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地质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地质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地质教育论文

篇1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地质单位的职工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需要推动地质单位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组。对于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创新职工教育工作体系创新职工教育工作体制,推动地质单位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组,并建立完善的职工教育工作效果评价体系,才能提高教育工作水平。重组后的职工教育工作体系组要包括工作岗位分析、培训需求调查与培训计划,并设立完善的职工教育评价机制。通过建立岗位分析体系,可以了解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需求,有助于人力资源部门对于岗位招聘与管理。通过建立培训需求与培训计划,了解各个岗位的培训需求情况,形成有针对性的职位评价体系;针对职工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及时调整培训计划,提高职工培训效果,建立完善的职工教育体制。总之,通过重组职工教育工作,形成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的职工教育工作水平。

(二)细化培训效果评价标准,提高培训工作效果在地质单位开展职工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是职工培训,为了提高职工培训效果,应当完善职工效果评价体系。重组职工教育工作需要我们细化职工教育培训评价标准,将培训内容、参与培训人数、职工对培训内容的认可度等内容进行细化,完善职工教育工作管理制度,及时了解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效果。通过培训效果评价体系,了解职工教育工作的各项功能是否得到发挥,并针对培训效果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或改进方案。在职工教育工作中,细化后的效果评价标准,可以指导员工的行为。在员工培训过程中,由于职工教育工作的效果是隐性的,不能用数据作为支持,导致许多职工教育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散漫,不尽心尽力。细化后的效果评价系统可以指引职工的培训工作,了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职工教育工作水平。

(三)重视政策教育,丰富职工教育工作形式重组后的地质单位职工教育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点,才能提高职工教育工作水平。企业要将职工教育工作列入党委工作议程,与经济工作一同布置、一同考核,通过职工教育工作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全面提高职工教育工作水平。职工教育工作的重组,丰富职工教育工作形式需要借助更多的外部助力,帮助开展职工教育工作。在开展职工教育工作时,应坚持灵活多样的原则,推动培训方式的创新,尽可能的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开展职工教育,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丰富教育内容。同时,对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应当根据岗位的差异,分批次、分阶段的开展职工教育工作,并把政策教育贯穿于始终,从而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篇2

(二)地市职业教育管理格局以分别管理与归口管理为主,政策落实与质量监督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由教育部门、人保部以及部分行业、企业管理。调研显示:46%的地市由教育部门和人保部门分别管理,44%的地市统一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10%由政府层面统筹管理。也就是说,分别管理和归口管理形成了当前地市职业教育管理格局。在地市政府在职业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大家认为最大的问题是“政策落实不力”和“缺乏职业教育督导”,都占36%,其次是“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占26%,再次是“上级领导不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占10%。在政策落实上,部分地区用于职业教育的30%的教育费附加政策不能落实。为应付上级督导检查,地市财政部门将这笔经费暂时划拨到教育局财政上,检查结束后马上划走。局长们戏称,这是“财政局长与教育局长玩的一个数字游戏”。生均拨款政策执行更是困难,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财政部制定本部门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经费标准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但是到目前为止,仅有10个省(区、市)出台了职业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在职业教育督导上,2012年,教育部专门颁布了《职业教育督导条例》,由于现代教育督导工作历史不长,职业教育督导工作更是新生督导项目,很多督学、督导办主任并没有从事过职业教育的经历,专门设置职业教育督导机构和将职业教育列入当前督导计划中的更是少之又少。在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56个职教试点项目中仅将内蒙列为职业教育督导试点,占试点项目的1.8%。

(三)地市政府统筹力度不均,招生问题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统筹协调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地市政府优化职教资源、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城乡、校企协同发展的有效措施。地市政府在统筹职业教育方面力度最大的是统筹学校布局,为82%;其次是经费投入,为70%;第三是专业设置,为63%;第四是招生和就业,为58%;统筹力度最弱的是师资,为38%。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发展生命线,政府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统筹主导作用。调查显示,统筹协调是地市政府在校企合作方面主要职责,占66%;13%的地市政府通过政策制定促进校企合作;10%的地市政府直接指导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11%地市政府没有参与校企合作。由此可见,地市政府将统筹力度主要放在学校布局和经费上,在校企合作上也有少部分地方政府“缺位”。近年来,“招生难”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出现“招生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政府统筹职能没有很好发挥,缺乏全局性规划,职业学校缺乏统筹设计,专业重复,造成竞争生源。一些位于地市级的省属职业学校,由于“地方保护”政策,很难招到地方生源;为了竞争生源,各个学校不得不给学校和老师回扣,购买生源,提高办学成本,无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校企合作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形成了恶性循环。

(四)地市政府主导力度大,学校自不足。政府主导下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有利于职业教育快速和协调发展。但是如果政府包揽太多,缺少市场机制调节,学校自主性就得不到发挥。调查显示,公办职业学校办学经费中92%来自政府预算内财政拨款,7%来自学生学费,1%由学校自筹。《职业教育法》规定了建立多渠道筹集职业教育经费的经费筹措机制,但是,目前公办职业学校经费以政府投入为主,学校缺乏寻求其他渠道筹资的积极性,多渠道投资机制难以建立。在政府对职业学校的专项拨款方面,用于房屋基建的拨款最多,占74%;其次是用于学校的实训仪器设备的拨款,占72%;再次是重点建设专业的专项拨款,占69%;最后是对薄弱学校的补助,占66%。由此可见,政府在专项经费预算方面,基础设施和设备等硬件投入较多。有些局长提出,由于上级主管部门在专项经费预算死板,学校用于校舍加固维修费用和实训设备购置的经费用不完,而学校却没有专项经费用于兼职教师的聘用和特色专业建设等软件建设。在教师招聘方面,学校也没有自,地方人事部门按照公务员招录标准和方式招聘教师,达不到中职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有些地市中职学校校长和副校长都由市委组织部统筹,甚至学校中层干部聘任也必须经市教育局备案。政府在投入和人事管理方面的过分主导,束缚职业学校手脚,不利于学校发展。此外,地市政府或有关部门还为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信息服务,最多的是就业服务,占88%;创业、培训等其他服务项目占12%。

二、地市政府统筹主导职业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地市级政府负担着地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在促进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了统筹主导作用。但是调查中发现,地市政府在统筹、监督、保障等方面存在“缺位”现象,即应该政府做到的却没有做到,而在管理方面却存在“越位”现象,即应该放权的地方没有放权。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从政策落实、职能转变和统筹管理三个方面入手,确保责任到位、简政放权和优化配置。

(一)落实政策,责任到位。地市政府职责到位才能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然而从认识到行动存在距离,一些地方政府在履行统筹主导职业教育发展职责时,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调查中也存在着“地市政府表面重视职教,实际重视普教”的现象。其原因可以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价值冲突的角度分析:一方面,地方政府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被以分数和升学率为考核标准的政绩观左右。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必须重视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纳入规划中,召开相关会议并发文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但是在对职业教育的条件保障方面确不如普通教育。因此,应落实和采取相关措施。1.地市政府首先要贯彻落实就业准入制度。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招收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影响职业学生毕业生就业。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从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优先录用。对于违反就业准入制度的企业,特别是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相关职业,如卫生医疗、食品生产等行业,加强监管,人保和工商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2.地市政府还应保证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增长。各级政府在经费投入方面承担不同的责任:省级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区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拨款,并依法监督执行;地市政府除了保证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发放以外,还必须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应不低于30%”的政策并保障教育经费逐年增长。3.地市政府应落实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和免费政策和职业学校学生责任保险制度。中职助学金政策一直受大家质疑,原因之一是学生挥霍或乱花助学金,产生不良效果;而中职学校确无经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差;更有甚者,极少数中职学校还存在虚假注册学生学籍、骗取国家助学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最近,江西新余市调整助学金用途,将该项目经费(每年约300万元)设立为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用于奖励为新余企业输送员工的院校,以及实施集团化办学、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职业院校。[1]在免费政策方面,已经有内蒙、山西、江苏、福建、重庆、贵州、青海、宁波、厦门9个省市区免除中职教育学费,免学费资金由财政补贴职业学校,补贴标准从每生每年2000元至6500元不等;25个省实行职业学校学生责任保险全覆盖。

篇3

职业学校教师来源应该多样化、多渠道,但是,被调查的职业学校教师来源渠道主要为三个:小部分来自企业、行业等生产一线,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其次是从小学、普通中学、高中调入。在抽样调查的专任教师中,只有4.9%的人来自企业,7.3%来自事业单位,来自普通中学的就占17.1%。其中,在被调查的专任教师中专业教师在企业实践的时长近乎于零。教师来源单一。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的大多数教师主要来自学校,从学校到学校的上岗方式使得大部分的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与专业技术能力,动手能力差,在教学和实训过程中容易陷入普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俗套中,最终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2.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不健全

造成教师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的专业培训缺失。根据调查问卷,在关于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从事中职工作以前对职业教育的了解情况的调查中有14.3%几乎一点也不了解中职教育,只有43%了解一点和47.6%表示比较了解。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缺乏了解,表明需要对这些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然而在新教师入职引导中,接受的培训形式比较单一且效率不高,主要为集中培训(66.7%)、专题讲座(76.2%)、师徒制(14.3%)。另外,参加过培训的教师中有4.8%的人认为中职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培训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培训类型结构不合理,大部分教师只参加过县、校级的课程培训,而国家级培训所占比例较小,如表4:形式单一的培训也直接影响了教师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教师中获得高级证书的只占4.8%,获得中级证书的为57.1%,38.1%的教师获得了初级证书,显然无法适应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技术技能的人才培养要求。据了解,培训环节薄弱的原因主要源于广东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的限制,无法安排大多数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

3.“双师型”教师结构失调

“双师型”教师缺乏是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普遍的问题。从调查数据来看,数量上,乳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连南职业技术学校两所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分别为24.1%、39%;职称上,两所学校有20.6%的双师型教师具有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中级的只占44.1%,中级以上的35.2%;学历上,在调查的双师型教师中本科学历占多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不到1%,约13%的只有专科及以下学历;从教师类型结构来看,文化基础课教师占38.8%,专业课教师占58.5%,而实训指导教师只有2.7%。造成“双师型”教师结构失调、实训技能缺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广东民族地区经济条件落后,教育主管部门未能提供教师很好的培训机会,使得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来自于经费的限制,无以支持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参加进修、培训以及外出访学;三是时间的不足,广东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生师比过高,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加上班级、学生管理等超负荷工作,难以抽出时间参加培训及自我提升。

(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少

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发展与市场变化要求职业学校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能力,才能跟上新形势的步伐。中青年骨干教师是职业学校发展的主力之一,需要职业学校对中青年教师要加强培养和培训。然而,现实情况下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条件不利于教师发展,学校提供的外出培训、交流的机会过少,导致教师见识不广,眼界不宽,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部分老教师甚至从未有过外出学习的经验,缺乏现代化职教理念。从年龄结构上看,被调查的教师中40岁以上的教师占了68%,40岁以下占32%左右,平均年龄45岁,平均教龄也都有23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不到20%,在被调查的双师型教师中,40岁以下的占总数的38%,40-50的占了54%,仍以年龄较大的教师为主。

二、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对策

(一)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步伐

1.确立科学的“双师型”教师标准

“双师型”教师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专属名称,是区别于普通教育学校教师的特有名词,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何谓“双师型”教师,目前尚未统一定论。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具有教师职称和职业资格证的教师;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由于定义的标准不一,每个学校的实际操作会出现很大的差异,甚至同一所学校内的也会出现争议,导致现实中的“双师型”与理想中的“双师型”教师有很大区别。可见,“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系统的首要任务是确立科学规范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在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规定:中职教师既要有较好的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能力、实训实习组织能力……还要有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能力。也就说理想的“双师型”教师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师,同时具备会教理论与会指导学生实践的“双会”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制定应该要求教师同时拥有包括相应教育层次的教师资格证和所任教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即“教师+职业资格”。总而言之,“双师型”教师不是教师证与资格证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教师与工程师的简单结合,更重要的是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融会贯通。对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而言,还要体现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知识的有效再现与进行传统技艺技能的传授等方面,才能培养出既能适应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又能传承本民族文化、技艺的人才。

2.建立健全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制度

尽管制定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但是由于在具体操作上考核要求的放宽、放低,加上很大程度上考核与培训不分家,导致目前很多教师拥有职业技能等级证却不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制度,严格规范资格证书的考核环节,确保职教教师“双证”的有效性。“双证”是“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基本条件,但是,“双证”不等于“双会”,要在持有“双证”的基础上,在认定的时候要加强对教师其他方面的考核。职业教育离不开行业、企业,与行业、企业的紧密结合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最大特点。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离不开本民族地区企业、行业参与,因此,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是民族地区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保障,也是“双师型”教师考核认定的主要参照。通过以政府为主导,引领“双师型”教师认定体系,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带动相关劳动部门和企业行业共同参与,依照“双师型”教师考核认定标准,由各领域的专家考核认定,考核内容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训练课,或者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堂作为考核项目,加上“双证”资格要求,对教师作出科学的认定。通过科学规范的考核方式引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向制度化、系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灵活开放的培养体系。

3.制定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构建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管理机制,使“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考核、评定等各方面都能找到合理的依据,做到公平公正。同时,为了激发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教师对获得“双师”资格的热情,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能力评定结果与教师的职称、奖金和培训等相连,成绩突出的作为全校示范以带动全体教师自觉地投入到拓展本专业知识来提升自身能力的学习中。合理的评价体系与适度的激励机制对条件落后的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是公平公正的重要保证,也是激发全体教师努力提高自身全面发展的动力。

(二)多渠道培养民族地区职教师资

1.通过院校联合培养高素质的职教师资

通过专门的职业院校和其他大学特别是工科学院师范专业来联合培养职教师资。一是加强高等院校与民族职业学校的沟通,通过与东部发达地区对口的高等院校合作办学、专业培训等形式为广东民族地区培养职教师资,如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广东省重点的职业师资培训中心,以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培养的“双证书”毕业生,成为职教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通过合作办学,推进教师进修和选派优秀教师赴当地任教等对口支援工作,还可以根据对口支援地区和专业教学实际,培养相应的师资,推进广东民族地区职教师资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二是依托职业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开办不同专业的民族地区职教师资培养班。此类院校可以根据最自身的特长,面向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和社会招生学生,按照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学校专业设置特点、计划招生比例开办不同专业的职教师资培养班,并要求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必须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担任教师,不仅解决当地职业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而且也一并解决了当地学生上学、就业问题。同时,开办职教师资培养班的职业院校要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以及制定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建设和学科带头人标准,确保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质量。

2.以校企合作促进职教师资培养

职业教育涉及的专业和种类之多,如果仅靠专门设立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育机构是无法满足各类职业学校对教师的需求的。无论是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还是从职业教育培养特色来看,职业学校教师只有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感受、感悟、学习,才能获得最优最具实际价值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将学校与企业联接,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学校通过派选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培训与实践锻炼,保证专业教师与工厂、企业、行业之间保持专业对口业务往来的渠道顺畅,实现专业教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到企业对口实践的常规化和制度化。职教教师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技术进步情况,从而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指导实践教学的能力,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外,广东民族地区有自己的地方经济特色,如特色农业、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民族旅游资源等,依托这些产业建立对口的师资培训基地,使得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握民族产业知识与技能,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途径。

(三)建立健全的经费承担机制和开放的教师培训机制

1.加大师资培训经费投入

缺乏职教师资培训经费是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建立学校、政府、社会和教师个人四位一体的培训经费承担机制。国家在政策上对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给予一定的倾斜,设立民族地区职教师资培训专项用款,并且对专项用款进行跟踪,确保专款专用,保障职教师资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地方政府则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职业学校,学校通过特色办学引进企业资金以及号召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学以承担一定的师资培训经费,而教师个人按照相应培训等级适度承担一定的经费,经费承担机制可以有效的分担了职教师资培训经费不足的压力,扩大教师培训范围。

2.拓宽教师培训领域

建立开放的教师培训机制,使得专业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培训。一是鼓励教师学习进修,尤其是鼓励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现有学历,要求在岗专科及以下学历的人员提升学历,使学校专业教师学历合格率达百分之百。制定教职工继续教育、在职攻读硕(博)士研究生以及教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选派到知名高校及企业进修学习等奖励,全面提升职教师资整体质量。二是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实践技能的培训。包括提供教师到外地参加技能培训的机会以及选派专业教师到本地区企业、工厂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且要参与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及取得相应技能等级证书;规定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实践锻炼,而且每年要选派教师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结束后由专业人员进行鉴定,鉴定通过则给予适当奖励,不合格则需要重新培训。三是加强本民族地区文化及传统技能的培训。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与技能的有效载体之一,通过对本民族教师甚至不是本民族的教师却从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教师进行民族文化、技能的培训,从而更好地传播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和技艺技能。

(四)严格实行职业学校教师准入制度

1.重视职教教师来源多样化

认真执行中职学校教师准入制度,遵循职业学校的教师来源多样化、多渠道的原则,既可以直接从高校毕业生中选择优秀的学生来担任教师,也可以直接到企业中聘请具有较强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及技术技能人员充当教师,这样使得专任教师符合既有规定的学历又有相关工作经历的资格条件,严格控制职校教师入口,确保民族地区职教教师结构的合理性。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还要严格把关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质量,一方面,要全面落实中职学校教师资格的定期认证和考试办法,及时发现认定和考核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在操作的时候要严格依据认定程序,促使教师资格认证工作日趋规范化与制度化。

2.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激励、成长机制

一是引进高素质人才。一方面通过提高职校教师待遇,吸引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企业人才到民族职业学校任教;另一方面通过优惠政策从企事业单位引进一些既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的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从事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从而改善现广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结构。二是聘请专业的技术技能型兼职教师。民族地区职业学校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与娴熟专业技能的兼职教师。三是积极鼓励教师晋升职称。制定职称评聘办法,并在津贴、进修、住房分配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进而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中,合理调整师资结构。四是动员教师开展产学研的工作,积极面向企业和生产一线参与技术的开发和服务。鼓励教师借助产学研平台,广泛开展科技研发,围绕市场行业企业需求,积极为民族地区开展科技服务、技术服务,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篇4

(二)知识素质教育功能

文化知识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尽管思想品德教育是地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地理学关键是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教育。地理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仅为学生传授地理基础知识,而且要加强地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丰富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掌握熟练的地理基本技能,是中学生日后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必须具备的。如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旅游业等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相当丰富的地理知识。因此,地理素质教育要将二者兼顾起来,既要为学生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又要训练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同时,地理素质教育还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地理学科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特性,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地理学科又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学科。在学习地理时,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归纳、总结、概括地理事象的成因、分布、发展变化的规律,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等。这种综合的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观察、理解、对比、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不仅在学生的学习上有了科学的方法,而且在将来的工作中也有了丰富的智慧。

(三)身体素质教育功能

身体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础。地理素质教育中也渗透着体育教育,为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应试教育时的地理课,是封闭的课堂教学。地理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进行野外考察和调查,学生可以进行爬山、游泳、探险等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锻炼了意志,把自身融入大自然中,会获得地理课本和课堂中所不能学到的知识,也是其他学科难以完成的。

(四)美育素质教育功能

美育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升华。美育也是地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在地理素质教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地理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如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那广阔的平原、雄伟的高山、四季如春的南方景色和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各种美丽的建筑物和现代化的都市,这些都能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人类创造的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和人类的智慧结晶,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地理教材中有丰富多彩的地理图片,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各种地理图片,使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从而创造美丽的心灵,提高美的素质。

二、乡土地理的教学能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出,为乡土地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添补了地理课程的一大空白。在应试教育下,学生学习地理主要是为了对付高考,而素质教育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参加高考,主要是学习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大好机遇下,地理教学中就有了充足的时间进行乡土地理的教学。乡土地理添补了中学地理的一大空白,同时又是地理素质教育的良好素材。乡土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把本乡本土作为地理教学的大课堂和天然实验室,把各种地理景观作为地理教学中形象生动的“教具”和“标本”,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出适应21世纪发展与需要的、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参与竞争和迎接挑战的高素质跨世纪人才。

篇5

设疑推进法,顾名思义是通过设疑推进教学。一般指把某章节教材内容,设计成几个逐步深入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探逐一究这,促使学生看书、思考。接下来,经过教师提问(或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探讨,师生共同逐一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有利于促使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养成探究新知识的好习惯。而且在思考、提问、回答问题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起参与设计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思考,这里与人人参与、勇于发言,这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要比教师只单纯讲解效果更好,学生学得也更有乐趣。

三、让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传统的地理教学只传授书本知识,不重视动手操作能力,理论脱离了实际。学生动手操作学到的知识比教师讲解更深刻。在学习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会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不过,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将会遇到诸多的实际问题或困难,作为教师要及时引导和帮助,才有利于促进学生不断思考、探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后有成就感,增加学习信心。在学习地理时,教师鼓励学生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多动手操作。例如,在参考当地地图的基础上,自制地理模型,表现地图上无法表现的地理、地貌特色。学生在结合实际、动手操的同时,训练了能力,也扩展了学生创新、创造思维,激发了学生创造发明的欲望,为今后走向社会开展发明创造奠定基础。

四、根据地理教学实际,采用观察法

在地理教学中,要求学习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例如,地理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学生到野外观察、学习地理,这是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再例如,当地理课讲到保护环境这一内容时,地理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垃圾处理站或者废品回收站参观,回校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每人写一份参观考察报告;当地理内容学到岩石一节时,地理教师可给学生布置课外采集作业,让学生采集各种石头、坷垃样本等,带回教室后,由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探讨。适当、适时让学生走出校门,或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让学生了解社会、亲近自然作业、任务,这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培养观察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增强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锻炼了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老师引导,让学生自我表现

让学生自我表现,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上主体作用的最好表现,也是避免学生重复练习、机械记忆等低效或无效学习的好办法。教师抓住以学生自我表现的形式学习,并进行及时引导,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于巩固、深化知识;另一方面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便更好地张扬学生个性、培养自信品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自我表现,需要地理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活动,诸如模拟表演、创设情境、辩论、朗诵、演讲、游戏等形式,目的就是鼓励学生更好地表现,展示优秀自我,完善自我。

篇6

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学者们对其定位各有不同。大致可将其划分为两种:一是知识观念说,二是知识体系说。第一,知识观念说。旨在从哲学思辨角度概括分析地方性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它将地方性知识看作一种抽象的知识观念,而非具体的知识。其中以盛晓明教授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在盛晓明看来,“所谓地方性知识,不是指任何特定的、具有地方特征的知识,而是一种新型的知识观念。而且地方性(local)或者局域性,也不仅是在特定的地域意义上说的,它还涉及到在知识的生成和辩护中所生成的特定的情境(context),包括由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由特定的利益关系所决定的立场和视域等。”由此可见,我们应将关注点放在知识形成的具体情境上,着眼于知识观念的形成,而非仅是具体知识的传授。这种观点虽产生于哲学范畴,但在教育领域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并将其广泛借鉴到地方性知识问题的研究中。第二,知识体系说。蒋红斌、潘洪建[7]、刘卓雯等学者将地方性知识看作是一套以地方性特征为中心的知识体系或者意义系统,这种知识体系不是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知识,而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和发展中形成,并共同认可使用的,与地方环境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包括传统民俗、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知识。该观点强调知识的地方性特征,但不局限于某一狭小的地理区域范围,相当于带有地方性特色的一类知识,比如黄酒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这类知识与普遍性知识相对。当然,也有人将地方性知识看作是某一特定区域内产生的知识,以地理位置的归属来界定和划分地方性知识的范围。然而这种划分在一定程度上显得较为狭隘,容易与“本土知识”或者“乡土知识”的概念混淆,无形之中限定了地方性知识的范围和内涵,持这类观点的学者目前只占少数。由此可见,把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抽象的知识观念或者一套带有地方性特色的知识系统的观点在教育学领域得到普遍认可,我们在研究地方性知识问题时应将“地方性知识”与“乡土知识”“本土知识”和“传统知识”进行区分,防止概念界定不清或偏差的问题。

(二)地方性知识的特点

在教育学领域,地方性知识的特征主要从地方性知识的实践价值、内容、生成过程和发展四个维度来划分:

1.从地方性知识实践价值看

地方性知识具有地域性、整体性、授权性、实用性。安富海认为,地方性知识是产生于特定区域,为当地人获得生存条件的知识,具有地域性;同时它还与当地的社会实践、文化、习惯、历史等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具有整体性;此外,地方性知识一般是被当地人共同认可且对日常活动有一定约束和规范的知识,在当地具有授权性;而且通常这类知识是产生并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故带有很强的实用性。[9]

2.从地方性知识的内容来看

潘洪建认为地方性知识还具有经验性和丰富性特征。相对于系统的理论性知识来说,地方性知识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产生积累出来的,与当地的生活生产经验密切相关,是实践智慧的经验性表达;同时地方性知识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内涵亦十分丰富。因此它在内容上呈现出经验性和丰富性。

3.从地方性知识的生成过程来看

它又具有一定的情境性。盛晓明在界定地方性知识含义时认为“地方性知识是在特定情境中生成并得到辩护的”,[11]这就意味着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其生成过程是依托于一定的情境和背景,强调知识的情境性和境域化,属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范畴。4.从地方性知识的发展来看,它极具传承性。从知识论角度看,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同样有一个传承的过程。它往往是一个地区居民在长期生活中慢慢积累和总结下来的知识,这类知识存在于当地人的集体意识及精神观念里,[12]并以某一地区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带有一定历史属性的内容呈现出来。

(三)地方性知识的价值

教育学学者们主要从教师、学生、教学、课程、教材、培养“地方人”等多个角度展开研究。

1.从教师角度讲

李长吉认为,农村教师掌握地方性知识可以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长期以来的国家课程呈现出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因此农村教师和学生在教材理解上不能很好的与自身的感性认识相结合,造成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知识理解的偏差和不足。若将地方性知识与教师的学科知识相结合,可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深加工能力,从而将知识更好的教给学生,同时也促进了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2.从学生角度讲

将地方性知识引入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养成具有积极作用。石中英认为,给学生创造多元的知识环境,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多元化的同时,提高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多角度反思能力。[14]在曾宝成看来,地方性知识的传授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符合当地行为习惯的价值观和文化,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人”。

3.从教学角度讲

李长吉认为,农村教师掌握地方性知识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多方面因素决定了农村教师在教学水平上与城市教师相比并不占优势,通过让农村教师学习地方性知识,对国家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更富有乡土气息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才能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质量。[16]

4.从课程角度讲

自提出建设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以来,地方性知识的价值便更加凸显。成尚荣认为,地方课程是地方性知识在课程领域的体现,它将地方性知识以课程的形式传播开来,同时地方性知识的理论又为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是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17]

5.从教材角度讲

地方性知识是乡土教材或者校本教材内容的来源,同时乡土教材承担着传承地方文化和知识的使命,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在刘卓雯看来,对地方性知识的阐释不仅为乡土教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平台,也为教材的开发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指导。这就使得乡土教材的开发有了理论基础和来源,从而为乡土教材的开发提供了可能。[18]

6.从培养“地方人”角度讲

地方性知识在培养“地方人”上担负着艰巨的使命。特别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家乡的情感越来越淡化,人的地方性特征逐渐消失,这就使得人们热爱家乡、扎根家乡从而建设家乡的意愿逐渐淡薄。柏贵喜认为,乡土教育使学生认知乡土知识,理解乡土文化,进入乡土情境,体察乡土问题,从而获得一种对家乡的归属感和情怀。[19]

(四)地方性知识的实践运用

随着对地方性知识理论研究的加深,其应用研究也随之发生。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运用到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并以地方性知识理论作为一种研究视角或者研究方法论进一步指导实践。国内教育学领域地方性知识研究涉及地方课程开发、乡土教材开发、乡土知识教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视角:一是课程开发的视角,二是乡土知识教学的视角。其他视角虽均有涉猎,但为数不多、也较为零散。

二、研究反思

目前国内对地方性知识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已经完善。由此,笔者尝试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者身份以及研究的地理范围四个方面对现有地方性知识研究进行反思。

1.从研究视角上看,我国地方性知识的研究存在视角单一、视野狭窄的问题。

相较于国外的多元化研究视角,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开发和乡土知识教学两大方面,其他方面虽有涉及,但比重较小。对此,笔者认为,国内教育研究者在重视研究课程与教学两大模块前提下,应开拓更多新颖的教育研究视角,如发掘地方性知识在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价值和作用,在建设和发展特色学校、凸显学生个性、培养更适应当地教育教学情况的教师队伍等方面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在开发学校特色教材、转变当前教育大一统现状的价值和作用等。由此,更全面地打开地方性知识研究的思路和视野,开拓地方性知识在教育领域中的适用范围和形式,进一步推动地方性知识研究在我国教育领域内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2.从研究方法上看,我国地方性知识的研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已有文献整理分析得知,基于地方性知识某个视角进行教育理论思辨的理论研究仍占该问题研究的绝大多数,而通过选取特定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或者行动研究的实证研究则相对匮乏。对此,笔者认为,教育学视域下的地方性知识问题更多的是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我们对其理论的探究最终仍需回归实践。因此,学者们在从学理上探讨地方性知识问题的同时,应重视实证研究,通过田野调查、田野工作等方法亲身进入研究对象内部,切实了解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在一种更真实的场景中去研究和解决当前面临的地方性知识问题,让研究回归地方性知识的人类学本源,重拾地方性知识的实践和应用价值。

3.从研究者身份上看,我国地方性知识的研究存在研究者身份复杂,研究方向和水平差异较大的问题。

目前国内教育领域对地方性知识进行研究的人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高校的教育科研人员,二是各地学校的一线教师。但由于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所受的专业训练程度不同,致使他们不仅在研究水平上存在差异,在研究方向上也呈现高校教育研究人员重理论而轻实践,一线教师重实践而轻理论的现状。对此,笔者认为,高校的教育研究者应多关注教育实践研究,将专业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研究中去,同时,一线教师应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问题反思能力,努力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最终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并举、教授和教师共研。

篇7

综摄教学法的运用

综摄法又称类比思考法,其源自在我们对外部事物的学习和认识过程中,常常是在某些带有启发暗示的“指挥下”进行的,而这种“指挥”与我们的思考方法和意识关系不大,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密切相关[11]。因此,可以利用外物来启发思考、激发灵感解决问题。工程地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相关学科知识和日常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开综摄法教学。在教学中锻炼学生对所面对事物的异质同化和同质异化两种思维方式。当我们面临未知的或者不熟悉的事物时,常常会采取拿性质不同的现有事物的分析和模拟方式去与之相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设想。这种方式称之为异质同化,即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分析比较所面对的问题。例如,当开展某项工程的地质问题调查时,可以与医生全面诊断病人一样,先逐项检查,然后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存在的病症,这样会使得技术(研究)路线明晰,而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指导性。如何摆脱固有的思维方式和问题分析方法的桎梏,进行创造性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难题。因此,如何运用新的知识或从新视角进行审视、分析、研究和处理原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显得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使得认识有新的突破,这过程即为同质异化思考方法。例如,在狭窄的海边场地进行海底隧道掘进时,一方面需要的很大的场地存放施工材料(如做衬砌),另一方面又需要相关场地堆放掘进所产生的大量岩屑废渣,那么可以通过同质异化思维,我们可以考虑在不影响地质环境的情况下,用掘进产生的废料进行人为营造陆地,同时解决了材料堆放和废料处理的问题。

篇8

一、分析情况,确定目标阶段

第一步,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制定总目标。

我们课题组根据把学生培养成“四有”公民这个中学阶段的教育总目标,根据总课题组提出的让学生“学 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初中阶段教育目标,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研究分析了教材的内容,考虑到学科的特点制 定了总目标。我们认为思想政治课不但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而且要通过知识传授,激发学生的情感,并贯 彻落实到行为上。因此,我们从认识、情感、行为三方面制定了总目标。

认识方面:学生能理解“法律”一词的含义,知道我国现行的主要法律及其作用、法律规范对青少年成长 的密切关系;知道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经济政治生活都离不开法律;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情感方面:学生在遵守国家的法律,惩治违法犯罪方面能表现出爱憎分明的情感。

行为方面:学生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勇于维护宪法和法 律的尊严。

第二步,分析情况,进行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不能仅仅根据分数而定,因为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代表他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我们根 据这届学生进入中学后的表现,听取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意见,根据学生的法制观念、意识以及在遵守法 律、法规方面的表现,确定了由低到高的四个分层类型。

第一层:不知法、不懂法,并有违法甚至轻徽犯罪行为,沾染了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

第二层:有一定法律常识,但是非不分,看到同学违法犯罪行为不检举、不揭发,甚至包庇、间接违法。

第三层:有一定法律常识,能分清是非,自己基本守法,但对违法犯罪现象不闻不问,明折保身。

第四层:有较强法制观念,不但个人自觉守法,而且对于犯罪现象,敢于揭发甚至斗争

第三步,根据每一层学生情况,确定每一层所要达到的分层目标。

第一层目标:初步了解书本上讲授的一些基本法律常识,能分清是非,基本上知法守法。

第二层目标: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知识,尤其是和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制内容,是非分明,并能与违 法犯罪现象划清界限。

第三层目标:能知法懂法守法,在遵守国家法律,惩治违法犯罪方面能爱憎分明,勇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 尊严养成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良好习惯,能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第四层目标:有较强法制观念,对法律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不但自己学法守法,而且还能积极宣传法律, 教育他人知法懂法守法,并能运用自己掌握的一些法律知识帮助他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四步,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目标

将课题总目标、分层目标印发给学生,教师详细解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层 目标,同时对学生强调:所选的目标要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该是经自己努力能够 达到的目标。另外学生在选择目标时,可以适度修改,甚至可以自订目标。

第五步,学生选定目标、教师调整,最后学生明确目标。

学生选定目标后,有的过高或过低。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学生情况,帮助学生调整目标。经过师生共 同调整目标后,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同时教师也明确了学生的层次类型。

二、根据目标,进行分层教学、教育阶段:

1.课堂内分层教学

备课 教师在制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时,必须考虑对各类学生的不同要求,要把一节课中的各个环 节上,高中低三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形式写在教案上。

讲授 在课堂教学的讲授方法上,我们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搭台阶的方法教师搭一层,学生登一层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打开思路,在知识不断深化的同时觉得自己听懂了、学会了,激发学生继续登台阶的愿 望,最后达到课堂教学目的。教师不要求每个同学都达到最高台阶,不同层次同学达到相应的台阶就算基本达 到要求,并继续鼓励学生向高层次台阶迈进。(参见页底所示的在讲授权利义务时所搭四层台阶的示意图。) ────────────────────── │权利概念││具体权利││掌握权利的含义││权利义务相同点│ ──────────────────────

─────

│ 权利义务 │ 列出 举例 对照例子讲述 分析得出 │ │

│ 相互关系 │

───── ────────────────────── │义务概念││具体义务││掌握义务的含义││权利义务不同点│ ──────────────────────

第一层要求 第二层要求 第三层要求 第四层要求

提问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一些带有启发性和复习 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做到有的放矢。

讨论 课堂讨论采取三种形式:

同质组讨论:把同一层次分在一组内,不同层次的组讨论不同程度的问题,讨论有针对性,效果理想。

异质组讨论:混合编组,讨论同一问题,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同质组讨论,异质组交流:将同一层次的同学分在同桌,一起讨论属于本层次范围内的问题,然而请不同 层次的小组互相交流各自讨论的结果。

作业 作业分层有两种形式:

(1)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数量,不同内容,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对层次低的学生布置较少,较容易 的作业。而层次较高的学生布置较难、较多的作业。

(2)全班同学作业相同,但降低对低层次学生的作业要求,提高对高层次学生的要求,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

2.课堂外分层教育

课堂外的教育应做到“二结合,一落实”,即:结合分层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落实重点,做到重 点学生重点帮教,每位政治课任课教师在所教班级重点落实一、二帮教对象(第一层学生)。一方面帮助他补 缺补差,另一方面经常向班主任了解情况,找学生谈心,了解目标达到情况,鼓励和帮助他实现目标。

对于层次较高的同学特别注重培养他们在课外学法的兴趣,诸如搞了法律知识专题剪报小组,组织法律知 识竞赛,从而激发了高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语文组配合下,参加了区政治小论文的评比活动,并获 得了此项比赛中的一半奖项。

三、形成性评价阶段

根据学生知识考核成绩,根据学生目标达到的程度,进行师生共同评价。学期结束后,先进行知识考核, 命题兼顾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基础知识的题占60%,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题占30%,有一定难度的 必做题占10%,同时增加10%可以让高层次同学发挥的选做题,使试卷能反映各层次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程度。教师要求第一层同学只要达到50分,第二层同学达到65分,第三层同学达到80分,第四层达到90分,学 生只要达到这些要求就算合格。然后,让每个同学根据一学期的各方面表现,如出勤、早自习、课堂纪律、作 业情况,特别是行为习惯和校内外各方面表现,加上知识考核目标达到的情况,自己考核目标达到的程度,并 报出成绩,教师根据所了解的该生情况进得调整,并向学生说明调整的理由,最后在学生认同后,得出考核成 绩。不论哪一层次的学生只要达到自己订出的目标,就能得到好的成绩和评价。

实验结论

法制教育分层递进教学法在我校实验了近两年,我们初步归纳了以下五点结论。

1.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法制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层递进教学,使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各项活动中紧紧围 绕自己选择的分层目标进行有效有目的的努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教学,学生对法律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 非实验年级,提高了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2.思想政治课实施分层递进教学,学生不仅知识掌握达到目标要求,而且在情感和行为上也达到了目标要 求,进而提高了思想觉悟。分层递进教学,克服了以往造成的思想教育目标高不可攀、学生由于达不到要求而 自暴自弃的弊病。现在学生可以通过一层层攀登,慢慢达到目标,学生思想觉悟提高的效果明显。

篇9

(三)师生语言成为瓶颈少数民族民语教师自身的汉语表达能力差,水平低,无法教出高质量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依然是少数民族教师的一块短板,因为少数民族教师汉语水平差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其自身知识面的拓宽、知识更新以及理论研究的深入。学生汉语起步较晚,特别是南疆的学生,语言的障碍不仅影响他们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且影响他们进入更高的学府接受更好的学习。少数民族学生家长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并且不具备较高的汉语水平,因此没有给学生营造一个汉语氛围,也没有给孩子灌输学习汉语,接受先进知识的必要性的意识。因此双语教学在新疆实施了多年,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村与城市差距大,缺乏语言环境仍使得学生学习汉语吃力,造成了课程学习的障碍。

二、对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几点建议

少数民族教育在新疆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快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且也关系到整个新疆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坚持立足新疆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努力推动经济发展在教育投入上,虽然新疆采取了许多措施,做了很多工作,但仍然满足不了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央财政每年拨给民族教育的专项经费,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专项下拨,专款专用,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此外,要积极改善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集中资金,大力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①,切实解决少数民族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解决交通车,寄宿制学校等最迫切问题。

(二)增强新疆教师队伍的建设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名师出高徒,只有建立我国新时期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一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英才。因此要对基础教育的民语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督导,特别是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培训和检查、督导、业务考核等多管齐下的方式,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从而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的基础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篇10

一、地理学科与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

地理学科可以充分利用其特点,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育往往忽视这方面,只注重传授知识,以至于有些人走上社会后,往往由于政治立场不坚定,或道德品质方面出现各种问题而犯错误,成为历史的罪人。

现行地理教材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容。

(一)地理紊质教育中伦理道德的培养伦理道德是中学地理道德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观。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差距。以农业为例,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存在着极大的差别,亚非拉美的发展中国家普遍短缺。特别是非洲地区,数百万人忍饥挨饿,生活在生命的生死边缘,而欧美等少数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积压了大量的商品粮。面对贫穷地区的人们而没有任何同情心。我们呼吁全球共同行动起来,伸出援助之手,向饥饿作斗争。我们国家正在缩短东西差异,加快开发西部地区,使东西部人们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二)地理素质教育中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地球上的一切资源属于全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不可盲目开采,要做到既满足当今人们生存的需要还要对得起子孙后代,这样人类才能不断延续。中学地理课本中讲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突出了人类生存环境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以中国为例,传统的教材常提到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由于人口过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很少。特别是东部地区人口过于稠密,土地的后备资源不足。再加上不合理的城市建设,林地的滥砍乱伐,土地沙化等的破坏,如果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最后我们将无立足之地。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们长期的一项基本国策。“珍惜每一寸土地,对得起子孙后代”、“珍惜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等宜传标语真实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从日常生活垃圾的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给自己生活学习造成的不便,养成与不良现象斗争的勇气。一切污染环境的行为,都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和反对。如几年前肖县兴起的一股风,大建小造纸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畜用水发生困难,给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政府一纸令下,全部关闭,人们拍手称快。

二、地理学科与学生文化知识及技能的培养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政治、语文、历史等很多学科都有很紧密的联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求地理教师要有很宽的知识面,掌握的信息量要大,能有效地进行渗透性教学,利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地理方面的问题。

(一)联系历史学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常言说“史地不分家”,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内容与历史知识的联系非常密切。如讲俄罗斯的气候严寒,可以联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寒冷的天气使德军大批冻死,战斗力减弱,苏联大胜德军。再如讲美国的工业发展,是利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技术优势,奠定了其工业强国的基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成为工业发达的国家。讲世界人种分布时,从世界人种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黑人多分布在美洲和非洲,非洲是黑人的故乡。从十五、十六世纪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不断地从非洲贩运大批的黑人到美洲劳动,为他们创造财富。在四百多年的殖民活动中,非洲有一亿多黑人到美洲劳动为他们创造财富,所以现在美洲的黑人比例比较大。讲中国的航海运箱,可以利用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开辟新航路进行对比,郑和曾先后七次下西洋,途经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规模大,次数多,时间早于欧洲开辟新航路近百年。今天我国的远洋航运正以迅猛的势头跻身世界前列,如上海、广州、大连等均为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今昔对比既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二)联系语文学科,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地理知识

在地理教学中,适时的把语文知识运用到地理课堂中,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时盛开”。很好的反映了大气水热状况与海拨高度的变化;反映大气水循环,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来描述,胜过枯燥的语言讲解。讲粮食问题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学生要珍惜粮食,不可浪费。初中语文课本里的《看云识天气》、《秃鹰之死》、(气候的威力》、《向沙漠进军》、《死海不死》等,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天文地理知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人类可能面临的威胁,使学生既长了知识,又懂得了利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见地理和语文之间有很多相融之处。

三、地理学科与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

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较,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有的内容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关系着我们的生产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材内容,认真组织学生动手、动脑、挖掘潜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培养

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勇于承担社会的责任。例如,从本地小造纸厂的大批兴建,引出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强化社会公德意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人们用新的价值观、资源观、环境观自觉地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之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面变化和发展。提倡绿色消费,减少污染(如日常生活中塑料包装袋的使用),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把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统编教材与乡土教材相结合。不仅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交流,融洽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表现自己的机会。在他们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心理素质也逐步提高。

(二)学生的体质体能及耐力的培养

地理知识要学以致用,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同时使学生的体能及耐力得到锻炼。例如:地理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需要到野外考察,认识一些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我们到野外考察时,需要走上几里或十几里山路,这样对学生的耐力和体力要求很高,所以通过地理课的实践,能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质体能及耐力。传统观念的学校教育,地理学科常被忽视,认为地理课可有可无,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地理教师,或是地理教师改教其它学科。这些不正常现象不能说不是地理科学的悲哀。在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应更新观念,恢复地理教育的地位。首先从自身做起,正视地理课堂教学,发挥其素质教育功能。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11

(二)财政资金以“以奖励代补”的方式给予,能充分挖掘职业教育办学机构的内在潜力

与普通教育不同,为了发挥职业教育办学机构的潜力,财政对职业教育应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依据办学机制、就业率和技能技术课程改革等方面,财政部门制定有关对职业学校的奖励资金的财政政策。使各职业学校不同职业教育特色得到显现。潜在的教育资源就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由少数学生享受的“助学金”助学政策到全覆盖“免学费”入学政策

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资助要纳入国家财政扶贫计划,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职校学生,国家在财政政策制定中,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扶贫力度。使以前星星点点式的“助学金”助学制度,逐步变成多方位、全覆盖的“免学费”入学制度。使职业教育的阳光普照到每个在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这样,也为欠发达地区广大贫困家庭就读职业学校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从而间接地扶持了欠发达地区贫困家庭,减轻了社会的压力,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财政政策可以为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由于职业教育领域投入多,见效慢,回报周期长,影响了社会资本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特别是企业资本的投入积极性。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要通过财政政策工具的选择为社会资本,特别是企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如通过对企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奖励、财政贴息、税收优惠、加速折旧制度等,可以为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优势,合理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问题

(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实现财政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倾斜

当职业教育得到充分发展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社会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政府应该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投资方。由于欠发达地区政府的投入相对不足,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收费标准远远高于普教,以致使众多的学生不愿意就读职业学校。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职业教育才能可持续得到发展。制定有关财政政策,要将不低于40%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发展。各级财政应积极运用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银行、企业及社会资金向职业教育投入,形成多渠道“立交桥”式的资金来源。对公办、民办、企业办和股份制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职业院校要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切实建立起多元化筹资和效益型的教育投资机制,推进和促进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才能使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得到发展。

(二)培养适合企业所需的人才,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有限,因而培养出的学生往往不适合现代企业的要求。所以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来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职业教育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为其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硬件、软件建设方面,引进优秀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实训设备,积极动员各行业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各种职业教育中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出与现代企业相适合的专业技术人才。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从而获得更多利润。总之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不仅满足了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使得企业后续有人,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保持可持续快速发展。为了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得到长远发展。政府应对主动接纳职业学校的学生见习、实习、就业的企业和校企合作的企业加以鼓励。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财政激励政策以支持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比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税务总局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企业可享受财政对口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通过企业所得税减免,即允许企业将有关费用的一定数额抵减应缴所得税,从而减轻企业税负负担,使企业和职业教育得到共同发展。

篇12

(一)DEA与Malmquist指数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的研究基本框架是由查恩斯、库珀和罗德(1978)基于费罗尔提出的生产效率的观点基础上提出的。DEA方法不仅可以对决策单元的有效性做出度量,而且还能指出决策单元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依据规模报酬假设的不同,DEA模型可以分为规模报酬不变前提下的C2R模型和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的BC2模型,其中C2R模型是专门用来判断决策单元是否同时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BC2模型是用来判断决策单元是否为技术有效的。Malmquist指数是基于DEA方法构建的使用面板数据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一种方法,最初由曼奎斯特•斯坦提出。1982年卡文斯等首度将该指数应用于生产率变化的测算,此后研究者将其与DEA模型相结合,它可以较好地刻画相对效率在一段时间内的动态变化。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大于1表示效率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等于1表示效率水平不变;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小于1则表示效率水平下降。如公式(1)所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tfpch)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techch)和综合技术效率变化(effch),其中综合技术效率(effch)变化可以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pech)和规模效率变化(sech)。tfpch=techch×effch=techch×(pech×sech)(1)

(二)经费投入与产出变量的选取

根据我国8个多民族省(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借鉴国外教育经济和教育财政的相关研究,并考虑数据可得性来选取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效率的投入和产出指标。投入指标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固定资产。产出指标包括专任教师、教学质量、学生数量三部分。其中教学质量用毕业生职业证书获得率来体现;学生数量使用在校生人数。本文以广西、贵州、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云南、8个省(自治区)为决策单元,采用2007—2012年各省(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进行职业教育经费配置效率研究。其中固定资产、教师数量、教学质量和学生数量的数据来源于2007—2012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7—2011年的数据来源于2008—2012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2年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数据根据2007年—2012年的数据平滑得来。

三、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研究

(一)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效率的静态分析

使用民族地区8个省(自治区)的统计数据,利用软件DEAP2.1,采用投入导向型的CCR模型以2011年和2012年的截面数据为代表进行测算。规模效率主要考察我国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规模是否有效地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效率等于1,说明经费投入规模处于规模报酬不变的最佳状态,经费投入既不浪费也不紧缺,经费投入规模恰到好处。规模效率小于1,则说明存在投入不足或投入过剩。2011年,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宁夏7省(自治区)规模效率值为1,实现了经费投入规模的最佳状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规模效率为无效状态。2012年,实现规模有效的省(自治区)下降为5个,云南、青海和新疆未实现规模有效。对于未达到规模有效的省(自治区),仅仅一味地增加经费投入,扩大规模,不仅不会出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这些省(自治区)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适当控制投入规模,通过制度创新等手段,来提高经费配置效率。纯技术效率主要考察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管理制度、方法等技术方面是不是有效地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纯技术效率等于1,则说明经费管理方法和制度恰到好处。纯技术效率小于1,则说明,经费配置方法和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改善。从纯技术效率层面上看,根据表2,2011年和2012年除新疆外的7个民族省(自治区)纯技术效率等于1,反映出我国2011和2012年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纯技术效率普遍较高。配置效率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综合表现,反映了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的综合效率。从综合配置效率的角度看,2011年广西、贵州、、青海、云南、内蒙古、宁夏7个省(自治区)实现了DEA有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有效。2012年实现DEA有效的省(自治区)为5个。对于配置效率未到达有效的省(自治区)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来提高配置效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需要在控制投入规模的同时,改进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管理方法和模式。云南和青海两省则应重点改进职业教育经费管理方法和制度。

(二)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效率的动态分析

运用DEAP2.1软件对2007—2012年民族地区8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Malmquist指数分析,得到了8省(自治区)分年和分省的全要素生产率数值及其分解。从按年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来看,2007—2012的6年间,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的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变化,总变化趋势为下降,说明6年间民族地区整体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效率普遍偏低。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技术效率变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变化趋势,2009—2010年和2010—2011年分别出现了1.7%和2.7%的增长幅度,但2011—2012年又呈现下降趋势。对技术效率变化进行进一步分解,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增减上下波动趋势,但波动幅度不大。2009—2010年间,技术效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规模效率的增长,2010—2011年间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技术效率的增长均有贡献。历年的技术进步变化数值均小于1,由此可见技术进步变化是造成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应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按省份分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来看,8个民族省份的2007—2012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均小于1,均呈现衰退趋势,其中青海衰退趋势最为明显,幅度为14.8%;全部8个民族省份中,技术效率变化大于1的有6个,其余2个省份出现了技术效率下降。技术效率变化可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青海地区技术效率变化小于1是因为规模效率变化小于1,新疆地区技术效率变化小于1则是由于其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小于1。全部8个省份的技术进步变化都小于1,这说明技术进步效率下降时是民族地区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衰退的共同原因,这个结论也进一步印证了前文按年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中技术进步是民族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偏低的主要原因的研究结论。由此可见,近年来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虽然教育经费的投入有效地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技术进步等的落后阻碍了经费配置效率的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第四部分的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一)从静态分析的角度

2011年,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宁夏7省(自治区)为实现规模效率有效。2012年,实现规模有效的省(自治区)下降为5个。从纯技术效率层面上看,根据表2,2011年和2012年除新疆外的7个民族省(自治区)纯技术效率等于1,反映出我国2011年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纯技术效率普遍较高。从综合配置效率的角度看,2011年广西、贵州、、青海、云南、内蒙古、宁夏7个省(自治区)实现了DEA有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有效。2012年实现DEA有效的省(自治区)为5个。造成新疆地区无效率的原因包括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两方面。而造成云南和青海两个省市无效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纯技术效率方面的原因。因此这三个省市在改进效率方面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新疆地区需要在控制投入规模的同时,改进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管理方法和模式。云南和青海两省则应重点改进职业教育经费管理方法和制度。2011年和2012年间,内蒙古、广西、贵州、、宁夏5个省(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配置实现了DEA有效,新疆、云南和青海地区可以在参考这5个省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民族地区区位优势,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发挥民族特色,加强技术和知识共享,来进一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效率的提高。

篇13

首先,受自然环境影响,大部分藏族学生性格豪迈,喜好喝酒。高寒气候影响外化在藏族学生的体貌上,表现出皮肤较黑、头发卷曲、高原红等外貌特征。其次,由于内地与藏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很多藏区学生刚到内地时表现出头晕、“醉氧”等不适应现象。加之,内地大部分高职院校未开设民俗餐厅、藏区同学必须习惯内地饮食。饮食和起居的不同,形成多重生活压力,让藏族学生缺乏归属感。

(二)法制观念较弱,安全教育存隐患

每个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藏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作是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轻视,看作是对本民族的歧视。风俗习惯具有非常敏感的特点,一旦藏族学生感觉自己的民俗习惯不受尊重时,易产生情绪波动。藏族学生普遍对本民族的民俗文化具有高度的价值认同。习惯以民俗的视角去评判事物的优劣,法制观念淡薄,由此衍生出很多的矛盾纠纷。信息时代,分裂势力一直活跃,思想、分裂言论通过网络传播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在错综复杂的成长环境下,藏族学生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加之,藏族有佩戴刀具的习俗,给安全教育教育工作带来诸多隐患。

(三)基础知识差,深入学习困难多

进入内地高职学习的藏族同学一般多与汉族学生混合编班,部分藏族学生成绩较差。成绩差的表象是藏族学生无组织无纪律,经常迟到旷课,不按时完成作业。其根源来自藏族学生语言和人际交往障碍。虽然藏区已覆盖双语教学,但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大部分藏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感知能力相对较差。尤其在教学进度一致的高职理工科的专业课程学习中,藏族学生不仅要学习新知识,还要理解晦涩难懂的文字,学习难度的增大,让藏族学生无所适从。

二、藏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藏族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是难点更是重点。如何在尊重藏族学生民风民俗的前提下,提高藏族学生教育工作是所有教育者一直思索的问题。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出发:

(一)尊重习俗、融入集体

藏族受宗教影响深刻,并外化在社会习俗中。教育者应充分尊重其及其衍生而出的社会习俗,借助宗教的积极的社会属性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尊重藏族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饮食习俗。了解藏族学生民俗节日和宗教节日,对藏族学生特殊的民俗节庆予以关注。如藏历年、望果节、雪顿节等,并将相应民俗知识传递给藏族学生所在班级。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团组织活动等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思想交流活动,让班级同学从正面渠道了解藏族文化、传统,禁忌,避免班级中同学由于猎奇心态过度关注藏族学生,给予藏族学生相对轻松的生活氛围,让藏族学生更好地融入班集体,增强其归属感。

(二)主动交流,敞开心扉

刚到内地高职学习的藏族学生,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很少主动找老师交流,当他们面对生活或者思想上的困境时,一般向本民族同学倾诉和寻求帮助。藏族高职学生入学时这一行为特点,要求高职藏族学生思想教育引领者,必须建立多种信息渠道,及时了解藏族高职学生入学初期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藏族学生开始出现旷课、酗酒、夜不归宿等违反校纪校规的异常行为时,应及时联系学生家长,访谈学生,做好调查,对藏族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工作。了解其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并针对具体事件提出解决的方式方法,拉近与藏族学生的距离,构建起与藏族学生之间彼此信任的桥梁。

(三)积极引导,发挥特长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大部分藏族高职学生在文娱、体育方面有一定特长。在班级管理中,应充分发挥藏族学生的优势,鼓励其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竞选学生干部。通过各类活动的组织和参与,提高藏族学生的积极性和班级主人翁责任感。当今形式下,党和国家对藏区加大建设力度,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内培外引。高职院校中的大部分藏族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回藏区就业。在就业方面,藏区也给予藏族同学广阔的就业平台,提供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让更多的高职藏族大学生参与国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大多综合素质较高,愿意为祖国边疆事业做贡献的藏族同学,都能找到一个好的就业归宿。教育者应熟悉地方积极的就业政策,及时引导藏族学生。选用藏族学生成长成才的典型事例,对在校的藏族高职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让藏族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