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抒情朗诵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为了比赛的圆满进行,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先是小组内选出参赛的同学,然后老师和参加选手确定参赛诗歌,在准备的两周时间里,老师逐一辅导,并要求选手为自己的诗歌选配音乐,使朗诵更有感染力,便于听众更快地进入诗歌的意境。
伴随着阵阵热烈的掌声,参赛同学陆续登台朗诵,同学们沉浸在诗歌创造的美好世界中。选手孟玉欣同学带来食指的《相信未来》,听她掷地有声的朗诵,你会觉得人生不要计较什么,唯有相信未来,唯有热爱生命。再由鲁芳芳同学朗诵席慕容的抒情诗《一棵开花的树》,从她的朗诵中,我们体会出诗人面临爱情激动的心情,那种爱情的感觉是美丽而凄凉的,还有靳荣和张瀚之两位同学合诵了一首《我愿意是急流》,两人配合默契,反复吟诵,使同学们体会到了爱情生活也许会有重重的艰难险阻,但要有为爱情付出牺牲精神,这样的爱情是忠贞的,动人的。
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刘骐铭同学朗诵的一首《热爱生命》,之所以印象深刻,并不是他读的有多好,而是他那种勇气,由刚开始的紧张,结巴,到后来放开自我,越来越投入到诗歌的意境,朗诵伴随着抒情的轻音乐,让人置身于一种沉静唯美的意境中,不知不觉中,就接近了尾声。
本次诗歌朗诵比赛的评委由学生代表担任,分别是:孔嘉妤、潘蕊、万君君、张梦玲、王晓刚、柴梦六位同学。计分员是李春婷、刘银银。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最终获奖同学由语文老师为他们颁发奖品。
这次诗歌朗诵比赛举行的很成功,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大家在这次比赛中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展现了自己的风采,提高了能力,增强了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勇气和信心。
朗诵比赛的新闻稿(二)
我校第一届古诗文经典诵读比赛在师生声情并茂的表演声中拉下帷幕,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留给我们的回味却是深长而久远的。
首先,同学们用稚嫩的声调再一次诠释了古代经典诗文的美感,展现了我们学生追求美、展示美的情操,令人感动。经典古诗文诵读,你能发现什么是文章之美,什么叫意境之美,什么叫经典之美。本次活动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大家发现美、欣赏美、展示美、歌颂美。我们取得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其次,目前我校正在开展的“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就是要引导大家喜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古经典诗文读诵活动能让我们重温了历史,追溯了文化,和我们对中华民族产生自豪之情,对中华文化产生景仰之情,这也是一堂形式生动、内涵丰富的爱国主义课程,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形式。
同时,鼓励大家读诵古代经典诗文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大家长期读诵积累的习惯,用经典熏陶气质、培养品德。同学们正是读书最好的时期,记忆力最佳时期,一定要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大量阅读、大量背诵,记住了你才会获得,有了这份财富。践行了你才能拥有高尚品质。
所以,我校要将这项活动一届一届办下去,并且要越办越好。各位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要多费心思,精心选材、悉心指导,让凡是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都能满腹经纶,知书达理,懂得孝亲,胸怀感恩。这也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对同学们的期待。
最后,对本次活动辛勤的组织者:教务处,语文组,各年级组及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对积极组织参与的班级和获奖班级及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朗诵比赛的新闻稿(三)
我院于十月份举行的诗歌朗诵比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此次活动是为了更好响应容桂街道教育办事处组织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提高老师的教学技能。此次比赛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我园教师的风采,提高了教师的朗诵水平,丰富了教师的课余生活。
对于这次的诗歌朗诵比赛,总结如下:
一、比赛形式的多样化。这次比赛使参赛的教师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尽情展现自我的风采,特别是对于那些比较害羞的教师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二、比赛设备的齐全。比赛为每位参赛选手提供了背景音乐,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将朗诵内容和美妙的音乐结合起来,增加了朗诵的气氛,同时也感染了在场的评委。
篇2
在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在这次轻叩诗歌大门综合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综合系活动。
在老师的的带领下,在诗海拾贝中我们搜索了许多诗歌,我们通过阅读书籍、杂志、报刊、访问其他人等途径。了解到我们国家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都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伟大诗人。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有伟大的诗人。拜伦、海涅、普希金……他们的优秀诗篇,伟哥国人民传诵。
同时,我们还整理了诗歌,我们把诗歌分类。按诗人分有李白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等。有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等等按形式分有送别诗《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等等。还有怀古诗、山水田园是、边塞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我们还欣赏了许多诗歌。同学们纷纷把自己喜欢的诗歌朗诵了出来给大家欣赏有《天上的街市》、《春夜喜雨》、《古朗月行》……其中我最喜欢《古朗月行》内容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应为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去,耐人回味。从这些诗中我知道了诗歌的写作手法,古代诗只要是赋、比、兴。现代诗写作手法有好多,其中有比喻、夸张、拟人、重复、排比……为此我也写了一首《雨》其中有一节是这样的:跟着一阵阵山风,伴着一层层云雾。我悄悄的来了,来到大地的每一处。怎么样不错吧!我用的是拟人手法,把雨当做人来写。这一期我们班上掀起了一股诗歌的潮流。我们班还制作了诗歌总集,许多同学都投了稿,我也不例外,至今不到一个星期就有20多片稿,相信不久后一本厚厚的诗歌总集将出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篇3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学习中,要学生愿学、乐学,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时,通过图形、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教学古诗《枫桥夜泊》时,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那个凄清寂寞的夜晚,作者站立船头,看残月、渔火,听乌啼钟声打破寂静。使学生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富有立体感的声音和视频,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使这种兴趣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美境中吟诵古诗。
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在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在大屏幕上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们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和充满激情的朗诵。我悄悄地点击课件,教室中再次响起舒缓的古曲。学生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用情地朗诵起来。朗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篇4
以往我们讨论艺术语言创造中的高低起伏变化,都是从节目类型或传播语境的角度,以及吐字清楚、字正腔圆的角度去谈开来,在传媒行业有声语言工作者(播音员、主持人、记者)及其工作(配音、解说、话外音、同期声)音高变化中,应该是语音与语音之间和谐有机地联结,使传播语言上升为传播美学语言,使其从语言、表义、语句结构、声音韵律等进行美学的提高和升华。在艺术语言活动实践中,创作者常常遇到一些困惑。如在广播电视有声语言表达和文艺作品演播中当朗诵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多重并列的时候,单纯从情感变化的角度理解音高的变化,往往会使朗诵创作者出现无所适从的表现。例如,在表现舒婷的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时候,在开始部分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呵/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呵/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呵/
如果按情感线索分析,那里该是高,那里该是低?这些并列的语句,只表达了一种情感――苦闷。这之间存在情感的高低吗?应该说情感的区别是不大的。如果用情感变化作为控制音高的依据,是否只用一种语调朗诵这部分内容?艺术实践告诉我们,只用一种语调呈现这部分内容,会使创作步入平庸。
那么,在对诗的这部分进行艺术处理时,应该如何把握呢?
首先,应该在充分理解诗的内涵,诗中所要表现的意境的基础上进行音乐联想,定出创作艺术语言的基调,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高低起伏的艺术设计。诗的这一段落写了祖国的贫穷、落后、痛苦以及对祖国的希望和憧憬。朗诵开始,应该以浑厚的低声进入第一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进入第二句,“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时,声音略高于第一句;第三、第四句“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声音在出口时,音高又略高于第二句,然后将下面两句的声音逐渐由低声区转入中高声区。进入到第五句“祖国呵”时,声音又回到第二句的音高上,然后再使后面的诗句的朗诵,再一句略高于一句地向上行至“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接下来的“祖国呵”又再回到第三句的声音高度,为下边的诗句出口做好声音铺垫。这样的设计和处理,在理性上就避免了平淡,在感性上也符合作者期望出现的情感起伏和层层递进的趋势。同时,也应合了朗诵艺术的“逢高必低,逢低必高”的创作规律。
二、语句的速度节奏
就音乐创作原理,单单设计了声音的高低起伏感,是构不成音乐的。我们还以舒婷的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开头为例,虽然,前面已经将这个开头做了音高上处理,但那也只是解决了声音的高低起伏感,并没有真正地解决朗诵的乐感。遵循音乐创作的法则,我们还需在节奏上加以处理,对朗诵的快慢断连进行调整。从文字分析来看,这首诗的开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沉重心情。在朗诵中,只有用沉稳的节奏、缓慢的语速和较强的力度,才能对应诗人创造的语境。接下来“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语速较第一句略快、力度也较第一句略强,朗诵到“……隧洞里”时,作一个小的停顿。之后,“蜗行摸索”的语速回到第一句的语速上,甚至更慢。但在力度上却有所加强。“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接着又是一个小的停顿,语速突然转为渐快,到“……驳船”突停。之后语速和力度又恢复到第一句的状态上,在“把纤绳”之后,稍作停顿,再将“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几个字,语速呈渐慢、力度呈渐强的趋势朗诵出来。而下面的“祖国呵/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呵/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语速呈渐快,力度呈渐弱的趋势,而且几乎没有停顿,一气呵成地朗诵完这几句。这样一来,从开头到这里,在速度节奏上,就形成了较强烈的反差,语言的乐感开始初见形态。这里面,慢与快,快与慢的关系有着比较鲜明的对比,而且对比形态没有重复,从而突破了平庸状态。
三、音量的强弱
广播电视语言有了音高的变化和速度节奏的变化,虽然已经形成了乐感,但并不完美,进一步强化美感,还需制造声音音量强弱的对比。我们仍以这首诗的前部分为例:声音由弱起到渐强开始诵出“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然后将音量减弱一些诵出“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接下来的几句,音量变化稍有复杂,“祖国呵/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呵”几句呈渐强状态,然后突转减弱状态,来完成下边几句,“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呵/”。这样就形成了:“弱――渐强――渐强――渐弱――渐弱……”的音量变化形态。这样一种形态是对音高和速度节奏的补充和完善,使艺术语言真正具有音乐的素质。
当然,所谓高低、快慢、强弱,都是相对而言,它们彼此之间是有机的统一体,互相补益,又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利用音高、节奏速度和音量的变化的特殊作用影响朗诵艺术处理,还可以帮助演员建立或找到正确的内心情感,鲜明地刻画人的精神生活。但是,也不可简单地依赖它们,它们毕竟不能代替表演者应有的全部心里活动。所以运用这些技术手段时,千万不能忽视对诗作所反映的精神生活的深刻感受和体验,本末倒置或片面强调一方都是有害的,只有把情感和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帮助表演者创造出鲜明动人的艺术语言的乐感。
四、语流重音
艺术语言的重音运用,也能体现乐感。重音不单担负着语言文字达意的重任,它还同时通过重拍的控制,调节着乐感的走向。这也和音乐创造规则同理,音乐中重拍的分布形态,决定着乐曲的节奏型;艺术语言的重音分布形态,也决定着语言的节奏变化。例如,“我不会写诗”这样一个短句,我们依次变化一下重音的位置,看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如上例所述,变化了的重音,首先带来的是整句话音高的变化,随着音高的变化,语言节奏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文字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乐感就蕴含在这变化之中。重音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关于如何寻找重音,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但从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要想找到确切的重音,关键是在于分析说话时的心理动机和此时真正想要说的话的内涵(内在语)。只要找到话语中真正想要说的话,确定重音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篇5
但是,我们作为听课学习的音乐教师,每听完一节课以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累;操作这样的音乐课,上课太累,教师累,学生累。如果照这样的模式每周这样上,天天这样上,每堂课都这样上,估计教师和学生都要崩溃了,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教师的嘴一直就是没有停过,一直在说,一直在引导,学生呢就一直在听,听过就跟着学,跟着做,跟着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练习之中。甚至有的教师在开课前一天就开始准备了,为了在课堂上达到精彩不断,先到学生中间去辅导做铺垫,或者先让本学校音乐教师帮忙,先把歌曲给教会,避免课堂上出现尴尬的局面。总之,上课的教师要想尽各种办法,最大限度的去表现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其实,我们一直在“大力倡导有效教学,减轻过重课业负担”,语文、数学等学科都在改变,而我们音乐课,却在暗暗在课堂上给学生增加负担,上课时学生都是兴致勃勃地走进音乐教室,下课时却是满身的疲惫。如何进行真正的有效音乐课堂教学,真正开展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堂教学,我想应从两个方面去思考。
一、一堂课不要把“音乐课程性质与价值”都表现出来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关于“音乐课程性质与价值”的表现中第一条价值:审美体验价值。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次培训学习,先听了一堂“新歌学唱课”,教学时间是一课时,短短 40分钟,很多音乐教师就想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一系列活动来实现音乐的“审美价值”。于是,就准备了大量的教学内容,来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先是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的是江南竹林的画面,播放的音乐是与歌曲有关的音乐,作为学习新歌的铺垫,但是在听音乐的同时,还要学生思考三到四个小问题,如问:“小朋友知道老师朗诵的内容是表现什么主题的?朗诵的歌词中表现的是哪个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你知道吗?”伴随着背景音乐,教师开始朗诵新歌歌词,朗诵结束,就开始提问问题,学生一一回答。然后,接着范唱,范唱开始前又提出二到三个小问题,如问:“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绪?歌曲中的难点是什么?”范唱结束后,接着要学唱谱子,多媒体课件又展示歌曲谱表,教师先试唱一遍,就请学生起来唱(事先辅导过的学生),然后变化多媒体上谱子内容,显示出难点句子,把学生分成小组来竞赛演唱难点的句子,如果出现节奏错误,难点还解决不了,教师就采用练习节奏,重点解决这几句,反复练习,此时此刻,学生已经有点疲惫,接下来学生还要学唱全曲旋律。然后,学生齐读歌词,分段学习歌词,跟着教师的钢琴伴奏,一句一句学唱,接下来再分组演唱,搞小组竞赛演唱,教师领唱,学生齐唱……这时发现学生的声音越来越没劲,很多学生已经出现心不在焉了,而此时只是进行了“聆听音乐、表现音乐”;接下来还要进行“音乐创造”的拓展环节。于是,在歌曲演唱不成熟的情况下,教师开始要求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节奏,去做击拍游戏,做律动,创编简单舞蹈……都说音乐课是轻松愉快的,是美的享受,但是这样上一节课,老师累,学生累。没有不爱音乐的学生,但却有一些不愿进音乐课堂或进了音乐课堂却心不在焉的学生。显然,音乐课并不受到他们的欢迎和喜欢,相反的是受到了排斥和厌倦,这不能不说是音乐课堂的悲哀。
二、一堂音乐课不要把“音乐课程目标”的要求都表现出来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关于音乐课程的总目标,是这样说的: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篇6
月光,清幽柔和的流泻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像面镜子 ,照着故乡的亲人,也安抚着游子们那颗受伤,漂泊的心。圆圆的明月,深深地牵扯出多少对亲人故土思念的情丝,翻滚着多少不解的愁绪,诉说着多少爱恋的苦涩。如水的月光洒在我的脸上,朦胧的泪眼中我依稀看见了村边那条长长的小路上,有亲人翘首期盼的身影。懵懵中看到路的尽头,果然是母亲含泪踽踽的向我走来,我的泪滑过腮边,品尝着丝丝的甘甜。惬意而飘逸的月光流进我的心房,对故乡,对亲人点点滴滴的情感,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化作思念的泪水,心在明月下泪水成行。
中秋之夜,举杯团圆。花虽然已凋谢 ,但是相思却没有割舍。思乡的人儿依旧是梦绕魂牵,关爱绵绵;思乡的人儿依旧是把酒问孤月,今夕是何年?思乡的人儿依旧是几许温情绕杯盏,满腹话语无处诉。月光在月夜里四处飘散,挥洒着我浓烈的情感,传递着那思乡的愁绪,复杂的心情遮盖不了我此时的眼睛,泪水再次潮湿在月下,颗颗晶莹的泪珠儿,伴随着那落寞走过的痕迹。
''我歌夜徘徊,我舞影零乱''。夜阑,心碎伴着瑟瑟秋风,吹开了一朽的绵绵思绪。寂静的夜里,灯光下摇曳着我孤独的身影,稀薄的空气中透着点点淡淡忧郁。我紧闭双眸,任记忆中的伤感伴着夜色的清寂,轮回在这微弱的灯光里。任盈盈的泪滴和着心底的落寞,无声的哭泣 。心随飘摇的风,浮动着忧伤的残梦,酸楚和伤感便在这中秋之夜毫无节制的蔓延开来。
夜深,月已稀,我孤独的守着残月。丝丝冷风,凄寒切切。桂花的馨香拥着夜色,氤氲的空气里流动着秋的味道,缕缕幽香溢满空旷的夜色,润泽了与亲人相遇时刻的浪漫,牵引遥远的思念:''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死落谁家''。
然而,月光总有阴晴圆缺,人亦有悲欢离合。月圆了又缺,天阴了又晴。年复一年,不老的依旧是那明月,可是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在时光辗转的轮回里,又隐藏了多少落寞和忧伤,又有多少无法排遣的孤独和寂寞,却也照出了红尘里那悲怆的沧桑岁月。因此,人们愿意对月倾诉内心的愁绪,对月寄予远方亲人满载的愁思。侧头仰望圆圆的明月,惆怅,离情,期盼,往往会使人的情感跌幅潮起,残缺的月儿更加缝补了对亲人的思念。呆呆的伫立在月下,用心静品着时光里那些错过的往事和擦肩的缘,看着残缺的月影,想到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悲欢,岁月在手中反复摩挲,见证着生活的美好和艰辛。如同月亮一样,时时都有变化,每天都在更新着。而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也同样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今天的收获并不意味着明天的成功,今天的悲哀并不意味着明天的痛苦,今天的快乐并不意味着明天的幸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成长中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悲伤······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不再沉重,苍凉的心渐渐地甜润起来。
夜静默了 ,风悠悠,我的心也悠悠。远方,一缕清风微抚,抚响了尘封的琴弦,空灵静美的音乐划破寂静的夜,心中的烦闷慢慢从心痕扩散开来,心灵变的坦然,安逸起来,所有的忧伤消融在这月光如水的夜晚。今夜,我满怀思念遥寄一弯明月,丝丝眷恋托付给点点繁星,缕缕情思嘱咐朵朵云彩,带去我的祝福,祝愿远方的亲人每年团圆在家中,中秋快乐!
中秋散文篇【2】从书中抬起头来,透过朝东而开的窗户,只见窗外一片淡淡的白色,一轮皎洁的圆月已经升起在夜空中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忽然想起今夜正是中秋,离家又是一年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缓缓从心底涌起,直上眉头。一个人的生活,每天忙于工作,不但把日子给过忘了,就连这朗朗的月光,也已久违多时。因屋里亮着灯,所以月光不能朗照进来,只能从窗户中看到她飘渺的丰姿。于是推开门出去,去享受这无边的中秋月华。门外是一块平地,再出去便是气象局的观测站,观测站四周的地里种了几畦碧绿的蔬菜。这是一个地处县城西南的山巅。走到山边,阵阵山风从脚下的城里吹来,直凉进心底,心中的苦闷与忧愁,都被吹散了许多。小小的晴隆山城,像是半个环儿,拥着气象局所在的飞凤山,站在山边,便可鸟瞰全城了。月光像蛋清一样柔嫩,像山泉一样清幽,从空中轻轻地笼罩下来,给大地披上了一20xx年中秋节散文抒情朗诵稿件薄薄的轻纱,神秘而又和谐。脚下的山城显得更加秀气了。放眼望去,白天密密匝匝的房屋楼阁,这时全都处在朦胧这了,只见无数闪烁的灯光;而当它摇曳着到达你眼帘的时候,已带上了一层淡淡的晕圈,显得柔和而恬静。在那盏盏的灯光下,此时一定是温馨而又甜蜜的,那欢聚在一起的家人,正共享着节日的喜庆。远处是一带远山,月光伸展上去,云与天起,把你的视线引向高处,引向茫茫的天际。我的心化作了一只轻快的小鸟,在月光下的夜空中月飞越远……儿时在家,这是正是全家最欢乐的时刻:吃过晚饭,一家人欢坐在院子里,一边看着圆圆的月亮从天边升起,一边吃着月饼、花生、瓜子,一边听父母说一些关于丰收的话题;或是与村里的小伙伴们在村子前后的田野间玩乐,在明亮的月光下跳皮筋,打夜仗,钻20xx年中秋节散文抒情朗诵稿草垛,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可是这样的欢乐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好男儿志在四方”,我随着时间的列车浪迹天涯,一起玩乐的伙伴也为了生活四散而去,各有各的一片天地。这一份童年的温馨和喜悦,只有深藏心底,孤独是时候翻翻,也足以慰情聊胜无了。不时从远方驶来一辆辆远行的汽车,强烈的车灯划破夜空,划破了月光的宁静也和谐,随之又消失在月光的宁静中。它那沙哑的嘶鸣,经过月光的洗涤,袅娜着到达你耳里的时候,已不再是原来那单调机械的哀鸣,而成了喃喃的细语,混合著月光的温柔和夜的蜜语了。愿想在这苍茫的月下,自己就是这世间最孤独的人了,这时才知道,还有很多的人和自己一样,在这“月圆人更圆”的中秋之夜漂泊异乡,独自咀嚼着心中的苦闷和孤寂。我想那远行汽车中的旅人,这时也和我一样,在想念着家乡的亲人。一阵山风吹来,好象吹动了月光的轻纱,脚下的山城也好似随着月光轻荡起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吟唱千古的名作,虽说写的是九九重阳,但这时想来却倍觉亲切。在这中秋之夜的飞凤山山巅,一个人看尽万家灯火,山风为朋,孓影做伴,心中的孤寂向谁述说,有谁知晓,又有谁能理解呢?今夜的此时此刻,家中年迈的父母能否知道,在这万里之遥的20xx年中秋节散文抒情朗诵稿山城之巅,我正在想念着他们呢?
中秋散文篇【3】心如梦般的漂泊,情如过眼的云烟,当炎热还未曾完全退去的时候,金桂却已飘香,
明月悄悄丰腴。独在异乡的星空下,久远的深情如潮而至,点点,都是故乡的回忆,滴滴,都是思念亲人的泪水。
路远,双脚踏不上归乡的路途,一颗心却早已飞到父母双亲的身旁。爹呵,您那蹒跚的脚步,踩踏在儿的思念里步步成痛!娘呵,您那满头的白发,丝丝牵扯着儿每一个不能入眠的夜晚!多年的漂泊,儿与双亲月圆人不圆,总是隔着千重云,万座山,总是在这个中秋的日子,儿在明月下泪水成行。
堆积的思念在冰冷的城市一角寂寥的游离,丝丝缕缕放飞在落日的黄昏,那温暖的夕阳,是母亲柔和的脸庞。晚空中一轮中秋的佳月遥挂,夜风轻拂,像是一曲思念的音符,弹奏着牵挂,慰藉飘零在异乡的魂梦。朦胧的记起儿时的情景,那些个再也寻找不回的快乐中秋,没有精美的月饼,没有丰盛的晚宴,没有如此多愁的感悟,然而,却有乐趣却有幸福却有满足的笑容挂在母亲甜蜜的脸上。那些温馨的场景仿佛还在昨日,岁月却将当年那个青涩的孩童推上了中年的不惑舞台,将那曾经年富力强的父亲折弯了腰,将那满头青丝的娘亲染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回头再望来时路,故乡的记忆依然如此清晰,即便许多地方已改变了太多,但还能记得当初的景物,一座石桥,一条小河,一棵挂满了金黄色果子的银杏树,一轮干净明亮的中秋月。当时的天真烂漫,与兄弟姐妹围坐在中秋月下,听父亲打着蒲扇,喝着粗茶,吸着旱烟讲过关于月亮里住着寂寞嫦娥的故事,当时母亲在月下一脸幸福的样子,不时将针在发间擦抹缝补着衣裳,闭上眼睛,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而今,一切不复重来。天真烂漫的我离开家乡,拖着疲惫的身子漂泊在别人的城市,走过春夏走过秋冬,异地谋生的艰辛早已腐蚀了游子的身心,月光拉长了孤独,彷徨的的背影。情路几多坎坷,与那些曾经认为可以相伴一生的女子,或错过失之交背或无缘曲终人散或缘尽劳燕分飞,只剩下一颗千疮百孔的心不知如何缝补。思念却还在月下集结,可那些花儿早已枯萎,那些人茫茫不知消失于何处。一直甚小卑微的关闭着情感大门,不敢轻易地去碰撞,深怕自己再度落入红尘劫数,昏沉间不知春花秋月几许,待到中秋月儿再度圆时,才意识到自己形单影只,微风带着一丝寒意走过我身,像是一曲寂寞的悲歌。
已过古稀之年的父亲身子一度再度弯坨,他已不再给他的孙子讲月中嫦娥,更多的是感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深的领悟古人不知今时月,今时明月照古人。或许父亲已知天命,早早为自己为母亲做好了棺木,余下的时间,静静地安享。
母亲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她的丈夫与孩子,每天都与锅盆碗筷打交道,五十年来未曾改变过。母亲再也不需缝补衣裳了,她的眼睛已渐渐模糊,每天守着小店,总是有意无意要走到门外眺望路口,看看她远在他乡的儿子是否已归来,是否带着她的儿媳出现在她模糊的视线。
篇7
指导教师
李智轩
演讲与朗诵
社团活动计划
周次
计划授课内容
2
一口气数枣训练
3
绕口令训练,炮兵和步兵1
4
绕口令训练
哥挎瓜筐过宽沟(g、k)2
5
国庆放假
6
绕口令训练3
7
演讲的形体训练
8
自我介绍
9
学写演讲稿
10
交流演讲稿
11
举行演讲比赛(一)
12
举行演讲比赛(二)
13
演讲稿配乐
14
朗诵的技巧
15
《海燕》朗诵指导
16
《春》的朗读指导
17
朗诵比赛
18
期末考核
演讲与朗诵
社团成员
班级
姓名
班级
姓名
班级
姓名
六(2)
吕欣欣
六(2)
秦欣裕
六(2)
李俊辰
六(2)
钟欣茹
六(2)
王晨
六(2)
韩重怡
六(2)
王俊彦
六(2)
秦昶
六(2)
王文龙
六(2)
王梦欣
六(2)
陈俊杉
六(2)
徐梦菲
六(2)
秦珑轩
六(2)
秦紫馨
六(2)
秦浩杰
六(2)
李晨瑶
六(2)
王梦雪
六(2)
王翔
六(2)
杨婷婷
六(2)
李欣瑞
六(2)
邵志勇
六(2)
范世康
六(2)
唐天赐
六(2)
李文硕
六(2)
王一丹
六(2)
秦馨彤
六(2)
王玉婷
六(2)
卢怡诺
六(2)
董程
六(2)
秦明杰
六(2)
段佳乐
六(2)
王姝雅
六(2)
秦静茹
六(2)
秦桐
六(2)
苏晨浩
六(2)
韦丹丹
六(2)
李新宁
六(2)
秦术博
六(2)
王从丹
六(2)
王淑田
六(2)
朱木子
六(2)
王怡诺
六(2)
徐双江
六(2)
李宇彤
六(2)
李思彤
六(2)
杨辰
第2周活动记录
9月9日
活动目的:
⒈通过练习“绕口令”,培养学生训练语言的兴趣。
⒉训练学生吐字清晰、发言准确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
一口气数枣训练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话是表达思想情感,是让人听的。说话最基本的要求是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这样别人才能听得明白,否则就会闹笑话。(讲一个因语言问题而产生笑话的故事)
2、为了提高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这节课我们来进行一口气数枣训练,并进行比赛。
二、训练与活动
1、自由练习。
2、每班派代表进行比赛。
三、总结
说好“绕口令”是件不容易的事,要说“绕口令”关键在口形、牙齿的舌头密切而正确的协调配合,做到吐字清晰,发音连惯、准确。常常练读“绕口令”。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活动小结:
学生对于这个数枣的绕口令练习兴趣比较浓,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
3
周活动记录
9月16
日
活动目的:
练习绕口令主要是为了学生训练口齿灵活、语音准确、吐字流畅、颗粒饱满、圆润集中、字正腔圆、助于表达。
活动内容:
绕口令训练,炮兵和步兵1
活动过程:
一、绕口令练习,炮兵和步兵(b、p、m)
炮兵攻打八面坡,炮兵排排炮弹齐发射。步兵逼近八面坡,歼敌八千八百八十多。
二、绕口令练习的方式
1有节奏
2发音清晰
3先慢后快
三、各班赛读
1出示比赛要求。
2评出最佳班级
四、个人赛读
评出最佳学员
活动小结:
通过绕口令的练习纠正学生的的发声缺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使学生的口齿灵活、语音准确、吐字流畅、慢慢达到字正腔圆。
第
4
周活动记录
9
月
23
日
活动目的:
一定要按照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注意纠正自己的发声缺点、弱点、毛病。
活动内容:
绕口令训练
哥挎瓜筐过宽沟(g、k)2
活动过程:
一、绕口令练习,哥挎瓜筐过宽沟(g、k)
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二、讲解绕口令的发声方法
1、开口前要注意放松喉部、气息下沉。
2、“运行”当中要补气自如,轻松流畅,字音速度由慢渐快,要做到慢而不断,快而不乱。
3、注意做到内容清楚、感情充沛。
三、个人赛读
根据要求评选出最优秀的学员。
活动小结:
经过几次的绕口令训练,学生渐渐明白了绕口令训练的方法和作用,对绕口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6
周活动记录
9月30日
活动目的:
⒈通过练习“绕口令”,培养学生训练语言的兴趣。
⒉训练学生吐字清晰、发言准确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
绕口令训练3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观看精彩的绕口令视频。
二、训练与活动
1、出示绕口令:喇嘛和哑巴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tǎ)
目。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南边提拉着鳎目的喇嘛要拿鳎目换北边别喇叭哑巴的喇叭。哑巴不愿意拿喇叭换喇嘛的鳎目,喇嘛非要换别喇叭哑巴的喇叭。喇嘛抡起鳎目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哑巴摘下喇叭打了提拉着鳎目的喇嘛一喇叭。也不知是提拉着鳎目的喇嘛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还是别喇叭哑巴打了提拉着鳎目的喇嘛一喇叭。喇嘛炖鳎目,哑巴嘀嘀哒哒吹喇叭。
2、自由练习。
3、每班派代表进行比赛。
三、小结
活动小结:
学生对于这个数枣的绕口令练习兴趣比较浓,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7周活动记录
10月14日
活动目的:
1、演讲时语言要准确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举止要落落大方,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2、演讲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评价能力。
活动内容:
演讲的形体训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忆童年美好时光。板书课题。
二、对演讲的形体语言进行讲解、指导、示范。
三、学生演讲。
1、小组内试讲,选出优秀者参加演讲。
2、优秀者演讲比赛。
四、师生评价。
1、学生评出优点、缺点,并提出建议。
2、教师总结。
活动小结:
通过这次演讲,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也提高学生的评价鉴赏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们的友情。
第8周活动记录
10月21日
活动目的:
1、用几句连贯的话,把自己的有关情况告诉别人。
2、上台介绍举止大方,语音适中,话要清楚完整、通顺,不重复、不结巴。
活动内容:
自我介绍
活动过程:
一、示范导入
同学们刚才听了老师的介绍对老师有所了解,这就是自我介绍。二、
交流体会
1、同学们学会了自我介绍,就让我们彼此了解吧!
2、同桌互相介绍自己。
3、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小组互评)
4、学习汇报:你了解了几位同学?先让其中以为介绍给大家。
三、情境联系
1、教师语言创境:开学不久,同学们都很想了解你,请你来向大家介绍自己。
2、上台的同学先问候大家,做到有礼貌。介绍自己是要声音响亮,内容清楚,表情自然。
3、同学们上台介绍后,师生进行评价。
4、小结。
活动小结:
活动中,大部分同学能主动地上台进行自我介绍,个别同学还需好好锻炼锻炼,无论从胆量上,还是从演讲技巧上都需要努力!
第
9
周活动记录
10月
28日
活动目的:
精彩的演讲稿是成功的一半。
活动内容:
学写演讲稿
活动过程:
一、一口气数枣
二、绕口令训练
三、演讲稿的结构
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其结构原则与一般文章的结构原则大致一样。
(一)开头要抓住听众,引人入胜
l.开门见山
2.介绍情况,说明根由
3.从日常生活或切身体会入题
4.用提问激发听众的思考
(二)主体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三)结尾要简洁有力,余音绕梁。
活动小结:
明确演讲稿要领,会写简单的演讲稿。
第
10
周活动记录
11月4日
活动目的:交流、修改演讲稿可以让演讲稿更加的完善,为演讲加分。
活动内容:
交流演讲稿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一口气数枣
2绕口令
二、演讲稿交流
1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演讲稿的交换互看。
2评一评小组成员内的演讲稿,并提出合理建议。
3推选出组内最佳演讲稿。
4各小组推荐出的演讲稿在班内展示。
三、师讲解修改演讲稿的方法
1、反复修改。演讲稿修改的方法与一般文章修改方法大致相同,都需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对于比较重要的演讲稿不妨多看,多改它几遍,力求相对的完美无瑕.
2、边讲边改。边讲边改就是一边讲,一边改;一边改,一边讲,手,口,耳并用.用嘴讲,可以使句子简洁,顺口,有韵味,符合口语特点;用手写,可以去掉口语中罗嗦,重复等毛病,使之精炼,准确,达到文学化的要求;用耳听,可以发现那些纸面上虽然顺畅但听起来费解,或者容易产生歧义的字,句,可以发觉那些意义相近而平,仄却不相宜的用语。对这些部分的修改,有助于达到入耳,动听的目的。
修改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没有绝对满意的时候.如果有条件,就应争取一直修改到演讲之前,有机会就一边讲,一边改,使之更加成熟。反复多次之后,嘴里讲的,手中写的,耳朵听的就会完全统一了。这样上台的时候,就会胸有成竹,临场不慌,即使有临场发挥的成分也能得心应口,不会使结构紊乱。边讲边改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免去念稿,背诵之苦,因为你讲的是你写的,写的也是你讲的,讲熟了也就成为你胸中的东西了。只有这样,你才能神情自若,从容不迫地发挥态势语的效能和作用,同听众进行情感交流,保持演讲的顺畅,提高演讲效果.
活动小结:
演讲稿的顺畅要,肯定能提高了演讲效果。
第
11
周活动记录
11月11日
活动目的:
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胆量。
活动内容:
举行演讲比赛(一)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一口气数枣
2绕口令
二、各班选出一名评委,加上指导老师,共8名评委。
三、各班推选一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
四、7名选手抽签决定演讲次序。
五、抽签前三名同学进行比赛。
六、当场亮分。
活动小结
让学生感受了比赛的氛围,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第
12
周活动记录
11月18日
活动目的:
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胆量。
活动内容:
举行演讲比赛(二)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一口气数枣
2绕口令
二、继续比赛
4-7号选手进行比赛。
三、宣布比赛结果,评选出“最佳口才奖”“最佳风采奖”“最佳表演奖”等等
四、师小结本次演讲比赛。
活动小结:
让学生感受了比赛的氛围,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有了获奖的喜悦。
第
13
周活动记录
11月25日
活动目的:配乐演讲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演讲稿的音乐。
活动内容:演讲稿配乐
活动过程:
一、师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音乐
1、根据演讲的节奏来选择,最好是可以歌曲的时候,演讲感情也到了。
2、可以选择一些轻音乐,比较保险,当然抒情的也好,不建议快歌。
演示几个演讲稿的配乐
让学生听演讲稿的配乐,说说好在哪里,有什么不足。
让学生为自己的演讲稿配乐。
活动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如何给演讲稿配乐,知道了好的配乐可以让演讲更加精彩。
第
14
周活动记录
12月2日
活动目的: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
活动内容:朗诵的技巧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朗诵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二、朗诵前的准备
(一)选择朗诵材料
(二)把握作品的内容
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深入的理解
2.深刻。细致的感受
3.丰富、逼真的想象
(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
三、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一)停顿
1.生理停顿
2.语法停顿
3.强调停顿
性。
(二)重音
1.语法重音
2.强调重音
(三)语速
(四)句调
四、朗诵不同于朗读,也不同于演戏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了解了朗诵的基本方法。
第
15
周活动记录
12月9日
活动目的:让学生把握朗诵的基调,学会有感情的朗诵。
活动内容:
《海燕》朗诵指导
活动过程:
一、听《海燕》的朗诵稿
二、指导朗诵海燕
1、开头先简洁地写出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开头一句中速进入,音色灰暗,通过“苍茫”体现”。“黑色的闪电”比喻海燕矫健高傲、锐不可当的雄姿,应处理为重音,勾勒出海燕的形象。“箭一般的”写海燕的行动之快,应读重,读快。
2、“暴风雨的渴望”,是海燕的伟大抱负,应重读。“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排比句式渲染了海燕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气概,这里并列的成分应重读。接下来,写了海鸥、海鸥、企鹅的形象,用鄙夷的语气。
写海鸥的有气无力、惊恐难耐,破折号后的内容读出一种哀婉无告、低沉颓败的情绪。企鹅的形象通过重读“畏缩”“躲藏”,表现出来。接下来又写到海燕的形象,在我们头脑中更加清晰了。“勇敢地,自由自在地”重读。“飞翔”拉长,重读。这里,一方面要营造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突出海燕的勇敢。因此,写乌云的句子速度放慢,气提声凝,突出压抑的气氛,而写波浪的句子速度加快,,重读“冲向”“恶狠狠”“摔成”突出欢快的气氛。这段内容的重复,是对海燕形象的又一次深化,两个破折号中间的内容应重读。而最后面的一句,“欢乐而高叫”要更加读得大气,突出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写海燕理想信念的坚定,重读“深信”,破折号后语气进一步坚定,“是的”语气肯定,“遮不住的”要读高、读强,语气高亢。“风”“雷”后区分性停顿,交代环境的变化。
3、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主题,破者号起总结全文的作用。这句是作者的伟大号召,一定要读得高亢有力。但是,这句的起句一定要低,防止太高后面反而升不上去。全句的最高点应落在“烈些”两个字上,“吧”落下来,语调稍扬。
三、试读《海燕》。
活动小结:感情充沛,但是节奏还需要加强训练,强弱语气要分清。
第
16
周活动记录
12月16日
活动目的: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春》的第1、2、3自然段,朗诵不仅要字正腔圆,而且要有充沛的感情。
活动内容:
《春》的朗读指导
活动过程:
一、绕口令的训练
二、指导文章《春》的朗诵1、2、3自然段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三、集体读,体会感情
这几段是对盼春的描写。此时春天尚未来临,人们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盼望着,盼望着”这一反复手法的运用,将渴望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这两个小短句的层次性,中间不停顿,就情感而言,应一次比一次强烈,语调上扬。
四、班级成员赛读
篇8
好了,参观过了,热闹过了,也体验过了,接下来该我来奋斗了。歌词不长,才短短的八句:
“岁月像美酒,越陈越香透;
人生大舞台,你我都风流。
心中有太阳,春天不会走;
快乐每一天,百岁不用愁。”
歌词简练但意味深长。其实歌词很短,并不等于就容易作曲,正像一块好的玉石必须经过无数次的雕刻一样,需要精细提炼,加工。写歌也一样,往往是越短越难写。但因为我还蛮喜欢这首歌词,所以,看到歌词之后很快就进入思考。最初我的想法是,人老了,尽管你仍然热情满怀,思想活跃,但总归是老了,总不会像年轻人那样朝气蓬勃,免不了有点暮气,甚至是伤感,所以我的第一稿写的曲调是抒情的慢板。自认为曲调相当优美,于是找到瑞芳大姐自信地唱给她听,本以为她会夸我几句,谁知她不仅不夸奖,反而劈头劈脑说:“不行,不行,太抒情了,我们要求的根本不是这个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她告诉我,她们要的是活跃的,生气勃勃的,比较明快的。看来我的理解是完全拧了,我答应重写。经过多日的思考,一首明朗、活跃、流畅的歌曲出来了,我再找到瑞芳大姐,果然,她听了之后表示非常满意,于是我教给养老院的老人们唱,可惜人太少,还有几个五音不全,这样的水平怎么能上台表演呢?看来要想仅仅依靠他们来演唱是困难了!
篇9
演唱舒伯特歌曲时,必须对舒伯特歌曲的结构进行考虑。舒伯特在创业歌曲时主要通过歌词里面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绪变化来展现他的思想;从而决定采用何种曲式等。舒伯特在创作作品时,所用的歌曲的曲式主要有三种结构形式:
(一)分节歌的形式
即把他所创作的歌曲里的几段歌词,同时用同一种曲调风格反复的通过演唱来论释。例如:在演唱他的作品《野玫瑰》这首歌曲,他就大量的在曲中运用音色的变化、通过作品中鲁莽的男孩和娇小玫瑰的对话、形成的音色上的不同变化,
(二)发展中分节歌形式
他的作品在其创作上,大多数和多节歌形式的相同,但不同之处是、在整首歌曲的中间部分一段中或是几段中不同程度上发生的一定的变化,或者是:在结尾部分有增加或删除。他创作时,通常在发展了的或是变化了的部分中、把旋律作调性来加以变化。例如《鳟鱼》,舒伯特就在旋律和曲调上加上了不同的变化。
(三)三段体的形式
三段体形式主要表现的是他作品中的开头部分和结尾段落在旋律上的相同之处(在大部分是相同的,达成大同小异的效果)。主要是在中间的部分段落歌上的变化作一定对比。例如他的《菩提树》是套曲,感情较为明朗,从前奏E大调转入音乐e小调,最后又转回E大调等。在演唱上面,演唱者必须要表达出整首曲子在起、承、转、合等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演唱表达才能做到歌曲中的变化的统一,变化中又有统一的适度感。
二、《鳟鱼》整体演唱风格分析
《鳟鱼》原调是降D大调。舒伯特在1817年至1821年间至少将《鳟鱼》这首歌曲写了五稿,只有在1821年完成的最后一稿含有钢琴引子的部分,而这段栩栩如生的描绘、描绘出了波浪轻轻拍打着河岸,鳍鱼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情景。《鳟鱼》也可说绝对是舒伯特最美妙的室内乐佳作。它的整体基调是浪漫而愉快的,情怀坦荡的,自由自在的;对生活的乐观的态度也始终充满了歌唱性;乐句有点激动不安的第三乐章,也歌唱性很强,还时时的偷空唱两句温柔的,带点安抚性的。A大调通常都不叫爽朗而舒伯特此曲就是这样,特别的流畅。歌曲前半段的曲调活泼、很好地衬托出歌曲的活跃气氛,欢快、跳跃。钢琴伴奏采用了流水般的伴奏音型,既又生动地描写出波光闪烁、鱼跃水中的生动情景。
歌曲的后半段从“但渔夫不愿久等”开始,用接近朗诵的音调,表现了作者对丑恶的欺骗行为的愤慨。当唱到冷酷的渔夫把河水搅浑时,钢琴伴奏音型突然变得短促、紧凑,既很好地烘托出那紧张的气氛,又使人联想到小河里浊浪翻滚的情景。特别是唱到渔夫举起钓钩,鱼儿在钩上挣扎时,钢琴伴奏连续出现了快速、紧凑的和弦,表现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但是,这种内心的愤慨之情还是表现得比较含蓄、内在的,歌曲很快又回到开头时的流畅、活跃的旋律中去,并在力度渐弱的钢琴尾奏中结束全曲。仿佛表现了作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可奈何,只得强压下心头的愤慨;也仿佛是描写被渔夫搅浑了的水面,又逐渐恢复了平静。
三、《鳟鱼》的具体演唱分析
歌曲《鳟鱼》的原诗分三节,每节八行;舒伯特把它处理成一首变化分节歌的前两节歌词唱同一曲调,钢琴奏出描写鳟鱼在戏水的伴奏音型;第三节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渔夫用狡猾的欺骗手段浑水摸鱼的情形;旋律、和声、调性布局和伴奏音型都起了变化,在后半部分才回复了原状。这首歌曲的整体,不仅仅用伴奏音型塑造了小溪中的鳟鱼悠然自得的游动形象,并且用分节歌的叙事方式揭示了歌词深刻的寓意:善良和单纯往往要被虚假与邪恶所害,旋律明快流畅夹杂这不安,表明了他对鳟鱼命运的无限同情和惋惜的心情。所以,在演唱时应多注意它的艺术处理:第一部分的第一段应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唱出风和日丽的河畔景色。第二段作者用同样的曲调叙述了希望小鳟鱼不被欺骗的愿望。演唱者这时候情绪也要有所变化。经过一段过门来使自然景色的描写转向对人物的描写,这时随着歌词内容的变化,音乐的速度要较前加快,声音力度也要加快。歌者应更深情的将对渔夫的欺骗行为憎恨和对小鳍鱼的无比同情的情感,通过歌声的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所表现出来。
舒伯特这首A大调、五重奏与通常的钢琴五重奏不同,它不是那种钢琴加弦乐四重奏的标准形式,而是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样四件弦乐器的组合,即比标准形式少了第二小提琴,而以低音提琴取代。另外,这首曲子有五个乐章,这一点也与众不同。因为第四乐章是采用舒伯特本人的歌曲《鳟鱼》的旋律而来作主题与变奏的,所以此曲俗称《鳟鱼五重奏》。(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黄定宇,《音乐剧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篇10
二、将粤剧融入合唱艺术,达到推广普及和宣传作用
合唱是广泛的群众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推广性强,普及面广,深受在校学生欢迎。一个校级合唱团可以容纳70至80人参与其中,这对粤剧普及有着很好的宣传作用。“南中之星艺术团”在参加市、区组织的合唱比赛中,都尝试将粤剧、粤曲元素加入其中,在学生认识、熟悉粤曲曲牌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粤曲的唱腔,动作等粤剧的基本知识。如我们选取赖广益老师生前将粤曲改编的合唱作品《荔枝颂》进行合唱排练,通过两次大型合唱比赛后,这首作品成为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作品,用该作品参加广州市首届中小学南腔粤调合唱比赛中我们取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排练过程中,除了有粤剧特长生作为领唱外,我们尽可能将粤曲唱腔融入到合唱中去,在服装、道具、动作等环节上均加入粤剧元素。领唱手持的荔枝篮,小凤仙的服装,发型设计成小丫鬟的羊角辫。在动作设计上也尝试运用粤剧身段的云手、卧鱼、圆台步等做功。这些程式化的表演运用于合唱表演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添了合唱的戏剧色彩,使合唱表演更加生动,有情节感。
三、将粤剧表演形式融入校园剧,达到推广粤剧综合性的作用
戏曲是戏剧不可分割的部分,粤剧同样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程式性、抒情性的特征。校园剧运用了戏剧的多种表现手段,是融入度极高的表演形式,在作品的编排表演上都有一定的技巧性。学生通过排练表演增加对粤剧的兴趣,虽然与专业表演有一定的区别,却不像专业排练那么枯燥,学生接受程度比较高。由南海中学学生自编自演的校园剧《红豆情谊浓》,描述的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几个初一新粤剧特长生来到一个新环境,要学习又要排练,由于他们不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和排练的冲突,让几个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在一个比赛中摔倒在舞台上,大家相互责怪,放弃对粤剧学习的念头。这时一个小姑娘来到他们身边,用自己对粤剧的热情打动了他们,在粤剧老前辈红线女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下,这些孩子终于团结起来重新排练,在后面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故事。这出校园剧巧妙地将现代校园生活与粤剧表演结合在一起,从开场起,就使用了粤剧折子戏《穆桂英巡营》片段,充分运用了粤剧唱腔、程式、做功、化妆、服饰等一系列的粤剧元素,将刀马旦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于舞台,将起霸、骑马等程式进行表现,也将粤剧的服饰丰富地展示,如刀马旦的大靠、翎子,马鞭等,也展现了戏剧的化妆造型,不同行当的表现,吊眉、贴片子,包大头等戏剧表现手法在校园剧中体现,人物真实的表演外加舞台灯光的配合,令现场观众都投入到小演员的表演中,当穆桂英的表演者演到不小心摔倒在舞台上,灯光霎时黑下来,大家都以为是演员真的摔倒了,巧妙的设计让灯光暗下来那刻演员马上在台上换服装。在这些过程中巧妙地介入了粤剧虚拟性、写意性,编排中的戏中戏,表演的技巧性,表演的无形空间,在推广知识的同时,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到知识,提高粤剧的趣味性。如此的表演形式得到我校学生的肯定和喜爱,后期也相继排演了粤剧历史剧《惊弓之鸟》、儿童剧《巨人花园》都渗透了粤剧元素,在参加各类比赛中均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
四、将粤剧元素融入诗朗诵,体现粤剧舞美的综合性
诗朗诵听起来与粤剧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诗朗诵有时也可以配乐,在朗诵的同时我们尝试加入了众多的粤剧表演元素,使诗朗诵更加生动、形象,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南海中学学生作品《随你一起品荔湾》是一首赞美西关风情的诗歌作品,学校艺术团的师生将该作品演绎成以粤剧元素为背景的情景诗朗诵。将粤剧的舞台背景、道具、服饰、表演融入诗朗诵情景中,一组组活灵活现的西关场景展现在观众眼前,有身穿小凤仙服饰,手持团扇,梳着发髻的西关小姐走着圆场漫步在珠江岸边;在珠江红棉的背景图下,展现珠江沿江路人们的情景,穿着练功衣的晨练人群,套着公鸡叫卖鸡公榄的大叔,大树下下棋,唱着南音的歌者。在音乐方面采用了广东音乐,南音进行配乐,这一切给观众在倾听孩子们朗诵的同时展开一系列的遐想,西关古老大屋敞开的趟栊门,雕花的满洲窗,都给观众留下无限想象的思考空间,一种既空灵又充实的意境,在华美的同时做到高度简练概括。达到戏曲舞台装饰,虚拟景物,突出人物活的布景,体现在演员身上的功效。
篇11
观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式,也是作文的必要前提。通过观察指导,提高学生的描摹能力,要引导他们深入生活,认真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对纷繁芜杂的生活现象,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写出具体生动的观察日记来积累素材,丰富自己的题材库;为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还要要求他们在每篇日记下边画上一幅与内容相关或相符的主题画,图文并茂,画龙点睛,这对学生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又能开阔眼界,培养其竞争意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写作素材。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留心观察,那么,他们将想有路头,写有源头。如,演讲比赛、手抄报、书画竞赛、小制作小发明比赛、智力竞赛等,学生由不会到会,由失败到成功,由灰心失望到欣喜若狂,感触细腻,作文也自然就血肉丰满,颇具感染力了。利用各种节日活动,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同时,让他们积累素材,如“妇女节”、“教师节”为妈妈和老师制作贺卡、献花或送小礼物等,让他们感受母亲的激动、老师的欣慰和自己的兴奋、幸福等情感碰撞的过程。让爱充满学生的生活空间,使之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当他们情绪高涨,欲罢不能之时,再引导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写下来。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写,我口述我心,我手写我口,情真意切、异彩纷呈……学生真正成了作文的主人!
还要要求学生每天听新闻、收看“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并准备一个本子,随时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不断从生活中引进鲜活之水,以弥补“三点一线”的生活模式视野狭窄的不足。总之,生活本是丰富多彩的,人生也是绚丽多姿的,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做生活的有心人,勤观察、勤思考、勤动口、勤动手,久而久之,生活的积累丰富了,写作也就“发于心而形诸于外”,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互改互评,百家争鸣
篇12
二、遵循语言学的基本规律,多形式、全方位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语言包括书面语和口语。听说读写是运用语言的四项基本能力,听说偏重于口语,读写偏重于书面语。人的语言养成是先口头,后书面的。听是前提,说是基础;读是先导,写是升华;先听说,后读写,互相促进,综合发展。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而口语表达训练的原则是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四项基本能力相互渗透。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口语能力要达到以下标准:语音正确、吐字清晰,表意适度、中心突出,条理清楚、简洁顺畅,情感适度、语气恰当。笔者从听、说、读、写的相互关系出发,尝试利用听、读、写等手段来训练、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一)以趣导说,激发说的兴趣、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能引发人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最大内在动力。只有充分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欲望,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训练效率。具体做法是选择逸闻趣事说给学生听,引导他们进行简单的复述、描绘,打消学生对说的畏惧感,初步引发兴趣。选择优美的诗文朗读给学生听,渲染作品的意境美,引导学生欣赏体会,使学生陶醉在美好的语言氛围中,从而激发说的兴趣,引发说的愿望。美好的东西是最有感召力的,人人想得而后快,常常会是教师在台上诵,有学生在下面吟,犹如交响乐合奏。
当学生有了说的兴趣时,教师就应该提供说的机会。可利用课前5~10分钟时间,要求学生上台说,或者介绍,或者朗诵。当场点评,着重评优点进行表扬,以资鼓励,并把说的成绩纳入成绩考核范围,在成绩评定中说得多,多加分,说得好,再加分,借此提高学生说的兴趣,促使他们说得更好。
(二)以听引说,做到说得敏捷、完善。
听和说,听是接收信息,说是表达信息,两者的思维角度虽然不同,但却是口头训练不可分割的两方面。“以听引说”就是通过听的训练,学生捕捉信息、准确理解,正确判断,从而敏捷地做出表述。可让学生听完故事后复述,介绍主要人物;听故事梗概、寓言、成语故事后,进行联想、想象,作扩充表述,或作逆向思维表述;听议论文,对文中观点作概括陈述,对材料作补充说明,对文章作简要评价;听抒情诗、抒情散文,将文中情感用自己的语言直接抒发;听戏剧、小说等精彩片断,谈感想;听错误言论,进行反驳;听辩论、演讲,进行模仿。
总之,利用各种听的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引发说的话题,启发说的思路,使学生敏捷地思维,有感而发,有针对性地说。通过听,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上进行引导,使学生快速反应,言之有物,说得清楚明白。
(三)以读促说,要求说得准确、生动。
读也是吸收,它吸收的主要是书面语言。书面语言是经过斟酌、锤炼的,比口语要规范准确。经常读,对正确使用口头语言,提高说的水平是很有促进作用的。
朗读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利用有声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过程。通过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有效促进学生说得准确生动。通过朗读,教给学生基本方法和技巧,介绍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文体材料的朗读的主体风格,比较其语言风格的差异,培养准确地把握和表现不同语言风格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四)以写助读,力求说得严密、凝练。
篇13
3、查找资料,了解名人成长经历中老师的引导和帮助,记录和摘抄,并且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4、查找名人尊师的故事、尊师敬师名言警句等,摘抄。
5、了解“教师节”的由来。
6、出“老师,托起太阳的人”的主题墙报。
7、组织主题画、手抄报展示活动。
8、给老师写一封表露自己感激之情的亲笔信。
9、早上见到老师时送上一声亲切的问候。
10、一份自己决心改正缺点追求上进的日程表。
11、“教师节”时给老师一份问候,推荐几种方式:
1)给老师发一封庆祝教师节的电子邮件;
2)自己制作一个贺卡,送给老师;或到商店买一张贺卡,悄悄放在老师的办公桌上;
3)给老师画一幅铅笔画,再加上一行深情的问候或写首抒情诗;
4)当老师走进教室时,能看到黑板上写的祝教师节快乐的话;
5)以全班同学的名义,在老师的讲台上放一束鲜花;
6)帮老师把自行车的气打足或给老师买一包润喉糖,让老师保护好嗓子。
12、以“我的老师”为题举行征文活动,队员们把对老师的理解、尊敬、赞颂,用文字表达出来。
13、“教师节”召开主题班队会,庆祝老师的节日。
附:
老师,托起太阳的人
——×年×班庆祝“教师节”联欢会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2、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
3、祝贺老师的节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选报节目,编排联欢会程序,编写主持人串词;
!2、选择主持人,主持人背诵串词;
3、排练节目,准备道具;
4、磁带、录音机、多媒体等;
5、布置会场,邀请任课老师参加联欢会。
活动过程:
(班会在晚上召开,熄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响起,整个教室忽然亮起来,同学每人手中一支点燃的红烛。几位主持人一起手持点燃的红烛走到前面。)
甲:老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老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
乙:噢老师,您是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已经泛起了霜花。
丙:噢老师,您是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么多牵挂。
丁:噢妈妈,老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倦得不再挺拔。
合:老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充满了泪花?妈妈呀,儿女已长大,牵着您的衣襟走过了一个个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们,儿女自有儿女的报答。
×年×班庆祝“教师节”《老师,托起太阳的人》联欢会现在开始。
(手捧鲜艳的康乃馨的同学们跑到老师们面前给老师敬礼、献花。其他同学一起唱《老师礼赞》。)
甲: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青丝之间增添华发,三尺讲台荡漾着笑声,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你是阳光融化着冷漠的冰雪,你是向导引领我们走出科学的迷宫。
音乐起:小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乙: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丙:还记得您课堂上的谆谆教导,也记得您课余和我们一起游戏的轻盈,更记得您带们泛舟南湖时的笑语嫣然。
歌伴舞《让我们荡起双桨》,班主任和同学们一起表演。(同学们坐在小船上的半蹲姿势,边唱边做摇桨的动作,老师站在旁边,也是边唱边做摇桨动作。)
丁:小船儿推开波浪,轻轻飘荡在水中,老师您就是那划船的桨,带着小船驶出港口,向着正确的方向。
配乐诗朗诵《引路人》
甲:是您用一根教鞭导出一条小溪,引领我们找到来时的路。
小品《送礼》(一学生表演小品《送礼》。大意如下:一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却错误认为,给老师送礼就是尊重老师。)
乙:是啊,好好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我们送给您最好的礼物。老师,您是最值得我们尊重的人。
丙:美国作家米切纳拒绝了总统请他去白宫参加高级宴会,为的是去见自己老师,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老师比总统更重要!
(生(1)讲《华罗庚尊师的故事》,生(2)讲《尊师的故事》。)
丁: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家也许都记得《程门立雪》的故事吧?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是这样尊重自己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甲:是啊,老师,您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今天我要说:“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
乙:您的眼睛在烛光中辉映出一群稚嫩的脸庞,您挥舞的双手,画出一个美丽的世界。站在讲台上,化做一棵树,您就是我们眼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配乐诗朗诵《风景——献给尊敬的人民教师》,伴舞蹈《好大一棵树》。
丙: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你的胸怀在蓝天,深情藏沃土。老师,我们真诚地祝愿您,亲爱的老师!祝您平安、幸福!
合唱《祝你平安》。
丁:祝您平安,噢,祝您平安,您天天都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相声《老师,我知道你的心》。
甲:我们也知道您的心,您虽是一簇微火,却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三句半《红烛赞》。
乙:老师这么辛苦,老师这样操劳,×××同学要教您一套健脑操,您批作业累了的时候就做一做,您改作文倦了的时候就健健脑,您的健康最重要。
(一同学教《健脑操》)
丙:小时候,我就有个愿望。
丁:是什么愿望啊?
丙:长大了当一名老师。
丁:老师说:“长大后,你就成了我。”
丙:是啊,老师,长大后,我就成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落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女声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生1:我真想,真想送一杯热茶,给您带去温暖。
生2:我真想,真想化作一缕清风,为您吹走疲劳。
生3:对您最好的尊敬,应该是尊重您的劳动,好好学习,听从您的教导。
生4:因为您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
生5:在作业本上批改的每一个标点,
合:都凝聚着您的心血和希望啊,老师!
生6: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要说,老师既是我们的导师,又是我们的知心朋友。
生7:亲爱的同学们,你把老师比作什么?
生8:我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生9:我把老师比作小草,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生10:我把老师比作黑夜里的明灯,给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
生11:我把老师比作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润着干裂的心田。
生12:找把老师比作一叶小舟,它载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生13:我把老师比作太阳,它让每一颗种子萌发自己的生命。
生14:我把老师比作大地,让每一个希望变成丰硕的果实。
……
甲:老师的工作是神圣的。
乙:老师的工作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