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煤矿安全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篇1

第一,有利于目前被动的安全管理模式向主动的安全管理模式转变,较好地贯彻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和含义。目前矿井在安全管理上主要通过矿井的各项管理制度、班前会上危险源预分析和管理人员反“三违”等形势开展,职工在思想上、行为上、日常工作中难以严格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也难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摆不正安全与产量、安全与进尺、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时间的关系,难以自觉运用安全生产方针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用适当的经济杠杆来约束职工的行为,让安全与职工收益挂钩,安全工作做好了,职工获得的分红就多;反之,如果安全工作做得不好,出现了安全事故,则职工的股本就会收到损失。这种安全与收益的挂钩是精确到部门,甚至精确到个人的。如果某一个部门出现了安全事故,,则受到影响的主要只是该部门,其他没有出现安全事故的部门还可以获得正的收益。就如同股市中某一个板块出现杀跌,而其他板块乃至大盘仍然可以保持上涨一样。这样一来,人人都是煤矿的主任,都会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都会为安全管理出谋划策,群策群力,责任心大大增强。

第二,采用“安全入股”法进行安全管理,有利于“人人都是安全员”理念的推广。因为安全管理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无疑每个人都会对安全特别重视,都会注意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会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等规章制度来进行操作、施工。对于他人的“三违”行为,每个人都会出面进行劝阻和制止,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每个人只管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专门负责安全监督管理员才抓“三违”行为。第三,有利于“三不伤害”向“四不伤害”延伸。以前在进行安全管理时,我们要求工人们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实际上,要做好安全工作,工人还应该注意保护身边人(工友)不被伤害,即做到“四不伤害”。第四,有利于安全理念真正深入职工心中,实现我国煤矿形势的持续好转。自从2012年以来,由于国外页岩气技术逐渐成熟,进口煤炭大量涌入我国,煤炭行业转入下行趋势,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煤矿企业由以前的大幅盈利转为微利甚至亏损。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该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安全工作做好了,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企业效益,使企业走出当前的困境。

篇2

2.安全管理流程不合理。安全管理操作控制程序不清晰、不闭合,未能做到全过程控制,安全管理存在漏洞、随意性较强。

3.安全管理协同性差,责任权利不统一。

二、内涵与主要做法

2.1健全安全管理组织结构成立内部市场化协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矿长为组长,副矿长为副组长,各职能科室领导为成员的公司内部市场化安全协同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公司内部市场化安全协同管理重大问题的决策,例外问题的处置,内部市场化安全协同管理的监察工作。

2.2明确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一是明确安全管理流程再造的思路。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思想。二是明确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基于内部市场化的煤矿安全管理是在内部市场化理论为指导的前提下完成的,从煤矿到班组共形成三级主要市场主体,分别是煤矿、区队以及班组。三是明确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要想改革和创新煤矿安全管理模式,构建安全高效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必须建立起一整套长效运行机制,理清各种关系,规范作业流程,主要包括市场机制、考核机制、协同机制和监察机制。四是明确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法。在内部市场化运作的基础上,构建三维安全协同管理PDCA循环系统。五是明确安全管理的六个原则: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充分授权的原则、利益对等的原则、协同高效的原则、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安全目标导向原则。

2.3优化安全管理的体系架构通过对煤矿安全管理流程的调研、梳理,构建基于内部市场化的煤矿安全协同管理流程体系三维立体框架模型。根据模型,构建起安全管理的初步体系架构:纵向上从安全管理PDCA流程出发,形成安全目标管理、安全风险防范、安全管理与控制、安全目标考核和安全评价安全协同管理流程;横向上以市场主体上下游服务关系和岗位辅助协作关系,确定市场服务合同,从而明确不同主体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并从人、机、环、法、料五个方面规定了安全管理的内容。在纵横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安全管理岗位目标与责任、安全管理岗位考核指标、安全协同管理制度与考核方法,整个安全管理流程置于安全协同监察之下,从而形成以内部市场化运作为主,安全协同监察为辅的内部市场化的煤矿安全协同管理流程体系框架。

三、再造安全管理的流程

3.1构建PDCA安全管理流程(总体流程)通过对煤矿安全管理流程的调研分析,结合PDCA循环图思想,设计出PDCA安全协同管理总体流程。

3.2构建协同安全管理流程分流程在PDCA安全协同管理流程(总体流程)基础上,分别设计安全协同管理流程分流程,包括:安全目标管理流程、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安全控制管理流程、应急救援管理流程和内部市场化结算管理流程等。

①建立安全目标管理流程目标安全管理根据煤矿安全管理目标,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法,制定各级市场主体的安全目标,并根据各级市场主要目标,形成各级市场主体的岗位责任,安全目标考核指标、安全目标考核方法、内部市场化结算方案等。目标安全管理流程是基于内部市场化的煤矿安全协同管理控制的基础。在目标安全管理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目标考核办法》、《安全内部市场化结算办法》等制度文件。

②构建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安全风险管理是安全防范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煤矿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建立危险源辨识和煤矿安全应急预案。首先通过建立煤矿安全风险综合信息平台,全面收集煤矿安全信息,对煤矿的安全风险作出初步判断;其次结合班组、部门的时间确认与反馈,参考行业风险事件库,全面辨识煤矿安全风险;第三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根据专业经验、行业标杆等,结合煤矿实际,形成安全风险评估的初步结论;第四形成安全风险管控预案,提出风险评估报告。安全风险管理流程的设计借鉴了风险管理和危险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危险辨识是基础,根据危险源辨识,形成危险源信息库;运用风险评估方法,确定风险(危险)等级,应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宜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案。

3.3加强内部市场化结算流程管理①在集团内部市场化管理基础上,结合煤矿自身安全管理实际,依据安全目标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构建建煤矿内部市场化管理实施新型管控模式,形成煤矿内部市场化结算体系,制定出详细可行的内部结算办法,构建起煤矿内部市场化管理实施新型管控模式。②完善内部市场化结算体系:一是分线核算,构建要素市场。二是不断完善价格体系。三是建立核算体系。四是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3.4完善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在安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相继制定、完善《安全应急预案信息库》、《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安全标识管理办法》、《安全宣教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建立起市场化程度较强、协同力度较大的安全控制管理体系。

四、结语

①通过实施“基于内部市场化的煤矿协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体系,明确了安全管理的主体,充分调动了员工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PDCA安全闭环管理新模式,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②在目前煤炭形式下滑的情况下,煤矿生产成本增加压力下,加大成本投入的管控力度,严格履行审批签字把关职责,始终坚持设备、材料等周转,充分利用废旧物资调剂交易中心,对库存物资材料进行了调剂使用,减少了新材料投入。保证了矿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煤矿协同安全管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通过基于内部市场化的煤矿安全协同管理流程再造的实施,建立了以市场为主,监察为辅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形成了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体制,完善的安全计划执行体系,良好的责权利对等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明显加强,安全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显著提高。

篇3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中,安全生产并非一句口号,而是需要通过严格的安全制度来维系的,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明确有效的技术操作规范。

2.1井下挖掘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煤矿生产中,井下挖掘是最危险的区域,也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区域,因此抓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首先应该从抓好井下挖掘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始。2.1.1一线工人的安全操作。在煤矿企业井下挖掘作业前,应该根据前期科学的测定和相关经验方法,编制合理的挖掘作业流程,确定挖掘方式方法,并根据挖掘面积及挖掘手段,制定适宜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正式挖掘前,应该就挖掘方法与一线工人、领班、技术骨干等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所有下井挖掘的人都了解挖掘面积、挖掘流程。虽然挖掘流程是事先制定好的,但在实际的井下作业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井下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挖掘进度和挖掘方法。在井下作业时,一旦发现有工人违规操作,要及时停止作业,做好整顿教育工作。2.1.2做好测绘测量工作。在煤矿生产前,应该做好科学的测绘测量工作,督促测绘测量人员严格执行测量测绘方法,深入井下,仔细排查,科学测量,为挖掘工人提供准确的技术参数和地质资料。2.1.3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在煤矿企业下井挖掘作业时,要严格落实安全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安全员应该明确挖掘流程、挖掘技术方法等,在一线工人挖掘作业时,如果安全员发现有工人存在违规操作或者不按照挖掘流程作业时,应予以制止。同时在遇到比较困难的挖掘作业时,安全员还应该协助一线工人,共同处理。2.1.4做好瓦斯检查工作。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瓦斯检测员的工作非常重要。瓦斯检测员要做好作业面瓦斯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井下环境的安全。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出现瓦斯超标或者存在其他危险气体,要及时通知工人撤离,同时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瓦斯检测员还应该做好通风口的管理工作,定期定时为作业面通风。

2.2严格落实煤矿生产的机电运输管理工作

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确保机电设备的良性运转,确保煤矿输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来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2.2.1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机电运行安全,有必要加强对井下作业面及井上等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检修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安全巡检,一旦发现机电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解决,避免机电设备损毁。同时做好机电设备的安全保养工作,对于有可能影响煤矿生产效率的机电设备要及时进行淘汰。2.2.2加强煤矿的运输管理工作。保证煤矿运输环节的安全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加强对煤矿运输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定期检查煤矿传输带、运输车辆等运输设备是否处在良性运转的状态下,防止掉轨、翻车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斜井提升则要做到钢丝绳、矿车碰头、三环链、绞车、钩头等提升设备的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运输设备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排查及时检修,并将容易出现问题的运输设备登记在案,在后期的跟踪检查中,重点做好安全检修工作。

3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和签署安全责任书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将安全责任化整为零,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确定安全责任范围。

3.1划分安全责任区域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级别、不同领域、不同作业面,要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在该区域内由指定负责人做好区域安全管理工作,同时由煤矿企业的安全总负责人做好区域安全的统筹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将安全责任明确到个人头上,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更有利于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等的落实和推进。

3.2签署安全责任书

为了将区域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区域安全管理过程中,有必要由区域安全负责人签署各自的安全责任书。在责任书上要明确区域安全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并明确出现安全事故后的处罚条例,通过安全责任书,能够提升区域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4做好灾害预警管理工作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除了容易造成作业面坍塌、瓦斯爆炸等危害性比较大的事故外,还容易引发水灾、火灾等灾害,因此有必要做好煤矿生产的灾害预警工作。

4.1做好火灾防范措施

火灾对于煤矿井下作业面来说,其危害是致命性的。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做好火灾防范措施。禁止明火进入作业面,严禁煤矿职工在作业面及出矿口等附近抽烟、在井下使用明火需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井下作业面要做好消防器具的设置和摆放,以便在发生火灾后能第一时间进行消防扑救。

4.2做好水灾的预防

在矿井周围要做好对当地水文的调查,根据降水量来判断地表流向和水流量,并做好地面积水的排泄工作。在矿井里要做好排水工作和封堵水工作,以防止水淹没作业面。

篇4

1.2矿山测量为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生命保驾护航

大部分的煤矿往往深埋在地底下面,这样就为煤矿开采工作人员增添了较大的难度。在煤矿的下面,常常由于地形的复杂多样以及地势运动的毫无规律而致使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从而,只有对地质、地形进行全面、科学的勘探和测量,深度掌握矿山的地理形势,为开采工作人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矿山测量技术,可以构建安全、合理有效的煤矿开采辅助建筑,爆破强度的精准计算以及煤矿井道的安全有效。此外,运用矿山测量技术,还可以矿山开采的计划地图,遇到突况作出的及时而精准的应对措施,是煤矿开采员工的强有力安全保障。

2矿山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运用

矿山测量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让我们来进行探讨。

2.1在煤矿的挖掘和和运输轨道提供有效路径

在煤矿的开采中,需要制定出一条安全有效的开采路径,确保煤矿开能够安全有序的开采出来。通过对矿山的测量,根据地质动力学原理并结合地质、地势情况,设计开采路径。在不断的深入煤矿地底的过程中,开采人员前进的方向和路径的建构需要对开采情况地质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计算,确保开采和运输井道能够有良好的氧气供给。设计一条安全的开采路径,是煤矿开采工作人员踏上生命安全保障线的第一步,少了矿山测量技术的支持,煤矿工作人员就寸步难行。

2.2利用矿山测量技术设计安全保护煤柱

在煤矿的生产开采中,随着煤矿一点点的被开采运输出来,整个矿山的情况再不断的变化着。矿山中设计加入的开采运输通道,使得整个煤矿所承受的力情况有所改变,而这些井道也会受到旁边地质运动的影响。在煤矿山中,不同的煤矿开采区域中需要留有一个安全有效的煤柱,以有效控制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结构变化,对开采通道和煤矿周围岩体具有稳定的支持作用。在不断的开采过程中,煤矿所存在的结构层遭到破坏,矿山测量技术通过对煤矿所处区域的地质运动情况以及煤矿结构变化层度和趋势,计算出煤矿开采中井道边煤柱的有效参数。

2.3利用矿山测量预防开采事故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常常会伴有地质水体的灾害、运输通道上层被挤压下降以及开采通道之间的影响。利用矿山测量技术可以将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地质水体产生的破坏做出预防措施,在开采过程中地底中储存的水会随着开采过程不断的流动,从而聚集在一起,严重的威胁着煤矿运输通道的稳定性。而通过矿山测量技术,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出水的堆积地点与煤矿运输通道间的位置关系,根据地质承受的水体挤压力量,通过一个孔洞对堆积水进行合理的引流,释放压力,排解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煤矿的开采中,煤矿运输通道及其周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地势下沉带来的通道上层所存在下降情况。一旦发生了通道上层建筑坍塌的情况,其直接结果可能就是导致采矿工作人员的伤亡。而上层建筑板是可以根据矿山测量结果所得到的,利用离层仪器在通道上层进行实时的监控。以此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上层的建筑板有异常情况,从而做出及时的处理。而在地下的煤矿通道网的建设中,构建一个立体的通道网络需要准确的作用力分析,测量数据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通道网络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在地下煤矿的开采区,利用测量数据来严格划分出开采的安全界线,同时还可以设计出一条有效的自救路线。

篇5

2.1理念创新理念创新是指改变原来比较传统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更能适应当下煤矿行业的发展,能够正确认识并处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社会义务与安全以及经济效益与安全的关系。在我国,不论是大型国有煤矿企业,还是小型的地方企业,都需要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安全意识,企业管理层必须把员工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注重安全发展,安全开采。要改变其传统的以经济效益为首的观念,不断探索发现快速发展与安全发展间的客观规律,最终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理念创新,使煤矿安全管理得到突破性的发展。

2.2文化创新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建设中不容忽视的方面。在安全管理方面,安全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必须在整体企业大文化下,建立安全文化,鼓励甚至要求公司员工熟记安全文化,有利于企业的操作技术水平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那么他们在进行煤矿挖掘以及其他工作时懂得自我保护,注重自己的人身安全,使得员工安全与生产安全得到统一。在实际操作方面,企业首先需要招聘有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资质的人员对企业安全文化进行建立及完善;其次,企业要设立相应的培训机构或者聘请外部专门的培训机构,根据安全文化安排具体的培训课程;接着,分批次安排员工进行免费培训;最后,对培训过的员工进行考核,对考核通过的员工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以激励更多员工自愿的进行培训。公司在完成培训后,仍然不能过于放松,仍需要对员工进行不定期检查,或者是不定期的加强培训。因为,员工只有在意识上认可这种文化,行为上才会遵守及履行这种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创新势在必行。

2.3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技带来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技术更能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性。目前我国的煤矿行业形式是生产能力在不断的加强,但落后的技术及技术装备严重拖了后腿。所以,企业必须加快对煤矿行业科学技术进行创新改革,更新现有的技术装备及技术实施结构,以适应煤矿行业生产能力的加强,促进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提升效益。针对上述讲到的瓦斯危险,需要将强这方面的技术研究,例如,瓦斯监测系统、瓦斯预警系统、瓦斯排放系统、以及员工可以佩戴的瓦斯过滤装置。还有,煤矿从矿井里运输到地面上的过程中,运输装置的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能做的就是加强刮板运输机和皮带运输机的强度,暂时解决运输问题,加强生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率。

2.4制度创新这里指的制度主要是煤矿企业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而建立的安全生产制度。首先,从国家方面来讲,国家已经针对煤矿企业安全问题拟定并颁布了多条法律法规,对违反行为的责任追究也是很严格的。其次,煤炭企业自身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完善企业内部的制度,包括运输制度、质量检测制度以及生产安全保障制度等。

2.5机制创新机制创新是煤矿安全管理创新的核心,机制创新包含多方面内容。

2.5.1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企业间都会存在竞争,而现代社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所以,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有较为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才能吸引更多的技术及管理人才到企业工作,为了留住这些人才,企业也要做出创新举措,让人才自愿长期为企业工作。煤矿企业的安全质量问题与人才数量还是存在一定关系的。人力资源若是较为优秀,那么其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相对人力资源较为薄弱的企业更具优势,更有利于煤矿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能够让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激励是一方面,奖罚就是另一方面。奖罚制度的建立及完善是为了保障员工工作的公平公正,让员工更加积极、自觉、高效的完成工作,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留住精英人才,从而使企业的生产安全在人才上得到保障。

2.5.2建立安全责任机制责任制简单的说就是谁做的事情谁承担,但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还是要有所创新的。对于民营煤矿企业,鉴于其大多都是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从以往的调查中不难发现,这种管理方式存在很多弊端,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有必要转换为更科学可靠的安全管理模式。建立安全责任机制,首先就要求在安全方面由谁管就需要由谁负责,其次是下级要对上级负责,最后是管理人员要对矿区负责人负责,矿区负责人则对消费者或购买公司负责。安全责任机制的建立,其最终目标还是为了煤矿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完善安全责任机制的过程中仍需把促进发展放在首位。对责任制进行细化可以得出,责任制要求煤矿企业内部(开采部)从矿长到普通采矿人员,每个人都要有明确的岗位责任描述,煤矿的各个项目及工作都要有专门的人负责,每人的工作量都要有明确的指标。只要是能够以数量来衡量的岗位,建议采用数量(保证是质量合格品的前提下)作为指标。不能用数量来衡量的指标,煤矿企业必须有明确的文件说明如何进行衡量。责任制是否对煤矿安全管理有效,关键取决于是否严格执行。如若执行懒散,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煤矿企业需要好好把握。

2.5.3建立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机制建立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机制必须以国家煤矿相关法律为准绳,以技术规范化为核心,以管理实体化为依托,以操作流程标准化为安全保障。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最基本要求之一,不仅仅为了展现煤矿的形象工程,更是为了煤矿行业能够长期发展的生命工程。所以,建立现场安全质量检测标准,要从强化现场工作的管理着手,要注重生产工作的方方面面,注重细节,强调事实就是,以实际数据说话,做到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运营。为了激励公司管理人员严格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机制,公司可以将这一机制加入到干部年终考核标准中,与其工资奖金等物质资本直接挂钩。

篇6

(二)设备管理

现代化煤矿生产,特别的依赖于各类机电设备,许多事故的产生也是由于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和操作使用不当引起。1.机电设备的档案管理煤矿生产过程中每一台大小机电设备从购入到报废各个使用阶段都应当有详细的档案台账跟踪管理,通过长期的对于机电设备使用各个阶段的具体跟踪记录,在设备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时或者设备达到维修极限时,及时更新淘汰更换。但煤矿实际情况是,各类设备只有简单的档案台账记录,即使有相关的维护维修也很少会有人及时的查阅跟踪,一般的设备只有到了使用极限,自动损坏时,才是更换,但是每次损坏都给设备本身,以及该设备所在的系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2.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现行煤矿井下机电设备日常运行管理主要依赖每天专门的检修班进行的,外表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损坏或者导致设备某些及全部功能停用这些指标进行简单的维修,特别是大型采掘设备的内在磨损情况一般难以发现,而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内部的油压油温,各个主要受力部件受力情况,各种链条齿轮异常情况,都难以发现,这都给事故的发生,埋下巨大隐患。而我国现在大型的现代化煤矿使用的设备,大多都是进口或者国产的最先进设备,这些设备上有很多已经留设了设备内部运行各种参数的监测传感器和数据导出端口,但是由于煤矿管理系统的落后这些功能一般都很难用上。3.机电设备系统的匹配性安全系数评估井下的机电设备事故,许多并不是某台设备出现问题,而是由于整个机电系统内,某一台活几台设备与整个系统匹配性差造成的,特别是当进行系统进行高强度满负荷的采掘活动时,由于系统匹配性差,产生的机电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现在的安全管理手段,很难进行这类的安全管理和监控,更难以实现安全预警。

(三)生产环境管理

生产环境主要是指煤矿井下采掘活动发生场所风流、瓦斯、煤尘、温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顶帮岩石应力变化、顶帮岩体赋水情况等指标。现在矿井虽然都安装了相关的监测监控系统,但是这些监测系统大多依赖固定次数的人员周期性观测和记录,没有实现将整个生产环境各类监控数据整合到一个实时监测和预警的平台上。这对于相关灾害的预警和防治都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四)人员行为管理

人员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就是安全规范操作的管理考核和培训问题,现在矿井组织的安全管理考核和培训大多是粗放型的,考核和培训结合程度不高,并且很少有矿井建立了动态的煤矿所有生产人员的个人培训档案。而不加区分的安全培训,使得安全培训的效果差强人意,如何建立针对员工个人的动态跟踪考核和培训方案,是煤矿安全培训的一大难题。(五)煤矿生产系统性安全管理煤矿日常安全管理,面临的都是琐碎和凌乱的具体事务,但是这些具体事务在长期的发生过程中,又会产生一些具有规律性和系统的相互影响,而这些系统性的宏观规律与微观的安全事件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针对煤矿系统性安全的评估手段和评估工具却十分匮乏,即使有一些方法和理论的提出,也都因为其能够兼容的基础性数据有限,得出的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所以煤矿安全管理的系统性统计评估手段和工具是制约煤矿安全管理提升的一大难题。由上述各方面原因可见,制约现代煤矿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就是无法满足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实时性和系统性两个问题。而数字化矿山技术的出现,给我们解决这两个问题构建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二、数字化矿山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化矿山技术是以地质、测量、采矿、机电、通风、运输、安全、信息、系统和决策等为基础,以远程监测和控制、地理信息系统和远程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在统一的时空框架中,对矿山地上下整体、采矿过程及其引起的相关现象进行全面监控和统一的描述,并采用精细仿真建模,数字智能表达分析,可视化的决策,保障矿山的安全高效集成联合自动智能化的采矿技术。数字化矿山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的应用中主要进行过程:第一步,利用现代化测绘技术建立统一的地上下时空参考框架,并将矿山各个阶段进行的化学物理和钻探等各类地质勘探数据和已知的发生采掘活动后对地层环境变化影响的规律参数,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完成仿真的矿床建模和环境地层建模和巷道实体建模,对于煤矿安全管理而言,最为重要的是环境地层建模,因为它将是辅助完成采动影响分析和矿山各类安全评价的数字化基础环境;第二步,建立覆盖井上下所有机电设备和生产环境的监测监控体系,并将这些监测传感控制系统整合集成到统一的GIS管理平台上;第三步,将概率危险性评价法、模糊安全评价法、神经网络评价法等应用性好专业性强的方法,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建立针对各项单独安全指标和系统安全指标的控制评价和预警评价系统,并将其编制能自动化程序,插入到统一的数字化监测平台上,对各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的集成化处理和自动化预警。第四步,针对生产实际情况建立各类专项的安全管理功能,包括各类紧急事故的应急处理仿真模拟,机电设备系统性匹配评估等。第五步,将各类安全实时和集成处理的结果,以友好直观的三维影像和统计图表等数据表达方式,输出呈现给安全管理决策人员。第六步,建立安全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在发生紧急事故的情况下,借助于数字化平台的强大功能,快速准确的确定应急方案控制调配各种应急物资,将数字化系统的安全调度指挥功能开发出来。

三、实现数字化主要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虽然数字化矿山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方面有着极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现这项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的问题要克服。

(一)人观念问题

人的观念问题是实现我国煤矿数字化的最大障碍,现在煤矿的主要决策者和骨干技术人员大多是二十世纪90年代毕业的人,其中许多人已经习惯采用熟悉和固有的工艺和技术进行生产,而数字化矿山的概念在近些年才兴起的,虽然新技术新工艺对于生产的有着莫大好处,但是由于人们本能的畏难和排斥新事物的情绪,使得对于数字化矿山技术的应用推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煤矿数字化行业内的先行者和研究者们做出更多的宣传,逐步改变人们的观念,同时需要国家相关的管理不能进行一定的政策指向引导。

(二)专业人员的培养问题

由于数字化矿山技术是一项多学科高度交叉综合产生的技术,所以这就需要更多的不仅具有煤矿相关的专业背景,而且需要掌握高等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机编程等有多种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主要需要国家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前做出计划对口培养大学毕业生,煤矿企业对于学习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进行多方面深入培训等多种方式结合,培养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三)各类设备和数据统一标准的问题

(1)现在矿山各系统产生的数据是多格式多标准的数据,其兼容性极差,很难在同一的平台上进行分析处理。(2)现在煤矿使用的各类设备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没有全部专门考虑到数字化应用的问题,导致许多设备并入数字化监测控制系统难。这两个问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共同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格式,能让这种数据在统一平台上相互兼容。并且矿山的各类设备在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实现强制性的统一数字化兼容标准。

(四)数字化矿山技术的实现过程

数字化矿山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各家煤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系统性考虑,逐步推广引进,不能盲目生搬硬套,不仅打乱了原有矿井的安全管理平衡,造成新的安全隐患,数字化系统的建设也不能与矿井的实际情况完美结合,造成数字化矿井技术不能发挥其优势所在。国家和行业应有整体的指导思想,但是当引导而不强迫,让各家煤矿有一个合理完善的推广更新计划,不能搞一刀切。同时各家煤矿也要在有足够的思想认识和准备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矿井的数字化管理和生产。

篇7

1.2建立安全管理标准化机制

矿井要发展,要生产,就需要完善各项安全管理标准化机制。而安全管理标准化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行为,既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有效地工程,只有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才能使企业的一切工程在良性的运作状态中顺利进行,从而获取时间上节约和经济上的效益。近年来,我们通过多次“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不断学习外来经验,大搞自身标准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而没有得到较好的巩固,收益甚微,效果不好。所以,衡量煤矿安全管理的好坏,仅靠经验是不行的,还应该根据煤矿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确认。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工作是煤矿安全的基本保证,而它的好坏也是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工程质量等静态方面。因此,必须要改变过去一些错误的观念,加快建立安全管理标准化机制,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矿井发展需要。

1.3强化煤矿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

煤矿生产发展到现代化生产的阶段,尤其是大型、特大型煤矿企业的生产都是以综合机械化采掘、生产集中等管理后,就需要我们的职工具备较强的素质。这时候“人”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企业参与市场的竞争,无论什么时候归根结底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设备,也都是依靠人来实现其价值的。所以每个成功的企业,都必须要依赖于人才能实现价值,因此需要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现如今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就需要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将会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而现有的职工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又缺乏专业技术,心理上也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使得不能很快适应目前矿井的集约化、机械化的采煤作业,因此在实行矿长负责制以后,为了急于求成,往往缺乏完善的人才培训和储备战略。

2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2.1安全生产要有严谨的态度

所有事业能够顺利完成的法宝就是安全,因此安全也是我们取得效益的前提,安全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需要下井工作的矿工,需要每位矿工保持头脑清醒。让“安全第一”的思想能够真正深入人心,不能产生丝毫的侥幸心理。因为安全生产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因此在每一道工序中,我们都要谨慎从事,不得大胆马虎,否则导致悲剧的发生。

2.2安全生产要做到细致入微安全生产中的细致入微

就是在生产中将安全意识和认真敬业精神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做到细致入微,工作就会一丝不苟,不留安全隐患,将工作中的不安全的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职工要常给自己敲警钟,把安全二字深深地烙在心上,形成细致入微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就会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细致入微不是束手束脚没有效率,减少了设备损坏维修及人员伤病休息,自然就提高了生产效率。只有做到细致入微,才能安分守己,才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工作,只有做到细致入微,才能强化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只有做到细致入微,安全才能有保障,生命才会更美丽。

2.3安全生产依靠严格的制度,职工做到照章执行无规矩不成方圆

个别煤矿的领导干部由于存在侥幸心理,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就使得危害始终在我们身边。为了实现企业安全预控管理完善,就需要我们加强制度建设,让职工按照制度规章办事,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安全生产。也只有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真正让预防为主的观念始终贯彻各级人员工作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能够谨小慎微,更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互动管理。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织实安全联络网,捆实利益共同体,构筑安全管理平台。用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管理理念,营造安全氛围,谱写安全生产新篇章。

2.4提高职工素质及安全技术水平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人,员工素质的高低,是检测煤矿安全管理的一个最大标尺。要想提高职工素质及安全技术水平,首先需要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还要将质量达标灌输到员工的意识,规范员工的操作,并将安全意识深入员工脑海,使之增强自主保安、紧急应变的能力。其次针对煤矿井下的条件变化,实行常教育、常练兵等方式来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其素质及安全技术水平。当所有职工的技术提高了,安全意识增强了,在生产中自然能避免许多错误的操作,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排除掉,掌握了事故防治方法,遇到险情能够及时处理,确保安全生产。

篇8

(二)开采煤矿机电设备老化

有的煤矿企业的老板将经济效益放在了第一位,只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一味的降低煤矿开采成本,在安全管理上的资金投入不够。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使用的机电设备普遍存在老化的现象,这就使得煤矿在技术和设备上没有安全保障,也没有达到安全开采的相关要求,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三)我国地质环境较为复杂

就我国的煤矿分布来说,露天煤矿较少,绝大多数的煤矿都是在地下的,这就要求煤矿开采工作在地下或者是井下进行。地下地质机构比较复杂,含有高浓度的瓦斯井较多,且煤层相对不稳定,给煤矿安全开采带来了问题,在煤矿开采中容易发生自然现象。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煤矿量也在逐渐的减少,煤矿开采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工作人员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问题。

二、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煤矿企业面对当前煤矿开采中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市场化改革,提高安全生产理念,提倡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为煤矿工人提供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将安全管理目标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煤矿企业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为了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就要认真落实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做好超前管理工作,控制好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煤矿企业管理人员要对安全管理引起高度的重视,提高管理人员安全知识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提高对煤矿安全管理的意识。管理人员不仅要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也要有长远的眼光,认识到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后存在的潜在性的经济利益,努力实现“零”伤亡事故的目标。其次是要加强煤矿开采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针对目前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度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个,让广大员工提高对煤矿安全开采的认识,提高员工安全开采技能。让员工在煤矿开采作业中,时刻保持警惕,提高安全开采的效率。

(二)创新安全技术

要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目标管理。煤矿企业就要改善生产条件,保证工作人员的作业环境的安全,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对于一些老化的设备,要及时的更换,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要实现同步,并制定起相关的应急方案,确保设备操作的安全性和简便性,装置起相关的防护措施,将安全的因素控制在可以掌控的范围内。;及时的发现和辨别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的因素,并进行控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加强安全监督,及时的发现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及时进行处理。同时,煤矿企业还要加强对安全技术的引进,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生产技术是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煤矿生产技术,结合自身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创新安全生产技术,提高煤矿生产的技术,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

(三)确保煤矿工人作业环境的安全

为了给煤矿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确保煤矿工人能够放心的进行工作,煤矿企业就要加强对煤矿工作作业环境的安全目标管理。做好合理的选址、布置矿井生产系统,这是确保煤矿工人作业环境安全的基础。在矿井中合理的配备和布置煤矿工人需要的全部机械设备,实现对其合理的布局,给煤矿工人的作业提供便捷。同时,矿井中使用的瓦斯安全设备、防火设备以及防水设备等,都要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对于煤矿中使用的老化设备要及时的进行更换,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篇9

二、建立完善新型安全培训工作体系的原则

建立新型安全培训工作体系的原则一是要科学策划。新型安全培训工作体系要更符合员工心理需求,起到激励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经一项研究表明,员工在受到充分激励时,其能力发挥为80%—90%,在保住饭碗不被解雇的低水平激励状态下,仅发挥其能力的20%—30%。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措施,挖掘人的潜能大有可为。二是要突出实效。加强以操作性为目的的新型安全培训工作体系要符合安全生产需求,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规范操作行为为基础,多层次、多类别、多渠道的安全教育机制,尽可能让每个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有充分的机会提高技能与素质,使他们能胜任工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做出更大贡献。三是要公正公平。加强规范性的新型安全培训工作体系的建立要更符合培训规律,使培训工作流程规范,为提高员工整体安全技术素质创造公平、公开的良好环境和氛围,鼓励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在竞争中锻炼提高,增强素质,岗位成才。

三、建立安全培训体系,强化安全培训的措施

一是突出职工学校主导作用。职工学校作为职工培训工作的主导力量,全面负责组织和落实各项培训工作。其职责主要是构建完善的职工教育培训体系、系统调研分析培训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严格培训过程落实、着重培训效果跟踪。在重点完成好三项岗位人员、全员持证上岗培训、员工素质提升和学历提升、职称和技能鉴定等培训工作的基础上,注重对构建培训体系和培训效果工作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基层单位、队组培训资源,明确各级培训责任主体,形成职工学校持证上岗培训、部室领导、队组专业技术培训、班组手指口述、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基础培训的倒金字塔式培训体系。并且大力营造全体员工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的大培训培训氛围,使全体员工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习惯,推动员工综合素质的大幅度提升。二是抓好基层单位、队组培训工作的主体作用。基层单位部室、队组培训工作开展的好与坏,影响到整体培训工作的效果。基层各单位、队组,尤其是生产相关部室、队组必须充分利用好井上、井下培训实训基地,分层次制定出针对技术员、工长、一般员工为培训主体的年度、季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和培训人数,及时开展培训工作。职工学校要明确部室培训责任体系,在部室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协调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夯实班组培训的基础作用。班组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单位,可以说煤矿安全管理靠班组,生产任务组织完成靠班组,设备平稳运行靠班组,发生安全应急情况第一时间处置、处理关键在班组,当然日常基础性培训工作、实际检验员工培训效果也在班组。煤矿必须构建出以队长、班组长、技术员为主体培训导师的全员日常班中现场培训管理模式。重点利用队长、班组长、技术员现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知识,以“三个三”、手指口述、事故案例、操作要领为主要培训内容,采取师带徒和现身说法的培训方式,现场指导和规范员工的安全操作,促进其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四是强化培训考核激励作用。在完善三级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分级培训、升级考评”工作机制。“分级培训、升级考评”就是立足是本矿安全生产实际和员工的具体情况,将全矿职工按照理论学识和实践技能的高低,分为高、中、低三级,采取按级培训,培训后考核,考核合格后,再参与升级考评的培训方法,紧密与职工实际工资结合,达到以经济促培训,以培训保安全的目的。

篇10

煤矿生产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复杂的,例如:人员的招聘培训、安全意识的培训、灾难的预测与应急、隐患排除、事故处理、日常考核管理……这些繁琐的工作需要一种先进的应用技术来对它们进行集中管理,现代信息技术正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利用计算机可以将这些复杂的工作系统化,避免出现人为的失误,此外,计算机也可以更加全面地为安全决策提供更多的实施方案。

3.计算机信息化在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进行信息的安全审核、收集

信息的安全审核、收集主要体现在信息检查的过程中,计算机系统需要将安全的信息储存于电脑中,并且能够自动地给出应急的安全事故处理方法,同时发送到各级领导进行集中审核,并收集各领导的意见批示,及时形成相应的安全隐患解决方案。因此,其一般的审核程序就是先将各安全信息进行集中审核判断,然后根据领导批示做出相应的保障安全措施。

3.2进行交接班信息的集中管理

交接班信息的集中管理不仅可以让接班人员了解上个班次发生过哪些安全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醒接班人员在本班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能及时的做出正确的处理方法。在交接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1)本班次时间内发生的所有伤亡事故,包括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2)在工作期间违反企业及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人员名单;(3)事故安全隐患预测;(4)作业进展,掌握上一班次没有检查,或已经检查完毕,但是还没有及时解决的问题。

3.3制定系统的煤矿安全规章制度

煤矿安全规章制度是煤矿行业从开始发展到现在集中管理过程汇总的经验教训,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矿难之下,更多的煤矿企业开始重视安全制度的建设,因为安全制度是一个煤矿企业安全开采的重要依据,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必须要依据相应的制度规定。

3.4及时做好互联网病毒入侵的预防工作

现代化计算机在煤矿企业中的运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安全生产方式,但是同样它也给煤矿企业带来互联网病毒入侵的危险,一旦计算机被病毒感染,计算机上的所有资料很可能会自动删除或者泄露,这会给煤矿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实现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全过程的监控,企业必须要聘请专业的人员对本企业负责安全生产信息化的部门进行集中培训,以保证他们能够从容地面对并阻止计算机病毒的入侵。

3.5事故记录集中管理

在一件事故发生之后,记录人员应该要根据真实的情况,将所有关于此事故的起因、过程、缘由、伤亡、事故处理结果、后续处理等统计在计算机里,形成长期的数据统计。这样以后再次遇到相同的情况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警示作用。

3.6汇总安全信息,形成综合报表

在每个月的月底都应当将本月的安全信息进行集中汇总,以月刊的形式提交给上级领导,并请上级领导作出修改意见,在每一年的年末还要对月刊进行汇总,形成本企业的年刊,这样长此以往,煤矿企业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安全保障期刊,用来告诫所有的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很重要,同时也为领导掌握全局,做出合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4.信息化技术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系统开始阶段,每个人员的基本信息已经基本采集完毕,当他们在地下煤矿井下工作的时候,计算机系统就会对其进行实时监控,检查安全系统,检查人员工作完成情况,为数据的统计提供了一个很方便的平台。在充分提升安全系数的基础上,有效保障工作进展。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煤矿开采的设备是至关重要的,而开采的数据只有经过计算机才能得到准确的统计,才能使实时数据与煤矿安全隐患联系起来,有利于预防事故的发生。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信息一体化的平台,有利于多家企业进行行业内的安全交流,这样,安全管理就多了一层分享的意义。

篇11

1.2对那些管理水平较为先进的企业中应用工业工程时,在基础工业工程作为基础的前提条件下,采取具有现代性的工业工程相关的技术与方法,可以将计算机和无线通讯以及系统优化等技术综合的运用到生产中,对其进行监控,不管是在井下或是在的井上的作业人员,对其行踪进行监控,这样随时掌握作业的状态。另外,采取是计算仿真的技术,模拟其煤矿中潜在的危险以及有害因素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而提供具有针对性对策给安全管理。

2.不同管理层次均适用。

2.1煤矿宏观管理的层次,工业工程可以帮助管理者规划安全管理和投入的安全费用,并预先分析能够取得的效果。从而做到未雨绸缪,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走弯路,同时还可以以较少的安全投入达到最好的安全效果。对于一个安全生产的周期内整体的安全状况进行分析与把握。

2.2煤矿微观管理的层次指的就是具体的对安全的管理,例如识别现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纠正不当或不规范的人工操作,作业的流程更加合理,配备安全生产的措施要具有合理性,制定合理的安全质量标准,以及制定作业的规程,这些都可以通过事业工程采用而实现。

3.不同工作场合均适用。

3.1生产现场,由于煤矿生产具有较多的系统,同时涉及到较多的设备与设施,并且具有较为复杂的生产环境,生产工艺的流程以及工种都相对较多,若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十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采取5S这一基本管理的方法与理念优化其现场管理,将不必要的杂物清除,保证现场整洁有序,从而确保安全的生产并提高其工作的质量。

3.2辅助服务部门,对于辅助服务部门也需要采用工业工程的技术理念与方法,优化并改善其各自的系统,从而保证能够顺利的进行生产。3.3相关人员的培训与安全教育,因为煤炭生产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可以采取应用工业工程的培训以及安全教育,通过工业工程中的方法对于培训的计划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采取分层培训的形式,尽量投入较少的经费以及工作量,并达到最佳的效果。使员工对工业工程中安全思想以及方法和效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否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识别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工业工程中的方法将安全隐患消除,从而使其安全的生产得到保障。

4.不同的管理对象均适用。

4.1设备设施的管理,煤矿生产中所用的设备与设施具有安全保障以及生产的功能,对其进行管理时必须根据相关规定的基本要求,并融入工业工程管理的思想及方法对其安全设施和设备进行管理,这样可以将其安全设备与设施进行合理的布置,使其安全以及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4.2管理生产环境,由于我国大部分的煤矿生产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将工业工程技术与煤矿安全专业技术想结合,尽量消除其影响因素,优化并治理作业的环境,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

4.3管理煤炭安全的标准化以及基本标准,想要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必须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必须将安全管理的质量标准化作为基础。所谓安全质量的标准化就是在煤矿企业生产以及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实行质量标准化的工作,对于安全教育的宣传,排查隐患,反馈并统计信息,以及事故抢险和防险与处理等方面均建立工作规范以及责任制度和管理的质量标准,同时还要保证其执行的严格性,这样可以逐渐减少并避免,甚至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其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状态。

4.4管理安全投入的资金,对煤矿安全进行管理必须要投入一定的安全资金作为保障,最后这种投入会转化为矿煤安全的成本,煤矿实际的生产中,由于安全保障度较差,导致事故频频发生,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客观上需要一个安全保障度。采取工业工程思想以及理论的方法,从而达到安全保障的水平的前提条件下对安全投入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

4.5管理安全信息,在管理煤矿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的系统。通过结合工业工程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对与生产系统进行合理的调度和追踪以及发现错误操作行为,还有对于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和提示必要物料的缺少这些功能得以实现,从而及时的做出应对的措施。

5.不同管理阶段均适用。

5.1工业工程基本的原理与方法运用在安全管理的设计以及规划中,对于同一生产周期内每个环节所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手段通过统筹的考虑进行规划并设计。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的效率。

5.2预防并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采用工业工程的发现以及分析问题这种方法,事先预防可能发生安全问题,使其事故发生的根源在萌芽状态消亡。工业工程特有的手段可以看出、问出、实践出、变换角度找出、挖掘出问题的所在,从而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结合煤矿实际,制定整改隐患的措施,并付诸于实际的行动。

5.3安全事故发生时采取的应急救援,工业工程对组织优化的理论与方法,建立救援指挥的中心,启动应急救援的预案,对于救援的物资以及救援人员,组织其进行迅速且有效的实施救援,降低生命以及财产的损失。

篇12

为了能够更有效的解决煤矿安全生产费用会计计算问题,采取如下建议可能会有成效:首先对于安全生产费用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由于现行的一些政策只是要求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核算,而对具体的安全生产费用的分类并不明确,这就导致了在计算安全生产费用时,一些相对模糊的项目,如维修费、煤矿生产后期处理费用等相关内容不知道是否应该计算在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应为应该,而有的人则觉得不应该,这些都不应该有某一个人说了算,应该颁布相应的政策,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明确的规定。其次,应该将需要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先上税,后扣除,因为这部分费用不是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理应先上税后扣除,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出于对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情况考虑,可以直接在税前扣除。关于这个问题除了在2009年国税局的领导给过相关的解答后,没有明确的表示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所以应该颁布新的政策,明确指出如何进行处理不同情况的扣除问题。还有,应该完善计提折旧的计算方法,应该对折旧的项目进行单独记录,最会进行统计,以便会计对公司财务进行结算时有明确的账目可查,而不是像以往的政策中要求的那样,一次性折旧,以后便不再提及。

篇13

1.2管理因素

如果煤矿领导属于管理煤矿的安全生产,那么通风事故就会经常发生。煤矿管理工作中,有关规章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领导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管理方面知识,不重视各种安全隐患,都会使管理工作失去应有作用。煤矿需要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这些专业人员要具有较高的技能素质、安全意识、组织能力及应变能力,并按照安全通风需要,制定动态考核制度,选拔优秀的安全管理人才。安全通风管理工作中,如果有一个环节有疏漏,就有可能致使安全事故发生,所以,必须创造可靠安全系统与良好通防环节,认真对待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针对环境与工作中存有的部分潜在隐患,设立对应的应急处理流程,技术排除隐患,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2防范煤矿安全通风事故的方法

2.1防范人为因素

防范人为因素导致煤矿发生安全事故,必须要先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给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业管理人员,建立紧急事故救援体系,逐渐实现应急救援工作产业化。根据严格预评价,对实际施工生产提出各种问题,及时进行完善和做好安全验收工作,提前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存有的安全隐患,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给煤矿的正常生产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不断提升通防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和综合素质,完善通风安全系统。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要重视矿工的健康与安全,定期安排矿工体验,建立矿工健康档案,制定轮休制度,保证每一个矿工都可以充分休息,进而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2.2防范环境因素

制定煤矿矿井瓦斯、煤尘及通风控制管理方案并保证它们得到实施,充分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加强环境预测工作。加强通风机与机电的管理,保证矿井的正常通风。开挖矿井前,先要科学设计矿井,设计过程中注意矿井的通风需要,加强通风管理,不断完善通风系统,保证矿井时刻有足够风量。建立瓦斯抽放系统,构建专用通风巷,运用综合治理法,有效结合科技和实践,真正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升矿井设施设备安全水平,使所有管理部门与数据部门能够及时通信,相互监控,聘请专业人员监测瓦斯,不定期巡查周围环境,发现问题时及时反馈并解决。

2.3防范管理因素

煤矿企业从领导至员工,都要将安全生产放在重要位置,树立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思想理念,深刻认识到安全通风工作的重要性。领导必须保证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实施且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使矿工严格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工作规范是所有矿工的工作准则,一定要派专业人才利用合理手段制定工作规范,确保规范具有较强实用性。人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员工培养工作,把人性化管理落到实处,提升通风管理队伍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