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篇1

4、学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及不懂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坚定颤抖等词语。

5、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体会。

篇2

一、趣味引路,寓教于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主动参与并获得快乐体验进而可能发展为爱好持续不断的动力。在开始阶段,教师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有了兴趣,学生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喜欢阅读、享受阅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有意识地引导、调动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日常教学中,个人认为讲故事是流传已久、切实可行的调动学生兴趣的有效方式。

记得工作伊始,我也曾满腔热情地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要求家长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等措施,意图增强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但效果却没想象的那么好,出现了随意捧着故事书登台读故事的,甚至把家长辛苦买来的书扔在一边置之不理的现象,真正能认真投入阅读的屈指可数。

通过观察、了解,我发现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是其中的首要因素。该怎么提高他们的兴趣呢?经过思索,我决定先从自身下功夫,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某日,当我利用课堂剩余时间特意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阿凡提智斗地主》,在讲的时候特别注意辅以生动的动作、表情,随着情节的推进,孩子们都在静静地聆听,下课铃声不知不觉响了,已经有学生迫不及待地期待下一个故事的到来。

从那天开始,只要课堂上有空,我就见缝插针地给孩子们讲各种各样有趣的小故事,我把这称为“故事会”。经过一段时间,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在发言、写作业时学会用上故事中提到的新词汇。有孩子问我怎么知道那么多故事,我不失时机地告诉他们都是从书里看来的,并顺势推荐了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很快,班级里掀起一股爱看书的热潮,课间总能看到孩子捧着书专心阅读的身影。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在此基础上,我又推出“故事汇”的活动,即组织班级学生开展讲故事比赛,由老师讲变成学生讲为主。同时在日常开展“采蜜集”活动,摘抄好词佳句,学习、积累优秀的语言。班级里的阅读范围越发浓厚,很多孩子自然而然爱上了阅读。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二、精心设计,以内促外

学生在课堂里想要大量阅读显然不大可能,这对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时间指导阅读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时应精心准备,根据教学实际适时穿插点拨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阅读指导。本人认为可以把阅读指导根据教学实际在课堂上分为两个时机:

(一)课前

课前指的是教学主体的导入部分,多为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等。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时代背景、《赠汪伦》的诗人李白的生平、《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地震到来的危急情形。这些课外阅读的知识为学生理解文章、继续下一步的学习铺平了道路,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注意控制好信息量及时间,一般用数分钟点到为止即可,以免喧宾夺主。

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教给搜集、运用课外资料的正确阅读方法。在初学阶段,容易出现学生的热情高涨,但搜集的课外资料过于繁杂,未必都能用得上的现象。这时,需要教师事先研读教材,甄选出其中最能说明问题的资料介绍、交流。比如:教授《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曾出现有学生搜集了很多有关地震各种不同类型的说明性文章,但其实这与主题关联不大,其内容对学生而言也深涩难懂。在肯定学生爱阅读的基础上,我指出本次交流的重点是地震的危害性,即对人身安全、公共财产等造成的损害,让学生明了搜集、阅读的重点。事后,我发现自己在布置学生搜集资料时,并没有强调阅读的重点是了解地震的危害性,造成学生阅读出现偏差。从那以后,我安排学生阅读活动时特别注意明确阅读的要求。

(二)课后

这里的课后指的是教学主体部分完成后的阅读指导,是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重要步骤,该环节时间通常比较充裕,可供教师发挥的空间极大。通过自身实践,我以为精选法和移位法是教师引领学生把阅读更好地延伸到课外的常见方式。

教师们应格外注意做到对阅读材料的精挑细选。课堂教学最讲究实效性。大篇幅的文章没有太多时间欣赏,精心挑选精彩的片断非常必要。教师在课前应用心筛选,反复比较,挑出最适合学生欣赏的内容,可以是优秀文章的精彩片断,也可以是篇幅不长的优美诗歌;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韵味;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后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悟;还可以动手摘录最感兴趣的部分或仿写等等。

移位法即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过程。在选择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时,应该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如在学习了《鲁滨孙漂流记》一文后,学生了解了鲁滨孙遭遇海难,只身流落荒岛的传奇经历。这时,可以适时推荐学生阅读原著。又如在学完古诗后,可阅读《唐诗三百首》; 学完童话故事后可以选择自己的喜好读一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 在学习《桂林山水》后,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写景的文章给学生阅读,使学生真正掌握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技巧。这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更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三、指导学法,形成能力

简单盲目地看不是真正的阅读,老师们要从平时的教学入手,加强指导阅读方法,要有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的意识。在备课的时候,把指导阅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的写进教案,并且设计出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在上课的时候,要把阅读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具体做法是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指导,读后引导学生回忆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阅读方法。学生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地练习运用,这样才能慢慢地形成阅读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去阅读,教师必须做到:

(一)读前提出要求

教师在备课时应将读书方法的指导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写进教案,并设计出实施步骤和方法等。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可选择边读边想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联系自身情感体验的方法、圈画批注的方法、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摘抄评价法、写心得体会法等等。

(二)读中相机指导

找出书别精彩、特别突出、特别有分量的部分,把它作为重头戏来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或文中的重点、难点给予适当地点拨、启发等,指导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读懂课文。

(三)读后归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读完某段或某篇后,应引导学生回想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读书方法。如引导学生说出一句话、一段话是如何读懂的,段意是如何概括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归纳的等等,并鼓励学生把学到的这些方法不断地运用于阅读实践,提高阅读水平,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指点“学法”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反映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必要的阅读迁移能力。一种阅读方法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必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逐步熟练,最终形成能力。

四、调动感官,深化解读

如果只是个体单纯地看书,容易仅仅局限于学生个人与某些书籍的交流,对尚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来说进步可能不大。其实,作为教师的我们,完全能通过多元化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来指导孩子们更快更好地阅读。个人认为阅读除了个体用眼睛看、用手记、用脑袋想,还可以与他人用语言、肢体交流,即课外阅读除了看、记的传统方法外,还能采用讲、演、编的新方法。而这更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也是辅助他们快速进步的好方式。

(一)“说”故事

举办讲故事比赛时,当孩子讲完故事,可以安排“小记者”进行提问,教师在旁引导,争取扩大问题的涵盖面,充分做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把个人的阅读变为集体的交流。可以是台下的小观众向讲故事的孩子发问,不懂之处做到答疑解惑,回答问题的不仅可以是登台表演者,也可以是其他听故事的孩子,遇到有价值、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允许孩子们各抒己见,如果难度较大,孩子们都无法顺利解决,最后,教师可以点拨、指导。各种思想得到充分表述,阅读时的疑惑得到解决,何尝不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呢?

(二)演故事

精彩的故事不仅可以讲,还能演和编。生动、有意义的故事也可以组织学生适当地演一演,表演要运用到语言、肢体、表情,这需要学生深入阅读,在理解、内化的基础上用外在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便是同一题材,仔细品味细节,也会有不同的体会、表达。对孩子来说,生动活泼的形式更加吸引他们,那投入表演的热情打动了每一个在场的人。为了表演得更好,他们彼此之间互相交流、探讨,询问老师、家长寻求帮助,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情形,哪怕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他们的的确确调动了自己的智慧尝试解决各种问题,这样的阅读对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

篇3

二、有效整合,用信息化教育资源上课

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上课,让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掌握教学内容,对所学习的内容记忆更为深刻,能够完成一些平时我们无法完成的教学内容。例如,我在给学生上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第九课《鲸》时,因为学生根本没有到过海边,更不用说见到鲸了。所以在上课前,我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里有关鲸的图片先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先对鲸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中再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解,这样不但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而且教学效果也会更好。在给学生上人教版新课标第九册第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时,用课件给学生出示了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录像,让这些从未经历地震的学生如同亲临地震现场一样,不但让学生认识到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还从情感上博得了学生的同情,从而使他们更加投人地学习课文。

三、有效整合,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布置作业

使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上课,到了快要结束课程时,我总要再找一些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里有的课堂练习来和学生一起完成。当然设计这套练习的初衷,是让学生自己完成的。但是,因为我们学校现在还没有能力配学生微机室,为了让学生也能及时得到这套资源的学习,不让资源白白浪费掉,所以也把这部分资源找了出来和学生共同学习。这样,学生既得到练习,也知道了如何操作多媒体设备完成练习。因为只有供教师操作的一台电脑,所以在给学生进行多媒体练习时,学生说什么答案,老师就打什么答案。当出现有意见分歧的答案时,老师可让学生举手表决,赞成哪种答案的学生多,老师就选择哪种答案,系统在检查做题答案时正确与否便可见分晓。这种练习的方式,不同于平时的作业本练习。平时的作业本练习可以不与同学交流,自己独立完成;而这种练习的方式,除了自己的意见,还可以适当参考别人的意见,综合后得出一个有效的结果。这个结果如果是正确的,他会和同学们同喜同乐;这个结果如果是不正确的,他也不会太失落,因为也有同学和他一起承受这个结果。所以说,使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课堂练习,我的语文练习课更丰富了,教学效果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篇4

(一)认识“适度”,辩证把握三维目标的关系

课改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最大的困惑莫过于如何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作为教研员,笔者经常要听一线教师上课,讨论公开课教案。笔者发现,很多教师设计教案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是决然分开的,孤立操作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那个环节是训练学生技能的,这个环节是让学生领会方法的,那个环节又是让学生体会情感的,等等。事实上,一个教学环节很可能会涉及目标的三个维度或者两个维度。因此,割裂地看待三维目标势必会造成很多重复,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要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就必须要注重“适度”,辩证地把握三维目标的关系,把三维目标视为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既是教学的基石,又是载体,学生方法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都离不开对知识的探索,因此必须得依托一定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没有过程就没有学习经验,就没有体验和感悟,就不能形成技能。一句话,三维目标各有内涵,又相辅相成、水融。

(二)预设“适度”,有机整合目标的三个维度

从理论上把握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是容易的,但在每堂课中如何有机整合三维目标,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既掌捏知识技能,又受到情感熏陶,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值得进一步探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笔者认为,有机整合三维目标首先要从教材分析入手,寻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由于每篇课文各有不同的语言表达特点,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涉及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有语言训练、思想教育、思维训练等,因此预设教学目标时,要注重“适度”。首先,要有明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把握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类,再根据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进行筛选、整合,最终确定三维目标。

其次,注重“适度”还体现在预设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忌“贴标签”。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写景的文章,于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就被很多教师当成一张美丽的标签,贴在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里。其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总体目标,由于学生的年龄下同,文本内容不同,学生的情感体验肯定也是不同的。因此,“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在一节课内是无法达到的。所以,教师必须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三)调控“适度”,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预设了恰当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实施中同样要把握“火候”,做到调控“适度”。否则,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就成了一句空话。对小学生而言,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不能灌输的,只能依托语言文字,把相关的价值观念渗透进去。比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通过父亲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个关键句,体会父亲那种近乎失常的举动背后所蕴涵的坚定信念,让学生体会深沉的父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度的调控,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对父爱的体会,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揣摩父亲的心理,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来实现的。

适度的调控,还表现在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例如,教学《找骆驼》一文时,教师要抓住老人所说的三句话,对学生进行因果关系倒装句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领悟老人的思考方法。接着,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相结合的训练除了按骆驼的脚印去找外,你还有什么其他较好的办法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在高度兴奋的状态。究其原因,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学生只是了解了老人思维的过程,对于文本所蕴涵的道理却并没有直接得出。真正让学生如此兴奋的载体却是他们讨论“除了按骆驼的脚印去找外,你还有什么其他较好的办法吗”的过程。这个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活动的空间,知识在这个空间里生成,思维在这个空间呈活跃,情感在这个空间里共鸣,这就是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篇5

师(开放式提问):当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这时男孩的心情会是怎样?他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一步步体会男孩的心理变化)

生1:老师.我从“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灰雀是被男孩抓走的,如果没有抓走灰雀,他怎么知道灰雀还活着?(学生的回答有阅读依据,而且运用了自己的个人体验来理解课文)

师:体会得好!那么,你们从这句话中还看出什么?(追问)

生2:还可以看出男孩决定放走灰雀。(学生的个人体验)

生3:老师,我看出列宁很爱这个男孩。(学生的个人体验)

师:真了不起!你们是怎样看出来的?

生4:我从列宁的话中体会出来,他一定看出了是男孩抓走了灰雀,但又怕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而没有批评他,只用语言去感动他。

巧妙的设问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带着问题与文本对话,顺利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能联系生活实际切身体会,感悟人物内心的情感,实现课堂教学师生的有效对话。

二、推陈出新,构建新奇话题

汉语言文字内容的丰富性及其阅读的多解性,为参与对话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可以多向拓展和延伸。语文教师要把握课堂对话的创造和生成功能,挖掘文本的创造性因素,让“对话”成为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广阔天地。笔者认为,教师在展示对话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允许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从不同角度提出新的问题或者阐述新的观点,以加深对话的层次,丰富对话的内涵。在一次阅读教学研究课中,笔者主持执教《东郭先生和狼》的教学公开课。在教案预设环节,笔者思考: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懂得了东郭先生将“兼爱”误施于恶狼而险遭厄运,并从中得到启示:人与人相处应该真诚相待,但对狼一样的恶人不应该怜悯。那么,这则寓言故事的启发和教育意义仅限于此吗?经过一番思索,笔者在执教时抓住教学时机向学生抛出讨论话题: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冲突的,狼能够欺骗东郭先生,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经过深度讨论后,实现师生对话如下。

生1:驴背上有满满一袋书,说明了东郭先生是个书痴,说不定还满腹经纶,但他却连基本的善恶关丑都无法分辨,悲哀!

生2:书中自有黄金屋,东郭先生读了那么多书,面对恶狼都不会自己保护自己,看来是个读死书的。

在课后教学点评中,这个教学环节得到了听课教师,特别是一线老教师的一致肯定。这样的对话教学,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内涵,使学生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充满精彩对话和生命活力。

三、合理应对课堂对话中的“断层”和“冷场”

课堂因有效对话而精彩,但课堂对话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往往导致“断层”和“冷场”,使得课堂黯然失色。面对课堂对话中的突发事件,教师要从容应对,应以课文描写的线索为依托,牵引师生思维的方向,把学生的对话逐步引入正题。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待学生读完全文后,支玉恒老师布置课堂练习题: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要求把自己的感受浓缩成一句话,如果能写成格言更好。下面节选学生完成练习,师生对话交流的教学片段。

生1:这对父子太了不起了!

师:大白话,但却是大实话。(学生写得不怎么样,但支玉恒老师将大白话转为大实话.应对出色)

生2:父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师:这句话很好,写到黑板上去,写完后再写上你的大名。一句话也是一种创作,所以要有作者的署名,这是你的权利。(教师将写话提升到了创作的高度)

生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你引用了古诗,这句诗是歌颂母爱的,但在这里表达父爱的伟大也很贴切,因为父母的爱都是伟大而无私的。写到黑板上去,别忘了写完名字后加上“引用”两字。

生4:父爱似山.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父爱似海,给了我们幸福的源泉。

师:啊!这简直就是一句赞美父爱的格言。写上去,赶紧写上去!

生5:爱的力量是创造奇迹的源泉,我为爱心欢呼万岁!

师:非常好!我也要为你现在的表现欢呼万岁。

以上师生对话融合顺畅,但接下来课堂出现了“冷场”,第六个同学站起来说:“当别人对你说话时,你一定要相信他。”这个学生说的话在成人眼里并不符合逻辑、不讲究规则,此时课堂的聚焦聚于支玉恒老师如何应对。以下是师生的对话片段。

师:请你再读一遍刚才的话。(教师的话颇有暗示之意――孩子,你说错了)

生6:当别人对你说话时.你一定要相信他。(学生并没有因为老师的提醒而觉悟)

师:孩子,要是坏人对你说话,你也信任他?(老师变化角度反问.让孩子明白自己刚才的表述不准确)

(生沉默)

师:不要紧,我知道你并没有这个意思(主动解围),你想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起码的信任.是吗?

生6(马上点点头):是的。

师:能不能修改一下你的话,让它更能表达你心中的感受?

生6: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只有信任才能产生爱的力量。

篇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没有潜心解读文本,没有自己对文本的正确、细微、深入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我们还能求得教学的创新、教学品质的提升吗?因此,我们首先要改变急功近利的想法,从解读文本开始,真正走进文本,走进学生,走进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教材的开发,但这必须是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想超越教材,就必须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而此时,理答要结合课堂教学的进展及变化组织发问,一般情况下,理答要关注两个角度:一是尽量选择学生在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时,学生学习意识上的矛盾激化时,他们思想囿于狭窄范围时或者学生受原先经验影响无法实现知识迁移时,注意力涣散的时候作为发问的最佳时机;二是发问时机应和教学需要与文本价值相适应。因为很多时候就同一问题转换一下提问角度,效果就会迥然不同。

在一次学校优质课评优活动中,教师上完课后提问学生:“学了课文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蔺相如、廉颇”。学生的各种感官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过程进行相当顺利,课堂充满和谐的气氛,老师完全沉醉于学生的精彩回答中。忽然,一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我最喜欢的秦王!”顿时,课堂发出一阵哄堂大笑,显然这位学生“别具一格”的答案迎合了学生求新立异的想法,而此时教师竟一时呆住了,转而微笑着肯定这位男生的答案,继续走着下一个教程。

教师对这个回答的处理显然非常不妥,他默认了这个错误的回答,这样的理答是失败的。教学中教师也敏锐地感觉到这样的理答方法显然太失偏颇,却一时又找不到更合适的理答办法,因而错失了一个绝好的教学生成点。其实我们不妨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探问:“怎么样的人才算值得敬佩、喜欢学习的呢?”这一问就把学生的思维角度引到正确的价值观上了。学生在了解了“”的意思之后,教师话锋一转:“的人也能喜欢敬佩吗?”这样不偏不倚的理答解决了学生新旧认识的矛盾,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引领到正确的领悟上来。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的理答是不可预设的,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合理的回应,有时也会因为学生出人意料的回答或提问而一时语塞,所以教师往往要借助学生的回答和自己理答后学生的反应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下一次理答的质量,改善教学。

二、设置难度,有效理答

理答是唤醒学生注意,保持或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有经验的教师通常把学生的回答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把原来有较大难度的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逐一发问,以此引出下一步的教学决策。

比如在《黄山奇石》的教学中,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仙桃石”形状的基础上,我启发道:“仙桃石”为什么不叫“蜜桃石”或“桃子石”呢?学生只要多读几遍课文,再深入思考便会发现这是因为“仙桃石”体形巨大,而且又落在山顶,不太可能是人间的东西。课文中一个“飞”字和“落”字,便形象地写出了“仙桃石”的神奇。在欣赏了“猴子观海”的画面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几千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的呢?它到底在想什么呢?”此问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有的编故事,有的大胆猜想,在愉快而热烈的讨论中,他们既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黄山奇石的有趣。

由此可见,教师对课文的核心问题进行合理地分解,将其转化成贴近学生思维方式的问题,缘于教师的教学动力,其中理答智慧也足以令人佩服,从而体现了生本课堂“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也只有当教师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眼中有学生”,能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课堂教学才能是有效的。

篇7

再如:在《春风吹》第一课教生字词时。

师:你能给本课生字找朋友吗?

生:(顿时跃跃欲试,举手层出不穷)

生1:看见“柳”字,我想到了贺知章的《咏柳》。

(流利背诵诗)

生2:看见“蛙”字,我想到了有“青蛙,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青蛙。”

生3:看见“吹”字,我想到了四字成语:吹吹打打,吹灰之力…

生4:看到“桃”字,我想到了“桃李满天下”。老师我想吃桃子。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但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每位同学都在班上发言,下面请同学们把你想说的在小组内部交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人心,汉语作为我们的外语,它的外延在逐步扩大,我们正常所见的“给学生字找朋友”的训练项目做了一些小小变动,把“朋友”的外延扩大为涵盖古诗、歇后语、名人名言、谚语等等。汉话的累积就融入了这些“特殊朋友”之中。这样既开放了教材又拓宽了汉语学习渠道,创设综合开放的学习环境,增加实践活动机会,打破了汉语教学时空和教学内容的封闭,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让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不再受到禁锢,使得汉语教学真正融入生活之中,以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汉语素养,真正让学生爱上了汉语,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凸现互动——对话

语说:水尝无华,相荡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小班化教学应搭建师生互动的课堂,实现心灵对话。汉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言学习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受到成效。小班化的课堂要求教师为这种实践活动创设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让自由交流在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心境中进行,实现对话,达成共识,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小班化的课堂是个性化展示的舞台,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处于探究、研讨之中,尽量让学生动起来。在《纸船和风筝》的教学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书上的文字,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深切地感受朋友之间友好相处。有了友谊要积极去维护它。

根据这个教学要求,以及我们多年的小班化互动式教育的实践研究。一开场,就希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孩子带入到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所以教师就创设了一个“领船票登船”的情景,舍弃了以往简单、枯燥的生字词复习,改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形式,一人一题,做正确了,在小组内读一读,每一组都争相去登船时,正是把孩子们从被动参与学习转向为主动学习的过程,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以情激情,以情引趣”当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这样的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老师紧接着准备了一个小组学习的活动,即,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在小组里谈谈自己眼中的友情。当教学形式是以往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时候,我更多地把眼光放在了“互动”这个教学方法上.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一个绝好的形式。其实5~8自然段的理解,对于我们现在的2年纪来说,并不是很难,简单的一问一答,也许学习的过程会更快,但是,学生的参与面会大打折扣。刚刚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好的学生,可能会继续保持,而相对差点的孩子,也许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而在小组讨论中,则是尽量让学生做到全面的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想一想,说一说,从而保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一个问题进行争论,进行补充,好点的学生胄邑够也会去帮助相对较弱点的孩子。比如说,,在讨论好朋友因什么事吵架?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组里就孩子想到“松树要帮小熊扎风筝,小熊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组内的同学很快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说“熊怕松树累着的”,有说“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去解决的”等等。我觉得,这正是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互动交流的结果。也许,在过去简单的教学模式中,这个问题,老师也会提一下,但是孩子不一定记得住,但在互动合作的学习中,这是他们自己讨论出的结果,孩子一定记得很牢。本课的教学目标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朗读。从对字词的指导,再到句子的指导,段落的指导,这和大班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教师还设计了一个“找好朋友读一读你最喜欢的一段”。既然在互动的课堂上,可以因为一个问题,孩子们进行讨论,那么我们觉得,找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则会让学生更喜欢这个课堂,把好东西和自己的朋友分享,是孩子乐于做的事情,他们的身心会更积极的投入学习中。

在教学的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想象可以为松树和小熊做点什么。这样的设计肯那个过于大胆,但我觉得,,既然孩子兴趣被调动了极致,这个时候突然让他们做一件不是他自愿做的事情,多少有点打击他的感觉。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兴趣作业,展示自己,应贯穿始终,走进我们学校的班级。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自己设计作业,正是一个给他们展示自我的又一个非常好的孩子。孩子当天设计的作业也非常的好。有的学生“折纸船送给小熊”有的学生“画一画”,画出他眼中的风筝。等等。无奇不有。可以看到,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互动、合作、自主”的学习是本节课关注的重点。

三、注重研究——发现

篇8

其次,解读教材的能力是语文教师最核心的专业素养,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要灵活处理教材,灵活驾驭课堂,教师必须先下足工夫研究教材,深挖教材,归纳和总结教材内容。只有对教材内容反复推敲和总结,才能理解教材编辑者的良苦用心和安排意图。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都会成为一个强烈的信号,直接就可以做出判断,表现在语文课堂上是指语文教师在掌握了教学设计、板书、提问、常用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的使用等多种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较熟练地恰当运用,和学生交流对话正常和谐,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比较顺利。我在研读文本时力求做到:(1)站在文本的角度,彰显学科本体特征;(2)站在作者的角度,把握文本价值取向;(3)站在读者的角度,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4)站在学生的角度,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如人教版第九册《落花生》一文,作者旨在教育下一代要像花生一样谦虚,无私奉献。过去,许多老师遵循作者意图教育学生的,使学生备受打击。而今,时代在进步,理念在改变,竞争意识增强。所以,必须重新解读该文本,在融合作者本意的前提下,跳出教材,在适当情况下,树立敢于展现自我、毛遂自荐的精神。

二、用活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标的颁布如一缕缕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气息,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材观。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新教材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唯一依据,而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范例和素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好老师加工教材,坏老师照本宣科”。一个好的老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和学生状况等对教材所提供的核心文本加以增减调整,通过调查、访问、阅读、上网等有效途径进行比较恰当的整合,从而活用教材,使教学设计更符合时效性、班级特点、思想教育及学生的自主体验和实际需要,有效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增长学生见识,深化理解,拓展学用渠道。

例如执教第七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学生对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很生疏,对总理生平事迹了解甚少。仅凭课文中朴实的话语,如何能激起对总理的情感呢?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书籍,或者向学生介绍生平一些感人的事例,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学习课文时,学生的情感之帆已扬起,无需老师更多的讲解,理解课文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坚定、执著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但短短的40分钟里,如何才能做到长文短教呢?找准阅读的突破口,以点带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紧抓“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条主线,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围绕:“这三部分内容哪一部分内容、哪些词句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让你感动呢?”这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组织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交流来深入。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学习效果较为显著。

三、创新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老师应该有一种自我超越和创新的意识,敢于打破传统的滞后的模式,跳出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不同的教学方法入手,可以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方式,文眼、题眼、表达方式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大胆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使语文课堂百花齐放。

比如,《开国大典》可采取文题切入法。从课题入手,“典就是典礼的意思,那么在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是怎样的典礼”?进而,围绕“大典”,整体感知,初识“大典”;重点研读,感受“大典”;课堂总结,铭记“大典”。再如,《将相和》可采取语言切入法,《飞向蓝天的恐龙》可采取文意切入法……总之,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及教学现象进行反思,并不断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才能得以培养,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具体做法:(1)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2)给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机会。(3)多给学生评价的权利。《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以正面引导。”赏识、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强心针,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老师错了的允许批评;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这才是学习的真实过程,也才是有效性教学的具体保障。

五、课堂和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