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可持续发展定义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可持续发展定义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可持续发展定义

篇1

现今能找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已超百种。现有定义主要从5个角度描述可持续发展。⑴侧重经济增长。如“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1]⑵强调生态保护。如“在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2]⑶偏重伦理道德。像“目前的决策不应当损害后代人维持和改善其生活标准的能力。”[3]⑷着眼科技进步。如“可持续发展是趋向更清洁有效的技术,零排放或封闭式的工艺方法,以此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4]⑸综合型定义。例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尝试,将伦理、经济、社会与生态统一到一起,使今世和后世的人与其他生物能够延续。”这些定义中,被公认为最具权威的是布伦特兰定义。其表述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5]直至目前,只要提到可持续发展,人们最认可最先想到的还是这一定义。

但也有人质疑布氏定义。凯里考特指出:“布伦特兰定义没有反映出对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呵护。”我国学者王书明也指出:“布伦特兰定义并没有从根本上跳出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目标的发展观”。[6]研究表明,布氏定义有5大难以克服的缺陷。⑴布氏定义在逻辑上有同语反复与循环定义的错误,用“发展”解释发展。⑵布氏定义表述含糊,使人看后仍不知如何去做才能“可持续”。⑶布伦特兰定义有强烈的人类中心论色彩,不能正确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不利于建立恰当的可持续发展伦理。⑷该定义在突出代际公正的同时,却弱化了代内公正。⑸布氏定义1987年提出,落后于时代,其表述上又难于调改。综上,布伦特兰定义已不能担当当代可持续发展定义的表率。

考察现有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有的只侧重某一方面,有的概念模糊,作为当代可持续发展定义的表率都尚显不足。另外,当今世界上资源耗竭、环境破坏、贫富更加分化、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现实迫切需要可持续发展,重新构建一种能反映可持续发展本质的定义势在必行,这对于推进当代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关系到人类与地球的未来。

二、问题的消解

欲重建可持续发展定义,必须准确揭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笔者将其概括为5方面。

⑴进步性 可持续发展必须是进步的。只有进步的发展,才能消除贫困、提高生活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供应资金、技术等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与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止步或退步是绝对不可取的。

⑵和谐性 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性体现在四个层面:①人与自然和谐。首先要确立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生态关系;人类对自然的索取,须按生态规律有所节制,人类社会的发展要与生态系统的涵容能力相适应。②个人身心和谐。这要求个人的生理与心理、机体与精神、主观与客观须协调发展。③人与人和谐。提倡拉近人际间的距离,崇尚亲情与爱意、理解与信赖、交往与关怀;反对功利化、经济化与商品化的人际异化;要以诚信与爱心为基础,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④人与社会和谐。强调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人应促进社会的健康、和谐与稳定;社会亦应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⑶公正性 公正原指处理事情不偏袒哪一方面,合情合理。也更多意味着权利与责任义务的对称。可从两个层次理解。一、人与自然间须公正。非人存在也是物竞天择的结果,具有系统价值,人应尊重维护它们,给非人类存在合理的地位,善待人类外的自然事物。二、人际间要公正。从两方面讲:①代际公正。强调当代人的发展、消费不应损害后代人发展的能力,应留给后代人同等的发展机会。②代内公正。指同一代内,个体人与一些人的发展不应损坏其他人的利益。

⑷人本性 人本是指将人作为根本,或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着眼点是对自然环境的呵护,而又同等地甚至更加的关怀人能生存得越来越好。可持续发展如不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那就没有任何意义。可持续发展的受益者和践行者都是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

⑸协同性 “协”意为协调、各方配合得适当;强调互相之间的均衡、适应、融合与促进。“同”应有两层涵义:①共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范围要涵盖全球各国、各地区;且要兼顾后代的发展。②全面,可持续发展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利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制度、人口、教育与道德等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这些方面都在可持续发展整合协调范围中。可持续发展寻求的正是一条“经济一定要发展、社会一定要公正、生态一定要平衡”的发展道路。

通过阐发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提出新构建的定义。具体为:为了普遍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与持久平衡的地球生态,将人类社会的存在作为时间尺度,全球范围里,自然环境-社会-人和谐地、公正地、永久无限地协同进化的互动统一。

这里的幸福美好的生活,指称心如意的境况和精神上的愉快。它更多意味着即使并不拥有很多的物质财富却仍能生活得很丰富。另一点是,协同进化具有生态学内涵;提倡人和社会应仿效生物的生态智慧,按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客观规律办事,使人和社会的发展行动顺应地球的自然进化。可见以协同进化为可持续发展作定义十分贴切。

三、结语

新建构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明确了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象、方式方法及原则,其直观、简洁的特点使其更易转化为现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新建构的可持续发展定义表述清晰、基点明确且理论支撑完备,具有浓厚的生态学与伦理学意蕴;对可持续发展理念重塑及实践指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对当代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2][4]钱易,唐孝炎 主编.环境保护与可

持续发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36-137.

[3]包庆德. 理想与现实: 可持续发展观分

类与比较[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5):38.

[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

篇2

首先,我国支付产业整体向好的发展形势没有改变,行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国支付清算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通过运用新科技、拓展新业态、开展业务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降低支付成本,提高了实体经济资金运转效率和便利性,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成效显著提升,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广泛认可。

在我国支付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人民银行寓监管于服务,加强管理和引导,在监管理念创新、监管制度建设、监管手段和工具运用以及外部协作机制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支付清算市场秩序进一步改善,支付风险隐患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变革和发展之中,给支付产业带来了新的广阔发展空间。支付产业依然处于发展的机遇期和红利期。

一是我国支付服务市场需求旺盛,为支付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我国经济平稳发展以及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增强了居民的消费支付基础和信心。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和经济转型步伐加快,经济业态更加丰富,消费不断升级,拉动了支付服务需求。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安排不断完善,跨境支付服务需求不断增强,我国支付产业逐步向国际化发展。另外,随着我国消费主力转向80后、90后人群,对支付服务方式和支付产品创新的需求不断增多。

二是市场和技术创新蓬勃发展,为支付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支付产业是一个市场与科技优势集合的产业,在运用新技术、满足新需求以及引领新业态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产业环境和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如智能终端的爆发式增长、4G移动通讯的普及和5G的开发应用、网络资费下降以及支付受理环境的完善,推动了移动支付迅猛发展,成为支付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另一方面,随着支付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支付成本显著下降,支付服务场景日益丰富,服务体验不断提升,消费者和商户享受到更为高效、便捷的服务。支付服务已成为经济运行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和创新活力因子。

三是支付服务快速发展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形成持续的产业聚集力。

支付服务特别是新兴支付服务快速发展,在各类商业模式和业态中作用日益凸显,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涌入这一领域,形成了新的市场竞争优势。如手机厂商开始积极参与移动支付市场。同时,支付服务与电子商务、机具制造、介质生产、信息技术、数据服务等行业不断融合,促进支付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如一些安全技术企业在反欺诈方面积累了技术和经验,把支付领域作为重要的业务拓展方向。

四是国家鼓励创新与服务、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不变,构筑起支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撑。支付产业是涉及经济金融和社会民生的基础产业,也是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国家积极鼓励和引导支付产业规范有序发展,突出安全、便民、高效的发展导向。当前对行业的规范和整治工作,最终也是为了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防止行业出现大的起伏和波动,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支付产业快速发展,暴露出的风险和问题依然不容回避,亟待稳妥解决。

如账户管理方面的问题,个人账户开立便捷,一些社会公众对账户不够重视,管理不够完善,出借、出租乃至非法买卖账户信息时有发生,账户实名制有待进一步落实。再如无证经营支付结算业务问题,已经出现多起风险案例,客户资金被挪用、信息被窃取,商户受损失,甚至引发。还有机构内控薄弱的问题,部分机构为抢占市场和应对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管理标准,形成行业安全管理的“洼地”,部分机构的业务系统建设投入不足、应急措施缺失,系统中断、数据丢失等风险事件时有发生。

从发展生命周期、产业价值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综合来看,支付清算还是一个方兴未艾、内生动力十足的新兴产业。支付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其机遇要大于挑战,动力要大于阻力,前景广阔,前程远大,这是发展的基本格局和主流方向。因此,我们要对风险和问题有清醒认识,同时更要坚定产业发展信心,化挑战为机遇,再接再厉,持续推动支付产业更高水平的发展。 安全与效率

其次,要辩证、具体和动态地认识支付产业安全和效率的关系。

安全和效率是始终贯穿支付行业发展的两条主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辩证、具体和动态地认识支付产业发展中安全和效率的关系,是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银行制定和优化政策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

一是要辩证地看待安全和效率的关系。安全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安全的目标。安全是支付信心的保证,保护支付安全通常需要建立一系列的规则,以指导市场主体有效地识别、监测和管理各种风险,确保支付服务体系稳健高效运行。效率是支付行业发展的动力,支付效率的提高可以减少资金占用、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交易速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捷服务和高效支持。

安全和效率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必须统筹考虑,不可偏废。一方面,只讲效率不顾安全,将使消费者资金财产、支付服务市场主体甚至整个行业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中,也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另一方面,没有绝对的安全,过度地附加安全措施而不考虑效率,可能给正常的支付活动造成负面影响,或者扼杀一些可能推动行业发展的创新。从支付服务的本质特征看,安全具有一定优先性,应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如果确需牺牲一定程度的安全,就必须有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具备足够的风险补偿能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是要具体地看待安全和效率的关系。安全与效率的关系体现和落实在业务及决策之中,也是政策制定和发展导向的一个重要考量。比如,人民银行实施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分类管理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在分类管理实施前,支付机构由于作业方式的限制,在支付账户开立上难以达到与银行一样的审核要求。

另一方面,网络银行、直销银行等新业态在开户上也难以达到传统银行的审核要求。如果简单地从安全角度出发加以限制,那么对支付机构和银行的业务创新乃至生存发展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但如果只注重便捷和效率,账户实名制的根基就可能发生动摇,也会影响到监管规则的公平性和市场秩序。因此,人民银行对个人银行账户和支付账户实施了分类管理。账户开立要求越严格、实名认证强度越高,账户的功能越全;账户开立越便捷、实名核验不充分,账户的功能就要受到一定限制。

再比如,按照“大额支付侧重安全、小额支付侧重便捷”的管理思路,在要求大额支付必须采用多重认证方式确保安全的同时,允许在“云闪付”等小额便捷支付中采用免密方式。这些都是政策层面对平衡安全与效率原则的具体运用。

三是要动态地看待安全和效率的关系。安全和效率的平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支付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发生时,不同的参与主体、社会群体对安全和效率的需求都是不断变化的。

在一段时期内,安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那就需要我们集中提升安全水平。以近期着力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为例,针对电信诈骗中ATM转账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重要资金渠道,我们要求调整个人ATM非同名转账的出(到)账时间。尽管这一临时性措施确实会对部分正常需求产生影响,牺牲了一些便捷,但为有效保护弱势群体资金安全、切实阻断犯罪分子诈骗的资金流,有必要在特定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特殊措施。

当然,未来随着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效率可能上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那时就需要适时调整相关政策,优化提高支付效率和便捷性。我们要不断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在安全和效率之间有更大的回旋空间,实现更高水平上安全和效率的统一。 行业共治

第三是举全行业之力,精诚合作,促进行业规范持续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汇聚行业力量,行业性问题需要汇聚各方智慧共同解决。因此,行业各方都要加强责任意识,和衷共济,齐心协力,既要做“团结派”,也要做“行动派”,共同把行业的事情做好。

一是市场机构要坚持责任担当,积极主动防范风险,构建安全高效的产业生态体系。

行业发展和风险管理的主体是市场机构。各机构要发扬主人翁精神,做行业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和有关各方一道把行业的事情做好。各机构要转变观念,强化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和发展观,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支付安全和服务规范。要强化案件防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构内控治理,建立健全包括运维、风控和审计在内的“三道防线”,提升风险合规部门的权限和独立性,形成发展与风控、创新与合规的内部制衡。要推动在身份识别、交易验证、支付标记化技术、安全算法、芯片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提高支付安全的现代化水平。要认真落实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的要求,坚决把住资金转移这一关键节点,使支付清算环节成为犯罪分子难以逾越的屏障。

二是支付清算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组织会员单位良性竞争、协同发展,组织和协调好相关利益群体的行动,共同应对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和挑战。行业自律组织在推动行业规范、协调发展中负有重要责任。

作为支付行业全国性的自律组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要深化和推动行业自律,加强和改善行业服务,切实维护行业利益和消费者权益。要根据监管政策新进展及市场发展新动向,与时俱进建立和完善行业规则及服务标准。要强化约束机制,对于违反自律规则的行为要严格落实惩戒措施,树立自律规则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特别是在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方面,支付清算协会要积极发挥作用,加强组织协调,推动会员单位细化各项举措,形成行业的协同行动。要牵头组织全行业风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建立行业黑白名单机制,筹建反欺诈实验室,建立和优化可疑交易模型,为行业提供风险信息和欺诈行为的模型及案例,实现行业风险联防联控。

三是大力推进科学监管,不断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作为我国支付体系的组织者、监管者和支付设施重要的建设者、运营者,人民银行将坚决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要求,加快监管转型,实施科学监管。

一是注重适应性监管。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合理把握监管力度和节奏,及时评估监管政策的适应性并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二是注重服务型监管。人民银行要不断改进服务,坚持与行业同呼吸、共命运,要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寻找监督管理与市场关系的“舒适区”、政策意图和市场意愿的“共鸣区”,使监管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为行业发展添砖加瓦,为行业主体排忧解难。

篇3

这一循环模式在新西兰艺术家马丁・希尔(Martin Hill )和菲莉普・琼斯(Philippa Jones)的创作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已合作有30多年,一起创作环境雕塑作品,并用摄影的方式将这些作品记录下来。这些环境雕塑艺术专注于利用自然元素,并借助“圆”这个符号,来表现自然的循环往复规律。这些作品,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如果与自然和谐相处将无比美好,也在告诫我们,对自然的破坏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威胁。他们希望通过作品,促使每一个观众反思其与自然的关系,了解大自然的循环系统,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是策展人、作家和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兼职教授,现居于悉尼,工作范围遍及全球各地,你可以在上了解更多。)

与马丁・希尔(Martin Hill )对谈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拍照的?

马丁・希尔:大约在我10岁时。我父亲是一名业余摄影师,他自己制作了一些洗印设备,并常常将浴室当作临时暗房,晚上在里面冲洗照片,这些都令我非常着迷。

我的专业是艺术设计,后来也从事相关工作。最初我在伦敦工作,后来到了新西兰。1992年,我开始重新规划我的生活和工作,并专注用影像表达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你和菲莉普・琼斯的合作是怎么开始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马丁・希尔:1994年,我们在攀岩时相识,不久就成了一起攀岩的同伴、生活的伴侣和创作上的合作者。多年来,我们从工作伙伴成了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并一起冒险的知己。菲莉普不仅聪明、博学、对事物充满好奇,而且总是有很多想法,并拥有很强的执行力。

你们制作和拍摄环境雕塑的过程是怎样的?

马丁・希尔: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一般会从整体来构思。我慢慢明白,只要引起社会和生态的不可持续发展就是错误的发展模式。因此,我决定通过创作,试图寻找解决方案。

在创作中,我利用自然中原有的材料制作雕塑,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采用象征符号,使我的表达更加明晰、有力。

你在雕塑中,使用了什么象征符号?

马丁・希尔: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圆。因为圆形视觉效果好,并象征万物生生不息。(图03)

在我的作品中,球体和圆经常用来表示地球,它们都是由半圆和半圆在水中的倒影组成的。比如,《冰环》(Ice Circle)这个雕塑,是在深冬时节创作的,湖里的冰必须足够厚才能形成这样的圆盘。阳光照射,使整个冰面变得五光十色,恰好折射在我的雕塑上。(图04)

通过这个富有象征意味的雕塑,你想表达什么?

马丁・希尔:我们必须保护地球冰循环,以确保全球的气候适宜人类生存。

雕塑的表现形式和材料多样化,我特别喜欢《秋叶环》(Autumn Leaf Circle)这幅作品,喜欢它简单、有力的表达方式。(图05)

马丁・希尔:我们用小木棍将河岸上的落叶推到克鲁萨河(Clutha River,新西兰南岛最长的河)的浅滩上,形成了这样的圆环,我爬到树上拍下这张照片。漂浮的树叶之所以不动,是因为它们被扎在河床中的树枝固定了,圆圈一半虚一半实的设计象征着自然界营养物质的循环转换。通过这种方式,也能让人模拟出人类生命的循环。

创作中,你还设计了哪些象征符号?

马丁・希尔:螺旋状,象征着成长;无穷符号,代表永恒或连续流动(图06);正方形、三角形和菱形,常用来表示人类的发展和先进技术。(图07)

比如《求解图案》(Solve for Pattern)这个雕塑,是从堆积的雪中雕刻出来的。菱形代表人类,圆代表大自然的循环系统,菱形镶嵌于圆中代表人类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需求。《求解图案》象征着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推动大自然健康发展。(图08)

雪地里的脚印是怎么来的?

马丁・希尔:那是一只兔子在夜晚留下的。

近来,你的雕塑中融入了人的元素。

马丁・希尔:是的,因为我们正进入“人类世”时代(即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编者注),而人类是地球上最有力量的生物,也是能够改变被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唯一物种。

2012和2013年,我们在阿尔伯特伯恩山麓(Albert Burn Saddle)拍摄了《分水岭》(Watershed )项目,那里是两条主要河流的分水岭,是拍摄水循环项目的绝佳之地。使用“分水岭”这个名称,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现在也处于一个“分水岭”状态。

这些照片是怎么拍摄的?

马丁・希尔:《热带雨林守护者》(Rainforest Guardian)这张照片,是在树木繁茂的河谷拍摄的。这里是一片由山毛榉木形成的原始森林,丰富的苔藓使一块烂树根逐渐形成一个守护者的样子。我们引导营地篝火冒出的烟穿过树林,增添气氛。我们认为,森林是地球之肺,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调节气候变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09)

拍摄《冰原守卫者》(Ice Guardian)这张照片是个偶然,冰块是我们为另一个作品准备的,当它被打破时,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冰雕,恰好与阿斯拜恩山(Mount Aspiring)的形状相似。黎明时分,菲莉普站在冰雕后面,就像人类的守卫者,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冰川能使全球气候和海平面保持稳定,因此,保护冰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全球变暖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图10)

《燃烧》(Burning Issues)这个雕塑从反面揭示了潜在的气候问题。由干草制作的人形雕塑竖立在高山地区的小湖中,燃起的火将它彻底毁灭。这是在警告人类,如果我们不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人为因素造成的全球变暖问题将越来越严重。(图11)

1999年,你们开始拍摄《千年项目》(Millennium Project),向我们介绍一下吧。

马丁・希尔:我们从各种各样的环境中选取不同材料,创造了许多雕塑,构成了《千年项目》。每个临时装置都与“2000”这个元素有关,图12是拍摄于鲁阿佩胡山( Mount Ruapehu)的黎明,被命名为《2000圈》(2000 Circles),拍摄的是一个有2000个孔的冰盘。太阳慢慢升起,阳光便从其中一个孔中照射出来。

你们是如何拍摄复杂的形状的,比如《协力》(Syn-

ergy)这个弓形雕塑?(图13)

马丁・希尔:2009年,我们受邀参加一个艺术创作项目,其中有四个新西兰艺术家。当地的毛利人向我们介绍了瓦纳卡湖(Lake Wanaka)近些年的生态环境情况,而我们也需要对瓦纳卡湖的情况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他艺术家们也都各抒己见。由于瓦纳卡是我生活的地方,因此我先对名字的起源做了介绍,瓦纳卡在毛利语中的意思是“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也决定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在研究自然进化理论时,我发现可以利用压力和张力作用,采用最少的原材料,便能设计出最有力的模型,巴克敏斯特・富乐(Buckminster Fuller)将这个理论命名为“张力结构”。《协力》这个雕塑,就是将蒲草秆用亚麻线编织在一起形成的造型,由于张力作用,蒲草杆之间互不触碰,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结构。我们将雕塑安装在湖边,与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圆形。在这里,“协力”指的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概念。

在大自然的进化中,时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堆石球》(Stacked Stone Sphere)这个雕塑代表着季节的更替和时光流逝吧?(图14~15)

马丁・希尔:2011年,我们的创作实践被詹姆斯・布莱克( James Blake)和乔伊・班尼亚(Joey Bania)拍成电影《秀美画布》(A Delicate Canvas),《堆石球》这个雕塑就是电影中的一个场景。这个球体是由散落在山腰的岩石组成的,代表地球。这幅作品的构想是,让球体坐落在岩石边缘,看起矸浅4嗳酰有随时散落的可能,暗示人类与大自然的微妙关系。我们在夏季和冬季分别拍摄了一次,以展示季节的变化。

时间也是《一年,一个地方,一个生命》(One Life One Place One Year)这个系列的主要元素?

马丁・希尔:是的,我们被委托去瓦纳卡玛图其图其河口(Matukituki River)拍摄。那里是一个群山环绕的美丽半岛,被当地人称为“一生一世”(Just One Life )。菲莉普和我根据季节变化,用了一年时间研究并制作这些临时装置,拍摄,然后编辑了《一年,一个地方,一个生命――对地域、时间和生态的探索》(One Life One Place One YearCan exploration of place, time and ecology)一书。在这次拍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将其应用在之后的《分水岭》(Watershed)项目中。(图16)

《鸿线计划》(Fine Line Proj-

ect)系列是一组影响非常深远的作

品,创作地点也多。(图17)

马丁・希尔:这是我们正在创作的项目,共有12套临时雕塑作品,目前第10个雕塑已经拍摄完成。这组作品是在全世界不同的“制高点”上创作的,这些点连在一起可以绕地球一圈,象征着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与我们生活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网络。我们已经在北极、南极、加拿大、冰岛、肯尼亚、马达加斯加、新西兰、苏格兰、瑞士和美国分别拍摄了环境雕塑。

每去一个地方,我们都采用当地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这个系列的第一个雕塑是1995年在美国约赛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拍摄的,雕塑坐落于峡谷的平坦岩石上,我们将花岗岩砂用手慢慢地摆成螺旋状的浮雕。约赛米蒂谷是由几百年前移动的冰川形成的,如今仍然被自然侵蚀着。

观众对你们的作品有何反应?

马丁・希尔:20年来,我们的临时环境雕塑作品在国际上很受欢迎。2015年9月,我们在北京798艺术区映画廊作了一个主题为“临时风景”(Temporal Landscapes)的展览,收到了非常好的反馈。

然而,即使这些作品被大家所喜欢,但近来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观者对我们作品的欣赏存在一些误区,特别是数码时代的年轻人,他们甚至认为我们的作品是借助 Photoshop后期处理完成的。当然不是这样的,从根本上讲,他们忽略了我们创作这些雕塑的本意――使人类更加接近大自然,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以及自然循环系统的奇妙。

据说有一张作品特别受欢迎?

马丁・希尔:是的,那是我和菲莉普在1994年创作的《石环》(Stone Circle)雕塑。

篇4

自古以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一直密切相连,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们思想意识的不同,在所经历的几个不同社会形态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最初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弱小的,所以人和自然浑然一体,存在一种原始的和谐。伴随着农业社会发展的几千年,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加强,人与自然的冲突也开始发生,危机萌发。但是当时的生产力还不足以破坏自然界的自组织能力,人们对自然仍然高度依赖。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越来越高,对自然的征服也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出现了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灾害频繁、疾病困扰、社会贫困加剧等一系列的生存危机,给人类带来了警醒,要求人们寻求一种长久的生存之道,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最先初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其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不同的研究者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主要在以下领域中有几个代表性的定义:

一是生态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方面的研究者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是不超越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的发展。

二是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1991年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世界自然保护同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物基金会的研究者们共同将可持续发展解释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三是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的经济家也有不同的定义,但归纳起来可以描述为: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优良及其不破坏后代人谋取更多福利的前提下,追求经济发展利益的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是科技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研究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以尽可能接近“零排放”的方式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要达到“零排放”就需要依赖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支持。

而目前被大家最为认同和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在1987年4月发表的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的,这个报告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由于其是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也称作《布伦特兰报告》,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方面值得我们注意,这也是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之所在,即一方面要优先考虑人类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在生态环境系统可以支持的前提下,满足人类眼前和未来的需求。总的来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超出环境承载力限度的界限内,以满足当代和后代人的需要为优先。换个思维来说,可持续发展就不断满足人类需要,在协调环境的承载力的同时,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由此可以看出,适应与协调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2 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2.1 可持续发展要同社会的进步相适应

根据《布伦特兰报告》即《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可以看出“满足人类的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起点和最终目标。不管是当代人的需求,还是后代人的需求,归根结底就是人类自身的需求要一直都能得到满足,不会终止。人类需求能够持续性的得到满足,这是可持续发展自始至终的目标。

社会的进步表现在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上。人类发展早期,凭着低下的发展水平和生产能力,毫无节制的向大自然索取,这样的索取不仅没有摆脱贫困反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造成了结果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后果适得其反,不仅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反而更加贫困。以往的事实经验表明,贫困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更好的进行环境保护的障碍,这表明只有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才能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提供新的更有效物质保障,才能使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现象最终被打破,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另外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为人类精神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保证,只有人类这两方面的需求同时得到满足才能真正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它是面向全人类追求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发展观。所以,发展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和重心,可持续发展所体现的是社会的全面发展,它的目标是使人类的需求得到满足,人类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同社会的全面进步相适应。

2.2 可持续发展要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

对人口的承载力、自组织能力以及对污染的自净能力组成了环境的承载力。其具有一定的稳定度,能自我调节和修复。而关键的一点是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环境中自然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需要的时间是漫长的,当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向大自然索取时,可能会忽视或不顾整个环境的危机而仅仅为了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一旦资源本身以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不及人类向自然环境资源索取的速度,环境的自净能力无法达到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的要求,这将最终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将受到威胁。

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对环境的保护,必须使地球生态的完整性得到保持,可再生资源以持续性的方式使用得到保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进行人类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进行的生产和消费所付出的环境和资源代价必须是最小的。总之,就是要把发展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不能超越环境的承载能力,追求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3 总结

以一种全新发展观出现的可持续发展观,是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渐发展形成并完善的,它在思想观念领域是一次重要革命。可持续发展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其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可持续发展必须与社会的进步相适应;同时可持续发展体现并揭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要求在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要使环境和发展和谐一致,这就要求可持续发展要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一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社会是社会的每一个阶段都能保持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由此可见,适应与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参考文献

[1]李荃辉,龚永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与合作机制[J].软科学,2008.

[2]邓育红.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

篇5

现代环境下,教育需要承载起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责任。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开始提出,并很快成为得到广泛认可和大量实施的教育理念。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系紧密的学科,中学阶段作为人生中重要的教育阶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不但能够促进中学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效果,而且对于培养中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基本论述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同机构和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认识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需求的发展,但不损害后代需求的能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有学者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不超过支持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等等。综合各种不同的定义,目前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一般更多地停留在道德上的约束,强调的是人们对社会和环境进行充分的预防和风险控制,进而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最早是于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其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开始被广泛接受。2005年3月,联合国大会正式颁布了《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年)国际实施计划》,宣布在2005年至2014年这十年的时间中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中,环境保持与保护和持续生产与消费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主题。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人们的环境保持与保护观念,使人们充分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相互联系。

三、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主要方法

实际上,作为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科领域可以从不同角度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这也使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能够广泛应用于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方法。

1.在化学教学内容中充分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中大量存在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内容,将环境保护、科学发展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相联系进行教学,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与现实社会综合起来,从中渗透环境、人口与化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知识教育,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能力。例如在进行化石燃料知识点的教学中,除了讲授石油的特点、组成以外,还注意要求学生掌握石油的加工过程,包括石油的分馏、催化裂化以及裂解。在此过程中。针对当前能源短缺与化石燃料产生污染的问题,在教学中重点强调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通过列举身边事例,使学生了解利用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其中引导学生开拓思路,组织讨论如何进行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并尽可能形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例如将“白色污染”的问题作为例子,“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是国际环境和化学领域面临的重要难题。在如何处理方面,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从高分子键的断裂方面人手,提出当前受到广泛重视的生物降解材料就是一种有很多键的高分子材料,废弃后,可以通过相应物质的加入产生化学反应,使高分子键断裂,从而完成降解过程。这样,通过化学的力量形成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导入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认为,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例如可以列举当前给人类带来巨大影响的各种环境问题,组织学生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和分析。例如城市中广泛存在的大气污染,要求列举通常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人类应该采取何种手段和措施进行治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提示和引导。鼓励学生多查阅资料、深化认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个大的提高,同时从思想的更深层次上也培育了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通过这些类似的活动,建构学生在环境、社会生活以及可持续发展多方面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探究精神与能力。

3.在情感导人和价值观层面灌输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目的在于培育可持续发展意识,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道德、资源道德等等。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入当前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将唤醒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情感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人类的发展需要教育,要实现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需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化学学科与环境、能源、资源等紧密相连。中学阶段又是人生教育的重要阶段,选取中学化学教学为切入点。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于促进中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1980年由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出版的文件《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中第一次出现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指出,环境问题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该报告首次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到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中国学者也在这一时期引进和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地引进吸收、创新与本土化、再引进吸收、再创新与本土化的过程。

中国传统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自古有之。志文、史文山(2002)提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人之辩”就是一场关于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争。孙文学(2001)提出先哲老子主张顺应、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来说,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营养。高中华、李颖(2003)提出中和思想,作为中国古人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及自身内部各种矛盾关系的高级哲理,与可持续发展有共同的哲学根据,与可持续发展所揭示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不谋而合。王圣云、张瑞芳(2005)分析了《周易》中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周易》的环境观、以“生生不息变易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核、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思想精华。冯华(2002)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从采集和狩猎的生产方式向农耕和畜牧转化的先秦时期,人类第一次遇到了人口、资源和生产、消费的矛盾冲突,因此,产生了保护生物资源以便持续利用的思想,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相协调、与生产相适应的思想,以及生财和节用并重的生产和消费思想,虽然还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但它可以说是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思想。王芳(2006)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思想的阐释分析,挖掘出中华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继承性的相关内容,从而在传统文化的角度为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贵的原则和精神。占毅(2004)认为我国古代先哲们提出的朴素系统思想,与现代系统论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现代系统论解决环境问题而提出来的,二者的契合点就是系统的整体观、协同观。陈秋南等(2003)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所在,是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资源,掌握适度发展的原则,使得人类与整个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彭飞(2001)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动力、方式、调控四个方面,分析“天人合一”观巨大的道德指导价值,并从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出发,对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马志生(2000)分析和批判继承中国古代天人价值观,对于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叶文虎等(1999)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论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必要的伦理学基础,并在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的价值、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论观点,这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研究

刘培哲(1994)定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国家计委、国家科委1994年关于进一步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意见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路子愚(1995)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伴随着人类需求的增加,人类资源利用持续圈要不断扩大,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类持续圈总能维持在比资源利用持续圈小的程度。同时,在当今需求圈增长的过程中,要为未来的持续圈的增长留出余地。比如保护生物物种,以便使未来持续圈能够扩大。”叶文虎和栾胜基(1996)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贾华强(1996)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今还是未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这种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王军(1997)在博士论文中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手段,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刘思华(1997)从经济学角度作了分析,指出可持续发展经济必须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郑易生和钱薏红(1998)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关注长期承载力。尹继佐(1998)指出,可持续发展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求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黄顺基、吕永龙(1999)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系统内部的持续能力和环境的持续能力。系统内部的持续能力,是指建构一个既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又有利于整个社会公平的分享经济增长好处的体制;环境的持续发展,是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能力,要求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不仅要从当代人和未来人的需要出发,更要从环境资源的供给能力出发,在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容许的范围内合理利用。滕藤(2001)定义总结如下:“可持续发展是为使全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永久生存和发展下去,而自觉形成的以人为主体,以生态、环境、资源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全体参与和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相公平、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一种发展道路”。冯华(2004)给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可持续发展是为使全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永久生存和发展下去,而自觉形成的以人为主体,以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相公平、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人类发展道路和模式。”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依据和测度的标准。叶文虎、唐剑武(1995)认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描述性指标与评估性指标。描述性指标是分别 表示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四大系统的发展状况的指标;评估性指标是评估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四大系统相互联系与协调度的指标。“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1997)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两部分:第一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以基础性指标为主,按照一定的体系汇集了以往各项统计指标中能为之所用的各项指标。第二评价性指标,以相对指标为主,主要是对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姜晓秋、马廷玉(1997)采用3个层次、6个系统、70个左右指标构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陈迎(1997)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经济、社会、资源三大子系统。目前在国内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科学院的指标体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3)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方向,在世界上独立地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依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管理相协调的基本原理,对有关要素进行了外部关联及内部自治的逻辑分析,并针对中国的发展特点和评判需要,把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

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发展模式。梁言顺(1999)提出了低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他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两循环标准和三增长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两循环标准:一是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二是实现生态环境的循环净化。可持续发展的三增长模式即经济低代价增长;人口适度零增长;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扩大增长。张孝德、钱书法等(2001)主张建立成本内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中国建立“成本内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是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整个经济系统要素前提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人与自然制衡统一生态观的指导之下,以技术和知识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形态等为内容,将原工业经济系统运行中形成的外部成本予以“内化”,使生产力在一个更加经济的模式中持续发展。楮大建(2000)、王金南(2002)、解振华(2003)等人主张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复旦大学焦必方(2001)主张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实施中要选择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志文,史文山.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思想形成的漫长历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6)

2.孙文学.论《道德经》中“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

3.高中华,李颖.中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和谐观[J].伦理学研究,2003(4)

4.王圣云,张瑞芳.《周易》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引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冯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思想渊源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6.王芳.试论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6 (5)

7.占毅.从我国古代系统思想看现代可持续发展观[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 (4)

8.陈秋南,何跃,张永兴,任泊帜.浅谈“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观[J].高等建筑教育,2003 (1)

9.彭飞.儒家“天人合一”观:构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源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 (3)

10.马志生.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可续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1)

11.叶文虎,陈剑澜,邓文碧.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3)

12.邓楠.可持续发展:人类关怀未来[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3.贾华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导论[M].知识出版社,1996

14.王军.可持续发展[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15. 郑易生、钱薏红.深度忧患[M].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篇7

1可持续发展理念概述

最早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它标志着人类对社会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在1987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该报告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能够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又不会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等方面达到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又要对与我们生存密切相关的大气、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和资源加以维护,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无视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不过要在资源和环境被保护得到永续利用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2林业的定义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1林业的定义

林业的定义可归纳为人类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的保护、利用及发展的经营活动,充分利用森林的多种效益来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并且能使森林资源被长久的经营,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社会公益性产业。

2.2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根据国内外专家研究成果表明,可持续林业是在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可更新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与生态多样性等保证不被毁坏的基础上的林业实践活动。并经过一系列的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等方式,使其多功能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此能够保证土壤、空气和水等资源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赖以存在的环境。不仅能满足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等产品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社会对其的需求。

3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提高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林业持续生产等多个方面都有非常好的表现,森林的多重价值观得到体现,在改善拥有森林的地区以及国家的生存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3.2依靠科技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要加大力度对生产力布局进行改革,落后产业要淘汰,传统产业要改革,新型产业要扶植,进行产业重组,从而使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得到妥善处理。遵循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对森林生态系统要采取最具成效的可持续方式进行管理经营,在实现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基础上森林整体的可持续经营得以实现,并遵循自然、社会、经济等规律进行有机的结合,因地制宜的采取科学的经营模式,才能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保障。注重对森林的经营与设计,在林业发展战略指导下,合理的规划好区域森林布局,对林业中长期发展以及森林经营等制定相应的策略,为科学合理的经营森林提供有力依据,从而使林业分类经营逐渐完善。有效的保护和经营好天然林。天然林的管理和维护机制要完善,对天然林的现有资源要能够切实的保护好。优化天然林树种结构,改进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其经营效益。加强对现有人工林的经营改造。林业经营主体要在制定计划、合理有序的情况下多营造混交林,尤其要加强阔叶林的营造;对于人工林的主伐年龄要适度的延长;对于具有经济价值较高的珍稀树种要注重多营造,其中大径材是培育重点,林业主体经营模式要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3.3完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首先应当具备比较完善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立法的理论依据,对人类社会、经济等发展所需求的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条件、以及保护地球环境与资源等充分的加以考虑,集中体现生态与经济两者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健全管理机制,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对森林采取限额采伐管理,以保证森林生长量与采伐量的长期稳定;加强对林地的管理,采取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避免有林地逆转,严惩毁林占地等违法行为;要坚持依法治林,在源头上遏止破坏森林的违法犯罪行为。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林业发展的各个层面,从林业科技含量的提升,建立完善的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加快林业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完善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等,从而真正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恭平.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1,(21).

篇8

关于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很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过去的农业术语中,它被称为优良的饲养或管理。它在20世纪60年代再次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一个国际性的组织——罗马社团于1968年成立,这被看作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社团出版物在1972年达到了高峰,它概述了需要更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应当受到足够重视和高度关注。1980年,总部设在日内瓦的自然保护国际联盟(IUCN),了世界级保护战略:它同时带来了谨慎的有时甚至是消极的自然资源保护论者的想法,和积极的但有时有些粗心的开拓进取者的想法。它为1987年布伦特兰报告的出版打下了基础,这份报告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和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人们共同努力工作而发表的出版物。根据布伦特兰的报告,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的全球峰会上,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这种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模式,成为最经常被引用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旅游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周围。但是理论在成为实践之前必须要经过长期的讨论和研究,所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得到逐步发展。直到近些年,可持续旅游的概念才慢慢地得到了广泛认可并逐渐实施。被最广泛接受的可持续旅游的定义是世界旅游组织提出的,他们把它定义为:旅游业通过管理和连接资源的方式,包括经济、社会和审美需求等等,来维护文化的完整性,保持基本的生态程序、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保障系统。旅游业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一些评论家认为它起源于中世纪的朝圣之旅。但旅游业真正作为比较潮流的事物和重要的产业,是在二战后开始兴起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开始于1950年,收录了25万国际旅客。旅游业开始了迅速地崛起,在1950-2007年期间,为6.5%。 2007年,在全球范围内共有9300万国际游客,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期待着在2020年国际游客数量达到1.6亿。然而,更多的人选择在他们自己的国家旅行:因为相对于出国旅游,这显得更加方便和容易。经过50多年的经济增长,人们早已经忘记了旅游业以前的样子,即使是从事旅游业的人们。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当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

毫无疑问的是,可持续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有许多关联。从相似的部分来说,可持续发展有三个要点,即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维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也表达了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满足人类欲望的观点。从不同点来看,前者所包含的范围更广泛,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后者主要作用于与旅游业有关的事情。在一般情况下,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可以是这样的:整体上,它们属于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局部上,他们有一些重叠的区域。

然而,当我们试图解释这两个概念时,把它们相互孤立起来分析会显得不成熟,因为可持续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典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正如亨特的观点,详细分析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业,四大阶段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四大阶段依次为:提倡、警示、替代和以知识为基础的阶段〔1〕。

1.在提倡阶段,因为二战后经济的需要,作为一种新的无烟工业,旅游业得到了宣传和发展。

2.在警示阶段,因为旅游业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就像对环境的破坏,对当地文化的入侵,穷人和富人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这些已经影响到了稳定的社会框架。

3.在替代阶段,人们试图找到一种方法,可以同时为游客和当地人带来收益。因此,一些新的旅游业术语应运而生:比如生态旅游、农家乐等等。

4.在以知识为基础的阶段,旅游业得到更明智的运用,例如,使旅游作为一种工具来帮助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成立非政府组织等。

如果我们不只限于旅游相关的东西,而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同样使用四个阶段的方法,那么很容易看到这个理论也同样适用。例如,由于二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性危机也随之而来,如人口膨胀、气候变化、水和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能源和收入问题等等。人们不得不提出一个相应的政策来应对更多和更严重的问题,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于1987年被提出之后,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这同样是一个完整的四大阶段模式。

亨特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可持续旅游不应该只关注自身,也应该考虑,如何才能对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2〕。同时,作者提出了四种抽象的方法来解释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之间的关系。四种方法是:通过旅游规则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产品为主导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环境为主导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幼态持续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幼态持续的旅游业意味着旅游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应该是有所限制的,即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应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和旅游相关设施的负面影响。就像巴特勒〔3〕在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式中的观点,他认为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尽可能首先鼓励个人的冒险旅行或一小群游客的旅行,因为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资源环境。因此,可持续旅游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是显著的。因为在任何地方,如何保护环境,或尽量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可持续旅游在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个范围甚至可以扩展到全球性的问题,如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等等。

张凌云提出的观点认为,单就旅游业来说,可持续旅游看起来似乎并不存在,因为它仍然可以与广大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有关联,也可以说可持续旅游的商业角色仅仅是其一个职能〔4〕。同时,可持续发展也不能单独工作,它需要配合或大或小的市场和企业。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许多农村地区,旅游业不仅为企业服务,它也可以当做一种工具,来保护当地的民风民俗和地方特色的发展。而且,通过旅游获得的收入也可以用来进行城市的发展建设,保护文化遗产等等。旅游业的发展在提高就业率和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的关系就像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如果可持续发展是政府,可持续旅游就是负责旅游相关事物的下属部门。他们有一个明显的区别:严格意义上讲,可持续旅游不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概念,因为它更偏向于单一方向。因此,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作为大的前提,可持续旅游则不能单独成立,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可持续旅游对环境保护等做诸多方面的贡献。从这个方向来看,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在今天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我们正面临着许多问题。在环境和资源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水资源短缺,碳排放量增加,海洋环境恶化。在文化和社会方面:外来事物对当地的负面影响,旅游收入的分布不均,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等。简而言之,有四个原因使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困难:第一,说的人永远比做的人多,建议和意见很多,但是有实际行动的人却很少;第二,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发展经济,所以人们一直无限制地扩大旅游业,这使得压力来自需求;第三,尽管对环境的保护和相关的知识在升级,但仍有一些人信奉“享乐主义哲学”,只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旅游活动;最后,几个孤立的态度转变显然是不够的。

通过了解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它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要满足三个方面的需求:保护生态、游客满意度和当地的需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它应该满足当地人的需要,它应满足旅游和旅游业的需要,它也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当地的文化和其他资源。

可持续旅游的意义并不是阻止旅游业的发展,而是经营旅游业,使它在几个方面之间达到平衡。旅游业可以联系到很多元素,如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多种资源的利益相关者,如酒店、餐厅、交通、旅行社等。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也非常紧密。因此,在这些方面达到平衡,不仅对可持续旅非常重要,甚至对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穆勒在1994年提出了一个旅游发展的魔术五边形〔5〕。可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有五点最重要的因素:经济状况、当地人的幸福感和未受破坏的自然资源、健康的文化和客人需求的最佳满意度。魔术五边形对当今的情况是有用的,因为这五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容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放大正面影响和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它也增加了对社会环境的关注,使只追求经济发展的一些人得以冷静。要知道的是,可持续旅游是一个带有奖励的尝试,尤其在当今社会,这种尝试更加必要。

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旅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他们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就像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可持续旅游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但它们之间还是有差别的,有时这种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可持续旅游有其自己的特殊区域,通过分析和研究,了解这种辩证关系是有重要意义的。可持续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许多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的约束作用显著。这些无疑属于可持续发展的范围内,为可持续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美〕科特雷尔·亨特.针对需求重新构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可持续旅游杂志,1995,(33):155-165.

〔2〕〔美〕科特雷尔·亨特.可持续旅游作为一个适当的范例〔J〕.旅游研究文献,1997,(24):850-867.

篇9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因具有最概括意义而被广泛接受,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认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挑战与变革。其内涵反映在以下5个方面:①可持续发展强调生态与经济的整体性。②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综合性。③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利用的高效性。④可持续发展强调体制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⑤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性。

2林业的定义及主要特点

林业的定义可概括为林业是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全面利用、全面发展的经营活动,是以森林的多功能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为了正确地理解林业,还需要进一步了解林业的特点,以掌握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林业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生产周期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初期培育森林的经济依赖性;生产经营活动的风险性;生产经营成果的多样性;林业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可持续林业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可持续林业的含义

综合国内外研究者已有研究成果,可持续林业的概念可归纳为:可持续林业是对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其生产力和可更新能力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和生态多样性不受损害前提下的林业实践活动。它是通过综合开发、培育和利用森林,以发挥其多种功能,从而保护土壤、空气和水的质量,以及森林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木质、非木质林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社会满足其需要的林业。

3.2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2.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证。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2.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且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①林农结合式;②造林规模化;③造林多样化。

4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4.1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事实条例。在这一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4.2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完善:①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②立法原则的创新;③在执法方面,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认真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④在法律责任方面,应建立健全法律责任制度。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等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2]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3]薛建辉.森林生态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4]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M].法律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篇10

可持续发展有各种不同的定义,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的定义被广泛使用之外,世界银行(World Bank)也有类似的定义:“建立在成本效益比较和谨慎的经济分析基础上的发展和环境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福利的增加和可持续水平的提高。”国内一些学者则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经济、社会、体制四个方面,也可称为“生态、生活、生产、体制”的“三生一体”的范式。综合各种定义,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基本上至少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或内涵:

(1)生态可持续:保护自然生态为基础,包括自然资源的復育与再生;考虑环境承载力、容受力的有限性;建立“生态足跡”的衡量观念。发展的同时,生态保育和环境保护都获得休养生息。具体作法是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

(2)经济可持续:依靠科技革新提高生产的质与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强调“绿色GDP”、建立环境经济学的新思维。

(3)社会可持续: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当代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仍处于半贫困或贫困状态,“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贫困问题。而对待社会弱势族群的公平与正义、保存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性,是社会可持续的主要关怀。

二、可持续发展的层级与范畴

可持续发展固然是全球共同的议题,但在推动或执行上,可以分为全球可持续、国家可持续、地方可持续与社区可持续等不同的层级:

(一)全球可持续

全球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从国际的观点,整合各个国家、各区域,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最明显的例子是1972年6月16日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共同发表《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rio declaration)又称《地球》(earth charter),其“目标是通过在国家、社会重要部门和人民之间建立新水平的合作来建立一种新的和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签订尊重大家的利益和维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完整的国际协定而努力;因为全球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大自然的完整性和互相依存性。除了里约宣言之外,“二十一世纪议程”的第一部分“社会和经济方面”特别列举了以下多项的内容:加速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和有关的国内政策;消除贫穷;人口动态与可持续能力;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将环境与发展问题纳入决策过程等。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会议(COP3)签订《京都议定书》,显示各国对温室气体影响全球暖化议题的重视,且愿具体执行气候变化纲要公约所订的减量目标,2004年俄罗斯批准加入京都议定书,而使此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

(二)生态环境面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关怀,详细区分还可分为生态保育与环境保护两部分:生态保育系指自然生态的维护、保存、復原,进一步还希望“复育”成功。环境保护则系针对物理性公害如:噪音、悬浮微粒;化学性(毒性化学物质)、生物性(水质优氧化)等公害的防治或减量,使环境受到的影响力增加,达到地球可持续。

(三)社会经济面的可持续发展

在大多数国家的发展经验中,环境生态维护与经济发展,往往呈现相反的走向,甚至被形容为“经济与生态相悖”的现象。因为资本的内在逻辑是建立在:(1)无止境的累积与商品化;(2)生存竞争与利润极大化。因此,资本家对自然的剥削,对环境的破坏,是不会纳入其“生产成本”的计算之中,在资本主义的逻辑下,污染与污染权的买卖只是个“经济问题”,而无关乎道德。当然,无可否认的,经济生产会造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合理的、可容受的范围内,基本上还是符合可持续(可持续)的精神,反之,若超过其限度,就无法可持续发展。

篇11

科学发展观“问世”以来,人们关注备至,虽时间不长,但无以计数的论著频繁见诸报刊、杂志和网络,令人目不暇接。人们“智慧”地把几乎所有问题都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以示科学发展的树立和落实,人们“聪明”地把科学发展观当作一句娓娓动听的“口号”,以示其已深入人心并业已转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当提倡运用哲学的方法、哲学的视野来思考和研究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睿智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理解“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相当多的辅导资料和理论著述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进行了喋喋不休的论证,但注释较多,追问不够:比如,何谓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否就是什么都发展,不留“死”角?全面发展是否就是全面推进,而没有重点?何谓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否就是各项事业一同发展,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是否就是等量发展,而没有差异?何谓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否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还是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和发展之间有没有矛盾?何谓“以人为本”?“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是谁?是人民群众?如果是人民群众,那么不同的岗位(地位)、不同的地区(部门)、不同的阶层(集团)、不同的时期(时代)的“人民群众”是否也有所区别?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如果在理论层面给不出一个比较合理、令人满意的答案,那么在实践层面所谓“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岂不成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人们如此重视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和研究,恰恰表明,在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着“全面与重点”、“协调与差异”、“可持续与发展”的矛盾。这正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困”之所存,“难”之所存。

一、可持续发展的逻辑矛盾

我国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为“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即所谓布伦特兰定义。但多年来,人们大多引用这个经典定义,而对这个经典定义的研究,特别是哲学追问不够深入。比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什么?可持续发展与人是什么关系?可持续发展何以可能?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哪里?可持续发展的难题何在?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是什么?

从这一经典定义可以看出,定义者对“可持续发展”所下的定义是相当谨慎、小心的。此定义用了两个似乎并不对称的逻辑语句:一个是肯定性的判断,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另一个是否定性的判断,即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一是一否,一放一收,一松一紧的经典定义,尽管其关注的焦点在于“人”,尽管其张扬的哲学是“以人为本”,但由于“可持续发展”小所关心的“人”不是一个人,而是“现代的人”和“未来的人”,所以这个经典定义实际上折射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张力和逻辑矛盾,即人们需要“发展”,人们又需要“限制”,正是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在“可持续发展”中得到了统―。换言之,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需要发展”和“限制发展”的统一,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限制当代人去满足当代的需要的统一。具体地说,“发展”是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发展,“限制”足为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而“限制”,“可持续发展”中的“可持续”是对“发展”的限制、规范和约束。

―是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满足需要,又要加以限制,具体说,就是既要实现经济增长,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或者说,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增长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兼顾与统一;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权益的统―;满足需要与实现限制的统一;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人类的这―崇高理想与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的矛盾,大概比比皆是吧!

二是美好向往与严峻现实的矛盾。理想的理论构想是完美的、令人向往的,可是现实生产、生活、生命、生态中的实际矛盾和问题却是严峻的。也就是说,这个统一确实难以兼容,是先“发展”,再“可持续”,还是先“可持续”然后再“发展”?“发展”和“可持续”都需要物质、资金投入,传统的“发展”往往是讲求经济效益,注重投入和产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对“可持续”的投入则往往难以算清经济账,甚至入不敷出,根本看不到经济效益。这就为“可持续发展”设置了―个现实的“障碍”。

三是自然环境的改变与保护的矛盾。自从“认识你自己”的神谕被人们接受并主动地认识自身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人也并非“人猿相揖别”以后就成了主体,人的主体地位是在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中,即在适应自然、依赖自然、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这充分表明,自然界是一定要被人们所的,这既是―个客观事实,也是人们进进社会活动的历史前提。或者说,一方面,人类要生存、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原封不动地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环境这是完全的梦呓!一般地说,人类的文明越不发展,自然的生态环境会越好,然而这却未必是最理想的事情,国家环境保护局原局长曲格子先生曾经说过:“笔者曾经有机会看到过非洲的一些比较原始的人类生活方式,那里虽然有清洁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但是,居住条件恶劣,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疾病丛生,寿命短促,绝不是一个理想的人类环境”。因此,如何在改变自然生态、资源环境的同时,又适度地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如何在两者之间选择―个“度”,并在“度”的范围内去改变和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环境就自然成了一个难题。

四是政治家与学者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同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可是一般市民、公众与领导发展事业的政治家(官员),理论(学术)工作者的观点往往是有区别的。这是理解、推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之间的矛盾。从现实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实际状况看,政治家(官员)们往往更关心“发展”,这是当代人(老百姓)的需要,

也是政治家(官员)们追求政绩的需要。学者们往往强调“可持续”,为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而奔走呼号。在政治家(官员)中,在领导岗位上的政治家(官员)往往更关注“发展”,而已经退到二线的或者已经退休的政治家(官员)则相对关注“可持续”。在学者、专家中,哲学家愿意对“可持续发展”作形而上学的思考,经济学家比较关注经济的增长,伦理学家更强调入们要善待自然,维护自然的权利.这些“可持续发展”主体之间的矛盾显然是存在的。

五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现达国家,顾名思义是发达的现代国家,因此,那里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关心“后现代”问题,追求所谓“后现代”的科学,“后现代”的技术、“后现代”的文化,主张应当“抛弃‘现代性’,否则我们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且不说后现代主义者罗蒂关于后现代主义“三个悖论”的哲学意蕴,就是现实生活中发达国家也在世界竞争中加快“发展”,当然这些发达国家在“可持续”方面的认是明确的,投入足可观的,因而发展是可持续的。而在发展中国家,处理“发展”与“可持续”的矛盾就是一个极大难题,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事实上很难做到“发展”与“可持续”、“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权利的真正并重。这不完全是“政绩”的需要,也是13亿人口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小康”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中蛰伏的诸多内在的,现实的矛盾警示我们,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前,要谦虚谨慎,不要夸夸其谈;要深入研究,不要浅尝辄止为此必须切实弄清“不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根源。

二、不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根源

“可持续发展”观是针对“不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而言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或者哪些原因导致了“不可持续发展”呢?有人从哲学层面解释,认为是非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所致。有人从管理学层面分析是“公共牧场”理论所致,其实,这些理解既不全面,又没有从根本上作出解答。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确实,可持续发展包括许多方面,如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文化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但其核心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人是一切社会事务的承担者和推动者,人是一切社会活动及其后果的责任者。换言之,一切社会活动,一切社会成果(后果)都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所以,人是“可持续发展”的创造者,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始作俑者。人自身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关系或矛盾,分析“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固然要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但不能仅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找。这是因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两者的作用是相互的,但人是主体,是有目的,有意识,有理性,有智慧的社会性存在物,人既有适应自然、信赖自然、在―定程度上改造自然的权利,又有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义务。因此,在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中,人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主体和主导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与其说应当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不如说到人的自身去寻找。

确实,马克思在《导言》中说:“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还说:“人是人的最高本质”。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按照马克思的思维逻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制约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反映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对自然的态度和方式,本质上反映着人对人的态度和方式。所以,“不可持续发展”虽然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但其根源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当今全球危机,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与对立,其背后则是人与人的关系的紧张和对立。

其一,人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复杂性-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教育背景、成长经历等方面的差异,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处理态度、方式也就不同。

其二,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复杂性。二者之间并不必然表现为正相关关系,如在环境问题上个人为了自己的私利,有可能牺牲群体的利益,而群体利益也可能损害个体利益。

其三,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复杂性。环境危机主要体现的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全球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财富积累足以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从国内来看,地方保护主义为了满足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其他地区、其他部门的利益。

其四,是代内与代际、当代人与未来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动物与后代之间仅仅是一种生物遗传,是本能的、自在自然的,是单向的。而人与后代不仅有生理上的遗传,更是一种社会性的遗传,是双向互动的。所谓自然对人的报复,实质是人对人的惩罚。

其五,个体的、群体与类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这种关系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代内与代际之间关系的综合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总体上折射为个体、群体与类的关系。如果把人与人的关系简单化、片面化,就会歪曲人的主体性、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失去人的完整性。

从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史来看,复杂的人与人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殃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危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类认识、创造能力的有限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的矛盾以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的矛盾,极易造成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如果“人与人的关系是狼”,那么很可能发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情掠夺和疯狂占有,从而造成发展的不可持续!

三、社会技术创新的当代使命

既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人与人的关系,或者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是人与人关系的危机造成的,或者说人与人关系的不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根源,那么,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真正途径就只能到人与人的关系中去寻找。

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作为“技术”,都是由人创造并由人来使用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但两者的理论基础、指涉领域、制约条件以及在人们改造世界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自然技术是人的主观目的、人的智力与自然规律和自然物力的统一体,而社会技术则是人类依靠自然、适应自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自然的社会中介-正如卡尔・波普尔所说:“物理技术的主要任务是设计机器和改造、维修机器,社会技术是设计各种社会建构或改造运用已有的社会建构”。通过社会技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通过自然技术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逻辑和事实

篇12

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增长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自它出现之日起就广泛地被许多国家的政府和理论界所认同,并作为21世纪“自然――社会――经济”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为各国社会 发展规划所采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其显著特点是将增长、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对立观变为和谐观,它的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长时期持续发展的能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从自然的属性认识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生态持续性,即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之间的平;从社会的属性认识可持续发展,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从经济属性认识可持续发展,可将其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的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或“今天的资源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人”,即寻求一种“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的 发展”;从科技的属性认识可持续发展,可将其定义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或“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

二、清洁汽车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

清洁汽车与可持续发展之间是一种手段与目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清洁汽车为可持续发展在技术层上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而推广清洁汽车的最终目的还是为实现社会、 和环境复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对于该复杂系统而言,交通运输系统只是它的一个功能子系统,而清洁汽车则是该子系统的一个应用层面。

1.清洁汽车的发展是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清洁汽车的出现和发展正是可持续思想在汽车技术领域的拓展与延伸,从技术角度出发为当前交通运输中存在的能源耗用与污染排放问题提供了一条解决途径,是实现交通运输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

2.清洁汽车自身的发展也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内涵在于其“可持续”特性,它要求整个社会发展系统的各部分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一种良性递进式的发展。我国清洁汽车的发展也需要实现可持续,即产品的持续性、技术的持续性和企业的持续性。

三、发展清洁汽车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我国能源结构的一个特点就是多煤少油,已探明的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7,中国从1992年开始,已经由石油输出国转为石油输人国,而汽车使用的石油消耗则占到总消耗量的一半以上。清洁汽车的推广应用,不仅对我国能源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交通的发展等诸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1.发展清洁汽车是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能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极为重要,这已经是众所周知事实。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下,中国能源工业面临着 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而清洁汽车的一个最重要的典型特征就是节能,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的能源消耗,而且由于清洁汽车使用了电能、燃气、醇类等作为汽车燃料,还可以调整能源的消耗结构,降低对短缺的石油资源的耗用。

2.发展清洁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在21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仍然是发展,尤其对中国这类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产业,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汽车工业的水平比国外发达国家相差 15年~ 20年。根据国内有关部门的预测分析,21世纪汽车工业发展的优先领域主要集中在汽车安全、汽车节能和降低污染排放三个方面,这正同清洁汽车的环境 型特征相吻合。清洁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一个新兴领域,就其关键技术而言,国内外企业基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而为我国汽车行业能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实现与发达国家的平等竞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3.发展清洁汽车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随着我国 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汽车进人家庭已经越来越普遍,从发达国家汽车的发展经验来看,如果继续实施传统发展观念下的交通增长,那么道路拥挤、事故频繁、大气和噪声污染以及石油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而来。目前,在我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大中型城市,由于私人汽车发展较快,汽车对城市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也日趋严重,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汽车污染在部分非采暖期的排放贡献率已高达60%,如何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当前城市交通发展的当务之急。清洁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汽车而言,在技术及发展概念上都是一种突破,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我国在交通运输工具发展上跨越或缩短普通燃油汽车大发展阶段,直接应用和推广清洁汽车,实现交通运输工具在技术层面上的跳跃式发展,使得在城市环境承载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城市交通规模成为可能,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准备。

总之,清洁汽车作为汽车领域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在我国尚处在成长初期。作为一种环境效益优于经济效益的产品,其推广应用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另外,目前对于清洁汽车的环境 性的认识还主要集中在其外部使用阶段,没有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对其进行考察,忽视了产品内在的生产制造阶段,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清洁燃料汽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03-27.

[2]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框架的优先领域.

[3]清洁汽车行动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主要成果汇编.

篇1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广泛酝酿和形成,堪称人类社会现展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里程碑,现己为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基本认同,并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原则,融入到国家的发展行动之中,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指导方针和基本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生

1.增长的极限导引出的启示。从18世纪初的工业革命,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人类关于发展的观念,主要是以经济的增长来进行定义,认为经济增长了就是发展了。只是到了20世纪60~80年代,人类在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公害事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痛苦之后,开始积极反思和总结传统经济发展中不可克服的矛盾,努力探寻新的发展途径。在1972年前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针对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困境,提出了“人类困境研究计划”,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出了“零增长”下“全球均衡”的结论,该结论虽然过于悲观,不利于发展中国家行使自己的发展权。但是,该书提出的“不要盲目地反对进步,但是要反对盲目的进步”等有益观点,给了人们极为深刻的启示,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全球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2.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法国学者编写了《新发展观》一书。该书认为,经济发展应该是“整体的”、“综合的”和“内生的”,经济发展不仅包含数量上的变化,而且还包括社会收入结构的合理、文化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其他社会福利的增进;经济发展体现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改善的同步进行。这种新的发展观在实践中,逐步演变为“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其拓展为基础。1987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著名报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致力于:消除贫困和实现适度的经济增长;控制人口和开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尽量延长资源的可供给年限,不断开辟新的能源和其他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满足就业和生活的基本要求,建立公平的分配原则;推动技术进步和对于危险的有效控制”。由此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浪潮。

3.联合国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作为。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较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会议通过并签署了五个重要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所有类型森林问题的不具法律约束的权威性原则声明》《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这次会议和上述五个文件,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达成了共识,为各国政府和人民抓住机遇、协同努力,改变人类自身掠夺性的生产方式和浪费型的消费形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本质特征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一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在文章和文件中,十多年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有近二百种说法。但是,目前国际社会相对公认的定义,是1987年世纪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给出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所表述的是某种动态的过程、道路或途径,可持续发展是“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不是一条仅能在若干年内在若干地方支持人类的进步的道路,而是一直到遥远的未来都能支持全人类进步的道路”。

2.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从其理论架构和表达方式上解析,可持续发展具有三大本质特征:

(1)发展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状况,即能够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发展,是否在健康地发展以及是否在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对此,必须澄清一个容易混淆的观念,即认为可持续发展似乎不强调经济增长和财富的积累,有时甚至把可持续发展视同停止向自然取得资源,以维持生态环境的质量,这显然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本质背道而驰的。

(2)协调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性,即要求定量地诊断或在同一尺度下比较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市场发育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平衡,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之间的平衡。

(3)持续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上的长期合理性,注重从时间的尺度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这里所指的“长期”,近者可以是五代或十代人的时间,远者直至整个人类的未来,不应是在短时段内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二、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模式

循环经济重在从转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入手,从根本上消除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压力与对环境的破坏,进而实现人类――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相吻合的,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经济领域的体现和实践。

(一)循环经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源于对当代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认识,而把它作为目标的宗旨则是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谋福于当代和未来的人口。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期性、持续性,其实质是要求人们从向自然索取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转向可实现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把自然界看作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而不是被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

2.循环经济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是一种以人为本,在开发自然、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并保护自然生态,尊重自然内在价值,使自然能够承载人类开发能力的发展模式。人类在实践中对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深入了解,促进了环境无边界(全球环境一体化)观念的形成。人类必须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由线性经济转向循环经济,自然界才能为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提供支撑。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本质体现

1.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涵义。可持续发展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兼顾和统一。可持续发展要求既满足需要又实现限制,从这点来看,可持续发展概念中的“可持续”乃是对“发展”的限制性规定,明确这一点,乃是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经济强调经济数量的增加与经济质量的提高相统一;强调经济发展在关注当代人利益的同时,重视后代人的幸福,经济发展不能危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强调经济发展与自然、人类和社会的系统性、协调性、持续性。

2.循环经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将资源利用模式由“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运行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运行,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循环经济从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和降低污染,并在消费等各个环节减少污染排放,有助于恢复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要求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产生,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废物的再生利用只是减少废物量的处理方式之一。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是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

(三)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1.循环经济从本质上支撑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人类发展的总战略和未来的奋斗目标。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和环境运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建立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手段,以持续地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