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化精神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1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文化是指城市的主体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在一定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一开始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高层次展现。每个城市在形成和发展中都会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环境,交通条件和繁荣程度产生自己的文化特质,赋予城市特有气质。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生动写照,是一个城市的标识,它折射出城市人群的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
1.2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核心
城市是物质和精神的综合体。城市精神是社会主体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历史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精神动力因素,城市精神超越了一切可见的物质,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沉淀、现实状况、市民价值观念和城市发展趋势。社会性物质成果是精神因素物化的结果。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内涵所在,是城市文化内在的“神”;社会性的物质成果是城市文化外延表现,是城市文化外在“形”。城市文化发展的核心是文化内涵的发展,即城市精神的发展。
二、扬州城市文化分析
2.1扬州历史渊源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迄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
春秋时期,周朝在此建立邗国,公元前486年吴灭邗,筑邗城,开邗沟,连接长江、淮河之后,越灭吴,地属越;楚灭越,地归楚。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秦统一中国后,设广陵县,属九江郡。汉代长期作为王侯的封地,公元589年,建立了统一的隋政权,隋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炀帝时,开大运河连接黄河、淮河、长江,扬州成为水运枢纽,对促进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唐代扬州是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时有“扬一益二”之称(益为成都),当时扬州又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是当时其富甲天下的写照。公元960年,北宋建立,扬州再度成为中国东南部经济文化中心,高宗宋扬曾以扬州作为“行在”,促进扬州的繁荣;元时,几次整治运河扬州段,恢复了一度中断的漕运;明时,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清代,扬州占漕运、盐务、河务三大要政之利,成为漕运枢纽,使扬州经济、政治地位再度上升。
扬州在2500年发展史中,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勃兴,在许多方面对我国文化作出卓越的贡献。李白、刘禹锡、白居易、杜牧、苏轼等文化名人在扬州生活过并留下许多传世名作。扬州籍人张若虚、李 秋、朱自清等蜚声大增、影响久远;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和以阮元、汪中、王行之父子为代表的“扬州学派”在中国历史独具一格;扬州徽班进京,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此外扬州人的评话、清曲、扬剧、木偶和棋琴、雕刻等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促进了扬州成为中国文化中心的形成。
2.2扬州城市文化发展现状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给这个城市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在去年10月4日扬州赢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的荣誉称号,在此荣誉的背后是扬州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尤其是城市文化外延建设发面取得的成果,一是编制了明清古城控制性的详细规划,较好的保存了旧城;二是新建了地标式建筑“双博馆”――“合二为一”的扬州博物馆、中国雕版博物馆,以及扬州八怪纪念馆、淮扬菜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的建设;三是投资巨资,整治了城市的环境,建设了“运河文化公园”等项目,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的环境;四是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和节庆节日的举行。如“烟花三月”旅游节、“二分明月”文化节、社区艺术节等。
2.3城市文化特征和城市精神
扬州城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历史文化,2500年历史进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历史遗存,这是扬州之魂、扬州之根,扬州文化本身又有很大特征,总的来说,扬州城市文化表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一是通史性;二是融合性;三是创新性。
文化通史性的特征表现在扬州城市发展中,每个朝代都留下了它的文化印记,经济的繁荣促使了扬州文化大量的延续下来,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刊沟、筑刊城开始,扬州文化始终没有中断过。
文化融合性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历史上的扬州就已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络绎不绝的日本遣唐僧人和留学生到这里学取真经和汉文化,成千上万的外国商人在这里云集,各种文化交织融合,共存发展。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在此共存共荣,成为扬州一大特色。此外,扬州园林融合了南北方文化,园林的特点“南秀北雄”,就是说南方园林的秀气和北方园林的大气在扬州园林上有了很好的体现。
文化的创新性,在于扬州文化是在不断创新中得到不断发展的,它的内容和形式、领域与层次是世世代代逐步扩展、推陈出新的,比如扬州特色剧种扬州乱弹,扬州特色画派“扬州八怪”都是在扬州人创新中产生的。
因此,扬州的城市精神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开拓性的特点。
三、扬州城市文化发展措施
扬州繁荣昌盛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于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我们做的更多的是来整理、来延续,弘扬扬州的历史文明,把扬州的城市文化发展下去。扬州城市文化在外延发展的同时,更注重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即崇尚城市精神的发展,这是城市建设活动中一切行为的依据和出发点。
3.1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可持续的城市建设保证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城市文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倡导可持续城市建设是保持文化品格的前提。
可持续发展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生活质量的改变;第二是合理利用资源,这里主要是指可耗竭资源,包括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第三是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第四是强调建筑与生态的结合等等。
具体的说,扬州城市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⑴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保证社会经济的良好运行;
⑵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科学合理,城市土地的充分利用,充分发挥水系的生态调节,强化滨河地区的自然特色,维护水系的自然生态;
⑶切实做好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创造性保护历史性建筑和传统建设技术;
⑷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建筑设计应优先采用自然材料,使用降低建筑运营能耗、节约能源的技术手段,要求人工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生态平衡;
⑸强调城市规划、建设的公众参与。
3.2创造性的旧城保护
旧城历史文化的保护首先应是文化内涵的保护,对城市精神的保护,其次才是对文化实物的保护,老城区的更新不只是单个有价值建筑的保护更新,而是要梳理整个古城的肌理,让其内涵重新表现出来。
以保存为前提的旧城改造设想:保存现有的社区,保存合理的人口密度,疏导部分人口、但不作大规模的搬迁,使旧城居住水平接近新建住宅区,精心修缮可保存的古建筑,以恢复旧城风貌,加大市政投入,拆除部分危房作为休闲绿化用地,改善旧城环境质量。
3.3 创新新城文化建设
新城区的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展示一个城市古今杰出的两个文明成果,凸现一个城市文化形象,另一方面要展现当代风采,提练出当代文化精髓。一个现代城市,不仅要继承,更要求发展,如果一味尚古复古,脱离时代,将不会令人振奋上进,成功的新区建设一定是城市精神的延续、发展和创新,是在保持自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城市。
扬州城市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和创新性,面对当今的“文明全球化”,扬州新区建设必将以开放的眼光和包容不同文化的胸襟,积极有效地吸纳外来先进文化、充实已有文化,创造新的文化,丰富文化内涵,使扬州城市文化不断发展进步而永保生命力。
3.4发展扬州独特商业文化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最繁华的商业城市。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本出于军事上的目的,但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隋炀帝进一步开凿大运河,交通的大改善,带来了商业的大繁荣。《唐阙史》说扬州“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可知当时扬州满街都是披金戴银的市民和经营珠宝的商店,对古时扬州的商业交易活动可见一斑。在宋代,扬州人打破了街坊制,“坊”和“市”一律开放,商铺邸店和酒楼饭馆随处可见,繁华街市天天皆有,大大推动了商业发展。
扬州发展商业文化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文化的成熟,商业规划可结合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市格局和建筑空间现状,规划特色商业街区,充分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3.5加强文化教育事业
人民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关键,文化内涵的发展主要是指城市内在精神品格和市民文化素质方面的发展,因此加强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对发展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明的软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
四、结束语
未来城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以文化论输赢”,用文化的理念评价并提升城市质量品位已成为人们新的标准和要求,城市文化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这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希望本人文中的观点能对扬州文化发展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2.北京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分析
对于以上主流精神文化产品,居民的的整体评价如何、文化产品之间有何差异,对数量、种类和内容的评价又如何?以下将对各个精神文化产品进行具体分析,通过不同产品的横向对比、不同评价等级的纵向对比以及不同维度的对比,来多角度的分析产品的现状及提升的方向。经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各类精神文化产品的整体满意度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在各个产品中给出“一般”评价的占比均最高,好评率超过40%的有报纸期刊、演出、运动健身、旅游。在数量评价中给予“好评”较多的是电视、电影、旅游、网络文化产品;在种类上给予“好评”较多的是电视、电影、报纸期刊;在内容品质上给予“好评”和给予“差评”的人数占比都很多,说明对于文化品质的满意度争议很大。
3.精神文化产品满意度回归分析
下文将从量化上指出各维度指标的提升对整体满意度的提升效果,是对上出的补充。现在我们以精神文化产品的数量、种类、内容及品质为自变量,以某种文化产品整体满意度评价为因变量,研究3个自变量是如何影响因变量的。下面展示的精神文化产品回归方程系数表,是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处理得到的常数、变量系数及两者的显著性水平。在精神文化活动中,x1代表“数量”,x2代表“种类”,x3代表“内容”。由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1~5,因变量的取值范围也在1~5,比较第三列可知,在精神文化活动数量上还需要增加的是电影、报纸书刊、运动健身;比较第四列,活动种类还需要继续扩展的是电视、演出(相声、小品)、运动健身、旅游以及网络文化产品这5项;第五列给出的内容品质系数,除了演出以外显示所有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内容品质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提升居民文化产品整体满意度来说,作用效果比较明显的电视的内容,电影的内容、数量,报纸书刊的内容、种类,演出的数量、种类,运动健身的内容、种类、数量,旅游的内容、种类,网络产品的内容、种类。
篇3
[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塔西南职工医院隶属塔里木油田塔西南公司,主要承担着新疆泽普石油基地各族员工群众和周边地区群众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等职能。1978年,该医院仅是一个有30多人规模的卫生所,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历经改革、优化、重组、发展的历史变迁,发展成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医院。近30年来,他们用双手送给病人温暖和幸福,用劳动换来病人的希望和慰籍,谱写了一个个可歌可泣、鲜未人知的动人故事。
南疆石油会战时期,条件十分艰苦,他们为了尽快挽救病人,把食堂的案板当成手术台;年轻的护士为了缓解病人痛苦,不顾性别差异为男病人导尿;一位产妇把那条残疾的腿蹬在助产士肩头上,顺利产下健康婴儿;一名患者因受伤引起肝脏破裂大出血,危及生命,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抢着献血,怀孕3个月的护士因高强度工作差一点流产……
1996年5月,一位狠心的农村母亲丢弃一个2个月的女婴,处在哺乳期的护士听到孩子因饥饿啼哭声,心痛不已,眼泪不由自住地涌出来,顾不上自己的孩子还没吃奶,敞开无私的胸怀,喂哺这个刚来到人世间的可怜的孩子。医护人员有的买奶粉,有的送衣服,有的洗尿片,有的捐钱,日夜轮流看护孩子,不是妈妈胜似妈妈。
1998年7月,一位病人因车祸致重度颅脑外伤,处于生死关头,外科医生、护士经过全力抢救,病人终于转危为安,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但过重的损伤使他处于“植物”生存状态。在得不到家属理解、配合和支持的情况下,医护人员给予了病人更多的同情和关爱,一丝不苟、尽心尽力护理,妻子不干的活他们来干,家人不做的事他们来做。40天后,“奇迹”出现了!病人醒过来了!那一天,对每一位医护人员来说,实在是太震憾、太难忘了。当看着病人睁开双眼,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在场人员无不流下了热泪,能表达他们此时百感交集心情的只有一个字——“值”!
“疫情就是命令”。1996年12月泽普石油基地暴发流行伤寒时,在20__年抗击非典战役中,在20__年防控禽流感的战斗中,该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在面对生与死、安与危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没日没夜的奋战,体检、查处、隔离、设立发热门诊、隔离留观室等,履行着光荣与职责……
篇4
2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缺乏
也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专项资金是展开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基本保障,但是在基层单位中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对于资金的管理和应用也缺乏相应的设计及监管。有些甚至没有专项资金,这都大大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当前唐山市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问题的对策分析
1解决队伍建设的问题
这是制约农村精神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村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有专人来组织引导和参与,这就要求必须有文化专业人员来负责推进。要通过各种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同时又要引进各种人才,如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为其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及各类资源,利用其专业的文化素养和先进的理念来带动当地的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好当地的有利资源,使其加入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把当地文化素养高的退休教师、文化专员、老党员及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等组织起来构建一支文化建设的辅助管理队伍,充分利用其特长及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培养农民群众中的文化骨干分子,以吸引农民积极关注并主动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中来。
篇5
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的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开展“有情有义丰县人”活动,有利于干部群众在广泛参与中接受思想道德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时代精神的洗礼,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风气改善和人际关系和谐。
丰县采取多种方式做好“有情有义”地域文化对外宣传,让人们亲身感受“有情有义”精神文化的魅力和突出的实践效应。
树立重大典型标杆。渠立强是丰县农委土肥站站长,2006年在切除一个半肾的情况下,仍坚持工作在农技推广的第一线。从2012年3月初到4月中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刊发播出渠立强同志先进事迹稿件、报道120多篇。同时,以渠立强为原型,创作了现代戏《渠立强》、电影《渠立强》。徐州市委、江苏省农委、丰县县委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向渠立强同志学习的通知》,号召全社会掀起学习渠立强同志的。渠立强同志被誉为“丰县焦裕禄”,当选为2012年中同好人、2012感动江苏十大人物,入选2012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被誉为全国基层农技人员的先进典型标杆。宣传渠立强同志的先进事迹对于弘扬“三创三先”江苏精神、加快丰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加强宣传推介。2011年以来丰县在中央电视台大力推介“刘邦故里、道教之源、情义丰县、中华果都”的丰县城市形象。2011年以来,中央电视台10多次报道丰县,借助中央电视台这一国内最高端的宣传平台,较好地宣传了“有情有义”的地域文化精神。“新闻联播”栏目报道的《渠立强:用生命丈量土地》、《李影和她的花园公厕》,“聚焦三农”栏目报道的《基层农技干部的榜样渠立强》,“道德观察”栏目报道的《王满喜回家》,这些节目通过人物专题访谈,集中报道一大批有情有义的丰县人,在全国宣传弘扬了丰县人有情有义的优秀精神品质;“乡土”栏目报道的《丰县梨花开》,“乡约”栏目报道的《江苏丰县》;“消费主张”栏目报道的《帝乡家宴,农家美味》,通过这些节目充分宣传了丰县作为汉高祖刘邦故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物产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风饮食文化。
开展实践活动。从2011年开始,我们县电视台、电台、报纸开办了《有情有义丰县人》栏目,已播出、报道先进典型100多个,成为弘扬“有情有义”丰县地域文化精神的品牌栏目和主阵地。通过不懈的宣传、推介活动,促进了一系列项目实施、城市拆迁、文明城市创建等县委、县政府各项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有情有义”丰县地域文化精神宣传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有效提升了全县人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一些不文明的陈规陋习明显改观,丰县四次蝉联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江苏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探索了一条欠发达地区创建文明城市的新路子。通过“有情有义丰县人”各项宣传工作的实施开展,丰县有情有义的城市特质被挖掘、被丰富、被拓展,许多普普通通的丰县人以凡人善举谱写着新时代的篇章,打造了“情义丰县”品牌,而且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加快了“经济强县、和谐丰县”建设步伐。
我们从搭载体、建制度促使“有情有义”的地域文化精神汇集成丰县经济发展的力量,为丰县“全面达小康,冲刺百强县,开启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人力保障。
篇6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2-0001-005
Chinese Culture•National Spirit•Change of Culture
――On the Cultural Headstream of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Xie Lixia
Abstract: The cultural origin of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has three ways.Culture, connecting with nation, is both the mark of self-recogni tio n and the spiritual source of conscious-cohesion of nation National spirit is i deological core of cohesion of nation, which is accumulated by choosing and app roving of nation continuously in delivering of culture for a long time The change of cu l ture is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has three different ways: the first is natural evo l ution of cultural self-spirit, the second is passive transform under attack of t he foreign culture, the third is mutual contain during influence of pluralistic culture
Key words: Cohesive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inese culture , National spirit, Change of culture
一 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泉
中华民族凝聚力可以说是一个学术老话题。一般认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促进民族成员团结 凝聚、维护中华民族和平统一的内在动力,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合力。文化和凝聚力如何联系 在一起,或者说文化对凝聚力的作用如何。对此问题的探讨与解答,不能忽视一个基本的理 论问题,那就是文化与民族的关系。
关于文化,最经典的当数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中的广义而言,是 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 其他能力及习惯。”①可以看出,文化是一个人类学概念或民族学概念,它是人类发展史 上的 特定范畴,与民族的关系可谓与生俱来。泰勒的这一基本文化立场影响了西方后来的文化学 研究。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斯基认为:“人类的所有这些基本难题都要由个体通过器 物,通过组成合作群体,通过发展知识、价值和道德意识来求得解决。”②这一论断揭示 了文 化与民族的发生学意义,人类在不断解决自身需求的实践中,文化伴随而生,“人工制品、 组织化群体和象征符号是文化过程的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的纬度。”③它们构成了民族的物 质基础(人工制品)、承载主体(组织化群体)、精神信仰(象征符号),具备了这些坚实的基 础,民族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因此,他下了定论,“我们必须断言:这个过程明确意味着 一个群体的存在,以及其成员间的一种持久关系的存在。”④民族因为文化的实践而存在 。在 一定意义上讲,它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想象”,是群体中成员的认识和理解。正如安德 森所讲:“‘想象的共同体’不是虚构的共同体,不是政客操纵人民的幻影,而是一种与历 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⑤如此界定说明民族具有文化性 。反 之,文化的形成,也离不开民族,文化也具有民族性。文化与民族,不仅有发生学上的关联 ,而且文化既是种族差异的决定因素,又是民族自我认证的标志,它更是一种实践力量,提 供民族凝聚的精神源泉。
民族理论研究以文化作为民族差异的决定因素,可以说中外皆然。在中国古代,“夷夏之辨”的文化决定 论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我中心”观念,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在西方文化人类学研 究中,有着相同的认识,美国文化学家博克认为:“人类群体中大部分显著的差异是由文化 决定的。不论你所讲的语言、使用的工具、偏好的食物、选择的职业,还是你对美妙的、神 奇的事物的概念,无不是首先依从于你生长在其中的群体的文化。”⑥可以说,民族是一 种社 会文化建构,是文明与野蛮的界分标志。文化是民族的标记,文化因民族而形成传统,传统 具有在民族中传递的能力。所以,马林诺斯基断定,“所有这些都依赖于一个群体把个人成 就的原理纳入到可以与群体内其他成员交流的传统中去的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传 统还要能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⑦文化在民族中穿行,它使人们有可能彼此联系;民族 依靠传统的规范、习俗生活,依靠文化整合、文化凝聚稳定发展的根基。
民族因为有了自己的文化风格而成为文化民族,文化因为有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而成为民族文 化。民族正是因为文化而产生了价值的趋同性,才有可能凝聚在一起,“文化民族,这个词 本身把它们和它们以前及以后的形式区别开了。一种强烈的‘我们’感铸就了一切主要结合 中的最有意义的内在一致性。”⑧文化体现为民族共同的心理意识、行为方式、价值取向 ,通 过行为的整合实现民族的整体性存在。“各个民族的人民都遵照这些文化目的,一步步强化 自己的经验,并根据这些文化内驱力的紧迫程度,各种异质的行为也相应地愈来愈取得了融 贯统一的形态。一组最混乱地结合在一起的行动,由于被吸收到一种整合完好的文化中,常 常会通过不可思议的形态转变,体现该文化独特目标的特征。”⑨所以说,文化是民族最 坚强、最持久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基于以上认识,文化与凝聚力的联结就变得简单了。它可以转化为文化在民族实践中的现实 作用,即对民族产生凝聚力量。这一点恰如斯威伍德对文化的理解,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实 践,是以意识、行动与特定的价值观作为基础,然后寻求改变世界的一种手段。”⑩民族 凝聚 力简单而言,就是一种文化实践。文化在民族实践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体现民族心理倾向、 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的“民族精神”,它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
二 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
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是“一体两面”的文化现象。在文化传承而言,它是民族精神;在文 化实践而言,它是民族凝聚力。简而言之,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民族凝聚力 是民族精神的价值落实。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构成来看,中华民族精神居于核心地位;从中 华民族的实践来看,民族精神凸显的时期,正是民族凝聚力增强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 时期。
学术界一般认为,民族凝聚力由自然凝聚力和社会凝聚力构成,血缘、地域是民族凝聚力的 自然要素,经济、政治、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社会要素。但就其质而言,文化决定着民族凝 聚力的基本要素。按照“文化结构说”理论,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与此对应,民族凝聚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主要是观念形态的文化)三个主要因素。 血缘、地域可以看作物质文化的范畴,它们不仅仅是民族的自然联结纽带,更是民族的“文 化意象”,作为一种召唤民族的力量而展现在民族凝聚的文化舞台上。就广义的文化而言, 不同性质的文化在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不同。具体来讲,经济为民族凝聚力提供物质基础, 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凝聚的坚实土壤,共同的物质利益是民族凝聚的经济动因。政治为民 族凝聚力提供制度保证,“天下一统”是民族得以凝聚的有利政治环境。思想文化则是民族 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的情感纽带。所以,伍雄武认为:“中华各民族所以能融合为 中华民族,其中最主要的历史条件,就在于各民族的文化是相容的、互通的、能结合为多元 一体的文化。”[11]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主 要特征就是 具有文化认同功能,因为优秀文化传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它理所当然地成为维系全民 族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成为凝聚民族积极思想,感召人们为民族统一和社 会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源泉。”[12]如果说,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源 泉,那么, 它为民族凝聚提供的主要就是民族精神的支援。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凝聚核心、创新动力。因 此,中华民族凝聚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文化力量。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民族精神凸显的时期,就是民族凝聚力增强与民族大融合时期。春秋 战国时期的文化领域,诸子百家既相互批判,又相互吸收,如曹聚仁先生所讲“‘百家争鸣 ’与‘互相渗透’,正是一件事的两方面”。[13]中国文化在争鸣与融合中奠定了基 本形态,孕 育了爱国主义、崇尚统一、以民为本、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各少数民族在这种精神的引导 下,逐渐走向融合,产生了华夏民族。因此,伍雄武认为,“春秋战国500余年是中华民族 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其重要性就在于,这是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是中华文化的 核心和基质的形成时期,是汉民族的前身――华夏民族的诞生时期。”[14]秦汉时期 ,以儒家思 想为核心的一统文化模式确立,“大一统”、“崇德重义”的民族精神凸显,促进了各民族 的进一步融合,汉族诞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初步形成。魏晋至明清时期,在王朝更替 频繁的历史进程中,统一始终是主流,民族文化吸纳佛教文化,走向合流,民族精神更加巩 固,中华民族再次出现大融合。在近代,中国社会进入全面转型期,民族精神在“救亡图强 ”的时代主题下被赋予新的内涵,团结御侮的革命精神、科学民主的时代精神凸显出来,中 华民族空前凝聚,致力于探求“中国向何处去”的强国之路。在当代,改革开放、全球化是 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精神的召唤下,全国各民 族人民团结起来,投身于民族的现代化建设,为民族的繁荣、进步作贡献。
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经过民族的不断选择与价值 认同,逐渐形成了超越时代界限、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主要包括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贵 和尚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崇德重义八项内容。这些主体精神深蕴在民族的 文化传统里,中华民族成员在这种精神的濡染下,形成了独特的国民品格和精神风貌,从而 把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文化母体而产生归属感和宿命感。所以,安德森指出:“使人们在‘民 族’的想象之中感受到一种真正无私的大我和群体生命的存在。‘民族’在人们心中所诱发 的感情,主要是一种无私而高贵的自我牺牲。”[15]其实,安德森所讲的“民族”, 与其说是“ 想象的共同体”,不如理解为“民族精神”。因为,人们对民族的想象或认同,主要不是想 象一个共同的政治,而是认同一种特定的文化。虽然,民族在发展的特定阶段,具有强烈的 政治性,民族的凝聚核心变成了政治权威,但从根本上讲,民族之所以可以称为“民族”, 首要的条件是它的文化共同性,而不是政治共同性。因此,民族精神始终是民族凝聚的思想 内核,是民族得以凝聚的最根本原因。
三 文化变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深化机制
所谓“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其特质或主体精神发生变化的过程。考察中华 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变迁路径:一是文化内在精神的自然演进;二 是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变革;三是多元文化潜移的相互涵化。在文化变迁的进程中,中华民 族凝聚力得以逐步深化。
文化内在精神的自然演进可以说贯穿于文化变迁的整个过程中。这里讲“自然演进”,主要 指民族文化精神在古代民族的实践中,其内涵由“自然情感”发展为“道德至上”。按照中 国传统文化的分期,传统文化在秦汉时期的定型正标志着文化精神的转折。在此之前,虽然 传统文化在孕育期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但是自然性的;在雏形期有浓郁的人文意识,但百家 争鸣尚未定于一。可以说,各部族的凝聚核心,主要来自于对部族特定自然东西的认同,比 如:血缘、地域、亲缘、由自然而想象出来的部族文化的象征――图腾,还有语言。安德森 也讲道:“从一开始,‘民族’的想象就和种种个人无可选择的事物,如出生地、肤色等密 不可分。更有甚者,想象‘民族’最重要的媒介是语言,而语言往往因其起源不可考证,更 容易使这种想象产生一种古老而‘自然’的力量。”[16]这种自然凝聚力之所以如此 强大,因为 它是不需要逻辑证明的,是部族生来如此的本根。随着传统文化的定型、强化,文化精神也 逐渐凝结为以道德至上为表征、以群体本位为取向、以和合统一为旨归的价值模式。各部族 正是在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在部族的互相融合中,逐渐认同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文化精神 德性价值的确立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民族的融合反过来强化了文化精神。在文化精神的转变 中,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核心随之深化,由“地域、血缘、亲缘”等自然凝聚核心,转变 为以“道德至上”为价值旨归的伦理凝聚核心。当然,在文化自然演进的历程中,我们不能 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东汉至唐,佛教文化(外来文化)的传入到鼎盛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 响。但考察文化发展的最后结果,如陈寅恪先生所讲:“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 吾国思想史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17]虽然佛教盛极一时, 但它并没有 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改变,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到转型期,都保持了一以贯之的文化 精神,保障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核心。
“外来文化冲击的被动变革”式的文化变迁,主要指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遭遇西方文化挑战 而产生的文化精神变革。中华民族在近代,面临西方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挑战,中华民族凝聚 力正是在这种双重挑战中曲折发展、不断增强。近代起始于1840年,它不仅是一个历史年限 的界定,更是中华民族饱受欺凌的开始。直到1949年,中华民族都是在内忧外患的环境中艰 难前行。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实际上不仅是一个文化学概念,也是一个政治学概 念。所以,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探讨应分属两个不同的层面:在政治上,西方列强一次次的 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亡国亡种”的政 治压力下,民族利益高度一致,“民族的独立”成了第一要务,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抵 抗侵略,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这种凝聚力主要是政治凝聚。在文化上,“科学、民主 ”等西方文化精神,如同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不管中华民族是否愿意,同样涌进了中华 大地,进入了知识分子的视野,也影响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道德至上”的传统价值受 到强烈冲击,不论是民族文化还是民族成员,都面临着价值选择。价值选择的二元化造成了 传统文化精神暂时的失效甚至断裂,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华民族凝聚核心的构建。当然, 经过民族的选择,新的文化精神最终融入到民族精神中,直到此时,文化层面的中华民族凝 聚力,才因为民族精神的更新而得到进一步增强。
“文化潜移”与“文化涵化”是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概念。“潜移”指“由于社会的接触所产 生的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两个或多个社会发生直接而持续的接触时,也就开始了文化潜 移过程。……相互接触的两个社会在此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尽管程度不同。”[18] “涵化”指 “由个别分子所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 化模式的变化现象。”[19]之所以借用这两个概念,因为它们恰当地表述了中国文化 变迁的当下 处境与未来远景。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现代化与全球化是世界的共同话语,在这 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下,作为世界主要大国的中国,不仅要吸取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还 要不断发展自己,积累经验,以供别的国家借鉴,从而促进共同发展。在民族文化的发展方 向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同样是双向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像近代被动的接受变革。这种文 化变迁模式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民族文化面临着多样性文化的冲击 ,文化价值选择也更趋多元化,以“道德至上”为核心的传统民族凝聚力与以“科学民主” 为核心的近代民族凝聚力,必然会遭遇因文化精神变迁而引起的短暂性离散。另一方面,民 族文化变迁路径不再是古代的自然演进模式,也不再是近代的被动变革方式,而是随着世界 的发展步伐,既借鉴别国优秀文化精神,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资源。中华民族文化 精神在向外拓展中更具现代性、世界性,中华民族凝聚力也随之深化为以“开放和谐”为核 心的现代民族凝聚力。
注释:
①(英)泰勒:《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③(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④(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⑤(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18页。
⑥(美)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⑦(英)B•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⑧(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07页。
⑨(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⑩(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页。
[11]伍雄武:《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12]李宗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13]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7页。
[14]伍雄武:《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1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1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篇7
今年颁奖更新颖,以前从来没有获奖者这样多元而不同。格陵兰岛的探险队,是一个混搭,充满创意,75岁的老船长,牧师、音乐家、攀登者,极致的环保行为,多元身份的一场艺术行为。难怪所有的评委都被深深打动:我们辛辛苦苦所追求的梦想,被他们以难以置信地,巨牛逼地艺术化实现了!老战士Greg Child作为评委会主席,他说:“这些活动里,无疑格陵兰探险我最想参加,因为其他攀登都有点太吓人了……”
这两年入选攀登及获奖项,都体现了攀登风格多元化,团队,在司所未闻的美丽山峰,到极端偏远地区的旅行,不停歇的攀登,单人攀登,大岩壁线路,混合线路,个人小团队等等。但都有共同特征
创造力、想像力、环保风格、轻快灵,也就是“纯粹”而艺术风格的“阿尔卑斯风格”。
什么样的攀登值得嘉奖和鼓励?多元化的风格在这两年尤其今年的PioIet d’Or评选上,得到了一致的认同与体现。越来越清晰的是,老中青攀登者们,评委们都认同这一点真正的爵士气度和精神,一种可以传承历史及未来的文化内在。
今年,继前两年Walter Bonatti、梅斯纳尔获奖后,终身成就奖颁发给了Doug Scott。令人感动的时刻是Walter Bonatti和Doug Scott拥抱在一起的那一刻,这两个老男人的精神气息相通,前者年纪更接近爷爷辈分。他们身上都流淌着阿尔卑斯的血液:自由、纯净,悲吝,宽广,这是艺术家的气质,传承着登山文化的血脉――人在大自然恶劣,艰难环境下的努力,理性和激情的完美结合。金冰镐奖,从东方日本到西方欧美,从早年代的WaIter Bonatti到后来梅斯纳尔、鲍宁顿和Doug Scott,乃至今天入围者及获奖者们,阿尔卑斯攀登精神跨越了时代、地域,融合到一起。
对攀登山区自然地貌,当地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注与公益扶持,对山地社区的社会发展积极参与,Doug Scott这些年直在尼泊尔做工作――这也是阿尔卑斯精神与灵魂所在。阿尔卑斯精神,是一种人类奋斗,关怀,探索灵魂的融合。从阿尔卑斯到喜马拉雅……随着时代的发展,金冰镐奖在人类广泛度上甚至超越“奥斯卡奖”――毕竟后者更拘泥于好莱坞美国电影工会。金冰镐奖的评委来自全球,攀登本身作为亚文化发展有着其他文化载体无可替代的特征经验性。生命和肉体的体验理性与激情的结合,尤其人与自然的交融。所以,金冰镐奖或攀登文化,超越了“风格”,是一种主义、精神与文化。
篇8
二、主要做法及推广普及
1.深刻感悟文化内涵与理论结合点。珍珠文化,根植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珍珠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热爱劳动、热爱家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高贵、安康、完美、纯洁的珍珠文化品质。为此,我们将其提升为珍珠文化内涵为:勇于尝试、勤于实践、追求创新、提升自我。“勇于尝试”和“勤于实践”是解读珍珠文化的基础和动力源泉;“追求创新”和“提升自我”是解读珍珠文化的终极目标。
武术文化,重在武德的崇尚,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传承,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教益,它的博大精深,讲究精气神的融会贯通,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体育领域中的智慧结晶。珍珠文化与阳光武术的共同点就是它的深刻内涵和文化底蕴。阳光武术在其凸现强身健体的同时,人文性更应得到发展和弘扬。珍珠文化作为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主旨内容,在阳光武术的教学中的崇尚武德、习武健身教学和持之以恒学习中渗透珍珠文化。在珍珠文化濡染校园的浓厚基础之上,阳光武术教学又成为我校办学一大亮点。
2.勇于尝试、勤于实践、追求创新、提升自我。珍珠文化内化为实践行为,通过各学科教学,有目的、有组织地激发和引导,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一方面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使珍珠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各学科教学中得以发扬光大,进而内化为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素质,使学生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
武术的“活动教学”理论是根据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武术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研究,是基于学生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亲身体验、感悟体验为向导,以学生内化提升为目标的。学生的实践活动、感悟体验、内化提升,都是一种有目的的自主行为,借助学生对珍珠的品味、实践、感悟、交流等,使学生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发展和实现。
以“勇于尝试、勤于实践、追求创新、提升自我”的深刻内涵也渗透到阳光武术的武德教育中,通过在武术教学中的太极八式、八式小架、南拳术等,加强武德的渗透,提高学生领悟习武意义的能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综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
3.精心组织活泼生动的实践活动。
(1)通过多样、灵活的组织形式,以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主,坚持开展“阳光武术进校园和珍珠濡染校园”活动,赋予武术和珍珠新的活力和内涵,增强活动的实效性。“阳光武术”系列活动,在校园中掀起了全校练武术的热潮。
(2)组织学生收集有关珍珠历史、珍珠形成、珍珠价值、珍珠与经济发展等资料;结合各学科内容和特点,开展《渭塘珍珠文化》读本阅读教学;展开关丈诵读竞赛;举办专题讲座,进行诗文赏析。加强学生实践活动。
(3)“六一”期间组织的“在阳光下成长”武术演出、手工制作珍珠饰品展览、珍珠义卖、以武会友的交友系列活动;“八一”举办的“习武健身”和慰问演出活动;“九一八”组织的“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练武强身活动。丰富了少年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4)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武术培训中。培养未成年人的艺术素养,组织他们实践,我们坚持“德武双馨”,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于武术培训之中,做到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融思想品德教育于技能训练中,组织教师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少年儿童的情趣,练习武术、品味珍珠,真正的寓教于乐,通过武术表演大赛、珍珠品味人生等形式,使少年儿童在文化熏陶的同时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4.促校园和谐、共科学发展。营造氛围,建立珍珠文化知识学习栏,布置班级珍珠文化资料(班级园地与黑板报),构建珍珠文化网络交流平台,开展诗文朗诵与主题小品等比赛,真正使珍珠文化弥漫于整个学校校园,浸润着每个学生心灵。在实验研究中要不断补充、更新、发展与完善。
三、基本成效
篇9
3、效率: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办客户之所需。
4、态度: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服务:所有的缺点都是自己的,所有的优点都是别人的。
6、操守:所有的功劳都是上司的,所有的责任都是自己的。
7、责任:事不关己,决不挂起。
8、专业:我们要为中小企业可能提出的问题先准备好答案。
9、心态:成功开始于优质服务,优质服务始于诚恳态度。
10、优势:无国界,跨行业,一站式,个性化。
11、策略:目标管理,价值中心。
12、诚信:一经对客户做出的承诺,必需做到,做好。
13、原则:我在为客户做事,而不是为上司做事。
14、目标:面对挑战,实现自我,共创更好未来。
15、信念:只有成功的团队,没有成功的个人。
16、礼仪:微笑创造和谐。
17、战略:立足,面向全球;价值投资,策略发展。
篇1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102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中枢,是整个班级成员生命精神的集中反映,彰显了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班级精神文化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各种教育资源,创建班级精神文化,共筑学生精神乐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从实施高效课堂以来,我们对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做了如下探索。
一、拟定班名、班歌、班训,建设班级听觉文化
(一)班名
班名、班歌、班训是班级的听觉文化,集中反映了班级的风貌。学校通常是按照年级、班级给班级命名,如七年级(1)班(2)班,这样的班级名称缺乏个性和风采。班主任应该通过班会给班级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既显示学生精神,又代表班级特色,如“爱心班”“和谐班”“文明班”等。
(二)班歌
班歌也是班级特色的显著表现,集中体现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和理想追求。班歌可以请音乐教师作曲,语文教师作词;也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曲谱,由学生自己填词;也可以把学生熟悉的、能表达学生心声的现成歌曲作为班歌,如《我的未来不是梦》《蜗牛》等。
(三)班训
班训是班级精神文化的体现,是班级学生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拟定班训要在分析班级现状,确定班级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由班级全体成员民主商讨确定。在实施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可以确定“我的课堂我做主”“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等班训。
二、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彰显学生生命活力
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都有理想,有抱负,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要下放权力,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彰显学生的生命活力,体现班级的精神文化。
(一)小组管理
在高效课堂建设中,我们将班级分成4-6组,每组4-6人,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以小组为载体,构建班级管理的新体制。全班设常务班长1名,各小组组长组成班委会。实行小组轮流管理制度,每星期安排一组,由组长担任执行班长,并根据学生能力、特长将班级中学习、纪律、卫生、文体等各方面的工作分配给各小组成员。按照政教处和班级工作计划组织班级活动,做好检查、评估、记录工作,周末做出班级整体评价,第二周开班会课时由组长及组员向全班学生汇报上周工作情况,并对上周工作提出整改意见。每组第二周值周时可以根据组员表现,轮换组内角色,形成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新体制。
(二)创办班报
创建一份班级周报,拟好报名。如《苗圃》《丫丫》等,体现班级是每一个学生成长的乐园,学生在教师的哺育下茁壮成长。周报可以设计校园新闻、班级新闻、优秀组员、优秀组长、凡人哲语、学生佳作、交流园地等常规栏目。每周由值周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工作任务记录班级学生的表现,并分工协作,安排版面,编辑报纸。每周一份,第二周星期一张贴在学习园地,第三周取下装入班级成长记录袋。
(三)使用班级成长记录袋
为了促进班级成长,形成鲜明的班级精神文化,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使用班级成长记录袋,记录班级成长过程。学生是班级成长记录袋的主人,我们可以让学生拟定成长记录袋的名称,如“2017届七年级(1)班成长记录袋”,当然也可以根据班级特色确定个性化的名称。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成长记录袋的封面,确定主题,收集内容。记录袋内容一般包括静态资料和动态资料。静态资料包括班级计划、班规、班约、班级考核细则等,动态资料包括班级周报、活动总结、班级和个人受到表扬和批评情况、班级考试成绩、小组周评、月评、学期评价结果等。记录成长记录袋,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有序进行。记录袋记录班级成长的过程,反映学生取得的进步,并通过学生反思,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
三、实施新课堂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文化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根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生本教育”教育理念。我们实施师生互动自主合作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发展,重塑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建高效课堂文化。
(一)教室物质文化建设
为了打造高效课堂,创建班级的精神文化,班级要精心设计布置教室环境,要求体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学生自行设计的班名、班号、班徽张贴在教室门口;学校在教室安装三块黑板:正面、后面、左侧面。教室左侧黑板是小组文化建设基地,张贴班级分组一览表:组名、组号、组员、组训,日评价表、周评价表、优秀小组、组员光荣榜等,黑板上面是小组合作方面的口号。教室后面的黑板是学习园地,张贴学生学习心得、手抄报、学生作品、名人名言、每日一读等,图文并茂,新颖活泼。其左侧是图书角,右侧是学生阅览书架。正面黑板上面是班风、学风。通过积极营造课堂改革气氛,体现新课堂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班级建成学生的生命场。
(二)小组文化建设
高效课堂基本的学习形式是小组,小组文化是高效课堂文化的特色。在班主任引导下,班级成立学习小组,做到科学合理,分工明确。小组自行设计组名、组号、组训、组规,甚至组徽、组歌等,集中体现小组奋斗目标,彰显小组精神面貌和个性色彩。
(三)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展示都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课前,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预习情况,向教师反馈信息。课堂上由小组长主持展开问题讨论,展示也是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合作探究的成果,有情景表演、演讲、演示、辩论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在合作中不仅学会了倾听,学会了表达,而且增强了团队意识,提高了竞争能力,健全了人格。课堂评价也是以小组为单位,采取捆绑式评价,构建组间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小组及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昂扬向上的班级风貌。
四、全班宣读誓词,培养班级精神文化
全班宣誓有两项内容。一项是参加学校组织的“两操两宣誓活动”,每天早操、课间操后做好《认真做好每一天》《班级八荣八耻》宣誓活动。另一项是利用每天早自习前几分钟时间举手宣读班训,分组宣读小组口号,让学生在宣誓中反思自己每天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步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班级精神文化。
篇11
一、金笔精神感召下的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在金笔文化引领下的班主任应该有爱心和责任心,树立像金笔一样的服务意识、奉献精神,能传递金笔文化的教学观,能体现金笔文化的创造精神,崇尚文化,热衷学习。
学校根据打造校园金笔文化的要求、目标制定了班主任培训计划,在班主任队伍中广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如把过去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形成工作布置会、总结会,改变成经验交流会、理论培训会,并加强了例会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每次例会都要根据当前工作任务确定一个研究专题,如开学教室布置研究,要求班主任围绕班级精神的打造精心设计、布置教室,并把设计方案交由学校。再如中队活动设计研究、班级制度研究等。
学校还分两个层面召开了班级文化建设研讨会。先在年级段研讨,由年级段长主持,要求每位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年级段交流的基础上,又召开了全校性的班级文化建设研讨会,会上六位班主任(每年级段推荐一位)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作了典型发言,并分析了当前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另外,每周周会前用抓阄的形式进行 10分钟班级文化建设经验交流,营造一种浓郁的研讨、学习的氛围。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都有自己的“亮点”,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如陈素玲老师介绍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管理制度,潘文红老师介绍的《走近孩子的心》等深受老师的欢迎。
另外还通过组织观看录像(如魏书生的《如何当好班主任》等),请专家来校讲学,下发有关学习资料,网上交流等,努力提升班主任的思想、业务素质。
二、在金笔文化引领下的班级文化建设
1.学校层面的要求
(1)要求班主任深刻领会金笔文化的内涵,并结合班级实际,注重班级精神的提炼。如开展班名、班训设计评比活动,班主任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起这班名,确定这样的班训,并从不同角度宣讲其内涵,让学生认可、内化,逐步形成班级精神。
(2)结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凝聚班级文化:①“亲近母语,以书为友,共同成长”经典诵读活动。如“相约经典诗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童话大派送、名家诗篇大回放”等活动。②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学校结合儿童年龄及兴趣特点,设立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篮球、乒乓球、田径等各类兴趣小组,每天安排一小时的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去学习。③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知恩、报恩、施恩”,开展了感恩师长、感恩同学、感恩自然、感恩父母的系列活动,让感恩之心成为班级精神文化的主要元素。
2.班级文化建设
在金笔精神的引领下,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影响下,每个班级都各具特色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如有一位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崇尚文化,爱好文学,她针对现在孩子,尤其是城里的孩子物质相当丰富,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快乐的现状,形成了让文学润泽学生人生的教育理念,并提出鲜明的班级口号“我是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催人奋进的班训“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在班级里努力营造文学氛围,通过各种文学活动让孩子找回童真童趣。开展了六个“一”活动:①召开一次“做时间的主人”的主题班会。②开展一次“我愿做书的新娘”的读书活动。③组织一次《草房子》读书会。④召开一次“名人故事会”。⑤组建一个班级苗苗文学社。⑥每位同学编辑一本个人作文集。尤其是班级文学社定期向全班征收稿件,定期刊出班级作文集,给了学生很宽广的自我展示天地,成了形成班级凝聚力,锤炼班级精神的有效载体。现在班级成员个个热爱读书,快乐作文,奋发向上,和谐发展,形成了个性化的班级文化。
再如一个班级,班名为“阳光中队”,喻义为队员们犹如一颗颗种子沐浴着阳光健康成长,朝气蓬勃,奋发向上。提出的班级口号是“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展示自我”。围绕班级制度的建设在教室布置时设计了几个“板块”:①挑战自我,促使种子破土而出。内容全面,包括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学习成绩、课外阅读等方面的记载。目的是让孩子认识自己哪方面比较优秀,哪方面需要改进,为超越自我作准备。②超越自我,促使种子发芽成长。各项表现记录定期总结,让孩子及时认识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把表现突出的和有进步的名单写在成长链上,激励其更上一层楼。③展示自我,鼓励嫩芽舒枝展叶。设计了“阳光苗圃”、“芳草地”两个栏目,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成长的、激励的。每 1~2周更换一次,内容丰富,优秀作品被入选的孩子名单也记录在成长链上。④多方合力,优化嫩苗生长环境。
孩子们犯错误时老师从不大声呵斥,常用心理游戏让孩子在如沐和风细雨般中认识自己,改正错误;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了一个以“阳光部落”为名的文件夹,每个孩子有一个子文件夹,里面放着孩子们的优秀作文,可互相阅读,记录作文成长过程,体会成长的快乐;“新闻袋袋库”由孩子们轮流写新闻,犹如每天给教室带来新鲜的空气。这样就营造了一种民主、平等、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有效地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三、在金笔文化推动下的班级特色文化展示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学校宣传窗开展了班级特色文化展示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一期由五年级六个班展示,第二期由四年级六个班展示,内容各具特色,个性鲜明。有体现班级精神文化的班级名称、口号、班训等展示。有精心设计的班级环境文化展示,如“我们的爱”(大爱心由 61颗小爱心组成,心心相连、相惜,每颗小爱心上贴一位孩子的头像,让孩子们感受到那颗心就是我,我的一举一动影响心脏的跳动,大爱心里面有三个小爱心,分别写着做人诚心、学习静心、友情真心的班训,做人诚心最重要,所以做得最大,时刻提醒大家)等。有严格、规范的制度文化展示。有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剪影,如编织、刺绣、剪纸等手工活动,在活动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写写心得体会,深化活动内涵,激发了班级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锤炼了班级精神。一张张可爱的笑脸,那是东小少年的风采;一双双专注的眼睛,那是孩子们投入的心灵;一双双灵巧的小手,编织着童年的梦想;一本本精美的作文集,闪烁着孩子们的童真童趣,那是孩子们童年的音符。
篇12
人们在土地上平静地生活着,人会因土地而变得灵动;土地在人们内心里存在着,土地会因人而变得神奇。
民间艺术背后的这片土壤,还有这片土地所具有的精神和情感气质,决定了她具有超越自身的信仰。任意一种材质的艺术和他们的生活都有可能被点石成金借题发挥,所以即便是最简单最廉价的材质,在其孤独而苦难的岁月里,因为找到了那种可以相依为命的大文化,都会顽强地生长,并结出硕果累累,从而打开了一个释放生命的渠道。所以艺术才完成了她千百年来对生命的塑造。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总是在不断的融合同化,又在融化中顽强地显示着各自文化的特性。黄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独具个性的文化体系。
何谓“黄土文化”?简单地说,黄土文化由“黄土地”这个习惯性称谓而得名。黄土地,本来是对整个黄土高原的一个代称,然而这个区域太辽阔了,包容了众多省区、众多民族,而这众多省区、众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不尽相同的,更无法用一个概念去概括之。那么,“黄土地”是对何而言的呢?
按照人们习惯性概念和文化内容的属性及特点,黄土地专指黄土高原西部这一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以陕西北部为中心,包括与之相接的晋西北山区、内蒙河套南部以及甘肃、宁夏靠近陕北部分。这个特定的区域,我们权且称之为“陕北黄土高原一带”或“陕北一带”。这就是黄土文化的区域范围。
黄土文化是我国古老民族创造和审美最本原的精神,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是人类劳动生活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剪纸文化,石狮文化,窑洞文化,面人文化,还有皮影文化。在那个遥远而偏僻的农村,这些我们称之为文化的东西,都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都向往过上安逸,舒适的城市化生活,大量的农村的都涌向了城市,他们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为这座城市而默默的奉献着,但是他们却丢了他们最本质,最淳朴的东西。
曾经在我大学的校门口会做着这样一位妇女,简陋的外衣遮不住她的淳朴和憨厚,她手里拿着一把剪刀,地上铺着些红纸。剪刀在她手里灵活自如的剪着各种复杂的图案,她是靠着我们悠久的剪纸文化而生存着……而如今像我们这样的文化却越来越少了,也许到了若干年,它们会像青铜器一样摆在我们的博物馆里,让后人瞻仰。戏曲艺术发展到今天,经过不同的时代,戏曲艺术不断适应新时代、新观众的需要,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的艺术特色,戏曲界提出的“现代化”与“戏曲化”的问题,已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讨和积极实践的问题。
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我们有义务来宝物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一个国家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本民族的文化与内涵。只有那些土生土长的本原文化才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黄土文化是我国本原文化和文化符号的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母体。它融于民族群众的衣食住行、节日习俗、人生礼仪和信仰禁忌的社会生活之中,是人类劳动生活最质朴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的体现。我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她有着无与伦比的亲切感,这或许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的一种归属感,它讲述的是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印记,一个民族的存在,必须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在前人留下来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字.艺术.建筑.和工艺美术等等。
在审美观及价值观严重扭曲的今天,很多人远离泥土远离寂静而居于钢筋水泥的喧嚣闹市时,失去了内心的理性与镇定,貌似繁华的表象缠绕住心灵自由飞翔的翅膀,人的思想也由于物欲的影响逐渐僵化。一切变得毫无生机、毫无生命力!无限膨胀的物欲、恶俗的时尚潮流、虚伪夸张的吹捧像恶性肿瘤一样腐蚀着人的心智,污染了人的双眼。
黄土文化本属于地域性文化,但由于它具有以上所说的独立性、特殊性和典型性特点,使它大大超出了地域的局限,而具有了某种探示和涵盖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黄土文化作为一种艺术,他的魅力在于它最富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乡土味”是黄土文化追鲜明的艺术特征。正是这种“乡土味”指引着我们去生活,去创作。
篇13
“五经无双”许叔重历经21载著成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开山之作,为中华经典文化的流传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许慎文化”的核心就是“汉字文化”,许慎文化堪称汉字文化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许慎在经学方面同样有很深造诣,著有《五经异义》、《淮南鸿烈解诂》等书,虽然两书现已失传,但是“五经无双许叔重”的美誉足可见其在经学方面的造诣。另外《说文解字》本身并不是单纯从文字学或训诂学编著的书,实际上里面有一部分是根据当时的五经解释文字,另外一部分是用文字解释经书,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研究中国古代经典的资料,所以它是一部古文字书,同时还是一部经学书。因此,“许慎文化”的另一含义就是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亦可称为“中国文化”。
对于“许慎精神”的解读同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许慎呕心沥血21载,撰就不朽巨著《说文解字》,体现了其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其次,许慎通过研究收录各家成果,并予以规范和提炼,最终写成《说文解字》这一汉字学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里面收录了很多经书资料和文字资料,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许冲《上说文解字表》)。可以说,他是当时研究古文字的集大成者,身上还表现出了兼众博采、择善而从的开放精神。
再次,对于一部经书的解释,许慎不满足于随便什么人怎么讲,而要从本源上理清文字意义。在古、今文经学激烈斗争的大背景下,许慎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深入探讨文字的本源意义,做到了“信而有证”,体现了一种求真求善、求实务本的探索精神。
另外,《说文解字》十五卷,收文9353个,重文1163个,均按540个部首排列,首创了部首检字法,是我国第一部说解文字原始形体结构及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因此,许慎精神的又一内涵是创新精神。
二、漯河城市精神的内涵
漯河,作为一个新兴的内陆经济特区,素有“江淮百货萃,此地星辰罗”之美誉,在历史长河中曾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更是继承前人的光荣传统,大步领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上。当前正以文化强市作为发展战略,争创中国汉字文化名城、经典文化名城、食品文化名城,在此过程中,漯河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勤奋、开放、务实、创新。
勤劳勇敢的漯河人民创造了漯河灿烂的历史,并且以勤奋的双手继续创造辉煌的未来。漯河建市二十多年来,漯河人民继承发扬了前人的奋斗精神,创造了内陆经济特区健康、快速发展的光辉业绩,“食品名城”、“文化名城”等等闪亮的城市名片已经铸就,正以更加勤奋的双手书写漯河壮美的诗篇。
漯河开埠、建市,是漯河对外开放的结果,漯河居于内陆但不封闭思想,漯河人民具有开放的眼光和包容的胸怀,能够走出去、引进来,吸收借鉴先进的经验,以开放的长远的眼光对待发展大计,在短短的二十几年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业绩。漯河很久以前就被称为“小上海”,解放思想、对外开放的意识已经深深地扎根于漯河人的心中,时刻以开放的眼光认识世界,时刻以包容的胸襟迎接未来。改革开放以来,漯河更是创建了“内陆特区”的金字招牌,双汇等一批外向型企业应运而生,为漯河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施和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推进又为漯河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漯河人民必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添砖加瓦。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漯河人民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形成了务实的城市精神,任劳任怨是漯河人留给别人的普遍感受,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和踏实肯干毫不松懈的实干精神共同创造了漯河的繁荣局面。正是这种务实精神才铸就了漯河的辉煌,也只有这种务实精神才能建设好漯河美好的明天。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漯河人民在继承前人光荣传统的同时,以改革创新指导科学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突显自身特色,发展特色产业,以双汇集团为龙头创建食品名城,以许慎文化为基础创建文化名城,都是漯河人民结合自身特色的创新之举,已经形成了漯河独特的城市名片,展示了漯河人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三、“许慎文化”与“许慎精神”对打造漯河城市精神的助推作用
许慎开创的汉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根基,其基本思想就是追根溯源、求真务本,体现在《说文解字》中就是探究字形、字音、字义的本源,从本真意义上解读汉字和经典文本。从这个意义上说,“许慎文化”或者“汉字文化”就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文化,这一思想流传至今亦成为至理名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漯河作为许慎故里,2000年前就在这种求真务实的思想指导下发展进步。今天,这种思想更是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大放异彩,发扬光大,高屋建瓴地指导我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引领着三百多万漯河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奋斗。
同时,许慎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也是从古至今激励着漯河人民,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这种精神是促使漯河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基础。
兼众博采、择善而从的开放精神;博大兼容的包容精神,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时代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各种文化鱼龙混杂,我们尤其需要具备慧眼,兼众博采、择善而从,取长补短,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正确方向。许慎留给我们的兼众博采、择善而从的开放精神,足以成为我们以后发展道路上的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