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发言稿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实习生发言稿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实习生发言稿

篇1

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在老师们的悉心教育下,我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农家孩子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社会青年。三年来,我迫切渴望自己能学业有成。因为我明白,在学校里就要学好知识和专业技能,为自己的未来夯实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校学习期间获得了许多奖项,如xxx

篇2

一、研究生招生背景分析

作为研究生招生生源的主要对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形成时期在本科阶段,故而在重点高校攻读学士学位并在本科阶段表现出较高的学习能力、积极的人生态度且具有明确的科研意向的本科生是较为优质的生源,同时也是招生工作的主要目标群体。

通过对影响生源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相对主观的招生政策这一因素以外,还有很多客观因素影响着研究生生源质量的优劣。客观因素中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冬季漫长、寒冷干燥的气候;经济欠发达、繁荣程度不高;计算机专业衍生的第三产业不完善;城市化程度较低,计算机行业就业机会较少。优势表现在:学院文化底蕴深厚、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具有健全的先进的培养机制、硬件设施设备齐全;学校专业种类齐全,本科生的生源较好并且基数较大,有利于和各个专业结合而培养复合型人才,帮助高级人才转型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综上所述,我们要扬长避短,发挥学术底蕴深厚和学风优良的优势,将本校优质本科生作为潜在生源进行宣传和适当引导。同时吸引本省乃至东北的优秀生源,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招生政策和恰到好处的宣传方案来增加我院的吸引力。

二、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规划方案

通过对影响研究生生源质量因素的分析,我们制定研究生招生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以本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优秀本科生为主,辐射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985工程”、“211工程”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优秀本科生为主要招收目标,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出台奖励政策,提高在x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提升我院研究生就业质量等环节,达到招生、培养和就业的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为此我们制定如下具体方案。硕士研究生方面:在每年的暑假针对全国各“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举办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通过组织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测试,选拔出一部分优质生源作为我院研究生的优质后备;在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开始前期,针对具有保研资格的学生开设讲座进行宣传,使得具有推免资格的同学对本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深厚的办学底蕴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配合奖学金政策等增加吸引力;在考研报考前期,针对具有考研意向的应届本科生开设讲座,帮助学生客观分析报考策略,适当引导报考意向。博士研究生方面:针对在读硕士研究生制定本硕博连读和硕博连读政策以及政策激励和奖学金奖励等方案来吸引优质生源。

在积极制定招生方案和政策的同时,积极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加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高水平前沿领域知识的学习机会。同时以打造名校和名牌专业为目的,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应届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以提高社会期望值,树立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社会威望以吸收潜在的优质生源。

三、研究生招生方案实践效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招生工作实践效果也是检验方案正确性和研究生管理工作执行力的重要标准。自2013年以来,学院积极采取措施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通过改革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科目,开展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引进激励政策和新生奖学金制度等一系列手段,使我院的研究生招生工作有了可喜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13年至2016年,我们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随着夏令营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校内外学生中的影响逐步深入,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高涨,校内外报名的学生逐年增多。活动过程中,夏令营组委会精心组织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包括开营仪式、营员专业技能考核、校院情况介绍、学科专业介绍、专家讲座、导师见面会、校史馆参观、优秀营员表彰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动中学院组委会组织专家组出题、考试、评卷,根据笔试成绩和专业素质能力测评,评选出优秀营员,颁发优秀营员证书,对于优秀营员在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考研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我院举办的夏令营活动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肯定。通过历届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的开展,充分向校内外学生们展示了我院的光辉历史,卓越成就和雄厚师资力量,许多具有保研资格的学生经过沟通了解,选定了自己仰慕的老师作为研究生阶段的指导教师。四年来参加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的学生逐年增加,营员地域分布也由东北地区辐射至全国各"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对我院研究生招生工作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和深远影响。

在举办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之前,我院通过研究生入学初试的学生数量经常达不到学院计划录取数,需要进行校内外调剂,有些考生是由非计算机专业的相关理工科其它专业考生调剂过来,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弱,直接影响到导师科研活动的进行和开展,往大处着眼甚至影响到博士生的生源质量和学院整体的学术水平。自从学院采取系列措施以来,我院研究生初试上线人数已由不足变为每年有相当大的剩余(见图1)。

2014年开始教育部改革推免生政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拟推免的高等院校,面对激烈竞争,在学校整体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我院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三年来推免生人数不降反升(见图1)。研究生生源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见图2)。

学院还采取了其它一系列措施来提升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如加强研究生的复试环节的考核,实行单科淘汰制度。总体来说,学院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方案和有效的执行,实现了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明显提高,并且具有上升趋势。

四、研究生招生工作展望。

就目前的生源质量情况来看,我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源数量,保证生源质量,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进一步加强招生宣传的力度和广度。通过校友、微信平台、学院网站等多种途径对学院专业设置、导师情况和招生工作进行深入的宣传介绍。加大力度开展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扩大宣传范围,以本校为基础、辐射东北乃至全国,吸引越来越多的“985”和“211”高校的优秀生源,建立起多层面体系化的招生模式。

篇3

一、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三”)中,选取的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择。

二、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关于量的问题。

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三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关天浓度问题。

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高一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3、关于纯度问题。

有的实验如“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这一实验对蔗糖的纯度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所用蔗糖放置时间过长会被微生物分解成还原性糖,那么用斐林试剂检验时也会出现砖红色的沉淀。

三、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开碎,这一步也易漏掉;压片一步也容易漏掉。

2、操作方法错误。

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3、操作不严格。

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未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开来;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滴入清水的次数少,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都会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篇4

笔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并就实验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归纳成了“四步分析法”,即从取材、药品与试剂、步骤及操作、显微镜的使用四个方面对实验进行分析的方法。

1.1第一步: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四”)中,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龋。

1.2第二步: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2.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四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1.2.2关于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高一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1.3第三步: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3.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0%盐酸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开碎,这一步也易漏掉。

1.3.2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1.3.3操作不严格。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未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开来;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滴入清水的次数少,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都会对实验果有一定的影响。

二、“四步分析法”的应用

“四步分析法”可以在实验课上讲授,也可以在实验(理论)专题复习课中讲授。在具体的实验分析或解题过程中,既可顺次运用,亦可综合运用,具体问题,灵活分析。

例1 实验一中,在显微镜视野里,几乎看不到分裂相细胞,试分析其原因。

篇5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学校是育人的摇篮,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先行者。教学事业要想取得佳绩离不开师生的广泛合作,要想更好的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需要付出的努力有很多,比如说缓和师生关系、提升自身教学质量丰富自身教学方法、调整自身的教学中的位置等。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施行,各地各级学校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案,以便于使得自身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能够更好地贴合新课改后的相关要求,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作为学生们在校园生活中最为亲近的人群,对于学生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等负有直接性的责任,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将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开展下去,以便于在赢得学生支持的情况下,更好地开展好教学工作。在笔者看来,实验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使用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们在校期间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那么,为了更好地开展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工作,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从哪些方面付出努力呢?

第一,教师需要更好地认清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职责,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特别是提升自身在具体进行实验操作技能方面的能力。我们广大师生已经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适应了很多年,一时间让我们马上适应新的环境和形势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新课改的实施需要我们的教师改善自身以往所坚持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当前形势下学生们学习的需求,这一点也是我们自身必须要做到的。因此,我们要尽快地熟知新课改下教师地教育教学职责,对教师需要在这种新形势下扮演地角色要熟知,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为学生们的学习提供尽可能多地便利。此外,长期在应试教育地背景下开展教学工作,教师们已经习惯了理论教学的模式,很多教师虽然能够将一些实验的过程,向学生们按部就班地传授,但是自身在实验过程地掌控和具体操作上也已经不熟悉和熟练了。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们在生物课程上操作实验的能力,我们首先要确保自身在实验操作方面做到熟知,熟练的操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们少犯错误,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也只有确保我们的教师在具备好的专业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助力学生们在学习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拥有更好地课堂表现。

篇6

在实际实验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无关变量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能够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因此,笔者觉得,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应有的目的以外,教育学生正确地看待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并让学生学会去分析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目的。

如何对实验进行分析呢?笔者从实际的实验教学中,总结出从以下的分析方法。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实验目的”的分析。实验目的,是我们整个实验操作的核心,材料的选取、实验步骤的设计等都是围绕着实验目的展开的。例如,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这一实验中,实验的目的就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那么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就必须围绕这个目的进行:(1)对比实验就只能设置一系列的温度梯度,比如5℃、15℃、25℃、35℃、45℃、55℃等,不能设置成其他因素(像PH)的影响;(2)既然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那么对实验操作对象酶及催化的底物的选取也要注意,可以选择淀粉酶催化水解淀粉,但不能选择过氧化氢酶催化水解过氧化氢。因为在实验过程中,自变量是温度,但是过氧化氢本身又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分解速率加快,这样在分析实验结果时,就无法得出过氧化氢的分解到底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还是因为温度的升高;(3)要探究的是对“酶活性”的影响因素,而酶活性的提高或降低我们是无法用肉眼去观察的,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就必须要找出能代表“酶活性”的现象。根据第2点的分析,我们知道这个实验采用的是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结合“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这一知识点,我们就可以用碘液加入反应后的溶液中,根据溶液是否变蓝或者变成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活性”的高低。

实验分析的第二点,就是对“实验材料的选取及实验试剂”进行分析。实验材料是实验过程中直接操作的对象,如果材料选取错误,那对实验的结果肯定会造成影响的。例如,在“菲林试剂检测还原糖”这一实验中,材料选取的对错可能是造成实验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首先,选取的材料必须是含有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而不能是像富含蔗糖的甘蔗之类的(蔗糖不属于还原糖);其次,不是所有含有还原性糖的材料都合适,比如像韭菜汁、西瓜汁之类颜色较深的材料就不能选用,因为实验最后的结果“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的,而韭菜汁、西瓜汁这些液体的本身的颜色就会掩盖最后的实验现象“砖红色沉淀”,导致看不到实验现象而使得整个实验失败。所以在这个实验当中,应该选用“含有还原性糖而且颜色较浅”的实验材料,比如梨子汁、苹果汁等。

“实验试剂”的分析,相对要复杂一点,因为一个实验对试剂的浓度与纯度、所需试剂的量及实验过程中试剂的添加顺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试剂的浓度与纯度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专家学者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所以在实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书本多提供的浓度进行配置,否则将会影响实验的最终结果。如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应该放在0.9%的NaCl溶液中。因为0.9%的NaCl溶液的浓度与细胞中液体的浓度相当,如果NaCl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口腔上皮细胞失水皱缩甚至死亡;如果NaCl溶液浓度过低,又会使得细胞吸水膨胀,甚至吸水过多而涨破。关于试剂的纯度则比较简单,主要注意一点:在配置溶液时,要求用蒸馏水的就只能用蒸馏水。比如在配置不同PH的溶液时,如果用自来水,则可能因为自来水中的一些离子的存在而导致配置成的溶液PH有所偏差。

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10ml无水乙醇是适中的,若无水乙醇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无水乙醇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距烧杯底不能超过1cm,否则容易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试剂的添加顺序有时也会成为影响实验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用菲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必须是先等量混合均匀后才能加入待测溶液中;而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则只能先加NaOH溶液1ml,摇匀了然后才能加CuSO4溶液4滴。

第三点,则是对实验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操作方法错误

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中,有些学生在换上高倍物镜镜头后仍然使用粗准焦螺旋而导致物镜镜头与玻片相撞,压碎玻片甚至损坏镜头。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该“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而有些同学则是直接在盖玻片上进行按压,这样就很容易把盖玻片压碎,甚至可能将手划伤。

2.操作不严格

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一个眼睛睁着一个眼睛闭着;检测脂肪时所选用的切片不够薄;在用“引流法”添加液体时,吸速过快,而导致细胞流失;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等等都会对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篇7

2 实验过程设计

2.1 对照班教学过程

在对照班采用常规验证性实验教学法,即教师在讲解渗透装置和渗透原理的前提下,给出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条件下及清水处理后,应该得到的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然后播放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演示视频,并根据视频,在黑板上写出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仪器、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等内容。演示完成后,开始学生试验操作,教师在实验室中观察学生操作过程,适时进行指导,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和记录所发生的质壁分离和滴加清水后质壁分离复原的情况以及液泡体积和颜色等的变化。学生实验完成之后,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得出课本实验结论。

2.2 实验班教学过程

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流程图如图1所示。

由于教师已对渗透装置和渗透原理进行了讲解,并且演示了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条件下质壁分离及清水复原实验,使学生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然后提出探究问题:蔗糖溶液的浓度改变或者改用其他溶液可以吗?结果怎么样呢?本实验选用什么样的蔗糖溶液浓度?针对这些问题,实验班学生自主分组并设计了实验。

A组使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B组使用质量分数为30%的蔗糖溶液,C组使用质量分数为50%的蔗糖溶液,D组使用质量分数为70%的蔗糖溶液,E组使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演示实验步骤和要求来操作,注意观察和记录所发生的质壁分离和滴加清水后质壁分离复原的情况以及液泡体积和颜色等的变化。

3 学生实验结果及结论比较

3.1 对照班结果

对照班学生按照黑板上的实验步骤,重复实验过程,完成了整个实验的小组,所用时间为40 min左右,其中有几组获得了较好的显微照片,也有学生因不熟悉实验步骤而未完成实验,无实验结果。但课后对“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大多数学生思路不清,表达不够准确,只能复述实验过程,不能发散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3.2 实验班班结果

实验班实验小组中有少许组未完成实验,各组均完成本小组对应蔗糖浓度实验,并将小组最佳显微照片汇总教师操作平台,由教师整理后投影出来,供全班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班实验结果见表1。

四个小组分别选出了较成功的显微照片。

展示实验显微图片后,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组织其他学生充分讨论。教师适当地指导。讨论的主要问题有:

① 蔗糖溶液的浓度不同,实验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② 使用的溶液不同,实验的结果为什么不同?

③ 液泡的体积、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通过讨论和教师的指导,实验班学生得出结论: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就不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过大,细胞就由于过度失水而死亡;用30%的硝酸钾时,由于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在细胞开始失水的过程中,被选择吸收到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又吸水,所以发生的是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液泡内的色素不能通过原生质层。

4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4.1 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优势

生物学科中的许多定律和原理都是通过生物学实验的研究而建立起来的,实验设计能力是学生实验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对比性实验研究表明,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相比,在提高学生生物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以及提高生物课程学习效率等方面是可行且有效的。生物探究性实验可以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实验教学中认真实验、主动观察、大胆提问、积极思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技能方面,驾驭教材和课堂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教学思考也更具有前瞻性。

4.2 教师在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篇8

第一步: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分生区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分生区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三”)中,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择。

我一般不提倡学生在做实验前,不作任何思考地去查看本实验的材料和试剂,而是会让学生在理解了实验原理后,告诉我他们想要完成此实验,所需的材料是什么。一般来说,学生会很快地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但有时也会有差错。

还是以“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为例,学生可能会认为甘蔗也可以作为实验材料,那么说明学生对还原糖的概念理解不清楚,此时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并适当巩固还原糖的概念,效果较好。同时,由于这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亲身所遇的问题,往往记忆深刻,在以后的做题中不易出错。

第二步: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三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倒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

第三步: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0%盐酸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开碎,这一步也易漏掉。

(2)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3)操作不严格。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未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开来;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滴入清水的次数少,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都会对实验果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步:显微镜的使用分析

需用显微镜的实验,有时会因为显微镜的操作,镜头污染等问题,而影响观察,看不到已经出现的现象或结果。显微镜的操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如对光程序、高倍镜观察程序等。有的学生不按程序操作,结果既耽误了时间,又观察不到相应的结果,而且易损坏显微镜。例如常有学生在用高倍镜观察时,把盖玻片压碎了,弄脏了镜头,就是由于这些学生在下降镜筒时,眼睛看的是目镜而不是物镜,这样,镜筒下降到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正确的程序应该眼睛看着物镜,同时下降镜筒,让物镜接近装片,然后眼看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观察到清晰物像。此外,目镜或物镜头被严重污染、焦距没有调好、放大倍数不够、视野较暗、标本不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观察。

以上介绍的“四步分析法”紧扣教材,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掌握,而且经过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四步分析法”可以在实验课上讲授,也可以在实验(理论)专题复习课中讲授。在具体的实验分析或解题过程中,既可顺次运用,亦可综合运用,具体问题,灵活分析。

例1.实验一中,在显微镜视野里,几乎看不到分裂相细胞,试分析其原因。

篇9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两年前,当我们走进校门,开始两年苦读的时候,我们梦想有一天能走出校门,用知识服务社会。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这正是我们服务社会的必要准备。为适应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要,我们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而认知实习便是提高这一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实习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不足之处,让我们吸取更多工作和社会经验,这将对我们以后踏足社会,谋生立业有很好的借鉴和帮助作用。因此,我们要抓住每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实习期间,认真做到以下两点:

1、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要求同学们不因实习生身份而放松自己,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老师交办的各项任务,从小事做起,向有经验的前辈虚心求教,尽快适应环境,不断寻找自身差距,拓展知识面,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2、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往往被安排给指定的单位,工作可能很琐碎。同学们要自觉服从实习单位的安排,与此同时,也要把眼光放高远,从全局出发,了解本单位的运营情况、顾客的基本心态等,这种观察和训练能够使同学们在更广的层面熟悉,增强适应能力。

今天的经验,明天的资本。在最后,我预祝每位同学在实习期内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谢谢。

篇10

二.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四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到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高一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3)关于纯度问题。有的实验如实验三对试剂的纯度有蒋高的要求,如果所用蒸馏水中混入杂质阳离子,或用自来水代替,则漂洗时,不仅洗去了浮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而且也会把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色阳离了交换下来;在对比实验中,含杂质阳离子的蒸馏水也会变蓝。

3.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0%盐酸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开碎,这一步也易漏掉。在实验三中,经过亚甲基蓝色染色后,若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在后面的对比实验中,蒸馏水也将变蓝。

(2)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3)操作不严格。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未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开来;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滴入清水的次数少,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都会对实验果有一定的影响。

篇11

招生的第二天,天不随人愿,我所招生人数没有超过第一天,就招了3人,而且是第一天所招的学生家长介绍而来的,让我头疼的是还想要优惠,经过激烈的口战,最终还是每人优惠了20元.这时候才知道这些人有多么的难缠了.也使我更加成熟了.

二十七号,小王庄交了一个报名费.我们还去了常楼,遇见了一个龙凤胎姐弟,家里比较贫困,爸爸进了监狱,家里妈妈、奶奶和七八岁的姐弟俩.而且常楼的生源比较多,而且家长也比较愿意让孩子来上学.也有家长说太贵了想要优惠,我们就说:"不能优惠,只有组队去,才可能优惠,而且也就优惠的十快八快,家里也不差这几快钱,只要是为了孩子,不管投资多少都是应该的.我们争的钱不是都为了孩子吗?"家长也就不再什么了.

在这几天中,学校也热闹起来了,镇上交过钱的几个人,天天来学校学习,很热闹。今天小学生放假,我们又在韩堂发了一遍传单。而这几天的天气一直不是很好,天天下雨,使我们的招生计划更加困难,在这风雨中,我们没有休息,还是坚持着到村中招生,而且中午不能回来,在外露宿街头,这就是我们成功招生的秘诀。

在这招生期间,我们不畏风雨﹑不惧烈日,每天中午吃这馒头和“鸡翅”﹑“鸭翅”与“鱼块”,我们简称为辣条。在六月三十号那天,下了好大的雨,在韩堂,我们碰到了一个学生,她没带伞,我们等了一会雨下的小了,就把她送回家,刚走又下大了,当我到她家常楼时,衣服全都湿透了,到她家之后,没有休息,直接让她带着我们去找她的同学了。最终敲定了五六个人。在第二天,也就是七月一号那天,在她和她的同学的带领下,我们又把常楼转了一圈,把生源记了下来。

在七月二号那天,我们有一次来到了刘洼,在中午11:00左右时,下起了暴风雨,而在这里也没一个避雨的地方,打着伞避雨,由于下得太大,最后衣服全都湿了,但我们没回学校,而是等都雨停之后,又开始了我们的招生大计。但是刘洼的生源不算多,而且家长不想让上。我们的队就去了常楼,等到了天黑了,我们唱着“水手”回家了。

在招生期间,我们遇到了不同的人和事。有欢乐﹑有悲伤。哭过﹑笑过,还想过放弃,当我看到孩子时,就有了强大的动力,让我前进,自己的信念使我坚持。在这期间还做了件错事,由于我们招生太晚了,忙着回家,从刘洼骑车回家,都是下坡路,而且车子也有点坏了,一不小心把一位同志从车上摔下来了。把他给摔伤了,我应该做检讨。是我工作中的失误,我以后会更加小心谨慎的,禁止类似的事发生。

我们在招生期间不仅看到了不同的人,还看到了一些小动物。又可爱的小狗刚出生的小猪,肉兔和长毛兔,使我们的视野扩大了,我们的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越来越强了。

教课期:在教课期间要积极参与数学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让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对所教学科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动态,掌握现行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参与评课,与数学教师们共同探讨数学中的困惑,交流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参与各级学科赛课、说课、论文评选活动,我精心教学,努力做好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新课程实验教材的教学体系,做到准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面向全体,努力做好因材施教,培优转差,启发诱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担任班主任以来,积极开展家访工作,尊重家长、体谅家长,经常以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并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优秀表现,真诚地提出一些教育的建议。班级工作有方法、有特色,所教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事业是最永恒、最有朝气的事业。

不管是招生期,还是教课期,都受益匪浅。我们都是由不会到会﹑由浅到深,从不会说到流利的去说去讲解,从不敢上讲台到从容淡定上课,使我们不断的成长。

篇12

1.1第一步: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以下简称“实验三”)中,剪取的是有活性的根,如果是死根、烂根,则观察不到预期的结果。实验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四”)中,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龋

1.2第二步: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1.2.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四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1.2.2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要求更高,浓度高一点点,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1.2.3关于纯度问题。有的实验如实验三对试剂的纯度有蒋高的要求,如果所用蒸馏水中混入杂质阳离子,或用自来水代替,则漂洗时,不仅洗去了浮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而且也会把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了交换下来;在对比实验中,含杂质阳离子的蒸馏水也会变蓝。

1.3第三步: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3.1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如实验一中,根尖用10%盐酸解离后,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则染色效果极差,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用镊子尖把根尖开碎,这一步也易漏掉。实验三中根经亚甲基蓝染色后,若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在后面的对比实验中,蒸馏水也将变蓝。

1.3.2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这样制成的装片中,气泡较多,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1.3.3操作不严格。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未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开来;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滴入清水的次数少,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都会对实验果有一定的影响。

1.4第四步:显微镜的使用分析

需用显微镜的实验,有时会因为显微镜的操作,镜头污染等问题,而影响观察,看不到已经出现的现象或结果。显微镜的操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如对光程序、高倍镜观察程序等。有的学生不按程序操作,结果既耽误了时间,又观察不到相应的结果,而且易损坏显微镜。例如常有学生在用高倍镜观察时,把盖玻片压碎了,弄脏了镜头,就是由于这些学生在下降镜筒时,眼睛看的是目镜而不是物镜,这样,镜筒下降到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正确的程序应该眼睛看着物镜,同时下降镜筒,让物镜接近装片,然后眼看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观察到清晰物像。此外,目镜或物镜头被严重污染、焦距没有调好、放大倍数不够、视野较暗、标本不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影响观察。

2“四步分析法”的应用

“四步分析法”可以在实验课上讲授,也可以在实验(理论)专题复习课中讲授。在具体的实验分析或解题过程中,既可顺次运用,亦可综合运用,具体问题,灵活分析。

例1.实验一中,在显微镜视野里,几乎看不到分裂相细胞,试分析其原因。

分析:①从取材角度看,可能是没有取准生长点部位导致的;②从步骤及操作角度看,可能是没有压片过程导致标本太厚,看不到单层细胞;③从显微镜使用角度看,可能是没有移动寻找。

例2.实验二中,质壁分离后进行复原时发现复原效果较差,其原因可能有哪些?

分析:①蔗糖溶液在配制时,浓度过大,质壁分离强烈,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②质壁分离时间长了,未及时复原,细胞死亡;③滴入清水次数少或只滴入一次。

篇13

学习生物知识,就是要了解和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必须尊重生物的客观存在,实事求是地了解和认识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命结构、生命特点、生命规律。学习生物知识并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灌输和死记硬背的方法,还需要观察实验的方法,前种方法体现为对生物知识理性的抽象,后者方法则体现为对生物知识可观的具象,两种方法相结合才能扎实地达到生物教学的目的。更为凝练的表述是,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唯有通过实验才能真正地了解生物、认识生物、领悟某一物N的生命规律。

那么,应该运用怎样的实验教学方法呢?笔者在个人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三点优化方法,即:给予方法与做好示范相结合;提出问题与求证求解相结合;自我发现与外部评价相结合。

一、给予方法与做好示范相结合

进行生物实验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观察必须掌握方法,不得要领的观察达不成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所以,对于每一次实验课进行之初,教师必须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包括实验要求讲明在先,“只有让每个学生弄清了每个实验的内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每个实验的全过程,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入实验室才能有条不紊的操作。”[1]教师的给予方法是对学生动手试验的路标和方向,是对教师所要达成实验课教学目标的线路图。

某些生物实验很有难度,即使教师给予了方法,学生也会一时不得要领,因此对于难度较大的实验需要给学生做实验示范,以实验示范让学生看到实验过程,再让学生自己动手试验,体会到学习过程的快乐和收获。实验示范可以是由教师来做,这种形式虽然可以利用,但教师做试验示范的效果往往不如换成学生来做。所以,教师应注意在学生中培养生物实验课的实验示范骨干,发挥好他们在实验课上的示范作用。

二、提出问题与求证求解相结合

生物实验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无非两个:一是要让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不仅能够听到,还要能看到、观察分析到,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意义上习得知识;二是要让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够在自主建构知识的基础上,求证求解知识,培养善于探究的学习精神。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说来,提出问题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方向性的。具体问题的提出在于要求学生必须这样去实验,用心体会实验过程和要认识的具体问题;方向性问题的提出在于启发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启发个性思维,给予他们以自我意识、自我感觉、自我发现的更大空间,让学生们都能够在个性观察的基础上去加深对老师所提出问题的认识。很多老师对培养学生生物学习中自主学习能力建言,如:“要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激发学生对该问题的思考,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寻找答案。”[2]

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落实到求证求解中,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教师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求证求解,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来求证求解概念性的生物知识,加深对生物概念性知识的接受程度,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有目的地观察思维和学以致用、务求甚解,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自我发现与外部评价相结合

生物实验教学的过程就是建立在学生有所发现和自我发现过程基础上的。《礼记》中对于学习和掌握学问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阐述,其中的道理就是告诫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思、多辨、多实践,生物实验教学给学生所提供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自我发现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实验课学习的兴趣,体会到实验课实验对象的真实清晰,体会到通过实验课自己究竟收获到了什么,体会到科研活动与知识建构的关系,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如在做细胞膜和细胞核的实验中,需要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按教材规范进行实验,还可鼓励学生在具有同理同效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个人想象选取实验材料,当学生的自我想象和自我发现取得可信性的实验情景或实验结论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容易被激发出来,而且会通过一个学生感染到一群学生,再激发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

对于每一次生物实验课,教师应在实验结束后启发学生对自己和同学们在实验课中的表现和收获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更应该做总结性评价,以向每个学生多输入外部评价的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