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医学伦理道德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医学伦理道德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医学伦理道德论文

篇1

尊重人的自在研究者与受试者以及医患之间应当建立起一座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桥梁,承认并尊重受试者、患者的自应当成为展开医学研究的先决条件。以欺骗、哄骗、诱导等方式进行人体试验尤其是临床药物试验,或是采用未经伦理审查、科学论证即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都是违反医学伦理和道德原则的。

尊重人的知情同意《伦理堡法典》、《赫尔辛基宣言》中均强调了患者或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指出“人类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是绝对必要的”[3]。知情,就是要求每个受试者参与临床试验前必须被充分告知并理解研究的目的、方法及研究可带来的预期利益、潜在风险以及可能的不适;同意,则是指受试者在充分理解试验相关信息之后,具有选择和终止参与的权利,且不会因此受到任何惩罚。

保护人的不受伤害医学研究中所应用的先进科学技术或诊疗手段,对于受试者、患者而言,往往是“利害并存”的综合体。对此,医学工作者在临床试验设计或药物试用上,应将保护受试者、患者的健康作为首要任务,认真权衡利弊,评估风险,力求以最小的损失为代价获得患者的最大利益。

正确处理临床医学科研和医学伦理关系的基本途径

强化医学工作者的伦理道德意识医学科研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事业。医学工作者在医学科研的主体,保证科研成果造福人类是其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对此,医学工作者应当强化自身的伦理道德意识,使自身拥有“科学的精神气质”,在医学研究中严格履行默顿在科学社会学中所提出的“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原则,自觉加强自身道德素质修养,遵循伦理价值规范,在临床医学科研实践中尊重受试者的利益,科研选题时尽可能客观、公正、负责任地揭示医学科研的潜在风险[4]。惟有如此,才能使医学科研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化解医学发展与医学伦理问题间的种种冲突。

给予医学科研宽松的环境医学工作者是医学科研的主体,广大公众则是医学科研组织开展的土壤,也是医学研究成果的最终消费者。在现代医学高科技技术的双面性凸现的现实环境下,给予临床医学科研以宽松的发展环境,关键是要培养社会公众正确的科学伦理观和道德观,医学技术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适合的社会环境。要在社会公众中普及推广伦理道德知识,破旧立新,重新树立适应于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健康发展的新型伦理道德观,捍卫科研自由,支持正确的医学科研活动,也能正确地利用科学的伦理观捍卫人的生命权、健康权,对医学工作者的科研活动进行广泛的社会监督,才能真正保障当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5]。

完善医学伦理对医学科研的指导与规范医学伦理学是指导医学的健康发展,监督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防止其误入背离人道的科学主义歧路的专门学科。要完善医学伦理对医学科研的指导规范,关键是要发挥好伦理委员会、医学期刊等组织机构在伦理审查中的监督作用。(1)发挥已有伦理审查组织的监督作用。伦理委员会、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等作为具备实体组织形式和建制的医学科研伦理审查的管理机构,要积极借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GCP联盟等机构关于医学伦理问题研究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与完善伦理审查工作视察与评价的管理规范,建立起伦理委员会等相关管理机构的标准操作规程,提高伦理检查的质量。(2)要重视中文医学期刊在医学伦理审查中的重要作用。对医学期刊编辑进行医学伦理知识的培训,深入学习《赫尔辛基宣言》、《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操作指南》、《涉及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审查办法》、《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等国际国内文件,使医学编辑能够在审稿和编辑过程中能够清楚、公正地处理好学术论文所涉及的伦理问题,把好医学论文进入学术传播领域的最后一道关口[6]。

篇2

一切文学艺术只要以真善美作为其反映内容和表现方法,就必然会与道德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必然会体现和张扬道德观念,而中国文化中“诗言志”、“文以载道”的思想传统,使得文艺与道德、美学与伦理学的结合更为紧密。由此,借助文学艺术的美来提高个体的人格素质、道德修养是可行的,也就是说道德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其传播教育方式与文艺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新时代中,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作为知识产业的基础,已被置于突出的地位,现在重新提出和探讨德育问题,应该说也是一件很有必要、很迫切的事。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在道德教育方面,一般不外乎两种形式,即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是没有专门的道德学科,在我国德育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来开展的。而这并不意味这就是德育的唯一有效途径,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认为,各科教学对德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历史学科中的历史伟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文学理论中的英雄人物的高贵品格,数学中的严谨,美学中的求真、向善、爱美,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某种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古往今来,有效的道德传播都注意充分发挥文艺作为载体的力量,单纯的道德说教往往难以奏效,而实现道德教育与文艺教育的融合,符合道德引导和文艺发展的规律。课程教学是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因此,对课程教学特别是文艺理论和美学等学科教学中的道德引导价值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讨论之前,我们先从以下几点入手。

1.文艺的本质和功能。文艺是美的化身,是依靠典型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和传播知识的,认识、审美及教育是它的主要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又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寓于生动形象和具体事件之中的思想、精神与道德形态而加以实现的。这也是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的不同之处。具体来讲,这种区别既表现在反映对象上又表现在目的与成果上。首先,文艺所反映的生活主要是生活中的美,当然也有丑,而这里丑是在审美的语境中审视;其次,它把全部生活中的美提炼、升华为艺术的美加以表现;最后,这两者都以美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来完成它自身的任务。这样看来它除了自己本身的教育学生掌握文艺的知识、原理和技能的任务外,运用它其中蕴含的弥足珍贵的道德养料和资源对道德的引导、培育也是其自身的法则和规律使然,而并不是人为地强加给它的额外负担。

2.文艺理论和美学类课程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关系等本源性的问题。从人文学科家族中各个学科的紧密的内部关系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文学艺术自身与道德具有血肉关联的一体化特征。文艺是人们构筑精神文明的特殊的精神生产。文艺作品一经问世,就凝结着作家、艺术家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是他们思想感情的表达和流露,其中必然凝聚着他们对道德观念的理解和感悟。它本身就包含思想、精神和道德,而且是思想与精神的升华,更是美与善的体现,这是因为“文艺主要是写人,写人的社会生活,那么,道德情感、道德意识,本身就是文艺所必须反映的重要内容之一”。[2]也就是说,只要是真正的文艺,只要是优秀的作品,就都应当具有促进德性的性质,也就能够起到强化人的精神的作用。反之,这是真正优秀的作品的基本素养,也只有这样,文艺作品才会被社会大众接受和认可,才能在历史的和时代的艺术画廊中留下辉煌的成就,否则,面对时代的变迁和新的时代及社会的新的价值观的形成,它留下的除了思想的嚣尘和精神的沉渣外,将一无所有。

3.文艺学科道德引导的优越性。艺术是通过美的中介、美的享受使受教育者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达到认识、教育的目的,产生情感的共鸣。尤其是美学类课程,借助于美的形态,通过美育来进行道德的辅佐教育,使审美感、艺术感、道德感融为一体,理智、意志和情感共同作用,使人在接受教育时完全消除戒备、乏味、枯燥的学习心理,而借助“以美启真”、“以美化德”来诱导受众、感化受众。这就为文艺课程中开展道德教育创造了条件。首先借助于艺术中情感的因素能增强道德观念的吸引力,更能唤起主体内在的、内心深处的道德情怀,使个体的狭隘的欲念和功利心在瞬间得到净化。同时,借助审美的因素,还可以消除接受者在以往的以纯粹理论灌输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枯燥、乏味而产生的抵触心理,而其则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来加以引导和约束来。这一切使得其在道德引导上具有轻松自由自在、润物无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特征;还有,文艺理论和美学类课程在教学对象上,大多都是一些层次比较高的群体,这类课程也大多在教育教学的中高级阶段才真正开设,而这一类人群在接受教育之前,在自己的世界已经形成一套价值观念,在给他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就更不能用道德说教的方式。其次,在实现道德教育的途径中,文艺理论和美学类课程还可以通过情境去实现,而这情景不用精心去创造,因为它们本身就是情景交融的学科。很简单地就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的作用,从而为此转化为道德行为提供前提保证。最后,文艺总是来源于一定时代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人们的道德生活。文学是写人、人的心灵和人与人之间关系学科,而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故而,道德是文学不可或缺的内部要素。反过来,道德作为文化现象,当然与作为精神文化的艺术的关系更为紧密。

4.文艺理论和美学类课程中道德价值观的体现。中国文论中讲“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讲“仁善、信义”,它可以宽泛运用于艺术评论和社会人事评论;在诗歌理论中,有“诗言志”。如《毛诗序》中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钟嵘《诗品序》中有:“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作品作为“物之感人”的产物,既是对“物”德世界的再现,又是对“人”德心灵的表现。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也是强调《诗》具有使“君子”成人的道德教化功用。在美术理论中讲“品行、情操”,在戏曲中的“脸谱”,在音乐和其他中的“人性关爱”、“爱国情怀”等。在古代美学理论中,“美”本身就同“善”有着密切的关联。“美善合一”。而且在古代美学中,善是比美更高的范畴,善就是伦理学中的道德,从孔子评“《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又说:“《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就可说明问题。孔子诗学中“思无邪”,在后来的《毛诗序》中提出的“教以化之”的理论,都认为艺术就具有“经夫妇、成孝敬、明人伦、美教化、移风俗”[3]的道德感染功用。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之所以要将诗人从他的理想国度中驱逐出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诗人“逢迎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培养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4]其实也是伦理批评的表现。道家美学的“天人合一”的环境道德价值观都是从正面的、积极向上的道德角度着眼的,虽表现方式不同,但最终就是对人性或教育的一种引导价值,目的都是引导人性的向善、艺术的升华、人伦的至善至美。

从以上几个问题的探讨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文艺理论与道德教育之间天然的联系。现如今,在人类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急速飞跃、价值观念不断变化的今天,利用文艺本身的种种特质,对于受众,无论是处在初级阶段的小学生,还是中级阶段的中学生或是高级阶段的大学生的道德的意识的培养、道德认识提高、道德意志锻炼及道德信念的坚固、道德行为引导都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所以,正确地把握和应用文艺理论和美学类课程教学过程的这些特性,对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运用文艺理论和美学类课程进行道德教育打开了新的思维空间。

1.发挥文艺的隐渠道作用,提高学生对社会主导的道德价值的认知。认知是行动的前提,只有从思想上认识,才会在行动上有所表现。道德认知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期准备,也是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的基础。学生的道德认知愈深,其道德情感就会愈强烈。而这种情感就会形成其道德行为的内心驱动力,构成道德行为的动机,也是实现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基础。文艺是社会的精神文明的成果,是精神世界的生产力,它其中蕴藏的丰富的、宝贵的文艺理论家对世界、对人生的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挖掘和提炼这些宝贵的精神食粮,把其通过隐性的渠道输送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中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艺术确实能为我们提供道德知识,这与它的内在价值密切相关,美学亦如此”[5]。关于这一点上文已做过论述,在此不再赘言。社会主导价值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共同的需要与追求,人的存在不仅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而且是社会的一分子,是一个社会人,那么,他的行为举止就得符合他人和社会利益的社会属性。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社会,所以每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都应体现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只有充分认识到哪些事该做,对社会有利,哪些事情做了不仅会危害社会还会使自身陷入绝境,才能在社会中找到实现追求和理想的金钥匙,才能为自身和谐地融入社会提供保证,才能保证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大学生来说,现在的大学生总体的道德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还有一些同学在道德价值判断上有界限模糊、道德意识淡薄,尤其表现在自视清高,在是非与善恶面前没有判断力、原则性匮乏,缺少一定的奉献精神,诚信度降低,缺乏社会责任感,勤俭节约被视为过时等,这就需要我们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针对此类问题的道德教育。大量的实践表明,只有将显性和隐性双管齐下,才会收到预期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效果。

2.发挥文艺的隐渠道作用,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文艺理论课的基本目的是教学生掌握文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受教育者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去解读人生,从中还可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培养自身高尚的品德水平,这是文艺教学的三维目标,也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的。文艺理论总是以作品呈现的,作为文艺活动的三极之一的文艺作品又必然会通过欣赏者的消费陶冶、丰富、升华、激发、改造和提高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与主题精神状态,从而达到为接受者注入积极思想因素,使之加深道德的体会,铸就高尚的情操,激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在文艺理论课教学中,本身就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将情感体验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这就会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就拿音乐艺术来说,音乐作为人类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情感的艺术。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和歌曲培养出来的。”音乐的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义勇军进行曲》、《中国军魂》、《共青团之歌》、《勇敢地心》,都是人们情感表达的真实写照,当后人们在传唱这些经典歌曲的时候,当然会被其中隐含的精神实质而感动,这就是艺术中的“情感共鸣”。试回想,“5·12”地震的时候,被埋在废墟下的孩子齐声唱着国歌、唱着《团结就是力量》,难道唤不起个体的良知、责任和使命?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人不被感动和震撼,歌曲给废墟下的孩子们带来了精神慰藉,带来了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也唤起了全社会的道德情感;又如,北京奥运会升旗仪式那一刻国歌响彻鸟巢时的震撼,奥运健儿奋力拼搏的精神,以此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文艺作品课中塑造的伟人形象、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都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好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用生动、形象、充满激情的教学方式去打动学生,使教材内容在学生脑海中产生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感染他们的思想情感。道德情感内容丰富,有阶级情感、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自尊感、羞耻感等。其中,集体主义情感可以缓解个体的集体意识淡薄的弊病,义务感和责任感可以影响责任心欠缺的个体,自尊、羞耻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防止个体做出有悖于社会道德的不良行为等。需要补充说明的事,这里的“情感教育”只是作为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的补充作用,仅此而已。

3.发挥文艺的隐渠道作用,有助于引导受教育者对道德行为的实践。不论什么样的教育,其目的最终都是指导实践,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算是教育工作发挥了实质性的应有的社会作用。否则,一切前期的教育都可视之为空谈,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也不例外。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最终都要在道德行为中体现和检验。文艺理论中的道德思想和情感,文艺作品中的具有良好道德品格的典型形象都能起到引导学生有实践道德行为的作用。这就要求在传授文艺知识的同时,还要善于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课,让受教育者走进生活,初步体验和内化道德认知;再进入实训实习等职业实践中,进一步体验,感悟和强化道德认知;最后在职业实践中将已有的道德认知、信念和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知道自己怎么做,而且准备这样做,让受教育者在实际的生活中认识和明白作为一个讲道德、讲文明的人所具有的人格魅力,懂得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是光荣的事情、是会得到人们赞扬和褒奖的善举。这样也能够把道德知识真正转化为道德行为,达到教育的目的要求。当然,道德实践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不是让我们也要向文艺作品里描写和歌颂的英雄人物那样,非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要从身边的小事,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行事中时刻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座右铭提醒自己和鞭笞自己。

综上所述,由于包括道德和文艺等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性质、目标的一致性,在文艺理论和美学等学科教学中自觉进行道德引导,充分发挥艺术美等各种审美形态对道德建设所具有的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必将对学生乃至于更大范围的公民素质的提升,对学校和全社会的文化建设,对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等都产生切实而持久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2]何西来,杜书瀛.新时期文学与道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篇3

英美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吃肉菜时,英国人左手拿叉,叉尖朝下,把肉扎起来,送入口中,如果是烧烂的蔬菜,就用餐刀把菜拨到餐叉上,送入口中,美国人用同样的方法切肉,然后右手放下餐刀,换用餐叉,叉,叉尖朝上,插到肉的下面,不用餐刀,把肉铲起来,送入口中,吃烧烂的蔬菜也是这样铲起来吃。吃饭时,利用叉子的背面舀起来吃虽然不是违反餐桌的礼仪,不过看来起的确是不怎么雅观。

吃米饭之类的料理时,可以很自然地将叉子转到正面舀起食用,因为叉子正同的凹下部位正是为此用法而设计的。这时候,也可利用刀子在一旁辅助用餐动作。将餐盘上的料理舀起时,利用刀子挡着以免料理散落到盘子外面,如此一来就可以很利落地将盘内食物舀起。如有淋上调味酱的料理了,也可以利用刀子刮取调味酱,再以汤匙或调味酱用汤匙将料理与资料一起送入口中。如以叉子叉住,再用汤匙淋上调味酱后食用,则是错误的动作,因为这样一来,在料理送往口中时,酱料会滴滴答答落得到处都是,搞得一团糟。以叉子舀起料理时,以左手持用叉子,将食物置于叉子正面的叉腹上送入口中。在与朋友聚餐的轻松场合,如果不须用到刀子,可以用右手拿叉子进餐。饭应以正面叉腹而非叉子背面舀起,这样可以比较容易食用,而且也较优雅自然。当盘子内的细碎食物聚集时,可利用刀子挡着,再以叉子靠近舀起。利用汤匙代替刀子也是可以的。以叉子将料理聚集到汤匙上,再以汤匙将食物送入口中。

调味酱用汤匙与一般汤匙的用法是一样的。应利用叉子将料理推到调味酱汤匙上食用,而非以叉子叉住料理再以调味酱用汤匙淋上酱料,因为后者是违反礼节的。

篇4

一、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社会道德能力是指道德主体在面临社会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也就是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社会价值观或原则处理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一种本质能力,又是人成功地完成社会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社会道德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感情、道德意志等。社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社会道德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特征,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包括社会道德知识、社会道德观念通过受教育者的社会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信念,经过社会道德实践再将内在道德信念转化为稳定的社会道德判断能力、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以社会道德知识为重点,同时十分注意其他科学知识对社会道德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把社会道德知识与其他科学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教育,从而从更高的水平上提高道德素质。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十分注重社会道德实践,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分辨社会道德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厚的道德感情、磨练顽强的道德意志、养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行为。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过程是一种终身教育过程,是一种呈螺旋式上升的教育与再教育过程,是一种在不断地由社会认知一社会践行一自我反思的循环中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过程。

中国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未来各项事业的重要骨干和接班人,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不仅是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应对社会道德新挑战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过程应该是一个需要学生理性和思维参与的过程,借助学生自己的智慧作出自主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要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必须着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思维能力、社会道德判断推理能力、社会道德决策能力、社会道德选择能力等,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方式,能够自觉地运用已知去对付未知,处理生活中面临的具体社会道德问题。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面临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挑战。首先是网络文化的挑战,包括信息传播方式转变形成的挑战、教育方式改变的挑战。其次是市场经济的挑战,包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价值观冲突、价值观的困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的调整。再次是知识经济的挑战,包括知识经济对教育主体的影响、对教育客体的影响、对教育介体(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影响、对教育环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的影响等。第四是对外开放的挑战,包括道德文化复杂和多元性的挑战、道德文化变动和异化性的挑战、道德文化虚浮与躁动性的挑战、道德文化世俗与实用性的挑战等。只有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培养才可能取得实际的成效。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社会道德认知的不足。这表现为认知上的自我中心观,即在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关系上往往只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位置去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这是导致不少大学生出现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道德认知能力的缺乏导致了严重的道德问题。2.社会道德感情的缺陷。道德感情既表现为对人的感情,也表现为对有关道德问题产生的道德焦虑。对人感情的淡薄和道德焦虑的缺失致使部份大学生发生较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3.社会道德意志的薄弱。道德意志薄弱也是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中发生的一些非道德行为看,对一些简单的道理他们并非不懂,但却愿意采取对个人较有利、个人感到更舒服、更痛快的方式而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比如一些学生并非蓄意影响他人的利益,更不愿损害他人的利益,但在个人的愉悦需要和特定环境的作用下,也作出了放弃遵从道德规范的选择。

(二)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缺陷产生的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道德教育影响。学校教育以智育为主,与德育分离,突出智育而忽视德育,忽视认知能力的提高;注重知的培养,忽略行的训练。2.社会环境和家庭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失范与讲道德吃亏的现象强烈地刺激着这一代大学生,复杂的道德环境使不少大学生产生了道德困惑,道德信念发生了动摇。某些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的家长,以其不健康的言行,在子女道德素质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消极的影响。即使是道德素质较高,但忽视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的条件受到家庭具体情况限制的家庭,对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提高也会形成不利的影响。3.个人成长特征的影响。今天的大学生,很多都离不开家长的呵护,性格较为脆弱、怀疑、孤独、自我封闭。这种特定的情况很容易引起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道德问题。

中国是一个道德文化非常深厚的国家,在培养道德能力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在继承已有传统方法的同时进行创新,赋予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新的时代内容,才可能取得好的成效,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要确立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不是机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主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道德能力,最根本的,是要确立大学生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二,内功培养与外功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像其他能力一样,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理知识,同时还必须引导大学生把握用价值原则来解决道德问题的方式。第三,注重实践的原则。必须从道德认知做起,教育大学生以道德意识指导道德实践,使道德实践为道德意识的升华提供丰富的养料,持续不断地将道德实践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把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能力培养,必须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社会综合体系,创新大学生社会道德能力培养的机制,强化社会道德能力养成的实践环节。

篇5

现行的医学教育和研究体制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的直接针对性和应用性不强,而许多临床上有价值的发现无法准确反馈给基础研究工作者。转化医学研究模式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种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割裂状况,顺应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针对性的基础医学教育是转化医学发展的良好基础。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开始着手规划,培养出既懂基础研究又精通临床、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能较好结合基础与临床的高水平人才是转化医学研究开展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2009年9月,在中国工程院与上海院士中心联合举办的转化医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了我国转化医学未来的发展战略重点应放在以医、理、工结合的方式培养临床医学科学家。

转化医学研究的开展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支持。在医学领域中,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而教育是指导科研与实践的基础。转化医学以促进科学发现转化为医疗实践并最终服务于病患为目标,其实现离不开基础医学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的转化医学研究队伍。高等医学院校作为转化医学研究的主体之一,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在保持注重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探索、发现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有目的、有重点培养学员以临床实际需求为研究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科研能力,让学员在开始就建立基础医学研究来自于临床、根植于临床、服务于临床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基础科学必须与临床医学结合,才有生命力。

转化医学所倡导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也是未来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更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如何把握教育、研究和实践三者的关系及其定位,通过教育弥补研究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等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问题,必须认识到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必须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只有以转化医学理念作指导,注重培养临床和基础一体化高水平研究人才,才能更好地推进基础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强化基础医学教育,促进转化医学研究发展

转化医学的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研究之间的脱节:临床医生不关心也难以理解相对深奥复杂的基础医学研究,而基础医学研究者对于临床病人的实际情况缺乏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研究工作难以切合病人的实际需求。在未来基础医学教育中,我们应该通过完善教学理念,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科研反哺教学,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大力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

1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适应转化医学的发展学科建设是医学院校和医院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建设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学科体系,促进新型转化医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是转化医学研究顺利开展的根本。完善基础医学学科建设,首先要根据转化医学发展要求调整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理念,我们要以转化医学的思想统领医学学科建设,培养基础与临床工作紧密合作的意识,鼓励学员培养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作的学习和研究习惯。其次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体系,转化医学倡导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医学的发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对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增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的新开设一些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新课程。还要建立适合转化医学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特别是设立打破传统医学的学科分隔、能够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临床医学生的个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我校新近综合多个基础医学学科实验室,融合多学科特点而成立的实验教学中心,正是顺应这种要求而产生的,未来也将在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提高基础医学科研水平,促进转化医学发展基础医学研究是转化医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转化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支持,基础医学研究的水平是转化医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近代医学发展进程中,医学基础研究进展迅速,而临床医学研究则相对滞后,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搭建了沟通二者的桥梁,一方面促进医学基础研究的临床应用,提高临床工作者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结合临床选题,为解决临床需要提供了迅速有效的途径。转化医学的发展要求重建注重基础医学研究的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一方面通过针对临床问题的基础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现转化医学的实验室与临床的双向转化作用;另一方面,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在基础医学学习过程中开展基于转化医学思路的课外科研活动,使课堂的理论知识和科学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篇6

何谓儿童文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自2005年已有13亿人口,0-14岁的儿童近3亿。儿童教育问题早已引起充分的重视,儿童读物市场也是百花齐放;但是关于儿童文学的界定却并不明确。瑞典学者Gothe Klingberg首先提出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文学”,陈子典在2003年出版的《新编儿童文学教程》中将其定义为“儿童文学是指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这些定义都体现出了儿童文学的两个显著特征:兼具文学审美性和教育意义,有成人和儿童读者的共同参与。要翻译这样的文本,必须要掌握协调好这两个体系,才能达到作者的预期效果,满足读者的迫切需求。

20世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米哈伊尔・巴赫金提出了著名的复调理论和狂欢化理论,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他提出“一切莫不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这奠定了复调的基础,也正是“对话”理论的核心,而“对话性是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这种基于平等关系的对话性解析在儿童文学文本中能更好地协调成人与儿童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再创作的译文文本中可以达到协调平衡作用。

一、儿童文学与复调小说

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以人际对话为出发点,正是通过语言的对话,人与世界、与他人构成社会交际关系;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作者与其笔下的主人公构成微妙的动态关系。人物与人物、人物与作者,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而不应是主客对立的关系。因为人不是供人打量的物,人对他者的意识是在语言对话关系中形成的。这种关系可以通过文本的叙事呈现出来。

作者即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在创作过程中作者逐渐隐退并隐去自身趋向性,由人物本身来自我阐发,代入主人公意识,构成艺术世界。而读者亦可以在对作品的解读作出自身的判断和解读,构成与作者和作品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形成论辩关系。而儿童文学文本在这种叙事模式之外,还融入了审美和教育的双重意义,必然掺杂了成人与儿童之间视角的转换,在作品中则表现为对某些儿童禁忌词语意向的掩饰和转移。与其他文本相比,儿童文学文本的对话性结构更为复杂,也更需要这种论辩性的动态解读。

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在原有的作者和读者关系之外,还加入了译者的声音,上面的叙事图表就演变成:

从原文到译文的完成是各种声音相互交流对话的结果,也正体现了复调小说多声部的特性。

二、狂欢化诗学与儿童文学

狂欢化源于狂欢节,节日上的庆典活动和仪式都被称为狂欢式,狂欢式蕴含象征意义且复杂多样,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则是文学狂欢化。巴赫金把小说看作各种异质性成份的复合体。巴赫金发现,在狂欢化的文学世界里,不仅有自己的时空型,而且有自己的语言实践。这是一种狂欢式的特殊语言,它容纳了诸如粗俗化的广场语言、伊索式的寓言语言、隐喻、侃……换言之,它几乎囊括了与双声语、一符多音以及与滑稽相关的一切美学范畴(丑、幽默、怪诞、喜剧因素……)。在他看来,小说永远都是未完成的开放状态。这种解读与儿童文学不谋而合。

儿童文学作品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这种文学狂欢化的特征。狂欢广场的意象在儿童文学中比比皆是,如《小意达的花》中花王花后的舞会,《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茶会等等,参加狂欢的除了人,还有各种儿童作品中赋予生命的各种拟生命体,能看到想到的一切都会成为生命的象征,这也正契合狂欢化中的全民性特征。蓝胡子禁止打开的那扇门和小女孩违背诺言染上金色的手指都是狂欢仪式的象征。狂欢的时空可以是任何的异世界,无论是爱丽丝的兔子洞仙境,彼得潘的永无岛,还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学院,都是孩子们的梦想空间,这里没有时间的流逝,逻辑就是随心所欲。这种杂乱无章,毫无时间逻辑可循的故事也正构成了儿童文学难能可贵的童心童趣。语言的无序变成了有趣的文字游戏,逻辑的缺失使任何荒诞不羁都变成可能,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创造才更适合儿童的审美情趣。而这种情趣却往往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刻意的篡改和遗漏。究其原因,往往在于成人对儿童的操控。

儿童文学定义为为儿童创作的文学,其创作者依然是成人,从作者到出版商都对儿童读者的阅读选择进行了筛选和干预。经过重重过滤,留给孩子的往往是成人认为最适合孩子的作品。我国儿童文学起步较晚,有意识地承认儿童文学的存在已经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先后出现过张天翼,陈伯吹这些儿童文学作家,本土作品在儿童文学市场上份额不到10%,绝大部分都是翻译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中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经典的重译,名作《小王子》近10年在国内就有超过80家出版社出版过近100个翻译版本,但真正的好作品却不多,名家作品少,能像杨静远、赵元任这样译出童趣的作品寥寥无几。很多翻译作品画蛇添足,或增添解释说明,改变原有的句式,却无法兼顾同声谐韵特征;或屏蔽某些涉及死亡或暴力的词语,偷换概念。这些做法都体现出了成年人对儿童的关爱和保护,但是儿童文学的美就在于其异于成人甚至不符合常规的狂欢化特征,尽管教育性意义也要在同样的文本中传达,但主要的体现方式并不是回避而应是引导。要正确传达这种审美情趣,就应将他们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探索他们的需求,达成愿望。

结语: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狂欢化理论都能更好地诠释出儿童文学的本质特征,体现出其复杂的动态对话过程。儿童文学翻译过程涉及译者的介入使得这种对话更加复杂而呈现出典型的双语性。要完成这一语言的转换,必须平等看待儿童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情趣,而不要始终将成人凌驾于儿童之上。复调小说中的作者的隐形和译者的隐形有共通之处,已完成的作品中主人公是自我阐发的,并不是作者(译者)意识的附属。巴赫金的核心对话理论在克里斯特娃的解读下引申出“互文性”理论,文本的前瞻和回顾可以呈现出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使得对话语言的研究超出了文字的藩篱,进入了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陈子典.新编儿童文学教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3.

[2]Oittimen,Ritta TranslatingforChildren[M].NewYork london: GarlandPublishlng,Inc,2000.

[3] Morris, P. (ed.)The Bakhtin Reader: SelectedWritings of Bakhtin, Medvedev, Voloshinov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4]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7.

篇7

1 高职院校的学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风是学生“知、情、意、行”等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 是一种学习的习惯与状态。优良的学风有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动机, 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 学风建设工作是学校的基本任务。随着“中国制造2025”口号的提出, 高职院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及人民的重视, 培养出高水平的高职人才成为复兴我国制造业的重中之重, 而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是决定其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从整体上看, 我国高职院校的学风情况并不理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生源基础较差

在高校扩招及部分院校实施单独招生之后, 高职院校的整体生源层次不高, 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及自我控制能力方面。学习能力差会使学生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 面对较难课程 (如高数、英语、力学等) 时学生望而却步;没有好的学习习惯, 让部分学生把不认真学习当成很平常、没什么大不了且一向如此的事情;而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 则让某些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游戏、影视小说及恋爱中不能自拔, 这些问题都在无形中破坏了学风。

1.2 学风建设制度尚不完善

由于高职学生自律性不强, 仅靠学校及教师的感召与学生的自觉, 难以达到优良学风的建设效果。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教育理念和学风建设的整体思路、模式、途径和措施等, 必须依靠相关学风制度来约束。只有通过制度建设, 才能更好地解决学风建设问题, 让学生明白高职院校并不是随便就能达到学业目标的, 可以“宽进”, 但必须“严出”。

1.3 学生缺乏专业及职业的自信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对学习缺乏自信, 由此而产生自暴自弃心理, 使学生畏惧甚至是厌烦学习。与本科院校相比, 专业水平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也让高职学生缺乏足够的信心。高职学生没有意识到自身职业的重要性及发展潜力, 在学习过程中易产生迷茫等情绪。

2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意义

成果导向教育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简称OBE, 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1], 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目前, 我国高职院校正努力申请通过国际工程专业教育认证体系之一的《悉尼协议》认证, 采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职院校学风建设, 具有现实意义。

经调研发现, 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业水平上差异较大, 其中学业优异的学生多出自校级、二级分院班级内的学生干部;而在普通学生中普通存在“混证”, 学业出彩渴望不足的现象。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让每个学生都成功出彩, 扩大成功机会, 激起学生成功渴望。成果导向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强调能力本位, 紧紧围绕学生能力的提升设定教学目标与过程, 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能力提升的喜悦, 都享有学业出彩的机会。学风建设主要体现在学校宏观学习风气的提升上面, 通过以成果导向理念进行的学风建设, 有利于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学习风气, 让学风建设真正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通过能力的逐步提升, 可树立起学生的专业自信及职业自信。另外, 成果导向注重评价机制的建立, 其特有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有助于对学风建设制度层面的补充与完善。

3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开展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成果导向教育范例的内涵在于期待所有学生成为真正且成功的学习者, 把培育优良学风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永恒主题, 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思想教育和正面引导为切入点, 以规范管理和严格控制为着力点, 从制度导向、行为约束、过程控制、效果评价等关键环节入手, 齐抓共管、标本兼治, 促进学生行为养成, 建立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3.1 健全学风建设规章制度

学院以“让学生爱上学习, 提升学生核心能力”为学风建设总体目标, 以学风建设为龙头, 以增强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育人意识为基础, 以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为核心, 以大学生涯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抓手, 以班级建设和公寓管理为重点,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着力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由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学业过程表现, 所以黑龙江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严格把控学生的课堂表现。为此特设立《黑龙江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课堂管理规定》, 对学生在上课时睡觉、玩手机、吃零食等各项违反课堂管理规定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要求有详细的考评标准, 故制订《黑龙江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业表现评定办法》, 评定学生总体学业表现, 并建立学业预警机制, 通过对学生考勤、成绩、学籍异动、纪律处分和毕业审核全程监控, 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竞赛获奖和文体活动等方面进行量化计分, 全面评价学生的在校表现。评价结果将与学生评奖评优及推荐实习就业单位挂钩。通过学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让学习在学生的心中占领制高点。

3.2 构建齐抓共管的学风建设工作格局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即从教师“怎么教”变成了学生“怎么学”, 所以需要加大力度改变学生的“学法”。同时学院领导、任课教师及辅导员也需要改变传统工作思路, 加强责任意识, 在坚持以原有的学生“四率”管理为主要抓手的同时, 加强联合深入课堂、寝室开展学风检查的力度, 重点检查迟到、早退、晚归和旷课等情况。成立学风督导组, 分管学生工作、教学工作领导为学院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辅导员为直接责任人, 负责学生日常学风建设, 保证学风建设责任落到实处。实训教学团队主抓学生技能大赛工作, 在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基础上, 优选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建立起“校、省、国”三级专业技能大赛筹备体系, 以此增加学生的专业竞争意识, 促使学生不断挖掘自身潜能, 同时了解行业前沿技术与工艺, 开拓职业视野。

4 取得的成效

通过以上学风建设措施, 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 学生上课的到课率、自习出勤率、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均有提高。主要表现在:1) 考试违纪率逐年下降。2015年学生考试违纪率低于0.05%, 违纪人数同比2013年减少50%。2) 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升。近两年学生专升本报名人数逐年增加, 专升本的升学率同比2015年增加26%;英语二级半、四级与计算机等级通过率同比2013年提高20.60%。3) 实行学业预警, 有效地降低了补考率和延修率。2015年同比2013年, 在校生预警比例减少1.80%, 毕业年级补考人数减少0.13%, 降级学生人数减少0.31%。4) 学生创意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优良的学风激发出了学生身上无穷的创造潜能, 并在各级大赛中大放异彩。如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李一鸣凭借智能家居项目获得全省首届“互联网+”创业大赛一等奖。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发起了一系列课外创意制作活动, 其中“变形金刚焊接机器人”等代表作品均在省级大赛中获一等奖。

5 结论

篇8

一、引言

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阶段,又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因此,如何改进和加强这一环节,切实提高培养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1999年以来的扩招,使招生人数增加,师资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部分学校明文规定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最多指导8个学生,讲师最多指导4个学生,并且要求一人一题,3年不得重复,这足以让很多老师为难。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毕业课题的现状不容乐观,毕业设计题目结合科研和工程实际的少,虚拟、模拟和陈旧性课题多,体现不出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较强的特色,结果毕业设计成果没有多少参考(或应用)价值。

德国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其应用科学大学以实践为导向,学生的毕业设计主要以校企合作的方式为主,其中一些成熟的运作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由政府提供经费并制定法规和优惠企业的政策,支持高校学生到企业去做毕业设计。学生可从企业的网站或报纸杂志和校内相关部门企业课题信息,找到适合的毕业设计课题。

国内也有这方面的先例,如,2005年北京联合大学与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校企联合,配备双导师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其题目均来自于北京吉普的生产一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受企业的管理理念及信息滞后等原因,使校企合作毕业设计而受惠的学生人数很少,如何构建课题信息平台,以使更多的学生受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目标

改变长年不变的既定题目与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教师将指导书、任务书发给学生,布置任务,老师定期指导,学生闭门造车,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接着就是毕业答辩,结果出来的毕业设计成果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要求从生产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去解决问题,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学生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样促进与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和毕业生学习的自觉性,密切了毕业设计与生产的联系。明显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真枪实弹”的毕业设计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有指导假拟题目的能力,而且还要具有实实在在地作项目的实际业务能力。以达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作用。

(一)教师要有问题意识

教师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求教师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进行自我反思,只有找到问题,才能促进教学不断地改进,也会促进教师们去思考,带着问题去思考、研究设计教案和投入到校企合作的研修中去,这样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论文。问题意识会强化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针对毕业论文的设计,提出问题可以让指导老师带着思考和问题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分析。此外,教师无论是指导毕业论文还是平时的授课,都要事先做好准备,积极查寻资料,正确认知自己的教学行为,带着思考去研究、指导,并且增加与学生的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师们在“研修―实践―研修”的循环体验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在研讨中,教师之间的差距也显现出来,同时可以增加教师的危机意识,促进自己提升和改进。学校方面也要积极配合,提供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增加校企合作,让论文和实际结合起来,让老师们和企业专家进行交流,开阔指导教师的眼界,从而可以使危机意识越发强烈,而危机意识正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催化剂。要实现超越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就必须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或指导后要反思

个人反思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校本研究的前提,是教师与自身开展的对话,是校本研究中最基本和普通的活动形式,也是教师在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阶段的核心因素。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中,教学反思要抓住其四点基本特点:(1)抓住妙点进行反思;(2)抓住疑点进行反思;(3)抓住失败点进行反思;(4)抓住常点进行反思。通过以往的实践证明,教师可以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反思改革中找回自己,重新拾取研究的权杖,通过处理自身出现的教学问题来走上专家的道路。强调毕业设计教学反思改革,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以回顾、观察、诊断和自我监控等方式,来针对自身的教学概念、行为、艺术等进行思考和改正,将教与学密切结合起来,实现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反思的合理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但是单纯的教学反思不单单只依靠自律,还要求学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规律、有计划地促进反思。常用的方法是“事后回顾”,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原来打算做什么?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已发生的情况的原因和具体采取的措施。

四、实施方法与措施

需求是推动科学和一切创新的动力,它推动着科学技术与社会向前发展。问题导向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令人疑惑难解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活动。以优化毕业设计(或论文)课题来源、实施、管理与评价方法为内涵,深入企业走访、座谈、比较、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完善应用型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或论文)阶段的教学工作。

由印刷企业提出(或由学生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发现)课题,学校组织人力收集、分类,并甄选出符合本科毕业设计要求的课题,并归于相应研究方向的教师名下,在校园网上课题及指导教师信息,根据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课题后,在校内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双师)的指导下(由学校或企业提供场地、设备、经费等支持)按计划、按要求完成毕业课题,课题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企业应用于产生,经受生产实践的检验。从而确保毕业设计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发现、分析、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标。

(一)课题信息收集与

借助校园网,建立校企合作课题信息平台,为印刷工程专业教师与学生提供毕业设计的实战课题,解决教师出题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提供平台。①收集500个以上的课题信息,甄选出300个以上适合作本科毕业设计要求的课题。②建立课题信息库。③建立课题跟踪信息平台,及时向企业反馈学生的研究进展与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实时的技术支持。④每年更新20%左右课题信息。

(二)成绩评定方式改革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由学校老师根据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给出相应的成绩(为主),企业对毕业设计成果的应用效果做出评价并给出相应成绩(为辅)。从而彻底打破理论与实际脱节,缺少相应的工程环境,致使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力薄弱的现状,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五、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成效

1.拓展了毕业设计课题选择范围和来源。改变了毕业设计来源于教师科研、虚拟及模拟性课题,缺乏真实性与实用性的现状。

2.开拓了校企产学合作的新模式。传统的校企合作是以教师为主体,着力在科研与实习基地的合作,而课题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人才,服务企业产生需求为目的的合作。

3.创新了校企“互利”与“三赢”的新机制。企业获得了学校技术与理论的支持;学校得到了解企业需求、了解新设备与新技术的机会,也会相应地提高教师的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得到了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工程实践的机会。

4.创新了学生毕业设计(或论文)的评价体系,引入了企业对毕业设计成果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

总之,我们要认真贯彻《第四次讲话精神:“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六、结语

通过本研究课题信息平台的建立,高校可以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可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学生选企业的实际问题做毕业设计课题,可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工程建设服务,为企业分忧;企业也可从中选聘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员工,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通过参加工程实践,学生不仅可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逐步树立起工程意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缩短其工作适应期,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可能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郝继升.毕业设计的特点及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

[2]韩丽萍.毕业设计的变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3.

[3]崔正昀,蓝欣,马晓蕾.毕业设计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

[4]杨飒,王超.中德技术应用性本科毕业设计问题比较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5]张宁生,张建华,等.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

[6]陈木其.毕业设计中的选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1).

[7]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

[8]史增喜.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9]李海标,等.新形势下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09.

[10]宋爱军.大学生毕业设计与就业互融性的探讨[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

篇9

人文主义是近年来新近流行起来的教育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基本相同。人文主义强调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因此在课堂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再加上与其他学生交流和讨论,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才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语文人才的需求更多,在语文教学中应用人本主义,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帮助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式,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语文人才。

1.人本主义的内涵

人本主义的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际上引起重大反响。这项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个人发展作为主要思想。之后将人本主义引进教育界,将自我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学生在教育中学习到要自主学习,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以求能够适应社会的各项发展和进步。此外,人本主义还要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综合看来,学习技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人本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注重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充分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心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生在学习上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传统教学中,教和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是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样不仅难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而且严重影响人本主义在教育界的进一步发展。

2.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部分学生学习不积极

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都不一样,这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不相同造成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学生往往成绩比较优秀,而那些学习积极性比较低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一般。这是由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沿袭传统的学习方式,这样,非常不利于掌握新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学质量不高,达不到教师的期望值,达不到自己的目标要求,就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学习的期望值。再加上我国普遍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师放在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重要性,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造成学习效率低下,限制人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2教师缺乏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教导学生学习知识,另一方面要督促学生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需要认真考虑教学方式,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要位置。此外,还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耐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绪,比如说,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交流与合作。但是实际上,很少有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做到这一点,再加上教师缺乏定期交流和培训,不利于教师提升创新水平,同时限制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严重影响合作教学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3.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对策

3.1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在学习和课堂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要重视这一点,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民主的良好环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树立良好的学习价值观,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全面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在实践课堂中要注意这个问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要占据十分重要的主体地位,不仅在教学课堂中占据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设计中也要占据主体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将重心都放在了教师的教上,忽略了学生的学的重要性。新课改后,一些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学生在传统教育中削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但是单凭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限制了课堂教学中人本主义的发展。

3.2加强合作学习在语文中的运用

人本主义的核心思想中,一方面要增强学生主观能动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在课堂上组建学习小组,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良好的小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谈论学习中,畅所欲言发,发表看法。很多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但是下课后会双眼放光,侃侃而谈,这都是由于上课时教师的压力,限制学生发表看法。课堂上一直注重教师主导地位,对学生造成压迫感。学生受到限制不敢随意发表看法,但是同龄的学生相处时,处于相同的地位,在谈论学习中能够积极地说出看法。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不仅能够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结语

人本主义强调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项理论与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在本源上大同小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人本主义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一、实施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前的准备

1.明确教学目标

在实施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前,高中物理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以此作为评判教学效果的依据。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2.选择讨论问题

高中物理教师在选择讨论问题时,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能力水平,把握好讨论问题的难度,注重讨论问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物理问题。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讲解“圆周运动”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自行车转动与变速问题,这样的讨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3.制定讨论规则

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发言不均衡、组织不力和讨论无序等问题,所以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围绕这些问题制定一些讨论规则,以保证问题讨论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明确小组成员在讨论时的责任,有条不紊开展问题讨论;明确讨论的内容,指导学生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观念等。

二、以问题讨论为导向教学方法需要遵循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2.互动性原则

3.合作性原则

三、以问题讨论式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讨论兴趣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2.加强小组合作,组织有效讨论

很多学生由于学习较差或者性格内向,不愿意在讨论问题时发表看法,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讨论,以提升问题讨论学习的效果。例如,高中物理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电磁感应现象”实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讨论分析问题:①哪些方法可以产生感应电流?

②如何知道是否存在感电流?③感应电流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会减轻学生的紧张感,自由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从而使讨论学习更有成效。

3.交流讨论成果,重视信息反馈

在问题讨论学习结束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成果,彼此分享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对讨论问题的成果进行总结归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同时,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重视课堂教学信息反馈,如学生在讨论问题时的表现,学生在讨论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归纳总结的讨论成果等,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依据信息反馈的结果设置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对分析讨论的成果进行回顾,从而将物理知识进行内化吸收,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注重评价考核,强化教学效果

对于学生在问题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讨论交流的成果,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且以正面积极的鼓励为主,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教师需要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评价和学生互评等,并且将课堂评价与书面测验相结合,这样可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让学生认可评价的结果。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采用以问题讨论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成果,对学生的表现给出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11

一、确保检验质量是面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策中的关键

临床检验医学是对临床的标本,在仪器、试剂、质控品、检测方法的共同作用下,为临床医生提供最大价值的实验检测信息,得出一份尽量准确的检验报告,供临床医生得出患者疾病的正确诊断。医院的主要职能在诊断、治疗上,故正确的诊断显得愈来愈重要,也是避免医疗事故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搞好临床检验质量控制讨论如下。

1.标本是确保分析质量的前提 标本采集前应注意患者生理状态对结果的影响,如年龄、性别、妊娠、运动、 餐前、采血时间、月经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免造成检验结果的错误解释。在给患者采血时,应注意采血方式对结果的影响,正在输液的患者千万不可同侧采血,更不能用原有的输液针采血。 注意在标本贮存、运转、离心、温度对标本结果的影响,更应注意人为因素造成的张冠李戴,还要注意标本质量(溶血、脂血、黄疸),在此过程控制不当也会造成错误的结果。标本完成后,在4 ℃冰箱放置1周,并声明检验结果只对此标本负责。

2.提高临床检验分析质量 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四要素是:试剂、仪器、方法学、人,其中人是作好检验分析的前提。

2.1 试剂质量是做好检验分析的一个基本因素 检验科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在临床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带动试剂的商品化。新试剂使用前,一定要做以下几个实验:试剂的稳定性试验、线性回归试验、批内批间变异系数、试剂的选择同时还涉及到方法学的问题,不同试剂代表不同的方法,其参考值也就有所变化。同时使用试剂时,温度、波长的选择、测定时间以及样品体积分数等,厂家都做了精确的测试,一般不需要改动。除非检验人员亲自做了相关实验,否则将引起检验工作的紊乱。

2.2 仪器稳定性及维护也是做好临床检验的一个重要因素 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决定着检验结果的质量,特别是一些已用多年的检验分析仪,应注意样品/试剂加样注射器、温控系统、光电比色系统、光源系统、定时器等工作质量,并应注意平时的保养、定期的校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检测。

2.3 人员的因素是做好临床检验的前提 从患者的检测前准备到检测报告的发出,仪器的正确设置与保养,试剂的选择,人的因素贯穿质量控制全过程的始终。

2.4 各种自动分析仪参数设置和质量保证 自动分析仪参数正确设置是保证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主要要素之一,包括方法学的选择、样品体积分数、温度、波长、反应时间等的设置,还有试剂或样品、反应线形范围、最大或最小吸光度值等限额参数的设置。参数的正确设置是仪器分析质量保证的前提,一台性能良好的自动分析仪,实验室技术人员正确输入参数,熟练操作仪器,合理使用试剂盒才能保证实验质量。

3 临床检验分析后质量控制

3.1 对检验结果应进行实时监测 在检验结果发出前应从仪器记录中观察实时反应曲线在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底物耗尽,样品或试剂吸光度限是否超过设置范围及线形范围等,如能及时发现可避免假性报告发出。

3.2 应认真核对避免添错报告 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添错报告同样可以造成错误的结果,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建议应在报告发出前建立核对制度。

3.3 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与沟通 对异常结果应多方面查找原因,特别是与患者症状不相符、超出生命极限值应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与沟通,检验科为临床服务应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参加疑难、危重患者的查房、死亡病例讨论等,及时发现差错并予以改进是提高诊断质量的重要方面,也能对减少和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起到较好的作用。

二、贯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2.1 掌握医疗事故条例已于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纳入了法律的轨道各医疗机构纷纷学习《条例》,制定对策,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医院检验科的医务人员必须了解和熟悉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知什么是能做的。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3条第二款“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不属于医疗事故。”而要得出上述结论,加强诊断是必要的手段[3]。

2.2 对检验人员实行准入制度和岗前培训。临床(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ISO15189号文件对检验人员要求至少应具有中等专业学历并接受岗前培训人员取得考试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三、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检验质量,防范医疗事故的关键

3.1 做好检验科档案(检验单、检验报告等)的管理 检验单(检验报告)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鉴定医疗事故的重要证据,重视检验科在医疗事故举证倒置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要有明确、清楚的管理制度,检验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养成有收集和保管证据的意识,任何时候有据(证据)才有理,这是举证倒置要求我们必须这样做的。

3.2 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检验装备水平 购买和添置必要的检测设备,选用合法的、高质量的检测试剂和校准品、质控品,正确收集和处理标本。

3.3 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临床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专业外语知识、检验医学专业知识、仪器设计原理、统计学知识、试剂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知识并能有机的结合,因此,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检验科面对临床提供的标本,要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分析数据、分析报告,如果由于检验分析数据有误,导致医生得出错误的判断,而引起医疗事故,将难辞其咎。此外对证据(检验单、检验报告)的不正确记载、不正确保管,或者有违诊疗的操作常规都将因此承担民事责任。

篇12

舞蹈治疗,也叫动作治疗,是通过设计舞蹈动作或临时准备动作来治疗社交的、情感的、认识的及身体的问题。其利用动作在治疗上的力量,改善人们的成长,健康及安宁。舞蹈治疗是现代舞蹈艺术与心理学的一个交叉学科,是迄今最有效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之一。它基于身体及意识是关联的前提,并相信精神及情感的问题经常隐含在身体的肌肉紧张、不舒服的运动模式上,也就是说身体状态对态度及情感也会产生正面及负面的影响。舞蹈治疗并不需要舞蹈基础,只需要伴随着不同音乐声,在一种近乎潜意识状态下做出动作,用肢体语言发现心理压力的真正来源并以求达到康复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二、舞蹈治疗入高校的契合点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趋严重

上世纪末以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多起由大学生造成的轰动大案,引起了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全国被抽查的12.6万名大学生中,有20.3%的大学生已经有了心理问题。并且据教育部不完全统计,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已经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这些数字说明心理疾病已严重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可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却少之又少,这种局面需要舞蹈治疗走进高校来发挥作用。

(二)大学生群体易于接受舞蹈治疗这种方式

舞蹈治疗是通过设计舞蹈动作或临时准备动作作为治疗媒介的,大学生作为舞蹈治疗的受众,他们思想活跃、时代特点鲜明、容易接纳新鲜事物,是当代青年群体的典型代表。传统的说教对于大学生效果不太明显,特别是基于一种疾病治疗的时候,说教只会适得其反,而舞蹈治疗这种体验新鲜的多媒介学习体验方式则更易于大学生接受。特别是舞蹈治疗开放的生效环境,更利于大学生自由自在地舞蹈,将思想化为肢体语言,而不是坐在课堂里接受鼓励,用理论知识来对抗心理压力,这样的治疗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高校已经具备开设舞蹈治疗的基本条件

首先,有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的大学生人数在急剧增加,迫切需要高校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其次,现有的说教疏导等方式收效甚微,需要有新的方式加入到心理问题治疗工作中来;第三,由于对心理问题的普遍重视,一般高校都乐于为此项工作加大投入;第四,舞蹈治疗开展需要安静、整洁的半封闭空间以及音响、镜子等教具在高校很容易解决;第五,高校普遍都有具有一定舞蹈水平的师资,只要稍加培训就能开展初级的舞蹈治疗工作。

三、将舞蹈治疗引入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治疗的意义

(一)通过实践,可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青年时期是人心理状态不平稳,波动较大的时期,也是塑造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校学习成绩、人际等各方面的压力;苦恼于毕业后社会、就业的压力;纠结于个人情感纠葛的压力等都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但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都是较浅层次的,只要稍加疏导,基本都可以解决。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科学的心理预设,帮助他们逐步释放内心深处的压力,以求达到缓解心理问题的功效。通过采用心理学上的心理预设,使其发挥效应,将其扩大化并对学生产生心理关照,具体通过愉悦自信的肢体释放,帮助个体产生良好的心理过程,而这个心理过程将直接影响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就是所谓的释放压力。这种方法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大学生乐于在这种肢体运动中释放自己,乐于试着了解自己的内心,这也就是无形之中释放了自己的压力。

(二)通过实践,探寻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篇13

随机选取内江师范学院与江南大学544名学生为被试。其中师范生316名,各类综合专业大学生228名;男生223名,女生321名。

1.2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选择题2个:(1)您是怎样看待人体器官移植事业的?(2)在可供移植器官严重短缺情况下,您认为应根据什么标准分配移植器官(可多选)?开放式问题2个:(1)您是否赞成器官买卖,为什么?(2)您是否同意死囚死亡后都应捐献其身体器官,为什么?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问卷当场收回。对问卷进行频数、百分比统计与内容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 1大学生对人体器官移植事业的态度与认知

绝大多数大学生(6%)对人体器官移植持大力或稳妥发展①内江师范学院教科院四川内江641112的观点;只有2%的大学生持否定观点,见表1。选择的多样性表明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处于了两难境地与认知冲突之中。

2.2大学生对移植器官分配标准的伦理道德认知

对于移植器官的分配标准,点击次数最多的是“最适合者优先”(361人,66.4%)、“最需要者优先”(330人,60.7%)其次是“未来可能对社会贡献大者优先”(119人,21.9%)、“年龄小者优先”(99人,18.2%)“很难做到公平公正”(96人,17.6%)再次是“排队的先后”(63人,11.6%)、“过去对社会贡献大者优先”(48人,8.8%)、“病人在其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大者优先”(43人,7.9%)只有2.2%(12人)的大学生选择了以“金钱的多少”来分配移植器官。

2.3大学生对人体器官买卖的态度与认知

表2大学生对人体器官买卖的态度与认知绝大多数大学生(81.1%)不赞成人体器官买卖,主要原因一是认为人体器官不是商品,出卖人体器官有违人类伦理道德;二是认为人体器官买卖会带来新的犯罪,导致社会的混乱。另外,14.9%的大学生赞成器官买卖,主要原因是买卖双方可以各取所需,见表2。

2.4大学生对死囚是否应捐献其身后器官的态度与认知

80%以上(436人)的大学生不赞成死囚应捐献其身后器官。主要原因一是捐献器官与否是死囚自己的事,应征得死囚本人同意(312人,94.2%)二是侵犯死囚的人身权与人格尊严(256人,47.1%)三是不人道(35人,6.4%)或认为应将死囚的尸体完璧归赵给其家人或征得其家人的同意(20人,5.8%)17.5%(95人)的大学生认为死囚死后应捐献其器官,这是赎罪(49人,9.0%)或对社会的贡献与资源的充分利用(48人,8.8%)

3讨论

3.1人体器官移植的效用问题

效用可简单地定义为资源的有效利用。人体器官移植的效用主要是代价与收益的比较,即是否实现了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

器官移植是一种高难度的手术手术费用极其昂贵,而且虽然医学界可以说器官移植已经是常规手术可仍然存在着实质性的风险。就供体而言,需要承担手术创伤与痛苦以及切除器官可能的风险、可能的并发症、器官储备功能的损失、防御疾病能力的减低、围手术期内终止工作带来的经济上的损失、虽然几率极少但仍然无法彻底避免的死亡、手术费用及术后恢复的医疗费用等等。对于器官受体而言,其风险是承受可能出现的移植失败、手术的痛苦、并发症、术后长期服用的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及其可能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承受昂贵的医疗费用以及受捐赠后的心理压力甚至个性或人格的改变。

尽管器官移植的费用与代价很高,但从全社会的角度去评价仍是值得的。1985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对器官移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过深刻评价。认为,虽然国家为器官移植花费巨大,但全美已有7万余人获益,其中2/3为青壮年。这些人接受器官移植前全是其他医疗手段难以治好的垂危病人,移植后约有50%~60%的人恢复了正常的劳动能九继续为社会创造财富。而过去对脑死亡者盲目无效的维持,每年都要付出高达数亿美元的巨资。另据全球移植中心名录W,TCD的统计,迄今已有60余万身患不治之症者,通过器官移植获得了第二次生命,移植的器官不仅具有良好的功能,而且他们身心徤康,过着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育龄妇女能怀孕生育,少年儿童能徤康成长[3]。再者,从人类长远利益看,人类科学探索的目光必然会从外界转移到人类自身,追求生命的质量与保障是人类的终极目的,生命科学的发展是必然的,从现在起,积极培训和造就一批与器官移植相关的人才,积累经验、贮存资料,通过不断地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最终会给人类带来更可靠的保障。至于器官移植自身技术方面的不足是可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解决的。

本研究中有96%的大学生持人体器官移植应大力或稳妥发展的观点。可见大学生们根据自己对人体器官移植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效用的判断后得出了比较理智的认识,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器官移植事业持肯定态度。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人体器官移植在当前技术水平下存在的费用、风险、代价以及一系列伦理心理问题,因此,人体器官移植不能激进,应在遵循非优性原则的基础上稳妥发展。医院或社会需设立适当规模的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风险和效益的评估,只有收益大于代价,才允许进行移植。即使将来器官移植技术发展到了较高水平也要采取慎重的态度来对待这一改变人类自然生命状态的医疗技术。另外为了保证捐献器官能够及时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还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完善的器官捐献与管理机构。

3.2人体器官移植的生命伦理问题

人体器官移植是对人类生命伦理的巨大挑战。人体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大自然最精妙的杰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国儒家伦理更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受几千年文化的影响,我国普通民众忌讳谈论生死问题,更忌讳在生前谈及身后事,其一般观念是“生要全肤,死要全尸’、“入土为安”,“死者为大”。而器官移植却不可避免地给人一种把身体肢解了的感觉,如果真如一些人所预言的那样,“将医院变成人体器官的制造厂”、“像更换机器零部件一样更换人体器官”、“未来大多数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中更换自己的某些器官”[4]、“器官移植技术将垄断21世纪的外科手术室”,这至少在短时期内是很难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对生命与徤康的渴求,人们对器官需求越来越大,但人体器官供给缺口也越来越大。有偿器官捐献无疑可以极大地调动人们器官捐献的积极性,满足器官的供求需要,促进器官移植的发展。但有偿器官捐赠带来的最大问题即是器官交易。有人认为器官交易可以挽救人的生命,解决器官供需矛盾,有利于促进移植事业的发展,也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本研究中有14.9%的大学生持此种观点。但将人体器官标价兜售,将买卖人体器官作为牟利的手段,或为生存而出卖自身器官,这些都难以为人们所接受。本研究中有81.1%的大学生不赞成人体器官买卖。主要认为出卖人体器官有违人类伦理道德,是对人类价值的贬损和人类尊严的侮辱;会带来新的犯罪与社会的混乱。还有的人认为生命、徤康不应市场化,器官买卖是丑恶的、肮脏的、血腥的、残忍的,器官买卖本身就是一种犯罪。

面对新兴事物,人们的伦理道德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人们的心理也需要有一个逐步调适的过程,但人类的一些最基本最核心的伦理道德还应遵循。为此,我国的人体器官移植应严格遵循生命价值原则与非商业化原则。尊重生命和生命的价值,强调生命的神圣性和生命质量的统一性。对实施器官移植的医院和医生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并对整个移植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不做弊大于利的手术;严禁出现盗窃、走私人体器官、非法贩卖儿童作为供体、杀人盗尸、骗取器官等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防止为成功捐献而隐瞒病史、将穷人变成富人的器官库;尽量维护尸体器官捐献者遗体的完整,充分考虑活体器官捐献者生命的神圣性和术后的长期生存状态,建立徤全社会机构,给予及时的救助。我国2007年5月1日出台的第一部人体器官移植的行政法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5]使活体器官移植主要局限于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间的移植,打击了非亲属志愿者的积极性,不利于更多的人加入到捐献“生命礼物”的队伍中来,随着人们认识与觉悟的提高以及器官移植监管制度的徤全必然需要加以改变。

3.3器官移植的公平与公正问题

公正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一个基本目标。器官移植的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一个缩影,它既是社会公平公正的体现,反过来也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

器官移植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移植器官的分配以及供体和受体利益的不均衡性上。由于人体器官是一种稀缺资源,器官移植手术费用又极其昂贵,需要以移植患者拥有足够的金钱为前提。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富人可以更容易地获得手术所必须的器官并进行移植^从而获得恢复自身徤康的机会,而大多数穷人则会由于缺乏足够费用而被排斥于移植手术之外。用金钱作为徤康、生命的入门券,显然是一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本研究中只有2.2%的大学生选择了以“金钱的多少”来分配移植器官,同时8.1%的大学生由于认为器官买卖会将穷人排除在器官移植的行列之外而不赞成器官买卖。另外,从器官移植的供受体来看,受体可以获得新生的机会,而供体特别是活体供体除了获得别人的称赞和尊敬,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外别无他利,有的只是身体的伤害以及徤康与经济的双重损失,甚至对自己生命的威胁。本研究中14.9%的大学生赞成器官买卖,理由是买方与卖方可以各取所需,即受赠者可获得生命与徤康,捐献者可获得金钱回报;另有调查也仅映出公众赞成器官买卖的也有相当大的比例为了保证器官移植事业正常徤康地发展,维护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器官移植应遵循器官捐献的知情同意自主决定原则、器官分配的公正原则、适度合理补偿原则与保护特殊群体原则。

自然人捐献身体组成部分之基础权利在于身体权[7],身体权是公民维护其身体完整并支配与处理其肢体、器官和其他身体组织的具体人格权[在遗体捐献中,虽然遗体是物,但此物上附着许多并不随着主体的死亡而消亡的人身权利,比如身体权、名誉权等。强迫或隐形强迫公民捐献身体器官是对公民身体权的严重侵犯。本研究中94.2%的大学生认为死囚捐不捐献其身后器官是死囚自己的事,应征得其同意。只有一两个大学生提到可以制定法律要求死囚死后捐献其身体器官。可见知情同意原则不但有利于维护公民的身体权,而且给了人们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一个转变的过程,是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

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器官分配的标准有医学标准(确保捐献器官用在最合适、最需要的人身上)、社会标准(包括考虑患者过去的社会贡献即照顾性原则,未来对社会的作用即前瞻性原则,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家庭角色原则以及个人经济支付能力、年龄等因素)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对人体器官移植预约名单的排序未做具体规定。目前,我国器官移植的受体选择一般由各医院掌握,主要依适应症和禁忌症、支付医疗费用的能力、排队先后顺序等,未规范化。本研究显示,对于移植器官的分配标准,多数大学生赞同医学标准(最适合者优先、最需要者优先)其次是前瞻性原则与年龄因素(未来可能对社会贡献大者优先、年龄小者优先)再次是排队的先后与照顾性原则(过去对社会贡献大者优先)、家庭角色原则(病人在其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大者优先),只有2.2%的大学生选择了以“金钱的多少”来分配移植器官。可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国情,我国移植器官的分配应首先考虑医学原则,辅之以前瞻性与照顾性、家庭角色、排队先后、年龄等原则,削弱个人经济支付能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