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教师职业道德年度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学习教育法规文件,明确教育目标,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准确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强化敬业精神。加强法制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师德学习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结合学习内容要求教师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二)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积极开展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座谈会,深刻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并将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行为化作自觉的行动,进一步促进师德活动的开展。从学校实际出发,把师德考核与教师年度考核相结合。通过自评、互评、学生评议、领导测评等形式对教师的师德进行全面评价。
(三)集中培训,强化师德
学校进行全校教师师德师风培训,通过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政策、材料,提高教师执教意识,通过教师自我总结剖析,掌握师德师风遵守规范情况,制订整改措施,督促落实。(四)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1、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制度
与教师签订《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把师德师风责任落实到位,做到师德师风建设无漏洞。
2、师德师风督促制度
建立了师德师风监督平台,由全体教师相互监督、学生监督、家长监督,并设立问题举报箱,公开监督电话。
3、师德师风考核制度
学校严格执行《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坚持做好每周督查,期末总结。每月和每期的师德考核工作,坚持由学校考核及学生、教师、家长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把教师师德师风考核的结果纳入教师教学年段岗位考核和教师的职称年度考核内容,与教师岗位聘任、晋职晋级、提干评优、绩效工资分配等切身利益挂钩。
三、主要成效
篇2
无论是WTO有关知识的学习,还是十六大文件的学习,自己能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能结合实际思考一些问题,在小组讨论时积极发言。能自觉的撰写心得体会,并在支部学习会上作了更新观念,开创人事工作新局面的交流发言。上半年,在教育厅召开的高校人事工作会议上,就抓住机遇,拓宽思路,构建跨越式发展的人才高地作大会发言。
此外,能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学习有关文件。
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只有认清形势,掌握政策,才能做好工作,处理好有关问题。今年下半年承担了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教师职业道德论》课程,自己能利用双休日时间,对新编教材认真钻研,并且把当前形势下对教师的新要求以及自己的工作体会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二、加强团结协作,实现年度目标。
篇3
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三、活动时间
五月——八月
四、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活动,在全校教师中掀起读书地热潮,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
2、通过活动,认真自查,反思提高,推出师德典型,严肃查处违反师德师风地行为。
五、学习内容
1、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生观。
2、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目标,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深入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教师争做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德艺双馨的合格教师。
4、学习《Xx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条禁令》,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5、认真学习全区优秀教师事迹《红烛颂》,结合实际宣传学习本校师德典型,提高学习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六、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五月份
1、开好“师德教育”活动动员会。
2、制定学校师德师风活动方案。
3、学习《Xx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条禁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并做好学习笔记(不少于3000字),写好体会(2篇)。
4、办一期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专栏。
第二阶段:六月——七月
1、围绕“六学六查”,进行自查自纠。并写好自查报告。
2、开展社会评教活动。
第三阶段:八月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篇4
二、主要任务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落实国家和省、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部署,严格执行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三、领导机构
为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成立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工作领导小组: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师德师风活动的具体实施;对全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评估、督导和检查;总体负责师德师风各项相关工作的落实。各学校(幼儿园)要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明确校(园)长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师德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1.各学校(幼儿园)认真开展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党规党纪及监察法规等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内容,并作为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培训的必修内容,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州教师“十不准”》《教师资格条例》《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省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等相关规定作为师德规范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使教师从思想深处受到启发和教育,提高教师依法施教、文明执教的水平,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2.制订学习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习活动。在组织教师自学的基础上,利用专题学习会、组织生活会、学习交流会、政治学习等组织教师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各学校每年集中培训学习不少于4次。教育局随机检查和年终考核时检查各学校的落实情况,根据学习成效量化评分计入学校的考核成绩。
(二)加强师德宣传,形成良好风气
以庆祝第37个教师节和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开展师德师风宣讲活动,宣传我市师德模范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开展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在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代表。
(三)加强师德考核,严格结果运用
1.严格师德考核。各学校要组织开展考核标准及程序公开公示、意见收集和修订完善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确保考核制度管用好用实用,切实起到导向引领作用。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师德师风档案,作为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记录。考核要列出负面考核清单,考核结果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师德考核参看年度考核规定,如教师受到“警告”处分的,在作出处分决定的当年,师德考核可以确定为合格等次;教师受到“记过”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师德考核不得确定为合格等次;教师受到“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师德考核不得确定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各校要严格考核,年末向教育局教师工作科上报全校师德考核汇总表(附件3)。按照师德师风从严考量的原则,发生问题严重、社会影响恶劣典型事件的学校和当事者个人,直接取消年度考核合格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建师德档案。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以学校为单位,为每一位教师建立师德考评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教师个人师德承诺书、每学期的个人师德自查报告、每学期各学校的师德考评鉴定以及家长、学生的师德评价意见等。各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具体的师德考核办法,开展师德评价,采取个人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家长评价、单位考评等多种形式进行,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增加、创新,形成学校特色。
3.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教师的师德师风考核作为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引进、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年度考核等主要依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师德师风年度考核优秀的教师。并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录入等制度挂钩,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师德师风年度考核优秀的教师,对存在严重师德问题的学校和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坚持师德第一标准。
(四)开展师德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推行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尊重家长、团结协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志愿服务、终身学习等十个方面进行年度书面总结,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见附件1、附件2),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各学校要给予评价等,将个人师德考核负面清单记录存入个人档案。
2.开展师德师风签名承诺活动。各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师德师风公开承诺活动,学校要与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并将承诺内容公布在学校宣传橱窗的醒目位置,要设立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3.开展师德师风自查整改活动。各学校每学期的第二个月组织教师从思想和行为上回顾自己的从教经历,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形成自查剖析材料,制定个人整改计划。党员教师特别是校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查摆自身师德师风问题,并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
4.开展师德师风宣讲活动。各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宣讲推荐活动,挖掘师德典型,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推选优秀宣讲稿、宣讲人报教育局参选。
5.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教师节将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先进个人,弘扬优秀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品质,激励广大教师献身市教育事业。
五、时间安排
1.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各学校要结合师德师风建设重难点问题和本学校实际,制定本年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师德师风宣讲稿征集、宣讲人选拔活动。(2021年4月)
2.开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教师〔2018〕18号)《州教师“十不准”》《教师资格条例》《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省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等各项师德师风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择期开展学习)
3.开展师德师风公开承诺活动。(2021年5月)
4.开展师德师风自查整改活动。(2021年6-7月)
5.治理中小学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机构代课、在家办班、有偿补课行为;组织教师自学严禁乱办班等师德师风相关法律法规。(2021年7月至8月)
6.学习《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治理参加谢师宴、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为重点的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开展庆祝第37个教师节表彰先进活动。(2021年9月)
7.开展师德师风自查整改活动。各学校列出负面考核清单,研讨“清单”内容,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工作。(2021年10月至11月)
8.各学校全面总结2021年师德师风建设工作。(2021年12月)
六、工作要求
篇5
一、高校教师教学道德的内涵
高校教师教学道德就是在高校教学领域里,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目的是使教学工作有秩序、高效率的运转。对于这个定义的理解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应该注意:
(一)良好的教学道德素养是高校教师应该具备的,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行为规范,是职责所在。高校教师没有任何理由降低自己的教学道德水平。如果降低教学道德标准或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放松自己的教学道德要求,会引起教学质量水平的下降,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最终会影响整个教学工作的有效运转。所以说,教学道德是保证教学顺利开展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二)教学道德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教师精心备课、按时上课、认真设计课堂活动、仔细批改作业等,最终都要在教学实践中完成。离不开学校这个特定场所、特定空间。
(三)教学道德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教学环节在高校各环节中最为重要,通过教与学来体现高校的办学质量。而作为规范教师教学的行为准则—教学道德,在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中具有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
二、目前高校教师教学道德存在的问题
我们大多数教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尤其是高等教师教学道德规范,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有一些教师,不专心教书、对工作不负责任、不爱学生、也不爱学校,不关心学校的发展,没有认真坚守教学道德,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没有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以及对学生的爱心不够,存在教书不育人现象。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是一个责任心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按照教学规范要求认真组织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要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要有奉献精神。有的老师只授课不育人,不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下课走人,这样有很多问题学生无法解答,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使教学工作无法取得高效。有些老师认为只要把书本知识教了,就是完成了任务,就是育人了,;也有个别教师利用课堂或课后随意发泄对现实、对学校的不满,其结果,书也没有教好,又严重影响了育人质量。
(二)不注重课堂教学艺术和技巧,不善于烘托课堂气氛,教学方法简单,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大学教学不同于中学,大学生生理、心里更接近成人,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增强,学习自觉性、创新意识明显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学思想陈旧,课堂缺乏生活意义,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要认真阅读《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学习多种教学方法,要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利用发现法原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在课堂上流露出消极心态和使用不正确的语言,都是违背教师教学道德的表现。高校是一个相对开放、宽松的环境,但我们的高等教育绝不是西方的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有些老师把外面过多的阴暗面呈现给学生,会让学生对社会和人生产生消极看法,应该说教师这样做违背了教学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在教师组织教学中语言不规范,普通话不标准、语言不精练、太多口头禅,不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不揣摩学生心理,在处理问题时不自控,严重伤害学生自尊心,对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障碍。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教学道德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三、针对高校教师教学道德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提升教师的教学道德水平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教学能力,首先,教师要有求真务实的学风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以及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积极跟踪世界科技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对有关教学内容深入研究,形成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和创新性的知识体系,将这些最新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并鼓励他们思考,可以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后,教师不仅有精湛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人格魅力,可以促使学生也加强文化品质的锤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可以有益推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早日形成和发展。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互动,可以大大地促进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对教师教学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加强自身教师责任感的培养,这是搞好教师教学道德建设的前题和必要条件。教师对学生如果有了责任心,就会认真备课、按时上课、认真批改每一本作业、认真设计每一堂课堂活动,教学工作水平才会越来越提高。教师采用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来治学,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仰,会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的迅速提升,也会大大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
(三)将教师教学道德建设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建立和健全教师教学道德建设常效工作机制。在学校的总体规划中应将教师道德建设内容列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以有效地推动高校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使学校真正高度重视教师的教学道德建设问题。结合学年度考核,把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教学道德规范,纳入教师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内,如对教师在教学中和课外辅导中对其政治导向、教学工作责任心及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学改革中是否具有创新进取精神、教学效果、为人师表,育人情况等通过自我总结、学生测评和组织考核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教师教学道德。
(四)关心高校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目前高校教师的经济待遇虽然得到提高,但与其劳动价值仍然有差距,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教师的付出还不能完全得到及时有效的回报,这些都是现实情况,需要学校和全体社会共同努力,在整个社会营造出热爱教师、关心教师、服务教师的社会氛围,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广大教师创造出有利于教学道德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保障他们的物质利益,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提升教师道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教师教学道德问题存在是由一系列主客观条件决定的,虽然只是高校教师队伍当中一小部分教师存在的问题,但如果不加以高度重视,会进一步影响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新的时期下,努力探讨加强高校教师教学道德建设的新经验、新举措,以推动我国高校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6
期:___________
2021年大学教师学年终总结范本
新世纪第二个年头又不知不觉的过去了,现根据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作如下小结:
一、注重理论学习,力求___。
___同志在___大报告中指出: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新形势下,国际国内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一名党的干部,思想上要适应形势要求,工作上要跟上时代步伐,就必须加强学习。无论是wto有关知识的学习,还是___大文件的学习,自己能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能结合实际思考一些问题,在小组讨论时积极发言。能自觉的撰写心得体会,并在支部学习会上作了“更新观念,开创人事工作新局面”的交流发言。上半年,在教育厅召开的高校人事工作会议上,就“抓住机遇,拓宽思路,构建跨越式发展的人才高地”作大会发言。
此外,能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学习有关文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只有认清形势,掌握政策,才能做好工作,处理好有关问题。今年下半年承担了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教师职业道德论》课程,自己能利用双休日时间,对新编教材认真钻研,并且把当前形势下对教师的新要求以及自己的工作体会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二、加强团结协作,实现年度目标。
作为处里的负责人,除了全面协调处理日常工作外,主要分管师资工作和人事档案工作。下半年,一位处长外出学习(范本)后,自己同时分管人事调配工作和人才引进工作。在分管校领导的指导下,在有关科、室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和各学院、校机关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除了本年度因时间上难以安排未召开人事工作研讨会外,基本上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的各项任务,包括职称评审工作、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等。有些工作正在进行之中,如:博士后流动站的申报推荐工作、首批特聘教授的聘任工作、迎接省级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目标管理考评、年终考核等。为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制定了《扬州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后,今年又起草了《扬州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细则》。为了贯彻落实校领导提出的“外引内扶”的人才政策,制定了《关于稳定本校高层次人才的暂行办法》。此外,接受扬州电视台《___》节目记者的采访,介绍我校人才引进的情况;应___教育电视台和___省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的邀请,走进电视直播室,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宣传了我校人才引进政策,回答了就业大学生关心的有关问题;接受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___》节目记者的采访,介绍了我校在___省首次mba硕士博士人才招聘会上的招聘情况。
三、满腔热情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今年我校隆重举办了百年校庆活动,自己能积极参与。人事处与研究生处合作举办了《扬州大学——扬州市中青年学术论坛》。校庆那天,负责接待了参加校庆活动的校友和来宾。为我校成功举办校庆活动和所取得的成绩欢欣鼓舞,对我校的明天充满信心。今年人事处接受校___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我处全体同志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接受考核。
四、存在问题。
从个人来说,学习研究不够,经过三年的摸索,对人事工作的职责、任务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要做好这项工作,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自己却往往陷在事务堆里,深入学习不够,深入思考不够、深入实际不够。今后自己要从事务堆里走出来,加强学习、加强研究,在机制上多思考,在管理上下功夫。从整体来说,工作的严谨、细致不够,有些工作抓得不紧。今后要加强管理,严格要求。
篇7
全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践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引导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激励广大教师更加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促进学校形成“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校风,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浓厚氛围,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二、活动对象和内容
(一)活动对象
全省各级各类普通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
(二)活动内容
1、开展师德教育。各地、各学校要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师德教育。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加强法制教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执教水平,树立为民服务的教育思想。三是要深入开展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关注教师心理成长,帮助教师减轻负担,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要让教师学会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手段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四是要把师德教育作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依托有关培训基地,做好全省中小学教师的师德集中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师德素养。
2、加强师德制度建设。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学习教育制度、考评奖罚制度、档案建设、民主监督机制以及经费保障等制度。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强化年度师德考核工作。
3、构建良好师德氛围。各中小学校要通过强化教学管理,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加强家长、学校、教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等多种措施,营造学校重视师德、教师注重师表、学生尊重教师、家长配合学校的良好师德育人氛围。
4、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创建工作。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是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载体。各地、各学校要把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结合起来,与名师培养培育、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结合起来,与其他争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树立典型、办讲座、搞演讲、开论坛、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使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动师德建设不断提高。
三、活动步骤
1、宣传动员(2010年1—3月)。制定印发有关文件,研究制定《河南省中小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评估标准》(试行)(见附件),并在全省开展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各地、各校要认真学习有关文件、评估标准,明确活动目的、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本校具体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措施,做到广泛动员,积极宣传,深入人心。
2、组织实施(2010年4—10月)。通过树立典型、办讲座、搞演讲、开论坛、研讨交流等活动形式,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活动。
3、学校自评(2010年11月)。各地、各学校参照《河南省中小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评估标准》(试行),认真组织自评和总结。
4、评估总结(2010年12月)。省教育厅将在各地各学校自评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各地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进行评估,并对评估优秀的中小学校授予“河南省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校”荣誉称号。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开展中小学师德师风先进校创建活动是省教育厅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举措。各地、各学校要把创建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加强师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部署,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篇8
二、工作目标
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使人民群众对师德师风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加大对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问题的调查处理力度,查处率达到100%。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师德教育。以抵制有偿家教为重点内容,全面开展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自觉规范从教行为。开展师德承诺活动,教育广大教师自觉抵制在校外有偿补课,在培训机构兼职取酬,为社会培训机构推荐、介绍、组织生源等各种形式的有偿家教活动。
2.推进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研究制定两个文件:一是贯彻落实国家、省的相关规定,研究出台我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实施细则;二是研究制定师德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师德考核工作,加强对教师师德行为的奖惩。
3.建全监督体系。建立和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监督体系,畅通投诉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建立有偿家教投诉定期分析制度,并向相关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4.强化师德考核。完善师德档案制度,将教师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等的首要内容,对经查实确有组织、参与有偿家教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对有偿家教投诉多发的地区和学校,要约谈相关负责人。
5.加大查处力度。有偿家教问题投诉查处率达到100%,并对投诉人进行认真回复说明。加大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派员实地查处力度。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局部地区、个别学校的有偿家教问题,一经查实,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四、实施步骤
(一)工作布置(7-8月)
1.成立市、区教育局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部署年度任务;(7月,监察室、教师工作处负责)
2.公布市、区教育局有偿家教举报电话;(7月,监察室、教师工作处负责)
(二)深化推进(8-10月)
1.结合市、区、校三级教师培训工作,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道德教育;(8-9月,教师工作处负责)
2.研究制定我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及师德考核办法;(8月,教师工作处负责)
3.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师德承诺活动;(9月,教师工作处负责)
4.宣传我市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实施细则及师德考核办法;(9-10月,宣传部、教师工作处负责)
(三)检查总结(11-12月)
1.各区教育局对本地区有偿家教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报送市教育局;(11月,监察室、教师工作处负责)
2.落实师德档案制度,开展师德年度考核,对开展有偿家教的教师予以年度考核不合格处理;(11-12月,教师工作处负责)
3.对全市中小学师德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并对有偿家教等重点问题进行通报;(12月,监察室、教师工作处负责)
五、工作要求
篇9
1.成立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范文(园长)
副组长:杨广社(主任)
组员:李世敏(总务)、各班班主任
以园长为组长的师德活动领导小组,对整个工作进行总体上的规划与部署。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了责任,诠释师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统一全园教师的思想。
2.健全有关师德师风规章制度。
教师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在道德意识要求上更高、更全面,在道德行为上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在道德影响上更为广泛、深远。为此,幼儿园把师德考核,当作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建立全方位的师德监控和评价体系,我园将通过民主测评、问卷、设立园长投诉信箱、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充分发挥幼儿园、家长、幼儿、社会等内外部监督作用。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将设立师德师风受理平台(电话、网络、园长信箱、来信),对照“三千万”(千万不要训斥责骂孩子、千万不要动手打孩子、千万不要触及高压线);“七条禁令”(禁止体罚与变相体罚幼儿;禁止在工作期间串岗;禁止在带班时间接打电话;禁止搞第二职业;禁止聚众赌博;禁止在工作期间打游戏、上网聊天;禁止向家长索要财物办私事)。师德师风领导小组将不定期对老师进行师德师风检查,凡属于违反纪律、违背“三千万”、“七条禁令”和有违师德的言行和有效投诉,我园一定按照“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3.加强学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我园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幼儿园实际,我们将认真学习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性文件,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渭城区教师管理办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正阳中心幼儿园《三千万、七禁止》、《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十要十忌十心》等,采取集中学习与分组学习相结合,要求每位教师作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通过学习、讨论,真正使每一位教师认识到师德的丰富内涵,认识到师德与育人的密切关系,以此激发教师认真思考,促进教师提高自我形象,注重修身立德的自觉性。
三、主要工作
为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我园将围绕师德主题,开展多种教育活动。
1、积极宣传,营造气氛。通过悬挂条幅、设置宣传专栏、召开动员会,学习关于师德师风建设各种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在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一次“师德师风理论考试”(考试不合格者补考),使教职工进一步认清形势,深刻领会师德师风建设精神实质,从而端正学习态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2、开展“师德承诺”活动。全体教师从思想品德、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签订“承诺书”向家长公开做出承诺,自觉接受幼儿、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通过“争心妈妈”这一活动,在工作中积极创先争优,比服务、比奉献,使师德师风真正融入到每个教职工心中。
3、组织开展“一次师德报告会”,本期我园将邀请教育专家对我园教职工做“师德报告”;通过报告会,进一步转变教师的师德观念,树立高标意识,提升师德水平。
4、开展每月“一次家访活动”。班级教师可通过家园联系薄、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进行家访活动,通过家访活动,聆听家长的心声,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取得了家长对幼儿园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同时对孩子开展有的放矢教育提供支持。
5、举行“师德辩论”(教师专业技能与教师的师德修养哪个更重要?)活动。通过辩论,让保教人员以自己的认识、体会师德的重要性,同时作为老师也要有必备的专业基础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6、开展一次家长问卷调查活动,了解家长对我园教师师德方面的评价,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并制定整改措施在规定时间内整改。
7、开展“自我剖析”活动,每位教职工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撰写自我剖析材料,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自查自纠,并在小组上严格的进行自我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全面提升全园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可以结合案例,共同讨论保教一日工作中的师德内广泛发动教师涵和师德规范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
四、具体活动安排
八月份:
1、成立师德师风领导小组,学习师德师风相关文件、制定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
2、制定“爱心妈妈”评比标准及奖励办法;
九月份:
1、召开师德师风动员大会,宣读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和争做“爱心妈妈”爱心宣言仪式;
2、在园网站上《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幼儿园教师职业规范》,《实验幼儿园教职工行为规范》等,要求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并写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在信息网上相关的活动报道;
3、开通幼儿园师德师风受理平台(电话、网络、园长信箱、来信);
4、布置幼儿园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宣传栏;
5、举行“师德报告会”
十月份:
师德师风辩论会(教师专业技能与教师的师德修养哪个更重要?)
十一月份:
全园教职工分组举行“自我剖析”活动;
十二月份:
1、向老师、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征求师德师风建设意见和幼儿园管理意见;
2、师德师风理论考试;
篇10
一、高校师德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师德制度是针对教师职业的一种具体而特殊的伦理制度,是将对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明示为一系列规则和规范,是师德建设制度化的一种方式。整体而言,目前高校师德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规范制度不健全
笔者以2011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道德规范》)为例分析发现,我国师德规范制度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关系范畴不完整。檀传宝认为从师德调整的关系上看,有师生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同行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道德规范,有教师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重点谈及了师生间的道德规范,还另设单项谈论教师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但教师同行、教师与家长的道德规范未曾谈及。二是,核心价值观不突出。作为指导教师实践活动的规范,编写者应准确的找出几个核心价值观并加以突出或强调以便广大教师清晰、快速地掌握。《道德规范》中的“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应该就是编者想强调的核心价值观。然而,在“爱国守法”名目之下却出现了与之不符合的“维护校园和谐”、“不得有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在“服务社会”之后出现了“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由此来看,编者尽管用了六个关键词来统领全文,但并未突出专业核心价值观,使规范失去主次,重点未凸显。三是,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师德规范是为了指导教师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应当具体化、细致化,具有可操作性。与之前颁布的各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比,《道德规范》中类似“循循善诱”这类虚无缥缈不具有可操作性的词语正在逐渐减少但依然存在。四是,适用对象单一。我国目前颁布的所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均是单独针对某一学龄段的某一类教师,而不是针对所有教育工作者。
(二)保障制度薄弱或缺失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师德的养成需要完备、清晰、明确、统一的制度来进行约束和规范。师德规范制度是否能充分发挥其实质性作用关键在于师德保障制度是否能有效运行。就当前师德制度建设的实际而言,师德规范制度受到较高的重视,而对于配套的德保障制度却相对比较薄弱。笔者将从师德培训、师德监督和师德评价三个方面来分析目前我国师德保障制度的不足。
我国师德培训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主要针对新人职教师,缺乏有关任职中师德培训的制度。第二,仍处于职业技能训练范式之内,呈现出培训目标空泛化、培训内容伪圣化、培训方法灌输化和培训效果虚无化。
一个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必须要有一定的监督机制,以保障其意义和价值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我国师德监督机制还未受到较大重视,其方式主要局限于传统的书信,作用效果不大,结局往往是“不了了之”。
师德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职业行为作出判断和评估的活动。近年来,人们对师德评价的重视和研究越来越多,但总体而言“还处于经验水平层面,缺乏公信力,缺乏对反映师德本质特征的行为的分析和观察”。首先,师德评价趋于形式。如年度考核中优秀轮流评,考核结果不公示,考核结果与分配制度不挂钩等;其次,方式主要为定性评价缺乏定量评价。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教师的“德、能、勤、绩”难以用量化只能定性考核,事实上对于教学一线教师可以量化其教学量、科研项目、论文数量等;行政人员可以量化其工作任务、工作效率、出勤情况等。此外,评价方式单一。师德评价不仅可采用领导评价,还可采取学生评价、同行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
二、高校师德制度建设路径选择
(一)突出专业核心伦理价值,完善师德规范制度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明显化,世界各国都逐渐意识到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已成为必然,即从最初的“教师职业”向“教师专业”转变。教师专业化运动要求从专业角度出发讨论师德规范的建立,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特点,使其不再是“放之四海皆准”而是具有不可替代性。一种制度规范只有找到其在伦理道德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依据之后,才能使之得到大多数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可和行动上的支持。因此,师德规范想真正约束教师道德行为,提高教师专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形成,就必须具有强大的专业核心价值观。
教育工作者的劳动过程不仅具有其他劳动过程不具备的教育性、劳动主体及对象的可互换性,还具有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和劳动过程管理和评估的艰难性。因此,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完全依照自己的意志和思想处理教育活动事务关系,他必须受到一定的约束、制约。这就要求约束、制约教师的规范制度具有可操作性、细致而具体,并且具有较强的对象适用性。作为具有最高规范性作用的国家层次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仅要适用于中小学教师、高等学校教师,还应适用于幼儿教师;不仅适用于一线教学授课教师,还应适用于不直接参与教学的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实验人员、科研人员等。
(二)重视师德培训,加强监督,健全师德评价体系
篇11
2、健全有关师德师风规章制度。教师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在道德意识要求上更高、更全面,在道德行为上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在道德影响上更为广泛、深远。为此,幼儿园把师德考核,当作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内容。
3、加强学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幼儿园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幼儿园实际,利用集中时间学习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新《纲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每位教师撰写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讨论,真正使每一位教师认识到师德的丰富内涵,认识到师德与育人的密切关系,以此激发教师认真思考,促进教师提高自我形象,注重修身立德的自觉性。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幼儿园围绕师德主题,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全园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1、举办师德讨论民主生活会,教师们以自己的认识、体会、故事,畅谈了师德的重要性,抒发了对教育的热爱之情。
2、领导与教师心灵沟通。寻找发现教师的闪光点,激励教师。在得到领导的肯定下,教师们纷纷表示继续努力。就是在这样一个相互学习的大集体中,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都得到了许多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耐心指导,教师们增长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了成长的经历。幼儿园还注意把师德师风建设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幼儿园领导多次召开教师座谈会,征询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营造积极向上的健康娱乐环境,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3、开展“师德标兵”评比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先进其实就在身边,只要努力肯干,我也可以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先进,由于活动内容符合教师心理,因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园定期开展教师工作经验交流会,做到师德交流与工作促进相辅相成。注重在园内树立的优秀教师的实效性,组织教师学习身边的先进事例。
4、开展教师人生格言、教育格言、教师忌语征集活动。通过人生格言、教育格言的征集,更加坚定了教师教育理想与信念,使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5、全体教师从思想品德、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以“师德承诺”的形式,向家长公开做出承诺,自觉接受幼儿、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重视教师个人的剖析和做出的整改措施,切实解决当前教师队伍中的突出问题。
衡量一个人品质是否高尚,不在于有没有缺点错误,而在于能不能自我解剖,认识和改正缺点错误。这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法,幼儿园因而非常重视教师个人的解剖和做出的整改措施。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开展自查自纠。
1、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每位教职工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比如说,理想信念观念淡薄,敬业精神不强,爱请假,小病大养;违背教育规律,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缺乏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要应付诸多挑战和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2、召开民主生活会,要求教师根据工作岗位对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以及有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等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谈自己过去在师德方面有哪些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不断地、严格地进行自我解剖。
3、定期举行师德师风评议工作。期中和期未,幼儿园都要进行师德师风评议工作,采取教师自评、同事互评,领导考评,对教师的师德水平进行有效评估。
篇12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师德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是,市场经济的功利原则、竞争原则、等价交换原则不加分析和选择地盲目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导致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有一定程度的泛起,甚至出现了拜金主义倾向;下海热,跳槽热及第二职业热使部分教师很少关注自身师德建设;敬业奉献精神受到“实惠”的侵袭。由于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师德的内在自我约束力和外在制约力相对脆弱,师德教育缺乏理论化与系统化,而流于形式。
2.教师考评制度不完善
高校教师评价指标过多强调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而缺乏师德方面的评价机制。从新进教师的选拔录用到教育教学的考核,从教师的职称评聘到进修、考博,都把学历学位、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和刊物等级作为硬性指标和主要标准,而师德师风评价往往有意无意被忽略,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软要求,也就是说评价标准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这种重才轻德的考评制度,势必导致高校教师重视科研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忽视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3.重复的工作内容导致职业倦怠
美国著名教育家格尔克在一项为期4年的研究中发现,课程教过几遍的教师对教材缺乏新奇感和兴趣。目前高校教师工作相对稳定,固定的学科、岗位,相对稳定的生源,周而复始的教学内容,缺乏自主性、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工作制度都影响着教师个人发展的积极性,导致教师职业倦怠。这种职业倦怠也间接影响师德建设。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1.师德建设与中国传统美德相结合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它是当代道德建设的基础,离开传统文化谈师德建设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高校师德建设来说,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应该发掘其蕴涵的现代性力量,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高校师德建设相融合,提升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内涵。高校师德建设应该吸取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提倡博众之长,方能博大精深。
2.围绕重点,创新形式
(1)突出“师爱教育”和“师能教育”两个重点。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每位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与期待。“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情感。教师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亲近感,学生才会乐于听从教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实现“以德立教”,营造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师能”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它包括教师的知识功底、教学水平、授课能力、对学生的管理能力,以及使学生对教师教学的配合能力等。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制定个人长期发展规划,实现个人持续发展。
(2)创新教育形式。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的形式,组织和引导教师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进行职业道德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系列活动,如“师爱与责任”演讲比赛,“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等;定期召开师德建设总结会,表彰师德标兵、优秀辅导员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利用校园网、橱窗、宣传版展示优秀教师风采,大力宣传先进事迹。
3.严肃师德纪律,严格考核管理
完善的师德考核机制是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公平公正的师德评价,奖惩分明,褒贬有度,才能促进师德建设的良性发展。师德建设必须贯穿渗透到教师的引进、使用、培养和晋升等各个环节。
(1)将师德要求纳入到相关规定和制度中,用以规范教师的日常行为。制定和完善《教师岗位职责》,把对教师的思想政治与师德要求列为首要职责;制定和完善《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
(2)完善和落实师德考评制度。施行学年度教师师德测评,制定和完善师德考评的具体办法,切实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职称评审、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3)严格查处失德行为。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考核档案,严格执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的师德规定,对违反师德行为规范的行为要依据规定严肃处理。
4.重点关注青年教师
高校青年教师达88万人,这是一个占全国高校教师总数比例高达62%的庞大群体,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塑造一批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奉献精神的青年教师队伍是师德建设的重点工作。青年教师有自己的思想、方法和价值标准,个性强、创造性强,但经验不足,有些人责任心不强。学校应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关心他们的成长,建立青年教师师德培训制度和教师岗前师德教育制度。积极引导和激励青年教师建立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确定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肯于吃苦,要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们的道德情操,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要有胆量、有气魄、有能力、有准备承担起学校发展的重任。
篇13
教师专业伦理;伦理建设现状;建设策略
“教师专业伦理”是指教师为维护职业声誉,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一套基本的制度化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教师职业社会及其专业伦理性的集中性表现。教师专业伦理是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教师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品质、教育和引导学生成长、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方而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必然要过渡为“教师专业伦理”。因此,高校教师专业伦理成为教育研究关注的焦点。研究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现状和进步的建设举措,对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结构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发展现状
1、忽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模糊性
我国传统师德伦理存在模糊性的特点。我国教师专业伦理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职业适德规范。传统师德的维护主要依靠的是教师的个体自觉,师德规范的要求也大多停留在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上,显得比较粗糙、抽象和一般。
教育机构强调“师德”的重要性,但对教师专业性的把握不够深入,对专业伦理的认识模糊且笼统。我国现行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是《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但缺乏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解释。教育部人事司主编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对职业道德虽有所解释,认为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和职业荣誉八个因素组成,但高校难以以此作为考核内容的依据,教师也难以遵守。因此,我国现行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仍然存在模糊性和空泛性。大部分教师缺乏伦理角色意识、未建立专业伦理思维,仅仅将教育视为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技术行为,重心仍放在传授知识、课堂组织等方而,尚末意识到渗透在其中的伦理意义,更谈不上主动反思和研究教学活动中的专业伦理实践。
教师在面对伦理困境时仍然无法从专业伦理规范中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只能依赖自己的经验。我国曾出现大批优秀教师,人们就以他们为典范,片面地从这些优秀的教师个体身上总结概括出教师行为的基本伦理规范,进而上升为所有教师应遵循的伦理规范。结果,传统师德存在着过于神圣化、个体经验性以及“外赋”的特点,它反映的并非是教师自身的内发行为,而只是社会大众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
2、误读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职业性
正是“由于我国传统师德的生成方式存在‘身份伦理’和个体经验来源等特点,使得传统师德存在着职业特点不明显和代表性不强等弱点。
职业不都等于专业,一种职业能否被社会认可为一门专业是有条件的。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必须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进行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将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所以,职业道德不等于专业伦理,教师职业道德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业道德规范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和套用,无法体现教师“专业性”“服务性”“自主性”等特征。
在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技能优先的行为主义、片而讲究专业发展与教学实效的唯专业主义。在这一理论的导向下,许多教育工作者将教育看做是工具化、操作化或技术化的过程,热衷于操作性、技术性、应用性的技能获得,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也在发生改变,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师德内涵的认识及自身行为。调查显示,高校教师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有传统的一面,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选择也出现了。如一些教师对“教师应是全社会的表率”的提法,持不赞成的态度,一些教师把“把按劳取酬、等价交换”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一些人在选择当高校教师时,多是从“它的稳定性和自由性”和“为了实现学术上的目标”等方面考虑,而没有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及对其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面,而对于教育的道德性、教师行为的道德责任与后果、教师人格品质的先决性等更是少有理解与体悟。这就导致了有些教师的理想信念比较模糊、敬业精神淡薄;教学精力投入不足;教师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不深、育人意识淡化、与学生的关系淡漠难以通过形成教师人格以影响学生等,另外,还有部分教师与同事之间出现不正当竞争。有项调查表明:教师在与同事竞争时,会采取不适当行为的教师占到65%。而这种不适当的竞争行为不仅会打击其他教师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同事间形成团结合作的关系。
正是教师在教育的实践中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伦理、专业精神等关注不够,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缺乏内在的动力和强大的精神支持,教师的专业伦理趋于衰微,乃至失落。
3、回避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社会责任性
高校教师有责任协调好与社会的关系,并促进其发展。但据调查,高校教师与社会(社区)的关系并不理想。教师无论对于专业知识的推广还是凭专业知识促进社会(社区)发展方而所做的努力都很不够。高达89.2%和90.8%的社区居民反映教师从不向社区义务宣传介绍教育法规、政策”与“宣传介绍基木的教育常识”在从不“提供和传播适合社区需要的科学和技术”,从不“与家长等社区人员合作开发课程”方而,两者的比例也惊人的高,分别为85.1%和93.5070。这说明,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过于关注身份伦理和学术技能的高校教师对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非常淡漠,往往回避自身对社会教育责任缺失的事实,可见,我国仍需下大力气改善教师与社会的伦理关系。
教师专业伦理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维度,但教师的专业伦理的发展被忽视、误读,甚至在现实的压迫下失落了,故此,教师职业伦理亟待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建设发展。
二、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策略
第一,实现“经验式”向“理论式”的提升
职业伦理规范代表的是一个行业的成员一致认同的合适的行为准则。专业伦理的建设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国家或高校在进行教师专业伦理建设时,应结合高校教师对师德的认识,制订切实可行的职业伦理规范,引导教师的价值取向,约束教师的行为。
首先,高校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应该由国家政府机构与教师专业团体共同制定。这样,从高校教师的实践出发,根据其教育教学经验,制定切合实际的专业伦理规范,与此同时,国家政府机构参与整个制定过程。最终,通过双方之间的相互配合以达到有效地提高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的目的。
其次,高校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应该分为教师的目标和责任的一般性陈述与教育价值观的职业信条两部分。对应当提倡的教师伦理行为要明确指出,对应严格禁止的教师伦理行为也应当详细列举,以便让每一位教师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也存在着需要教师个人思考和独立作出判断的弹性空间,这就需要教育价值观的职业信条为教师提供伦理决策的指导方针,并逐步养成正确的教育行为习惯。
最后,任何一个教师专业伦理规范都需要及时完善。无论一个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制定的有多么完备,它也无法一成不变。任何一个教师的专业伦理规范都应随社会的发展而进行不断地完善,与时俱进,使之与不断变化中的社会价值观相适应。
第二,实现“职业性”向“专业性”转换
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概念应从一般性的职业道德向专业伦理的方向转移。教师专业伦理是从教师专业性角度出发制定的一套得到教师认并自觉遵守的行业内部规范和准则,充分体现了教师“专业”特征,有助于推动教师实现完全专业化发展要体现教师专业的“专业性”,不能是一般伦理规范在教育领域的简单“复制”,那将使教师专业处于一般的行业水平上,专业性难以提升。我国应在教师教育的链条上建立符合教师发展规律与教育改革实际的相互衔接的职前、在职师德培养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及评价标准,并以此标准作为教师入职、履职与解职的行业依据之一,从而使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获得制度上的保障。通过教师专业伦理教育使教师学会在提高教学技能的同时自觉地从道德的维度思考自身活动的智慧品质与精神内涵,以不断获得一种在恰当时间、地点和方式下做正当的事的能力。
第三,实现“一次性”向“一体化”的延伸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强调的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成长和发展的历程。处于不同生涯发展阶段的教师,心理发展需要也不相同,针对处于生涯发展不同阶段的教师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伦理的“一体化”教育,才能促使教师将职业道德规范从外在的约束性条款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并主动实践职业道德要求。
所谓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的“一体化”主要是指教师职前、入职、职后专业伦理教育的一体化和专业伦理规范、修养和实践教育的一体化以及专业伦理各阶段教育的一体化。一般来说,专业伦理的职前教育是教师专业伦理构建的基础,它要求师范生掌握关于专业伦理理论方面的内容,以使准教师对教师专业伦理有系统的认知;入职时,专业伦理教育能够强化教师专业认同感、责任感等专业伦理意识,以使教师具各能自觉践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意识;而职后的专业伦理教育需要教师很好地结合自身的专业伦理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运用规范的培训教育,不断更新价值观,以有利于教师专业伦理行为的成熟。
同时,规范教育能够强化教师的伦理认知,修养教育能够使教师掌握专业伦理内化的方法,实践教育能够增进教师对伦理的情感体验、锻炼其伦理意志,从而有利于教师专业伦理行为的生成。此外,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相应的特征,教师专业伦理教育要根据专业伦理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发展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连续的一体化教育,以保证教师专业伦理的养成与发展。
第四,实现“个体式”向“文化性”的拓展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力量,在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作为专业伦理的实践者与传播者,其伦理决策、判断与具体行为,必然与周围其他教师、学生、管理者价值观、态度、情感、行为等相互发生渗透和影响。而规章制度与文化的功能是无法相互替代的,规范是外在的、表面的,文化是内在的、隐含的;规范是强制的、刚性的,文化是自愿的、逐渐渗透的。没有校园文化的支持,单纯依靠制度建设与伦理教育的展开,专业伦理将仅仅停留在字面上,不能融入个人精神之中。只有塑造校园专业伦理文化,使追求伦理价值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形成引导、促进教师专业伦理不断提升的文化,使专业伦理渗透在教师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将专业伦理规范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体系中,并付诸于教育实践中,专业伦理建设才能取得好的成效。
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教师工作的热情与动力、教育教学质量、有直接相关性。它要形成高校教师的专业伦理思维、伦理意识、伦理理性,把教师专业伦理的外在规范转化为高校教师内在的获得性品德,以达到真正提升高校教师专业团体道德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毛菊.教师之后培养中专业伦理教育的缺失及对策[A].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7-10
[2]杨晓平,刘义兵.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A].中国教育学刊,2011(12)67-69.
[3]任为民,土悦,吴淑萍.高等院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初探[A].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100-101
[4]徐廷福.论我国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Jl.教育研究,2006(7):49.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