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三数学个人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三数学个人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三数学个人总结

篇1

二、复习一定要把握好高考的方向。

我省的高考命题水平逐年提升,质量逐年提高。而他们命题的样板就是前一年考试中心的试卷,他们也在努力学习考试中心的命题思想,所以只要充分研读前一二年考试中心的试卷就能摸准当年高考命题的脉搏。实际情况也是如此,高考试卷的型式:21道试题,10道选择题,5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各题的得分比例都与去年的考试中心的命题试卷雷同。各章考查知识点在试卷中的比率与6个解答题的考查方向,都与去年考试中心的试卷的相似。我就是以这样的思想来指导高考复习。也就是说以去年的考试中心的6道解答题主要考查方向是我们复习的主攻方向。

篇2

在本学期中,本人担任了高三(23)班和(2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还记得当初学校通知我连任高三的时候,觉得压力还是挺大的。作为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对高考的把握始终不够。特别又是高三(23)和(24)班都是文科班,学生的基础普遍是偏差的。高考数学试卷的特点是难度大,区分度大,高考所占权重大,数学也是高三学生最重视的学科。高三数学的教学直接关系着考生高考的成绩,数学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下面是我对这学期的具体做法与体会。

一.时间进度的安排。

在高一、高二时完成了整个高中数学的新课教学工作,所以高三从前一年的7月就开始复习,这样的安排是完全合理的,我们第一遍复习用了高三的整个第一学期,应该是比较充分的,效果也比较显著的。第二学期前一个月作专题复习,主要是知识专题,实际上是第二遍的知识的复习,是对前一学期第一轮复习的补充与提高。从第二学期刚开学时的第一次考试和一个月后全市第一次模拟的考试成绩对比来看进步是显著的。4月初第一次模拟考试后我们安排做综合练习,我们安排就做前一年即2009年的高考数学试卷,这也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最后一个月,从四月底到五月中有2到3周的时间,这段时间很关键,我们安排解答题的专门练习,针对高考要考的6道解答题我们分6个单元做练习,分别为①三角函数,②概率统计,③立体几何,④解析几何,⑤数列不等式,⑥导数及其应用。该部分的习题的都是自己组卷,这样针对性较强,难度适当,学生反映也较好。最后在学生自主复习的两周,学生自主复习时我们要求学生做一些做今年当年的模拟试题,主要是今年安徽省省各地市的模拟试卷,这些试题的水平比较高,高考的方向掌握的比较准,难度不大,正适合这时的需要。

二.复习一定要把握好高考的方向。

我省的高考命题水平逐年提升,质量逐年提高。而他们命题的样板就是前一年考试中心的试卷,他们也在努力学习考试中心的命题思想,所以只要充分研读前一二年考试中心的试卷就能摸准当年高考命题的脉搏。实际情况也是如此,高考试卷的型式:21道试题,10道选择题,5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各题的得分比例都与去年的考试中心的命题试卷雷同。各章考查知识点在试卷中的比率与6个解答题的考查方向,都与去年考试中心的试卷的相似。我就是以这样的思想来指导高考复习。也就是说以去年的考试中心的6道解答题主要考查方向是我们复习的主攻方向。

三.重点内容重点复习。

前面已经提到6个解答题是我们高考复习的重点,所以尤其要重点复习,在第一轮复习时,函数部分不要花费过多时间,集合与简易逻辑,向量部分,连续与极限,统计部分都不是重点,不必做过多过难的题。在第二年的5月份,也就是高考的最后阶段,这时的时间最宝贵,我们针对高考的6个解答题安排了6个专题复习。现在看这样的安排是完全正确的。在具体复习中教师要对习题试题进行指导性的选择。

在过去这一学期里,我们努力了,我们奋斗了,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工作成绩得到了学校的肯定。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以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无限负责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为学校建设多作贡献。

高三数学教师工作总结2

回顾高三复习的全过程,总结经验与教训,我们得到以下的点滴感悟,以期对未来的高三复习提供借鉴。

注重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健康的复习空间是成功复习的基础

教育改革的首要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高三数学教学当然也不例外。

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实行分层教学。进入高三,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努力学习,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考取一个理想大学的美好愿望。这是我们高考复习成功的有利因素。如何因势利导,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关爱学生,了解学生,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次要求,分层设置问题。在课堂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每天的学习都有所感悟。这样就会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学习。

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数学学学习中,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注意学生的心理调节,是高考复习的重要环节。

首先应注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心理的耐压力。由于数学的抽象性,数学的学习会经常伴随着困难,数学为磨练意志,提高耐挫力提供绝好的平台。在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教育学生勇于面对失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轻易解答,而是要帮助他们探索。同时要淡漠学生的考试成绩,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只有经历磨练,才会真正体会成功的快乐,自信心才会得到加强。这有易于提高考生的心理应变能力。

其次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在钻研数学中品质得到发展与健全。高考的另一个重点则是对学生严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考察。所以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注重“双基”教学,夯实基础是成功复习的保证

重视课本,狠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建构学生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数学基础知识是培养能力、提高数学素质的载体,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纵观高考试题,许多试题源于课本,是课本例题、习题的组合、加工和拓展,充分表现出课本教材的基本作用。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是成功复习保证。

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确保学生能力水平的发挥。高考数学命题注重能力立意,数学的核心能力是思维能力,它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和运算求解等诸多方面。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精讲题,练得法,重过程,讲到位。选题要注意典型性、目的性、针对性。训练题不在“多”而在“精”。要精选一些在多个知识层面交汇且综合性较高的题型进行训练,注重解题过程,通过解题搞清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破解过程,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在不同情景下的知识迁移能力。

以上是我的工作总结和点滴体会,希望能给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

高三数学教师工作总结3

这是我第一年任教高三年级,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深知肩上的责任,一直以来我努力的工作学习,我以及我们数学备课组经常积极交流,团结协作,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有效的进行改正,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一些教学方案。由于工作比较有成效,所以在今年的高考中,我校考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想这与校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重视是分不开的,为我们高三教学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当然这也与我们高三数学组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和奋力拼搏是分不开的。回顾一年的教学工作,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不足之处。下面就我上学期的具体做法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总结如下: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问题备课组在学校和年级部的领导下,在姚老师和高老师以及笪老师的的具体指导下,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几位数学老师团结协作,发挥集体力量。高三数学备课组,在资料的征订,测试题的命题,改卷中发现的问题交流,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等方面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各班实际情况,既有"学生容易错误"地方的交流又有典型例子的讨论,既有课例的探讨又有信息的交流。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有我们探讨,争议,交流的声音。集体备课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复习,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复习时要求全面周到,注重教材的科学体系,打好"双基",准确掌握考试内容,做到复习不超纲,不做无用功,使复习更有针对性,细心推敲对高考内容四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那些内容是要求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理解的,那些内容是要求掌握的,那些内容是要求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的;细心推敲要考查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展现教师的分析思维,还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思考思维,把教学活动体现为思维活动;同时还适当增加难度,教学起点总体要高,注重提优补差,新高考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为更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优秀的学生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差生充分利用辅导课的时间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挖掘潜力,限度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三、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我今年带得是一个文科,一个理科班。因此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掌握学情,做到有的放矢。深入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堂容量,提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做到了有的放矢,让每一位同学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属于自己的收益。

四、优化练习,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首先,练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习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练习的讲评是高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练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加强应试指导,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习,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临场时的审题答题顺序,技巧,总结考前和考场上心理调节的做法与经验,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习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注重"三点",培养学习习惯。高三复习注意到低起点,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

以上是我们备课组在上学期的一些具体做法,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一些有益的经验。

高三数学教师工作总结4

新年将至,一学期就要过去,因为带的是高三学生,真正觉得紧张忙碌。总体看,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我校“两课七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大学生自主和探究的步伐,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和活动,并认真做好笔记,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标准,学习其新的教学理念,使自己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新形势。在教学中,我始终能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不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使他们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

我担任高三文科数学教学,文科生普遍数学能力差。为此,我平时认真备课,努力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学生,我尽量出一些思考题,以便他们积极思维,开拓他们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对于差生,我从不气馁,总是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课余时间,耐心的帮他们补课,不厌其烦地教,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端正其学习态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教学中,遇到难题,我总是及时的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学习其优秀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始终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形成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学生知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向45分钟要效益;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总之今年我的教学工作苦乐相伴。今后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励,把工作搞得更好。

高三数学教师工作总结5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班主任团结合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出勤出力,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好课,突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篇3

数学的学习需要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需要强大的思维能力,需要将平时课堂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自我灌输和理解,帮助解决数学中变化莫测的各类问题。本人高考分数虽然结果不是特别的满意,但还是对得起高三一年辛苦的数学复习,对得起家长和老师的期待。笔者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向高三莘莘学子分享自己复习的心得体会,希望学弟学妹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我个人的经验分享中找到属于在自己的学习方式,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1.善于思维的联想

数学题目活度比较大,需要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而往往在看到题目第一眼就下笔的结果,就是得到错误的答案。在看到题目后,先要进行审题,进行题目的分析思考,若是不能顺利的得到相应的解答方法,就需要进行知识点的串烧,进行联想。

这里所提到的联想不是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联想,是建立在拥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数学理论上的数学联想,也可以是迁移。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数列的求和时,若是结果是需要奇偶分析的话,是很容易出现死胡同的情况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思考过去所练习过的题目,会发现在学习数列时,数列求和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而往往在相关数列问题的求解时,会面临数列难以求和的状况,需要用到相关数列求和的方法,常用的有倒叙相加法、错位相减、裂项相消、并项求和等,在遇到困难时,需要联想到这些处理方法,这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很有帮助的。

数学并不是一门死板的课程,无论你数学基础有多么的扎实,在面临新的题型,新的参数变化时,还是会有一定的困难。鉴于这种情况下,学弟学妹们需要扎实基本功,加强思维的联想,熟练掌握学习方法,便于数学成绩的提高。

2.善于知识点总结

本人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发现数学是一门循序渐进、知识点之间存在衔接的科目,故总结知识点、总结规律是学习数学的良方。

为了提高数学解题的效率,需要掌握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解题思路和知识点,并能够熟能生巧,遇到不同的题型时,能够通过简单的分析思考判断出那种解题方法最为简单且正确。比如说,数列求和有多种求和方式,通过各种题目的练习之后,可以发现当数列的通项是等差或等比乘积时,可以使用错位相减法;而通项的分母是多项式乘积的分式时,大部分采用的是裂项相加法等等,长久知识点的总结下来,我们会发现解题思路很清晰,能够做到遇到题目不慌不乱,且思路泉涌,问题一步步被解决,得到正确的答案。

在我高三数学的复习过程中,知识点总结一直是很重要的一块,在知识点梳理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薄弱部分有所了解,加强这方面的补足,而同时能对整个数学大纲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便于整个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对数学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有较大帮助。

3.善于构造

数学中存在很多需要“转弯”的地方,而这每一次“转弯”都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是这每一次转弯是很多高三学子的痛苦所在,想要顺利解决这些转弯,需要你平时细心观察各种题型和当时情境下灵感的激发,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面举一个在高中数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a1、a2、a3……an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请证明以下命题:a1+a2/22+a3/32+……an/n2≥1+1/2+……1/n。一看到这道题目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手足无措,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左边项的相加似乎可以用错位相减法,但是对数列an我们无法确定其数列的性质,故无法进行错位相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呢?仔细搜索我们曾经学过的知识,还是没有任何头绪,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构造。观察左边的式子,提取分母,就变成1+1/22+1/32+……1/n2,与右边相比较的话,是右边各项的平方,再进行知识点的搜索,进行开方的知识点有基本不等式,但是基本不等式的使用需要消去分子,即需要乘以一个数值为一的多项式。本题中进行假设,A= a1+a2/22+a3/32+……an/n2,B=

1/a1+1/a2+1/a3+…1/an,则A+B=(a1+ 1/a1)+(a2/22+1/a2)+(a3/32+1/a3)+……(an/n2+1/an)≥2(1+1/2+……1/n),且因为a1、a2、a3……an是互不相等的正整数,故B≤1+1/2+……1/n,因此A≥1+1/2+……1/n,即原命题成立。

这道数列的证明属于中上等难度,最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构造,若是能熟练掌握构造的相关思想和特点,将对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认真对待,多练习,多观察题型,便于在需要构造时能较快速度思考解决。

4.善于反思回顾

任何数学任课老师肯定都讲过一句话,宁愿少做一张卷子也要多弄懂一道题目,高中数学的题目很多,题型从简单到复杂,难度从低到高,如何在这种大环境下,找到一种合适的回顾复习方式是很重要的。有很多学校为了便于错题回顾,可能会让我们做错题集,但是大家都知道这种方法十分的费时费力,效率很低。以下,我将为学弟学妹们介绍一种较为“新颖”d的、和现代教学相贴切的错题回顾方法,就是一择二藏三浏览。一择就是选择自己错题中的精题进行错题整理,并学会举一反三,寻找相类似的题目进行再次解答;二藏就是进行相关的标注,对一些经典且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可以进行剪贴,没有必要进行抄写,把一类的题目粘贴在一起,便于总复习的整理比较;三浏览就是时常浏览自己的错题,错题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是日后复习的宝典,是专属于自己的金库。

对错题要认真对待,时常进行反思回顾,比较自己当初解题错误的思路和正确答案的思路,得出自己解题思路方面的不足,进行改进;对解题思路中的关键步骤和难点步骤进行标注,并写上理由,加深印象,便于日后相关题目的解答;总结自己的思考,在精选的错题下面尽可能进行自己的思考总结,因为人的记忆时存在遗忘曲线的,一段时间过后你可能对这题的印象就不深刻了,而往往自己的思考总结最能唤起记忆。

反思回顾是很多学弟学妹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环节,而这恰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想要在高考数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需要充分重视错题,充分重视反思回顾。

5.结束语

除却以上四点,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关键点,这些都是要靠自身的领悟和思考的。总的来说,学好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打好基础,在夯实基础的情况下,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从我复习的心得体会中获得一点点启发,找到属于自己的复习方式和学习数学的乐趣。高三的学习是很辛苦的,但是日后回想起来,真的是一段非常充实且有意义的人生旅程。我觉得高三的意义在于领悟和进步,在不断学习中发现自身潜力,发展自身素质,在数学长廊中领悟其美妙,在此,衷心的祝愿各位学弟学妹们能在高考数学中取得好成绩,能够金榜题名。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48-02

高三数学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超越限制,得以延续,并且还给高三学生数学的复习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高三教师督促、检查学生进行高考备考的重要途径。如果能懂得如何精心设计作业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灵活有效的复习,就能很好的培养高三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使得高三学生在高考数学中脱颖而出。然而对于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高三数学复习课使用的复习蓝本、练习册等教辅材料中的内容常常让他们显得力不从心,为了能在高考取得高分,教师往往会布置很多作业。由于做题过多,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并加重学习的负担。高三数学作业的现实状况不尽人意,作业设计并没有像课堂教学设计那样受到应有重视。因此,高三数学教师应尽快的走出作业的设计、辅导和评价的盲区,提高教学效率。笔者近年来担任高三数学教学后,结合自身教学过程的实践,进行了高三数学作业的设计及其批改方面的研究,笔者所执教的班在作业布置上分为“刚性作业”和“弹性作业”,作业批改形式非常重视“面批”,通过面批,一方面可以纠正作业中的错误。另一方面可以反馈自己的教学。

一、高三复习阶段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高三阶段数学作业的设计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作业,教师可以收集到学生的典型错误和优秀解法,对高三复习每一章节的知识整合、消化和巩固复习都能起重要作用。但是笔者在历年从事高三数学教学工作中,发现关于作业的布置,存在很多的问题。许多数学教师不注重对课本作业的挖掘,受高考的指挥棒的影响,他们盲目迷恋全国各地专家预测题、名校的模考试题,把“题海战术”奉为制胜的法宝,对于全国各地、各市、各区、各类统考卷、甚至连那些不知名的学习类报刊上的怪试题也被无一遗漏地搜罗下来给学生做,学生无疑陷入题海战术。这种以大题量的重复训练为主的作业布置方式,机械重复过多,忽视了对习题的精心设计,加大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学习效率低苦不堪言,极大地扼杀学生对数学的热爱,限制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优化数学作业设计,让作业真正促进高考复习。

二、高三复习阶段数学作业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关于作业布置方面的诸多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一点:就是作业的布置缺乏弹性或选择性。尽管整齐划一的作业有助于教师实施统一管理。也使得随后的作业批改相当简单,但并不能有效地了解到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经过实践研究,我提出了高三复习阶段数学作业布置遵循的原则。

1.作业设计目的性原则

高三复习阶段数学作业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高考复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步达到考纲的要求。因此在设计作业时,应重视基础,深入研究考纲,突出知识的重点、难点,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为此设计针对性作业,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是必要,以题型为主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形成方法体系,以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必须的。

2.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单一的作业形式,重复的机械训练,是导致作业低效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觉得作业枯燥无味,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就是要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首先题型多样化是必要的,其次更是要形式要多样,既有一般的书面作业、口头作业,也有知识巩固型作业、思考探索型作业等。另外还应有由学生自由选择的作业,即让学生有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数量和自主确定做作业的时间等。这样要比被动地应付老师规定作业的效果要好得多。例如,针对这种形式的作业,教师可以列出作业范围及要求,因材施教的把作业设计为基本作业、选择作业、自主作业。有选择地布置作业的最大益处是,“刚性作业”让每位学生能掌握好基本的知识,“弹性“而有选择的作业则会吸引更多有兴趣的学生做更多的作业,教师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上就可以获得有关学生知识掌握方面的大量信息:唯一不足的是,作业的多样化将会给作业的批改带来困难。

3.成功原则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需求和期待,作为高三的学生就更是需要了,在学习过程中,成功的体验给积极的行动增加正能量,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因此作业的设计要具有的层次化,在分类设计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按难易程度把每类作业精心设计几个不同的档次,做到作业梯度与学生层次相对应,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从做作业中获益,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原则上要向学生传达成功的期待。

三、高三复习阶段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要根据复习的内容重设作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尽可能的给学生全新的感觉和刺激,在知识网络形成的依托下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尝试采取把高三阶段数学复习课作业设计成:解题型、总结型、分析型、口头型、自觅型等五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解题型作业,是针对培养学生的运算、推理和分析能力而设计。实施的方式是开展“数学天天练”活动,将“数学天天练”活动与分层作业紧密结合:解题要求学生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并要求“作业+小结”;批改方式可选“全批全改”、“分层当面批改”、“生生互改”:批改有对、错标记及评语:作业后期需要同学间相互交流,开展“好法、好题推荐”:当天交、当天(或次日)批、当天(或次日)讲。这种布置作业的方式,形成了学生――教师――学生的双向反馈教学模式,起到了因材施教的作用。

第二种类型总结型作业,目的是使知识系统、完整化,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良好的复习习惯。结合考纲设计,形式是整理知识结构表、总结解题方法。实施的方式是,在每章内容开始复习时,让学生自己先对该章的知识要点,进行疏理,形成知识网络,自行分析得出本章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教师就要抓落实及检查掌握情况:批改方式可选“轮换抽改”、“分层当面作业批改”:选出“最优组合”复印给全班同学,评选出“双基”冠军,对定义、概念等知识要点的内涵和处延的理解及其涉及的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由评选出来的“双基”冠军现身说法,交流为落实知识要点的精选的例题,最后由老师结合考纲加以点评补充,集成“精华版”,学生按“精华版”自查分层当面作业批改,课始布置、每章一次“做”“批”、“讲”:因为是长时作业,批改方式也可选“轮换抽改”,教师对轮到检查的同学要常督促:由于在一章复习开始,全体学生就主动参与构建梳理知识网络,这就为整章的复习开了一个好头。

第三种类型分析型作业,是针对学生周测或月考中出错较多的题目而设计。考后布置、试卷讲评完当日交、次日批改讲评,通过分析准备情况、做题情况、考试情况,批改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写上评语和建议,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分析型作业档案。出错较多全班点评,涉及到个别学生某些知识点不过关的进行个别交流。通过这类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分析错误、感悟解题的方法,以提高学习能力,同时能帮助学生“知己知彼”。

第四种类型口头型作业,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培养学习兴趣而设计,方式是设立学生讲坛,内容涉及数学史、数学家小传、数学学习的体会和学习方法传递、数学知识的整理等,大概每个月有一次,每一次有一个专门的主题。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参与学习、复习、考试方法的介绍,给学生的高考加油鼓劲,因而能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

第五种类型自觅型作业,在章节复习中分层布置,让学生自己找题或编题,量不易多,但题目要具有典型、补充性,有时也让同学间交换测试、批改。此类型作业适合重点、难点、需补充的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交流觅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感受,这能帮助学生提高应考能力。

以上从真正意义上对数学作业进行优化设计,使得作业的内容丰富多彩,趣味性强,形式多种多样,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笔者通过高三数学教学的实践,学生作业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师生的作业观念、操作方式得到完善,学生成绩也得到提高。虽然在实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但通过优化作业设计的实验研究的确让师生受益匪浅,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高考复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5

一、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定位,使之恰当设定学习目标

目标确定方向,恰当的学习目标给学生以正确的方向,失当的学习目标却会把人领入歧途.有些学生不分析自己的基础和实际情况,进入高三之始就定下很高的目标,又抱定高三就要大运动量的原则,每天陷入高难度的题海中,疲于奔命又毫无成就感.另有一些同学对数学学习持消极态度,自认为基础太差,进入高三之后数学已经没有起色的可能而彻底不学数学.这两种极端情况的出现都源于学生对自己没有正确认识从而错定了目标,导致学习方式的偏差.我尝试让每名学生在进入高三的第一节数学课上以表格的形式展现自己各章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把高二几次大考的数学成绩罗列出来,最后让学生根据这个表格制订第一个月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在这一个月的教学中,我除了正常的教学安排之外,每天都提醒学生做一道自己不擅长的题目,记一个不熟悉的公式,每周小结完成情况.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就会养成自主安排自习时间的习惯,不再是困惑只知数学难学却不知如何提高,渐渐地也会获得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悦感受.

二、通过指导学生整合零散知识点,使之形成知识系统

高三的教学不同于高一、高二的地方是: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做到对整个高中数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眼中既有对“点”的深刻理解,也有对“线”和“面”的宏观把控.而这项要求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整合高中知识才能做到.比如在初学三角时,解三角形、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及相关公式,还有平面向量在学生脑中都是孤立的点,一旦遇到这几方面知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题目就束手无策.在实际教学中,我还发现学生对球与多面体的组合、圆锥曲线、导数的应用这几部分内容的掌握较为薄弱,而这几部分恰恰是综合性强,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我们在复习时要求学生把教材分为几大块,将每部分的零散知识点有机结合,通过知识树的形式把它们联系起来,并且通过典例分类总结的方法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例子进行分析整理,一段时间内进行螺旋上升式强化练习,使学生对教材和考点都有了整体把握,从而增强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指导学生题后反思,使之做到触类旁通

反思是一个人成长的捷径,也是学生提高能力的最佳方法,从而

教师有意设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现易犯的错案学生自己评价判断、发现问题师生共同分析、纠正错误、解决问题.这样的“三部曲”就很好地避免了教师主观的以自己手(口)展现学生易犯的错误,以便让学生积极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防止教师的“包办”和“灌输”,加深学生对错题的印象和认识,减少学生犯同类错误的几率.另外,学生通过整理错题本的方法也可以达到避免重犯同类错误的目的.我要求学生的错题本不能简单地将卷子或作业里的错题罗列之后再将正确答案照搬过来,而是要求学生在错题下面注明错题原因,再从正确解答、发散解法和同类题目问法几个方面深入解读这个错题,并且要求学生两周左右总结自己近段时间错题所在主要章节和错误原因的分布图,通过对自己存在问题的充分暴露和正确分析制订适合的查漏补缺的计划.

四、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很多教师常常在抱怨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的时候忘记了很可能就是自己让学生惧怕并逃避数学学习的.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追求通过讲难题巧题吸引尖子生,有些教师通过考试时出难题显示自己的水平,而他们都忘记了是谁在学习.接受和发现两种学习方式都是有其存在的土壤和必然性的,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学生的接受和掌握,冷落或忽略知识的发现与探究,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要求自己通过主动改变教学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给学生恰当的引导.比如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不要将某章节知识总结罗列,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晃而过,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而是要将学习任务提前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动手动脑进行整理.就算学生的认知和总结有瑕疵,教师也不要急于包办代替,而是给学生参与教学其中“摸爬滚打”的机会,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即可,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并获取信息的能力.

总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基础教育必要也必须重视的问题,而在越来越多的中学教师认识并认可这个问题之后,它也会成为我们可行且大有可为的研究方向.

篇6

数学科目对于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往往头脑灵活的同学会更加容易掌握理解数学知识概念。但同样数学知识也会有一个遗忘的过程,如果不做到及时的复习记忆,很有可能会在不断地学习中将过去的旧知识遗忘。而且对于那些思维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们来说,利用适合的学习方式,做好扎实的数学基础训练对于正处于高三的广大同学们来说无疑更具现实意义。通过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学习模式可以使我们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难懂或不懂的知识内容予以记录整理,当我们再次进行这类知识复习的时候,就会找到侧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的复习效率。我国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就对学生们的培养目标进行了明确要求,要注重对学生们数学应用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而反思性数学日记对于这方面的积极意义颇为明显,通过整理反思性数学日记有利于促进我们反思能力的提高,并且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出学生的能动作用,强化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更好地应用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学习方式就要先对反思性数学日记对于高三复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知。目前来说,我国的许多高中生的反思学习能力都比较薄弱,就我身边的同学来说也有很多缺少在数学学习过后自觉地进行反思与总结,使得在学习过程中和学习过后都不能有效的抓组学习重点,当复习时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从何下手。而通过反思性数学日记的方式则可以使我们能够对自身的学习成效予以监测,当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就会进行更加仔细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我们对这类知识的印象,当我们复习时就可以很快的予以理解记忆。同时,总结反思性日记还会培养我们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能力,当理解了同类问题的性质和共通点,就会知道开动脑筋利用多种思维模式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习模式对于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来说,更具实际能力提升以及时效上的优势,而不是机械的不断练习。学习方法的差异可以直接在日后的实际演练中检验出来,坚持整理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学生往往能够较早的找出解题的关键,利用更少的时间去完成试题的解答。与此同时,教师对于学生们反思性数学日记的应用具有重要影响。教师是否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反思性数学日记的相关教育,对于这种学习方法是否持支持态度都会影响到其具体的应用效果。我认为要想更好地在高三复习期间利用好反思性数学日记,老师应从三方面做起。一方面,应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们反思课本案例;另一方面则要指导学生们写好反思性数学日记,做好日记的整理;最后,还要引导学生们养成适合自己的反思习惯,对自己的解题进行反思。

那么要如何使用呢?

1.整理好日记的格式

为了在高三复习期间更好地对反思性数学日记进行应用,学生们就要认真的完成日记的整理工作,首先,就要对日记的格式予以仔细的思考,可以利用记录薄,记录下不同时间和不同情况下诱发的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学生们的日记格式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进行设置,便于自己的阅读和理解。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应着数学的知识内容,依此将难度或薄弱点予以注明,并添加上自己理解这类知识时候的感受和观点,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同学们在日后的复习时就可以根据这些想法回忆起对这类知识的感受,减少学生们重新掌握的时间,提升学生们的复习效率。

2.就日记的整理内容进行交流探讨

其次,同学们的反思性数学日记不应当做到敝帚自珍,而是更多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使大家在沟通之中吸取更多的日记经验,促进同学之间的共同进步。学生们也可以在复习之前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学习情况制定一个复习的目标,而反思性日记则可以作为第一轮复习时的重要工具,个人的笔记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学习参考,根据日记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复习计划的进行。而对于学生们日记普遍存在的相同问题则可以通过公共日记的形式来记录下来,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同学在这方面的知识点上存在问题,利用公共笔记可以强化同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而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们彼此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增强学生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结束语:学习是一项积极主动地过程,学生们要想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就只有通过自我的不断总结,找出自身的优缺点,便于对自己做到查缺补漏,得到真正的提升。反思性数学日记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还可以作为我们了解自身掌握能力的评测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我们数学的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叶有福. 利用“反思型数学日记”培养学生数学元认知能力的探索[J]. 中学数学研究. 2006(04)

篇7

众所周知,普通高中一进入高三,主要任务就是复习迎考。在这一阶段,往往忽略甚至放弃了研究性学习与素质教育。事实上,在这一阶段,更应重视研究性学习与素质教育。高三进行研究性学习与素质教育,与高考并不冲突。高三搞好研究性学习与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更轻松地掌握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高考。

素质包括很多方面,生理素质,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素质。各方面的素质的培养是同等重要的,但是从时间分配上来说,肯定不能平均分配,肯定多数时间都是用在科学文化知识的素质教育上。各方面的素质教育各有特点,但它们又是相互交融的,在实施过程中不可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进行。在进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又要兼顾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等的教育。

对数学科来说,素质教育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考纲中找到答案。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就是数学科应进行的素质教育。

对学生进行综合的素质教育及能力培养,研究性学习是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的。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使学生在更轻松的环境中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心理素质的发展。每年(特别是过去)都有一些高三学生患精神方面的疾病(有的甚至是很严重的),这与那种单调枯燥的复习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在教育部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及其通知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择、实施类型、一般程序等都作了很详细的说明。《实施指南》中提出: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

就目前的现状,可以说很多学校在高三阶段完全放弃了研究性学习和素质教育,就是集中精力复习应考,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证明,高三阶段通过研究性学习实施素质教育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有利于学生高考的。

结合目前的实际,笔者认为高三阶段的研究性学习应偏重于纯数学纯理论的研究,进入高三,不可能再让学生走向社会,研究数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高三的研究性学习可以采用个人独立研究为主,与他人共同探讨为辅的方式进行。老师要精心选取、设计课题。课题宜小不宜大,要紧扣教材与考纲,针对能力的培养来提练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对一个问题研究之后,作一个简单的归纳总结,不必写小论文。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一到二周一个小课题。这样做也完全符合教育部的通知要求。

在高三的研究性学习不同于高一,高二的研究性学习,要立足于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顺利通过高考这一人生中的重要一关。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选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研究价值,要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能力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综合以上考虑,笔者选取设计了以下一些课题:

课题一,研究函数的图象

请学生先看看下列问题:

函数f(x)=x2+1x2+1的导数为:f(x)=-4x(x2-1)2。由此可知,函数f(x)在区间(-∞,-1)和(-1,0)内是增函数;在区间(0,1)和(1,+∞)内是减函数。显然函数f(x)在x=0处取得极大值-1,由此我们得到函数的简图。

1、请大家思考,作函数图象应考虑哪些问题?根据你的思考归纳作图的步骤。

2、根据你归纳的作图步骤,作下列函数的简图:

(1)f(x)=x2+8x (2)f(x)=92x+1-2x

3、请同学们自己找一些函数作出它的图象。

课题二:概率分布的研究

1、某人有4个鸽笼,养了20只鸽子,若每只鸽子随机地飞进每一个鸽笼,试求出某一鸽笼的鸽子数的分布列,并求出期望。

2、以上概率分布属于什么分布?请再举出至少三个属于这一分布的例子。

课题三: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先用分析法证明以下不等式,然后再试着用其它方法证明。

(1)已知:ΔABC的三边的长是a、b、c,m为正数,求证:aa+m+bb+m>cc+m

(2)已知:a≥1,b≥1,c≥1,求证:4(1+abc)≥(1+a)(1+b)(1+c)

(3)已知a,b,c∈R+,求证:ca+b+bb+c+bc+a≥32

联系以上不等式的证明思考: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其它方法证明不等式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课题四:导数的应用

1.已知x>0.求证:(1)ex>x+1 (2)1n(x+1)>xx+1

2.已知f(x)=log2(x+1),且a>b>c>0.试比较f(a)a,f(b)b,f(c)c的大小。

3.已知0<a<b,试比较(1+a)a与(a+b)b的大小。

4.求f(x)=5x-4x2+x的值域。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用导数解决数学问题?导数可以解决哪些问题?除了以上问题之外,你还可以找到些什么问题?

课题五:数列与不等式

1.{an}是各项为正的等差数列,p,q,r为正整数。求证:

(1)若p+q=2r,则1a2p+1a2q≥2an;

(2)1a21+1a22+1a23…+1a22n-1≥2n-1a2n(n>1).

2.已知正项数列{an}满足a1=p(0<p<1),且an+1=an1+an.(1)求通项an;

(2)求证:a12+a23+a34+…+ann+1<1

思考:(1)数列求和有哪些方法?

(2)涉及不等式的数列的和,“和”如何处理?结合以上两题及你自己所遇到的类似问题,作一简单的归纳总结。

课题六:递推数列

1.在数列{an}中,a1=2,an+1=an+1,求该数列的通项an

2.在数列{an}中,a1=2,an+1=3an,求该数列的通项an

3.在数列{an}中,a1=1,an+1=2an+3,求该数列的通项an

4.在数列{an}中,a1=1,an+1=an+2n+1,求该数列的通项an

5.在数列{an}中,a1=1,an+1=2a+2n+1,求该数列的通项an

6.在数列{an}中,a1=1,an+1=3an+2n+1,求该数列的通项an

7.在数列{an}中,a1=1,2an+1=an+2n,求该数列的通项an

篇8

我刚刚升上高三的时候,对“高三”这个词感到特别敬畏,同时又感到无奈,甚至彷徨。因为“高三”这个词被太多的人在太多的场合提及,它无处不在,无人不晓。回头想来,其实高三也就是一个学年而已,但关键是怎么去度过这个高三,才是即将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要去面对的最大课题。就这么一个高三,已经不能再任性妄为和撒娇了;就这么一个高三,当它结束的时候会开出什么花,都看平时的辛劳;就这么一个高三,已经或即将步入成年的你要学会担起自己的责任,努力或者沉沦,高三能够给你的就是这样一个自由的选择。

高三开学时,我还顶着数学万年不及格的帽子。那些扭曲的函数线条和数字让我感觉永远都是一个又一个无解的谜。不用任何修辞,简单地概括我的感觉,那就是痛苦。数学带来的短板效应让人无奈,看着习题卷上的数学基础题,我竟然一筹莫展,就算鼓起勇气想要试图去听明白老师的课也难以办到。我知道,我已经在沉沦的悬崖边上,别说“985”,再这样下去,“211”能不能考上都是一个问题。

关于数学这个问题,我迷茫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高三上学期的第一次月考成绩出炉,我才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因为我成了全班数学成绩垫底的人,而且用我们数学老师段大叔的话说,就是“和倒数第二名保持着很可观的距离”。

我知道我再没有理由无奈,也没有理由愤怒了,如果一定要有所抱怨的话,那就是自己沉沦得太久,迷糊得太久。

按捺不住的段大叔终于把我叫去谈话。段大叔是我们高二时候才来我们班的插班老师,虽然听说是一位经验丰富又富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但是出于对数学老师的天生恐惧感,我就像是食草动物躲着狼一样,躲了他整个高二一年。

但是,也是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

那天被段大叔叫到办公室去,他直视着我沉默了好一阵,脸上似乎是挂着微笑,却又没有笑。那是一张充满希望与信任的脸。

“是时候该为你自己做点什么了。”他这样说。

那一刻,我愣了。

是时候该为自己做点什么了

那天回去,我把段大叔的话想了一遍又一遍。

真的是时候该为自己去做点什么了,为自己的理想而打拼,这是多么拉风的一件事情啊!我猛然从椅子上弹起来!

“985”不可能?“211”也悬乎?好的,那么我就为了能够去读喜欢的专业而奋斗一年吧!不管怎样,反正不会损失什么。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决定为自己活一年奋斗的高三。

重新审视了一番周边的环境之后,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早已经为自己定下了学习的计划和目标,只有我还浑浑噩噩地混着。我并不是那种喜欢订立计划给自己实施的人,虽然计划是众所周知的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不过我总是空有计划难以实施,到头来也总是让自己空焦急而已。

于是,我决定见缝插针地学,随时随地地学。从来都是把数学课睡过去的我,也渐渐开始强打着精神去听完一节课,虽然仍然很难听懂老师的解题方法,但还是坚持着把老师的板书记下,等到下课后丢下面子到处去向同学请教。有时候把一个人问烦了还是没有听懂,就跑回去自己想,然后再去找另外一个人问。即使被说了“你烦不烦啊”或者“你真是笨到可以啊”这样的话,也没有动摇。课余时间只要稍稍有空就开始做数学题,总结解题方法,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渐渐地,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大致可以做出来很多了。

这样的执着必然是辛苦和劳累的,每次回到家里扑到床上就立刻会睡着,但是一种对数学感到欣慰的感觉也慢慢地变得明亮起来。渐渐地,我对数学已不再是一窍不通了,在段大叔笑着递来的一份份卷子中,我的数学成绩和我一起成长着。

现在回忆起来,高三一年的300多天的挑战,对我而言就是和数学的战斗。那些“刷数学题”和为自己前进道路而“捉鸡”的日日夜夜,让人感觉是如此的充实。我敢说,即使是许多年过去以后,当我再回忆起少年步入青年的这些个短暂时刻,我仍然会说:为自己而奋斗的那些个日夜晨昏是最让人难忘的。

数学差了,就下功夫把数学多补一下;厌恶恐惧数学,那么就拿出军士冲锋的精神来和自己战斗;夜晚“刷题”太多精力不够,早上跳起来喝一杯浓咖啡就可以继续顶着。虽然苦,却也是幸福着,一种为自己而活的幸福。

我的梦想光彩熠熠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在我看到104分的数学成绩后,我飞奔过去,一股脑地飞奔过去,几乎是撞过去一样地给了段大叔一个飞扑。

“恭喜,恭喜……”他不断地对我重复着这两个字,祝贺我的高考成功,更是祝贺我成为一个高考后的自由人。

那时候我刚刚满18周岁,已经知晓命运有时候不是凭着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变的,也懂得不试着去努力就谈不上改变,所以更加庆幸自己能够抓住了高中最后一年的时间,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新的起跑机会。

篇9

  一、班级管理方面

  班级管理方面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学生的晨读、午写到学生小组内的管理,比原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自律性也强了,值得欣慰。

  二、成绩方面

  为使每位同学都能达到堂清、日清、周清。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三、任岗方面

  我所任的岗位是数学老师兼星卡管理,这项工作工作量极大,每个礼拜对一至六年级的学生红星的颗数进行统计、发放并兑换星卡。因为星卡评价的建立能帮助学生改正过失,从而鞭策学生不断进步的激励机制,让学生明辨是非,改正错误,找准努力的方向,使学生具备应有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具备更强的自律意识,所以在平时我们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

   数学老师个人工作总结2

  

  本人本学期担任初二数学课教学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一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学习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透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潜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二、新课改

  透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用心创造和带给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研究.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用心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此刻: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十分注意学生的实际状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齐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自己执教二节公开课,尤其本学期,自己执教的公开课,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推荐,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数学课该怎样教和怎样讲。本年度外出听课12节,在校内听课32节。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潜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状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教学反思不够。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数学老师个人工作总结3

  本学年我担任了高三(13)班(1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开学我下定决心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上虚心向同行请教,结合本校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使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回顾一年的教学工作,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不足之处。以下是我高三一年来一点看法。

  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几点问题:

  1、很多问题都要靠我讲他们听,我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同学们不善于挤时间,独立动手能力比较差,稍微变个题型就不知所措,问其原因,回答不会,做题没思路,一没思路就不想往下做。平时做题少,很多题型没有见过,以致于思维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做起题来有困难。

  2、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有些该记忆的公式没有记住、该理解的概念没有理解,尤其是立体几何基本问题的求法,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等,导致做题时不知该用哪个公式,还得去翻书。

  3、上课听课的效果不好。大部分同学都说,课堂上我讲的东西极大部分能听懂,但一到自已做题就不会。其实这部分同学听懂的只是对某一道题表面上的东西,其实质的东西,它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没有融入到其大脑中,不会举一反三,没有从问题的表面看到本质,思维没有得到升华,课下又不巩固复习,导致讲过的题型仍然不会做。

  4、现在有少数学生比较懒,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问题他知道思路后,就只知道说不动手,数学课桌子上不准备草稿纸,以致于每次考试都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得不了高分。

  二、对于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用了以下的一些基本办法:

  1、关爱学生,激起学习兴趣。我知道热爱学生,走近学生,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鼓励的话,都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激活学习数学的思维。

  2、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对一些重点知识、一些性质进行不定时的测验,及时检查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因材施教。

  3、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课前认真备课,把可能遇见的情况逐一解决,并时常练一些题同时归纳近几年高考的主要题型和所有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我尽量把一些解题的主要思想方法和基本技巧,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的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选择题中的直接法,排除法,特殊植法,极值法等教给他们,即使他们不能立刻学会,但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就能把方法融入解题当中了。

  4、高三复习注意到低起点、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课下个别辅导,通过辅导能知道哪些知识存在问题,或者是我上课遗漏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5、认真分析数学临界内的临界生和临界外的临界生的学习数学的状态。比如说每次测试都能在90分以上的同学,应建议他们课后可做一些适合自己的题目。对一些数学“学困生”,鼓励他们多问问题,多思考。采用低起点,先享受一下成功,然后不断深入提高,以致达到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进步和提高。

  三、以后工作不可忽视问题

  大家都知道,以上的都是每位高中教师的常用的方法。但是说与做完全是两回事。我觉得这重要的是需要我们的坚持不懈。我们常说学生需要住承受失败之痛,实际上,往往我们年轻教师更需要不怕失败,勇于向前的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之中,我觉得我应该还注意很多。

  1、一开始我们就不能松懈,扎扎实实的把学生的基础知识打牢。重视知识的“过程”教学,即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相互联系和应用范围。不然在高三一轮复习中由于时间安排偏紧,急于赶进度,试图挤出更多时间进行解题训练的情况下将会造成基础不实,知识点覆盖面小,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的大问题。

  2、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尽可能的清楚。对于每个目标,应该分解在每一节课的内容之中,便能力目标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可操作的“实体”。

篇10

一、如何设计学案及学案的内容

实践中我校规定将学案内容设计成: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导学、课堂巩固、课后练习这五大块.

1.学案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依据高考中对知识的要求,列出各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并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简要分析.这个环节可以使学生学习具有方向性,依照要求系统接受知识,重点知识增加投入,难点知识集中精力攻坚.由于是高三复习课,最好还要对于考纲中对于该知识点的等级要求、题型等进行描述.例如在基本不等式中的学习要求就是一元二次不等式(C)、基本不等式(C)、简单的线性规划.

2.在课前预习环节,对于一些知识点可以以填空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一些简单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点.

3.课堂导学是利用学案提前呈现教师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把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路,为学生明确将要学习哪些知识提供了思想和心理准备.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对学案的处理程度,及时了解学情,从而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样不但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为师生进行有效交流创造条件.一般数学复习课中,学案的例题以历年高考或者平时练习中的典型例题为主,能够很明显地运用某一知识点.

4.巩固练习.练习是学案中的基本结构,包括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题目,也可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

5.归纳整理,反思总结环节.美国的约瑟夫・特雷纳曼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发现:教师讲解15分钟,学生能记住41%;讲解30分钟,只记住前15分钟内容的23%;讲解40分钟,则只记住20%.我校对于一堂课的一个评价标准就是老师讲解的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搞“满堂灌”“一言堂”,应遵循学生的记忆规律,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引导他们对所学知识及时理解记忆,归纳整理,反思总结.可分为知识点注解,解题心得体会,知识系统整理,思想方法总结等方面.

二、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运用学案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习教育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去组织教学,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摆正主导和主体的关系.

现行的数学教材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编排的,学生在知识迁移的作用下,具备自主探究尝试成功的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效果.

1.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恰如其分地安排好课堂教学容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高三数学课是以复习为主,题量也好,课堂容量也好,可以比高一、高二的课堂内容大一些.但是高三复习课也不是题海战,也需要按照学习要求和学生主体的特点,体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的动态教学,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重视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不同发展,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在高三复习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习题要去做,但不是每道题都要做,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材施教.

2.只有当把对数学学习转化为一种爱好和追求时,教学的最优化才真正体现.合理把握教学的速度和节奏,加强教学的整体性和节奏感,才能更好地增强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从引入、讲解、巩固到提高,始终要扣紧高考要求和学习目标,讲求课堂节奏,使学生学习随教学的推进而自然升华,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11

1.学生学习缺乏“自主”、“合作”,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拿着“统一”的教本,按照“统一”的进度,运用“满堂灌”的讲解方式,操纵着铺天盖地的“题海战术”,以“上帝”的姿态主宰了整个教学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听得多,练得少,没时间、没机会进行精细的思考、探究、领会、消化和吸收,他们只能被动地让教师牵着鼻子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主体作用没能得到发挥.

2.统一标准施教,致使学生学习严重分化.由于教师教学尺度的统一,因材施教的原则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致使学生在学习上的分化越来越严重.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能跟上教师的“步调”,这当然取决于他们扎实的基础知识;也有五分之三的学生在吃“夹生饭”,他们被教师催着走而感到心神疲惫;还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刚开始他们还能疲于奔命地去追赶教师的脚步,但由于屡屡受挫,久而久之会变得麻木,直至厌学,最后自然掉队.

3.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到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感知、理解、识记、运用.高三学生在复习中虽然有所感知,但理解却不深不透,识记也不够全面和准确,灵活运用不到位.他们往往基础知识不扎实,硬性地接受大量知识信息,“突击”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尤其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后,倍感不适,复习效果也就不理想.

二、设定目标,力争有的放矢

学生学习实况的调研,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可有针对性地设定高三数学复习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是通过第一阶段的复习,夯实每节、每章的基础知识,使各层次的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新的收获,从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远期目标则是通过第二、三阶段的复习,让知识重组,让学生建立完整的能力结构,形成良好的思维体系和思维方法.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给学生留出时间.教师喋喋不休的满堂灌,的确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聪明的做法是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索中夯实知识基础.会学习的学生,总是期望有较多的时间属于自己支配.

多让学生板演.上课时针对题目的难易程度,分别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板演,要求学生尽量独立完成,其余的学生对自己不能把握的问题,可与学生展开讨论,相互交流,集体攻关,然后教师适时地做讲解,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鼓励学生讲解.数学复习课上的讲解,并非教师的专利,选择适当的问题,让学生讲解,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关键是能否相信学生,并给他们提供机会.就“数学归纳法”一节,笔者让学生在个人准备、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讲解,他们把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归纳原理、解题步骤、题目类型、n=k+1时的证明诀窍等,讲的非常清晰、透彻.

精讲精练,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胸有成竹.高三数学的复习的成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本和大纲是高考命题的基石,题目出的再难、再活,也不会逾越课本这个框架,因此,在高三复习伊始,教师就应把相关内容通览一边,并梳理成网络,务必做到心中有数.

纵观高中数学教材,是由一个大陆、一个半岛、一个群岛组成的.这个大陆,就是二维空间的形与数,涉及集合、映射与函数、方程与不等式、数列与极限,直角坐标系下的点与数对、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等;半岛是指立体几何,它的体系与平面几何一脉相承,都是古典的公理体系,进行严密的推理论证,且立体几何问题一般都要划归为平面几何问题来加以解决.当然,还要特别关注向量这一工具的作用,总结出利用平面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基本模式.这个群岛,是指离散数学撒在中学教材中的一些珍珠,如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与统计、数学归纳法等.将上述三部分能列成图表,按图索骥,默想有关知识点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不无益处.

四、抓好反馈环节,弥补学习上的缺陷

提问、作业批改、测试、师生交流都是反馈的有效形式.回顾过去的复习过程,虽然经历了这些环节,但并没有把反馈工作做彻底.如批改作业时,虽然作业本上打上判断对错的符号,但对学生纠错的情况不能一追到底;考试过后,仅对学生的成绩划出了等次,但对学生哪里出错、如何纠错没做进一步考查;已知有些学生对某些知识没有很好的掌握,但为了赶进度、抢时间,只好听之任之.凡事种种,无不给学生的学习留下很大的漏洞.教师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要建立考试得失档案,将每次考试中每人每题的失分情况记录在册,要求学生重做错题,直到真会为止.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夹生”和“缺漏”,则充分利用个别辅导、集体纠错、互帮互学等措施,及时“催熟”和“补漏”.同时,务必要求学生回头看,要认真梳理总结做过的题目,归类方法和经验教训,会的要求要对;对的要求要巧;错的要纠错补漏.“题不二错”,“聪明的人不在同一地方跌第二次跤”,“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网络,不断巩固、概括、领悟常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总之,高三数学复习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们务必因材施教,在主干知识上搞好复习的深度和广度,在主要思想方法上注意层次性和长期性,立足通性通法,归宿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强化,坚守能力提高这块阵地,相信我们会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增儒.高考临场20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4).

[

篇12

首先,各种版本的复习资料、模拟试题,都是在新课程标准范围内的知识和思想方法的重复和变形。他们所做的绝大多数题目都是围绕这些知识点和思想方法设计的,如果在同样类型的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么势必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并且简单重复的练习,不过是知识和方法的搬运,最终还导致思维僵化,阻碍自身数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其次,每一套复习资料大都经过编写人员的反复推敲,仔细研究,都很系统地将相应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融会于其中。所以我们只要利用好一套具有代表性的复习资料,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就一定可以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二、勤于思考,善于总结

华罗庚说过:“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再加上我们自己的注解,就愈读愈厚,我们自己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是这个过程主要是记忆和接受的过程。‘学’并不到此为止,‘懂’并不到此为透,所谓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东西来。”这段话说明了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尤其是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复习的知识点集中紧凑,各知识点交汇穿插,综合性题目频频出现等等,都需要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自己的深入整理和归纳。究竟什么是“学而不思呢”?看看你有没有以下几种表现。1.课堂上感觉自己听懂了老师的讲解,可下课以后作业仍然不会做,而作业其实就是老师上课讲的例题或例题的简单变形;2.每天总是有做不完的题目,觉得每个题目都很陌生,很多题目没有明确的解决思路;3.有时候会突然觉得这就是以前老师讲的问题,但是只是有印象,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4.当老师让你总结某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或让你总结某一章所学知识的时候,你总是颠三倒四,说不清楚;5.考试后总是埋怨自己马虎粗心,但下次还是犯同样的错误。以上几种表现其实就是“学而不思”,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和方法我们要及时反思总结;对自己做过的题目,尤其是出错的题目要及时整理,找出出错的原因(是知识的不健全还是方法选用不当还是计算失误等),找出所做问题的共性特征,从而可以发现解题规律,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以“本”为本,注重双基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成绩很好,认为基础的东西太简单,复习回顾课本是浪费时间;有的同学对自己的要求较高,总是拿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来做;有的同学总是嫌老师讲得太简单或者太慢。其实,这些都是不注重利用课本、不注重双基的表现。

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存在于最简单的事实之中。一切高楼大厦都是平地而起的,一切高深的理论,都是由基础理论总结出来的。同学们可以仔细地分析自己遇到的问题,哪一点不是用课本中的知识来解决的;回顾历年来的高考,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题目都是老师强调的源于课本的基础题呀!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课本的利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复习时也一定要按老师的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切忌我行我素。唯有如此,我们才真正的抓住了复习的关键,才能在真正赢得高考。

四、树立目标、

航船没有灯塔的指引,就会偏离航线。一个人如果没有人生目标,那么他的人生将失去意义;一个高三学生如果没有学习目标,那么他就很难取得进步。

哈佛大学作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由此可见,清晰明确的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很多同学,从来不知道为自己分别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只知道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布置了作业就做,发了试卷就考,可是有了问题却不问,有了错误不主动弄清为什么,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做作业是因为老师要检查,学习是抱着完任务的思想。这样的同学,很难有大的成就,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内在的动力,就没有努力的方向,也因此而导致他们对一切事情都只会被动应付,得过且过。所以,制定合理的目标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一切盲目的行动,多半会以失败告终。

我们如何确定目标呢?

1、目标的设立要符合自身实际情况。首先要考虑自己现有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结构,了解自己的学习基础不是笼统的看学习表现和学习成绩,而是要细分自己在数学学习中已有知识的建构,思维特点,认知方式等,针对个人学习情况,找出数学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在安排学习计划时重点放在这方面。从小目标到大目标,从局部目标到整体目标一步步地前进,一点点地品尝学习的成功,建立学习信心,建立人生的信心。

篇13

一、系统整理,认真构建数学知识网络

将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用简明的图表形式把基础知识进行有机的串联,构建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整个高中数学体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以便于知识的存储,提取和应用。这是第一轮复习的目标,实现了这一目标,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数学复习的重要环节。

中学数学内容的结构可看作是数与点的集合,数的集合形成了不等式、函数、数列、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五大块,点的集合构成了图形,可分为平面图形(平面几何)、空间图形(立体几何)、坐标平面上的图形(解析几何)三大块,每块下面再列出具体的内容和要点,纵向横向联系,这就构成了中学数学知识网络图。这项“由厚到薄”的总结归纳工作,在第一轮复习时往往由教师上课时写出。如果这项工作作为必做必交的作业由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完成,教师批阅,加以指点,再通过课堂引导补充完备,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概括能力,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不易遗忘。

二、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1、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是高中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直观图形结合起来,发挥直观对抽象的支撑作用。通过对数与式的变换,将图形的特征及几何关系刻画得更精细和准确,这样就可以是抽象概念和具体形象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转化,求得问题的解决。高中数学中集中反映数形结合特征的内容是函数与图像,方程与曲线,复数与几何,在处理有关问题时,要加深领会,灵活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划分的思想方法,根据需要将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然后对划分的每一类分别求解,综合后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分类讨论可将条件与结论的因果关系、局部与整体的逻辑关系解释得更加准确、清楚,在解答数学问题,特别是对象是可变的数量关系和图形关系的问题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分类必须满足不重复、不遗漏、简洁、合理的要求。

3、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

把未知解法的问题转化为在已有知识和方法的范围内可解的问题是解决各类数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途径,是一种重要的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包括等价转化和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才能保证转化后所得到的结果仍是原题的结果。非等价转化要求寻找使原题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这样的转化可使推证的过程得以简化。

4、运动变换的思想方法。

运动变换是高中数学中十分普遍的问题。轨迹、曲线系等概念,函数图像的平移、对称、翻折、伸缩等变换的知识和方法,最大(小)值问题等,都蕴含了运动和变换的思想方法,这些数学内容都在更为抽象的层面上揭示了代数变换和几何变换的相互联系,对于深化理解概念,开阔解题思路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近几年的高考数学中也逐步加大了对运动变换的思想方法的考查力度。

三、把握时效,科学听课

一份高考试卷一般有16个客观题(选择与填空),6个解答题,共22题,客观题占76分,解答题占74分,客观题解题时间用得少,就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完成解答题,客观题完成的正确率高,就直接影响考试成绩。因此,考前复习一定要加强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要在速度,正确率上狠下功夫。可是,速度和正确率常常是矛盾的,因此,平常练习就要自我不断调整这种矛盾,以期得到和谐的统一。

1、把每次数学练习当作一次难得的测试,不仅追求答题的正确率,而且还要控制答题时间,一般一份模拟试卷用120分钟,平常练习用60分钟,不要超时;

2、高三课堂依然是主渠道,教师评点的精彩内容要迅速融会贯通,并能举一反三;同时,对问题的解答,有巧解和傻解之分,学习老师介绍的方法,常常可以化繁为简,缩短解题时间;

3、加强“三多一发展”训练。“一题多问,层层递进”是高考命题的又一特点,复习中,要多练多问,多做“由大到小”的分解训练,多做结论发散训练;发展一问为多问,一证为多证多算等;

4、变“被动听课”为“主动解答”,快速寻找问题的解法。现在我们头脑中已储存了许多解题方法和规律,如何提取运用是考前解决的关键,上课时,教师一般都会讲述问题的解法,被动听课的同学一般都坐等老师给出答案,主动听课的同学不是课前就已经做好准备,就是上课走在教师的前面,当教师准备讲这一题前,就开始紧张地思考,甚至自己动笔写出问题的关键步骤,只有变“被动听课”为“主动解答”,才能改变“考试时不会,老师一讲就通”的现象,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科学听课还要求做到勤动笔,我们说“没有纸笔不听数学”,讲的就是动笔的重要性;专业培训还有一句名言:“我看了,我忘了;我听了,我留下印象;我做了,我会了”,也是强调动手的重要性。

四、研究《考纲》,分析考题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 只有研究《考试说明》,同时分析高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比如,《考试说明》指出:“考试要求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这4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但如何界定“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考试说明》并未明确指出。同样,《考试说明》还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都只能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考试说明》,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是非常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试题的过程中,切不可搞什么“猜题”、“押题”。比如有人说:高考试题有周期性,去年考了什么。今年一定不考;去年没考的内容,今年肯定要考。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事实已给猜题、押题者的做法作了最好的回答,实践表明猜题押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五、以“错”纠错,查漏补缺

这里说的“错”,是指把平时做作业中的错误收集起来。高三复习,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甚至上百套。有人把试卷看成是一张一张的网,每次考试都相当于在捕鱼。如果发现有鱼从渔网上漏掉,就要及时修好渔网,下次捕鱼时才不至于有鱼再从这个洞里漏掉。学习知识也是这样。有的同学做题只重数量不重质量,做过之后不问对错就放到一边。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做题的目的是培养能力,是寻找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多数有用的经验都是从错误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发现了错误及时研究改正,并总结经验以免再犯,时间长了就知道做题的时候有哪些方面应引起注意,出错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如果平时做题出错较多,就只需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然后把试卷保存好,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或标记错题的试卷看一看。在看参考书时,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以后再看这本书时就会有所侧重。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归纳。做一道题你从不同角度想出5种方法,与做5道同类型的题用的时间可能差不多,前者的效果肯定比后者要好得多。高考碰到平时做过的陈题可能性不大,而解题所需的知识、方法和能力要求都不会超出大纲,都会在平时复习中遇到,关键是要能触类旁通。

六、在反思过程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治求态度

古代思想家荀况在《劝学》中曰:“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可见“反思”“反省”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多么重要!在数学解题中更应如此。波利亚也强调解题后的回顾环节,本质上就是反思,从哪些方面反思呢?西南师大陈重穆教授指出:“问题解决了,作为学习事情还未做完,还要看一看,想一想,有什么经验教训?是否可以作得更好、更美?这里使用的解法能否解决其他问题?这种似乎多余的一看、一想却常常是创造的生长点”。具体地讲,引导学生反思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过程的严谨性;(2)问题的存在性;(3)结论与题设的和谐性;(4)答案的完备性;(5)过程的可逆性;(6)方法的优美性;(7)方法的规律性;(8)问题的可延伸性。总之,反思是矫正自己错误的一面“镜子”,反思的过程就是精益求精的过程。反思不仅能通过自我获得反馈信息,从而产生今后的自我调控和继往开来之功效,更重要的是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就构成了一种自我完善的思维机制,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以上是笔者在高三数学总复习中的关键攻略总结。在高三数学总复习中,如何改变以往教师包办代替,满堂灌的旧模式,建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复习模式,符合高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要求,提高学生现实生活的观察分析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探究性试验动手能力,理解运用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创新能力,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新材料、新问题应变理解能力,从而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有待今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