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主要教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爱的教育》是一部以教育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它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歌颂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怀;它鼓励人们消除阶级观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努力实现各阶级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直是整个意大利的青少年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儿童教育思想
在儿童教育思想方面的学术研究并不是很多,在《20世纪初张謇对儿童教育的探索与贡献》中提出儿童教育之道为:“学问、德行、体气”[1]。学问自然而然就不必说了,“德行”即“和孝勤慎”[2]。学问是事业的必要基础,先有学问而后才有事业。因此必须在孩子的蒙养阶段打好学问的基础。“体气”指的是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精神状况为人之根本也。儿童教育之本即教育不可无师。同时强调女师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张謇认为女师在教育中具有一些天然的优势,并且指出应该把女师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张謇的这种思想具有当代女权意识,在当时的封建统治的观念下,这种思想是很难得的。儿童养成之要即强调知行并行,学以致用。主张除了日常的刻苦学习以外,还应该到食堂、工厂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亲历亲为。重视儿童的实践教育:创办幼稚园,发展幼儿教育,创办乡村小学,重视儿童的家庭教育。
二、师范教育思想
师范教育思想是张謇的主要教育思想,在对于如何培养师资力量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上发挥了巨大贡献。张謇的师范教育理念有:强调师资第一的思想,认为教育的本质在师资;强调师范为教育之母,介绍了张謇兴办师范教育的一些社会背景,尤其是中日之后,国家危亡到了最严重的关头。提出了“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3]明确的指出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尊师重教,确保质量,“师必出于师范”[4]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在于教师,一个学校只有将教师的师资培养好才能够将教学质量提上去。
1902年,张謇创办了我国近代第一所民办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张国玲、郑友训在《张謇“注重实践”的师范教育》中指出设立师范学校培养师资来普及国民教育、增强国力和振兴民族的‘教育救国’思想,是张謇兴办师范教育的内在动机。
三、体育教育思想
张謇在其兴办的学校里都设有体育课,体育课是张謇在课程设置的必修课程。《末代状元张謇的社会体育思想与实践研究》阐述了张謇社会体育教育思想的来源是他的实业教育思想,主张体育要在国民中获得推广和普及。在南通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体育场,体育场里有球类和机械游戏两大运动。其中球类有乒乓、网球等,器械类有木马、秋千、浪桥、旋板、高梯等。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张謇提出了“无贫富老幼之分”并且在使用体育场时是不需要收费的,体育场的开放时间为上午九点开放,六点关闭。在学校体育思想方面,学校体育思想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开设体育课,将体育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对体育课的上的要求也作了严格的规定。
1902年,张謇在南通《师范章程改订例言》中首次提出了他的人才培养目标,“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体育实践方面主张学校体育与卫生实践活动、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他所提及的“武备精神”,就是要学生将来一旦到祖国需要时就能担负起捍卫国家的重任,尽管是迫于国家面临的危机,但毕竟是传统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余绪,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实业教育思想
张謇所处的那个时代实业教育或是职业教育主要是为了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必需要拥有一技之长,实业教育兴办的目的正在此,关于如何兴办实业教育,学术界也有所研究。在《张謇的实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思想的共同价值取向》中,述说了张謇的教育思想正是在实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两者价值取向的契合点。
不唯利私图是实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共同价值标准。实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共同点是以市场为导向,将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这一最显著的特征是正在大力兴办实业的同时重视实业教育,通过各种实业的发展需要来创办各种实业学校。
在《浅议张謇以生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当代启示》中,张謇认为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是实业兴旺的前提,实业为创办学校,推行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经费。还阐述了人文治校的理念,拿现代话说就是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观。《张謇对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贡献》从贡献的角度来讲张謇的教育思想,具体的有:救亡图存,实业兴邦的职业教育思想,本其学术,殚精竭虑的职业教育思想,学用适地的职业教育贡献。张謇一生致力于南通地方的自治,当时中国社会的动乱以及张謇办实业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教育和社会关系上,张謇有着其他教育家难遇的经验和见地。
五、教育管理思想
教育应当如何管理,张謇在兴办学校和创办实业当中也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张謇的教育思想论述》一文中讲述了“德智群体”中“德”为第一要任,“若初高小校所必须养成者,惟德与行,德行为重,而艺次之[”。学生应当有“国家主义”所谓的国家主义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爱国主义。而教育之重任,则在于使民众和广大学生珍惜“大好之河山”打破为我主义”培养国家情怀。同时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包括:立志、忠信、勤俭、自重与自强、科学与进取精神。
在《变法平议》中张謇第一次提出了对教师进行考核、监督的办法。严格教学秩序,加强学生管理:学生入校,以求知识为目的,如入校数年,于知识一无所得,其个人将来之智能,何从发展,社会将来之幸福,何从创造,学校应负莫大之罪过。提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多少与学校的管理密切相关。为此,学校必须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规范学校的秩序。反对放任自流的管理制度,以“能”“严”作为选择学校管理者的标准。
《张謇与江苏教育近代化中的制度建设》张謇对江苏近代化的贡献主要还是以南通为例。建立并完善近代的学校制度,包括商讨学制制定,推动学制修订。建立并完善近代教育的行政治制度,包括率先建立州县教育行政机构;建议改进省级教育行政机构;以省教育总会为依托辅助教育行政。努力建立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包括推动教育经费的独立支放;助成教育经费独立。
《张謇与教育思想之比较》从两者在吸收外来教育、改造传统教育、发展新式教育过程中的异同来论述两者间不同的教育思想。主要分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教育方针的差异、国民教育还是公民教育、教育发展方略的不同、“学”与“术”的区别这几个大的方面进行比较,得出了张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他只是致力于南通地方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謇.张謇存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篇3
1、交通安全教育。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走人行道,上街走路靠右行,不要马路上踢球、玩滑板车、奔跑、做游戏,不横穿马路,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等;认识交通标记,如红绿灯、人行横道线等,并且知道这些交通标记的意义和作用;教育孩子从小要有交通安全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2、消防安全教育。要让孩子懂理玩火的危险性;让孩子掌握简单的自救技能。如教育孩子一旦发生火灾要马上逃离火灾现场,并及时告诉附近的成人。当发生火灾,自己被烟雾包围时,要用防烟口罩或干、湿毛巾捂住口鼻,并立即趴在地上,在烟雾下面匍匐前进;带孩子参观消防队,看消防队员的演习,请消防队员介绍火灾的形成原因、消防车的作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等。
3、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幼儿园要把好食品采购、储藏、烹饪等方面的卫生关,教育孩子不吃腐烂的、有异味的食物。教育孩子在进食热汤或喝开水进必须先吹一吹,以免烫伤;吃鱼时,要把鱼刺挑干净,以免鱼刺卡在喉咙里;进食时不嘻笑打闹,以免食物进入气管等等。
4、防触电,防溺水教育。首先要告诉孩子,电器、电源的构造,什么地方能动,什么地方不能动,家人不在时不要动电器、电线,更不能随便玩电器。同时不拉电线,不用剪刀剪电线,不用小刀刻划电线,不将铁丝等插到电源插座里等等。其次,要告诉孩子,一旦发生触电事故,不能用手去拉触电的孩子,而应及时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竹竿等不导电的东西挑开电线。对孩子进行防溺水教育,一是要告诉孩子不能私自到河边玩耍;二是不能将脸闷入水中;三是不能私自到河里游泳;四是当同伴失足落水时,要及时就近叫成人来抢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总要经历一个动作不协调、笨拙、幼稚的阶段。可是一旦他们进入缤纷的音乐天地,进行韵律活动、游戏、舞蹈时,动作就会显得特别自然、协调、优美。在手舞足蹈中幼儿能感受音乐节奏,辨别音乐性质,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与美的熏陶。所以说音乐游戏、舞蹈对幼儿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舞蹈亦是如此,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和活动,可以增长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幼儿舞蹈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受到社会的各方面的影响和多方面的教育,长期塑造而成的。幼儿园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使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律动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另外,舞蹈教学对幼儿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的。如《采茶舞》中,通过舞蹈表现小姑娘清晨去茶园采茶,与小伙伴们一起劳动,然后跳起了欢乐的采茶舞,最后带着劳动的喜悦回家的场景,以此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情。
三、幼儿舞蹈可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
观察模仿的学习方法是舞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的运用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学习过程中可不断提高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舞蹈表演能力。另外,幼儿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主题体裁和表现形式,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优美的舞姿、悦耳动听的旋律、歌声、绚丽的景色和鲜艳的服装道具,这一切不仅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生活情趣,而且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得到艺术美陶冶的同时,不断提高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
篇5
《囚犯》讲述的是:
安利柯和父亲和一位老师的谈话中,听到这个老师讲述的一件事:老师原来是在一所监狱里给囚犯上课,其中有一个囚犯十分认真,努力地学习。这个囚犯是第78号,他是因为不小心把虐待自己的主人打死才进监狱的。甩开期间表现很好,忏悔罪过,尊敬老师,刻苦学习。在出狱之后,他竟没有忘记老师的恩情,特地亲手刻了一个精致的墨水瓶送给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表现为:一是家庭成员的一致。即家庭所有成员在教育孩子时的认识标准要一致,教育方法要一致,不能一个说东,一个说西,一个严格要求,另一个却袒护。教育孩子家庭成员在认识标准和方法上不一致容易造成孩子无所适从。二是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要与学校在孩子的品德培养、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时间安排上保持一致,否则会出现5+2=0现象,即五天的学校教育成果加上两天不一致的家庭教育使教育效果全无。三是家庭教育要与科学规律和科学方法保持一致,家庭教育不可随意、盲目蛮干、想当然、违反科学。
三、家庭教育具有强制性
一是家庭教育是作为父母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我国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对父母教育监护未成年子女做了全面和详细的规定。二是对子女教育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方法。未成年子女因为在思想认识上和心理发展上还不成熟,不可能完全自觉地约束自己,常常会表现出任性甚至放纵自己的行为。说理教育不是万能的,那种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有害的。家长除了要认真耐心地做好思想教育外,还应适当配合以强制性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防止孩子误入歧途。
四、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家庭教育最合适的教育者是父母自己。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一生中必不可少的老师。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大的。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做榜样。教育孩子是父母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人父人母不能以任何理由推卸育子责任。2012年,贵州省毕节市五位9—13岁的少年辍学流浪,为取暖在空垃圾箱中生火,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政府为此处理了多名官员和校长,而丝毫没有追究家长的管教不力责任,家长似乎只是受害者。事实上,家长还应承担“养不教,父之过”的道德责任。学校教育不具备全面的覆盖性,学生有相当多的时间不在学校,教师的教育作用有限,既有时间因素,也有社会角色的原因,教师的社会角色不能代替父母教育孩子。因此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另外,孩子的祖辈、亲戚、朋友都不能替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留守儿童、寄宿制学生等存在的一些问题都表明了这一点。
五、家庭教育具有长期性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否则只会拔苗助长,违反规律。良好习惯、优秀品质、优异学习成绩都需要经过长期不懈地训练和培养。据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成年人培养一个新习惯约需要72天左右。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需要反复抓、抓反复,不能想起来管一管,抓一抓,平时不管不抓;闲时管一管,抓一抓,忙时不闻不问;出了问题管一管,抓一抓,没有问题就放任自流。
六、家庭教育具有复杂性
家庭教育的复杂性源于人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不仅有与动物一样的自然性,还具有人类特有的社会性。人的复杂性表现为人的思想观念、人的要求欲望、人的性格个性等都是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也具有复杂性,人的成长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在品德修养、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加强培养。另外,社会环境也是极其复杂的。社会风气、社会思潮和文化时刻在影响着孩子。未成年的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抵制诱惑的能力差,易受经过各种新潮包装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因此,要教育孩子远离社会上各种不良诱惑,远离网吧,远离不良媒体和不良书籍,远离社会上各种不健康的东西。
七、家庭教育具有艰巨性
家庭教育的艰巨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家长缺少教育孩子的时间。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许多家长为生计、为工作常年奔波,与孩子相处时间很少,教育孩子面临困难。二是家长普遍缺乏教育孩子的专门知识,往往教育孩子不得法,教育效果差。三是家长和孩子存在代沟。代沟问题的存在使许多家长无法和孩子有效沟通,使父母和孩子产生隔阂,家庭教育难以开展,父母和孩子都为此苦恼。四是社会不良风气对孩子的影响。这些因素虽然对家长教育孩子带来困难,使家庭教育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家长们应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抱着对家庭美好未来的期盼,克服困难,不气馁,积极面对。
篇7
一、做好中高职衔接
(一)以外部衔接为基础,实现中高职顺利对接。
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外部衔接主要表现在招生、学制等方面的衔接上。招生方面的衔接是主要表现形式,为了使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主要划为中职毕业生,那么高职院校扩大对于中职学生的招生比例是必然选择,而目前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是针对于高中生,对中专生只有极少数的招生数额,也基本上是通过对口招生的形式进行招录,很大程度限制了中高职有效衔接。为了实现中高职顺利衔接,高职院校在招生制度应做出一些改革举措和实践尝试:
一是扩大对于中职学生的招生比例。高职院校可以适当以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各方面条件作为参考标准,按照学校的各方面条件的综合评估来确定对其的招生指标,这样既有利于对于每所中职学校的公平招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职学校的竞争与发展。
二是改革对口升学考试模式。高职院校采用对口升学考试的模式基本上复制了普通高考等学历教育考试的模式,以纸笔考试为主,以统考成绩决定录取,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发展潜质和职业就能力水平。对口升学考试要坚持“德育、技能考查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的原则,实行“德育考查+职业技能考查+理论考试”的考试模式,德育、职业技能和理论分别占总成绩的20%、60%和20%。
德育考查包括社会公益服务、职业道德实践、学生德育档案和学校德育考试四部份,分别占总成绩的20%、30%、30%和20%。社会公益服务是中职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必修课程,内容是为社区、医院、图书馆等公益机构和残疾人、特困家庭等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学校可根据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时间和表现给学生评定等级,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关心、合作,培养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实践主要是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半工半读期间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爱岗程度和工作表现来评定等级,目的是引导学生养成诚信、敬业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生德育档案包括学校德育档案和社区德育档案,由学生就读的学校和所在的社区如实记载,反映学生在一个相对较长时间内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成长状况,评定等级,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注重智育的同时不忘修身养性,提高德行,成为一个和谐全面发展的人。中职院校要把思想政治课程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课程,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思想政治课程除了涉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外,还应包括网络媒体教育、财富观念教育和理财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中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在社会公益服务、职业道德实践、学生德育档案和学校德育考试中的综合表现评定等级,作为德育考查的成绩。如全校前5%的学生给予A+、依此类推。
理论考试只考语文、数学这两门基础课,涉外专业加考英语或相关专业课程。因为语文、数学这两门功课是一个人一生中使用最广泛的工具,是学习、生活、工作的基础,必须学好。理论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考试、阅卷,其成绩分省市按排名确定等级,如全省前5%的考生给予A+,依此类推。
职业技能考查要突出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学生在校期间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等级水平。学校应鼓励学生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一专多能,考取不同专业的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评定机构根据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考查情况授予资格证书,评定职业等级。学生毕业时所拥有的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就是其职业技能考查成绩。
三是实施中高职贯通培养。我们可以尝试为中职学生提高学历水平开辟“直通道”,试点建设中高职一贯制学校,实施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新模式,统一管理、安排中高职课程与教学计划,让初中毕业生考上中职后,经过五年或六年的培养,经考核合格可以直接获得高职大专毕业文凭,使更多的青年人能接受到高等职业教育。
四是尝试职业技能大赛获奖者保送入学的选拔制度。中职毕业生如在职业技能竞赛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比如获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以上者,可保送高职或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学习深造。以职业技能竞赛作为评价中职学生的标准,把技能高、业绩好的中职毕业生保送入高职,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比较受欢迎的升学方式,也符合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
(二)以内部衔接为核心,实现中高职顺利对接。
中高职内部衔接主要体现在学校内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衔接上,如果说外部衔接是为了促使中高职衔接的外延式发展,那么内部衔接就侧重于促进中高职内涵式的衔接。中高职内部衔接首先体现在培养目标的衔接上。将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型人才己无多大争议,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不同层次、类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同样,由于高等教育也承担工程型人才的培养,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与工程型人才都属于应用型人才的范畴,中高职的顺利衔接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环境,技术型人才与工程型人才的错位竞争才能带来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中高职内部衔接的关键体现在课程的衔接上,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及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最能够集中和具体地反映出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所开设课程的有效衔接,是保证中高职顺利衔接的重点。课程的衔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内容的衔接,二是课程实施的衔接。职业教育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中高职所开设课程内容的衔接主要是指在教材选择上应该遵循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由初级到高级的循序渐进的原理。但是目前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特色并不是很明显,因为目前进入高职学习的大多是普通高中的学生,第一年进行的是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但是中职学生在入校第一年,也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如果在其进入高职学习时,仍然要重新学习一遍,那么就造成了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体现了中高职课程体系的不完善,为了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将中职毕业生与普通高中学生进行分开教学以及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是必要的,将中职学生进入高职学习的年限减少为2年也是必要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中高职衔接的目的是为了促成技术型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过渡,课程内容的衔接也应该体现这一点;课程实施是将已经选定的课程内容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的依据,中高职课程实施的模式一般是“2+1”模式,也即是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最后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这种课程实施是符合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的,但在中高职衔接的前提下,继续以这种形式来实施教学还是有待商榷的,笔者认为,中高职课程衔接应该遵循边理论边实践的原则,因为知识总是在不断地更新,特别是技术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更为快速,如果中职学生在进入高职学习后,还是将顶岗实习定在最后一年,那就不利于其专业成长,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到企业去参加实习,边学习边实践,将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过程,才能够确保培养出的人才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又具备过硬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高职教育层次上移
(一)高职教育层次上移模式选择。
技术本科究竟应该怎么样开展,是职业教育领域理论者和实践工作者一直在致力解决的问题,是单独地提倡将现有高职院校升格为技术本科,还是在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内以附属学院的形式开展技术本科,又或是完全将其交予普通高等教育来承担等等,采取何种形式,确实值得商榷。国外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二元制模式、一体化模式以及多样化模式。二元制模式即让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与职业类院校共同承担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保持两类教育的发展特性;一体化模式是指各类高等学校完全综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的机构,它是同一机构内的分化,目的是加强大学的研究功能与非大学机构职业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增加不同课程学习之间的转移与衔接;加大非大学机构的研究力度;更好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提高非大学机构学习的吸引力。多样化模式则是提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同时存在,扩大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进入不同高等教育机构学习的路径。在对国外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借鉴后,依据我国特有国情以及开办多样化高等教育的现实条件,比较适合现阶段技术本科发展的模式为多元化模式,也即是借助各种高等教育机构来共同发展技术本科教育。
(二)高职教育层次上移发展取向。
实现高职教育层次上移采取多样化模式是可取的,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引导下,积极发展技术本科教育也是应时应势的,但是其发展取向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结合目前我国发展技术本科的环境,关于发展取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以适当升格为标准;适当升格现有的高职院校也就是要求不能盲目升格,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应该为技术本科的发展提供借鉴,在其发展初步阶段,应坚持以“精英化”为目标,将办学条件达标(师资、实训、校企合作等)的高职院校率先升格开办技术本科,也可以先从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始,但如何完成这类院校的升格、标准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将是发展技术本科需要解决的问题,高职教育层次的上移应该与普通教育领域内正常的“专升本”有所区别,不能以单一的书面考核作为标准,应体现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特征。其次,要以区域性发展为原则;各类教育发展中,职业教育的区域性表现的较为明显,这一点在示范性高职的范围分布就可以看出来,技术的进步是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以区域性为原则发展技术本科,也即是要求先在经济发达、沿海城市率先发展一批技术本科院校,再以职教集团化的方式带动发达及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事实上,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在办技术本科教育条件上颇具优势,前500强企业群居于不仅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探索,同时也有助于兼职教师的聘用,技术型人才在这类城市中也会最具影响力,从这些角度上讲,区域性地发展技术本科是有现实依据的。最后,高职教育层次上移,要以实现内涵式发展为目标:实现技术本科内涵式发展,也即是要求不仅仅是在形式上做到学历层次的上移,更应该体现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在课程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也要有所发展,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教育内部体现最为明显的是可以促进专业学位制度的完善,目前我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是没有学位的,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必须要改革学位制度,授予技术本科院校学生偏重于技术应用的专业学位,使之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位有所区别,也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必要举措。
三、做好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沟通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稍显不顺畅,中职学生一毕业大多走向工作岗位,很少进入高等院校接受再教育的。提倡中职毕业生部分进入普通高校继续学习是在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发展立交桥的理念下提出的,为了满足中职学生“立交桥”式人才成长,允许一部分中职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高职与普通高校的沟通虽然存在,但这种形式的沟通只是较为基础的一点,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有效沟通,最为有效地方式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学历层次上移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中高职与高等教育的沟通主要体现以继续学习的形式与高等教育沟通,即允许中职和高职学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可以开设一些必要地“对口升学班”以使中高职的学生更快的适应高等教育体系,同样,因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中高职学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考核的标准既包括书面测评的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技能大赛选拔一定的免试生。
陶表红提出:“在普通高等教育渗透和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传统本科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技能的不足。”实践也证明,高等教育过于注重学术化的倾向是不利于人才培养的,传统的本科教育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在高等教育内有效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不仅仅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的有力支撑。大多数普通高校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企业都会对其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培训,以帮助他们加深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理解。事实上,对于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基本了解以及基础的职业素质是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有所了解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在普通高等院校多开设一些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培训、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是必要的,加强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毕业前的职业指导,促进他们良好职业观的形成。实际上,职业规划指导也应该成为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课题,一方面从高等教育角度来说,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定位将要从事的职业,以实现就业;另一方面从职业教育角度来说,既有利于职业教育“立交桥”的反向构建,同时也有利于促使普通高等院校承担起协调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
四、做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沟通
继续教育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特征,也使每个人一生都有接受系统学习的机会,在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过程中,继续教育是有力支撑,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毕业生“召回制”成为热门词汇,无可否认的是“召回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己就业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难题,但其在现实中的有效实施距离理想化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实现己就业职业学校学生从“工作者”向“学生”角色的转变似乎也不具备条件,继续教育的存在则可以相对缓解这一难题。与继续教育的
沟通主要是针对那些己经走向工作岗位的职业学校学生,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接受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这样既满足了终身学习的目的,同时也不影响就业。而实际上,我国目前继续教育大多是由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承担,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在职业教育“立交桥”构建过程中同样有利于三种教育类型间互通。
总之,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是实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必要举措;是衔接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中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纽带。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构建实际上也即是为了促成不同教育类型的相互转换以及教育层次的衔接,其顺利实施不仅仅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条件,同时也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立交桥”式教育可以为“立交桥”式人才培养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篇8
一、国外职业教育主要模式及特点
(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Dual system)是一种青少年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形式。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主要以专业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接受双元制的学生,首先必须具备主体中学的毕业证书,然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的法律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同时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在学习过程中,学制一般为三年。第一学年主要进行职业基础教育,集中学习文化课和职业基础课。第二学年转入所选定的职业领域进行专业实践训练。第三学年则向特定职业(专业)深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同时,也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为其提供培训的企业和学习专业理论、文化知识的职业学校。其在企业接受培训和在学校进行学习的时间比一般为4∶1,目的是要通过加大培训时间的比例,培养合格的实用人才。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行会及用人单位的积极性,拓宽了办学渠道,增加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教育经费,保证了学生的就业而且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了职业院校的就业率,使职业院校备受重视,促进了职业院校的良性发展。但是,这种模式对企业过分依赖,专业化程度高,使其培养的人才极易受到经济发展起伏的制约,缺乏普适性。
(二)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
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对合作教育的基本界定是:“合作教育是把课堂学习与通过相关领域中生产性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结构性教育策略,学生工作的领域是与其学业或职业目标相关的。合作教育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供渐进的经验。合作教育是学生、教育机构和雇主间的一种伙伴关系,参与的各方都有自己特定的责任。其实施方式大致分为4种:一是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学习,一半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际培训,按学期或学季轮换;二是半工半读制――同班学生每天部分时间上课,部分时间劳动;三是劳动实习制――参加工读计划的学生每学年最多一次到校外劳动实习一段时间;四是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
美国的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其着重点在于产学结合与学产结合。产学结合要求现实生产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应及时反映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中,学产结合要求学校对社会需求的发展应有一定的前瞻性,教授的现实技术应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教育注重的是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而对科技成果的研发,即产研和学研的结合则相对次要,因为这是研究型大学的工作重心所在。
(三)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
工读交替制指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也称“三明治”(或“夹心饼干”式)学制。具体采取的实施方式是职业教育与工厂实习时间各半。此人才培养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二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即所谓的“1+2+1”和“1+3+1”教育计划。
实践证明,这一模式使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生产技巧和生产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管理知识,熟悉自己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前后衔接的生产程序和关系。但同时,由于没有法律的约束和专门部门的严格管理,这种模式企业与学校之间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合作关系。这样的合作缺乏稳定性,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
(四)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TAFE”是TechnicalandFurther Education的缩写,即“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模式是政府主导,同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具有育和培训标准,主要以职业教育与培训为主的教育;是一个面向职业资格准入,融合职业资格和职业教育,强调终身教育培训,充分体现以“能力本位”为特点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1)生源广泛,学制灵活,普职贯通。“TAFE”学院的招生没有年龄上的限制,它突破了传统的一次性教育局限,建立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多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2)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一是提供灵活的多级证书,从低到高,共分6级,学生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学习及分段提高,二是采取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课堂学习、现场学习、不同时间学习,以及利用互联网学习、协议学习等。(3)注重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大体相当,学院都建有实力雄厚的实践基地。(4)行业与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密切合作,全程参与。(5)拥有深厚专业背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TAFE”学院的教师全部从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招聘,必须有4级技能等级证书,4-5年的实践经验或行业工作经历。这为培养实用型应用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由于在TAFE教育与培训过程中企业的大量参与,国家资格框架与认证框架对TAFE教育的资格认证,使TAFE教育完全被社会所接纳,其教育与培训质量受到国家、社会与企业的共同认可,TAFE学院颁发的等级证书和文凭在全澳洲得到承认。其培养的学生没有学用脱节现象,就业后胜任工作很快,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能力本位原则。据澳大利亚官方的调查,80%以上雇主和企业对TAFE教育是满意的,认为TAFE的确起到了技能培训的作用。
二、国外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多种多样,每种模式都有长处和不足,科学的模式应是集各种模式之大成,应能符合我国的国情,原则是“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一)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模式,都是依靠立法来规范职业教育体系和相应的管理体制,并不断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进行修订。我国虽然在1996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但总体上讲,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职业教育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不够规范,校企合作各方对责、权、利的规定比较模糊,无法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为了确保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我国应尽快把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倡导和支持落实到具体的法规、政策和措施上,并通过法规调节以形成保障体系,使行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循环。比如,政府及有关部门分别或联合成立专项资助基金,扶持和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设立省、市政府奖励基金,对取得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和有重大贡献的人员予以奖励。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应给予包含实际利益(如减免税额)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全过程。
(二)加快落实职业资格制度
职业资格制度是一种证明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具有一定的专门能力、知识和技能,并被社会承认和采纳的制度。通过职业资格制度规范国家劳动者队伍,解决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相对薄弱问题,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提高就业人员素质采取的共同措施。我国目前的职业资格制度还不够完善,一是由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覆盖的职业面很窄,不足百种;二是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不规范,量多质差,导致社会认可度和信任度低;三是企业用工、人员上岗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相关的制约机制。因此,国家应发挥其政策调控和宏观监督的作用。一是构建完善的职业资格质量标准、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和公信度。逐步实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将“先培训,后就业”的持证上岗制度落到实处。二是由企业等用人单位和行业协会等组织直接参与职业资格的标准制定,使行业协会及其他一些代表企业利益的机构拥有职业教育的最终鉴定权。三是创新教学模式,丰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借鉴德国“双元制”考试考核办法,严把学生的“出口”质量关。在制定考核评价方案时,变笔试为主为多种测评形式并用,逐渐探索出适合本专业特点的职业资格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水平。
(三)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互动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以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增加,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大量涌现,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也日益明显,其焦点主要集中在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眼高手低、与企业实际需求无法合拍等方面,集中反映了我国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达不到社会的要求。因此,学校在办学中应结合自身培养人才的特点,努力创建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机制:一是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校企合作教育专门管理机构,积极吸纳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使校企合作纳入学校办学管理层面,形成科学稳定的体制和制度。二是学校应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服务功能,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技术公关、员工培训,帮助企业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技术、管理、生产以及劳动力问题,使其切身感受到合作办学的重要性,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建立校企合作、谋求双赢的长效机制。三是通过产学研结合,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企业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进入生产实践领域承担一定的岗位职责,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逐步实现顶岗实习与就业的融合,让学生在毕业时能真正实现能力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四)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人员交流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主体。没有素质优良、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职教事业,这已被许多发达国家的职教发展实践所证明。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特别是专业课实践能力的缺乏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软肋”。因此,学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从企业生产、科研一线引进和聘请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校内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为让“教授手上沾满油”,应出台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暂行管理办法,专业课教师应通过脱产到企业参与企业技能培训、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以及到企业生产现场考察观摩等,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同时,还应逐步建立一套有利于师资队伍发展的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包括专业任职标准、培养模式及资格鉴定等制度,以规范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据统计,福建省目前航运类院校主要有集美大学、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航运学校、莆田航海职业技术学校、泉州泰山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泉州海事学校、漳州海事职业技术学校、泉州泉港航运中专学校等。就职场咨询网对2009届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每年福建省各航运院校培养的航海类学院人数仅为1600人左右(适任证书通过人数)。近5年,航海院校航海类专业招生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二年制的大量招生。航海类专业是对实践教学要求很强的专业,在招生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 如何保障教学质量水平问题,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实践教学质量的问题日益突显。因此,对目前福建省航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希望在这里抛砖引玉,提供有益的参考。
2.福建航海教育的主要问题
福建航海教育主要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在专业教学内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专业人才系统培养上存在着严重不足,反映了大学在教学组织、教学手段与方法及教育模式上存在问题。
2.1 在专业人才培养上
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①知识面窄,缺少综合知识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成本的竞争。航运企业认为航运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船舶的技术管理水平,这些都依赖于船长和高级船员的经营和管理意识,而目前培训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缺乏经济、管理、法律等这方面的培训。
②外语水平有限,弱化了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力
虽然这二、三十年以来,我国航海技术专业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了外语的培训及考试,但是航海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外语运用能力仍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远洋船员具有国际性的特点,要求航运技术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应具有在国际语言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③航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薄弱
航行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是IMO的工作宗旨,受到港口国的普遍关注。我国主管机关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对航海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相应要求。但在教学安排和落实上打了相当折扣,以及我国整个社会意识淡薄,因此培养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对航行安全和环保意识都比较薄弱。
④理论和实践脱节,专业知识陈旧落后
我们培养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虽然基础知识、专业理论比较扎实,但是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环节脱节,知识更新慢,难以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⑤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有待加强
我国高级船员流失严重,特别是大副、轮机长和船长。流失原因是多重的,但和职业道德修养不够以及敬业精神缺乏有很大关系。
2.2 在专业教学内容上
航海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反映为“四重四轻”:重技术轻管理,和现在强调船舶管理、适应船公司管理要求不协调;重大企业轻小企业,使得毕业生在认知上难以适应私企船东和境外船东的需要,造成供需错位;重岗位知识轻行业需要,学生专业知识面局限于高级船员岗位,难以胜任航运行业的其他任务;重专业知识轻全面发展,制约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学生技术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
2.3 在专业实践教学上
①校内实验实践教学设备陈旧,数量不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欠缺
首先,学校的实验室及设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建设周期。当前,除集美大学的航海学院设备、设施比较齐全,其他的大中专院校以及个人开办的都有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由于建设资金和建设周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就难于保证。目前,专用教学实习船在福建的院校以前集美大学有,由于种种原因,现在都没有了。他们采取和航运企业合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用实习船舶没有的问题。而其他大中专院校只是初步合作意向,并没有实质开展。同时,院校合作方式会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海上实习的时间和效果都不能得到保证。由于要保证船舶的正常营运,因此航线和航行时间是不固定的,这样学生在船舶认识实习时间长短不一,学生要按照教学计划确定的时间里上、下船是不可能的,提前下船的学生就不能保证在规定的实习期内完成实习任务。同时由于航线不确定,航时不可控制,因此教学计划一直在调整,给理论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平衡
STCW78/95公约及国内有关法规要求,航海技术专业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任职资格,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更要有一定的海上实践经验的资历。但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专业的特殊性,特别是个别专业课程的老师不具备海上任职锻炼的条件,所以航海技术专业教师的现状是,有职称的没海上资历,有海上资历的没职称,既有职称又有海上资历的教师数量很少,很难满足现在各院校的需求。有些院校缺乏必要的实习指导教学培训与考核制度,对师资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各校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发展相当不平衡。
③航海技术教育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
由于设备、实验经费、实验教学师资严重不足,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教学效果考核与评估体系,实践性教学往往演化成理论教学,本该由学生反复实操的专业训练退化成指导教师黑板上讲解加演示的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④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陈旧老化,结构不合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船舶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仪器设备还是导航定位、船舶控制、货运方法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旧的内容已经过时,但目前航海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却严重滞后于高新科技在现代化船舶上的应用。
3.主要问题的对策
3.1 在专业人才培养上
①增设人文科学,注重文学修养、综合素质教育;
②加强英语教学,适应国际人才市场需求。航海类学生要参与国际竞争,英语是其工作语言,英语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所以在英语教学改革方面应特别注重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听、说和写的能力训练;
③强化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是现代化航海的组成部分,能否正确使用计算机是衡量现代航海人员的一个标准,为了适应现代化船舶的要求,考虑到导航、通信、船舶营运和管理已逐步趋向微机化的特点,应对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和课时做较大的调整;
④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STCW78/95公约着重强调了海员的实践能力,而我国航海院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
一定能把我们的毕业生培养成为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既满足学历教育的要求,又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国际有关规定的、综合素质好、环保意识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
3.2 在专业教学内容上
①拓宽专业面,加强学科门类的渗透,增设管理、经济、法律类选修课程,加强学生管理、经营、法律意识的培养。
②加强对学生航运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促使学生这方面素质的提高。
③加大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淘汰旧内容,紧随航海科技的步伐,及时把新知识新技术引进课堂,尤其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④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强化半军事化管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3 在专业实践教学上
①如何解决航海院校陆上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从目前实践教学模式来看, 可以借鉴地处东北的几所院校将一部分实践教学内容转移到大连海事大学进行这种方式。福建航海院校,如果存在实践设备不足的问题, 可将部分无法进行的陆上实践教学内容转到集美大学进行以弥足补。另外主管部门可提供资金支持,对发展较成熟的集美大学进行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建设, 建成的实验室对周边的院校开放,欧洲一些国家的做法与此相同。
②如何解决航海院校陆上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从建设经费来看,仅靠国家和学校投资来保证所有的实验实习场所及设备是不现实的,对于航海类专业来说尤其如此。为解决好学生的实践及实习,积极争取社会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挂牌实验室,陆续对基础实验教学设备、海上专业的实践教学设备投资进行更新或改善,以保证实践教学的硬件设备。
③如何解决航海院校海上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可通过增加陆上模拟器教学学时的方式进行缓解,另一方面采取与企业联合共建教学海上实习基地。目前大部分院校是采取提前将学生派遣到航运企业(预分配)的模式代替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改变教学模式,可以在学校先学基础知识,再到企业实践一段时间,然后到学校接受专业知识教育,最后回到企业实习走上工作岗位。
4.结束语
福建航海院校历史悠久,集美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都有九十年校史,诚毅精神一直被福建海员传承,在国内外航运界享有较高的声誉。福建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3324公里,具有“港、渔、景、涂、能”五大优势资源,深水港湾和岸线资源尤为优越。其中深水岸线210.9公里,超大型深水码头岸线29处、42公里,可建设20—50万吨级泊位约100个,发展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工业条件优越。在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地理资源的优势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福建航海教育的主要问题一定能逐步解决,福建海员教育和培训机构将继续为福建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招定友.高职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量探讨,航海教育研究,2008.
[2]李勇,赵玉良.建立以高等航海职业教育为主体的航海教育体系[J].航海教育研究,2008(3).
[3]武斌,粱天才.中国外派海员“短缺”问题实证分析[J].国际工程与劳务,2005(4).
篇10
网络与教育的结合,既为教育的腾飞插上了翱翔的翅膀,也为网络的使用提供了更宽阔的舞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网络之中,不知不觉地改变着几千年固有的教育模式,推动着教育的改革。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网络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构筑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应的虚拟天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网络教育教学的特征有很多描述,国外有人将其归纳为28种特征。本文对其主要特征进行简要说明。
1 网络教育是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
网络技术工具是网络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教师通过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向社会信息,提供教学资源,充分使用互联网,集图像、音频、文字于一体的教育功能,形象逼真地再现各种教学的内容,有效地实现学员与教师的互动教学目的。这种教育借助于多种途径的信息加工,减少了语言文字信息转换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传递效率。虚拟的环境不仅可以仿真,还可以超真。
2 网络教育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只有为学生提供多方位、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才能有利于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网络教育正是在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基础上的学习。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是自己的计划来决定学与不学,来决定以何种方式去学,也根据自己的条件借助电脑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积极内化知识,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 网络教育突出交互式教学过程
高质量的“交互”不仅是高质量网络教学的保证,也是使学习活动产生并维持下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些网络课程系统在设计中直接提供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体系,通过在网络上的一些交互性的虚拟实验和运算,根据不同的输入与输出,将教育体系即时、动态地表现出来,提高学习效果。在可视网络教育环境下,学员还可以通过远程教学手段,以视频方式直接和教师进行交流与答疑。
4 网络教育的教学对象的广泛性
网络教育的对象客观上并不是针对特定群体,试图以一个特定的同一内容来限制网络教育的发展是不可能的。网络教育的跨时间、空间性质决定了网络受教育者对象的广泛性,也决定了网络教育资源是对所有受教育者随时随地提供的公共服务。在多元的教学环境下,也改变了黑板粉笔的年代一对多的“播音筒”模式,通过网络广泛的系统传播,使教育进入信息时代的个人化、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5 网络教育内容和技术上的开放性
网络课程的开放性包括内容的开放和技术的开放。技术的开放指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课程设计要留有必要的技术接口以备以后的技术升级。网络教育内容的开放要求网络课程对教师必须实现开放式教学,以保证适应不断更新的学科内容和相关知识,并能根据学生丰富多彩的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教学服务。
6 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特征
网络教育超越于其他信息传播工具还在于其资源的共享与公共性。如网摘、数字图书馆等等内容,都具有其他教育不能提供的信息资源功能。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继Google宣布推出“数字图书馆”服务后,雅虎向在线百科全书网站“维基百科”提供服务器和带宽支持,并将链接放置在雅虎搜索结果页面的顶部,以进一步拓展美国、欧洲、亚洲和拉美市场。
7 网络教学的多功能特征
网络教育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学管理、日常办公、内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及时、准确和全面的支持。它除了具备网络信息资源共享这一主要功能之外,同时还具有教师备课教学功能、学生学习功能、教务管理功能、行政管理功能、教育装备(含图书)管理功能及内外交流等功能。
“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简称CORE)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CORE以“开放共享”和“精诚合作”为其价值观念核心,以推动全球高校、教育机构的紧密合作与资源共享为使命,致力于为中国高校获取免费、便捷的全球开放式教育资源渠道的拓宽。如今,CORE与MIT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将Open Course Ware带到中国并建立起相应网站,为中国(尤其是高校)的广大教育者及全社会的求知者提供方便,以满足他们对这一宝贵资源与日俱增的巨大需求。它不断为中国教育引入国外优秀教育资源,也为中国高校将其优秀的教育资源传播推广到全世界,实现中国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双向接轨”做出了贡献。
总之,网络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下的一种新型教育,它依靠学生的自主和独立,提出“独立学习”概念的魏德迈在谈到构建远程教育系统的特征时也明确指出“系统把比较大的学习责任放到学生身上”,网络教育为人的个性化、独立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网络教育的发展及其对教育教学改革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不容轻视,其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篇11
一、农村小学教育主要问题
(一)农村小学教研缺乏活力,管理和交流制度不尽完善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数量增多,但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严重,新生力量不足。师资力量不能只限于教师数量上的评估,而应当综合教师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和专业化等来进行综合的评估,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如单从教师数量上来说,在农村小学教育上基本上可以满足教育需求,这一满足的前提还得除去英语、音乐、美术等的教学。但是综合来看,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二)农村小学的办学不平衡以及规模萎缩
现在的村级小学布局并不合理,点多面广,办学规模日趋萎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相对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 竞争。
(三)教育观念落后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想提高综合国力,必须首先提高全民素质。加大教育投入、义务教育免费等政策的相继出台,正是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实行的新举措,而多数家长不惜花费大笔资金,投入子女教育的事实也证明“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日趋深入人心。然而在部分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对教育公平有着一定的影响。
(四)学校基础设备差
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及信息交流,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农村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远远不及城市学生,这将直接影响今后升学。另外,乡镇级以下中小学教师严重缺乏,教师队伍老化程度严重。有的教师一人教授几门课程,且绝大多数教师工资待遇极低,基本没有其他福利保障。有些农村教师甚至因不能按时领到工资,不得不维持半耕半教状态。更有甚者利用课余时间强制小学生补课从而肆意谋取金钱,久而久之造成教育质量下降和师资严重流失。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占GDP比重比历年平均水平高出近2%,但这一比例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世界上120个国家平均为5.2%)。我国西部地区工农业相对萧条,生活环境艰苦,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因此无法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吸引优秀人才。
二、农村小学走出困境的相应对策
(一)加大农村小学教育投入,均衡教育资源
村级小学办学条件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使改善村级小学的办学条件已成为当务之急,基础教育是一项关于国计民生的大事,小学教育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实施科学兴国战略的重要方面,我们应重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均衡教育,一方面教育当局应加大教育政策的倾斜力度,继续支持农村小学教育。另一方面应调动社会力量,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教育,关注农村小学教育,使村级小学办学条件有明显提高。
(二)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
为了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快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县应不断加大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力度。针对农村学校布点多,规模小,教育资源闲置的问题,打破乡镇、村组界线,采取分散合并、直接撤并,建中心学校,完全小学、教学点等方式,对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农村小学进行调整撤并,以布局调整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推进危房改造。对学校布局进行调整,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校舍条件得到改善,办学质量得到提高,才能有效防止生源大量流失。
(三)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一方面,为了解决村小教师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知识面相对狭窄的问题,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村小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村小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发展村小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篇12
一、教育制定政策科学化
政策制定的科学化,主要涵盖以下三方面内容:前期资料准备的科学化、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科学化和后期政策实施的科学化反馈。
1.前期资料准备的科学化。在政策制定之前,首先需要大规模的资料收集。资料收集的关键在于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
2.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科学化。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同样需要满足科学化的要求。首先,在确定拟解决的教育问题的基础上,要悉心听取该领域的教育专家的观点,成立专门的教育咨询委员会并召开系列的咨询会议进行深入交流。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系统和新闻媒体等高新技术手段,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切实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从而提高群众对教育政策的满意度。再次,可以考虑选定个别地区进行教育试点,对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从而保证教育政策的充分落实,并以此来完善教育政策。
3.后期政策实施的科学化反馈。在教育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及时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教育政策及其补充机制进行相应的完善。
二、构建多元协商机制
构建多元协商机制,是我国教育治理的关键。教育领域的诸多冲突和矛盾,主要碓从诮逃效率和教育公平的博弈。例如,近年来的升学问题越来越热,由择校引发的矛盾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是教育优质资源稀缺和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最终体现为民众对教育公平的追求。
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里的一对突出矛盾。为追求教育效率,市场化是一项比较好的选择;为追求教育公平,政府提供教育时一种比较好的方式。那既追求教育效率又追求教育公平,该如何去平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呢?这就涉及到教育产品的准公共品性质。一般来讲,公共物品或服务由政府提供,以保证其公平,例如国防等;私人物品或服务由市场提供,以保证其效率。而教育作为一项准公共物品,需要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协调。市场和国家都是一种空间的表象和结构模式,彼此之间并不是对立或者一方取代另一方的关系,而是需要相互平衡。那如何平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涉及到了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方组织的参与。通过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商,缓解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之间的矛盾,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正是我国教育治理的关键。
在构建多元协商机制时,需要注重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力界限、促进多元主体的参与和政府做好掌舵者和划桨者的双重角色。
三、完善教育评估和问责制
教育治理的过程,不仅仅包括前期的治理工作,更需要对后期的成效进行检验,从而对 治理工作进行反馈和进一步的修正,形成良性的闭合循环。对于后期的检验和反馈工作,主 要涉及到两反面,分别是教育评估体系和问责制。
1.教育评估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集管办评于一身,难以保证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更不利于对教育成效进行反馈和调节。因此,我国教育治理必须形成一套独立的、完善的教育评估体系,对教育的质量和教育治理的水平进行监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指出,要“促进管办评分离”。这就需要一个新的组织来承担教育 评估的任务,而这个组织最好就是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方组织。教育评估体系的创
建和完善,可以借鉴国际上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教育评估组织及其使用的测评系统。这里比较 典型的是 2000 年开始的由经合组织进行的国际学生成绩评估项目,简称 PISA。仅有政策决策机制和协商机制是不完整的,教育评估体系的监测与反馈作用,成功地将整个流程连接成一个循环。拥有一套完善的教育评估体系,可以努力实现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最小偏差和失误,从而在操作层面保证了教育政策的科学化。
2.问责制
问责制主要是指行政问责制,即对行政主体进行责任追究,其中包括因为违法行为或不履行法律义务造成的不利法律后果以及不作为或不完全作为引起的不利后果。也就是说,只要工作职责没有完全履行就需要进行问责,而不是不利后果的程度一定要达到损害事实的发生。问责制首先需要明确各方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包括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学校中层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等多方人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也需要负责。其次,问责制的实施可以强化各方群体的相互监督。问责制不仅仅是上级对下级的问责,也包括同级之间、下级对上级的问责。此外,学生家长、社会人员等外部群体也可以对教育领域内部的人员进行问责,增加教育管理的透明度和外部人员的知情权,从而更好地实现多方参与和协调。
参考文献:
[1]彭兴蓬,彭桂蓉. 浅论我国教育治理的有效性[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2):91-92.
[2]王洪才. 教育失败、教育焦虑与教育治理[J]. 探索与争鸣, 2012, (02): 65-70.
篇13
一、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
自2000年以来,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产学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的高职院校主要依靠政府力量支撑,不仅给国家财政增加了经济压力,还使得不少有发展前景的院校因缺少资金而纷纷倒闭。除资金问题外,课程设置、就业、教育理念等不足给高职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一)结构性失业。
当今社会,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如下:一方面社会上缺乏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很多高职生却有业难就。这一问题的出现,引发我们对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教学模式单一,与当地、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脱节。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过于狭隘,形式较为单一,两者的沟通渠道不够通顺,并未形成真正的产学合作教育机制。此外,高职院校目前所培养的人才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不相符,没有地方特色。
第二,教学内容滞后,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现在的高职院校所设课程与本科的课程体系相差不大,是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三段式安排,但所安排的课程明显落后社会实际需求,企业界人士很少参与,致使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当地人才市场的要求。
第三,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教学目标。高职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现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往往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自身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不足。这种现状严重制约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很多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除了专业知识落后于社会实际外,更直接的原因是缺乏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产学合作不充分。
产学合作是指用人单位与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当今大学生多数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缺乏实践锻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及个人品质、综合素质等能力的培养仅依靠课堂理论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须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工厂,充分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教育改革的途径
针对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从学校自身办学质量、学生实践能力、师资力量三方面探究改革的主要途径,通过加强多元化办学、产学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种途径,全方位地提高教育质量,深化高职教育改革。
(一)加强多元化办学,提高办学质量。
为保证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减轻我国财政压力,进行多元化办学,改变政府一家办教育的局面,可引进社会资金。这样既可以扩大教学规模,又可以高效整合资源。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参与办学,不过只是赞助某个专业或某个项目,对于提高整所院校的综合能力,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应该强化办学多元化,通过企业独资或合作办学,立足企业自身需要,立足当地经济需要,订单式地培养学生。微观上看,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对于提高企业自身软实力、提高技术生产力很有帮助;宏观上看,一方面有助于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二)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已经成为所有高职院校的共识,而产学结合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只有通过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通过学习与用人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教学方案、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培育出能符合企业需求、社会需求的学生。从根本上打破普通高校以学科体系为特征的本科教学人才培养体制,从而发挥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建立明确的实践教学计划;其次,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管理;再次,注重学生每一阶段的总结,实现“理论—实践—理论”。
(三)“双师型”建设,增强师资力量。
一所院校的师资力量直接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教学实力,高职教师大多是从普教和成教中转化而来的,其原有的知识传授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理论知识结构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术,使其更了解市场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使本校教师有机会到基层接受实地训练,另一方面邀请著名企业家或一些经历丰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课,全面提高专业课的授课质量。
三、结语
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不仅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能解决高职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针对高职教育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高职教育改革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