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警察工作打算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警察工作打算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警察工作打算

篇1

但是,工作中我也体会到了不足,正是这些不足使我决心要辞去职务,再学习再提高。第一,我自身身体素质不好,加上工作时间的超长和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24小时的备勤、值班,使我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感到很疲惫,身体素质每况愈下,精神状态萎靡不振,所以希望能够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使身体得到恢复。这是我辞职的主要原因。第二,工作中我发现自己的知识还有很多欠缺,处理实际工作的技能还有很多不足,对真理和信仰的不懈追求使我希望有一个充足的时间来学习提高。这是我辞职的重要原因。

总之,在*所的工作是愉快的。但由于自身的不足,我提出辞职。望批准!

警察辞职报告(二)

尊敬的所长:

您好!我是新来的协警***,很遗憾这么快就向所里提出辞职申请。我的辞职报告内容如下;

首先,能够成为一名协警,我感到很光荣。虽然我们不具有行政执法权,但是我一直认真对待这份工作。我辞职的原因主要还是家庭原因,现在家里多了个小孩需要多点时间看护他,因此我打算找一个时间多点的工作,另一方面我还是打算从事自已就读的大学专业计算机,以上两点是我选择辞职的最主要原因,还望所长能够批准我的辞职请求,谢谢。

辞职申请人:***

警察辞职报告(三)

尊敬的局领导:

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单位提出辞职。

警察是我所热爱的工作,因为自身的原因我可能会给我所热爱的警徽抹黑,我不愿意这样,这是我此次提出辞职的主要原因。

感谢这些天以来我所在单位的领导们的厚爱,感谢同事们的关心和支持。很荣幸能与你们共事,很是感激你们对我的教导和帮助。别了我的战友们,别了我所热爱的警徽!正是在这里我开始踏上了社会,完成了自己从一个学生到一名退伍战士到社会人的转变。有过欢笑,有过收获,也有过泪水和痛苦。

篇2

在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城市的一个偏僻的地方有一个破瓦颓垣,又很旧的小房子里,住着一个穷人名叫特尔。他每天都是去讨饭而生。他有唯一的一些朋友,那只有它的家具,碗,椅子,与小筷条。因为这都是他唯一的朋友所以就为它们起了一个好名字;碗——小卡,椅子——卡尔床被,非飞快条,有特,它们全都有神奇的功能。

就在这么一天里,这天烈日当空。特尔拿着那个宝贝碗来到了十家街的中映地点里讨饭。他看到了另一位穷人的一个孩子饿得连呼吸的力气也没有了,就把刚刚讨来的一个脏面包递给了那穷人。特尔从小就很善良,他把这个面包给了那孩子觉得那孩子还没有好就忍住把面包店里的几个最大的面包给了那穷人,立即叫穷人快拿着面包迅速逃跑,穷人她是顺利的逃走了,但他还是被警察给捉住了,但他把希望的“种子”种了下去,那就是碗小卡,小卡知道特尔被捉拿走了之后和另一些家具们说了要救特尔的大计划。特尔被关在了牢记,被以偷罚而关在那十年。但它们想通了办法之后,打算明天就去营救特尔。

一天早晨,非飞带着它的那些朋友——别的家具飞到了地牢的一个大窗口里看到了那愁眉苦脸的特尔对他说:“喂,主人,我们来了救你了!”特尔看到了它们在窗户边像是看到了金银财宝似的高兴地对它们说:“好的。”一开始是非飞带着朋友——别的家具来到了牢记里看到主人,但扫兴的是没东西开门锁,于是那筷条奇特把自己五马分尸变成了一条条小木条儿拼成了一把木钥匙把门上的锁打开了之后便悄悄的死去,因为它把自己分成一条条的,所以就悄悄死去,但它在临死前对大家:“要保护好主人。”这一句话,它们看到了筷条奇卡死后也全都眼泪直流三千尺。后来它们在警察的地方里跑着时,因为上方的一根有火的蜡烛掉了下来快要烧到特尔,之后非飞一飞抱住了特尔,非飞起火了,它被火烧死了,但还有一条小线儿没被烧,特尔失声痛苦的把那条小线拾起来装到了口袋里。继续回家,一个警察跑了过来,一枪打去特尔那,但碗说:“我不会让你把主人杀死的。”跳上去,子弹正好打倒了碗儿,它裂开了,碎片掉到了特尔的口袋里,于是椅子卡尔带着主人急速跑到的大门口里,正在他们走到绝路束手无策之时,卡尔把它的一个小块像筷条一样五马分尸变成了钥匙开了锁。本来打算一起跑走,但是因为有一“堆”警察来到想去打住特尔,于是卡尔就冲了上去叫住主人快逃走,逃得越远越好,于是特尔听了卡尔的话,逃到了美国,它很想知道卡尔是生还是死,但也很确认卡尔死了。于是他到了美国意外的抽了奖却得了100亿美元,他买了房子等很多很多以前的家具成了一位富人又得了好的工作,现在正在美国五角大厦里工作着,他成了富人,但还没忘记以前发生的事。

于是,不知在什么时候他以前的家具又重生了,他又过着那幸福的生活。

篇3

对这次踩踏事故,很多人的直观疑问就是:在这起踩踏事件酿成的过程中,政府方面的预警与安防在哪儿?要知道,面对这类大型活动,政府本该在可预期的人流密集地点制定拥挤预案,如新年夜外滩人流可能有多少人,一旦现场人流超过预估容量如何分流等。而前期工作外,现场秩序维护和应急预警,也不该缺位。

而据介绍,有关方面当晚确实也增加了街面观察力量和值班备勤,饶是如此,对此次大型活动系统化的安防应对仍显薄弱:从活动前的风险评估、警力布置、现场维持,到救援力量调度等,都跟不上“防祸患于忽微”之需。@上海就披露,截至当天22点40分,上海全路网客流已超过100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可相应准备并不到位,这也为出事埋下伏笔。

从亲历者的讲述看,现场维持秩序的警察,就显得缺乏必要的手段,有的用喇叭喊话“警察叔叔求求你们了,别再挤了”;有的警察连喇叭也没有,“怎么拦都没有用”。现场与后方间的沟通,某种程度上处于失灵的状态。还有,在人流疏散上,也无周密计划与部署。很多人都将事故归因于,观景平台楼梯处有人上有人下挤在一起,形成对冲。而“对冲”明显与人流通道设计不科学有关:合理方式应是上下分道、进出殊途,也就是“单行道”原理;或者采用分割空间的办法,限制人群扎堆。

在人群高度聚集地带的监控预警、现场处置上,没考虑到各种情况、消除某些盲区;事发后缺乏应急预案,只能靠警察人力“强制切入”,以至于局面失控。这凸显的,就是“最坏打算”的缺失。

而这起惨剧,也给公众以提醒:对危险该有起码的预防与感知。像事故现场,明明已拥挤不堪,却还要“快点挤”,这是将自身推向危境。对应的,有关部门也应做好人流密集点提示和发出危险警告。

篇4

但不管马特乌斯怎么说,警察们就是不肯交罚款,事情最终闹到了警察局。警察局负责人西斯科夫经过与秩序局的“友好协商”,最终达成“口头警告,免除罚款”的决定。对于这样的结果,尽管马特乌斯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但上司的话他却不能不听。

回到家,马特乌斯越想越生气,他随即把这件事到了社区网站上,并表示这事不会就这样了结,如果警察不按规定办事,他将考虑向法院提讼。帖子刚发上去不久,就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围观和发表评论的人很多。大家一方面支持马特乌斯的做法,另一方面指责警察不应该有特权思想并执法违法,要求警察局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

刚开始,警察们并没有把人们的议论当回事,他们始终认为,毕竟是公事公干,又不是在办私事,把车子停在停车场也在情理之中。所以不管人们怎么说,二十二位警察充耳不闻,像什么事也未曾发生过似的。好在这件事很快引起了威斯马尔市检察院的关注,院方立即组织人员对此事介入调查,内容包括威斯马尔市警察局是否存在、秩序局是否有渎职行为以及双方是否涉嫌、等行为。

篇5

人间蒸发的准备

人间蒸发必须神不知鬼不觉准备,哪怕你只是打算蒸发一个国庆长假。

第一步就是减少登录网络通讯工具,减少更新日志,少刷微博。一股一个月之后,就不会有人因为你从网络世界突然消失而感到诧异。

培植一票亲密的网络朋友非常重要,你可以在消失期间获得他们的帮助,比如提供临时住宿。一些互助的网络社区,比如豆瓣的沙发客小组,都能为你提供类似的便利。作为回报,你也要时刻准备着为下一个短期人间蒸发者提供帮助。为方便起见,你可以称之为“蒸友。”

接下来将进入实质阶段。去银行把钱都取出来,丢掉银行卡。千万别在玩失踪时还刷一下pose机。每一次消费都会暴露你的行踪,尤其是在收银台上方还有两个不同角度摄像头的时候。

旧手机卡丢掉,换一个非实名制的新号码。一台智能手机能为你提供很多帮助,但千万别用它给熟人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实在寂寞,用skype(一款网络电话)吧,好歹它不会暴露你的位置。

随身携带必要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尽可能简化行李,加几条创口贴即可。

很多人会建议在路边搞一张假身份证,但这可能会招致警察的盘问。要做好准备,应对没有身份证件的生活。

也可以考虑在消失前宣布人间蒸发这事儿,这将大大提高刺激感。太低调,可能人家还意识不到你的消失。

不过,千万别写“我走了”或“不要找我”,以免大家误以为你想自杀。

做完这些,你就可以默默消失了。

做一个有职业操守的蒸发者

离开原先的生活区域是必须的,除非你打算藏在地窖里打游戏。由于购票实名制,火车和飞机出行都不在考虑范围内。理想的交通工具是搭乘长途汽车,或者骑自行车。

如果情况比较极端,比如女朋友或者东家聘请了私家侦探,最好的办法是搭顺风车。只要你有点说学逗唱的天赋,开长途大货车的司机不介意在收一笔小钱之后,在路上找个聊天提神的伴儿。

借助不为人知的网络关系,你可以到一个遥远陌生人的家里睡沙发,这是最安全也最便利的方法。但是如果没有长期的准备,那你就得面临一些突发状况。

由于没有身份证,你可能需要一个睡袋,以便应付无处安身的窘境。一些小旅馆,尤其是私人旅馆在查验身份证这一点上并不严格,但是可能会被警察半夜突袭检查。所以,最佳选择是公共澡堂,高级的叫洗浴城,总之,洗完澡可以睡一觉,还可以叫个外卖,丰俭由人。

人间蒸发期间最需要克服的情绪是寂寞。虽然建议你必要时使用网络电话,但是最保险的办法,还是尽可能不跟任何熟人联系,尤其是女性朋友

她们传播这种消息的速度跟新闻联播差不多。

篇6

“现在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个失职的母亲现在还欠五万卢布的房租,因为没有按时交费,她家的煤气和电已经停供。”警察局中校加莉娜·谢尔盖耶芙娜·扎科帕耶娃这时也插话了。然后她又把头转向那位被控失职的母亲,问:“奥尔加·尼古拉耶芙娜,请您告诉我们,您打算出去工作吗?”

“我一直在工作……”那位母亲低声说。

“对不起,您是做什么工作的?”

“护士。”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还清五万卢布的房租就那么难吗?”马缅托娃主席冷笑了一下,又说:“斯维诺赫沃托娃议员,您拖欠房租了吗?”

“当然没有,虽然作为州议员,我的工资并不高,只有八万五千卢布,好像比州长还少。”斯维诺赫沃托娃议员微微一笑回答。

“你们以为我们在警察局工作工资就高了吗?我的工资才六万七千卢布,包括工龄和职位工资。”警察局中校扎科帕耶娃抢着说。

“我的工资也不多,七万卢布。我不收受贿赂,而且还要自己供女儿上大学。您呢?奥尔加·尼古拉耶芙娜,您的工资是多少?”区检察官别卡索娃还没忘了问那位被控失职的母亲。

“七八百卢布……”那位母亲的声音更小了。

“那您再多打几份工吧!您可以去给重症病人倒便壶,到病人家里去注射,还可以去其他的楼里打扫卫生。”众人一番商议后,终于替这位母亲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篇7

警察知道被告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决心用教义做思想工作。警察说,根据气象预报,当晚会有暴风雪,大雪过后,即使被告主动交代,尸体可能也无法找到。如果被告现在就说出埋尸地点,女孩的父母就能在圣诞夜为她举行一场基督教葬礼。被告考虑再三,带警察找到了女孩尸体。事后,律师认为警察晓以大义的劝说,已经构成“讯问”,要求排除被告在押解途中作出的供述和相关证据。1977年,最高法院在这起名为“布鲁尔诉威廉姆斯案”的案件中判定,被告当时并未放弃受律师协助的权利,警方虽未直接发问,但相关“思想工作”仍然属于不当“讯问”。

1980年,一起名为“罗德岛州诉英宁斯案”的案件,带着类似的问题,又来到最高法院。本案的主要争议,也与对“讯问”的界定相关。1975年,一名出租车司机被人持枪劫杀。警方根据举报,抓获一名嫌犯。嫌犯被捕时,身上并未携带枪支。警长对嫌犯进行了“米兰达宣告”,并再三叮嘱押送嫌犯回警局的3名巡警,不得以任何方式讯问或胁迫被告。

在开车回警局路上,巡警A和巡警B开始闲聊。巡警A感慨,凶枪看来一时半会儿是找不着了,当地有一所残疾儿童学校,许多残疾儿童在附近玩耍,但愿他们不会发现那把装有子弹的枪,否则肯定会有人受伤。巡警B说,的确如此,如果捡到枪的是个小女孩,没准儿会打死自己,所以应该加大搜索力度,尽快把枪找出来,才能避免隐患。

或许因为良心发现,嫌犯突然打断巡警的对话,说可以带他们去藏枪地点。巡警大喜过望,连忙用无线电对讲机向警长汇报。警长迅速与他们会合,并再次向嫌犯宣读他的“米兰达权利”。嫌犯说他已知道这些权利,但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决定供出藏枪地点。通过嫌犯的指认,警察在案发现场附近农田一堆石头下找到了凶枪。

然而,案子到了审判阶段,被指控犯下绑架、抢劫和谋杀罪行的被告却提出,警察貌似不经意的对话,已经构成“讯问”,所以,凶枪和自己指认藏枪地点的供述都应从证据中排除。但是,一审法官认为,警察多次向被告宣告“米兰达权利”,被告“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放弃了保持沉默的权利”,驳回了被告的申请。陪审团随后判定被告所有被罪名成立。

被告上诉后,罗德岛州最高法院居然撤销一审判决,将案件发回重审。大法官们根据联邦最高法院1977年在“布鲁尔案”中的判决,认为在律师不在场情况下,所有讯问必须停止,哪怕警察只是关心公共安全,也没有直接与被告对话,但聊天内容已对被告形成“微妙胁迫”,属于变相“讯问”,由此获得的证据应当被排除。

官司终于打到联邦最高法院。这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警察在车内的交谈,是否属于对被告的“讯问”?大法官们正好打算借此机会,好好阐释一下“讯问”的含义。波特?斯图尔特大法官主笔的判决意见指出,“米兰达案”规定的“讯问”,既包括警察的“明示盘问”,也包括各种软硬兼施的胁迫。但是,认定“讯问”是否成立,关键要看警方能否合理预见到自己的言行,会引起嫌犯的认罪反应。

篇8

另一则新闻发生在我的家乡江西南昌。警方接到群众报警,一个流浪汉躺在人行道上,奄奄一息,急需救助。警察很快找到了这名流浪汉,是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着上身,蓬头垢面,看上去病得不轻。他被送到医院救治,神志渐渐清醒,当警察问明他的身份之后,不由得大吃一惊。

年轻人姓黄,今年23岁,竟是中国政法大学的应届毕业生。警察很快帮他联系上了家人,随后小黄的母亲赶到南昌,证实了他的身份。听了小黄的遭遇,估计谁都会唏嘘不已。

今年暑假,小黄大学毕业,本打算回家乡福建找工作,不小心买错了火车票,稀里糊涂到了南昌。人生地不熟,他在南昌举目无亲。出来时赶得匆忙,忘了带手机,又与家人朋友失去了联系。小黄身上只剩了几十块钱,很想先找份工作糊口,可是他性格内向,不会与陌生人沟通,找不到工作。没有生活来源,也不知道如何求助,他只好露宿街头,以乞讨和捡食为生。由于天气炎热,加上吃了变质的食物,小黄终于倒在了马路上。

23岁的名牌大学生,为何连3岁小孩都不如?

3岁的乔丹,最大的理想是当消防员,这在许多人看来,恐怕只能用胸无大志形容。然而,正是这个“胸无大志”的小男孩,让我们惊叹不已。谁又能想到,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刚跨出校门,居然就变成了“犀利哥”!

篇9

结婚第3年,女儿石姗出生了。“从那时起,我心里才真正开始有家的概念,一个自己的家,三位一体、不能分割的家。”石子坚回忆说,结婚6年,他们前后搬了5次家。每次搬家,夫妻俩都亲自把大衣柜、沙发等大物件,从5楼6楼上搬下,然后,丈夫骑三轮,妻子推车,一趟趟运到新家……在娘家从没干过重活的东华,也和丈夫一起流着大汗,没抱怨过一声。

1988年,已拥有两个自学本科文凭,仍然不满足于现状的石子坚产生了出国深造的想法。原以为妻子不会赞成,没想到她竟然百分之百地支持:“将来你留学回来,北京都会把你当人才!”通过几番周折,石子坚拿到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刑侦系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得签证。当年8月,他揣着用全家仅有的现金兑换的200美元,登上了去美国的国际航班。与妻子相拥告别的那一刻,他泪流满面,心想:“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那一年,他34岁。

出国前,他和妻子的想法一样:“拿个文凭回来继续工作!”当有人表示不理解时,他理直气壮地说:“怎么可能不回来?我是中国人,老婆孩子还在家等着我呢?”但后来发生的事让石子坚渐渐改变了初衷。

第二年底东华向单位请了半年的探亲假,带着5岁的女儿到美国与丈夫陪读。按东华的计划,她假期一完就回国。一家三口在一套简陋的房子住下后,石子坚开始筹划下一步的生活:两口子都得出去打工挣钱,女儿石姗必须上学。他交了300美元学费,为妻子报了一个半年期的英语速成班。尽管听不太懂,但东华还是坚持了下来:白天上课,晚上打工,挣点钱应付家用。

半年的假期很快就要过去了。一天晚上,东华对石子坚说:“我们收拾收拾该回国了,要不然,单位该把我开除了。”石子坚愣了一会儿说:“那么多人削尖脑袋想到美国来,你却要回去。”东华不以为然:“坐办公室拿工资,稳定又轻松。我在这里能干什么?”

石子坚搬出了女儿:“石姗刚刚上了半年学,英语还没学会几句,就这么回去亏不亏啊,你也得为孩子的前途着想吧!”东华冲进厕所,关上门,哭了起来。

这是他们结婚后第一次吵架。僵持几天之后,东华妥协了:“那好,等你毕业咱们就回去!”石子坚不敢再和妻子争吵,默许了。

东华虽然极不情愿留在美国,可吃苦的劲头并不比别人差。她先是找了一份给人看孩子的活儿,后来又在图书馆整理图书、给餐馆当杂工……虽然挣钱不多,可她并不嫌弃:“闲在家里也没人送钱上门,能挣几块是几块。”有段时间,两口子每天晚上都要守着餐桌包饺子。包好了,装袋、冷藏,然后送到餐馆。夜深入静,两个人很少说话,都专注在手上的机械劳动。“那一阵我们包的饺子,都够我们这辈子吃的了。”

两年多的时间里,两口子心里写着不同的关键词。石子坚是读书、打工;东华是挣钱、回国。夫妻俩几乎没有休息日,没有娱乐,甚至连谈心交流的时间和兴致都没有了。两个人内心世界发生了什么?谁也摸不到底。

我们的感情户头暂时还不能关闭

1991年秋天,石子坚终于完成学业,成为华盛顿大学刑侦系培养出来的第一个中国大陆硕士毕业生。按原来与妻子的约定,石子坚完成学业后就回国,可他早就另有打算:跨入美国主流社会。“不搏一把就回国,怎么甘心呢?”这一回,东华没有强烈反对。她想给丈夫一个机会:有了硕土文凭,他总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没有美国国籍,许多好机会石子坚只能望洋兴叹。他只好找了一份狱警的工作。“没办法,既然要进入美国主流社会,就只能从最低点做起。”

石子坚提出了新的归国时间表:“等我入了籍,5年后再说回国的事。”这是又一次漫长的等待,但东华还是暂时接受了。不久,她也找到了一份全职的工作:在一家电话公司向中国人推销长途电话业务。因为能说会道,她的销售业绩总是名列前茅,自信心也水涨船高。

东华对石子坚的专业和职业选择渐渐有了怨言:“当警察也没几个钱,而那些混成白领的中国人,不但买得起大房子,还能供养老婆。这样我们还真不如回国。”可石子坚不以为然。他坚持要圆自己的美国梦。

两口子争吵越来越频繁,争吵之后就是冷战,常常一个星期,甚至十几天彼此不说话,直到有什么事情不得不开口,这一轮冷战才算结束。女儿无处可躲,被迫成为父母争吵和冷战的旁观者。她从不邀请同学到家里来做客,因为她为自己的这种家庭环境而自卑。

时光就在他们的争吵和冷战中过去了。1998年,石子坚如愿以偿地加入了美国国籍。他不但没有提起回国的事,相反还打算在美国再搏一把:有了美国户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申请当高级警察了。很快,他就在华盛顿州的蒙郡当了一名警官。

尽管东华暂时放弃了劝丈夫回国的努力,但对他的美国警察梦还是不感兴趣。她希望石子坚能找一份收入更高、更有前途的工作。而她自己辞去了电话公司推销员的工作,注册了一个旅游公司,专门接待国内来美国考察的团队。生意红火的时候,石子坚也被她动员过来帮忙:导游、翻译、司机、保镖,身兼数职。虽然钱赚得更多,可他打心眼里瞧不起这份差事,更不甘心受老婆的支使。旅游做起来了,夫妻俩的冲突也开始升温。夫妻俩形容,从考察团赚来的钞票,张张都是他们夫妻矛盾的见证。

东华渐渐心灰意冷,她不想终老在美国。在又一次激烈的吵架之后,她提出了离婚的要求。“咱们先立个协议,先别让孩子知道。等石姗大学毕业再正式办手续。”身心疲惫的石子坚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随后,东华立即动身回了一趟国,用自己的钱在国内买了几处房子,全部装修出租,准备将来以房租供养自己的老年生活。

离婚协议书被他们各自锁进保险箱之后,双方遵守约定,在女儿面前保守秘密,日常开销各自负责,两人之间的矛盾和争吵一下子少了许多。女儿石姗到加州上大学去了,家里就留下了石子坚和东华,还有那条苏格兰西高地白更Baby。女儿不在家,Baby就成了两个成年人的联络纽带。有时候,两个人谁都不愿打破僵局,就用Baby当中介,假装对着它,其实却是说给另外一个人听,而遛狗、喂食这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也让他们找到重新交流的台阶。于是,这样的情景经常在家里出现:东华叫一声:“Baby,该吃饭了!”石子坚就走过来坐在餐桌前,Baby也跑到它的食盆前享受自己的美食。吃完饭了,石子坚叫一声:“Baby,该出门了!”东华就走出厨房,换上衣服,默默地跟石子坚一起遛狗……

其实,不管是石子坚还是东华,两个人都想继续维持这份婚姻。有一天,石子坚特意到一家商场买了一件价格昂贵的衣服。回到家,他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将盒子递给东华。她一边打开一边问:“给我买的?”因为石子坚很少给妻子买东西。“对啊,给你的。”东华穿戴整齐,在镜子跟前左照右照,脸上露出笑容。石子坚感觉到,自己主动示好和东华的满意都存进了那张看不见的感情存折。“我们的感情户头暂时还不能关闭呀。”

我们再不会失去什么,剩下的只有获得

2005年,因为《我在美国当警察)一书的畅销,石子坚在中国内地成为名人。人生又一扇大门向他敞开。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回国定居!女儿石姗已经长大成人,不用父母操心了,自己的美国梦和警察梦也都实现了,叶落归根,他想在人生最后几十年再为中国做些事情。

按照夫妻俩原来的约定,女儿大学毕业之日,就是他们正式离婚之时。几年风雨过去了,东华心里怎么打算?回国之前,石子坚想对他们的婚姻做一个了结。

“真的?”听了石子坚的这一决定后,东华眼光一亮,追问了一句:“那我们还离不离婚?”“离婚是你先提出的,你说呢?”东华紧紧抱着Baby,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们不离了行不行。我千辛万苦跟着你到美国,熬了这么多年,孩子也大了,钱也不发愁了,本来可以享受一下的时候,婚姻倒没了,是我人生的失败。”

东华拉着石子坚的手,默默地揉搓着:“咱们一起回国。将来你老了,我伺候你!”石子坚乐了:“那时候你不也老了吗,说不定还是我照顾你呢!”

于是,两口子开始计划回国后的生活。在“谈判”的最后,石子坚和东华再次分别给予了对方此生最郑重的承诺:不离不弃,携手此生!

2005年3月,石子坚和妻子,还有Baby――起回到了中国。他们的女儿石姗留在美国继续大学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业。

经国内有关部门批准,石子坚将以特聘警务教官的身份回国训练特警。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边给警官训课,传授美国警察的先进管理理念、方法,以及警务技能,一边写作他的《我在美国当警察》续集。

7月的一天,从美国回到中国与父母团聚了一个多月的石姗又要远行了。石子坚和东华把她送到首都国际机场。一家三口在17年前石子坚离开中国时合影的地方,再次留影。17年前,石子坚和东华正当青春年华,而石姗才4岁。如今,女儿已经成了“香蕉人”(意指从小在美国接受教育的皮黄肉白的亚洲人),与父母渐行渐远了。做父母无法改变这一切,惟一能做到的是,在女儿离去之前,抓紧时间多多享受难得的团聚时光。

篇10

二、公安业务工作方面

不断向先进典型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做到廉洁奉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而且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时刻约束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严谨、细致、尽职尽则,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团结同志,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指标。一年来,在大队中队领导及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十名,调解纠纷300余起。抢险救灾十余起为人民群众挽回财产损失数万元。同时在自己上班期间加强巡逻摸索一套防“两抢”的工作方式,做到少发“两抢”严防恶性案件发生,在一年上班期间无恶性案件发生,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巡逻辖区的治安秩序稳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力的净化了巡逻辖区社会风气。

三、组织纪律方面

今年以来,我将加强组织纪律意识贯穿到工作生活中。不仅是从小事做起,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更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遵守各项规则制度,每一天上下班,每一次接处警,每一次接待群众,我都做到严格规范,坚持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确保纪律严明,作风过硬。

四、廉政建设方面

在廉政建设中,我坚持做到廉洁自律,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不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的老百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交圈、生活圈、娱乐圈,自觉维护人民警察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一年来,保证了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篇11

二、激励支持,促进司法考试助学

我院制定了司法考试激励支持制度,对拟报考当年司法考试的干警营造复习环境,提前3个月不给其安排工作任务,并给予放假。使其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备考。对通过司法考试的同志,给予5,000元的奖励。在去年司法考试中,我院政工科一名干警通过了考试,院里对其通报嘉奖,并奖励5,000元人民币。此制度的推出极大提高了干警的学习热情。民行科的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同志也积极参加了今年的司法考试。

三、岗位练兵,推进法警队伍建设

我院领导十分重视司法警察队伍的发展,在公务员队伍中选出6名素质过硬的干警加入司法警察队伍。定期参加上级院组织的各种培训,本院也定期组织法警岗位练兵活动。今年8月13日至月末,我院法警刘晶华同志参加了省里的岗位练兵培训,并参加了全省法警大练兵活动,表现突出。本院定期集中法警学习,每名干警写法警学习笔记1万余字。

篇12

在2007年11月开始的村级换届选举中,彭州市公安局选派102名警察,以“公推直选”的方式进入各村支两委班子,在全国首推“警察村官”制度。

“警察村官”的背后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涣散、社会治安形势的严峻,以及过去警民关系的疏远。“民警做村官,会经常去村里转转,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警力进一步下沉,这势必将拉近警民关系”。彭州市公安局局长段道理说。

这项被认为是创新的举措得到成都市公安局的认可。据悉,成都将在全市农村地区推行“警察村官”制度。

催发警察进村

彭州位于成都西北30多公里处。近年来,当地砂石、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加大,建筑项目增加,伴随而来的是黑恶违法犯罪的猖獗。根据彭州市公安局提供的资料,2005年该市每天平均发生的刑事案件为5.1起,2006年这一数字为4.7起。

丽春镇是彭州经济、文化重镇之一,其特色在于种植名贵兰草,兰草经济的兴起也让丽春成为盗窃、抢劫等刑事犯罪的高发区。“城里发生的各类新型案件,在丽春都找得到影子或苗头,我们必须要以有限的力量,想方设法遏制不断增长的治安、刑事案件。”丽春派出所所长曾军说。

2006年8月20日,彭州警方在丽春镇捣毁一个制造冰毒的“地下工厂”,现场收缴固体成品冰毒6960克、半成品及氯胺酮990,35克,这是该市近年来最大的一起制毒案。在两个月的时间内,该镇元义村又接连发生两起命案。

彭州户籍人口8l万,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每年春耕灌溉时节,农村都会发生争水纠纷。“村与村之间会争水,一个村内部也会争,每年都有因此导致的械斗事件,甚至发生过兄弟俩争水打架而致命的恶性事件”彭州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告诉《新世纪周刊》。

三界镇位于彭州与什邡、广汉交界处,农民多以种植莴苣为生。然而,2006年以来的一段时间,接连发生的偷油案件让收购商不敢派车去三界购买蔬菜。

一面是堪忧的社会治安局面,一面是涣散的农村基层组织。彭州市村支两委一般由三四人组成,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只是每月350元的补助,“村里的治保会形同瘫痪”。在刘光荣看来,本村的干部小事情不愿意处理,大事又一拖再拖,很难有威信。在彭州农村,为了召集村民开会,经常需要派发肥皂、洗衣粉等小礼物。

“社会治安的混乱已经影响到彭州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到警察的形象。过去,瞽察是威严有余,亲和力不足,群众不愿意主动向民警提供案件的真实信息。加上基层组织建设相对滞后的现实,这都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改进警务模试。”段道理告诉《新世纪周刊》。

对警务模式触动最大的是被当地人称为“6・3事件”的一次。2006年6月3日,因为不满镇干部粗暴的工作方式,彭州市隆丰镇数百名被拆迁群众来到镇政府,要求镇政府“给个说法”,继而发生村民与镇干部之间的冲突。彭州市公安局先后调动三批民警,才将事态平息,其中一位24岁警员的口腔在冲突中被击穿。

“经过17年的努力,彭州终于在2005年底争取到投资200多亿的国家大型乙烯项目,而这个项目就在隆丰镇。上面要求在2006年6到8月完成土地拆迁任务,镇政府工作不细致,导致了这起。”一位“6・3事件”的当事人告诉《新世纪周刊》。

段道理认为,“6・3事件”的一个深刻教训是警民关系疏远,群众对警察的信任不够。随后,彭州警方选取重点村建设警务室,实施‘驻村民警”制度以缩短警民之间的距离。

“驻村民警大部分时间要在派出所值班,去警务室是有事就处理,没事就回来,对所辖村的情况还是不清楚。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警民脱节的局面效果不明显。”彭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周琳说。

警察村官的多重角色

2007年1月 在受到丽春镇派出所所长曾军挂职该镇党委副书记的启发后,彭州市公安局决定在丽春选取四个村开展“警察村官”试点。3月,试点扩展到33个村。11月,彭州警方认为试点取得成功,将警察挂职村官的范围扩大到102个村。

“警察村官”除了完成正常的派出所值班外,每周要抽出两天时间进村工作。他们接受镇党委、派出所、村委会三重领导,负责村里包括人民调解在内的社会综合治理工作,肩负收集信息、管理现有人口、实施治安管理、组织安全防范、惩治违法犯罪、提供便民服务六项职责。其中一项具体的工作就是组建、管理治安巡逻队。

繁江路派出所民警杨强是锦阳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该社区是“6・3事件”中拆迁农民的集中安置区,也是彭州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之。现在住有640户居民,3000多人,来自彭州三个不同的镇。

“这些群众是带着情绪住进来的,而且集中居住改变了他们过去的生活习噍,加上刚刚失去土地,虽然已经引进4家企业,但就业毕竟有个过程。2007年2月份刚搬来那会儿,社区的治安形势非常严峻。”锦阳社区党支部书记谭金琴说。

个月时间内,锦阳社区连续发生7起治安事件、3起刑事案件。“问题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邻里矛盾,继而会引发来自不同村之司的群体纠纷,二是偷盗现象严重,3起刑事案件都是摩托车被盗。”繁江路派出所指导员杨明义说。

3月份,杨强被任命为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他马上着手建立了一支13人组成的治安巡逻队,每周定期培训、指导巡逻队的工作。10月份,来自外地的两车人带着刀具,准备向社区的高某讨要债务。巡逻队发现后,立即报告杨强。对方慑于杨强的警察身份和值班时佩戴的枪支,马上离开了。

“警察村官”们值班时携带警备器械,以“震慑犯罪”,避免某些刑事案件的发生。一位村支书反映,推出“警察村官”后,他身上的压力减轻许多,“感到腰杆硬了,底气足了”。

管理巡逻队z外,杨强还要负责居民纠纷调解。“民警是局外人,处理纠纷时相对超脱,比较平衡,更容易让人信服。”杨明义说,“本村干部调解时,因为与当事方有感情牵扯,往往被认为偏袒某一方而有失公允。

“警察村官”的工作还会涉及部分经济事务。九尺镇高林村“警察村官”叶南村,利用自己憧网络的优势注册了‘高林牌”蔬菜并将蔬菜信息上网。丽春镇元义村“警察村官”舒明照筹集1万元资金,组织村民在

春灌来临之前修复了水渠。元义村今年再没发生争水纠纷。

段道理认为,民警任村官后,可以更多地接近群众,获取及时、真实的信息,这样就能够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而不像过去等到问题激化后才获知。

2007年7月,元义村40多位村民不满征地拆迁赔偿,在乡村公路聚集,准备到成都上访。舒明照得知情况后,马上联系村委会干部一起前往事发地劝阻。他们将中间人员劝开把熟人引开,最后行政拘留了四名重点人员,事态得以平息。

“我们认为‘警察村官’制度是一种新型的农村警务模式,老百姓很欢迎,彭州的社会治安局面也有了很大好转。”段道理局长说。根据彭州警方提供的资料,截至11月份,彭州共立刑事案件1245起,比去年同期下降23%。

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来自村外的警察当起村官,有人质疑这种做法违反《村民组织法》,刚推出这项制度时,考虑的确不够全面。”彭州市公安局工作人员认为,新事物需要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针对外界关于警察村官是否干涉村民自治的质疑,彭州市公安局办公室副主任杨晓勇说:“这102名民警有98名党员,他们通过组织程序并选举进入村党支部,而不是自治组织村委会。另外4名非党员民警,他们是通过公推直选成为挂职的村主任助理,并不占用职数。”

在11月份的换届选举中,这102名警察全部经过民意的检验。在记者随意调查的5位锦阳社区居民中,有2位并不知道社区里有警察副书记。一位30岁左右的男性居民认为,社区治安的好转最根本的要解决拆迁农民的就业问题。“大家没工作,没事就打麻将有的都把拆迁款输光了,肯定会有很多治安隐患。”

“警察村官”们在编制上属于彭州市公安局,不从所在村领取任何报酬,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由市财政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补贴。“这300元钱是需要考核的,没能完成任务或者表现不好是不能够全额领取的。”周琳说。

吴健挂职所在的三界镇对“警察村官”给予一些照顾。三界镇党委书记贾登玉说:“警察村官改善了原来村支两委班子的知识结构,为了表达心意我们给警察村官们买了一份意外保险,年终会有些奖励,和镇干部享受一样的福利待遇”。

与300元的补贴相比,更吸引警察村官们的还是彭州市给予的政治待遇。彭州市委组织部在民警任村官的管理办法中规定:任“村官”工作成绩突出的民警,列入后备干部进行培养考察,拟提拔为派出所领导的民警,原则上应具备任“村官”的工作经历。

篇13

当车行驶到徐州路火电住宅站点时,上来一男一女两名老人,其中的女子上车就开始骂杨洋。“骂人者自称80多岁,就因为司机没有看到她上车,把车门关上了,连续被骂了10多分钟。”宋女士说,当天外面下雪,公交车前风挡玻璃边缘处有雾,再加上人多可能挡住了司机的视线,所以开始没看到有人上车很正常,而且后来又开了门,司机的做法没有什么值得指责的。

“她上车就骂司机:‘你瞎啊,车门夹到我了!不想拉老人啊,是不是因为我们是免费乘坐的?’其实车门没有夹到她。司机没有回一句嘴,只是不停道歉:‘我没看到你们要上车,对不起’,但老太太还是不依不饶,而且说的话不堪入耳。”宋女士说,有乘客着急上班,开始劝架,可老人越劝越来劲,谁说话就骂谁。

司机被骂晕

“有名乘客给老人让了座,让她不要再骂了,可她坐下以后接着骂。”杨洋回忆,他当时感觉特别委屈,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便把车熄火停在路边,准备平复一下心情,他还让着急上班的乘客坐后面的车走。

这时老人又与劝架的乘客吵了起来,杨洋坐不住了,起身准备去劝架。此时是8时30分,老人已连续骂了13分钟。杨洋刚起身,突然身子一沉,脑袋一片空白,倒在车厢地面上开始抽搐。

“当时我看到司机倒在地上,两手不停抖动,有些神志不清,有乘客拨打了‘110’和‘120’。”27岁的乘客郑先生说,这个司机真是特别能忍,任凭那个人怎么骂,就是不还嘴。

“当时有人把他的头抱在怀里,开始叫醒他,还有人询问谁带了速效救心丸。”郑先生说,当时车上只剩10多个人。骂人的老人正好带着药,就拿出来喂给司机吃,还给他按人中急救。但最戏剧性的是,救人的过程中她还不停骂着。

乘客愿作证

杨洋经过这么一折腾,有些清醒了,大伙就扶他坐了起来。“随后警察来了,那个老人就跟警察说自己被车门夹了,才和司机骂到一起的。”郑先生说,8时45分救护车赶到,将司机送往医院。

老人的这种说法,让车上乘客觉得说不过去了,有6名乘客主动留下来帮司机作证,证明他没有过错。

“被骂的司机真是好样的。”32岁的乘客德女士说,骂人者的声音她一听就知道了,因为以前有一次她同样坐40路公交车的时候,因为司机刹车踩重了些,也被这位老人给骂了一路,直到她下车。

“我们宁可不上班,也愿意留下来帮司机作证,证明他没有过错,也没有还嘴。”德女士说。

警察也挨骂

据吉林市城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营运副经理李伟介绍,杨洋的公交车上有GPS监控系统,公司指挥中心能够通过监控系统远程看到和记录车内的情况,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发现此事,就通知了李伟,“我到达现场后,杨洋已被送去医院。骂人者还在现场继续骂,谁跟她解释就骂谁,就连警察也挨了骂。”

12月11日上午,记者查看了事发时的监控录像,录像显示,杨洋把车停下后,的确是关了车门,但发现有两名老人要上车,又打开了门。当时车辆没有启动,两名老人也没有被门夹到。但其中一名老人从车下一直骂到车上,其间刷了老年人免费卡。13分钟后,杨洋从驾驶室出来时,突然倒地发生抽搐。又过了半小时,老人才离开现场,这段时间她一直在骂,警察也受了连累。

“我们是服务部门,骂人者毕竟是老人,后来赶到的工作人员向她道了歉,她才被同行的另一名老人拉走。”李伟说,当天下午杨洋身体恢复后,就立即投入工作。

同事说:元旦小品提前上演

李伟介绍,杨洋已在公司工作10多年,特别能吃苦,遇事冷静。

“杨洋以前开的线路特别好,得知40路公交线车况不好,乘客密集,道路复杂,主动找到我,要求到这条线上工作。杨洋开的公交车是‘全国青年文明号’,他是公司为数不多连续多年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司机。”李伟说。

杨洋的同事于淼说,杨洋性格特别好,喜欢和同事开玩笑,上学时就喜欢参加文艺活动,演小品是他的长处。“我们在元旦有个活动,杨洋报名参加了,打算和同事演一个小品,内容就是公交司机被骂的场景,杨洋正好还打算演司机,没想到,这次小品提前真实上演了。”于淼说。

妻子说:炒了几个菜安慰丈夫

杨洋在外受委屈的事,也被妻子知道了。

“当天下午我就知道了,挺心疼的。”杨洋的妻子马杨说,为了安慰丈夫,当天晚上,她特意炒了几个菜,备了点白酒,给丈夫压压惊。

“虽然受了点气,但好多乘客为我作证,我晕倒后,还有乘客不顾衣服被蹭脏坐在地面上抱着我,让我很感动。”杨洋说,公司领导天天叮嘱他们不要与乘客发生矛盾,要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事发后,领导也很重视此事,准备为他申报“委屈奖”。

律师说:受害人可提起民事诉讼

吉林吉翔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海波介绍,根据相关法规,扰乱公共汽车上的秩序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认为名誉权被侵害,受害人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方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