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电功率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电功率教案

篇1

2.理解额定功率.

能力目标

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比较在相等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引入电功率的概念,再根据电功率的定义和电功公式导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给出电功率的单位.然后从电功率的单位引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说明1度就是1千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额定功率教材安排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的演示,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用电器的两个重要指标,额定电压、额定电功率,以使学生对常见用电器设备的功率有所了解.

1.重点: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实际功率的概念、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疑点: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包括电功率和用电器额定功率两块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前面学生学过的功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突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比较单位时间内用电器做功的多少.在讲解电功率的公式时,注意强调公式中的各量的对应关系,是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不易同时给出电功率的导出公式,使学生感觉公式多不易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学生不易做到,教师要通过实验讲清对一个用电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只有一个,而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有很多.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重点是电功率的概念和单位,难点是额定功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功率概念引入电流做功有快慢的问题,然后可以举出一些实例如:电力机车每秒做功400多万焦,公共电车的电机每秒做功6万焦,洗衣机的电机每秒做功100多焦,而小收录机的电机每秒做功几焦.再举出时间不同做功不同的实例,问学生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引出电功率的定义.

方案二:分析类比建立电功率的概念:可用幻灯片设计一组问题:1)怎样比较运动快慢?2)这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快慢?3)这样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引出电功率的概念.

二、电功率:

电功率的概念要讲清:电流做功快,电功率就大;电流做功慢,电功率就小.电功率的定义公式为P=W/t,电功率的普遍适用公式是P=U·I,比较电功率大小时,要全面考虑到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才能确定电功率的大小关系.例如:在相等的时间内,根据P=W/t,电流做的功越多,电功率就越大.

电功率的单位容易和电功单位千瓦时混淆,可采用让学生计算1千瓦时的电功是多少焦,让学生体会千瓦时的意义.

三、额定功率:

方案一:可以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用电器的工作有正常工作问题,然后引进额定功率的概念.学生实验可以设计三组,1)是在比额定电压低的情况下工作;2)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3)是在比额定电压高出1/5的情况下工作.

方案二:教师拿出“220V60W”和“220V100W”的灯泡,问将他们串联起来,哪盏灯亮?然后做实验,引出额定功率的概念.

例题1、一只额定电压为220伏特的电热煮水器,在正常工作时通电12分钟,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问:

这个电热煮水器的功率多大?

【分析解答】正常工作的用电器,其实际电压应等于额定电压,所以该题中的电热煮水器的实际电压应为220伏特,工作12分后,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即用电0.l度.根据P=W/t=500瓦

例题2、有两盏灯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已知电压U相同并保持不变,两灯均可发光,在甲、乙两图中比较灯1的亮度是[]

A.甲图亮B.乙图亮C.同样亮D.无法判断

篇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初步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量较多,综合性较强,而且灵活性强,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节习题课就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选择例题时应精心选择,要有目的性,如:课本上的例题1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学生学会在使用电功率的公式时,应注意公式各个量的对应关系,熟悉电功率公式,为下道例题做铺垫.

例题2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解电功率习题的思路,抓住解题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其中不变量在初中就是电阻不变.电压变电功率、电流变.

教材(人教版)中的例题2没有从最简便的方法解题突出了电功率的决定式的作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教法建议

有关电功率的计算涉及的物理公式较多对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讲例题前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一下电功率的公式和欧姆定律的公式.讲例题前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要在教会学生独立思考上下功夫.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教师也应在一体多变上下功夫.

计算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题目的难度比较大.解题时要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加深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特点,加深对计算过程中必须对各物理量一一对应的重要性的认识.

明确目标

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培养归纳解题思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重点电功率公式的运用,难点是灵活运用电功率、欧姆定律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引入新课

问:(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有什么特点?

(3)什么叫电功?什么叫电功率?

(4)用电器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工作?

(5)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方案二:直接引入课题

二.进行新课

解决问题:

1)已知用电器铭牌,求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

2)已知用电器铭牌,求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电压或电流或功率.

3)电功率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例1:课本中的[例题1].

例题小结:

①若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状态,可求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P额/U额和用电器的电阻R=U额2/P额.(一般地说,应当把用电器上所标明的额定条件,理解为给出了用电器的电阻.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②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大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分析:当电灯两端电压发生变化时,可认为灯丝的电阻没有改变,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I随U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灯泡实际发出的功率也变化.

解题思路:

①根据额定状态求出灯泡的电阻.

②根据I=U/R求出灯泡在新电压上的电流.

③根据P=UI求出新电压下的功率.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分别算出灯泡在210伏和230伏电压下的功率P1和P2,其他同学在课堂作业本上解此题.

讨论:本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学生回答,教师指出:用比例法P1∶P额=(U12∶U额)2求P1较为方便.

例题小结:

①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随着它两端的实际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的;

②求实际功率的思路.

例3:将灯L1(PZ220-25)和灯L2(PZ220-60)并联接在220伏的电压上再将它们串联接在220伏的电路上,两种情况下哪盏灯泡亮些?为什么?

分析:要判断两灯的亮与暗,只要比较二灯的实际功率大小就可以了.

解:并联时,每盏灯的实际电压均为220伏,则其实际功率就等于灯的额定功率,因此可直接判断出灯L1比灯L1亮.

串联时,因每盏灯两端的电压均小于220伏,所以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根据例1的结果知道,灯L1的电阻R1大于灯L2的电阻R2,又因为两盏灯串联,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一样大.因此可根据P=UI=I2R判断出P1>P2,L1这盏灯亮些.

例题小结:在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消耗电功率小;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大.

例4:标有"6V3W"的小灯泡能不能直接接到9伏的电源上?若要使小灯泡接上后正常发光,应怎么办?

分析: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不难判断,因为9伏已大于灯泡的额定电压6伏,如果直接接上去,因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大得多,灯泡会烧坏,所以不能直接接入.若要接,应和灯泡串联一个电阻R再接入,让电阻R分担3伏的电压.

解:不能直接接入.应和一个阻值是R的电阻串联后再接入.

I=I额=P额/U额=3瓦/6伏=0.5安.

R=(U-U额)/I=(9伏-6伏)/0.5安=6欧.

讨论此题还有哪些方法求R.

例题小结:当加在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大许多时,用电器可能会烧坏,应和它串联一个电阻再接入.

探究活动

【课题】观察比较两只灯泡灯丝的粗细,判断额定功率的大小.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或个人

【活动方式】

篇3

2.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3.理解用电器的额定功率。知道额定功率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

4.会应用功率的定义公式 P= W/v及公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教学活动,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电功率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一)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电功率和电功的区别与联系.

(二)教学方法

演示法、观察法、比较法 讨论法等.

(三)教具准备

1.电灯(功率差别较大)两只、灯座(与灯泡配合使用)、按钮开关、导线若干、插头、绝缘胶布、电能表(尽量选用转数大的)等.已连接好导线和灯座的示教板.

2.手摇发电机、小灯泡、导线等.

三、课时安排

(一)引入新课

师:我们在上节课学过电能表后,同学们观察了家里的电能表.现在把观察的结果互相关交流一下。

生:电能表有时候转得快,有时候转得就比较慢.

生:一般是晚上转得快一些,白天转得较慢.

生:我家使用空调的时候,电能表转的快.

师: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咱们观察的准不准.

(二)进行新课

由于实验具有危险性,所以教师在做的时候注意强调安全.

实验:1.把电能表和15W灯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使之发光.同学们注意观察灯的亮度及电能表转动快慢.

2.把15W灯换成100W,重复以上实验.

生:电能表第二次比第一次转动得快.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

3.把15W和100W并联起来重复以上实验.并与前两次实验现象进行比较.

生:第三次电能表转动得比第二次还快.

师:断开电源,取下灯泡,同学们观察两灯有什么不同?

生:两只灯泡不一样,一只上标着“220 V,15 W”,另一只灯泡上标着“220 V,100 W”.

师:通过观察同学们发现的非常准确,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电能表接入电路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生: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的。

师:电能表转得快说明了什么?转得慢又说明了什么呢?

生:转得快说明用电器用的电多,消耗的电能多.

师:同学们再回顾一下,观察到家庭用电时,电能表转动快慢的情况.

生:开空调时快,只开一盏灯时转的慢.

师:只有一度电,空调和灯泡哪个使用时间长?

(学生充分讨论、思考)

生:消耗一样多的电能,灯泡使用的时间更长,说明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不一样.

生:不能说“电能表转动越快;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多”,而是电能表转动得越快,用电器消耗电能越快;电能表转盘转动得越慢,用电器消耗电能越慢.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有理.原来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不同,表示了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

师:请同学们看书,了解在物理学中用什么物理量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同学们总结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单位,计算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生活中一些家用电器的电功率,你会知道什么信息?

生:空调的电功率较大,电扇的电功率较小,空调工作时,肯定比电风扇工作时电能表转得快.

师:我们能不能说,空调比电风扇消耗得能量多?

生:不能,还要看工作时间的长短.

师:家用电器都是在多少伏的电路中使用?(220V)此时的功率是额定功率. 不论是在家用电器还是工农业生产上的用电器,说明书或铭牌上都会标注用电器的电压值和电功率的值,那些就是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值.

同学们再来观察实验用的两只灯泡的铭牌,说说你的理解.

生:“220 V,15 W”指的是电灯的额定电压是220 V,额定功率是15 W.

生:“220 V,100 W”说明这只灯泡额定电压是220 V,额定功率是100 W.

师:谁能说明我们演示实验中哪只灯是第一次接入电路的?哪一只是第二次接入电路的?为什么?

生:“15 W”的灯是第一次接入电路的,“100 W”的灯是第二次被接入电路的.因为第一次电能表转盘转得较慢,电功率小,第二次电功率大.

师:谁能用电功率符号表示灯的电功率?

生:板演P=15 W,P=100 W.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同学们已明白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接着请大家来做计算:

1kwh的电能能供1000w的空调工作多长时间?介绍1kwh的由来。

(三)怎样测量电功率

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电能、电功率的知识,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上节课中也已经知道用电能表可以来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电功率能不能测,该如何测呢?

生:是不是有“功率表”,可以用功率表来测.

师:想法不错.可是钟表和电路中连着的电能表,要让同学们帮助我测电视的电功率,行吗?(引导同学们从电功率的定义P=W/v考虑)

生:能测量.因为P=W/v ,只要能测出电视机消耗的电能和消耗电能所用时间,就能算出它的电功率.

师:具体怎么操作呢?

生:先记下电能表的示数,然后让电视机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记录电能表的示数,记住工作了多长时间,将单位统一,利用P=W/v做计算就可以了.

师:电视机工作时,还有一盏灯亮着,这样测准吗?

生:(学生讨论,然后回答)测量时,其他电器必须关掉,只能让电视机工作,测出来的才是电视机消耗的电能,这样才行.

师:这样操作到底可不可行,希望同学们自己实验,并能找出说明书,对照测量是否准确.现在我们学习另一种测量电功率的办法.同学们看书P35“怎样测量电功率”

师:这种测量方法的依据或者说原理是什么呢?

生:测量原理就是公式P=UI.根据此公式只要用电压表测出用电器两端电压,用电流表测出流过用电器的电流,就能算出电功率.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符号的意义和单位,公式中电流、电压、功率的单位都只能用安培、伏特和瓦特.两个公式P=W/v、P=UI,都可以计算电功率.但P=UI只适用“电”功率,而P=W/v 是功率的一般定义式,其他的功率也是适用的.

师:哪位同学还记得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生:用电器能正常工作时需要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叫额定功率.

师:从公式P=UI看,如果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改变了,它的功率会变吗?

(同学们讨论)

师:下节课我们将要讨论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预习.

拓展练习:每个家庭都需要照明的电灯,目前市场上既有白炽灯,又有电子节能灯,究竟哪一种灯更好呢?某中学的同学在课外调查中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到的如下情况:60W的白炽灯与11W的电子节能灯发光效率相当,他们选择其中的一组进行研究,收集了如下表中的数据:

请根据表中所列的数据,说明你应该选择何种照明灯具更经济?(要求写出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作业布置:

本课动手动脑学物理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篇4

Key words: gree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概述:瓦房店市城八公路西出口三角地绿化工程位于瓦房店市,总长12.2公里,路肩宽度:0.75-3M不等。

二、质量标准:养护期三年,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完工后第一次验收:时间为绿化施工当年的9月份,成活率达90%以上,保存率92%以上;第二次验收:2011年9月,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97%以上;第三次验收:2012年9月,成活率达100%;保存率100%。其他工程应符合相应国标施工及验收规范,完工当年工程验收合格。

三、工程目标

1安全目标:施工期间确保运输安全,施工安全,人身安全,无重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2质量目标:工程质量按照《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评定,达到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100%以上,实现优质工程。

3工期目标:2009年3月20日开工,2010年5月10日竣工,施工工期为416天。

4环保目标: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为当地百姓创造一个清洁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

四、绿化施工技术指南

一)整地、客土、挖种植穴

1、现场整理及竖向控制:

1)在绿地的整形处理中,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路基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

2)顺坡施工时,土方调配主要利用原表面层土壤,在竖向控制上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地形标高还必须适应现有的构造物(指截水沟、刺线网、泻水槽)以及地表水的排放。

3)绿化的地形整理要求高标准平整。

2、种植客土的标准:

1)无废弃物污染;

2)酸碱度适宜;

3、种植穴的标准

1)掌握好坑形和地点:以定植点为圆心,按规格在地面一圆圈,从周边向下挖坑,按深度垂直挖到底,不能挖成上大下小的锅底形,否则栽植踩实时会使根系劈裂、卷曲或上翘,造成不舒展而影响树木生长。在高低、土埂上挖坑时,要平整植树点地面后适当深挖;在坡面、山地上挖坑时,要外推土,里削土,坑面要平整;在低洼地、坡底挖坑时,要适当填土深挖。

2)土壤堆放:挖坑时,对地质良好的土壤,要将上部表土层和下部表土层分开堆放,土层土壤在栽种时要填在根部。杂层土壤中的部分好土,也要和其它石渣分开堆放。

二)苗木的选择标准

选择的苗木规格树形都应符合要求,同时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发达。坚决杜绝假植苗木进场。

三)苗木的起挖、运输、假植的技术要求

1、起苗

1)起苗前应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幅度,不损伤根皮,不撕断侧根和须根,不损伤苗木地上部分,尤其是针叶树的顶芽,保证苗木标准要求的根系长度和幅度。

2)圃地干燥时,应在起苗前1周适当灌水,使土壤湿润;最好选择无风的阴天起苗;根据条件及时种植,当天无法种植的要假植;裸根苗木应浆根,如有条件还可以喷洒蒸腾抑制剂;防止根系风吹日晒,最大限度地减少根系水分的损失。

3)适当修剪过长根系、劈裂根系、病虫害根系,有些树种的苗木,还应修剪地上部分的枝叶。

4)土坨大小:根据树木的大小决定土坨、一般按照乔木胸径的8-10倍定土坨。

2、运输

1)所有苗木都应精心而有技巧地起挖、搬运与包装,都应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

2)苗木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干枯。在运输过程中所有的苗木都要妥善包装,防止太阳、风和气候或季节性的损害。保证根系足够的水分(用草帘或毡布遮好,并适时浇水);

3)带土坨的苗木在运输中,要保证完整的土坨,行车速度要平缓,减少震动,防止散坨;

4)所有苗木在运到现场后,当天必须栽植完毕。起苗、运苗、栽苗要有很好的计划,做到当天起苗,当天运到现场,当天栽植并灌水。

3、假植标准(如当天栽植不完,需要假植的)

临时假植:苗木起苗后不能及时运出,或是运到施工地不能及时栽植均需采用临时假植方法。施工可在附近土层湿润处,在不影响作业的情况下,挖掘临时假植沟,假植沟的深度根据植物的品种定。将分极打捆的园林植物直立或倾斜放入沟中,码成5或10捆一排,不捆的苗木可50或100株一排,然后用挖下一个假植沟的土埋好第一排苗木的根系,同时挖好第二排沟,再按埋第一排苗木的方法埋好第二排苗木,依此类推,将苗木全部假植完。如遇大风或日照强、空气干燥的天气,应适当喷水。

四)苗木修剪的技术要求

1、落叶乔木

1)凡具有主干、主轴明显的树种(如银杏、杨树类等),应尽量保护主轴的顶芽,保证主干直立生长。若顶芽受损或主轴受折,则应选择主枝上生长角度比较直立的侧芽代替顶芽,并通过修剪的方法,控制与之竞争的侧芽,侧枝。尽量保证这类树生长高大的树身。

2)主轴不明显的树种(如柳类),应选择比较直立的枝条代替领导枝直立生长,但必须通过修剪控制与直立枝竞争的侧生枝。

3)对于分枝高度的要求,行道树一般保持2.8m以上的分支高度,同一条道路上相邻树木分枝点高度应基本一致;绿地树木一般为树高的l/2一1/3左右。

2、花灌木及剪型灌木

1)内高外低:多留内膛枝,逐级留低外援枝,以形成内高外低的的丰满灌丛。

2)内稀外密:疏枝修剪应内稀外密,以利于通风透光。

3)去直留斜:剪去直立的枝芽,保留斜向枝芽,以使灌从丰满,避免过分徒长

4)去老留新:根系发达的从木树种(如黄剌梅),应多疏剪老枝,使其不断更新,生长旺盛。绿篱修剪应按设计要求造型。

3、常绿树

孤植的常绿树一般不剪,如有折枝可剪去。若需要提高分枝点应注意避免剪口相连,不使造成环状剥皮。

五)栽植技术

1、主要树种的最佳栽植季节(根据大连地区的气候,苗木应在3月25日一5月10日完成种植)

灌木:3月20日~4月20日

针叶树:3月20日~4月15日

阔叶乔木:3月20日~4月15日

2、浸水与散苗

浸水:裸根的阔叶乔木在散苗前应将苗木整株浸入水中24―48小时。

散苗:将苗木按设计图纸或定点木桩,散放在定植坑(穴)旁边。散苗时应注意:

1)必须保证树种、规格正确,位置准确,按图散苗,细心核对,避免散错。带土球苗木可置于坑边,裸根苗应根朝下至于坑内,对有特殊要求的苗木,应按规定对号入座,不允许搞错。

2)保护苗木植株与根系不受损伤,带土球的常绿苗木更要轻拿轻放。

3)作为行道树、绿篱的苗木应于栽植前量好高度,按高度分级排列,以保证邻近苗木规格基本一致。

4)在栽植沟内区苗时应按顺序进行,取后及时用土将剩余苗的根部埋严。

3、栽苗

1)栽苗前必须仔细核对设计图纸,看树种、规格是否正确,若发现问题应立即调整。

2)树形及长势最好的一面应朝向主要观赏方向;平面位置和高程必须与规定相符;树身上、下必须垂直,如果树干有弯曲,其弯向应朝向当地的主风向。

3)栽苗深浅对成活率影响很大,一般阔叶乔木的深度应超过原土痕的15―20cm;带土球树种应超过原土痕5一10cm;灌木栽植深度应超过原土痕10一l 5cm。

4)行列式植树应十分整齐,相邻树不得相差一个树干粗,最好用尺量株、行距,先栽标杆树(约20株的距离定植一株),三点一线,以标杆树为瞄准依据。

5)定植完毕后应于设计图纸详细核对,确定没有问题后,可将捆拢树冠的草绳解开。

6)栽裸根苗最好每三人为一个作业小组,一个负责扶树、找直和掌握深浅度,二人负责埋土。栽种时,将苗木根系妥善安放在坑内新填的底土层上,直立扶正。待填土到一定程度时将苗木轻轻提拉到深度合适为止,并保持树身直立,不得歪斜,树根呈舒展状态,然后将回填土的坑土踩实或夯实,最后后用余土在树坑外缘培起灌水堰。

7)栽植带土球苗木,必须先量好坑的深度与土球的高度是否一致。若有差别应及时将树坑挖深或填土,必须保证栽植深度适宜。土球入坑定位安放稳当后应尽量将包装材料全部解开去除,即使不能全部去除也要尽量松绑,以免有影响新根再生。回填土时必须随填土随夯实,但不得夯砸土球,最后用余土围好灌水堰。

六)后期养护技术措施

1、植物浇水的技术措施

1)开堰

开堰:单株树木定植埋土后,在植树坑(穴)的外缘用细土培起15―20cm高的土埂,土堰应拍实踏平,防止漏水。

作畦:株距很近、连片栽植的树木,如绿篱、灌木等可将几棵树或成条、块的栽植的树木联合起来集体围堰。作畦时必须保证畦内地势水平,确保畦内树木吃水均匀,畦壁牢固不跑水。

2)灌木

树木定植后必须连续浇灌三次水,以后视情况而定。第一次水应于定植后24小之内完成,水要灌透,其次主要目的是通过灌水使土壤缝隙填实,保证树根与土壤紧密结合。在第一次灌水后,应检查一次,发现树身倒歪要及时扶正,树堰被冲刷损坏之处及时修整。然后再浇第一次水,水量仍以压土填逢为主要日的。二水距头水时间3―5天,浇水后应扶直整堰。第三水距二水7―10天,此次要浇透灌足,即水分渗透到全坑土壤和坑周围土壤内,水浸透后及时扶直。

2、苗水施肥的技术措施

1)施肥

将肥料施在土壤中,根系吸收利用,称为土壤施肥。施肥深度由根系分布的深浅而定,根系分布得的深浅因数种而异。一般土壤施肥深度应在15cm左右,施肥的深度与范围还应随树木的年龄增加而加深和扩大。

2)施肥方法

4月分栽植期施肥种类:美国嘉吉二铵施肥量:较大灌木3两/株,较大乔木(胸径6 cm以上)2―4两/株,较小乔木(胸径5 cm以下)1―2两/株。

7月1日 施肥种类:比例为尿素:硫酸钾=3:1施肥量:较大灌木3两/株,较大乔木(胸径6 cm以上)2―4两/株,较小乔木(胸径5cm以下)1―2两/株。

篇5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行为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依据,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唤起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为基本特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的一种教学模式。

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为例。传统的教学的步骤一般是:

①明确实验活动的目的②讲授实验的过程③实验注意点分析④学生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⑤实验数据纪录处理

这种模式的教学,仅仅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动作参与(即实验、观察)和浅层的思维参与,无论学生学习还是教师讲授都是十分机械的,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生成。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两个主要因素,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因此以上教学模式中,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太小,影响课堂效率。

根据现代心理学对人的活动的研究,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外部活动主要指实物性操作及感性的实践活动,内部活动则是学生主体通过头脑中完成的“动作”对串一物的映象和观念进行操作的一种“无形活动”。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统一存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之中,相互联系并促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注重外部活动的参与,更要注重内部活动的参与。

针对这学生内外活动五方面的参与,笔者对《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流程做如下安排:

教学流程 学生参与

⑴回忆欧姆定律,再认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与作用。 [记忆参与]

⑵明确实验活动的目的

⑶教师演示实验

⑷实验注意点交流、讨论 [思维参与][语言参与] ⑸安全教育 [情感参与]

⑹小竞赛:谁连接的实验电路又快又正确 [思维参与][动作参与]

[情感参与]

⑺学生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 [动作参与]

⑻实验数据纪录处理

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语言参与]

⑽教师评价

从教学过程的观察以及课后教学效果的u价来看,这样的教学的体现了虽然学生的参与,但主要存在的缺陷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的关键――思维参与的程度不高。学生思维主动参与的主要有四个层次:模仿式思维参与、尝试性思维参与、选择性思维参与、创造性思维参与。四个层次参与水平逐级提高。而在以上教学实例中,从教师的演示实验,到学生动手实验活动,体现了模仿式思维参与;而实验注意点的讨论也仅仅是尝试性思维参与。明显的是,科学课程所追求的更高层次的思维参与并没有本质体现。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又对《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主要教学流程做如下变更:

教学流程

⑴回忆欧姆定律,再认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与作用。

⑵明确实验活动的目的

⑶学生设计实验,然后让学生相互评价实验设计。

这个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参与,而且让学生通过相互评价,对实验方案的优劣选择判断,体现了选择性思维参与,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⑷评价课本上的实验方案

书本上的经典实验有其经典的魅力,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案的评价,再对书本方案的比对,思维有一次质的飞跃。

⑸教师演示实验

⑹常见电路故障分析

教师在演示时,模拟各种常见的电路故障,通过竞赛的教学组织方式,让学生主动判断,思考如何判断电路故障,如何解决电路故障。

⑺实验注意点交流、讨论

⑻安全教育

⑼电路元件的选择

本环节旨在激发学生记忆参与,即对原来电流表、电压表的选择进行回忆,并且通过测量电功率实验,进行综合分析运用,体现了选择性思维参与。

⑽小竞赛:谁连接的实验电路又快又正确

⑾学生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

⑿实验数据纪录处理

⒀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从前面的模仿到本环节自己方案的实施,这是思维参与的一个升华。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必定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活动激发了自身思维去主动解决。

⒂学生总结实验得失

⒃教师评价

(注:粗体字表示改进环节)

通过上述教学的再实践,课堂的深度大大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效果,尤其是学生思维参与的程度也大大增加。但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是:在增加思维参与的同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催化剂。这样对教学时间来说,一课时是远远不够的。

这样对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来说,为了给予学生充分的生成空间,教师应该突破课时的界限。

参考文献:

篇6

进一步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

能力目标

1.会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功率电压下的实际功率.

2.提高学生综合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技能.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认真严肃、一丝不苟、爱护公物的品质.

教学建议

本节拟采用与伏安法测小灯炮电阻的实际进行对比学习.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会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功率.

2.难点:自己设计电路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和各种故障的排除.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是电学中第二个要求定量测量的实验,它关系到电压表,电流表和变阻器等电学器件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所以对学生要求比较高,正确选择仪表及合理地进行实验,准确地记录及处理实验中的数据是个关键,教师应注意适当引导.

教学设计方案

提出问题

1.什么叫电功率?

2.电功率的公式.

3.什么叫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目的:测定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和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并加以比较.

原理: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UI.

器材:电源、电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步骤:

①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②并设计适当的表格.额定

实际

电压(V)

2.5

3

2.2

电流(A)

0.40

0.45

0.35

功率(W)

1

1.35

0.77

比较

1

>1

<1

③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注意事项:1电源的正负极.

2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

3初步估计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④检查电路无误后,进行实验

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测出灯泡的功率: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

2.使小灯泡在电压大于额定电压下,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并测出小灯泡的功率: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

3.使小灯泡在电压小于额定电压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并测出小灯泡的功率:

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计下电流表的读数,计入表格中(检查读数无误后即断开开关)

⑤实验数据处理

在表格里,根据记录的数据,分别计算出:额定电压下的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的实际功率.对额定电压的功率和实际电压下的功率进行比较.

结论: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能正常工作,实际电压偏低,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低,灯光变暗.不是正常工作,实际电压偏高,小灯泡消耗的功率增大,灯光过亮,若长期使用会影响灯光的寿命,还有可能烧坏小灯泡.

⑥拆开电路,整理仪器.

探究活动

【课题】如何粗略地测出一小灯泡上的额定功率?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活动

篇7

员的老师的一些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下面本人就将这节课简录如下:

教材内容是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5章电功、电功率复习:

第一部分:知识点复习:①按照电功的定义、单位、实质、电功的计算方法、串并联电路电功分配特点顺序进行复习,采用的方法多数以集体回答为主,其中在复习电功的计算方法时采用了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形式.

②按照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判断灯泡亮度,测灯泡额定功率顺序进行复习,采用的方法是集体回答为主,个人回答为辅.

第二部分:习题练习

第三部分:实验——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整堂复习课以传统的模式展开,知识的整理复习,其中穿插了比赛的元素与学生实验,使朴素的课堂增添了光彩,为我们传统的复习课增姿不少.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发现此节复习课依然跳不出传统,一般老师包括本人在上复习课时,总是以这样的模式完成,那就是要复习哪一章,先将这一章的所有知

识点,分门别类呈现给学生,然后以这些知识点为契机,跟踪训练一些题目,便完成了任务,好像缺乏可看性,没有新意.

市初中物理学科研究中心组的一位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复习课是不是可以不以知识点为起点,以习题训练为终点,能否换位一下,通过习题训练唤醒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确认,深度与广度要有层次感.他还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新授课相当于将货物(知识)放进仓库(学生的脑袋),但比较凌乱,复习课呢,就相当于将这些货物放在相应的货架上整理好,并心中有数,要用什么就从相应的货架上取.说明复习课不能上成简单的知识的重复.这句话给我的启发很大.下面就将本人的想法简述如下.

一、课前准备

1.要以新的思路去完成复习课的教案,必须花大量的时间,调动老师的智慧,课前老师要对将要复习章节在整个物理教材中的地位、前后联系、中考考查的知识点、考查的热点,中考中的主要题型,理顺理清.

2.寻找本章节内容的典型题目、热点题目、经典题目、变式题目,将这些收集而来的题目分门别类归好类,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

二、实战训练

1.整理分类

将整理、分门别类归纳好的知识点以教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与同小组同学合作完成一类习题的训练后,再请学生归纳一下解这类习题需要用到的知识点以及技能.例如,情境: (1)小明把一枚硬币放在没有装水的不透明杯子里,把杯子放在桌子上,慢慢的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他保持头部不动缓慢的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怪事出现了:他又重新看到了杯底的硬币,不过看上去好像升高了一样;

(2)清澈见底的水池中的石头,在水池旁看到的深度总是比实际位置要浅;(2)很直的筷子斜放在水中,看上去是弯折的,水中部分好像升高了一些;(4)有经验的渔民用鱼叉叉鱼时总是朝着看到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5)早晨初升的太阳、傍晚贴近地平线的太阳.问题:(1)小明向远处慢慢推杯子时,为什么看不到硬币?杯中倒水后为什么又看到硬币了?看到的硬币是硬币的什么像(实像还是虚像)?为什么好像升高了?(2)水池中的石头、水中的筷子、水中的鱼、初升的太阳都是我们看到的什么像(实像还是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如何(高还是低)?都是什么影响形成的?(3)渔民用鱼叉叉鱼时总是朝着看到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若用手电筒射向鱼应朝着所看到鱼的哪方?点评:解答本类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知道实像与虚像之间的区别.几类习题解完之后学生不但将所有的知识点都复习了一遍,完成了复习任务,而且更比传统的复习课深化了许多,通过同类习题的训练学生知道了,掌握了解这一类题目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点,换句话说也就将货物(知识)摆放到了正确的位置,将原本头脑中也许比较凌乱的知识点理顺了,因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战训练而得来的经验,学生掌握起来相当容易,使用起来轻车熟路.以后学生自然而然就知道了从货架上拿什么样的货物(知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比老师强调百遍效果好多了.

2.变式实验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实验过程的教学,因此在中考中实验题的比重增加.物理实验题的命题趋向于操作步骤的设计、实验故障的判断与排除,小实验或课外实验的设计,如何应对这一改变呢?除了在新授课中我们要指导安排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外,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步骤、表格设计、数据分析、结论得出的能力培养.充分注意利用复习课强化提升.事实上,对于复习课进行实验的安排不多甚至基本没有,大多数都以讲实验、做实验相关的习题的形式完成复习,但本人认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大家都知道做一次实践操作给学生的影响、印象是不可估量的,并且对以后解相关一大类实验题的帮助也是很大的,因此本人认为如有可能的话在复习过程中应当多动脑筋,多增设变式实验.

当然,复习课的上法千姿百态,以上只是本人通过那节复习课及同仁的启发所得的一点粗浅看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将积极主动地不断探索研究尝试,以期能将复习课上的更好.

参考文献:

篇8

把一个额定电压为3V的LED接人电源电压恒为4.5V的电路,如图乙所示。

(1)闭合开关S,LED发光;断开S,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后闭合S,LED却不发光,可见,LED具有_____(填“单向”或“双向”)导电性;

(2)移动滑片P,测得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当该LED正常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多大?此时变阻器R'接人电路的阻值多大?

这道试题本身起点较高,二极管的知识是高中的内容,但题目已经给了相关信息,况且在考纲例卷中也有二极管的题目出现,因此题目难度不高。但学生答题情况却不容乐观。对全市12557名考生进行计算机统计,本题总分6分,平均分只有3.63分,得分率只有60.5%。

二、病例分析

第一空回答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却有很多学生回答了“双向”“单项”“单性”,甚有个别学生填了“甲向”,另有不少学生干脆是空白。第二问求二极管正常发光时消耗的电功率和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病例与症状(一):单位换算错误。电流的单位毫安化成安,有不少于一半的学生把20毫安化成了0.2安,真可谓是“小小一毫安,打倒一大片”。病例与症状(二):审题错误。读图是把20毫安看成了20安或2毫安。病例与症状(三):解题目的不明,答非所问。题目要求求二极管正常发光时消耗的电功率和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却有学生算了二极管的电阻和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或算了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这犹如回答“西瓜是圆的吗?”却答了“冬瓜是长的”,两者没有多大区别。病例与症状(四):解题格式不规范。体现为没有公式直接计算、数据代入不带单位、解题步骤不够齐全、字迹不够清楚、计算公式和单位互相混淆。病例与症状(五):解题思路不清,简单问题复杂化。求变阻器R'接人电路的阻值多大时,有不少学生不直接应用公式R=U/I进行计算,而是先求电路消耗总功率,再求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然后用公式R=U2/P算出变阻器电阻,也有学生先求电路总电阻,再求出二极管的电阻,然后求出变阻器电阻。病例与症状(六):解题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很多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一步完成,没有分步计算,而一旦代入数据错误,就会减少相应的得分点,从而导致全盘皆输。

三、把脉开方

把脉(一):二极管的知识在初中虽然没有学过,但题中讲到“闭合开关S,LED发光;断开S,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后闭合S,LED却不发光”这一信息,显然不难得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的性质,学生之所以出现错误可能是缺乏对电路基本知识的了解,特别是对电流方向的判断还存在困难。

处方(一):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夯实基础。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概念、规律的过程教学,一定要弄清基本概念,讲究知识迁移,力求循序渐进掌握知识。学生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不仅仅是因为粗心造成,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由于对题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缺乏了解而导致读不懂题造成。

把脉(二):不少学生填了“单项”或“单性”,以及在读图时把20毫安读成了20安,暴露出学生的审题习惯没有很好的养成,审题随随便便,不够仔细。

处方(二):重视对学生审题习惯的养成教育,习惯养成要潜移默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在学生解题前,要经常提醒学生:“先把题目默读一遍,看清楚题目的要求,再进行解答”,要经常告诫学生:“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要逐句逐字看题,找出关键句,发掘隐含条件,寻找突破口”,要切实、有效地训练“读题――析题――答题”这三个环节的基本功。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把脉(三):解题格式不规范,是导致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表现为没有公式直接计算、数据代入不带单位、解题步骤不够齐全、字迹不够清楚、计算公式和单位互相混淆。不少学生在考试时,并非在知识上有什么缺陷,但得分不高,原因多半是解题的规范性上出了问题。

处方(三):这就要我们教师平时讲题要过程和结论并重,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的解题规范化的指导和训练,解题的规范化有助于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有序、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综合素质。

把脉(四):在今年阅卷中发现,有些考生该得的分没有得到,会做的题得不到全分,究其原因,除了解题格式不规范外,另一方面主要是考生在解答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流畅、不合理、不科学及不规范,解题步骤混乱以及不规范所造成。

处方(四):加强学生的文字表达题的训练,既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要训练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要让学生明白科学表述题不需华丽的词汇,但必须抓住答题要点,用简洁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同时也要加强教师自身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点拨引导要“惜言如金”。在教学中教师有时表现出来的喋喋不休,实际是教学上的唠叨,是教师对待教学问题所引起的紧张而形成的保护性语言习惯。唠叨的本质就是“不放心”。唠叨的结果,只能使学生产生厌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学工作要求教师研究自身的教学语言,废止唠唠叨叨式的语言习惯,在净化、简化语言上多加思考,要善于把教材语言、教案语言转化为点拨引导语言,在“说得精、点得好、导得巧”上多下工夫,要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达,这对培养学生形成条理清楚,步步有据,规范简洁,优美整齐的答题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诊后建议

要减少或预防学生答题过程中出现的以上各种“不良症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备:

首先,构建全面、系统的科学知识结构是进行规范化答题的基础。所谓全面是指知识结构中须包含考试说明中所要求掌握的所有知识点,为进行规范化答题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所谓系统,就是要对众多的知识点进行良好的组织,在大脑中形成有序的而非零散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时对所需的知识点专业术语进行有效而快速的提取和运用,否则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次,精选例题,示范讲解。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顺解题思路,复习巩固知识和明确解题规范,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找出例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要求解答的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并适当列出解题格式、要点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从解题思路、方法、层次和规范要求等方面受到启发。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剖析,不仅可以收到以题及类举一反三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达到明确概念、掌握方法、启迪思路、培养能力的目的。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具体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加强解后评析,注重思路启迪,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习题解后的评析,不仅能及时清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同时对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解后评析可采取一题一评析的策略,可先让一位学生汇报结果或上讲台作解答,并要求其作适当的讲解,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找出解题过程出现的“不良症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补充不同的解法,但绝不能将习题的评析变成“就题论题”,而应该引导学生深化习题,挖掘习题内涵,进一步拓宽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方法可采用“一题多解”“变题讨论”“错例分析”等。通过评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讲活,从而达到培养思维变通性、创造性,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的目的。

篇9

(1)趣味性原则.物理是一门探究实验科学,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导学案的设计应与生活紧密联系,与实验探究相结合,形式要多样、灵活,结构要新鲜、新颖和简明扼要.要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学生多讨论交流,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导学、导思”原则.导学案做为导学的载体就要求我们要在导学案的设计上体现出一个“导”字,导学案主要是通过问题来体现“导”.问题的解决,并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结论,而是要将学生的学习引向身边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发现存在的问题,产生新的学习动力;这就要求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有所深化与拓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既有难度,又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吻合,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目的.“导思”是指在导学案中应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要能表现出较强的“磁性”,促使学生产生悬念,造就一种“愤悱”的学习情境,吸引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

(3)梯度原则.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在导学案问题的设置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经过自主合作交流解决大部分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理顺思路,排除思维障碍.

(4)层次性原则.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个性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性,注重将难易不一、杂乱无章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个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在把握问题设计的难易度方面,应该注意两个条件:一是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为起点,并与已有的知识技能相联系;二是要有特别要求、新要求,使学生不能简单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教学实践表明,导学案问题的设计忽视层次性原则,会加剧学生的两极分化,使部分学生消极应付,甚至讨厌导学案.

2物理导学案的主要内容

2.1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在导学案目标设计时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量一课时一个导学案,以便控制学量,并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具体的学习方案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准备、思维导向,使学生明确目标,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2指导学生学会思维方法

思考的威力是巨大的.只有学会思考,才有可能创新.导学案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教材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抓住矛盾的关键,发现问题.要注意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要使学生创新求异,就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应变能力.要求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要寻求多个不同的答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简练的语言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来诱发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并尽量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逐步学会联想和想象.

2.3指导学生学会迁移知识

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能借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是启发学生思考积极性的教学技巧.任何新内容的学是建立在已有旧知识的基础上,有些知识点在教材的编排上跨度较大.学生往往在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时,已经遗忘了上一阶段的内容,在学习上会存在一定的障碍.此时,教师应善于找出“障碍点”,并设计一定的内容,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搭桥.如在学习功率、电功率时,可以利用学过的速度来学习功率和电功率,通过对速度、功率、电功率的比较,就能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2.4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指导和帮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小结、归纳,寻找规律,变繁为简,变难为易.如在学习天平、杠杆以后,对于天平横梁的调节以及杠杆平衡的调节,学生很容易搞错,可以指导学生归纳成哪端高往那端调;又如在使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时,可归纳成同向小,反向大.只要常小结,勤归纳,找规律,多积累,口诀,顺口溜也就多了,而这些正好能使学生巧学、智学、易学和乐读.突破了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减轻学生学习上的压力和负担,有利于保持持久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篇10

学生获奖

1、南安市2021年春季初中学科特殊潜质学生能力知识竞赛

一等奖 郑伊宸 指导老师:陈 力二等奖 徐梓贤 指导老师:陈开福

二等奖 陈明坤 指导老师:陈开福二等奖 潘冠琳 指导老师:陈力

三等奖 陈家红 指导老师:陈力三等奖 李柳盈 指导老师:陈维锋

2、2021年南安市中学生“探寻生活中的物理化学现象”微课评选活动

一等奖 郑伊宸 指导老师:陈力一等奖 郑涵宇 指导老师:陈开福

一等奖 谢梓菲 指导老师:陈力二等奖 杨若霖 指导老师:陈开福

二等奖 李一晴 指导老师:陈力二等奖 陈梓泓 指导老师:陈开福

教师论文

1、2021.04.12陈松波CN《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天津教育)

2、2021.05.20陈松波CN《网络环境下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文学少年)

3、2021.05.20陈松波CN《基于微课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中学生作文指导)

教师获奖

1、2021年南安市初中物理命题析题比赛 陈力 一等奖 南安市进修学校

2、2021年南安市初中物理命题析题比赛 刘龙治 一等奖 南安市进修学校

3、泉州市中考九个学科教学技能之命题析题比赛 陈力 二等奖 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4、泉州市中考九个学科教学技能之命题析题比赛 刘龙治 三等奖 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二、加强组风建设,注重团队合作

物理组每位教师有富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谨治学,讲师德,图进取。素有民主、竞争、团结、高效的组风。

八年级备课组教师认清下半学期物理知识难度加大这个客观因素。为了提高本学期的物理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新能结对,集体备课,指导老师无私奉献,新教师虚心好学,集思广益,通力合作。八年级学生难管理,他们辅导学生非常耐心,遇到问题总是共同探讨,经常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非智力因素,努力缩小落后面,教学效果较好。

九年级教师惜时如金,分秒必争,他们经常一起研究提高物理复习课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交流从前带班的经验。整个物理组形成了一个团结勤奋,锐意进取的战斗集体,充分体现了教研组的整体功能。

三、依托南安市初中物理陈维锋名师工作室,贯彻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质量。

为研究信息技术2.0与学科的深度融合,以及探索有效的中考备考复习策略,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和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2021年4月22日,陈维锋名师工作室在我校开展开展公开观摩课及主题研讨活动。 观摩课后,陈力老师先介绍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一个考点引出一种方法,一种方法展现一道考题,一道考题测验掌握水平。在本节课复习电功率的实验中,一共挖掘出常考的考点是五个,再将五个考点根据之前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推进。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充分互动,及时了解学情,调整上课节奏,确保学生听得懂,想得通,做得对。

陈力老师接着介绍本节课运用到的一些信息技术。本节课的平台主要是运用到了希沃白板,利用希沃白板的小游戏功能,给这堂课做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开头。此外,本堂课还运用希沃白板的视频截屏功能,以及板中板等一些比较实用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在复习课的结尾,还请学生用手机录制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即特殊方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可以说本节课充分地与信息技术进行了融合,提高了复习效率,找到了合适的复习策略。

四、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篇11

然后,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及时指导学生实验时抓住“观察、操作、记录、分析、整理”五个环节。

1、观察。所谓“观察”,即通过眼、耳、鼻、皮肤等感官感知。如选择测量工具时,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等。实验中,数据的读取角度、现象的鉴别、线路的连接等,几乎每一实验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观察。观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窗口,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防止走马观花、粗枝大叶。

要求,例如天平的平衡调节、电表的机械调零等,我们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有危险性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

3、记录。即在实验中正确地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如,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错误的读取姿势或方法,加深学生对错误和误差的了解,加强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掌握。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加大或减小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应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再次,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统计表,使学生很容易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等。

4、分析。

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记录的数据,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例如做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实验过程中,实验的结果与理论的数值存在偏差大的现象。我们应帮助学生指出,这并不是错误实验的原因,而是由于摩擦力存在导致的结果,为了使实验结果更趋于理想,我们应想办法,减少摩擦(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加以归纳总结)。

5、整理。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是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培养学生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在平常实验操作技能检查中,还可以通过口试、笔试、操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1、口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仪器的选择及性能、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误差的产生和讨论等。从口试中发现问题及时追问,从追问中既能发现学生的不足,又能及时纠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正确理解及完整叙述。如在人教版八年级的实验口试中可增加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观察电流表,表盘刻度有什么特征?使用中应如何选择量程?使用不同的量程时刻度有何不同?如何调整零点?考试中要求学生画出电路图,说明各元件的作用并按要求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规律及公式的推导和论证,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如考试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根据学过的电学知识,选择适当的器材,你能设计出几种测定导体电阻的方法?画出电路图,指出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并用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导出计算电阻的表达式。不管学生设计出几种方案,只要是切实可行的,都说明学生动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很大的。

3、操作:主要考查学生是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否会对实验仪器进行调整,是否能按正确步骤进行实验,能否在实验中正确测出实验数据等。如在实验操作中,我们把实验中所涉及的多种不同仪器放在一起,让学生挑选出合适的仪器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操作不仅要求学生弄通实验原理,还要知道所选器材的型号及性能,如对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仪器的使用。

篇12

二、用生活经验思考物理问题

一切自然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一般来说,学生的生活经验越丰富,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因此,在工作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思考物理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例如:如学完《热和能》后,布置学生星期天、节假日和同学到户外走一走,调查你所在地区汽车的数量,根据汽车的数量和流量提出你的猜想,调查汽车日益增多的今天,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利弊?许多城市为什么定无车日?“温室效应”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夏天,城市内的温度要比郊外高出好几度,这种现象在热学上称为“热岛效应”.让同学分组合作对照本地区周围的情况,结合互联网,写一份关于“热岛效应”的交流报告.报告中可以阐明热岛效应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样影响着生活环境的?为了减少危害,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降低热岛效应呢?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身边.同时在某种情况下可增强他们对大自然了解的欲望、进而拥有热爱社会的情感.因此,我们编写教案时,不仅仅要选择学生关注度高的事物,提出相关的物理问题,还要为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充分理由,使学生能依靠正确的生活常识来思考学习过程中碰到的物理问题.

三、学以致用解决物理问题

学以致用是物理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物理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学习物理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引导学生得出这样一个道理即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好多物理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生活经验来认知,从而悟出道理,解决物理问题,例如:在学完电功和电功率这一知识点后,可让学生利用假期观察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的铭牌上标注的电功率,然后动手测出它们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观察电能表的读数,计算一个月家中耗电量,应缴电费,还可以根据用电情况提出节约用电的措施,实现低碳生活.由此得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又从生活实践中得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自然而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时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篇13

九年级两个班现有学生103人。从上期末的物理考试成绩来看,优生人数少,差生面广。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后,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生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所以本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提高优秀率和及格率。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1、九年级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及第十七章的新课教学。

2、八年级与九年级物理各章节的基础知识的梳理,结合中考纲要及以前的中考题型帮助学生进行重难点的分析和突破。

3、实验动手操作训练,实验专题训练和科学方法渗透。

4、近三年来中考热点分析,加强重点知识的练习和讲解。

5、考前的实战模拟与解题方法、格式的指导及考前的心理辅导。

6、后进生针对性的帮的辅导。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章节):

重点:力学和电学知识,跨学科的问题及环保问题是近年来命题关注重点。

难点: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电学中的《欧姆定律》、《电功率》,力学中的《浮力》、《力与机械》、《机械效率》知识点。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准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课内40分钟精讲多练,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办法提高教学质量,精选各类作业,针对性的进行训练,避免题海战术和不必要的重复练习。

2、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相互竞争,互帮互助,力争大面积提高学生物理成绩。

3、通过理化实验考试,加强实验专题讲练和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培训,以实验促进复习,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解决学生怕做实验题的现象。

4、对后进生进行单独的个别辅导。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15章第一节——第15章第四节

第二周:第15章第五节——第16章第二节

第三周:第16章第三节——第16章第五节

第四周:第17章第一节——第17章第五节

第五周:复习《声现象》、《光现象》

第六周:复习《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

第七周:复习《电流和电路》、《电压、电阻》

第八周:复习《欧姆定律》、《电功率》

第九周:复习《电与磁》、《信息的传递》

第十周:复习《多彩的物质世界》、《运动和力》

第十一周:复习《力和机械》、《压强和浮力》

第十二周:复习《功和机械》、《热和能》、《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周:专题一:生活中的力学、力学综合

第十四周:专题二:生活中的电学、电学综合

第十五周:模拟考试

第十六周:迎考

物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初三】

一、基本情况

今年我担任九年级1—3,3个班的物理教学,共140多位学生,总的特点来讲,物理学科的基础还是较好,很多同学善于用物理的眼光分析物理问题,总成绩在县区居于上等水平。虽然如此,但学生还是存在较大差距,仍然存在优等生少、后进生面较大的特点,特别是个别班的学生,对学习物理缺乏兴趣,少于发言,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有一部分同学由于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学习基础等发展不平衡,导致物理成绩很差,历次的考试都不能及格,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然而,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年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二、工作目标

1、每一个学生能将教材中的所有实验进行熟练地操作,使他们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识的操作能力;

2、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多种类型的计算题目,能运用多种途径进行解答;

3、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答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学生的人平成绩达70分以上,优秀率达35%,及格率达80%以上,毕业率达100%;

5、在县统一举行的毕业考试中,争取居于前三名。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本科目在教学中的具体要求。新教材切然不同于过去的要求,因为新教材其灵活性加强了,难度降底了,实践性变得更为明确了。教师必须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每一项要求要落到实处,既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降底难度。

2、注重教材体系,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更注重于培养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类实验,做到一个一个学生过好训练关,凡是做不好一律重做,直到做到熟练为止,力争在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讲求教学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不能默守陈规,应该要时时更新教学方法。本期要继续实践好兴趣教学法,充分运用多种手段,让科学进入物理课堂,让新的理念武装学生头脑。

4、严格要求学生,练好学生扎实功底。学生虽逐步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也会学习,爱学习,但终究学生的自制力不及成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严格要求,不能放松任何一个细节的管理。做到课前有预习,课后有复习,课堂勤学习;每课必有一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严禁学生抄袭他人作业;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问题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学习成为自已终身的乐趣。

5、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教材中有许多科学家、爱国人士、唯物论者,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爱科学、爱祖国等优秀品质。

四、课程安排

二月到四月底:完成第一轮章节复习;

五月上、中旬:完成第二轮分块复习;

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综合复习,迎接考试。

物理老师教学工作计划【初三】

新的学期就这样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三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为此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业务学习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水平,还要有多元化的知识储备,才能适应新课程实验改革。为不被时代所淘汰,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一个学期的基础之上,要利用业余的时间进一步学习有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及的教育理念。尝试着把学习渗透在工作的点点滴滴,融合到备课和讲课上来。把学习使终放在第一位,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充实自己,才会有不断的创新,才会不断的发展,我将继续不懈地努力,刻苦专研,成为新型教师,适应时展

二、促进自身的转变

1、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做到“放”“活”“趣”“新”“实”。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打算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们乐学、勤学、会学。我要养成每天记日记的习惯,注意总结经验,在课堂常规训练上有自己的特色。

2、教案的编写是作为教师必做的一项工作。但如何使教案的编写更具科学性、实用性,我将尝试着冲破传统备课的清规戒律,编写实用、新颖、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教案。

三、加强备课

在备好课,上好课的同时还不要忘记对希望生的辅导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爱心去帮助每一个希望生,最重要的是有成效,让每个希望生都能在学期末的时候有所提高。在作业布置上要多动脑筋,多留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有创新能力培养的作业,让每个学生不再为作业而苦恼。

四、积极参加教研

教学工作是科任教师的主要工作,此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因此有必要作好教研、教改和教学工作。本期主要做好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由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五、守纪与工作

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听从领导分配,不挑肥拣瘦讲价钱,平时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教师八条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决不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以工作事业为重,把个人私心杂念置之度外,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六、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