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考察学习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A) 该化合物分子中有苯环,所以属于芳香烃
(B) 该有机物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水解,最终生成的有机物有2种
(C) 1 mol该有机物在NaOH溶液中能发生水解(设
―C―NH―O在该条件下不水解),则消耗的NaOH为3 mol
(D)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7H4ClNO2
解析:该化合物中的组成元素除C、H外还有O、N、Cl元素,所以不属于烃,但含有苯环,所以是一种芳香族化合物,A不正确;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使其中的氯原子、酯基、酰胺键水解,生成的产物有HCl、CO2和
HOOHNH2,即产物中只有一种有机物,B不正确;该有机物在NaOH溶解中水解时生成了HCl和 ,所以在与NaOH反应时消耗4 mol氢氧化钠.
答案:D (D)
例2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一种解热镇痛药物,也是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它的结构简式为:
OCOCH3COOH,以甲苯为原料合成阿司匹林的路线如图2.
图2
已知以下信息:
①A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②甲苯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苯甲酸.
(1)写出阿司匹林的分子式 ,它可能发生的下列反应中的 .
(A) 水解反应 (B) 中和反应
(C) 加成反应 (D) 聚合反应
(2)在①②两步反应中顺序 改变(填“能”或“不能”),你的理由是 .
(3)写出D转化为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类型为 .
(4)D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 个峰,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 .
①能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核磁共振氢谱上有4个峰
解析:(1)由于阿司匹林中存在着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以发生中和反应,而且含有一个苯环也使它能发生加成反应.
(2)由于酚是一类极易氧化的有机物,所以应先氧化甲基成羧基,然后再使卤代烃水解而得到酚,如果反过来,则酚羟基会被氧化而使得合成很失败.(3)酯化反应为取代反应;(4)D分子中苯环上有4种不同的氢,而它的侧链上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因此合计应为6个峰.符合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应为两种,这是因为它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4个峰,而它的苯环上至少会有两个取代基,(一个是醛基,一个是酚羟基),由此可以得到,在苯环上一定存在对称性,从而可以得到:
HOCHOOH或
HOCHOOH
答案:(1)C9H8O4 abc
(2)不能 酚是一种易氧化的物质,所以应先氧化甲基成羧基,然后再使卤原子水解引入酚羟基.
(3)OHCOOH+CH3COOH
浓硫酸
OCOCH3COOH+H2O
取代反应
(4)6 HOCHOOH 或
篇2
西华师范大学2018年考研成绩查询入口 点击进入
注意:部分院校考研成绩查询系统开通后,希望考生提前注意,由可能查询的人太多,希望家不用着急,稍等一下。
篇3
(2)进入西华大学考研成绩查询网址:xhu.edu.cn/
点击进入:西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xhu.edu.cn/
为及时获取西华大学考研成绩查询入口变化,请广大考生密切关注
篇4
(一)以增加城市绿量为宗旨,按照“多树、兼花、少草”的理念,摒弃以往“大草坪”、“大模纹”等城市园林不良风气,见缝插“绿”不留缝隙,通过乔、灌、花、草的有机配合,营造了复层式、密林式园林景观,有效增大了城市绿量。
道路绿化改变以前“一条路,两行树”的简单重复模式和城市道路绿化树种单一、色彩单调的现状,注重乔、灌、花、草的合理搭配,丰富道路绿化的层次感、节奏感。黄河路、济源大道等道路,两旁布满密密麻麻的绿色植物,有的街边甚至有3、4排行道树,形成道路密林,保证了充足的绿量和丰富的绿化景观层次,使得整条道路郁郁葱葱,满眼绿色扑面而来。在抓好道路整体绿化建设的同时,从小处着手,狠抓道路两侧沿线边角空地绿化,见缝插绿,宜园则园,宜坛则坛,处处造景,使城市道路绿化上了一个大档次。
公共绿地绿化见缝插“绿”不留缝隙,对世纪广场、火车站广场、篮球城、文化城、清趣园、新莽园等广场、公园、游园、绿地进行了全面见缝插绿,按照“草坪面积一般不超过10平方米”的要求,加大树木和花灌木种植力度,大量栽植紫薇等开花植物,丰富了城市色彩,提高了生态效益,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
(二)确立“利用水资源,做好水景观,彰显水文化,做活水经济”的水系规划理念。充分利用城市水源,以“造绿造水造景”为重点,以?ΑⅡ?胶游?飨哐睾硬悸獭⒀睾咏ㄔ埃?ㄉ璐笮痛?绰痰兀?纬闪琐?龅谋鹾泳肮鄞??孟粤顺鞘辛樾浴?/p> (三)实施城区景区化工程,提升绿化品位。按照城区比景区漂亮的原则,连续多年开展城区绿化大会战,大树进城、果树进城、石头进城,丰富城市绿化景观,提升绿化品位。同时大规模实施拆墙透绿工程,对沁园路、学苑路、文昌路等主干道两侧进行拆墙补绿,新建单位一律不得建设围墙,启动示范居委会建设,完善了街旁绿地及单位、居住区绿化,先后建成了25个大型广场、公园、游园和75处街头绿地,每个居委会均建设了一座小游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12?,绿地率达37.18?,人均公共绿地达9.88平方米,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平方米以上,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绿化景观。
(四)科学选择、合理配置植物品种。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突出特色,重点应用紫薇、枇杷、大叶女贞、栾树、法桐、银杏等适宜树种,特别是广泛应用紫薇,全市栽植总量达10万余株,花开季节,满城锦绣,整个城市宛如花海一般,充分展现了济源绿化的突出特色。
二、我市城市绿化目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学先进,找差距,通过考察学习济源城市绿化经验,对比我市实际,我市绿化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城市整体绿量有限,绿地分布不平衡。我市虽然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6.3平方米,但大部分公共绿地位于城市西部的濮上园和绿色庄园,城市中心区绿地严重不足,仅有中心广场、颐和广场等几处绿地,在市民集中居住区严重缺少街头游园等小型绿地,不能满足市民群众需求。
(二)绿化层次不厚重,色彩不够丰富。我市作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首家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园林城市时间较早,当时参照学习的是大连等城市疏林草坪绿化模式,植物栽植上习惯三五成群的组团式布局,并且以绿为主,近些年来虽然逐步增植了部分开花乔灌木,但仍有严重欠缺,致使绿化层次单一,缺乏厚重感,彩化颜色单调,形不成景观。
(三)道路规划预留绿地少,两侧建筑占压红线,大部分道路分车带较窄,路两侧缺少林带,造成道路绿量不够,绿化显得薄气,不厚实。
(四)城市景观水系保护和利用效果较差。马颊河和濮水河是濮阳城市龙脉所在,起到串联城市景观资源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河道两岸规划的滨河林带用地已被占用开发建设,给整个城市景观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与济源市?ΑⅡ?胶硬鹎ń?蹋??魏拥溃?ㄉ璞鹾泳肮坌纬上拭鞫员取?/p> 三、下步工作打算和措施
按照“学先进、找差距、理思路、定目标、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针对以上问题,我局经过认真研究,决心以济源绿化为榜样,充分利用当前濮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加压奋进,大力开展以增绿丰绿、增色添彩为主题的绿化综合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我市绿化建设管养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一)认真贯彻落实好政府采购苗木、专业队伍施工绿化建设模式,提高绿化建设效率,降低绿化成本。通过考察学习济源市工作经验,认真讨论研究,制定和完善一整套相关规章制度,对苗木采购、验收、施工、养护等一系列工序建立台账,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全程监督,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同时提前动手,早做准备,抓紧组织人员到苗源地现场考察,坚持提前从苗源地对苗木质量进行把关,直至后期养护管理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奖优罚劣,确保苗木成活和工程质量。
(二)以增绿丰绿、增色添彩为主题,在全市进行大规模绿化改造提升。一是见缝插绿,对全市道路绿地、公园绿地进行排查,因地制宜,大规模增植乔、灌、花、草,丰富绿化层次,增加绿量。二是对道路分车带、公共绿地大量增加紫薇等开花植物,增加城市绿化色彩,丰富景观效果。三是在市中心城区土地有限的情况下,大力实施立体绿化,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有效增加城市绿量。四是结合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积极与规划、国土等部门结合,大力实施马颊河、濮水河河道绿化工程,建设沿河景观带,彰显城市灵气。五是开展城市大环境绿化,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尽快规划建设城区环城林带、铁路林带等生态防护体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三)积极引进丰绿增彩植物,扩大植物品种。按照“高普及、低成本、见效快、效果好”的原则,计划重点引种枇杷、铺地柏、南天竹、金森女贞、海桐、绣线菊、月季、珍珠梅、紫穗槐、胶东卫矛、匍匐卫矛、木槿、红瑞木、紫薇、连翘、金银木等品种,同时积极尝试性栽植香樟、红枫、黄花槐等优良品种,丰富城市园林景观色彩。
(四)全力以赴,高标准搞好濮阳新区道路绿化等新建绿地设计工作,大幅提升城市绿化档次。一是充分学习借鉴周边兄弟城市新区绿化成功经验,将好的绿化模式、植物品种引入新区绿化建设,确保景观效果。二是对开州路、绿城路、卫都路等新区主干道坚持高品位、高档次设计,展现新区新风貌。三是增加绿量。积极与规划等部门结合,争取在道路红线外能栽植林带或再栽植一排行道树。
四、建议市领导协调解决的问题
(一)协调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利用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等机会,在我市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调整布置出更多绿化用地,辟建街头游园,均衡城市绿地分布。
(二)参照鹤壁、济源、洛阳等兄弟城市经验,对马颊河、濮水河进行综合整治,打造高品质城市滨河景观。
篇5
一、有机化学热点考查方式
第一,了解中学有机化学的知识框架,了解热点知识的考查方式,认真分析化学组成元素和结构式,了解它的大概内容。学习化学需要掌握合适的方法,以前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化学时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学习的基础,很多有机化学的知识都是根据结构式推导出来的,需要掌握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需要学会分析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如果题目中描述的内容比较多,需要学会精简内容,弄懂题目的大概意思。还需要根据考查知识掌握考试的重点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需要掌握人教版课程中的知识,了解有机化学的结构特点和基本的元素反应,根据这些基础知识推导出更深层次的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各种有机元素时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化学反应。
1.热点知识的考查:
题目给出一连串的有机化学结构式,主要是分析油脂的情况,它的结构简式如图显示。
图 1 油脂的结构简式
当拿到题目时需要分析题目的意思,在分析油脂的情况。把主要化学因素的结构式写出来,进行判断,这样可以把一些不是正确的答案进行排除,可供选择的答案就会减少。油脂在一些环境下会发生反应,特别是在碱性条件下跟水会发生化学反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
2.分析有机物的知识
在学习有机化学时需要学习有机物的概念和基础知识,需要根据它的重点内容分析。在学习有机物时需要熟练的列出各种化学反应结构简式,清楚地知道题目要考查的主要内容。在分析时需要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出发点。例如:在分析有机物a时发现它的成分中含有不同种类的元素,假设它们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中一种元素的蒸气密度是氢的60多倍,通过和苯混合成a这种原料,最后有得出一种新的有机物。
图 2 有机物反应
拿到题目需要分析题目中的含义,然后分析公式中的意思。根据题目中具有的信息填写答案,需要分析题目化学式的具体考查的重点知识。在做化学题目时需要运用到学习的知识,把知识和实际题目结合在一起分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解答题目。很多学生在拿到题目时看到大串的关系式觉得比较困难,可能会放弃做题目。其实只要认真的分析,可以把题目做出来。通过平时的训练和学习,掌握牢固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有机化学。教师在平时需要多教学生一些解决的方法和思路,训练学生的做题感觉,慢慢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有效的有机化学复习策略
1.根据学习的内容编制合适的复习计划
学习需要掌握合适的方法,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有机化学的知识比较复杂,知识点之间具有联系,需要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把知识联系起来。在做化学题目时需要先熟悉课程上的知识,做题目是对知识的一个考查和巩固,灵活运用知识需要对知识非常熟悉。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进度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根据复习计划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制定复习的计划,还可以在学习方式给予他们帮助。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快速的接受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学好有机化学。
2.熟记各种物质的结构式和反应
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到各种结构式,很多知识都是在结构式的基础上开展的,需要学生掌握熟练的结构式。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记不清各种结构特点,在做题目时会比较困难。要想学好化学需要熟记有机化学的结构特点,上完课后需要及时复习和巩固书本上的知识。学习不是死记硬背,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基础知识,要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在理解结构特点时也可以把各种物质进行分类,按照类别学习,不容易把各种有机物弄混淆。
3.掌握做题的方法
做题时需要运用到学到的知识,还需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没有掌握合适的做题方法,学生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做题,效率非常低,在考试时时间非常有限,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把题目做出来,成绩可能会不理想。拿到题目需要先分析题目要表达的意思,找到题目要考查的重点,从这个角度分析,很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要经常归纳和总结,把自己做错的题目或者不会做的题目做好标记,教师讲解时需要认真听,直到弄懂为止。
参考文献:
篇6
1月13日晚到达海口市后的第二天早上,海口市王副市长带领我们考察人员参观市容市貌、城市公园、城市绿化、小区建设和城市规划展,介绍了海口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经验。17日下午到达昆明市听取市人大、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的绿化、拆迁工作的经验介绍,晚上参观城市亮化工程,第二天参观昆明市北二环、东二环拆迁现场,规模大、战线长。18日晚到达南宁市参观城市亮化工程,第二天听取市人大、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对规划、拆迁、建设工作的经验介绍。20日到重庆市参观两个中心城区的拆迁、绿化工作,并听取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拆迁、绿化工作的经验介绍。7天时间,考察4个城市,所到城市都热情好客,传经送宝,看了很多靓点,听了很多经验,思想感触很大,达到了解放思想、扩大视野、学习经验的预期目的。
二、考察城市的主要作法及经验
篇7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3-0051-02
放眼当下,信息化正对我国教育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云教育、云教室、云课桌、电子书包等概念层出不穷,传统的课堂也应声改变,课堂开始转型,教学开始转变,教育也开始赋予了全新的哲学意义。
一、中小学课堂信息化新尚的观察分析
1. 微课,由理念走向应用
我国的微课,起步于2011年,主要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在5-10分钟内,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而完整的教学活动,并辅之以相应的教学资源与学习支持的学习资源。微课,这种支持主题式、碎片式和移动式学习,越来越受到学校师生的欢迎与热捧。
微课与传统教学相比,既可以作为正式学习的辅助教学资源,又可以作为非正式学习的自主学习资源,且拥有技术精巧、贴近学生,形式多样、学习自由、资源鲜活、反馈多元等优势。
现在的微课,已经不是少数专家、学者或部门、机构在从事,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在课中发现的小问题、在课后产生的小想法等,都会通过深度挖掘、精心设计,及时制作成微课,应用于课堂,将微课“课程化”、将课程“可视化”。
2. 课堂,由传统尝试翻转
何为“翻转课堂”?还得从何为“传统课堂”说起,传统课堂主要由知识传授(即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和知识内化(即教师讲课后的学生巩固练习)。而“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颠覆传统课堂的基本模式,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微课等)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引领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说得再简单明了些,传统课堂是“先教后学”,而翻转课堂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放眼中国式课堂,学生都正襟危坐在整齐排列的课桌椅上,面对黑板和讲台静静地聆听教师的讲授,然后学生进行巩固练习的教学情景,至今在我国大多数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但在世界发达国家中,这种教学模式正在进入博物馆。可我们的教师依旧如故、守土有责,生怕课堂颠倒,将会“天下大乱”。所以,一些教师宁愿站在讲台前操控整个课堂的“灌输式教学”,追求上课的“效率”,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
但是,当今世界已是一个几乎被互联网全面渗透、被数字技术全面掌控的新时代,在这样的国际化互动与日新月异新技术的变化中,我们的校园、课堂、教学哪能立足于自己的“世外桃源”而不变呢?一些发达的地域、先进的学校、优秀的教师率先尝试着“翻转课堂”,先学后教,依据学情,以学定教,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果。
目前国内的“翻转课堂”呈现的基本形式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技术图景或商业个案,如果我们忽视对“翻转课堂”的解读与创生,只是囫囵吞枣地仿效,那必定迷失于技术或者表象。“翻转课堂”要实现根本翻转和有效翻转,不是一件易事。众所周知,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促进师生发展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而教学是一门科学,十多年的新课改,我们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经验与技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与成功经验,再基于国情、校情、学情,创生适合我们自己的“翻转课堂”。
3. 教学,由单一转向混合
“灌输式教学”使得“课堂”被简化为教师以教材为媒介,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活动。这实在是抹杀了教学活动的复杂性。走进现在的课堂,海量课程素材和课程经验通过电子媒体进行快速知识呈现和知识转移,“课堂讲授+可扩展的交互式平台+高品质的电子教学资源库+多维协同教学模式+……” 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所谓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型。传统教学由单一模式实现了混合的华丽转身。
当然,混合教学需要政府投入、需要教师精熟教育技术,就目前来说,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做到。但就笔者所在的区域来说,中小学至少启动了电子白板进课堂,为教师和学生之互动搭建了一个有力的教学与学习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感受,提高了课堂效率,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好玩。
电子白板有着诸多功能:文本输入功能、视频播放功能、幕布功能、放大镜功、拍照功能等,使用好电子白板,让所有功能使用最大化、最优化。在当今这个移动终端非常普遍、信息无所不在和信息随处可得的网络时代,课堂混合教学必将成为一种新趋势。
二、中小学课堂信息化新尚的出声思考
1. 理念与应用要并重前行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一般都会遵守理念先行的原则,接着才是技术优先。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也不例外。2010年王佑镁对500名曾经使用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现有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还存在着影响学习者主动使用的多种障碍。目前我们的任务是要鼓励教学应用,以用促建。从笔者所在区域来看,不管是较早起步的微课,还是现在比赛获奖的优秀微课,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整体来看质量良莠不齐,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监控和品质提升。
2. 硬件与软件要双腿行走
教育信息化资源是软硬件的协同建设。就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看,在政府的重视与推动下,信息化硬件进校园、进课堂都已经装备得不错了,但教师能使用、会使用、乐于使用上尚有距离,跛脚现象严重。当务之急是软、硬件要协同建设,特别是教师使用、制作、开发信息化软件,亟待加强。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已从强调“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初始阶段逐步进入到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我国也一样,在教育信息化实践的进程中,仍有不少失之偏颇之举,一味片面地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要肯花钱、建网络、购先进设备,最后导致的结果是硬件一流,使用却不尽人意,有的甚至束之高阁,造成遗憾或浪费的局面。因此,要在重视硬件投资的前提下,加快与之相适应的高质量、有特色的教学软件建设才是刻不容缓,包括教师技术培训、软件开发、资源建设等,走研培、开发、应用和推广相结合的路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才是一条持续发展之道。
3. 技术与教学要无缝对接
技术的天职就是服务人、方便人、辅助人,离开了这几点,技术就毫无意义,教育的信息技术也不例外。所以我们现代教育技术一定要为教学服务。
在我国,无论是微课还是MOOC等在线教学,都没有形成与之相应的、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仍然存在缺乏课程信息的实时提醒、课外拓展资源不高且不丰富、不支持多种格式的下载服务等问题。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将学习者置于资源建设中、技术开发间、在线课程的主体中,在充分考虑需求者(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在线学习特点融合的基础上,进行微课、MOOC等教育技术的设计与制作,开发与应用。即要站在学生的立场,重新思考课堂教学的本质和正义,教师方能在复杂的事物中找到正确的径向。
4. 人与技术要正确关系
黎加厚教授曾倡导以人的发展和生命质量为中心,转换教育信息化的研究视野,发展到着眼于“人”。我们完全没有不要放弃使用不可或缺的技术工具,所要做的是防备被他们完全控制,以免导致不能为其他东西留下空间。在技术与人的关系上,人始终是第一位的,技术是为人服务的,要树立优质服务理念,要以“人”为本,不是以“机”为本,要追求教育的最优化,而不是追求“教育的机械化、数字化”。作为教育中的人,教要改革、学也要改革,从技术层面讲,应更加人性化,只有这样双向的交互、融合和优化,教育中的“人”才会有一种浓郁的兴趣牵引与课程的归属感。
总之,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只有不悖教育哲学、回归教学正义,才有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信息化下的教育改革、教学创生、课堂翻转等都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提升、没有终点的进程。
参考文献:
篇8
华东交通大学2020考研成绩查询入口
篇9
【例1】(2014・大纲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 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 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解析:A锥形瓶结合石棉网可以间接加热;B室温下铁在浓硫酸或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故可用铁桶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C特别注意容量瓶只有刻度线,没有刻度,故C错;D若待测液为中性,加水稀释后,pH也不变,故答案为A。
[变式1](2014・江苏卷)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 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 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 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解析:本题以氯气的制备和废物氯化锰的回收为主题,考查实验的系列操作过程。A中缺少加热装置;B试剂应选饱和食盐水,导管应长进短出;C正确;D制备含结晶水化合物应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式,不能蒸干,防止脱水,故答案为C。
二、实验方法的系统理解考查
基础实验考查除了增大实验知识的覆盖面,以达到考查的数量要求,更注重考查实验知识间联系的质变关系。如对“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或部分间的理解就体现由宏观到微观、由现象到本质、由事实到解释的实验研究方法与过程。这种题型要求条件必须是真命题,结论才有可能是正确的,这也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切实的实验体验和良好的分析综合能力。
【例2】(2014・新课标I卷)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解析:A常温下Na2CO3,水解程度小,不和油污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促进Na2CO3水解,溶液碱性增强,有利于油污水解,达到去污的作用;B漂白粉变质原理:Ca(ClO)2+CO2+H2O=CaCO3+2HClO,以及HClO进一步分解变质;C两者易发生双水水解,不能共存,否则会导致有效成分损失;D反应原理是:2FeCl3+Cu=2FeCl2+CuCl2, D显然不对。故答案为C。
[变式1]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解析:A蔗糖在浓硫酸中发生炭化,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同时炭与浓硫酸进一步反应,体现其氧化性,A正确。B两者反应在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产生钝化现象,进而没有进一步反应和现象,注意逻辑关系;C正确;D两者反应原理是:3Fe+4H2O(g)=Fe3O4+4H2, Fe3O4是黑色物质,而Fe2O3才是红棕色。故答案为AC。
[变式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有关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解析:首先要根据操作图像分析判断操作的合理性,从而分析现象,进行得出结论。A在两个原电池中,铁在左边装置做正极,在右边装置做负极,从而得出对应现象和结论;B实验中是氯气分别与NaBr溶液和KI溶液作用,但不能判断Br2与I2氧化性的强弱;C是自发的难溶物间的转化,反应方向是朝着生成溶解性更加小物质方向进行;D未能排出挥发的盐酸对后继反应的干扰。故答案为BD。
三、实验逻辑的因果关系综合考查
实验变量涉及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即无关变量)。自变量指由实验者主动操纵、掌握,从而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因素或条件。因变量是指因自变量变化而产生的现象或结果。控制变量(即无关变量)指在实验中除了实验所规定的自变量以外的一切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在实验逻辑考查时,即要研究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是否有因果关系,务必控制好无关变量,否则两种变量间逻辑关系的相关性可能出现匹配错误。
【例3】(2014・广东理综)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解析:A重结晶是利用两种物质溶解性受温度变化的规律差异而用于物质提纯的方法,通常一种物质的溶解性受温度影响大,另一种物质受温度影响不大。故两种表述均正确,却没有逻辑关系;B正确;C中叙述I表明NH3水合中发生化学反应,水溶液体现碱性,叙述II体现其溶解性,两者没有因果关系;D中 Ca(OH)2属于微溶物,故不可配制2.0mol・L-1的Ca(OH)2溶液,故答案为B。
[变式1](原创题)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解析:A中A1(OH)3胶体不具有氧化性,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只有吸附作用,吸附水中的悬浮物;B实验室制A1(OH)3是利用铝盐中加入过量氨水或偏铝酸盐通入过量CO2,故B不正确;C正确;D 陈述II应改为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下不电离。故答案是C。
四、实验规律的迁移能力运用考查
实验规律的迁移能力考查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属概念与种概念间的纵向迁移,另一种是两个种概念的水平迁移。迁移能力的考查涉及到性质迁移、功能迁移、关系迁移等多种方式。
【例4】(2014・安徽理综)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解析:A较强酸制弱酸是运用酸与盐在水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显然它要迁移到氧化还原反应中是不对的;B关注物质性质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量变质变关系临界,铝在浓硝酸会产生钝化现象;C NH3分子间易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增强,熔沸点反常,大于PH3;D正确。故答案为D。
[变式1](原创题)类比推理是重要的学科思想,下列根据已知进行推理正确的是
解析:A考查物质保存加酸或加碱防水解,但未考虑到在酸性条件下Fe2+反而易被NO3-氧化,不利于其保存;B都是利用易水解原料制备物质,但两种原料水解要求不同,前者需要促进水解,后者却是抑制水解,规律都是水解原理;C前者发生双水解反应,后者是复分解反应,两种规律不同;D两者都是利用易水解物质原料制备水解产物,但水解产物要求原料水解程度不同,从而不同条件下水解的温度和酸度会有所侧重。故答案为BD。
五、实验探究的方案设计评价考查
实验探究方案设计涉及:酸性大小比较;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比较、氧化性还原性比较、溶解性比较等性质方面以及物质制备、分离及检验等。设计时要注意设计原理的科学性、过程有序性及用量的合理性,目的与方案的匹配性。
【例5】(2014・四川理综)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A中溴乙烷水解是在碱性环境进行的,所以Br-的检验存在着OH-的干扰,需要加入过量的稀HNO3中和多余的碱,以避免干扰。B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易将Fe2+转化为Fe3+,影响检验,故B不正确;C中溴水的量要求少量,否则过量的溴会影响用CCl4检验碘单质;D方案设计合理。故答案为B。
[变式1] 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
B. 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
C. 丙图装置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D. 用丁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解析:本题实验方案设计考查实验装置问题。A水溶液中,阳离子放电能力H+>Al3+,故不能冶炼出铝单质;D温度大小:大试管>小试管,故即使能观察到NaHCO3分解,也不能证明其稳定性差,应将两种试剂位置进行交换。故答案为BC。
篇10
《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在市场营销专业中是一门核心的专业课程,其以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为基础,在与企业专家和专业人士进行的座谈研讨中,分析和探讨市场调查的全过程,并对其工作的典型任务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经由课程小组和校内的专家教授对《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的学习情境进行确定。在此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使用调查方法以及整理和编写调查资料与报告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市场调研和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现代企业提供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营销人才。
二、对《市场调查与分析》教学进行改革的原因
(一)对《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将营销看作是卖东西,这是非常片面的认识。以营销的基本职能为出发点,其主要包括两种涵义:第一种是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另一种是企业向消费者提品,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此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以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但是,以往的课堂教学仅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无法实现以上目的,尤其是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方面。
(二)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不相匹配
采用以学生为主、工学结合的项目化教学模式,需要运用内容能够与其相匹配的教材作为参考,否则会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影响,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三)教学模式不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的学生,都经过高中或是中专阶段的学习,具备粗浅的团结协作观念、营销知识以及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然而他们对这些方面的掌握还不是很成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不高,但是却有着很高的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四)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
《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是一项重视实践能力的课程,其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较高。过去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动的接受学习,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对学生未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三、基于工作过程《市场调查与分析》项目化教学的实践内容
(一)设置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需要改变传统的学科观念,以工学结合、重视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为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与课程相配套的选择。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促进课程教学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提高。对于教材内容,则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对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教材进行编写,适当的增加真实或是模拟职业活动流程的教学内容,重视应用,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操作方法与技能的提高。
(二)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教师结合实际工作过程对调查内容与目标进行确定,然后将课程内容设置成3个学习情境,再将学生划分到这3个学习情境中并细化分设若干小组,每组人数在4-6人左右,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任务调查,在课程情境和任务驱动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任务目标。课程结束后,再对调查任务的管理过程和结果进行归纳,最后由教师做总结和评价。
2.在真实的企业中进行实地调查。《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上述教学中将学生带到企业中进行实地的调查任务教学,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实的进行调查工作、体会工作任务,并在同时了解和掌握市场调查与分析的方法与手段,增加本课程的学习印象。
3.采用多媒体技术、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在《市场调查与分析》课堂教学中,很多理论知识的讲授是非常枯燥且难以理解的,以视频、图片等多形式为主的多媒体技术,以及真实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对上述课程教学方法的评价
在上述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习情境的实施、实地工作的调查以及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与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自评、互评等多形式的教学评价。同时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解答和处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等综合素质。
(四)对此教学实践的总结
篇11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2-005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英国义务教育年限为11年,初等教育6年(5-11岁)中等教育5年,分为KS3(7至9年,11~14岁)和KS4(10至11年,14~16岁)两阶段。KS3阶段相当于我国初中阶段。科学作为国家核心学科,其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设定了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四个学习计划:Sc1科学探究、Sc2生命过程和生物、Se3物质及其特性和Sc4物理学过程。各阶段四个学习计划的要求程度逐步加深。其中Sc3部分涵盖了化学课程内容。
1 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以KS3阶段Sc3学习计划为例
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KS3阶段Se3物质及其特性学习计划中规定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2 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特色
由上述表1内容,可将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特色归纳如下:
2.1在内容结构上,标准单设Sc1学习计划,并将其融于其他计划中学习
标准中Sc2、Sc3和Sc4的内容主要是与生物、化学和物理有关的科学知识。而Sc1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由科学本质与科学史、科技与社会关系组成的“关于科学学习”的内容;另一是以观察和实践为主的科学探索活动的内容。值得注目的是在Sel学习计划中,期待学生掌握并养成“计划、获得和提出假设、考察和证明假设及评价方法”等技能,但这些技能决非可以单独传授,而需在学习Se2、Sc3和Se4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2.2在呈现形式上,标准采用特殊句式,并列举出可选择的教授内容
标准采用“学生应该学习(Pupils should betaught)……”特殊句式,并列举选择的教授内容。使用“学生应该学习”句式的内容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而在标准中作为“例子”的内容,并不是必须要求教授的内容。例如,KS3阶段Sc3物质及其特性的学习计划中“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3)元素是如何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拥有严密组成的化合物(如H2O、CO2、NaCl、MgO大部分物质)”,括号中的例子“H2O、CO2”等就为非必须教授内容,但“元素是如何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拥有严密组成的化合物”为必需教授内容。
2.3标准中未见具体观察实验记述。意在突出探究活动的主体性
标准中未见具体观察实验的详细记述,但这并不意味着标准不注重观察实验。而是标准意在通过Sc1与Se2、Sc3、Sc4的融合,使学生学会借助科学探究活动进行自主学习,进而达到探究活动的主体性。
3 英国KS3阶段化学课程内容特色
由上述表1内容可将KS3阶段化学课程内容特色归纳如下:
3.1化学知识中整合有地学知识
英国化学课程内容最大的特色就是其整合地学内容。不仅将地学内容单独作为一个学习项目,还在其它项目中也渗透地学内容,如“(二)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中“(5)混合物(空气、海水和大部分岩石)是通过非化学键构成的物质”。可见,英国KS3阶段化学内容与地学内容紧密整合,体现出国家课程各学科之间结合的灵活性。
3.2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日常生活
标准中多处涉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学习条款,如“认识日常生活中化学变化的重要性(如果实成熟、粘结剂使用和食物烹饪)”、“日常生活的综合作用(如消化不良、酸盐土壤的处理和化肥的制造)”等。
3.3 课程内容与环境问题紧密相关
标准中有“预想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如酸雨的产生、CO2和固体颗粒)以及如何最大限度的抑制其影响”、“在实际环境中的酸是如何引起金属的腐蚀和岩石(石灰石)的化学风化的”学习条款,可见标准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3.4 课程内容未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相关内容
标准中并没有体现出与有机化合物相关的学习条款,但教师在实际教授过程中,所教授的学习例子很有可能涉及有机化合物。
4 英国KS3阶段化学教科书特色
4.1英国KS3阶段教科书内容
下面以Longman Pearson Education,Essex出版社出版的Longman Chemistry 11~14化学教科书和Exploring Science 1~3科学教科书为例,探讨英国KS3阶段教科书的内容,两版书框架内容详见表2。
4.2英国KS3阶段化学教科书特色
篇12
1.2完善各项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使工作说明每个岗位的操作室,每一道工序,具体到每一个事件做,责任到人。如助理护士,专门接送手术病人,需要三个人才能完成,但三个工作也有差异,分别为A类,B类,C类,具体双方在共同的工作,也有明显的差异。的不同,因此工作流。人性化护理到每一个岗位,围绕服用的患者为中心,以工作,比如护士,护士,工作内容,每一项工作体现了整体护理的病人。人文关怀无处不在,无处不在,考察,在手术过程中的合作,术后随访反映在责任由术前的位置。另一种仪器室护士岗位,从设备使用,设备维护,设备供应具有特定职责,并会使用,维护,监控各种消毒,使用大型设备,维护,管理等方面都包含在责任范围;还包括用于教育设备,教学与新护士实习生,研究生,新设备,新设备的培训。
2创新服务措施
2.1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护理人员工作弹性工作轮班制度,保证了操作大量的人力资源与,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护理质量得到保证,实现部门,临床和三护理人员满意的效果。
2.2向儿童提供优质的服务:提供娱乐的玩具,防止孩子哭闹和麻醉和手术,家人和医生深深的爱的影响;医生准备汗水波段操作,以防止术中大汗淋漓的操作现场和污染作业区也满足了医生需要在这方面,硅胶垫位置的应用保障病人权益,皮肤的经营压力部位,防止压疮患者的发生;为了防止术中低体温发生:输液加热器使用;生产经营小被子;加强单个病人盖的运行管理:部门建议尽量减少患者身体暴露时间,减少患者的暴露部位。
2.3加强部门环境管理:计划运作等候区:为患者的家庭成员,如冷热水,报纸和杂志,操作相关的信息提供优质服务;大屏幕的患者进行操作知识;提供一排座位等待的病人家属。
2.4加强整体护理:术前访视内容:增加评估。患者体力活动的评估。根据病人的静脉穿刺部位的动作的评价。患者的特殊要求,包括在早班会议内容。
2.5加强护士的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纳入学习内容的早晨,让我们知道更多有关的手术室的工作和责任的性质的重要性;操作,严格检查制度:一个点的计数;改变教学模式,根据工作特点,使教学计划:手术室和工作要求,将新护士培训模式的改变,从一开始一位老师到最后,教学,现在是更多的教师参与教学,由护士长日程安排表,达到操作技术,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实习生,研究生的学习计划是完美的,在确保他们保证部门的安全,同时学习计划,发展医院实习计划,以学习,从每个学习其它从而达到目的。
3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和临床沟通
3.1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根据医院要求每月进行优质服务小结,切实把优质服务落到实处,让患者真正受益。科室为了完善此项工作,每月进行一次科室持续质量会议,护士长、护理组长不定时在一起进行工作探讨,为的是能够把更好的优质服务项目拿出来进行实施。为了将优质服务措施长期运行,科室进行了常规质控管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做的好的在科室晨会上进行表扬,做的不好的给予点名批评,必要时进行经济处罚。
篇13
一、课堂自主学习障碍的表现
1.盲从无序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比较过好学生和后进生的差异,发现两者最重要的差异就是好学生有比较明确、具体的英语学习计划,而后进生大多是学到哪儿算哪儿,或别人指向哪里自己就到哪里,甚至教师指向哪里,后进生自己也到不了那里,即使想要跟上其他同学的节奏,也因长期的荒废而手足无措、杂乱无序。长此以往,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会逐渐丧失,因此常自暴自弃,每天都在无所事事中度过。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得的成就感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2.空想主义
英语学习计划就如同医生开出的药方,要想做到真正的药到病除,就必须谨遵医嘱,实实在在地将“处方”落实。而学生们普遍是空想主义者,虽有满腹计划,却是纸上谈兵。面对落败的成绩空有想法,壮志满怀,似乎不久就会东山再起。可对计划的实施却是心猿意马,虽然也读书,却有口无心,学习时无法集中注意力。
3.半途而废
应该说,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新学期初始,许多学生都为自己制订了英语学习计划,最初几天还能完全按照计划学习,到后来却渐渐松懈,最后甚至完全舍弃了原定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只能在前20分钟专心听课,后20分钟就无法继续坚持;写作文的时候,通常前几段文字书写得非常工整,到后面就渐渐变得潦草凌乱,以致成了无人能识的“天书”;做作业时一遇到不会做的问题就打退堂鼓,原本计划在每天定量完成的素材积累,刚开始还能坚持,过一段时间也就放弃了。
4.只知一隅
有些学生仅仅满足于听懂教师课堂所讲题目,或完成教师布置的英语同步练习,而且觉得教师所讲的知识都不难。可一遇上考试,总觉得那些题目都似曾相识,就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少应变能力;对问题的解决策略认识模糊,不能形成书面表述;不能拓宽思维,不能勇于质疑,无法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总之,只知一隅,缺乏自主管理和深度学习的能力。
二、课堂自主学习的对策思考
要想让学生成为一名“聪明的学习者”,我们应该努力营造一种主动、自觉的英语学习过程,让他们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自己的认知、动机和行为。
1.自我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恩格斯也说:“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就是荒唐。”学习计划的制订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指导和督促作用。自我计划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应该从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制订计划。
第一,学生要清楚自己的学习状态:自己是善于通过听来学,还是善于通过看来学;自己是喜欢看已经整理好的资料,还是通过同类题型自己总结答题规律;是愿意同时处理好几种材料,还是按顺序一个一个处理。清楚自己的学习状态是订立计划的基础。
第二,学生要了解课堂的学习任务:首先要了解学习任务的要求。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提出过一种学习任务的分类体系,在他的分类方法中,对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学习任务的性质作了描述,不同性质的任务需要不同的、具体的学习过程,在学习结果上也将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其次,还要看学习任务完成的程度,是大致了解,还是完全掌握,不同程度的任务对时间和努力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另外,还要研究学习材料的性质和难度,这直接影响学习目标的设置与时间的分配。
2.自我监察
制订英语学习计划的关键意义在于实施计划的过程,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经常把学习过程与学习计划进行比较,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才能有效地促进自我的学习。