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路基施工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施工准备阶段
路基施工准备阶段是路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调查作业范围水文地质及工程量、制定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开工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准备的阶段,该阶段准备充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在工程所在地要详细调查了解公路沿线(包括路基基底)及土源等作业范围内的土质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及含水量情况,制作标准击实试验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制定施工方法。根据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出路基各种不同类型土质、含水量的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处理方案,防止在施工中出现盲目性,避免走弯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二)调查了解工程所在地全年气候特点,统计往年在施工期由于阴雨影响的天数,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及相应措施,并注意气象形势预报,以便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作业计划和作业方案。
(三)详细调查工程实际工程量,根据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划分作业段,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程日进度计划。并且日进度计划要考虑雨天或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根据日进度计划,组织人力、机械、材料,制定有力措施,实现日进度计划的落实。
(四)论证施工工序、作业方案,对第一道工序至最后一道工序的作业方案全过程进行论证,排队检查有无人力、机械闲置浪费的环节,前后工序是否矛盾,如何解决,使工程施工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
(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正常进行的保证,缺乏质量保证体系就容易造成工程质量低下、返工,给工程带来隐患,从而就影响施工进度、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因返工造成的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这方面的教训也是很沉重的,因此,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不仅是企业眼前利益的保证,而且是企业走向现代化企业的重要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而要在实际施工中一步步去落实,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要建立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兑现的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六)土质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压实度是路基工程的最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因为只有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它才能承受行车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抵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土质最大干密度直接影响压实度大小,对同一土质来说它的数值大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高低,但由于公路工程沿线各类土质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在作业范围内各类土质分层状况及厚度也不完全一致,各类土质的最大干密度差别也较大,再加上施工作业的千变万化,使土质变得混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不仅根据土质分布路段及土质类别进行确定,更需要根据每一回填层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当然土质变化不大、最大干密度变化就小,对工程质量影响就小,最大干密度就容易确定。因此,最大干密度确定既不要盲目套用高标准,使得施工难以进行,造成浪费;也不要降低标准,使得工程质量低下,要根据施工现场土质情况进行确定。
(七)技术交底
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二、施工阶段
路基施工阶段是路基施工全面展开、生产出成品的阶段,是按照已制定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组织落实阶段,是施工过程中遇见实际问题的阶段,也是对施工计划、施工方案调整、完善的阶段和保证落实工程质量、工期的阶段。要抓好下面几个关键环节。(一)路基施工试验段
在对路基施工全面展开以前,首先要分别对一般路基基底、坑塘路段、软土路基、路基回填层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检验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有效,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作业段的流程时间是否满足工期要求,工程质量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是否经济,通过对试验段的总结、研究,选择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人机组合,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经过工程质量、经济、工期的验证施工方案可行,然后全面进行施工作业。不可盲目不分情况展开大面积作业。
(二)质量控制
根据试验段总结的施工方案、作业流程及工程质量要求认真进行施工,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分工及施工要求对每一工序进行严格自检,对达不到要求的及时进行返工处理,认真分析返工原因,如属人为原因造成的要对有关责任人强化教育或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如属客观原因,要及时研究对策,对施工进行调整。返工就是浪费,就是经济效益的损失,每一工序的合格才能保证成品的合格,每一工序出现次品就容易造成不合格的产品,因此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责任制是保证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三)流水作业
流水作业是我们施工管理人员经常提倡和采用的施工方法,因其施工最经济、最方便、施工进度较快、便于管理,而被广泛用于工程施工,在路面工程结构施工中,流水作业容易布置和展开,也比较直观,但对于路基工程就比较复杂,由于路基填筑层次不等,再加上坑塘、公路构造物、沿线需拆迁的建筑物等障碍,使流水作业难以部署和展开,但是作为路基施工,流水作业最终的目标是追求路基达到设计标高的路段的连续性,为路面结构层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去编排流水作业计划,同时根据恢复定线及原地面高程、路基设计高程推算出各施工路段的回填层次(包括坑塘等),根据这些不同的层次,寻找出较为普遍的层次,这些较为普遍的层次和少于普遍层数的路段就是路基施工的面,超出普遍回填层数的路段就是特殊路段,也就是路基施工中的特殊的点,路基施工就是这些面和特殊的点的集合,面是可以保证路基流水作业的展开,点是制约整个路基流水作业的展开的,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体,要实现整个路基的流水作业,就要消除这些特殊点的制约,就要针对这些特殊路段采取特殊措施,如采取增加施工力量,对沿线需拆迁的地段加大协调力度等措施,去消除这些特殊路段对路基施工的影响,保证路基施工流水作业顺利开展。
篇2
1.2路基压实。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
1.3特殊潮湿地区路基土的压实。在特殊潮湿地区,路基上的压实是相当困难的,规范对此作出了若干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或较表列数值降低2~3个百分点;二是对于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当用于下路床及其下的路堤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掺加生石灰,通常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
1.4黄土路基填筑及压实。(1)黄土路堤施工时,应做好填挖界面的结合(纵向),清除坡面杂草,挖好向内倾斜的台阶。如结合面陡立,无法挖成台阶时,可采用土工钉加强结合。若地基土层具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且容许承载力低于路堤自重压力时,可考虑采用重锤夯实,石灰桩挤密加固。(2)黄土含水量过小,应均匀加水再行碾压;如含水量过大,可翻松晾晒至需要含水量再进行碾压,也可掺入适量石灰处理,降低含水量。掺灰后应将土、灰拌匀,其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3)老黄土透水性差,干湿难以调节,大块土料不易粉碎,使用前应通过试验决定措施。路床填料不得使用老黄土。新黄土为良好填料,可用于填筑路床。黄土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大于10cm的块料,必须打碎,并应在接近上的压实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密实。(4)根据设计及时修筑外侧边缘的拦水、截水沟构造物和急流槽,将水引至坡脚以外,对高度大于20m的路堤,应按设计预留竣工后路堤自重压密固结产生的压缩下沉量。(5)黄土地区应特别注意路基排水,对地表水应采取拦截、分散、防冲、防渗、远接远送的原则,根据设计及时做好综合排水设施,将水迅速引离路基。在填挖交界处引出边沟水量,应做好出水口的加固。
2路基路面排水
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许多路基病害是由水的侵蚀造成的,另外,从保护环境、不损害当地农田水利设施考虑,也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形成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在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施工排水,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患,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1地面排水。最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是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排水沟渠,一般都要求铺砌防护。普遍采用浆砌片石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过水网地段的路基,过去逢沟设涵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了改进,对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重新系统布置,免去了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工程质量。
2.2路面排水。路面排水的任务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使之不冲刷路基边坡。路拱横坡应≥2%。
雨水排出路面有二种方式。第一种是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以其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的集水槽流水,每隔20~50m间距设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将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第二种是分散排水,多用于西北地区地势平坦,路线纵坡小于0.3%的长路段,除了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边坡外,在经过地下水位较高的绿洲地带,也要防止边坡上部的植草向上生长挡住横向排水出路造成路表积水,改进的方法是硬化路肩,设置路肩排水沟,增大沟坡排水。
2.3地下排水。路基地下排水仍多用暗沟、盲沟、渗沟、渗井等,其特点是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的砂砾料反滤层多改用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几年研制的带有钢圈、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组成的加劲软式透水管直径8~30cm,很适用于地下排水。
3路基防护
路基的修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以及路基暴露在空间,不断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因素侵蚀,因此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
3.1坡面防护。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等级公路的边坡,多采用种草防护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格(方型、菱形、拱型、M型)种草防护。由于西部干旱缺水,边坡种草防护类型的选择很重要,现大多采用草坪植生带,即将草籽、肥料和土均匀拌和裹于土工物内,当草籽发芽也长成草起到固土作用后,无纺布纤维自然腐烂,不会污染环境,效果很好。
3.2冲刷防护。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3支挡防护。挡土墙用于支挡防护目前仍占主要。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石料丰富、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墙身圬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垛式挡土墙易于调整墙的高度,并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是一种特殊型式的挡土墙。
4软土地基处理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建设的迅速发展,针对软土地基,在防止路堤失稳定、沉降观测控制、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对处理的软土地基用沉降速率作为铺筑路面时间的沉降控制方法控制,使得在软土地基上一次建成高级路面(而不是前期铺筑过渡路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得到了解决。
4.1灰土挤密桩。当软土地层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时,采取灰土挤密桩。含水率过大可往孔内填干土粉或石灰粉,以吸去部分水分,或快速成孔浇灌或边成孔边下套管,或成孔后下套管;含水率过小,应预先浸湿加固范围内土层,成孔顺序应先外圈,后里圈并间隔进行;对已成孔,应防止受水浸湿,且应当天回填夯实;为避免夯打造成缩颈堵寒,应打一孔,填一孔;当桩孔较密,土质松软,应采取间隔跳打夯实。
4.2轻质路堤。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可减轻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目前国内已有应用粉煤灰填筑路堤的成功经验,可使路堤自重减轻25%左右。用重型击实试验法测定最大干容重为9~12KN/m3。硅钻型粉煤灰粘性小,不具塑性,但液限在64%左右,最佳含水量37%~41%,有良好的压实性能。粉煤灰路堤边坡表层1~2m用粘质土包覆,以稳定边坡和利于长草,路床顶面用粗粒上封闭厚0.3~0.5m。
4.3土工合成材料加固。软土层厚度3~5m,采用土工布与砂垫层联合处治,排水砂垫层的厚度可由50cm减薄至30cm。也有在路堤下面与地表之间铺设多层土工织物,利用材料的高抗拉强度克服地基的滑动变形来保持稳定,通过控制填土速率,配合超载予压,使地基迅速固结。
参考文献
[1]林峰.公路路基施工问题探讨[J].四川建材,2007,6.
篇3
1填石路基施工技术概述
填石路基主要是利用碎石填料,作为路基施工过程中的填土路基施工材料,采取摊铺与压实等措施,进行路基施工作业,进行路基处理。填土路基施工技术原理指的是利用颗粒之间的摩擦作用,以此增加粘合力,确保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填石路基形式较为特殊,作为路基施工过程中常见施工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公路路基施工作业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效果。
2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
2.1技术要点
1)控制填石料密度。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主要是利用石料之间的挤压作用,进行路基施工作业,因为石料配级差异,使得填石料密度存在差异。在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要通过室内实验的方式,结合填石路基施工作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填石料干密度指标选择。确定填石料的真正干密度指标,则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实验,来获取相应的数据。2)合理选择填石料结构。填石路基施工所使用的填石料结构不同,使得填石料的密实性效果也不同。若岩石较软,则填石料的破碎率较高,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将会出现较多的粒径较小的填石料,进而使得骨架比较容易形成,而且密实性可以达到预计效果。若岩石较硬,则填石料的破碎率较低,在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则极易出现粒径较大的填石料,使得形成的骨架结构将会存在较大的空隙。通常情况下公路填土路基施工过程中,通常使用粒径较小的填石料,以此确保骨架能够得以有效的填充。3)控制石料模型量大小。公路填石料路基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填石料,其变形程度与普通材料相比要高。同时和普通填料相比,其压缩模型量较大。由于填石料的模型量大小和公路填石路基工程的变形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合理的控制模型量大小,以控制变形速度,使得路基变形得以快速完成。
2.2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确保公路填石路基施工的质量,则需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的把控,合理选择填石料,明确填石料的强度与粒径大小,确保填石料的性能能够满足施工标准。同时需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相关部门则需要做好监督与管理,督促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工艺开展各项工作。在施工前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掌握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要点,了解难点技术的实际操作方法,避免人为操作失误给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好施工项目质量检查工作,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项目,则需要及时做好调整,确保公路施工的整体质量[1]。
3在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工程案例概述
某公路填石路基施工项目,其施工地点位于山岭地区,由于地势险峻而且沟壑纵横,加之路线线形要求,使得施工中填挖部分较多,路堤填筑高度较高,填方量较大,因此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较高,基于此采取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进行地基施工作业。岩石填料主要是硬质岩石与软质岩石,使用50mm×50mm×50mm的立方体试件,进行饱水抗压强度试验,来确保岩石填料的强度。施工质量标准要求,若抗压强度不达标,则进行CBR试验,CBR要大于15%,石料含量要不大于50%,则按照路堤施工,石料含量若是不小于70%,则按照填石路堤施工,若石料含量处于50%~70%,则按照土石混填路堤施工。
3.2基底施工
公路填石路基施工过程中,开展基底施工作业,则需要加强基底强度的控制,将确保基底强度作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做好施工前调查工作,明确路段基底的组成成分。根据前期调查数据,来确定施工内容,此次施工中重点换填细粒土,以此降低基底承载力差异,完成后,再进行石料铺设。在设置过滤层时,则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最好将过滤层的厚度控制在40cm±10cm范围内,同时需要考虑部分公路段可能会存在不均匀问题,对此可以使用少量土工材料来填筑,进而确保基底整体的均匀度。
3.3做好路基清理与边坡码砌
开展填石路基施工作业前,则需要做好路基清理工作,确保路基保持干净整洁,并且恢复路基中线。在进行清理时要彻底的清除路基周围的杂物与断面表土,合理控制路基清理范围,确保其能够符合施工范围要求。完成清理后,则需要将垃圾堆放固定位置,以减轻垃圾堆放造成的环境破坏情况。在进行填石路基边坡码砌时,则需要将公路路基地面的内倾斜控制在1∶5左右。在设计距离内设置伸缩缝,合理设计伸缩缝之间的距离。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若发现基底地质出现变化,则需要在此路段施工过程中,采取分段砌筑法,同时设置伸缩缝[2]。
3.4摊铺填料
在进行公路路基施工过程前,需要按照设计标准来确定填石料的强度与粒径。本工程案例中使用的石料强度大于15MPa,最大粒径要小于层厚度的2/3。使用具备自动卸载的运输车辆,填料卸载与摊铺施工同时开展。施工人员要做好车辆指挥工作,确保车辆能够基于公路线路行进,遵守先高后低以及水平分层的原则,进行工作面摊铺,工作面面积若在50m2~100m2,则厚度可以比最终摊铺的厚度要低15cm~20cm。完成填料摊铺后,采取机械平整方法,将运进的填料,进行平整处理。后期运进的填料按照相同的处理方法,开展施工作业。利用此摊铺方法,运用挤压作用,使得粒径较大的碎石能够处于最佳位置,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3.5路基平整
完成填石料摊铺施工作业后,为了确保局部细节部分能够被有效的摊铺,确保摊铺的平整度,则需要采取人工整平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中整平工艺为核心技术,在进行整平的过程中,要确保粒径较大的石块能够处于各层的底部,确保粒径较小的石料能够处于各层的顶部。基于此完成机械摊铺施工作业后,则需要对路基的表面进行处理,补充细料,切不可使用细粒土进行填充,完成填充后,还需要采取人工整平的方法进行处理。施工中若使用1台推土机,则需要配置3名施工人员。若碎石的粒径较大,可以就地挖坑,将碎石的大面朝上,对于不容易摆放的碎石,则需要将其高出平面的部分除去,及时将不容易处理的碎石清理出去。因为大粒径碎石主要应用在路肩部分,所以要将路肩作为整平作业的主要环节。完成整平作业后,则需要做好路基压实工作,在进行压实作业时,则需要加强对碾压速度与次数等因素的控制,以确保压实的质量[3]。
4结语
公路施工中运用填石路基施工技术,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则需要施工单位做好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工作。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以及做好施工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使其能够掌握技术操作要点与质量,做好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以确保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
作者:王宁 单位:山西省晋中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4
1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
公路最为基础的结构是路基,起到承担自身重量、车辆负载和路面重力的作用,是整个公路中十分关键的部分,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在公路路基施工时其路基构造应当保持较强的稳定性,这样在公路铺好投入使用后,就不会出现由于外界环境的制约而出现整体失稳的状况。在公路路基施工时,①要了解施工的地形和地质水文状况,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手段来保证路基施工中的质量,进而为路基稳定打下基础。②确保路基结构的强度,公路在投入使用后有足够的承载力,减少汽车运行在公路上对路基结构产生影响。所以在展开路基施工时,施工单位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使公路路基的结构强度符合施工需要。③公路路基填料水稳定性要好。这主要是由于路基施工中或者公路在投入使用时,地面水或者地下水都很容易影响路基质量,进而会造成路基强度的下降,这样就会制约着公路的正常运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对路基填料的水稳定性有特定要求,保证路基的稳定。另外,如果路基施工在较为特殊的环境下时,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把控路基施工工艺,确保在使用路基时不会由于环境因素而出现质量问题。
2公路路基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要点
路基施工是公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对工程质量影响很大。在施工中为了达到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必须做好控制施工工艺的工作。以施工中每道工序的要求为依据展开路基施工,然而各个公路工程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所要注意的环节也各不相同,施工单位如果只是按着自身的经验展开施工,不但会影响后续施工,还不能保证施工质量。所以对路基施工工艺的质量进行控制,主要从路基施工之前的准备、开挖路堑以及路基填方这三个方面来入手。在展开这三个环节作业时,施工单位应当时刻监控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确保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能够控制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以下是详细的控制施工工艺质量的方法。
2.1切实做好施工前全部的准备工作
第一,路基放样,有次序地恢复路线的中桩,确定好每个中桩的坐标,尤其是对截水沟、路堑桩等特殊桩位进行重点标记。第二,做好施工前的各项试验工作。在公路路基施工准备开工前,应当开展沿线土质调查,并按规定将土样送到符合合同要求的试验室进行各种标准试验工作。取样检验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又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采用合格的路基填料,才能够为路基施工奠定基础。第三,清理干净整个施工场地再进行路基填方的工作,应当在路基基底压实并经检验验收合格后,才可以开展路基的填筑工作。第四,在施工之前应当将排水系统设计。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将截水沟或者排水沟挖好,不但可以作为临时排水设备展开应用,同时还能够与固定的排水设施进行有机结合,在下排雨水时保证雨水不会流向临近的田地,也不会积压在水沟中,避免积存的水过多冲刷路基造成路基的损害。
2.2路堑开挖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路堑开挖是整个路基施工中的一大主要内容,整个路基的品质如何都与开挖路堑的质量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应对该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开展挖掘作业,在路堑开挖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路堑开挖时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用正铲或反铲挖掘机进行作业,通常来说施工前施工单位都会进行技术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挖掘机操作人员应当在施工以前,熟悉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一般按要求自上而下进行挖掘,并且按着施工放样的线进行挖掘。切忌超挖、欠挖。第二,排水沟施工作业要做好,该项工作是在挖方路基工作完毕之后展开,挖方已经满足设计的要求,就马上展开排水沟施工,这样做的目的是满足路基施工后期能够顺利排水,如果不展开排水施工,就会有大量的积水存留在路基中,阻碍路基施工的顺利展开。第三,对土石方压实度展开检验,该项工作必须采用施工规范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这样才能够保证检测时的精准度。一般情况下,检测人员采用核子密度仪展开压实度检测,由于核子密度仪具有较高的精密度,检验挖方后的结果一般只有较小的误差。不过在使用该仪器时应当与其他检测方法相结合,方便校对。通常是灌砂法配合核子密度仪一起使用。第四,路基压实。该道工序施工时,应当以重型击实试验为标准,按施工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工艺展开路基压实作业,路基压实的程度是一个重要的控制标准,为了确保路基质量达标,有关人员应当对其给予充分的重视。路基顶面以下各压实层的压实度都要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规定,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到规定要求。膨胀土边坡施工时,不得一次挖到设计线,应预留厚度30~50cm,待路堑完成时,再分段削去预留部分,并立即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封闭和加固处理。
2.3路基填方工艺的质量控制要点
路基填方尽量采取水平分层填筑的方法,展开分层平行摊铺时,应以路面平行线的分层为依据对填土标高进行控制,对各个层填土的厚度均应严格把关,应当以接近试验路段路基填土的厚度为标准控制实际施工填土的厚度。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层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0.5m。凡不因潮湿或冻融影响而变更其体积的优良土应填在上层,强度较小的土应填在下层。路堤修筑范围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原地基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草皮等,清除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15cm,平整后按规定要求压实。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层压实到规定要求。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0%,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路堤填筑时,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耍求挖台阶,或设置成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在分段展开填土路堤施工时,各个交接点填土不在相同的时间进行填筑,那么就应当将先填筑的一段按1∶1的坡度分成留台阶;假设同时展开两段的施工,就应分成互相交叠连接,各个段的长度应当大于2m;填筑路基时应选用透水性较好的填料,填筑层表面要做成2%到4%的排水横坡,将最后的几层填筑完毕后在将坡度恢复正常,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在雨季施工时排水的速度快。在整个路基施工过程中,必须时刻准备路基排水或者通过施工场所临近的临时排水设备进行排水,可以将编织袋或者塑料袋运用在路基的两边坡搭建临时排水槽,以实际情况为依据,30m~50m为一道排水槽;在取土场所运用装载机或者挖掘机将土装到自卸车上,自卸车将土运送到填筑路基的位置,以设计好的间隔来布局材料、推土机展开摊铺材料作业、平地机平地、重型压路机碾压。小型振动压路机会将重型压路机无法压实的位置进行压实;在施工中严格把控土所含的水分,做到及时测量、及时调整。当填筑路基时采用没有较好透水性的土,应当将土所含的水分控制在±2%的含水量之间最为理想;在分层次填筑路基时,松土不应当大于3cm,填筑宽度的每边均应大于标准填层宽度50cm,而压实宽度应当比设计标准的宽度要宽,如果填土路基的两边宽度过宽只能适当地整理,不能割除;施工作业时应当采取机群的方式,即填土过后立即使用推土机摊铺,摊铺完毕后压路机紧随其后。
3结语
总之,公路路基施工难易度取决于路基工程的实际情况,以上只是介绍了一般性的公路路基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要点,难度不大且施工时也较为顺利。公路路基施工关乎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只有对施工工艺严格把关才能够保证路基强度和稳定性达标,为工程完工投入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青松 单位:河间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站
参考文献:
[1]马凤花,马生奎.浅谈公路路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中的几个方面[J].科技咨询导报,2013(9):59-60.
[2]陈晓峰.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108-109.
[3]孙志馨.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7):176-177.
[4]徐克非.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及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14(27):32-33.
[5]董均刚.浅谈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7):123-124.
篇5
在石灰稳定土施工中经常会发现石灰稳定土的灰剂量和压实度在检测时不能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为此,我们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石灰稳定土的灰剂量滴定随时间的增长有所衰减,即灰剂量衰减。在压实度检测过程中,由于取样的时间不同,灰剂量滴定就不一样,因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也就不一样。时间越长,滴定出的灰剂量越低,取用的最大干密度越大,从而反映出的路基压实度越小。因此,我们在石灰稳定土的检测中有必要考虑灰剂量衰减对路基压实度的影响。
1室内试验
为了便于检测石灰稳定土的施工质量,需绘制不同灰剂量对应的最大干密度曲线、EDTA消耗量与石灰剂量关系曲线、灰剂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我们取具有代表性的1#取土坑的掺灰改良土进行试验,绘制三种不同曲线。
1.1确定不同灰剂量与最大干密度的关系曲线
1.1.1通过重型击实试验,得到不同灰剂量的最大干密度。
1.1.2通过对上述试验数据处理分析,最大干密度与掺灰剂量的多少是有规律的。
1.1.3从图一的曲线中我们可以查出不同灰剂量对应的最大干密度。
1.2确定EDTA的消耗量与石灰剂量的标准曲线
1.2.1通过下列公式进行混合料组成的计算
①干混合料质量=300g/(1+最佳含水量)
②干土质量=干混合料质量/(1+石灰剂量)
③干石灰质量=干混合料质量-干土质量
④湿土质量=干土质量×(1+土的风干含水量)
⑤湿石灰质量=干石灰×(1+石灰的风干含水量)
1.2.2按1.2.1计算的结果配制石灰稳定土的混合料,通过EDTA滴定法,得到不同灰剂量滴定消耗EDTA量。
1.2.3通过对上述试验数据处理分析,绘制EDTA消耗量与石灰剂量的标准曲线。
1.2.4由图二可以得到不同石灰剂量与EDTA消耗量的对应关系。
1.3确定石灰剂量随间变化的曲线(即灰剂量衰减曲线)
1.3.1根据已经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选取5%石灰剂量的稳定土,通过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中的制件方法配制试件,模拟现场施工条件对已配制的试件进行养生,根据不同龄期分别做EDTA消耗量试验,灰剂量衰减试验数据经分析处理后。
1.3.2以龄期为横坐标,灰剂量衰减后剩余率为纵坐标,绘制出的灰剂量衰减曲线。
2施工质量控制
2.1材料控制
2.1.1每批石灰进场前,测定其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及未消解残渣含量是否达到Ⅲ级石灰技术要求。
2.1.2大批量石灰进场后,堆放成高堆并用篷布覆盖,然后边用边揭盖,防止石灰被风吹雨淋日晒,致使其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损失。
2.2现场检测
2.2.1为了保证石灰稳定土的掺灰剂量和压实质量,要求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对试坑的土样进行灰剂量滴定,根据实测灰剂量并考虑灰剂量衰减,推算实际掺灰量,然后再选用最大干密度,计算其压实度,从而真实地反映出路基稳定土的压实质量。
2.2.2以K36+703~K36+800段路基选取一检测断面为例,计算掺灰剂量和压实度。
本段路基为双向六车道,检测频率为:1个断面/50米/层,每个断面每车道测一点,共六个测点,取四个测点。石灰稳定土龄期为10天,土源:1#取土坑;掺灰剂量5%;压实度标准:≥93%。
2.2.3若不考虑灰剂量衰减,检测结果如表5:
灰剂量的平均值为3.65,超出了规范规定的石灰用量小于设计灰剂量“-1”的容许误差范围。
灰剂量和压实度都达不到规范要求。
2.2.4通过考虑灰剂量衰减和不考虑灰剂量衰减两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灰剂量衰减对于指导石灰稳定土的施工,保证路基压实度的真实性,具有重要作用,避免合格工程做不合格处理。
3心得体会
3.1当现场检测路基压实度不合格,而采用灰剂量衰减曲线又不被认可的情况下,可在被检工作面的路基稳定土的试坑中现场取样,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这样就能客观地反映路基的实际压实度,避免将合格工程作为不合格处理。若这样检测,压实度仍不合格,则要坚决返工处理。
3.2由于灰剂量随时间的增长有所衰减,这就要求我们在石灰稳定土施工中尽可能现拌现用,并及时检测,检测合格后,及时上土,尽量减少石灰衰减。
3.3灰剂量衰减曲线要根据不同土质、不同塑性指数、不同的石灰剂量,模拟现场施工条件而绘制。超级秘书网:
篇6
1.2在路基填筑前,还要对准备用做填方的土样进行击实试验、液限、塑限、CBR等物理力学性能试验,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为以后填筑时的压实度检测提供依据。当土样有变化时,要另作击实试验。
1.3试验段施工,规范规定: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路堤;填石路堤、土石路堤、拟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路基以及特殊地段路堤,在正式施工前应该进行试验段施工。在进行路基填筑前,试验段应该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等工程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长度一般为100m,通过试验段施工取得压实遍数、松铺厚度、机械组合等指标,及时写出试验段总结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或者业主审批,按照审批后的总结报告指导后续施工。
2路基填筑
2.1路基用土中,砂性土最优,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于不良土质,容易引起路基病害。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宜超过30cm,当填筑到路床顶面最后,最小的压实厚度不应该小于8cm。含水量应该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含水量太小,很难压实,含水量太大则产生“弹簧”现象,并且还会产生粘轮现象,实践证明:只有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压实效果最好。为了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路基的填筑宽度每侧应比设计宽度宽30cm,最后削坡。填筑路基表面应该具有2%-4%的外向横坡,避免积水毁坏路基,为了防止路基边坡被雨水冲刷,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在路基下坡脚外2米处设置临时排水埝等排水设施。路基填筑应该均匀密实,路床顶面横坡要与路拱横坡一致。路基的压实遍数、虚铺厚度以及机械组合都应该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参数进行操作。强度小透水性差的材料应该填在下层,强度高透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在上层,不得混乱杂填,不得透水性差的材料覆盖透水性好的材料,避免产生水囊或者滑动面,而造成路基病害。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
2.2良好的碾压能够对填土路基的质量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含水率、土质、压实功能、压实机具和方法以及压实厚度五个方面。在土质路基的碾压过程中,碾压应该在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进行,如果含水量过大,应该采取晾晒或者换料等措施,如果含水量过小,则应该补洒少量水,使之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以内,根据土质和压实机具的性能,使碾压后的路基压实度及平整度等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3质量检验
土质路基的质量检验项目主要有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横坡以及边坡坡度八项。其中压实度属于关键项目,评定时必须百分之百合格。公路等级越高,对路基指标的要求也越高。对填方路基进行压实度检测时,一般采用灌砂法,灌砂法取土样的坑应该贯穿整个填筑层,这样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检,待各个指标都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的频率以及标准检测合格后,填写分项或者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并抽检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篇7
2.1路基清理
路基清理是路基工程施工的“排头兵”,因此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公路路基施工前应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等残渣及地面以下20厘米内的草皮与表土予以清除。对阻挡视线、造成行车安全隐患的树木、灌木丛等要进行砍伐或移植。不仅树根要挖除干净以防再次生长,清除的垃圾也要由专用装载机配备汽车运至指定堆放区,场地清除完后全面进行填前碾压,确保公路路基的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2.2路基排水设施
首先排水沟和暗沟的施工。如果地下水位离地面位置较近时,可将排水沟或暗沟截流地下水并合理降低地下水位,同时,还要将不透水隔离层埋入沟底。沟壁设置一排底部高出沟底20厘米以上的渗水孔。在施工过程中,两者应使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砌筑,同时在沟壁外侧填加大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形成反滤层。其次渗沟的施工,渗沟设置的科学与否对降低地下水位及拦截地下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路基渗沟主要分为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等形式,不论选择何种形式,均应设置排水层(或管、洞)、反滤层和封闭层。填石渗沟通常为矩形或梯形,在渗沟的底部和中间用较大碎石或卵石(粒径3~5cm)填筑,在碎石或卵石的两侧和上部,按一定比例分层(层厚约15cm),填较细颗粒的粒料(中砂、粗砂、砾石),作成反滤层,逐层的粒径比例,大致按4∶1递减。
2.3路基土方处理
路基的土方处理是路基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施工前按图恢复中线,复测断面、测设出开挖边线,并鉴定现有边坡的稳定性,以便采取必要的加固防护措施。随时检查堑顶截排水,并将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进行结合实施。在具体的土方挖掘施工中,要以机械挖掘为主,并将整体挖掘工程分成若干小段,分几个小组同时进行,以便加快进度,节省工时,对不便机械施工的地段及时改用人力开挖。在对土方地段路床顶面标高进行确定时,要对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进行科学验证,要确保路床顶面以下30cm的压实度在95%以上。如果是在冬季进行施工,开工未挖完的土质路堑、基坑时,将开挖面表层翻松30~40cm,耙平作为保温层防冻;已开挖完的,表层预覆松土或草袋上覆松土,待继续施工时再清除。土方开挖完毕,立即施工上部结构,防止基底冻结;如有工艺间歇,按冬季防护办法处理。
2.4路基的防护
现阶段路基防护工程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一是边坡坡面防护,其中包括种草、铺草皮、植树为主的植物防护以及采用护面墙、干砌片石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浆砌预制块护坡、锚杆钢丝网喷浆、喷射混凝土护坡等方式的工程防护(矿料防护)。第二是沿河河堤河岸冲刷防护,这种类型包括种植植物、砌石、石笼等直接防护;还包括丁坝、顺坝等导治构造物以及改河营造护林带等间接防护。本文主要分析第一种也就是边坡坡面防护技术的施工要点。首先植物防护,现阶段的植物防护主要分为种草防护、铺草皮以及植灌木等形式。种草防护适用于边坡坡度较缓,坡面受雨水冲刷轻微,且易于草类生长的路堤与路堑边坡。在草种的选择上应选用根系发达、叶茎低矮、多年生长且符合当地的实际条件,并将其植于表土层下。铺草皮防护适用于需要迅速绿化的土质边坡。草皮护坡铺置形式有平铺式、叠铺式、方格式和卵(片)石方格式四种。植灌木防护通常与种草、铺草皮等形式配合使用,这样做能够使坡面形成良好的防护层,适用于土质边坡和膨胀土边坡,如果当地的盐渍土水旱条件不均匀及粉质土边坡不宜采用。其次工程防护,现阶段的工程防护主要分为框格防护、封面防护以及护面墙防护等形式。框格防护适用于土质或风化岩石边坡,框格防护可采用混凝土、浆砌片(块)石、卵(砾)石等作骨架,框格内通常与植物防护或其他辅助防护措施配合。封面防护最主要的形式为喷射混凝土防护,这种形式适用于边坡易风化、裂隙和节理发育、坡面不平整的岩石挖方边坡。护面墙用于封闭各种软质岩层和较破碎的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用护面墙防护的挖方边坡不宜陡于1∶0.5,并应符合极限稳定边坡的要求。护面墙分为实体、窗孔式、拱式等类型,应根据边坡地质条件合理选用。
篇8
篇9
1.2路基排水
水是影响道桥工程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如果路基被水侵蚀,将会大大降低道路桥梁工程路基的稳定性和寿命。所以,有效地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进行排水,能够大大降低水分对道桥工程路基的破坏,施工人员对路基的排水工作要有足够的重视。路基的排水工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地面排水。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注重提高地面排水的施工质量。其次,地下排水。目前我国道桥路基工程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地下排水,分别是暗沟、台沟和渗沟,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仔细斟酌施工环境和条件选择相应的方式进行地下排水施工。最后,路面排水。这种排水方式主要是旨在减少暴雨天气导致的雨水对路面的冲刷和侵蚀。
1.3路基防护
由于道桥工程的路基长时间暴露,非常容易受到雨雪风霜日积月累的侵蚀,路基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路基防护是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施工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环。加强路基防护十分重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对坡面的防护。边坡防护是道路桥梁工程路基防护的基础,通常采用种草对边坡进行防护,而当边坡较高时,常常采用各种形状的砌石框格种草防护。第二,冲刷的防护。在沿海地区,边坡易受海浪的冲击,这种情况下,常采用高强土工格栅做成石笼,或者是采用聚脂或聚胺脂类织物混凝土做成护坡模袋和护坡板对边坡进行防护。
1.4软土地基处理
众所周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道桥路基工程的寿命和稳定性,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技术处理是道桥路基工程施工的关键一步,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首先,灰土挤密桩。适用于软土层的含水量太大或太小时,当软土层的含水量过大,可先加入适量石灰粉吸水,当软土层的含水量过小,可先加入适量的水等。第二,轻质路堤。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加入轻质材料,可以增强道桥路基工程的强度和稳定性。总之,道桥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道桥工程的整体质量直接相关。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土质、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制定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对其进行严格执行和监督,保证质量。
2道路桥梁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结以往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施工经验,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道桥工程的路基表面不够平整
测量路基表面的平整度是检测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不按操作程序严格执行,草草检测,导致修建出来的路基表面的平整度下降,工程竣工运行后,车辆行驶时,常常产生颠簸,影响车辆的运行速度,缓慢前行,并且还会加剧车辆的的磨损,导致许多不安全因素提早产生。
2.2道桥工程的路基表面损坏
总结以往的施工经验,路基施工结束后不久,路基表面大面积断裂和破损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为追求路基表面的平整度和施工进度,没有严格检查路基的夯实度;或者选择施工材料时存在问题等,都会对路基表面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第二,路基表面施工材料的收缩导致铺设在上层的沥青出现裂缝,以致路基表面损坏。第三,路基表面的排水不畅,导致积水存在并逐渐下渗到路基土层之中,造成路基的腐蚀和破坏,稳定性降低。第四,施工过程中碾压路基表面后,常常出现裂缝和裂纹,如果不及时处理,受到雨水和阳光等的侵蚀,也会导致路基表面的沥青破损,造成其寿命和安全性的降低。
篇10
路基施工会对土体的天然状态造成破坏,导致土体结构松散,颗粒需要重新进行组合,为了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填石路基施工中必须通过压实来提高路基的密实程度。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填石路堤需要通过重型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路基表面不能出现波浪以及松动现象。在进行填筑压实的过程中,石块自身是不能压缩的,只有通过机械的压力使石块之间大部分缝隙能够紧密靠拢,在使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压实时,路堤不会产生下沉,且路堤稳定性达到相关标准,就可以判定路基处于密实状态。施工现场中由于所用石料通过爆破后变化差异复杂,且细粒土含量较少,从而导致填料的粒径组成不合理,大体积石料之间的接触点容易松动,同时填石路基施工所处环境一般都较为复杂,为避免在竣工后出现质量问题,在压实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根据施工所采用填料的具体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控制,不能盲目施工。
②要充分考虑压实过程中由于石料碎裂而导致路基的密度、强度以及稳定性产生的变化,在后续施工中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③由于填石路基空隙率大、透水性能良好,在压实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雨水冲刷或侵水路堤带走路基填筑体中的细粒料,导致路基产生较大幅度的沉降。
2.1压实机械的选用
填石路基压实过程中所使用的压路机,要根据实验得出的参数选用符合要求的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要求错轮1/4轮宽以上,压路机需要碾压到路基边缘0.5m的位置,在>4m的路堤上进行碾压时,压路机需要碾压到路基边缘1.0m的位置。
2.2碾压速度的控制
使用压路机进行路基压实时,碾压速度会直接影响路基的压实效果,当碾压速度过快时,单位面积内的振动次数会相对较少,不能达到压实要求,而碾压速度过慢时,可以达到较好的压实效果却又导致压路机的生产效率降低,在压实过程中也不能只考虑压实效果而影响劳动生产率,所以要通过综合考虑压路机的机械性能、经济性以及安全性,以及铺筑试验路段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碾压速度。
3填石路基施工中对地基的处理
3.1地基承载力的控制
填石路基多在山岭地区进行修筑,施工过程中填挖较多,路堤高度较高且填石路基自身密度较大,路堤填筑体的自重荷载很大,这就要求路基的承载能力必须符合施工标准。路基高度的不同,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在进行填筑填石路基之前,要先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检测,根据设计路基的高度,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控制。路基承载力的标准如下:
①路基填筑高度<10m时,低级的承载力要控制在150kPa。
②路基填筑高度在10~20m之间时,地基的承载力不能低于200kPa。③路基填筑高度超过20m时,应在岩石基底上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3.2填石路基排水处理
填石路基由于其透水性强的原因,应铺设相应的排水设施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可以采取必要的引排措施,或在路堤底部铺设透水层,来疏散水分。
3.3填石路基的边坡处理
填石路基边坡施工主要有两种方法:先填筑后码砌和先码砌后填筑。码砌石块应选择形状规则不易风化的硬石,在码砌过程中要紧贴边坡、无落空松动现象,码砌石块与边坡承载力接触面应微向内倾斜,码砌表面要保持平整。边坡施工时可进行分段施工,间隔10~15m需设置一道伸缩缝,同时要在路基基底的土质发生变化处设置沉降缝。
3.4填石路基的摊铺
在进行路基摊铺时通常可以使用以下三种方法:渐进式摊铺法、后退式摊铺法和混合摊铺法。其中渐进式摊铺法是最为有效的摊铺方式,运料汽车沿指定的石料运行线路,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按水平分层的方法逐渐向前卸料。首先摊铺出一个40m左右的工作面,用大功率推土机推平,填料向前推移的距离不宜小于3m,随后运来的石料直接堆放在摊铺初平的表面上,再由大功率推土机向前摊铺,随时整平,堆料和摊铺同步进行。摊铺时人工进行局部找平、局部补充细料,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当石块级配较差、粒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的空隙较大时,在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中粗砂,再用压力水将砂冲入下部,反复数次,使孔隙填满,以弥补级配不好导致路基的不稳定。
4填石路基的质量检测
通过压实沉降差或孔隙率对填石路基的压实质量进行检测,每2000m2的路段最少要选取20个检测点,由于沉降差的检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测量的视线长度不超过100m,所以每100m为一个检测路段,当检测路段不足200m2时最少要选取4个检测点进行检测,检测视距在50m以内时最佳。
篇11
1.2路基状况
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应参考路基状况这一因素。在软土路基中,主要有两种土质,一是黏性土,二是砂性土。在公路工程中,对于不同的土质应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以使施工技术对路基的影响尽可能小,对于黏性土,应采用压实法,对于砂性土,应采用挤实砂桩法。除此之外,软土路基的软土层厚度也有所不同,根据厚度的不同也应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进行表层处理。因此,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必须参考路基状况这一因素。
1.3公路条件
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应参考公路条件这一因素。公路是分等级的,根据公路等级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流程。对于等级较高的公路,应采用专门的沉降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而对于等级较低的公路,则不需要采用特殊的沉降处理方法,而是等到公路的沉降过程自然结束之后再进行路面铺设。因此,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必须参考公路条件这一因素。
1.4环境因素
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应参考环境因素。每一条公路的周边环境都会有所不同,而周边环境对公路施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例如:有些公路周边地下水较多,施工人员就应考虑到地下水的变化对公路的影响,然后再采用最适合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除了地下水这一因素之外,该地区的气候、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公路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多变的周边环境下,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周边环境的特性,选择使用合适的施工技术。
1.5地形因素
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应参考地形因素。前文已经谈到软土路基主要出现在内陆平原、盆地山涧、海滨平原等地区,显而易见,软土路基所处地区的地形会有所不同。地形的不同就会影响到整个公路的设计,公路设计应与地形相协调,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软土路基的处理也会变得麻烦,为使施工效率变高,就应尽量避免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进行公路施工,当不得不在此处进行施工时,应根据地形的特征选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因此,在选择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时,必须参考地形因素。
2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2.1深层水泥搅拌桩的处理技术
在进行公路施工之前,应先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控制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本文将着重对此进行介绍。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控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悬挂吊锤,为保证水泥搅拌桩的垂直度符合标准,应将吊锤悬挂在主机上,然后再对水泥搅拌桩的垂直度进行调整;第二,质量检查,即对水泥搅拌桩进行质检,其中对水泥用量的检查尤为重要;第三,搅拌配合比,即水泥搅拌的配合比,对此,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水泥搅拌;第四,二喷四搅,这是在软土路基中常用的水泥搅拌施工工艺。
2.2排水砂垫层技术
在软土路基中,最为常见的路基状况就是土层非常薄、含水量非常大,针对此种情况,应使用排水砂垫层技术。排水砂垫层技术是指在软土路基上铺一层砂垫层。砂垫层可以使软土固结,并且与排水层的作用较为类似,除此之外,砂垫层还可以作为地下排水层,降低填土内的水位。显而易见,排水砂垫层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软土路基土层非常薄、含水量非常大这两大常见问题。
2.3软土路基施工的机械碾压
前文已经讲到软土路基主要有两种土质,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黏性土。对于黏性土,必须进行路面压实,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则可以使用机械碾压进行路面压实。由于软土路基较为复杂的特性,软土路基的软土分布一般都比较分散,表层土的厚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导致公路施工的难度变得更大,而使用碾压机对软土路基进行碾压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保证路面的平整。
2.4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技术
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技术也就是压密注浆技术。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源自日本,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外国的经济往来也越来越频繁,高压喷射注浆技术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传入我国,并在我国得到了改进与发展。高压喷射注浆技术是指通过高压喷射出水泥浆液,借助高压喷射形成的巨大冲力进行混凝土搅拌,并最终形成混凝土圆柱。高压喷射注浆施工技术可以对软土路基进行有效的加固,还可以防止路面出现渗漏问题,从而提高软土路基的土层密度,加强路基的承载能力,保障公路的路面质量。
2.5回填土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回填土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是对软土路基进行系统施工的技术。回填土软土路基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挖除软土路基的软土部分,施工人员按照设计要求将软土部分挖除,然后再进行分层回填;第二步,使用装载机平整路面,在路面平整之后,再使用压路机进行压震,并反复进行八次;第三步,使用回填土进行回填,回填土主要为粗砂与碎石;第四步,定期进行软土路基沉降观测,观测人员应使用标准仪器进行定期观测,并依照观测数据进行路面维护。
2.6挤实砂桩技术
前文已经谈到对于软土路基中的砂性土应采用挤实砂桩技术进行施工。挤实砂桩技术是指采用振动或冲击的方式,强行将回填土填入软土路基之中的施工技术。挤实砂桩技术可以使原本松软的砂性土变得较为牢固,并使砂性土能够与周围的土层较好地融合到一起,加强整个土层的牢固性。
篇12
1.1路基土方施工
路基土方施工多为填方路基,很少有挖方路基。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是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避免返工浪费;二是干密度试验标定要准确,对不同的土质要分别标定干密度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去评定不同土质的压实度。
1.2松铺厚度的控制
松铺厚度与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经过试验确定,高速公路及一级路规定不超过30c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松铺厚度不应超过50cm,以保证压实度为原则,路床顶而层最小松铺厚度不应小于8cm。严格控制路堤几何尺寸和坡度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宽度宽出3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压实合格后,最后削坡不得缺坡,以保证路堤稳定性.
1.3机械作业的合理安排
如今,大多数的路基施工中,很多施工工序都要依靠机械设备的使用,那么,施工单位就要对机械作业的运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划。如果要进行路堤的开挖施工,就需要采用大型推土机,并从路堤两侧分别进行推填,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土质内的水含量,对于一些含水量较多的土质,施工人员可以采取翻晒的应对措施,使其保持在允许的标准范围内。而对于无法达到含水量标准的土质,将会使用洒水车对土质进行浇灌。通常情况下,想要在施工现场使用机械设备进行作业前,都要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还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机械作业的效率与质量,确保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度。
2小涵洞及其他构筑物控制的要点
2.1填料
一般应选用渗水性土填筑:台背顺路线方向,上部距翼墙尾端不少于台高2m,下部距基础内缘不少于2m,拱桥台背不少子台高的3~4倍;涵洞两侧不少于孔径的2倍。如果台背采用渗水土有困难时,在冰冻地区自路堤项而起2.5m以下,非冰冻地区高水位以下,可用与路堤相同的填料填筑。
2.2填筑
桥台背后填土应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管道缺口填土,应在两侧对称均匀回填;涵顶填土的松铺厚度小于50~100cm时,不得通过重型车辆或施工机械;靠近构造物100c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或作业。
2.3排水
桥涵等结构物处填土,在施工中要竭力防止雨水流入;对已有积水应挖沟或用水泵将其排除。对于地下渗水,可设盲沟引出。当不得不用非渗水土填筑时,应在其上设置横向盲沟或用粘土等不透水材料封顶。
2.4压实
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20cm。密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如设计无专门规定,则按路基压实标准执行。
篇13
路桥地基会出现沉降问题,除了自身材质质量问题外,就是路桥之间的衔接部位不够紧密,路基过渡段工作没有做好。施工人员应注意的是在施工中保持搭板和桥面面层在厚度和结构上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沉降的可能性。在方法的选择上则应灵活处理,根据当时需要作出决定,考虑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可以多种方法混合使用,尽量减少路基塌陷,最大程度上提升路基的承压能力。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状况,比如月降雨量和年降雨量,土质层下的水位变化情况等,然后做出最优决定。处理台后填充材料的时候,尽量降低它的含水量。
三、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施工的特点和具体要求
首先,道路桥梁的施工,不像一般修房子那样,几个月就可以完成。整个工程在施工中,由于长期是室外工作,所以经常会受到各种外界自然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连续几个月的下雨,或者遇到地质灾害等难免会耽误工期,再加上道桥施工涉及面广,如地质学、物理学等,再加上技术问题的困扰,所以复杂度和难度也是可想而知。整个工时消耗的时间因此会很长,有些甚至需要几年才能完成,在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上也是相当大。
四、影响道路桥梁路基施工的因素分析
(1)影响路基施工的质量因素有很多,每一样工程首先考虑的都是质量问题,到路桥路基的施工也是如此。在路基的中心部位,也就是通车部位,是整个道桥的承载力的核心,所以,位置材料以及设计的整体性的结构和稳定性就变得非常重要,下面部分则是路基,工程主要要保证路基不变形,有足够的使用时间的抗磨损性。所以,在施工前,要对路基问题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了解,设计好路基的主体部位,预算好路基坡度和桥面高度,规划好排水系统的安装位置。
(2)要保证路基施工时不再出现必要的麻烦问题,我们应在施工前进行详细勘察,利用各种相关知识了解当地的地质和水文情况,对各个因素进行详细解剖,分析出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做一定的人为工作,以改善现有状况。路基的硬度和抗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除了自身外,取决于填充材料,因此,一定选好材料,改变路基原有的不利条件。同时,改进和压实路基方法是目前使用很广泛的方法之一,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路基结构,也是确保整个路基质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还有坡度和高度,排水系统的设置等问题,这些问题小而细,却是路基质量保证的关键所在,一定要在细节上重视起来。
五、当前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道路桥梁的路面平整度不够的问题。施工单位如果没有严格的进行操作程序的管理,将会加重路桥路面的平整度急速衰减,这样将会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存在颠簸感,并且对车辆运行速度产生极大的影响。
(2)道路桥梁出现路基坍塌即跳车的问题。桥台沉降和桥头填土存在差异,导致梁伸缩缝与桥头搭板之间的连接度不够,降低了通过车辆的行驶速度,无法运行设计时的全线速度,也影响了行驶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并对桥梁产生较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