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安全社区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安全社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安全社区论文

篇1

一、目前我国社区的现状

1、普及覆盖率低。由于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经济社会生存环境、安全生产状况也不尽相同,目前安全社区建设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广大农村和乡镇尚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

2、社区资源短缺。安全社区作为新生事物,社区内的社会资源几乎没有积累,大量的经济组织、科学教育文化等社会组织与所在的社区仍然存在游离状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出现安全社区建设中“供不应求”的现象。

3、社区资金缺少保证。创建安全社区投入大,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现阶段社区发展所需资金来源“底气不足”。一是社区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还没有成为政府财政体制性的安排,没有用于社区建设的专项资金。二是社区筹集资金渠道狭窄,外部筹集和获得的资金很少,资金来源不足。三是企业型社区主要依靠企业的经营状况来投入,资金来源不稳定。

4、居民参与不高。不少居民认为,社区工作是街道、居委会的事情,与己无关,对单位的依赖性很强,对社区的依存关系较弱,缺乏对社区的归属和参与意识。社区活动主体还传统地依赖老年人、病残、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造成居民向心力不足,对社区认可程度不高,远没有成为社区建设中的重要因素和力量。

5、安全理念狭义。在居民的观念中“安全”的重点主要是生产安全、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等,很少涉及到诸如家居安全、儿童安全等内容。“大安全”观念淡薄,还有待于提高。

6、社工素质参差不齐。社区建制起源或等同于居委会或家委会,其职能大多沿用传统的调解邻里纠纷、计划生育、卫生管理等内容,随着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高度扩充和膨胀,原有的社区工作者难以胜任安全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出现人员资源短缺的现象。

7、社区管理经验缺乏。社区目前大多处在服务功能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涉及到健康与安全的内容尚未规范化,缺乏安全管理经验,工作职能的扩大和膨胀,使原有的管理和服务不能及时适应安全社区建设的要求。

二、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1、安全社区标准应中国本土化。各地要因地制宜地按照分批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安全社区建设思路,选择一些有条件的社区、村作为安全社区建设的试点,使安全社区建设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推广面。

2、完善组织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支持、社区牵头、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多元组织网络架框,明确各方面在安全社区中的责任,紧紧围绕“安全、健康、和谐、发展”的主题,以降低伤害、事故为目的,建立项目实施小组,抓好安全促进项目的组织策划与管理设施,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

3、整合内外资源。大力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治组织、社区服务团体以及中介组织,发挥这些组织和团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功能。合理运用社区中的安全文化的带头人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找准社区安全工作中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以“共享”促“共建”,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社区安全工作,形成推进社区安全的强大合力。

4、扩展社区功能。扩大社区管理服务的范围和深度,安全管理和服务理念不只是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问题,还要将安全和服务的意义延伸至生命、科学、法制、道德和社会稳定的广泛意义之中,纳入构建和谐社区和维护稳定的总体工作中。依托社区平台,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促进社区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和健康发展,满足社区个体化、个性化、多样化居民的安全需求。

5、加强队伍建设。随着安全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来保证工作的高效运行,因此优化人才配置,广开用人渠道,吸收觉悟高、素质好、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工作骨干,凝聚集体的力量,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改变传统社区概念中社区工作者的形象。同时要注重社区工作者理论和实务能力的培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水平,做到人尽其才、人尽起用。

篇2

作者:杜双梅 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广华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班前安全教育”考核不认真,成了形式,没有效果,忽视岗位安全隐患在一些员工中,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少数员工甚至认为,社区工作不像钻井、作业等前线单位那样工作风险大,安全要求高,社区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就靠力气,安全不存在很大问题。偶然发生事故也是运气不好。员工观念上的忽视导致安全行为的不规范,同时给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埋下隐患。安全生产活动监管落实不力群众参与广泛与否是检验安全生产各项活动是否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的单位主管领导对班组安全教育只是开会说说,并没有参与、监管,造成安全教育落实难、效果差,员工的自觉参与意识未能得到根本调动和激发。

全面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推进企业快速发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油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职工群众安居乐业的保证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体现。全面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是企业快速发展、和谐发展的生命线。高度重视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要把安全生产贯穿到全员,贯穿到生产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抓住“人”这个根本要素,推进企业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处理好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解决好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认真地分析和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坚持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教育“不断线”,因人、因地、因时去跟进,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共同构筑牢固的安全生产思想防护体系。要培养班组群体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建立安全警示牌、安全标语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使“安全是职工的最大福利”的思想深入人心。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安全理念,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从员工培训、管理创新、技术进步、设备更新等多方面多层次努力,坚定不移地推进社区安全管理。

创新班组安全管理手段要把精细化管理引入班组安全生产管理中,做到班组安全工作标准精确化、班组现场管理精确化、班组绩效考核精确化,切实形成班组现场管理的运行体系。一是在班组开展“七预”。通过班前预想、预知,现场危险预报、预警,安全隐患预防、预查,事故预控,提高员工时时、事事、处处预知危险、防范事故的意识。特别是把握危险预知“三步程序”:查找潜在危险,明确危险点,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二是做实班前5分钟教育及每日自查。坚持班组安全教育月月有、周周有、天天有,使员工牢固树立起“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的思想,确保各班组员工熟知、熟记、熟用各种安全理念,不断规范员工的安全操作行为。坚持每日自查,对班组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对每个员工的安全工作状态和绩效实施精确、细致、规范、严格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班组长个人能力注重班组长的素质培养、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着力在完善班组长业务培训、竞聘上岗、职能落实、激励约束等“四个机制”上下功夫,在严把“三道关口”上做文章:一是把好“入口”关。通过采取公开竞聘、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任用班组长,严格竞聘制度,规范录用程序,把素质高、业务精、技术硬且富有知识性、创造性和经验性的人选拔到班组长位置。二是把好“充电”关。制订培训计划,加强班组长培训,不断提高班组长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三是把好“考核”关。定期对班组长进行安全生产管理考核,根据考核情况,及时调整班组长队伍。

积极实施员工安全培训员工安全素质的提高必须通过不断培训和持续的行为养成训练才能实现。除了抓好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外,也可采取以会代训、模拟演练、现身说法、岗前培训、示范引领、行为纠偏、实战训练等各种有效形式,形成有效的班组安全培训机制。既要抓好定期培训,又要抓好动态培训;既要抓好专业技术培训,又要抓好安全教育培训;既要抓好普通员工培训,又要抓好班组长培训。努力构建班组安全竞赛体系在各班组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安全模拟演练、行为纠偏训练、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水平和应急应变能力,形成班组安全生产竞赛机制。同时要注重发现、培养和选树各类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安全生产中感召人、鼓舞人、带动人的作用,让班组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要重视发挥班组成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开展技术攻关的积极性,鼓励班组员工积极开展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小建议等活动,使之形成制度,做到经常化、制度化、长期化,从而切实提高社区班组安全管理的实效。

篇3

二、活动时间

6月1日至30日。其中,6月份第二个星期日(6月13日)为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

三、活动内容

(一)宣传报道

1、6月1日上午,与省安全生产月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召开“安全生产月”活动新闻会。具体安排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南昌日报、南昌晚报、市电视台、市电台各派1—2名记者参加。此项工作由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市安监局综合处负责组织协调。

2、6月2日至30日,在南昌日报、南昌晚报、市电视台、市电台开设专栏、专题,连续报道我市安全生产典型事迹。同时在每日黄金时段、主要版面播发“安全生产月”活动标语口号或动漫。重点组织宣传咨询日活动的新闻报道。对个别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存在问题的单位,经市领导同意后进行曝光。此项工作由市委宣传部部署,各新闻单位落实,市安监局综合处负责协调。

3、6月2日至30日,在手机上播发“安全生产月”活动标语口号。此项工作由南昌移动公司、南昌联通公司和南昌电信公司负责,市安监局监管二处负责协调。

(二)宣传咨询日活动

宣传咨询日活动于6月13日上午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秋水广场举行。届时,我市将启动安全生产“六进”巡展活动仪式,并组织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和相关市直单位设立咨询台,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接收群众现场咨询。各县区、开发区组织人员方阵参加,统一服装,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组织开展“三项创建”活动

根据省指委会统一部署,组织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参加本质安全型工业园区、安全社区、安全文化创建示范企业评选活动。此项工作由市安监局综合处负责协调。

(四)组织参加井冈山安全发展网上论坛

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和各部门要积极组织人员撰写论文,于5月25日前报送到市安监局综合处(发电子邮件,邮箱:3986152@),经初选后报省指委会。省指委会将评选出优秀论文组织交流,并予以奖励。此项工作由市安监局综合处负责。

(五)组织参加全国性活动

按照省指委会要求,我市还将积极参与第二届“生命之歌”全国安全歌曲大赛、第五届安全发展高层论坛、应急救援三项活动(首届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技能大赛、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安全生产应急知识竞赛)、“安康杯”竞赛和创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等。待省指委会相关具体方案下发后,由市安委办组织实施。

(六)社会宣传活动

1、“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各县区、各开发区(新区)、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各主管(行业)部门,要结合自身特点,组织所属企业、单位、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企业、校园宣传活动由市安监局监管一处、监管二处、监察支队按职责分工负责协调;社区(县区和开发区)活动由市安监局综合处负责协调。

2、组织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和有关企业、单位在活动月期间,在市区和当地主要公众场所、主要街道及路口、车站、码头、建筑工地、临街主要建筑物等处悬挂巨幅标语。此项工作由市安监局监察支队负责协调。新晨

3、组织各县区、各开发区(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单位征订“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品。此项工作由市安全生产宣教中心负责。

四、活动要求

篇4

他们说:而且处方药第一消费者是医生,干嘛花钱向普通百姓做传播,这种浪费的事情我们不干。

大错特错!

存在这种观念,说明他们混淆了广告和传播的概念,混淆了药品分类管理和品牌分类的概念。

有必要予以澄清:

1、处方药、OTC是SFDA药品分类形成的概念,在市场定义下,可以作为一种标准,但并不完全正确;

2、处方药不允许做大众媒体广告,但传播可以做,对于一些特别品种,还必须做,往往能花很少的钱,就能形成很大的传播效果(有时候,只是几个专业杂志整版广告的钱);

3、处方药企业,不学会利用网络这类新兴媒体,是一种落伍。即使不至于发生危机倒退,但充其量原地踏步,当竞争对手大步前进时,也会造成相对落后。

药品品牌的市场化分类

根据我们的理解,我们把药品和保健品(在中国,保健品有药品化倾向,故列为一大类)做如下分类(如图)。

专业级处方药,其特征是,产品专业性极强,主要靠医生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处方使用,普通患者在其产品信息上占有少或根本不关心,如临床内外科所用的注射液,如灯盏花注射液,随着《处方管理办法》颁布,消费者对处方药通用名的渐次了解,患者拥有了购药决策权和建议权。也就是说,处方药传播受众,将跨越医生,向消费者延伸。从整体趋势上看,专业级处方药将越加类OTC化;

类OTC处方药:其特征是,治疗主要以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如高血压药物、糖尿病药物、乙肝药物、关节炎药物、抑郁症药物、抗生素药物(这是特殊国情决定的),患者长年用药,对疾病和产品讯息掌握较多,甚至是“半个专家”,为节省时间,在初诊确诊后,往往会自我购药,成为一种OTC消费模式。如复方丹参滴丸、络活喜、百忧解、严迪。

普通OTC:感冒药、胃肠道和皮肤病用药等,患者自我诊疗,如感康、达克宁;

类保健品OTC:维生素、微量元素补充剂,其市场定位倾向于日常保健品,如21金维他,钙尔奇D;

普通保健品:螺旋藻、微量元素补充剂、铁皮石斛等,如安利、黄金搭档、血尔;(部分中药性保健品概念炒作,使之药品化强功效承诺不算在内)

类食品保健品:批号上是保健品,但产品类型更适合走食品路线,如红牛、露露、王老吉。

分门别类做品牌

要想成就品牌,企业方就必须走出误区,按照上述门类重新定义自己的目标消费者,重新构架品牌规划、传播诉求、媒介组合和渠道终端,否则,往往事半功倍,钱没少花,力没少出,但效果却不好。

本文只简谈三个类别的品牌营销。

一、专业处方药

处方药特殊性在于,因为药品知识复杂性和信息不对称,处方药消费中,医生是决策者,患者是购买者和使用者。决策者和使用者分离,患者居于从属地位。

对于创新药物,首先是做好定位,提出冲击力的差异化产品概念,楔入医生头脑中的用药目录群,改变处方习惯思维方式,甚至开创新的治疗观念;

针对专业医生,笔者提倡有效整合学术营销四种方式:会议、媒体、人际、临床。首先必须强化会议学术营销,深入开展公关活动和社区活动,增强产品展示机会,重点加强临床推广,并重视“拉动策略”,占有专业医药报刊阵地,做好药品和企业形象广告,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立体的新闻营销、企业报道、学术论文、临床案例交流、用药指导,强化药品品牌的传播。

正是基于这样的整合传播,我们操作的新谊痰热清、天施康等案例,才能取得成功。

二、类OTC处方药

此类牌策划既考虑医生,又针对大众,必须两者兼顾。

在品牌规划和传播上,要根据产品特征量体裁衣,针对医生,采用立体化学术营销和公关活动,塑造品牌权威形象,并发散性向大众进行口碑宣传;

针对大众患者,特别是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产品,做好DTC传播,应综合利用社区营销、活动营销、公关营销、新闻营销、网络营销,把有价值的品牌信息,传递给目标消费者,以应对患者在销售环节的决策权。形成品牌好感,塑造品牌。

通过整合媒体和地面,形成立体化、公益化、广泛化传播,如诺华针对高血压,葛兰素史克、礼来针对抑郁症,诺和诺德针对糖尿病的健康行动等。

DTC(Direct-to-Consumer)营销

是指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模式,它包括任何以终端消费者为目标而进行的传播活动。

随着消费者主体意识增强、网络兴起,DTC营销日益重要。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型制药公司都不同程度地采用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

DTC营销组合包括:

1.DTC广告/手册

患者教育手册更广泛地被外资药企所用,如拜耳、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诺和诺德等,此类手册几乎成为他们向大众变相输出处方药广告的唯一载体。

2003年礼来公司与上海市健康教育所合作,推出了《到底是什么在烦扰您的生活》的健康教育手册。2004年,葛兰素史克组织专家编写了《风起云飞——远离抑郁、消除焦虑》的科普读物,并于2005年6月与《健康速递》编辑部联合推出50万册《健康速递——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的健康教育手册。并籍此启动了“阳光”行动计划。

2.DTC网站

Internet为制药公司提供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机会。如施贵宝公司为全身性焦虑症(GAD)患者制作了一个高度互动、朋友式的网站。网页的内容包括该种疾病的全套教育材料、医疗服务人员的信息、自我诊断的方法等。

3.社区患者教育及社区活动

社区推广活动适合于中老年产品。此外,DTC营销组合还包括消费者教育、口碑营销等传播模式。

2005年4月,葛兰素史克推出首个针对中国综合医院抑郁/焦虑症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而设的“心晴行动计划”,以全面提高对病人因患躯体疾病而诱发精神疾病问题的关注。不久,合资企业中美史克在芬必得上市15周年的回顾活动上,和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共同发动一项全国安全用药社区教育的“霞光行动”,两个活动覆盖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个领域。

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在心血管类的占有率很高,这些绝大部分归功于天使利的社区活动,它的社区活动做的很好,它的送电影下乡、天士力健康行等活动搞的是有声有色,通过活动将中老年患者牢牢抓住,使它在心脑血管类药品中占据了很大的地位。

三、OTC

OTC以普药为主,目标消费群是大众,有两点值得关注是产品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易。因此品牌建设更需要差异化的概念、锐利化的定位、整合化的传播和实效化的促销,不求大而全,做到精而准。

有两点值得特别关注:

一、“公关第一,广告第二”:“公关活动+媒体新闻”的传播效应,将成为重点传播途径。如太阳石药业的举办的“太阳石杯智慧新妈妈&健康好娃娃”评选活动、“好娃娃健康计划”全民用药安全社区健康教育宣演活动,引发媒体报道,既能赚足“眼球”,又能提升品牌形象;

篇5

(二)期刊和学位论文

通过中国知网用“成人教育、社会学”“成人教育、社会”“成人教育、文化”“成人教育、公平”等相关关键词进行检索,对得到的文献进行筛选、统计发现,1990年到“十五”末期(2005年)的15年间,与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相关度大的论文才90余篇;而“十一五”到“十二五”中期的7年间,与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相关度大的论文数量已达100余篇,呈现出论文数量不断递增的态势。此外,不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成人教育问题,诸如《成人教育功能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视野下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主体研究》等,充分显示了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被逐步关注。

二、“十一五”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主要内容

虽然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还不十分丰富,但研究已广泛借鉴了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中主要理论流派的经典理论,也积极运用了新兴的社会学理论。李峰从教育社会学中经典的结构功能论、冲突论和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对成人教育问题进行了述评,并提倡研究的多元取向,兼容三者所长。知识社会学尤其是许茨的知识社会学也开始被运用于成人教育研究,叶剑结合了一些实例展现了成人教育与许茨知识社会学之间的关联,对成人教育中如何发挥“类型化”的作用、推广关联性记忆和创新、关注多重实在间的转换等问题进行讨论,彰显了许茨知识社会学在成人教育领域的价值。崔爱林,薛滩则以新兴的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为启发,全方位看待成人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出打破原来孤立封闭、各自分离的成人教育状态,通过资源重组达到优势互补;重视成人教育专家系统的建立;运用信息技术使在场和缺场学习方式相互结合等。而李苏娟着重研究了吉登斯现代性理论中的自我认同理论,并提出成人教育研究应该走进成人“生活世界”,积极促进成人的“自我反思性建构”。随着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内涵的不断扩充,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研究范域也日益拓展,各领域研究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成人教育社会学框架日益完善。

(一)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研究

“十一五”以来的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更加具体细化,主要涉及四个面向:一是继续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诸如社区成人教育对“城市新市民”的继续社会化功能的研究;二是再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也引起关注,于金翠指出成人教育可以激发进城就业农民参与再社会化的主动性,帮助他们成功进行职业、社会规范和角色的再社会化;三是正、反向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得到重视,如谷文华从博弈论角度对正向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进行宏观分析,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联系成人的社会化实际提出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因应策略。何爱霞则特别关注现代社会下,反向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阐释了反向社会化即年长者向年轻者学习的社会化,提出反向社会化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社区来实施成人教育,并指出反向社会化是成人教育的重要形式。另有研究提出的“文化反哺”的概念即是反向社会化的另一提法。此外,关于高校成人教育社会化或成人教育社会化的论文中的“社会化”概念更多的是指构建成人教育办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不同于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的成人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

(二)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得以发展的,而优秀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又是通过各类教育的发展得到实现。因此,关于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向来是成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十一五”以来的相关研究在对之前研究成果吸纳提炼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如高志敏认为,我国成人教育内部文化方面存在理念性文化和制度性文化的脆弱问题,长此以往将严重制约成人教育的“由弱变强”的趋势;在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关系问题上,他特别强调社会文化施与成人教育的影响作用,认为社会文化对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激励、规定、供给作用”;反过来,成人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扬弃、调合及创造功能的研究也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在多元文化与成人教育方面,他指出多元文化对于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五个“约定”的规制,并提出了回应“约定”挑战的文化选择。何爱霞则指出多元文化在为成人教育提供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成人教育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乃至评价提出了全面性挑战。此外,她还提出了“三喻文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尤其是前喻式成人教育对成人教育的独特作用。另有学者基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大背景,以宏大的成人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如曾青云、郭凌雁基本梳理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脉络、文化动因、文化诉求的基础上,努力追索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蕴义、文化价值、文化路径。郑义寅,丁昶玮引入文化资本理念,廓清中国成人教育变革的理念与思维,反思与叩问变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指出文化资本重构理念对我国成人教育未来变革的影响。

(三)社会分层和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

社会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而社会流动则主要是从动态的、历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变化。社会分层体现了社会群体的结构性差异,反映在成人教育方面,体现出了成人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十一五”以来对成人教育公平的研究方兴未艾。晋银峰对改革开放前后的成人教育公平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从教育权利差异的群体化、教育价值取向的精英化、教育实现途径的正规化向教育权利实现的社会化、教育价值取向的普及化、教育实现途径的非正规化转变。罗永彬和李康林则分别基于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对我国“成人教育公平”的现状进行分析。此外,不少硕士研究生直接把“成人教育公平”问题作为论文选题。社会流动作为社会分层研究的延伸和深化,其与成人教育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十一五”以来的成人教育学专著及相关的立项课题都重点关注了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社会流动串起了成人教育社会学诸多方面的研究,包括继续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促进社会流动、成人群体尤其弱势群体社会流动、职业流动等。如林文广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促进了包括城乡流动、地域流动和水平流动等,为社会成员寻求工作岗位和社会位置提供了公平的机制,并提出必须不断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更好的利用它为我国社会合理、良性的社会流动服务。曾荣青、贺义梅则特别关注了外来女工的流动,指出外来女工自身文化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传统的性别意识和社会职业歧视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外来女工只停留在水平流动的基础上,而垂直流动的发展性较小。成人教育具有其独特的教育性质,能帮助外来女工获得技能与综合素养的提高,成为她们实现垂直流动的最佳渠道。

(四)成人教育背景下的社会群体研究

成人教育背景中的基本社会群体可分为成人教育者群体、成人学习者群体以及学与教组合群体。成人教育者是指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和管理者。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在“十一五”以前有较多论述,而“十一五”以来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成人学习者群体,尤其是从构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或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视角对成人学习群体展开研究,特别关注了成人学习的动力源泉、方法、手段、效果及角色定位,成人个性发展等。如姚远峰从社会学角度归纳得出:成人学习是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成人学习的动力源泉来自社会,其目标是为了适应变动不居的知识经济社会,并成为自己文化进步的主宰者和创造者。帅良余在学习型组织条件下,研究成人学习、成人个性发展。从成人个性发展的视角看,将社会学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结合进行个性理论分析,使得个性以及成人个性发展与成人学习、学习型组织之间建立联系,为分析成人学习提供理论依据。彭景阳用社会学的社会角色理论分析网络条件下成人学习者的角色类型与冲突,提出通过正确的角色定位和自我调适来进行协调和解决。陈晓新指出学习型社会下的成人学习者角色对传统的学生角色提出了挑战,论述了成人学习者角色与学生的“边际人”角色的本质区别,提出了成人学习者角色的定位、影响成人学习者角色发展的因素及其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不同成人群体与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也是一大研究重点,这也是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极具现实意义的一个方面,包括对农民、失学无业青年、老年人、工人、干部等不同群体的研究,其中研究主要针对农民,具体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农村流动劳动力、“城市新市民”(失地农民)以及农村女性等,主要是从社会流动、继续社会化及社会文化三个社会学研究的角度,研究中体现出了研究者的人文关怀。此外,成人教育社会学还从教育的维度进行了多样化研究,包括对社区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学研究。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从空间形式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概念,社区成人教育是成人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现有的社区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系统深入地阐述了社区成人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功能等,提出对创建“生态社区”“安全社区”“健康社区”“学习型社区”的具体设想,以最终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兴未艾,研究涉及面较为广泛,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主体、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成人高校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本质、成人高等教育公平性等,限于篇幅,在此不能一一展开。

三、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一)存在问题“十一五”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虽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上述的发展,但也不能忽视所存在的不足。

1.课题立项少,研究队伍仍薄弱

课题立项、课题成果及著作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研究者对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热情高涨,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但是全国性的重大课题并不多,不能形成全国或区域联动的研究格局,总体上呈现出小而散、不系统、各自为政的研究态势,没有太多的著作或丛书出版。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仍不强,研究人员不多且较集中在少数大学或科研机构,没有形成合理化的结构,年长学者大多非本学科科班出身,理论功底相对欠缺,中青年学者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影响力,又没有促使研究队伍形成合力的科研机制,从而导致研究内容较分散、不深入、欠系统。

2.研究领域窄,关注群体较集中

从研究领域看,关于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的研究已逐步往纵深处发展。继续社会化、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等在继续深化的同时,应拓宽对社区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从现有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关注的群体看,农民是研究的聚焦点。随着社会变迁,还应顺应时代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不仅要关注弱势群体,还应关注强势群体,包括是否是强势群体占据了大部分成人教育资源及成人教育对强势群体影响等,因为成人教育不只是一种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类型,由此可以产生强势与弱势群体的对比研究。

3.“成人教育”有余,“社会学”不足

既有的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大多关注的是“成人教育”,更多的是探讨成人教育的目的、任务、模式、机制等,而对“社会学”的关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可谓“成人教育”有余,“社会学”不足。有些研究虽然冠以“社会学”研究之名,但是并没有彰显社会学研究的特色,并未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有些研究虽然运用了社会学中的理论,但是运用的较为生硬,理论分析不深入;另外还有研究简单套用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再加上“成人”二字,并未仔细辨别出不少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学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在借鉴这些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成果时,不可简单移植。应把握住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多借助于社会学,以显示出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独特质感及成人教育个性特色。

4.研究取向偏离,研究方法单一

在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存在两种取向,即以构建起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为目的的理论体系取向和以解决成人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目的问题取向。由于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还不很成熟,加之我国不少成人教育研究者习惯于采用问题研究取向,理论体系取向的研究相对较少,这并不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此外,研究方法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整体上研究方法仍较单一,还不太借鉴社会学或教育社会学的诸多研究方法,以致研究容易出现泛泛而谈,未能向纵深发展,这也是影响学科地位的一个原因。

(二)未来展望

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在回顾和反思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展望其良好的发展未来。

1.研究领域继续拓展,研究层次不断深化

我国的社会学研究仍然存在诸多未触及或触及不深的方面,如成人教育办学体制、成人教育技术、强势成人群体的社会学分析等。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与社会的密切互动性。“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肩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约型、环境优化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多重任务,“十二五”时期还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会不断催生出成人教育社会学横向上更多的研究领域,也要求我们的理论研究往纵深处发展,阐释更深层次的问题。

2.研究力量持续增加,研究成果更加丰硕

除以高校成人教育学研究中理论研究专业化程度高的专家、老师为主力外,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队伍还包括:越来越多的成人教育学或社会学的研究生将研究兴趣定位于成人教育社会学,作为一股新生研究力量不断扩大研究队伍,同时也因为接受着社会学或教育社会学的理论熏陶,将触发更多理论性强的研究成果。此外,高校成人教育的管理人员、政府机关和行政机构中成人教育工作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若能再结合相关理论,形成的基于实践的理论分析将会是更加饱满有力的。

3.注重理论研究取向,寻求多种研究方法

现有研究多采用问题研究取向,而多采取理论研究取向是成人教育社会学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学科独立、学科成熟。学科地位的建立与巩固不仅依赖理论体系的构建,还与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有关。在研究中可以积极采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谢维和曾指出教育社会学的分析与研究方法除一般的社会科学分析与研究方法,还包括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本身,以知识作为基本工具研究教育活动等。现有研究已出现运用社会学分支理论以思辨方法分析成人教育,如现代性理论;也尝试用知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如运用知识社会学理论分析;也出现运用生活历史法。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又如田野调查法、人类学的民族志法等,是成人教育社会学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篇6

近20年的律师职业生涯造就了今天的金莲淑。站在舞台中央,掌声响起来,作为最早涉足中韩经济合作法律事务的第一人,这时候的金莲淑是否心中也有感慨?

带着这样的好奇与疑问,记者采访了金莲淑。眼前的她端庄大方、恬静淡雅,声音低沉而又柔美,曾经的伤痛与坎坷都如过眼云烟,谈笑之间,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失败与忍耐、等待与拼搏仿佛都已淡定。

梅花香自苦寒来

1985年9月,金莲淑终于迈进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门,成为法学院的一名研究生,多年锲而不舍的艰辛与努力终于画上了一个还算完美的句号。

微笑着讲述此前的种种坎坷与磨难,金莲淑淡定而又平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时候,真是特别上进,就是愿意出色。”

儿时的金莲淑,成绩优异、能歌善舞,放学后还来劲地跑缝纫机帮助母亲干活儿补贴家用。在街坊邻居眼中,这个特别能吃苦的朝鲜族小姑娘几乎样样都行。

由于时代的局限,金莲淑中学毕业后就成为了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绚烂的舞台上翩跹起舞,一展歌喉成为她的第一个人生梦想。然而,造化弄人,慢性颗粒性咽炎摧毁了她的艺术家之梦。

在时代的洪流中,金莲淑确定了自己人生的第二个梦想――参军。这位牡丹江地区当时有名的“当兵迷”6年不懈申请却终未如愿。得知落选的消息后,金莲淑在武装部的大楼里失声恸哭,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流泪。

所幸的是,金莲淑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被调入当地电子设备厂政工办工作。在单位,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业余时间努力充实自己,每天背100多个日语单词,志愿充当单位的技术资料翻译,为我国早期研制计算机成套设备做出了贡献。金莲淑多年执著的奋斗感动了大家,1980年,她被组织上保送到哈尔滨师范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学习,经考试合格直接读大二。

未曾想,在她离开家乡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至爱的父亲离开了这个世界。“人生有时候真的是很无常,很无奈。”失去父亲后,金莲淑一度万念俱灰,整日以泪洗面。

伤痛与冲动历经岁月沉淀,日渐平息为理智与沉稳。师大毕业后,金莲淑进入黑龙江大学继续学习。在那里,日语专业的她坚持到法律系旁听。

1985年,在老师的鼓励下,金莲淑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其间的过程与经历催人泪下。寒冬2月,高烧39度的金莲淑穿着棉衣棉裤,哈气暖手,几瓶葡萄罐头伴随她走过了考试。然而好事多磨。几个月的等待,换来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落榜通知书。

金莲淑怎么都不相信这样的结果,打电话到中国人民大学请求查分。结果,确实是记分中出现了差错。在黑龙江大学法律系老师的支持下,她乘火车到北京请求中国人民大学予以录取。

然而当她急匆匆赶到的时候,人大的研究生复试工作已经结束。金莲淑与人大招生办再三交涉近20天,却毫无进展,不得不向少数民族的娘家――国家民委请求帮助;同时去教育部反映情况,请求予以解决。在国家民委与教育部的协调下,金莲淑终于得以在1985年9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

金莲淑异常珍惜千辛万苦才得来的深造机会,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积累,暗下决心将来要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1988年,金莲淑研究生毕业不久就取得了律师资格,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律师资格证获得者之一,并以此为契机,一步一步追寻自己的梦想。

识时务者为俊杰

研究生毕业后,金莲淑被分配至北京市委党校法学教研室担任教师。当时,中韩尚未建交,但金莲淑敏锐地认识到,中韩建交只是时间问题,随着中韩贸易往来的日益增多,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法律需求。于是,她毅然放弃了日本政府提供奖学金的留学机会,选择留在北京,为国家吸引外资贡献自己的力量。

1990年的亚运会为她提供了切入点。金莲淑志愿担任新闻组翻译,向韩国记者团热情服务的同时,她积极向记者们介绍改革开放的中国。她的热情和才干,给记者团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1年5月,金莲淑自费前往韩国,韩国的报纸、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介绍了这位美丽而多才的中国朝鲜族女律师。她抓住一切机会大力宣传中国的投资环境,明示自己要作中韩之间经贸往来的法律窗口。

时至今日,金莲淑不仅是第一个对中韩贸易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士,也已是中韩法律服务的领军人物,备受同行艳羡,可是在中韩尚未建交的敏感时期,要有怎样的眼光、勇气与魄力,才能做到金莲淑当初所做的一切?

终于破冰了!1992年8月,中韩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金莲淑义无反顾地继续担起了联结中韩两国企业交往的纽带和桥梁的重任。1994年11月19日,作为主要发起人,金莲淑创建了中国第一家以对中韩投资贸易往来提供法律服务为主要业务方向的金平律师事务所。

隆重盛大的开业典礼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厅举行,时任司法部部长邹瑜、司法部副部长张耕以及韩国驻华使馆公使赵商勋等悉数出席,史无前例的高规格律所开业典礼震动了中韩新闻界。

规模并太人的金平所在京城律所中独树一帜――1995年起以举办法律研讨会的方式进行独具特色的周年庆典;在中国入世10天前,金平所举办了包括中国司法机关、韩国驻华使馆、韩国企业代表在内的近百人参加的“WTO和中国法”专题研讨会;自1994年起,金莲淑就促成争议双方采用“和解”的纠纷解决方式,率先以和解方式解决了多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投资贸易纠纷,为我国构建和谐的投资环境和周边国际环境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3年耕耘与磨砺,金平律师事务所成为涉韩法律业务的先行者、WTO法律业务的佼佼者,深

得客户信任,骄人的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首肯,魁后荣获“北京市文明律师事务所”、“人民满意的先进集体”、“北京市优秀律师事务所”、“北京市法律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思想决定高度。在金莲淑的职业生涯中,多年在外文部门工作、深受总理影响的张延龄女士(金平所顾问)对她影响颇深。通过与张延龄交流,金莲淑认识剑,一个好的律师,不仅仅是一名学识渊博的法律工作者,还应该是一位控制全局的战略家,具有全球眼光谋求多方合作的外交家,在各方利益关系中进行平衡的谈判家,处理各种复杂社会关系的社会活动家。

执业近20年来,金莲淑先后为韩国驻华大使馆、大韩投资贸易振兴公社、韩国商会、中小企业公司等机构及现代、SK、LG、浦项钢铁(POSCO)等跨国企业提供了数千次法律咨询服务,解决了数百起疑难问题,为客户及国家挽回巨大经济损失。在她与金平所头上,闪耀着无数个光荣的“第一”。

1997年,在北京重大招标项目――北京嘉利来世贸广场的投资建设中,金莲淑率领她的团队成功地、突破性地为国外非金融机构――韩国大宇集团设定土地使用抵押权,使3500万美元的贷款有了切实的保障,促进了北京市的基本建设,为相关地方性法规立法做出了贡献。

2002年5月,中国发起的第一起保障措施案件中,以金莲淑为领队的律师组韩国POSCO等全部应诉钢铁企业、出口商和包括国内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生产商、最终用户及出口商(41家)进行应诉。这次保障措施案件最终圆满结束,不仅在中韩两国,而且在国际钢铁行业展示了金平人的风采,它向世界宣示:中国律师也有能力成功保障措施案件的应诉业务。

作为中国第一批介入反倾销领域的律师,冷轧板卷反倾销案、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产品反倾销案、氨纶反倾销案等都留下了金莲淑及其团队的足迹,不仅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也得到了反倾销调查机构的充分首肯。

在办理案件的同时,金莲淑不断将个案经验升华为理论研究,多次应韩国驻华大使馆、大韩投资贸易振必公社、韩国商会、中小企业公司等机构邀请做专题讲座;参与编写《国际商务诉讼指南》、《中国进口产品保障措施实践指南》、《银行的法律地位与法律管理》等著作;发表《中国反倾销应诉中的若干问题》、《律师在外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中的作用》、《律师在外国企业保障措施应诉中的作用》、《反倾销规避问题初探》等多篇论文。

近20年的律师职业生涯造就了今天的金莲淑。2005年3月,金莲淑高票当选为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兼女律师联谊会会长,这不仅是朝鲜族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女律师的骄傲。

胸有宏图乾坤大

“这个世界上,努力过却没能成功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作为一个外乡人,北京接纳了我,给了我这么大的天地与空间,我很知福,也很感恩。”饮其流者怀其源,在事业辉煌、荣誉等身的同时,金莲淑不忘回馈社会。

胸有宏图乾坤大,心无私念天地宽。作为新时代中国女律师的杰出代表,金莲淑身兼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一届政协委员、韩国驻华大使馆领事部法律顾问等多种社会职务。她时刻将律师的社会责任铭记于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不遗余力。

担任北京市律师协会女律师联谊会会长以来,她重视调研,通过各种措施从整体上提高了全市女律师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加深了女师之间的团结力和凝聚力。身为“首都巾帼维权志志愿者服务团”副团长,她积极配合北京市妇联工作,代表全体志愿者向社会发出“献人间真情,展巾帼风采”的倡议,号召女律师进社区、进街道、进监狱,全面开展“关注民生、服务和谐”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作为朝阳区政协委员和区政府法律顾问,她深入了解社会实际情况,反映民情,向政府部门献言献策;为区域项目建设、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可靠的法律意见报告;尤其是自2003年担任朝阳区领导接待律师以来,她协助领导努力化解基层矛盾,为区域和谐不懈努力。她还发挥朝鲜族律师的专业和语言优势,率领金平所律师深入望京、麦子店地区义务进行法律咨询和法律宣传服务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向韩国人宣传中国法律法规,配合区政府有关部门妥善做好韩国使馆等有关政府机构及组织的工作,为创建安全社区、促进中韩居民和谐相处奔波劳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