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化学学习个人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学习情况
油库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他涉及面广泛,只有强化自己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适应这项责任重大工作的,我自觉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向书本、领导、同事学习,并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在实践之中反思、总结、积累和提高。
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篇2
国培计划(2015)—甘肃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从2015年12月24日开始以来,我就积极参与,认真配合,完全按照研修计划的时间规划,与2016年1月4日进行了学前测评,并将测评结果以截图的方式提交到研修平台;2016年1月8日开始,认真聆听了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郭绍青讲解的《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研制说明》等两门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的微课视频,也积极参与到各位同仁们的讨论之中,还能够认真完成作业;2016年1月15日开始,努力学习和认真聆听了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赵健老师讲解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初级)》(必修)、《微课设计与制作》(选修)和吴文春教授讲解的《多媒体图像素材加工与处理》(选修)共计三门技术素养类课程的文献资料和微课视频,并且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作业;2016年1月22日开始学习和聆听了《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为主的综合类课程的文献资料和微课视频,并根据课程要求积极参与讨论,认真完成每一环节的作业;2016年2月23日开始,学习和聆听了《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导入》(必修)、《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讲授》和《技术支持的初中历史课堂总结与复习》(选修)等三门专题类课程,积极参与课程的讨论和认真完成每一阶段的作业任务;2016年4月1日开始,根据每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再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撰写培训总结。在这半年多的学习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专家教授们的讲座,感受着他们的激情和幽默、亲历着他们的教育智慧和幸福,使我受益非浅。在我的十七年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中,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上虽然有了一套自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但是通过培训学习,还是使我领略到了教育教学艺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内涵与境界,也使我认识到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的粗糙与不足。我感觉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增长了许多,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教育教学工作经验,都在培训中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想想以前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感到自己的肤浅和不足。
在将近半年的培训学习时间里,每天坚持进行理论学习,,晚上完成一些作业,还要努力配合助学老师的工作,积极为班上的同学服务,虽然有点累,但是觉得每一天过得很充实,也很幸福。本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新颖的教育教学的培训知识、信息技术与技能,满足了我们对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的渴望和对信息技术专业技能的需求。现将我半年以来的网络研修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的学习,是我认识到新时期的教师在对教育对象实施影响的同时,更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新时代的教师要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轨,既要有奉献精神,又要有科学的态度;既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又要有高尚的师德,才能做一个既让学生幸福,又让自己幸福的教师。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讲究艺术和技巧。
通过《多媒体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初级)》(必修)、《微课设计与制作》(选修)和吴文春教授讲解的《多媒体图像素材加工与处理》(选修)的学习,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与学生交往,要讲究艺术和技巧。现在的教育提倡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运用赏识教育,但并不是说不批评和惩罚,而是说要会批评和惩罚,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成长进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正确适度的进行表扬和批评,使表扬的含金量要高,避免表扬过度,滥用表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爱护学生,切实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
通过本次网络研修培训学习,让我明白,选择了教育,那就是选择了责任。作为教师,为了让我们的教育更有效果,我们就应该换位思考,善于从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管理,学会理解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关爱,尤其是学会关爱后进生和一些特殊生(单亲学生、自闭学生、留守儿童)。总之我们要学会善待他们的“缺点”,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都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幸福。还要学会及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化角色,做到与时俱进,做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
篇3
一、师师共创,拓展化学学习课程资源
教师们合作起来进行课程研究并通过总结式的讨论可以凝聚所有人的教学优点,也将教学工作中各自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从别处得到改进和优化的措施,一次次的研究及讨论给予了教师多种教学方案与课程资源,实现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思考方式的的融汇。师师共创,即在教学的前期备课与策划阶段,通过化学组的教师分工合作,收集课程资源,最后汇总,经过讨论和分析的筛选方式,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之后,各位教师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问题,以及在学生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共享,大家相互了解教学中的困境并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案,制定恰当的测评方案,解决教学问题的同时丰富化学学习课程资源。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三中《晶体结构与性质》的教学准备中,教研组教师对该部分的教学材料准备进行了合理分工,有人负责晶体的常识部分,有人负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部分,有人负责金属晶体部分,有人负责离子晶体部分;除此之外,每个人都要制作和寻找相关部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从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进行查询,形成总结报告。
在教研组会议中,教师分别将自己的努力的结果像基础知识的多媒体课件等,并展示自己的授课方式,在报告总结中,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观点总结,这对于教师在完成课前授课知识准备,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方面,拓展化学学习课程资源方面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生生共建,拓展化学学习课程资源
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合作讨论、课下阅读、实践感悟、测评总结等五个维度来实现多元联系的课程资源拓展。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应该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授课,完成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打下讨论实践的基础;合作讨论阶段,学生应当实事求是畅所欲言,就教师所引导的思考方向给出自己的看法,倾听同学的观点,在自由活跃的气氛中实现对知识的进一步的认识;课下阅读旨在为学生解决其自身的知识缺陷或者提高对某一知识点的深刻认识;实践感悟旨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的应用,例如碳酸氢钠发酵等;测评总结即学生在测试结束之后,对自我知识的查漏补缺,同时形成档案记录,方便自我的总结提高。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三中,笔者倾听了学生对于晶体的讨论:
生1:“晶体的质点排列有着超凡的美感,就像阅兵式上铿锵有力的战士那矫健整齐的步伐一般,令人叹服。”
生2:“晶体的大家族中有五位成员,他们虽然性质各不相同,但作为晶体的本质却是一样的。”
在学生与学生的课堂知识拓展中,学生独立的进行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然后在与彼此的知识观点交换中扬长避短查漏补缺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生生共建知识丰富的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了化学学习课程资源的拓展。
三、师生共赢,拓展化学学习课程资源
现代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总体来讲,教师逐渐变为课堂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不断的思考问题、探索未知、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由被动的受课者逐渐转变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中他们进行自由的观点表达,进行无领导的小组讨论,进行自我的独立思考,也互相团结协作完成老师的提问。这个过程中除了学生的热烈讨论,进行相关知识的整理总结,互相交换观点外,还会与教师进行深刻的表达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思考方向,为学生提供大胆发言的平台。
生1:“老师,通过学习我认为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在于元素的外层电子具有神奇的能力,能够在得失之间实现一系列变幻无穷的反应。”
师:“注意是最外层电子才具备这个能力,化学表达是十分严谨的,一字之差,意义全然不同。”
生2:“我觉得在课程进行中,应当加入适当的动手环节和模型观察或制作环节,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刻的认识课本原理。”
师:“你说的很好,下节课我们分组制作晶体模型吧,记得提前准备材料”
教师会对学生的自我表达进行相应的点评,这不是为了检验谁的观点最正确,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方式对拓展化学课程学习资源很有帮助。
教师与教师的合作共创,实现了课堂知识的简洁化和全面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建,实现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思维能力的锻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与合作,实现了教师授课能力的提高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即共赢。做好这三个方面,即可以实现多元化教学策略的目的,达到拓展高中化学课程学习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余红华.化学实验评价新视野[M].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06)
篇4
2、化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化学中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思维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和化学学习对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数量以及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高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通过发散性思维可以快速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有效解决问题,也可以创新的运用新的解题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范畴,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思考问题更加全面。同样,发散性思维对于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作用。发散性思维能力的促使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进入社会的竞争力,提高社会的整体水平。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化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是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典型学科,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有积极意义。
总而言之,学校在教学中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化学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的培养更为有利。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大学校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力度,学校也应注重发散性思维在化学教学中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3、培养发散思维的方法
3.1 提高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源泉,兴趣可以促使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在化学教学中应该多进行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化学的学习热情。例如,学生可以亲自电解水获得氧气和氢气,进而进行氢气燃烧的实验,化学学习不仅是化学反应,还包括反应过程的物理变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更好掌握这些知识。同时,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表扬,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解答化学学习中的问题,防治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恐惧等等。通过以上方法,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3.2 带着问题学习
化学学习没有生活规律可遵循,各种物质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反应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预留一些问题,供学生自发进行思考。例如,在测量空气中氧气比例时,用什么燃烧方式消耗氧气会使得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在实验的时候注意什么;在制取氧气的时候,用哪种制取方式快速有效,分别注意事项。老师也可进行看似有违常理的提问。例如,铁可以燃烧吗?燃烧一定需要氧气吗?然后结合实验表明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比例高的环境下达到燃点时可以燃烧;通过一氧化碳、氢气的燃烧实验表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等等。问题、自我思考、实验的结合使得思维模式更加清楚,学生经常进行问题思考可以不断发现思维方式,结合自身情况,创新提高思维能力。
3.3 学生之间观点论述
老师在提出实验问题后,激发学生自发思考,进而结合具体实验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在实验完成后,进行实验总结阶段。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使得学习成绩优秀以及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共同讨论问题,提出各自的观点。一方面,在表达过程中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可以吸取学习成绩较好同学对问题的看法的角度;另一方面,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也可以加强对问题的认识。在讨论期间,老师要引导每个人进行思考,尽可能给予学习成绩差同学更多的表现机会。在各组论述完成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小组间观点论述,正视各种不同的看法,解决不同看法之间的碰撞,实现认识问题观点进一步共享。同时,在论述过程中逐渐形成团队意识,以更广阔的思维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3.4 老师对整个过程总结
篇5
另外,化学实验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在绪言课上,我专门设计了一些趣味性实验,如“色酒变水”、“铁树开花”、“魔棒点灯”等。一个个奇妙的化学变化,都使学生感到化学的魅力,这是“真实”的魔术,它更能吸引着学生去刻苦学习和探索。
2. 化学实验与化学学习兴趣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太粗不容易燃烧,我就选择学生主动“捐献”的笔里面那弹簧来做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兴高采烈地看着它“消失”了。在探究活性炭的吸附性时,我把学生自以为身边最脏最臭的水倒进烧杯,为了让实验现象更明显,我特意加了几滴红墨水进去,然后加入一些活性炭搅拌一会儿就得到一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水了,学生一片掌声。同时我还利用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更是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 理论教学与化学学习兴趣
篇6
有很多科学发现的事迹都说明了求真的重要性——惰性气体的发现过程中,有个著名的“3位小数”故事,化学家瑞利在测量氦气质量的时候,惊奇地发现:氮气的体重会变化。测量空气中的氮气,每升1.2572克;测量氮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氮气,立马“瘦身”成为每升1.2506克。这个现象如果被马大哈的人发现了,肯定会放过去,但是瑞利不愧为伟大的化学家,他不依不饶,坚决要找到氮气“减肥”的原因。最后,天道酬勤,瑞利终于发现:空气中的氮气并不纯净,里面含有其他的惰性气体,虽然这些气体含量很微小,但是它们真实存在。这些惰性气体的一些独有性质立刻掀起了一场工业化学的浪潮,人们纷纷提纯分离惰性气体,在焊接、霓虹灯等领域广泛运用。严谨准确的品质,成就了瑞利“惰性气体之父”的美誉,让我们这些后辈,既惊叹且佩服。
在航空领域也有这么一段故事。最早人们研制喷气式飞机的时候,发现飞行过程中飞机的燃料总是不够用,喷气式飞机简直就是一个吞噬油料的“大胃王”。这导致喷气式飞机在问世的初期根本飞不远,人们戏称喷气式飞机为“只能保卫机场围墙的废物”。最后,科研人员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喷气式飞机的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其材料有一个热胀冷缩的过程。这点细微的变化对普通的工件来说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在喷气式飞机这种精密机器上面却反应很大,它直接导致发动机各个零件的咬合度下降,油料的利用率的理论值和实际值出现了峡谷一样大的落差。聪明的研究人员把材料的配合比做了微调,马上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喷气式飞机已经成为了当代天空的主角。
我们以科学家的事迹来勉励自己:学习化学就是要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不能弄虚作假、马马虎虎,只有不断追求严谨、准确,才能在化学探索和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善于总结归纳
化学知识浩如烟海。细碎,是化学学科的又一特点。我们不能像猴子掰包谷边学边丢,而是要对知识进行合理归纳,让各种知识各就各位,形成知识树,然后才能在需要用到知识的时候顺手拈来,不费吹灰之力。
我们经过自己认真总结,得到提纲,再分门别类地分析,并在各种知识中建立广泛的联系,这是每个化学学习者都应该具有的基本技能,也可以说是一种优良的品质。
康熙皇帝一生文治武功,堪称千古一帝,他曾经亲自改良大炮的,也可以说对化学颇有研究。他一生读书无数,在皇宫中拥有自己的图书馆,令人叹服的是:据史官记载,康熙对自己的藏书了如指掌,哪本书在哪个柜子第几层都一清二楚。他要看书时,一般不说书名,而是直接要侍者到第几个柜子第几层拿第几本书,交代得一清二楚。如果他没有系统的归纳能力,是不可能对藏书一清二楚的。
大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在那么多元素中,要总结出这么精细的一个表格,没有严谨的归纳能力,也是不可想象的。据说,门捷列夫在研究元素周期表的过程中,阅读过1000本书籍,经过消化总结后,写了100本工作日记,耗费了10年的时间,最后才得到了一张元素周期表。
篇7
1 研究意义
化学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指出,化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化学教育,不同的人在化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化学教育与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从长远看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高考的衡量尺度来说,化学的“瘸腿”也会限制学生进入一所好的大学学习。然而,在许多中学里,化学“后进生”却并不在少数,好多学生面对化学就是“不开窍”,给学校升学率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了困扰。
对于教师与学校来说,把后进生转化好,既能体现出教师的价值,让学生的学习更具竞争力,又能令校园的建设更具影响力。而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化学的学习也能锻炼思维,丰富知识素养。因此,化学学科后进生的转化研究意义重大。
2 原因探析
目前,许多专家学者都对后进生做了定义。大体上应用于化学方面可以如下定义:智力和感官正常,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于化学学习感到困难,成绩较差,难以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对化学概念无法正确理解,实验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较差,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常见化学问题的能力欠佳,无法做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从客观角度研究,有三个因素。社会因素:由于应试教育机制的弊端,中学学习都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来进行的,学生不是学到自己真正感兴趣有用的知识,而是考试大纲限定死的固定内容,这样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教师因素:部分教师教学技能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或者教学态度有问题,对全体学生没有做到平等对待,导致后进生们心理受到伤害。创新能力不强,只讲书本,不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家庭因素: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偏差,或者不顾实际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或者忙于生活对孩子疏于关心。
从主观角度研究,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导致成绩不理想,然后丧失兴趣,然后成绩更差,如此恶性循环。部分同学对于化学学习难以形成愉快的情感体验。高中学生普遍处于未成年阶段,自我意志较为薄弱,承受挫折能力较差,自觉性低下。因此诸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提不起热情,感受不到成功带来的充实愉悦,久而久之学生的动力与热情就被自我削弱,从而步入后进生的队伍。
3 后进生转化的策略
3.1调整学生的心态,端正学习态度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化学学习关键是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克服畏难心理,增进化学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不能仅以化学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坏。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挖掘出潜能,鼓励他们展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如充分利用课堂提问以及习题讲解的机会,挑一些符合后进生水平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给予适当地鼓励和肯定,让其也体验成功与学习的乐趣。
提高后进生的心理素质,经得起失败,体会成功。后进生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可能非常的努力学习,但是学不得法,导致努力不见成效,会产生失意感。教师在帮助其寻求正确学习方法的同时,更应该告诉学生成功必须通过历练,失败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当他们在不断的努力之中经历到进步的喜悦时,我们也要求其学会体会成功。老师要在每次课堂小测验后更多关注差生的答案,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反馈。每次进步及时表扬鼓励,定期找后进生交流学习心得和方法,一起研究解决,让差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时刻都在,老师时刻为他的进步骄傲。从而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帮助其建立积极学习的心态。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个解放:解放眼睛,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其中,解放头脑是很重要的。解放头脑,亦是解放思想观念。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解放学生的思想,改变他们对化学那“糟糕的印象”,让他们体会到化学学习其实也是有方法可循的,很有趣味的,消除心理负担,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方法,一定会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2多管齐下进行改进
建立和谐互助师生关系。老师要做到一视同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学生多数处于青春期,他们对于老师的言语比较敏感,可能几句无心的话语,就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阴影。某种程度上而言,学生期待老师的认可,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精神上的支持。而这些对于老师们而言,是力所能及的范畴。所以,不要吝啬你的言语,给予学生们无限的安慰。让你在他们心中像大山一样值得依赖。
篇8
初中是学生由懵懂的少年时期向较成熟的青少年过渡的重要时期,步入初中,学生周围接触的事物及对自身的社会认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初中生往往对与自身相关的学习生活及其他社会生活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迫切地想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但由于化学属于理学中比较深奥而细致的学科,知识往往抽象而零散,需要学生动手实验与理解的地方较多,学习的繁琐性往往会让不少学生对其望而却步。这种情况下,若想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避免学生厌学情绪,则首先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能力,成为一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的优秀教师。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专业基础扎实
古人云:“心中有万,才可说一。”对教师来说,只有自身具有专业而扎实的化学基础,才能灵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教师虽然不再是课堂与学习的最核心部分,但教师仍旧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指引者。教师自身能力不仅对学生学习兴趣有重大影响,甚至对整个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教学水平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果教师授课的专业基础有缺陷,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真正掌握情况。其次,教师的化学专业基础如果不扎实,便不能真正做到灵活安排化学讲授知识,增强化学知识对学生的吸引能力。
另外,有扎实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尊重老师、崇拜老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多付出努力,向老师学习,进而极大地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
2.培养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
化学学科是初中生步入初中之后接触到的一门崭新学科,知识系统全新,基本知识繁杂。不少学校教师迫于学生升学的压力使用传统涂鸦式满堂灌教学方法,不仅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更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对学生日后化学成绩进步及全面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要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需要教师摒弃以往应试型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及课堂实际反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当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与课堂个人魅力,通过使用幽默的课堂教学语言,多变的教学风格,对待学生有爱心、有毅力等途径实现。只有教师的良好教学专业素养与个人独特风格魅力相结合,才能真正使学生信服教师,在潜意识里爱上化学学习,以对教师的喜爱提升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喜爱程度。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教育学的心理学实验研究证明,学习过程中,如果人体的各种感官都能被调动起来参与学习便能使学生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使学生学习效率迅速提升。调动学生感官参与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体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便是需要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学质量提高。
1.情景式教学安排
化学知识往往抽象而枯燥,因此需要教学课堂能够完成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变,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直观印象,这便需要教师进行情景式教学编排。情景教学中,最重要的便是课堂导入部分,需要教师创造有趣而直观的化学感知环境调动学生各感官,促进其对化学知识的接收。
如讲解二氧化碳时,教师可以分析现实生活中“死狗洞”案例的故事提高学生兴趣,以故事情节讲解方式逐渐吸引学生关注其中二氧化碳的影响与性质,并尽可能加强学生自主讨论与总结环节。这样一来,不仅能避免刚开始上课就给予学生枯燥化学知识的压力,而且能提升学生对自主探索化学问题的兴趣,提高其归纳与总结分析能力。
2.重视化学实验的开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反之,实际动手的化学实验因其较化学知识更直观而具体,便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需要教师因势利导,重视化学实验活动开展。实验活动中,教师需注意将学生对观察与研究实际化学现象的兴趣及时转化为探求化学理论规律的兴趣,并进一步将这种兴趣引导为学习能力提升,保持强烈的化学求知欲。具体措施有以下两步:一是设计有趣而基本的简单实验:在这种实验中应当严格要求学生学会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同时照顾实验的趣味性安排,不使学生感觉到单调乏味。二是组织和开展分组实验:分组实验中,学生因其年龄阶段的表现欲旺盛,往往能够在表现自己的同时提高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对化学理论的掌握能力与自我实践与归纳总结能力。
篇9
我们课题小组为了研究本小组的“学—教—练—考”教学模式,同时更进一步了解高一学生化学学习的现状,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的指导学生,从学生学习兴趣、信心,学习基础、素养,学习态度、认识,学习方法、习惯,学习期望、计划根据教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对高一年级理科班四个名校班、四个重点班和六个平行班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了200名同学。尽管,调查范围比较狭窄,人数也不多。但对本年级的化学教学提供了参考意见,其它年级也可以借鉴。
一、对化学学习兴趣和信心问题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一个人的重要动力,信心更是一个人的强劲定神剂。在调查之前,我们曾认为平行班同学化学成绩差是因为不喜欢化学才导致的,可能会出现大部分不喜欢化学课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大部分人是比较喜欢化学的,比较喜欢和非常喜欢化学学习的占65%,但是非常喜欢化学的占13.33%,属于少数。非常喜欢化学的有80%是名校班的同学,15%的是重点班的同学。喜欢化学的原因主要有提高高考化学成绩、化学知识丰富有趣且实验多以及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各占33.3%,并没有人觉得化学是自己的强项。而对化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有75%是因为化学难、基础差跟不上。
二、学习基础的奠定和素养的培养
奠定好基础,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添石铺路。据调查报告,有50%的学生认为化学是自己的一般学科,40%的学生认为化学是自己的较差学科,仅有10%的学生认为化学是自己的优势学科。而从在化学课上的表现来看,仅有33.3%的同学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66.7%的同学不善于表达,不能清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在进行课堂练习时,只有16.7%的同学能够独立思考,完成习题。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能够对比总结自己和老师的思路,对知识加以内化。16.7%的同学能基本独立思考,完成习题,而另外的66.7%的同学,只偶尔能完成习题,一般只能听老师的讲解,即便当堂课听懂,但仍然不能内化。
三、关于化学学习态度和认识
马斯洛说过: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态度决定一切,没有端正态度,就不能学习好。调查显示,有90%的学生认为化学与生活有关,这也是学生对化学感兴趣的其中一个原因。而有83.3%的同学认为化学对其他学科有影响,因此,即便在觉得化学难基础差的情况下还是愿意好好学化学这一自然科学。
四、化学学习方法和习惯问题
1.能否在课前预习所要学习的知识,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和思维的主动性,也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调查结果中显示,66%的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目标,还有30%的学生不能完成。在实行高效课堂后,课前预习的5分钟非常重要,让学生自己对知识有一个大致把握。而对于自身学习计划,仅有30%的学生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在学习,并做到了落实。
2.在课上,当有听不懂的内容时,名校班的学生表现出了更强的求知欲和思维的活跃性和主动性,37%的学生采取了边听边记、并主动的思考或者与同学讨论的方法,甚至与老师交流产生碰撞。而其它班的尤其是平行班的学生更多的是采取听讲做笔记的方法,其中更有26%的学生常游离于课堂,不能好好的听课。更多的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心理会使学习处于一个被动地位。在遇到困难时,有40%的学生选择问老师和同学,这其中有一半学生选择问学生。有32%的学生则是选择查阅笔记和知识,再行解决问题,而剩下的28%则选择搁置问题,放弃解决。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羞于向老师、同学请教问题。
3.调查结果显示,仅20%的学生每天会用半至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复习化学,对化学知识进行总结。有36.7%的学生只有半小时的时间来复习化学,而另外的43.3%的同学则基本没有时间复习化学。
4.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方式调查来看,有60%的学生喜欢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如专题讨论。也有39%的同学喜欢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仅有1%的学生喜欢传统式的“教——学”模式。
五、学生学习期望和打算
学生对教师的期望主要在于教学手段新颖多样,课堂风趣幽默,这正符合我们高效课堂的要求,让课堂妙趣横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学生最希望在学习方法和知识运用上得到老师的帮助,以便化学成绩能够提升。
在对教学的建议里,95%的学生建议开设实验。化学实验直观、新奇,在化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高考化学对化学实验加大了考核力度。因此,在教学中,则应抓住学生喜欢化学实验的心理,结合本校实际设备情况,探讨如何利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小实验以及采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动手动脑,同时对化学知识有感官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有成就的人士大都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并对所做的事业进行不懈的努力,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力。因此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力,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
1.知识深入浅出,重点难点突出。在备课时也要体现出层次。不同层次的班级教学过程和方法都要有所不同。在教学深度上,也要有所区别。名校班知识层面深入浅出,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基础层面。而对平行班,只能停留在基础知识层面。
2.相关知识设计演示实验或者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将抽象的知识变形象。
篇10
在教学中运用学习策略,能够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起学生获得知识、理解本质的能力,提高学科的科学素养。化学是我国家教育中的基础学科,肩负着为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化学人才的重任。在化学学习中运用学习策略,对于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化学的学习中运用学习策略,是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这种学习策略的运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在化学学习中学习策略的具体运用
1.结构化的学习策略
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要真正的理解,在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就应该是整合的、结构化的、系统的,而不能是彼此分裂、零散的。要想实现知识的机构系统化,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把应经学习到的知识不断的纳入到新学的内容体系当中去,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新获取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关联。这样就是指不断的进行知识点之间的组块、连接和结构化,不断完善知识的结构体系,发展认知的网络。对于知识的组合形式可以采用类比、联想、归纳总结、比较等等。
比如在学习溶液中的pH值计算时,在常温下,某种溶液的pH值是13,根据此求出这种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要帮助学生主动去联想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联想到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的原理,真正的明白题目中设置情境下的实质,从而有效快速的解决问题。这样在学习中将新接受的知识同原有的理论基础联系起来,学生就能更好的明白问题的本质,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比如,在酸碱盐的复习这节课上,从“溶液”自然引出研究不同溶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从某些溶液能导电又引出电解质的电离和酸、碱、盐的电离,再以“离子”这一概念为中心,分三部分展开学习酸、碱、盐的典型物质的性质,再从其典型物质性质的学习过程中总结导出其各类别的通性,进而分析其具有通性的本质原因,同时概括出金属活动顺序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总结归纳各物质内在的变化规律。
2.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策略
据心理学调查研究发现,人在学习中有82%是通过视觉,36%是通过嗅觉,10%是通过听觉,16%是通过触觉,1%是通过味觉,这个调查发现说明多种感觉参与到学习中来能有有效的增加记忆力。化学学科独有的特点能够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图片、模型等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有效的减轻学生在学习中的记忆重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对于演示实验,教师要仔细的设计,可以通过对比、设置故障用以启发学生的思考。
以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学习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1)一个光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
【视觉:熔点低,密度比水小】
(2)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响声
【听觉:反应剧烈,有气体放出】
(3)小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视觉:反应快,金属钠反应完。】【触觉;接触小烧杯壁,微热,反应放热】
我们向反应后的溶液中低价几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视觉: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NaOH生成。】
那么钠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怎么检验呢?
可能是H2或O2,可用一支小试管收集,靠近火焰,若能产生轻微的爆响声则是H2。
【听觉:反应剧烈,有气体H2放出。嗅觉:气体无味。】
再比如在做醛的银镜进行演示时,可以准备两组仪器,学生在课前要进行充分的预习。课上的时候,让一名学生和老师一起同时做,结果老师的实验很成功,看到了最终的实验现象,而学生却只是得到了黑色的沉淀,这个时候就让学生仔细的观察实验过程后思考并分析失败的原因。这种学习策略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认真、全面的观察并展开积极的思考,从而达到了观看――亲自动手做――思考的有机统一。教师在课下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中的小实验,比如在学习碳的不同结构时,可以让学生找到金刚石和石墨,初步了解到不同的构成结构形态不同;在学习一些具体的化学物质时,让每个学生都利用生活中存在的东西去做这种物质的模型,亲身去体会,加强对这种物质的理解和掌握。
三、在化学学习中运用学习策略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采用学习策略的先导,它能够唤起起学生对于策略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主动采用学习策略的积极性和意识,巩固学生学习效果,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行激发。教师首先从自身就要对学习策略的极大兴趣,情感饱满的投入到化学的学习中来,用自己的热情带动学生,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教师在学习策略中,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方法尽可能的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注意引导学生对于学习策略保持长期稳定的兴趣。
2.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智力的学生对于学习策略的理解、需求、掌握是不同的。因此,在化学学习中,教师要非常明确自己的学生出于什么样的水平阶段,选取合适的学习策略加以运用,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的学习。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也会影响到学习策略的效果,在学习中运用学习策略,教师一定要对自己学生的智力水平有一个充分的认知,针对不同的智力水平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3.注意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接受的习惯
前面已经提到,学习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但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在接受学习策略时往往非常被动,无法很好的运用,功效自然也无从发挥。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都是被动接受式。以知识以教师为核心,学生长期处于消极和被动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已经磨灭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这种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显然不利于化学学习策略在具体学习中的运用。在化学学习中,很多知识靠被动的方式是能以接收的,必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逐渐实现对知识的吸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设计出形式多种多样、多层次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们在互动和实践中主动的将学习策略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当中去。
三、总结
在化学学习中运用适应于学生水平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到学习策略的技能和知识,自主的学习化学、进行知识的加工处理并解决问题。学习策略的运用要注意学生的差异,要做到扬长避短,选用最适合给个人的方法,逐渐促进学生能力的迁移和提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切实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死记硬背的的学习状态,在化学学习中不断运用学习策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爱好研究、勤于动手,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搜集和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理论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同他人交流协作的能力。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不断的运用合理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完成从“学会”到“会学”,懂得如何去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培养出专业人才,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
参考文献:
[1]侯凤雷.初中化学概念的学习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0,(02)
[2]文容.初中化学教学的心智技能培养策略浅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4)
[3]马书蕊.初中化学学困生教学辅导优化策略[J].现代教学,2009,(Z2)
[4]张朝润.浅谈化学入门教学[J].保山师专学报,2005,(02)
[5]张正昱,杨维松.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36)
篇11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本人热爱党,拥护社会主义,能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也能准时参加,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热爱学生,从不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二、教育教学方面:
九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程,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找到学习化学知识的方法,多部分学生基础差,接受能力也比较差,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还抄袭作业,上课有时不能专心听课,学校施行的阶段性考试,多学生被归为三类。针对这种问题,我着重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这类的学生我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学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这样,学生对我也就慢慢的喜欢和尊重,也开始喜欢学习化学,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1、认真备好每节课。不但备教法、备教材更应备学生。本届学生,学生没有以前那么整齐,所以我尽量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课的类型,备课前尽量做到自己先完成每节课的作业以及课外练习,从中选取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题目。认真写好教案,做到每节课都"有备而来"。每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后认真作好总结,及时从课堂教法和学生的反映情况总结出每节课的得与失,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虚心请教其他教师。在教学上,能和其他老师团结协作,有问题及时向他们请教。在每个章节知识的处理上,通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他们的优点以弥补自己教法上存在的不足。
3、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也有针对性。为此,我常常到网上搜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次作业都能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次作业都能作到认真批改,通过作业及时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上及讲解时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分析原因并总结,进行透彻的评析,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三、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现在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化学的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本学期在学校的工作中,我经常去听学校各科组的公开课,虚心向教师们学习更新的教学方法,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注意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四、成绩与反思
班上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欠积极,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虽然也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但是,有个别同学上课不正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有些同学考试不认真,成绩很差也没有羞耻感。由此,导致部分同学学习成绩很差。所以也是我最觉得头痛的地方。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总结2
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想想本学期的化学教学工作,有得有失,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后的教学工作,我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这学期,我担任了高一年级(3)、(4)和(6)班三个班级的化学教学工作,所以教学任务重,但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得到了所担任班级学生的好评和尊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下面,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1、注重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课前做不做预习,学习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都不一样。为了做好这一工作,我经常会在本节课结束时给学生留一些问题,在第二堂课我会及时提问,还会让一些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讲一讲,通过这些措施督促学生在课后做好预习工作,一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2、注重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也应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满堂灌”,老师知识一味的讲,学生只是坐着听,记笔记,灌输式的的教学方式。我一直都很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老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要想办法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结论。为了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也做了很多的工作:
(1)让学生积极的发言。认真、耐心的听学生讲,然后针对学生讲的做点评,有时候点评也让其他同学进行,最后给予鼓励,肯定。
(2)课堂尽量给同学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来解决一些问题。让同学上黑板做题,讲题。
(3)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组织好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我也曾经让学生自己到黑板上来做课堂演示实验,结果学生很积极,教学效果很好,我觉的这种方法应该继续运用下去。
(4)尽量的设置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我一般是会设置好几组问题,问题的设置遵循有简单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而且,我也很注重提问题的方式,语气等,尽量做到每个人都积极的思考。
(5)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我发现好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种很有趣的能力,他们会听老师的语气来回答问题,比如说“是不是!”他们就会回答“是!”,“对不对”他们就会回答“错!”等,所以我也经常的在语气上误导他们,为的就是让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思考,而不是经常的滥竽充数。
化学老师个人工作总结3
本期我担任九年级的化学教学工作。通过一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法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化学这一科的学习成绩不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化学这一科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吸引学生。在教学上做个有心人,多思考多动脑筋,多留心多多做好准备课前的工作,精心备课,不仅要备知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学情,以饱满的热情走上讲台,以激情的演讲吸引学生,以精彩的表演感动学生,让学生入迷。这样,学生渴望上我的课,爱听我的课,想听我的课,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了,学习成绩也就提高了。
二、注重“双基”教学,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大处着想,小处着手”,让学生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化学课教学,使学生能掌握本学期化学课本的知识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化学知识靠日积月累,化学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要靠不断的渗透与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经常地灌输化学的学习方法、分析方法、渗透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和技巧。化学教学中,要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化学课的学习,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越来越多,在知识的熏陶和影响下,在不断进行的教育和教学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地自觉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学习和分析方法,去理解知识,分析许多实际问题。如有关环保问题、生态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同学们都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
三、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题,上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使学生能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不仅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更能运用知识解决学习、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技能、技巧,提高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能力。这样使教学相长,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法水平和能力。
四、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化学课的学习具有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虽然是理科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却具有文科课程的一些特点,比如,许多的化学知识点需要机械性记忆和理解记忆;同时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认真做好化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提高学习成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篇12
就高中阶段多数化学实验而言,在正式实验之前,我们就会相应了解其实验内容、目的、所用器具以及相关实验原理等内容,教师也会对我们的实验流程进行讲解和指导。部分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表现较为兴奋,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流程及技巧后,即开始动手实验,相应忽略了对于实验基础内容的深入学习和掌握,导致实验连续性、完整性差,较难达到自身所期望的化学实验学习目标。就笔者自身的化学实验学习经历而言,无论是简单或复杂的化学实验,均是由不同数量的基础知识组成的,只有真正掌握实验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实际理解实验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验证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另一方面,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化学实验是很严谨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对于操作规范性、连续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我们完全掌握实验操作基础知识,才能保障实验顺利进行,得到实验应有的效果。
三、关注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学习
实验是化学科学建立和发展的基础,这种行为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探究性和验证性。因此,在实际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应给自己制定相应的实验探究目标和计划,进行探究性学习,而不是仅满足于简单的化学实验流程操作学习,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就笔者而言,化学实验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丰富新奇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探究得出理想结果的喜悦。因此,笔者在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习惯暂时忘记教师的指导和书本上的标准流程,从实验课题出发逆向思考“如果这个实验由我自主设计会如何操作”这一问题,然后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所需器具和试剂,以及实验具体操作流程几个方面入手,完成自己的实验设计,再与教师和书本上的标准实验进行对比,以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自身实验设计、提高个人能力。事实上,许多实验都有多种实验验证方法,我们实际操作的实验,多数是操作较为简单且安全的实验,按照老师和课本的指导,我们可以较好地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但这并不与探究式实验学习相冲突,笔者在两者的对比学习中,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和满足,同时化学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实际化学实验学习过程中,对于学习内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四、对高中化学扩展学习给予强化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科学,生活中许多现象均与化学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学习时,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化学实验内容,应积极探索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因素,以不断提高个人化学能力。受生活条件限制,我们可能无法进行过于复杂的实验操作,但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化的实验练习,提高个人化学实验动手操作技能,以及对于化学学习内容的理解。如“钠在水中的反应观察实验”实验操作简单且原料易获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钠作为活泼金属的种种特性,包括存储方式、与水的燃烧反应等,同时加强对于燃烧定义的理解和认识;再比如,酸碱性是高中化学实验经常涉及的一种观察性质,而对酸碱性的判定是使用pH试纸完成的。pH试纸是一种较容易获得的实验材料,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酸碱性检查,可以提高我们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对于酸碱性强弱的直观认识。除上述生活实验操作之外,高中化学实验知识还可用于解决一些生活难题,包括化学方法去除生活污渍、化学防腐等,通过这样的化学生活实验应用,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
五、重视高中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高中化学实验作为一项探究性的学习过程,除了在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用品自己尝试进行。对焰色反应来讲,尽管有学生亲手制作一些烟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学生应该有高中化学实验生活化学习的意识,寻找自己生活化实验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选用的材料。另外,学生还应该有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化学实验的事例,并对其中包含的化学问题进行探究,养成从化学实验的角度进行生活经验的思考,比如,在日常生活做饭的过程中,我们不小心将食盐撒在了煤气灶的火焰上,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明显的黄色,这虽然是一种很常见的生活现象,却也是一种化学实验现象,如果你知道这是钠离子在灼烧时呈现的颜色,无疑会加深对焰色反应的理解。
六、结束语
笔者结合自身化学实验学习经验,从化学实验基础学习、化学实验探索性学习以及化学实验生活化学习等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于高中化学实验学习的一些体会和方法,可以总结为基础知识、探索精神和生活实践三点内容,笔者认为只有掌握了这三点内容,才能不断提高化学学习兴趣和实验学习技能,进而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作者:闵锐 单位:东营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篇13
一、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因素
从初中化学到高中化学在知识层面上存在着一定的衔接性。但是对于学困生而言,由于化学知识基础不牢,就会感觉到进入高中阶段,化学知识的跨度很大,导致学习困难。
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内容单一,容易记住。进入到高中阶段后,就需要对化学反应有所认识。由于知识的难度增加,使得学生感觉到学习压力大,更无法将所学知识具体化,导致学习障碍。特别是学困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上,依然按照学习初中化学的形象思维方式,就会对于化学规律的认识有所局限。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对于相对抽象的化学知识以掌握。学困生之所以对于高中化学知识难以深入理解和应用,就是由于没有建立统一思想解决各种化学问题,导致化学知识晦涩难懂,化学学习枯燥乏味。基于应试学习化学,要采取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却对学习规律无从总结,导致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比如,对于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果从电子转移角度学习,对于化学反应的判断就需要从焓变和熵变进行,内容抽象而复杂,使得学生感觉到了化学知识的难度而对于化学内容难以掌握。
二、培养学困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一)认真对待每一学期的“第一节课”
很多高中化学教师都没有意识到每一学期第一节化学课的重要性。事实上,要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第一节课就是良好的开端,学困生之所以在化学学习中感觉吃力,就是因为化学基础知识不足,对于高中化学课堂知识难以很快消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越来越弱,就会逐渐产生放弃学习的心理。为了提高学困生的化学学习成绩,高中化学教师就要将在化学教学中灵活地引入化学实验,将高中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活。化学教师在第一节课就进行化学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展示将化学知识呈现出来,既符合学生的形象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作为化学教师,对于第一节化学课的实验安排,要从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设计实验,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感兴趣。比如,教师可以让一名学生用准备好的毛笔在纸上面写字,然后贴在黑板上。学生对于教师的这一举动会有很多猜测。看着学生们好奇的表情,将装着水的喷壶举起来,向纸上面喷水,这时红色的字体就呈现出来。学生看到这些,就会立即变得精神起来,开始对化学反应感兴趣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化学反应产生了好奇心,就会在化学教师的引导下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可以获得良好的化学学习效果。
(二)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学困生在学习上存在着被动性,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目标,就难以有计划地学习,学习效率也会相对较低。高中化学教师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目标达到了,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成就感。随着化学学习的自信心被树立起来,学习兴趣也被激发起来,由此而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知识规律,根据自我学习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化学课程的独特魅力所吸引,产生享受知识的感觉,学生的化学学习潜能也因此而被激发起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困生由于化学基础薄弱,导致从初中到高中的化学知识无法有效衔接,加之难以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而影响到化学学习成绩。对高中学困生的化学基础充分了解,重视每一学期第一节化学课的教学,并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以提高学困生化学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新华.刍议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困生的激趣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15(02):32-34
[2]黄桂华.从激发兴趣入手,有效提高化学学困生学业成绩[J].课程教育研究,2014(2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