立经营方式。当然这里的租金应当大部分作为养老保障的专项资金,这是由农村老龄化严重和养老保障体系的现实状况决定的。
农村农业土地集体租赁模式是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三大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篇10
桉树在我国引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桉树人工林大面积的发展,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负面效应开始凸现,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的许多争论[1-3]。有人认为有计划地发展桉树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有人则把发展桉树与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甚至有的环保人员把发展桉树与紫茎泽兰的蔓延危害相提并论[4-6],因此,有必要开展桉树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演变与调控机理的研究,为合理发展桉树生产提供一定依据,而土壤化学性质是衡量土壤肥力最关键的因素,本研究通过不同林龄的尾巨桉人工林土壤化学性状的研究,揭示其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林地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
本次研究土样采自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桉树的树种以尾巨桉为主,成土母岩为石英岩和石英砂岩。调查地地处东经117°29′,北纬24°28′,气候温和农业论文,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0℃,年降水量1760mm,属南亚热带气候,无霜期336.5d,极端气温:-2℃、40℃,年均相对湿度78%,年均日照时数2068h,取样地点:海拔高度260-450m,地被物主要有五节芒、芒萁骨、鹅掌柴、桃金娘、蕨类等。
施肥情况:底肥每穴下磷酸二铵200g,种植当年2次追肥,第一次每株施复合肥100g+尿素100g,第二次每株施磷酸二铵150g+尿素150g。综上所述,即每亩人工施肥计磷酸二铵38.5kg,复合肥11kg,尿素27.5kg。上述肥料成分:磷酸二铵含P2O546%、N15%;复合肥含N15%、P15%、K15%;尿素含N46%。
2土样采集及研究方法
在福建省境内选择代表性相同尾巨桉的不同林龄(2、3、4、7、9a生)人工林样地,其种植密度为1400株·ha-1。并将距林分较远处杉木×火力楠混交林(10a生) 林地的土壤作为对照,其种植密度为1200株·ha-1。在每个样地上中坡随机选择三个点,每个点之间相隔至少100米,并按不同土层0-20cm、20-40cm、40-60cm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取全层土样,同时采集根际样品,每个土样0.5kg左右,在室内风干后,研磨过筛(2mm、1mm、0.25mm)供土壤分析测定。土壤容重用环刀(0-20cm、20-40cm)采集。采样日期为2006年04月。
2.2分析项目与方法
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全N采用半微量凯氏法;水解N采用碱解-扩散法;有效P采用0.03mol/L氯化氨—0.025mol/L 盐酸浸提法;速效K采用1mol/L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pH采用电位法;阳离子交换量(CEC)采用1mol/L乙酸铵交换法;
3结果与分析
3.1土壤氮的变化
由图1、2可知,土壤全N和水解N随着林龄的增加逐渐减少,对同一林龄的土壤随土壤层次的增加全N、水解N含量逐渐降低。根际土全N含量略高一些。与对照(混交林)相比,除根际土全N含量外,4、7、9a生桉树林地土壤全N、水解N含量均小于混交林含量。而且9a生桉树林地土壤40-60cm土层处全N、水解N含量最少,全N仅为0.4g·kg-1,而水解N为4.036 mg·kg-1。
3.2土壤有效磷的变化
由图3可知,对有效P含量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其根际土含量很高论文提纲怎么写。其混交林有效P含量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对照(混交林)的全P含量与3a生尾巨桉林地土壤基本相近,说明混交林对林地土壤影响较小,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尾巨桉的生长对土壤速效量有一定的影响,在0-20cm 土层影响较大,在该土层随着林龄增大有效磷含量逐渐降低,而其它土层影响不是很明显。
3.2.3土壤有效效钾的变化
如图4所示农业论文,速效K在0-20cm土层处含量相对较高, 根际土含量最高。除40-60cm土层外,其它各层及根际土都随林龄的增加速效K含量逐渐减少。说明尾巨桉的生长对土壤速效K的影响较大。
3.2.4土壤pH、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的变化
如图5、6、7所示,对尾巨桉林来说同一层次土壤pH值随林龄增加大部分呈下降趋势,而同一林龄土壤pH随土壤层次的增加而减少。而混交林土壤pH大于桉树林土壤pH值。对土壤有机质其变化规律不太明显,0-20cm土层和根际土含量较高,其它层次含量较低。这与有机质的来源有重要关系。对同一层次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大部分呈下降趋势,而对同一林龄的尾巨桉随土壤层次的增加而减少,根际土阳离子含量较高。2a、3a生的尾巨桉林地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均大于对照(混交林),而7a、9a生的大都小于混交林土壤。
4.结论与建议
4.1桉树人工林的生长对土壤化学性质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随着桉树生长,土壤N、P、K、有机质含量均有所降低。但小于4a生的桉树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差异不大,自第4年起桉树对土壤化学性质的负面影响较大。
4.2本研究主要对尾巨桉人工林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大量元素、有机质以及PH进行研究分析,而对其它微量元素以及生物酶等未进行研究分析,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4.3土壤肥力衰退的问题是所有人工林普遍的问题。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必须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加强科学合理施肥,特别增施有机肥。同时广泛推广合理的混交林种植配置模式、适宜的轮伐期、采伐剩余物回归、科学的耕作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志辉,李跃林,杨民胜,等.桉树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生态分布规律[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24-28.
2.李志辉,李跃林,杨民胜,等.桉树林地土壤酶分布特点及其活性变化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29-33
3.李跃林,李志辉,彭少麟,等.典范相关分析在桉树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与营养元素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5):544-549
4.林业标准汇编(三).林业部科技司编,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5.周礼恺,土壤酶活性的测定[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篇11
主办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吉林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22-1295/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12
主办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吉林省长春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5684
国内刊号:22-1100/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篇13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已经超过2000万,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超过19%,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给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如何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面临的、共同关注的问题。
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弹性学分制在各高校的实施而出现的高校本科教育体制、内部管理体制和招生就业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要求高等农林院校在自身的内部管理、质量控制和自我约束等方面有所突破和提高,以适应现阶段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质量的需求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周济部长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需要我们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全国第二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精神,加强学校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强化教学管理,切实加强质量监控,认真开展教学工作检查与评估,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2 研究方法与改革思路
本项研究以我校的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为依托,突出我校以农为优势和特色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充分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预警系统和相应反馈调节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实现对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学质量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和质量保障。
高等农林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是包含若干子系统的有机体系,它以对系统运行的整体把握,来调节和控制系统内各部分的运行,此项研究以我校目前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为基础,着重从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理念系统、组织系统、制度保障系统、评价与反馈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形成适合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学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
3.1 理念系统
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师资和生源、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教育资源的利用、校风与管理等诸多方面。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确定教学质量的目标(标准)。这一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点,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本科院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所确定的教育方针制定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其次是基于学校自身独特的环境和办学特色,提出具有适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的质量要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人才。
3.1.1 修订完善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因材施教创新。
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需求多样化趋势和弹性学分制的运行方式相适应的思路,重新构建了课程结构,分为公用平台课程、专业属性平台课程和扩展平台课程。
进一步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划、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深入调研市场,了解人才需求,根据学校定位,优化了学科专业布局,对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专业方向,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种类,加大开课能力。正确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专业方向,选择相应的课程,选择弥补自身缺欠的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3.1.2 完善各环节质量标准,实现目标化管理
制定了各门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和实习教学大纲,明确了教学的基本要求及考核标准。
一是理论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吉林农业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和《吉林农业大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等文件,对教师课堂教学、授课计划编写、教案编写、教材选用等方面提出了质量标准,保证了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的《吉林农业大学本、专科实验教学工作管理办法》,对实验教师的备课、讲解、指导以及实验报告的批改制定了质量标准。制定的《吉林农业大学关于学生实习的暂行规定》,对实习地点的选择、指导教师的配备、实习指导、实习报告、学生管理以及成绩考核与评定等明确了质量标准,保证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质量。
三是考试和成绩考核质量标准。制定了《关于课程考核的有关规定》《关于考试工作的有关规定》,明确了试卷命题、印刷、装订、监考教师的职责、主考教师的职责、试卷评阅、成绩评定、成绩分析等质量标准,保证了考试工作的质量。
四是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制定的《吉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吉林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关于评选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规定》等文件,明确了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过程指导、论文撰写、答辩、成绩评定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保证了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质量。
3.2 组织系统
完善的管理组织和教学质量管理队伍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运作的重要保证。我校已逐步推进并建立起了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形式,以学院管理为基础,以教务处为监管调控中心,以学校教学督导组为咨询、指导、监督性机构,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3.2.1 建立健全以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院长为主的教学管理队伍,形成了校、院教学部门齐抓共管教学的组织领导保障体系;建立了适应学分制改革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与管理模式,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性;加强了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建设,构建起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框架;加强了考风考纪督查,完善了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制度。
3.2.2 完善教学督导队伍的建设,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制订了《吉林农业大学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随堂听课、考试巡视、专项调研、师生座谈会等活动,对各教学环节进行督导检查。教学督导是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督导工作,可加强对教学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总结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并予以推广,依靠教学督导组能够经常对所发现的问题展开研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2.3 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的建立,有利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一线信息,有助于教学管理部门和学生间的沟通。学校在每个班级都设立了教学信息员,这些信息员向教务处和各级领导反映有关教学方面的意见与情况,教务处设有专人负责收集和处理学生反映的情况并定期召开教学质量专题学生座谈会。
3.3 制度保障系统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管理观,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和完善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几年来,先后制定完善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90项,包括综合管理、教学计划与运行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奖励、教学管理组织系统。特别是质量监控体系,按照教学质量监控点,分别制定了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相应的质量评价文件,形成了从源头开始到毕业的全程质量监控管理措施,完善了我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同时学校在不断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同时,还下大力气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同时明确了有关教学环节的奖惩措施,有力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保障了教学秩序的稳定。
3.3.1 教学检查制度
由教务处组织各学院开展开学教学秩序检查、日常教学检查、中期教学质量检查、提前考试巡视、期末考场秩序检查等各类教学检查工作,开学初:重点检查开学的准备工作及师生到课率,包括:教室条件、教师备课笔记、教学日历、教材到课率及实验、实习准备情况等。日常教学巡视重点检查各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及课堂教学效果等。对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项目研究等方面情况,也分别进行进展情况检查。学期末重点检查考试准备工作、考场秩序及考试结束后的相关事宜等。
3.3.2 听课制度
一如既往地坚持教学督导组专家听课、领导干部听课、教师同行听课等各类听课制度,通过广泛的听课,了解教学状况、发现不足、及时整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3.3 学生评教与教师评学制度
为加强授课质量监控,掌握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评价,我们每学期坚持开展学生网上评教和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广泛组织学生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测评。同时还进行教师评学活动,让每位任课教师填写评学信息卡,就任课班级的听课情况、作业情况、答疑情况、自学情况等充分听取教师的反映和意见,促进了学风建设。
3.3.4 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
全校各班均设置一名教学信息员,通过信息员及时收集、汇总、反馈教学信息,为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提供参考依据。每学期都组织教学信息员召开教学质量专题座谈会,利用这一渠道进行沟通。对座谈会上反映教学有问题的教师,都派督导组专家开展诊断性听课,并会同相关部门对教师给予指导性意见,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3.3.5 考核管理制度
按照《关于课程考核的有关规定》加强考核管理,先后推行使用了试卷模板,实行基础课统一命题,逐步推进“教考分离”,严格阅卷评分,重新设计了了试卷分析。对考核的全过程都进行了有效的规范。同时加强对考风考纪的监控,营造公平竞争的教学环境。
3.3.6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教学奖惩制度
设立优秀教学质量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奖以及各类教学成果专项奖,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学校还制订了《吉林农业大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和《吉林农业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对教师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提出明确的要求,对教学事故提出了认定办法。形成了激励与约束并举的奖惩制度。
3.4 评价与反馈系统
该系统作用就在于依据收集的教学信息,对与教学有关的各个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定期的评价,如专业评价与诊断、课程评价与诊断、教学工作评价与诊断、教师授课质量评价与诊断、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与诊断等,对反映出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诊断、反馈,从而确保能够及时了解教学活动的效果,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及时得到纠正。
3.4.1 教学检查,信息反馈
按照教学管理的要求,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吉林农业大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并将检查结果通过《质量报告》、教学工作例会等途径予以通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告知相关部门与人员,并要求及时进行处理、反馈,注重对问题的跟踪和解决。
3.4.2 学生评教,信息员信息反馈
我们每学期坚持开展学生网上评教和教学质量问卷调查,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测评,以及通过学生信息员及时反馈教学信息。通过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有问题的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督导组听课或通过院、系(教研室)给予其帮助指导,以提高其授课水平等。
3.4.3 召开座谈会,反馈信息
教学检查中,学校分别召开教学督导组、学生信息员会议,各学院还要同时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组织听课、检查作业和辅导答疑情况等,多渠道全方位了解教学基本状况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共性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3.4.4 设立教学质量意见箱,搜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师生对教师授课情况、师德建设、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人员服务质量等的意见可以通过教学质量意见箱提出,随时了解教师授课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
5 效果与应用推广
在研究与实践中建构起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全过程、动态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主要有以下三条主线组成。
一是教学管理队伍坚持常规化监控管理。严格执行检查性听课制度,设立领导听课日,明确规定各级领导以及每位教师每学期的听课次数,并填写听课记录卡,统一存档备案,几年来,学校领导、教务处等主要职能部门、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等坚持随机性听课,并及时反馈意见与建议,促进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是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织的全方位督导检查。确立和完善了多环节、多侧面、多层次、多形式的“四多”全方位督导模式,检查青年教师过教学关和实践关情况,对全校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针对性的检查,采取“管育交融、以育为主”的原则和方法,重点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指导,促使他们尽早成长成熟起来,成为教学的骨干力量。
三是建立多因素、多环节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设立校长信箱,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师德信箱、教学质量信箱,通过信件的反映及时整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发放学生课堂教学调查反馈表,在毕业前对每届毕业生进行教师教学质量调查,从学生的视角调查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通过编辑出版《高等教育研究》、《教学动态》、《质量报告》等期刊和简报,了解学院、教师教学与研究的状态与动向,这也加强了学院之间、部门之间的交流。
在三条主线之外,一些政策的出台、制度的制定也成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严把入口,对应聘教师的试讲进行全方位严格的评价,参加岗前培训的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其讲课进行从教案、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严格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新教师初登讲台就意识到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将教学质量与评职挂钩,实行评职教师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对参加评职的教师进行随机性听课,综合教学的各个环节,给予成绩评定,未合格者不准许参加当年的职称评定;加强出口管理,强化学风建设,严肃考风、考纪,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通过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机制的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使教学工作的各环节畅通有序,各因素全新投入,教学质量意识深入人心,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通过研究与实践,不断改革与完善,形成了计划――运行――控制――反馈――改进在内的质量管理闭环,成为吉林农业大学特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在2007年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得到了国评专家的肯定,并先后有华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来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