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城市地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中国在由二元经济社会跨入现代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城市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趋势。改革开放20多年来,已有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成为城市中“事实上的迁移人口”,在中国城市中已出现诸如“浙江村”之类的移民自发安置形式[1,2],无论是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还是采取自发安置的“移民”,都已经给中国社会和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进入90年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从“离土不离乡”[3]的就地转移进入全分离的异地转移阶段,并主要以流入城市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城镇为主流[4-8]。目前和今后,在中国城市中将面临严重的移民安置问题。
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去何处?在城市中如何吸收安置移民并让他们能够融入城市社会?其次还有文化的适应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问题。但目前国内的研究集中于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机制和影响分析,对城市外来移民的吸收安置研究薄弱。
1.2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
本文界定研究对象为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主要是指从农村来的、在城市中生活了较长时间、户籍没有迁移的、素质和收入水平较低但存在预期收益的、待迁移和有长期定居意向的“准移民”。“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安置”是从“人类安置”的主要含义出发,主要是期望从解决移民最基本的住房问题角度,来达到在城市安置移民的目的。
1.3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的调查特征
本文采取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广州市和东莞市的一般抽样调查和50个镇村的重点调查,获得合格问卷459份,(占95.8%)。调查发现:近10~20年来,城市外来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已接近并超出当地常住人口。在被调查的外来人口当中,男性多于女性,71.1%的人在30岁以下、年龄结构(特别是女性)偏向年轻,70.4%的外来人口接受初中或高中教育,56.8%的外来人口来自农村地区,66.1%的外来人口在城市滞留超过1年以上并且有延长的趋势,主要就业于第三和第二产业的非正式部门,目前仍属城市中收入不稳定的中低收入阶层。
2城市外来人口现状居住特征分析
2.1外来人口现状居住类型
调查表明,目前外来人口在城市中居住类型主要有如下8种(表1),其中住出租屋、住单位集体宿舍、擅自占住和寄(借)住4种主要类型分别占49.45%、25.27%、15.60%和4.84%,合计占95.16%。
表1外来人口的现状居住类型
Table1Actualoccupancytypeofnon-nativebornlow-incomemigrants
居住类型人数(人)比例(%)
A寄(借)住224.84
B擅自占住7115.60
b1露宿34.23
b2废弃房屋57.04
Bb3水上船只11.41
b4建筑工棚4563.38
b5自建窝棚1115.49
b6其它68.45
C住旅馆招待所20.44
D住出租屋22549.45
d1租公房94.00
d2租私房15167.11
Dd3经营用房125.33
d4租临时房屋10.44
d5集体出租屋167.11
d6其它3616.00
E住单位集体宿舍11525.27
F住自己购买房屋91.98
G住自建房屋71.54
H其它40.88
*24人没有回答。
A、寄(借)住。外来人口寄(借)住在亲戚、朋友、熟人和主人家,其居住条件相对较好,但易激发寄住家庭的矛盾,居住既不长久也不安稳。
B、擅自占住。外来人口在城市中露宿、占住废弃的房屋、居住水上船只、在建筑工地搭建工棚、自建窝棚等。擅自占住实质是对土地的“非法入侵”,易受到政府的整治,是一种临时暂时的居住方式。
C住旅馆招待所。在被调查的人中所占比例最小。
D住出租屋。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租住单位公房、城镇和农民私房、临时房屋以及集体出租屋,这已成为外来人口的主要居住方式。由于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加,在需求刺激下城市中非正式的租赁市场已经形成。住出租屋已经使外来人口的居住条件略有改善,但常常是尽可能多的人挤住在一间房子里,居住条件仍非常艰苦。
E住单位集体宿舍。比例上仅次于住出租屋的方式。一般工厂均为工人提供集体宿舍,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的三资企业,在一些私人企业则可能是在工场旁边随意搭建一些临时窝棚供工人居住。集体宿舍一般只允许个人居住,当家属随来时只好外出寻找出租屋居住。
F自己购买住房和G自建住房。这两种方式目前所占比例较小。
2.2外来人口现状居住特征
2.2.1居住行为特征
目前外来人口短期安置行为趋向明显。虽居住条件较差,但都表现出极强的忍耐性。实质上多数外来人口在对待住房上只是无可奈何的采取一种暂时的、对付式的办法来解决。
2.2.2居住状况
①74.4%的人采取同住方式以分担租金。②69.7%的外来人口人均实际居住面积低于8m[,2]/人。③多数缺乏基本的设施条件。79.5%的人住房缺乏成套设施,40.4%的人其住房有最基本的独立厨厕,其他为根本没有任何设施的工棚、窝棚和水上船只。
2.2.3居住空间分布与景观特征
外来人口在城市中可分为聚居式和散居式两种类型,具体又可分为“村庄”聚居型、单位聚居型和遍在散居型。在珠江三角洲的三资和外资企业,单位宿舍的提供只是保证再生产连续进行的一个中间管理环节,居住行为被作为生产行为的一个部分得到集中管理,就象一只只“口袋”将外来人口装了起来;而在外来人口聚居的“都市村庄”,建筑密度一般在70%以上,“接吻楼”、“握手楼”随处可见、布局杂乱;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通风不畅、采光不足,而由擅自占住和租住形成的窝棚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
外来人口不仅本身居住条件恶化,而且刺激城市非正式的住房租赁市场形成,促使“都市村庄”满目扩建;而暂时性短期安置则使城市出现二元结构、形成社区分割,已给社会和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的短期安置行为,应源于中国传统户籍管理制度所带来的移民在身份认同上的障碍;安置问题所以产生在于现有住房制度中,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住房资源配置不足,或根本没有意识到外来人口巨大的住房需求。
3自下而上的外来移民自助安置
3.1自助安置的内涵与理论应用
自助(Self-help)安置起源于20世纪初,作为一种理论形式则起源于60年代,后由于世界银行的肯定和参与,使其成为一种解决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世界性计划[9,10]。
自助是一种与其它建设系统不同的建设方式。住在这种自助式住房中的个人和家庭必须通过自财政、自劳动和自管理等等参与住房建设过程,这可能是完全自发的、也可以由机构组织发起的。自助安置理论其核心是期望通过解决城市低收入移民阶层最基本住房问题来达到在城市安置他们的目的[11~19]。在发展中的拉丁美洲等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盲目流向城市,移民首先面对的是最基本的居住问题;其次由于受教育程度低、难于就业而普遍收入低,更进一步加重了移民安置问题。完全自发的城市“擅自占住”因而成为必然,并严重影响城市发展。有组织的自助安置期望通过移民和机构的努力,在解决最基本的住房问题同时,通过提高文化和社会意识,最终在城市安置[10]。
在中国,目前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流动人口安置,理论上主要有两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一是“自上而下”的方式。通过建立国家和地方的宏观调控体系,使流动人口“合理有序”的流动[20,21]。这是一个调控过程没有到达安置的层次;一是“自下而上”的方式。80年代以后,中小城镇的发展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发挥了重要的“截流”作用[22],改革开放15年以来小城镇累计吸收了3000多万的劳动力就业[23]。这是宏观层面上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方式;McGee的Desakota模式描述了在较发达的核心区域以自下而上为主的城市化过程[24]。由于非农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些区域不仅吸收了本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内地民工[25~28]。这是中观层面上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方式;在这里,试图构建一种微观层面上自下而上的方式,主要以外来低收入移民自我依赖为主的安置方式。
3.2交叉分析
对城市外来人口基本特征与现状居住类型作交叉分析,结果表明:
(1)在现状三种主要的居住类型中,住出租屋的和住单位集体宿舍的文化程度略高、滞留时间略长,一般主要从事第三产业但住集体宿舍的有更多从事第二产业;擅自占住者以来自湖南和四川的为多,住出租屋的主要来自湖南、广东、江西和四川,其他来源分散;虽然多数来源于农村地区,但住出租屋和住集体宿舍的有更多来自城镇甚至城市地区。
(2)在外来人口中,文化程度越低的现状主要采取方式B和A,初高中及大专以上主要采取E、F和G;滞留时间越短的(1年以下)主要采取B和A,滞留时间较长的(1~3年)主要采取F,滞留时间更长的主要采取E和G;从事第一产业的主要采取G,从事第二产业的以E比例最高,而从事第三产业的则以F和G比例较高;目前储蓄水平越低的(1万元以下)主要只能A寄(借)住,储蓄水平相对较高的主要采取G、F和E;来自湖南、广西和贵州等省的以B和A比例最高,来自距离较远的四川、湖北、江西和河南等省的则以E、F和G比例最高,而来自距离更近的广东其他地区的主要是F和G、或者可能是依靠近亲采取A寄(借)住。
显然,A寄(借)住、B擅自占住和C住旅馆招待所更接近暂时性短期安置行为,而D住出租屋和E住单位集体宿舍属过渡性安置行为,F自己购买房屋和G自建房屋则表达较长期的迁移安置倾向。
3.3解决移民安置问题的一个基本框架
目前采取D住出租屋、E住单位集体宿舍、F住自己购买的房屋和G住自建房屋等居住类型的外来人口可能导向自助安置,以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
(1)首先要开展自助安置试验。有两种结果:其一是导向移民永久城市安置,其二可能因为移民收入积累、家庭牵制和城市适应等问题失败返回来源地城镇安置或农村;(2)自助试验主要有个人和机构两种启动方式。由于外来移民收入两极分化,一些可在一定政策条件下购房安置,一些开展个人自助建房安置;机构自助的发动者可以是企业、地方和社会组织,国内的或国外的;机构自助是解决问题的主体。(3)在空间层面上,合适的自助安置试验应从发达地区的城市(镇)和大城市的中间及圈层开始。在试验过程中,无论是储蓄收入、文化素质还是城市适应性,移民通过自身积累都会得到提高,其结果:一部分外来移民融入当地城市(镇),一部分可能由于收入提高以购房安置形式进入大城市,一部分可能由于适应问题回返来源地城镇安置,当然仍有部分返回农村。
适合自助安置的城市外来人口基本特征如下:年龄在19~29岁或以上,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至少具有初高中或大专以上),目前在该地区已滞留一个较长的时间如1~3年或以上,有一定的储蓄水平(或者接受家庭援助的可能性)如有1~3万元以上,来自距离最近的地区和反而来自距离相对较远的省份的外来人口。
3.4住房发展与自助教育
在中国社会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自助住房生产计划将是可行的。但同时要使自助超出单纯的自助住房生产,关键是在自助住房发展计划中开展自助教育。
通过教育和培训,不仅希望为成员提供住房和服务设施,而且在于促进一个民主的自管理的整合的城市社会的形成。一般自助教育和自助住房建设如影相随同时进行(表2):
表2一般的自助教育-住房发展时间表
附图
a-A介绍自助合作的规则、组织和功能,介绍机构和自助组织法,讨论成员地位和职责;b-B了解住房规划设计、财政和资助、建设和建筑、组织和管理,讨论并参与规划设计;c-C小规模住房建设的方法、设备和工具使用、建筑技术和合作技巧的理论与实践培训;d-D住房扩张、环境和住房维护、住房资源利用的技术培训,参与成员管理会议;e-贷款偿还、会计知识培训,沟通技巧和职业培训,社会责任教育等等。
通过自助和自助教育,首先可以解决最基本的住房问题,其次学习与建筑相关的技术知识,提高资金运用和相关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自己的动机期望,认识个人
权利和社会责任,形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并激发个人潜能;增加与社会的联系,提高移民对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自助住房建设的过程因此成为自下而上的开发性移民安置过程,自助住房生产模式是自下而上的外来移民安置模式。
4外来移民安置与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发展
4.1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内涵
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是指发生在农村地域,由基层社区政府发动和农民自主推动的、以农村人口在农村内就地转移,建立小城镇为中心的城市化过程[6]。
如果在自下而上的开发性移民安置模式作用下,另一种形式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将会出现,与以上对自下而上的城市化的理解不同的是:在地域上,城市化发生发展的地域在城市而非农村;城市化人口来源非来自农村的就地转移而是异地转移。但理解大致相同的是:城市化发动的主体来自“下”,即城市化发展投资主体主要来自地方社区和农民群体及个人,以自有和自筹资金为主。
4.2外来移民安置对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4.2.1外来移民安置与城乡经济发展
在开发性移民安置模式作用下,试图建立一种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机制:在国家鼓励自助安置的政策和减少农村土地对外来人口的牵制作用下,通过自助提高外来人口的城市适应能力,实现劳动力的空间异地转化,农村规模经营和规模经济发展。外来人口在城市就业将大大促进城市非正式经济发展。由于开发性移民安置中自助教育的作用,外来移民的文化和社会意识及移民素质等都会得到提高,移民在就业中逐步从就业于非正式经济部门转向就业于正式经济部门的可能性,显然要大于没有实施开发性移民安置模式以前,从这个角度看则长期有利于城市正式经济的发展。
4.2.2外来移民安置与城市空间的有序评价
在开发性移民自助安置中,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是在同一地点同时发生的,这将意味着实质性的城市空间扩张。如果空间位置选择得当、组织合理、整个开发过程在非完全商业化的前提下来进行,将实现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由于在自助过程中鼓励自助组内密切的家庭联系和住房合作建设的开展,通过自助教育提高移民的质素加强移民与社会的联系,等等,将使所形成的安置“空间连接度”[29]提高,如果通过诸如自助教育、自助规划和计划、政府和操作者的作用等组织过程,对内部连接度已较高的住房活动[D=D(资金、土地、设施等)]、产业活动[I=I(非正式的、正式的)]和衍生活动[S=S(教育文化、社会意识等)等按不同的功能属性和类型结构进行组织,将实现空间的有序发展,形成等级的移民安置空间(图1)。
附图
图1对自助安置模式空间有序发展的认识
Fig.1Knowledgefororderlyspacedevelopmentofself-helpsettlement
4.2.3移民安置与城市社会空间整合
由于在开发性移民自助安置中,鼓励团结的自助来进行住房建设和相应的活动,可以预见地缘、血缘、人缘和业缘关系将再次成为移民在自助中的联系纽带,移民文化将在异地得到发展。自助安置必须充分考虑与移民文化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引导不当,在自助中发展的移民文化现象将对城市社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在自助教育下发展的移民文化与在自发的地缘、血缘、人缘和业缘关系基础上发展的移民文化相比,将可能发生一些质的变化:自助教育使移民无论在与职业、收入相关的经济层面上,还是在观念、城市文化认同和心理的归属感等文化层面上,其城市适应性将得到大大增强。结果将首先使外来移民在“精神”上实现城市化,其次,移民在文化和社会意识上的质的变化,将最终促进移民与城市的整合,由社会隔膜和社会分割所引起的社会冲突和相应的社会问题将大大缓和。
4.3移民安置与城市化发展
在国家相关政策作用下,经过内外力的交互作用,城市外来移民为发动的主体。资金来源于国际援助、国家长期贷款,并以自助机构获得的信用贷款和自财政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在自助住房建设中同时必须开展自助教育和培训,从而使自助模式超出一般的住房建设成为一种自下而上的开发性移民安置。三种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出现(图2):
附图
图2自下而上的开发性移民安置与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发展
Fig.2Below-updevelopingmigrantssettlementandbelow-upurbanization
其一,在相应的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配合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将通过自助住房建设脱离农村、居住城市,在发达地区的村镇、城镇和城市三个层面实现劳动力空间转化;其二,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反馈。城市非正式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在城市地域通过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使城市空间扩张,另一方面城市正式和非正式经济的发展将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其三,在自助教育过程中,移民城市适应性增强、观众转变、文化和社会意识提高,在“精神”上成为城市化的人。城市空间扩张、经济结构转化和移民精神城市化构成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发展。
收稿日期:2001-04-28;修订日期:2001-05-31
【参考文献】
[1]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2]项飚.北京有个“浙江村”:社会转型中一个自发城市化群体的初步研究(上、中、下篇)[J].社会学与社会调查城市经济,1993.3~5.
[3]朱宝树.从离土到离乡[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
[4]蔡fǎng@①.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5]韩俊.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及其特点[J].人口研究,1990.(5):26~34.
[6]黄晨熹.九十年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作用与趋势[J].人口研究,1998.(2):8~22.
[7]魏津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人口移动[A].翼党生,邵秦编.中国人口流动态势与管理[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5.
[8]张善余.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的重大变化[J].人口研究,1990.(1):17~23.
[9]PughC.TheChangingrolesofself-helpinhousingusingandurbanpolicy,1950-1996:Experienceindevelopingcountries[J].ThirdWorldPlanningReview,1997,19(1).
[10]田剑平,许学强,赵晓斌.国外自助安置理论的发展[J].规划与观察,99.6.
[11]TurnerJFC.Minimalgovernmentaidedsettlement[J].ArchitecturalDesign,1963,379-80.
[12]TurnerJFC&FichterRFreedomtoBuild:DwellerControloftheHousingProcess[M].NewYork:Macmillan.1972.
[13]TurnerJFC.HousingbyPeople:TowardsAutonomyinBuildingEnvironments[M].London:MarionBoyars.1976.
[14]BurgessR.Self-helphousing:anewimperialiststrategy:acritiqueoftheTurnerSchool[J].Antipode,1977,9:50-59.
[15]BurgessR.Thelimitsofself-helphousingprograms[A].In:KorteBA&MatheyK:DevelopmentofLow-incomeNeighbourhoodsintheThirdWorld[C].Damstadt,Archimed-Verlag,1984.
[16]TurnerJFC.Issuesinself-helpandself-managedhousing[A].In:WardPM:SelfhelpHousing:ACritique[M].MansellPublishingLtd.,AlexandrinePress,Oxford.1982.
[17]WardPMSelf-helpHousing:aCritique[M].AlexandrinePress,Oxford.1982.
[18]MatheyK.BeyondSelf-helpHousing[M].Murchen:Profilverlag;London;NewYork:Mansell,1992.
[19]TaitJ.FromSelf-helpHousingtoSustainableSettlement:CapitalistDevelopmentandUrbanPlanning
inLusaka[M].Zambia.Brookfield,USA,1997.
[20]辜胜祖.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21]辜胜祖.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跨世纪的社会经济工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22]许学强.中国小市镇的发展[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
[23]陈俊生.关于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基本政策问题[N].《人民日报》1995-1-28.
[24]McGeeTG.UrbanisasiorKotadesasi?EvolvingPatternsofUrbanizationinAsia[A].In:Costaeral(eds).UrbanizationinAsia:SpatialDimensionsandPolicyIssues[C].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1989.
[25]许学强,黎雅.外来劳工与城市发展初探——以广州为例[J].城市问题.1988.6.
[26]柴彦威,周一星.大连市居住郊区化的现状机制及趋势[J].地理科学,2000,20(2):127~132.
篇2
1.2水利工程前期勘测设计的不太规范
水利工程建设应该立足实际,不能纸上谈兵。在进行建设之前,应实地进行考察,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如果在进行实地考察,勘测不够到位,方案的设计不会太合理,这可能给后期施工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1.3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不够
在地基施工中,如果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就会随之而来。足够的资金是地基施工管理的保障。如果资金投入不足,工程造价将成为施工的一个大问题,地基施工就很难选择最佳方案。要想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措施,而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就是因为投入的资金不够。正是因为缺乏资金,管理者才减少了在地基施工阶段的资金投入,从而导致施工前期的地质勘测不太准确和地基施工不能选择最佳方案。所以说,一旦资金缺乏,就很难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2提高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2.1水利工程地基施工前的管理
一个好的地基对水利工程的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进行施工之前,要严格的进行地质勘测,同时对当地的地形特点、天气情况都要加以考察。只有把这些因素全都考虑进去,才便于选择最佳方案以此保证地基的质量乃至整个工程的质量。除此之外,在施工之前必须关注的问题就是工程所投入的经费。如果拥有足够多的资金支持,就能对多个工程施工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得到最优施工方案。如果缺乏资金,方案之间的对比就会受到资金的限制,可能因为资金的问题就不能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后期工程施工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有关部门在做好实地考察的同时,又要积极的寻求资金支持,以保证水利工程地基施工的质量。
2.2水利工程地基施工时的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地基施工阶段是地基施工管理时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施工队已经有了最佳的施工方案,为了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管理团队要完全熟悉方案的内容与相关的知识。
2.2.1使用“水泥搅拌桩”地基建设中最常用的是“水泥搅拌桩”。水泥搅拌桩是把水泥当成主要的固化剂,它是一种有效处理软基的方式。水泥搅拌桩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与土充分搅匀,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之后,软土硬结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
2.2.2提高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主要是指地基承受负荷的能力。在负荷作用下,地基可能会产生变形。随着负荷的逐渐增大,地基变形也随之增大。如果地基变形超过地基的承受能力,将对后期地基施工质量产生恶劣的影响。所以,应该要尽可能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在施工中使用承载力大的混凝土。
2.2.3及时解决地基施工中的问题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意义在于“除水害,兴水利”。水利工程建设担负着蓄水、排水的作用。地基施工时综合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包括地震等不可抗因素),如果发现达不到目标,就应该对现有的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善。
篇3
一、马克思地租理论
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中,地租由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构成。地租是土地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者完全分离的产物,土地所有权的存在是地租存在的前提。
1、级差地租理论
马克思地租理论认为,级差地租的具体表现即为资本主义农业中租地农业资本家经营面积相同而质量不同的土地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地租数量不同级差地租有两种形式: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是由雇佣工人在肥沃程度较高或位置较好的土地上创造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同样条件下,依靠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而形成不同劳动生产率,由此不同的劳动生产率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而转化的地租即为级差地租Ⅱ。对土地投资方法的差异使得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但从本质上看,它们由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级差地租Ⅱ要以级差地租Ⅰ为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认为,引起级差地租发生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因土地肥沃程度的不同,土地地理位置的优劣和在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而形成的不同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等自然方面的原因;另—个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即在土地有限的基础上形成的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同所有资本家一样,农业资本家只有在能够获得平均利润的前提下,才会对农业投资。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优、中等地的数量有限,必然会有一部分资本家必须耕种劣等地。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种植优、中等地的资本家拥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其个别生产价格会低于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但是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必须由劣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来决定,因为种植劣等地的资本家也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因此这样经营优、中等地的资本家除了能获得平均利润之外,还能获得长期的、稳定的超额利润,构成级差地租,其源泉是来自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剥削劳动的结果。
2、绝对地租理论
绝对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垄断所取得的地租。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土地所有权归私人拥有,因此所有的土地包括最坏的土地都必须向所有者缴纳一定的地租。地租的产生以所有权的存在为前提。在形式上,级差地租是农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其生产价格产生的差额,因此可以看出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
从本质上讲,绝对地租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以垄断土地所有权为前提获得,它是农业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形成了地租。马克思认为:“绝对地租的本质在于:不同生产部门内的各等量资本,在剩余价值率相等或劳动的剥削程度相等时,会按他们的不同的平均构成,生产出不等量的剩余价值”。
二、从马克思地租理论角度看我国农民失地问题的现状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步伐不断推进,我国已进入到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原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的城市陆续形成和出现。农村城镇化则是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凸显出来,伴随着城市不断想农村扩张,原有的郊区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出现了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由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只能涌入城市寻求生存的空间,同时给城市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担。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二元经济结构(城市现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与农业落后的小规模经营)的客观存在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所造成的困境,割裂城乡关系,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城市化是必然趋势,但我们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对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以及失去土地的农业人口的生存和生活所面对的问题。
根据我国农村目前实行的,集体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土地的使用权掌握在农民手中,管理上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既统又分的双层经营方式。但这种经营方式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拥有,土地使用者就必须把自己以土地作为生产资料所获得的收入的一部分,以地租的形式上缴给国家或集体。这种方式利于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扩大其自,有利于农业的生产发展。但由此却带来另一难题:在城市扩张过程中,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急剧增加。农民既失去了土地这一就业、生活、养老的依靠,又不能和城市人一样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失地农民问题成为了城市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按照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土地价格是出租土地资本化的收入,包括了两大部分即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以及经过长期的农业利用后土地已有的劳动积累以及农民为改良土地而投入的劳动和资金的价值。由于我国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所以土地的经营者只能得到追加投资而形成的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Ⅰ主要应归土地所有者即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政府征用农民耕地的补偿中应该包含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个部分,然而在实际征地过程中,存在着随意规定农民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甚至是私自降低征地标准等现象。这不仅违背了马克思地租理论中的土地价格理论,而且严重损害了广大失地农民的权益,影响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失地农民享受绝对地租权益遭侵犯。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土地得到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在城市化建设对农村土地的征用过程中,城市土地使用者在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获得超额利润后,这部分超额利润应该交予土地的所有者。但实际征地中由于农民并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无法获得这部分超额利润,农民的权益受到了侵犯。
其次,级差地租的分配未充分考虑农民利益。在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地理位置的优劣是判断土地价值的重要因素。被征收的土地级差地租在征地前和征地后产生两次增值。但在我国实际征地过程中,征地前因城市化发展级差地租的增值以及征地之后进行经营规划后的级差地租的增值这两次增值大部分都归于国家所有,农民在丧失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后却没有能获得其应得的利益。
再次,我国的征地补偿标准违背土地价格理论。按照马克思的土地价格理论,土地的价格是由地租决定的,土地的所有者卖出的不仅是土地本身还包括其投入的劳动力和资本。在我国目前的土地市场上,政府利用其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以低价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城市的土地使用者,农民获得的补偿大大低于其应得的金额。失去了土地之后的农民生活堪忧。
种种问题的存在导致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的利益收到了极大的侵害。土地被征用后,由于土地经营权的转移,广大农民也失去了获得级差地租的权利,加之在征地过程中补偿偏低,农民生活很难得到保障。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必将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马克思地租理论对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启示
第一,明确土地产权问题,维护失地农民利益。按照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绝对地租的产生是由于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而级差地租的产生是因为对经营权的垄断。在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造成了地方政府垄断经营,绝对地租流入了地方政府的口袋。土地被征用后的农民不仅没有享受到绝对地租,而且还失去了获得级差地租的权利。针对这种现象,要维护广大农民的权益,首要必须要明确土地所有权,以便广大土地所有权主体能在实际操作中有效行使相关权能,维护自身利益。
第二,完善征用耕地补偿办法,提高补偿安置标准。在耕地征用过程中要按照“既确保失地农民不因失地而影响原有生活水平,又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提高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保障失地农民在安置上和生活上的需要。
第三,努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是多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保障。要解决好农民失地后的生存发展问题,一方面要参照土地的市场价值制定合理的失地农民补偿标准,另一方面还要拓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建立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失地农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平等的待遇。
篇4
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以西安市为例,2000年西安市建成区面积已达187k,人口326万。根据《西安市排水规划(1995年至2010年)》,西安市中心市区分为六个污水收集系统,现状污水排放总量约80万/d,污水处理率约34%.
西安市现状排水服务面积约152.2k,排水管道除老城区及东北郊部分为合流管外,其余以分流制为主。排水管网总长约835.4km.其中污水管道490km(包括现状合流管),普及率67%,雨水管渠345.4km,普及率45%,管渠密度约5.5km/k.目前污水管网接纳城市污水量约80万/d,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两座,总处理能力27万/d,污水处理率34%,其中北石桥污水处理厂15万/d,邓家村污水处理厂12万/d.
同时,西安市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城市,全市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不足350,仅为全国和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6和1/20,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所需1000的临界值,随着今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将会影响城市供水。而污水是一种稳定可靠的、可再生利用的水资源,是解决城市缺水的一条重要途径,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可回用于工矿企业、市政环卫、园林绿化以及城市河道景观等方面。
二、污水处理技术现状
现在的污水处理一般都采用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絮凝沉淀、砂滤系统,设计投加氯化铁药剂于A2/O系统终沉池配水井中,强化生物除磷,降低终沉池出水中磷的浓度。沉淀后出水经提升泵站至砂滤池,采用气水反冲洗滤池,过滤后水至清水池,加压后进入回用水管网。如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西安市纺织城污水处理厂,西安市店子村污水处理厂等基本上都采用了这种污水处理系统。
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中,采用沉淀池进行污水凝沉淀,它不能形成颗粒凝聚的良好的条件,不能生成团粒型絮凝体,使得固液分离效率很低。
三、污水处理新技术——造粒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
1、流化床基本概念
当一种流体以不同速度向上通过颗粒床层时,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固定床——当流体的速度较低时,流体只是穿过静止颗粒之间的空隙而流动,这种床层称为固定床,如下图a所示。初始或临界流化床——当流体的流速增大至一定程度时,颗粒开始松动,颗粒位置也在一定的区间内进行调整,床层略有膨胀,但颗粒仍不能自由运动,这时床层处于初始或临界流化状态,如下图b所示;流化床——如果流体的流速升高到全部颗粒刚好悬浮在向上流动的气体或液体中而能做随机的运动,此时颗粒与流体之间的摩擦力恰与其净重力相平衡。此后床层高度L将随流速提高而升高。这种床层称为流化床。如下图c\d所示;稀相输送床——若流速再升高达到某一极限值后,流化床上界面消失,颗粒分散为悬浮在气流中,并被气流带走,这种床层称为稀相输送床。如下图e所示。
不同流速时床层的变化(a)固定床(b)初始或临界流化床(c)散式流化床(d)聚式流化床(e)输送床
2、流化床的特点
流化床中的气固运动状态很像沸腾着的液体,并且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类似于液体的性质。流化床具有象液体那样的流动性能,固体颗粒可从容器壁的小孔喷出。并象液体那样,从一容器流入另一容器;再如,比床层密度小的物体可很容易的推入床层,而一松开,它就弹起并浮在床层表面上;当容器倾斜时,床层的上表面保持水平,而且当两个床层连通时,它们的床面自行调整至同一水平面;床层中任意两截面间的压强变化大致等于这两截面间单位面积床层的重力。
3、造粒型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
自我造粒流化床是运用化学工学中准稳态操作原理和反应工程理论,结合混凝工程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初段化学混凝反应在水力混合器中完成,水力停留时间在1min以下;
§自我造粒反应在上向流机械搅拌装置内完成,机械搅拌强度(G值)在30s-1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10-20min;
§固液分离在自我造粒流化床上部的固液分离区内完成,水力停留时间为5-10min;
§污泥在分离的同时自动完成浓缩过程,以无机悬浮颗粒为主的体系,分离污泥含水率可达80%~85%,有机成分和无机悬浮物共存体系,分离污泥含水率为90~95%;
§分离出水SS浓度通常小于5mg/L,分离区设置强化分离辅助装置后分离出水SS浓度通常小于1mg/L;
§适用范围:原水(污水、废水)SS浓度1,000-20,000mg/L,COD不大于1,000mg/L.
该技术在特殊设计的一体化装置得以实现。其主要特点是水力停留时间短,体积小,占地面积小,适用性广,使用灵活,处理效率高,可同时完成固液分离和污泥浓缩。
该技术可广泛用于高浊度给水处理、高悬浮物浓度废水处理与回用、水厂和城市污水厂污泥浓缩、建筑工地废水处理、灾害救助水处理等。
4、造粒型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的产业化前景
在积极实施《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过程中,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资源再生以及水污染治理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因此水处理设备的市场容量会大幅度增加,市场竞争将是技术水平、适用性和价格的竞争。采用该技术的系列设备具有技术先进,体积小,成本低的特点,并可按照用户要求进行生产,在环保设备市场上将具有强竞争力。设备的主要用户将是中小工业企业的工业用水处理、废水处理、工业水循环再利用,城镇中小型给水处理、污水厂污泥处理等。
该项技术先后在郑州黄河花园口(高浊度水处理)、西安邓家村污水处理厂(消化污泥脱水)、陕西略阳钢铁厂(煤气洗涤废水和选矿废水处理)、深圳水务公司(沉淀池排泥水处理)进行了半生产性实验,在此基础上反复进行设备改进,申请了《高效固液分离器》发明专利,目前已顺利通过发明专利实审,技术得到国家专利局的认定和保护。该专利技术迄今已在西安西郊热电厂用于冲灰废水再生回用处理,在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用于活性污泥混合液的分离和污泥浓缩,在西安市区曲江水厂、山东枣庄市供水总公司、山东滨州市自来水公司用于生产废水的再生回用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因此,该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和产业化前景。
四、造粒流化床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自我造粒型流化床在水处理过程中得到开发应用,尤其是以污泥脱水和高浊度原水、高浓度废液的固液分离为目的的造粒流化床研究引起了国内外水处理界的关注。在国外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对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有了很多研究成果。然而在国内该技术起步较晚,尚需要继续完善!
对造粒流化床技术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从实验或实践中研究,主要是针对造粒流化床技术应用于实践的研究。例如,王晓昌教授的《自我造粒型流化床中颗粒流态的试验测定》以及潘涌章的《造粒流化床技术在洗车废水回用处理中的实验研究》等;另一个是进行理论研究,主要是对流化床中颗粒絮凝机理的研究以及对流化床的中固液流动进行模拟计算等。例如,黄廷林教授的《结团体流化床的运动平衡》、以及王晓昌教授的《Kineticstudyoffluidizedpelletbedprocess.Developmentofamathematicalmodel》等。然而,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对该技术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实验研究上。
五、造粒流化床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的应用现状
由于造粒流化床技术具有能够高效进行固液分离,它广泛用于高浊度给水处理、高悬浮物浓度废水处理与回用、水厂和城市污水厂污泥浓缩、建筑工地废水处理、灾害救助水处理等。
运用造粒型高效固液分离技术处理高悬浮物浓度工业废水在以下几个方面优于传统处理工艺:
(1)处理效率高,效果好.高效固液分离装置主体设备的水力停留时间为9min左右,加上前面水泵和管道混合,总水力停留时间在10min以内,远比传统处理工艺所需的停留时间短.经这样短的处理时间,装置出水浊度已满足工业回用水质要求.且需要的无机混凝剂投量低于传统混凝沉淀工艺。
(2)分离污泥含水率低,无须专门浓缩处理.高效固液分离装置的分离污泥脱水性能非常好,在存泥区停留1h以上,污泥含水率就降到85%以下,无须专门浓缩即可进行最终污泥处理.
(3)操作灵活性强,能满足不同处理需要,高效固液分离装置不仅能进行废水连续处理,也能进行间歇处理,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在超过额定负荷50%的情况下也基本上能保证处理水质。
下面以造粒流化床技术在洗车废水回用处理中的应用为例介绍流化床在处理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篇5
Keywords:cultural clusters;cultural facilities districts;characteristics;cultural economy;cultural branding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4-0037-03
1 引言
20世纪末是一个文化设施繁荣发展时期,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剧院、公众集会场所等城市文化设施的兴建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建设。全世界的城市都在市中心打造各自独具特色的文化设施聚集地,例如纽约的林肯中心、维也纳的博物馆区、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广场、都柏林的坦普尔吧等。
这些文化设施聚集地兴起的背景来自西方国家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自20 世纪 70年代,由于美国城市和欧洲城市普遍面临内城衰败以及城市经济的结构性衰退,各个国家纷纷提出对旧城中心区的更新计划。西方城市文化政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开始兴起,发展目标在于解决内城危机和由此产生的经济问题。文化政策主导的城市更新包含多种途径,包括产业性的文化建设和空间意义的设施建设和街区更新等,其中最常见的途径就是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形象,以此来吸引文化旅游,带动地区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文化政策主导的城市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性的文化建设方面,即创意型文化产业集群,对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概念,分析西方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特征类型,探讨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对城市的影响,以期为中国各大城市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建设与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相关概念辨析
由于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属于文化集群的范畴,是其中的一种特定类型,因此谈到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概念,首先要提到文化集群的概念。
2.1文化集群
文化集群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80年代的美国,之后在1987年由英美艺术协会和文化咨询公司等机构提出。从80年代后期,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这个概念出现在了城市设计的文献中。文化集群成为了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的有效途径。Wynne(1992)定义文化集群为城市中各种文化和娱乐设施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根据功能分类,Won Bae Kim等(2002)将文化集群分为三类:蕴含大量传统文化遗产的文化活动和设施聚集区;文博、会展、演艺中心聚集区;文化关联产业聚集区。Santagata(2002)将文化集群分为四类:都市文化集群、产业文化集群、风俗文化集群、博物馆集群。
本文综合了Won Bae Kim和Santagata等人的观点,将文博、会展、演艺中心聚集区和博物馆集群统归于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这个类别。
2.2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本文对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界定为:城市中文化设施和艺术活动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通常不大于1km2,并且与其他的一些土地使用混合存在(例如办公、商业、旅游和住宅)。文化设施指的是每个城市中最重要,代表全市乃至全国文化发展水平的文化设施,功能齐备,设施完善,可以组织大型国家级文化活动和提供大量群众进行文化欣赏,主要包括艺术馆、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等大型文化活动设施。这些设施具有服务功能综合,并能满足全市市民文化需求的能力。本文研究的是在城市中有影响力的、城市和城市级别以上的大型文化设施聚集地,服务范围为全市甚至更大的区域范围。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与以生产为导向型的创意型文化产业集群的区别在于,其业态性质更偏向于文化消费(包括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如艺术欣赏、文化旅游等)功能。它的业态构成为大型的文化设施(书画、文博、会展、演艺)为主的业态和小型的商业娱乐设施(餐饮、购物)等处于配套地位的业态。它的服务对象为“到访的观众”和“文化消费者”,是创作者与观众进行接触与交流的平台。
3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类型特征和影响
3.1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类型
不同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背景、空间组织形式和发展道路,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成和发展模式。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本文从主要功能的角度将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分为三类。
3.1.1以展示为主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展览馆、陈列馆、纪念馆这类文化设施聚集在一起的地理区域,主要功能为展示、保护、学习、研究等。例如国外很多的博物馆集群,纽约著名的博物馆大道(museum mile)、维也纳的博物馆区(museum quarter),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广场(museum square),鹿特丹的博物馆公园(museum park),柏林的博物馆岛(museum island),还有法兰克福的博物馆河岸(museum bank)等。
博物馆大道(museum mile)是纽约市第五大道从第八十二街到第一百零四街的一段路,临近曼哈顿的中央公园(见图1)。由于这里的九家文化机构坐落在这条大道上,共同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群体,展示纽约最上乘的世界艺术、历史、设计及文化珍藏,因此被称为“博物馆大道”。它实际上有两个街区,长于一英里(mile)。这九座博物馆从北到南依次是巴里奥博物馆、纽约市博物馆、犹太博物馆、库珀・休伊特设计博物馆、国家学院博物馆、索罗门・古根汉姆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纽约歌德学院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09年非洲艺术博物馆加入到这个群体中,在第一百一十街,估计2012年底开放。
3.1.2以演艺为主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大剧院、歌舞团、音乐厅这类文化设施聚集在一起的地理区域,主要功能为演出、表演、教学等。例如纽约的林肯艺术中心、华盛顿的肯尼迪艺术中心、洛杉矶的洛杉矶音乐中心等。
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全名为 林肯表演艺术中心(Lincoln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见图2)。林肯中心位于纽约百老汇大街与哥伦布大道的交叉口,兴建于19世纪60年代,是美国境内第一个将主要的文艺机构集中于一处的表演中心。林肯中心主要以环绕喷泉广场的3栋剧院――纽约州剧院、大都会歌剧院、爱弗莉费雪音乐厅为主,还有西部的古根汉姆露天广场、东部的纽约表演艺术图书馆、茱利亚学院及爱利斯度利音乐厅。包括林肯中心室内乐团、林肯中心电影集团在内的12个著名表演团体在此驻扎,每年吸引了超过500万游客和观众,并为纽约创造超过约3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3.1.3混合功能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展示与演艺设施比重相当,辅以其它的功能(如餐饮娱乐)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例如都柏林的坦普尔吧、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匹兹堡文化区等。
匹兹堡文化区(Pittsburgh cultural district)位于城市中心的三河交汇处(见图3)。上世纪八十年代匹兹堡开展了城市复兴,将市中心阿勒格尼河南岸的14个街坊规划为匹兹堡文化区,并新建了大量的公共设施。文化区内共有90多个零售商店,50多个餐饮企业,7个世界级的剧院,8个公园和艺术装置,还有多个艺术画廊。其中比较著名的项目有老斯坦利剧院改造成的贝那达姆表演艺术中心,海因兹音乐厅扩建和CNG艺术大楼等。匹兹堡文化区每年吸引超过200万游客,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3.2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基本特征
3.2.1集聚性
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中地理相近的文化设施由于职能相关或互补性,在一定的区域内聚集。而随着文化设施集聚规模的扩大,公众文化消费的需求越发集中,集聚效应发挥作用,从而吸引更多小型的商业服务等设施加入到大型的文化机构和文化设施所形成的消费网中,形成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性空间。
3.2.2可识别性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具有显著的标示性和可识别性,区别于城市其他功能地域。聚集地中的旗舰型的文化设施往往给观众留下鲜明的意象,成为一个显著的地标。例如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和巴黎的卢浮宫。此外,公共艺术与建筑环境的融合也使得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具有一个识别性高的公共领域。由于公共艺术使人们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中,从而使人们对这个区域有更好的理解。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广场前著名的公共艺术作品,白色的巨大文字雕塑“I Amsterdam”是几乎所有来往游客的焦点(见图4)。不时有游客与之合影留念,攀爬游憩。这个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不仅彰显着这个城市的自豪、自信,也使这个场所有了很高的识别性。
3.2.3功能多样性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除了收藏、展示、演艺等由文化设施决定的主要功能外,还融入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社交活动等辅助功能。这与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中的经济活动多样性密切相关。功能的多样性提供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环境,并且能提高区域的包容性和自我丰富性。不仅主要的文化设施和辅助的商业设施可以共享城市的基础设施,而且中小型的商业、咖啡店、酒吧、俱乐部、酒店、电影院和住宅区的建设能保持这个区域24小时的活力。
4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在城市中的作用
4.1文化品牌的创立
城市文化品牌是容易被人们所指认和记忆的代表这个城市社会公众对城市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是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存在,有利于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不仅能激发城市的个性,提升城市的形象,甚至能产生巨大的国际影响。
因为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化经济活动,而是具有意义的文化符号,这种符号不仅是当地历史和发展的双重表现,也是地方的形象和身份的重要标志。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的文化经济活动根植并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因而与当地的历史有根本性的关联。因此,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代表着城市地方的形象品牌。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馆群、都柏林坦普尔吧等都构成了这些大城市的形象标志,这些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作为文化符号标志了这些城市的国际性、包容性和创造性,这既构成了这些城市不可复制的文化个性,也构成了这些城市不可复制的竞争力。
城市的文化品牌不能仅仅靠旗舰项目的建筑吸引力来打造,更需要靠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营造出来的整体文化氛围。因为建筑形象的吸引力是一次性的,游客参观过一次后,就不会再对它产生兴趣。而文化氛围的吸引力是持久的,它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场所,和游客产生互动的联系。
4.2经济的推动与增长
文化作为一种发展资源,已展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在过去的40年,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越来越大,每个城市努力在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不再被看作是一个生产的场所,而是一个消费的场所(Zukin,1998)。Hall(2000)认为城市的经济越来越依赖文化的生产和消费。文化不仅仅加强了城市的特色和多功能性,它也成了一个重要的经济行业。很多资料都表明了,文化对城市经济做的贡献。文化设施的集中不仅展现了美学价值,也增加了经济价值,吸引了商业发展(Zukin,1995)。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对城市经济的贡献体现在推动城市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的需求,刺激文化消费的增长,创造财富价值。首先,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设施的建设使得居民产生不断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其次,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能够吸引外来需求,刺激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并且吸引外来投资。城市的旅游业,特别是文化旅游,成了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城市文化设施的聚集被认为是一个特别有效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一站式旅游”体验很大程度上为短期旅游的游客提供了方便。此外,良好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会使得城市与地区的吸引力提升,营造吸引投资和人才的良好环境,从而进行更好的经济建设。
5 结语
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是城市中文化设施和艺术活动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作为文化集群的一种特定类型,和创意文化产业集群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文化消费功能。根据其主要功能可以将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分为展示型、演艺型和混合型。它具有集聚性、可识别性、功能多样性的基本特征。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对于提高城市形象,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国内现有的各类文化设施的布局多采用散点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在城市的发展和扩展过程中也许终会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发展瓶颈。因此,在现有土地资源下,我国的文化设施规划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可以参考如国外的文化设施聚集地,善用现有优势整合地方资源,发挥其最大功效,创造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并且具有活力的城市文化设施聚集地。
参考文献:
[1]Mommaas H. 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 [J]. Urban Studies. 2004, 41(3):507-532.
[2]Irina van Aalst and Inez Boogaarts. From Museum to Mass Entertainment: The Evolution of the Role of Museums in Cities.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2002 9: 195.
[3] Santagata Walter. Cultural districts, property rights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02, 26(1):9-23.
[4] John Montgomery. Cultural Quarters as Mechanisms for Urban Regeneration.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2003, 18(4):293 - 306.
[5]刘学,张敏,汪飞.南京市文化集群的特征与模式[J].现代城市研究.2007, (10):24-31.
篇6
[Abstract]Inurbandevelopment,someirrationalwetlanddevelopmenthasresultedinthedegradationofthefunctionofthecitywetland.Therefore,itisnecessarytoperformscientificdesignandplanningforwetlandlandscapeinourfuturecityplanning,restoringthewetlandmainlywithlocalnativespecies,settingupasustainablemonitoringsystemforthecitywetlandrestoration,andreducinghumaninterferenceandsettinguprelatedguidingpoliciestopracticallyimproveandprotectthecitywetland.
[Keywords]Citywetland;Wetlandecologicalenvironment;Nativespecies;Foreignspecies
一、城市湿地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
城市湿地受城市建成区扩张的影响,形成了在城区中面积较小、分布不均匀、孤岛式生境的斑块,斑块之间的连接度低,湿地内部生境的破碎化较为严重。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具有众多服务功能,包括:①为城市居民、城市提供必需的水源;②为城市提供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③调节区域气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④为动植物提供独特的生境栖息地,形成物种多样性;⑤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此外,一些城市湿地还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及科普教育基地。
二、城市化对湿地生境的影响
20世纪初至今,城市人口增长了近10倍,城市人口比例从14%增到50%。快速城市化不仅使湿地面积减少,生境破碎化情况加剧,也导致了城市湿地生境的丧失[1~2]。如,北京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有8个湖泊共33.4hm2:湿地面积被填。具有500年历史的护城河也遭同样厄运,1953年护城河面积为41.19km,现在剩下的总长度不到原来的一牛[3]。美国农业部门的研究表明,城市化进程都涉及侵占湿地问题,美国已丧失了58%的湿地[4]。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合理规划,湿地受污染情况愈来愈严重,并对其周围环境也造成污染,降低了湿地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5]。另外,因湿地生境条件的改变以及湿地规划中盲目引进一些异地物种,引起外来物种对湿地生境的入侵,降低了本地物种的存活机率,增加了城市湿地保护和恢复的难度[4]。
三、城市湿地保护相关措施
一个未受异常自然和人类扰动的湿地,因其物种的多样、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综合性和抵抗外力的稳定性,而处于健康状态。当外力扰动超过湿地的自我修复能力时,湿地生境恶化,功能退化,进而影响区域环境[6]。城市湿地的保护及恢复,需要相关部门采取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及科学的规划措施。
3.1进行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高速公路、城市建筑等基础设施的扩建,改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城市湿地水文和生物学特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湿地物种多样性与流域不可渗透地面面积、湿地水面波动情况密切相关。
在湿地流域不可渗透地面的面积小于4%和大于12%的区域中,具有明显的湿地水面波动[7]。当研究区域不可渗透地面面积高于10%时,湿地生境功能逐渐下降。虽然不可渗透地面面积阈值因流域特征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最佳阈值应保持在8%—10%,同时应保持50%的森林植被,用于改善湿地生境状况。
综合国外的一些研究经验后认为,在进行城市湿地物种保护时,对湿地水文特性要求应遵循几条原则:①年平均水面波动高度不能超过20cm;②一年的全部干旱期不能超过2周;③避免因流域发展过程中永久湿地转变为暂时湿地;④一年中大于15cm水面波动的频率不能多于6次;⑤一年中每一次大于15cm水面波动的持续时间不能超过72小时[7]。
这些相关湿地保护措施理应以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完成,从而达到维持城市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3.2进行科学的湿地景观设计,维护湿地生态安全和公众安全
维护湿地生境的生态安全,是城市湿地治理的重要措施。作为市民重要的娱乐休闲场所,在恢复及重建湿地生境时,应通过科学的设计,提高湿地环境的安全性,保证公众安全。
(1)维护湿地生态安全是城市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人类、自然灾害(洪水、干旱等)引起的干扰,都影响着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分析干扰类型、作用机制和扩张路线,并通过科学的景观规划和设计,控制干扰的发生及扩散,达到保护城市湿地的目的[8~10]。
(2)合理设计湿地坡面。湿地坡面是市民接触湿地的界面,不合理的湿地坡面设计,会增加湿地的危险系数,降低其休闲、娱乐等功能。通过结合区域土壤、植被等自然特征和城市文化特点,设计出安全系数较高的湿地坡面。在建立湿地坡面台阶时,权威人士认为,台阶的垂直高度和平面宽度间比值小于1/8时效果最佳[11]。
(3)控制湿地生境传染病源害虫。通常,大多数湿地可为蚊子等害虫提供定居、繁殖的生境条件,所以控制害虫的定居及扩散也是保护公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充分认识不同蚊子的生活特性及传播病菌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湿地治理[12]。
在湿地系统中控制蚊子种群时可考虑以下几方面[11]。
①湿地斑块特征。斑块形状特征较简单、面积与边缘周长比值较低的水池可抑制蚊子种群的定居及繁殖,而面积较小的水池(<0.2hm2)则可为蚊子提供适宜的栖息地生境。因此在城市废弃水池中建立人工湿地时应通过合理设计,控制蚊子种群的繁殖生长。其具体措施包括设计湿地陡峭的边缘(>30度)和较深的底部(>1.3m)。
②湿地水文。水面开阔、波动较大的湿地可限制蚊子种群的定居和繁殖。因为水面波动可以破坏蚊子的呼吸作用,并且抑制藻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减少蚊子的生存栖息地。
③水质。湿地水质是控制蚊子种群的重要决定因素,营养物质含量高的水体有利于蚊子生存及繁殖。所以,在湿地规划和设计中,应控制湿地污染源,同时通过相应的措施,维持湿地水面流动,增加水体含氧量,以减少蚊子种群。
④植被。湿地植被是蚊子种群的食物源,也为蚊子子孓种群提供了理想的避难所。如果定期收割密集的自然植物群落,改善捕食者的生境条件,将会减少蚊子种群。
⑤化学和生物学祛除措施。在蚊子的繁殖区域中将主要使用适宜的杀虫剂及引入其捕食者来控制蚊子种群。但如果长期使用化学药品不仅使蚊子产生免疫功能,降低灭蚊效率,同时会造成环境污染。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是以天敌来控制蚊子种群。湿地的无脊椎捕食者能降低蚊子幼体种群,但问题是难以调控无脊椎捕食者种群动态。可利用蝙蝠和鸟类捕食成年蚊子的生活习性,建立鸟类人工栖息地,控制蚊子种群。同时引进以害虫为食的鱼类,不仅抑制蚊子种群的增长,也可获取一定的商业利益,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湿地蚊子治理措施。
⑥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建立相应的通风和洒水等基础设施,增加水面干扰,抑制蚊子的产卵及繁殖,降低蚊子种群的生长。
在城市湿地治理中,要利用景观生态学、保护生物学、景观规划学、生态安全格局等相关原理,以专业研究人员为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提高湿地安全(包括公众安全和湿地生态安全),达到湿地可持续利用目标。
3.3建立及恢复城市湿地时应以本地乡土物种为主
乡土物种是通过多年的物种选择证明适宜生长于本地生境的物种。在恢复及建立湿地植被时,利用本地物种不仅加大了实际工作的可行性,也可节约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而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包括非正常因素的人为引入),则易给当地湿地原有生物带来不利影响[12]。生物入侵的生态代价是造成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弥补的消失以及物种的绝灭,经济代价是农林渔牧业产量、质量的惨重损失与高额防治费用的耗费[13]。
因此,为了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建立及,恢复湿地系统,在物种引进中应首先考虑乡土本地种,若确需引入外来物种时,须分析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引进种的利益与风险评估,建立严格的科学监管体制及全面的检疫体系。
3.4建立持续的城市湿地监控机制
在湿地生境退化和丧失较为严重的区域,可通过恢复和重建湿地生境来维持其特有功能。要完全恢复功能健全的湿地一般需要经过10年—15年,而且湿地系统各项功能的发育速度有所不同。如在湿地重建过程中,水文功能恢复得比较快,营养物质也可经过一段时间积累而成,但要发育成支持多种野生动物的湿地生境则需要多年的时间[14]。大多数城市湿地恢复项目,当其湿地群落结构有比较合理的比例时,可认为湿地恢复得比较成功。
在对湿地功能和结构的要求上,城市湿地与“自然湿地”有所不同。例如,一些工业区中的湿地具有控制污染的作用,一些城市公共绿地中的湿地可为鸟类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可成为市民娱乐、休闲的场所。因此对于这些城市湿地来说,它们的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是最重要的。这些湿地虽然具有与自然湿地不同的群落结构,但是它们可以提供特有的服务功能。在恢复此类湿地生态系统时应选择容易栽培的本地区物种,
另外,城市湿地的保护和恢复还必须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和功能评价体系,以对城市湿地进行持续的测定和调控。在城市湿地治理过程中,湿地监控时间的长短是重要的决定因子[14]。
3.5合理解决人类干扰问题
城市湿地经常受到人类干扰,例如修建城市基础设施而引起的湿地内部生境破碎化、城市三废处理造成的湿地污染等。所以,在城市湿地治理时必须考虑这些干扰因子。城市人类干扰可分为持续的胁迫式干扰和短暂的脉;中式干扰,因此而产生的生态反应也可分为胁迫式和脉冲式反应[15]。胁迫式干扰是长时间的,例如城市扩张过程中高速公路的修建等,脉冲式干扰持续时间较短,例如河道污染等。不同干扰类型对湿地群落结构产生不同影响:
(1)湿地植被对于胁迫式干扰可产生胁迫式和脉冲式反应,随着干扰时间的持续,原有个体持续死亡,引起外来物种的入侵,抑制原有种群的恢复,从而使得群落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胁迫式反应)。而在干扰强度较小的情况下,生物个体可以适应新的生境条件,群落结构变化小(脉冲式反应)。
(2)湿地植物群落对脉冲式干扰产生脉冲式生态反应,如湖泊受到污染物短时间泄漏的影响时造成一些生物个体的死亡,但是只要停止排放这些污染物即可很快恢复原有的种群。
对植物群落进行轻度人为干扰,可保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合理利用人为干扰,维护湿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功能是湿地治理的关键。应在城市建设中就人类干扰类型及生态反应的不同情况,建立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案,维护城市湿地的群落结构及生态服务功能,这对城市湿地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6建立相应的政策指导,保护城市湿地
国家湿地保护政策对城市湿地治理起着重要作用。前瞻性的、科学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方针,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居住环境,而且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8]。佛罗里达州关于水系和湿地管理方面的历史政策不仅造成湿地丧失,而且对整体景观构成威胁。而现在联邦和州政府的一些政策中,几乎所有类型的湿地受到了保护,并为湿地保护及恢复提供了专项基金[16]。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历史文化价值。滞后的湿地恢复计划难以弥补由于自然湿地丧失所损失的湿地功能。所以,国家政府决策部门应加大湿地研究的力度,建立系统的湿地研究信息库,依据不同的城市湿地功能特征,确定不同的治理目标和措施,建立健全的城市湿地保护法律体系,从而达到保护城市湿地的目的。
3.7提高全民素质,公众参与保护湿地
休闲和娱乐是城市湿地主要的功能之一[8],城市居民对湿地的任意践踏,垃圾处理方式不当等,都会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保护城市湿地生境,提高城市环境是市民共同的事业,维护城市湿地健康的生态环境必须靠市民的共同努力。所以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环保教育,提高市民素质,不仅是城市湿地保护的必要条件,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Hashiba,H.,K.Kameda.AnalysisoflandusechangeinperipheryofTokyoduringlasttwentyyearsusingthesameseasonallandsatdata[J].AdvancedSpaceresearch,2000,22(5):681-684.
[2]Davis,J.A.,R''''Froend.LossanddegradationofwetlandsinsouthwesternAustrali:underlyingcause,consequencesandsolution[J].WetlandEcologyandManagement,1999,(7):13-23.
[3]段天顺.关于北京城市河湖整治的思考和建议[J].北京城市规划,1999,(1):33-38.
[4]Ehrenfeld,J.G.Evaluatingwetlandswithinanurbancontext[J],ecologicaleconomics,2000,(15):253-265.
[5]Kondoh,A.,J.Nishiyama.ChangesinHydrologicalCycleDuetoUrbanizationintheSuburbofTokyoMetropolitanArea,Japan[J].AdvancedSDaceresearch,2000,26(7):1173-1176.
[6]孟宪民.湿地与全球环境变化[J].地理科学1999,(5):385—391.
[7]Reinelt,L.,R.HornerandA.Azous.Impactsofurbanizationonpalustrine(depressionalfreshwater)wetlands-researchandmanagementinthePugetregion[J].UrbanEcosystems,1998,(2):219-236.
[8]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6):9-13.
[9]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0.
[10]俞孔坚,李迪华,孟亚凡.湿地及其在高科枝园区中的营造[J],中国园林,2001,(2):26-28.
[11]Russell,R.C.Constructedwetlandsandmosquitoes:Healthhazardsandmanagementoptions[J].Ecologicaleconomics1999,(12):107-124.
[12]Bolund,P.,g-Hunhammar.AnalysisEcosystemservicesinurbanareas[J].EcologicalEconomics,1999,(29):293-301.
[13]蒋明康,周泽江,贺苏宁.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J].东北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79-84.
[14]万方浩,郭建英,王德辉.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与管理对策[J].生物多样性,2002,(1):119-125.
[15]崔保山,刘兴土.湿地恢复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4):358-364.
[16]Grayson,J.E.,M.G.ChapmanandA.J.Underwood.Theassessmentofrestorationofhabitatinurbanwetland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9,43:227-236.
[17]王相.美国湿地的法律保护[J].世界环境,2000,(3):27-29.
篇7
(一)土地利用模式
集中和分散模式构成了城市土地利用的两种最基本模式。毛蒋兴和阎小培认为分散模式指城市土地利用用途单一,用地功能相互分离,开发密度低,城市布局分散并不断向郊区蔓延,土地利用相对浪费的土地利用模式。集中模式是指城市土地利用综合化、多元化和多用途层叠,土地利用密度高,城市布局围绕市中心紧凑集中,土地利用相对集约的土地利用模式。也有学者把土地利用模式具体分为同心圆扩展模式、普遍模式、组团布局模式和卫星城模式等。
(二)城市交通政策
一般认为,城市交通政策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旨在协调、指导、约束交通活动的总纲,并以其权威性、综合性和战略性对城市交通发展起引导作用。根据各国采取的交通政策措施,本文把交通政策分为交通的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
1.城市交通的产业政策
城市交通的产业政策是有关发展汽车产业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进人市场经济,于1994年出台《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把汽车产业确定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对汽车产业进行扶持,鼓励小汽车进人家庭。这一政策从长远来说是为加人WTO做好准备,同时也为了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钢铁、能源、电子等。
2.城市交通的社会政策
城市交通的社会政策是有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早在1985年《关于改革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的报告》就提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2005年《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继续强调“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
二、土地利用模式对城市交通政策的影响分析
但凡政策都有一定的倾向性。出台于不同时期的两种交通政策有着不同的对象、目标和机制。产业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国家对汽车产业进行干预,倾向于促进小汽车的制造和使用,因其对象是生产性企业和消费者,故采取市场化机制来追求经济效益。而社会政策是面向经营性企业和消费者来制定的,倾向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经济利益不是唯一的目标,更多是要满足社会的交通需求,因此采取的是政府行政控制和市场运作方式相结合的混合机制。由于小汽车和公交出行方式的不同,城市交通的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必然存在一定的冲突,表现在资源配置、道路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权利的方方面面。而这种冲突正是根源于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式。
(一)土地集中利用模式下的交通政策选择
土地的集中利用使经济、文化、商业、人口等要素高度聚集。通勤距离的减少和出行量的增加使个人占道面积减少。如果仅靠增加交通供给,新增道路又会进一步诱发私人交通的发展,从而使交通状况陷人一种恶性循环当中。加之土地资源紧缺,迫使政府倾向于选择交通的社会政策来缓解交通压力。因为公交运量大,使相当多数的人在同一时间满通需求,这与土地的这种集中利用模式是吻合的。事实证明,密度高而且布局集中的城市更强调优先发展公交,如新加坡和香港。然而,公交优先政策的推行并不是没有条件的。为了推行这一政策,政府需要出台其他措施来加以配合,如提高能源价格和提高私人汽车的使用成本,从而引导人们自觉地选择公共交通作为出行工具。
(二)土地分散利用模式下的交通政策选择
与集中的土地利用模式相比,密度低且分散的城市如洛杉矶更多强调发展私人交通,反之,获取各种经济要素便利的小汽车也会使城市趋向于扩散。这种城市没有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市中心,即使有,这个市中心也是很小的,而且存在多个小中心分散它的就业和商业等等。这时候,建立一个单中心辐射的公交网络显然过于浪费,而建立多个这样的网络成本又太大,因此,鼓励小汽车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政府要推行汽车产业政策也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条件基础上。第一,由于小汽车的使用要求先进的市政设施和治理污染的有力措施等,因此这种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一般比较高;第二,经济较发达,人们能够支付购买小汽车和使用小汽车的各种费用。
(三)两种交通政策相互促进的可能性
由于小汽车和公交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对不同的土地利用模式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在政府的交通政策选择中,城市的集中与分散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正如城市的集中与分散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城市交通的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也不是完全冲突的。显然,发展汽车工业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而城市规模的扩大将带动公交规模的扩大,说明二者可以共同发展。具体来说,适度发展小汽车与优先发展公交的互促性体现在:
第一,从国际经验来看,即使是小汽车十分普及的发达国家及地区,城市交通系统仍主要依赖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和主体的公共交通,而小汽车只是辅出行工具。:
第二,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和正确步骤,发展公共交通还可以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例如发展公共交通需要大量性能先进的公共汽车、电车,这将促进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第三,发展公共交通,促进自行车、摩托车交通向公共交通转化,减少混合交通对机动车的影响,可以为小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城市空间条件。
篇8
2.1施工技术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良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缺乏标准的工程质量监测、不恰当的施工技术运用等问题,都会使施工人员在面临突况时,难以采取较为科学恰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安全隐患的扩大。因此务必要构建防洪堤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的责任机制,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大对竣工过程的质量监测、控制、管理力度,从而实现在根本上解决工程质量问题。除此以外,要确保防洪堤工程的施工质量,务必要严格依据国家颁布的施工技术规定以及质量监测标准来实施工程项目的各项质量监测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工程质量监测管理机制。
2.2施工质量
在实际的施工期间,务必要依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承担、政府监控以及社会参与监督的全面管理方式,且要采取透明化的招投标方式来明确防洪堤工程的施工单位。对于工程项目,法人承担着资金筹集、人员与施工周期协调、质量监管等责任;施工单位应当贯切落实工程项目的责任制度,在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开展质量检测工作,严格实施自检、互检、终检三步骤。而监理方则应当承担着整个施工项目的监理责任,对施工设施、施工人员、工程管理人员、施工项目进行严格地监管,从而使各方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共同合作,保证防洪堤工程的施工质量。
2.3建设原材料
建设材料是工程施工质量有所保障的根本环节,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对防洪堤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运用各项建设材料之前,应当对所需的材料实施抽样检测,并且要贯切落实“先检查后使用”的施工规定。在实际的施工现场,应当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构建施工项目原材料实验室,实时地对建设材料的质量等性质进行检验,只有建设材料质量达标才能够将其投放至正常的施工项目当中。此外,还应当构建专业化的建设材料管理人员责任制度,将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且要求其将建设材料详细的数据资料记录在案。
3加大对关键环节技术应用的管理力度
做好防洪堤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项目,是实施工程监理的关键步骤。在以往的防洪堤工程施工项目当中,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理工程一般都具有滞后性,即在察觉隐患之后才进行返工,这样大大延迟了竣工周期,更严重的会阻碍防洪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应当把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以及质量管理提前至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尽可能做到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质量管理,特别要强调对工程关键部分、关键步骤与隐蔽工程等施工项目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测与复查。实时解决存在于施工过程以及建立期间的问题,在隐患萌芽时期将其消除。根据防洪堤工程的具体状况,施工单位应当对以下几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
3.1施工项目的基础工程
在过去的防洪堤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时常会忽视基坑开挖的施工项目,会把工程施工以及管理的核心投放至立模或者混凝土浇筑等步骤。可事实上,基坑开挖是防洪堤工程施工的基础,时常会发生施工情况和实际设计规划方案不一致的问题。除此以外现阶段许多施工单位对基坑的深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若工程遇上雨季,这必定会大大提高工程施工项目的难度系数。所以,施工单位务必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关注施工项目的基础工程,尽可能在基础工程的层面上确保施工质量。
3.2工程项目的钻孔桩工程
钻孔桩工程属于防洪堤工程当中的隐蔽工程项目,无疑也是较多施工事故以及安全隐患产生的环节,其所涵盖的施工技术都比较繁杂,并且防洪堤工程的施工工期一般都较为短,所以会极其容易疏忽检查。若出现测量不精细或者钻杆划线不规范等细节,会很容易使得钻孔的空位出现倾斜或者钻孔深度不达标。所以在钻孔之前,施工人员都务必了解掌握孔位以及钻孔的大小等数据,尽可能控制柱间差距,从而降低钻孔桩工程削弱防渗墙性能的概率。除此以外,还应当对钻孔的数目与所需的钻头实施严格的质量检测,运用科学合理的吊尺测量方法,从而保证工程的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相符。
3.3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应用
混凝土是加强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这是由于混凝土工程所包含的工程工艺以及细节较多,任一步骤或者阶段的施工内容落实不到位,都会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隐患。所以,工程监理方应当前往到施工现场进行具体的监理工作,协调施工单位的具体工作,共同控制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当对工程所需试件的真实性开展具体的校对检验工作,从而确定防洪堤工程的全过程都在自身的监管控制范围内。
4注重各项土工试验工作
对于水利工程,其所需的取土场应当开设在施工现场的滩区区域,且对于土质、含水量不相同的区域,应当科学恰当地挑选、使用土料,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为工程后续工程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而且在填筑土方前,应当对土场上面的上堤土料以及地基土料的质量性能实施严格的质量检验,从而确保防洪堤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工作内容主要有土料含水量检验、击实检验等项目,与此同时,防洪堤工程的施工单位、建立人员都应当参与到这一检验工程。而且在正式开展填筑土方工作前,施工单位还应当利用“碾压试验”以明确具体压实的数据参数以及所需运用的措施,并且可以通过碾压机来对土料实施压实试验工作,进而获取具体的铺土厚度等参数资料。与此同时还应当明确取土场中土料的含水量、干密度等信息,只有土料的质量以及性能检验达标后,才能够将其投入防洪堤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5贯切落实好施工质量的验收工作
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评估工作,是工程项目验收工作的关键环节,无疑也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相关部门应当贯切落实好工程每一环节、每一阶段的施工质量验收工作,为防洪堤工程的整体质量打好根基。工程每一环节、每一阶段的质量验收工作,都应当满足“实时、正确、认真”的工作要求,要切实地体现防洪堤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对于每一环节、每一阶段的施工质量评估工作都应当由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人员共同参与监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可信度、公正度。而对于一些隐蔽性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在进行隐蔽前务必要通过具体的质量检查以及验收工作,待其质量达标之后才能够将其覆盖。防洪堤工程的参建单位应当落实好工程实际数据的整理储存工作,保证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真实性、针对性以及完整性,让施工过程有依可循。
篇9
智慧城市是依托信息科技和智能技术来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及时感知、互联传递、利用和分析,从而创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机制,提升城市科学管理和决策的“智慧”。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包括全面感知、互联互通和融合计算等。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任何人、事、物、组织都必须依附于空间环境内,而对不同时态下的人、事、物、组织的空间存在位置的描述亦是地理信息的一种,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地理信息,是描述任何事物的位置元数据。从空间维度来看,可以将所有完整的事物主体描述信息看成是地理信息和属性信息的结合,考虑与测绘地理信息进行区分,不妨把地理信息分类为基础地理信息和泛在地理信息,而政务专题信息、卫生专题信息等社会要素则是泛在地理信息的一个个子集。可以看到,跳出传统狭隘的基础地理信息思维,整合利用基础地理信息和泛在地理信息,才可以把社会人文的所有对象结合空间思维来思考和决策,这是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提供城市“智慧”的前提。时间和空间,是自然宇宙的两个维度,也是城市运行管理服务的两大通用规则。时空信息的结合,为融合利用城市海量信息指出一条清晰的路径。城市可以空间为横轴、时间为纵轴,钻取城市信息,建设一个智慧城市运行监测平台,只要尽可能多地接入城市感知信息(比如温湿度与空气监测信息、水文水质监测信息、各种定位信息、城市摄像头、公交刷卡信息、POS刷卡信息、通信基站连网数据、交通卡口信息、ETC不停车收费记录等等,将感知的概念再延伸一些,还有遥感遥测信息、企业和个人去公共服务窗口办业务记录、个人住宾馆酒店的记录、乘车和乘飞机时的身份记录等等),实现城市信息的大集成,就可以展示城市现在、再现城市的过去、模拟城市未来。想象一下,坐在智慧城市的运行中心,在以大幅地图为背景的屏幕上,可以看到实时的城市各局部的气象环境、温湿度、PM2.5等,可以回顾城市的历史气象,还可以模拟将来气象;可以看到实时的城市人流、车流动态,可以回顾历史人流、车流,还可以模拟未来4小时、8小时、12小时内的人流车流;可以查看任何一个人或车的运动行进轨迹,还可以揭示其在空间上的时间规律;可以看到水文水质情况,可以回顾和预测水位信息,还可以及时提醒污染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实时的城市警情,可以回顾历史警情,还可以预测未来的警情波动的时间区间和空间区间;可以看到最新的遥测信息,可以获得地面滑坡、违建的智能提醒,还可以生成应急警告或清违指令;等等。从城市信息化的角度来看,以往主要着力于时间维的信息分析和利用,在智慧城市框架下,在时间维的基础上结合空间维,时空信息的融合利用,给了城市运筹帷幄的底气和智慧。城市要获得和提升智慧,需要持续提升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充分获得信息的能力,没有高度信息化的城市没资格谈智慧,所以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延伸信息感知触角、集成城市信息;二是充分利用信息的能力,如果城市汇聚一个庞大的综合数据库,而不加以呈现、分析和利用,那么信息的价值度必然很低,城市也谈不上智慧。时空思维是实现城市智能与智慧的主要手段,由于时间一直是城市信息的主要元数据,因此要提升城市智慧,主要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提高城市的空间思维能力:1)如何把从各种途径采集、感知、分布和汇聚的海量信息进行空间化,将其转化为泛在地理信息,从而能实现对海量信息的空间呈现和抽取,为城市管理者和服务对象提供空间思维辅助。2)如何赋予计算机系统一些空间业务规则,从而实现城市的空间智能。从地理信息共享服务的角度来看,需要实现城市地理信息(包括基础和泛在地理信息)的随需共享,以支撑各行业部门及各种协同应用需求。
3智慧城市的时空信息框架设计
智慧城市的空间基础框架需要满足各种情况下的时空信息展示呈现要求,因此需要最大程度地整合城市的各种尺度、各种样式、各种来源、各种时相的基础地理信息,具体来说除了基础的矢量数据、影像数据、实景影像、2.5维等数据外,城市的基本地物,如地下空间、管网、地上城市部件、建筑、桥梁、城市宗地、城市规划定案等都应纳入为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服务范畴。基础空间数据的共享整合,优先采用数据交换方式实现数据集中,并整理好各地物实体的空间关系,比如社区和宗地的关系、宗地和建筑的关系、建筑和地下空间及管网的关系等,从而形成较完整的城市空间实体数据库,为城市提供全方位的、高性能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一些正在规划、正在设计、正在建设的空间实体,可以通过地理服务方式,到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满足智慧城市的时空分析需求,需要将大量的人、事、物、组织等社会人文信息进行精确空间化,生产城市的泛在地理信息。传统的基于标准门楼牌数据的匹配服务,能满足标准地址的精确匹配问题,不能满足非标数据的空间化需求,也不能解决地址描述信息的非标问题。为此,需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智慧城市的时空框架设计:
1)建立位置资源库,构建丰富的地理标识库。
在标准地址门楼牌库的基础上,混合各种地址编码技术,采集和抽取大量的城市地理部件或人文地理标识,建立位置资源库,并不断地补充完善;大量的城市感知设备都是重要的电子标识资源,要纳入位置资源库统一规范管理。
2)提供强大和精确的位置寻址服务,支撑快速空间化的重要基础地理服务。
3)与产生城市管理信息的关键业务系统结合。
泛在位置信息在业务中进行确认是最为准确的,与各关键系统的地址登记模块进行结合,给结合系统提供选择性输入位置描述或空间坐标,能减少非标地址的产生,减少批量空间化的压力,甚至能获得一些位置资源标识。
4)建立动态感知信息接入平台。
大量的前端感知信息要进行空间呈现,需要解决动态信息接入、空间化及基于空间规则的预处理、分发和基于空间地图的动态展示等所有问题,需要一个统一的信息接入平台负责处理。
5)提供泛在化的地理信息服务。
智慧城市的地理信息服务要满足随时、随地和随需的要求,由于数据分布、保密等客观原因,大量的泛在地理信息还是分布于不同单位,但整体上要按SOA架构,实现分布式的地理信息服务和融合共享服务,满足智慧城市对地理信息的流程化协同共享的需求。
4应用案例研究———以智慧纽约为例
纽约市作为美国最大的城市与商港,也是世界经济中心之一,其集中、高效、密集、多样性及无尽的创造可能性为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先天优势,智慧纽约设计内容关注于城市环境的5个层面:土地、空气、水、能源以及交通运输,期望2030年为全纽约人建设一个更加便利、美丽、健康和平等的城市。目前美国智慧城市设计所遵循的是“纽约市(2007-2030)城市总体规划”(PlaNYC),主要涵盖十大模块目标。通过纽约智慧城市设计案例可以认识到,智慧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主要体现在所关注方向不仅仅局限于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更需结合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将关注面扩展到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内容中去。而地理信息技术以其直观的空间呈现、对空间关系的计算处理能力,为人的空间思维提供了重要辅助手段,从而提升个人或组织的智慧。在以地理信息为载体的智慧纽约的设计建设中,人们通过城市部件的位置,可以找到维护保养单位;通过危急事故区域,可以找到最近的应急资源和队伍;通过环境污染的演进路线,可以找到污染源;通过传染病分布分析,可以找到可疑传染病源;通过个人的位置,可以找到最近的酒店、商店和朋友等,这些都是基于地理信息获得和提升智慧的具体表现。通过地理信息为载体的资源统筹、分析数据、构建模型,能够提供良好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政策和方法。
篇10
1997年我国北方245个城市供水总量为158.8亿m3,用水总量为147.2亿m3,漏失率为7.3%,低于全国平均漏失率(9.1%)。在总用水量中,工业用水量为88.3亿m3,占总用水量的60%;生活用水量为58.9亿m3,占用水总量的40%,其中家庭用水量为38.5亿m3,是生活用水量的65.4%,占总用水量的26.12%。用水人口总计为8552.25万人,人均综合用水量、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分别为172、69和45m3/年。
从总体来看,北方城市的用水效率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综合用水量、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5%~11.7%。一般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个百分点,火电工业则高约25个百分点,万元产值取水量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资源条件相对应,北方城市整体用水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水资源匮乏的北方地区城市节水意识、节水措施相对较好,但还存在较大的浪费,人均生活用水量已接近于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万元产值取水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
虽然不同城市的用水情况不尽一致,但表2的统计结果显示,城市用水还是有一定规律的。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人均综合用水量和人均生活用水量也随之增大,反映出城市用水量和城市设施水平及工业化程度密切相关。特大、大、中、小城市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分别为76%、72%、47%、46%,工业用水效率也呈现出随城市规模减小而递减的规律。另外,资源条件、设施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则用水指标也趋于一致.黄、淮、海三流域的统计结果正是这一规律的反映。
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都将有较大的发展,用水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因此控制用水需求增长,加强城市用水管理,深挖城市节水潜力,是实现城市用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城市用水定额管理
我国城市用水管理中最重要的定额管理起步较晚,城市用水长期处于无序的盲目用水状态。80年代,随着城市缺水的出现,国家及各地政府相继成立了节约用水办公室,城市用水定额的制定及城市用水定额的管理逐渐被作为一项制度予以确认。但是由于制定城市用水定额,要涉及人口、经济、产业结构、水资源状况、城市类型及所处区域等公众因素,我国城市用水管理定额仍不完善。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绝大多数小城市没有自己的管理定额。
二是在工业用水定额中.各具体城市仅对主要用水企业规定了用水定额,没有覆盖城市的各主要工业行业及其产品。
三是工业用水定额没有统一的标准,如对同一产品,有的只用万元产值取水量,有的用单位产品取水量,有的则兼而采之,且单位产品取水量的计量单位千差万别。
四是不同城市或同一城市对不同生产企业规定的用水定额也有不小的差距,差距较大者竞相差数倍甚至几十倍。这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城市计划用水定额的管理承认了我国城市用水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
表1北方城市人口发展情况
年份199719982000200520102015202020252030
北方8191.748372.4588.07.849922.4711037.1112151.7413266.3814381.0215495.65
全国21405.2421921.5422877.8725551.4628225.0530898.6433572.2336245.8238919.41
比例38.27%38.19%38.50%38.83%39.10%39.33%39.52%39.68%39.81%
对比我国城市用水的规划定额及工程设计定额,这两种定额都高于北方城市用水现状指标,特大城市的人均综合用水量的规划定额高于现状水平的56%,说明规划及工程设计定额不是节水型的定额指标体系。因此,制定合理的定额指标体系,使城市用水定额规划起到控制城市用水需求增长的目的,则是我们在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中追求的目标。
三、节水潜力
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少,且时间分布极不均衡,径流季节及年际间变化大等特点,决定了北方地区城市节水的必要性,城市节水应作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战略内容。
节水的主要环节为:自然水体、输入管道、供水厂、配水管网、用户、排放。城市节水的重点环节为供水厂用水、配水网漏失、各类用户的用水。
城市节水指标有供水管网漏失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万元产值取水量、城市节水率,这些指标为衡量城市总体用水效率的指标,而行业的万元产值取水量、行业的用水重复利用率是衡量工业行业用水效率的指标,企业的万元产值取水量、单位产品取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是衡量企业节水水平的指标,至于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则是衡量企业在特定生产过程中的节水水平的指标。生活用水指标包括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公共市政用水量等水量指标。
1.供水厂的自用水量:目前我国供水厂自用水量为供水能力的5%~10%,根据目前我国水厂的工艺状况估算厂自用水量应低于供水能力的5%,供水厂自用水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
2.供水漏失量:我国北方地区供水的平均漏失率为7.4%~13.4%,有40%的特大城市供水漏失率达12%之多,降低城市供水的漏失量也是城市节水工作不可忽视的。
3.居民家庭生活用水:我国北方地区1997年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为123升/日,已接近挪威(130升/日)和德国(135升/日),并高于比利时(116升/日)。上述西方三个国家不但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都远远高于我国,而且其水资源条件也比我国北方地区优越,但家庭用水量并没有明显高于我国北方地区城市,说明我国北方城市用水存在明显的浪费现象,还有深入挖掘节水潜力的余地。
4.城市公共设施用水:北方地区城市的公共市政用水占生活用水的35%,主要包括商贸服务、机关团体、文教卫生、市政和其他生活用水。通过对典型城市的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市的市政用水量已属基本合,已无太大的节水潜力可挖;商贸服务用水中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可供挖掘,据统计我国北方城市的宾馆饭店的平均用水量为0.73m3/床·日,四、五星级饭店为0.95m3/床·日,如按80%的高入住计算,则高达1.07m3/床·日,说明宾馆饭店存在着异乎寻常的浪费用水现象。机关团体、文教卫生用水明显偏高,科研事业单位的用水量为203升/日,大专院校的人均用水量平均为265升/日,最高的达400多升/日,医院按病床统计的用水量平均为0.89m3/床·日。
5.城市工业用水:北方城市的工业用水占城市总用水的60%,因此,挖掘工业用水的节水潜力,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应该放在城市节水管理的首位。我国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1983年的18%提高到1997年的63%,累计实现节水2126亿m3,自1997年开始,工业用水的一半以上是靠重复利用来解决的,节水效果非常明显。但从万元产值用水量指标来看,若以1983年不变价格计算,1983年至1989年万元产值用水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虽然自1990年以后开始逐年下降,但直至1995年这一指标才低于1983年,1997年(494.1m3/万元)用水效率仅比1983年提高了0.5倍,我国城市工业用水的节水是在用水效率长期持续降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工业节水,除努力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外,更主要的在于工业布局和结构的优化,在于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北方城市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68%,如参照美国的经验(美国197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4.3%,在此基础上2000年的规划目标为94.1%)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远期目标定为94%,就意味着如要满足相同的用水需求,94%重复利用率的取水量要比68%重复利用率的取水量减少75%,用水效率相应地提高4.3倍,将节省非常可观的水资源。
表2北方地区各类型城市及各流域城市用水统计表
用水人口
(万人)
人均生活
用水量(L)
人均综合年用
水量(m3/年)
供水总量
(万m3)
工业用水
量(万m3)
生活用水
量(万m3)
总用水量
量(万m3)
北方平均8552.25188.7172.16158809788327.005890561472328
特大城市3167.26224.4186.77650065332687259383592070
大城市1598.42195.0183.89311977180139113790293929
中等城市2035.57173.00169.58372592216623128567345190
小城市1751.00136.6137.7225346315382387316241139
黄河流域1553.38175.3158.0026366914637399369245439
海河流域2774.13184.2158.13492191252182186486438668
篇11
从法律法规看,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用地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城市规划法》也明确规定,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因此,土地储备必须要遵循规划先行、服从规划的原则,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对宏观,主要对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做出限定,而城市规划则是从操作层面为土地储备工作提供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成为土地储备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
从经济效益看,土地储备一个重要的效益来源是土地增值带来的回报,从而形成土地经营的健康资金链。储备土地的增值大体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通过储备期内城市建设的完善、城市品位的提高而带来的普遍增值;二是用地性质的转变,如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带来的性质增值;三是建筑容量的提高带来的数量增值。城市规划则是实现以上三种增值的必要途径和手段。
从操作层面看,我国过去的土地政策造成了现在一些土地的权属关系比较分散和复杂,如果全部回购,将给处于启动阶段的土地储备机构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通过城市规划指导下的“规划储备”方式,可以将一些已列入改造计划但近期收购难度较大的土地,先纳入规划储备库,再根据市场条件变化,择机进行储备。这样可以大大减轻土地储备机构的资金流转压力。
土地储备实施过程中城市规划的全程参与通常来说,土地储备工作分为收购、储备和出让三个阶段,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土地储备的作用、实现土地储备的价值,就必须使城市规划工作贯穿于这三个阶段之中。1,收购阶段.规划部门需配合土地储备机构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1)确定储备土地的选址和范围。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或应当纳入土地储备的范围。从用地类别看,经营性用地,比如居住、商贸、娱乐以及部分工业用地,可以纳入土地储备的范围;从用地选址看,土地储备应集中资金重点储备政府规划的增值潜力大的土地,例如规划大型公园周边土地、规划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等。因此,规划部门应当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基础上,从用地性质、区位、周边规划发展等多方面,帮助土地储备机构有重点地确定储备对象,特别是选择当前市场形势下易被投资者接受的地块作为土地储备对象。
(2)为土地的储备方式、时限等提供参考意见。如果土地储备机构对所有可储备的土地都通过征购、)置换等直接储备方式进行储备,将可能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规划部门可以配合土地储备机构,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将一些近期增值空间有限、储备难度大或者位于城郊边缘的地块纳入规划储备库,运用规划手段对地块进行控制,待时机成熟再进行储备。此外。对于已明确进行储备的土地,规划部门也应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对储备时限提出建议,与土地储备机构共同确定短期、中期土地出让计划,使土地出让计划同城市规划结合起来,以利于土地利用的连续性和城市规划配套设施的建设。
2.储备阶段,规划部门需配合土地储备机构重点解决的问题是:
(1)土地的临时使用。土地储备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规划条件成熟度、政府财力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一般国外城市土地的储备期为2年~3年,较长的达7年~10年,储备期内往往赋予土地临时用途。目前我国对于已储备土地的临时使用缺乏相关管理措施,致使储备土地在未开发前长时间处于荒废状态。规划部门可以根据储备土地所处的位置、规模以及周边建设情况,对部分储备地块实行年租和短租政策,研究提出储备土地临时使用的有关意见和规划条件。这样既充分发挥城市土地资源的价值,增加国有土地资
产收益,也有利于满足一些城市土地的短期需求者,实现规划资源的合理调配。
(2)地块详细规划的编制。对于尚未编制规划的土地,在储备期应由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编制详细规划,报规划部门审批。其中,依据各部门综合讨论确定的出让土地计划,对近期出让土地的详细规划应当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从开发强度、城市景观、市政配套、公建配套等各个方面细致地做出要求。对于中远期出让土地,特别是规划储备土地,应更多地从容量限定、路网结构等进行总体控制,便于将来与周边地块开发相衔接。在用地性质、容积率等具体规划参数方面则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政府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合理调节。
篇12
(一)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采购,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企业为了确保能够正常的运转而需要购入必要的消耗品以及设备、设施的一个总称,也是企业中成本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不论是企业的管理层还是财务、物资有关部门,对于物资采购都应该拥有非常敏感的风险意识。这不仅仅是因为采购会影响整个企业的生产成本,更多的是因为有可能部分人员会形成欺诈行为,所以在企业的采购当中需要控制物资的价格。
1、合理核定采购计划
其一,由企业的技术部门通过生产的需要来制定出维修用的物资计划;其二,由企业的材料部门根据生产的总需求以及计划来制定出企业物资的采购计划。而采购计划的制定,对于物资采购成本的一种预测与估计,也是对于整个采购所需要使用资金的一种规划。采购计划不仅是对资金需要进行合理的分发与配置,还要制定出相关的使用标准,以便能够随时的掌控与检测采购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能够在允许的范围内浮动。只有有了物资采购计划来进行约束,才能够有效的提高资金使用率,优化管理配置,快速的查找出资金使用中的例外情况,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2、把住源头,净化渠道
物资市场供求关系的外部环境对采购策略的制定、采购计划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采购环境的充分、有效的利用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了解采购市场的基本行情、抓住市场采购信息。企业需要建立出相应的市场信息机制,例如:建立出企业重要物资的供应商数据库,一边随时的查询,以及相应的品类、性能以及其他有关物资信息,并对物资进行随时的调查与跟踪,然后在进行价格、质量等有关综合评价。
(二)构建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
1、建立价格档案,降低采购成本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的企业都能在互联网上设立了相应的产品专栏,将市场商品的价格透明化,让需要进行物资采购的企业了解到产品相应的价格、质量等相关情况。通过网络信息的利用,建立出价格档案,定期收集有关的供应价格信息,分析、评价现有的价格水平,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更新,也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2、杜绝盲目采购,控制采购成本支出
物资部门需要将供应商的信息录入电脑当中,再经过加工处理,对供应商的产品价格、质量,售后服务中的水平、质量保障等进行研究,调查,然后将相关信息传递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层等进行审查。物资部门在进行物资采购的时候,也能够通过内部网络将订单收录入库。企业能够通过电脑的统计,掌握库存情况,也能将库存量降至最低限度。
(三)强化采购人员意识
作为企业的采购人员,需要加强采购人员的成本意识,抓好采购人员整体素质的培训,才能够确保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作为采购人员,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满足业务需求。搞好物资采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为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够用在“刀刃上”,作为企业的物资部门必须要致力于加大人员成本意识的强化。同时,随着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日益加快,以往采购方法与技术等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建设出一只集法律、信息化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职能于一身的采购专业队伍。
(四)加大纪检监督力度
篇13
城市隧道(主要是地铁工程及各类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往往处于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密集区,从而导致城市隧道建设中各种工程环境公害问题日益突出。因而在城市隧道施工中,必须保证施工对于已有的设施所造成的影响危害在允许的范围内。特别是各种地下管线由于种类繁多,管线材质、接头类型及初始应力各异,加之分属部门不同,执行保护标准有差异,更加大了隧道施工中管线保护的难度。
作为城市环境保护的一个新兴课题,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对城市地下施工对邻近管线的影响研究作了很多工作,得出许多有意义的结论,为科学评价城市隧道施工对邻近管线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城市隧道施工对邻近管线影响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并对进一步研究重点提出看法。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地下管线初始应力
城市隧道开挖之前地下管线就承受的应力称为管线的初始应力[1],它是由管道内部工作压力、上覆土压力、动静荷载、安装应力、先期地层运动及环境影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说来,管线安装垫层没有充分压实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不均匀沉降,管线就会出现管段应力增加或接头转角增大现象;管道内外压力不同会导致管段产生环向应力;上覆土压力与动静荷载的作用会使管段横断面趋于椭圆,同时伴随管段应力的改变;同样,管线埋置土层的不同也会导致管身不同的应力状态:比如,管线埋置于温差较大的土层就会使管身产生应变,而管线周围土体湿度的变化也会引起管身的腐蚀从而降低管线的强度。
Taki与O’Rourke分析了作用在铸铁管上的内部压力、温度应力、重复荷载及安装应力,计算了低压管在综合作用下拉应力与弯曲应变的典型值,认为作用在管线上的初始应力大致为管线纵向弯曲应变0.02%~0.04%时对应的应力值[2]。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对螺旋肋钢管、低劲性加肋钢管、聚氯乙稀(PVC)管进行了应力、应变及应力松弛等试验,得出相应的结论[3]。国内学者对各类压力管进行了支座荷载、轴向应力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初始应力计算的理论方法及相应的计算公式[4]。
2.2管线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
隧道建设中,地下管线因周围土体受到施工扰动引起管线不均匀沉降和水平位移而产生附加应力。同时,由于管线的刚度大约为土体的1000~3000倍,又必然会对周围土体的移动产生抵抗作用。Attewell认为隧道施工引起的土体移动对管线的影响可从隧道掘进方向与管线的相对空间位置来确定,当隧道掘进方向垂直于管线延伸方向时,对管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线周围土体的纵向位移引起管线弯曲应力的增加及接头转角的增大;当隧道掘进方向平行于管线延伸方向时,对管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周围土体对管线的轴向拉压作用。而管线对土体移动的抵制作用主要与管线的管径、刚度、接头类型及所处位置有关[1]。
由于大部分地下管线埋置深度不大(通常均在1.5m以内),通常可以假设在管道直径不大时,地下管线对周围土体移动没有抵抗能力,它将沿土体的移动轨迹变形。一些研究成果也表明了这种假设的可行性[2]:Carder与Tayor采取足尺试验研究了埋置深度0.75m,直径100㎜的铸铁管置于不同土体中时在邻近开挖影响下的性状改变情况,试验成果表明管线的移动轨迹与所处地层土体移动轨迹相吻合;Nath应用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管径75㎜至450㎜的铸铁管在埋深1.0m条件下对邻近开挖的响应,分析结果显示,管径小于150㎜的铸铁管线对地层的移动几乎没有任何抵抗能力;Ahmed等用二维及三维有限元模拟了深沟渠的开挖对邻近铸铁管线的影响,计算得出在假定管线与周围土体不出现相对位移时,管线的附加应变小于铸铁管线的允许极限强度,他们认为,如果管线与周围土体在邻近施工影响下不产生相对位移时,可以不考虑施工对管线的影响;Molnar等对芝加哥Lurie医疗研究中心工程中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下管线影响的研究中假设管线与周围土体一起移动的情况下,管径150㎜~500㎜的地下管线预测变形值与现场实测数据相符。
但是,当地下管线直径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周围土体移动产生抵制作用,这同时也增大了管线破坏的风险。国内学者蒋洪胜等曾对上海地铁二号线某段盾构法施工对上部管径3.6m的合流污水管产生的影响及处理的措施进行过研究[5]。不过Attewell认为尽管大管径管线抵抗土体移动时会增加管身的应力,但由于管线自身强度较大(主要针对灰铁管线)而不会导致管段产生大的附加应力[1]。总的来说,对于管径较大的管线,在隧道施工中要引起重视,特别是对地层运动比较剧烈,管材、接头比较脆弱且运营年限久的大管径管线要进行专门的风险评估。
2.3地下管线的破坏模式及允许变形值
考察地下管线在地层移动及变形作用下的主要破坏模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管段在附加拉应力作用下出现裂缝,甚至发生破裂而丧失工作能力;二是管段完好,但管段接头转角过大,接头不能保持封闭状态而发生渗漏。管线的破坏可能主要由其中一种模式控制也可能两种破坏同时发生:对于焊接的塑料管与钢管由于接头强度较大可能只需计算其最大弯曲应力就能预测管线是否安全;但对于铸铁管及球墨铸铁管,尤其是对运营年代长的铸铁管,由于其管段抗拉能力差且接头处柔性能力不足,两种破坏模式均有可能出现。
文献[1]定义了隧道施工引起的地下管线破坏模式:一、柔性管(主要为钢管及塑料管)由于屈服或绕曲作用产生过度变形而使管段发生破裂;二、刚性管(主要为脆性灰铁管线)破坏的主要模式有(1)由纵向弯曲引起的横断面破裂,(2)由管段环向变形引起的径向开裂,(3)管段接头处不能承受过大转角而发生渗漏。高文华认为,对于焊接的大长度钢管的破坏主要由地层下降引起的管线弯曲应力控制;对于有接头的管线,破坏主要由管道允许张开值和管线允许的纵向和横向抗弯强度所决定[6]。
为保证隧道掘进过程中邻近管线的安全,现行的一般作法是控制管线的沉降量,地表倾斜及管接缝张开值。这些控制值的确定是基于若干规范和工程实践经验确定的,具有相当程度的可靠性。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地下管线的变形和应变不易量测以及对柔性接头管线的接头转角无法实测的尴尬。并且,由于没有统一的理论控制标准,使得这些控制值的确定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理论研究成果。Molnar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理论计算与实测资料相比较给出了各类管线的允许弯曲应力与允许接头转角值,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2]。
2.4地下管线隧道施工影响下的变形
隧道施工引起的地下管线影响因素较多,对于地下管线进行准确的受力变形分析理论分析是地下管线保护研究的基础,目前对地下管线的受力变形计算研究主要有解析法与数值模拟法两种。
2.4.1解析法
Attewell基于Winker弹性地基模型提出隧道施工对结构与管线的影响评价方法。根据管线位置与地层运动方向的不同,分别计算了管线垂直与平行地层运动时管线的弯曲应力与接头转角,研究了大直径与小直径管线在地层运动下不同的反应性状,讨论了理论分析的实际应用可行性,给出了管线设计方法,是较早的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1]。廖少明、刘建航也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提出地下管线按柔性管和刚性管分别进行考虑的两种方法[7],其计算模型如图1,建立地下管线的位移方程如下:
图1弹性地基梁计算模型
(1)
式中:,K为地基基床系数,;
Ep-管道的弹性模量;
Ip-管道的截面惯性矩;
q-作用在管道上的压力。
对于柔性地下管线,他们认为此类管线在地层下沉时的受力变形研究可以从管节接缝张开值、管节纵向受弯及横向受力等方面分析每节管道可能承受的管道地基差异沉降值,或沉降曲线的曲率。
高田至郎等根据弹性地基梁理论将受到地基沉降影响的四种情形下的地下管线进行模型化处理,提出了计算管线最大弯曲变形、接头转角、最大接头伸长量的设计公式[8]。段光杰根据Winker地基反作用模型,讨论了由隧道不同施工方法引起的地层损失对周围地下管线的影响,在管线处的地层径向变形和地层轴向变形两种影响下,分别归纳总结了管线垂直于隧道轴线和平行于隧道轴线两种位置情况下,管线变形、应变和转角等参数与地表最大沉降值的关系[9]。高文华利用Winker弹性地基梁理论分析了基坑开挖导致的地下管线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推导了相应的计算公式;讨论了引起地下管线变形的因素:基床系数、沉陷区长度及地下管线对应的地表沉陷量。给出了不同管线变形控制标准及安全度评价准则[6]。
基于以下两种假设,一是假设管线是连续柔性的,当管线随土体移动时只在管段上产生弯曲而不在接头处产生转角,由于管段轴向位移很小,认为管线移动时不发生轴向应变,管线弯曲服从Bernoulli-Navier理论;二是假设管段是刚性的,管线移动所产生的位移全部由接头转角提供,接头不产生抵抗力矩,允许接头自由转动,接头转角只在纵向产生,认为管线上扭矩为零,Molnar推导了地下管线在周围土体发生移动时的弯曲应力及接头转角计算公式,分别为[2]:
(1)弯曲应力的计算公式:
图2管线弯曲应力计算模型[2]
(2)
式中:σi-管线i点的弯曲应力;
E-管线的弹性模量;
xi,zi-分别为管线外部纤维到中性轴的侧向及纵向距离。
Z’’(Yi),x’’(Yi)-分别为管线在i点的纵向及侧向曲率。
(2)接头转角计算公式:
图3管线接头转角计算模型[2]
(3)
式中:εji-管线上i与j点之间侧向位移差值;
ρji-管线上i与j点之间沉降差值;
Lji-管段长度;
对于同一条管线分别进行以上两种临界状态下的分析,将计算值与允许值进行比较,即可预测管线的安全状况。
2.4.2数值模拟法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能够较好地考虑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位移与管线的相互作用,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Ahmed利用有限元模型计算了地下管线在邻近深基坑开挖时的附加弯曲应力,建议对铸铁管线由周近地层移动引起的弯曲应变值最大可取为0.05%,对球墨铸铁管线弯曲应变最大可取为0.15%[2]。
李大勇、龚晓南、张土乔考虑了基坑围护结构、土体与地下管线的耦合作用,建立了地下管线、土体以及基坑围护结构为一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10]。分析了地下管线的管材、埋深、距离基坑远近、下卧层土质、管道弹性模量与周围土体弹性模量比等因素对地下管线的影响规律;应用Singhal柔性接口中密封橡胶圈产生的拉拔力、弯矩及扭矩,研究了基坑工程中邻近柔性接口地下管线的受力与变形,得出了管道柔性接口的拉拔力P。并且总结、归纳了地下管线的安全性判别方法及地下管线的工程监测和保护措施[11][12]。吴波、高波[13]基于ANSYS软件平台,将地下管线模拟成三维弹性地基梁,建立了隧道支护结构-土体-地下管线耦合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地下管线的安全性进行了预测,给出了管线安全性的评价标准。
2.5城市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与变形
自从Peck系统提出预计隧道施工地表沉降槽经验公式以来,许多学者对于隧道施工引起的周近环境土工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Attewell等对此进行了总结[1],Loganathan等、Wei-I.Chou和Antonio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方法均在开挖引起的地表与地层内部位移预计中获得了较好效果[14][15]。国内学者刘建航、侯学渊研究了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提出相应的预测方法[16]。徐永福、孙钧等讨论了隧道盾构掘进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技术在对盾构施工扰动与地层移动的预测中获得应用[17][18],阳军生、刘宝琛利用随机介质理论方法预测城市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与变形,取得了较理想的预测效果。通过对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位移的准确预测,为进一步研究隧道施工对地下管线的影响提供了理论计算基础[19]。
3.存在问题
城市隧道施工对邻近管线影响的研究是一个涉及到市政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工程风险评估学等众多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目前研究的深度还远远不够,在地下管线初始应力、管-土相互作用、管线变形允许值、应力变形计算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深入。
(1)地下管线初始应力受管道内部工作压力、覆土压力、动静荷载、安装应力、先期地层运动及环境影响等因素共同控制。尽管目前对单一荷载的研究相对完善,但管线的初始应力是上述各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仅仅靠简单的叠加并不能准确反映初始应力的状态。目前对初始应力的估计还大部分靠经验确定,当条件改变时原来的经验就不能再简单照搬,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管线初始应力计算理论,为管线变形允许值的确定提供理论基础。
(2)目前在管-土相互作用的研究上,大部分学者仍然假设管与土紧密接触,不发生相对位移。这种假设对小管径管线且埋置土层工程性质好的情况是适用的,但由于大管径管线会对周围土体的移动产生明显抵抗作用,这种假设就不再适用。同样,如果管线所处地层土体含水量较大,在土体产生移动时管-土间也存在相对位移。
(3)管线允许变形值的确定应该综合考虑管材、管径、接头类型、管线功能、运营时间、管线与隧道的相对位置、隧道施工方法等因素。而目前的地铁规范基本是给出一个地表最大允许沉降值(一般为3㎝以内),这样作尽管有一定的可靠性,但没有依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允许值,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管线的自承能力而且限制隧道施工进度,增加了工程投资。
(4)现阶段对管线的应力变形计算多是基于Attewell等1986年提出的根据Winker弹性地基梁理论分析的结果,而大部分数值模拟也是把地下管线简化成地基梁来计算。这样得到的结论趋于保守并且在有些情况下是不适宜的;对管线接头转角的计算大部分是根据弹性地基梁的计算结果反分析所得,由于是把管线变形强加到接头处使之“产生”转角,这种方法是否适当有待商榷。并且,现行的分析几乎都是把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与变形当作输入条件来计算管线的反应,没把隧道掘进与管线响应当作一个整体考虑,缺少系统分析成果。
4.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空间的相对缩小,人们逐渐把发展的目光投向地下空间的利用,开发地下空间已经成为人类扩大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与之俱来的越来越多的工程环境问题有待加强研究[20],城市隧道施工中邻近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可望以下几方面着手,以在将来获得系统的成果。
(1)市区地下管线分布复杂、种类各异,因此在隧道施工前应做好普查工作(现在广州等大城市已经进行了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并建立了地下管线信息系统[21])。对于运营时间短、管材质地好、管径不大的管线可以放宽限制标准;对运营时间长的铸铁管线应加强保护措施,特别是早期刚性接头的铸铁管线,由于其只能承受很小的接头转角,并且管段抗拉能力很差,因此应从两方面验算其是否达到极限。对大管径管线要作针对性的专门的研究。
(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隧道引起的管线位移应力应变分析可以考虑采取数值模拟,把隧道与管线当作一个系统考虑——将隧道施工与管线的变形作为一个整体计算。这样就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单元模拟不同土体、管-土接触关系、管线类型以及考虑不同的隧道施工方法等,从而实现对“隧道-管线”的整体分析。(3)有必要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现场监测相结合,准确预测管线的初始应力、允许变形值以能够科学评估隧道施工给地下管线带来的危害。
(4)城市隧道建设中对地下管线的保护的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科众多,影响因素复杂,忽略了某一方面都可能导致管线的破坏。而专家系统可以吸取各领域内相关专业各专家的智能知识,把专业模型转化为知识模型,从而能对地下管线保护问题进行更全面、客观、准确的分析研究。因此建立地下管线保护专家系统有助于管线保护研究集中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帮助。
(5)准确评价隧道施工对邻近管线的影响,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经济情况,除了理论分析、试验、监测外还可引进工程风险评估系统,对隧道施工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风险评价,综合考虑管线破坏引起的环境保护、安全性、后期费用等众多因素。
参考文献:
[1]AttewellP.B.,etal.Soilmovementsinducedbytunnelingandtheeffectsonpipelinesandstructures[M],Blackie,London,1986.
[2]KristinM.Molnar,RichardJ.Finno,EdwinC.Rossow.Analysisofeffectsofdeepbeacedexcavationsonadjacentburiedutilities[R].SchoolofCivi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NorthwesternUniversity,December,2003.
[3]A.p.Moser.地下管设计[M],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地下管设计》翻译组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王绍周,关文吉,王维新.管道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5]蒋洪胜,候学渊.盾构掘进对隧道周围土体扰动的理论与实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9):1514-1520.
[6]高文华.基坑变形预测与邻近建筑及设施的保护研究[博士后出站报告D],长沙,湖南大学,2001.
[7]廖少明,刘建航.邻近建筑及设施的保护技术,基坑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8]高田至郎等.受地基沉降影响的地下管线的设计公式及应用[A],地下管线抗震[C],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
[9]段光杰.地铁隧道施工扰动对地表沉降和管线变形影响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2.
[10]李大勇.软土地基深基坑工程邻近地下管线的性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杭州,浙江大学,2000.
[11]李大勇,龚晓南,张土乔.软土地基深基坑周围地下管线保护措施的数值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2001,23(6):736-740.
[12]李大勇,龚晓南.软土地基深基坑工程邻近柔性接口地下管线的性状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3,36(2):77-80.
[13]吴波,高波.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对邻近管线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增2):2451-2456.
[14]Loganathan,N.,Poulos,H.G.,Analyticalpredictionfortunnelinginducedgroundmovementsinclays.J.Geotech.andEnvir.Engrg.,ASCE,1998,124(9),846-856.
[15]Wei-I.Chou,AntonioBobet.Predictionsofgrounddeformationsinshallowtunnelsinclay[J].TunnellingandUndergroundSpaceTechnology,1720023-19.
[16]刘建航,侯学渊.盾构法隧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1.
[17]徐永福,孙钧.隧道盾构掘进施工对周围土体的影响[J],地下工程与隧道,1999,(2):9-13.
[18]孙钧,袁金荣.盾构施工扰动与地层移动及其智能神经网络预测[J],岩土工程学报,2001,(3):26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