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语文电教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

篇1

一、钻研教材,确定运用多媒体的组合进行教学的总体思路

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能将课文的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在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件会中动中有静的美感,待到最后一教时播放山村录像,这样循序渐进,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辅之以学生看听说想读练的训练,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指导观察、引导思考

《山村》的课文内容与配套插图的画面完全一致。用浅湿、明快、形象、生动的文字全面反映了图中的景物

三.自己动手精心制作课件

深学生对静中动的读后印象。投影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实用性、新颖性等特点,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在连看带想的思维活动中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纵观小学语文教材,由于年级高低作者不同,体裁有别,文风各异,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潜心研究编者的编排意图,确定科学合理,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课型特点,大胆改革,锐意创新,进行各种电教方法的应用,彻底摒弃陈旧的教学方法,借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以走出高分低能的误区,向高效率、轻负担的方向发展。同时在电教的教学实践中,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忌方法类同,要做到恰当选择。

二、忌千课一面,要做到常用常新。

三、忌一成不变,要做到灵活运用。

篇2

一、规范性

教师是知识和智慧的化身,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可以效法的。如果说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有形的榜样,那么教师的语言就是有声的行为、无形的楷模。教师为人师表,口语的示范作用是“师表”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以期产生语言的正面示范效应。越是面对年龄小的学生,教师的语言越是要求具有规范性。因为小学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儿童处在语言习得阶段,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特别要求教师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合乎规范,为儿童的语言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有的老师把“师范”念成“思范”,“教室”念成“教史”;把“故意”说成“得为”,把“肥皂”说成“胰子”;把“你先走”说成“你走先”,“我听过”说成“我有听过”,等等。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的语言表达。教师必须运用国家宪法规定的“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南腔北调”,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如果一位教师不会运用普通话教学,那么他的语言即使妙语连珠,也不是规范化的。同时教师的口语表达还要做到声音宏亮、发音清晰、语流通畅,语调自然、适度。

二、科学性

教育教学本身就是科学,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情达意必须准确细腻,合乎科学。教师要掌握词语的准确含义,包括词语的感彩和语体色彩,能正确、深刻地分析和传授知识。小学语文课本中一片文章题目为《落花生》,“落花生”是花生的另一种名称,而有的教师没有深入查阅理解,却望文生义解释为“种花生”,构成知识性错误。再如,“这个同学的解释,有人不同意,我认为是对的。”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究竟是“这个同学的解释”我认为是对的,还是“有人不同意”我认为是对的,语意模糊,令人费解。因此,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语意明确,毫无歧义。语文教学口语的科学性还体现在教学用语的简约与精练上。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有一则寓言说:狐狸讥笑狮子一胎只生一子。狮子笑着回答:“然而是狮子!”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同样不取决于话讲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简明扼要,是否句句击在学生心坎上。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要点,突出精华,精要处不惜泼墨如水,次要处也能惜墨如金,做到“立片言可以明百意”,“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真正达到以少胜多、以简驾繁的理想境界,使学生在同样有限的课时里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可接受性

小学语文教学口语应该贴近儿童的生活,能够被儿童充分理解和完全掌握,并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从具体的表现手法来看,应多用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多用儿童所习惯的、所熟悉的方法和手段。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教学口语要注意词语的通俗易懂、语法的浅显简易、表达的生动有趣等,同时要注意有意识地逐步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高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相对较多的发展,这时,教师口语则要求严谨、深刻—些。

四、生动性

生动性是指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充满活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这既符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也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语文教材中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语文教师要善于用最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让学生在形象的意境中去切身感受体会,去解其惑,得其道,感知教材,理解作品,发展形象思维。

李燕杰教授曾经说过:“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得听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生动形象,就能将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讲得浅显,枯燥的变为风趣。小学语文《月光曲》中有“幽静”一词,如果教师仅仅按照词典解释为“幽雅安静”,尽管十分准确,但学生不一定真正理解它的内涵与意境。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这样阐述:“秋天的夜晚、朦胧的月光、小镇的河边、无人的小路、远处的茅屋、闪烁的灯光、断断续续的琴声……这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幽静的境界。”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在“幽静”的氛围中,深深地感受到了幽远静谧的意境。特级教师于漪讲《春》时,用这样一段话导入:“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一提春,我们就会感到有无限的生机,有无穷的力量。所以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这段话绘声绘色、有情有景。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学生也会感到春意融融,眼前一片勃勃生机。生动的语言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结束语

有人曾经说过,完善的语文教学应该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风趣,演说语言的雄辩。这虽然是一种几近苛刻的要求,但它无疑也为我们描画了一个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篇3

汉语拼音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学生学起来易感枯燥乏味。要想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好拼音首先就要了解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的时期过渡,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一年级学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依据一年级学生这样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上,我不断变换讲课的方法,经常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孩子不同的智慧,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帮助学生度过汉语拼音这一难关。

一、联系生活,促进学生语言发展。

“情生于境,融于心。”情景相生,虚实结合,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汉语拼音教学特别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习汉语拼音放在语言环境中,让学生从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和理解。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用带调音节组词或者说一两句简单的话,赋予音节以意义。如:yī—衣服、医生、一年级;yí—阿姨、一个;yǐ—椅子、已经、以后;yì—容易、意见,也可以练习给音节带调说话,如教学“ai”时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先带调组词再说话,“ài—喜爱—我喜爱画画”。“我喜爱踢足球”……由此可见,当音节仅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更关键的是在强化音节教学的同时,又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二、编记儿歌,记住字形。

在拼音教学中,结合音律识记汉语拼音,可以调动学生的音乐感官,将美妙音律与拼音字母合为一体,使学生掌握的更快,更牢固。其中,儿歌是一种将乐感和所学内容本身相结合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字母的音,还是教字母的形,甚至复习记忆声韵母,都可以运用大量的儿歌进行教学,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如:伞柄朝下ttt .9字加弯ggg张大嘴巴aaa.一个门洞nnn.有时我为了教学需要,自编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左a右n an an an .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p p p.”像这样的儿歌还有很多例:在教eng这个后鼻韵母时。我问孩子怎么记住这个韵母的发音小论文。有个学生站起来说:“飞来一只小蜜蜂,嗡嗡嗡嗡叫不停”。由此可见,通过儿歌,学生不仅可以记住拼音字母的音、形,而且还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唱,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发展了音乐智能。

三、运用色彩,视觉记忆。

低段儿童对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即主要是以看来进行记忆。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生动直观的图画和鲜明的色彩,强烈的视觉刺激除了能够引起视神经中枢的兴奋外,还能在他们的“心灵黑板”上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涂色,给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涂色,给字母和音节涂色等等,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彩色记号,让学生在填色过程中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记住了这些抽象符号在形状上的细微区别,而且发展了视觉空间智慧。有个孩子就曾拿着自制的拼音卡片对我说:“我以前总分不清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现在我一看见卡片上的颜色,我就知道它叫什么了,因为我把声母全部涂成了红色,把整体认读音节涂成了蓝色”。受到这个孩子一番话的启发,我黑板上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颜色的粉笔来书写;红色代表声母,黄色代表整体认读音节,白色代表韵母。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我想可能比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要深刻得多。

四、将拼音教学融于游戏中。

游戏是学习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特别是对学生进行早期教育的一种最好学习。对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拼音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我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唱唱,跳跳,听听,玩玩中领略学习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例如摘果子游戏:教师将音节写在果子的后面,挂在大树上。学生上前摘下一个果子,然后把果子后面的音节大声的读出来,如果读得对,其他同学就跟着他把音节读两遍;并把这个果子送给他,作为奖励;反之则大声的说:“请重来”;再如看谁跑得快:教师预先将卡片发给同学,然后大声的读出一个音节,持相应卡片的同学迅速跑上讲台领读;这些活动使学生的脑、眼、口、手、脚都“动”了起来,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在变化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激情,有着强烈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使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在游戏和活动的海洋中变得轻松而愉快。还可以利用拼音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来编成'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放松休息,同时又可以巩固拼音知识。

篇4

对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来讲,实践教学管理是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和确保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地位,尽可能去完善这一管理体制,进而使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可以在教育界稳定立足并发扬光大。

由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只有能充分适应社会酒店行业的飞速发展才能在教育专业改革中经久不衰。就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只有在教育教学中进行有计划的实践教学安排,通过课堂上的实践操作和毕业实习等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灵活结合,在坚实的实践教学体系强有力的支撑下,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实用型酒店管理人才。

1.2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专业实训教材建设

高职院校对在校学生的教育,不单单是对综合知识理论的传授,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专业实训。专业实训能力的优劣,直接关乎着学生在日后酒店管理工作中的能力。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教育目标。要想让学生切实掌握酒店管理方面的技能,必须加强专业实训教材建设,这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并得到锻炼的有效方式,促进了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学生实践技能的高低也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酒店管理行业需要的是在工作中可以凭借扎实的技能,出色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的实干型人才,这些能力在专业实训教材中都会得到体现。学生只有充分重视专业实训,才能让自己的实干能力得到提升,为日后做好胜任工作、打好基础能力的准备。

1.3注重对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

在高职院校对酒店管理行业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是社会酒店管理行业衡量高职院校输出人才是否优质的标准之一。在当今社会,高学历已经不再是个人能力高低的唯一代表,社会更需要的是实干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对人才的培养定位时尤其应该注重这一点。

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创设并完善教学实践条件等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对实干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确保满足酒店管理行业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1.4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

社会对优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真正的优质人才不仅仅只局限于高学历或高技能,各方面综合能力较高的人才才是最受欢迎的优质人才。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注重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出于社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强烈需求,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促进学生快速成长为综合素质较高的符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发展日益壮大的酒店管理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1.5在教育教学中强化学生职业意识教育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酒店管理行业的闪光点,更深刻地认识到从事酒店管理行业的意义所在,以加强学生对酒店管理行业的职业意识,还要加强学生的服务理念,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一个真正具有强烈职业意识的人,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地更加出色,才有可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也是影响酒店管理行业从业者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推动环节。

篇5

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设一个和谐的美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首先在选材上,我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内容,如《高高的楼房》、《美丽的天空》、《马路一景》、《奇妙的星空》等等,比现有教材上的图画好看,而且操作起来也不是很难。其次,再在创设情境上多动脑筋,尽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马路一景》时,我截取了一段马路夜景的录像片段,融声汇色,学生很感兴趣,又获得了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了对电脑绘画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审美感知力。

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是在审美感知力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美的感受和美的体验,常常会激起学生进行美的创作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凭借儿童的新鲜感、观察力和想象力,从而促使儿童去创造美。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电脑操作能力不错,但制作出的作品在色彩、布局和创意上缺乏美感的现象。如何培养学生美的表现力,改变现状,制作出高质量的作品,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引导与启发学生美的创作灵感。

另外,教学内容还应依据学生情况,在具有一定基础的条件下,适时安排具有启发性的课业。例如,在教低年级儿童时,我一般都是让他们在老师的范图上做修改,可以增添、变形等。比如我教学《家具》(自己选择的教学内容)时,我画了一个冰箱、一张床、一个包,还有一个书柜,让学生模仿画两种家具,附加了一个要求,就是让他们先想想自己家的家具的形状,然后再画自己家的冰箱、床或者其他家具。

我的图例:

别看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其实他们画得还真不错。有一个学生画了自己房间的一个形状像铅笔一样的衣架。他还形象地画出了笔尖的纹路,还是很有创造力的。

有的学生在我的范图上做了些小的改动,但也能看出灵气。如有个学生在我范图的基础上添加了枕头和被子,还添加了其他物品,看似简单,但却能反映出学生的创造力。

而在教高年级学生时就有所不同了。比如在学完所有的绘图工具后,还教学生使用FIREWORKS软件,来提高学生的图画质量。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利用所学的绘图工具,绘制电脑图画。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能绘出出人意料的作品:有的学生绘制未来世界中,人身上带有翅膀,能在空中自由翱翔;未来世界中居住的环境更美好,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清清的水,绿的草,艳艳的花儿竞相开放。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学生手下诞生了,在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驱动下,学生真正体验到了美并创造了美,从而提高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从儿童到少年、到青年创造能力是不一样的,年龄越小胆儿越大,年龄越大,越是不知所措。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少儿随年龄增长认知能力有一定程度加强,对自己的创作追求更高,同时也有教学活动中的某些不足所至,进入创作活动时,反而表现得举步为艰。为此,对创造能力的培养极重要,应该贯穿整个学习的全过程,而且也要有相应的针对性。不可急躁,要一步一步、慢慢地培养创造能力。

组织讨论,提高学生的评价审美力

由于美感是在人感受和创造美好的东西时发生和发展的,因此美的东西能让人产生愉悦,愿意探究、观察和欣赏,产生审美感受,发出对美的由衷赞叹。

篇6

电化教学是运用电器化设备进行教学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可以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形象直观。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运用电教手段,引情激趣

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运用录音带、幻灯片,创设情境,音像同步,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活动。

如教学《浪花》一课,由于大部分学生没见过大海,我就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去看看大海?想去看看海边的浪花吗?”学生们听后高兴极了,异口同声地回答:“想。”于是,在播放伴有海水卷上沙滩或退潮时水流哗哗声的乐曲声中,我出示了画有蓝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拾贝壳的灯片。

当学生看到蓝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美丽的贝壳,听到哗哗的海浪声时,个个如痴如醉,仿佛自己来到了美丽的大海边,站在沙滩上看着海水哗哗地涌过来;仿佛自己正在和画面上的小女孩一起玩耍、捡贝壳。这样,就把学生带入了本课的情境中,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学习感到极大的兴趣,进入了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为讲读课文打下了基础。

二、运用电教手段,体会文章中心

电教手段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领会中心思想。如教《过桥》一课时,为了让雷锋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深入学生们的心中。当讲到“上学时,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去。”和“放学时,雷锋又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来。”这两个地方时,可利用投影映现雷锋脱了鞋卷起了裤管,身背着一个小同学,正走在一座窄窄的小木桥上,外面的雨下得很大,小河里涨满了水,河水已漫过了小桥,水正从桥上哗哗流过。

桥的一头还有几个小同学正等着雷锋把他们背过去的情景的灯片。让学生利用画面一起讨论,说说雷锋是怎样帮助小同学过桥的,通过学生直接观察画面和讨论,雷锋的高大形象就会自然而然地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

三、运用电教手段,强化思维训练,突破重点、难点

在遇到教学远离学生生活、难度较大的内容时,可以想方设法设计投影片,甚至可以从电影、电视中搞一些录音、录像,努力突破重点、难点。例如教《达尔文和小松鼠》一课时,为了突出达尔文特别喜欢小动物,从不伤害小动物,可以先设计一张画有小松鼠的灯片(这张灯片可以活动),再画一张达尔文站在树林里的灯片,然后把小松鼠的那张灯片从下往上拉让小松鼠从达尔文的脚上一直爬到肩膀上,再让小松鼠的头东看看,西望望(松鼠的头也是可以活动的)。

当学生学习这段课文时,看到活动灯片的演示,个个情趣益然,都说:“小松鼠这样调皮,可达尔文站在那儿还是一动不动,他真是太喜欢小动物了。”又如在教学《大熊猫》一课时,课文中有对大熊猫样子的描写的语言,也有对大熊猫动作、吃竹叶描写的语言。这对大多没见过大熊猫的学生来说,很难把形象和文字联起来。于是,我们就留心观看电视中《动物世界》这个栏目,从中录了一段有关大熊猫的镜头。教学开始时,学生们看着录像里大熊猫可爱的样子,听着播音员赵忠祥生动、诙谐的解说词,一个个高兴极了。

看完录像,在学习描写大熊猫样子这一段落时,有的同学说:“大熊猫长得好可爱,头是白的,可眼睛和耳朵是黑的,真有趣。”有的同学说:“大熊猫胖乎乎的,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真好玩。”

由于看了这一段录像,学生对大熊猫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大部分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有顺序地具体说出了大熊猫的样子以及它的生活习性。运用录像巧妙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水平

如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可启发学生一 边看灯片,一边听课文的配乐录音,让学生想象自己飞上了天,坐在弯弯的月儿上,划着双浆,荡漾在星星闪烁的蓝天中是多么自由自在。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就有了读的兴趣,接着再要求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调、停顿、轻重缓急,轻轻地跟读三通过这样的品读欣赏,大部分学生的朗读水平都相应得到了提高。

通过电教手段还可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提高朗读水平。如《王二 蟹一课教学结束时,怎样指导学生读好全文呢?教师可以在讲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听歌曲《二小放牛郎》。

篇7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多种电教手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现以《桂林山水》为例,谈谈我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欣赏桂林山水形象美。

《桂林山水》语言优美简练形象,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很难通过抽象的语言文字去领会形象的山光水色的美。根据这一特点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我借助于多媒体,让观察栩栩如生的桂林山水风光,通过娓娓动听的导语,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抓准观察的重点,把学生带进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美景中。如近处的绿水、小舟,江底的沙石,水中的倒影;远处千奇百怪的峰峦,山间的绿树红花,空中迷蒙的云雾。这样使学生的情感逐步与作者的情怀产生共鸣,如身临其境,感受到呈现于眼前的不是单纯的山水画面,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迷人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和情操论文服务。

二、剖析重点段,领略祖国的语言美。

课文中作者特意把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安排在两个结构相同而又严谨的自然段里,而各自集中表现在一个排比句中。这是引导学生掌握读段学文之法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领略祖国语言生动优美、表情达意、准确细腻的好课例。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领悟作者遣词用语的准确性。作者写漓江水用了“静、清、绿”三个词。我适时品评:流动的漓江水为什么说“静”呢?使学生意识到“感受”一词重要。文中的三个“真”字,如把它换成“很、太”等词又怎样,让学生领悟到“真”是“的确”的意思。然后我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形象的比喻。如教学桂林的水“真绿”时,我让学生明白“翡翠”是什么(看实物)再问,作者用“无瑕的翡翠”比喻什么?说明什么?使学生逐步领会作者遣词用语的精妙——漓江水的“绿”用“翡翠”来比喻,漓江水“清”用“无瑕”来形容。教学山“奇、秀、险”这一特点时通过幻灯片、看实物,进一步理解作者所描述的景物形象逼真,用语准确。

三、指导朗读,感受作者情感美。

《桂林山水》语言简练,生动优美,抒发的感情纯美。如何使这种感情进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共鸣?这就要通过有感情朗读去揣摩品味课文,使学生受到美 的熏陶。教学时,采用跟录音轻读,听老师范读、引读,全班或小组齐读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指名个别读。指导朗读时,先让学生听录音,领会每个特点朗读时的声调和语气论文服务。如……真静……“一句用轻读,给人以幽静感觉。如……真绿……”一句用响亮志,给人以充满生机的感觉。读后,师生共议,反复朗读,直至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角色”。

四、诱导想象,体味自然动态美。

《桂林山水》所描述的优美意境是“山青、水秀、人怡”。意境之美,除朗读感受外,更重要是联想,想象,再现形象化的意境图像,让学生陶醉于迷人景色中,达到最高境界——人在画中游。如教完本文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师生遐想,游览山水,伴随优美的乐曲,观赏长幅彩色连动山水幻灯图。老师边播放幻灯片,边以满怀赞美之情旁白:小船……慢慢行驶。……哇!这里的水真清啊!可爱的小鱼快活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篇8

我曾经在《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21日第1版看到过这样报道一个58名学生职业学校的班级,竟然产生了34个自主创业的小老板;全县9000余家企业中,有500余名企业老总从这所学校走出。浙江省宁波市宁海职教中心一项对毕业生的发展状况调查传出了该校职高生创业的佳话。因此,职业学校学生应该成为创业的主力军。生活中离不开一些小的电子产品,例如:带有“学习”功能的遥控器,电子门铃,触摸延时开关等等,这就给电子专业学生自主创业带来很多机会。电商的崛起,又使得创业平台更加宽泛。所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从而拓宽他们的就业途径,实现他们更精彩的人生,电子专业的教师应该有所作为。

三、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学生创业的意义

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有以下三点:

1.开展创业教育,拓宽他们的就业途径。电子专业学生就业途径比较单一,而且就业质量不佳。通过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升他们创业能力,为他们将来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2.开展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创业教育的开展,了解本专业的特点、现状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认识本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激发对本专业的兴趣,增强专业自豪感。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接受职业精神的熏陶,自然地、潜移默化地在心理归属上融入本专业,在价值取向上认同本专业,也就是让学生在校期间便从技能掌握到思想认识上更多的打上“电子人”的烙印。

3.开展创业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创业教育,可以转变高职生单纯的求职观念,树立起既要求职又可以创业的崭新观念,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素质,培育学生的实践精神、探索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而促使学生改变自己的心态,增强他们的信心,促使他们注重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

四、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创业教育的途径

中职学校怎样才能有效开展创业教育呢?作为电子专业的教师,我觉得有做好以下几点:

1.开设创业课程,让学生学会创业。学校开设创业类的教育课,授课内容包括企业家基本素质及其性格特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方法、市场调查途径、风险投资及相关分析等课程,将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向正确的方向。教师也可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创业培训,让学生知道创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2.开展创业活动,营造创业氛围。

(1)邀请创业成功者班级来献身说法,介绍其创业的历程,既彰显榜样的力量,又让学生近距离的了解创业。

(2)开展创业方案设计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营造创业氛围。

(3)积极配合学校开展顶岗实习和半工半读活动,让学生了解创业艰辛,培养学生创业所需的品质。

(4)学校开辟创业园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实验。学生也可以在校外或者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进行自主创业。学校可帮助学生开发成本低、风险小、操作易、立足实际生活的创业项目。

3.开展项目教学法提升电子专业学生技能以及综合运用能力,为创业打下基础。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他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在电子专业以创业为主线的项目化教学法的实施,要做好以下几点:

(1)项目的选取要注意实用性。电子专业学生,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项目选取要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如:基于二极管整流电路的手机充电器电路的装接,基于数字电路的三人表决器、四人抢答器等电路的装接,基于555时基电路的楼道触摸延时开关、双音门铃电路的装接。这些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用到,学生兴趣大,而且觉得能够学以致用,毕业后也可以作为创业项目来做。

篇9

小学语文教学,要紧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求知愿望。这就要求教学要有趣味性。

一、课文故事化,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的趣味性,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一切教学手段,用最有效的方法,引起学生对所学的东西的爱好和兴趣。教师要学会讲故事,根据课文的特点,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的再现作者的感情。教师只有自己首先进入角色,真正把作者在文章中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感染人,给人以入迷之感。教师要在故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把自己变成故事的主角,加上自己的理解,就好像唱歌一样,加上节奏使故事具有可听性,语言亲切,又有变化。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象声词,各种动物的叫声的模拟词,把角色的对白进行扩充,适当重复,适当提问,让孩子们与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一定会越来越喜欢老师的,自然也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堂了。讲故事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讲故事为契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要比说一些大道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且讲故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文音乐化,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利用一些儿童歌曲和律动来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在玩中学,效果会很好。在教学《小小的船》时,笔者没有布置学生背诵,而是把歌曲《小小的船》教给了学生,边学歌曲边做运动,学生们在快乐的音乐享受中很自然地记住了课文。学习《雪孩子》一课,笔者唱《雪花》,学习《借生日》一课,我们一起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孩子们边唱边表演,兴趣很高,学生非常投入地学习,教学效果出奇的好。

三、课文艺术化,提高课堂的活跃性。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绘画把内容再现出来。

画精彩的景物,低年级的孩子喜欢艳丽的色彩,喜欢每天拿着笔,描描画画。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喜画乐画的特点,把绘画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踊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富有表现力的对话用表演的形式,动作描写用肢体模拟。课堂经常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四、课堂游戏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将枯燥的课本知识与生动的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在教学中,把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自参加,亲自体验,寓教于乐,寓学于玩。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并不是为了认识一个事物而去主动观察,而是由于情绪的激动,兴趣的导引不由自主地去观察,使学生入情入境入理。绕口令游戏,造句接力游戏,指令游戏,传话游戏,猜字游戏,听音辨音游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学中游戏的应用能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从而勤思考,大胆说。这种活动化的教学让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从做中学,从玩中学。

既增强了教学情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小游戏在大教育中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

五、开拓学生视野,推荐课外读物。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推荐有关的读物,或及时介绍报章杂志上的好文章,注意开拓他们的眼界,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教学而言,精读是准备,博览是应用,如果通过语文教学,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嗜好,那就等于帮助学生找到了一个源远流长的寻求知识的泉眼。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嗜好,找到了这个泉眼,就会广泛觅取,学而不倦,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

六、语言趣味化,增强教学的形象性。

教学时通过语言进行的,教师的语言是拨动学生心弦,及其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手段。有时一个贴切的比喻会像童话中的魔棒一样,使学生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因此作为一个教师讲话一定要有趣味。规范简练,准确鲜明生动,具有较强的形象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教之以情,教之以情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凡是对自己思想有所触动的事情,最容易记住。自己的思想无所动,就不容易记住,就会像过眼云烟,飘过去了,不能留下痕迹,学生听课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篇10

一、我国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现状

1.教师方面

关于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有的小学英语教师觉得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等方面都比较差,教不教的差别都不大,教了也记不住,况且小学生爱玩,根本就不会去想老师上课质量、教学方法有什么问题。于是,这些教师对于小学生的英语课根本不会加以重视。而有些小学英语教师,则道德素质比较高,对自己和学生要求都比较严格。但是,在知识、经验、教学技能等方面都还有所欠缺,导致教学方式单调、刻板、没有感染力,使得教学效果一般。再加上由于教师本身的英语发音问题,容易给小学生造成错误的教学。

2.小学生方面

小学生普遍都是7-12岁的儿童,他们爱玩、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智力等都还未发育成熟。所以,在面对英语这门只在课本上见到的、不知有什么用的语言,学习兴趣更是不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英语教师的教学困难。

3.客观因素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一般规定到了三年级才去学习,而且在一般的课程安排上,英语教师上课次数相对来说要少点。所以在一定情况下,会造成教师对学生的熟悉程度不够,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也会有所不足。除此之外,语言环境的影响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有很多不利的因素。

二、趣学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作用

趣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使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1.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

趣学理念运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当中,能够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使知识点更加直观形象,课堂氛围更加愉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小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2.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人物来吸引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激發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得教学效果得以提升,而学生也不会觉得压抑和被动。

3.增进师生关系

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能够使小学生将之转化为对英语教师的喜爱,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使得学生和教师相处的更为融洽,这也对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全的人格有很大的帮助。

三、以趣学理念点亮小学英语教学课堂的策略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和经验的直接来源,他们对于小学生来讲有着极大的威望和权力。我们经常会听到小学生跟家长争辩这个是我们老师说的,肯定没错,是你搞错了、我们老师都是这样做的等这些话,足以见得教师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身为小学英语教师,更要格外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己的教学态度,这都会对小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教学技能方面多多反思、并向经验资深的老教师请教;在知识、理论等方面,要多学习,不间断地给自己充电;及时发现自己在发音、词汇解释等的不足,努力纠正和改良。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使得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尚浅,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利弊而对事物进行选择。因此,老师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英语教学中经常利用那些能够引起小学生兴趣的东西,再将这些事物与自己联系起来,让小学生将对事物的喜爱移情到自己身上。

3.合理利用多媒体仪器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化技术已经广泛走进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国目前大部分的小学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应当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将趣学理念切实应用于英语教学课堂中来,使得英语课堂妙趣横生。

4.将英语课堂与游戏结合

篇11

小学语文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总是好几个,涉及的训练点多、面广,既有词句段篇训练,还有听说读写训练。训练过程是以课文中心思想为中心的环形训练内容的推进,而在各个阶段又各有所侧重。这样,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前提测评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往往不可能集中进行。因此,小学语文目标教学的前提测评,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能集中的就集中进行,不能集中的就按教学进程分散安排,做到集中测评与随机测评相结合,及时进行补偿矫正。

二、认定目标,要分层认定,贯穿教学始终,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调控等作用。

“认定目标”这个环节,我们过去称为“展标”。为了更加准确地体现目标教学的特点,改用了“认定目标”。“认定目标”指的是学生知道自己在这一节课中学习的目标。这一环节,对学生自己来讲是一个认可的过程,是使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成为为自己学习定向的目标的过程。为了充分发挥认定目标对教与学的导向、激励、调控作用,我们认为认定目标可以按照这样几个层次进行:

1.起动认定,粗知目标。

就是在新课开始前组织认定目标。此时认定目标,学生只能是粗略地感知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对这一节课的学习起定向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认定过程,激励学生为达标而学的信心,使之心中有数。

2.同步认定,细知目标。

就是随着新课的进程,适时告诉学生正在学习或将要学习的目标。这是进一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导向和激励,也可以根据同步进行的反馈活动,调控教学。这时的认定目标,已不是粗略的感知,而是与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的理性认识了。

3.小结认定,深知目标。

就是在教学结束前,结合教学小结,对照教学目标对学生达标情况进行一个简要的评价。这次认定目标,是从整体上对教学目标的概括,既是对本节课教学的再一次导向,又是对必要的矫正、补救活动的激励。小结认定应该实事求是,不走过常

三、导学达标,一要扎扎实实搞好语言文字训练,二要按学科特点构建学科达标模式,分段达标。

前一点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讲的。当前小语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少,严重影响了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语言这个工具只有在语言实践中才能为学生所掌握。扎实搞好语言文字训练,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提高民族素质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体现了目标教学的理论,适用于各个学科。在具体操作上,基本模式的学科化和课型化,主要体现在“导学达标”这个环节上构建的学科达标模式。

构建小学语文学科达标模式,要遵循这样三个要求:

1.要以目标教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这主要是:

――教育观。目标教学是义务教育的教学新体系。义务教育应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主动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应是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

――学生观。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有个性差异的人。人的智力存在着差异并呈正态分布,但是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不存在必然的正相关。能力倾向预示着学习速度,而不是可能达到的学习水平或复杂程度。因此,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都能够学好,并达到掌握的水平。

非智力因素影响、制约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情感、态度对达标有重要影响。后进生的出现,主要是由学习过程中失误的积累造成的。

――教学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应由学生的学适应教师的教,转变到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上来。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教学观的根本变革。

――评价观。教学评价的功能不只在于给学生评分、划等,而在于为改善和优化教学过程提供信息和依据,是改善教与学的手段。因而,教学评价重在评过程,不只在于评结果。

――质量观。教学质量不再是只看学生学业成绩的高低,而是主要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与促进全面发展的程度。也就是要看实现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和优等生发展的情况,要看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情感诸方面的全面达标。

2.必须遵循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这主要是:

――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如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双向”心理过程:都要经过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两个阶段。再如,学生作文是由事物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达的双重转化的心理过程。

――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统一规律。学习语言文字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把培养语言文字能力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养能力、训练思维、发展智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核心。

――以“读”为基础,读写结合的规律。

――教与学统一规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于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之中。教师的教就是教学生怎么学,教要指导学,学离不开教。

3.小学语文达标模式宜简不宜繁,要依据小学语文教学的构成和教材课型的特点,集中概括为几种模式。小学语文的语言文字训练由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和说话、阅读和作文五个方面构成,教材又编排为不同的课型。阅读和作文是最基本的训练和课型。人教版教材的教师用书对汉语拼音和各种识字课型的教学步骤提示得比较具体,本身就可做为达标模式,可以不再另行构建。所以,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学构建为阅读(包括看图学文、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作文(包括说话、写话)和练习(包括写字和基础训练)三类达标模式。举例如下:

(1)阅读“三读”达标模式。

根据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预习――讨论――历练”的语文教学过程观点,总结雁塔区教改经验,我们提出阅读教学达标模式是:“自读・感知――讲读・理解――练读・运用”,简称“三读”达标模式。

(2)作文“一五三”达标模式。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根据多年作文教改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一五三”作文达标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一个核心:教学目标。五步程序:①写前准备;②独立试写;③质疑评议;④矫正练习;⑤总结评价。三个始终:①情感培养渗透始终;②因材施教体现始终;③反馈矫正贯穿始终。

(3)练习课“三步”达标模式。

四、形成测评,要形式多样,及时有效,及时矫正补救,调控教学。

篇12

怎样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着力研究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把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整体发展上。进行教学流程设计时,坚持以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坚持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比如,在语文课上,一般先让学生初读全文,感知语言,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原有的经验、方法,进一步细读课文,弄懂“为什么”的问题;在上述学习之后,学生还要在变式训练中学会如何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理解和运用能力。然而,第一步的目标,我们已达到,而第二、三步,则主要还是停在理论的分析研究上,为什么?因为“传统教学在教学目标的选择和追求上,历来重视知识的学习”,“表面上是一种认识的偏差,但深层上却反映出传统教学在实践上始终没有形成一套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机制”。由于我们研究的起点很低,活动教学的研究始终停留在浅层,使活动教学在大面积的实施操作层面上,尚远未达到展开的层次,其突出的表现是活动的效率较低。

在研究活动教学时,创新教育是我们追求的至高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可供我们应用的仅是心理学研究中对发散思维的理论。我们也尽可能地对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求异性、精致性的培养。比如,从教学内容上,我们对课文题目、语句进行推敲,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在设计学习活动时,重视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自学、讨论,试图让学生在反思或观摩其他同伴的学习方法的同时,获取创新能力的核心——策略性知识,以培养创新的精神,但是,我们的目标也始终未能达到。

而目前,我国教育界对创新教育的呼声与日俱增,小学教育要一下子跳到培养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能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的创新教育这一层面,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二、对深入研究活动教学的思考

我们认为创新教育与活动教学的本质是相同的,其追求的目标也是一致的。但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作为研究的总目标,我们的视野会更开阔,而提高学习活动的主要因素是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师的行为。为此,我们对学习活动的流程“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反馈讨论——变式练习”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并分别提出相应措施。在教学实践中,以备课为切入点,真正落实这些措施,以提高活动的效益,从而达到以熟读感悟、探究讨论、专题活动等新型学习方式取代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废止繁琐的“发胖式分析”套路。

(1)设计以活动的目的性为根本。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学科的特点、知识的属性、学习规律等,并以此为根据合理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综合性的发展。例如,教学第七册《捞铁牛》一文,其中一个学习活动指向培养学生分段、归纳段意的能力。那么无论是教学时间的分配,还是活动的展开,都是以此为根据。学习活动设计的成败也在于此。

另外,备课时要仔细分析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做好“剪裁”的准备。比如:如果要问“种田人再这么等下去,会出现哪些不同的结果”,就要估计到学生的思维会因此怎样“发散”,对哪些回答应及时“剪去”,哪些回答则既有利于达到原定目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及时鼓励他们展开,以真正实现“活动促发展”。

(2)设计合适的反馈形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带着一个综合性的练习题进行了足够时间的阅读思考,但教师提问时仍举不起手。是学生不会吗?不,多半是反馈的形式不恰当。这就要研究反馈的形式。首先是研究反馈的形式是否便于教师及时捕捉学习信息。比如,学习第九册《鲸》一文时,要让学生说说鲸睡觉的特点,有的学生经过读书思考,连课文从几个方面写鲸睡觉都没弄清。他们学习中的误差这么一点点积累,教师巡视时却无法知道这一些,下一步的指名回答也因此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接着的点拨便不切实际。在教学《鲸》一文时,另一位教师让学生先读书,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摆出鲸睡觉的样子。他稍一巡视,发现学生摆得认真,但有几位学生把鲸的图片胡乱地摆成一圈,便立即明白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他随即选一名学生到实物投影上试摆,要全体学生再读一读课文,评一评这位同学是不是根据鲸睡觉的特点进行摆图。学生便立即明白了:读书要抓住鲸的每个特点。通过独立学习,他们很快摆出鲸睡觉的图画,并说出鲸睡觉的两个特点:一是几头聚在一起,二是头朝里围成一圈。第二是反馈的形式便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听、说、读、写,本身无所谓优劣,但我们通常以指名个别学生说出学习结果,老师当裁判的形式为主,显然,一方面忽视和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单一的说的形式往往不是最佳的反馈形式。为此,我们要思考反馈的时间、人数、形式、情境等,更要考虑听、说、读、写、演等的结合,便于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篇13

一、英语教学的特殊性

将英文原声电影作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缘于英语教学的特殊性。

1.缺乏大语言环境的支撑

英语的学习不同于我们汉语母语的习得,母语之所以能够内化在我们血液里,浑然天成于我们的精神世界当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身处母语的大环境中耳濡目染。而英语教学脱离了英语母语环境的支撑与熏陶,无法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脱离了语言环境的语言教学,犹如树木离开了滋养它的土地,必然会丧失生命力。这正是目前英语教学的尴尬所在。

2.应试教育的指向影响

任何语言学习的最终旨归是运用。运用即包括语言的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作为语言学习效果的衡量标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受当前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会不自觉地陷入了急功近利的“怪圈”,过分地关注读和写,而忽视了听与说。这样必然会偏离了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高中英语教学的状态依旧是“带着镣铐跳舞”。

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下让高中英语教学发挥它最大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每个英语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二、电影作为教学素材的天然优势

研究证明,人的视觉和听觉有如下特征:先看到后听到,看到的比听到的信息多,视角有局限性、听觉是全方位的,声音具有视觉联想的性质。而电影作为一种声像与画面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远比磁带和书本更有魅力,它所具备的声音和图像可以将人的视觉、听觉结合在一起,能更好的刺激人的大脑,辅助记忆。

三、英文原声电影做为高中英语教学手段之一的意义

1.身临其境——创设真实的英语情境

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为学生创设英语情境,将学生置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而让学生观看原版英文电影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的英语教学多以书本、磁带为依据,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甚至丧失学习兴趣。英文电影不仅真实而立体地展现了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交际的情景和跨越时空的实际生活场面,而且电影中的会话语言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其对话的环境及人物表情、行为等比较真实和鲜活,能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直观效果。

英文电影,“语言环境直接、地道,以直观的手段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给学生提供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和使用情景,使学生全方位地感受语言的刺激,激起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感情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及情感、意志、想象力、创造力等整体发展。”

2.寓教于乐——激发学生英语听说的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大作家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说明学习兴趣是引起学习动机的一种重要心理因素。过度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比较被动,逐渐失去了对英语的兴趣。

英文原声电影富有感染力的情节容易吸引学生,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看电影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英语单词、句子,学生们可以形成一种语感,一些句子不用背语法,听英文就能脱口而出。特定的英文电影片段带来的丰富词汇,有些在课堂上是接触不到的,但却是经常使用的并且非常地道。”

学生在这种语言环境中会不知不觉地捕捉语言信息,情感得到激发,想象和联想得以展开,从而进入作品意境。课后也能不自觉地脱口而出一些句子,这样就大大促进了交际能力的发展。

3.文化习得——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及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电影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就很好的结合了这两者。“西方文化重分析,东方文化重综合,这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也充分显现出来,在英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到学生母语语言系统与英语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语言的教学中,应更加注意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外语知识和外语交际能力能够得到同步发展。”高中英语教材涉及了科技、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内容,对于居住在目标语之外的人来说,了解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体制、生活习惯等,电影是最有效的载体。电影中有很多场景可以真实反应其年代的人文历史,甚至有很多珍贵的历史画面。英文电影有如一部讲述英语国家生活、文化、风俗习惯的百科全书。

同时,“东西方在文化方面有很多差异,无论是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关系的变迁等都存在很多和中式思维不大相同的地方。”例如《阿甘正传》中阿甘在影片最后说:‘I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 or if we a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 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But I think that maybe it’s both.Maybe both are happening at the same time.’其实命运包含着必然和偶然,必然之中蕴涵着偶然,偶然的因素促成了命运的必然。这些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化差异,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及文化,丰富和促进了学生的文化认同。

4.与时俱进——聆听地道的口语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的会话,外国人的语音、语调会随着场景的改变而改变,有时甚至会夹带有不同的背景声音。而诸如此类的各种因素在我们普遍运用的听说教学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学生听懂了磁带的内容,但却听不明白外国人的日常对话,然而英文电影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课堂上学习的东西大多以书面语为主,不大适合平时口头交流。电影中所展现的是非常口语化的东西,是生活化的语言,甚至还包括在特殊场合下的用语,实用、地道,是纯正的美式或英式英语,清晰明白而发音标准。学生在欣赏电影情节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地模仿和学习电影中的语音语调和常用口语,轻松体会到学习语言的乐趣,聆听到地道的英语口语,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高中英语教学中英文原声电影运用的具体策略

1.影片选择恰到好处

影片题材的选择恰当。英语教学中选择的影片应坚持“难度适中、思想时代感强、情节吸引人、避免晦涩”的原则。应该尽量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使学生能以正确的视角来了解西方社会,也可选用反映社会不同时期文化的生活片、重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故事片及轻松愉快的音乐片。如《咖啡猫》(Garfield),《音乐之声》(Sound of Music),《风月俏佳人》(Pretty Woman),《录取通知》(Accepted),《哈里波特》(Harry Porte)等。否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影片语言的选择适中。要选择那些使用标准英语、语速适中的影片。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刚开始给学生播放影片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语速不是很快,容易听懂的影片。这样学生就可以从中收获情节、词句、和更大的兴趣。选择一些动画片如The Lion King《狮子王》、Shrek《怪物史莱克》、Ice Age《冰河世纪》作为开始的电影,会将学生导入一个虚幻的语言环境,培养其英语思维。

影片长短的选择要符合教学的需要。影片可以是整部电影,也可以是片段,而且有中英文字幕。如果长度过长,会使学生产生听觉和视觉疲劳,影响教学效果。

2.听说训练有的放矢

英语听说训练是电影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与影片情节有关的词汇或话题,使学生可以在观看之前对其中可能出现的词汇做好准备,从而提高学生对影视材料的理解。这样训练起来教师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如在训练听力中的连读、弱读、爆破等很多语音现象时,笔者选择了影片Love Story《爱情故事》,其中男主人公Olive有一句话:“You can dish it out but you surely can’t take it.”(你可以说得天花乱坠,但你其实不是那回事)仔细听这句话可以发现can’t中有一个吞音动作,这是美式英语。在此笔者相机提醒学生,在肯定句中can通常不重读,而是重读其后的动词。把握这一特点,学生才能清晰地辨别话语中说的是can还是can’t,否则就会把can’t当成can,听不明白。

3.相机指导精彩词句

英文影片对学生来说,语言是最大的难题。教师可以事先选择电影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场景,给学生准备一些电影脚本,让学生来熟悉其内容,必要时可以将其中重要单词和句型给学生进行讲解。

对影片中的精彩词句和片段,可以要求学生背诵或模仿。选取影片中可模仿的一部分进行反复播放,鼓励学生模仿影片中人物说话的方式,如发音、语调、节奏和速度,适当积累经典语句,如《爱情故事》中“Love means never having to say you're sorry.”如《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经典名言“Tomorrow is another day.”如《阿凡达》中,“I see you”中蕴涵的理解、凝视、明白、观望等无数意义以及诸如“run as fast as the wind”等生动形象的表达。

4.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通过英文原声电影进行教学的关键就是要设计好教学活动。没有精心、科学的设计,就达不到教学效果,甚至会使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去了解所学语言的同时,还应使学生有兴趣和动力对学过的内容进一步深入了解,在接纳语言的同时去探寻语言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从交际法的角度看,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效果最佳。对课堂中的影视资料进行操练给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会有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变得更有趣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调动。这样的教学活动可能会花去老师更多的时间备课,如观看影片,查阅资料等,但这样的准备显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信微.浅析原版英语电影对听说教学的促进作用[J].科技信息,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